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蕲蛇酶为主治疗糖尿病性肢端坏疽72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品一[1](2020)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是一种节段性、非动脉硬化性、炎症性、阻塞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小血管、神经等,因此多见下肢血管发病。由于血管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存在伴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缺血性疼痛,可引起溃疡、坏疽,甚至导致截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不良,临床用药种类有限,外科干预存在局限性。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诊治核心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局部与整体合参,内外结合遣方施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作为辨证论治重要依据之一的中医舌诊,因为其直观性、与脏腑经络的密切联系性,一直被临床医家所重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TAO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变化关系无具体临床研究,如何结合中医舌诊,有效预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降低肢体坏死、截肢率,将成为本病在中医药诊治方面的重要内容。研究目的:(1)对TAO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分布特点比较分析;(2)TAO患者在中医舌象上具有哪些共性特点;(3)将舌象特点与TAO患者临床资料交互分析,发掘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西益康脉管炎医院三家诊疗中心(包含门诊和病房)诊断为TAO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重点为舌象,还要记录包含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烟龄量化诊断等在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建立电子和纸质病例数据库,邀请血管科专家进行甄别并比对,通过描述性分析来统计不同舌象特征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①85例TAO患者中,发病年龄平均在48.19±11.89岁,且男性(83例)明显多于女性(2例)P<0.05,吸烟史TAO患者烟龄平均为23.42±12.48年,36.47%吸烟TAO患烟龄在21年~30年之间;TAO患者职业类别前两位为:工业生产类占37.65%,农林生产类占24.71%。②85例TAO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计数排序依次:脉络血瘀>脉络寒凝>脉络湿热>气血两虚>脉络瘀毒;临床Fontaine分期计数排序依次:Ⅳ期>Ⅲ期>Ⅱ期,其中Ⅳ期患者按坏死分级计数排序:一级>二级>三级。③85例TAO患者舌象占比排序,舌色:紫舌31.76%>淡红舌21.18%>青舌20.00%>红舌17.65%>淡白舌8.24%>绛舌1.18%;舌形:裂纹舌44.71%>胖大舌18.82%>瘦薄舌15.29%>齿痕舌10.59%>点刺舌4.71%>苍老舌3.53%>娇嫩舌2.35%;苔色:白苔62.35%>黄苔36.47%>灰黑苔1.18%;苔形:薄苔44.71%>厚苔31.76%>偏苔5.88%>少苔15.29%;苔质:腻苔62.00%>燥苔29.41%润苔16.47%>腐苔12.94%>滑苔3.53%>剥苔2.35%;舌下络脉:正常60.00%>异常40.00%。④85例TAO患者临床资料与舌象资料交互对比:在随着患者Fontaine分期的加重和量化诊断等级的上升,重要舌象资料的舌象异常率也呈增加趋势,二者整体趋势呈正相关。⑤烟龄不同组别在Papa评分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校正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舌象特征:8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舌色分布以紫舌最为多见,临床治疗时应辨别紫舌形成的原因后指导用药;舌形分布尤以裂纹舌多见,提示临床不可单一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应根据出现裂纹舌的原因,适当调整配伍用药;腻苔、黄苔占比较大,除了血瘀、寒凝因素外,湿热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也存在密切关系;中医舌象特点除了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诊断价值外,对疾病的进程、分期也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潜在的临床预判价值。危险因素方面烟龄长,劳力性职业与TAO量化诊断评分升高存在联系。
张凡帆[2](2012)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隶属于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显示中医药疗效优势的中药临床药效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9ZX09502-028)。证候规范化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便是建立用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工具。在内科相关疾病研究的启发和引导下,本研究拟建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形成宏观量化诊断模型,探索中医外科疾病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在文献调研、临床病例回顾分析、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形成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证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维度,即寒凝、血瘀、湿热、热毒、痰湿、气虚、阳虚、阴虚九个证候要素维度,并确立了每个证候要素下所对应的四诊信息条目池。并通过专家意见咨询说明了局部症状在本病辨证中的重要性,确定了基于局部症状作为辨证依据的辨证模式。通过临床病例收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筛选证候要素条目及其下所涉及的局部症状条目,经过指标赋权,建立基于局部症状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宏观量化诊断模型,即分别建立适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无溃破患者(fortaine分期1-3期)与已破溃患者(fortaine分期4期)证候要素诊断量表。最后对该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分别编制了适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无溃破患者(fortaine分期1-3期)与已破溃患者(fortaine分期4期)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量化诊断模型,对于未溃患者,寒凝要素诊断阈值为47,血瘀要素诊断阈值为31,痰湿要素诊断阈值为35,气虚要素诊断阂值为20,对于已溃患者,血瘀要素诊断阈值为13,热毒要素诊断阈值为31,气虚要素诊断阈值为5,各证候要素下对应症状条目分别赋予权重。临床回顾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具有较高的灵敏庆(均高于85%)、特异度除未溃组寒凝要素外(均高于85%),阳性似然比(优登指数)除未溃组寒凝要素外(均高于0.85)。