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化变换方法及其原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尚[1](2019)在《基于双稳态材料的S波段可重构天线研究》文中提出可重构天线由于其多功能性而被研究并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设备中。本文设计了两种基于双稳态材料的极化可重构天线。第一种天线两种稳态分别是线极化状态的Vivaldi天线和圆极化状态的四臂螺旋天线。所设计的基于双稳态材料的双极化天线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天线的辐射结构部分和金属反射板。天线的基板为双稳态不对称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lass-Fiber Reinforced Plastic,GFRP)复合层压板,相对介电常数为4.9,厚度为1.2 mm。天线的辐射结构:正面包含一个具有倾角的金属带条,其上均匀分布长度依次减小,倾角一致的金属带条,背面包含一个矩形的金属贴片,用来调节阻抗匹配,优化部分频段的阻抗匹配。金属反射板是一个圆形的金属板。介质板与金属反射板垂直放置。天线由50Ω同轴线馈电。该基于双稳态材料的双极化天线的线极化状态的工作带宽为50%(2.4-4.0 GHz),增益高于5.5 dBi,前后比大于8 dB,并且在2.4-3.4 GHz的频段内,前后比大于10 dB。圆极化状态的工作带宽为的带宽为48.3%(2.23.6 GHz),增益大于6.5 dBi,前后比大于8 dB,并且在2.3-3.6 GHz的频段内,前后比大于10 dB。第二种天线的两种稳态分别为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天线的结构和第一种天线的形状类似,天线的主要辐射单元分布在一个双稳态不对称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层压板上,其相对介电常数为4.9,厚度为1.2 mm。天线展开的时候和Vivaldi天线类似,通过两种不同的卷曲稳态,形成两种极化相反的极化状态,金属反射板是一个圆形的金属板。天线由50Ω同轴线馈电。该基于双稳态材料的双极化天线的左旋圆极化状态反射系数小于-10 dB的相对阻抗带宽为98%(1.67-4.88 GHz),轴比在1.7-2.3 GHz和2.6-3.8 GHz的频率范围内小于3 dB。在3 dB轴比带宽内,增益高于6.5 dBi。右旋圆极化状态反射系数小于-9.5 dB的相对阻抗带宽为64%(2.27-4.43 GHz),轴比在2.2-3.1 GHz的频率范围内小于3 dB。在3 dB轴比带宽内,增益大于7.7 dBi,最大增益为9.8 dBi。上述的基于双稳态材料的双极化天线均通过CST Microwave Studio?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优化工作。
赵薇[2](2019)在《毫米波太赫兹准光元部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毫米波频段在通信、目标探测、制导、空间遥感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电子系统的工作频率不断提升,太赫兹(300GHz-10THz)频谱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热点,太赫兹技术已在射电天文中获得大量应用。太赫兹信号由于波长比毫米波短因而具有比毫米波更好的分辨率,因此在成像方面有强烈的应用需求。准光技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聚束传播的方式来传递毫米波太赫兹信号,具有损耗小、承受功率高、加工难度相对低、可多波束多极化工作等优点。常用的准光元件包括传统的光学元件和衍射光学元件。衍射光学元件是基于光学的衍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类元件(如衍射透镜和菲涅耳波带板),而这类光学元件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制作方式,是一类小型、高效、阵列化的光学元件。太赫兹焦面阵成像类似光学成像,其不同于机械扫描和相控阵成像,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且可不受天线扫描速度影响就可实现实时成像。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大块:正交极化扭转反射板,菲涅耳波带片天线和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正交极化扭转反射板的功能是将入射波的极化方式进行90o旋转。本文基于极化变换理论以及正交极化扭转反射板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中心频率为90GHz时,入射角度范围为[-10o,10o],垂直入射时带宽范围为[86GHz,94GHz]可以实现较好的极化扭转性能的极化扭转反射板,且在正入射时极化扭转性能最佳;并设计了中心频率为98GHz时,入射角度范围为[-17o,26o],当入射角度为20°时带宽范围为[94GHz,102GHz]可以实现较好的极化扭转性能的极化扭转反射板,且在入射角度为20o时极化扭转性能最佳。