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伴随矩阵”一词的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19)在《费德勒向量极值分析与复杂网络加边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实际网络的规模正在急剧增加,网络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新的边(链接)增加,因此,加边扩容问题成为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加边扩容算法主要研究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设计最优的加边策略,大数据时代,随着网络规模增大,结构复杂性增加,完全基于网络结构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显然不能满足现实应用中的需求,因此需结合网络的多种相关理论设计加边算法。本文分析了费德勒向量与图结构的关系,从代数的角度研究了网络的结构性质,并提出了快速有效的最大化代数连通度和传输容量的加边算法,另外,还结合社会科学中的结构洞理论提出了最小化网络平均最短路径的加边算法,本文旨在为大规模网络扩容提供高效可行的加边算法,同时为多角度研究网络结构提供思路。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费德勒向量与图结构的关系。费德勒向量(Fiedler Vector)是图的拉普拉斯矩阵的第二小特征值对应的向量,其在图的分割,数据聚类,社交网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费德勒向量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把图的代数特征(如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与图的拓扑结构特征(如图的连通性等)联系起来,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特征向量分量的大小,正负等来研究图的结构,比如,费德勒向量分量的非负的值对应图顶点的导出子图是连通的。因此,费德勒向量常常被用于网络结构研究。本文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首先,本文定义了-匹配图,这种图的最小度点恰恰对应了费德勒向量分量的最大值。并且我们证明了树图是-匹配图。进一步的抽样统计实验表明大部分图都是-匹配图。然后,本文给出了Fiedler-Breadth-First图的定义,这类图的特点是:如果以费德勒向量分量的最大值对应的顶点为根生成广度优先图,则费德勒向量分量的最小值一定在该图的最高层。为了验证该图类的存在性,本文找到并证明了一类这样的图。同样抽样统计实验表明大部分图都是Fiedler-Breadth-First图。2、根据费德勒向量与图结构的关系设计了最大化代数连通度的算法。代数连通度是图拉普拉斯矩阵的第二小特征值,是多智能体等网络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最大化代数连通度来增加网络的连通性和鲁棒性。目前已有的代数连通度最大化的有效算法需要直接计算它,这导致算法复杂度较高,难于应用在大规模的现实网络。本文在分析费德勒向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不需要计算代数连通度的启发式算法――最小度和最大距离(MDMD)算法。该算法在大型随机网络和现实自主系统(AS)对等信息网络中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与其他算法相比,有更短的运行时间。因此,它可以应用于非常大的网络,特别是大型稀疏网络。3、研究了代数连通度与传输容量的关系,并提出了最大化网络传输容量加边算法。本文研究了如何通过加边来提高无标度网络的传输效率。在分析了代数连通度与传输容量之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加边策略:最大化代数连通度增量边(MACIE)算法。现有的方法大都基于拓扑结构指标,如网络的路径和度,而MACIE算法从网络的代数属性与结构指标关系角度研究和设计提高传输效率的算法,因此具有更短的运行时间。仿真结果表明,MACIE算法是有效的,其性能优于以往的减少结构孔(RSH)的策略。4、应用社会学中结构洞理论设计了最小化平均最短路径长度算法。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是网络的小世界特性的一个衡量指标,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意味着平均最短路径较小。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是一个小世界化的过程,因此如何加边,使得网络平均最短路径最小化有重要应用意义。本论文基于社会学中的结构洞理论设计了加边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路是连接网络中结构洞数目最多的顶点。结构洞数目较多的顶点意味着有较多的路径通过,连接这样的点可以影响尽可能多的最短路径,因此可以有效减小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对比试验验证了我们算法的有效性。
杨国安[2](2018)在《多智能体时滞系统一致性输出反馈H∞控制》文中指出作为复杂系统控制科学的重要研究分支,多智能体网络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已成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所谓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是指智能体之间通过局部信息交换进行相互调节,从而使得系统的状态趋于一致。而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时滞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不仅会导致系统状态难以镇定,而且使得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困难。目前大部分的一致性研究成果都是基于状态反馈的控制,而系统的状态往往难以通过测量直接获得,选择输出反馈的控制方式更具有物理可实现性。基于此,本文考虑了带有不同时滞的多智能体网络系统在输出反馈控制下达到H∞一致的问题,,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带有外部扰动的多智能体网络系统H∞一致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状态反馈控制存在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具有时变时滞的分布式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首先,运用线性理论,将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转化为了稳定性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利用Schur补引理和Jensen不等式,得到了多智能体系统趋于H∞一致的时滞依赖的充分条件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同时考虑了 Lur’e型非线性系统的H∞一致性问题,给出了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判据和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2)针对(1)所研究的系统,考虑到实际工程中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设计了一种使得多智能体系统达到H∞一致的分布式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包含有时变的通讯时滞。通过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构造了合适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给出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时滞依赖的充分条件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进一步,考虑了Lur’e型非线性系统在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作用下达到H∞一致的问题,得到了非线性系统的一致性判据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3)研究了带有分布式时滞的中立型多智能体网络系统的H∞一致性控制问题。针对中立型时滞的特点,构造了一种新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采用改进的Wirtinger不等式方法,得到了多智能体系统H∞一致性判据。与Jensen不等式方法相比降低了保守性。