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开馆(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荣[1](2021)在《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发现记》文中研究表明我从事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工作已46年了。在我的考古生涯中,野外发掘时间最长的发掘工地,就是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东方广场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工作进行了大约7个多月,考古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多年前,考古团队在遗址发掘的情景,历历在目。让我们感到很兴奋的
杨凌宇[2](2021)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思考与重视。我国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工作也随着城市化脚步的推进逐步开展,遗址保护理念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伴同博物馆的职能将共同促进遗址博物馆的发展。为应对我国复杂多样的遗址类型,需要一套完整系统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方法。遗址博物馆作为我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形式,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充足的实践探索。通过建设遗址博物馆,能够保证文化遗址免受风雨侵蚀,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并能对社会大众产生良好地文化输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然而对于涉及学科众多的遗址博物馆,对于其遗址保护与展示的设计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与困惑,本文就是在融合多学科的前提下,探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文章首先在明确遗址博物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前提下,总结与梳理了国内外对于遗址保护与遗址博物馆设计的研究现状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的概述。明确遗址保护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前提下,笔者站在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遗产保护理念、遗址博物馆的相关理论以及博物馆建筑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针对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遗址博物馆的现存实例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从中得出现存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其次,以建筑类型学理论方法为依据从建筑空间适用性、建筑形态协调性、建筑文化凸显性三个方面入手来展开论述,确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总结探讨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在明确建筑设计策略与保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参与的工程实例——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进行逐一的反馈与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当下遗址博物馆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丰富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的同时,为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建议,也希望对后来建筑学领域的师生或建筑师们在未来相关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向金辉[3](2020)在《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遗存的发现与判定》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旧石器时代发现用火遗存的遗址已有70多处,主要包括有火塘设施及木炭、灰烬、烧骨、烧土、烧石等燃烧遗存。为了更准确地判定人类用火,应先开展埋藏学研究和空间分析,并根据不同遗存燃烧后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变化对其进行鉴定,实验考古的开展也可作为补充。
李超荣,李浩[4](2019)在《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遗址的研究与保护》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进一步探索"北京人"时期及其后的古人类在北京地区的活动踪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组成考察队,从1990年开始在北京地区进行广泛的考古调查。初步调查表明,北京地区除周口店外也曾有旧石器时代不同时期人类劳动、生息过,迄今为止发现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旷野地点或遗址38处①。王府井东方广场就是在市中心发现的一处非常重要的旧石器遗址。它是由北京大学学生岳升阳1996年发现,
石晓润[5](2020)在《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文中指出李汪涧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端—大同盆地东北部,行政区划上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李汪涧村;遗址位于李汪涧村西南0.7km处,是一处露天旷野遗址。该遗址首次发现于2016年,调查发现后经过多次的复查,并于2017年6-8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地质剖面的试掘工作。鉴于此次试掘中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较为连续的地层堆积,我们在2018年7-10月对该遗址进行正式的发掘。