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胺H_3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1](2021)在《肥大细胞在高原肺水肿相关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高原低氧环境是引发高原肺水肿(HAPE)的关键因素,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急性低氧性肺动脉压(PAP)异常增高密切相关。近年有诸多文献报道肥大细胞(MCs)参与了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但对于MCs在急性低氧性PAP增高、HAPE的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文献报道较少。MCs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肺免疫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哨兵”作用。MCs活化可以合成大量颗粒(多种生物活性介质)、脱颗粒释放胞内活性介质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如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可作为MCs活化和脱颗粒的特异性激活标志物,直接反映MCs数量多少和活性程度,MCs分为MCT(只富含Tryptase)和MCTC(富含Tryptase和Chymase)两型。Tryptase可以和IL-4,6等炎症介质触发MCs活化的级联“瀑布效应”,Chyptase可以不依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促进局部Ang II的生成;5-羟色胺(5-HT)、组胺(His)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改变血管的通透性等。基于文献调研的基础,本研究开展急性低氧应激下肺MCs活化脱颗粒在HAPE相关PAP增高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二、研究的科学问题急性缺氧应激下肺MCs(数量、活性、分型、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MCs的变化是否参与了HAPE相关PAP增高的过程?→肺MCs参与HAPE相关PAP增高过程的可能机制?三、研究内容设计为了开展实验研究,选用MCs脱颗粒抑制剂色苷酸钠(SCG)——作为工具药开展本实验。选用RBL-2H3细胞(大鼠嗜碱性白血病细胞,是文献报道作为研究MCs的模型细胞株)替代MCs开展有关MCs的体外研究。通过SCG预处理SD大鼠和SCG培养RBL-2H3细胞进行机体整体、组织、细胞三个层面开展本研究。四、结果1、整体层面:研究肺MCs活化脱颗粒在急性低氧性PAP增高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气管插管15%O2通气复制急性常压低氧动物模型,Power Lab系统实时、动态监测SD大鼠PAP和Psa(系统动脉压)的变化。结果发现:SCG预处理后可降低PAP升高的幅度,但对Psa降低无明显改善,提示肺MCs活化在SD大鼠急性低氧性PAP升高的过程中起到参与甚或促进的作用。2、组织层面:肺MCs活化在HAPE相关的PAP增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HE、TB染色和IHC实验,研究不同急性低压低氧条件[低压舱,不同海拔高度(5000 m、7000 m)、不同低氧刺激时间(12、24、48、72 h)]下SD大鼠肺水肿发生情况、肺MCs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1)急性低压低氧应激下SD大鼠肺组织中MCs数量增多、活性增强;(2)(MCTC型)MCs在肺微小血管旁、细小支气管旁、气管粘膜下间质、肺被膜等处分布增多;(3)低压舱,海拔7000 m高度复制急性低氧性肺水肿效果优于5000 m,7000 m-12 h时MCs数量最多、活性最强。通过TB染色、透射电镜(TEM)、Western Blot(WB)、免疫荧光(IF)、ELISA实验结果发现:(1)选择给予SD大鼠SCG(100 mg/kg,i.p.)预处理、低压舱(海拔7000 m),持续刺激12 h为SCG预处理和急性低压低氧动物造模条件;(2)急性低压低氧刺激下MCT和MCTC型MCs都增多,肺微小血管旁MCTC型MCs增多尤为明显;(3)肺MCs活化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IL-6增多和Tryptase一起启动MCs活化的“瀑布效应”;直接和间接释放His、5-HT、Ang II等缩血管物质增多参与甚至促进了急性低氧性PAP增高的发生。3、细胞层面:低氧培养的RBL-2H3细胞(MCs)上清液的代谢组学研究通过SCG处理低氧培养的各组RBL-2H3细胞(MCs)WB实验、细胞上清液ELISA实验,结果发现:(1)低氧环境下RBL-2H3细胞数量增多、活性增强、释放缩血管物质His增多;(2)确立选择37℃,1%O2+5%CO2培养RBL-2H3细胞48 h为细胞低氧培养的条件,SCG 10-6 g/ml为低氧培养RBL-2H3细胞48 h的药物浓度。通过SCG处理低氧(1%O2+5%CO2)培养RBL-2H3细胞上清液进行非靶代谢组学测序,结果发现:(1)低氧刺激可引起RBL-2H3细胞氨基酸、脂质代谢和糖代谢相关通路明显变化;(2)SCG处理后能减缓氨基酸尤其是组氨酸相关代谢物的不利影响、调节脂质代谢和糖代谢;(3)SCG处理可调控氨、组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功能通路;(4)推测低氧刺激影响了RBL-2H3细胞(MCs)组氨酸代谢,通过组氨酸增多,生成His增多,促进肺小血管收缩的发生,PAP增高。六、实验结论急性低氧应激下肺MCs快速发生募集、在肺微小血管旁数量增多,活性增强、脱颗粒释放IL-6促进增多,与Tryptase参与肺MCs活化的“瀑布效应”,直接或间接释放缩血管物质His、5-HT、Ang II增多,参与甚至促进了低氧性PAP增高的过程;急性低氧应激下MCs活化后通过调节组氨酸代谢通路,促使His生成增多,导致肺小血管收缩,PAP增高,进一步促进HAPE的发生。
赵杨[2](2021)在《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芍药苷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目前已被广泛的用于临床中多种疾病的治疗,但未见其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的深入研究。本实验分别以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小鼠和RBL-2H3细胞为体内、体外研究模型,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了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网络药理学分析赤芍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赤芍主要成分以及作用靶点,再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与“变态反应”相关的靶点信息。将前两步靶点的交集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赤芍可能通过IgE/FcεR I、PI3K/Akt、MAPK及Th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调控Ⅰ型变态反应。第二部分:芍药苷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芍药苷对RBL-2H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确定了芍药苷最适的作用浓度。分别使用DNP-IgE/DNP-BSA和C48/80诱导RBL-2H3细胞释放β-Hex和组胺,通过吸光度法和ELISA法检测芍药苷对其的抑制作用。通过胞内Ca2+浓度、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等脱颗粒指标,来检测芍药苷对抗原诱导的细胞脱颗粒反应的影响。为探索具体的作用机制,利用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了芍药苷对细胞脱颗粒时IgE/FcεR I等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和基因的影响。RBL-2H3细胞增殖实验确定芍药苷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5、2.5和5μg/m L。芍药苷能够抑制DNP-IgE/DNP-BSA和C48/80诱导细胞释放β-Hex和组胺,且呈浓度依赖性。同时,芍药苷可以降低胞内Ca2+浓度、改善形态学变化和抑制细胞凋亡;可显着抑制IL-4的表达,而对IFN-γ的表达几乎无影响,进而调节Th1/Th2平衡而起抑制脱颗粒的作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揭示,芍药苷可能通过抑制IgE/FcεR I、MRGPRB3及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对Ⅰ型变态反应发挥治疗作用。第三部分:芍药苷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选取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 mg/kg的芍药苷对昆明小鼠灌胃给药,再分别使用DNP-IgE/DNP-BSA和C48/80诱导建立小鼠PCA模型,通过检测PCA模型中伊文思蓝渗出和肿胀度等指标,来评价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芍药苷能够显着抑制DNP-IgE/DNP-BSA和C48/80诱导小鼠耳部、背部和足趾部等PCA模型中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的伊文思蓝渗出与组织水肿,显示了芍药苷在体内整体水平对Ⅰ型变态反应有显着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体内、外研究实验,初步证实了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为揭示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发病机制和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进一步拓展芍药苷治疗范围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李崇妮[3](2021)在《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在变应性鼻炎中的水平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Th1和Th2、Treg和Th17细胞的水平,初步探讨其在AR的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并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h1和Th2、Treg和Th17细胞的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VAS评分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AR试验组外周血中Th1细胞百分比为(9.98±2.40)%,正常对照组为(14.22±3.69)%,试验组较对照组减少(P<0.05)。2.AR试验组外周血中Th2细胞百分比为(8.08±1.61)%,正常对照组为(1.91±0.75)%,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3.AR试验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比为(1.58±0.75),正常对照组为(0.77±0.30)%,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4.AR试验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比为(2.52±0.1.20)%,正常对照组为(6.02±2.00)%,试验组较对照组减少(P<0.05)。