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水平位移过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基坑水平位移过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一、某基坑水平位移量过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郝宇[1](2021)在《深基坑开挖对环境及毗邻隧道安全影响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文中提出伴随城市化发展,旧城更新改造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老城区中进行深基坑项目施工时其安全隐患尤为突出。本文针对老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及毗邻隧道的安全影响特点及其防控技术进行研究,对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周边环境安全提出防控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深基坑与周边环境特点,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设计了地下连续墙、桩锚与地下连续墙联合支护及土钉支护三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支护方案,并对其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其应力场与位移场的演化特点及影响属性,判别基坑、周边环境及毗邻隧道的安全性;再通过对支护方案的造价分析确定最终的优化设计方案。(2)深基坑开挖导致地层水平方向约束应力失衡诱发围岩产生移动变形。通过系统模拟研究深基坑开挖对毗邻隧道的影响特点及其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变化特点,揭示不同开挖深度对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影响区划图;研究了隧道围岩受深基坑开挖和隧道平衡拱效应的叠加影响特点,分析了隧道围岩产生拉伸或挤压作用及其围岩的变形规律,确定了隧道左侧壁发生拉伸破坏、右侧壁发生挤压破坏区域,为其安全加固提供了依据。(3)针对隧道局部变形超限与结构不安全问题设计了三种隧道加固方案并且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加固方案下隧道的应力场与位移场的演化特点及影响属性进行了研究,判别隧道的安全性;再通过各方案加固效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其最终优化设计方案。

蔡圳维[2](2021)在《新型装配式可回收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进行深大基坑的开挖时,势必会对地下空间及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针对基坑开挖对地下空间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现状,提出了新型装配可回收深基坑支护体系。该新型支护体系不仅可以对基坑进行临时支护,控制基坑的变形,还可以全部回收重复利用以此减小对地下空间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并结合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基于石家庄市某深基坑工程,针对该基坑开挖阶段中引起的变形,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基坑三维开挖模型,对新型支护体系中的支护桩、基坑底部土体的和坑外地表土体的位移变形作了相关深入的研究。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1)深入了解国内外目前在深基坑变形等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着作文献,并对基坑变形做了简要论述,在理论上详细地分析了深基坑在开挖阶段中存在的变形形式及影响基坑发生变形位移的相关因素。(2)通过结合国内外深基坑可回收支护结构研究现状与现有的基坑支护设计规范,提出新型可回收支护体系中竖向支撑桩、横向支撑梁及锚杆的设计内容及验算方法,获得数值模拟分析所需要的参数数据。(3)采用数值模拟软件,根据工程施工方案模拟基坑开挖流程步骤,掌握基坑在整个开挖阶段中的支护桩、基坑底部土体及坑外地表土体的位移变形情况。模拟结果显示,基坑开挖对支护桩、坑底土体及坑外地表土体的变形影响均在基坑变形规范允许范围内,验证了新型支护结构可全回收的可行性。(4)通过改变锚杆倾角、锚杆预应力和锚杆水平间距等方式,研究不同支护参数对基坑变形及坑外地表土体变形的影响。先后获得了锚杆倾角为5°、15°、25°、35°、45°,锚杆预应力为30k N、75k N、120k N、150k N、210k N,锚杆水平间距为1.0m、1.5m、2.0m、2.5m时的影响规律。

徐希伟[3](2021)在《某增深基坑桩锚支护加固设计与模拟分析》文中认为当基坑支护结构已经或将要施工完成时,由于规划变更,基坑需在基底原设计标高的基础上增深开挖,此时原支护体系往往不能满足支护强度的要求。在保障基坑安全顺利施工的同时,为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既有基坑支护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加强,采取一系列改造措施,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既有围护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危险系数较大,且难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验证。因此,增深开挖基坑的支护结构加固设计问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依据兰州市某桩锚支护体系深基坑项目,该项目在原支护桩已施工完成的情况下,由于地下室的设计变更,基坑需增深开挖约2.3m。通过承载力复核计算得出在原支护体系下基坑增深开挖后稳定性不满足要求。依托此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前期共设计两种加固方案:方案一是借鉴以往此类基坑的加固成功经验,在原三层预应力锚索的基础上“增设一层锚索”;方案二为创新性使用“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结构”的加固措施,来弥补基坑增深开挖后既有支护桩嵌固深度不足的问题,此种“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护领域是一种新的尝试。(2)借助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两种支护结构加固设计方案分别进行计算分析,探究基坑土体、围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变化规律等。由“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结构”加固方案模拟结果可知,基坑土体位移、围护结构位移均保持在警戒值范围内,加固效果良好,满足安全性要求,后期使用此方案进行现场施工验证。(3)通过对基坑开挖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原支护桩桩间新增设长支护桩此种“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机理,探究了其变形与受力规律。并与其他学者所研究原支护桩后排新增设长支护桩的“既有-新增排桩双排组合支护结构”进行类比,为今后类似工程支护加固方式的选取和应用提供借鉴。(4)现场施工验证: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锚索轴力、支护桩顶部位移等进行监测点布置与实测,并绘制相关曲线,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结构”加固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后期借用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基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了基坑开挖完成后的安全系数为1.8,稳定性较好。

