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斗争过程的哲学基础和循环群的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李凯[1](2021)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话语权是指话语主体在“言语”和“说话”的行为和活动即话语实践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力量和效果等,包括其采用的话语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传播力,其话语内容对话语客体及其环体所产生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感染力等,是话语内容、形式和载体的完美结合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所有能量和力量。话语权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弥散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话语的真理性是话语权的内在本质,社会实践是话语权的外在本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网络社会的意识形态在话语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影响力,即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感染力等。当前,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被消解等突出问题,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从机遇来看,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发展性、网络化、国际性机遇已经到来。从挑战来讲,国际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信息、资本、话语等多重霸权不断冲击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国内,多种不良思潮持续挤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坚持和完善党的科学领导、坚持和贯彻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科学的指导理论;要遵循人民性原则,即坚持为了人民、坚持依靠人民、坚持人民评判标准;要遵循辩证性原则,即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坚持包容性与斗争性相统一、坚持时度效相统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围绕话语权内容体系、话语权传播体系、话语权环境体系三个主要路径精准发力:话语权内容体系建设要巧妙选取话语素材,灵活运用话语形式,恰当使用话语方法;话语权传播体系建设要全面把握传播方式,不断掌握传播规律,持续优化传播策略;话语权环境体系建设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刘建璋[2](2021)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本性研究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考察》文中指出批判性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属性,构成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成依据和本质范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着作中,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本性得以彻底显现,准确无误地廓清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直接表述过意识形态教育这个概念,然而他们所提出的诸多经典论断都蕴含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所依据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依据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文本中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本性的核心论断和逻辑结构解析,本文共有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这一选题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当前学界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本性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进展。第二章主要确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立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必须以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人民性立场,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怪想”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一般规律”,坚定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科学性立场,以及坚持无产阶级批判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革命性立场。第三章主要界定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对象。对于理论批判的对象问题,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来源,但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需要批判和超越的理论局限。对于阶级批判的对象问题,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的对象范畴。对于制度批判的对象问题,则主要聚焦于对“旧制度”为代表的政治制度、以私有制为代表的经济制度、以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文化制度和以市民社会为代表的社会制度的批判。第四章主要论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逻辑。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只有将“现实的人”“无产阶级”和“有原则高度的实践”作为批判的立足点,才能始终站在变革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和现存状况的批判基点。把精神批判、武器批判和方法批判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中项,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思维和革命方法的整体批判。在最终指向方面,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指向消灭宗教的人和劳动的人的双重异己本质,彻底显现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最终实现劳动的解放、真正共同体的建构和普遍的人的解放。第五章主要厘清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功能。揭露功能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鲜明功能,主要包括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颠倒、“人的本质”的异化和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实质。唤醒功能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任务,唤醒无产阶级阶级自觉、反抗意识和革命热情,是打造具有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重要前提。在面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困惑和问题时,澄清功能成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职能,在革命主体、斗争动力和奋斗方面,都需要发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澄清功能。对于实践方面,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能够发挥其组织功能,由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进行组织动员,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感染无产阶级,通过组织联合实现无产阶级的自觉自为,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自由联合。第六章主要解决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的现实问题。面对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彰显其批判本性,予以无情揭露和猛烈批判。对于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渗透,新自由主义的卷土重来,日益活跃的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务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批判一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攻击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工具论、马克思主义断裂论、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一切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和马克思主义“洗脑论”等错误言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质,批判一切误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胡炅坊[3](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王小景[4](2020)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历史辩证法,这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实现其革命性变革、拥有面向未来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本。