菲涅耳波带板是一种准光衍射聚焦器件。本文基于相长干涉的原理,设计菲涅耳波带板的结构,并对菲涅耳波带板的衍射聚焦性能与扫描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本文得到不同角度入射的平面波在同一焦点处聚焦的菲涅耳波带板结构,并讨论了焦点处的聚焦效率。然后基于此设计,采用逆向思维,将喇叭放在焦点处照射不同结构的菲涅耳波带板,并进一步研究了220GHz频率下菲涅耳波带板的扫描天线的特性。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是太赫兹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应用需求。本文介绍了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设计方法;并分别设计了双反射面天线以及不同组阵形式的接收阵列天线;联合仿真后分析对比了不同接收阵列在不同入射角度下对系统的耦合效率。本课题研究的所有内容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电磁仿真软件(如CST,HFSS,COMSOL)进行仿真计算。
付平,巩莉,郑华山[3](2018)在《一种用于动中通天线的新型波导极化器》文中研究表明低剖面动中通系统中由于天线形式和空间的限制,通常需要单独的极化器来进行极化跟踪。提出一种用于动中通天线的新型波导极化器组件,用于输出相位相同、功率比可调的两路信号。通过一个同轴式正交模耦合器(OMT)和一个可旋转的180°介质移相器来实现任意角度的线极化,采用垂直-水平通道相位一致的OMT进行极化分离,保证了要求天线处于45°极化角时垂直-水平通道的幅度误差和相位误差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从而保证了系统的交叉极化隔离度。
张海福,朱海波,吴蓉蓉[4](2017)在《一种Ka/EHF双频段圆极化器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获得更大的通信容量,卫星通信频率将由Ku/Ka向更高的Ka/EHF频段发展,Ka/EHF双频段圆极化器是EHF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设计了一种Ka/EHF双频段波导圆极化器,同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Ka/EHF双频段极化分解器,该圆极化器和极化分解器获得了良好的驻波比和相位特性。借助仿真软件对圆极化器和极化分解器的尺寸和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对所提出圆极化器和极化分解器的性能进行了验证。
李晓彤[5](2017)在《极化变换器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通常情况下,一副设计好的天线具有固定的极化方式(包括圆极化、线极化、椭圆极化)。在给定条件下(尤其是在一定空间限度下),单纯依赖天线结构设计谋求指定极化存在困难,使用极化变换器来改变原天线的极化方式是一种有效手段。一般的极化变换器多用在雷达天线罩上,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天线关于极化的问题,因此将其应用在基站天线上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论文结合科研项目需要,设计了三款极化变换器:曲折线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改进后的曲折线与矩形贴片混合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和斜线结构线—线极化变换器。具体说来,在基本极化变换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以下工作:(1)曲折线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采用3块厚度为10 mils介质基板为FR4的覆铜板组成,工作频段为14-22 GHz。曲折线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在HFSS仿真中3 dB轴比带宽约为44%,插入损耗在1dB以下。探究了不同入射波角透过极化变换器后轴比特性,给出了合适入射角度和波束范围。之后加工了实物,并进行了测试对比。并以H面喇叭天线为例,对比加载极化变换器前后天线的极化、波束的形状和反射系数的变化。(2)混合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基于传输线理论设计了一款曲折线、矩形贴片混合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相比于曲折线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厚度减小了一半,相对3 dB轴比带宽减少4%,插入损耗在2.5 dB以下。探究了不同入射波角透过极化变换器后轴比特性,给出了合适入射角度和波束范围。之后加工了实物,并进行了测试对比。并以H面喇叭天线为例,对比加载极化变换器前后天线的极化、波束的形状和反射系数的变化。(3)斜线结构线-线极化变换器:采用斜线结构和多层不同斜率的斜线覆铜板,实现垂直极化到斜45°变换,工作频段18-26 GHz,频段内极化变换效果为40°-55°。之后以喇叭天线为例,对比加载极化变换器前后天线的极化、波束的形状和反射系数的变化,对比4层和5层斜线结构线—线极化变换器极化变换效果,和两者对天线反射系数和方向图的影响。
