一、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现状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蔡青辰[1](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戴洋洋[3](2020)在《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现状及其影响研究 ——以杨浦区为例》文中指出由于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导致了大面积的学生不重视身体锻炼。1979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上海市崇明中学试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通过考试机制促进学生重视体育活动。上海市作为全国范围内最早开展体育中考工作的地区,经过试验(1979-1996年)、改革与发展(1997-2005年)和全面深化(2006-至今)三个阶段,而杨浦区处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位置,又是上海市的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拥有我国最先进的教育。在此条件下,学校是如何管理组织体育中考工作?体育教师又是如何组织实施体育中考工作?学生又是如何准备体育中考考试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考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杨浦区部分学校的体育组长、体育教师、初二三学生、高一学生及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引用和自编问卷相结合,对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体育中考现状及其影响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目前上海市体育中考改革进程以及体育中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议。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上海市体育中考由统一考试项目与上海推进的“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适应,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日常考核内容趋于全面化,侧重于学生的全面性考察。2、上海市初级中学的体育组长与体育教师在管理组织实施体育中考工作上较为全面,主要表现在考前动员、考试模拟、安全教育及教学计划的制定等方面。但体育教师每周工作量较大,且教学内容侧重于以体考为主,课标为辅,忽略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求。3、准备参加体育中考的初中二三年级学生在体育中考实然准备上因性别、年级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初二男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中考内容练习频率高与练习时长长与参加社会体育中考培训比例高、初三学生对体育中考认知度较高、初二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中考内容练习频率高与时长长以及初二参加社会体育中考培训比例高。而参加过体育中考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统一考试项目选择上因性别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主要偏向于选择与体育中考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改革考试项目,如中长跑、50米跑及仰卧起坐等。4、学生家长对体育中考认知度有待提高,并因年龄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如3645岁的学生家长对体育中考认知度高于其他年龄段,在不同文化程度对体育中考认知程度的差异分析上,并没有随着文化程度越高而对体育中考认知程度越高。5、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体育中考产生的影响: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地位、加大学校体育资源投入、体育教师每周工作量、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改善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及转变家长体育思想观念等。
殷鼎[4](2020)在《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对于保障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深度教学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旨在让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与掌握,深入认识和体验知识背后蕴含的方法、逻辑、思维、意义,实现知识丰富价值的教学。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落实体育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下,深度教学为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理念,符合普通高中体育的发展需要。本研究以深度学习、有意义学习、理解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等围绕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的内涵特征、维度、现状、策略、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的内涵,是指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种超越,它不是对体育教学内容难度和数量的增加,它反对机械和枯燥的体育技能训练和目标的达成,重在强调体育技能知识学习中学生情感的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知识背后的意义,让学生建立起体育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满足学生成长与进步需要。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具有目标注重知识性、内容注重超越性、组织注重丰实性、评价注重综合性、反思注重生本性的特征。2.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维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反思5方面。各维度分别包括3个子维度: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达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呈示,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时间管理,教学信息反馈、教学评价内容、教学评价方式,教学内容反思、教学组织反思、教学学法反思。3.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现状不佳,在不同维度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为:教学目标方面:偏重追求符号知识、意义知识缺失空泛、“教”“学”目标含糊混淆;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合理超越不足、内容割裂学生基础、体育文化融入欠缺;教学组织方面:教学方法模式僵化、学习情境创设低效、忽视课堂文化建设;教学评价方面:评价内容片面浮浅、评价主体单一主观、评价方式老套保守;教学反思方面:教学反思浮于表面、学法反思疏忽淡薄。影响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有:体育教师因素,学生自身因素,教学内容因素,教学组织因素,教学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4.根据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现状与实际,提出相应策略:一是重视体育深度教学目标的知识性,包括:转变教学的知识观,联系实际意义知识,设置清晰“教”“学”目标;二是落实体育深度教学内容的超越性,包括:合理超越教材体系,关照学生已有基础,融入体育文化内容;三是加强体育深度教学组织的丰实性,包括:选用相宜方法模式,创设高效教学情境,构建和谐课堂文化;四是突出体育深度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包括:立足全面评价内容,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创用新颖评价方式;五是注重体育深度教学反思的生本性,包括:切实做好教学反思,积极指导学法反思;六是给予体育深度教学外部支持,包括:开展深度教学培训,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体育教师赋权增能。5.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的明确,有利于广大普通高中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开展深度教学。遵循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易操作原则和理论、政策、实践依据,制定的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包括:深度教学目标、深度教学内容、深度教学组织、深度教学评价、深度教学反思5个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分别包括3个二级指标:目标确定、目标叙写、目标达成,内容选择、内容设计、内容呈示,方法运用、情境创设、时间管理,信息反馈、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内容反思、组织反思、学法反思,共计15个二级指标;各二级指标又分别包括若干三级指标,共计44个三级指标;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不同。
