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社会学现实性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何祎金[1](2021)在《解锁技术嵌入的社会性与数字麻烦——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想象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研究在社会学领域被视为统计方法或者定量研究的新趋势与有前景的新方向。但是,信息技术嵌入的数字生活形成了新的"社会性",主体的存在与实践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被赋予更多选择和更大延展性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数字麻烦"。这些新情境同样对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当代万物皆可数据的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在大数据时代迷航,我们亟需一种新的社会学想象力,来批判性地理解和"解锁"我们身处的时代与数字生活。
许雪林[2](2021)在《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的科塞功能冲突论批判及当代借鉴》文中指出马克思是社会冲突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观的创立,不仅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真正得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也彻底揭示了社会冲突的深刻根源、核心、形式、作用以及化解途径。马克思对社会冲突的研究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上升到哲学高度,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结构,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鞭辟入里的分析,证明了彻底的阶级斗争是消除对立、化解冲突困境的根本手段,指明了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本路径和最终指向。科塞作为一个现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学者,其冲突理论深受马克思的影响,却又蕴含着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具有明显的时代差异。在当时资本主义面临的社会危机之下,科塞独辟蹊径选择正视冲突。他将社会冲突置于一个预先设想的框架中,分析了群体结构的人格投入与社会结构的僵硬程度对于社会冲突的重要影响;区分了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冲突的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以整合之道为社会冲突的化解构建风险保障机制,以此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转。基于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视域对科塞功能冲突论进行批判性解读,我们可以发现,科塞通过将安全阀制度引入冲突化解途径、将现实实践引入冲突理论、将社会学引入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内涵。但是在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审视下,其理论仍有无法摆脱的局限性,如部分命题有失偏颇、弱化物质性根源、回避阶级斗争等。始终不可忽略的是,尽管西方社会学理论家在某种程度上承继并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但是他们掩盖了为维护资本主义而着书立说的实质,从根本上歪曲了马克思的原意,具有放弃革命立场的不彻底性,本质上是对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核心之偏离。因而也不能够真正为化解社会冲突寻找出路。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科塞功能冲突理论,我们能够发现其独特的时代价值,也能够对社会冲突的化解和当代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创新运用提供一定启发。伴随大规模剧烈冲突的减弱,利益诉求千变万化,社会结构纵横交错,社会问题纷繁复杂,诸多矛盾暗流汹涌。中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变革引发的冲突“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持社会秩序良性运行亟需在对现代社会冲突理论的批判中进一步丰富创新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因此,化解当下的冲突困境,有必要重视社会冲突理论:在坚持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同时借鉴科塞功能冲突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深化理论研究。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重建社会秩序,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和实现人类解放打下坚实基础。
高超[3](2021)在《Meaning on the Move: Synthesizing Cognitive and Systems Concept of Cultur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选自美国社会学家Matthew Norton的论文Meaning on the Move:Synthesizing Cognitive and Systems Concept of Culture(“意义嬗变:文化的认知和系统概念的综合”)。该论文通过明确文化以及在认知和环境之间进行意义转换的符号学机制的特征,提供一种能够协调文化认知概念和系统概念的理论。该文本是社会学文本,专业性强、逻辑严谨。在案例分析中,结合文本特点,笔者首先分析了社会学专业术语的翻译。其次从词汇层面进行分析,使用词性转换法、词义引申法和增词法。最后从语态转化法和逆序法的角度分析句子层面的翻译。本翻译实践报告旨在丰富社会学领域的翻译实践成果,为日后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刘健[4](2021)在《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领域”作为哈贝马斯最为关注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贯穿其每个思想阶段,作为后形而上学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置身于实践哲学传统之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对公共领域问题的理解。阿伦特最初提出“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受阿伦特的影响,哈贝马斯回溯了各历史阶段的公共生活,可以说,他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以实践哲学为分析框架而展开。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首先将实践概念提升为哲学问题。