2017年、2018年的考古试掘和发掘共发现4个文化层,获得数量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为“操作链”理论,运用石料产地调查、埋藏学研究、类型学分析、拼合研究、动物考古学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李汪涧遗址中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化石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整篇文章的选题、研究背景进行阐述,从而划定文章的研究内容、目的以及方法,并对石制品和动物骨骼的分类和观测项目进行具体的描述。随后对近几年来在大同盆地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和试掘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内的旧石器地点和化石点主要集中在桑干河北岸,南岸仅有少量发现;结合水系和行政区划,对本次调查区域划分为四个小的区域:桑干河上游北岸、桑干河中游北岸、桑干河中游南岸、洋河上游。调查所发现的文化遗物所处地层多为河—湖相沉积和马兰黄土层,且集中分布于桑干河及其支流两岸的Ⅱ、Ⅲ级阶地;新发现的地点均属于露天旷野遗址。第二,通过地层学、类型学、数理统计学、拼合研究、埋藏学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李汪涧遗址的地层、年代、埋藏学特征和石制品原料、构成、剥片技术、加工技术等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和研究结果显示,李汪涧遗址中的石料大都为就地取材,多采自遗址附近的河滩砾石或距遗址西北约20km以内的山地基岩出露地区。遗址中石制品种类包括石核、石片、废品、碎屑、工具和未加工者六大类;工具中未发现一类工具,仅发现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端刮器,工具组合中刮削器占据绝对优势,刮削器中包括数量较少的凹缺器,其余器型发现较少,未发现石球。李汪涧遗址中的剥片和加工技术均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砸击法辅之且较为少见,未发现软锤加工、间接或压制法;剥片技术仍以简单的石核剥片技术为主,但也有预制技术的应用。工具的毛坯以锤击石片、残片为主,块状毛坯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加工方向以正向为主,就基础面和工作面来讲,由平的基础面向凸的工作面加工为主;刃缘数量以单个为主;修疤以中小型居多,多呈连续性单层分布;加工长度和刃缘长度的比值,显示出古人类对单个刃缘的开发较为深入;工具的加工、修整较为简单,无定性,权宜工具较多,且倾向对单个刃缘的开发利用,对简单的加工技术运用熟练,但遗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潜在刃缘,未进行开发利用。第三,李汪涧遗址中发现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化石,初步鉴定的种属有狼属、牛属、马科、犀科,其中尤以马牙化石发现较多;马、牛两种动物属于中型偏大的动物,为当时古人类提供较好的肉食资源。李汪涧遗址中的动物骨骼化石保存部位以肢骨为主,肢骨长骨化石大都小于1/4,未发现带有两端关节部位的骨骼;骨骼化石大都为长骨破碎而成,其形态以尖状和舌状为主,反映出古人类可能进行过敲骨吸髓的行为。结合遗址中的碎骨、牙齿及骨制品、石制品等信息分析,李汪涧遗址中的古人类有一定的狩猎和处理食物的能力。此外,李汪涧遗址中存在部分人工打制的骨制品和具有使用痕迹的骨骼化石,说明古人类对骨骼化石的利用。第四,通过与泥河湾盆地内和北方地区相近时间段内相关遗址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李汪涧遗址是以石片石器为主的石制品工业类型,属于北方地区典型的小石器工业传统。李汪涧遗址与泥河湾盆地内的石制品工业具有高度一致性,属于一脉相承,遗址中发现的初级预制技术体现出技术的进步性。李汪涧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为研究大同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文化面貌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对大同盆地内的地质地理、地表岩性、地层堆积、地貌演变背景、环境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李汪涧遗址的光释光测年结果还未全部给出,部分样本的测年数据显示遗址的下文化层年代早于距今5万年,上文化层的年代不晚于距今3万年;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4.5万年(校正后);李汪涧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段,其文化面貌是在继承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文化基础上有所发展而成,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将为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的人类活动提供新的研究材料。
贺磊[6](2018)在《基于文化表达的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改进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遗址博物馆,从1958年开馆以来对其博物陈列部分进行了多次调整改造,而针对该博物馆的入口空间设计与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之间的关系,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现状中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对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进行改造设计,使其与遗址文化信息产生关联成为当前在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中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遗址博物馆入口的文献研究分析,确定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与不足。对国内外遗址博物馆案例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其在入口建筑形式、空间序列、景观环境和界面肌理中与文化表达有关的设计方法。对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在半坡文化的表达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上有何可取之处与不足,并结合理论与案例研究的设计方法对其进行改造设计。论文研究发现对于遗址博物馆入口空间设计,需深入了解遗址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性质、生产生活方式、地域特点等,提炼其文化信息,强调文化表达的真实性、完整性,主要以建筑形式、界面肌理、景观小品作为载体,以空间布局和景观烘托文化氛围。在对西安半坡博物馆改进设计中,将建筑形式与半坡建筑文化结合,注重界面肌理的设计,将文化信息着重体现在构筑物和景观小品上并与空间布局结合。论文最后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和改进设计方案对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未来的改造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并希望补充完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和外环境设计的理论体系,对遗址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文化适应性提出展望。