5.AR试验组的VAS评分与外周血Th1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269,P=0.038),与Th17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555,P<0.01),与Th2、Treg细胞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Th1细胞水平降低,Th2细胞水平升高,Th17细胞水平升高,Treg细胞水平降低,AR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外周血Th1、Th17细胞水平密切相关,与Th2、Treg细胞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刘诺亚[4](2021)在《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早期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组胺是脑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作用于四种G蛋白偶联受体(H1-H4),其中组胺H3受体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少量在胶质细胞,具有自身受体和异身受体的双重功能,参与调节组胺和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组胺H3受体能调控多种细胞内分子信号转导,如PI3K/AKT通路、MAPK通路、Ca2+释放等,参与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等重要生命活动,这些发现揭示了组胺H3受体对脑部功能维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脑外伤小鼠模型中,抑制H3受体能够促进组胺的合成与释放,进而激活组胺H1受体促进神经再生。目前为止,尽管已发现编码组胺H3受体的基因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中表达,组胺在哺乳动物大脑发育早期(E14-E16)显示出以受体类型依赖性的方式调节大鼠NSCs增殖与分化,且能够通过激活组胺H1受体促进神经元分化。但对胚胎神经细胞分化发育中组胺H3受体的发育依赖性功能特征及机制知之甚少,亟待在生物信息代表性强的体外替代模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胚胎干(Embryonic Stem,ES)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分化潜能,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过程呈现连续渐进的启动、发展和成熟阶段,可分别形成初级、后期神经前体细胞和成熟神经细胞,模拟胚胎体内神经细胞发育过程。利用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体系可为揭示神经网络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更为重要的是ES细胞与诱导多能干(inducedpluripotentstem,iPS)细胞均为多能干细胞,两者在形态学、分化潜能、基因表达及对外界信号反应等生物学特征都几乎一致,因此,研究结果同时也为iPS细胞潜在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借鉴。课题组前期利用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模型,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库小分子4a经由PPAR-β-Mfn2-[Ca2+]M调控ES细胞定向神经细胞分化,膜连接蛋白Junctophilin3,4在ES细胞神经分化早期对神经极化以及轴突生长的促进作用。该分化体系同样也适用于对胚胎分化发育中组胺H3受体的发育依赖性功能特征研究。线粒体分裂融合能够调节ES细胞神经分化命运,线粒体功能激活和维持Ca2+活动在神经系统分化和发育的过程中都是必需的,也是调控神经再生的重要靶点。组胺可介导胞质Ca2+和线粒体ATP水平增加,而组胺H3受体是否通过组胺调控神经分化发育早期的线粒体动态平衡与功能尚未明确,亟待进一步阐明。随着组胺H3受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功能的揭示,其拮抗剂在药理学方面研究也备受关注。多项研究表明,多种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癫痫、帕金森、嗜睡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以及神经再生过程中起到作用。其中Pitolisant是目前唯一由FDA批准的组胺H3受体拮抗剂,临床上已用于治疗发作性嗜睡症。此外,在一些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中,Pitolisant也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Pitolisant因具有低肝毒性、高生物利用度以及对组胺H3受体的高选择性受到关注。低剂量的Pitolisant能够增强脑内组胺能神经的活性,还增加了大鼠前额叶皮层和海马微透析液中的乙酰胆碱和前额叶皮层中的多巴胺。但目前尚无Pitolisant对神经发育或再生方面的研究报道。本实验采用ES细胞4-/4+体外定向分化神经细胞培养体系,模拟体内神经细胞发育过程,评价组胺H3受体拮抗剂Pitolisant对ES细胞神经早期分化发育过程中的影响,探索组胺H3受体拮抗剂Pitolisant与神经极化过程中线粒体动态平衡之间的调控关系及相关机制,以期为以组胺H3受体为靶点的调节剂在神经再生领域中的潜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与结果:1.组胺H3受体拮抗剂调控小鼠ES细胞分化为早期神经细胞的作用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组胺H3受体拮抗剂Pitolisant,评价其对ES细胞增殖活力及促神经分化的效应。MTT实验结合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确认,l×l0-7 M的Pitolisant对ES细胞无明显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且能促进ES细胞早期神经分化为NSCs,表现为NSCs标志物Nestin、Pax6表达显着上调。l×l0-7M Pitolisant处理组ES细胞衍生的拟胚体(embryoidbodies,EBs)中Nestin荧光强度显着提高,而免疫荧光共染Nestin和Ki67结果显示Pitolisant对NSCs的增殖没有影响。因此,我们进一步考察了组胺H3受体对神经元分化成熟的影响。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itolisant未促进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及神经元特异蛋白TuJl的表达。接着,我们考察了 ES细胞早期神经分化中生长锥的形态变化特征。Western blot显示Pitolisant组中生长锥标志蛋白GAP43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荧光成像结果同样显示GAP43表达上调,且其与F-actin的共定位增加。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分化早期中cAMP含量,发现Pitolisant能诱导cAMP浓度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LKBl及其原型表达上调,SADA/B表达同样上调,MARK2表达未见明显变化。因此,cAMP-LKB1-SAD A/B通路参与了 Pitolisant的促进NSCs极化作用。随后,我们发现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逆转组胺H3受体拮抗剂的促NSCs分化作用,提示组胺H3受体拮抗剂促ES细胞早期神经分化可能与激活组胺H1受体相关。2.组胺H3受体拮抗剂调控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线粒体相关机制研究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对组胺H3受体拮抗剂影响早期神经分化线粒体功能相关机制进行探究。首先免疫荧光共染Nestin、TuJl与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发现Pitolisant使NSCs和神经元的线粒体分布发生变化,表现为对照组中线粒体主要分布在核周,Pitolisant处理组线粒体不仅在核周分布,在生长锥及轴突也存在大量分布,该现象有助于线粒体满足神经分化的局部能量需求。接着,我们在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发现Pitolisant抑制组胺H3受体后线粒体表现为小球状或短棒状,线粒体周长减小,同时MitoTracker染色显示Nestin 阳性细胞中,对照组线粒体呈网络结构,Pitolisant处理使线粒体网络状结构分裂。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动态平衡相关指标,结果显示Pitolisant能够促进线粒体分裂蛋白Drpl及p-Drpl(Ser616)表达上调,同时TOM2表达也增加,而Mfnl/2表达水平未受到影响。提示通过抑制组胺H3受体功能能够增加线粒体的分裂和生物合成,线粒体的分裂促进了线粒体在神经元中向轴突的运输,促进轴突生长。我们进一步使用Mdivi-1对线粒体分裂进行抑制,发现其可逆转Pitolisant促神经早期分化的作用。接着,Ca2+特异性染料Rhod-2 AM检测结果表明Pitolisant促进NSCs胞内Ca2+浓度升高,且大量Ca2+聚集在膨大的生长锥样结构中。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钙调激酶CaMK Ⅱ上调,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蛋白MCU上调,提示组胺H3受体调控参与ES细胞早期神经分化的Ca2+活动,促进线粒体对Ca2+摄取。利用JC-1染色考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及线粒体功能,发现Pitolisant能促ES细胞神经分化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上升,NSCs和神经元中JC-1红/绿色荧光比率升高。但是组胺H3受体拮抗剂未改变细胞内ATP浓度。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升高,提示组胺H3受体拮抗剂促进了线粒体的成熟,维持ATP稳态。结论:1.组胺H3受体拮抗剂Pitolisant能促进ES细胞定向NSCs分化及生长锥伸长,并通过cAMP-LKB1-SAD A/B通路促进神经细胞极化。组胺H3受体拮抗剂促ES细胞早期神经分化可能与激活组胺H1受体相关。2.组胺H3受体拮抗剂Pitolisant有利于ES细胞衍生NSCs中线粒体发生分裂、成熟及维持正常膜电位,促进线粒体向轴突分布,以促进NSCs生长锥伸长。同时诱导胞浆Ca2+增加,通过上调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CU和钙调激酶CaMK Ⅱ表达,进一步调节线粒体钙离子稳态,以满足神经分化线粒体能量代谢需求。