亚氏总体上将人的全部活动分为三种:理论、实践和创制。在亚氏看来实践是作为最为“属人”的知识而存在,近神的理论知识是较高的实践,奴隶意义上的创制知识是较低的实践。“实践就是人类活动的全部形式的总称。他试图把人类的全部活动归结为一种终极性的‘善’的统摄。”(1)在这一基础性区分之上,亚氏建构起两套问题关系框架:一是在其整体知识论中,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批判理论所指向的一切危机形式都可以在三种知识的不和谐状态中所显露;二是在其实践知识内部,道德伦理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后来又按照自然原则和自由原则对行为因果决定关系的不同,将实践哲学再做处理,划分为技术实践论和伦理政治实践论,而伦理政治实践论是他们共认的正统实践哲学。实践哲学一直以来都兼具这两条演进路线,一条是以伽利略、培根为代表的技术实践论,本文以技术实践论为视域对公共领域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另一条是以洛克、卢梭为代表的伦理-政治实践论传统,本文以伦理-政治实践论为视域对公共领域的重建进行相应指导。其中不乏技术实践与伦理政治实践的交叉视域,比如可以再分为两条进路:一条是以马基雅维利、莫尔为代表的政治技术论(政治技术化)和后期以马尔库塞、弗洛姆、阿多诺为代表的技术政治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以上的实践哲学传统都是以亚氏的知识论为基础在各条实践哲学进路上的延伸,可以说,亚氏的实践哲学成为哈贝马斯分析现代性问题的元实践哲学视域,他同时也汲取了马克思、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阿伦特等宝贵的思想资源。哈贝马斯将其“公共领域”思想纳入到这一实践哲学框架中考察。首先,公共领域问题作为政治哲学问题是被归为实践知识当中的,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就是以“公共领域”为实践场域而展开,也就是说政治公共领域是相对于理论知识和创制知识而出现的;其次,哈贝马斯在实践哲学这一整体框架之下深刻批判了公共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危机形态。他认为理论知识、创制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非理性结合是导致政治公共领域异化的外因所在;再次,他通过对实践知识内在的分析发现,政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最终是由于公共政治脱离了道德伦理这一基础性根基而导致,而对公共领域的重建就是将政治学重新复归到道德伦理学之中。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公共领域”危机的分析与重建,无论从哪个单一视角都无法掌握其思想精髓。所以,只有以哈贝马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为考察标的,以实践哲学为分析框架,才能透视出公共领域危机的机理,从而指导公共领域的重建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对“公共领域”这一宏大的现代社会问题进行相应的把握,进而在现代社会中重建“公共领域”,这充分显现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民主政治理想与实践价值。
徐张军[5](2020)在《探寻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之道 ——基于叶启政本土化研究的考察》文中指出有关本土化议题的研究自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日起便从未停歇。尤其自社会学恢复和重建以来,针对社会学本土化的讨论和反省已相当深入,但真正具有解释力和普遍意义的中国社会理论尚未产生。而社会学本土化的真正标志在于理论本土化,故探索中国社会理论的实现路径,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本土社会理论的构建主要形成了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学习与改造、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转化与发展、从中国现实经验中提炼与总结三种路径,但都存在力有未逮之处。叶启政对本土化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因此,本研究以叶启政的本土化研究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叶启政相关着述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在深化对本土化认识的基础上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可能路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叶启政的生平经历与学术思想、关于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认识与主张、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具体实践和路径、社会学本土化的经验启示与不足、在得出基本结论基础的上进行扩展性讨论。研究发现:(1)从求学经历和科研之路来看,叶启政学贯中西的知识修为、特殊的人文关怀使得其在本土化的研究上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成果。(2)叶启政对本土化的探索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变和发展。在认识层面,叶启政讨论了社会学本土化的问题由来、多重内涵与努力方向。在实践层面,叶启政以对西方社会理论的省思为起点准备,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启发下对西方社会学主流思维进行“结构性”革新,以实现对社会理论的重新组织和表述。在此基础上,他尝试性地提出了“修养社会学”这一构想,作为其社会理论本土化探索的成果结晶。(3)叶启政经验启示我们,中国社会理论产生于对现实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特征进行总体性把握、对西方社会理论基本预设与文化底蕴进行彻底性批判、以中国传统思想元素为翻转西方社会理论之启发性线索的构建中,而实践是构建和检验中国社会理论的关键要素与唯一标准。叶启政本土化探索的缺陷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未能就历史传统与现代转型之间具体的、真正的联系进行有力说明。尤其是其对社会理论的重新表述仍然沿用西方社会理论主流架构,因而具有一定的保守性。(4)在社会学本土化初级阶段这一社会现实和历史机遇下,我们可以采用绕道“后备人才”的培养这一策略来“迂回”地推进本土社会理论的构建。