裴胜兴[7](2015)在《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真实见证,对于人类了解历史、认识自我、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的重视。考古遗址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遗址是摆在当今社会面前的严肃课题。1956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我国成为世界上较早建设遗址博物馆建筑进行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国家。此后,我国陆续建成了大量的遗址博物馆建筑,遗址博物馆建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关于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建筑实践,比较缺乏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性研究。事实上,遗址博物馆建筑作为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受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职能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涉及学科广泛,更具有复杂性,有待于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建筑师是参与遗址保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目前对于如何设计遗址博物馆建筑,即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在面对遗址保护的问题时,关于建筑需要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如何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因此,论文以遗址保护理念为基点,以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博物馆发展趋势为外因,以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为内核,融贯多元学科,将系统整体性与遗址博物馆建筑相融合,建构了具有核心性、开放性、适应性、多样性、模糊性和协同性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探索了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遗址保护与利用强调“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和可识别性”,“空间适用、环境协调、技术适宜、形态适应”是构成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的“四要素”。只有各要素满足遗址保护的要求,才会实现基于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的总体目标。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相关理论、博物馆发展、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认知的基础上,明确遗址博物馆建筑需要保护什么和为什么保护的问题,探索了基于保护理念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框架,提出整体协同设计方法。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针对遗址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原则,对应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空间、环境、技术、形式展开研究,重点解决遗址博物馆建筑怎样保护遗址的问题,提出基于保护理念的“环境协调,空间适用、技术适宜、形态适应”的建筑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结论,建构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探索建筑整体性理论、实施建筑整体性设计策略,对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对遗址博物馆建筑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黄洋[8](2014)在《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信息诠释与展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有一百余座。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信息诠释和展示展开的。在梳理考古遗址博物馆研究成果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是厘清了三个问题:(1)考古学发掘研究的各个环节应该为考古遗址博物馆提供哪些支撑?(2)考古遗址博物馆可展示的内容信息有哪些?(3)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有哪些?考古工作是基础。考古遗址是考古遗址博物馆诠释和展示的主体,而考古遗址博物馆是考古遗址的宣传窗口。为了更好地将考古遗址传播给公众,考古工作者应该打破壁垒,不能为考古而考古,而要进行有利于展示传播的考古,在进行考古工作时不能只是考虑“窄播”给考古圈,而是要“广播”给公众。考古人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树立传播意识,从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科学研究三个方面为考古遗址博物馆提供支撑。内容诠释是关键。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整个展示传播过程要实现考古知识、考古过程和考古价值三个不同层次的传播,不仅向观众展示考古出土了什么东西,还应该让观众明白怎么样考古,为什么考古,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发掘研究的还原、废弃埋藏的还原和生产生活的还原都可以从谁(Who)、时间(When)、地点(Where)、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诠释。展示方式是重点。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考古遗址出土物脱离了其原生环境,所以要将“去脉络化”的物“再脉络化”,赋予考古出土物以生命。好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展览,就是通过遗址和出土物向观众讲述一个“好故事”。考古遗址博物馆是教育机构,保证展示的科学性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展示要充分依据真实的考古信息,然后进行合理组合与加工,在务必确保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真实的艺术化加工。
