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质体反射剖面计算古热流的改进方法

从镜质体反射剖面计算古热流的改进方法

一、An Improv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aleoheat Flow from Vitrinite Reflectance Profiles(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雒春雨[2](2021)在《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北部坳陷位于武威盆地北部,武威盆地处河西走廊盆地群东南部,位于华北地块、祁连褶皱系、贺兰台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目前甚少有前人使用平衡剖面技术和盆地模拟技术对该地区各时期的构造演化及其成藏过程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制约了该地区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本文结合测井、地震、地化数据源等资料,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层岩性、古水深、古热流值等参数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和成藏模拟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演化和成藏史模拟。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有:(1)海西期裂陷发育阶段,由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海西晚期阿拉善地块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南部祁连海盆向陆壳下俯冲消失开始造山活动,北部坳陷地区发生裂陷作用,各级断裂控制着北东向展布的“单断式”箕状地堑和“双断式”地堑发育;(2)印支期抬升剥蚀阶段,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北祁连及河西走廊地区整体抬升,造成研究区三叠系沉积整体缺失;(3)燕山期二次裂陷发育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北部龙首山断裂右旋走滑、内部伸展拉张,断陷开始发育,研究区北东部为断陷中心,西部地区处于隆起区。晚侏罗世,研究区北部龙首山南部祁连山造山活动剧烈,研究区挤压隆升遭受剥蚀。早白垩世,受冈底斯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影响,祁连山区域发生隆升,区域持续受到北东-南西向挤压兼右旋走滑的作用影响,北东向断裂再次伸展,一系列北东向裂陷范围扩大,沉积范围扩大,开始形成统一的湖盆;(4)喜山期坳陷形成阶段,第三纪,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研究区再次处于右旋走滑构造背景下,造成北东向断裂再次右旋走滑伸展。该时期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减弱,开始向坳陷阶段转变。第四纪,研究区南部遭受挤压,隆升剥蚀,该时期断裂活动极弱,整体处于坳陷阶段。油气成藏模拟结果表明:武威盆地北部坳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整体较高,石炭纪末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二叠纪末期石炭系烃源岩已经开始进入成熟阶段;自三叠纪末期后石炭系烃源岩开始进入高成熟阶段,现今坳陷中部石炭系烃源岩整体处于高成熟阶段。结合构造演化阶段以及成藏史模拟结果等综合分析,武威盆地北部坳陷可作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信延芳[3](2021)在《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被动大陆边缘记录了大陆岩石圈从张裂到海底扩张的完整地质信息,其构造-热演化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前沿领域。前人围绕着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模式、演化过程及大陆边缘结构、岩浆作用、构造沉降史等,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研究。但是,关于通过拉张速率改变岩石圈破裂时间从而对大陆边缘结构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关于沉积过程对被动大陆边缘不同位置断裂系统、基底隆升与沉降、温度和热流演化的差异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系统研究了拉张速率和岩石圈流变结构对被动大陆边缘结构的影响;对比耦合沉积过程模型,研究沉积过程对大陆边缘近陆端和远陆端区域断裂发育、基底沉降量、温度和热流演化的影响。拉张速率和岩石圈流变结构是大陆岩石圈破裂和大陆裂谷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热-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了拉张速率和岩石圈流变结构对初始裂谷形态及最终大陆边缘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不同下地壳性质、厚度和拉张速率(半拉张速率为2-50 mm/year)条件下,大陆岩石圈的破裂时间、破裂过程及大陆边缘结构均会发生明显改变。下地壳的厚度为15 km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较低的拉张速率下(2-5 mm/year)最终产生了对称性大陆边缘,较高的拉张速率下形成了非对称性大陆边缘。而下地壳的厚度为20 km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拉张速率下均形成非对称性大陆边缘。同时,对于不同的下地壳厚度模型,拉张速率越大,岩石圈破裂发生时间越早。在超慢速数值模拟实验中,由于岩石圈破裂时间长,岩石圈热冷却程度较高,上地壳主要发育脆性断裂,壳幔耦合程度较高,进而会形成极度伸展的地壳。在超慢拉张速率(2-5 mm/year)和超快拉张速率(50 mm/year)下,大陆边缘对称性较高。对于不同流变结构的岩石圈,在超快拉张速率下会发育类似宽度的共轭大陆边缘。下地壳厚度和拉张速率控制着被动大陆边缘的对称性。被动大陆边缘的基底沉降量、温度和热流演化与裂谷断裂变形活动紧密相关。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追踪了大陆边缘近陆端区域和远陆端区域基底点的运动轨迹,并计算了其基底沉降量、温度和热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当基底沉降量和温度、热流演化出现峰值时,代表此区域基底断裂变形活动停止。断裂活动停止时,在断裂两侧储存的水平应力释放,造成了基底的挠曲隆升,且在无沉积作用下,下地壳强度越强,挠曲隆升量越大;当有沉积作用后,对不同类型的大陆边缘,挠曲隆升量不同。基底点的沉降量、温度和热流峰值大小及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其在大陆边缘位置有关:距离裂谷中心越近,基底沉降量峰值、温度和热流峰值均越大。推测主要是由于距离裂谷中心越近,地壳减薄程度越强,发生更强的沉降作用;同时受软流圈地幔上涌影响横向热传导较强,温度更高。沉积过程对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是挠曲均衡效应和热披覆效应。本文对比耦合沉积过程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上覆沉积物厚度的增加,对于对称性大陆边缘,所有基底点的挠曲反弹量降低,甚至消失。推测这种现象是由于随着上覆沉积物厚度的增加,基底沉降量增加,地壳温度升高而导致基底挠曲强度降低,所以挠曲反弹量降低。对于非对称性大陆边缘,近陆端区域基底点挠曲反弹量降低,远陆端区域基底点挠曲反弹量增加。非对称性大陆边缘不同位置挠曲强度变化的差异性表现,推测是由于窄的和宽的大陆边缘沉积物负载引起的挠曲均衡效应导致远陆端区域整体向上抬升引起。基底温度是沉积物厚度与岩石圈冷却时间的函数,即上覆沉积物厚度越厚,基底温度越高,岩石圈冷却时间越短。在本实验中基底点距离裂谷中心越近,受软流圈上涌热影响越多,基底温度越高。