景月楼[6](2020)在《霍耐特的自由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霍耐特是当代德国着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他的理论研究注重以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地带,正是这一特点使得他的批判理论体现出独特的理论特色。霍耐特早期的“承认理论”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新视域,他以“为承认而斗争”的视角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进行重新考察,试图从政治伦理角度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即在一种道德斗争中寻求人类历史与人类文化发展所依据的深层伦理因素,由此而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随着其理论的发展,霍耐特研究的重心从早期的承认理论逐渐转向自由、正义等政治哲学领域,理论形态上则表现为从承认理论到多元正义再到近期的社会自由构想。霍耐特对自由问题的理论探索,体现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霍耐特继承批判理论的理论传统,尝试以社会哲学的路径建构一套符合当下社会的基于正义伦理关怀之上的自由理论。尽管霍耐特的思想近年来被国内学界视为研究的理论重点,然而其自由思想的理论与现实价值仍有待于深入挖掘与探索。霍耐特结合现时代的社会境况,对黑格尔政治哲学进行当代复兴。他把黑格尔的法哲学置于批判理论的视域中,对其承认理论和多元正义思想进行重新解释。他借鉴黑格尔法哲学的建构思路,从主体间的交往与承认关系出发,将社会自由的实现作为社会正义原则的前提性条件。这一社会正义构思不再只是作为一种抽象的理性原则,而是建立在联结着社会结构及其社会要素的自由机制的基础之上,使得对社会正义的构思跨越了规范性和事实性之间的鸿沟。他借助于反思法定自由与道德自由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及界限,通过对社会自由的含义及结构的分析,建构了一种关于社会自由的实现条件的学说。本文首先梳理霍耐特自由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理论来源。鉴于世界范围内的动荡等客观历史因素的影响,对人自身尊严的寻求与内在价值的肯定逐渐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霍耐特对政治伦理与自由问题的关注,除了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还受到当代政治哲学复兴的启发,以及批判反思康德与罗尔斯形式主义的理论局限。霍耐特决心回归黑格尔法哲学的理论路径,为探讨实现社会自由的条件和机制问题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解答。通过对霍耐特新视域下自由理论建构路径的考察,从霍耐特所关注的批判主题及其理论形态的变化入手,探讨基于承认范式建构具有规范内容的自由理论,进而对社会自由理论的内容、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在霍耐特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超越的基础上,对其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评价。当代社会知识经济急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霍耐特秉持文化传承与思维创新并重的理论建设思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正义角度的解读,从中汲取当今社会重构个人自由的价值理念,从而在反思时代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社会批判理论的不断发展。霍耐特对自由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政治伦理转向的完成,而且使自由理论的研究社会哲学化,开启了一种以社会哲学视角对自由理论进行研究的理论模式。虽然霍耐特的理论中仍存在诸多局限,但他对批判理论的承认范式转换和社会自由理论的独特研究视角,对当代社会人的自由问题和社会伦理生活建构的探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有着值得思考的借鉴意义。
何祎金[7](2020)在《重写学科历史与重建历史联结:西方社会学的学科自主性追寻》文中指出非西方地区社会学在其发展中,提出了许多建设自主学科的知识计划,但是对社会学学科自主性的追寻并不是非西方社会学专属的学术目标,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也在寻求自身学术传统与学科认同的确立和巩固。在不同历史阶段,它们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路径和策略来重塑自己的学科认同与学科自主,并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学科自主性实践。美国社会学通过重写学科历史来寻找自己的美国传统,欧洲社会学则通过重新想象和阐释欧洲来突破旧理论的藩篱,这些来自他山的"石"与"玉",在历史实践中表现出的学科动态,可以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参照。
刘为坤[8](2019)在《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退役运动员问题是一项永恒的议题,常论常新。退役运动员问题不仅关乎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更深层地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走向。故此,退役运动员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则成为衡量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器”,抑或检验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地位获得理论推演,如何针对性的对凝结在运动员群体身上的各种资本实施有效干预则是破解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议题的核心所在。当前我国在应对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融入问题上采用的是一种“结果性”干预策略模式,即在运动员群体临近退役的时间节点,采取政策性安置、学历性安置及货币性安置的三大“结果性”干预策略,在运动员群体“过程性”社会融入干预层面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社会学研究中,依据卢森斯等人的三维资本理论模型及社会地位获得等相关理论推演,社会个体的地位获得决定于其占有的三种资本存量,即人力资本存量、社会资本存量及心理资本存量。故此,研究结合生命历程理论、地位获得理论及三维资本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分层视角发轫,以呈现运动员群体三种资本存量与其当前社会地位获得之间的关系特征为基础,探寻针对性提升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社会地位的具体方向,以期助力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良性社会融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修订了适合于测量运动员群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3份量表;(2)整体勾勒并描绘了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地位特征;(3)呈现了社会地位获得视域下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特征;(4)在呈现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三维资本与退役后社会地位获得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及实际调研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稳固的中层及中上层构成”及“高流动比”是对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在社会结构中“静态”与“动态”图景的描绘。