宗志伟[6](2016)在《弹道中段目标极化雷达识别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弹载无源、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弹道导弹突防对抗日趋激烈,各种体积小、质量轻的仿形气球诱饵等无源假目标以及数量众多、调制复杂的有源假目标,共同组成了弹道中段“目标群”,对导弹防御(反导)系统构成了严重挑战。从弹道中段“目标群”中准确识别突防弹头,是反导系统跟踪、拦截的前提,但由于其难度极大,已成为反导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剔除假目标”是在弹道中段复杂“目标群”中识别真弹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通过有效剔除各类假目标,将为弹头目标的最终识别提供坚实基础。雷达是反导系统的核心传感器,雷达对弹头及突防干扰的时域、频域、空域以及极化域等信息的充分挖掘和综合利用,对反导系统能否从弹道中段“目标群”中识别出弹头目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极化信息则能够显着提高反导雷达在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探测能力。论文面向具有极化信息获取能力的反导雷达,基于逐类、分步优先剔除假目标进而鉴别出真目标的总体对抗思路,系统地研究了无源、有源假目标干扰的识别问题,提出了对仿形诱饵、固定极化/变极化/全极化有源假目标以及多类型/多平台条件下复杂假目标的识别方法,并结合双极化数字阵列实验雷达进行了部分验证。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无源假目标的空时关联识别方法首先针对弹道中段目标跟踪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航迹中断问题,基于弹道目标“二体运动”特征,提出了一种航迹空时关联方法,为无源假目标的识别提供了支撑;然后针对仿形诱饵等无源假目标与弹头极为相似而难以识别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施放位置差异的无源假目标识别方法:通过时域预测与空域关联获取目标航迹交点集,进而通过交点融合得出施放位置信息,实现对后续施放无源假目标的识别,特别为仿形诱饵识别提供了重要途径。二、有源假目标的极化域特征识别方法针对多种典型极化调制的有源假目标干扰,系统地研究了极化域特征识别方法。深入分析了固定极化多假目标、变极化多假目标以及全极化假目标三类有源假目标矢量信号与弹头回波矢量信号的本质物理差异;分析得出了干扰机产生的多个假目标极化比参数的等式关系,根据回波极化比统计量的累积概率分布特性,提出了对固定极化多假目标/变极化多假目标的分类-检测-识别一体化方法;利用全极化假目标不能完全模拟弹头目标频率-极化响应特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频分发射变极化体制的“三步检测-识别”方法。三、复杂干扰条件下极化雷达假目标识别方法针对突防干扰环境和极化雷达体制对有源假目标识别方法提出的特定需求,研究了复杂干扰条件下极化雷达假目标识别问题。具体地,针对压制干扰掩护下的欺骗假目标,提出了极化对消-极化识别的联合处理方法;针对多平台协同形成的角度欺骗假目标干扰,利用其与弹头目标在雷达不同极化通道间和/差信号比值的差异,提出了干扰“存在性”的二元假设检验方法,为剔除角度欺骗假目标提供重要依据。根据雷达威力和成本控制约束,对比分析了不同发射变极化体制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分集变极化体制的有源假目标识别方法,并组织开展了对两类有源假目标识别技术的外场验证实验。
阮云国,邓智勇,张博[7](2014)在《机械调整式极化跟踪器》文中研究表明在低剖面动中通天线系统中,辐射器多为平板阵列或柱形抛物面的形式,由于天线高度限制,无法通过旋转天线面板的方式进行极化跟踪,需要独立的极化跟踪调整机构,针对此提出了一种新型机械调整式极化跟踪器,具有结构紧凑和可靠性高的特点。通过电机驱动波导关节及OMT实现上行极化调整。基于极化波合成的工作原理,提出了系统设计方案,并描述了核心器件的设计方法。给出仿真与实测结果,且二者吻合较好。