肖洪[4](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肖捷[5](2020)在《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文中认为反演问题贯穿于地质学科的几乎每一个分支。地质学中的反演问题,指通过观察现存的地质现象,反推地质历史事件;或通过在地表测量的地球物理场信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地质学反演问题面临的一大难点,在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过程,有可能导致相同的最终产物,因此对地质现象和勘探资料的解释并不唯一。本文采用计算机正演模拟方法,调查并研究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结果表明,即使对于非线性的反演问题,也往往能根据简单的规则,将问题的多个解紧密联系。此类规则诠释了反演问题的对称性,在遵循对称性规则的前提下,对模型参数的任何修改,都不会改变正演模拟所得结果。如同将正方形旋转90°并不改变其形状,物体的对称性揭示了不改变物体形态的操作方式,尽管此处“物体”和“操作”的概念远远要比几何图形的旋转来得丰富。研究表明,对称性原理可作为探究反演问题多解性的有力工具。利用地质学模型的对称性,一旦得到反演问题的任何一个解,即可快速发现该问题全部解的共同特征,同时还能找到其中具有特定属性的解——而后者引出了一种新的反演思路:首先,通过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生成反演问题的一个简单(但未必切合实际)的解;然后,根据对称性规则,将其变换为更具实际意义的解;对于存在参数约束的模型,经过对称性变换还可求得反演问题所有解的完整集合。对称性原理是一种通用的理论,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各类地质学反演问题的研究。本文采用数值模型和实例研究两种形式,探讨了对称性方法在层序地层模拟、盆地热史恢复及地震资料反演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研究3个具体的反演问题,探讨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展示了对称性原理在其中发挥的优势,并取得创新的结论和认识:(1)层序地层模拟陆架边缘的层序地层反映了历史时期的海平面高度、构造运动、沉积物补给和古气候。层序地层解释的多解性,在于仅根据地层格架的形态,无法区分多种地层控制因素各自的作用。尽管如此,只要能找出同一层序地层的所有不同解释,即可有效约束地层主控因素的变化范围。本问建立了浅海相碎屑岩三角洲地层格架正演模型,发掘其中隐含的对称性规则,检验了对相同模拟结果的全部可行方案,揭示真实古地史中的必然要素。以北美巴尔的摩峡谷海槽新近系层序地层为例,尽管这一层序地层存在无数种合理的解释,然而所有解释均包含两次幅度近300 m的相对海平面波动,且后续物源补给中的砂质沉积物比重明显上升,海相地层暴露于陆面期间陆上侵蚀率不超过30 m/My。对称性原理的应用,帮助层序地层解释摆脱了对简单假设的依赖,为准确判读地层主控因素变化、推断构造运动及古气候等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2)盆地热史恢复古温标作为恢复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的重要指标,具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记录了地层埋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然而,古温标中的信息只能体现样品的累计受热总和,而不能反映个别的构造-热事件。本研究将对称性概念应用于有机质热成熟度模型,以解决盆地热史恢复的多解性。选取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结合对称性反演方法,考察了盆地的基底古热流,得到了关于古温标解释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集合。结果显示,四川盆地热史中包含了显着的热流升高过程,中晚二叠世达到其峰值82 m W/m2,从三叠纪开始快速下降并持续至今。然而由于古温标法本身的局限,无法确定该过程究竟是发生在二叠纪的短暂事件,还是起始于更久远年代的漫长变化。本研究指出,古温标法恢复得到的四川盆地热史不足以作为该盆地对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的地热学响应;对峨眉山玄武岩发育过程的研究,需要慎重考虑热史恢复的不确定性。(3)地震资料反演地震学观测显示,全球多个地区地幔过渡带上方存在波速异常,表现为上下边界明显的低速层。对于低速异常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地幔过渡带释放的少量水或CO2引发了其上覆地幔的部分熔融。然而,由于这一地震异常在全球尺度上分布不均,其厚度与速度降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且与地质构造背景缺少绝对关联,因此关于低速层的成因目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美国西部测震资料,使用以对称性原理为基础的模型,反演了低速层固体地幔的温度、化学成分、熔体含量和形态等性质。根据估算,该地区低速层的熔体体积分数至少为0.5 vol.%,证实其地幔过渡带顶部确实发生了部分熔融;低速层的熔体含量与S波速度的空间分布高度相关,显示了部分熔融对低速层形成的主导作用;此外,本文还明确了低速层的热-化学性质,例如研究区的位温上限为1550 K,低速层的固体地幔玄武岩体积分数可能在0.3~0.4左右。