此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融入情况整体向好趋势的同时,也潜在预示着在促进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良性社会融入方面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第二,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间及退役后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中的运动员群体间人力资本存量一般不同。此在较大程度上验证了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可有助于其退役后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同时,也为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的针对性提升“锚定”了确切的方向性——应根据不同类型运动员资本存量特征,优先制定针对其资本储备薄弱维度的干预措施。第三,对退役运动员群体而言,不同类型群体间的社会资本占有量间存较大反差,且高社会阶层分布伴随高社会资本存量的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社会事实”。此结果潜在说明了高社会资本占有量有利于退役运动员良性社会融合的同时,也为相关不同类型运动员的社会资本整体及各维度的针对性提高明确了具体的方向。第四,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存量明显不同,且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退役运动员心理资本存量间的分化明显。该结论在说明运动员群体的高心理资本存量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其退役后的社会地位再生产同时,亦为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干预策略制定的方向性奠定了前期的理论基础。第五,凝结在运动员群体上的三维资本间存在着相互正向促进的关系,且不同资本对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地位获得的促进程度各异。此一方面验证了三维资本理论在运动员群体间具有较好的理论阐释性,另一方面也为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干预的整体策略制提供了理论性支撑。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研究建议如下:(1)应尝试转变“结果性”干预运动员退役问题的解决思维,立足于运动员的主体性,实现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从群体视角向兼顾个体视角的转向;(2)应强化对运动员职业培训、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环节的针对性,尤其是应注重对运动员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及退役后心理适应的针对性干预;(3)应探究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提升的综合性现实策略,优先考虑针对性地制定对运动员心理资本的干预措施;(4)应建立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三维资本的评估、监控及评价制度,且应尝试建立针对已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终生地位获得信息的反馈制度。
郑震[9](2019)在《共在的文化解释——一种关系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不是实体,而是社会行动的法则。它意味着社会行动即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且追根究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的状态就是共在,它是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身。因此,在一种非二元论的意义上,社会学的社会事实就是社会历史性的文化-行动过程,或者说共在的关系,它是组建起我们的社会世界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只有从这样一种彻底的关系主义的立场出发,才可能真正地超越主客体二元论的桎梏。而这样的思路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其根源。
张伟[10](2019)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历史上任何一场民众参与的集体暴力活动的源起研究,都不应该只停留在“环境决定”或是“普遍规律”的讨论层面。如果将关注重点放在历史进程中的“人”身上,以微观的视角观察人际或是群际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就会发现以往很多归之为“原因”的论说其实并不一定与我们看到的“结果”存在必然的关系。山西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之一,便是极其剧烈的暴力活动和杀戮行为,如何解释这一过程学界其实并没有进行过较为细致的探讨。本文以“接触性”为切入点来分析地方社会的暴力活动,便是基于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过于看重“背景”和“影响”,而轻视“过程”的研究范式的反思。因为对暴力活动过程的关注,才会在“求真求实”的原则下,更为深刻地检验以往所探究的“背景”和“影响”的准确性和说明程度。而对于山西的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的讨论,以往研究的重点,诸如因物质利益冲突而来的传教士干预诉讼,或是因文化冲突而来的反教流言等反面的影响,在具体的历史时空里,这些情形或许只是山西民众“仇洋”、“仇教”的重要原因,但这却并不能直接促使他们参加义和团、从事集体性的暴力活动,“原因”到“结果”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直接。而从山西的官员、地方士绅、普通民众、传教士、教民之间的具体互动来看,回归集体行动的“政治性”的思路,或许才能有效诠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敌视到对峙,再到暴力相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以往对清廷的“反洋”态度如何与山西地方社会广泛的连接起来却一直缺乏有效的解释。笔者在“现实性”和“非现实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以“接触性”为切入点,聚焦于具体社会情境中各方主体的社会互动,从而得出山西义和团兴起和发展的过程:毓贤在遵从“筹兵”命令背景下在山西倡议练拳,但是山西官府始终没有在组织上有效控制义和团,只是将“反洋”的观念不断向地方社会传播。由于政见不同和力量强衰等原因,山西各地的地方官又普遍缺乏与义和团的互动,“反洋”观念只能以地方社会的理解并实践开来,最终形成了官民一致“反洋”的背景下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
二、对社会学现实性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社会学现实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解锁技术嵌入的社会性与数字麻烦——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想象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万物皆可数据:社会学想象力的当代拓展与新挑战 |