牛丽艳[5](2020)在《芸香柚皮苷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物过敏作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预防、控制其发生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把控的首要问题。RBL-2H3细胞具有与肥大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征,细胞表面可表达高亲和力受体FcεRI,是研究食物过敏的一种常见细胞模型。芸香柚皮苷是一种具有抗过敏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本文首先采用传统的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探讨芸香柚皮苷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其次,通过构建OVA激活的RBL-2H3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免疫模型,探讨芸香柚皮苷对RBL-2H3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旨在进一步明确芸香柚皮苷的抗过敏活性。芸香柚皮苷对IgE介导的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基于对RBL-2H3细胞活力无影响的芸香柚皮苷浓度,通过ELISA考察芸香柚皮苷对β-Hex、组胺、IL-4和TNF-α释放的影响,并结合AFM对细胞形态考察,证实了芸香柚皮苷对RBL-2H3细胞脱颗粒有显着抑制作用;通过荧光显微镜考察RBL-2H3细胞内荧光强度,证实了芸香柚皮苷对胞内钙离子增加有显着性抑制作用;通过RT-PCR法考察表面受体FcεRI亚基mRNA的表达,证实了芸香柚皮苷对RBL-2H3细胞表面受体FcεRI亚基mRNA的表达无显着性影响;通过WB法考察芸香柚皮苷对P-p38/p38、P-JNK/JNK、P-ERK1/2/ERK1/2,P-Iκκα/β/Iκκα/β、P-IκBα/IκBα、P-p65/p65,P-Lyn/Lyn P-Syk/Syk、P-LAT/LAT、P-PLCγ1/PLCγ1蛋白表达的影响,证实了芸香柚皮苷对P-p38/p38、P-J NK/JNK、P-ERK1/2/ERK1/2,P-Iκκα/β/Iκκα/β、P-IκBα/IκBα,P-Syk/Syk、P-LAT/LAT、P-PLCγ1/PLCγ1蛋白的表达有显着性抑制作用。(P<0.05,P<0.01)芸香柚皮苷对sIgE介导的RBL-2H3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的影响:基于获得的致敏血清含sIgE约为3516 ng/mL,通过流式细胞术考察纯IgE、sIgE与RBL-2H3细胞结合力,通过β-Hex的释放考察细胞脱颗粒程度,通过C CK8考察OVA、致敏血清对RBL-2H3细胞活力的影响,明确RBL-2H3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免疫模型的建立条件:OVA浓度10 ng/mL,作用时间45 min,致敏血清稀释度1:40,作用时间24 h。随后,通过ELISA、WB考察芸香柚皮苷对RBL-2H3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芸香柚皮苷显着性地抑制了RBL-2H3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结论:在IgE介导的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中,芸香柚皮苷通过抑制Lyn激酶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抑制了RBL-2H3细胞胞内钙离子增加,也间接抑制了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最终抑制了RBL-2H3细胞上清中β-Hex、组胺、IL-4和TNF-α的释放,从而明确了其抗过敏活性;在sIgE介导的RBL-2H3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免疫模型中,芸香柚皮苷通过抑制Syk表达而抑制LAT表达,进而抑制了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最后显着性地抑制了RBL-2H3细胞的高反应性脱颗粒反应,降低了β-He x、组胺和IL-4的释放,明确了芸香柚皮苷在特定抗原OVA构建的高反应性脱颗粒免疫模型中的抗过敏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且发现芸香柚皮苷对两种模型脱颗粒的抑制机制不同。
侯旭粲[6](2020)在《基于解郁丸作用机理解析的抑郁症治疗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抑郁患者经常陷入悲痛欲绝、自卑及悲观厌世等情绪中。躯体化症状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患者身体的痛苦,并增加了医疗负担和经济成本。抑郁症不仅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身体健康构成了双重威胁,而且与许多疾病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探讨抑郁症适宜的控制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解郁丸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抗抑郁配方,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中医治疗抑郁症与生物医学具有不同的思路,对有效中药方剂作用机理的解析,有助于为生物医学认识和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关于解郁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疗效观察,及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和疗效对比上,机制研究非常少。这是由于中药具有多种成分,对其逐个进行药理实验和药效验证会耗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缺少基础数据的支撑,在选择成分和基因进行研究的时候会无从下手,无法全面认识解郁丸的作用机理。系统科学和信息学的发展为此类研究提供了可能,可以在整合生物学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中药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并在机理解析的基础上发现中药治疗疾病的特点。本研究将在运用信息学方法系统解析解郁丸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抑郁症的合适治疗策略。为了系统地解析解郁丸的作用机制,研究躯体化症状对抑郁症进程的影响,为抑郁症提供可行的治疗策略,本论文进行了系列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整合解郁丸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目标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抑郁症相关基因、144类细胞、细胞内表达的基因、细胞上的配体和受体、配体-受体对的所有信息。利用Neo4j构建解郁丸作用机理解析的图数据库,作为本研究的背景数据及相关信息的查询平台和研究平台。(2)设置规则进行数据筛选,利用实体语法系统建立解郁丸的作用机制网络,分析其中起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化学成分及其影响的与抑郁症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分析关键基因所在的信号通路及其与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系。(3)利用细胞通讯数据、关键化学成分和关键基因分析解郁丸的抗抑郁活性在细胞之间的传递情况及解郁丸主要影响的功能,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解析解郁丸如何通过全面调节机体功能来发挥抗抑郁作用。(4)分析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相关基因对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利用实体语法系统分析解郁丸治疗这两个躯体化症状的作用机制。图数据库的构建为系统性地解析解郁丸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方便。机制网络直观地展示了解郁丸化学成分与疾病相关基因的作用关系,关键节点分析的研究结果中共获得了发挥作用的15个关键的化学成分和被靶向的20个关键的抑郁症相关基因,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和可干预的靶基因等基础数据。关键基因所在的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解郁丸通过作用于多个与抑郁症进程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而发挥综合调节作用。抗抑郁活性在细胞之间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解郁丸主要作用的细胞类型为免疫细胞和神经细胞,并且对机体的消化功能、血管功能和造血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干预免疫细胞、提升机体免疫力是抑郁症治疗的一个新的思考方向。躯体化症状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躯体化症状对抑郁症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影响,这说明干预躯体化症状也是抑郁症治疗策略研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研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可进一步开发的关键化学成分,可干预的靶基因、细胞类型和部分躯体化症状。除此之外,本研究系统地解析了解郁丸的作用机制,并将其集成在Neo4j图数据库中,提供了一个系统、高效的解析方法和平台,并对解郁丸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拓展,为解郁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抑郁症是一种复杂性疾病,生物医学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的干预与治疗思路在临床疗效上有明显的不足,如何进行药物治疗需要深入探讨。本研究在系统解析临床有效方剂解郁丸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抑郁症治疗的不同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系统的病理状态与躯体化症状具有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关系的疾病,治疗策略上应该考虑两方面的同时治疗,才能阻断抑郁症的持续发展;(2)抑郁症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涉及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细胞功能,应该在对相关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治疗方针。本研究通过解郁丸治疗抑郁症机理的研究,同时为生物医学借鉴中医药原理探索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费巧玲[7](2020)在《双黄连治疗实验性过敏性哮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过敏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气道高反应状态下出现的广泛而可逆的气道狭窄性疾病。最新发表在《柳叶刀》上关于“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成人哮喘的患病率为4.2%。过敏性哮喘是哮喘中最常见的亚型,占成人哮喘50%以上。过敏性哮喘以2型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 2,Th2)免疫应答引起的嗜酸性炎症和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为特征。双黄连是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复方,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味药组成。双黄连有多种剂型,包括口服液、注射剂、颗粒剂、雾化剂等。