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千粒重与垩白粒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重远,张大双,张习春,石邦志,彭强,李立江[1](2021)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籼稻资源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文中提出为了促进贵州籼稻优质稻米品种的选育,本试验使用‘华占’等30份常用籼稻材料,对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8个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籼稻资源‘鄂丰丝苗’的F值最高,综合品质性状最好,说明在优质稻米方面,鄂丰丝苗适应贵州生态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强;籼稻资源‘滇屯502’的F值最低,综合品质性状最差,说明在优质稻米方面,‘滇屯502’适应贵州生态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欧式距离为10.5时,30份籼稻资源品质性状可划分为3类,第1类为‘鄂丰丝苗’、‘五山丝苗’等8个指标综合得分较高的12个品种资源;第2类为‘天龙1号’、‘珍香2号’等综合指标均相对适中的14个品种资源;第3类为‘滇屯502’、‘中嘉早17’、‘成丰B’、‘泰丰B’综合得分最低,垩白粒率与垩白度都相对较高的4个品种资源。
陈晓昕[2](2021)在《灌浆期水稻碳氮代谢物的变化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秋员[3](2021)在《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能够集高产、氮高效、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水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江淮东部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上海等地区,是我国中熟粳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净调出区。因此,在江淮东部地区开展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其相关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地区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于2017~2018年收集江淮东部地区105份(2017年90份)中熟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统一种植,比较分析了产量、氮效率及稻米品质在品种间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评价值、稻米食味值,筛选出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随后于2018~2019年从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系统揭示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存在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在品种(系)间存在较大差异。产量方面,最高产品种(系)的产量比最低产的品种(系)高出44.85%(2017)和50.73%(2018)。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方面,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稻米品质方面,整精米率变幅为39.22%~74.86%,平均值分别为63.89%(2017)和58.14%(2018);垩白度变幅为1.57%~46.07%,平均值分别为9.75%(2017)和9.89%(2018);有近40%的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下,但其食味值普遍要高于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上的品种(系)。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每穗粒数与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2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产量与氮效率可以实现协同提升。与稻米品质存在密切关系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每穗粒数、产量、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呈负相关,其中部分相关性还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针对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和改良,不会对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性状形成影响,可以同步进行。2.以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5项指标作为氮吸收与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各品种(系)的氮效率综合值,然后基于氮效率综合值和产量计算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高产氮高效、中产氮中效、低产氮低效3个类型。根据类型划分结果,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2017年有23个,2018年有27个,其中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扬粳239等19个品种(系)表现稳定,2年均为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品种(系)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表现出生物量大、穗粒数多、穗氮素积累量以及总氮素积累量高等特征。3.对比分析了稻米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稻米垩白性状均要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垩白度要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食味值在2个产量氮效率类型之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稻米食味值从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中筛选出了优质食味类型品种(系),其中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有南粳5718、南粳9108、苏1795、南粳5711等。此外,分类结果还表明不论是高产氮高效类型还是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优质食味类型的品种(系)均以软米类型为主。因此,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下,选择软米类型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以及食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4.在经前期筛选得到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优质低产氮低效率类型品种(系)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分析了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在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单位面积茎蘖数并无优势,但其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比例、高效叶的叶宽、单茎茎鞘重均显着增加。拔节前,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不显着,拔节后,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叶面积指数增长较快,以及能够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和较低叶面积衰减率,群体干物质积累优势开始凸显,其干物质积累动态表现出“前平、中增、后高”的特征。