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企业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挑大梁(论文文献综述)
崔传义[1](2020)在《农民流动转移就业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奇迹般转型发展与众多农民流动转移就业密切相连。农民流动转移由实行农业家庭承包、发展乡镇企业、流动进城就业的农民创造开启,由政府领导与农民互动持续推动政策、制度改革,发展为以市场就业打破城乡分割壁垒参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巨大力量。近3亿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崛起、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和城乡体制、结构变革的磅礴力量,是我国从城乡分割转向沟通融合的重要关键,蕴含着令人深思的发展逻辑。
高露洋[2](2020)在《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是对中国改革历程的生动记录,内在蕴含了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之丰富语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符号。思考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助于审视中国改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探究改革政治的多重面向,为反思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域。首先,工业小说中改革政治的核心内涵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方法,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工业小说始终将国家置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上,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实,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部分工业小说尝试将儒家文化、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核与工业生产、企业家精神相结合,试验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促进现代化的可能性与代价;“工业史”小说则尝试修复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叙写工业历史,缓释当下工人群体的身份焦虑。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新时期工业小说中继续以“红”与“专”的形式得到呈现。知识分子作为科技的主体成为叙述的中心,工人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知识分子的留洋与工人为国分忧,暗示了“红”与“专”的对立。科学管理一方面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方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人将科学管理视为压迫自身的方法。工人在失去科技话语权后,只能成为被管理的劳动力。新世纪工业史小说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工人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既保证了工人文化的延续,又掌握了科学技术,完成了新世纪关于“又红又专”的想象。打工小说赋予“南方”以现代化的象征功能,集中呈现了打工者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热望与代价,亦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南方或是现代文明的等价物,隐含了城与乡、现代与前现代的二元结构;或是检验劳动致富的实践空间;或是封闭的城市,拒绝打工者的闯入;或是生活的寓所,承载了打工者所有的喜怒哀乐。打工小说中的南方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属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表意空间。其次,改革的推进伴随着阶层分化等社会矛盾的出现,使人们对改革产生质疑。工业小说与改革进程相呼应,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合出现分裂的社会认同,修正社会对改革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干部群像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工人苦难的想象。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赋予了干部形象特殊的政治意图和身份想象:他们或以“开拓者”之姿态表征国家改革的坚定意志;或以自身的失败反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要性;或被“污名化”处理,成为改革代价的道德镜像;或成为“职业经理人”,探求解决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资本逻辑矛盾的可能性。总之,干部形象的多种类别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时性与复杂性。工业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不仅仅在于展示苦难,更在于赋予苦难意义,达到阐释苦难的目的。《抉择》将苦难道德化,肯定工人对苦难的承担,通过惩治腐败回报工人对国家的忠诚,修复工人与国家的关系,消解了现实苦难的悲剧意义。《车间主任》认为苦难源于工人缺乏改革意识,苦难的克服有赖于工人自我的蜕变,简化了苦难生成的复杂性。《问苍茫》将苦难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借助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话语寻找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进退失据。《无碑》将苦难视为打工者融入现代文明的必要代价,以个人奋斗的失败反思资本逻辑中的劳动美学。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书写工业历史,记忆工人文化,想象工人未来,成为工业小说创作的中心。在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对工人文化的浪漫怀旧,反思改革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冲击,抚慰工人群体的精神伤痛,重建工人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消解工人文化的崇高性,突出工人的失败图景,突破工业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两种路径都存在明显的认知偏见,彰显了后工业社会记忆工人文化的难度。
赵通[3](2019)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研究》文中认为产融结合是指随着某一地区或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和金融业自身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间资本开始相互融合的行为。当前世界范围内产融结合主要可划分为"由融到产"和"由产到融"两种融合的方式,目前中国以“由产到融”为主。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产融结合的概念、模式和动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提出了产融结合对经济结构升级的三大促进机制,即促进传统产业效率提升、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和产业结构升级。并依据中国1360家制造业行业企业的微观特征信息,从省区和行业两个层面测度了产融结合的状态,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随后,依据本文提出的理论逻辑框架,对产融结合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三大机制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在促进传统产业效率提升层面,基于共同边界的E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7个制造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作为传统产业效率提升指标,从市场结构的视角分析产融结合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层面,利用资金支持效应、风险分散效应和协同效应阐述了产融结合推动新兴产业成长的基本逻辑,并依据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特征,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对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机制进行了检验。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层面,从产融结合为产业发展消除内源性融资约束和增进产业协同联动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对产融结合对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依据理论逻辑和实证检验的结果,结合中国产融结合的现实状况,提出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具体路径与政策。