尽管临床有将双黄连粉针剂/注射液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报道,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本研究系统地评价了双黄连粉针剂/注射液(以下简称“双黄连”)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并探究相关机制。我们采用自制的强致敏性的虾蛋白(shrimp protein,SP)作为致敏原,通过腹腔注射4周加雾化攻击1周的方法建立了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在该模型上,全程每天灌胃给予双黄连粉针剂(150 mg/kg,300 mg/kg,600 mg/kg),考察其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结果显示,双黄连能够明显缓解SP诱导的气道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的增加,改善气道平滑肌的增厚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同时,双黄连还能够减轻嗜酸性气道炎症,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流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eosinophil peroxidase,EPO)水平。不仅如此,双黄连可显着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及BALF中tIgE的水平,减少BALF以及纵隔淋巴结细胞培养上清中Th2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的含量。这些结果高度提示双黄连具有抑制Th2免疫的作用。考虑到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的早期IL-4在Th2免疫启动阶段的关键作用,我们采用磁珠分选结合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分离得到了富含嗜碱性粒细胞的脾细胞。结果显示,SP能够强烈地刺激该细胞分泌大量IL-4,而双黄连则能够显着抑制IL-4的分泌,从而抑制Th2细胞分化和Th2免疫反应。小鼠肥大细胞蛋白酶(mouse mast cell protease-1,mMCP-1)是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标志物之一,而双黄连能够显着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BALF中的mMCP-1水平,提示双黄连还可能具有直接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体外模型(Compound 48/80或IgE-FcεRI活化的肥大细胞),还是体内模型(Compound48/80诱导的过敏性休克小鼠,以及IgE-FcεRI介导主动和被动全身过敏小鼠)上,双黄连均能够显着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双黄连能够快速、可逆地降低肥大细胞的胞质游离钙水平,而该作用则是通过直接提高线粒体的钙摄取能力来实现的,且该作用还能被线粒体钙单向转运蛋白(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MCU)的特异性抑制剂钌红所阻断。相应地,在MCU缺陷的肥大细胞和小鼠上,双黄连的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及降低胞质钙的作用均消失了。这些结果均表明,双黄连是通过直接活化MCU来增加肥大细胞线粒体的钙摄取能力,从而降低细胞质中的游离钙离子水平,发挥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综上,本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双黄连的抗过敏作用。一方面,长期给予双黄连能够减少嗜碱粒细胞早期IL-4的分泌,阻止Th0细胞向Th2型分化,抑制Th2细胞因子释放,减少IgE生成;同时,单次给予双黄连就能够通过直接活化MCU来增强线粒体钙摄取能力,降低细胞质中游离钙水平,从而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由此可见,双黄连无论是在过敏反应的早期(Th2分化及IgE生成阶段),还是晚期(肥大细胞脱颗粒阶段),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展现出对I型过敏反应较为全面的作用,尤其是突出的阻释作用,显示其在肥大细胞活化相关病症上也可能存在巨大的应用价值。
杨艺帆[8](2019)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性评价及其类过敏成分筛查和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简称“血塞通”)引起的过敏样反应进行评价,明确其反应性质,筛查其诱发过敏样症状的主要成分,并探究血塞通及其致敏主要成分诱发过敏样反应的机制途径,为血塞通的临床安全性及再评价提供实验参考。方法:1.过敏反应检测:采用《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推荐的豚鼠主动过敏试验方法以及课题组创建的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小鼠-大鼠过敏试验方法对血塞通的过敏反应进行评价,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OVA为阳性对照,同时设置相应的佐剂组,经过3次致敏再激发后,对各组症状反应进行观察记录,按照相应的全身致敏性评价标准,对出现的症状进行评价。小鼠在此基础上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液生物标志物含量并制备抗血清进行大鼠异种PCA试验。利用该两种方法综合评价血塞通的过敏性。2.类过敏反应检测:选用体外细胞类过敏试验模型P815和RBL-2H3细胞,检测与血塞通共同孵育后释放至上清液中的脱颗粒介质水平,初步评价其类过敏反应。选用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方法,观察静脉注射血塞通后小鼠出现的类过敏反应症状,检测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结合整体试验和细胞试验对血塞通的类过敏性进行综合评价。3.类过敏成分筛查:选用体外P815、RBL-2H3细胞类过敏试验方法和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方法对血塞通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类过敏性进行综合评价,筛查血塞通中诱发类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成分。4.类过敏反应机制途径研究:以血塞通及类过敏物质人参皂苷Rb1、Rg1为受试物,检测体外给药致RBL-2H3细胞脱颗粒后细胞上清液中活性介质的水平,考察静脉注射后小鼠血液中特征因子C3、C5a(补体总途径)、C1q(经典途径)、FD(旁路途径)的变化,分析血塞通及致敏成分的类过敏反应机制。结果:1.过敏反应试验:(1)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血塞通过敏反应症状呈阴性。(2)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小鼠-大鼠全身过敏试验:血塞通静脉注射激发后,小鼠症状反应评定为过敏反应弱阳性,血液生物标志物除激发后b-氨基己糖苷酶水平有所升高外,组胺、类胰蛋白酶和Ig E均无明显变化。血塞通组抗体血清致敏大鼠皮肤,再静脉注射血塞通激发后未出现蓝斑。且小鼠抗体血清样品中Ig E未见明显升高。2.类过敏反应试验:(1)体外细胞试验:血塞通1-8 mg/m L浓度药液与细胞共育,P815细胞上清液中脱颗粒介质水平无显着变化;RBL-2H3细胞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其中,4-8 mg/m L浓度下组胺、类胰蛋白酶,8mg/m L浓度下β-氨基己糖苷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2)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血塞通单次静脉注射,各剂量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反应。60-120 mg/kg剂量时,症状反应强度为弱阳性/可疑;240-480 mg/kg时,症状反应强度为阳性和强阳性。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60-120 mg/kg剂量时,血液组胺、b-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240 mg/kg时组胺,480 mg/kg时组胺、b-氨基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3.类过敏成分筛查:(1)体外细胞试验(1)P815细胞:a.血塞通主要成分组合物1-8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组胺呈无规则的降低,类胰蛋白酶无明显变化,仅8mg/m L浓度时β-氨基己糖苷酶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b.三七皂苷R1 0.15-1.2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均无明显变化;c.人参皂苷Rb1 0.4-3.2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上清液中组胺未见明显升高,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则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其中,1.6、3.2 mg/m L浓度下β-氨基己糖苷酶、3.2mg/m L浓度下类胰蛋白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d.人参皂苷Rg1 0.45-3.6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组胺呈下降趋势,类胰蛋白酶水平则呈浓度依赖性升高,3.6 mg/m L浓度下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2)RBL-2H3细胞试验:a.血塞通主要成分组合物在1-8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2-8 mg/m L浓度下组胺、8 mg/m L浓度下类胰蛋白酶升高具有显着性;b.三七皂苷R1 0.15-1.2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上清液中组胺有下降趋势,β-氨基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未见明显变化;c.人参皂苷Rb1 0.4-3.2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0.4、1.6、3.2 mg/m L浓度下组胺,0.4、0.8、3.2 mg/m L浓度下β-氨基己糖苷酶,0.8、1.6 mg/m L浓度下类胰蛋白酶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d.人参皂苷Rg1 0.45-3.6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均未见明显增加。(2)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1)血塞通主要成分组合物:单次静脉注射,其在60、120 mg/kg剂量下症状评定为弱阳性/可疑,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变化;在240、480 mg/kg剂量下症状强度评定为强阳性,血液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亦呈显着升高,但类胰蛋白酶仅在480 mg/kg剂量下显着升高。(2)三七皂苷R1:单次静脉注射,小鼠仅在72 mg/kg剂量下类过敏症状表现为阳性,但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升高。