灌浆结实期,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茎鞘、叶干物质转移量均要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促使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形成了较高的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移量、群体生长速率、叶面积指数、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等与产量、氮效率指标以及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2)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氮素吸收速率在拔节后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总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茎、叶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成熟期的茎、叶氮素分配比例均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穗的氮素分配比例则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水稻在灌浆结实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吸收量,并直接输送到籽粒中,使得其茎、叶的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增加量的贡献率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及其积累比例、茎、叶氮素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与产量、氮效率指标、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3)在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剑叶SPAD值在齐穗后各个时期均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且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缓降期较长,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剑叶SPAD在齐穗后30 d和齐穗后40 d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特别是在灌浆结实期的中后期,且同时具备较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4)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抽穗后30d开始表现出显着差异,以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活性较高。抽穗后各个时期的蔗糖分解酶(SD)活性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参与氮代谢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灌浆结实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高产氮高效类型3个氮代谢酶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软米类型中,选择生物量大,且穗粒数较多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和稻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较高的单茎茎鞘重、较大的高效叶叶宽和较小的高效叶叶角、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比例,是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形态特征。而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灌浆结实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氮素吸收速率,能够促进光合生产和氮素吸收;同时具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营养器官的碳、氮向穗部的高效转移与再利用。
王文婷[4](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施林林[5](2021)在《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湖稻区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温光资源相对富足,水稻是区域内最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稻米品质,尤其食味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一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被陆续选育,但如何高效利用太湖稻区温光生态条件,实现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已成为太湖稻区水稻生产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两种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中熟晚粳软米(南粳46和苏香粳100),迟熟中粳软米(丰粳1606和南粳9108),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以播期作为温光生态的调控方法(5月10日-6月21日,每7 d播种1期),分别于2017和2018年在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相城实验站(苏州)开展田间试验,重点研究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对温光响应,探明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兼顾的温光范围,并最终提出可充分利用稻季温光的太湖稻区适宜播期。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播期对优质食味粳稻生育进程及温光生态的调控。(1)播期推迟缩短了优质食味粳稻生育期,中熟晚粳和迟熟中粳播期每推迟10d,播种-拔节期时长分别缩短3.1~3.4 d和1.9~2.5 d,拔节-抽穗期时长分别缩短2.8 d和1.2~1.6 d,抽穗-成熟期时长分别缩短0.4~1 d和0.2~0.4 d,全生育期时长分别缩短4.9~5.7 d和3.0~3.4 d。(2)播期有效调控了水稻生育期内温光分布,以全生育期为例,播期每推迟1d,日均温降低0.01~0.02℃、有效积温降低8.54~11.55℃ d、日均辐射降低0.03 MJ m-2 d-1、累积辐射降低10.16~14.00MJ m-2,日均降雨量降低0.01 mm;日较差和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趋势;相对湿度增加0.02%~0.03%。2.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对温光的响应。播期推迟显着降低了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且2年趋势一致。播期每推迟1d,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产量分别降低 77.4±16.8kghm-2、79.9±2.35 kghm-2和 71.1±7.59kghm-2。套索(Lasso)模型表明,有效积温是影响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的关键因子。在相对高产条件下,中熟晚粳在播种-抽穗、抽穗-成熟和全生育期的适宜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737~1891℃ d、716~842℃和2453~2713℃ d;迟熟中粳的适宜有效积温范围分别1601~1648℃ d、722~911℃ d 和 2345~2534℃ d。3.优质食味粳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是影响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关键指标。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糙米率分别降低0.28%~0.44%、0.60%~0.68%和0.45%~0.55%,精米率分别降低0.90%~1.75%、0.65%~0.91%和0.66%~0.85%;整精米率分别降低2.80%~2.90%、0.73%~1.19%和 0.77%~1.09%;垩白粒率分别提高 2.25%~2.95%、2.58%~2.84%和 2.77%~2.84%;垩白度分别提高 0.68%~1.09%、0.53%~0.76%和0.53%~0.63%。以国标加工Ⅰ级(GB/T 17891-2017)为标准,中熟晚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抽穗-成熟期适宜日均温范围分别为19.3~21.4℃、20.4~21.2℃和20.2~22.0℃;以国标外观Ⅲ级为标准,中熟晚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抽穗-成熟期适宜日均温范围分别为19.3~20.9℃、20.4~23.8℃和20.2~23.5℃。4.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对温光的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与日均辐射是影响蒸煮和食味品质的关键温光指标。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0.13%、0.15%和0.12%;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0.51%、0.49%和0.25%;胶稠度分别增加2.47mm、2.56mm和2.70 mm;食味值分别提高2.83、2.56和2.01。