李超荣,李浩[9](2012)在《揭秘北京王府井古人类的生活活动》文中指出北京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它已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是人们向往的着名观光旅游城市。王府井大街是"中国第一街",也是观光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经过改造,如今这条街已是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
何周德[10](2009)在《史前遗址博物馆发展史简述》文中研究表明"史前文化"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人类文化。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将人类的整个历史简单划分为四个时代:史前、上古、中世、近代,此外还可加上现代。史前时期的研究范围虽然是文字出现前的人类历史,但是世界各地文字的出现有早有晚,所以世界各地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下限也不同。如在古埃及史前时期终止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中国的史前时期终止于公元前21世纪。一般说来,中国的史前时期,大体上包
二、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开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开馆(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发现记(论文提纲范文)
遗址的发掘研究与保护 |
媒体宣传报道 |
博物馆与科研成果 |
(2)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社会背景 |
1.1.2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遗址博物馆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遗址博物馆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的整体性认知 |
2.1 遗址及其相关理念与原则 |
2.1.1 遗址的概念 |
2.1.2 遗址保护的概念 |
2.1.3 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规则 |
2.1.4 遗址保护的原则 |
2.2 建筑类型学理论概述与应用 |
2.2.1 建筑类型学起源及含义 |
2.2.2 建筑类型学的特点 |
2.2.3 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的意义 |
2.2.4 建筑类型学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应用 |
2.3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概述 |
2.3.1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
2.3.2 遗址博物馆的特征 |
2.3.3 遗址博物馆的分类 |
2.3.4 遗址博物馆的功能 |
2.4 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概况 |
2.4.1 国内外遗址博物馆的产生 |
2.4.2 国内遗址博物馆的发展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2 调研对象现状梳理 |
3.2.1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
3.2.2 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 |
3.2.3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
3.2.4 盛乐古城博物馆 |
3.2.5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
3.3 调研情况现状总结 |
3.3.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
3.3.2 我国遗址博物馆建筑现存问题总结 |
3.3.3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目标梳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 |
4.1.1 建筑空间适用性原则 |
4.1.2 建筑形态协调性原则 |
4.1.3 建筑文化凸显性原则 |
4.2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 |
4.2.1 建筑选址设计策略 |
4.2.2 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
4.2.3 建筑功能设计策略 |
4.2.4 建筑流线设计策略 |
4.2.6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总结 |
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 |
4.3.1 建筑形态创作生成原则 |
4.3.2 自然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
4.3.3 城市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
4.3.4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总结 |
4.4 遗址博物馆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
4.4.1 建筑文化凸显的意义 |
4.4.2 遗址文化信息的提取 |
4.4.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 |
5.1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概述 |
5.1.1 工程项目概况 |
5.1.2 遗迹现状概况 |
5.2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总体规划 |
5.2.1 保护规划范围 |
5.2.2 周边规划条件 |
5.3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应用 |
5.3.1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应用 |
5.3.2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应用 |
5.3.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应用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线上调研分析表 |