刘波[4](2020)在《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卸荷引起临近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在既有地铁隧道附近进行基坑开挖的现象日益增多,基坑开挖引起临近既有隧道变形的预测与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0200、2017YFC080550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17_0151)和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YBJJ1791)为课题依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隧道变形实用性预测相对欠缺、隧道变形影响区尤其是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研究尚不完善等问题,运用文献调研、统计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方法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总结如下:(1)分别收集42个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盾构隧道以及33个基坑开挖对下卧既有盾构隧道影响的工程案例,统计案例中基坑和隧道所处的典型地层条件、尺寸规模、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结构变形等,分析了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基坑与隧道水平间距等主要因素对隧道水平和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侧方隧道受基坑开挖影响发生隆、沉的判别标准,给出了坑外隧道竖向位移分区;分别提出了侧方隧道水平位移和下卧隧道竖向位移综合预测指标,给出了软粘土地层,粉土、粉砂性地层和砂卵石、风化岩地层中侧方隧道水平位移和下卧隧道竖向位移经验预测公式。(2)分别建立软弱粉质粘土层中、内撑式基坑开挖对侧方和下卧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侧方和下卧隧道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通过变形等值线分析,结合20 mm、10 mm、5 mm 3级隧道变形控制标准,分别划分出侧方和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并根据影响区特征,通过定义影响区确定参数,实现了对影响区范围的简易化描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坑开挖深度和围护结构侧移对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不同基坑开挖深度和围护结构侧移条件下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范围预测方法;研究了基坑开挖深度对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不同基坑开挖深度条件下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范围预测方法。(3)根据隧道变形控制方法统计结果,选择工程中最常用的基坑土体加固法,分别研究软弱粉质粘土层中基坑坑外土体加固和坑内土体加固对侧方和下卧隧道变形的控制效果,综合控制效果和工程经济性,给出了坑外土体加固强度、加固深度、加固宽度建议值,给出了坑内土体加固形式、加固强度建议值。并采用上述建议值,分别研究了坑外土体加固和坑内土体加固对侧方和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的控制效果。(4)分别依托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对侧方和下卧隧道影响的两个实际工程,采用前述得到的隧道变形及影响区预测方法对隧道可能产生的变形进行施工前预测评估,根据预测评估结果采取了相关变形控制措施。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隧道变形进行跟踪监测,揭示了隧道受基坑开挖影响变形发展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验证了前述预测方法的可靠性。

郑文豪[5](2020)在《杭州粉砂地层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隧道变形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路面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地铁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由于城市规划需要,地铁线路往往存在交叉现象,因此新建地铁基坑施工引起临近既有隧道变形问题得到了工程界广泛关注,尽管大量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土层差异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粉砂具有稳定性差、渗透性好等特性,当临近隧道产生较大变形后,极易产生渗水等灾害,因此,研究粉砂地层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隧道变形影响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以杭州某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对基坑施工引起临近隧道变形进行了全过程实测分析。通过试验获得了粉砂土HSS模型参数,采用有限元研究了不同基坑开挖方式、基坑隧道水平距离下临近隧道变形规律。本文主要工作以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重塑粉砂土进行标准固结试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三轴固结排水加载卸载再加载试验、共振柱试验,获得了HSS模型中的9个参数。粉砂HSS参考切线模量Eoeredf为17.9MPa,割线模量E50ref为18.9MPa,破坏比fR为0.97,c?为1.1k Pa,??为28.5°,静止侧压力系数k0为0.52,卸载再加载模量Eurref为50.7MPa,0Gref为110.36MPa。0.7倍0G时剪应变大小?0.7为5.589×10-4。杭州粉砂土Eoeredf、E50ref、Eurref 3种模量比各地粉质黏土相应模量都要大;杭州粉砂由经验公式求得0Gref值远小于试验值。(2)对TRD、三轴水泥搅拌桩、地下连续墙施工下临近隧道变形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TRD施工阶段由于受到挤土作用,使得隧道左侧有效土压力大于隧道右侧有效土压力,隧道下方有效土压力大于隧道上方有效土压力,因此隧道在水平方向呈现背离基坑方向位移,同时在竖向呈现隆起;在三轴搅拌桩施工阶段由于TRD起着屏障作用,限制了隧道下土体位移,隧道变形主要表现在水平方向位移;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期间,隧道上下两侧有效土压力形成一对平衡力,保证了隧道净空高几乎无变化,而地下连续墙深度较大,卸荷作用较为明显,使得隧道下方土体向槽内移动,导致了隧道产生了微量沉降。(3)通过对基坑开挖引起周边变形进行实测分析发现,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并非均发生于同一方向,累计地下连续墙水平自上而下呈现近似“S”型;垂直于围护结构方向不同距离处地表沉降近似“凹型”变形模式。基坑开挖将引起墙顶产生隆起变形,隆起量会随着开挖深度增加不断增大;不同监测项在不同施工阶段变形增加量不尽相同,只分析围护结构施工或者基坑开挖阶段均较为的片面。(4)在实测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的基础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分坑开挖法较平行开挖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基坑开挖对邻近运营隧道变形的影响;最大地表沉降点并不会随着基坑与隧道水平间距变化而变化,最大隧道水平位移随着基坑与隧道水平间距增大减小的速度也不断放缓。因此,在强影响区范围内为控制变形,采用保护措施是一方面,其次也可以控制基坑与隧道距离。

周毅[6](2020)在《以南昌某基坑支护为例的MIDAS模拟分析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坑工程在我国发展至今已经有了40年的历史,随着国家的富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地下轨道轻型交通也得到大力的发展,致使深基坑甚至深大基坑的出现也越来越多,而基坑工程的实施,会影响土体的稳定性,有甚者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基坑顺利的施工以及保证周边环境的稳定性就越来越重要了,如何能确保安全性及稳定性,就是现在基坑工程研究的主攻方向。本文主要使用的是MIDAS/GTS软件进行分析模拟,MIDAS/GTS软件主要是利用有限元进行分析。有限元法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本文所模拟的基坑开挖是以南昌某购物广场为例,对其AB段使用MIDAS/GTS软件先进行开挖模拟,得出计算结果与理正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用MIDAS/GTS软件进行逐步的模拟分析,对双排桩的一些参数进行优化。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发现MIDAS所得出的结果和实际情况更为相符,且变形量相较监测值相差较小,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是MIDAS对材料属性的定义更加详细,而理正软件的假设条件较少,说明MIDAS/GTS软件对双排桩的支护模拟相比理正软件更加符合实际,可以更好的应用到基坑支护设计中去指导工程实践。(2)分别对双排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进行了参数优化,运用迈达斯软件对支护结构的进行优化模拟,可以得出结论:(1)桩长越长,支护结构的变形越少,但是若桩长过长,整体的安全性没有太大变化,造成浪费施工成本的后果,(2)在保持前排桩的长度不变,改变后排桩的桩长,发现随着后排桩的增大,支护结构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了增加,但是桩长过长,整体的安全性没有太大变化。(3)前排桩不变,改变后排桩的桩间距,桩间距越大,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越差。(4)改变排桩的桩径大小,从模拟中可以分析出,桩径越小,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能越差,支护结构的变形越大(5)改变双排桩的刚度,刚度越大,桩体整体位移越小,但刚度超过一定量后,实际位移变化很小,造成成本的浪费。