(一)想象力的当代拓展 |
(二)数据革命的新挑战 |
二、技术无意识与失控的数据:新社会性与数字麻烦 |
(一)“新社会性”:技术嵌入的数字生活 |
(二)“数字麻烦”:透明的个体与失控的数据 |
三、数字化分身、算法权力与反思:解锁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困扰 |
(一)数字化分身:数据主体与算法身份 |
(二)算法权力:信息技术与社会结构 |
(三)反思数据实践:隐私策略与数据素养 |
四、结语 |
(2)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的科塞功能冲突论批判及当代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十九世纪以来社会冲突理论的历史演进 |
2.1 古典社会冲突思想阶段 |
2.2 现代社会冲突理论阶段 |
3.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和科塞功能冲突论的内容概述 |
3.1 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1 物质利益是社会冲突的真正根源 |
3.1.2 阶级冲突是社会冲突的核心所在 |
3.1.3 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的两大冲突表现形式 |
3.1.4 社会冲突推动社会形态演进的质、量之变 |
3.1.5 以阶级斗争为根本路径的冲突化解方式 |
3.2 科塞功能冲突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1 社会冲突的形式 |
3.2.2 社会冲突的原因 |
3.2.3 社会冲突的功能 |
3.2.4 社会冲突的化解 |
4.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科塞功能冲突论的理论贡献与理论缺陷 |
4.1 理论贡献:科塞功能冲突论对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内涵之拓展 |
4.1.1 提供冲突暂缓之道:将安全阀制度引入冲突化解途径 |
4.1.2 促进研究重心转移:将现实实践引入社会冲突理论 |
4.1.3 推动跨学科接轨:将社会学引入历史唯物主义 |
4.2 理论缺陷:科塞功能冲突论对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核心之偏离 |
4.2.1 从理论总结到经验推导:部分命题有失偏颇 |
4.2.2 从剥夺感到认同感:弱化物质性根源 |
4.2.3 从革命到整合:回避阶级斗争 |
5.简析科塞功能冲突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借鉴意义 |
5.1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 |
5.2 科塞功能冲突论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借鉴意义 |
5.2.1 正视并合理利用冲突“双刃剑” |
5.2.2 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疏导释放敌意情绪 |
5.2.3 完善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均衡机制 |
5.2.4 构建高度凝聚社会共识的合法性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Meaning on the Move: Synthesizing Cognitive and Systems Concept of Cultur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汇层面的翻译 |
一、社会学术语的翻译 |
二、词义引申 |
三、词性转换法 |
四、增词法 |
第二节 句式层面的翻译 |
一、语态转换法 |
二、逆序法 |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
参考文献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4)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法 |
五、论文的独创性、新颖性 |
第一章 理论背景——公共领域思想溯源 |
第一节 理论兴趣与政治实践的关联 |
一、海德格尔事件之思 |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启示 |
三、对社会运动的反思 |
第二节 古希腊城邦中的公共生活 |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基本解读 |
二、城邦生活——从伦理学到政治学 |
第三节 近现代公共生活的理论形态 |
一、契约精神——卢梭的非程序性政治理想 |
二、启蒙精神——康德的“大写主体”政治 |
三、相互作用——早期黑格尔主体间性思维 |
四、行动场域——阿伦特对公共领域的察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与“私”关系的历史类型学重释——伦理与政治间的张力 |
第一节 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之伦理基础 |
一、规范伦理学回望德性伦理学 |
二、德性即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 |
三、“德性是否可教”的题域转换 |
四、私人领域:道德伦理学的出场 |
第二节 公域与私域关系的历史类型学重释 |
一、中世纪——道德伦理与政治的分离 |
二、代表型——“公”对“私”的统摄 |
三、文学公共领域:重构“公”与“私” |
四、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公私”平衡 |
五、政治公共领域的若干基本规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领域危机的底层逻辑渐探——以技术实践论为视域 |
第一节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危机的初级阶段 |
一、“国家”与“社会”界限的模糊 |
二、“公众”向“大众”方向的转化 |
三、福利国家:转型中的技术性补偿手段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治公共领域 |
一、技术实践论:理论与创制的重叠 |
二、技术政治论:科技的意识形态化 |
三、政治技术论:科学化的政治与公共领域 |
第三节 公共领域危机的现象学分析 |
一、社会系统:“专业化”的困境 |
二、生活世界:原初公共领域预设 |
三、合法化危机:文化认同的虚无 |
四、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理论新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领域的规范性重建——以伦理政治实践论为视域 |
第一节 语言交往——公共领域的实践要素 |
一、交往理性:拯救现代性 |
二、言语:语言的实践向度 |
三、言语行为与交往实践 |
第二节 道德规范——公共领域的交往背景 |
一、真与善:“共认”的两种表达 |
二、道德意识的形成与自我同一 |
三、哈贝马斯对伦理与道德的区分 |
第三节 商谈伦理——公共领域的伦理架构 |
第四节 话语民主——公共领域的政治实现 |
一、法律:伦理——道德通向伦理——政治 |
二、审议民主:人权与人民主权的兼容 |
三、双轨制:强公共领域与弱公共领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对勘 |
第一节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两种批判 |
一、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