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人性论的、社会历史形态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和社会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这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辩证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在对黑格尔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进行颠倒、扬弃与超越的同时,在实践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内在地生成于历史唯物主义并随之不断发展的、四重结构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其理论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理论界定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以历史解释原则和辩证思维方式为指导构建的,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活动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人为历史主体、以客观对象为历史客体,主客体统一于历史总体的、揭示人和社会历史总体运动发展规律性和方向性的辩证法;其次,主题上,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其永恒的理论的和实践的主题;再次,本质特征上,根植于内在否定性基础之上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质特征。二、第一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人的属性、本质和人的价值旨归的思想中,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人具有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二是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三是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社会关系的社会属性;四是上述三重属性辩证统一于人的自由解放的价值旨归。马克思颠覆了以往形而上学的人性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既为我们把握人性提供了科学的、历史的尺度,又确立了马克思整个历史辩证法思想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及贯穿始终的自由解放价值尺度,体现了其辩证法的主体和主体性维度。三、第二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以“三形态”说为依据,揭示了社会历史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这一过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在逻辑线索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从肯定阶段的抽象自由到否定阶段的异化自由最终到共产主义时期全面充分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过程和运动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将历史辩证法从对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本性的认识领域递进到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领域。四、第三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在阐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性和辩证运动规律客观性,揭示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更替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形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客体性认识的深化。五、第四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由于其固有的矛盾导致其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并最终从内部必然走向自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揭示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和作为历史客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然必然性王国到物的必然性王国最终到自由王国的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总体性方向的辩证法。六、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从构思方法、构思过程到构思维度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构思方法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构思过程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构思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历史主体性居于主导地位和历史客体性居于基础性地位、且二者统一于历史总体性的逻辑过程和辩证关系的表达。从关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本质的构思维度上看,马克思是在确立其新世界观本体论的基础上,从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逐层推进、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维度,来构思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整体结构。总之,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对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主客体辩证统一的总体性考察,在揭示人及其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的方向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在世界观、历史观和历史科学三位一体维度的辩证统一。
赵晓丹[5](2020)在《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延续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危机日益凸显并逐渐向全球蔓延,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最严重最棘手的问题。突破发展极限,探索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以绿色运动为起点,西方社会一些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学者和有识之士不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以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论以及西方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从根本上探索和研究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深入分析,生态社会主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由少数资本家占有,资本家的贪婪本性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因此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操控科学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劳动者进行不必要的消费,采取污染输出、资源掠夺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侵略,不仅破坏了本国生态环境的平衡,还导致生态危机全球性蔓延。生态社会主义学者由此指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元凶是资本主义制度,由此产生的技术异化、消费异化都是加重生态危机的帮凶,而生态帝国主义则是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根源所在。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的方式来解决生态危机是不现实的:自由市场理论主张通过征收生态税和许可证制度的方式内化资本主义的环境成本,其实质是将自然环境商品化了,使得大企业囤积购买排放许可,低减排的企业却得不到发展,最终导致减排达到上限;绿色经济青睐于小规模的生产和小型独立资本,但这并不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扩张的本性;新型技术如核能、生物燃料、太阳能、风能等在生态实现上都存在着诸如资金消耗大、效率低、清洁性差等弊端,即便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资本家却会因此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导致消耗的增大;人口的增长与个人生活方式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同时人口减少的政策也不具有可行性。因此根除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生态危机的解决要求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早期的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大多持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发现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理论上的弊端,非人类中心主义站在自然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赋予非人存在物与人类相同的道德关怀,其实质是反人类的。完全的自然角度也是不存在的,必须要通过人类进行表达,因此无可避免地受到人类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他们因此回归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但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忽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控制自然”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人类的主体地位,认为从人类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控制自然”能够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生态危机的最终解决需要建立起一种生态友好型的社会主义制度。