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新世纪梦想成真

希望新世纪梦想成真

一、盼新世纪能梦想成真(论文文献综述)

任鹏[1](2019)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尽管称谓不同,但群众从来就有。不管是中国古代群众附庸愚昧的定位,还是西方视域的乌合之众,群众都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直到进入马克思主义视野。唯物史观的创立,理顺了群众的世界,群众也获得了正本清源和本真解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支柱,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看待群众地位和作用,并正确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和形成轨迹,其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在历经“关注群众”、“走近群众”并最终“走进群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作为“现实的历史的人”,人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因此,人不仅有自然的关系,更表现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动物,人需要对关系相对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看法,涉及到“群众”这个群体的就是群众观问题。总体上,群众观是有关群众问题的世界观,是对群众相关问题稳定、连贯和系统的追问与思考而形成的关于群众的地位、作用等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哲学世界观在群众世界的具体体现。时代的问题往往会表现为“群众的问题”,对群众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哲学立场的差异,群众观也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意义之别。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历史唯心主义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实践的科学内涵,大多数思想家把历史的发展诉诸于“英雄”之流,从而以一种唯心史观的迷雾抹杀了群众的真正地位和作用。早在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青年马克思表达了对于德国现状不满:“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同时,他提出了“实践”的解决方案——“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专注于自身,而会专注于课题,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显然,像黑格尔那样的唯心主义大师不可能是实践的真正主体,实践主体只能是理论所掌握的群众。正如《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马克思确立了实践的意义,思想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思辨,而是融入社会实践。也首次确立了群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实践中的伟大作用,初步奠定了唯物主义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系列着述中,进一步阐明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财富的创造者的思想;揭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解放及解放道路;论证了人民群众与政党的关系、无产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以及世界范围内民众的大联合等重大群众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阐释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扬弃西方传统群众观而创立的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经过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初步尝试,列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俄国化,形成了列宁群众观,并助力开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这一进程中,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核,邓小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坚实基础,江泽民胡锦涛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习近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群众、如何“待”群众的实践思考和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群众主体论、群众力论、群众关系论、群众工作论、群众标准论构成的严密逻辑体系。与黑格尔等人排除群众来建立思想体系进而解释世界不同,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以实践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历史哲学体系,聚焦群众的世界,确立起群众的主体地位,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群众的逻辑。群众是“对象性”活动的能动主体,并在“对象性”活动中释放和表现出群众的主体性,其基本表现为群众的认识力、实践力、审美力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整体的群众力。正是在群众力物化和实现的过程中,形成了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特有的政党关系。依据主体间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考察了群众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群众关系的理论。于此相关,由“看”群众决定并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待”群众的问题,即“群众工作”的理论应运而生。同时,回应群众对群众工作的评价,马克思主义把外在的群众评价转化为群众观内在的群众标准的问题,并建立其群众标准的理论。至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因此,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依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从理论视域讲,不仅有利于批判唯心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解构,有利于群众时代群众话语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深化对新思想价值精髓的理解。从实践角度看,不仅有助于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也有助于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同时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高婕[2](2018)在《马克思消费理论对当前我国消费升级的现实启示》文中认为马克思消费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吸收和借鉴前人消费理论成果,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马克思消费理论以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作为基础,用严谨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性质,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了资本主义消费的实质、消费的原则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适度消费观的实现路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转型时期,消费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在消费主体收入不足,供需结构错位,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消费方式不科学的背景下,重新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一方面有助于促进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深入剖析目前我国消费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在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扩大消费主体的收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等对策建议,试图在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启示下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消费升级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高东升,徐建康,刘凤桥,肖一沙[3](2017)在《矢志追求实现伟大梦想》文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坚定自信。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的宣言书,这是中国共产党肩负新时代历史使命的责任状。$