张鑫[6](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张贺[7](2019)在《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分布于阿尔金山前断裂与塔南隆起之间的狭长地带内,勘探程度较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主力烃源岩的分布、生烃潜量认识不清,限制了油气的勘探,至今无工业油气突破。目前野外工作证实侏罗系杨叶组和康苏组具备一定的生烃潜力。论文选取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康苏组煤系烃源岩展开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剖面测量、样品采集,结合若参1井、若参2井和且地1井等3口钻井资料、样品分析数据,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测井预测、单井生烃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对塔东南下侏罗统康苏组烃源岩岩性、沉积环境、空间展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量的研究,系统地评价了烃源岩,并与塔里木盆地周缘其它地区进行对比,为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取得成果认识如下:康苏组沉积期整体处于温暖湿润型气候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瓦石峡凹陷沉积中心水深较浅,为淡水-微咸水。该气候条件有利于古植被的生长,对沉积物中的生烃母质具有一定的保存作用。康苏组沉积厚度一般在237.0855.6m,分布较广,有两个沉积中心,分别位于若参1井东南部深凹区和红柳沟老煤矿-其格勒克山前洼陷区。该组烃源岩主要为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厚度约为60140m,占地层厚度的25%,若参1井和红柳沟老煤矿一带有机质丰度较高,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1.24.4%、碳质泥岩为5.039.6%,干酪根为Ⅱ2-Ⅲ型,整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与盆地周缘同时期沉积烃源岩相比,塔东南瓦石峡凹陷烃源岩生烃潜量相对低于塔北库车坳陷,而相对塔东北和塔西南等剖面略好。坳陷内康苏组烃源岩现今处于生烃高峰期,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和勘探前景。

王尉[8](2019)在《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碎屑岩中油气资源量丰富,砂体作为重要的油气输导通道和储集体,其非均质性控制了油气充注过程和空间分布,因此开展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的研究,对明确砂体输导层中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松辽盆地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砂体为研究对象,在描述砂体输导层沉积特征和孔喉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和成藏期研究,明确砂体输导层物性演化与油气充注的匹配关系;然后分析油气运聚相态、动力和通道阻力的特征,探讨了地质条件演化过程中砂体输导层非均质性对油气运移路径和富集特征的影响,最终明确砂体输导层的油气运聚机制。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砂体输导层主要由重力流砂体组成。根据搬运流体性质及其对应沉积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可以将重力流沉积物划分为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泥质密度流、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沉积物。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沉积物靠近物源区分布,形成了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和泥质密度流沉积物分布于构造低部位,形成了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泥质密度流和泥质碎屑流砂体抗压实能力弱,在深埋条件下孔隙度和喉道半径都较低;砂质碎屑流砂体虽然孔隙度较高,但细粒杂基易塑性变形并堵塞喉道,导致孔喉连通性较差;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砂体的孔喉半径较大,连通性较好。不同类型重力流砂体在成岩作用的改造下,在物性演化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砂体抗压实能力较强,连通的孔喉为酸性溶蚀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埋藏过程中仍能保持较好的物性。研究区北部沙河子组发育厚层的暗色泥岩为上覆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的油气运聚提供了良好的油源基础。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伴生盐水包裹体分析,认为营城组砂体输导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共发育两期油气大规模聚集。第一期油气充注时(距今107~102 Ma),砂体输导层内部仅泥质密度流和泥质碎屑流砂体达到致密,断层活动性较高,砂体输导层物性-成藏在时间上的耦合关系为“先成藏,后致密”,油气沿断层和砂体组成的运移通道聚集于构造高部位。第二期油气充注时(距今96~65.5 Ma),砂体输导层已全面致密化,断层停止活动,砂体输导层物性-成藏在时间上的耦合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共发育两种类型的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油-气包裹体和气-水包裹体,其中油-气包裹体形成于第一期的石油充注,气-水包裹体形成于第二期的天然气充注。气-水包裹体中气液两相组分均含甲烷,气相组分含量大于25%的气-水包裹体即使加热至古地温最大值(160℃)也很难达到均一化,表明了水溶-游离混相天然气的存在。沿胶结物生长方向,气-水包裹体中的气相组分含量在室温(20℃)和高温(160℃)条件下均逐渐升高,因此推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孔隙水饱和天然气后逐渐被游离相的天然气所驱替。研究流体包裹体捕获压力后发现,异常高压形成于第二期天然气大规模充注过程中,生烃中心上覆的砂体输导层超压幅度较大。在剩余压力的作用下,天然气克服阻力充注于临近的砂体输导层中,由于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砂体的孔喉连通性较好,大量发育的粗孔喉为油气运聚提供了空间,油气主要沿外前缘亚相砂体向构造高部位运聚,砂体输导层中的含气饱和度也普遍较高。在构造高部位,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砂体孔喉连通性较差,由于油气运聚动力的下降和渗流阻力的增大,限制了天然气的大规模运聚,导致砂体输导层中的含气饱和度普遍偏低。