雷斌[4](2017)在《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均等化的过程。如何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地享有与城镇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在考虑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如何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差异,在考虑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文献,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不多,对其配置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很少。大多数的研究都停留在定性描述农业转移劳动力公共服务的内涵、区域现状、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均建立在无空间效应的假设基础上,并使用忽视空间效应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模型估计,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模型的设定偏差问题,致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和推论不够完整、科学,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本文首先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转移劳动力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情况,并将几种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空间计量模型建立及检验和溢出效应模型建立及应用方面分别予以述评。其次,对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现状进行分析,从经济基础、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AHP和熵值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对每个指标赋予权重,测算出湖北省12个地级市2007—2014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运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以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发现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系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变异系数处于较高的水平,均等化程度显着降低。从基尼系数来看,湖北省地级市整体的基尼系数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程度逐渐加剧。通过核密度估计可以看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偏态的双峰分布的总体态势基本不变,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处于两极分化的形势。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总体上普遍进步,但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增长幅度显着不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上呈现出的两极分化趋势逐渐缓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再次,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定性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再借助于湖北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的面板数据,建立基于空间权重矩阵,探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利用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测算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发现:(1)2007到2014年湖北省各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全局自相关指数均为负值,相关系数在-0.26到-0.22之间逐年递增通过显着性检验;2014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与2007年保持大致相同的态势。(2)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角度,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可归因于如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分权状况、政府支持力度、供给成本和城乡二元结构。由于SLM模型比SEM模型更适合解释自变量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影响,运用SLM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财政分权状况、政府支持力度、城乡二元结构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供给成本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不显着的正向影响。最后,从制度、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三个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机制进行创新,并且从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路径、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公共服务配置实践探索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陈春林[5](2014)在《人力资本驱动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支撑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已成为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或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城镇化的重心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和就业结构升级、城镇内部新二元结构的弱化,以及实现真正意义的城镇人口人居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的上升。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简单劳动力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的城镇化,随我国人口结构和城镇化所处阶段的转变,人力资本对城镇化发展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对城镇化率提高和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的博士论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城镇化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等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实际发展过程,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人口迁移流动带来的中国人力资本布局的变化,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和人力资本对城镇化率提高的作用,人力资本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制,以及如何走一条以人力资本投资为驱动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开展研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空间格局经历了“北高南低”——“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演变。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和山东城镇化率提升最快。2.城镇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大都集聚东部沿海,相反,农村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大都在中西部,尤其是中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就业人口的人均教育年限界于8-10年之间,就业人口的教育基尼系数1996年为0.28,2010年为0.21,且就业人口的教育基尼系数呈递减趋势,同时,沿海发达省市比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更公平。3.人口迁移和流动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的不均衡性。人口迁移流动表现出选择性人口迁移的特点。2000年和2010年,我国乡村人力资本总量净导出分别约5.01亿人年和12亿人年,中国人力资本净导入和净导出最大的省市差异变化不大。2010年,中国东部区域人力资本净导入量4.74亿人年,中部和西部区域人力资本净导出量分别为3.64亿人年和1.07亿人年。4.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生产力的发展及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农用机械总动力、城镇人口人均教育年限和城镇人口人力资本存量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九五期间之前,中国处于依托工业化初期的集聚效应直接带动城镇化率提高阶段为主;九五期间之后,依托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城镇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效应凸显。5.人力资本对城镇化发展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人均人力资本水平和总人力资本存量对中国各阶段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稳定的推动作用。1978-1995年、1996-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人均教育年限对城镇化率提升的标准化岭回归系数分别为0.109和0.122,全国城镇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对城镇化率提升的标准化岭回归系数分别0.104和0.117,人力资本作用呈现上升。6.具体到城镇化水平高、中、低三个阶段,人力资本因素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城镇化水平较高阶段占主导地位。7.具体到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相对中部和西部,城镇人口人均教育年限所代表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东部城镇化率提升的影响更大,它也是东部城镇化发展最大的推动力量。8.人力资本通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劳动者效率以及劳动者工资收益比例,撬动国内消费内需,从而保障中国可持续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持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根本在于中国仍然是以外延性的高投资经济增长为主。在这一经济增长模式下,人口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仍以要素投入作用为主,提升其它要素的效率为辅,人力资本溢出效应较低。9.人力资本带来产业结构提升推动城镇化发展。人力资本确实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但也存在人力资本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暂不如第二产业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三产比例不断提升,但三产内部的产业层级并不高,高端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培养阶段。