张学亮[4](2017)在《“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就业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表面上它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实质上同样担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功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方式、就业结构、就业形势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推动大学生由就业转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成为“双创”的客观要求。由此,要求大学生就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推动大学生在契合“双创”要求的同时,树立理性的就业创业观念,实现职业稳定发展。本研究分为导论、六章和结论导论部分:回答了“双创”视阈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是提出本论题的主要缘由。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彰显就业教育的时代价值、推动就业教育学科发展是研究的理论意义。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教育实效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其实践意义。另外,通过文献梳理,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一章:开展“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内涵的研究。结合“双创”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双创”蕴含着“动力”“公平”“富民”“强国”的时代价值。据此提出了“双创”的内涵。同样,结合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价值、功能,通过理清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结合“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提出“双创”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具有目标导向、理念更新、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并据此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性、就业教育活动要体现协同性、就业教育方式要把握规律性。第二章:开展“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访谈等方式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呈现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创业就业趋向明显、教育模式面临转型、队伍建设日趋重视的发展态势。但同时大学生就业教育也存在被弱化、教育目标模糊、队伍能力不适、教育方式简单僵化等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认知不清、就业教育目标缺乏全面认识、就业教育队伍整体推进不力、就业教育方式创新程度不够是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三章:开展“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与理念的研究。理念与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应该如何定位的问题。依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依据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依据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现实状况,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要树立服务更高质量就业、树立引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树立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理念。提出应该确定“就业转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理性就业创业观念”“实现职业稳定发展”的就业教育目标。第四章:开展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目的是回答“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要采用何种教育方式。结合“双创”人才培养需求,提出要采用就业创业教育转化模式、就业专业教育渗透模式、创新创业价值引领模式。并结合新的教育模式,提出就业需求导向机制、就业创业分流机制、协同合力发挥机制,以推动就业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第五章:开展对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的研究。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总体思路建设;同时,要按照有能力、有担当、有条件的具体要求加强队伍建设。第六章:为保障“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序推进,提出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以推动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以落实就业教育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要求;建立就业跟踪服务制度,以落实就业转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建立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以推动就业教育沿着设定的轨道与时俱进的发展。结论部分:进一步指出了研究“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必要性,总结了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李迎春[5](2017)在《论公平正义与核心价值观》文中研究表明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探索公平正义的理论渊源,深刻理解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首先需要解决好公平正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是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的过程。