三、“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 |
第二节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两种实践规范基础之比较 |
一、马克思:劳动实践决定市民社会 |
二、哈贝马斯:交往实践决定公共领域 |
三、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判 |
第三节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的发展 |
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
二、简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实践哲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探寻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之道 ——基于叶启政本土化研究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本土社会理论构建的多元路径及其实践 |
1.3.2 叶启政研究的回顾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之处 |
2 叶启政的生平、思想与学术 |
2.1 叶启政社会学思想的形成 |
2.1.1 叶启政的受教经历与科研之路 |
2.1.2 叶启政的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 |
2.2 叶启政有关本土化的集大成学术作品 |
3 叶启政关于本土化的基本认识与主张 |
3.1 社会学本土化的问题由来 |
3.2 社会学本土化的多重内涵 |
3.2.1 本土化作为一种知识建构的策略与立场 |
3.2.2 本土化作为一种身心状态的体现与形塑 |
3.2.3 本土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
3.3 社会学本土化的努力方向 |
3.3.1 破除边陲性而建立自主性 |
3.3.2 对西方哲学人类学假设进行反思性回转 |
4 叶启政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具体实践与路径 |
4.1 起点准备: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
4.1.1 对“结构—能动”的知识社会学式省思 |
4.1.2 哲学人类学存有论视角的剖析 |
4.2 成果结晶:对社会理论的重新组织与表述 |
4.2.1 对西方主流思维的翻转 |
4.2.2 修养社会学的初步构想 |
5 中国社会理论何以可为:来自叶启政的启示 |
5.1 叶启政经验对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启示 |
5.1.1 对现实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特征进行总体性把握 |
5.1.2 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基本预设与文化底蕴进行彻底性批判 |
5.1.3 以中国传统思想元素为翻转西方社会理论的启发性线索 |
5.1.4 实践是构建和检验中国社会理论的关键要素与唯一标准 |
5.2 叶启政社会学本土化的认识局限与实践困境 |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叶启政本土化剧目的面向及其发展:从认识到实践 |
6.1.2 叶启政本土化探索的经验与缺陷 |
6.2 扩展性讨论 |
6.2.1 社会学本土化初级阶段论何以可能? |
6.2.2 初级阶段背景下构建本土社会理论的可能性举措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霍耐特的自由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创新 |
第2章 霍耐特自由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理论来源 |
2.1 霍耐特自由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
2.1.1 传统社会批判理论受到质疑 |
2.1.2 当代政治哲学的全面复兴 |
2.2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 |
2.2.1 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批判继承 |
2.2.2 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继承发展 |
2.2.3 哈贝马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 |
2.2.4 来自米德社会心理思想的启示 |
2.2.5 对盖伦社会自由思想的批判 |
第3章 霍耐特新视域下自由理论的建构路径 |
3.1 霍耐特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范式的发展 |
3.1.1 早期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 |
3.1.2 哈贝马斯基于商谈伦理的交往理论范式 |
3.1.3 霍耐特基于“政治伦理转向”的承认理论范式 |
3.2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建构路径 |
3.2.1 以承认理论为基础的自由正义观的确立 |
3.2.2 对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模式的时代诊断 |
3.2.3 以社会分析为基础的“规范性重构” |
第4章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主要内容 |
4.1 霍耐特自由概念内涵解析 |
4.1.1 个人自由作为现代伦理价值的分析起点 |
4.1.2 自由与正义在伦理意义上的理论融合 |
4.1.3 社会自由对自由实现的机制化探寻 |
4.2 对当代自由机制的规范性思考 |
4.2.1 法定自由的界限及其社会病态 |
4.2.2 道德自由的界限及其社会病态 |
4.2.3 社会自由状态下的主体互动机制 |
4.3 对社会自由各领域的规范性重构 |
4.3.1 个人关系中的自由 |
4.3.2 市场关系中的自由 |
4.3.3 民主决策中的自由 |
4.4 社会自由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相关性 |
4.4.1 社会自由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 |
4.4.2 社会自由促进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
第5章 对霍耐特自由理论的评价 |
5.1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理论意义 |
5.1.1 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
5.1.2 开启了自由理论的社会学研究新范式 |
5.1.3 拓展了正义理论的现实性路径 |
5.1.4 努力探寻社会各领域自由机制的实现 |
5.1.5 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发展 |
5.2 霍耐特自由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
5.2.1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
5.2.2 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5.2.3 有助于建构一种承认意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5.3 霍耐特自由理论的局限性 |