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具体的构想,他们主张未来社会的构建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实现充分民主以及社会公平正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系列具有生态关怀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制度。在经济上主张实行真正的生产资料公有,采取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实行经济的适度增长;在政治上重视生态环境,反对官僚化,实现真正的民主,在全球范围内解决生态问题;在文化上遵循生态价值标准,发挥教育在生态文化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在发展模式上主张实行包括经济、社会和人在内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实现生态社会主义所依靠的主体力量的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大都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在实现方式上,他们主张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内部的变革。虽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也声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来建立社会主义,并且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倡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本质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无论在理论基础、社会变革方式上,还是在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上都具有根本的区别。生态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不够彻底,因此无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不够彻底,这就决定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乌托邦性质。在经济危机全球性蔓延的国际背景下,全面而准确地评价生态社会主义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积极的贡献,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生态政治理论、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主义存在方式,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国际背景下,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建国以来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所采取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这一理论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找寻其中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文章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进行概述;第二章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进行阐释,并总结其产生背景、理论来源以及发展脉络;第三章揭露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指出改良资本主义的虚幻性,以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为例来系统论述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中,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全面地批判,更具有代表性;第四章在否定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并以佩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为例来阐述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主流观点,佩珀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是在继承格伦德曼思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更加具体和深刻;第五章总结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以及实现路径,并以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构建思想为例来展示未来社会的完整图式,科威尔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包括构建原则、政党建立以及实现过程,是提出最早的具体的生态社会主义构建思想;第六章通过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揭示生态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七章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全面总结,并探索其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借鉴和启示。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充分借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有益成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坚决抵制生态帝国主义的入侵,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最终取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胜利。
夏承伯[6](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杜珉璐[7](2020)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当代我国的民生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固本开新。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想,而且直接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需要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观念,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具体的关于民生的思想。就理论内容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着作中呈现出为劳动人民追求基本权利、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求人类解放之路等理论探索和价值追求。从理论意义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和西方历史上出现过的福利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某个阶层的现实需求,同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关注的是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是拘泥于个体的片面发展。从理论发展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在世界各地扎下深根花繁果硕,俄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等马克思主义者们继承并丰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将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历了从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追求“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的“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以人为本”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民生不断改善与发展的递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改善人民民生不断奋斗并日趋完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民生发展新理念、新战略、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发展与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抓利益问题、实施精准扶贫、建构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路径来改善民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等方面推进民生建设,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当代民生理论与实践不仅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主体地位,而且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价值诉求。
