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成分分析在饲草的概率养分及分析特性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书[1](2016)在《饲用油菜植株营养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导致饲草紧缺,尤其在冬春季节尤为严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油菜生长速度快、营养体产量高,不仅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植株还可以用作饲草。油菜具有较强的耐寒性,适宜在冬春季节种植,能有效地缓解冬春季饲草缺乏的情况。种植饲用油菜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并获得较高种植效益。为更好地对饲用油菜进行高效利用以及选育最佳营养成分含量的饲用油菜,分析其营养成分含量、测定并评估其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效率和饲养效果,并掌握控制其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基因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研究群体由300份甘蓝型油菜材料组成,去除生长不正常的材料,田间取样的有279份。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Van Soest法对样品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酸不溶灰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无氮浸出物这10个饲用营养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广泛分布于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的大量SNP标记,对该自然群体进行群体结构、亲缘关系以及连锁不平衡(LD)分析;基于群体的LD状态,利用SNP标记对饲用品质性状进行初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本研究中的油菜群体在水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酸不溶灰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共10个与油菜饲用品质相关的性状都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并符合典型的数量性状的特点,多个性状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2.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分析:本研究采用3791个SNP标记对300份材料组成的自然群体分别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与亲缘关系分析。分析结果将该群体划分为P1、P2两个类群。其中P1类群占26.2%,包含79份材料;P2类群占73.8%,包含221份材料。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约有57.63%的材料的亲缘关系值为0,亲缘关系值小于0.05的比例占71.78%,总体上亲缘关系值在0.5以内的材料达到了总比例的99.15%,表明该群体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弱,对关联分析的影响较小。3.连锁不平衡分析:A、C亚基因组的LD(r2)均随着物理距离的增加而下降,且两个亚基因组的衰减程度不同。当r2的阈值设为0.2时,A亚基因组的平均衰减距离约为150Kb,而C亚基因组的平均衰减距离约为750Kb,说明白菜被更广泛地运用于甘蓝型油菜的育种中。4.油菜饲用品质各性状的关联分析:在Q+K模型下,利用TASSEL5.1软件的MLM模型程序,对群体材料各性状的表型值分别进行全基因组SNP关联分析,共检测出50个标记位点与目标性状呈极显着关联,这些标记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其中与粗蛋白含量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2个;与粗脂肪含量相关联的位点有3个;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4个;与酸性洗涤纤维相关联的标记有4个;与酸性洗涤木质素相关联的位点有1个;与酸不溶灰分含量相关联的标记有6个;与半纤维素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10个;与纤维素相关联的标记有15个;与无氮浸出物含量相关联的标记有5个。5.候选基因预测:通过分析显着SNP位点的LD区域与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共筛选出62个候选基因。其中,7个基因GDH2、GRP17、ADC2、AT1G31150、AT5G06839、AT3G22980和AT5G06800与粗蛋白含量有关,通过影响氨基酸的合成与基因的转录或翻译,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9个基因与粗脂肪含量相关:OLEO1、AT1G54570、ACBP4、AT3G04360、LTL1、LPP3、AT1G56670、AT5G03610和AT3G05180,它们编码的蛋白质通过参与脂类的各种生理活动来调节脂类的代谢与累积;11个基因与粗纤维含量有关:其中XND1、CESA6、CSLA07和CESA8通过编码纤维素合酶影响纤维素的含量;MUCI10、AGP17、AGP12、AGP1、AT4G38940、AT1G55270、VGT1所编码的蛋白质通过影响糖类的合成与运输,从而影响半纤维素的含量;39个基因与酸不溶灰分有关:FSD3、FTRA1、FRO4、ZIP6、KT1等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主要通过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来调节灰分的含量;6个基因与无氮浸出物含量相关:RCA、EULS3、SWEET9、PGP1、AT2G39470和AT5G54800,它们编码的蛋白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或影响糖类和淀粉的代谢来影响无氮浸出物的含量。
张彦虎[2](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孔汶汶[3](2015)在《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油菜除草剂胁迫诊断及生理信息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细农业是一种既能提高农业产量与品质,又能优化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目标优化的新型农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田作物生理信息的获取是精细农业信息获取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之一,传统方法对作物生理信息的获取敏锐性不足、耗时费力,不能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作物生理信息快速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对农情状态进行快速、实时的监测和诊断,且不破坏作物,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提高了农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促进传统的经验型农业向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本研究以在我国种植广泛、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的甘蓝型油菜为研究对象,应用光谱、成像和图谱融合技术实现了3种油菜常用化学除草剂的胁迫诊断和油菜生理指标的快速测定,对油菜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发展绿色农业,实施农药减施技术,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3种油菜除草剂(草除灵、丙酯草醚及胺苯磺隆)胁迫诊断的特征波长选取方法,建立了油菜不同生长期不同除草剂随施药时间的胁迫程度诊断模型,结合植被指数显着性分析实现了大田和盆栽油菜除草剂药害的快速诊断。针对油菜3种常用除草剂施药后的胁迫效应(大田试验为施药后7、14和21天;盆栽试验为施药后12、24、36、48和72小时),提出了特征波长提取的二阶导数法,分别提取除草剂胁迫程度和种类诊断的特征波长,建立了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结果表明:①针对油菜施药后的胁迫程度的最佳诊断时间,苗期草除灵为施药后21天(大田)和36小时(盆栽),与植被指数RVSI与PRI显着相关;苗期丙酯草醚为施药后7天(大田)和12小时(盆栽),与植被指数DVI、PRI和VSR显着相关;苗期胺苯磺隆为施药后48小时(盆栽),与植被指数DVI、GNDVI、RVSI和SIPI显着相关;抽薹期草除灵胁迫程度与植被指数GNDVI、SIPI和VSR显着相关,胺苯磺隆与植被指数PRI显着相关。②针对除草剂种类的胁迫诊断,苗期大田试验中丙酯草醚与草除灵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区分识别率为96.3%(施药21天),盆栽试验中胺苯磺隆与丙酯草醚和草除灵的区分识别率为80.00%左右;抽薹期大田试验中草除灵与胺苯磺隆的区分识别率为100%(施药14天)。(2)研究了基于空间灰度共生矩阵不同方向角(0。、45。、90。、135。和平均角度)的纹理信息提取方法,建立了油菜不同生长期3种除草剂胁迫程度的纹理信息诊断模型和特征光谱-纹理信息融合诊断模型,实现了除草剂胁迫程度的多源信息融合诊断。研究提取了特征波长图像上基于空间灰度共生矩阵不同方向角(0°、45°、90°、135。和平均角度)的8个纹理信息(均值、方差、逆差矩、对比度、非相似度、熵、角二阶矩和相关性),建立了除草剂胁迫程度诊断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结果表明:①纹理信息诊断模型的最佳输入变量为135。方向上的纹理信息;②草除灵、丙酯草醚、胺苯磺隆的胁迫程度诊断最优模型分别为融合诊断模型(施药7天,识别率为86.67%)、纹理信息模型(施药14天,识别率为93.3%)、融合诊断模型(施药7天,识别率为85.0%)。(3)提出了光谱数据组合预处理方法和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建立了油莱苗期和抽薹期叶片生理信息的全谱和特征波长快速无损检测模型。针对除草剂胁迫下油菜叶片生理信息(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建立了不同组合预处理下的偏最小二乘法PLS、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极限学习机ELM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对MDA的预测,苗期和抽薹期的最优模型分别为基于特征波长的ELM模型(Rp=0.929)和全谱PLS模型(Rp=0.923);②对POD的预测,苗期和抽薹期的最优模型分别为基于特征波长的PLS模型(Rp=0.877)和基于特征波长的ELM模型(Rp=0.920);③对SOD的预测,苗期和抽薹期的最优模型分别为基于特征波长的PLS模型(Rp=0.936)和基于特征波长的ELM模型(Rp=0.798);④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预测,苗期和抽薹期的最优模型分别为全谱PLS模型(Rp=0.931)和基于特征波长的ELM模型(Rp=0.934);⑤针对4个生理指标,分别选取不同年度(2011和2012年度)相同的特征波长所建最优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均大于0.825。(4)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图谱合一”的特性,建立了油菜叶片MDA、POD、S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PLS预测模型,构建了油菜叶片4种生理指标预测分布图,首次实现了非生物胁迫下油菜叶片生理信息的分布可视化,为逆境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张洁[4](2014)在《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及变迁的社会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历史时期亚洲象的研究是历史动物地理领域的重要选题,也为历史环境变迁研究所关注,是目前学术界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跨学科课题。历史上,亚洲象曾经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境内的大部分地域,然而,今天它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与南部的某些地区,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亚洲象的分布在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学界关于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变迁的研究,多囿于文焕然等人的研究结论,认为在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逐渐南移,是受气候冷暖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略显笼统,在深入和细化上略有不足。