抽穗-成熟期日均辐射每提高1 MJ m-2 d-1,中熟晚粳和迟熟中粳RVA崩解值分别提高81.80 cP、49.36 cP和55.43 cP;RVA消减值分别降低126 cP、76 cP和53 cP。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获得优质食味的适宜抽穗-成熟期日均温范围分别为21.1~23.6℃、22.4~26.6℃和23.2~26.9℃。5.稻米淀粉精细结构、脂肪酸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对温光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与日均辐射是影响淀粉精细结构和脂肪酸含量的关键因子。(1)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等和大粒径淀粉颗粒含量分别降低1.53%和提高1.59%,ATR-FTIR 1045/1014 cm-1比值提高0.33%,相对结晶度提高0.96%,热焓值提高0.35 Jg-1,糊化温度提高 1.07℃;fa-fp、fa 和 fb1-sub1 链长分布分别降低 0.11%、0.24%、0.10%;fb1-sub2、fb2和fb3链长分布分别提高0.07%、0.11%和0.26%。(2)抽穗-成熟期日均温平均提高1℃,籽粒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分别提高186 μg g-1、411μg g-1、97 μgg-1和25 μg g-1。(3)日均温增加提高了主要矿质营养元素Fe和Zn含量,同时降低重金属Cd含量。第一播期处理中Fe和Zn浓度比第七播期处理分别高88.2%和64.7%,第一播期处理中Cd浓度比第七播期处理低70.2%。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播期构建7组温光生态处理,获得了太湖稻区不同温光条件下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阐明了温光对产量、加工和外观、蒸煮和食味、稻米淀粉精细结构、脂肪酸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式,并明确了获得相对高产、优质加工(国标Ⅰ级)、优质外观(国标Ⅲ级)和优质食味品质的适宜温度范围。最后,本研究也通过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综合评分,结合太湖稻区历年气象条件与轮作模式,推导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兼顾的适宜播种期。迟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的适宜播种期分别为5月24日-5月31日和5月10日-5月31日;最佳播种期分别为5月24日和5月10日。
韩凯[6](2020)在《黎明/沈稻4号RIL群体产量、品质及相关性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利用黎明/沈稻4号杂交后代并采用单粒传法自交至第11代获得的稳定RIL群体,结合相关性状综合评定各材料间的产量、品质性状特点,试验结果如下:RIL群体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其他相关性状均发生了明显的分离和重组,各性状频率分布显示,220个RIL群体的主要产量、品质性状均呈近似的正态分布,并且呈连续性变异,有不同程度的双向超亲现象,说明这些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因为亲本两个品种均为粳稻,遗传背景较相近,所以糙米率、直链淀粉量、千粒重、结实率等性状后代分离不明显,但单株生物产量、每穗粒数、穗数等性状分离较好,而且表现出较强的超亲现象,在育种后代选择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IL群体产量性状内部中,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均与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即产量随着各项产量性状的增大而升高。其中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是各因素中最大;RIL群体品质性状内部中,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脂肪酸与食味值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食味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即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脂肪酸越高,食味值越高,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越低,食味值越高;RIL群体产量性状与稻米品质性状间,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产量均与食味值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即随着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和产量的增加,食味值随之升高;有效穗数和经济系数与食味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即有效穗数和经济系数越低,食味值越高;RIL群体其他性状与产量性状间,株高、分蘖、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着粒密度均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即株高越高,分蘖越多,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越多,着粒密度越大,产量越大;RIL群体其他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株高、剑叶叶长、倒二叶叶长、倒二叶叶面积与食味值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即株高越高,剑叶与倒二叶叶长越长,倒二叶叶面积越大,食味值越高;分蘖、剑叶叶色值、倒二叶叶色值与食味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即分蘖越少,剑叶叶色值、倒二叶叶色值越低,食味值越高。RIL群体产量、品质、以及其他性状的聚类分析中,根据产量性状分为六大类,根据品质性状分为五大类,根据其他性状分为六大类,可以显着的发现RIL群体间品系间各性状的不同差异。
张维本[7](2020)在《磷钾镁配比施用对粳稻品种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明不同粳稻品种高产优质的磷钾镁肥最佳喷施量及配比,本研究以软米新品种彦粳软玉1号、优质粳稻品种盐粳219和直链淀粉含量偏高的新品系彦粳4号为试材,根据品种、磷肥、钾肥和镁肥四种因素三个水平共9个处理的正交设计展开大田试验,在孕穗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磷钾镁肥后,对施肥后粳稻品种生理特性、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全面考察,以探究孕穗期磷钾镁配比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具体如下:1、不同处理对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中磷高镁配比施肥后,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显着提高;高磷中镁配比处理后,水稻的产量最高。说明中磷高镁配比,可显着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并促进干物质积累,从而使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指标显着提高;在高磷中镁配比条件下,可提高水稻产量。2、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呈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蘖数对产量的直接系数和有效分蘖数通过千粒重对产量的间接系数较大,每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也较大,且与产量呈正相关。因此,每穗粒数对增加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3、不同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中磷高镁配比的水稻加工品质最优,高磷高钾高镁配比的水稻食味品质最佳,中钾高镁配比的水稻淀粉RVA谱特征值和蛋白质含量最高,中磷中钾中镁配比的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可见,不同品种和不同施肥配比对稻米品质特性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4、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相关分析指出,蛋白质含量与压缩面积,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崩解值、食味值、和附着性等性状,食味值与饭粒硬度、粒长和长宽比均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而直链淀粉含量与最终黏度、回冷值、硬度和饭粒硬度,食味值与压缩距离、附着性、粒厚、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则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垩白度、峰值黏度、整精米率、附着性不仅对食味值的直接系数较大,还分别通过粒厚、最终黏度、蛋白质含量、黏力对食味值产生较大间接影响,且粒厚、蛋白质含量、饭粒硬度与食味值也密切相关。进一步证明品质性状间的复杂关系,在水稻品种的栽培实践中应针对具体目标采取相应的施肥配比,最终获得较好的综合效应。5、产量性状与质构特性的关系千粒重和结实率分别与压缩距离和压缩面积呈显着正相关,因而在品种选育与栽培实践中可通过产量结构因子的合理运筹,改善稻米食味品质。