袁天磊[5](2020)在《广州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下,“核心素养”一词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全国广大学者的关注及重视。随着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到具备知识、能力、品德等全方位综合型人才转变。自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及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提出,发展学生各学段的核心素养,强调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研究针对当下新的发展理念,与我国课程改革呼应,满足当下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力求为我国高级中学体育教育核心素养的构建提供绵薄之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州市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发、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系统地对国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然后,根据教育部课程标准修订组提出的“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完成问卷设计,以“广州市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策略,提高广州市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广州市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的问卷发现,广州市高中生整体的体育运动技能核心素养掌握不够全面,学生的运动体能以及基本技能整体效果较差,同时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是差强人意,体育规则意识较为薄弱,体育欣赏能力明显不足,组织体育及解决体育问题的能力较差,没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理论做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不能够为自己制定出一份完整的锻炼计划等。2.通过对广州市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的问卷发现,现阶段的高中生体育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能力发展不够完善,从参加体育活动习惯与管理情况、活动中的交往合作能力、运动的健康知识及身体健康水平、参与比赛情绪的控制力、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能力等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健康行为的能力较弱,远远没有达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3.通过对广州市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的问卷发现,现阶段的高中生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能力不够完整,从学生的基本体育道德素养、面对及解决体育问题的能力、体育精神的发扬与继承、体育责任担当、对待比赛胜负的态度等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高中生体育品德的能力不足,需要继续加强提高和培养,以达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高荣荣[6](2020)在《榆林市榆阳区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传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传播体育文化为主要目的的举止行为。它是体育教学系统中最具能动性的组成部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但是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外在表现,更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中,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最具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以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局所属的12所小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体育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行为、课中组织管理行为、课后教学反思行为等三个方面,对榆林市榆阳区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榆林市榆阳区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都比较认可新课标下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在工作中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与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着一定影响,但并未成为新进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影响的变量因素。2.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能够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四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但“重运动技能”的现象较为严重。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主要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和新课标的要求等因素,但会受到学校教学资源条件的限制。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更多的倾向于内容安排、学生特征、教学流程、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条件等,对教学情境创设、突发情况预测的关注度较低。3.课堂导入时间适中,形式循规蹈矩,准备活动内容比较单一,注重准备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语言讲解能够将专业术语和日常用语结合,做到清晰准确。示范动作规范,位置尚佳,但观赏性欠缺。4.练习指导以传统的分组练习和集体练习为主,多为教师亲自指导,间或优秀学生指导或学生之间相互指导等方式。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动并未进行课前精心准备,有一定的随意性。放松整理活动主要由教师带领,多为体育游戏、放松操、拍打按摩练习、倒挂肘背腰放松等方式。5.课堂小结由教师自己总结或师生共同总结。教学评价频度不高,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形式。比较重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频率相对较高,以每周一次为主。6.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培养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创设体育教学情境,深化教学反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规范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田俊[7](2020)在《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发展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阶段。这一时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紧随时代步伐,迎来了深化改革发展新局面。