本论文尝试突破前人套路,对亚洲象分布变迁的研究做一个有历史依据的新探讨,以期有所创新。论文在全面把握前人研究及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地理学、动物学等学科方法,比较系统、认真地复原了历史时期中国境内亚洲象的分布与变迁。通过区域划分法,划分了五个区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贵高原,清楚地复原与再现了历史上中国境内亚洲象的分布区域,以及其自北向南逐步退缩的变迁过程,揭示了亚洲象的分布变迁不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存在连续性。本选题始终遵循尽可能细化历史时期亚洲象在分布区域和变迁时段上的研究原则,把研究内容精细化,并通过分析强调在每一区域、每一时段内,影响亚洲象分布变迁的原因是不一致的,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人类的社会需求对其分布变迁所产生的影响却是贯穿于始终。论文在剖析历史时期驯象和豢象、猎象、象牙贸易与象牙利用等人类社会在获取亚洲象资源时,通过复原各类需求史,深入探讨了各种需求活动对亚洲象分布变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亚洲象的驯化经历了从需求性驯化到保护性驯化的过程;(2)驯象的豢养从野外放养、圈养过渡到自然保护区内保护性的“养”象;(3)猎杀亚洲象从“逸乐”狩猎演变到偷猎;(4)象牙贸易从“朝贡贸易”走向非法贸易;(5)象牙利用从朦胧起步发展到保留传承。论文从人类社会需求的角度,依据翔实的史料,结合驯化地理学以及亚洲象在生态学和行为学上的独特性,对以上各种需求活动作了全新地阐释,认为在人类社会对驯象和象牙等资源不断增长和推陈出新的需求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亚洲象的生境和种群数量受到了渐趋难以逆转的影响,迨至今天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论文在剖析人类社会需求时,为了更清晰地分析每一需求活动,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最具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五个个案:(1)明代驯象的豢养;(2)宋代的猎象活动;(3)宋代“瑳象雕牙”业及其市场消费状况;(4)唐代官吏的象笏消费:(5)宋代的象牙贸易及流通过程。从翔实的史料入手,结合亚洲象的生物学特点,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人类社会的某些特殊需求对亚洲象的分布变迁所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意义深远的。本选题通过翔实细化的研究,在论文中得出了两个主要观点:(1)历史时期中国境内亚洲象的分布存在自黄河流域向云贵高原逐渐南退的变迁过程,在地域和时段上都具有连续性;(2)气候冷暖变化难以解释历史时期亚洲象的分布变迁,人类的农业开发活动也难以解释历史时期亚洲象的分布变迁。本文研究认为,人类社会需求是影响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变迁的重要原因。本论文的探索是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对相关研究及当今云南地区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的保护等均具有一定可资借鉴的意义。当然,囿于资料搜集、技术手段和学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难免“顾此失彼”,一些不够完善的内容需要依据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新成果的出现,仍需不断去加以改进。
孙永刚[5](2014)在《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与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的关系。本文涉及的年代范围是距今10000-3500年间,约相当于地学界的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时期,或考古学界的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的完善,围绕着不同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生业方式等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总体来看,缺乏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经济形态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主要原因是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缺少有效的科学手段获取相关的实物资料,例如,最能反映古代农业经济特征的植物遗存资料就十分缺乏。随着近些年来植物考古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浮选法的广泛应用,反映西辽河上游地区生业方式的资料日益丰富。尤其是最近几年,在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古文化遗址(兴隆沟、魏家窝铺、哈民忙哈、三座店和二道井子遗址等)发掘过程中,采用浮选法,发现了大量的炭化植物遗存。通过对典型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进行分类、种属鉴定、分析与讨论,这为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不同考古学文化时间段生业方式的选择与变化等提供了科学的实物资料,而这些新资料将有助于我们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旱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生态环境对北方旱作农业的影响、农作物遗存与其他经济类型的比重关系等问题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典型遗址进行系统的植物浮选,获得了第一手植物考古遗存资料。通过对这些植物遗存的生长习性、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进行分析与讨论,有助于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对西辽河上游地区古代文明产生的动因与过程的探讨。论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章,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浮选植物种子。介绍了兴隆沟第一地点的遗址背景、植物浮选过程,并对兴隆沟第一地点出土炭化植物遗存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第一地点出土炭化粟和黍,从其细部形状特征与籽粒的大小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地点的出土的粟和黍是介于野生与栽培之间的品种,通过对第一地点周边微环境考察,西辽河上游地区是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地之一。第3章,魏家窝铺遗址浮选植物种子。介绍了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背景资料、植物浮选的过程,并对魏家窝铺遗址出土炭化植物遗存进行了分类、分析与讨论。魏家窝铺遗址所在红山文化早中期,出现了以粟和黍两种农作物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但炭化植物遗存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表明,当时的农业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的生业方式还是渔猎经济。第4章,哈民忙哈遗址浮选植物种子。介绍了哈民忙哈遗址的背景资料、植物浮选情况,对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炭化木屑、植物种子进行了综合分析。哈民忙哈遗址所在的红山文化晚期,出土了粟、黍和大麻三种农作物,说明当时出现了旱作农业,但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较低,当时的农业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生业方式应该还是以渔猎经济为主。第5章,二道井子遗址浮选植物种子。介绍了二道井子的遗址背景、植物浮选过程,对二道井子遗址出土的炭化木屑、植物种子进行了综合分析,二道井子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了以粟、黍、大豆和大麻四种农作物种子,这四种农作物种子,粟和黍无论是出土概率还是绝对数量都非常高,综合分析,当时的农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并出现了以大豆和大麻为主的新的农作物品种,相对多的农作物品种组合,一定意义上降低了食物资源的风险系数,同时在出土炭化植物遗存中还包括了大量的杂草类植物种子,表明,当时的农业较之新石器时代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还未进入精根细作的农业经济阶段,遗址出土的大量的动物骨骼,说明狩猎与畜牧在二道井子先民的经济生活中是农业的重要补充。第6章,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系统与生业方式的变化。系统介绍与分析了西辽河上游地区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并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遗址分布进行了综合探讨,同时,在兴隆沟第一地点、魏家窝铺、哈民忙哈、二道井子遗址浮选结果的基础上,对西辽河上游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时间段处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遗址进行了区域性调查与植物浮选工作,通过上述典型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结果,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不同时间段人类活动与生业方式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不同时间段的人类活动与生业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与黄河流域人类活动与生业方式的选择之间的异同。第7章,结语。阐述了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人类活动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问题,植物遗存在不同考古学文化时间段的差异,对当时的生业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赵直[6](2014)在《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人类社会为了呵护自然环境采取的有效措施,同时,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也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实验场所。无论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初衷如何,这种依靠法律和制度后天划定的区域无疑会对当地的原住民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可以说,原住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保护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天生注定的。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失去了当地居民的支持,保护区的管理将举步维艰,保护区的目标也将化为泡影。如果说,建立保护区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处理好保护区与原住民之间的人—地关系问题,从而达到保护区的真正目的则是需要我们长期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论题。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东天山博格达峰北麓,是新疆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以保护原始的温带山地系统为主要目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早在保护区建立之前,这片区域上便生活着以哈萨克牧民为主体的众多原住民。保护区所管辖的生态要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当地居民眼中用以维持生计的资源。近年来,保护区呈现出草场退化、天池湖面萎缩等环境问题,相应的治理措施也接踵而至,如生态移民、以草定畜、禁牧等。