梁有存[6](2017)在《“中国梦”宣传下的怒族文化传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怒族是我国西南山区一个人口极少的民族,世代聚居在怒江大峡谷中,是怒江沿岸最早的土着居民,后来与傈僳族、独龙族、普米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混居在一起,是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民族。由于地处滇南山区,交通极为不便,信息通道闭塞,一直以来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怒江地区的居民提供了诸多帮助,改善了其落后的面貌,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怒族文化也在不断流失中。过去峡谷中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民俗活动现已逐渐消失,民族文化出现严重萎缩情况,民族内部的文化传承者一代代相继离世,由于怒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文化传承都靠口传身授,现今这些通晓民族民俗者越来越少,导致怒族文化不断流失。近几年,怒江大峡谷迅猛发展,国家也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省更因多民族聚居而提出“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以多民族文化为特色,打造魅力云南的旗帜。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少数民族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怒族的发展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怒族文化作为其独有的特色财产,是其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通过怒文化的传播,为本民族带来发展资源。同时,怒族处于云南这个文化旅游大省,更应该借助这个平台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为怒族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努力。本文通过对怒族四个分支之一的贡山怒族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怒族已有的相关文献材料,以怒族特有文化为基点,重点研究了贡山怒族丙中洛乡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字、服饰文化等,综合“中国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以文化传播为视角,在解读少数民族怒族的文化传播现状时,反映“中国梦”在民族地区的实现情况,以这些研究成果为怒族社会复兴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张茜萌[7](2016)在《产业哲学视域下的丰田生产方式研究》文中指出产业哲学是研究产业发生、发展及其一般规律的学说,既能总结产业的发展历史,又为产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丰田生产方式(丰田制)是继“泰勒制”或“福特制”之后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先进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至今仍旧是制造业的典范。站在产业哲学的视角去分析丰田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层面上,可以丰富和发展产业哲学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进化理论。从实践层面上,研究丰田生产方式进化发展的规律性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并实现智能生产提供借鉴。首先,该文阐述了产业哲学兴起的背景、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指出机器是产业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而制度是产业得以演进的社会保障,丰田生产方式就是以流水线为物质基础的产业制度革命。其次,对丰田生产方式的产业哲学基础进行了解读,指出丰田生产方式的思想核心就是“精益生产”。并且,基于产业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传统丰田生产方式的弊端和落后的根本原因。第三,结合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即“智能制造”研究了丰田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问题,指出“智能创新”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未来走向。丰田生产方式的进化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最后,以传统丰田生产方式的改造为借鉴,分析和解决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问题,为实现我国制造业的个性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为打造中国制造2025提供思路和案例。该文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产业哲学的视角研究了丰田生产方式的历史贡献和现实问题,站在全球制造业朝向智能化生产转变的大背景下,对丰田生产方式的改造升级以及对中国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未来影响做出了深入分析。

王贵禄[8](2015)在《新世纪中国文艺复兴何时到来——解读习近平文艺讲话的五个关键词》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文艺讲话是围绕"如何实现新世纪中国文艺复兴"这个主线展开的。《讲话》却没有简单地从政治的角度谈如何实现文艺复兴,而是在深度把握百年中国文艺发展演变的规律的前提下,紧扣"人民性"、"大众化"、"审美性"、"民族化"和"风格化"这五个关键词,结合中国文艺的现实境遇与历史诉求,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发。《讲话》所运作的这五个关键词,的确是中国文艺生存发展的命脉所在,也是中国文艺走向复兴的唯一通道。如果文艺工作者能洞悉这五个关键词,全面体认和真切实践《讲话》从这五个关键词所生发的文艺新命题,新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实现,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不会是遥远的。

李娇[9](2015)在《习近平的“中国梦”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研究“中国梦”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阐述问题的选题原因,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阐述习近平“中国梦”的提出过程。“中国梦”的提出是面向中国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社会转型时期。其理论渊源包括:儒家大同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大同思想与三民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之后对“中国梦”的内容进行解析。中国梦的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特征包括:“中国梦”具有整体性、“中国梦”具有民族复兴的民族情怀、“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梦”具有层次性。“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包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搞好党的建设、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实干兴邦。最后,本文对“中国梦”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进行阐述解析。认为中国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李雨泽[10](2015)在《科技因素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苦追求的梦想,新时期下“中国梦”的提出为更好的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新指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提出是一个历史性的结果,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近现代史的思考、反思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期待的一种表达;“中国梦”是一种价值观导向;“中国梦”的提出是为了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凝聚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每个层面的发展都与科技息息相关,科技力量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进程。科技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引擎,“中国梦”引领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和实现“中国梦”具有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科技进步为驱动力,只有科技的不断进步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条件。“中国梦”要实现的梦想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梦想,这里面包含有科技进步在内,“科技梦”是“中国梦”的必有含义。