然后分别给出了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和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仿真对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朱琳[3](2017)在《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线性代数是大学本科最基础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生物化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学、医学等其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它课程不同,线性代数中充斥着大量的定义、定理、证明,学生往往还没有充分理解好一个概念,新的概念和定义、定理纷至沓来。然而,很多学生表示,即使不理解概念,也能套用运算和证明的框架来进行解题。因此,理解学生在概念学习中遭遇的困难,并以此改进教学策略,在线性代数的教学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线性代数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线性空间及其上的线性变换,可以说,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中的核心内容。在通常的教学中,线性空间的概念以形式化的抽象语言呈现,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本研究重点关注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试图探究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揭示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并以此来指导教学策略的设计,旨在不同情境下都能让学生建构起对线性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1)学生是如何理解线性空间概念的?学生在理解线性空间概念的过程中,会遭遇哪些困难?(2)发生教学法指导下的线性空间概念教学是怎样的?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本研究首先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初始的研究模型,包括分析学生概念理解的发生演变模型和概念认知模型,以及发生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模型。然后,研究者对沪上一所教育部直属985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按照分析与准备、设计与实施、结果与评价、反思与修正四个部分展开,通过问卷调查、质性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初始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形成研究成果。本研究的结论为:(1)绝大部分学生属于概念意象和概念定义的弱关联型;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对象"和"图式"的心理认知阶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容易受到三维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旧有认知的干扰。(2)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线性空间概念时,容易遭遇包括抽象的困难、直觉的迷失、对术语理解的困难和概念之间缺乏关联的困难。(3)发生教学法下指导下的教学,可以基于历史发生分析、知识逻辑分析、心理认知分析、社会文化分析四种视角分析的基础,按照必要性、直观性、关联性、应用性、系统性五个原则进行设计,依照why-what-how to learn-how to use(简称WWHH)四个步骤进行教学。(4)发生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下,可以丰富学生的概念意象,使得学优生完成从程序到对象、图式阶段的提升,实现从概念定义和概念意象的弱关联到灵活转换型的转变:中等生实现从行动阶段到程序阶段的转变;学差生实现从概念定义和概念意象的分离型向弱关联型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本研究的价值在于,首先,关注具体的数学概念学习过程,利用APOS的发生演变理论、概念意象和概念定义、概念图理论,在实证的基础上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概念理解的发展变化予以描述和分析。其二,在发生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构建了适合于本土国情、适合于大学生认知特点、适合线性代数教学的教学设计实施模型。不仅可以研究学生的学,还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岳靖,刘红[4](2015)在《分块矩阵及其相关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分块矩阵的概念及性质,讨论了分块矩阵在矩阵的求逆,在某些有关矩阵的计算和证明问题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分块矩阵的一般性结论。
李阳[5](2014)在《张量理论及其在阵列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借助于表示多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和多维数据的数学工具——张量,本文研究了具有多维结构的规则极化敏感阵列信号的建模,及其在空间电磁源信号DOA和极化参数估计中的应用。在介绍了张量的起源、定义、基本运算和两类重要的分解——Tucker分解和PARAFAC分解的基础上,我们定义了张量的模R乘积运算,并给出了模R乘积的矩阵展开表示。从模R运算的角度可以对Tucker分解进行推广。此外,为了处理张量PARAFAC分解算法单次迭代计算量大、以及迭代次数和单次迭代计算量之间的折中等问题,我们从高斯牛顿近似、线性搜索方向自适应调整、分步线性搜索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复数PARAFAC分解算法。为了充分利用极化敏感电磁矢量天线阵列中存在的多维结构信息,我们给出了电磁矢量天线阵列的多维张量Tucker模型,定义了模R信号子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模R信号子空间投影的MUSIC算法。由于模R投影方法充分利用了电磁矢量天线阵列中的多维结构信息,因此提高了信号子空间的估计精度,进而改善了MUSIC算法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模R子空间投影推广到了多维谐波恢复问题之中,利用模R信号子空间之间的包含关系,提出了基于模R信号子空间自底向上投影的张量ESPRIT算法。特征值分解的一阶扰动分析表明:模R投影可以减少扰动对信号子空间估计精度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如何选择模R投影的两个准则。我们探讨了利用PARAFAC分解的参数估计方法。提出了平滑去相关的统一张量框架,分析表明:传统的空域平滑、极化域平滑和加权平滑等处理都是其特例。根据张量平滑,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快拍域和二阶统计量域PARAFAC模型的可辨识性。研究了通过快拍域单快拍PARAFAC模型拟合实现部分极化波参数估计的方法,和通过嵌套电磁矢量天线阵列二阶协方差张量PARAFAC模型拟合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后者极大地改进了现有可辨识性结果。为了降低电磁矢量天线单元之间的互耦影响,我们提出了两类空间分离电磁矢量天线阵列。阵列流形矢量的叉乘算法同样适用于这两类空间分离电磁矢量天线阵列。为了得到高精度的DOA和极化参数估计,可以直接对叉乘矢量进行拟合,而叉乘矢量的幅度可作为求解该拟合优化问题的初值。通过引入PARAFAC分解来估计信号阵列流形矢量,突破了传统ESPRIT算法只能估计5个入射信号的限制。为了刻画空间分离电磁矢量天线阵列流形矢量的叉乘结构,我们定义了一组g参数,利用这组g参数分析了空间分离矢量天线阵列叉乘算法的唯一可辨识性,方便了空间分离电磁矢量天线阵列阵元位置的设计和参数估计模糊性的避免。针对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结构四元数矩阵,我们利用张量提出了四元数矩阵两阶段联合特征值分解的算法,进而给出了两维四元数子空间旋转不变(ESPRIT)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提出的两维四元数ESPRIT算法更加鲁棒,与MUSIC类的算法相比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总的来说,本文在张量表示和处理技术方面独辟蹊径,并将其应用到极化敏感阵列多维结构信息的处理之中,获得了一些新的洞见。