魏小清[7](2020)在《基坑外侧市政管道爆裂致灾机制流固耦合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加大了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工程作为其中的基础性环节,其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基坑工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各类人为因素,基坑事故时有发生,研究事故机理可为之后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本文以基坑外侧市政管道爆裂引发基坑侧壁安全事故为对象、以南宁某基坑坍塌事故为工程案例,基于渗流、固结与流固耦合理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市政管道爆裂涌水引起基坑侧壁破坏的机制进行了耦合分析研究。研究了基坑在外侧市政管道爆裂涌水前后的工作状态,分析了桩顶锚索失效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并对模拟结果的可参考性与局限性展开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基坑外侧市政管道爆裂将引起周围渗透性良好土层的水土压力大幅提高,可导致基坑侧壁面层破坏,支护桩所受侧向压力增大,但在桩身强度及嵌固(含桩底及锚索)条件正常工作时变形不大。(2)桩顶锚索失效时,桩身侧向变形增大,桩侧地基土向基坑方向发生位移,周边地表沉降加大;桩顶以下锚索轴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第二道锚索轴力增幅显着;(3)基坑外侧市政管道爆裂致基坑侧壁失稳前期,水体入渗至桩顶锚索锚固段致其锚固力逐渐弱化,表现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缓慢发展;后期桩顶锚索失效,基坑外侧土体内塑性区发展,出现连续滑动面,表现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迅速增加,直至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基坑侧壁倒塌事故发生;(4)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在在管道破坏预测、管道爆裂涌水主要影响区域、基坑坍塌滑动面等方面的分析结论与工程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较好地揭示了市政管道爆裂引起基坑侧壁倒塌事故的机制;(5)鉴于实际技术水平,本研究对实际工程进行了一定的简化,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仍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在多场耦合试验及理论研究领域继续深入开展工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邻近市政管线的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较好的工程指导作用,同时对多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陈旭松[8](2020)在《黄土地区复合土钉支护作用与风险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基坑深度也越来越深。在实际需求的推动下,基坑支护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土钉支护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黄土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土钉支护技术也日益成熟。然而由于基坑支护工程的复杂性,基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对土钉支护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对如何降低基坑事故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目前,对基坑上、中、下等部位土钉的长短仍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通过对土钉支护作用进行分析,主要得出:土钉在基坑不同深度处的支护作用有所不同,中部土钉可以显着改善侧向土压力、有效限制基坑的水平位移,因此一般应使基坑中部的土钉长度不短于其它位置土钉的长度;基坑下部土钉长度宜长于基坑顶部;上部土钉的长度应满足约束上部土体裂缝的发展的作用。此外,通过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的工作特性的分析,得出锚杆在预应力大小不同时与土钉的协同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将锚杆的预应力限制在一定范围之间。(2)将人们可承受的风险上限称之为风险阈值,基于风险阈值的不同,考虑人们对事故承受能力的不同,得出了复合土钉的风险度及风险性等级的评价公式:(?)式中:RTh为复合土钉支护的风险阈值;Rd可以描述基坑的风险性,称为风险度;Ai为风险影响因素发生的概率;Bi代表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大小,i取1,2,3,4分别代表设支护设计方案、防排水措施、施工质量、其它影响因素;LT代表可接受的最大损失。基于风险度及基坑事故的风险概率建立了风险性评估矩阵,得出了复合土钉的风险等级。此外,对风险性等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风险度下的基坑的风险等级,并对复合土钉的风险控制措施给出了建议。(3)在多种复合土钉事故实例资料的基础上,对黄土地区复合土钉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不同深度的基坑,影响复合土钉支护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也存在不同。以收集的复合土钉事故资料为基础,给出了黄土地区复合土钉风险度的评价公式:(?)(4)采用Midas对西安某复合土钉支护基坑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重大基坑工程,在支护体系满足一定的安全系数时,继续增加支护构件,可以提升支护体系的冗余程度,显着改善基坑应力、控制基坑的变形,从而减小基坑的风险性,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孙志鹏[9](2020)在《长春市某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常规交通已经不堪重负,为缓解交通拥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日益增多。但城市中主要区域人口密度大,建筑物繁多,地铁轨道周边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基坑开挖卸荷会对周围土体产生附加应力以及附加变形,会影响到周边地铁的正常运营,严重时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故研究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的影响对于保护地铁隧道的安全运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学者对此课题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三种角度做详细的统计分析,提出基坑开挖周围土压力变化理论、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回弹、围护变形以及土体沉降的机理及计算方法,从而推导出基坑开挖对隧道影响的机理。基于Mindlin解求解了基坑开挖在隧道产生的附加应力,分别阐述了盾构隧道的横向及纵向变形理论,继而通过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求解隧道纵向变形。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依托吉林省长春市某近地铁深基坑工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坑底隆起值、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值、坑外地表沉降值受基坑开挖深度影响效果显着,从开挖一层至基底的过程中,最大隆起量增长104%;最大位移值增长163%;最大沉降值增长108%。(2)基坑开挖引起隧道水平方向整体向坑内一侧发生侧移,最大的位移值产生在基坑南侧;竖向位移值沿隧道长度方向整体呈现中间最大两端较小的下凹态势,产生最大位移值的位置位于沿长度方向的近中腰位置。(3)隧道变形受基坑开挖深度、围护结构厚度、开挖方式以及自身埋置深度的影响效果较为显着,从开挖一层至基底的过程中,隧道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增加106%,隧道产生的最大竖向位移增加19%;选取的围护结构厚度从0.6m至1.2m的变化过程中,隧道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减小44%,隧道产生的最大竖向位移减小72%;对基坑进行分区开挖且先开挖距离较远一侧会有效减小隧道位移,与分层整体开挖相比,隧道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减小32%,隧道产生的最大竖向位移减小11%;自身埋置深度从15m增加到21m过程中,最大水平位移可减小44.7%,最大竖向位移可减小34.7%。