科技进步与“中国梦”互为促进、相互影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从科技进步与实现“中国梦”的辩证统一关系着手,简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后对“中国梦”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对“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过程、本质内涵和时代特征、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和路径进行了论述。科技进步与“中国梦”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技因素在“中国梦”实现中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是科技进步的过程。纵观我国的科技发展史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国难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科技力量不足,“中国梦”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在当前,我国应切实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基础研究、构建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政”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以及弘扬科学精神、提升民众科学素养等。

二、盼新世纪能梦想成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盼新世纪能梦想成真(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的相关问题考察
    第一节 群众的异化与回归
        一、群众的中国传统视域
        二、群众的西方审视
        三、群众的革命性变革与回归
        四、群众的个性与共性
    第二节 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意蕴
        一、作为整体性与个体性统一的群众
        二、作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群众
        三、作为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群众
    第三节 与群众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一、作为跨阶级的政治性范畴的人民
        二、作为西学东进的政治法律范畴的公民
    第四节 群众观及其相关问题的澄清
        一、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史观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历史逻辑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理论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实践逻辑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的形成轨迹
        一、马克思群众观的孕育
        二、恩格斯群众观的萌芽
        三、《神圣家族》搭建理论框架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提供核心论证
        五、《共产党宣言》着力系统完善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发展演进的源头
        一、发展演进源于经典群众观的奠基
        二、发展演进源于理论的开放性
        三、发展演进源于实践的发展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俄国化
        一、俄国化的初步尝试
        二、俄国化群众观的创立
        三、俄国化的发展及其终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一、站起来的历程中奠定内核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重新确立
        三、富起来的道路上深化发展
        四、强起来的征程中守正拓新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系建构
    第一节 群众主体论
        一、实质主体:群众历史主体论
        二、核心主体:群众实践与认识主体论
        三、关键主体:群众价值与利益、权力与执政主体论
    第二节 群众力论
        一、群众主体力
        二、政党组织力
        三、群众力也是生产力
    第三节 群众关系论
        一、共产党源于群众
        二、共产党需要群众
        三、群众需要共产党
    第四节 群众工作论
        一、群众工作方法
        二、群众工作手段
        三、群众工作目的
    第五节 群众标准论
        一、群众标准源于群众评价
        二、群众标准的内涵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一、群众史观助力唯物史观的坚守
        二、人民中心体现新思想的价值精髓
        三、直面现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建设最强大的政党
        二、有助于增强执政合法性基础
        三、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结语:群众力助推中国梦
参考文献
后记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2)马克思消费理论对当前我国消费升级的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重点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方法
        1.3.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形成过程
    2.1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思想来源
        2.1.1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消费思想的研究与吸收
        2.1.2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消费思想的借鉴和超越
    2.2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形成过程
        2.2.1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早期萌芽
        2.2.2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初步形成
        2.2.3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最终形成
3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
    3.1 马克思消费概念的界定
        3.1.1 消费的含义
        3.1.2 马克思的消费概念
    3.2 马克思研究消费的原则、视角和方法
        3.2.1 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统一原则
        3.2.2 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研究消费的主体价值视角
        3.2.3 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基本方法
    3.3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基本内容
        3.3.1 消费的分类及资本主义消费的本质
        3.3.2 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
        3.3.3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适度消费观
4 当前影响我国消费升级的主要问题及缘由
    4.1 我国消费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消费主体收入不足
        4.1.2 供需结构错位
        4.1.3 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4.1.4 消费方式不科学
    4.2 我国消费领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2.1 居民收入水平低是制约消费的最主要原因
        4.2.2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制约了消费
        4.2.3 有效供给不充分抑制了消费潜力释放
5 马克思消费理论对当前我国消费升级的启示
    5.1 扩大消费主体的收入
        5.1.1 增加农民收入