张武[6](2013)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振动激励源之一,悬置系统是隔离发动机振动向车架或车身传递的重要环节。设计合理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可以明显地降低汽车动力总成和车体的振动,提高整车的NVH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这已成为汽车高速化和轻量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研究涉及不同的领域,这其中悬置元件的动力学特性、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运行模态分析与识别、悬置系统建模及优化设计是主要的研究领域。发动机橡胶悬置不是理想的粘弹性元件,具有非线性的动力学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橡胶悬置的复刚度模型、Kelvin-Viogt模型、三参数模型和BERG模型的基本理论及特点。构建了某工程车辆悬置的BERG模型,在弹性体动态试验设备平台对悬置多种振幅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实测。结合不同工况的试验数据,采用MATLAB平台的约束非线性多变量优化函数finincon,对悬置BERG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识别。试验及仿真计算表明,橡胶悬置具有频率和振幅依从特性,仿真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动刚度相对误差小于1%,阻尼系数相对误差小于10%。BERG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橡胶悬置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特点,可应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180。均布曲轴夹角的直列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激励成分是二阶往复惯性力和汽缸燃烧力矩。建立了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应用四端参数法推导出悬置支撑为弹性的传递率公式,仿真计算了发动机悬置的振动频谱,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吻合,验证了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发动机悬置支撑的弹性作用是使得振动传递率曲线在高频段上扬、隔振性能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国产某车型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试验,分别实测了发动机怠速、1500rpm、2500rPm和3000rPm四种工况下悬置发动机侧和车架侧的振动参数,分析了不同工况悬置的振动传递率。模拟计算了悬置主弹性方向的振动响应,计算曲线与实测振动结果吻合。针对橡胶悬置刚度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了基于Newmark数值积分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位移计算方法。计算并试验验证了轿车3档急加速工况下,悬置在各弹性主轴方向的振动位移。对一款SUV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启动、怠速和急加速三种工况的运行模态试验。针对悬置系统大阻尼和模态密集的特点,运用多参考点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识别技术(简称PRLSCF或PolyMAX)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发动机激励不具备零均值白噪声的特点,运用模态置信度(MAC)、模态相位共线性(MPC)及平均相位偏移(MPD)等多种置信度指标进行模态验证,获得了可信的模态参数和系统工作振型。运行模态参数与发动机工况有关,运行模态频率高于计算模态频率。多工况的运行模态试验可以更准确的识别悬置系统的模态参数,对于悬置元件参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计算了试验车型悬置系统6阶固有频率对悬置几何坐标的灵敏度,以及悬置系统振动耦合度对悬置刚度的灵敏度。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稳健优化方法,优化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进一步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选取粒子群算法中的全局极值和个体极值,并结合稳健设计思想,提出了适合于多目标模型的灰色粒子群稳健优化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中。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很好地协调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悬置参数的优化目标,获得满意的综合效果,而且可以使优化后的悬置参数有更好的鲁棒性。
文俊[7](2009)在《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控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的轮式机器人一般有两个独立的驱动轮,因为这样的机器人只有两个运动自由度,所以只能做弧线运动或在某一地点自转,但是不能完成包括侧移在内的完整运动。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提出了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全方位机器人可以在不改变轮子方位的情况下朝任意方向运动,因为它在二维平面上具有三个运动自由度,这种能力使得全方位机器人具有非凡的运动特性,尤其适合在充斥着静态或动态障碍的场合,如:机器人足球赛场、仓库、医院、车间等。因此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并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足球比赛。本文首先建立了三轮、四轮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于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在各个方向上的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并用矩阵理论研究了机器人的结构参数对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控制灵敏度的影响。根据这些分析,本文的机器人设计为三轮全方位机器人,驱动轮之间的夹角为120°.本文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两层结构,通讯决策层由ARM9嵌入式开发板SBC2410X构成,负责与上位机通讯并完成控制决策;下层为电机控制驱动层,由三片电机专用控制芯片LM629组成。两层之间通过SBC2410X并口相连,完成控制参数和命令的读写,从而实现电机运转的精确控制。主控制程序在ARM Developer Suite开发平台上编写,并通过H-JTAG在线调试完成。本文还研究了全方位机器人的时间最优控制问题,基于极大值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时间最优控制方法。由于不合理的假设了电机为纯比例环节,导致最优控制的路径跟踪能力很差。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本文建立了直流电机的动态模型,并用此模型代替原优化算法中不合理的假设,新方法大大提高了路径跟踪能力。文章最后验证了硬件设计的合理性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郭常立[8](2009)在《内燃机结构辐射噪声预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燃机结构噪声控制已经成为现代内燃机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设计阶段了解和掌握内燃机辐射水平,基于仿真模型进行整机声学优化,对确保内燃机产品满足日益严格的噪声要求,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90°V8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对内燃机结构噪声预测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实现了对柴油机结构辐射噪声的预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国内外内燃机结构噪声预测的研究现状,研究了内燃机结构噪声预测的方法及技术路线。(2)建立了内燃机主要零部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在完成了主要零部件的离散误差收敛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柴油机整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Lanczos法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整机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整机的动态响应分析及噪声预测奠定了基础。(3)计算了气缸压力、主轴承作用力、活塞侧击力等内燃机主要载荷,并确定了这些载荷的大小以及作用区域,利用模态叠加法对柴油机进行了动态响应分析计算,得出了各阶模态的模态参与系数,为运用ATV技术求解内燃机表面辐射噪声提供了边界条件。(4)建立了内燃机边界元模型,并导入整机表面振动响应,利用噪声预测软件实现了整机噪声预测,获得了空间场点声压以及整机辐射声功率等声学结果。