分析这些制度的出发点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归因于当地依靠天然草场快速发展的畜牧业,认为畜—草之间存在着线性可逆的关系,减少或者切断畜—草之间的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背景下的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不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且对自然资源高强度依赖的社会环境也同样脆弱,管理者凭借的理论基础的合理性和制度措施的效性是保护区能否得到良好地恢复和发展的关键,这也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将社会—生态系统和恢复力理论引入对保护区人—地关系的研究之中,将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会)视为一个复合系统——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以人—畜—草之间的矛盾为主线,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外部扰动因素;通过对系统自建国以来的适应性循环分析厘清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部动因;以此为据选择替代性因子,实现对保护区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定量测算,将测算结果作为评价保护区管理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依据,并最终提出以建立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良性恢复力为目标的弹性管理策略。遵循上述逻辑思路,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了制度变更、旅游发展和气候变迁的干扰。这些来自系统外部的干扰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正是人、畜、草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受到外部干扰后发生的改变以及适应的过程,不断塑造、影响着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状态和运行轨迹。研究发现,制度变更引发的生产资料产权的再分配是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受到的最主要的外部干扰,其影响力也最为深刻。(2)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以适应性循环的方式运行和发展。由人—畜—草之间互动作用造就的系统连通度和潜力的变化决定了系统基本状态与所处的循环阶段。1949-2011年期间,系统先后经历了三次适应性循环过程。第—循环过程,从1949年至1957年;第二循环过程,从1958年至1978年;第三循环,从1979年开始至今尚未结束。目前,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正处于第三次循环稳定守恒阶段(K)的中后期。(3)恢复力不仅是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能否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衡量标准,也是衡量保护区制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研究将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第三循环阶段的中后期(2000—2011年)作为恢复力研究的时间范围,将保护区系统分为以牧户为代表的社会亚系统和以保护区草地为代表的生态亚系统,分别测算了两个亚系统的恢复力。发现保护区社会亚系统的恢复力自2005年开始迅速下降;保护区生态亚系统的恢复力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生态亚系统恢复力的这种状态与牲畜的数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而是体现出了与保护区的降水量显着相关性。因此,研究认为在第三循环周期内,保护区管理采取的针对牲畜的措施未能有效解决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也无助于保护区生态多样性的维持和发展。(4)至此,研究认为导致保护区管理制度失效原因有两点:第一,基于平衡理论的制度设计将保护区人、畜、草视为各自独立的要素,他们之间是一种简单线性关系,忽视了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外部干扰的不确定性;第二,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盲目自信,忽视了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因此,研究从宏观区域、保护区域和牧民尺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弹性管理策略。宏观区域尺度上以转变制度设计理念,提供政策支持为主体;中尺度上研究认为以移动放牧与建设养畜相结合优于单纯的建设养畜、小规模的草场集体产权优于以户为单位的草场私有产权、承载力管理在保护区尺度上实施比在牧民尺度上更加有效、大众旅游应该向生态旅游转变;牧民尺度上应该鼓励、促进牧户间的合作。
程碧海[7](2009)在《湖北省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是“万物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所有的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对于社会经济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供给日趋短缺;而且由于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退化严重,产生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的土地问题。协调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不仅是土地科学前沿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已经被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政府所认同和接受。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基础莫过于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促进中部崛起是继东部开放、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中央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土地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中部六省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2007年12月国务院对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的武汉“1+8”城市圈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批准,为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提供了机遇,但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湖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因此,研究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建设生态系统,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土地协调利用”和“生态系统建设”的概念;通过对湖北省2004年-2006年生态足迹的分析找到了湖北省目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的生态敏感区进行了分区和研究,并在土地整理和生态补偿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参考国内外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对湖北省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1)对湖北省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和自然环境社会资源的调查研究表明:近几年,湖北省土荒山荒地面积大幅减少,水土流失严重,陡坡耕地面积也有所减少,而林地面积出现增长势头,尤其是未成林造林地大幅提高,表明湖北省荒漠化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着成效。2000年以来,湖北省水域面积呈急剧下降态势,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大大减弱,湿地水禽的种类、数量明显减少。(2)2006年湖北省各地市州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超载最严重的是武汉市,最少的是恩施自治州,湖北省平均水平与世界和中国平均水平相比,湖北省生态超载率较高,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1.87倍,是中国平均水平的3倍。从生态效率来看,湖北省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1/4.3,还不到中国的平均水平。湖北省生态协调性比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都要差,仅好于日本和韩国。这些都表明湖北省生态处于不可持续状态。(3)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的土地进行了生态敏感度分析,根据生态敏感度不同可将湖北省的土地资源划分为五个区:轻度生态敏感区、一般生态敏感区、中度生态敏感区、重度生态敏感区和极端生态敏感区。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生态敏感度,湖北省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生态建设和保护区。(4)根据环境友好型土地功能分区的原则和依据,结合土地生态敏感度分区,将湖北省土地划分为四大协调发展区,并针对各区构建了对应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各区的管制措施。
王战平[8](2014)在《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了制约引黄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引黄灌区取水总量为65×108m3,其中农业用水占90%,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0%,农业用水比重偏高,利用效率低。本文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并存这一问题,采用模拟与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引黄灌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基于GIS和RS等先进工具,建立引黄灌区的SWAT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到灌区水资源管理中;在对引黄灌区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求解,确定了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降水频率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调查研究宁夏引黄灌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从而找出引黄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2)基于SWAT模型构建引黄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引黄灌区1990-2012年的气象、水文等资料进行模拟,以相对误差、相关系数和纳什效率系数3个指标为标准,以2000-2006年实测月径流量和输沙量对模型的敏感参数进行率定,并以2007-2011年的实测月径流量和输沙量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站点的模拟结果基本满足模型评价要求,说明SWAT模型适用于引黄灌区的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可以为引黄灌区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3)运用SWAT模型对引黄灌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径流的可能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引黄灌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流量的排序为耕地>林地>草地。(4)以2009年为现状水平年,在考虑节水措施的基础上,对规划水平年2015年和2025年引黄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预测,利用定额法预测引黄灌区规划水平年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需水量。