陶传奇[9](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储层及资源赋存的特性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深部煤储层钻测井、地震等地质资料,开展了煤的物质组成、覆压孔渗、低温液氮吸附、CO2吸附和高温高压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等测试研究。基于“煤化作用分异-生烃期次剖析-温压特性影响-吸附孔控制-地质作用控藏”这一主线,精细描述了深部煤储层及煤的发育特征,恢复了煤系地层埋藏史、关键生烃期次,量化表征了深部煤储层煤不同尺度的微观孔隙发育特性,揭示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煤的吸附/解吸特性,剖析了深部煤层气的富集成藏规律,建立了深部煤层气富集区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基于深部煤储层钻测井地质资料,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方法,恢复了临兴地区煤系地层埋藏史、热史和煤的成熟度史,阐明了煤层气储层成藏演化特征,揭示了临兴地区煤储层大埋深、高温压、煤变质程度差异分布的规律。8+9号煤层埋深为1086~2158 m,平均为1870 m;煤储层地温为38.4~63.0℃,储层压力主要为10.0~20.5 MPa;煤的最大镜质体反射率主要为1.06~1.5%,在岩浆热事件影响区,可增大至3%以上。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分析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分布规律,同时,与煤系地层埋藏史、煤成熟度史的恢复结果相结合,揭示出临兴地区煤系地层存在两个关键生烃期次。明确出关键生烃期的发生,为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的富集成藏奠定了气源基础。(2)依据煤低温液氮吸附和CO2吸附测试分析,阐述了煤的微观孔隙发育特征。指出在1.7~100nm孔径范围内,10~100 nm的孔隙主要贡献了煤的孔隙体积,2~3 nm的孔隙主要贡献了煤的孔比表面积。在0.489~1.083 nm孔径范围内,超微孔的孔径分布呈双峰型,两个峰值区间分为0.56~0.62 nm和0.82~0.88 nm,超微孔的孔比表面积占吸附孔总孔比表面积的98.79~99.52%。指出在深部高压条件下,超微孔对深部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起到决定性控制。同时,阐述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孔体积、孔比表面差异发育的特征规律。(3)针对深部煤储层高温、高压的特殊地质条件,开展了煤的高温高压等温吸附/解吸实验。揭示出煤的吸附特性受温度负效应和吸附压力正效应的双重控制,煤的变质程度通过影响煤孔体积和孔比表面积的发育特性,从本质上控制着煤的吸附特性。从热力学能量变化的角度,诠释了煤吸附甲烷难易程度的微观能量变化控制机理。在煤吸附甲烷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吸附势、吸附空间及表面自由能等微观能量的变化。揭示出高温高压条件下亦存在解吸滞后效应,应用Frechet距离可以量化评价解吸滞后效应的强弱,温度的升高会使滞后效应逐渐变弱。探讨了多种含气量预测方法与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指出吸附势理论在深部煤储层含气性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即考虑温度、压力、煤变质程度三个关键地质参数,又充分体现煤微小孔对吸附甲烷的影响。(4)对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的富集成藏类型进行了解剖,总结出煤变质程度、温压条件及地质条件控制了深部煤储层含气量的差异分布。指明煤的吸附特性、储层温压、沉积条件、构造条件及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的5个关键控因,同时,建立了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富集区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

刘宏宇[10](2019)在《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为例,运用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思路,通过开展实验测试,获取有机地化、流体包裹体、储层物性、地层温度与压力、岩石物理参数等实验数据,在成盆与沉积充填、生烃与供烃范围、能量场与成藏动力、油气运移网络等单因素的动态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成藏系统的动力学要素,改进研究流程与技术方法。通过把研究对象简化为具有工业聚集规模的油气体,针对油气生—运—聚过程,建立了以生烃数量、成藏动力、运移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量、能、径”三参数动态研究法(MEP法),通过描述、分析这三个参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动态变化与联系,有机地将油气成藏动力学要素贯穿研究过程,刻画不同时期油气在生-运-聚过程集等环节的动力学状态,为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动态演化及划分提供定量依据,并为研究区油气勘探指明方向。油源分析表明,流二段、流三段暗色泥岩是本区主力烃源岩。自早渐新世末期(涠三段沉积后)局部烃源成熟生烃,生烃范围逐渐扩大,依据改进的蒙特卡罗法计算结果显示,现今累积生油量1206×106t,累积生气量225.64×109m3。根据势能变化趋势可将研究区细分为5个生烃单元,Ⅰ单元(深凹带)的生烃强度最大。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迈陈凹陷至少存在3期油气充注成藏,对应于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和中新世末,与主生烃期时间一致。在地温场、压力场、流体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藏动力学模型,探讨主成藏期油气成藏动力条件。利用流体包裹体法、古热流值法恢复了古地温梯度,大约6Ma以后,地温梯度增大;压力计算结果显示流二段、流三段顶部存在超压特征,集中在深凹和内坡带,分析认为这与生烃增压有关;流体势分析认为南部断裂带和北部斜坡带为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为了定量表征不同时期油气成藏动力,本文建立了4种动力学模型(超压驱动动力学模型、侧向连续动力学模型、侧向封闭动力学模型、浮力驱动动力学模型),并给出计算方法;并依次计算了三个主要成藏期油气运移动力条件,为成藏动力学系统边界的划分提供依据。综合运用应力分析、地震预测、沉积相研究、储层物性评价、砂体平面分布研究等技术方法,对油气运移的网络格架进行研究。研究区以应力破裂为主要造缝机制,在主要构造活动期形成的大规模裂缝发育带分布于斜坡中部和南部断裂带,与构造活动期切入成熟烃源岩的断层共同构成油气初次运移的高速通道,可称之“排烃走廊”和“排烃断层”,是油气幕式运移的高效初次排烃路径;在不同时期油源断层、砂体连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内有2种油气运移网络格架,一个是南部边界断裂-扇体型油气运移体系,另一个是斜坡带三角洲-断裂油气运移体系,描述并分析了不同油气运移格架的特征。建立了成藏动力学系统动态划分思路和依据,并对研究区主成藏期成藏动力学系统进行划分研究,指明勘探方向。为区别于传统油气成藏组合、成藏体系或含油气系统,本文以成藏动力学要素的动态演化为依据,以“量、能、径”等为参数,按照细分生烃单元、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油气运移的动力与阻力关系、沉积体系与储层分布、圈闭分布等将迈陈凹陷划分为5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对各个系统的生烃单元和生烃量、运移通道网络格架、储集体系、成藏动力和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分析指出,系统Ⅰ、Ⅱ、Ⅳ为油气成藏有利区。