樊景超[9](2006)在《基于SDD中文农业网页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由于我国数字鸿沟的存在,农业信息的获得非常困难,特别是急需农业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企业、部门、农户,他们通过传统的综合搜索引擎,在这些海量的信息中,搜索一个准确的信息已非常困难,而使用通用的搜索引擎则搜索到很多无关的信息。要实现信息的精确搜索,就需要研究专业的搜索引擎。因此,针对于中文农业网页,研发专业化的搜索引擎,实现农业信息的精确搜索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通过研究背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二次主题漂移”检索模式。详细介绍了全文检索与语义检索技术,为后面的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提出了基于SDD算法的语义检索技术实现方法。根据SDD算法,构建了一个实验系统来验证SDD算法处理大规模文档的能力,同时利用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10个主题数据库中的10万条记录,来进一步验证“二次主题漂移”技术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基于SDD中文农业网页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实际运行的情况。 本文的主要成果: (1)研究并实践“二次主题漂移”检索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用户检索应用的体验。 (2)研究分析SDD算法,找出了该算法在windows平台上的运行瓶颈,并提出了性能改进的具体方法。 (3)构建了基于SDD算法的中文农业信息检索实验系统,验证大规模文档集下SDD算法的可行性和“二次主题漂移”模式的可行性。 (4)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SDD中文农业网页搜索系统。
姜鑫[10](2005)在《论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关系的和谐性 ——兼评西方企业所有权范式》文中指出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和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范式是西方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两种主要范式,它们的具体形式分别是股东主权单边治理结构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这两种范式虽然各自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还不足以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协调与处理我国新形势下企业内部矛盾的企业所有权安排机制,它们并不适用于我国企业实践。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应该是一种和谐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所反映的应该是合作与和谐的关系。在这两种企业所有权范式的基础上,论文创建了一种新型的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并且通过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对这一模式进行了精细化与形象化的描述与论证,企业所有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应由各种要素所有者共同分享,其分配份额应该与要素贡献相对应。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提出了改革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措施与方案。
二、“伴随矩阵”一词的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伴随矩阵”一词的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费德勒向量极值分析与复杂网络加边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费德勒向量研究概述 |
1.2.1 费德勒向量理论研究概述 |
1.2.2 费德勒向量应用举例 |
1.3 复杂网络加边算法研究概述 |
1.3.1 问题描述 |
1.3.2 最大化代数连通度的加边算法 |
1.3.3 最大化网络传输容量的加边算法 |
1.3.4 最小化平均最短路径的加边算法 |
1.3.5 基于顶点中介中心性的加边算法 |
1.3.6 其他加边算法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学基础与基础理论 |
2.1 图论基础 |
2.2 主要模型及参数 |
2.2.1 ER随机网络模型 |
2.2.2 BA无标度网络模型 |
2.2.3 流量模型 |
2.2.4 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 |
2.2.5 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 Theory) |
2.2.6 相关系数 |
2.2.7 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费德勒向量的极值研究 |
3.1 相关符号和定义 |
3.2 费德勒向量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
3.3 费德勒向量极值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
3.4 本论文关于费德勒向量极值的主要理论成果 |
3.4.1 (?)-匹配图 |
3.4.2 Fiedler-Breadth-First图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费德勒向量极值的最大化代数连通度的加边算法 |
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4.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4.2.1 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
4.2.2 最大化代数连通度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
4.3 预备知识 |
4.3.1 问题定义 |
4.3.2 与本章相关的工作 |
4.4 最小度-最大距离(MDMD)算法 |
4.4.1 MDMD算法 |
4.4.2 MDMD算法的理论分析 |
4.5 数值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代数连通度的最大化网络传输容量的加边算法 |
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5.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5.3 预备知识 |
5.4 与本章相关的工作 |
5.4.1 软方法 |
5.4.2 减小结构洞策略(RSH) |
5.5 MACIE算法 |
5.6 数值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最小化平均最短路径的加边算法 |
6.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6.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6.2.1 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
6.2.2 预备知识 |
6.3 相关工作 |
6.4 基于结构洞的平均最短路径优化算法 |
6.5 数值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小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多智能体时滞系统一致性输出反馈H∞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智能体网络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时滞系统研究现状 |
1.2.3 Lur’e型非线性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代数图论 |
2.2 Kronecker乘积 |
2.3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2.4 线性矩阵不等式 |
2.5 相关引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静态输出反馈的多智能体系统H∞一致 |