[结论]通过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研制、统计分析及临床验证建立的规范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本研究成果将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证候诊断与疗效的客观评价提供标准化尺度,为其它外科疾病病证的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规范的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李会含[3](2012)在《尚德俊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型的临床经验方案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案的对照研究,探讨名老中医尚德俊教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型临床经验方案的优势和特点。方法:经验方案组选取的病例,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型且符合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要求,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的住院患者,应用尚教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经验方案;普通中医组选取的病例,来源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医院,确诊为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型且符合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要求,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的住院患者,应用普通中医药治疗方案。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学指标及踝/肱指数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种方案的横向对照,分析名老中医经验方案的优势和特点。结果:经验方案组较普通中医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踝肱指数、血脂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显愈率为75.9%,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案,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型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扩张周围血管,解除血管痉挛,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张林[4](2012)在《大黄蛰虫丸改善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对后肢缺血大鼠的缺血肢体的改善情况,为临床使用大黄蛰虫丸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采用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采用右下肢股动脉部分切除的方法制作缺血模型。各组大鼠均于造模后次日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1天。自造模之日起每日观察大鼠的生存活动情况。处死动物后取切除部分股动脉侧下肢肌肉制作标本,检测肌肉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的表达并观察病理切片。结果:1.空白对照组大鼠一切活动情况良好;模型组大鼠缺血肢体的缺血症状越来越重,最后缺血肢体的远端甚至出现发黑、坏死;给药组大鼠缺血肢体的缺血症状逐渐缓解,缺血肢体逐渐恢复基本的日常功能,其中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2.缺血缺氧侧下肢肌肉缺氧诱导因子(HIF-1)表达:模型对照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和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和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p<0.01);给药组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缺血缺氧可以诱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表达,而大黄蛰虫丸可进一步增加缺血缺氧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表达,尤其以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3.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表达:模型对照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和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和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p<0.01);给药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的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缺血缺氧可以诱发组织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的表达,而大黄蛰虫丸可进一步增加缺血缺氧组织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的表达,尤其以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因为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靶基因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s’端启动子中有一28kb的增强子片段,内含缺氧诱导因子-1(HIF-1)结合位点,该片段与缺氧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录率增加有关。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相应的DNA结合,进而激活了HIF-1a羧基端转录活性区,这些变化增加了HIF-1a羧基端与P300/CBP-CH1的结合力,后者为核磷酸蛋白,是HIF-1调控DNA的重要信号传导蛋白。激活的HIF-1a通过该核磷酸蛋白将转录信号传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开始发挥其转录活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特异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调节血管生成的因子并可独自诱导新生血管形成。血管生成是原始血管丛或已存在的血管经芽生或其他方式形成新的血管的过程;同时,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是分子量为130kD的跨膜糖蛋白,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脉管细胞上,尤其在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连接处有高水平表达。