何润涛[8](2014)在《倒置卡塞格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倒置卡塞格伦天线是在卡塞格伦天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将极化扭转技术应用其中。倒置卡塞格伦天线主要应用在雷达系统当中。倒置卡塞格伦天线是一种双反射面天线,前面的抛物面主要对电磁波进行反射和透射,后面的反射面对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进行极化扭转。设计的难点在于确定主反射面的光栅尺寸。本文旨在设计一款工作在89GHz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设计的核心工作在于确定抛物面的光栅结构以及极化扭转板的整体结构。在天线整体的设计过程中首先确定了抛物面的尺寸大小,然后设计出了与抛物面相匹配的喇叭天线作为倒置卡塞格伦天线的馈源。在设计抛物面光栅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遗传算法结合等效传输线法来确定光栅尺寸,本文在此基础上又结合电脑仿真软件FEKO对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有效的提高了光栅的性能。论文的另一个主要工作是设计极化扭转板的结构,采用矩阵级联的方法对极化扭转板进行分层设计,确定各层的参数并给出了最后的仿真结果以及天线整体性能,最终天线扭转效率高于92.5%,天线增益高于30.8dB。
梁文婧[9](2012)在《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硬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又称为地质雷达,是一种高效无损的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经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地面的电磁波,通过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遇到电性差异的界面发生反射,根据接收到电磁波的波形、振幅强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来确定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具有携带方便、易操作、场地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和探测分辨率高等特点。极化描述了电磁场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空间轨迹的方向和强度。其在目标体信息的获取、雷达数据处理及解释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雷达目标散射信号中重要的信息,在抗有源干扰和杂波干扰、目标信号滤波和增强、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表面粗糙度,对称性,取向)中有着巨大的潜力。随着极化测量技术的日趋完善,极化研究的意义也日趋重要。当前的雷达极化理论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将探地雷达与极化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全极化探地雷达硬件系统。在测试了新型Vivaldi天线性能的基础上,组建具有一次性获取全极化数据测量能力的天线阵列,此极化天线阵列可压制噪音且实现多次覆盖,并应用此天线阵列系统进行一系列典型目标体极化性能的测试。本论文结合极化理论与探地雷达原理,自主构建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FP-SFGPR)系统。系统主要以矢量网络分析仪(VNA)为中心而设计构建,由矢量网络分析仪、三维直角坐标机器人、计算机控制单元、全极化天线阵列组成。该系统结构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完成定位,测量,存储数据自动化,获得高精度和信息量丰富的数据,同时对控制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从而优化操作,使其简便易行,减少误差。操作员通过编写VBA程序实现在计算机上对三维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移动,矢量网络分析仪射频信号的发射接收、数据的采集存储等功能的控制。在全极化探地雷达硬件系统中,天线是最为重要的组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测量精度。因此,本文详细介绍新型Vivaldi天线各项基本性能的测试,如回波损耗,传输函数,驻波比,方向图等,基于新型Vivaldi天线自身具有良好的极化性能,宽频带,极化率高等特点,又将单一方式极化天线组合改进成极化天线阵列,使得在不同的测量情况下能够对目标体完成极化测量任务,更好的补偿或者对相位的分散移动进行抑制。并借鉴勘探地震中的多次覆盖技术,研发多次覆盖极化天线阵列,通过采集共中心点(CMP)数据,经过叠加CMP数据来压制噪音,提高信噪比。在测试了新型Vivaldi天线阵列性能的基础上,利用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系统对典型目标体进行了测试,实测目标体的响应结果与全极化探地雷达正演模拟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系统可较精确的完成电磁波测量实验,为验证正演模拟的理论结果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通过对地下目标体的探测实验,得出结论,具有多种雷达视角的典型目标体的交叉极化信息显示出一定规律性,通过交叉极化响应和共极化响应信息的综合使用有助于我们对目标的形状、方位等属性进行识别判断,通过交叉极化响应和共极化响应信息的综合使用有助于我们对目标的形状、方位等属性进行识别判断。总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于全极化探地雷达硬件系统的构建及对地下典型目标体的共极化和交叉极化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为电磁波研究、天线研究提供基础的实验平台,为验证全极化探地雷达相关理论提供精确地实验依据。