附录D 毕业设计图纸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3)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遗存的发现与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遗存的发现 |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 |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 |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 |
二、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的相关遗存 |
(一)可燃物及其燃烧后遗存 |
(二)历经燃烧事件的其他遗存 |
(三)人工用火设施 |
三、燃烧相关遗存的鉴别 |
(一)植物类遗存 |
(二)烧骨 |
(三)灰烬 |
(四)烧石、烧土等 |
四、人工用火与自然火的区别 |
五、小结 |
(5)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1.2.1 关于“操作链”的理论阐释 |
1.2.2 石制品分类及观测 |
1.2.3 动物骨骼观测项目 |
1.3 大同盆地考古研究新进展 |
1.3.1 各区域内的发现 |
1.3.2 发现的意义 |
第二章 大同盆地地质地貌与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表岩性概况 |
2.2.1 地层堆积 |
2.2.2 地表岩性 |
2.3 地貌演变背景 |
2.4 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背景 |
2.5 李汪涧遗址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 |
第三章 李汪涧遗址地层划分与年代测定 |
3.1 李汪涧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
3.1.1 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
3.1.2 李汪涧遗址的发掘 |
3.2 李汪涧遗址的地层堆积 |
3.2.1 地层堆积 |
3.2.2 遗物分布与文化层堆积形态 |
3.3 李汪涧遗址的年代 |
第四章 李汪涧遗址的石制品分析 |
4.1 李汪涧遗址的石制品构成 |
4.1.1 石制品构成 |
4.1.2 石制品大小 |
4.1.3 按原料统计石制品大小 |
4.2 第(12)文化层 |
4.2.1 原料 |
4.2.2 剥片 |
4.2.3 未加工者 |
4.2.4 工具 |
4.3 第(18)文化层 |
4.3.1 原料 |
4.3.2 剥片 |
4.3.3 未加工者 |
4.3.4 工具 |
4.4 第○21 文化层 |
4.4.1 原料 |
4.4.2 剥片 |
4.4.3 未加工者 |
4.4.4 工具 |
4.5 第○22 文化层 |
4.5.1 原料 |
4.5.2 剥片 |
4.5.3 未加工者 |
4.5.4 工具 |
4.6 李汪涧遗址各文化层石制品工业特征对比 |
4.6.1 石料 |
4.6.2 类型 |
4.6.3 尺寸 |
4.6.4 技术特征 |
4.7 小结 |
第五章 石制品工业特征 |
5.1 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
5.1.1 石料产源和利用模式研究 |
5.1.2 李汪涧原料组成特点 |
5.1.3 原料产地调查 |
5.1.4 原料的获取与搬运 |
5.1.5 原料的利用策略 |
5.1.6 小结 |
5.2 石制品技术分析 |
5.2.1 石核剥片技术 |
5.2.2 工具技术分析 |
5.2.3 小结 |
第六章 李汪涧遗址的动物遗存 |
6.1 种属鉴定 |
6.1.1 动物骨骼遗存 |
6.1.2 分类描述 |
6.2 埋藏学研究 |
6.2.1 埋藏条件 |
6.2.2 碎骨统计分析 |
6.2.3 骨骼表面痕迹分析 |
6.3 对比 |
6.3.1 与盆地内部的比较 |
6.3.2 与其他地区对比 |
6.3.3 小结 |
第七章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性质和古人类行为 |
7.1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总特征 |
7.1.1 野外堆积结构观察 |
7.1.2 遗物保存状况 |
7.1.3 遗物产状统计分析 |
7.1.4 拼合研究 |
7.1.5 遗物尺寸构成 |
7.1.6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性质 |
7.2 遗址功能 |
7.2.1 遗址功能分类 |
7.2.2 李汪涧遗址的功能 |
7.3 古人类行为推测 |
7.3.1 自然环境 |
7.3.2 石制品特征与人类行为 |
7.3.3 食物资源 |
7.3.4 遗址内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群规模 |
7.3.5 遗址中古人类行为 |
第八章 相关遗址的对比研究 |
8.1 与盆地内相关遗址的对比 |
8.1.1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 |
8.1.2 板井子遗址 |
8.1.3 新庙庄遗址 |
8.1.4 油房遗址 |
8.1.5 峙峪遗址 |
8.1.6 杜庄遗址 |
8.1.7 小结 |
8.2 与中国北方其他遗址的对比 |
8.2.1 周口店第15地点 |
8.2.2 丁村 |
8.2.3 小孤山 |
8.2.4 乌兰木伦 |
8.2.5 水洞沟 |
8.2.6 织机洞 |
8.2.7 灵井 |
8.2.8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与讨论 |
9.1 李汪涧遗址的文化面貌 |
9.1.1 石制品工业特征 |
9.1.2 动物化石遗存 |
9.2 讨论 |
9.2.1 大同盆地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 |
9.2.2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文化演变 |
9.2.3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基于文化表达的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改进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4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 论文关键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 |
1.2.1 关键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构成与入口空间现状分析 |
2.1 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构成分析 |
2.1.1 聚落文化 |
2.1.2 建筑文化 |
2.1.3 葬制文化 |
2.1.4 纹饰文化 |
2.2 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内部现状分析 |
2.2.1 入口空间分区 |
2.2.2 前导空间现状 |
2.2.3 建筑入口现状 |
2.3 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外部因素分析 |
2.3.1 半坡博物馆及周围建筑的发展变化 |
2.3.2 外部环境对入口空间的影响 |