与血管形成关系密切,在体内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大黄蛰虫丸可以通过增加缺血缺氧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的表达,进而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的肢体的缺血症状,并且,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的作用优于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为临床应用大黄蛰虫丸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瑞冬[5](2011)在《蕲蛇临床应用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蕲蛇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疗效显着,古今医家对蕲蛇的运用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不尽统一,现代药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系统整理、总结中医对蕲蛇的认识及当前研究进展,为蕲蛇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文献研究为方法,结合统计学,总结历代记载蕲蛇方药的文献,归纳中医对蕲蛇的认识和运用经验。结论古代对蕲蛇适应症的认识在证而不在病,蕲蛇可用于风邪引起的各类疾病,一般用于病情顽固者,阴虚、血虚患者慎用或忌用。蕲蛇剂型多样,古代方剂多以丸散为主,现代则以汤剂为主。汤、丸、散、酒等剂型在临床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蕲蛇经适当配伍,可增强疗效。古方中蕲蛇与解表祛风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相须配伍较多,现代方剂则与活血化瘀药配伍较多,方中虫类药配伍较多,“活血通络”与“搜剔通络”成为治疗顽风的主要治法。蕲蛇属名贵药材,可选用价廉无毒之乌梢蛇替代。
孙一来[6](2010)在《蕲蛇酶联合肝素治疗兔下腔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蕲蛇酶联合肝素治疗兔下腔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实验研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2只建立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肝素组(A组)、尿激酶联合肝素组(B组)、蕲蛇酶联合肝素组(C组),每组24只。各组在血栓形成3天后给药,分别在用药后的第3、7、10天检测各组凝血指标,评估其安全性,通过静脉彩超观察溶栓效果,观察病变血管内膜增生程度、静脉壁胶原纤维沉积量,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C组的PT延长时间较B组短(P<0.05),FBG值较B组小(P<0.05), B组和C组PT延长时间较A组长(P<0.01),FBG值较A组大(P<0.01),B组和C组的D-二聚体值均逐渐降至正常,两组间无差异性(P>0.05)。B组和C组的溶栓效果均较A组效果好,B组与A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第10d时,C组与A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B组和C组溶栓效果无差异性(P>0.05);B组和C组的胶原染色面积均较A组少(P<0.05),B组和C组无差异性(P>0.05);在用药后的第3天时,B组和C组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均较A组轻,有差异性(P<0.05),第7、10天时,B组和C组较A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B组和C组的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无差异性(P>0.05)。结论:蕲蛇酶联合肝素在治疗兔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叶晋生[7](2010)在《血塞通粉针剂联合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0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就近二十年来国内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方法研究及治疗进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目的:观察分析血塞通粉针剂联合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采用血塞通粉针剂联合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等药物治疗28天,观察临床疗效与辨证分型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以及全血黏度、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踝-肱指数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0%;脉络热毒证与脉络寒凝证、脉络血瘀证和脉络瘀热证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总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三期组中1级、2级、3级总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全血黏度、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踝肱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粉针剂联合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显着,尤其是对脉络寒凝证、脉络血瘀证和脉络瘀热证的患者以及一期和二期病变的患者;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全血黏度、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踝肱指数均有明显改善。
张常波[8](2008)在《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DM血管病变患者hs-CRP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血清hs-CRP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及hs-CRP与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6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血管病变者30例和有血管病变者36例,设正常对照组30例。将无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归为A组;有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归为B组,再将36例有血管病变糖尿病组(A组)按中医证型分为血脉瘀阻证组和湿热毒盛证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程、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并检测各组患者收缩压(SBP)及血清hs-CR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然后对各组间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正常对照组、DM无血管病变组(A组)、DM血管病变组(B组)之间均有显着差异,且A、B两组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hs-CRP比A组高(P<0.01);通过对A、B两组间其他各因素的比较,得出收缩压(SBP)、空腹胰岛素(Fins)和病程有显着差异;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在DM患者中筛选出收缩压(SBP)、体重指数(BMI)、病程和空腹胰岛素(Fins)这四项指标与hs-CRP水平变化有密切正性相关关系,大小排列为:Fins>SBP>BMI>病程;血脉瘀阻证组与湿热毒盛证组的hs-CRP水平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值=0.018﹤0.05,差异显着,且湿热毒盛证组(8.02±3.52)﹥血脉瘀阻证组(5.85±1.54)。