牟新宇[8](2020)在《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是全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中国有着悠长的栽培历史。2019年全世界稻米总产量为49839.6万吨,我国总产为14673万吨,占比29.8%,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作为全世界水稻栽培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半数以上的人口将大米作为主食,所以水稻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生产上有一定面积的1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根据穗型划分为穗重型:沈农653、盐粳927、沈稻527、沈P优10(杂交);穗粒兼顾型:北粳2号、沈稻9号、沈稻501、Bengal(美国);穗数型:一目惚(日本)、盐丰47、沈稻505、沈稻227。研究分析了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分蘖动态、株高、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等类型间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如下:1.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的粳稻品种的产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不同,这三种穗型的粳稻品种的结实率都与产量呈正相关达显着差异水平,说明结实率的提高能明显提高这三种穗型粳稻品种的产量,而对于穗数型粳稻品种和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来说,每穗颖花数也有明显影响。对于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和穗重型粳稻品种来说,也可采取降低穗数,提高实粒数来有效改善产量。穗重型粳稻品种株高比其他穗型的粳稻品种的略高,若气候条件不好时,易发生倒伏,今后可通过矮化育种或栽培,以降低倒伏概率。2.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穗数型水稻品种的粒型与食味值呈正相关达显着水平,精米率与食味值成正相关且达显着差异水平。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精米率与整精米率均与食味值呈正相关且达显着水平。穗重型粳稻品种整精米率与食味值呈正相关且达显着水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均与食味值呈负相关且达显着水平。这三种穗型都表明了食味值与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紧密相关,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越好,食味值越高。可能是因为稻米灌浆较为充分,导致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提升,从而导致了口感上的提升。不同穗型品种的食味值又分别与不同品质性状有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品种自身遗传差异导致。3.本试验中三种穗型从分析上来看,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虽然部分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与穗数型和穗重型水稻品种比较上并不突出,但在总体上是三种穗型粳稻品种中较好的,较为适合在辽宁地区继续种植的。在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中,沈稻9号的产量与品质上的表现较为突出,可以继续在辽宁地区推广种植,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研究该品种在其他地区的种植情况。
涂德宝[9](2020)在《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湖北、安徽等长江中游地区推行水稻“籼改粳”工程,然而很多中粳品种引入长江中游稻区种植后,由于品种生态适应性差异,导致其产量表现不稳定以及品质变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的发展。因此,明确粳稻在长江中游稻区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对于稳定和保障长江中游粳稻优质高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8年在湖北省襄阳、枣阳、随州、荆门、公安、武穴6个典型生态点以5种类型水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为对象开展分期播种试验。于2017-2018年在湖北枣阳、安徽六安以及江苏扬州以7种优质粳稻品种(南粳9108、粳565、丰粳3227、武运粳80、皖垦粳2号、甬优4949和粳两优4466)为对象开展区域对比试验。进行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播期条件下粳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等方面差异的研究,明确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源库特征变化以及灌浆期高温对粳稻品质形成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生育进程表现出随播期推迟播种-抽穗天数明显缩短,而抽穗-成熟天数延长,不同区域抽穗-成熟天数差异显着。随播期推迟粳稻播种至抽穗天数缩短极差值可达30天,抽穗-成熟天数延长极差值可达15天。不同区域粳稻抽穗-成熟天数极差可达27天。导致生育进程明显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温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抽穗天数与营养生长期平均温度(VT)和花前平均温度(F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同时抽穗-成熟天数与灌浆期平均温度(G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长江中游稻区,粳稻区域不同播期平均产量差高达2 t hm-2-4 t hm-2,不同播期产量差高达1.1 t hm-2-3.5 t hm-2,不同区域选择适宜播种期可提高产量和缩小产量差。研究发现粳稻产量与VT和GT显着负相关,相关系r分别为-0.285**和-0.269**(n=96)。本研究发现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3)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播期和不同区域粳稻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播期粳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范围为4.9%-40.9%;垩白粒率差异范围为4.3%-34.5%以及垩白度差异范围为1.3%-34.8%。相关性结果表明粳稻的整精米率与GT显着负相关。同时淀粉RVA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崩解值以及消减值与GT显着正相关。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适温灌浆期高温可诱使粳稻垩白粒率增加8.0%-41.5%,诱使垩白度增加1.2%-25.8%左右,显着增加了稻米糊化温度,同时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灌浆期高温主要是通过影响植株叶鞘中干物质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运以及影响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造成籽粒灌浆速率变慢,最终导致籽粒重量降低,进而导致籽粒垩白的显着增加以及淀粉特性变差。(4)源库关系数据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稻区,随着播期的推迟,粳稻的品种出现源显着变小,叶库比和茎库比显着变小。研究表明粳稻叶面积和比叶重与VT、FT以及幼穗分化期平均温度(RT)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性。进一步研究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形成机理发现,叶面积指数较高、比叶重较大、叶库比以及茎库比相对较大的较优源库关系可显着的提高粳稻稻米品质。主要表现为粳稻蛋白质量分别下降0.93%-1.07%,垩白度降低4.7%-22.4%,垩白粒率有降低趋势,糊化温度显着降低,总淀粉含量增加4.6%-6.2%,食味值显着提高。同时发现比叶重与水稻产量极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较优的源库关系有利于提高净同化率,促进茎鞘干物质转运,延长灌浆活跃生长期。从而提高籽粒的最终粒重,促进了籽粒淀粉的合成,显着提高稻米品质。综上所述,粳稻品种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生态区以及不同播期条件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存在显着差异。差异的形成主要与花前温度(尤其是VT)和灌浆期温度(GT)密切相关。本研究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同时根据源库关系与VT和品质的相关性以及GT与品质的相关性。我们认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可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的稻米品质。根据这一发现,在粳稻种植生产实践中,可综合当地连续多年气象资料检索结果,作为确定长江中游稻区选择适宜品种和适宜播种期的参考依据。