张国河[10](2019)在《邯郸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文中认为本文以邯郸某基坑工程作为研究背景,分别应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和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计算结果和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正确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利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对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基坑的整体稳定性、抗倾覆和抗隆起进行验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2)应用Midas/GTS NX有限软件对基坑东侧1-1区域的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周边地表沉降以及支护桩的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为15.16mm,最大沉降量为12.53mm,支护桩最大正弯矩为241.58kN·m,最大负弯矩为480.62 kN·m,最大剪力为278.99 kN,最大负剪力为251.83 kN;(3)将计算结果、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可知,支护结构的设计符合规范的安全性要求、有限元模型建立的较为准确;(4)对支护结构进行影响性分析,主要考虑支护桩桩径和桩间距的影响。本文通过改变支护桩桩径和桩间距的方式来研究其影响,通过对比发现,适当增大桩径或减小桩间距能够有效地控制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保证基坑的稳定。综合考虑,本工程支护桩桩径取0.80m,桩间距1.60m较为合理。本文在工程施工前对基坑进行支护结构设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其结果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帮助。在施工完成后又进行了设计值、模拟值和监测值的对比,分析了变形规律和产生差异原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为今后邯郸地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某基坑水平位移量过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基坑水平位移量过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深基坑开挖对环境及毗邻隧道安全影响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基坑工程的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2.2 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1.2.3 基坑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研究现状
        1.2.4 桩锚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2.5 基坑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设计的研究
    2.1 工程概况
        2.1.1 基坑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2.1.2 场地地层条件
    2.2 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设计及其数值模拟分析
        2.2.1 方案设计
        2.2.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2.2.3 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的模拟分析
    2.3 综合支护方案设计及其数值模拟分析
        2.3.1 方案设计
        2.3.2 综合支护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2.4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的方案设计及其数值模拟分析
        2.4.1 方案设计
        2.4.2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方案的模拟分析
    2.5 地下连续墙方案与综合支护方案的对比分析
        2.5.1 支护效果对比分析
        2.5.2 成本造价分析
    2.6 工程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基坑开挖对毗邻隧道变形影响的研究
    3.1 深基坑开挖诱发毗邻隧道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3.1.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3.1.2 数值模拟测线的布设
    3.2 深基坑开挖时土体及隧道应力变化特点的研究
        3.2.1 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3.2.2 隧道各测点应力随基坑开挖变化的特点分析
    3.3 深基坑开挖时土体及隧道位移变化特点的研究
        3.3.1 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3.3.2 隧道各测点位移随基坑开挖变化的特点分析
        3.3.3 深基坑开挖诱发隧道变形的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变形的控制及加固方案优化设计
    4.1 隧道加固方式研究现状
        4.1.1 隧道加固研究
        4.1.2 隧道常用加固措施
    4.2 隧道加固方案设计
        4.2.1 锚索加固方案设计
        4.2.2 围岩体注浆加固方案设计
        4.2.3 衬砌钢带加固方案设计
    4.3 加固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4.3.1 锚索加固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4.3.2 注浆加固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4.3.3 钢带加固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4.3.4 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型装配式可回收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深基坑支护可回收研究现状
        1.2.2 深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新型装配式可回收支护体系设计
    2.1 新型装配式可回收支护体系简介
    2.2 新型装配式可回收支护体系特点
    2.3 新型装配式可回收支护体系设计
        2.3.1 竖向支撑桩设计
        2.3.2 横向支撑梁设计
        2.3.3 锚杆设计
        2.3.4 整体稳定性验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基坑变形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深基坑变形形式
        3.1.1 基坑坑底土体隆起
        3.1.2 围护结构变形
        3.1.3 基坑周边土体沉降
    3.2 深基坑变形影响因素
        3.2.1 影响基坑变形的设计因素
        3.2.2 影响基坑变形的施工因素
        3.2.3 影响基坑变形的地质自然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支护深基坑变形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4.1 依托工程概况
        4.1.1 场地位置及概况
        4.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2 深基坑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深基坑模型及参数选取
        4.2.2 深基坑模型工况设定
    4.3 深基坑变形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支护竖向桩水平位移模拟结果
        4.3.2 坑底土体竖向位移模拟结果
        4.3.3 坑外地表土体竖向位移模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基坑变形规律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5.1 锚杆倾角变化影响因素
        5.1.1 锚杆倾角变化数值模拟工况
        5.1.2 锚杆倾角变化数值模拟结果
        5.1.3 锚杆倾角影响的综合分析