结论:作为炎症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的hs-CRP水平的增加与糖尿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而验证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假说,B组hs-CRP比A组高(P<0.01)进一步说明炎症水平的增加参与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收缩压(SBP)、体重指数(BMI)、病程和空腹胰岛素(Fins)这四项指标与hs-CRP水平变化有密切正性相关关系,其中SBP、Fins、BMI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及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也提示hs-CRP可能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血脉瘀阻证组与湿热毒盛证组的hs-CRP水平差异显着,且湿热毒盛证组明显高于血脉瘀阻证组,提示证属湿热毒盛的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在清热解毒利湿的基础上降低hs-CRP水平可能在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所述,监测和降低hs-CRP水平是预防和控制DM病人血管病变发生和进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血清hs-CRP水平为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进一步标准化提供了一项客观指标。
张涛静[9](2008)在《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逐年增高,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研究已成为普遍关注的课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成人糖尿病发病率达到60%,是造成糖尿病足及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人一旦发生神经病变,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损害。由于DPN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DPN的防治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发病机制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证实主要与高血糖状态引起的代谢、循环障碍有关,同时与神经营养因子减少、自身免疫性损伤以及遗传因素等相关,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导师高彦彬教授通过阅读古今文献并结合对大量DPN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肾气阴两虚,络脉痹阻,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糖络宁便是在这一治则指导下组方,经过临床观察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满意疗效。本研究主要分为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两部分。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则是进一步开展动物实验,从DPN发病机理的角度探讨糖络宁作用的机制。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PN病人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糖络宁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弥可保(甲钴胺)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血压、血脂、血糖等一般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2%,经Ridit检验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糖络宁治疗组对两侧胫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弥可保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糖络宁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总体疗效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西药弥可保。实验研究目的:探讨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预实验: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按60mg/kg的剂量标准)造模,十天后大鼠禁食8h断尾取血,测定血糖大于16.7mmol/L者为成模,饲养8周后,麻醉大鼠,分离大鼠双下肢肌肉组织,取出两侧坐骨神经组织,进行坐骨神经组织病理观察,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进一步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取15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弥可保组、糖络宁高剂量组、糖络宁中剂量组、糖络宁低剂量组给药,中药糖络宁制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生药5、10、20g/kg?d灌胃,弥可保组按175ug/kg?d剂量标准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给药12周,给药结束后,麻醉大鼠,取出肝组织、神经组织、血液,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实验一: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所有糖尿病组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糖络宁治疗组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P<0.05),而弥可保组无此差异;体重比较:各组STZ大鼠12周体重与第1周体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1;但各组相邻两周体重比较却均无明显差别,P>0.05;组间STZ大鼠体重比较,自第1周到第12周,无论是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还是中药组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糖比较:各组STZ大鼠组间血糖值比较,糖络宁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8周、12周的血糖值与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血糖值与西药组比较在8周和12周时也有显着性差异,余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热刺激反应时间比较:与正常组对相比,模型组在造模后2周时对热刺激甩尾反应时间有明显缩短(P<0.01),但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在4周、8周和12周时的大鼠甩尾时间又明显延长(P<0.05,P<0.01,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8周、12周时热刺激反应时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在8周、12周时可以缩短甩尾时间;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2周时可以延长甩尾时间,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在8周、12周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可以显着性缩短甩尾时间(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剂量组在8周时可以显着性缩短甩尾时间(P<0.05);冷刺激反应时间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对比,在2周、4周时无明显差异,而8周、12周出现甩尾时间延长现象,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在8周时有显着性缩短甩尾时间的作用(P<0.05),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8周、12周时均有显着性缩短甩尾时间的作用(P<0.05或P<0.01),两组在12周时与西药组比较也有显着性缩短甩尾时间侧作用(P<0.05)。