在巨大的人力资本迁移下,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是以牺牲农业发展为前提的,沿海产业发展是以吸收内陆迁入人力资本为前提的。最初东部第三产业发展有足够的人口集聚就能满足,但第三产业发展要突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阶段,就需要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集聚来支撑。10.人口迁移流动中的人力资本集聚对东部城镇化的影响大于人口集聚的作用。我国入口的迁移流动具有选择性特征,而人口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其选择性迁移的重要依据。与其担心人口向东部过度集聚带来的不利影响,而要通过政策因素改变人口集聚方向,不如充分利用选择性迁移下的人力资本集聚优势,推动东部城镇的深层次发展。11.人力资本投资对城镇化的作用还表现在外来人口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增加和市民化程度深化是有效互动的:学历越高的外来人口的市民化程度越深;市民化程度高进而会提高外来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回报率。因此,传统的由“进城”和“返乡”共同构成的人口迁移流动候鸟模式的改变,根本内在推动力量是人力资本投资。因此,以人力资本推动的城镇化无疑是今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经验,肯定了人力资本对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本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在于,它推动的城镇化不只是资源的简单集聚,它还为城镇化发展挖掘了内生因素并由此提供了城镇发展源源不绝的持续内在驱动力。本文从人力资本对城镇化内生性作用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着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是要素集聚和要素效率的提高,并与城市空间效应的提升交相辉映。“新型城镇化”第一点要依托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要素的选择性迁移,不断向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配置要素的局面迈进。“新型城镇化”第二点要依托人力资本投资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并提升要素效率。本文最后提出,走一条以人力资本为主导驱动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一,要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和外来人口的教育;其二,要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折契机下实现分享型经济增长;其三,要贯彻一条延产业链的多层次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其四,城市群首位城市要走主动的高端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其五,要进一步促成外来人口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回报和市民化程度深化的有效互动;其六,现行重大政策要围绕要素的自由性进行调整。
易永卿[6](2014)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道德观念的嬗变及其引导》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有内涵和必然路径。现代化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在努力实现现代化,或者宣称要实现现代化。而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化程度。2013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53.73%,表明中国已经步入城市化的快车道,意味着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正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的成长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即将进入新一轮城市化高潮时期。城市化不等于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无限扩张,城市化也不仅意味着人口的迁移,而且实际地引发了城乡社会格局的变革与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导致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思想道德观念的更新,因而,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道德观念嬗变的宏大背景,而道德观念的嬗变又是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变量。城市化的本质不是GDP的增长,也不是城市街道的拓宽、房屋的增加、人口的增多,而是实现人类由传统落后的乡村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实现人的精神面貌,即人们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文化素质、人际关系等向现代化的转型。城市化消解了传统的乡村伦理,呼唤现代城市伦理的支持与引领。城市化其实也是一个由传统乡村伦理向现代城市伦理转型的过程。这一转型最集中地体现为城市新市民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的道德观念的嬗变。亿万农民工走进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他们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用勤劳的双手和艰辛的汗水缔造了“世界工厂”,促成了整个世界产业链的转移。他们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改善和提高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导致了传统城乡社会格局和城市内部格局的巨大变革。社会格局的变革必然导致道德观念的变革,二者如影相随。然而,奔跑的人群往往来不及看清前进的方向,也无法回望自己走过的道路,人们相互裹挟,被动前行,甚至难免互相踩踏,造成伤害。当代中国的城市化就是如此,它的脚步走得如此之快,以至城市的新老市民和管理者来不及平静一下心绪,整理一下思路,辨别一下前进的方向。一口气奔跑过来,如今,当我们驻足喘息,转身回望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走过了不少的弯路,发生了不少的踩踏事故。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过度污染、财富过度集中、道德沦丧,等等,各种问题令人怵目惊心。单从道德层面上来看,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道德建设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国选择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发展模式,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优先发展经济,成功启动和实施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福祉得到极大改善,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城市化水平大为提高,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和道德建设的支持,单纯的经济建设和片面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难以长期持续的,必然导致城市化的异化现象,引发一系列道德危机和伦理乱象,诸如征地拆迁问题、农民工问题、城市住房问题,以及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腐败公行、信用丧失、能源枯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情冷漠、人的精神世界孤独和异化、人与自然冲突激烈等一系列问题,纠结不堪,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和管理层面、思想意识层面,解决的途径也是多元的,但其中所凸显的价值误区或价值纠正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建立一整套既符合中国城市化实际,又契合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道德价值体系,妥善解决发展与公平的问题、城市扩张与人的关怀问题、公权力扩张与个体利益保障的问题、经济发展与道德信用体系转型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是实现中国城市伦理的现代性转型,确保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二是由于体制的隔阂,以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为主的城市新市民得不到城市的身份认同,因而在道德观念认同上也出现分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长期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生活和工作,承担着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表面上与城市市民相似,实际上却不能享受城市市民同等的福利待遇,他们没有城市市民的医疗保障,没有城市市民的养老保险,他们的子女不能在城市学校就读,他们的工资水平比城市市民低很多,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一纸城市户口都没有。他们既不同于城市市民,也不同于农民,被冠以农民工之名,成为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夹心阶层。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在经济上融入了城市,但是在政治上文化上受到城市的排斥,身份上不能认同为城市市民,因此,在道德观念上也很难完全接受城市的道德观念,甚至心存抵触。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不平等的待遇也冲击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的道德观念,长此以往,必然使他们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的感受,幸福指数远低于预期,进而对社会产生不满,造成各种社会隐患,也有悖于城市化的初衷。三是转型时期的道德观念冲突。这里说的转型,是指城市化导致的从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彼此熟悉,关系密切,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自然经济的生活;现代城市社会完全不同,是一种陌生人社会,人们彼此之间不熟悉,大多数没有血缘、亲缘关系,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因为公共生活、因为职业分化,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彼此之间相互依赖。