特别是其中提到要做好教育扶贫,切断贫困代际之间的代际传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1]。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发展是教育发展改革的“深水区”、“制高点”。国家一直以来对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发展非常重视,各地区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各种问题、矛盾凸现,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学校体育的发展关乎中国数以千万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真正落实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从而逐步改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因此,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毕节市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旨在通过了解毕节市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客观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此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取得长足发展。针对17所农村初级中学调查得出:1、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失衡,教师呈年轻化,相关科研论文撰写较差,外出学习、培训机会较少,收入均低于其他科目教师。2、学生身体素质总体及格率较低,各单项素质及格率起伏较大。3、部分教师教学执行力不够,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和力度较小,理论课教学随意性较大,部分教学方法的使用缺乏灵活性。4、学生课余锻炼次数较少,“两操”开展情况一般,校内外竞赛学生参与度不够,第二课堂开展学校较少。5、体育经费投入不够,场地、器材满足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本文以毕节市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毕节市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言献策。1、适度增加女性教师的招聘比例,积极营造教师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加强职称评聘公开透明,调整教师收入差距。2、打造学生身体素质数据库,做好长期性、实效性改善计划。3、加强教师教学执行力的监督,扩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强化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4、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第二课堂的开展,增加各级各类竞赛参与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保证经费投入,确保专款专用。
苏笑悦[8](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邹逸[9](2020)在《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保证科学教育改革品质与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身份角色转变、文化场域更迭、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全新情境,初任科学教师必然会遭遇不适。他们需要在不适中寻觅新知新途,实现各个面向上的专业成长,以使自身在学校场域中渐渐安顿。那么,初任科学教师究竟会遭遇哪些专业成长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真实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样态内蕴着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对于相关主体而言又有何可为空间?本研究正是旨在对真实、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指向聚焦在“教学知能发展”、“学校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三个方面。进而以“实践-认知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观点对上述三大具体指向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S中学11位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进行了观察、调查与访谈,详细描述与呈现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样态,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实然样态背后的实质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的过程。面对不断袭来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有效应对。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行动、反思、检验、确认,以吸纳与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这些新的知识与能力,经由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的澄明,因而具有了情境脉络意义与个体具身意义,成为初任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知能的“真”的信念与行为指南。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切地发现,文化因素对于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浸润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深入人心,向初任科学教师清晰地传达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维与行动的着眼点与方向。第二,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自我原有文化特征与学校主流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体验着自身与新情境之间的文化差距,进而扬弃性地做出文化适应趋向上的自我选择。尽管每位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情况有所差异,不过,他们每一次对文化差距的感知,可以说都是对自己仍是“局外人”的体认,而他们于相应文化活动中的每一种选择及行为,都至少表达了其成为“局内人”的期待与尝试。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实则就是一种文化比较、选择与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明晰“局内”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建构起作为“局内人”的自己。当然,初任科学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对学校文化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创生性发展。第三,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对作为“科学教师”的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感知与体察着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选择与应对中不断重塑着思想理念上认同的自我和行为表现中的自我;他们不断探寻着科学教师群体内部的典型特质及其与不同学科教师群体间的本质差异,从而在参照和比较中体认着作为科学教师群体成员的自我;他们不断理解着学校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价值导向,以不同的衡量标准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己适应不同情境中的文化身份。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场域内外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的整体背景之中,大体表现出渐、摄、融、构的过程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而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则能直接有效地实现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本研究从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养成、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师范生“基本功”的夯实、师范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了再思考;从主动规划专业成长、深度理解和落实科学的人文价值、提升教学生成能力、全面建设初任科学教师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后成长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进行了些许探讨。