实验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组间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2周、4周、8周、12周时的MNCV均有明显减慢(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在4周、8周、12周可以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糖络宁治疗组在各周均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P<0.01或P<0.05);与西药组比较,高剂量糖络宁治疗组在12周时有更加明显的改善效果(P<0.05),余均无明显差异。实验三:坐骨神经病理比较: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坐骨神经切片,可见正常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分布密集均匀,排列整齐,细胞结构完整,单个纤维饱满,髓鞘薄厚均匀;而模型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纤维形态不规则,结构不清楚,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减少,神经纤维间隙扩大,部分髓鞘密度不均匀。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糖络宁组及西药组的神经纤维变性及断裂均明显减少,其中高剂量糖络宁组改善最为明显,神经纤维断裂及变性均很少,基本恢复至正常组水平;其次是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两组仍有一些神经断裂及变性;最后是西药组,虽然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但仍出现不少神经断裂及变性。实验四:粘附分子CD54的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各组糖尿病大鼠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西药组与中剂量糖络宁组大鼠CD54表达均有所下降,其中中剂量糖络宁组有显着性下降(P<0.01),西药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糖络宁组与西药弥可保组比较也有显着性下降(P<0.05);粘附分子CD62P的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各组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西药组与中剂量糖络宁组大鼠CD62P表达均有所下降,其中糖络宁中剂量组显着性下降(P<0.01);中剂量糖络宁组与西药弥可保组比较也有显着性下降(P<0.05)。实验五:血清IGF-Ⅰ含量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F-Ⅰ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西药组与中剂量糖络宁组大鼠血清中IGF-Ⅰ含量明显增高(P<0.01或P<0.05),中剂量糖络宁组与西药弥可保组比较更显示出显着差异(P<0.01)。肝组织IGF-ⅠmRNA表达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GF-Ⅰ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西药组可提高大鼠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P<0.05),中剂量糖络宁组可显着提高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糖络宁可以降低STZ大鼠糖化血红蛋白,降低STZ大鼠血糖,但是对于体重没有明显影响;糖络宁可以明显改善STZ大鼠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在痛觉过敏而使刺激反应时间缩短时,糖络宁可以延长反应时间,在痛觉迟钝而使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时,糖络宁可以缩短反应时间;糖络宁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糖络宁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改变。糖络宁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粘附分子CD54、CD62P的表达,而西药弥可保则无此效果;糖络宁能够上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IGF-ⅠmRNA表达,增加糖尿病大鼠血清中IGF-Ⅰ的含量;提示糖络宁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粘附分子等血管、神经营养因子等途径发挥治疗DPN的作用。
杜文森[10](2007)在《中西医结合治疗1~2级2型糖尿病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2型糖尿病足提出创新的理论及提供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对纳入研究对象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以饮食、运动、心理调节、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等为基础治疗。常规疗法:蕲蛇酶0.75单位+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弥可保0.5mg tid口服;局部“蚕食法”清创换药。A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20例,采用基础疗法+常规疗法+中医药疗法+糖尿病足局部“蚕食法”清创换药。内服导师自拟方“糖足合剂”;B组20例采取基础疗法+常规疗法+糖尿病足局部“蚕食”法清创换药。每周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变化、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踝动脉/肱动脉比值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5%、对照组80%,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踝动脉/肱动脉比值、下肢血流动力学等都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和P<0.05),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解毒化腐为治法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足1~2级,不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同时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踝动脉/肱动脉比值、下肢血流动力学也得到显着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二、蕲蛇酶为主治疗糖尿病性肢端坏疽7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蕲蛇酶为主治疗糖尿病性肢端坏疽72例(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1 现代医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
1.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流行病学及预后评估研究 |
1.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
1.4 TAO的诊断及分期 |