用已建立的引黄灌区SWAT模型对径流量进行预测,从而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的可供水量,进而对引黄灌区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水量进行供需平衡分析。(5)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原则,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确定模型的相关参数后,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该多目标配置模型求解,从而得到2015,2025两个规划水平年50%,75%,90%三个降水频率下优化配置结果。并对优化配置结果分析,从而对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的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曾维军[9](2014)在《基于农户意愿的减施化肥生态补偿研究》文中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是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施肥观念与方式、对化肥利用率的认知又是造成化肥使用不合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鉴于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形势,2008年以来,洱海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共筹措资金30亿元,通过修建环湖截污管道、在河道入湖口修建湿地等方式治理洱海污染,但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分散性、随机性等特点,没能从根源上遏制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洱源县6乡镇位于洱海流域的上游,每年通过6乡镇注入洱海的水量约占其补水总量的70%。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化肥施用量,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那么,能否利用洱海流域部分污染治理资金及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洱源县农户减施化肥生态补偿,从源头上治理洱海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化肥施用量在洱源县历年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如何?研究区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确定施肥量、减施化肥意愿受哪些因素影响?不同农作物在不同减施化肥处理中的生态补偿标准是多少?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分别对洱源县30年间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变化以及农户确定施肥量、参与减施化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并以农用地经济等为依据,将研究区耕地划分为高、中、低三等,分别核算出水稻、玉米、大麦在不同减施化肥处理及不同耕地等级的生态补偿标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本部分研究目标是确定不同阶段各种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中化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变化,为研究区种植农作物减施化肥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1983-2012年洱源县统计年鉴共3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化肥的投入-产出效益低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四阶段化肥年增长率相同的情况下,1983-2012年四阶段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投入-产出效益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第四阶段(2008-2012)比第一阶段(1983-1995)下降了7.8倍,四阶段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最高的为第二阶段。研究内容二:研究区农户施肥现状及农户确定施肥量、参与减施化肥意愿的影响因素。本部分研究目标是确定农户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态度与动机,农户确定施肥量及参与减施化肥的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施肥行为以农作物产量最大、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施肥行为主观性强,存在过量施肥、施肥结构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低等问题;农户参与减施化肥的愿望较强烈,参与的动机前三位主要为政府有补贴并组织培训,全镇、全村统一实行,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支出。对农户施肥量有影响的公因子大小排序为: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知>政府涉农政策>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户参与减施化肥有影响的公因子大小排序为:政府涉农政策>农户对化肥的认知>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研究内容三:‘核算出研究区主要粮食作物在不同减施化肥处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本部分研究目标是确定不同等级耕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在不同减施化肥处理的生态补偿标准,以此评价农户在参与减施化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损失。首先,以研究区农用地分等定级经济等为依据,确定了水稻、玉米、大麦高产田标准分别为>643、>638、>384kg/亩;中产田标准分别为526-643、522-638、314-384kg/亩;低产田标准分别为<526、<522、<314kg/亩。其次,构建研究区成本-收益函数模型,以常规施肥为参照,核算出了水稻、玉米、大麦在不同减施化肥处理中在高、中、低等级产田的生态补偿标准。最后,根据各个乡镇不同粮食种植面积及耕地等级,经测算,在分别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减半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时,6乡镇3种粮食作物的补偿总额分别为-4955.0、3181.2、9209.6万元。综合三方面研究内容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存在过量施肥、施肥结构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低等问题,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增产效应逐步下降,研究区农户现有施肥方式存在减施化肥的空间。(2)农户施肥量主要受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性别、文化程度等个人特征与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影响。政府补贴与政府组织教育培训是农户决定是否参与减施化肥的关键因素;农户对化肥利用率与品牌的认知对农户是否参与减施化肥产生较大影响;具有风险偏好、性别为男性、文化程度较高、有特殊经历的农户,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生的废弃物较多、农业收入较高、属于科技创新示范户的家庭更倾向于在农业生产中减施化肥;农户的环境污染与绿色产品的认知水平对农户是否参与减施化肥基本不产生影响。(3)以经济等为依据划分耕地等级进行减施化肥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等级耕地农户投入-产出收益,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在减半施肥与不施肥处理中,亏损的农户应根据种植的粮食作物在不同耕地等级得到相应的生态补偿,6乡镇粮食作物实施减半施肥与不施肥处理的生态补偿金额为每年洱海污染治理投入资金的20%,在研究区实施减施化肥生态补偿资金有保障;此外,测土配方施肥不但减少了施肥量,而且增加了农户收入,应加大推广力度。
于金娜[10](2014)在《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世界各国的林业实践来看,补贴制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降低林农经营风险、提高林农投资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因此实施补贴成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扶持林业的政策工具之一。鉴于国内外关于林业补贴标准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区域的差别,如热带雨林区、温带林区及草原等,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立地类型的造林,如山地造林、丘陵造林、平原造林等,以及造林类型,如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生态林等,所以即使这些研究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些结论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冲突。除此之外,已有的研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考虑到树种的差异对造林补贴的影响。在实践中,由于补贴标准制定不科学而导致了政策效率低且执行成本高,最终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合理的造林补贴标准,使其既符合政府追求的社会利益,也能兼顾林农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造林项目的效率、降低项目执行成本,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多数的林业补偿标准是由政府制定的,然后在补贴政策试点过程中,结合农户的诉求慢慢地调整补贴标准以优化补贴政策,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补贴的效率,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和效果,本研究引入自愿环境协议方法,在充分考虑受偿者及政府意愿的前提下,确定合理可行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从农户角度出发,政府给予的造林补贴标准要高于农户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即通过机会成本法和受偿意愿法权衡得出的造林补贴标准);从政府角度出发,其愿意支付的造林补贴标准最高额度是造林所实现的生态效益价值;在充分考虑两者补贴诉求的前提下,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自愿环境协议框架的政府—农户协商模型,来确定合理造林补贴标准,并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区域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基于此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机会成本、受偿者意愿、碳吸存效益内部化、自愿环境协议等方法,以边际农地上造林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项目补贴标准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补贴标准的核算方法,为建立和优化造林补贴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建立新的研究框架。首先,本研究分别利用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方法,分析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此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林农接受补贴的底限。对于农户进行农地造林而言,农户会选择造林的机会成本,是林农选择继续农地经营、转变为牧地经营或者直接撂荒等几种用途中收益最大用途所带来的收益。所以,如果政府想激励农户进行造林,其给予的补贴就必须保证农户选择造林所是所有土地用途中收益最大的,通过该思路得到的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衡量林农可以接受的最低补贴。为了从主观上得到农户愿意接受的补贴标准,本研究还设计了农户受偿意愿调查问卷,以便获取农户主观上能够接受的最低补贴。最后,还对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因为考虑到受偿意愿具有主观性,且农户容易高估其受偿意愿,这里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机会成本作为基准。