游先亮[10](2011)在《极化信息在弹载雷达系统目标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极化与幅度、相位、多普勒频率等都是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重要信息,利用目标极化特征可有效地增强干扰条件下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论文首先对弹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三通道二维单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的时域和多普勒域单脉冲测角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和仿真实验。分析了低信杂比和低信干比条件下,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分辨能力和目标检测性能。其次,论文研究了单脉冲雷达极化滤波的理论与实现方法,通过双极化收发天线、双极化发射和接收通道实现了雷达系统收发结构的变极化功能;采用极化识别和基于虚拟极化自适应技术的射频极化滤波的方法,使射频极化滤波器的极化参数与干扰信号的极化参数正交,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提高了雷达系统的信干比;通过对信杂比进行优化处理,选择适当的雷达发射极化状态和接收极化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雷达系统的信杂比。仿真实验证实,经过极化滤波后,雷达系统的单脉冲测角精度和目标检测性能(目标检测概率)都有显着提高。最后,论文设计了一种能够利用极化信息的单脉冲末制导测角系统,给出了干扰条件下极化—多普勒联合目标检测的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对角度欺骗式干扰和速度欺骗式干扰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雷达系统的测角精度和目标检测概率。
二、极化变换方法及其原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极化变换方法及其原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双稳态材料的S波段可重构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天线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天线的极化 |
2.3 Vivaldi天线 |
2.4 四臂螺旋天线 |
2.5 地板效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线极化、圆极化双稳态天线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线极化对称Vivaldi天线的模型及其原理分析 |
3.2.1 对称Vivaldi天线结构 |
3.2.2 天线仿真结果 |
3.2.3 天线原理分析 |
3.3 带地板的双极化天线的模型及其原理分析 |
3.3.1 带地板的Vivaldi天线结构及其仿真结果 |
3.3.2 圆极化四臂螺旋天线结构及其仿真结果分析 |
3.3.3 优化阻抗匹配后的线极化形态天线结构及其仿真结果 |
3.3.4 优化阻抗匹配后的圆极化形态的天线 |
3.3.5 带地板的卷曲Vivaldi天线结构及其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圆极化双稳态天线设计 |
4.1 引言 |
4.2 右旋圆极化状态的双稳态天线 |
4.3 左旋圆极化状态的双稳态天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双稳态材料的可重构天线实现 |
5.1 引言 |
5.2 双稳态材料 |
5.3 基于双稳态材料的可重构天线 |
5.3.1 基于双稳态层压复合板的可重构天线 |
5.3.2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可重构天线 |
5.4 双稳态天线的实验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2)毫米波太赫兹准光元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极化扭转反射器的研究概括 |