孙丽丽[10](2020)在《辽宁粳稻新品系产量与米质的关系及镁锌肥对产量米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东北大米商品率高,米质优,在国内稻米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以辽宁稻区近年来育成的89份水稻新品系为试材,通过测定各项稻米产量和品质性状,比较这些新品系产量和米质性状间的差异,分析稻米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同时以常规粳稻北粳2号和杂交粳稻辽优5206为试材,施用不同比例的镁锌肥,探讨镁锌肥配施对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米质的影响,为今后在北方稻区选育优质高产高效的粳稻新品种和在栽培上改进措施提高产量、改善米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辽宁省近几年育成的水稻新品系有65%的产量达到9000kg/hm2,只有11%品种的产量在8250kg/hm2以下。食味值≧70的有7个,食味值在60-70之间的有35个,食味值在50-60之间的有35个,食味值在50分以下的有12个,辽宁省的新品系大多处在高产低食味值区间内。根据《GB/T17891-2017优质稻谷》辽宁省近年来育成的水稻新品系整精米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的占80%。就垩白度分析,有61%的品种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就直链淀粉含量分析,符合国家标准的达到66%。综合看,符合国家2级米标准的品系有11%,符合国家3级米标准的品系有19%。2.产量与米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穗长与糙米率、精米率呈显着负相关,一次枝梗结实率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穗长呈极显着负相关,产量和外观、平衡度、食味值呈显着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一次枝梗数、着粒密度呈显着正相关,与穗型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淀粉RVA特征值中的最终粘度与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显着正相关,消减值与千粒重呈显着负相关,峰值粘度与穗型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与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硬度呈极显着正相关。高食味值的品系粒型较长,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中食味值的品系,低食味值品系的消减值显着高于高食味值的品系。3.综合分析,辽宁省近年来选育的水稻新品系在产量上略有下降,但米质有较大提升。从提高产量的角度分析,合理控制有效穗数,选择一次枝梗数适宜、穗型指数大的品种可提高水稻产量。从改善品质的角度分析,穗型指数大的品种淀粉RVA特征值表现好,食味值高,当消减值在1005.5cp左右时,食味表现最好;一次枝梗结实率高的品种加工品质好;穗长适中、粒型(长宽比)大的品种外观品质表现好;在提高营养食味值方面,降低蛋白质含量、酸度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有助于提高稻米品质。综合产量和米质分析,辽宁稻区今后育种的方向应合理控制有效穗数,选择一次枝梗数适宜,穗型指数大,穗长适中,二次枝梗千粒重适中,粒型(长宽比)大的品种,才能实现产量高、食味好的目标。4.锌镁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米质的影响的研究表明,Zn1Mg2处理可有效提高北粳2号籽粒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并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Zn2Mg1处理可提高辽优5206的叶面积指数,并改善水稻的营养品质。锌镁肥的施入显着提高了北粳2号的精米率,且在Zn1处理下,整精米率也显着提高。锌镁肥的施用可以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但品种间对锌镁肥的响应程度不同,且锌肥和镁肥在对水稻品质的影响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合理的安排锌镁肥配比是提高水稻品质的关键。
二、水稻千粒重与垩白粒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千粒重与垩白粒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籼稻资源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果与分析 |
1.1 资源品质性状差异性分析 |
1.2 资源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1.3 籼稻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 |
1.3.1 主成分提取 |
1.3.2 主成分权重及综合权重评价 |
1.4资源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2讨论 |
3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相关指标的测定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作者贡献 |
(3)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氮效率及其筛选评价方法 |
1.2.2 水稻氮高效品种基本特征 |
1.2.3 水稻稻米品质的评价 |
1.2.4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3.2 供试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2.3.3 供试品种(系)稻米品质的差异 |
2.3.4 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相互关系分析 |
2.4 讨论 |
2.4.1 关于江淮东部中熟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
2.4.2 关于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氮效率综合评价及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
3.3.2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
3.3.3 高产氮高效品种(系)筛选 |
3.3.4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
3.3.5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差异 |
3.4 讨论 |
3.4.1 关于水稻氮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
3.4.2 关于水稻产量与氮效率协同的途径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及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4.3.2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外观品质的差异 |
4.3.3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4.3.4 优质品种筛选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5.3.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差异 |
5.3.3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
5.3.4 顶三叶叶片形态的差异 |
5.3.5 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差异 |
5.3.6 群体生长速率的差异 |
5.3.7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6.3.2 器官含氮率的差异 |
6.3.3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
6.3.4 氮素分配的差异 |
6.3.5 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
6.3.6 氮素转移特性的差异 |
6.3.7 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灌浆结实期光合生理特征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7.3.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7.3.3 叶绿素含量缓降期的差异 |