董波[8](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汪书路[9](2019)在《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认为吕振羽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全面、客观研究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研究吕振羽,不仅可以丰富吕振羽的学术思想研究,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而且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参考。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吕振羽经过对各种思潮的反复对比、实践,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革命信仰。自此,他通过成立协会、创办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利用课堂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其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研究革命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热点历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吕振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开创性地提出“殷商奴隶论”“西周封建论”,进而为得出“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还对中国民族历史基本问题进行考察,认为中国人种主要来源于“蒙古人种”以及“马来人种”这两大类;同时考察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其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吕振羽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分期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得出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结论,从而对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有着清晰认识,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根本消灭封建势力。他考察了国外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两个时期的同时过渡”理论。在中国文化问题方面,吕振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儒家、道家、佛家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发展要辩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要善于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防止文化闭关主义和文化贩运主义。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社会热点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结合历史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二是积极参与思想论战扞卫马克思主义,三是运用丰富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成为忠贞的信仰者,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着力解决时代问题。
贺越[10](2018)在《马克思休闲思想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前,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除了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补充和深化外,还能够对休闲研究起规范引导作用,同时可以作为解决休闲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理论武器等诸多现实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仍然留下许多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休闲权利的阶级性、工人的劳动力、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不同方式、休闲消费问题以及马克思休闲思想的革命性等等。在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中,休闲、个人才能、自由时间这三个概念处于中心地位,其中,休闲是指人既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能力,又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消费能力,因而是人占有自己全面发展了的个人才能的状态。因此,在现实中,休闲总是具有历史局限性和阶级性。马克思的休闲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它的产生以19世纪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欧洲社会为时代背景,以批判和继承思想家们包括诸如快乐、幸福、善、享乐、闲暇、余暇等,尤其是对劳动的观点中包含着的哲学思想为理论渊源。从它的发展来看,在其萌芽阶段,马克思通过哲学讨论,从宗教礼拜权利这一具体的权利出发,揭示了休闲权利的内涵和性质;从具体的经济事实出发,提出了要消除异化劳动对工人休闲的剥夺。在其形成阶段,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马克思从彻底上批判了休闲问题上的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理清了研究休闲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主张以现实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方式,实现平等的休闲权利。在其升华阶段,马克思系统地研究了“七种时间”,将休闲纳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视野中,指出基本生活资料和休闲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不同分配形式。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这是贯穿马克思休闲思想发展理路的思想线索。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首先要完成研究线索从“劳动时间”向“劳动能力”的转化,“劳动能力”是更本质的线索。首先,休闲的现实基础在于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出卖导致了劳动与自由时间相对抗,同时,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劳动与自由时间的对抗性才具有必然性。在此条件下,劳动从创造和实现自由时间的手段变成了消灭工人自由时间的手段,这就是劳动与自由时间的对抗性。因此,要实现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一方面要通过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另一方面要不断发展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其次,休闲的必要条件在于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过程中,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受束缚的发展导致了休闲与自由活动相对抗,工人的“休闲”并不具有自由活动的意义,而这种受束缚的发展根源于伴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而出现的劳动对资本的绝对从属。它同时造成工人休闲娱乐的恶劣性以及工人选择的主体被动性,因而工人的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应该以自由选择高尚的休闲娱乐为追求。最后,休闲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劳动与休闲的主体和过程上的统一为理想状态,其中,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包含了两层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程,第一层发生在阶级社会内部,另一层则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过程。总之,马克思休闲思想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扬弃性。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现实启示体现了其时代性和阶级性。从理论上看,它不仅为现阶段我国休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而且是休闲在现实中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呈现。从实践上看,这一规律说明了保障人民群众休闲权利的合法性、提倡并培育理性休闲消费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运用共享发展理念发展休闲事业的必要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斗争过程的哲学基础和循环群的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斗争过程的哲学基础和循环群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手段 |
1.5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6 创新性和可行性 |
第2章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辨析 |
2.1 话语权 |
2.1.1 话语权的内涵 |
2.1.2 话语权的特征 |
2.1.3 话语权的本质 |
2.2 网络意识形态 |
2.2.1 意识形态的内涵 |
2.2.2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 |
2.2.3 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的关系 |
2.3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
2.3.1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 |
2.3.2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型特征 |
2.3.3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根源 |
第3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问题、机遇与挑战 |
3.1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突出问题 |
3.1.1 有理说不出 |
3.1.2 说了传不开 |
3.1.3 传开被消解 |
3.2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机遇 |
3.2.1 发展性机遇:现实基础坚实 |
3.2.2 网络化机遇:传播效能释放 |
3.2.3 国际性机遇:外部环境改善 |
3.3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挑战 |
3.3.1 国际挑战:技术、信息、资本、话语等多重霸权冲击 |
3.3.2 国内挑战:多种不良思潮挤压 |
第4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 遵循科学性原则 |
4.1.1 坚持和完善党的科学领导 |
4.1.2 坚持和贯彻科学的发展理念 |
4.1.3 坚持和发展科学的理论指导 |
4.2 遵循人民性原则 |
4.2.1 坚持为了人民 |
4.2.2 坚持依靠人民 |