1.2.2 菲涅耳波带板的研究概括 |
1.2.3 成像系统的研究概括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正交极化扭转反射板的研究与设计 |
2.1 基本理论 |
2.1.1 极化理论 |
2.1.2 极化变换矩阵 |
2.1.3 正交极化扭转反射板的设计方法 |
2.2 正交极化扭转系统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菲涅耳波带片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
3.1 基本理论 |
3.1.1 菲涅耳波带片的原理 |
3.1.2 菲涅耳波带片花样设计 |
3.2 94GHz平面波入射时菲涅耳波带片衍射聚焦性能的研究 |
3.2.1 菲涅耳波带片的结构设计 |
3.2.2 菲涅耳波带板的衍射聚焦性能分析 |
3.2.2.1 平面波垂直入射的衍射聚焦性能 |
3.2.2.2 入射角度为10o的衍射聚焦性能 |
3.2.2.3 入射角度为20o的衍射聚焦性能 |
3.2.2.4 入射角度为30o的衍射聚焦性能 |
3.3 220GHz菲涅耳波带片扫描性能的研究 |
3.3.1 高斯束馈源喇叭结构的设计 |
3.3.2 菲涅耳波带板扫描天线结构的设计 |
3.3.3 菲涅耳波带板的扫描特性 |
3.3.3.1 扫描角度为0o |
3.3.3.2 扫描角度为10° |
3.3.3.3 扫描角度为20°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4.1 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的基本理论 |
4.1.1 焦平面成像系统的结构 |
4.1.2 焦平面阵列成像的原理 |
4.1.3 焦平面阵列成像的特点 |
4.2 双反射面天线的设计和仿真 |
4.2.1 模拟焦面阵组件的套筒的遮挡分析 |
4.2.2 使用等效源替代无套筒的双反射面天线的仿真分析 |
4.3 焦面天线的设计和仿真 |
4.3.1 焦面天线的仿真结果 |
4.4 等效源与焦面天线联合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一种用于动中通天线的新型波导极化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动中通天线的极化合成原理 |
2 一种新型波导极化器组件 |
2.1 同轴式正交模耦合器 |
2.2 180°介质移相器 |
3 仿真与测试结果分析 |
4 结论 |
(4)一种Ka/EHF双频段圆极化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总体设计 |
1.1 工作原理 |
1.2 圆极化器设计 |
1.3 极化分解器设计 |
2 仿真优化 |
3 测试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5)极化变换器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
第二章 极化和极化变换的理论 |
2.1 极化的概念 |
2.2 极化的表示方法 |
2.3 极化变换器的原理 |
2.4 极化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
2.5 极化变换器的测试 |
第三章 极化变换器设计与实现 |
3.1 曲折线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 |
3.2 混合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 |
3.3 斜线结构线—线极化变换器 |
第四章 极化变换器的应用 |
4.1 喇叭天线的设计 |
4.2 曲折线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的应用 |
4.3 混合结构线—圆极化变换器的应用 |
4.4 斜线结构线—线极化变换器的应用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弹道中段目标极化雷达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弹道中段攻防对抗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弹道中段导弹突防技术 |
1.2.2 导弹防御技术 |
1.3 弹道中段目标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1 航迹关联方法 |
1.3.2 无源假目标识别方法 |
1.3.3 有源假目标识别方法 |
1.3.4 有源压制干扰极化对抗方法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弹道中段无源假目标空时关联识别方法 |
2.1 引言 |
2.2 弹道目标运动和量测模型 |
2.2.1 常用坐标系定义及转换方法 |
2.2.2 重力模型 |
2.2.3 运动方程 |
2.2.4 量测模型 |
2.2.5 跟踪滤波器 |
2.2.6 小结 |
2.3 中断航迹空时关联方法 |
2.3.1 中断航迹时域预测方法 |
2.3.2 航迹空域关联和优化方法 |