二、An Improv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aleoheat Flow from Vitrinite Reflectance Profil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 Improv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aleoheat Flow from Vitrinite Reflectance Profiles(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3.1 沉积相分析
    3.2 层序地层分析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4.1 样品选取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区研究现状
        1.2.2 平衡剖面技术现状
        1.2.3 成藏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1.3 当前存在问题和发展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与演化
    2.3 地层特征
第三章 构造特征
    3.1 构造单元划分
    3.2 北部坳陷剖面构造特征
        3.2.1 BY88-101 剖面构造特征
        3.2.2 BY88-140 剖面构造特征
        3.2.3 BY89-108 剖面构造特征
        3.2.4 BY89-139 剖面构造特征
        3.2.5 WW10-401 剖面构造特征
    3.3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造演化
    4.1 平衡剖面技术概念及原理
    4.2 平衡剖面制作流程
    4.3 平衡剖面地质意义
    4.4 构造演化分析
        4.4.1 海西期裂陷发育阶段
        4.4.2 印支期抬升剥蚀阶段
        4.4.3 燕山期断块发育阶段
        4.4.4 喜山期坳陷形成阶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藏史模拟
    5.1 模拟参数选择
        5.1.1 地质年代参数
        5.1.2 地层岩性参数
        5.1.3 剥蚀厚度参数
        5.1.4 古水深参数
        5.1.5 古大地热流值参数
        5.1.6 烃源岩评价标准
    5.2 热演化史模拟
        5.2.1 BY88-101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2.2 BY88-140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2.3 BY89-108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2.4 BY89-139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2.5 WW10-401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含油气系统及有利区预测
    6.1 烃源岩
    6.2 储层
    6.3 盖层
    6.4 圈闭
    6.5 油气运聚模式
    6.6 有利区预测
第七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3)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
        1.2.2 裂谷盆地构造热演化数值模型
        1.2.3 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动力学机制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2.4 沉积过程对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与布局
第2章 数据与数值模拟方法
    2.1 岩石的变形
        2.1.1 应力
        2.1.2 应变和应变率
    2.2 连续性方程
    2.3 动量守恒方程
    2.4 热守恒方程
    2.5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2.5.1 牛顿粘性摩擦定律
        2.5.2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2.6 岩石流变学
        2.6.1 粘度蠕变
        2.6.2 弹性
        2.6.3 塑性
        2.6.4 Maxwell粘-弹性流变结构
        2.6.5 粘-弹-塑性流变结构
    2.7 剪切生热
    2.8 应变软化
    2.9 二维有限元法
        2.9.1 有限元法简介
        2.9.2 传热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2.9.3 力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2.10 数值模拟程序设置
        2.10.1 数值模拟程序结构
        2.10.2 构造模型设置
        2.10.3 表面沉积过程
第3章 拉张速率对被动大陆边缘演化的影响
    3.1 被动大陆边缘拉张速率
    3.2 不同拉张速率下MG35模型实验结果
        3.2.1 对称性大陆边缘
        3.2.2 非对称性大陆边缘
    3.3 不同拉张速率下MG40模型实验结果
    3.4 讨论
        3.4.1 拉张速率对被动大陆边缘结构的影响
        3.4.2 与南大西洋中段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对比
第4章 岩石圈流变结构对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的影响
    4.1 下地壳性质为MG模型实验结果
        4.1.1 MG35模型实验结果
        4.1.2 MG40模型实验结果
    4.2 下地壳性质为AN模型实验结果
        4.2.1 AN35模型实验结果
        4.2.2 AN40模型实验结果
    4.3 下地壳性质为WQ模型实验结果
        4.3.1 WQ35模型实验结果
        4.3.2 WQ40模型实验结果
    4.4 讨论
        4.4.1 岩石圈流变结构对被动大陆边缘演化的影响
        4.4.2 断裂演化、基底沉降及热流的关系
        4.4.3 与南海热流实例对比
第5章 沉积过程对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的影响
    5.1 沉积过程参数设置
    5.2 对称性被动大陆边缘
        5.2.1 构造演化过程
        5.2.2 基底沉降量
        5.2.3 温度和热流演化史
    5.3 非对称性被动大陆边缘
        5.3.1 构造演化过程
        5.3.2 基底沉降量
        5.3.3 温度和热流演化史
    5.4 小结
        5.4.1 被动大陆边缘基底沉降量、热流和温度时空特征
        5.4.2 沉积过程对基底沉降量和热演化的影响
    5.5 与Mauléon盆地热史实例对比