(3)人参皂苷Rb1:单次静脉注射,在96 mg/kg和192 mg/kg剂量下类过敏症状强度评定为阳性,血液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亦显着升高,类胰蛋白酶变化不显着。(4)人参皂苷Rg1:单次静脉注射,在54、108、216 mg/kg剂量下类过敏症状强度评定为阳性或强阳性,血液组胺亦升高显着,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变化不显着。4.类过敏反应机制(1)直接刺激MC/BAS脱颗粒情况:血塞通1-8 mg/m L浓度下与RBL-2H3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脱颗粒成分增加,4-8 mg/m L浓度下的组胺、8 mg/m L浓度下的b-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明显增加;人参皂苷Rb1在0.4-3.2 mg/m L浓度下与RBL-2H3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脱颗粒介质水平均呈明显升高,0.4、1.6、3.2 mg/m L浓度下的组胺、0.4、0.8、3.2 mg/m L浓度下的b-氨基己糖苷酶、0.8、1.6 mg/m L浓度下的类胰蛋白酶均显着增加;人参皂苷Rg1在0.45-3.6 mg/m L浓度下与RBL-2H3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脱颗粒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2)补体相关途径激活情况(1)血塞通以240 mg/kg剂量静脉注射,小鼠血液C3、C5a、C1q水平有一定的下降,其中C3和C1q水平下降显着,而FD水平无显着变化。(2)Rb1以192 mg/kg剂量静脉注射,小鼠血液C3、C5a、C1q水平均呈显着下降,而FD水平无显着变化。(3)Rg1以216 mg/kg剂量静脉注射,小鼠血液C3、C5a、C1q、FD水平均有一定的下降,但仅216 mg/kg剂量组血液C5a水平下降显着。结论:1.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反应为阴性,类过敏反应为阳性,其类过敏反应阳性起始剂量为240 m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4倍。2.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类过敏反应为阳性,其阳性起始剂量分别为96 mg/kg和54 mg/kg,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4倍和2倍。三七皂苷R1类过敏反应为阴性。提示血塞通主要成分中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可能为诱发类过敏的主要物质成分。3.血塞通和人参皂苷Rb1诱导的类过敏反应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和经典途径。人参皂苷Rg1诱导的类过敏反应的机制尚待有作进一步研究。
吕航[9](2019)在《血管内皮细胞源性组胺H1受体功能缺失介导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种信号通路及关键分子参与其中。有研究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皮质区域组胺H1受体表达量下调,且脑脊液中组胺代谢物含量增加。此外,某些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亦对组胺H1受体有拮抗作用,提示组胺及其H1受体有可能参与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当中。组胺H1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上高表达,而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神经血管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神经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实验利用Cre/LoxP技术,选择性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组胺H1受体的表达,进而探讨血管内皮细胞上组胺H1受体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方法:1)将Cdh5-Cre小鼠与Hrh1f/f小鼠交配,得到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2)利用行为学手段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i受体功能缺失后小鼠行为学表型的变化。3)利用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及海马区锥体神经元的膜特性与突触传递变化。4)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检测小鼠血管结构变化及相关脑区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结果:特异性敲除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1受体以后,小鼠出现发育障碍现象,无法存活至成年,因此本实验中均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Cdh5-cre;Hrh1f/n mice)作为实验鼠,而以同窝不表达Cre基因的小鼠(Hrh1f/n mice)为对照鼠。行为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鼠在固定时间内的运动量减少,但其运动能力、焦虑及抑郁水平均无变化。此外,实验鼠的认知功能也出现了损害。另外,相比于对照组小鼠,实验鼠的社交能力下降,表现出社交淡漠等表型,并伴随有筑巢能力的下降以及快感缺失。最后,前脉冲抑制实验表明实验小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进一步,通过电生理实验,我们发现实验鼠的前额叶皮层及海马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下降。并且,我们在以上脑区检测到了血管结构破坏和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表现出以运动量下降、社交情感淡漠以及前脉冲抑制受损为代表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并伴随有认知功能的损害。这些表型可能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1受体功能受损导致的血管结构受损,诱发相关脑区胶质细胞激活进而引起对应脑区突触传递异常而导致的。
徐佳雯[10](2018)在《探讨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量文献表明,POCD的发生发展与手术创伤引起的中枢炎症有关。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已明确了脑内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在术后急性中枢炎症中的作用。MCs一旦被激活,会发生脱颗粒反应,释放预先储存的炎性介质,如组胺、类胰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触发免疫级联反应。在脱颗粒中,组胺是一种强有力的炎症介质。已有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表达有组胺四类受体亚型。此外,组胺能够激活小胶质细胞以及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传统观念认为,星形胶质细胞在CNS中仅扮演辅助角色,起支持,提供营养及协助代谢等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免疫反应中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星形胶质细胞的适度激活能够合成并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包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等,共同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并维持突触稳态。另有研究发现,GDNF还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进而改善中枢炎症。而另一方面,星形胶质细胞长期过度的激活可导致大量促炎介质的释放,引起神经退行性变、细胞兴奋性中毒与凋亡。然而,星形胶质细胞作为CNS中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广泛的胶质细胞,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鲜有报道,需要深入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在离体条件下鉴定星形胶质细胞上组胺四类受体亚型的表达,继而探讨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上组胺四类受体亚型的表达。2.采用浓度分别为0.001、0.01、0.1和1μg/ml的组胺刺激星形胶质细胞,24小时后使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GFAP的表达。鉴于0.1μg/ml组胺能够明显增加GFAP的表达,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real-time PCR被用于检测此时各组胺受体的表达变化量。3.采用浓度分别为0.001、0.01、0.1和1μg/ml的组胺刺激星形胶质细胞24小时;另外,使用浓度0.1μg/ml的组胺分别刺激星形胶质细胞2、6、12、24、48和72小时。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释放。在以上结果的基础上,在用浓度为0.1μg/ml的组胺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前30分钟预先在培养基中分别给予10μM组胺三类受体亚型的拮抗剂,采用ELISA法检测组胺刺激24小时后星形胶质细胞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4.在以上结果的基础上,用0.01和0.1μg/ml的组胺刺激星形胶质细胞6和24小时;另外,在0.1μg/ml的组胺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前30分钟预先在培养基中分别给予10μM组胺三类受体亚型的拮抗剂;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情况下GDNF的表达量。实验结果:1.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均证实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有组胺1受体(H1R)、组胺2受体(H2R)和组胺3受体(H3R),无组胺4受体(H4R)表达。2.组胺能够呈剂量依赖性促进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组胺(0.1μg/ml)能够明显上调H1R和H3R的表达量(P<0.01),而H2R表达量仅轻度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组胺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和IL-1β的表达(P<0.05);与单独组胺(0.1μg/ml)处理相比,H1R和H3R受体拮抗剂预处理能够明显阻断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TNF-α和IL-1β表达的下调作用(P<0.01),而H2R受体拮抗剂仅能部分阻断该效应(P<0.05)。4.与对照组相比,组胺能够显着增加星形胶质细胞GDNF的表达(P<0.05);与单独组胺(0.1μg/ml)处理相比,H1R和H3R受体拮抗剂预处理能够明显阻断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GDNF表达的上调作用(P<0.01),而H2R受体拮抗剂仅部分抑制该效应(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H1R、H2R和H3R,无H4R表达;三种组胺受体均参与组胺介导的GDNF的上调与TNF-α和IL-1β的下调作用,其中H1R和H3R的调节作用强于H2R。