    5.2 锚杆预应力变化影响因素
        5.2.1 锚杆预应力变化数值模拟工况
        5.2.2 锚杆预应力变化数值模拟结果
        5.2.3 锚杆预应力影响的综合分析
    5.3 锚杆水平间距变化影响因素
        5.3.1 锚杆水平间距变化数值模拟工况
        5.3.2 锚杆水平间距变化数值模拟结果
        5.3.3 锚杆水平间距影响的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某增深基坑桩锚支护加固设计与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增深开挖基坑支护加固研究现状
        1.2.2 深基坑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方法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位移土压力理论与桩锚支护设计方法
    2.1 引言
    2.2 土压力机理
    2.3 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考虑变形时的土压力计算公式
    2.4 支护桩设计方法
        2.4.1 支护桩设计计算理论
        2.4.2 支护桩抗隆起、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5 锚杆设计方法
        2.5.1 锚杆设计计算理论
        2.5.2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验算
    2.6 腰梁、冠梁设计方法
    2.7 桩锚联合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2.7.1 桩锚联合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2.7.2 桩锚联合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增深基坑与支护结构加固设计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
    3.3 工程地质条件
    3.4 原支护体系下基坑增深后的稳定性验算
    3.5 设计依据及原则
    3.6 基于原支护体系的加固设计
        3.6.1 增设锚索加固方案
        3.6.2 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方案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固方案的建模分析与比选
    4.1 引言
    4.2 MIDAS/GTS有限元软件简介
    4.3 模型建立
        4.3.1 增设锚索方案模型建立
        4.3.2 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方案模型建立
    4.4 增设锚索加固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4.4.1 支护桩水平位移分析
        4.4.2 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4.5 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结构模拟结果
        4.5.1 土体变形分析与空间效应
        4.5.2 支护桩位移分析
        4.5.3 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结构协同工作机理
        4.5.4 对比“既有-新增排桩双排组合支护”加固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固方案验证与稳定性分析
    5.1 现场监测项目与依据
    5.2 数据分析
        5.2.1 桩顶位移对比分析
        5.2.2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5.2.3 锚索轴力监测结果分析
        5.2.4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5.3 稳定性分析
        5.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5.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专利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4)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卸荷引起临近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机制
        1.2.2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指标及其限值
        1.2.3 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变形预测方法
        1.2.4 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区
        1.2.5 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变形的控制措施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多案例统计的基坑开挖引起侧方既有隧道变形预测公式
    2.1 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隧道影响的工程案例调研统计
        2.1.1 工程案例调研
        2.1.2 案例所在地区及地层条件
        2.1.3 基坑和侧方隧道形式、尺寸
        2.1.4 基坑和侧方隧道相互位置关系
        2.1.5 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2.2 侧方隧道竖向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2.2.1 隧道埋深的影响
        2.2.2 隧道距基坑水平距离的影响
        2.2.3 隧道竖向位移分区
        2.2.4 隧道最大竖向位移与最大水平位移关系
    2.3 侧方隧道水平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2.3.1 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的影响
        2.3.2 基坑开挖深度的影响
        2.3.3 隧道与基坑水平间距的影响
        2.3.4 基坑沿隧道纵向宽度的影响
    2.4 侧方隧道水平位移预测公式
        2.4.1 侧方隧道水平位移预测指标
        2.4.2 侧方隧道水平位移经验预测公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引起侧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区
    3.1 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隧道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3.1.1 计算模型建立
        3.1.2 模型参数选取
        3.1.3 模型和参数合理性验证
        3.1.4 模拟工况设置
    3.2 不同基坑开挖深度和围护结构侧移条件下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
        3.2.1 侧方隧道变形特性
        3.2.2 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流程
        3.2.3 不同条件下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结果
        3.2.4 不同条件下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汇总
    3.3 基坑开挖深度和围护结构侧移对影响区范围的影响规律
        3.3.1 基坑开挖深度对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
        3.3.2 围护结构最大侧移对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
        3.3.3 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范围预测方法
    3.4 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预测方法可靠性验证
        3.4.1 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验证
        3.4.2 与实际工程案例对比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案例统计的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隧道变形预测公式
    4.1 基坑开挖对下卧既有隧道影响的工程案例调研统计
        4.1.1 工程案例调研
        4.1.2 案例所在地区及地层条件
        4.1.3 基坑和下卧隧道形式、尺寸
        4.1.4 基坑和下卧隧道相互位置关系