7.3.4 剑叶光合作用的差异 |
7.3.5 剑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差异 |
7.3.6 相关性分析 |
7.4 讨论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花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征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供试品种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8.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8.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4 相关性分析 |
8.4 讨论 |
8.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9.1.2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 |
9.1.3 江淮东部优质高产氮高效中熟粳稻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9.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
9.4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
附录: 供试品种(系)主要生育期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
2.4 讨论 |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6.4 讨论 |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8.2 综合评价结果 |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
9.2 讨论 |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水稻产量与品质对温光生态响应的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水稻产量与温光生态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水稻品质对温光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与主要内容 |
5 技术路线图 |
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及温光生态的差异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种植制度 |
1.4 试验设计 |
1.5 田间管理 |
1.6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7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试验期内主要气象指标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光生态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路径分析不同温光生态下产量构成因素对实际产量的影响 |
2.3 基于正则化回归模型的关键温光生态因子解析与模型建立 |
2.4 水稻籽粒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
2.5 水稻高产适宜温度区间 |
3 讨论 |
3.1 太湖稻区温光对水稻产量影响及关键因子解析 |
3.2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对不同个生育阶段温光的响应机制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
2.2 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
2.3 加工与外观品质和气象因子相关性、关键因子解析和响应关系 |
2.4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蒸煮与食味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温光条件下蒸煮与食味品质 |
2.2 蒸煮与食味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2.3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
3 讨论 |
3.1 蛋白质、直链淀粉和胶稠度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2 稻米RVA谱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3 稻米食味品质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4 优质食味水稻获得相对高食味品质的温光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淀粉精细结构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淀粉粒径大小分布 |
2.2 稻米淀粉衰减全反射比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
2.3 稻米淀粉X射线衍射谱分析 |
2.4 稻米淀粉热力学性质分析 |
2.5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CLDs)特征 |
2.6 温光差异与稻米淀粉生化与精细结构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淀粉粒径大小分布 |
3.2 稻米淀粉ATR-FTIR分析 |
3.3 稻米淀粉X射线衍射谱 |
3.4 稻米淀粉热力学性质 |
3.5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脂肪酸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温光条件下稻米脂肪酸总量及结构组成差异分析 |
2.2 稻米脂肪酸对抽穗-成熟期均温的响应关系 |
2.3 稻米脂肪酸对抽穗-成熟期日均辐射的响应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籽粒元素累积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气象数据收集与加工 |
1.7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中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对温光差异的响应比较 |
2.2 温光等气象因子对稻米元素累积的贡献 |
2.3 稻米籽粒元素间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及适宜播期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水稻综合评分和适宜播种期推导流程 |
1.3 基于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分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黎明/沈稻4号RIL群体产量、品质及相关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稻产量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
1.2.2 水稻品质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
1.2.3 水稻农艺性状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
1.2.4 水稻产量与品质性状相互关系的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调查 |
2.2.2 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3 品质指标测定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IL群体产量、品质及其他相关性状的变化 |
3.2 RIL群体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分布及表现 |
3.3 RIL群体各性状间相关关系 |
3.3.1 RIL群体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3.3.2 RIL群体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3.3.3 RIL群体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3.3.4 RIL群体其他相关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
3.3.5 RIL群体其他相关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3.4 RIL群体各性状聚类分析 |
3.4.1 RIL群体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
3.4.2 RIL群体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3.4.3 RIL群体其他性状的聚类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RIL 群体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分布及表现 |