在城市化进程中,数亿外来务工人员遭遇了道德困惑,他们成为了社会转型的急先锋,他们骨子里装满了传统乡村伦理观念,习惯了建立在地缘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温情脉脉的乡村文明,而现实中又不得不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工作和生活,经受着现代城市文明和城市道德观念的洗礼,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逐渐地部分地认同了城市的道德观念,但他们对城市道德观念的认同大多是出于生存的必需。四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者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伦理关系。比如城市扩张怎样处理拆迁问题?城市中该不该养宠物、如何养宠物?城市应如何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城市交通问题中,应如何处理人车资源配置?交通法规中,人车权利如何分配?城管队员如何对待小摊贩?城市居民小区的安全保障靠“画地为牢”、“铁网高墙”,还是邻里亲善、互通有无?……城市伦理不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其实是蕴含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方方面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为代表的城市新市民的道德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社会公德观、家庭道德观、职业道德观、婚恋观、赡养观等等。这些道德观念的嬗变,既有好的、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好的、消极的一面。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道德观念的嬗变,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并且有了科学的对策,有的我们可能还没有形成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或者虽然有了清晰全面的认识,但还没有找到科学的对策。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道德滑坡现象也很严重,因此,很多人很自然地错误认为,城市化和市场化必然导致道德观念的滑坡,并且城市化与市场化程度同道德的高度呈负相关。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道德观念嬗变,旨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诸多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确立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道德体系,促进城市化进程中道德观念的良性转型、促进城乡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为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均德[7](2014)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三农”报道研究 ——以新华社“三农”报道为例》文中认为以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与数字化为特征的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波澜壮阔和影响深远的时代图景。其间所产生的“三农”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既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表征之一,又是决定着这一转型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十一年锁定“三农”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但是,近些年来,尽管“三农”工作如此重要,国内传媒的“三农”报道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还是存在量少质劣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改进与优化“三农”报道,为全社会重视、关注“三农”工作提供舆论引导与营造舆论氛围,已成为媒体及其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新闻传播学界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基于此,本文立足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从分析新华社“三农”报道这一案例入手,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新华社新时期的“三农”报道实践及其传媒镜像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旨在试图找出“三农”报道中的存在问题与产生原因,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和优化“三农”报道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则对社会转型的概念、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及其对传媒的影响、“三农”问题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我国社会转型与“三农”问题、“三农”报道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同时从更深的层次上对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三农”报道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具体阐述和说明。第三部分主要是案例分析,通过对新华社通稿线路随机抽取的1000多篇“三农”报道样本进行统计,并从“三农”报道比重、报道来源、报道基调和报道主题等四个方面做出详细分析,梳理归纳新华社“三农”报道的特点。第四部分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剖析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三农”报道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本文认为,农民话语权缺失、报道模式化倾向与舆论监督乏力等现象,是当前我国“三农”报道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其症结既缘自我国社会转型对传媒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我国传媒应对社会转型自身创新不足的结果。第五部分是对策研究。本文最后试图对改进“三农”报道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首先是要从“三农”的制度安排和文化建构两个方面大力优化“三农”报道的外部环境,其次是要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等几方面创新传媒的“三农”报道。
邓芳芳[8](2012)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溆浦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在每个县里面,以政府的围观调控为主要手段,结合当地市场的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配置区域的各种资源,有很明显的当地特色和完善功能的经济形势。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尽可能的挖掘县级拓展经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县域比较优势,对一全国区域经济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志。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在推进“三化”上寻求突破。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通过推进工业化,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溆浦县作为县级城市以及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如何快速、持续的发展壮大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县域经济是溆浦县县委、县政府以及溆浦县市民的紧迫又重要的大任务。目前溆浦县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县域经济:首先,经济规模小,仅相当于湖南省和怀化地区平均水平的1/3左右;其次,县级财政拮据,发展后劲不足;再次,县属工业企业普遍效益低下;最后,溆浦县的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发展还是很缓慢,有些少数民族散居区域还很落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本文认为:首先,以开放为动力,充分借助外力;其次,深化工业企业改革,把资产重组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形式;再次,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的特色经济。具体对策方面,本文认为:首先,明确主体参与度、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内生性弱;溆浦县域总体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经济发展相脱节。因此,必须明确主体;其次,工业化导向,改变少数民族散居地区落后状况,发展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县域经济,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经济社会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变;第三,突出特色,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重视县域的比较优势,要依据自身独特的区位、资源、文化或政策察赋等,因地制宜,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最后,城乡统筹,在加快少数民族散居散居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科学合理制定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切实处理好县域经济核心区与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发挥县城、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陈钦华[9](2009)在《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党的十七大又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祖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生态农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和重要内容,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与推广。