二、组胺H_3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胺H_3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肥大细胞在高原肺水肿相关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肺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在急性低氧性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饲养 |
2.1.2 实验动物分组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1.5 手术器械 |
2.2 实验方法 |
2.2.1 常压低氧实验动物造模方法 |
2.2.2 SD大鼠肺PAP、Psa指标监测方法 |
2.2.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SCG预处理后在不同氧浓度、不同时间下PAP的变化结果 |
3.2 SCG预处理后在不同氧浓度、不同时间下Psa的变化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急性低压低氧条件下SD大鼠肺肥大细胞的变化趋势的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饲养 |
2.1.2 实验动物分组 |
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急性低压低氧大鼠模型的制备 |
2.2.1 大鼠肺组织取材 |
2.2.3 肺组织HE染色 |
2.2.4 肺组织TB染色 |
2.2.5 肺组织IHC实验 |
2.2.6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肺组织HE染色结果 |
3.2 肺组织TB染色结果 |
3.3 肺组织IHC实验结果 |
3.3.1 肺组织Tryptase IHC实验结果 |
3.3.2 肺组织Chymase IHC实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三部分 肺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在高原肺水肿相关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饲养 |
2.1.2 实验动物分组 |
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急性低压低氧大鼠模型制备 |
2.2.2 大鼠肺组织取材 |
2.2.3 肺组织TB染色 |
2.2.4 肺组织TEM实验 |
2.2.5 肺组织WB实验 |
2.2.6 肺组织IF实验 |
2.2.7 肺组织ELISA实验 |
2.2.8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肺组织TB染色结果 |
3.2 肺组织TEM实验结果 |
3.3 肺组织WB实验结果 |
3.4 肺组织IF实验结果 |
3.5 肺组织ELISA实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四部分 SCG对低氧应激下RHL-2H3 细胞影响的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株和细胞分组 |
2.1.1 细胞株 |
2.1.2 细胞分组 |
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收集细胞上清和细胞 |
2.2.3 RBL-2H3 细胞WB实验 |
2.2.4 RBL-2H3 细胞上清ELISA实验 |
2.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RBL-2H3 细胞低氧培养时间的摸索结果 |
3.2 SCG低氧培养RBL-2H3 细胞的浓度选择结果 |
3.3 低氧培养的RBL-2H3 细胞活化脱颗粒情况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五部分 低氧培养的RBL-2H3 细胞上清液代谢组学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株和分组 |
2.1.1 细胞株 |
2.1.2 RBL-2H3 细胞分组 |
2.2 细胞培养条件 |
2.3 细胞上清液的收集 |
2.4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5 实验仪器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 |
3.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实验质量的监控 |
4.1.1 QC样本UHPLC-Q-TOF MS总离子流色谱图(TIC)的比较 |
4.1.2 PCA分析 |
4.1.3 QC样本相关性图谱 |
4.2 数据分析和结果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PCA分析 |
4.2.3 PLS-DA分析 |
4.2.4 OPLS-DA分析 |
4.2.5 单变量统计分析 |
4.2.6 显着性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4.3 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4.3.1 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 |
4.3.2 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4.3.3 差异代谢物功能通路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肥大细胞脱颗粒与肺动脉高压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I型变态反应 |
1.2 I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 |
1.2.1 IgE与肥大细胞在Ⅰ型变态反应中的作用 |
1.2.2 Th1/Th2 在Ⅰ型变态反应中的作用 |
1.3 中药治疗I型变态反应的前景 |
1.4 芍药苷研究进展 |
1.4.1 抗炎作用 |
1.4.2 免疫调节作用 |
1.4.3 抗肿瘤作用 |
1.4.4 临床应用现状 |
1.5 本实验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赤芍对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 |
2.1 数据库与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赤芍主要有效成分的筛选及作用靶点的获取 |
2.2.2 变态反应作用靶点的获取 |
2.2.3 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与分析 |
2.2.4 生物学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 |
2.2.5 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
2.3 实验结果 |
2.3.1 赤芍主要有效成分的筛选及作用靶点的获取 |
2.3.2 变态反应作用靶点的获取 |
2.3.3 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与分析 |
2.3.4 生物学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 |
2.3.5 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
2.4 讨论 |
第三章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主要溶液配制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2.3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形态的影响 |
3.2.4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释放β-Hex的影响 |
3.2.5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释放HA的影响 |
3.2.6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2.7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3.2.8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3.2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形态的影响 |
3.3.3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释放β-Hex的影响 |
3.3.4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释放HA的影响 |
3.3.5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6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芍药苷抑制RBL-2H3 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机制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主要溶液配制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IgE信号通路中蛋白的影响 |
4.2.2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IgE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影响 |
4.2.3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4.2.4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IgE信号通路中蛋白的影响 |
4.3.2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IgE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影响 |
4.3.3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4.3.4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Th信号通路的影响 |
4.3.5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MRGPRB3 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 |
4.3.6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4.3.7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芍药苷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试剂 |
5.1.3 主要溶液配制 |
5.1.4 主要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IgE诱发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 |
5.2.2 C48/80 诱发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
5.2.3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IgE诱发耳部PCA反应 |
5.3.2 IgE诱发足趾PCA反应 |