樊超[10](2020)在《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以大同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革新,整个教育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随着社会时代发展的须要,培养人才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核心素养。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规定:教育部组织研究为各阶段的学生提出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针对此发展理念,与目前本国课程改革遥相呼应,对当前各学阶段培养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力求为高中阶段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给与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以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国内外核心素养及体育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学习和梳理,其次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并结合文献资料完成本文的调查问卷。最后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结合相关材料调查分析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现状及成因,根据形成的原因给予可操作性相对优化的培养策略,为其他学段的体育核心素养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主要结论:1.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方面整体较差,虽学生对于体育锻炼重要性具有较好的认识、多数人可以制定体育锻炼计划,但参与体育竞赛活动次数偏少,在课堂上掌握运动技能水平也较为薄弱。绝大多数学生对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项目技能较差,大型体育赛事关注度不够等问题,体育课被其他科目占用也是导致以上问题其中的原因之一。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下运动能力方面的执行力程度不高。2.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健康知识行为方面整体一般,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较为合理,合作团结方面也比较良好,可体育锻炼时间以及每周运动的频率较低、锻炼时间短。生活方式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交际能力情况较为一般。3.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体育品德方面整体良好,大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具有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的精神。能够正确的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在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以及对违禁药品的态度方面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意识比较高,但胜任角色以及团队贡献力和相互协作在实际实践中较弱。4.高中阶段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策略,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在体育教学上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优化教学设计,精准教学目标及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灵活化运用教学方法,结合化采取教学评价。在大环境下,净化改善体育学科的平等化,培养核心素养的思想理念,合理利用开发学校资源,以及提升教师数量和专业素养,利用网络平台资料搭建学习平台,培养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
二、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现状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现状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现状及其影响研究 ——以杨浦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依据 |
1.2.1 体育中考相关的政策支撑 |
1.2.2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与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
1.2.3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与保持学生体育兴趣的需要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体育中考的历史回顾与相关政策研究 |
2.1.2 关于各个省市开展体育中考现状的相关研究 |
2.1.3 关于对体育中考思考的相关研究 |
2.1.4 关于我国开展体育中考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
2.1.5 关于开展体育中考的影响相关研究 |
2.2 文献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体育中考统一考试项目、日常考核内容及考试分值改革与分析 |
4.1.1 统一考试项目改革与分析 |
4.1.2 日常考核内容改革与分析 |
4.1.3 考试分值改革与分析 |
4.2 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体育中考状况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学校管理状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2 体育教师组织实施状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3 初二三学生准备状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4 高一学生对体育中考过程的回顾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5 学生家长对体育中考认知状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 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体育中考产生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
4.3.1 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体育中考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4.3.2 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
4.3.3 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体育中考对学生的影响 |
4.3.4 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体育中考对家长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丰富体育中考考试项目,激发与保持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
5.2.2 加大宣传与讲解力度,强化学生及家长体育意识 |
5.2.3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高质量体育中考服务 |
5.2.4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
5.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深度教学”理念的出现 |
(二) 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缺乏“深度” |
(三) 普通高中体育核心素养落实的教学探索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四、文献综述 |
(一) 深度教学国内研究 |
(二) 深度教学国外研究 |
(三) 国内外研究评述 |
五、理论基础 |
(一) 深度学习理论 |
(二) 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三) 理解教学理论 |