通过实证分析,在私人轮伐期内,如果期望农户参与造林项目,需要给予的补贴标准为2405元/公顷/年,为了使农户将私人轮伐期延长至社会最优轮伐期,农户的造林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其次,将森林的碳吸存效益价值化,分析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并以此标准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政府愿意支付补贴的最高限。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关于沙棘生长的相关信息,将沙棘林的固碳量进行价值化,得到实现碳吸存效益的最大化时的补贴标准净现值为39591.40元(2174元/公顷/年,共计34年),即为政府愿意支付的最高补贴标准。最后,基于林农和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确定自愿环境协议下的最优造林补贴标准。将当前环境管制方式中具有优势的自愿环境协议引入到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中,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这样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充分体现了协议双方的诉求及其意愿。在社会最优轮伐期内,测算得到农户在34年内的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而政府的补贴净现值为39591.40元,由于前者小于后者,因此关于造林补贴的自愿环境协议可达成。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林农和政府的诉求,经过双方协商,最终将造林补贴补贴净现值确定为双方的平均值即39408.78元,而具体的补贴方案为,1-21年按照农户的需求给予补贴2405元/公顷/年,而从22年至34年继续给予补贴1294元/公顷/年。按这样的补贴标准和补贴年限,可以保证农户不仅在21年内不采伐,甚至在21年至34年间仍然不采伐,最终可以保证造林项目政策目标的实现。该研究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种植沙棘,所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将自愿环境协议纳入造林项目中,为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研究的理论价值。该研究思路不仅仅考虑了政府的支付额度,而且更顾及到了造林主体的补偿诉求,由此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自愿环境协议具有自身无法超越的优点,但是该方法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建议政府在进行造林政策时需要做好前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谨慎地对待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以保证造林实现碳吸存效益的生态目标。
二、主要成分分析在饲草的概率养分及分析特性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要成分分析在饲草的概率养分及分析特性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饲用油菜植株营养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1 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 |
1.1.2 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我国的饲草生产概况 |
1.3 饲用油菜的开发与利用 |
1.3.1 油菜简介 |
1.3.2 我国油菜的生产现状 |
1.3.3 饲用油菜的发展历史 |
1.3.4 饲用油菜生产与利用的优势 |
1.4 饲草营养价值的评定及其营养成分的测定 |
1.4.1 饲草营养价值的评定 |
1.4.2 饲草营养成分的化学测定 |
1.5 作物数量性状位点的解析方法 |
1.5.1 QTL定位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
1.5.2 关联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田间种植与样品制备 |
3.3.2 饲用品质的化学分析 |
3.4 SNP标记基因型测定 |
3.5 数据处理 |
3.5.1 表型数据分析 |
3.5.2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分析 |
3.5.3 连锁不平衡的衰减 |
3.5.4 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预测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植株营养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 |
4.2 群体结构 |
4.3 亲缘关系 |
4.4 连锁不平衡在AC基因组中的衰减 |
4.5 营养品质性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 |
4.5.1 与粗蛋白含量关联的SNP标记 |
4.5.2 与粗脂肪含量关联的SNP标记 |
4.5.3 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关联的SNP标记 |
4.5.4 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关联的SNP标记 |
4.5.5 与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相关联的SNP标记 |
4.5.6 与酸不溶灰分含量相关联的SNP标记 |
4.5.7 与半纤维素含量相关联的SNP标记 |
4.5.8 与纤维素含量相关联的SNP标记 |
4.5.9 与无氮浸出物含量相关联的SNP标记 |
4.6 候选基因的预测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饲用油菜品质分析与营养价值的评定 |
5.1.2 群体结构的影响与最优模型的选择 |
5.1.3 候选基因分析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缩略词表 |
附表2 自然群体300份油菜品系信息 |
致谢 |
(2)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2.2.4 能值分析理论 |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3)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油菜除草剂胁迫诊断及生理信息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作物生理信息检测研究现状 |
1.3 高光谱检测作物叶片生理信息的原理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高光谱成像数据采集系统 |
2.3 化学值测量方法 |
2.3.1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
2.3.2 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 |
2.3.3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方法 |
2.3.4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2.4 数据预处理方法 |
2.4.1 平滑处理 |
2.4.2 多元散射校正和变量标准化 |
2.4.3 导数光谱 |
2.4.4 去趋势处理 |
2.4.5 基线校正 |
2.5 特征波长提取方法 |
2.5.1 连续投影算法 |
2.5.2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 |
2.5.3 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采样法 |
2.5.4 加权回归系数法 |
2.6 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
2.6.1 目标信息提取方法 |
2.6.2 纹理特征 |
2.7 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 |
2.7.1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7.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2.7.3 极限学习机 |
2.8 模型评价标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光谱信息的油菜除草剂胁迫快速诊断方法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与试验样本制备 |
3.2.1 油菜样本栽培试验 |
3.2.2 油菜叶片苗期、抽薹期样本制备 |
3.2.3 油菜叶片高光谱成像数据信息采集 |
3.3 基于光谱信息的油菜苗期叶片除草剂胁迫快速诊断方法 |
3.3.1 油菜苗期叶片的光谱特性 |
3.3.2 特征波长提取 |
3.3.3 基于特征波长的同种除草剂胁迫程度判别模型 |
3.3.4 基于特征波长的不同种类除草剂胁迫判别模型 |
3.3.5 植被指数分析 |
3.4 基于光谱信息的油菜抽薹期叶片除草剂胁迫快速诊断方法 |
3.4.1 油菜抽薹期叶片的光谱特性 |
3.4.2 特征波长提取 |
3.4.3 基于特征波长的同种除草剂胁迫程度判别模型 |
3.4.4 基于特征波长的不同种类除草剂胁迫判别模型 |
3.4.5 植被指数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纹理特征的油菜除草剂胁迫快速诊断方法 |
4.1 引言 |
4.2 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及意义 |
4.3 基于纹理特征的草除灵胁迫程度诊断 |
4.4 基于纹理特征的丙酯草醚胁迫程度诊断 |
4.5 基于纹理特征的胺苯磺隆胁迫程度诊断 |
4.6 特征波长与纹理特征量融合建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高光谱信息的油菜叶片除草剂胁迫下生理指标快速检测方法 |
5.1 引言 |
5.2 试验样本制备 |
5.3 除草剂胁迫下油菜叶片丙二醛含量的高光谱检测方法 |
5.3.1 油菜鲜叶样本MDA含量统计分析 |
5.3.2 基于全谱的油菜叶片MDA含量的PLS预测模型 |
5.3.3 油菜叶片MDA含量预测的特征波长选取 |
5.3.4 基于特征波长的油菜叶片MDA含量的预测模型 |
5.4 除草剂胁迫下油菜叶片过氧化物酶高光谱检测方法 |
5.4.1 油菜鲜叶样本POD活性统计分析 |
5.4.2 基于全谱的油菜叶片POD活性的PLS预测模型 |
5.4.3 油菜叶片POD活性预测的特征波长选取 |
5.4.4 基于特征波长的油菜叶片POD活性的预测模型 |
5.5 除草剂胁迫下油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高光谱检测方法 |
5.5.1 油菜鲜叶样本SOD活性统计分析 |
5.5.2 基于全谱的油菜叶片SOD活性的PLS预测模型 |
5.5.3 油菜叶片SOD活性预测的特征波长选取 |
5.5.4 基于特征波长的油菜叶片SOD活性的预测模型 |
5.6 除草剂胁迫下油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光谱检测方法 |
5.6.1 油菜鲜叶样本可溶性蛋白含量统计分析 |
5.6.2 基于全谱的油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PLS预测模型 |
5.6.3 油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预测的特征波长选取 |
5.6.4 基于特征波长的油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预测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油菜除草剂胁迫下生理参数的可视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丙二醛含量空间分布成像图的获取 |
6.3 过氧化物酶活性空间分布成像图的获取 |
6.4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空间分布成像图的获取 |
6.5 可溶性蛋白含量空间分布成像图的获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及变迁的社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历史动物地理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历史时期中国境内亚洲象的研究现状 |
一、历史时期中国境内亚洲象的分布与变迁研究 |
二、影响历史上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与变迁的相关原因研究 |
三、历史上的驯象研究 |
四、历史上的象牙研究 |
五、历史上的象文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
一、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资料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时段和区域的界定 |
三、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之处 |
四、资料和方法 |