4.2 RIL群体各性状间相关关系 |
4.2.1 RIL群体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4.2.2 RIL 群体品质性状内部间的关系 |
4.2.3 RIL群体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4.2.4 RIL 群体其他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
4.2.5 RIL 群体其他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4.3 RIL群体间产量、品质、以及其他性状的聚类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磷钾镁配比施用对粳稻品种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叶面施肥研究现状 |
1.2.2 磷肥研究现状 |
1.2.3 钾肥研究现状 |
1.2.4 镁肥研究现状 |
1.2.5 肥料配合施用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设备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1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2 产量指标的测定 |
2.4.3 品质指标的测定 |
2.4.4 理化指标的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的水稻生理特性及其产量性状比较 |
3.1.1 叶绿素含量 |
3.1.2 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3 不同处理对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4 产量与水稻生理特性间的相关分析 |
3.1.5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
3.1.6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通径分析 |
3.2 不同处理的稻米品质性状比较 |
3.2.1 加工品质 |
3.2.2 外观品质 |
3.2.3 食味品质 |
3.2.4 质构特性 |
3.2.5 RVA谱特征值 |
3.2.6 蛋白质含量 |
3.2.7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
3.2.8 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9 食味值与其他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3.3 产量性状与质构特性的相关性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水稻穗型与产量 |
1.1.2 水稻穗型与品质 |
1.2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
1.3 品质及其相关性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农艺性状的测量 |
2.3.2 光合指标的测定 |
2.3.3 叶片SPAD值的测定 |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5 品质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分析 |
3.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
3.2.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
3.2.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光合特征的分析 |
3.2.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的分蘖比较 |
3.2.4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的株高比较 |
3.2.5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SPAD值比较 |
3.2.6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
3.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
3.3.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
3.3.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比较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
4.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1 长江中游“籼改粳”的必要性 |
2 籼粳稻的差异 |
2.1 籼粳稻产量差异 |
2.2 籼稻和粳稻品质差异 |
3.气候因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3.1 气候因子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气候条件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
3.2.1 温度对产量的影响 |
3.2.2 太阳辐射对产量的影响 |
3.3 气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3.1 温度对品质的影响 |
3.3.2 太阳辐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
4.1 源库特征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3 淀粉形态与结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
第一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生长发育的差异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生育期记载 |
1.4 茎蘖动态 |
1.5 产量构成因子 |
1.6 试验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数据 |
2.2 生育进程的变化 |
2.3 茎蘖动态 |
2.4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产量表现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生育期记载 |
1.3 气象数据收集 |
1.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及不同播期产量差异 |
2.2 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 |
2.3 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
2.4 不同处理温度变化情况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的稻米品质差异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品质测定 |
1.4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分析 |
2.1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差异 |
2.2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 |
2.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 |
2.4 稻米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
2.5 稻米蛋白质含量 |
2.6 稻米品质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对粳稻源库特征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生育期记载 |
1.4 水稻叶面积测定 |
1.5 干物质量测定 |
1.6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分析 |
2.1 不同播期水稻叶片相关性状差异 |
2.2 库性状变化 |
2.3 源库关系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五章 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 品质测定 |
1.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1.6 试验指标计算 |
1.7 灌浆动态的测定 |
1.8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品质差异 |
2.2 水稻源库关系的差异 |
2.3 水稻叶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4 籽粒灌浆动态 |
3.讨论 |
4.小结 |
第六章 粳稻品质对灌浆期高温的响应及其机理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灌浆动态 |
1.3 试验品质测定 |
1.4 淀粉分支酶活性 |
1.5 淀粉结构 |