2.4 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表达及存在的问题 |
2.4.1 现状中的文化表达 |
2.4.2 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相关案例入口空间文化表达分析 |
3.1 案例选择的原则 |
3.1.1 案例选择的原则 |
3.1.2 案例选择的标准 |
3.2 相关案例入口空间文化表达的内容分析 |
3.2.1 新雅典卫城博物馆入口空间分析 |
3.2.2 殷墟博物馆的入口空间分析 |
3.2.3 秦兵马俑博物馆入口空间分析 |
3.2.4 金沙遗址博物馆入口空间分析 |
3.2.5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入口空间分析 |
3.3 相关案例入口空间文化表达的手法分析 |
3.3.1 入口建筑形式的分析 |
3.3.2 入口空间序列的分析 |
3.3.3 入口景观环境的分析 |
3.3.4 入口界面肌理的分析 |
3.4 相关案例入口空间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 |
3.4.1 建筑风格——追求与遗址的和谐 |
3.4.2 空间序列——丰富文化表达层次 |
3.4.3 景观环境——结合环境渲染文化 |
3.4.4 界面肌理——朴素呼应地域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4.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文化表达的改进设计 |
4.1 对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的改进设计方法 |
4.1.1 优化入口空间的现有结构 |
4.1.2 丰富园区内部的空间层次 |
4.1.3 改善展厅入口的建筑形式 |
4.1.4 提取半坡文化的建筑元素 |
4.2 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改进设计方案一 |
4.2.1 入口空间序列设计 |
4.2.2 入口空间的文化表达设计 |
4.2.3 入口空间构成要素设计 |
4.2.4 入口空间的氛围营造 |
4.2.5 对改进设计方法的回应 |
4.3 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改进设计方案二 |
4.3.1 入口空间序列设计 |
4.3.2 入口空间的文化表达设计 |
4.3.3 入口空间构成要素设计 |
4.3.4 入口空间的氛围营造 |
4.3.5 对改进设计方法的回应 |
4.4 本章小结 |
5.结语 |
5.1 结论 |
5.2 贡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 |
(7)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的提出 |
1.1.1 外部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重要性 |
1.1.2 内部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必要性 |
1.1.3 个人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基础性 |
1.2 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遗址博物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博物馆学界关于遗址博物馆的研究 |
1.2.3 国内建筑学界关于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3.1 提出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 |
1.3.2 探索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 |
1.3.3 提出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策略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系统整体的研究方法 |
1.5.2 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 |
1.5.3 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 |
1.5.4 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整体性认知 |
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2.1.1 欧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演变概述 |
2.1.2 国际文物保护规则 |
2.1.3 国内文物保护规则 |
2.1.4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中的整体性思想 |
2.2 博物馆的发展与演变 |
2.2.1 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2.2.2 当代博物馆概念 |
2.2.3 当代博物馆职能 |
2.2.4 博物馆建筑的历史演变 |
2.2.5 当代博物馆建筑整体发展特征 |
2.3 关于遗址保护 |
2.3.1 关于遗址 |
2.3.2 遗址保护的概念及核心性 |
2.3.3 遗址保护的内容和尺度 |
2.3.4 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基本原则 |
2.3.5 遗址保护与展示原则的整体性 |
2.4 遗址保护的方式——遗址博物馆建筑 |
2.4.1 遗址博物馆概念 |
2.4.2 遗址博物馆职能 |
2.4.3 遗址博物馆建筑 |
2.4.4 遗址博物馆建筑类型 |
2.5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概况 |
2.5.1 遗址博物馆产生的背景 |
2.5.2 我国遗址博物馆发展概况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 |
3.1 影响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因素 |
3.1.1 外部因素 |
3.1.2 内在因素 |
3.2 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存在的不良问题 |
3.2.1 表面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 |
3.2.2 观念因素——遗址保护与建筑标志性的冲突与矛盾 |
3.2.3 本质原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缺乏整体认识价值观 |
3.3 问题反思——整体性与遗址博物馆的融合 |
3.3.1 系统整体性 |
3.3.2 建筑整体性的理论基础 |
3.3.3 整体性对遗址博物馆建筑的意义 |
3.4 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念建构 |
3.4.1 核心性 |
3.4.2 开放性 |
3.4.3 适应性 |
3.4.4 多样性 |
3.4.5 模糊性 |
3.4.6 协同性 |
3.5 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 |
3.5.1 建筑设计目标 |
3.5.2 建筑结构层级 |
3.5.3 建筑核心要素分解 |