2.3.3 仿真分析 |
2.3.4 小结 |
2.4 基于施放位置差异的无源多假目标识别方法 |
2.4.1 相对施放位置分析 |
2.4.2 基于施放位置差异的无源多假目标识别方法 |
2.4.3 仿真分析 |
2.4.4 小结 |
2.5 结论 |
第三章 弹道中段有源假目标的极化识别方法 |
3.1 引言 |
3.2 极化雷达目标回波模型 |
3.2.1 分时极化测量 |
3.2.2 同时极化测量 |
3.2.3 小结 |
3.3 固定极化多假目标极化识别方法 |
3.3.1 分时极化测量雷达目标回波模型 |
3.3.2 基于极化特性的检测-识别方法 |
3.3.3 仿真分析 |
3.3.4 小结 |
3.4 变极化多假目标极化识别方法 |
3.4.1 同时极化测量雷达目标回波模型 |
3.4.2 变极化多假目标分类识别方法 |
3.4.3 仿真分析 |
3.4.4 小结 |
3.5 全极化假目标极化识别方法 |
3.5.1 识别原理 |
3.5.2 识别性能理论分析 |
3.5.3 仿真分析 |
3.5.4 小结 |
3.6 结论 |
第四章 复杂干扰条件下极化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
4.1 引言 |
4.2 雷达发射变极化体制和基于相位分集的有源假目标识别方法 |
4.2.1 发射变极化体制 |
4.2.2 基于相位分集变极化体制的假目标识别方法 |
4.2.3 小结 |
4.3 压制干扰背景下有源假目标识别方法 |
4.3.1 极化对消 |
4.3.2 压制干扰背景下有源假目标识别原理 |
4.3.3 仿真验证 |
4.3.4 小结 |
4.4 多平台协同角度欺骗假目标的极化识别方法 |
4.4.1 弹道中段多平台协同角度欺骗假目标干扰 |
4.4.2 角度欺骗假目标干扰的极化检测方法 |
4.4.3 小结 |
4.5 极化雷达有源假目标识别实验 |
4.5.1 实验场景和雷达参数 |
4.5.2 外场纯噪声数据分析 |
4.5.3 基于外场测量数据的有源假目标识别方法验证 |
4.5.4 小结 |
4.6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常见坐标系定义及转换关系 |
(7)机械调整式极化跟踪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极化跟踪器原理分析 |
2 极化跟踪器方案设计 |
3 正交模耦合器设计 |
4 极化跟踪器调试与测试 |
5 结束语 |
(8)倒置卡塞格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原理 |
2.1 反射面天线 |
2.1.1 抛物面天线原理 |
2.1.2 辐射积分 |
2.1.3 场的等效性原理 |
2.1.4 几何光学法 |
2.2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工作原理 |
第三章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主反射面参数以及馈源设计 |
3.1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 |
3.1.1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参数 |
3.1.2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几何参数的选取 |
3.2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馈源设计 |
3.2.1 喇叭天线的一般分析方法 |
3.2.2 角锥喇叭天线 |
3.2.3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馈源角锥喇叭的设计 |
3.2.4 馈源与抛物面结合仿真结果 |
3.3 后馈式同轴线波导转换器设计 |
3.3.1 电磁波在同轴线以及矩形波导中的传输特性 |
3.3.2 阻抗匹配以及模型设计 |
3.3.3 最终设计结果 |
第四章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抛物面光栅的设计与实现 |
4.1 抛物面光栅 |
4.1.1 抛物面光栅结构及作用 |
4.1.2 透射系数与反射系数 |
4.1.3 抛物面光栅等效传输线模型 |
4.2 遗传算法计算抛物面光栅 |
4.2.1 遗传算法简介 |
4.2.2 交互式遗传算法 |
4.2.3 遗传算法计算结果 |
4.3 遗传算法与仿真结合计算抛物面光栅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倒置卡塞格伦天线极化扭转板的设计 |
5.1 天线极化变换理论 |
5.1.1 天线极化简介 |
5.1.2 极化变换理论 |
5.1.3 极化器简介 |
5.2 极化扭转板的设计 |
5.2.1 极化扭转板的结构以及原理 |
5.2.2 极化扭转板金属栅的计算与参数选择 |
5.2.3 极化扭转板介质层的矩阵表示 |
5.2.4 极化扭转反射面分析以及参数选取 |
5.3 天线整体设计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硬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探地雷达的发展 |
1.2.1 探地雷达原理 |