        5.1.2 增加居民特别是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
    5.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5.2.1 消费层次由总体小康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
        5.2.2 消费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5.2.3 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
        5.2.4 消费行为由从众模仿型向个性体验型转变
    5.3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5.3.1 健全适宜消费的体制机制
        5.3.2 创新消费金融,推动消费升级
        5.3.3 “互联网+消费”推动农村地区的消费升级
    5.4 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5.4.1 培育适度消费观
        5.4.2 引导公平消费观
        5.4.3 培植绿色消费观
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价值及时代要求
    一、“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一)“双创”的内涵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含义及特性
    二、“双创”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价值
        (一)“双创”作为一种政策措施:具有教育目标导向的价值
        (二)“双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教育理念更新的价值
        (三)“双创”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
    三、“双创”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性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活动要增强协同性
        (三)“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方式要把握规律性
第二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成就分析
        (一)政策支持扎实推进
        (二)创业就业趋向明显
        (三)教育模式面临转型
        (四)队伍建设日趋重视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被“弱化”的问题
        (二)“双创”视阈下现有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存在认知缺位
        (三)“双创”视阈下现有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专业性不强
        (四)“双创”视阈下现有大学生就业教育方式科学性不够
    三、“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
        (二)对“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缺乏深入思考
        (三)对“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推进不力
        (四)对“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实施方式缺乏创新
第三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一、“双创”视阈下确定大学生就业教育理念与目标的依据
        (一)依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
        (二)依据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三)依据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现实表现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理念
        (一)树立服务更高质量就业的理念
        (二)树立引导学生规划人生的理念
        (三)树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理念
    三、“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
        (一)实践目标:就业转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二)态度目标:树立理性就业创业观念
        (三)价值目标:实现职业稳定持续发展
第四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
        (一)就业创业教育转化模式
        (二)就业专业教育渗透模式
        (三)创新创业价值引领模式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一)就业需求导向机制
        (二)就业创业分流机制
        (三)协同合力发挥机制
第五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职业化建设稳定就业教育队伍
        (二)坚持专业化培养增强教育的专业性
        (三)坚持专家化发展增强队伍的发展性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
        (一)有能力:具有就业创业教育能力
        (二)有担当:承担起就业教育的责任
        (三)有条件:落实专心从教的客观条件
第六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制度保障
    一、建立“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的必要性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的实践要求
    二、建立“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的必要性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的实践要求
    三、建立“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制度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跟踪制度的必要性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制度的实践要求
    四、建立“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的必要性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的实践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5)论公平正义与核心价值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平正义的理论渊源
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一)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二)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三) 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公平正义在中国的实践发展

(6)“中国梦”宣传下的怒族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中国梦”的研究
        1.2.2 怒族文化传播研究
        1.2.3 本论文研究创新之处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国梦”思想
    2.1“中国梦”的丰富内容
        2.1.1“中国梦”的历史渊源
        2.1.2“中国梦”的形成过程
        2.1.3“中国梦”与小康社会
    2.2“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2.2.1 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前提
        2.2.2 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核心
        2.2.3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根本
    2.3“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2.3.1“中国梦”延续了党的理论
        2.3.2“中国梦”发展了“三步走”战略思想
        2.3.3“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4“中国梦”的新闻宣传