1.5 TAO的治疗方案 |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中医古籍文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的认识 |
2.2 中医古籍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机的探讨 |
2.3 当代中医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辨证分型的认识 |
2.4 中医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的研究 |
3 中医舌象概述 |
3.1 舌的基本形态与功能结构 |
3.2 舌诊的中医学原理 |
3.3 舌诊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舌象识别标准 |
1.6 职业状态分类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计划 |
2.2 舌象采集方法与要点 |
2.3 信息收集流程 |
2.4 舌象处理流程 |
2.5 数据整理与统计 |
研究结果 |
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舌象的一般特征 |
2.1 85例TAO患者舌色分布特征 |
2.2 85例TAO患者舌形分布特征 |
2.3 85例TAO患者苔色分布特征 |
2.4 85例TAO患者苔形分布特征 |
2.5 85例TAO患者苔质分布特征 |
2.6 85例TAO患者舌下络脉分布特征 |
3 85例TAO患者其他资料分布特征 |
讨论 |
1 一般临床资料讨论 |
2 舌象特点讨论 |
结论 |
结语 |
本研究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现况 |
2. 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方法学应用现状 |
3. 专家咨询法在证候规范化研究中的意义与应用现状 |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规范化研究进展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辨证论治近况 |
1. 中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2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证候微观研究进展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研究工作流程 |
1. 设立研究工作组 |
2. 拟定量表框架 |
3. 拟定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选择标准 |
3. 数据摘录方法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回顾性调查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临床调查结果小结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德尔菲法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条目筛选的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德尔菲法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诊断条目筛选专家咨询第一轮 |
1. 资料及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德尔菲法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诊断条目筛选专家咨询第二轮 |
1. 资料及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第三节 基于德尔菲法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诊断条目筛选专家咨询第三轮 |
1. 资料及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第四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确立 |
1.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依据重要性评估探讨 |
2. 建立基于局部辨证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局部症状作为辨证依据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117 |
第一节 基于临床调查的量表条目筛选 |
1. 研究对象 |
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临床局部症状信息采集表的编制与评定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条目筛选 |
5. 第二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构建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量表中各症状条目的赋权、证候要素的阈值确定及量表的建立 |
1. 临床横断面调查 |
2. 建立数据库 |
3. 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及诊断阈值 |
4. 建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基于局部辨证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回顾性检验 |
1. 量化诊断标准的回顾性检验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与讨论 |
1 研究结果小结 |
2. 讨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附件1 研究工作流程图 |
附件2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件3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件4 第三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件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动脉硬化闭塞症诊疗常规 |
附件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肢体症状定义 |
附件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肢体症状轻重程度区分依据 |
附件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证候诊断临床调查表 |
(3)尚德俊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型的临床经验方案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 |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病例标准 |
(四) 排除病例标准 |
(五) 脱落病例标准 |
(六) 病例筛选结果 |
二、研究方法 |
(一) 治疗方法 |
(二) 确定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 |
(三)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四) 确定疗效判定标准 |
(五) 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两种方案对比的统计结果 |
(二)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认识 |
(一) 病因病机 |
(二) 辨证论治 |
二、现代医学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认识 |
(一) 病因及发病机理 |
(二)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三、尚德俊教授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 |
(一) ASO的辩证 |
(二) ASO的治疗 |
四、结果分析 |
(一) 对两种方案治疗ASO血瘀型疗效的分析 |