        5.5.1 Mauléon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5.2 Mauléon盆地镜质体反射率
        5.5.3 Mauléon盆地地温梯度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烃源岩评价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1.6.2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划分
        2.3.1 下马岭组
        2.3.2 高于庄组
        2.3.3 金州系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2.3.6 骆驼岭组
        2.3.7 地层划分方案
    2.4 构造演化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2.5 地层层序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2.6 古生物化石
        2.6.1 高于庄组
        2.6.2 团山子组
        2.6.3 串岭沟组
        2.6.4 常州沟组
    2.7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3.2 样品分布
    3.3 有机质丰度
        3.3.1 高于庄组
        3.3.2 洪水庄组
        3.3.3 下马岭组
        3.3.4 其它地层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3.4.1 干酪根元素
        3.4.2 镜质体反射率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3.5.1 高于庄组
        3.5.2 洪水庄组
        3.5.3 下马岭组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4.2 正构烷烃
        4.2.1 分布特征
        4.2.2 “UCM”鼓包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4.3.1 化合物鉴定
        4.3.2 分布特征
        4.3.3 生物来源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4.6 二环倍半萜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4.7.2 C_(24)四环萜烷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4.8.1 化合物鉴定
        4.8.2 化合物分布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4.8.4 结构特征
        4.8.5 水体盐度影响
        4.8.6 藻类生源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9.1 规则藿烷
        4.9.2 重排藿烷
        4.9.3 伽马蜡烷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4.10.1 分布特征
        4.10.2 甾烷的探讨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4.12 甲基菲参数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4.15.1 样品类型
        4.15.2 样品丰度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4.16 烃类的原生性
        4.16.1 空白实验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5.1.1 油苗的分布
        5.1.2 油苗类型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5.2.3 XL1井雾迷山组
        5.2.4 JQ1井铁岭组
        5.2.5 H1井骆驼岭组
    5.3 油源分析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6.1 地层埋藏史
        6.1.1 地层特征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6.2 热历史重建
        6.2.1 古温标参数
        6.2.2 热流演化史
    6.3 生烃史模拟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7.1 储层特征
        7.1.1 岩石学特征
        7.1.2 储层物性
        7.1.3 填隙物特征
        7.1.4 储层含油性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7.2.2 激光拉曼光谱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7.2.4 成藏时间厘定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7.3.2 重排藿烷系列
        7.3.3 规则甾烷系列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7.3.5 油源对比结果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简单正演模型的对称性分析
    2.1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Ⅰ:地层格架几何模型
    2.2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Ⅱ:海水锶同位素模型
第3章 复杂地学模型的对称性规则
第4章 陆架边缘三角洲层序地层模拟研究
    4.1 层序地层模式及主控因素
    4.2 地层格架正演模型
    4.3 模型对称性分析
        4.3.1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
        4.3.2 复杂模型的对称性
        4.3.3 对称性与层序解释
    4.4 实例研究:巴尔的摩峡谷海槽
    4.5 层序地层解释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古温标法沉积盆地热史恢复研究
    5.1 盆地构造热事件与古温标
    5.2 正演模拟
    5.3 反演模拟
        5.3.1 盆地热史恢复的多解性
        5.3.2 热史模拟的多种方案
        5.3.3 多种方案之间的共性
    5.4 实例研究:四川盆地川中地区
    5.5 盆地热史研究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物理性质研究
    6.1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
    6.2 研究数据
        6.2.1 地震学观测数据
        6.2.2 地震波速度计算
        6.2.3 地幔温度变化计算