        2.4.1 用新闻宣传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
        2.4.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2.5“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2.5.1 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2.5.2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
        2.5.3 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第三章 民族文化传播助推“中国梦”
    3.1 民族文化传播
        3.1.1 民族文化传播的基本要义
        3.1.2 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
        3.1.3 民族文化传播助力民族发展
    3.2 民族文化传播助推“中国梦”的必要性
        3.2.1 民族文化传播促进国家富强
        3.2.2 民族文化传播带动民族振兴
        3.2.3 民族文化传播改善人民幸福
    3.3 民族文化传播助推“中国梦”的重要性
        3.3.1 民族宗教文化传播促进“中国梦”
        3.3.2 民族建筑文化传播承载“中国梦”
        3.3.3 民族语言文字传播丰富“中国梦”
        3.3.4 民族习俗传播展示“中国梦”
第四章“中国梦”宣传下的怒族文化传播现状
    4.1 怒族简介
        4.1.1 怒族基本情况概述
        4.1.2 丙中洛乡镇的“阿怒”
    4.2 政府的文化宣传现状
        4.2.1 丙中洛乡镇的新闻宣传设备
        4.2.2 政府官方的宣传途径
    4.3 怒族宗教文化传播的现状
        4.3.1 原始宗教与外来宗教的融合
        4.3.2 丙中洛地区宗教文化传播的现状
    4.4 怒族建筑文化传播的现状
        4.4.1 怒族建筑文化的特点
        4.4.2 传统建筑民居的现存状况
    4.5 怒族传统的服饰文化传播现状
        4.5.1 怒族服饰的特点
        4.5.2 服饰文化传播中体现的功能
第五章“中国梦”宣传下的怒族文化传播问题
    5.1 怒族教育传播面临的困境阻碍怒族富强
        5.1.1 双语教学失衡的不利影响
        5.1.2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传统文化衰退
    5.2 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问题不利于怒族振兴
        5.2.1 国家级遗产——仙女节的传播
        5.2.2 省级遗产名录的传播
        5.2.3 非遗传承人的匮乏
        5.2.4 非遗政策的不利影响
    5.3 怒族物质文化传播问题不利于怒民和谐幸福
        5.3.1 怒族民居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
        5.3.2 怒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
    5.4 政府文化宣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5.4.1 宣传经费不足
        5.4.2 宣传人员数量不足
第六章“中国梦”宣传下的怒族文化传播对策
    6.1 以怒族特色文化为传播核心,带动怒族富强
        6.1.1 开展怒族传统民俗文化教育
        6.1.2 扩大怒族宗教和谐文化传播
        6.1.3 扩大怒族民俗文化传播
    6.2 培养怒族文化传承人,振兴怒族文化
        6.2.1 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
        6.2.2 打造怒族代言人
    6.3 建设怒族特色生态区,展示怒族风貌
        6.3.1 建立丙中洛特色怒族乡镇
        6.3.2 完善开发怒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6.4 合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扩大怒族知名度
        6.4.1 利用新媒体宣传怒族风情民俗
        6.4.2 利用VR技术宣传怒族文化精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产业哲学视域下的丰田生产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产业与产业哲学概述
    2.1 产业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2.1.1 产业哲学在21世纪初的兴起
        2.1.2 产业哲学的发展现状
    2.2 产业哲学的主要观点
        2.2.1 机器——产业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2.2.2“制度”——产业得以演进的社会保障
        2.2.3 以高技术产业化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论
        2.2.4 主导产业技术引导下的产业进化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丰田生产方式的哲学解读
    3.1 丰田生产方式的产业哲学基础
        3.1.1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有效结合
        3.1.2“成本”与“质量”矛盾的独特解决
        3.1.3 以“改善”为主导的辩证发展的思想模式
        3.1.4 丰田生产方式对产业哲学的发展贡献
    3.2 传统丰田生产方式所遭遇的挑战
        3.2.1 重“技术革新”,轻“产品创新”
        3.2.2 商品经济时代下的“价值创造”
        3.2.3 丰田式情报系统的落后
        3.2.4 对传统丰田生产方式弊端的哲学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时代下丰田生产方式的未来走向
    4.1 智能时代下的生产方式的新进展
        4.1.1“智能制造”的基本内涵
        4.1.2“智能制造”的主要特征
        4.1.3“智能制造”时代下的主导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
    4.2“智能创新”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未来走向
        4.2.1“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第一动力
        4.2.2“消费者主导”是生产方式优化升级的指向
        4.2.3“个性化成本”与“大批量价格”的有效融合
        4.2.4 迎接即将到来的“丰田智能生产方式”时代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丰田生产方式对中国产业创新的启示
    5.1 目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一二三”产业的不平衡发展
        5.1.2 创新能力不足与新兴主导产业的不成熟
        5.1.3 产业结构老化与区域发展不平衡
        5.1.4“中国制造”的强力与“中国创造”的乏力
    5.2 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基本思路
        5.2.1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模式
        5.2.2 基于“丰田生产方式”的中国制造业改造
    5.3 智能经济时代下的中国生产方式创新
        5.3.1 智能生产的内涵
        5.3.2 智能制造的“服务性”
        5.3.3“智能化”的跨界
        5.3.4“智能化”的生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新世纪中国文艺复兴何时到来——解读习近平文艺讲话的五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性:新世纪中国文艺的基本属性
二、大众化:新世纪中国文艺的重要向度
三、审美性:新世纪中国文艺的生存之本
四、民族化:新世纪中国文艺的文化指向
五、风格化:新世纪中国文艺的内在诉求
六、余论:如何实现新世纪中国文艺复兴

(9)习近平的“中国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1.选题原因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理论联系实际法
    (四)创新之处
二、习近平“中国梦”的提出过程
    (一)习近平总书记初次阐释“中国梦”
    (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释“中国梦”
三、习近平“中国梦”的背景解析
    (一)“中国梦”提出的社会背景
        1.中国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型时期的关键阶段
        2.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多元化