5.3.3 IgE诱发背部PCA反应 |
5.3.4 C48/80 诱发耳部PCA反应 |
5.3.5 C48/80 诱发足趾PCA反应 |
5.3.6 C48/80 诱发背部PCA反应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在变应性鼻炎中的水平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收集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3 标本收集和培养 |
1.4 资料统计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AR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 细胞水平的比较 |
2.3 AR 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 Th2 细胞水平的比较 |
2.4 AR 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 Th17 细胞水平的比较 |
2.5 AR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的比较 |
2.6 VAS 评分与外周血 CD4~+T 细胞水平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Th1 和Th2 细胞的特点 |
3.2 Th1/Th2与AR的关系 |
3.3 Th17和Treg细胞的特点 |
3.4 Th17/Treg与 AR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组胺受体及抗组胺药的分类及其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早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缩略词表(续)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调控小鼠ES细胞分化为早期神经细胞的作用 |
1.1 仪器和试剂 |
1.1.1 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1.4 常用溶液及主要试剂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ES)细胞培养 |
1.2.1.1 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细胞制备 |
1.2.1.2 饲养层细胞制备 |
1.2.1.3 小鼠ES细胞支持培养 |
1.2.2 小鼠ES细胞分化培养 |
1.2.2.1 悬滴培养 |
1.2.2.2 悬浮培养 |
1.2.2.3 神经分化培养(4-/4+培养法) |
1.2.3 免疫蛋白印记 |
1.2.3.1 总蛋白提取 |
1.2.3.2 蛋白浓度测定 |
1.2.3.3 蛋白质印记 |
1.2.4 冰冻切片 |
1.2.5 免疫荧光染色 |
1.2.6 ES细胞增殖模型 |
1.2.7 JC-1染色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1.2.8 MitoTracker染色 |
1.2.9 ATP含量测定 |
1.2.10 胞浆及上清cAMP含量测定 |
1.2.11 透射电镜检测ES细胞衍生NSCs线粒体结构 |
1.2.12 慢病毒转染 |
1.2.13 数据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E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表型特征 |
1.3.2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Pitolisant对ES细胞增殖活力的量效关系 |
1.3.3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对ES细胞神经早期分化的量效作用 |
1.3.4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对NSCs增殖的影响 |
1.3.5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对ES细胞分化神经元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影响 |
1.3.6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对ES细胞衍生神经生长锥的影响 |
1.3.7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对神经轴突形成中LKB1-SAD通路的影响 |
1.3.8 组胺H_3受体通过激活组胺H1受体发挥促ES细胞早期神经分化的作用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调控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线粒体相关机制研究 |
2.1 实验结果 |
2.1.1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影响ES细胞神经分化中线粒体分布 |
2.1.2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促进ES细胞分化早期线粒体的分裂 |
2.1.3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对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2.1.4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抑制组胺H_3受体拮抗剂促ES细胞早期神经分化 |
2.1.5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对ES细胞早期神经分化钙离子的影响 |
2.1.6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促ES细胞分化中伴随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2.2 讨论 |
2.3 结论 |
论文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线粒体在神经轴突发育和再生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芸香柚皮苷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食物过敏 |
1.1.1 食物过敏现状 |
1.1.2 常见食物过敏原 |
1.1.3 食物过敏反应机制 |
1.2 肥大细胞 |
1.2.1 肥大细胞脱颗粒机制 |
1.2.2 常见MC脱颗粒模型 |
1.3 天然抗过敏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 |
1.3.1 黄酮类抗过敏化合物 |
1.3.2 芸香柚皮苷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芸香柚皮苷对Ig E介导的RBL-2H3 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RBL-2H3细胞的培养 |
2.3.2 细胞活力的测定 |
2.3.3 细胞活化脱颗粒β-Hex的检测 |
2.3.4 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的测定 |
2.3.5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 |
2.3.6 细胞内钙离子的测定 |
2.3.7 mRNA的表达量的测定 |
2.3.8 Western blot分析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实验结果 |
2.5.1 芸香柚皮苷对RBL-2H3 细胞活力的影响 |
2.5.2 芸香柚皮苷对细胞脱颗粒释放β-Hex、组胺、IL-4 和TNF-α的影响 |
2.5.3 芸香柚皮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引起的形貌变化的影响 |
2.5.4 芸香柚皮苷对RBL-2H3 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
2.5.5 芸香柚皮苷对RBL-2H3 细胞表面受体(FcεRI)m RNA表达的影响 |
2.5.6 芸香柚皮苷对IgE介导的RBL-2H3 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3章 构建OVA激活的RBL-2H3 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模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E(sIgE)的测定 |
3.3.2 流式细胞术测定RBL-2H3 细胞与IgE的结合能力 |
3.3.3 RBL-2H3 细胞脱颗粒实验 |
3.3.4 CCK8 法检测RBL-2H3 细胞的细胞活力 |
3.4 统计学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小鼠血清中sIgE的含量 |
3.5.2 流式细胞术分析RBL-2H3 细胞与IgE的结合能力 |
3.5.3 RBL-2H3 细胞脱颗粒能力的分析 |
3.5.4 OVA与过敏血清对RBL-2H3 细胞活力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4章 芸香柚皮苷对OVA激活的RBL-2H3 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的作用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OVA激活的RBL-2H3 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 |
4.3.2 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细胞因子测定 |
4.3.3 Western blot分析RBL-2H3 细胞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 |
4.4 统计学方法 |
4.5 实验结果 |
4.5.1 OVA激活的RBL-2H3 细胞脱颗粒 |
4.5.2 芸香柚皮苷对RBL-2H3 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4.5.3 芸香柚皮苷对RBL-2H3 细胞高反应性脱颗粒免疫模型中MAPK、NF-κB和 Lyn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解郁丸作用机理解析的抑郁症治疗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抑郁症治疗的迫切性 |
1.1.2 解郁丸的相关介绍及进行作用机理解析的必要性 |
1.1.3 抑郁症与躯体化症状之间的复杂关系 |
1.1.4 细胞之间通讯的研究 |
1.2 研究现状 |
1.2.1 抑郁症治疗的研究现状 |
1.2.2 解郁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进展 |
1.2.3 现阶段对抑郁症与躯体化症状之间关系的认识 |
1.2.4 细胞之间通讯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解郁丸作用机理的图数据库的构建 |
2.1 数据来源 |
2.2 基于Neo4j的解郁丸图数据库的构建和查询方法 |
2.2.1 图数据库 |
2.2.2 Neo4j的概述 |
2.2.3 Neo4j图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
2.2.4 基于Cypher语言的查询方法 |
2.3 Neo4j图数据库的构建结果 |
2.4 总结 |
第三章 解郁丸作用机制的网络构建及关键节点分析 |
3.1 数据筛选 |
3.2 方法 |
3.2.1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的网络构建 |
3.2.2 分析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
3.2.3 分析关键基因所在的信号通路 |
3.3 结果 |
3.3.1 网络构建结果 |