五、文中用词说明 |
第二章 中国境内亚洲象的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黄河流域亚洲象的分布与变迁 |
一、夏商:分布广泛 |
二、周代:逐渐退出 |
第二节 淮河流域亚洲象的分布与变迁 |
一、先秦:淮河南北皆有分布 |
二、秦汉至南北朝:淮南至淮北的漫游 |
三、隋唐:淮南多象 |
四、北宋初期:长江流域至淮河流域的游离反复 |
第三节 长江流域亚洲象的分布与变迁 |
一、先秦至晋代:长江南北皆有分布 |
二、南北朝:江南与江北间移动 |
三、隋唐至北宋初年:主要分布于江南 |
四、北宋中晚期至南宋:珠江流域至长江流域之间交错分布 |
第四节 珠江流域亚洲象的分布与变迁 |
一、先秦至南宋:珠江流域东部和西部皆有广泛分布 |
二、元明清:仅珠江流域西部有分布 |
第五节 云贵高原亚洲象的分布与变迁 |
一、先秦至清初:云贵高原东部和西部皆有分布 |
二、清中期至今:仅分布于云贵高原西部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驯象与豢象:影响野象自然生活的社会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驯象活动 |
一、先秦:需求性驯化的起始阶段 |
二、秦汉至南北朝:需求性驯化的发展阶段 |
三、隋唐:需求性驯化的承前启后阶段 |
四、宋元:需求性驯化的拓展阶段 |
五、明清:需求性驯化的鼎盛阶段 |
六、民国至今:保护性的驯化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豢象活动 |
一、先秦:野外放养 |
二、两汉至南北朝:苑养与放养并存下的多种动物混养 |
三、唐宋:苑养与放养并存下的养象机构初设 |
四、元明清:圈养下专职专员养象机构的完善 |
五、民国至今: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内保护性的养象 |
第三节 个案研究:明代驯象的豢养活动 |
一、养象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
二、驯象的来源 |
三、驯象的豢养及人员的构成 |
四、驯象的使用情况 |
五、驯养行为的影响简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猎象:严重改变野象数量的社会行为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猎象活动 |
一、先秦:王室贵族的逸乐和军队“狩猎”并重下的猎杀 |
二、秦汉至南北朝:皇室的“田猎”与民间猎杀 |
三、唐宋:政府鼓励猎象与法规限制之间的矛盾 |
四、元明清:大规模的“屠杀”与“象战”并存 |
五、民国至今:偷猎活动猖獗 |
第二节 个案研究:宋代的猎象活动 |
一、大象的分布概况 |
二、猎象活动开展的原因 |
三、猎象的方法和工具 |
四、猎象活动的参与者 |
五、猎象活动的影响简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象牙贸易:透视猎象背后的社会驱动力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象牙贸易 |
一、汉代之前:象牙“朝贡贸易”为主 |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象牙“海外贸易”初步发展 |
三、隋唐:象牙“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
四、宋元:象牙“海外贸易”逐渐超越象牙“朝贡贸易” |
五、明清:象牙“私人贸易”兴盛 |
六、民国至今:非法“象牙贸易”渐趋兴盛 |
第二节 个案研究:宋代象牙贸易及流通过程 |
一、宋代象牙贸易品的流通途径与方式 |
二、宋代对象牙贸易品流通的管理 |
三、宋代象牙贸易品流通中的交易主体 |
四、宋代象牙贸易品流通中的商税征收和销售价格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象牙利用:对象牙产品诸多社会需要的揭示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象牙利用及牙雕业的发展历程 |
一、先秦:象牙利用及行业发展的朦胧及初步发展阶段 |
二、秦汉至南北朝:象牙利用及行业发展的承上启下阶段 |
三、唐宋:象牙利用及行业发展的转折阶段 |
四、元明清:象牙利用及行业发展的鼎盛阶段 |
五、民国至今:象牙利用及行业发展的保留及传承阶段 |
第二节 个案研究:宋代“磋象雕牙”业及其市场消费状况 |
一、象牙雕刻业的作坊及其从业者 |
二、象牙雕刻业的产品制作技艺 |
三、象牙雕刻品的消费市场 |
四、象牙雕刻品的消费群体 |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象牙官用 |
一、象牙官用的代表:象笏 |
二、个案研究:唐代官吏的象笏消费 |
第四节 象牙及大象其他部位的药用 |
一、三代至秦汉:“象药”的初步认知 |
二、唐宋:“象药”的发展期 |
三、元明清:“象药”的集成期 |
四、建国之后:“象药”渐次消退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气候冷暖变化难以解释历史时期亚洲象的分布变迁 |
二、人类的农业开发活动也难以解释历史时期亚洲象的分布变迁 |
三、人类社会需求是影响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变迁的重要原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地域背景与研究资料 |
1.3 研究方法 |
1.3.1 土样采集与浮选法的使用 |
1.3.2 实验室数据处理 |
1.3.3 比较法 |
1.3.4 历史文献法 |
1.3.5 考古调查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浮选植物种子 |
2.1 遗址背景 |
2.2 炭化木屑 |
2.3 硬果壳核 |
2.4 植物种子 |
2.4.1 农作物种子 |
2.4.2 其他植物种子 |
2.5 植物遗存统计分析 |
2.5.1 对粟和黍两种农作物种子的认识 |
2.5.2 炭化植物种子与人类经济生活的关系 |
2.5.3 杂草类种子与农业耕作方式的关系 |
第3章 魏家窝铺遗址浮选植物种子 |
3.1 遗址背景 |
3.2 炭化木屑 |
3.3 植物种子 |
3.3.1 农作物种子 |
3.3.2 其他植物种子 |
3.4 植物遗存统计分析 |
3.4.1 炭化木屑的问题 |
3.4.2 农作物种子综合分析 |
3.4.3 其他植物种子的问题 |
第4章 哈民忙哈遗址浮选植物种子 |
4.1 遗址背景 |
4.2 炭化木屑 |
4.3 硬果壳核 |
4.4 植物种子 |
4.4.1 农作物种子 |
4.4.2 其他植物种子 |
4.5 植物遗存统计分析 |
4.5.1 炭化木屑的问题 |
4.5.2 农作物种子的讨论 |
4.5.3 其他植物种子分析 |
第5章 二道井子遗址浮选植物种子 |
5.1 遗址背景 |
5.2 炭化木屑 |
5.3 植物种子 |
5.3.1 农作物种子 |
5.3.2 禾本科植物种子 |
5.3.3 其他植物种子 |
5.4 植物遗存统计分析 |
5.4.1 粟和黍类农作物遗存分析 |
5.4.2 大豆遗存及其起源问题探讨 |
5.4.3 杂草类植物遗存综合分析 |
第6章 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系统与生业方式的变化 |
6.1 西辽河上游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生态系统的变化 |
6.1.1 气候与植被变化 |
6.1.2 河流阶地的发育与地貌的变化 |
6.1.3 科尔沁沙地的收缩与扩张 |
6.2 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的时空分布 |
6.2.1 新石器时期早期 |
6.2.2 新石器时代中期 |
6.2.3 新石器时代晚期 |
6.2.4 早期青铜时代 |
6.3 西辽河上游地区典型遗址调查与植物遗存鉴定结果 |
6.3.1 新石器时代早期 |
6.3.2 新石器时代中期 |
6.3.3 新石器时代晚期 |
6.3.4 早期青铜时代 |
6.4 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的关系 |
6.4.1 新石器时代早期 |
6.4.2 新石器时代中期 |
6.4.3 新石器时代晚期 |
6.4.4 早期青铜时代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6)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研究区基本情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1.1 社会-生态系统与复杂系统 |
2.1.2 社会-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方法 |
2.1.4 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框架与研究 |
2.2 适应性循环理论 |
2.2.1 适应性循环的模型 |
2.2.2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研究 |
2.2.3 适应性循环的扰沌研究 |
2.3 恢复力理论 |
2.3.1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研究 |
2.3.2 社会系统的恢复力研究 |
2.3.3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
2.3.4 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
3.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3.1.1 保护区资源系统 |
3.1.2 保护区资源单位 |
3.1.3 保护区资源使用者 |
3.1.4 保护区资源管理系统 |
3.2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分析 |
3.2.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3.2.2 保护区现阶段管理思路及措施 |
3.3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再构建 |
3.3.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选择 |
3.3.2 研究尺度的选择 |
3.3.3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框架 |
3.4 小结 |
第四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外部扰动分析 |
4.1 制度变更——最主要的扰动因素 |
4.1.1 定义制度 |
4.1.2 研究区制度的历史分析 |
4.1.3 保护区现行制度分析 |
4.1.4 制度干扰分析 |
4.2 旅游业——机遇和胁迫的双刃剑 |
4.2.1 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历史分析 |
4.2.2 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实践中的变形 |
4.2.3 旅游干扰与影响因素分析 |
4.3 气候变化——不可忽视的自然力量 |
4.3.1 保护区气温变化的趋势 |
4.3.2 保护区降水变化的趋势 |
4.3.3 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循环机制 |
5.1 理解潜力和连通度 |
5.1.1 社会-生态系统的潜力 |
5.1.2 社会-生态系统的连通度 |
5.1.3 潜力和连通度之间的关系 |
5.2 循环I,r阶段,1949年-1957年 |
5.2.1 资源使用者——哈萨克牧民 |
5.2.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牧民的生存智慧 |
5.2.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
5.3 循环I-Ⅱ,Ω-α阶段,1958年-1965年 |
5.3.1 资源的使用者——从牧民到社员 |
5.3.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传统畜牧经验的丧失 |
5.3.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
5.4 循环Ⅱ,r-K阶段,1966年-1978年 |
5.4.1 资源的使用者——牧民阶级 |
5.4.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草库伦的出现 |
5.4.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
5.5 循环Ⅱ-Ⅲ,Q-r阶段,1979年-1984年 |
5.5.1 资源使用者——哈萨克牧民的新生 |
5.5.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公共草场的去向 |
5.5.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
5.6 循环Ⅲ,r-K阶段,1985年-2004年 |
5.6.1 资源的使用者——新成员的加入 |
5.6.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资源的新属性 |
5.6.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
5.7 循环Ⅲ,K-K阶段,2005年-? |
5.7.1 资源使用者——困境中的牧民 |
5.7.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失去牲畜的草场 |
5.7.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
5.8 适应性循环的扰沌分析 |
5.8.1 空间扰动 |
5.8.2 时间扰动 |
5.9 小结 |
第六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算 |
6.1 第Ⅲ循环内的保护区制度分析 |
6.1.1 平衡系统理论与畜草双承包责任制 |
6.1.2 畜草双承包责任制的前提假设 |