    6.3 正演模拟
        6.3.1 S波参考速度
        6.3.2 部分熔融与速度降
    6.4 反演模型
        6.4.1 基于经验的估算
        6.4.2 对称性变换
        6.4.3 计算多种反演结果
        6.4.4 反演问题的端元解
    6.5 地震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对称性原理与地质学反演问题
    7.1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Ⅰ:层序地层模拟
    7.2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Ⅱ:盆地热史恢复
    7.3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Ⅲ:地震反演问题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异常超压研究
        1.2.2 成藏过程分析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泌阳凹陷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2.3.1 地层特征
        2.3.2 沉积充填演化
    2.4 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3.1 基本原理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3.2.2 成岩作用过程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5.2.1 盆地模拟法
        5.2.2 流体包裹体法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6.4.2 油气充注过程
    6.5 源-汇耦合关系
        6.5.1 烃源岩条件
        6.5.2 储层条件
        6.5.3 圈闭条件
        6.5.4 运移输导体系
        6.5.5 充注成藏分析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6.5.7 成藏模式
    6.6 勘探潜力分析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2 侏罗系区域地质概况
    2.1 侏罗系主要地层
    2.2 侏罗系区域分布范围
    2.3 早侏罗世盆地发育特征
3 烃源岩宏观评价
    3.1 烃源岩岩性特征
    3.2 烃源岩发育环境
        3.2.1 沉积相
        3.2.2 沉积环境分析
    3.3 烃源岩分布特征
        3.3.1 烃源岩纵向发育特征
        3.3.2 烃源岩横向展布规律
4 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
    4.1 样品实验结果分析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2 测井曲线预测
        4.2.1 原理与方法
        4.2.2 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4.2.3 预测结果分析
    4.3 综合评价
5 区域对比分析
    5.1 下侏罗统发育特征对比
    5.2 下侏罗统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5.3 下侏罗统生烃潜量分析
        5.3.1 盆地模拟原理和方法
        5.3.2 盆地模拟基础参数
        5.3.3 生烃模拟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与科学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输导层沉积特征及物性表征
        1.3.2 致密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机理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沉积特征
    2.3 油气分布特征
第三章 砂体输导层沉积特征
    3.1 古地貌特征
    3.2 岩石学特征
    3.3 沉积物类型
    3.4 输导层岩相组合特征及其测井-地震响应
    3.5 输导层沉积相带划分及其展布
        3.5.1 沉积相带划分
        3.5.2 沉积相展布特征
第四章 砂体输导层孔喉特征与物性演化
    4.1 岩石碎屑组分与物性
        4.1.1 岩石组分与结构特征
        4.1.2 输导层物性及孔喉特征
    4.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物性演化
        4.2.1 压实作用
        4.2.2 胶结作用
        4.2.3 自生粘土矿物转化作用
        4.2.4 溶蚀作用
        4.2.5 交代作用
        4.2.6 成岩阶段划分
        4.2.7 物性演化
第五章 烃源岩特征与油气充注期
    5.1 烃源岩特征
        5.1.1 烃源岩展布特征
        5.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5.1.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5.2 沙河子组烃源岩演化史
    5.3 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
        5.3.1 营城组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5.3.2 油气成藏期特征
第六章 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机理
    6.1 输导通道演化和成藏期之间的耦合关系
        6.1.1 断裂活动-成藏时间匹配关系
        6.1.2 砂体输导层物性演化-成藏时间匹配关系
    6.2 砂体输导层古压力演化分析
    6.3 油气运移相态
    6.4 油气运聚动力与阻力之间的耦合关系
    6.5 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煤层气的概念与内涵
        1.2.2 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现状
        1.2.3 深部煤储层温压及地应力条件
        1.2.4 深部煤储层吸附/解吸及含气性
    1.3 面临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本章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发育特征
    2.3 地层与含煤地层
    2.4 岩浆活动特征
    本章小结
3 深部煤储层地质条件及演化特征
    3.1 深部煤储层演化特征
        3.1.1 构造演化史特征
        3.1.2 埋藏史与成熟度史数值模拟
        3.1.3 关键生烃期次恢复
    3.2 深部煤储层地质条件
        3.2.1 煤层的埋深
        3.2.2 地温场分布特征
        3.2.3 储层压力变化规律
        3.2.4 地应力状态特征