3.5.4 整体协同设计方法 |
3.6 小结 |
第4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研究 |
4.1 建筑空间 |
4.1.1 建筑空间的功能与意义 |
4.1.2 遗址保护与展示和建筑空间的关联性 |
4.2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设计 |
4.2.1 与一般文化博物馆选址差异 |
4.2.2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模式 |
4.2.3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设计思路及原则 |
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实用功能设计 |
4.3.1 建筑功能构成的匹配性与合理性 |
4.3.2 建筑空间布局的选择性 |
4.3.3 交通流线组织的秩序性 |
4.3.4 以实用功能为导向的建筑设计方法 |
4.4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场所设计 |
4.4.1 建筑场所 |
4.4.2 遗址保护与建筑场所的关联性 |
4.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场所的生成机制 |
4.5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 |
4.5.1 合理规划选址 |
4.5.2 配套适用空间 |
4.5.3 选择合适布局 |
4.5.4 组织秩序流线 |
4.5.5 建构场所精神 |
4.6 小结 |
第5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环境协调性设计研究 |
5.1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 |
5.1.1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兴起 |
5.1.2 遗址周边环境释义 |
5.1.3 遗址周边环境构成 |
5.1.4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5.1.5 遗址周边环境对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影响 |
5.1.6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原则 |
5.2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 |
5.2.1 保护范围划定层级 |
5.2.2 保护范围划定原则 |
5.2.3 执行遗址保护规划,开展遗址周边环境保护 |
5.3 自然环境协调性设计 |
5.3.1 适应气候,营造功能建筑 |
5.3.2 地下建筑,保护地形地貌 |
5.3.3 化整为零,适应地形地貌 |
5.3.4 形式消隐,降低环境扰动 |
5.3.5 乡土建筑,融入环境保护 |
5.3.6 现代简约,表达可读特征 |
5.4 城市环境协调性设计 |
5.4.1 融入肌理,保护城市历史格局 |
5.4.2 形象控制,协调尊重城市风貌 |
5.4.3 界面围合,营造整体空间环境 |
5.4.4 贴近生活,更新城市生态环境 |
5.5 社会环境协调性设计 |
5.5.1 遗址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
5.5.2 遗址博物馆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 |
5.5.3 一个案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
5.6 遗址博物馆建筑环境协调性设计策略 |
5.6.1 三位一体,整体设计 |
5.6.2 消隐体量,融入环境 |
5.6.3 时代精神,对话环境 |
5.6.4 文脉传承,整合环境 |
5.6.5 人文设计,服务社会 |
5.7 小结 |
第6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技术适宜性设计研究 |
6.1 适宜技术 |
6.1.1 技术的最小干预性 |
6.1.2 技术释义 |
6.1.3 适宜建筑技术 |
6.1.4 遗址博物馆建筑的适宜技术 |
6.2 遗址破坏性主要原因分析 |
6.2.1 人为保护性破坏因素 |
6.2.2 遗址自然病害及主要影响因素 |
6.2.3 室内遗址病害的控制策略 |
6.3 实施预防性遗址保护技术 |
6.3.1 宏观层面——遗址保护规划 |
6.3.2 中观层面——遗址博物馆建筑(遗址公园) |
6.3.3 微观层面——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技术 |
6.4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程序性 |
6.4.1 建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工作程序的重要性 |
6.4.2 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程序 |
6.4.3 建筑设计的工作程序 |
6.4.4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工作程序 |
6.5 遗址博物馆建筑工程保护技术 |
6.5.1 可逆性建筑技术 |
6.5.2 遗址本体防水与防潮 |
6.5.3 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 |
6.5.4 抗震与结构 |
6.5.5 遗址基坑加固、防水与外观处理 |
6.5.6 室内温湿度控制 |
6.5.7 遗址展示照明 |
6.5.8 建筑设备技术 |
6.5.9 乡土技术 |
6.5.10生态节能技术 |
6.5.11新技术探索应用 |
6.5.12数字遗址博物馆技术 |
6.6 遗址博物馆建筑技术适宜性设计策略 |
6.6.1 实施预防保护,依托开展设计 |
6.6.2 遵循保护程序,实施系统保护 |
6.6.3 避免遗址伤害,降低遗址病害 |
6.6.4 选择适宜技术,提高保护效果 |
6.6.5 创新保护手段,适应时代发展 |
6.7 小结 |
第7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设计研究 |
7.1 遗址保护与建筑形态 |
7.2 博物馆建筑形态 |
7.2.1 建筑形态概念 |
7.2.2 建筑形态内涵 |
7.2.3 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内涵 |
7.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的适应性 |
7.3.1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的演变 |
7.3.2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因 |
7.3.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的意义 |
7.4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创作方法 |
7.4.1 基于遗址文化特征的直接表现 |
7.4.2 基于遗址主题阐释的抽象表现 |
7.4.3 基于传统文脉延续的对话表现 |
7.4.4 基于遗址场地特征的场所表现 |
7.4.5 基于建构差异特征的对比表现 |
7.4.6 基于遗址环境协调的整体表现 |
7.4.7 基于兼顾生态节能的技术表现 |
7.4.8 基于高技创作倾向的时代表现 |