粗放的工业、滞后的农业、待发展的旅游业和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文化等是我省湘西山区最为显着的特征,本着“保护、开发”的原则,加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综合运用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规划学、建筑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生态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范畴,在解析生态农村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分析生态农村的功能,总结回顾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纳入湘西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中,结合湘西农村特点,提出“农村田园化”概念,指出农村田园化是指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遵循自然规律,肯定农村传统生活生产方式不透支土地、不透支资源、不透支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合理部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技术,如沼气、太阳能、地热等技术以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采纳吸收湘西民居中选址考究、建筑空间布局巧妙、紧密结合地形地貌、注重生态循环、建筑节能的优良传统,设计出基于生态人居理念的生态农村人居环境。宏观上通过空间和村庄功能(工业村、文化村、农业村、混合村)的科学合理规划谋划新农村美好蓝图,微观上将“两型”社会理念强有力地落实在从农村民居设计、工农业生产中,构建一个完美的循环经济实体。探讨出一条适合我省湘西山区的生态农村发展之路。文中选取湘西泸溪县为研究实例,通过分析泸溪县农村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发展态势,泸溪县生态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泸溪县生态农村的功能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探讨出一条适合我省湘西山区的社会主义生态农村发展之路。
王妍曦,杨波,侯万里,高利[10](2009)在《20%的总量从哪里来》文中研究说明实施兵团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大调整、发展方式的战略性大转变;到2020年,兵团生产总值将达到2228亿元,占新疆经济总量的20%——这是兵团党委在兵团工业工作现场会议上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如何实施战略性的大调整、大转变?兵团工业工作现场会议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大调整、大转变的根本途径,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是实现大调整、大转变的根本保证,兵团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取向则是实现大调整、大转变的根本动力。当前,要把兵团工业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全面落到实处,推进兵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2020年兵团经济总量占自治区20%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认识,迅速行动。只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兵团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才能确保实现兵团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大调整、发展方式的战略性大转变,主动地、自觉地选择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乡镇企业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挑大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企业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挑大梁(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流动转移就业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农民工:破解二元结构体制推动经济崛起的磅礴力量 |
一、农民工:破解二元结构、体制的开拓力量 |
1.改革开放前农民收入低,既因公社大锅饭挫伤积极性,也因城乡二元体制加剧农村人多地少矛盾 |
2.农民工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开拓力量 |
二、农民工打破城乡分割引发令人瞩目的变革 |
1.巨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就业效应 |
2.农民流动转移就业对改革开放的推动 |
3.对工业化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崛起的推动 |
4.农民流动转移促成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三农”发展的格局与趋势 |
5.农民流动转移就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自身的发展和现代化 |
三、农民流动转移推动工业化崛起的发展逻辑 |
1.在我国传统农业比重大,又有计划经济、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农民、农民工,与农业国工业化发展及体制改革的关系 |
2.政府领导与农民、农民工的创造选择及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关系 |
3.农民就业转移、政府领导的政策改革与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关系 |
农民工权益缺失转移半城镇化影响新阶段发展大局 |
一、新阶段进城就业农民工存在权益受损、转移半城镇化的问题 |
二、农民工权益受损、转移城镇受阻对我国发展全局的阶段性负面影响 |
三、影响进城就业农民工权益和城镇化的一些体制障碍 |
1.农民工的就业政策较早适应市场经济、城乡开放,而社会管理还因计划经济、二元二级体制的影响而滞后 |
2.土地、产业(企业)等二元制度和政策影响农民就业转移、落户城镇 |
3.农民工难以参与就业城镇社会管理,在政策决策中利益表达机制缺失 |
4.行政连同财政的条块、城乡分割,使城镇政府对农民就业转移服务管理权责碎片化,影响问题解决 |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的制度创新 |
一、把解决影响农民工权益和城镇化、市民化问题的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
二、推进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几项政策制度创新 |
1.把破除二元体制支持农民工增进权益和落户城市市民化作为服务民众促进产业、企业、城乡发展的重点工作 |
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尊重、肯定农民工在稳定就业城镇市落户定居的权利 |
3.深化城镇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
4.深化城镇社会治理改革,赋予农民工广泛参与权 |
5.立足城乡工农一体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三、重视基层在深化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发展中的探索创造 |
(2)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工业小说范畴的厘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改革主体:新时期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神话与现代性反思的阙如 |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 |
第三节 “工业史”书写与缓释身份焦虑 |
第二章 改革路径:科技霸权与工人的失落 |
第一节 科技主体:工人主体地位的消解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凸显 |
第三节 科学信仰:工人与科技再结合的可能性 |
第三章 改革前沿:“南方”的现代化想象 |
第一节 文明之地:无悔的现代性追求 |
第二节 财富之所:虚幻的奋斗传奇 |
第三节 封闭之城:永远的都市异乡人 |
第四节 生存之寓:被忍受的现实痛楚 |
第四章 改革干部:公平与效率的困境 |
第一节 “开拓者”型:官僚体制与卡理斯玛支配的失败 |
第二节 “无力回天”型:“好人”没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吁求 |
第三节 企业家型:改革正义与干部形象的污名化 |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型:身份焦虑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
第五章 改革阵痛:工人苦难与认同政治的重整 |
第一节 《抉择》:主流话语与苦难的道德化 |
第二节 《车间主任》:改革神话与苦难的内在化 |
第三节 《问苍茫》:诗性正义与苦难的本质化 |
第四节 《无碑》:资本逻辑与苦难的价值化 |
第六章 怀旧与消解: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怀旧:工人文化的浪漫想象 |
第二节 消解:工人文化的否定性书写 |
第三节 工人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与限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述评 |
2.1 产融结合的内涵、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2.1.1 关于产融结合概念内涵的研究综述 |
2.1.2 关于产融结合的方式和状态的研究综述 |
2.1.3 关于产融结合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2.2 产融结合对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影响综述 |
2.2.1 产融结合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
2.2.2 产融结合对中国传统产业效率提升影响的研究综述 |
2.2.3 产融结合对中国新兴产业成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
2.2.4 产融结合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综述 |
2.3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总体述评 |
第三章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机理分析 |
3.1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理论基础 |
3.1.1 产融结合的概念及模式 |
3.1.2 产融结合的动因分析 |