3.1 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
3.1.1 问题描述 |
3.1.2 主要结果 |
3.2 Lure型非线性系统 |
3.2.1 问题描述 |
3.2.2 主要结果 |
3.3 数值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动态输出反馈的多智能体系统H∞一致 |
4.1 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
4.1.1 问题描述 |
4.1.2 主要结果 |
4.2 Lure型非线性系统 |
4.2.1 问题描述 |
4.2.2 主要结果 |
4.3 数值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立型多智能体系统H_∞一致 |
5.1 静态输出反馈 |
5.1.1 问题描述 |
5.1.2 主要结果 |
5.2 动态输出反馈 |
5.2.1 问题描述 |
5.2.2 主要结果 |
5.3 数值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所用到的符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高等代数思维的特点 |
2.2 概念学习理论 |
2.2.1 什么是概念? |
2.2.2 概念教学的原则 |
2.2.3 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 |
2.2.4 APOS理论 |
2.2.5 概念图理论 |
2.3 线性代数教与学的研究 |
2.3.1 学生理解的困难与原因 |
2.3.2 教学研究与设计 |
2.3.3 我国的线性代数课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发生教学法的原理 |
3.2 发生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
3.3 发生教学法的实证研究 |
4. 研究过程与方法 |
4.1 时间进程与研究流程 |
4.2 研究对象 |
4.2.1 学校 |
4.2.2 课程与教材 |
4.2.3 教师及研究人员 |
4.2.4 学生 |
4.2.5 专家 |
4.3 研究方法 |
4.4 数据收集 |
5. 前期准备阶段 |
5.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5.1.1 学生对向量的概念意象 |
5.1.2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概念意象 |
5.1.3 学生对线性代数学习的态度和信念 |
5.2 专家访谈的结果 |
5.2.1 线性代数的学科特点 |
5.2.2 线性代数的核心内容 |
5.2.3 专家对线性空间、向量的概念意象 |
5.2.4 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
5.2.5 对线性代数和线性空间的教学建议 |
5.3 初始模型的建立 |
5.3.1 概念教学的原则 |
5.3.2 教学设计的步骤 |
5.3.3 概念认知模型 |
5.3.4 发生演变模型 |
6. 研究的第一阶段 |
6.1 分析与准备 |
6.1.1 历史视角分析 |
6.1.2 知识的逻辑结构分析 |
6.1.3 学生的心理认知分析 |
6.1.4 社会-文化视角分析 |
6.2 设计与实施 |
6.2.1 教学内容与顺序 |
6.2.2 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 |
6.2.3 教学实施过程 |
6.3 结果与评价 |
6.3.1 学生对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理解 |
6.3.2 学生对基的理解 |
6.3.3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理解 |
6.3.4 学生对向量的理解 |
6.3.5 教学前后学生的理解对比 |
6.4 反思与修正 |
7. 研究的第二阶段 |
7.1 分析与准备 |
7.2 设计与实施 |
7.2.1 教学顺序 |
7.2.2 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 |
7.2.3 教学实施过程 |
7.3 结果与评价 |
7.3.1 学生对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理解 |
7.3.2 学生对基的理解 |
7.3.3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理解 |
7.3.4 学生对向量的理解 |
7.4 教学反思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1.1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
8.1.2 学生遭遇的困难 |
8.1.3 发生教学法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
8.1.4 教学框架的可行性 |
8.2 研究启示与局限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期末问卷调查 |
附录2 第一阶段研究后测问卷 |
附录3 第二阶段研究后测问卷1 |
附录4 第二阶段研究后测问卷2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分块矩阵及其相关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矩阵分块 |
1.1 分块矩阵的定义与基本运算 |
1.2 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 |
2 分块矩阵的相关计算 |
2.1 利用分块矩阵求逆矩阵 |
2.2 矩阵的分块零化方法及其应用 |
3 分块矩阵的相关证明 |
3.1 惯性定理中唯一性的证明 |
3.2 矩阵秩的分块不等式证明 |
3.3 证明有关矩阵秩的等式 |
(5)张量理论及其在阵列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和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关问题的综述 |
1.2.1 极化敏感阵列的发展 |
1.2.2 极化敏感阵列信号的不同建模方法 |
1.2.3 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张量模型及其应用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课题来源 |
1.5 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张量及其分解的理论 |
2.1 高阶张量 |
2.2 张量的基础 |
2.2.1 张量的基本运算 |
2.2.2 张量的矩阵表示和乘积 |
2.2.3 张量的标量积、范数和秩 |
2.2.4 几种代数运算的张量表示 |
2.2.5 编程实现与软件资源 |
2.3 Tucker分解 |
2.3.1 Tucker分解的计算 |
2.3.2 Tucker分解的应用 |
2.4 PARAFAC分解 |
2.4.1 PARAFAC分解的唯一性 |
2.4.2 PARAFAC分解的实现 |
2.4.3 复数PARAFAC分解算法的加速 |
2.4.4 PARAFAC分解的应用 |
2.5 仿真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极化敏感阵列信号的Tucker模型及参数估计 |
3.1 引言 |
3.2 数据模型 |
3.2.1 电磁矢量天线阵列的多维张量模型 |
3.2.2 多维谐波参数估计的多维张量模型 |
3.3 电磁矢量天线信号波达角估计的模R投影MUSIC |
3.3.1 模R信号子空间 |
3.3.2 模R投影矩阵的计算和模R投影MUSIC算法 |
3.3.3 模R信号子空间的计算复杂度分析 |
3.4 多维谐波参数估计的模R投影张量ESPRIT |
3.4.1 基于HOSVD信号子空间估计方法的回顾 |
3.4.2 测量张量的广义矩阵展开和模R信号子空间 |
3.4.3 模R信号子空间的估计 |
3.4.4 基于模R子空间投影的张量ESPRIT算法 |
3.4.5 模R投影的扰动分析 |
3.4.6 投影集合序列的选择 |
3.5 仿真与讨论 |
3.5.1 电磁矢量天线阵列信号参数估计 |
3.5.2 多维谐波参数估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极化敏感阵列信号的PARAFAC模型及参数估计 |
4.1 引言 |
4.2 数据模型 |
4.2.1 快拍域的PARAFAC模型 |
4.2.2 高阶统计量域的PARAFAC模型 |
4.3 平滑去相关的统一张量框架 |
4.3.1 空域平滑 |
4.3.2 极化域平滑 |
4.3.3 其它平滑 |
4.4 可辨识性分析 |
4.4.1 快拍域PARAFAC模型的辨识 |
4.4.2 高阶统计量域PARAFAC模型的辨识 |
4.5 部分极化波的参数估计 |
4.6 基于嵌套矢量天线阵列的参数估计 |
4.7 仿真结果 |
4.7.1 部分极化波的参数估计 |
4.7.2 基于嵌套阵列的参数估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间分离矢量天线阵列的参数估计 |
5.1 引言 |
5.2 空间分离矢量天线阵列的几何结构 |
5.2.1 一般的阵列几何结构 |
5.2.2 同文献[71]中阵列的关系 |
5.2.3 文献[71]中测向算法的模糊 |
5.2.4 文献[71]测向算法的局限性 |
5.3 辨识性分析与一类有效的阵列几何结构 |
5.4 枚举非线性规划估计算法 |
5.4.1 阵列流形矢量的估计 |
5.5 新的叉乘算法与空间分离矢量天线阵列几何结构 |
5.5.1 新的叉乘算法 |