六、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的内涵特征 |
一、深度教学的基础 |
(一) 深度教学的知识观基础 |
(二) 深度教学的学习观基础 |
二、深度教学的内涵 |
(一) 解除浅表层教学的枷锁 |
(二) 摆脱工具性教学的局限 |
(三) 回应发展性教学的呼唤 |
三、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一) 注重高阶性 |
(二) 注重理解性 |
(三) 注重体验性 |
(四) 注重交往性 |
(五) 注重反思性 |
四、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内涵 |
(一) 普通高中教育定位 |
(二)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与教学 |
(三)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内涵 |
五、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特征 |
(一) 教学目标注重知识性 |
(二) 教学内容注重超越性 |
(三) 教学组织注重丰实性 |
(四) 教学评价注重综合性 |
(五) 教学反思注重生本性 |
第二章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的维度确立 |
一、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维度形成 |
(一) 维度要素来源 |
(二) 维度资料分析 |
二、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维度检验 |
(一) 检验方法:结构方程模型 |
(二) 维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三) 维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变量测量 |
(四) 维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五) 维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三、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维度阐释 |
(一) 深度教学目标维度阐释 |
(二) 深度教学内容维度阐释 |
(三) 深度教学组织维度阐释 |
(四) 深度教学评价维度阐释 |
(五) 深度教学反思维度阐释 |
第三章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的现状调研 |
一、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调研对象与工具 |
(一) 调研对象情况 |
(二) 调研工具编制 |
二、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现状调研分析 |
(一) 深度教学目标现状分析 |
(二) 深度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三) 深度教学组织现状分析 |
(四) 深度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
(五) 深度教学反思现状分析 |
(六) 不同类型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现状对比 |
三、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存在问题 |
(一) 深度教学目标问题分析 |
(二) 深度教学内容问题分析 |
(三) 深度教学组织问题分析 |
(四) 深度教学评价问题分析 |
(五) 深度教学反思问题分析 |
四、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影响因素 |
(一) 体育教师因素 |
(二) 学生自身因素 |
(三) 教学内容因素 |
(四) 教学组织因素 |
(五) 教学环境因素 |
(六) 自然环境因素 |
第四章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的策略 |
一、重视体育深度教学目标的知识性 |
(一) 转变教学的知识观 |
(二) 联系实际意义知识 |
(三) 设置清晰“教”“学”目标 |
二、落实体育深度教学内容的超越性 |
(一) 合理超越教材体系 |
(二) 关照学生已有基础 |
(三) 融入体育文化内容 |
三、加强体育深度教学组织的丰实性 |
(一) 选用相宜方法模式 |
(二) 创设高效教学情境 |
(三) 构建和谐课堂文化 |
四、突出体育深度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
(一) 立足全面评价内容 |
(二) 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
(三) 创用新颖评价方式 |
五、注重体育深度教学反思的生本性 |
(一)切实做好教学反思 |
(二) 积极指导学法反思 |
六、给予体育深度教学外部支持 |
(一) 开展深度教学培训 |
(二) 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
(三) 体育教师赋权增能 |
第五章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的评价标准 |
一、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基础 |
二、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原则 |
(一) 全面性原则 |
(二) 科学性原则 |
(三) 系统性原则 |
(四) 易操作原则 |
三、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制定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政策依据 |
(三) 实践依据 |
四、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制定方法 |
(一) 经验选择法 |
(二) 德尔菲法 |
五、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指标确定 |
(一) 指标初定 |
(二) 指标筛选 |
六、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权重确定 |
(一) 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 |
(二) 权重处理过程与结果 |
七、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指标释义 |
(一) 深度教学目标指标释义 |
(二) 深度教学内容指标释义 |
(三) 深度教学组织指标释义 |
(四) 深度教学评价指标释义 |
(五) 深度教学反思指标释义 |
八、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配合工具 |
(一) 课堂观察表 |
(二) 学生体验问卷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维度确立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影响因素专家调查表 |
附录五: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指标专家第1轮调查表 |
附录六: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指标专家第2轮调查表 |
附录七: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评价标准权重专家第3轮调查表 |
附录八: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九: 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学生体验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广州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
2.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
2.1.3 小结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核心素养 |
2.2.2 学科核心素养 |
2.2.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广州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广州市高中生喜欢课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
4.2 广州市高中生运动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4.2.1 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情况 |
4.2.2 广州市高中生体能与技能的基本情况 |
4.2.3 分析及解决体育问题的能力 |
4.2.4 大型体育赛事的关注及欣赏能力 |
4.2.5 合理制定体育锻炼计划 |
4.3 广州市高中生健康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参加体育锻炼习惯和自身体育管理 |
4.3.2 参与体育活动中的交往及合作能力情况 |
4.3.3 运动健康知识和身体健康水平 |
4.3.4 参与比赛时情绪的控制能力 |
4.3.5 培养正确生活方式的能力 |
4.4 广州市高中生体育品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4.4.1 普通体育道德 |