        4.1.5 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4.2 下卧隧道竖向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4.2.1 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4.2.2 基坑存在形式的影响
        4.2.3 隧道穿越基坑长度的影响
        4.2.4 基坑开挖面积的影响
        4.2.5 卸载率的影响
    4.3 下卧隧道隆起变形预测公式
        4.3.1 下卧隧道隆起位移预测指标
        4.3.2 下卧隧道隆起位移经验预测公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区
    5.1 基坑开挖对下卧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
        5.1.1 计算模型建立
        5.1.2 模型参数选取
        5.1.3 模拟工况设置
    5.2 不同基坑开挖深度时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
        5.2.1 下卧隧道变形特性
        5.2.2 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流程
        5.2.3 不同基坑开挖深度时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划分结果
        5.2.4 不同基坑开挖深度时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汇总
    5.3 基坑开挖深度对影响区范围的影响规律
        5.3.1 基坑开挖深度对影响区确定参数的影响
        5.3.2 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预测方法
    5.4 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预测方法可靠性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软弱土体加固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及影响区的控制效果
    6.1 坑外土体加固对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
        6.1.1 坑外土体加固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评价指标
        6.1.2 坑外土体加固模拟工况
        6.1.3 加固强度对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6.1.4 加固深度对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6.1.5 加固宽度对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6.2 坑外土体加固对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控制效果
        6.2.1 坑外土体加固对侧方隧道变形特性的影响
        6.2.2 坑外土体加固对侧方隧道变形影响区的影响
    6.3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
        6.3.1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评价指标
        6.3.2 坑内土体加固模拟工况
        6.3.3 加固形式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6.3.4 加固强度对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6.4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的控制效果
        6.4.1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特性的影响
        6.4.2 坑内土体加固对下卧隧道变形影响区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引起临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预测及控制方法工程应用
    7.1 基坑开挖引起侧方地铁隧道变形预测及控制方法工程应用
        7.1.1 工程概况
        7.1.2 侧方隧道变形预测与评估
        7.1.3 侧方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7.1.4 基坑开挖对侧方隧道影响的现场监测
        7.1.5 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7.2 基坑开挖引起下卧地铁隧道变形预测及控制方法工程应用
        7.2.1 工程概况
        7.2.2 下卧隧道变形预测与评估
        7.2.3 下卧隧道变形控制方法
        7.2.4 基坑开挖对下卧隧道影响的现场监测
        7.2.5 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5)杭州粉砂地层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隧道变形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对周边环境变形影响
        1.2.2 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变形影响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杭州粉砂土HSS模型参数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粉砂土配制
    2.3 标准固结试验
    2.4 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2.5 三轴固结排水加载卸载再加载试验
    2.6 共振柱试验
    2.7 HSS参数对比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围护结构施工对运营隧道影响的实测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
        3.2.1 工程简介
        3.2.2 工程水文地质
    3.3 围护结构
    3.4 监测方案
    3.5 监测数据分析
        3.5.1 TRD施工阶段隧道变形分析
        3.5.2 三轴搅拌桩施工阶段隧道变形分析
        3.5.3 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隧道变形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坑开挖对运营线影响实测分析
    4.1 引言
    4.2 基坑开挖方法
    4.3 监测方案
        4.3.1 监测点布置
        4.3.2 测量仪器及监测原理
    4.4 实测结果与分析
        4.4.1 围护结构侧移
        4.4.2 地表沉降
        4.4.3 墙顶竖向位移
        4.4.4 隧道变形实测分析
    4.5 基坑施工全过程实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坑施工对运营线影响的数值分析
    5.1 引言
    5.2 HSS模型介绍
    5.3 模型建立
    5.4 数值模拟结果以及与实测对比分析
        5.4.1 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
        5.4.2 隧道水平位移
        5.4.3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5.5 不同因素对隧道变形影响的分析
        5.5.1 开挖方式
        5.5.2 基坑与隧道水平距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3 参与科研项目以及获得证书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以南昌某基坑支护为例的MIDAS模拟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支护结构方案的选择方式
    1.3 双排桩支护形式的概念
    1.4 深基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工程概况与支护方式理论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基本情况
        2.1.2 地质条件
    2.2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2.1 工程特点
        2.2.2 方案选型
        2.2.3 AB段支护设计
    2.3 双排桩支护方式和影响因素
        2.3.1 双排桩支护的理论基础
        2.3.2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优点
        2.3.3 双排桩的布置图
    2.4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