5.5.2 空间分离矢量天线阵列新的几何结构 |
5.6 空间分离矢量天线阵列单频信号的PARAFAC测向 |
5.6.1 PARAFAC建模 |
5.6.2 张量平滑改进辨识性 |
5.7 仿真与讨论 |
5.7.1 SSEMVS阵列叉乘测向 |
5.7.2 新的SSEMVS阵列叉乘测向 |
5.7.3 单频信号的PARAFAC测向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张量视角下的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参数估计 |
6.1 引言 |
6.2 四元数及其矩阵 |
6.2.1 四元数代数 |
6.2.2 四元数矩阵 |
6.3 数据模型与两维四元数ESPRIT |
6.3.1 两维四元数ESPRIT |
6.3.2 DOA和极化参数的估计 |
6.4 两阶段四元数矩阵联合特征值分解 |
6.4.1 四元数矩阵的联合Schur分解 |
6.4.2 基于回代法的联合特征值分解 |
6.5 仿真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7.2.1 基于张量的数据去噪 |
7.2.2 宽带全极化信号的处理 |
7.2.3 更高维PARAFAC分解的参数估计中的问题 |
附录A 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基础 |
附录B OAP工具箱的设计与实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原理 |
1.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发动机悬置元件的研究进展 |
1.3.2 运行模态研究进展 |
1.3.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发动机悬置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
2.1 复刚度模型 |
2.2 KELVIN-VOIGT模型 |
2.3 三参数模型 |
2.4 BERG模型 |
2.5 橡胶悬置实验 |
2.5.1 试验方案 |
2.5.2 试验结果 |
2.6 橡胶悬置参数识别及仿真 |
2.6.1 BERG模型参数识别方法 |
2.6.2 模型参数仿真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分析 |
3.1 发动机振动 |
3.1.1 单缸激振力分析 |
3.1.2 多缸发动机激振力分析 |
3.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 |
3.3 考虑弹性支承的发动机悬置隔振特性 |
3.3.1 四端参数法 |
3.3.2 悬置的振动特性分析 |
3.3.3 悬置隔振特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试验 |
4.1 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试验 |
4.1.1 试验样车 |
4.1.2 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测试 |
4.1.3 振动测试结果 |
4.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响应仿真计算 |
4.3 悬置动、静刚度分析 |
4.4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位移计算 |
4.4.1 Newmark计算方法 |
4.4.2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响应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多工况运行模态分析 |
5.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5.1.1 传递函数 |
5.1.2 留数矩阵与模态向量 |
5.1.3 频响函数 |
5.2 运行模态分析方法 |
5.2.1 相关函数 |
5.2.2 功率谱密度函数 |
5.3 多参考点最小二乘复频域法 |
5.3.1 极点和模态参与因子 |
5.3.2 稳态图和模态振型 |
5.4 多工况运行模态试验 |
5.4.1 测试装置 |
5.4.2 试验结果 |
5.4.3 模态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稳健优化设计 |
6.1 悬置系统解耦理论 |
6.1.1 打击中心理论 |
6.1.2 弹性中心理论 |
6.1.3 能量解耦法 |
6.2 灵敏度分析 |
6.2.1 正交试验设计 |
6.2.2 灵敏度计算 |
6.3 发动机悬置系统稳健优化设计 |
6.3.1 目标函数 |
6.3.2 优化设计变量 |
6.3.3 约束条件 |
6.3.4 优化计算方法 |
6.4 优化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
7.1 灰色关联分析 |
7.1.1 灰色系统概述 |
7.1.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7.2 灰色粒子群优化算法 |
7.2.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7.2.2 灰色粒子群优化算法 |
7.3 子目标函数 |
7.3.1 悬置系统振动能量解耦 |
7.3.2 系统固有频率配置 |
7.3.3 振动传递率 |
7.3.4 优化方法的确定 |
7.4 设计变量 |
7.5 优化结果 |
7.5.1 能量解耦及固有频率配置优化 |
7.5.2 振动传递率优化 |
7.5.3 灰色关联优化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8.1.1 主要工作 |
8.1.2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7)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运动学模型及基于运动模型的分析 |
2.1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
2.1.1 基本假设及参数说明 |
2.1.2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
2.1.3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
2.2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各个方向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
2.2.1 各方向运动的最大速度 |
2.2.2 各方向的最大加速度 |
2.3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控制灵敏度分析 |
2.3.1 向量和矩阵的范数理论 |
2.3.2 全方位机器人控制灵敏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设计 |
3.1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3.2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
3.2.1 机器人主控制板简介 |
3.2.2 电机控制专用芯片LM629 |
3.2.3 其它辅助电路 |
第4章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时间最优控制 |
4.1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时间最优控制的数学描述 |
4.2 时间最优控制离散化及数值求解 |
4.3 两种路径的时间最优控制 |
4.3.1 直线路径的时间最优控制 |
4.3.2 椭圆螺旋路径的时间最优控制 |
4.4 基于直流电机动态模型的时间最优控制 |
4.4.1 直流微电机动态模型 |
4.4.2 基于电机动态模型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时间最优控制算法 |
4.4.3 基于电机动态模型的直线路径时间最优控制 |
4.4.4 基于电机动态模型的椭圆螺旋路径时间最优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器人控制软件开发及测试 |
5.1 ADS 程序开发平台简介及设置 |
5.1.1 开发平台简介 |
5.1.2 AD51.2 工程编译连接设置 |
5.1.3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
5.2 JTAG 调试原理 |
5.2.1 H-JTAG 设置 |
5.2.2 控制软件固化 |
5.3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测试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LM629汇编指令表 |
附录B: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电路图 |
附录C:53C2410X与LM629接口定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内燃机结构辐射噪声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内燃机结构噪声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