7.4.9 基于抢救性保护的合建表现 |
7.4.10基于整体保护的生态博物馆表现 |
7.5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设计策略 |
7.5.1 标准与尺度把握 |
7.5.2 文态与生态兼顾 |
7.5.3 部分与整体统一 |
7.5.4 历史与现代融合 |
7.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附表 1:中国遗址博物馆统计分析表 |
附表 2:国外遗址博物馆统计分析表 |
参考文献 |
着作文献 |
期刊文献 |
文化遗产保护规则 |
硕博论文 |
网络资料 |
法律法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信息诠释与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本文架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现状问题 |
第一节 考古遗址博物馆概念界定 |
一、宽泛的“遗址” |
二、考古学中的“遗址” |
三、“考古”的含义 |
四、“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定义 |
第二节 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现状与问题 |
一、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与现状 |
二、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考古遗址博物馆国内研究综述 |
一、1949年至1978年:研究的萌芽期 |
二、1979年至2004年:研究的发展期 |
三、2005年至今:研究的飞跃期 |
第二节 考古遗址博物馆国外研究综述 |
一、遗产的诠释与展示研究 |
二、国际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
第三节 相关理论研究 |
一、公众考古学相关理论 |
二、传播学相关理论 |
三、诠释学相关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考古支撑 |
第一节 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关系辨析 |
一、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对考古的希望 |
二、树立展示传播的考古工作意识 |
第二节 考古发掘的支撑 |
一、考古发掘的现状与问题 |
二、利于展示传播的考古发掘对策 |
第三节 发掘报告的支撑 |
一、报告编写的现状与问题 |
二、利于展示传播的报告编写对策 |
第四节 考古研究的支撑 |
一、考古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二、利于展示传播的考古研究对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内容诠释 |
第一节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三个还原 |
一、从古代人类到现代人类的三个过程 |
二、从现代人类到古代人类的三个还原 |
三、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三层传播 |
第二节 发掘研究的还原 |
一、发掘研究还原的6W展示内容框架 |
二、案例分析:殷墟博物苑 |
第三节 废弃埋藏的还原 |
一、废弃埋藏还原的6W展示内容框架 |
二、案例分析:明孝陵博物馆 |
第四节 生产生活的还原 |
一、生产生活还原的6W展示内容框架 |
二、案例分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方式 |
第一节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遗址展示 |
一、考古遗址博物馆遗址展示方式 |
二、考古遗址博物馆遗址展示的问题与对策 |
第二节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遗物展示 |
一、物的再脉络化 |
二、故事性 |
第三节 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的真实 |
一、何为真实 |
二、历史真实 |
三、艺术真实 |
四、如何保证真实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为了公众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
附录 |
附录Ⅰ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起源 |
附录Ⅱ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类型划分 |
附录Ⅲ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等级分析 |
附录Ⅳ “殷墟发掘与研究简史”展示大纲 |
附录Ⅴ “大明孝陵”展示大纲 |
附录Ⅵ “日出江花——河姆渡文化展”展示大纲 |
附录Ⅶ 2012年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名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揭秘北京王府井古人类的生活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
遗址出土了什么稀奇物? |
如何分析和解释出土的标本? |
出土的标本有何用处 |
四、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开馆(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发现记[N]. 李超荣. 中国文物报, 2021
- [2]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杨凌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3]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遗存的发现与判定[J]. 向金辉. 北方文物, 2020(06)
- [4]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遗址的研究与保护[J]. 李超荣,李浩. 北京文博文丛, 2019(04)
- [5]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D]. 石晓润. 山西大学, 2020
- [6]基于文化表达的西安半坡博物馆入口空间改进设计研究[D]. 贺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7]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D]. 裴胜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8]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信息诠释与展示研究[D]. 黄洋. 复旦大学, 2014(03)
- [9]揭秘北京王府井古人类的生活活动[J]. 李超荣,李浩. 化石, 2012(02)
- [10]史前遗址博物馆发展史简述[J]. 何周德. 史前研究, 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