(二) 对两种方案治疗ASO血瘀型的安全性的分析 |
(三) 对两种方案疗效差异的探讨 |
五、结论 |
六、本课题的意义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4)大黄蛰虫丸改善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附录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蕲蛇临床应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药物概况 |
(一) 动物学概况 |
1. 来源 |
2. 产地 |
3. 动物形态 |
4. 生活习性 |
(二) 药物学概况 |
1. 源流 |
2. 炮制 |
3. 毒性 |
4. 功效 |
二、古代文献研究 |
(一) 本草学研究 |
1. 唐代及唐以前本草论述 |
2. 宋金元时期本草论述 |
3. 明清时期本草论述 |
(二) 蕲蛇应用及配伍的古代文献研究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结果 |
3. 常用方剂举例 |
三、现代文献研究 |
(一) 蕲蛇鉴别研究 |
1. 正品形状 |
2. 显微特征 |
3. 理化鉴别 |
4. 小结 |
(二) 现代药理研究 |
1. 化学成分 |
2. 药理作用 |
(三) 蕲蛇应用及配伍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结果 |
3. 临床应用举例 |
四、蕲蛇与风湿免疫病 |
(一) 痹症与风湿免疫病 |
(二) 蕲蛇与痹症 |
(三) 蕲蛇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 类风湿关节炎 |
3. 强直性脊柱炎 |
4. 其他风湿免疫病 |
五、讨论与分析 |
(一) 薪蛇的适应症 |
(二) 蕲蛇的剂型 |
(三) 蕲蛇的配伍 |
(四) 蕲蛇的代用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6)蕲蛇酶联合肝素治疗兔下腔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血液学指标变化 |
2.2 静脉通畅度 |
2.3 腔静脉内皮细胞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
2.4 光镜下腔静脉内膜病理变化及胶原纤维染色面积检测结果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目录 |
(7)血塞通粉针剂联合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1 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 |
1.1 中医病因病机 |
1.2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
2 诊断方法研究 |
3 下肢动脉硬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
3.1 中医治疗进展 |
3.2 西医治疗进展 |
4 总结 |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辨证分型与临床分期标准 |
治疗及观察方法 |
1 治疗方法 |
2 观察指标 |
3 观察周期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临床疗效 |
2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
3 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2 无效或恶化原因分析 |
3 理论探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内皮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
1. 内皮细胞损伤与炎症 |
2. 内皮细胞损伤与氧化应激反应 |
3. 内皮细胞损伤与脂质代谢异常 |
4. 内皮细胞损伤与吸烟 |
5. 内皮细胞损伤与高血压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医学认识 |
1. 病因病机 |
1.1 古代医家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中医药辨证治疗回顾及进展 |
2.1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辨证分型及内服药治疗 |
2.2 结合静脉注射中药制剂 |
2.3 中药外治法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2. 病理改变 |
3. 诊断与分类 |
4. 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探讨 |
2. 病机研究 |
3. 治疗 |
4.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表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糖络宁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一般指标及热刺激和冷刺激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糖络宁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糖络宁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糖络宁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粘附分子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糖络宁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清IGF-Ⅰ及肝组织IGF-Ⅰ基因表达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图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1~2级2型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摘要 |
四、蕲蛇酶为主治疗糖尿病性肢端坏疽7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证治的临床舌象分析研究[D]. 王品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D]. 张凡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
- [3]尚德俊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型的临床经验方案的对照研究[D]. 李会含.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2)
- [4]大黄蛰虫丸改善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D]. 张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6)
- [5]蕲蛇临床应用的理论研究[D]. 张瑞冬.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7)
- [6]蕲蛇酶联合肝素治疗兔下腔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实验研究[D]. 孙一来. 重庆医科大学, 2010(05)
- [7]血塞通粉针剂联合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0例临床观察[D]. 叶晋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8]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 张常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涛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1~2级2型糖尿病足临床研究[D]. 杜文森. 福建中医学院, 2007(02)
标签:糖尿病论文; 大黄蛰虫丸论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论文; 血栓性脉管炎论文; 舌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