1.3 内燃机结构噪声预测技术发展概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内燃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整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内燃机整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流程 |
2.2.1 一般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流程 |
2.2.2 内燃机整机结构系统的特点及其动态特性分析方法选择 |
2.2.3 基于模态理论的结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
2.3 内燃机零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机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油底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3 附件托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4 飞轮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5 其它零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整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分析 |
2.4.1 组合结构连接界面的处理 |
2.4.2 整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3 整机模态分析 |
3 内燃机整机结构动态响应分析 |
3.1 内燃机激励载荷的计算及施加 |
3.1.1 缸内燃气压力 |
3.1.2 活塞侧击力 |
3.1.3 主轴承作用力 |
3.2 频响分析中阻尼的处理 |
3.3 基于模态缩减基础上的内燃机整机结构动响应求解 |
3.3.1 模态缩减的必要性 |
3.3.2 模态响应函数分析 |
4 内燃机结构辐射噪声预测 |
4.1 引言 |
4.2 结构声辐射问题的数学描述 |
4.2.1 时域描述 |
4.2.2 频域描述 |
4.3 内燃机结构声辐射问题的BEM求解技术 |
4.3.1 内燃机结构声辐射问题数值解法的选择 |
4.3.2 BEM方法的求解过程 |
4.3.3 BEM解的奇异性问题 |
4.4 基于ATV概念的声学边界元与结构有限元的联合求解技术 |
4.4.1 ATV的概念 |
4.4.2 应用ATV技术进行结构声辐射求解 |
4.4.3 应用ATV技术求解内燃机整机结构声辐射的流程 |
4.5 90°V8柴油机结构辐射噪声预测 |
4.5.1 整机声学边界元模型的建立 |
4.5.2 外场域点网格模型的建立 |
4.5.3 ATV计算 |
4.5.4 结构FEM模态结果向声学BEM模型法向的当量移植 |
4.5.5 结构表面法向振动速度计算 |
4.6 声辐射计算结果 |
4.6.1 声压计算结果 |
4.6.2 声功率结果 |
4.6.3 多工况声辐射问题快速求解 |
5 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SDD中文农业网页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信息检索的相关性理论 |
1.2.1 面向系统的相关性 |
1.2.2 面向用户的相关性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的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全文检索与语义检索 |
2.1 全文检索与全文检索系统 |
2.1.1 Lucene的应用、特点及优势 |
2.1.2 Lucene系统结构分析 |
2.1.3 Lucene使用心得 |
2.1.4 全文检索的不足 |
2.2 语义检索 |
2.2.1 传统经典信息检索模型 |
2.2.2 隐含语义索引(LSI)模型 |
2.3 LSI数学描述 |
2.3.1 符号 |
2.3.2 文档匹配 |
2.3.3 标引项匹配 |
2.3.4 概念空间 |
2.3.5 小结 |
第三章 SDD算法及其改进 |
3.1 SVD算法的不足 |
3.2 SDD算法 |
3.2.1 SDD的计算 |
3.2.2 SDD算法的收敛性证明 |
3.3 SDD算法的技术实现 |
3.3.1 数据结构 |
3.3.2 使用压缩存储的计算 |
3.4 SDD算法性能瓶颈及其改进 |
3.5 SDD算法应用范围 |
3.5.1 数据压缩 |
3.5.2 数据过滤 |
3.5.3 特征抽取 |
第四章 SDD改进算法及“二次主题漂移”检索模式验证 |
4.1 中文网页测试集 |
4.2 文本信息的预处理 |
4.3 中文农业词典的构建 |
4.4 中文文本的分词 |
4.5 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
4.5.1 系统设计 |
4.5.2 系统实现 |
4.6 SDD改进算法的验证 |
4.6.1 进行向量空间模型(VSM)与矩阵分解后的索引文件比对 |
4.6.2 Windows平台与Linux平台矩阵分解对比 |
4.7 “二次主题漂移”检索模式验证 |
4.7.1 研究方法 |
4.7.2 实验数据 |
4.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基于SDD中文农业网页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5.2 系统的实现 |
5.2.1 中国农业网站名录网页集 |
5.2.2 所采用的主要技术 |
5.3 系统运行实例 |
5.3.1 数据检索情况 |
5.3.2 网站直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论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关系的和谐性 ——兼评西方企业所有权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观点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五、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引言:论企业组织的和谐性 |
一、和谐企业的基本内涵 |
二、和谐企业的主要特征 |
三、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
第二章 企业所有权概念辨析及其形式 |
第一节 学术界对企业所有权概念的界定 |
一、侧重于用剩余索取权来界定企业所有权 |
二、侧重于用剩余控制权来界定企业所有权 |
三、用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统一来界定企业所有权 |
第二节 企业所有权概念的进一步辨析 |
一、企业所有权的具体内容 |
二、“剩余”究竟指的是什么? |
三、企业所有权:一个不规范却实用的概念 |
四、企业所有权的对称分布原则 |
第三节 所有制、所有权、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 |
一、所有制与所有权 |
二、财产所有权或产权 |
三、所有制、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的区别 |
四、所有权、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的区别 |
第四节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形式:公司治理结构 |
一、企业所有权安排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刻理解 |
第五节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两种主要范式 |
一、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 |
二、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范式 |
三、小结:构建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的必要性 |
第三章 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评析 |
第一节 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的理论渊源 |
一、科斯和张五常等人的间接定价理论 |
二、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人的资产专用性理论 |
三、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 |
四、詹森和麦克林的代理成本理论 |
五、威尔逊、斯彭斯和泽克豪森等人的委托——代理理论 |
六、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的不完全合同理论 |
第二节 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 |
一、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的集中体现:G-H-M 模型 |
二、将企业所有权配置给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原因 |
三、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的核心观点总结 |