5.3.1 对社会自由各领域的划分缺乏全面思考 |
5.3.2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诊断仍需进一步深化 |
5.3.3 找不到实现社会自由的现实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重写学科历史与重建历史联结:西方社会学的学科自主性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新想象西方社会学:学科自主性的追寻 |
二、重写学科历史:寻找社会学的美国传统 |
三、重建历史联结:欧洲的社会学想象与理论重构 |
结 语 |
(8)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良性运行的现实回应 |
1.1.1 基于对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性反思 |
1.1.2 基于对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的关切 |
1.1.3 基于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
1.1.4 基于对上海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诉求的回应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拓展退役运动员问题分析的理论“空间” |
1.3.2 实践意义:提升运动员资本存量“过程”干预的针对性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长久议题:国内退役运动员问题研究梳理 |
1.4.2 他山之石:国外相关研究的视域归纳借鉴 |
1.4.3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流程:问题意识的贯穿 |
1.7 重难点及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图 |
1.9 研究限制与不足 |
2 核心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资本 |
2.1.2 运动员 |
2.1.3 社会分层 |
2.1.4 社会流动 |
2.1.5 社会地位再生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历程理论:退役是运动员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
2.2.2 地位获得理论:理论模型演进中的“资本”视角启示 |
2.2.3 “三维”资本理论:提供研究设计过程中的直接理论依据 |
3 研究测量工具选用与量表的修订 |
3.1 测量工具的选用 |
3.1.1 问卷中核心指标的测量说明 |
3.1.2 量表的选用理论逻辑 |
3.2 量表的修订 |
3.2.1 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量表的修订 |
3.2.2 退役运动员社会资本量表的修订 |
3.2.3 退役运动员心理资本量表的修订 |
3.3 本章小结 |
4 地位获得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分布的整体性“勾勒与描绘” |
4.1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概述:稳固的中上层 |
4.1.1 退役运动社会分层的整体性“勾勒” |
4.1.2 退役运动员学历、职业、收入特征 |
4.1.3 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与运动经历 |
4.2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概述:高流动比 |
4.2.1 退役运动社会流动的整体性“描绘” |
4.2.2 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与运动经历 |
4.3 本章小结 |
5 人力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5.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特征分析 |
5.1.1 运动员性别与人力资本 |
5.1.2 运动员年龄与人力资本 |
5.1.3 运动员项目与人力资本 |
5.1.4 运动员等级与人力资本 |
5.1.5 运动员在队年限与人力资本 |
5.2 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与社会分层 |
5.2.1 阶层视域下的人力资本比较 |
5.2.2 性别视域下不同阶层人力资本比较 |
5.2.3 年龄视域下不同阶层人力资本比较 |
5.2.4 运动项目、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2.5 运动等级、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2.6 在队年限、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3 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1 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5.3.2 性别视域下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3 年龄视域下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4 运动项目、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5 运动等级、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6 在队年限、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4 本章小结 |
6 社会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6.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社会资本特征分析 |
6.1.1 性别与社会资本 |
6.1.2 年龄与社会资资本 |
6.1.3 运动项目与社会资本 |
6.1.4 运动等级与社会资本 |
6.1.5 在队年限与社会资本 |
6.2 退役运动员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1 阶层视域下社会资本比较 |
6.2.2 性别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3 年龄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4 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6 在队年限、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3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1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6.3.2 性别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3 年龄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4 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6 运动年限、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4 本章小结 |