1.6 试验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品质差异 |
2.2 叶鞘物质转运差异 |
2.3 灌浆动态差异 |
2.4 淀粉合成酶活性差异 |
2.5 淀粉结构差异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1.研究总结 |
2.本研究创新点 |
3.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辽宁粳稻新品系产量与米质的关系及镁锌肥对产量米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稻产量的影响因素 |
1.2.2 水稻米质的影响因素 |
1.3 锌镁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米质的影响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大田试验 |
2.2.2 盆栽试验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盆栽试验分蘖动态的调查 |
2.3.2 盆栽试验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3.3 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性状的测定 |
2.3.4 水稻品质性状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穗部性状的表现 |
3.2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产量性状的表现 |
3.3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米质性状的表现 |
3.3.1 加工品质 |
3.3.2 外观品质 |
3.3.3 蒸煮品质 |
3.3.4 营养品质 |
3.3.5 RVA特征值 |
3.4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产量性状及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 |
3.5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加工品质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6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外观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
3.7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外观品质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8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蒸煮品质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9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蒸煮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
3.10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营养品质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11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RVA特征值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
3.12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RVA特征值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13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
3.13.1 蒸煮品质与营养品质间的关系 |
3.13.2 营养品质与RVA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
3.13.3 蒸煮品质与RVA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
3.14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产量和食味值分布图 |
3.15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穗部性状上的差异 |
3.16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产量性状上的差异 |
3.17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品质上的差异 |
3.17.1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加工品质上的差异 |
3.17.2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外观品质上的差异 |
3.17.3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营养品质上的差异 |
3.17.4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RVA特征值上的差异 |
3.18 锌镁配施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3.19 锌镁配施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0 锌镁配施对各时期各部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锌镁配施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2 锌镁配施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23 锌镁肥配施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
3.23.1 锌镁肥配施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3.2 锌镁肥配施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3.3 锌镁肥配施对蒸煮品质的影响 |
3.23.4 锌镁肥配施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3.5 锌镁肥配施对RVA特征值的影响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
4.1.2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
4.1.3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1.4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
4.1.5 锌镁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指标、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1.6 锌镁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水稻千粒重与垩白粒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籼稻资源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J]. 陈重远,张大双,张习春,石邦志,彭强,李立江.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 [2]灌浆期水稻碳氮代谢物的变化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D]. 陈晓昕.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3]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D]. 刘秋员. 扬州大学, 2021
- [4]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5]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D]. 施林林. 扬州大学, 2021
- [6]黎明/沈稻4号RIL群体产量、品质及相关性状的研究[D]. 韩凯.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7]磷钾镁配比施用对粳稻品种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D]. 张维本.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8]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D]. 牟新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6)
- [9]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涂德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10]辽宁粳稻新品系产量与米质的关系及镁锌肥对产量米质的影响[D]. 孙丽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