4.2.3 坚持人民评判标准 |
4.3 遵循辩证性原则 |
4.3.1 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4.3.2 坚持包容性与斗争性相统一 |
4.3.3 坚持时度效相统一 |
第5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路径 |
5.1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内容体系,提升内容质量 |
5.1.1 巧妙选取话语素材 |
5.1.2 灵活运用话语形式 |
5.1.3 恰当使用话语方法 |
5.2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传播体系,增强传播效力 |
5.2.1 全面把握传播方式 |
5.2.2 发现遵循传播规律 |
5.2.3 持续优化传播策略 |
5.3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环境体系,提供环境保障 |
5.3.1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5.3.2 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 |
5.3.3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2)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本性研究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立场 |
2.1 人民性立场 |
2.1.1 一切为了群众:“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
2.1.2 一切依靠群众:“形成革命群众” |
2.1.3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渗透到群众之中” |
2.2 科学性立场 |
2.2.1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怪想” |
2.2.2 坚定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内在一般规律” |
2.2.3 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2.3 革命性立场 |
2.3.1 革命意识:“资产阶级害怕群众的觉悟” |
2.3.2 革命力量:“它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 |
2.3.3 革命理想:“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对象 |
3.1 理论批判 |
3.1.1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这个民族坚决摒弃了德国古典哲学” |
3.1.2 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 |
3.1.3 对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 |
3.2 阶级批判 |
3.2.1 对资产阶级的批判:“资产者成为他们的公开敌人” |
3.2.2 对小资产阶级的批判:“它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
3.2.3 对农民阶级的批判:“必定要越来越紧密地靠拢无产阶级” |
3.3 制度批判 |
3.3.1 以“旧制度”为代表的政治制度批判:“公然违反普遍承认的公理” |
3.3.2 以私有制为代表的经济制度批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下的异化劳动” |
3.3.3 以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文化制度批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
3.3.4 以市民社会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逻辑 |
4.1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起点 |
4.1.1 “现实的人”:“必须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 |
4.1.2 “无产阶级”:“真正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 |
4.1.3 “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奴役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
4.2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中项 |
4.2.1 精神批判:“辩证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
4.2.2 武器批判:“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
4.2.3 方法批判:“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是方法” |
4.3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终项 |
4.3.1 实现人的完全回复:“消灭异己的本质” |
4.3.2 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私有制” |
4.3.3 人的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功能 |
5.1 揭露功能 |
5.1.1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颠倒:“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
5.1.2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 |
5.1.3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实质:“社会关系只是为了私有制而存在” |
5.2 唤醒功能 |
5.2.1 唤醒阶级自觉:“立即唤醒人民和社会摆脱因循守旧的状况” |
5.2.2 唤醒反抗意识:“立即唤醒一切被压迫民族起来要求独立和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
5.2.3 唤醒革命热情:“巴勒莫人民的流血起义唤起了他们的伟大革命回忆和热情” |
5.3 澄清功能 |
5.3.1 澄清革命主体:“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
5.3.2 澄清斗争动力:“人民只要不掌握政权就不可能改善自己的处境” |
5.3.3 澄清奋斗目标:“无产阶级的解放” |
5.4 组织功能 |
5.4.1 组织动员:“他们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 |
5.4.2 组织感染:“工人感染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毒素’” |
5.4.3 组织联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当代启示 |
6.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批判一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
6.1.1 对个人主义思潮的批判 |
6.1.2 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批判 |
6.1.3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 |
6.2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一切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6.2.1 对马克思主义工具论的批判 |
6.2.2 对马克思主义断裂论的批判 |
6.2.3 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的批判 |
6.3 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质,批判一切误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
6.3.1 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批判 |
6.3.2 对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批判 |
6.3.3 对马克思主义“洗脑论”的批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 |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的扬弃 |
2.1.1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
2.1.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困境 |
2.1.3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与超越 |
2.2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概念及展开 |
2.2.1 历史辩证法的概念界定 |
2.2.2 历史辩证法的实践观基础 |
2.2.3 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
2.3 历史辩证法的主题及特征 |
2.3.1 历史辩证法的人类自由解放主题 |
2.3.2 历史辩证法的批判性特征 |
2.3.3 历史辩证法的革命性特征 |
第3章 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 |
3.1 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 |
3.1.1 物质资料是生存的第一需要 |
3.1.2 生产劳动是历史的第一个活动 |
3.1.3 自然属性向“类本质”的过渡 |
3.2 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 |
3.2.1 “类本质”的概念 |
3.2.2 “类本质”的自由向度 |
3.2.3 社会性类本质对抽象的类本质的扬弃 |
3.3 基于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
3.3.1 生产关系的社会性 |
3.3.2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和类属性的统一 |
3.4 人向符合社会的人的复归 |
3.4.1 异化劳动中人的本质及三重属性的异化 |
3.4.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辩证和解 |
第4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 |
4.1 原初的人的依附性形态 |
4.1.1 以自然关系为基础的自由 |
4.1.2 早期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的自由 |
4.1.3 人的依附性关系的终结 |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 |
4.2.1 私有制对私有财产的确立 |
4.2.2 以利益为媒介的人的独立性的确立 |
4.2.3 人的物化对自由独立性的否定 |