        2.4.1 基于经典土压力的计算
        2.4.2 基于温克尔假定的计算
    2.5 迈达斯的理论概念
        2.5.1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
        2.5.2 基坑工程有限元分析常用的本构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坑工程监测及应急抢险方法
    3.1 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3.2 监测报警
    3.3 监测结果
    3.4 应急管理和应急准备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运用MIDAS/GTS对支护结构数值模拟
    4.1 MIDAS/GTS软件概述
        4.1.1 MIDAS/GTS主要优点
        4.1.2 MIDAS/GTS主要分析功能
        4.1.3 MIDAS/GTS的模拟步骤
    4.2 双排桩结构的MADIS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4.2.1 模型的确定
        4.2.2 网格划分
        4.2.3 模型材料参数的选取
        4.2.4 荷载与定义边界条件
        4.2.5 基坑模型开挖施工步骤
    4.3 MIDAS/GTS双排桩模拟分析
        4.3.1 土体水平位移云图
        4.3.2 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4.3.3 土体竖向位移云图
        4.3.4 竖向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4.3.5 双排桩位移云图与弯矩云图
    4.4 理正软件位移计算
        4.4.1 理正软件计算信息
        4.4.2 理正计算结果
    4.5 两个软件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双排桩桩长的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5.1.1 前后排桩桩长相等的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5.1.2 后排桩桩长的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5.2 后排桩桩间距的大小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5.3 双排桩桩径的大小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5.4 双排桩刚度的大小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基坑外侧市政管道爆裂致灾机制流固耦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水在基坑安全中的不利影响
        1.2.2 考虑水的不利影响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考虑市政管道爆裂影响的多场耦合数值建模
    2.1 工程概况
    2.2 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基础
        2.2.1 渗流理论
        2.2.2 固结理论
        2.2.3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理论
    2.3 COMSOL Multiphysics多场耦合分析软件
        2.3.1 软件特点及底层方程简介
        2.3.2 多场耦合分析基本步骤
    2.4 数值模型建立
        2.4.1 基本假设
        2.4.2 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2.4.3 COMSOL建模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管道爆裂涌水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工作性状分析
    3.1 模拟分析工况
    3.2 管道未爆裂时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工作性状分析
        3.2.1 概述
        3.2.2 基坑变形分析
        3.2.3 锚索受力分析
    3.3 管道爆裂后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工作性状分析
        3.3.1 概述
        3.3.2 渗流场变化分析
        3.3.3 基坑变形变化分析
        3.3.4 锚索轴力变化分析
    3.4 桩顶锚索失效时的基坑变形数值模拟
        3.4.1 概述
        3.4.2 基坑变形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事故现场与模拟结果分析对比
    4.1 南宁某基坑坍塌事故概况
        4.1.1 事故历程及特征
        4.1.2 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4.2 现场情况与模拟结果分析对比
        4.2.1 管道爆裂前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工作性状分析对比
        4.2.2 管道爆裂后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工作性状分析对比
        4.2.3 基坑侧壁坍塌情况分析对比
    4.3 关于数值模拟研究的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黄土地区复合土钉支护作用与风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土钉墙研究现状
        1.2.1 土钉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复合土钉墙研究现状
        1.2.3 复合土钉稳定性验算
    1.3 基坑风险研究现状
        1.3.1 基坑事故研究现状
        1.3.2 基坑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
        1.3.3 基坑工程的风险管理
        1.3.4 基坑支护体系的冗余度
    1.4 土钉支护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土钉支护设计理论
    2.1 前言
    2.2 土钉支护设计
        2.2.1 土钉支护主要适用原则
        2.2.2 土钉支护的设计内容
    2.3 土钉墙受力分析
        2.3.1 土钉受力分析
        2.3.2 土钉力的计算
    2.4 土钉墙工作机理
        2.4.1 土钉墙加固作用分析
        2.4.2 土拱效应
        2.4.3 布置方式对土钉支护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土钉支护风险分析
    3.1 前言
    3.2 复合土钉墙的支护形式
        3.2.1 预应力锚杆土钉支护
        3.2.2 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土钉墙支护
    3.3 复合土钉联合支护体系
        3.3.1 联合支护构件
        3.3.2 联合支护体系的特点
    3.4 复合土钉支护破坏
        3.4.1 土钉墙破坏形式
        3.4.2 微型桩破坏
        3.4.3 土钉墙面层的破坏
    3.5 复合土钉支护的风险评估
        3.5.1 复合土钉的风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3.5.2 复合土钉墙的风险阈值及风险度
        3.5.3 复合土钉风险性等级
    3.6 复合土钉支护的风险控制
        3.6.1 风险性等级分析
        3.6.2 复合土钉的风险控制措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地区复合土钉风险分析
    4.1 前言
    4.2 黄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4.2.1 黄土的性质
        4.2.2 黄土地区不良地质现象
    4.3 黄土地区复合土钉支护失稳
        4.3.1 黄土地区复合土钉支护事故实例
        4.3.2 黄土地区深基坑失稳因素分析
    4.4 黄土地区复合土钉的风险评估
        4.4.1 黄土地区复合土钉风险性频率
        4.4.2 黄土地区复合土钉风险度的确定
    4.5 复合土钉风险性控制实例分析
        4.5.1 模型的建立
        4.5.2 模型计算结果
        4.5.3 模型结果分析
        4.5.4 基坑模型风险等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长春市某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分析
        1.2.2 数值模拟研究
        1.2.3 现场监测分析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坑工程相关理论