    (二)习近平“中国梦”的理论来源
        1.儒家大同思想
        2.近代资产阶级大同思想与三民主义
        3.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想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
四、习近平“中国梦”的内容解析
    (一)“中国梦”的内涵解析
        1.国家富强
        2.民族振兴
        3.人民幸福
    (二)中国梦的特征
        1.“中国梦”具有整体性
        2.“中国梦”具有民族复兴的民族情怀
        3.“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中国梦”具有层次性
    (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解析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力量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搞好党的建设
        5.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实干兴邦
五、习近平“中国梦”的意义解析
    (一)理论意义
        1.“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
        2.“中国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实践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科技因素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中国梦”的理论概述
    (一)“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过程
        1、“中国梦”的提出
        2、“中国梦”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时代特征
        1、“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2、“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三)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和路径
        1、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2、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四)科技进步与“中国梦”的辩证统一关系
        1、科技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引擎
        2、“中国梦”引领科技进步
        3、科技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
二、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实现“中国梦”的艰难探索
    (一)我国科技的发展历程简述
    (二)近代中国科技落后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
        1、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强国拉大了与中国的差距
        2、缺少强有力政权领导下的创新体系使“中国梦”难以在近代中国实现
    (三)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强国的差距
        1、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尤其高端科技领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2、科技投入不够,高水平专业人才缺乏
        3、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
        4、国家创新体系不完善
    (四)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1、快速发展的科技推动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
        2、快速发展的科技推动着我国国防力量的显着提升
        3、快速发展的科技推动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4、快速发展的科技推动着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的明显进步
三、科技因素对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影响
    (一)科技因素对政治的影响
        1、科技因素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科技因素影响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
        3、科技因素影响国家各项政策和管理机构的调整
    (二)科技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三)科技因素对文化的影响
        1、科技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2、科技进步能够丰富文化传播渠道
        3、科技进步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四)科技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科技能提高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
        2、科技能提高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能力
        3、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五)科技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四、切实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大力发展基础研究
        1、要把基础研究定位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2、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
        3、要建立高效的基础研究考核机制
    (二)构建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政”科技创新体系
        1、“产学研政”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转模式
        2、强化“产学研政”各自的主体作用
    (三)提升制造业水平
        1、制造业要系统的持续化创新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1、分享国际先进科技成果
        2、关键技术、高端人才和先进理念的引进
        3、推动我国科技产品、技术和企业走入国际市场
    (五)弘扬科学精神、提升民众科学素养
        1、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纳为创新型战略的重要内容
        2、重点发展科技教育
        3、大力开展科学普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盼新世纪能梦想成真(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D]. 任鹏. 东南大学, 2019(01)
  • [2]马克思消费理论对当前我国消费升级的现实启示[D]. 高婕. 兰州财经大学, 2018(12)
  • [3]矢志追求实现伟大梦想[N]. 高东升,徐建康,刘凤桥,肖一沙. 人民武警报, 2017
  • [4]“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张学亮. 西南大学, 2017(04)
  • [5]论公平正义与核心价值观[J]. 李迎春. 学理论, 2017(08)
  • [6]“中国梦”宣传下的怒族文化传播问题研究[D]. 梁有存.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4)
  • [7]产业哲学视域下的丰田生产方式研究[D]. 张茜萌. 燕山大学, 2016(08)
  • [8]新世纪中国文艺复兴何时到来——解读习近平文艺讲话的五个关键词[J]. 王贵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9]习近平的“中国梦”解析[D]. 李娇. 渤海大学, 2015(01)
  • [10]科技因素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研究[D]. 李雨泽. 渤海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希望新世纪梦想成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