4.3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形态 |
4.3.1 私有制的扬弃 |
4.3.2 “物的解放”对自由个性的承诺 |
4.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预设 |
4.4 “三形态”的辩证逻辑关系 |
4.4.1 原初单纯肯定性阶段的抽象自由 |
4.4.2 以利益为媒介的否定性阶段的异化 |
4.4.3 共产主义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性自由阶段 |
第5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 |
5.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5.1.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5.1.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5.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 |
5.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5.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5.2.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5.2.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 |
5.3 基于辩证规律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 |
5.3.1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的基本内涵 |
5.3.2 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性 |
5.3.3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第6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
6.1 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意义 |
6.1.1 资本主义对古典抽象人性论的革命 |
6.1.2 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
6.1.3 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 |
6.2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
6.2.1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
6.2.2 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之间的二律背反 |
6.2.3 两大阶级对立的矛盾 |
6.3 资本主义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
6.3.1 剩余价值对剥削秘密的揭露 |
6.3.2 资本主义生产了否定自身的无产阶级 |
6.3.3 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批判本性 |
6.4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
6.4.1 资本主义扞卫的虚假的“必然王国” |
6.4.2 “共产主义”作为“自由王国”的终极指向 |
6.4.3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必然性 |
第7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辩证统一 |
7.1 构思方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1.1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思想的超越 |
7.1.2 《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1.3 四重结构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及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2 构思过程: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辩证统一 |
7.2.1 历史的主体及主体性 |
7.2.2 历史的客体及客体性 |
7.2.3 主、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统一 |
7.3 构思维度: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
7.3.1 世界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
7.3.2 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统一 |
7.3.3 四重结构基于世界观、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缘起与发展 |
2.1 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阐释 |
2.1.1 国外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阐述 |
2.1.2 国内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界定 |
2.2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1 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爆发频繁 |
2.2.2 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的反思 |
2.2.3 西方社会生态运动的蓬勃发展 |
2.3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
2.3.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
2.3.3 西方自然科学的生态理论思潮 |
2.4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2.4.1 基本形成阶段 |
2.4.2 蓬勃发展阶段 |
2.4.3 成熟完善阶段 |
2.4.4 与时俱进阶段 |
第3章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
3.1 生态危机的根源 |
3.1.1 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
3.1.2 技术异化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
3.1.3 消费异化是加剧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 |
3.1.4 生态帝国主义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 |
3.2 生态资本主义的虚幻性 |
3.2.1 自由市场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3.2.2 绿色经济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3.2.3 技术改良主义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3.2.4 人口政策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3.3 奥康纳: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 |
3.3.1 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的构建 |
3.3.2 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的阐释 |
3.3.3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的探寻 |
3.3.4 资本主义可持续性的否定 |
第4章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
4.1 对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 |
4.1.1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立场 |
4.1.2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表现 |
4.1.3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批判 |
4.2 人类中心主义的回归 |
4.2.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
4.2.2 建立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 |
4.3 佩珀: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 |
4.3.1 对格伦德曼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 |
4.3.2 对生态中心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
4.3.3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 |
第5章 生态社会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构想 |
5.1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 |
5.1.1 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原则 |
5.1.2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模式 |
5.2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 |
5.2.1 生态社会主义实现的主体 |
5.2.2 生态社会主义实现的方式 |
5.2.3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尝试 |
5.3 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的全面构建 |
5.3.1 对于实存生态政治的批判 |
5.3.2 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图景 |
5.3.3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过程 |
第6章 乌托邦式的幻景: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质 |
6.1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似之处 |
6.1.1 二者皆以马克思主义为立论导向 |
6.1.2 二者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