1.2.2 探地雷达的发展 |
1.2.3 频域探地雷达的发展 |
1.3 极化探地雷达的发展现状 |
1.3.1 雷达极化学 |
1.3.2 极化探地雷达的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系统 |
2.1 硬件系统构建 |
2.1.1 矢量网络分析仪 |
2.1.2 三维直角坐标机器人 |
2.2 系统软件设计 |
2.2.1 LAN遥控式系统(LanRCS) |
2.2.2 定位系统控制 |
2.3 小结 |
第3章 极化天线设计 |
3.1 探地雷达天线设计 |
3.2 FP-SFGPR系统天线设计 |
3.2.1 天线基本参数 |
3.2.2 几种天线比较 |
3.2.3 极化天线的组合方式 |
3.3 FP-SFGPR系统天线阵列设计 |
3.3.1 全极化探地雷达天线阵列 |
3.3.2 全极化探地雷达多次覆盖天线阵列 |
3.4 小结 |
第4章 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系统测试 |
4.1 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系统评价 |
4.2 全极化探地雷达系统地下目标体测量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极化信息在弹载雷达系统目标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极化雷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波极化的基础理论 |
2.1 电磁波的极化状态 |
2.1.1 极化椭圆 |
2.1.2 Jones 矢量与极化比 |
2.1.3 Stokes 矢量与Poincare 极化球 |
2.1.4 部分极化电磁波与极化度 |
2.2 目标极化散射特性 |
2.2.1 Sinclair 散射矩阵 |
2.2.2 Mueller 矩阵与Kennaugh 矩阵 |
2.3 极化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
2.3.1 天线的极化与极化匹配接收 |
2.3.2 极化识别与极化自适应技术 |
第三章 弹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天线波束内的目标检测 |
3.1 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基本概念 |
3.2 单脉冲雷达测角 |
3.2.1 和差比幅式单脉冲测角原理 |
3.2.2 和差比相式单脉冲测角原理 |
3.3 二维单脉冲多普勒雷达 |
3.4 PD 雷达目标检测的仿真实验和检测性能分析 |
第四章 单脉冲雷达中的极化滤波方法 |
4.1 极化滤波的基本原理 |
4.2 极化滤波的实现 |
4.2.1 发射和接收变极化的实现 |
4.2.2 极化识别的实现方法 |
4.2.3 虚拟极化滤波技术分析 |
4.2.4 极化滤波器的实现方法 |
4.3 极化滤波的性能分析 |
4.3.1 极化滤波对目标信号幅度的影响 |
4.3.2 信干比的改善 |
4.3.3 信杂比的改善 |
4.4 角度测量精度的改善 |
4.5 目标检测性能的改善 |
第五章 极化信息在弹载单脉冲雷达中的应用 |
5.1 双极化单脉冲天线与馈电网络 |
5.2 单脉冲体制下的极化PD 雷达 |
5.3 极化PD 雷达目标检测的仿真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四、极化变换方法及其原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稳态材料的S波段可重构天线研究[D]. 余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2]毫米波太赫兹准光元部件研究[D]. 赵薇. 东南大学, 2019(06)
- [3]一种用于动中通天线的新型波导极化器[J]. 付平,巩莉,郑华山. 微波学报, 2018(06)
- [4]一种Ka/EHF双频段圆极化器的设计[J]. 张海福,朱海波,吴蓉蓉. 无线电工程, 2017(07)
- [5]极化变换器的研究及其应用[D]. 李晓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6)
- [6]弹道中段目标极化雷达识别方法[D]. 宗志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11)
- [7]机械调整式极化跟踪器[J]. 阮云国,邓智勇,张博.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03)
- [8]倒置卡塞格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 何润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9]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硬件系统研究[D]. 梁文婧. 吉林大学, 2012(09)
- [10]极化信息在弹载雷达系统目标检测中的应用[D]. 游先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