    3.3 煤的物质组成及孔渗特征
        3.3.1 宏观煤岩特征
        3.3.2 显微煤岩及工业分析
        3.3.3 煤的变质程度
        3.3.4 煤孔渗特性
    本章小结
4 高温高压作用下煤的吸附/解吸特性
    4.1 实验样品条件
    4.2 实验煤样的低温液氮吸附
        4.2.1 实验设备与实验条件
        4.2.2 孔隙类型与孔径分布
        4.2.3 煤变质程度控制下的孔隙发育特性
    4.3 实验煤样的二氧化碳吸附
        4.3.1 实验设备与实验条件
        4.3.2 孔径分布特征
        4.3.3 基于DFT理论的孔隙特征分析
    4.4 高温高压条件下煤的吸附/解吸实验
        4.4.1 实验设备与实验条件
        4.4.2 高温高压控制下煤的吸附特性
        4.4.3 高温高压吸附过程中微观能量变化
        4.4.4 高温高压控制下煤的解吸特性
    本章小结
5 深部煤储层含气性特征
    5.1 含气量求取方法适用性探讨
    5.2 深部煤储层吸附气量预测
        5.2.1 温压对吸附势与吸附空间的控制
        5.2.2 深部煤储层吸附气量预测模型
    5.3 深部煤储层含气量空间变化
        5.3.1 含气量的平面分布
        5.3.2 含气量纵向上的变化
    5.4 深部煤储层解吸气与残余气
    5.5 深部与浅部煤层气的差异变化
    本章小结
6 深部煤层气控气特征及选区评价
    6.1 沉积条件控气特征
        6.1.1 沉积相及聚煤作用
        6.1.2 煤的物质组分控气
        6.1.3 围岩封闭性
    6.2 构造条件控气特征
        6.2.1 褶皱与断层发育特征
        6.2.2 褶皱与断层控气
    6.3 水文地质条件控气
        6.3.1 区域水动力条件
        6.3.2 流体势的计算
        6.3.3 水动力控气
        6.3.4 水化学条件
    6.4 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类型分区
    6.5 深部煤层气富集区评价
        6.5.1 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6.5.2 富集区评价结果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定义
        1.3.2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所关注的研究对象
        1.3.3 表征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关键参数
        1.3.4 宏观尺度的研究前提
        1.3.5 动力与阻力
    1.4 技术路线与系统划分方案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关键技术方法
        1.5.3 论文研究工作量
    1.6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及认识
2 成盆动力机制与盆地演化
    2.1 成盆动力机制
    2.2 盆地演化
        2.2.1 成盆前演化阶段与盆地基底
        2.2.2 成盆期演化阶段与沉积充填
    2.3 本章小结
3 生烃量、生烃范围及其地质历史变化
    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3.1.1 实验测试结果
        3.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评价
        3.1.3 油源对比及分析
        3.1.4 流体包裹体测试及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3.2 生烃范围及生烃量的地质历史变化
    3.3 不同生烃单元的生排烃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能量场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动力
    4.1 地温场
        4.1.1 现今地温特征
        4.1.2 古地温恢复
        4.1.3 烃源岩埋藏史及热演化特征
    4.2 压力场
        4.2.1 现今压力场特征
        4.2.2 超压成因机制
        4.2.3 烃源岩生油增压量计算
    4.3 流体势场
    4.4 油气成藏动力和阻力
        4.4.1 幕式排烃期的动力学模型与动力学方程
        4.4.2 主要成藏期油气运移动力条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
    5.1 初次排烃通道
        5.1.1 水力破裂与应力破裂
        5.1.2 排烃走廊与排烃断层
    5.2 二次运移路径
        5.2.1 砂体运移通道分布特征
        5.2.2 砂体运移通道连通性分析
        5.2.3 断裂运移通道特征
    5.3 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
        5.3.1 南部边界断裂—扇体型油气运移体系
        5.3.2 斜坡带三角州—断裂型油气运移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与勘探方向
    6.1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6.2 油气聚集带与有利勘探方向、目标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An Improv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aleoheat Flow from Vitrinite Reflectance Profiles(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D]. 雒春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热演化数值模拟研究[D]. 信延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D]. 肖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6]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D]. 张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D]. 王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研究[D]. 陶传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10]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D]. 刘宏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标签:;  ;  ;  ;  

从镜质体反射剖面计算古热流的改进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