6.1.3 畜草双承包责任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 |
6.2 社会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
6.2.1 指标的选取 |
6.2.2 二级指标权重的决定 |
6.2.3 数据标准化与三级指标权重的决定 |
6.2.4 保护区社会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
6.2.5 保护区社会系统恢复力分析 |
6.3 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
6.3.1 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确定 |
6.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6.3.3 保护区草地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
6.3.4 保护区草地系统恢复力分析 |
6.4 保护区管理制度的再审视:当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建设的角度 |
6.4.1 管理制度的理论偏差:平衡系统还是非平衡系统 |
6.4.2 管理制度的假设偏差:被忽视的牧民选择 |
6.4.3 管理制度的实施偏差:失效的制度改革 |
6.5 小结 |
第七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调控对策研究 |
7.1 从系统恢复力建设角度对现行保护区管理制度的反思 |
7.1.1 高效率与多样性 |
7.1.2 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 |
7.1.3 独立系统与综合系统 |
7.2 宏观区域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
7.3 保护区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
7.3.1 移动放牧与建设养畜 |
7.3.2 集体产权的优势 |
7.3.3 承载力管理的意义 |
7.3.4 旅游发展方向的改变~—从大众旅游到生态旅游 |
7.4 保护区尺度上弹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7.4.1 哈萨克牧民对小规模合作的认同 |
7.4.2 小规模集体产权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
7.4.3 小规模集体产权制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
7.5 牧民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启发 |
8.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2 研究获得的启发 |
8.2 研究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8.2.1 研究可能的贡献 |
8.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居民) |
附录二:访谈提纲(管理者) |
附录三:调查问卷(居民) |
附录四:调查问卷(游客) |
攻读博土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湖北省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内涵 |
1.2.1 土地和土地利用 |
1.2.1.1 土地及其分类系统 |
1.2.1.2 土地利用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
1.2.2 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
1.2.2.1 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
1.2.2.2 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
1.2.3 国内外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
1.2.3.1 国外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
1.2.3.2 我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
1.2.4 协调及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
1.2.4.1 协调的内涵 |
1.2.4.2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湖北省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
2.1 湖北省自然资源概况 |
2.2 湖北省社会经济概况 |
2.3 湖北省土地利用概况 |
2.3.0. 湖北省土地资源构成 |
2.3.1. 湖北省土地资源特征 |
2.3.2 土地利用概况 |
2.3.3 湖北省土地资源分布格局及变化 |
2.3.4 土地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4.1 水域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4.2 生态退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4.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4.4 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
2.3.5 湖北省土地生态建设潜力分析 |
2.3.5.1 湖北省土地生态建设潜力分析 |
2.3.5.2 土地利用潜力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分析 |
第三章 湖北省生态足迹变化分析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
3.1 生态足迹理论概述 |
3.1.1 生态足迹法产生的背景 |
3.1.2 理论的基本假设 |
3.1.3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相关概念 |
3.1.4 指标体系 |
3.1.5 理论基础 |
3.2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
3.3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3.4 生态足迹理论评述 |
3.4.1 生态足迹理论的优点 |
3.4.2 生态足迹理论的不足之处 |
3.4.3 其它争论 |
3.5 湖北省生态足迹的计算 |
3.6 湖北省土地资源利用评价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湖北省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及管制措施 |
4.1 土地利用分区相关理论 |
4.1.1 土地利用分区理论及方法 |
4.1.1.1 土地利用分区的含义 |
4.1.1.2 土地利用分区的技术方法 |
4.1.1.3 土地利用分区的技术要求 |
4.1.1.4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
4.1.1.5 土地利用分区指标的选择 |
4.1.2 分区研究中的多元统计分析理论 |
4.1.3 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理论 |
4.1.3.1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管制的原则、依据 |
4.1.3.2 国外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目的及遵循的原则 |
4.1.3.3 国外经验的借鉴作用 |
4.2 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的概念框架 |
4.2.1 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敏感性评价的概念框架 |
4.2.2 区域生态敏感性分区评价的概念框架 |
4.3 层次分析法简述 |
4.3.1 层次分析法发展史 |
4.3.2 国内外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应用概况 |
4.3.3 AHP基本步骤 |
4.4 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 |
4.4.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4.2 湖北省生态敏感度的计算 |
4.4.3 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结果 |
4.4.4 土地生态改善目标及生态建设用地安排建议 |
4.4.5 湖北省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分区及管制措施 |
第五章 基于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分区 |
5.1 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模式概述 |
5.1.1 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
5.1.2 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
5.2 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理论基础 |
5.3 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功能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
5.4 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协调发展分区 |
5.4.1 武汉都市圈协调发展区 |
5.4.2 鄂西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区 |
5.4.3. 鄂东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区 |
5.4.4 鄂中南农业生态协调发展区 |
5.5 协调发展分区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构建 |
5.5.1 武汉都市圈生态城市型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
5.5.2 鄂中南农林牧复合生态型模式 |
5.5.3 鄂东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区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
5.5.4 鄂西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区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
第六章 湖北省土地资源协调利用管理措施研究 |
6.1 土地资源协调利用管理内涵 |
6.2 湖北省协调土地资源利用政策研究 |
6.2.1 湖北省土地资源建设的目标和土地配置的要求 |
6.2.1.1 土地资源生态建设的总目标 |
6.2.1.2 土地资源生态建设的总方针 |
6.2.1.3 土地资源配置的总要求 |
6.2.2 湖北省各种土地资源类型调控措施 |
6.3 协调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的措施 |
6.3.1 武汉都市圈协调发展区 |
6.3.2 鄂中南农业生态协调发展区 |
6.3.3 鄂东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区 |
6.3.4 鄂西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8)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用水现状分析 |
2.1 基本概况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利用SWAT模型构建引黄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 |
3.1 SWAT模型概述 |
3.2 SWAT模型基本原理 |
3.3 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3.4 SWAT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
4.1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
4.2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宁夏引黄灌区社会经济发展及供需水预测 |
5.1 引黄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5.2 引黄灌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
5.3 宁夏引黄灌区需水预测 |
5.4 宁夏引黄灌区可供水量预测 |
5.5 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及多目标模型求解 |