第三节 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进一步研究 |
一、“伯勒——米恩斯命题” |
二、由“伯勒——米恩斯命题”引发的研究 |
第四节 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的具体化:股东主权治理结构 |
一、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认识 |
二、股东主权治理的内部结构 |
三、股东主权治理的外部监督机制 |
第五节 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评析 |
一、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的贡献 |
二、非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范式的缺陷与不足 |
第四章 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范式评析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范式的产生背景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利益相关者范式产生的理论背景 |
三、利益相关者范式产生的现实背景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范式的主要内容 |
一、最大化股东财富假设的缺陷 |
二、公司的目标:服务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 |
三、人力资本的专用化技能与剩余风险的承担 |
四、改变企业运作方式和财富创造的一些重要趋势 |
五、关键性资源和企业所有权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范式的具体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 |
一、公司的组织机构 |
二、股东治理 |
三、债权人治理 |
四、职工治理 |
五、供应商、客户和社区关系及环境管理 |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范式的评析 |
一、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权范式的贡献 |
二、利益相关者范式的缺陷与不足 |
第五章 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的提出 |
一、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提出的目的与意义 |
二、企业所有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
三、和谐企业所有权的安排主体:企业要素所有者 |
四、和谐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标准:按要素贡献分配 |
五、影响企业所有权安排的一些因素 |
六、和谐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原则:状态依存的分散对称分布 |
七、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的具体形式:要素所有者共同治理结构 |
第二节 企业所有权安排给要素所有者的原因: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 |
一、劳动二重性和劳动价值论 |
二、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 |
三、要素所有权、按要素分配和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标准 |
第三节 决定与影响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因素 |
一、要素所有者的贡献 |
二、要素所有者的风险特点 |
三、要素所有者监督的难易程度 |
四、要素的资产专用性程度 |
五、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力 |
六、制度因素 |
七、可能导致企业所有权相分离的几个因素 |
第四节 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的具体化:要素所有者共同治理结构 |
一、要素所有者的权益 |
二、董事会的责任与效率 |
三、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
四、管理层的约束与激励 |
五、信息披露 |
第六章 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 |
第一节 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的假设与函数 |
第二节 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及其分析 |
一、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的建立 |
二、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的边际分析 |
三、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的纳什均衡分析 |
第三节 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的角点解 |
第四节 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型的按要素分配规则 |
一、剩余索取与要素贡献率对应 |
二、剩余索取的效率规则 |
第七章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公司治理的股东主权特征 |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
三、融资结构不合理 |
四、职工等其他要素所有者的治理机制不健全 |
五、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严重 |
六、企业内部监督与控制机制不完善 |
七、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不健全 |
八、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 |
九、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 |
第八章 基于和谐企业所有权模式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一、完善股权结构,健全投资者治理 |
二、改善融资结构,健全债权人治理 |
三、维护职工及其他要素所有者权益,促进共同治理 |
四、加快企业组织机构改革,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 |
五、强化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手段 |
六、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四、“伴随矩阵”一词的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费德勒向量极值分析与复杂网络加边算法研究[D]. 李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多智能体时滞系统一致性输出反馈H∞控制[D]. 杨国安.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 [3]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D]. 朱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分块矩阵及其相关应用[J]. 岳靖,刘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5]张量理论及其在阵列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李阳. 复旦大学, 2014(01)
- [6]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武.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7]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控制[D]. 文俊.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8]内燃机结构辐射噪声预测技术研究[D]. 郭常立. 中北大学, 2009(11)
- [9]基于SDD中文农业网页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樊景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10]论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关系的和谐性 ——兼评西方企业所有权范式[D]. 姜鑫.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