3.3.2 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分析结果 |
3.3.3 关键基因所在的信号通路图 |
3.4 总结 |
第四章 解郁丸的抗抑郁活性在细胞之间的传递 |
4.1 被成分作用后的关键基因所参与的活性传递 |
4.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4.1.2 结果 |
4.2 关键化学成分的活性传递 |
4.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4.2.2 结果 |
4.3 总结 |
第五章 部分躯体化症状对抑郁症的影响及解郁丸的作用 |
5.1 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对抑郁症的影响 |
5.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5.1.2 细胞通讯关系的查询结果 |
5.1.3 分子机制的研究结果 |
5.2 解郁丸对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
5.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5.2.2 结果 |
5.3 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双黄连治疗实验性过敏性哮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流程图 |
第一章 虾总蛋白、虾原肌球蛋白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一节 虾总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虾原肌球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抗虾原肌球蛋白IgE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双黄连作用的初步研究 |
第一节 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双黄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双黄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黄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Th2免疫应答的作用 |
第一节 双黄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嗜酸性气道炎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双黄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IgE生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双黄连对过敏性哮喘小鼠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双黄连对嗜碱性粒细胞分泌IL-4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黄连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双黄连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双黄连对肥大细胞胞质游离钙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双黄连降低肥大细胞胞质游离钙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双黄连活化肥大细胞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的确认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肥大细胞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基金支持 |
致谢 |
(8)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性评价及其类过敏成分筛查和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性评价 |
第一章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反应检测 |
一.豚鼠全身过敏试验对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反应的检测 |
二.基于血液标志物检测的小鼠-大鼠过敏试验对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反应的检测 |
三.讨论 |
第二章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类过敏反应检测 |
一.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对P815细胞和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
二.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对小鼠全身类过敏反应的影响 |
第二部分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类过敏成分筛查 |
第一章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类过敏成分体外细胞模型筛查 |
一.对P815细胞脱颗粒物质水平的影响 |
二.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物质水平的影响 |
三.讨论 |
第二章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类过敏成分整体动物模型筛查整体给药对小鼠类过敏症状及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的影响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小结 |
五.讨论 |
第三部分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及其类过敏成分人参皂苷Rb1、Rg1反应机制研究 |
第一章 直接刺激对MC/BAS脱颗粒的影响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小结 |
五.讨论 |
第二章 整体给药对补体途径激活的影响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小结 |
五.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文献综述 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
(9)血管内皮细胞源性组胺H1受体功能缺失介导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_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的构建及行为学表型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_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的构建及鉴定 |
1.2.2 血管内皮细胞Hrh1/基因功能缺失小鼠的常规指标检测 |
1.2.3 行为学测试 |
1.2.4 数据统计 |
1.3 实验结果 |
1.3.1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_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的构建 |
1.3.2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_1受体功能缺失鼠有发育迟缓和口鼻脱毛现象 |
1.3.3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_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有类精神分裂症表型 |
1.3.4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_1受体功能缺失不影响小鼠焦虑及抑郁水平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_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血管结构与神经传递变化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急性脑片的制备 |
2.2.2 电生理记录 |
2.2.3 免疫组织化学 |
2.2.4 数据统计 |
2.3 实验结果 |
2.3.1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_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前额叶皮层及海马区兴奋性突触传递下降 |
2.3.2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前额叶皮层及海马血管结构损伤 |
2.3.3 血管内皮细胞组胺H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前额叶皮层及海马胶质细胞激活 |
2.4 讨论 |
2.5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4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参加科研项目 |
学术会议与交流 |
(10)探讨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References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
致谢 |
四、组胺H_3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肥大细胞在高原肺水肿相关肺动脉压增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 刘杰. 青海大学, 2021
- [2]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作用研究[D]. 赵杨. 河北大学, 2021(09)
- [3]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在变应性鼻炎中的水平及意义[D]. 李崇妮.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早期作用研究[D]. 刘诺亚. 浙江大学, 2021
- [5]芸香柚皮苷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牛丽艳.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解郁丸作用机理解析的抑郁症治疗策略研究[D]. 侯旭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双黄连治疗实验性过敏性哮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费巧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8]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性评价及其类过敏成分筛查和反应机制研究[D]. 杨艺帆.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血管内皮细胞源性组胺H1受体功能缺失介导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研究[D]. 吕航. 浙江大学, 2019(07)
- [10]探讨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D]. 徐佳雯.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