6.1.3 二者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6.2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
6.2.1 理论基础不同 |
6.2.2 对社会变革方式的认识不同 |
6.2.3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不同 |
6.2.4 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不同 |
第7章 价值意蕴与现实意义: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评析及启示 |
7.1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 |
7.1.1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贡献 |
7.1.2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7.2 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7.2.1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7.2.2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
7.2.3 实施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教育系统工程,构建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
7.2.4 克服技术社会“异化”,彰显科技生态价值 |
7.2.5 严防生态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
7.2.6 加快生态环境治理,着力建设美好家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
二、研究述评 |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回顾 |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一)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二)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四)现代语境中的民生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 |
(三)归纳演绎法 |
五、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西方民生思想的历史沿革 |
(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民生思想 |
(二)启蒙运动的民生思想 |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民生思想 |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 |
(五)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民生思想 |
二、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 |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民生思想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及主要内容 |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加速发展 |
(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阶级变化 |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 |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萌发时期 |
(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发展时期 |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成熟时期 |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内核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 |
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实现的探析 |
(一)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民生实践路径的先决条件 |
(二)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与民生的发展 |
(三)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民生的实现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列宁民生思想 |
(一)关注民生:确立领导权的必要性 |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实施社会主义制度 |
(三)关注民生问题的路径:社会政策层面视角 |
二、毛泽东民生思想 |
(一)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走社会主义道路 |
(二)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民生理念 |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四)统筹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路径 |
(五)文化发展的动力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 |
(二)“三个代表”的民生理论 |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民生思想 |
注释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 |
(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石 |
(二)人民在民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民生领域共性问题 |
二、以人民的需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 |
(一)提高就业质量解决民生之本 |
(二)提升国民教育福利水平固牢民生之根 |
(三)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民生之急 |
(四)坚持住房改革满足民生之需 |
(五)实施精准扶贫夯实民生之基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健全民生发展的现实目标 |
(一)提升制度自信发挥“中国之治”的优势 |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
(三)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人民幸福梦、人民民生梦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为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提供理论前提 |
(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 |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进一步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价值 |
(二)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解决贫富差距 |
三、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当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 |
(一)从逻辑层面阐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 |
(二)从实践层面强调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
1.1.1 相关概念 |
1.1.2 选题原因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2.1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准备 |
2.1.1 吕振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
2.1.2 吕振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
2.2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 |
2.2.1 创办协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
2.2.2 利用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 |
2.2.3 通过课堂讲授马克思主义 |
2.3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效应 |
2.3.1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
2.3.2 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吕振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构建 |
3.1 吕振羽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的扬弃 |
3.1.1 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弊端的揭示 |
3.1.2 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优点的继承 |
3.2 吕振羽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扬弃 |
3.2.1 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错误方法论的批判 |
3.2.2 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优点的吸收 |
3.3 吕振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阐发 |
3.3.1 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论 |
3.3.2 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辩证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吕振羽对中国历史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 |
4.1 吕振羽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分析 |
4.1.1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阶段论 |