4.4.2 应对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4.4.3 体育精神发扬能力 |
4.4.4 体育责任担当的能力 |
4.4.5 对比赛胜负的态度 |
4.5 广州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的问题原因分析 |
4.5.1 体育教学观念方面 |
4.5.2 体育教学目标方面 |
4.5.3 体育教学内容方面 |
4.5.4 体育教学实施方面 |
4.5.5 体育教学评价方面 |
5 广州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
5.1 教学设计调整 |
5.1.1 调整教学理念 |
5.1.2 调整教学目标 |
5.1.3 调整教学原则 |
5.1.4 调整教学内容 |
5.1.5 调整教学方法 |
5.1.6 调整教学评价 |
5.2 强化课堂教学实施 |
5.2.1 积极引导,创设教学情境 |
5.2.2 建立反馈机制,树立优秀典范 |
5.2.3 自主实践,课外活动拓展 |
5.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5.4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
6 结论及研究局限性分析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分析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专家信息表 |
附录 B 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 C 教师问卷调查 |
附录 D 访谈提纲 |
附录 E 专家效度问卷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榆林市榆阳区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施的需要 |
1.1.2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实践的需要 |
1.1.3 加强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实践性的需要 |
1.1.4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性发展需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国外有关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 |
1.4.2 国内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行为 |
1.5.2 体育课堂教学 |
1.5.3 体育课堂教学行为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逻辑推理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榆林市榆阳区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知分析 |
3.1.1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必要性的认知 |
3.1.2 对体育课程改革成效的评价 |
3.1.3 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 |
3.2 榆林市榆阳区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行为分析 |
3.2.1 确立教学目标时的行为表现 |
3.2.2 选择教学内容时的行为表现 |
3.2.3 教学过程预设时的行为表现 |
3.3 榆林市榆阳区体育教师的课中教学管理行为分析 |
3.3.1 准备部分的教学管理行为 |
3.3.2 基本部分的教学管理行为 |
3.3.3 结束部分的教学管理行为 |
3.4 榆林市榆阳区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后教学评价与反思行为分析 |
3.4.1 教学评价行为 |
3.4.2 教学反思行为 |
3.5 榆林市榆阳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策略分析 |
3.5.1 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
3.5.2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
3.5.3 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
3.5.4 深化教学反思,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
3.5.5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7)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发展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学校体育相关研究 |
2.2 国内学校体育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学校体育发展概述的研究 |
2.2.2 国内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专家访谈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情况分析 |
4.1.1 体育教师的来源和数量 |
4.1.2 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 |
4.1.3 体育教师年龄与性别构成 |
4.1.4 体育教师培训及科研 |
4.1.5 体育教师收入情况 |
4.2 农村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 |
4.2.1 BMI身体指数 |
4.2.2 肺活量指数 |
4.2.3 身体基本指数 |
4.3 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现状 |
4.3.1 体育课课时安排 |
4.3.2 体育课教学现状 |
4.3.3 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 |
4.3.4 体育理论课的开展 |
4.3.5 政策对教学方式的转变 |
4.4 毕节市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及竞赛活动的安排 |
4.4.1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情况 |
4.4.2 “两操”的开展 |
4.4.3 校内竞赛活动 |
4.4.4 校外竞赛活动 |
4.5 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经费来源 |
4.5.1 体育场地、器材现状 |
4.5.2 体育经费的来源 |
4.6 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
4.6.1 优化教师队伍,健全培养体系 |
4.6.2 加大激励机制,保障课时质量 |
4.6.3 融合教育资源,拓展校本课程 |
4.6.4 贯彻落实政策,完善学校体制 |
4.6.5 设立第二课堂,增加竞赛机会 |
4.6.6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生均体育经费投入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个人简历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自我解惑:亲身经历引发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 |
(二)时代回应:社会变革中科学教育改革的应然突破 |
(三)范式转型:实践转向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迫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二)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三)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四)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 |
三、本研究中初任科学教师教授的“科学课程”之特别说明 |
(一)国际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 |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
四、核心概念 |
(一)初任科学教师 |
(二)专业成长 |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的保证 |
(五)研究伦理的观照 |
六、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七、论文思路 |
第一章 探讨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实践-认知理论 |
(一)古希腊的实践-认知观 |
(二)实践-认知传统的流觞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 |
(四)舍恩的“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一)贝瑞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
(二)沃德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
(三)丹克沃特的“陌生文化适应理论” |
三、身份认同理论 |