3.2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效率提升机制 |
3.2.1 资源配置效应 |
3.2.2 技术创新效应 |
3.2.3 信息揭示效应 |
3.2.4 协同发展效应 |
3.3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产业成长机制 |
3.3.1 资金支持效应 |
3.3.2 风险分散效应 |
3.3.3 金融环境效应 |
3.4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制 |
3.4.1 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4.2 产融结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状态与评价 |
4.1 中国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发展历程 |
4.1.1 中国金融资本发展历程 |
4.1.2 中国产业资本发展历程 |
4.2 中国省级层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程度的测度 |
4.2.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2 省级层面产融结合程度的测度 |
4.3 中国行业层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程度的测度 |
4.4 中国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制约因素分析 |
4.4.1 对产融结合的认识不足 |
4.4.2 金融发展水平的限制 |
4.4.3 有关产融结合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提升传统产业效率研究 |
5.1 产融结合提升传统产业效率的基本逻辑 |
5.2.1 产融结合对融资约束的放松效应 |
5.2.2 产融结合的信息效应 |
5.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
5.2.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测算方法 |
5.2.2 数据说明 |
5.2.3 GTFP的测算分析 |
5.3 产融结合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分析 |
5.3.1 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 |
5.3.2 计量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推动新兴产业成长研究 |
6.1 中国产融结合推动新兴产业成长的现状 |
6.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6.1.2 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 |
6.2 产融结合推动新兴产业成长的基本逻辑 |
6.2.1 资金支持效应 |
6.2.2 风险分散效应 |
6.2.3 协同效应 |
6.3 产融结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数据来源 |
6.3.2 模型设定 |
6.3.3 变量说明 |
6.3.4 基于总体样本的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6.3.5 基于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
7.1 中国产融结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 |
7.1.1 中国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
7.1.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
7.2 中国产融结合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基本逻辑 |
7.2.1 产融结合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数量的基本逻辑与理论假说 |
7.2.2 产融结合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质量的基本逻辑与理论假说 |
7.2.3 产融结合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逻辑与理论假说 |
7.3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
7.3.1 模型选择 |
7.3.2 变量与数据说明 |
7.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4.1 基准模型 |
7.4.2 区域异质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路径与政策 |
8.1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路径选择 |
8.1.1 回归金融本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
8.1.2 以产业发展为本,坚持产业升级 |
8.1.3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打造新型产融结合 |
8.1.4 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促进产融协同发展 |
8.2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政策建议 |
8.2.1 加强产融结合监管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8.2.2 明确产融结合目的,提高产融结合程度 |
8.2.3 加强金融创新,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
8.2.4 搭建互动体系,深化职能融合 |
8.2.5 重视人才作用,加强产业投资人才培育 |
8.2.6 发展互联网金融,建设新时代产融结合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基本公共服务与劳动力转移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劳动力转移理论 |
一、宏观模型 |
二、微观模型 |
第二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一、社会契约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公平正义理论 |
四、福利经济学理论 |
五、公共选择理论 |
六、财政分权理论 |
第三节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理论 |
一、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区位理论 |
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状况测度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绩效 |
一、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历程 |
二、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
三、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类型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有效性 |
一、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
三、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支出成本核算——以襄阳市为例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宏观制约因素 |
一、财政税收制度 |
二、土地制度 |
三、经济结构 |
四、政府定位 |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微观制约因素 |
一、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的异质性 |
二、社会阶层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关联格局 |
一、研究方法 |
二、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时空分异 |
第四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一、空间计量模型 |
二、影响因素假设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 |
第一节 制度创新 |
一、户籍制度创新 |
二、供给制度创新 |
三、投入保障制度 |
四、决策制度 |
五、监督机制 |
第二节 市场机制创新 |
一、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市场机制 |
二、规范公共服务资源市场行为 |
第三节 社会机制创新 |
一、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公众参与 |
二、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维权机制 |
三、丰富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生活 |
第六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制度层面的问题 |
二、非制度层面的问题 |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路径 |
一、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存在的基本问题 |
二、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基本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充分稳定就业 |
二、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充分享受教育的权利 |
三、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住有所居 |
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
五、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后顾之忧 |
六、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四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公共服务配置实践探索 |
一、加强以人为核心的顶层设计 |
二、深化户籍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
三、形成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格局 |
四、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 |
五、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人力资本驱动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1章 人力资本因素与城镇化发展的文献综述 |
1.1 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选择 |