6.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6.2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6.3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7.1 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7.2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 |
7.3 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7.4 结果分析 |
7.5 建议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农户意愿的减施化肥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 |
第二章 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1 农业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田生态服务功能 |
2.1.2 生态补偿 |
2.1.3 耕地的生态补偿 |
2.1.4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补偿 |
2.2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环境容量理论 |
2.2.3 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
2.2.4 利益均衡理论 |
2.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基本框架 |
2.3.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利益主体界定 |
2.3.2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的范围 |
2.3.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的标准 |
第三章 洱源农业投入与粮食产量关系分析 |
3.1 洱源化肥投入变化趋势 |
3.1.1 洱源化肥施用总量的变化 |
3.1.2 洱源化肥施用强度的变化 |
3.1.3 洱源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关系的变化 |
3.1.4 洱源化肥投入结构的变化 |
3.1.5 洱源不同农作物化肥投入差异 |
3.2 理论分析及指标选取 |
3.2.1 理论分析 |
3.2.2 指标选取 |
3.2.3 数据来源 |
3.3 模型构建及估计结果 |
3.3.1 模型选择 |
3.3.2 单位根检验 |
3.3.3 VAR模型参数估计 |
3.3.4 协整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 |
3.3.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3.3.6 回归分析 |
3.4 农业投入各要素对粮食产量贡献率测算 |
3.4.1 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关系发展阶段 |
3.4.2 各要素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核算 |
3.4.3 各阶段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核算 |
3.5 讨论及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1 研究数据来源 |
4.1.1 问卷调查地点的选择 |
4.1.2 调查方案 |
4.1.3 问卷设计 |
4.2 受访农户及家庭特征 |
4.2.1 受访农户个人基本信息 |
4.2.2 受访农户家庭特征 |
4.3 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现状 |
4.3.1 农户施肥施药目的 |
4.3.2 农户施肥种类 |
4.3.3 农户施肥施药方式 |
4.3.4 施肥量的确定 |
4.3.5 有机肥施用情况 |
4.3.6 化肥过量施用情况 |
4.4 农户对流域生态保护的认知现状 |
4.4.1 农户对有关概念的认知 |
4.4.2 农户对生态补偿的认知 |
4.4.3 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资料的认知 |
4.4.4 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的认知 |
4.5 农户对流域生态保护的态度现状 |
4.5.1 农户对减施化肥及农药的参与意愿 |
4.5.2 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的参与意愿 |
4.6 农户对流域生态保护的动机现状 |
4.6.1 农户参加减施化肥、农药的动机 |
4.6.2 农户不参与减施化肥及农药的动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施肥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因子分析 |
5.1.2 回归分析 |
5.2 农户施肥量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变量描述 |
5.2.2 因子分析 |
5.2.3 回归分析 |
5.2.4 结果与讨论 |
5.3 农户减施化肥影响因素分析 |
5.3.1 Logistic回归分析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减施化肥生态补偿耕地分等 |
6.1 理论依据 |
6.1.1 土壤肥力理论 |
6.1.2 级差地租理论 |
6.1.3 区位理论 |
6.2 研究区农用地分等定级 |
6.2.1 分等技术流程 |
6.2.2 确定农用地分等技术指标 |
6.2.3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与等别计算方法 |
6.2.4 农用地土地利用系数与等别计算方法 |
6.2.5 农用地经济系数与经济等别计算方法 |
6.2.6 研究区农用地分等结果 |
6.3 研究区减施化肥生态补偿耕地分等 |
6.3.1 分等依据 |
6.3.2 农用地经济等别标准粮产量分布 |
6.3.3 耕地减施化肥生态补偿等级划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区减施化肥补偿标准核算 |
7.1 减施化肥补偿理论及模型构建 |
7.1.1 粮食生产成本的概念及构成 |
7.1.2 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 |
7.1.3 建立耕地减施化肥补偿核算模型 |
7.2 农产品成本结构及变动趋势分析 |
7.2.1 国内粮食成本变动趋势分析 |
7.2.2 国内粮食生产成本结构及其变动分析 |
7.2.3 研究区农产品生产成本结构分析 |
7.3 农用地不同施肥处理施肥量与产量关系 |
7.3.1 研究区不同施肥处理实验 |
7.3.2 不同减施化肥处理施肥量及产量 |
7.3.3 不同施肥处理施肥量与产量对比 |
7.4 不同施肥处理净利润核算 |
7.4.1 常规施肥净利润核算 |
7.4.2 测土配方施肥净利润核算 |
7.4.3 减半施肥净利润核算 |
7.4.4 不施肥处理净利润核算 |
7.5 研究区减施化肥生态补偿核算 |
7.5.1 建立减施化肥生态补偿模型 |
7.5.2 耕地减施化肥补偿核算方法 |
7.5.3 减施化肥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7.5.4 各乡镇减施化肥处理补偿标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
8.3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附录B:农户调查问卷 |
(10)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区域简介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简介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造林补贴的理论基础 |
2.1 造林补贴的概念界定 |
2.1.1 造林 |
2.1.2 补贴 |
2.1.3 补贴标准 |
2.2 补贴标准确定的相关理论 |
2.2.1 受偿意愿 |
2.2.2 机会成本 |
2.2.3 自愿环境协议 |
2.2.4 碳吸存与最优轮伐期管理 |
2.3 国内外造林补贴政策的经验总结 |
2.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
3.1 机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
3.2 基于机会成本的造林补贴标准分析框架 |
3.2.1 研究假设 |
3.2.2 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型 |
3.3 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农户耕还林补贴诉求 |
3.3.1 沙棘的生长函数及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
3.3.2 沙棘的价格函数 |
3.3.3 沙棘非木质林产品的收益 |
3.3.4 沙棘的种植、维护及采伐成本 |
3.3.5 舍饲养羊的收益与成本 |
3.3.6 种植业及打工收益 |
3.3.7 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及敏感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受偿意愿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
4.1 受偿意愿法的应用 |
4.2 林农的受偿意愿分析 |
4.2.1 研究方法和问卷设计 |
4.2.2 农户的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
4.2.3 农户对生态效益及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 |
4.2.4 农户受偿意愿分布 |
4.3 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分析模型构建 |
4.3.2 实证结果 |
4.4 受偿意愿的有效性分析 |
4.4.1 受偿意愿与机会成本的比较 |
4.4.2 受偿意愿分析的有效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碳吸存效益内部化的政府造林补贴诉求 |
5.1 森林碳吸存效益的重要性 |
5.2 基于碳吸存效益造林补贴的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最优轮伐期及政府决策模型 |
5.3 基于碳吸存视角的吴起县退耕还沙棘补贴标准 |
5.3.1 基于碳吸存的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
5.3.2 最优轮伐期的敏感性分析 |
5.3.3 基于碳吸存的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政府-农户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
6.1 自愿环境协议的产生及应用 |
6.2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分析框架 |
6.2.1 假设前提 |
6.2.2 理论框架构建 |
6.3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吴起县造林补贴标准 |
6.3.1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项目运行机制 |
6.3.2 造林补贴项目自愿环境协议达成的条件 |
6.3.3 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
6.3.4 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
6.3.5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主要成分分析在饲草的概率养分及分析特性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饲用油菜植株营养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 王书. 西南大学, 2016(02)
- [2]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3]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油菜除草剂胁迫诊断及生理信息检测研究[D]. 孔汶汶. 浙江大学, 2015(10)
- [4]中国境内亚洲象分布及变迁的社会因素研究[D]. 张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8)
- [5]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D]. 孙永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11)
- [6]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D]. 赵直. 西北大学, 2014(04)
- [7]湖北省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 程碧海. 东北大学, 2009(07)
- [8]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王战平. 宁夏大学, 2014(03)
- [9]基于农户意愿的减施化肥生态补偿研究[D]. 曾维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 [10]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D]. 于金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