    2.1 基坑支护
    2.2 基坑周围土压力计算
        2.2.1 静止土压力计算
        2.2.2 朗肯土压力计算
        2.2.3 库伦土压力计算
    2.3 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土层变化机理
        2.3.1 坑底土体隆起
        2.3.2 围护结构位移
        2.3.3 地表沉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铁隧道变形理论分析
    3.1 影响地铁隧道变形的因素
    3.2 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机理
    3.3 基坑开挖后隧道结构的附加应力
    3.4 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理论
    3.5 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理论
        3.5.1 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
        3.5.2 地基基床系数的取值
        3.5.3 管片错台形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Midas GTS NX数值模拟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 基坑工程简介
        4.1.2 场地地貌
        4.1.3 岩土层岩性特征
        4.1.4 水文地质条件
    4.2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MIDAS GTS NX计算软件的选取
        4.2.2 模型的范围选取
        4.2.3 模型的计算假设
        4.2.4 本构关系
        4.2.5 计算参数
        4.2.6 边界条件设置
        4.2.7 分析步设置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基底隆起变形
        4.3.2 围护结构变形
        4.3.3 坑外土体地表沉降
        4.3.4 隧道水平位移
        4.3.5 隧道竖向位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铁变形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
    5.1 围护结构厚度的影响
        5.1.1 围护结构厚度对隧道水平位移的影响
        5.1.2 围护结构厚度对隧道竖向位移的影响
    5.2 基坑开挖方式的影响
        5.2.1 基坑开挖方式对隧道水平位移的影响
        5.2.2 基坑开挖方式对隧道竖向位移的影响
    5.3 隧道埋置深度的影响
        5.3.1 埋置深度对隧道水平位移的影响
        5.3.2 埋置深度对隧道竖向位移的影响
    5.4 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的保护措施
        5.4.1 选择合适的支护体系
        5.4.2 正确的施工方式
        5.4.3 相应的加固处理
        5.4.4 基坑监测
        5.4.5 地铁结构监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邯郸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坑工程的特点
    1.3 桩锚支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基坑工程的发展趋势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桩锚支护结构理论分析
    2.1 基坑的支护类型
    2.2 支护结构设计原则
    2.3 基本土压力准则
        2.3.1 静止土压力
        2.3.2 朗肯土压力
        2.3.3 库仑土压力
    2.4 桩锚支护结构理论分析
        2.4.1 桩锚支护结构的组成
        2.4.2 桩锚支护结构的工作原理
        2.4.3 桩锚支护结构的特点
        2.4.4 桩锚支护结构设计
        2.4.5 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因素
        2.4.6 桩锚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某基坑工程支护设计计算
    3.1 工程概况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象条件
        3.2.3 地质构造
        3.2.4 场地地层岩性
        3.2.5 水文地质条件
        3.2.6 地震效应
    3.3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3.4 支护结构设计
        3.4.1 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
        3.4.2 设计软件的特点
        3.4.3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3.4.4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3.4.5 基坑支护结构计算
    3.5 基坑监测
        3.5.1 监测目的
        3.5.2 监测的内容
        3.5.3 监测点的布置
        3.5.4 监测频率和预警值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坑支护结构数值模拟
    4.1 Midas/GTS NX概述
    4.2 模型的建立
        4.2.1 基本假设
        4.2.2 建模流程
        4.2.3 本构模型的选取
        4.2.4 尺寸选取
        4.2.5 参数选取
        4.2.6 建立模型
        4.2.7 定义施工工况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基坑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4.3.2 基坑竖向位移结果分析
        4.3.3 支护桩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4.3.4 支护桩弯矩结果分析
        4.3.5 支护桩剪力结果分析
        4.3.6 锚杆应力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拟、计算与监测结果对比
    5.1 桩顶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5.2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对比分析
    5.3 地表沉降的对比分析
    5.4 支护桩弯矩对比分析
    5.5 支护桩剪力对比分析
    5.6 支护结构影响性分析
        5.6.1 基坑变形因素分析
        5.6.2 支护桩桩径影响性分析
        5.6.3 支护桩桩距影响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某基坑水平位移量过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基坑开挖对环境及毗邻隧道安全影响及控制措施的研究[D]. 郝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新型装配式可回收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蔡圳维.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3]某增深基坑桩锚支护加固设计与模拟分析[D]. 徐希伟.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卸荷引起临近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及控制方法研究[D]. 刘波. 东南大学, 2020
  • [5]杭州粉砂地层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隧道变形影响研究[D]. 郑文豪.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6]以南昌某基坑支护为例的MIDAS模拟分析及优化[D]. 周毅.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坑外侧市政管道爆裂致灾机制流固耦合分析研究[D]. 魏小清. 南华大学, 2020(01)
  • [8]黄土地区复合土钉支护作用与风险性分析[D]. 陈旭松. 长安大学, 2020(06)
  • [9]长春市某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研究[D]. 孙志鹏. 吉林大学, 2020(08)
  • [10]邯郸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D]. 张国河.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基坑水平位移过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