1.2 中国城镇化道路和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1.3 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的衡量 |
1.4 人力资本影响城镇化的研究述评 |
第2章 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
2.1 我国城镇化率及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率 |
2.1.1 我国城镇化率的统计口径 |
2.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变迁 |
2.1.3 不同区域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 |
2.1.4 我国31省市城镇化发展变迁历程 |
2.2 全国和不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状况 |
2.2.1 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方法选择——教育指标法 |
2.2.2 全国和各省区人口受教育状况 |
2.2.3 全国和各省区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2.2.4 全国和各省区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2.3 人口迁移流动和人力资本在乡城及区域间的迁移 |
第3章 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定量分析 |
3.1 对城镇化率影响因素的简要述评 |
3.2 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模型 |
3.3 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岭回归分析 |
3.4 分时期的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 |
3.5 分城镇化阶段(水平)的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 |
3.6 分三大区域的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 |
3.7 对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和人力资本作用的总结 |
第4章 人力资本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影响机制 |
4.1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 |
4.1.1 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关系 |
4.1.2 模型和数据来源 |
4.1.3 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4.1.4 几点重要结论 |
4.2 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发展 |
4.2.1 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关系综述 |
4.2.2 模型、变量与数据描述 |
4.2.3 人力资本及结构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
4.2.4 人力资本及结构对我国东部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
4.2.5 人力资本及结构对我国西部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
4.2.6 几点结论 |
4.3 人口迁移流动中的人力资本集聚与城镇化发展 |
4.3.1 人力资本集聚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概述 |
4.3.2 人力资本迁移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在逐步提高 |
4.3.3 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城镇化发展具有更大作用 |
4.3.4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与我国的城镇化 |
4.4 人力资本、市民化和城镇化发展 |
4.4.1 我国城镇化需要走市民化和人力资本水平共同提升的过程 |
4.4.2 城镇化过程中外来人口市民化程度的衡量 |
4.4.3 学历越高的外来人口的市民化程度越深 |
4.4.4 市民化程度影响外来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回报率 |
4.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讨论: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城镇化发展和建设 |
5.1 研究的总体发现和结论 |
5.2 为什么要依托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城镇化发展 |
5.3 如何来实施我国人力资本驱动的城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道德观念的嬗变及其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城市化概述 |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 |
一、城市 |
二、城市化 |
三、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
一、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
二、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与中国社会格局的变革 |
一、农村社会的衰退 |
二、城市社会的扩张与分化 |
三、城乡社会格局的调整 |
第四节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认同困惑与道德危机 |
一、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认同困惑 |
二、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困惑与危机 |
第二章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公德观念的嬗变及其引导 |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公共领域道德嬗变的表现 |
一、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内涵 |
二、城市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公德观念的影响 |
三、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公德观念嬗变的表现及评价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公共领域道德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
一、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
二、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公德建设的目标 |
三、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公德建设的伦理引导 |
第三章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道德观念的嬗变及其引导 |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职业道德嬗变的表现 |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涵 |
二、城市化对外来务工人员职业道德观念的影响 |
三、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嬗变的表现及其评价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
一、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 |
二、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 |
三、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伦理引导 |
第四章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道德观念的嬗变及其引导 |
第一节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道德观念嬗变的原因和表现 |
一、家庭道德的释义 |
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道德的特点及主要维度 |
三、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传统家庭道德嬗变的表现及其评价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道德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
一、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道德建设的原则 |
二、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道德建设的目标 |
三、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道德建设的伦理引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社会转型背景下“三农”报道研究 ——以新华社“三农”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社会转型研究综述 |
1.2.2 “三农”报道研究综述 |
1.2.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我国社会转型与“三农“报道 |
2.1 社会转型及其对传媒的影响 |
2.1.1 社会转型的含义 |
2.1.2 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 |
2.1.3 社会转型的表现 |
2.1.4 社会转型的特点 |
2.1.5 社会转型对传媒的影响 |
2.2 “三农”问题与“三农”报道 |
2.2.1 “三农”问题的内涵 |
2.2.2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地位 |
2.2.3 “三农”报道的历史演进 |
2.3 社会转型与“三农”报道的关系 |
2.3.1 社会转型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
2.3.2 社会转型与“三农”报道的关系 |
3 新华社“三农”报道案例分析 |
3.1 研究对象 |
3.2 样本采集与分类 |
3.2.1 样本选取范围 |
3.2.2 样本分类 |
3.3 统计结果与分析 |
3.3.1 “三农”报道比重分析 |
3.3.2 “三农”报道来源分析 |
3.3.3 “三农”报道基调分析 |
3.3.4 “三农”报道主题分析 |
3.4 新华社“三农”报道的特点 |
3.4.1 报道议题设置上注重政治性 |
3.4.2 报道内容上以正面报道为主 |
3.4.3 报道手法上强调“接地气” |
3.4.4 报道策略上偏重服务功能 |
4 社会转型期我国“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 |
4.1.1 农民话语权缺失 |