4.1.2 对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的开拓性探究 |
4.1.3 研究中国奴隶社会提出“殷商奴隶论” |
4.1.4 考察中国封建社会提出“西周封建论” |
4.2 吕振羽对中国民族历史基本问题的考察 |
4.2.1 对中国人种主要来源的探索 |
4.2.2 对中国各民族发展史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吕振羽对中国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答 |
5.1 吕振羽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研究 |
5.1.1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程的分析 |
5.1.2 对中国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的考察 |
5.1.3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判定 |
5.2 吕振羽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 |
5.2.1 考察国外经济危机否定中国资本主义道路 |
5.2.2 阐发苏联经济法则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问题 |
5.2.3 结合实际提出“两个时期的同时过渡”论 |
5.3 吕振羽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
5.3.1 对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地位的解读 |
5.3.2 对传统释道文化现代地位的分析 |
5.3.3 对中国革命文化发展问题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特点及启示 |
6.1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6.1.1 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6.1.2 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
6.1.3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
6.1.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
6.2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
6.2.1 结合历史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 |
6.2.2 参与思想论战扞卫马克思主义 |
6.2.3 运用丰富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 |
6.3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
6.3.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成为忠贞的信仰者 |
6.3.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 |
6.3.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持续推进理论创新 |
6.3.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力解决时代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马克思休闲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导论 |
0.1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
0.1.1 选题的缘由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相关文献综述 |
0.2.1 国外关于“休闲”的研究述评 |
0.2.2 国外关于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述评 |
0.2.3 国内关于“休闲”的研究述评 |
0.2.4 国内关于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述评 |
0.3 “休闲”相关概念概述 |
0.4 研究的基本思路 |
0.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6 创新与不足 |
1.马克思休闲思想的产生条件 |
1.1 马克思休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1 资本家对工人工作日的延长减少了工人的自由时间 |
1.1.2 资本家对工人工作强度的提高限制了工人的自由活动 |
1.1.3 资本家与工人在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上的两极对立 |
1.2 马克思休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1 古代思想家的休闲思想 |
1.2.2 启蒙思想家的休闲思想 |
1.2.3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休闲思想 |
1.2.4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休闲思想 |
1.2.5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休闲思想 |
2.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发展理路 |
2.1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萌芽 |
2.1.1 《论犹太人问题》:对关于休闲权利问题的初步关注 |
2.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了异化劳动对工人休闲的剥夺 |
2.2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形成 |
2.2.1 《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休闲 |
2.2.2 《哲学的贫困》:关于休闲权利问题的新的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转向 |
2.2.3 《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消灭私有制对于无产阶级休闲生活的意义 |
2.3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升华 |
2.3.1 《资本论》及其手稿:从“七种时间”透视并扬弃资本主义的休闲逻辑 |
2.3.2 《哥达纲领批判》:揭示出共产主义社会不同阶段下劳动与休闲的关系 |
3.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休闲的现实基础: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即劳动与自由时间相统一 |
3.1.1 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出卖导致了劳动与自由时间相对抗 |
3.1.2 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需要以通过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为途径 |
3.1.3 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离不开不断发展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
3.2 休闲的必要条件: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即休闲与自由活动相统一 |
3.2.1 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受束缚的发展导致了休闲与自由活动相对抗 |
3.2.2 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受束缚的发展根源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 |
3.2.3 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应该以自由选择高尚的休闲娱乐为追求 |
3.3 休闲的理想状态: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劳动与休闲相统一 |
3.3.1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扬弃劳动与休闲的对抗性 |
3.3.2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劳动主体与休闲主体相统一 |
3.3.3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劳动过程与休闲过程相统一 |
4.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现实启示 |
4.1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理论启示 |
4.1.1 休闲研究要紧扣住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求 |
4.1.2 休闲研究要探索出更适合新时代生活方式的劳动与休闲相统一的形式 |
4.2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实践启示 |
4.2.1 通过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障人民群众的休闲权利及其自由时间 |
4.2.2 在社会上提倡理性休闲消费文化并培育理性休闲消费价值观 |
4.2.3 将共享发展理念运用到休闲事业和休闲产业的建设发展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斗争过程的哲学基础和循环群的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 李凯.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2]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本性研究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考察[D]. 刘建璋.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4]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D]. 王小景. 吉林大学, 2020(03)
- [5]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赵晓丹. 吉林大学, 2020(01)
- [6]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杜珉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 汪书路.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10]马克思休闲思想探究[D]. 贺越.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