(一)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
(一)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分析思路 |
(二)初任科学教师学校文化适应的分析思路 |
(三)初任科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思路 |
第二章 背景的呈现: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概况 |
二、S中学的微观文化 |
三、S中学的初任教师培养理念与措施 |
四、S中学的科学学科组活动机制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 |
一、守望“科学素养” |
(一)萦绕不去的“科学知识传递”教学 |
(二)迷途中的“科学知识建构”教学 |
二、“学情”掌握的虚妄与真实 |
(一)“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
(二)反思过后的应对 |
(三)学生观的转变探析 |
三、科学课程知识的裂缝与弥合 |
(一)“备”与“现”的差距 |
(二)我们一起学 |
(三)主题式行动研究的力量 |
四、模仿与借鉴:科学教学策略选择 |
(一)以教学师傅为“指路明灯” |
(二)集体备课带来的便利 |
(三)“板书”的日益遗落 |
五、分数线上的“舞蹈” |
(一)超越“依纲据本”的纸笔测验 |
(二)从“空心”到“赋实”的课堂表现评价 |
(三)“闪光”的创新性评价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外与局内: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 |
一、从不满到理解:初任科学教师的物质文化适应 |
(一)“自我预期”的调试 |
(二)“社会空间”意识的逐步确立 |
二、规约中的亦步亦趋:初任科学教师的制度文化适应 |
(一)作息时间制:在“忙于应对”中“提升效率” |
(二)“圆桌制”:从“倾听”走向“对话” |
(三)逐级管理制: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
三、“偏利己”的选择:初任科学教师的精神文化适应 |
(一)“以人为本”的再认识 |
(二)“以校为家”的单向体认 |
(三)“以身作则”:他人在与不在两个样 |
四、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初任科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适应 |
(一)“熟人社会”:趋向闭合的人际关系网络 |
(二)与同事交往:同质相吸 |
(三)与学生交往:从“尊重平等”到“保证权威” |
(四)与家长交往:情感与功利的博弈 |
五、初任科学教师带给学校文化的创生性发展 |
(一)物质文化层面 |
(二)制度文化层面 |
(三)精神文化层面 |
(四)人际关系层面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我的寻求: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
一、自我同一性的延续:以教师群体的名义在行为表现上趋同 |
(一)内在自我:我想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二)外在自我:外界期望我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三)“内-外”自我的冲突与选择 |
二、社会群体认同:求同立异 |
(一)群体内的求同 |
(二)群际间的立异 |
三、个体化认同:即体即用 |
(一)为“应试”而教的“工匠”化倾向仍是主流 |
(二)顺应课程改革的“专家”化倾向日渐兴盛 |
(三)追求经济效益的“个人”化倾向开始凸显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发现 |
(一)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 |
(二)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演进 |
(三)资本积累: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 |
(四)共同体建设: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可能 |
二、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
(一)对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思考 |
(二)对科学教师职后成长的思考 |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结语 觉醒着成长与成长着觉醒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10)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以大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学科核心素养 |
2.1.3 体育核心素养 |
2.2 核心素养综述 |
2.2.1 关于国外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国内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2.3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
2.4 体育核心素养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现状和分析 |
4.1 运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
4.1.1 运用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调查与分析 |
4.1.2 参加体育赛事活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1.3 体育锻炼重要程度以及制定体育锻炼计划的现状分析 |
4.1.4 大型体育赛事关注度的调查与分析 |
4.2 健康知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4.2.1 体育活动参与、习惯、基本健康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
4.2.2 运动中合作交往能力以及控制自身情绪调查与分析 |
4.2.3 健康管理与生活方式调查与分析 |
4.3 体育品德的调查与分析 |
4.3.1 克服困难的调查与分析 |
4.3.2 比赛结果对待的调查与分析 |
4.3.3 胜任角色及团队合作的调查与分析 |
4.3.4 尊重对手与遵守比赛规则的调查与分析 |
5 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成因分析 |
5.1 体育教学方面 |
5.1.1 体育教学思想的情况 |
5.1.2 体育教学目标的情况 |
5.1.3 体育教学内容的情况 |
5.1.4 体育教学方法的情况 |
5.1.5 体育教学评价的情况 |
5.2 社会大环境的情况 |
5.3 学校管理的情况 |
6 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6.1 体育教学优化 |
6.1.1 优化教学设计 |
6.1.2 精准教学目标 |
6.1.3 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 |
6.1.4 教学方法灵活化 |
6.1.5 教学评价结合化 |
6.2 改善社会大环境 |
6.2.1 改善体育学科与各科目的平等化 |
6.2.2 培养体育核心思想理念 |
6.3 学校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6.4 体育教师的培养 |
6.5 网络平台资源利用化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 |
7.1.2 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健康知识行为 |
7.1.3 大同市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体育品德 |
7.2 建议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现状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0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上海市初级中学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现状及其影响研究 ——以杨浦区为例[D]. 戴洋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普通高中体育深度教学研究[D]. 殷鼎.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5]广州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D]. 袁天磊.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6]榆林市榆阳区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 高荣荣. 延安大学, 2020(12)
- [7]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发展及对策研究[D]. 田俊.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以大同市为例[D]. 樊超. 中北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