7 心理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7.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心理资本特征分析 |
7.1.1 性别与心理资本 |
7.1.2 年龄与心理资本 |
7.1.3 运动项目与心理资本 |
7.1.4 运动等级与心理资本 |
7.1.5 在队年限与心理资本 |
7.2 运动员心理资本与社会分层 |
7.2.1 社会阶层视域下心理资本比较 |
7.2.2 性别视域下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3 年龄视域下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4 运动项目、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5 运动等级、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6 在队年限、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3 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1 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7.3.2 性别视域下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3 年龄视域下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4 运动项目、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6 在队年限、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4 本章小结 |
8 运动员三维资本与退役后社会地位关系探究 |
8.1 运动员三维资本间的关系探究 |
8.2 运动员三维资本与社会分层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量表修订专家征集意见表 |
附件二: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件三:调查问卷 |
附件四:访谈提纲 |
附件五:科研情况 |
(9)共在的文化解释——一种关系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 |
二、共在是一个文化概念 |
三、关系主义 |
四、共在的层次性与异在 |
五、结束语 |
(10)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思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研究 |
(二)关于民间暴力活动的研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方法 |
(二)拟解决问题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四、相关概念 |
第一章 诉讼:民教之间的现实冲突 |
一、鸦片战争之前的司法状态 |
(一)“息讼”政策和民间调解 |
(二)“讼棍”:传统的干预词讼 |
二、教士:观察晚清社会的新渠道 |
(一)段振举地亩案始末(1861-1872) |
(二)影响教案持续的要素分析 |
(三)民教冲突与暴力 |
(四)新旧“讼棍”的比较 |
三.小结 |
第二章 流言:民教之间的文化冲突 |
一、个案研究:“黑风”流言 |
(一)“黑风”考释 |
(二)义和团运动期间的“黑风”流言 |
二、流言的“位置”与作用 |
(一)两种文化交流下的心理分析模型 |
(二)流言的位置 |
(三)流言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 |
三、小结 |
第三章 “接触性”:民间暴力活动的类型分析 |
一、以“接触性”为切入点的原因 |
(一)对“现实性”、“非现实性”分析方法的反思 |
(二)何以“接触”?--以剪辫事件为例的说明 |
二、接触性暴力:从械斗到“随社”纠纷 |
(一)械斗:暴力的日常形态 |
(二)晚清时期的“随社”纠纷 |
三、非接触性暴力:从叙事到仪式 |
(一)地方叙事的逻辑 |
(二)仪式的相通性:以“马裨”为例 |
(三)义和团运动与文化合理性 |
四、小结 |
第四章 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
一、以往社会暴力形成原因的探讨 |
(一)封建王朝统治的“内在矛盾”所导致 |
(二)因争夺各类资源、权益所引起 |
(三)自然灾害所引起 |
(四)具有政治野心的民间人士鼓噪发动 |
(五)义和团兴起的“激励”机制 |
二、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
(一)“政治大亨”:以守旧派官僚集团为中心 |
(二)“暴力专家”: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地方武装 |
(三)各行其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官民活动 |
三、小结 |
第五章 非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
一、传说、仪式与社会关系 |
(一)既断且连:官民之间的传说和仪式 |
(二)权力支配:传说、仪式与民间暴力 |
二、反洋旗帜下的理想与现实 |
(一)观念传递:清政府如何动员义和团? |
(二)各有所衷: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暴力观念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对社会学现实性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解锁技术嵌入的社会性与数字麻烦——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想象力[J]. 何祎金. 社会学评论, 2021(06)
- [2]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的科塞功能冲突论批判及当代借鉴[D]. 许雪林. 浙江大学, 2021(01)
- [3]Meaning on the Move: Synthesizing Cognitive and Systems Concept of Culture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高超.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 刘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探寻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之道 ——基于叶启政本土化研究的考察[D]. 徐张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8)
- [6]霍耐特的自由理论研究[D]. 景月楼. 辽宁大学, 2020(01)
- [7]重写学科历史与重建历史联结:西方社会学的学科自主性追寻[J]. 何祎金.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0(01)
- [8]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D]. 刘为坤. 上海体育学院, 2019(12)
- [9]共在的文化解释——一种关系主义的视角[J]. 郑震. 人文杂志, 2019(10)
- [10]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D]. 张伟. 山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