4.1.2 报道模式单一 |
4.1.3 舆论监督乏力 |
4.1.4 报道题材比例失衡 |
4.1.5 新媒体覆盖率不高 |
4.2 “三农”报道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中国社会转型对传媒外部环境的影响 |
4.2.2 中国社会转型对传媒内部环境的影响 |
5 社会转型期我国“三农”报道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
5.1 优化“三农”报道的外部环境 |
5.1.1 “三农”制度安排 |
5.1.2 “三农”文化建构 |
5.2 创新“三农”报道的建议 |
5.2.1 以农民为本的观念创新 |
5.2.2 以农村发展为导向的内容创新 |
5.2.3 结合新媒体的形式创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8)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溆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 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 比较优势理论 |
第四节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内涵以及特点 |
一、 县域经济的内涵 |
二、 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
一、 农业产业化 |
二、 工业化 |
三、 城镇化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则 |
一、 市场导向原则 |
二、 因地制宜的原则 |
三、 城乡统筹的原则 |
四、 开放带动的原则 |
五、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六、 短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
七、 依靠科技发展的原则 |
第三章 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
第一节 溆浦县概况 |
一、 溆浦县概况 |
二、 溆浦县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一、 溆浦县对比怀化市经济发展状况 |
二、 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三节 溆浦县县域经济 SWOT 分析 |
一、 优势分析 |
二、 劣势分析 |
三、 机会分析 |
四、 威胁分析 |
第四节 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农业发展严重滞后 |
二、 工业发展缓慢 |
三、 旅游业统筹开发程度较差,没能形成整体的竞争合力 |
四、 偏低的受教育程度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
五、 民族散居地区问题突出 |
六、 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突出 |
第四章 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一、 农业稳县战略 |
二、 工业立县战略 |
三、 质量兴县战略 |
四、 教育强县战略 |
五、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二节 溆浦县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一、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
二、 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
三、 发挥旅游业优势产业为主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四、 坚持科学发展,重视科教工作 |
五、 重点抓好相关的民族工作,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
六、 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良性运行 |
七、 充分发挥沪昆高铁对溆浦县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经济推动作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1.2 生态农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生态农村建设的意义 |
1.2.2 研究生态农村建设的目的 |
1.3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框架 |
第2章 生态农村的解析和诊释 |
2.1 生态农村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态学 |
2.1.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 |
2.2 生态农村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农村的内涵 |
2.2.2 生态农村的特征 |
2.2.3 生态农村的理论基础 |
2.3 生态农村的系统结构 |
2.3.1 庭院生态系统 |
2.3.2 村落生态系统 |
2.3.3 农业生态系统 |
2.3.4 经济生态系统 |
2.3.5 社会生态系统 |
2.4 生态农村功能分析 |
2.4.1 内部功能 |
2.4.2 外部功能 |
第3章 国内外生态农村的研究与实践 |
3.1 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 |
3.1.1 概念提出 |
3.1.2 全球生态村运动 |
3.1.3 全球生态村网络 |
3.1.4 生态村建设实践 |
3.1.5 国外生态农村相关案例 |
3.2 我国的生态村建设与研究现状 |
3.2.1 生态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
3.2.2 生态农村的理论研究 |
3.2.3 我国生态农村建设的技术 |
第4章 生态农村的建设原则、模式及评价 |
4.1 生态农村建设的原则——生态、环保、可持续 |
4.1.1 生态原则 |
4.1.2 环保原则 |
4.1.3 可持续发展 |
4.2 中国生态农村的建设模式 |
4.2.1 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4.2.2 模式的提出与发展 |
4.2.3 生态农村模式及选择 |
4.3 生态农村的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2 生态农村评价方法 |
第5章 田园化的生态农村模式 |
5.1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 |
5.1.1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 |
5.1.2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问题 |
5.2 田园化生态农村建设 |
5.2.1 田园化的概念 |
5.2.2 田园化生态农村的优势 |
5.2.3 田园化理念下的现代农村生活方式 |
5.3 田园化理念下的农村建设 |
5.3.1 田园化理念下的农村工业建设 |
5.3.2 田园化理念下的农村城镇建设 |
5.3.3 田园化理念下的村庄整治 |
第6章 湘西沪溪生态农村建设现状及研究 |
6.1 沪溪农村概况 |
6.1.1 沪溪的自然条件 |
6.1.2 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
6.1.3 农村能源建设 |
6.2 湘西生态人居 |
6.2.1 湘西民居的生态意识 |
6.2.2 湘西民居的仿生结构及自然材料 |
6.3 基于生态人居理念的生态农村人居环境设计 |
6.3.1 生态人居的设计 |
6.3.2 生态住宅 |
6.3.3 基于生态理念的湘西山区生态农宅设计 |
6.4 沪溪县代表性村落 |
6.4.1 武溪——新兴工业村镇 |
6.4.2 浦市——古色文化村镇 |
6.4.3 达岚——传统农业村镇 |
6.4.4 合水——混合村镇 |
第7章 湘西沪溪生态农村建设对策研究 |
7.1 湘西生态农村制约因素 |
7.1.1 生态农业落后 |
7.1.2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
7.1.3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不完善 |
7.1.4 旅游开发力度不够 |
7.2 湘西生态农村发展对策 |
7.2.1 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 |
7.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2.3 加强生态旅游建设 |
7.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
7.2.5 加强生态精神文明建设 |
7.3 保障措施 |
7.3.1 政策法规措施 |
7.3.2 组织保障措施 |
7.3.3 经济保障措施 |
7.3.4 科技保障措施 |
7.3.5 社会保障措施 |
7.4 实施步骤 |
7.4.1 第一阶段:典型建设 |
7.4.2 第二阶段:示范推广 |
7.4.3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 |
第8章 结语 |
8.1 基本结论 |
8.1.1 湘西生态农村建设的主要优势 |
8.1.2 湘西生态农村发展问题分析 |
8.2 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发展的功能定位 |
8.3 生态农村建设的原则 |
8.4 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模式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乡镇企业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挑大梁(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流动转移就业的回顾与展望[J]. 崔传义. 中国劳动, 2020(05)
- [2]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D]. 高露洋. 河北大学, 2020(02)
- [3]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研究[D]. 赵通. 西北大学, 2019(01)
- [4]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D]. 雷斌. 武汉大学, 2017(06)
- [5]人力资本驱动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D]. 陈春林. 复旦大学, 2014(12)
- [6]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道德观念的嬗变及其引导[D]. 易永卿.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社会转型背景下“三农”报道研究 ——以新华社“三农”报道为例[D]. 李均德. 武汉大学, 2014(06)
- [8]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溆浦县为例[D]. 邓芳芳. 吉首大学, 2012(01)
- [9]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D]. 陈钦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10]20%的总量从哪里来[J]. 王妍曦,杨波,侯万里,高利. 兵团建设, 2009(15)
标签:新型城镇化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三农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