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胶-凝胶法制备BaPbO_3导电微粉(论文文献综述)
焦鹏铮[1](2020)在《炭/铁钴磁性金属复合吸波剂的构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和军事工业的发展,电磁辐射日益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吸波材料得到了人们的关注。铁氧体和磁性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磁性吸波材料,但是单一的磁性材料吸波效果并不能达到“薄轻宽强”的要求,为了达到更好的吸波效果,一般要求将介电性能好的和磁性能好的材料复合起来制备出既具备磁损耗性能又具备介电损耗性能的吸波材料。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本文针对传统吸波材料形貌单一、应用范围窄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后续的固相烧结制备出具有纳米线形貌的炭/铁钴合金复合吸波剂及三维复合吸波剂。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形貌形成的原因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及相应的吸波机制。以柠檬酸、硝酸钴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金属-柠檬酸前驱体。将这个前驱体与尿素和氧化石墨烯溶液以不同比例混合,再经过900℃的固相烧结得到直径约20 nm,长约5μm的CoFe纳米线。纳米线通常附着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层上,纳米线尺寸较为均一、分散。这种碳片层上生长的CoFe纳米线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在2~5 mm每个厚度下反射损耗的峰值均低于-10 dB,最低峰值出现在3.5 mm厚度、7.2 GHz处达到-36 dB,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6 GHz;而颗粒团聚状的吸波材料仅仅2.5~4.5 mm处最低峰值达到-10 dB,最低峰值也仅在3 mm、5.9 GHz处为-11 dB,最大有效带宽仅为1.5 GHz。以柠檬酸、硝酸镍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金属-柠檬酸前驱体,将间苯二酚和甲醛溶液混合制备出RF前驱体,调整两者的比例并分别在600℃和900℃热处理条件下制备出C@CoFe。当RF与金属-柠檬酸前驱体质量比为1:1且在600℃下热处理得到的C@CoFe,其吸波性能不好,在2~18 GHz内没有反射损耗达到-10dB。当温度达到900℃时,该反应条件下得到的吸波材料也仅仅只在厚度为2 mm时,在16~18 GHz范围内反射损耗在-10 dB以下,其对电磁波的最大反射损耗达到-15.8 dB。当我们调整反应物比例到RF与金属-柠檬酸前驱体质量比为2:1时,600℃下热处理得到的C@CoFe在2~5 mm处从2~9.5 GHz其最大反射损耗均超过了-10 dB。当厚度达到2 mm时,其对9.5 GHz的电磁波最大的反射损耗达到-21 dB,最大有效频宽为5 GHz。当在900℃热处理后得到的C@CoFe时当吸波材料的厚度在2~5 mm之间变化时,吸波剂仅对频率为4~18 GHz的电磁波最大反射损耗超过了-10 dB。在该反应条件下,得到的吸波材料厚度为4.5 mm时,其在5.7 GHz处对电磁波的反射损耗最大达到-30 dB,最大有效频宽为7 GHz。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凝胶,再通过溶胶-凝胶法将金属-柠檬酸前驱体与RF前驱体的混合溶液填充入氧化石墨烯凝胶中,最后通过600℃热处理得到C@CoFe/r GO泡沫。产物具有明显核-壳结构附着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层上,Co和Fe元素在泡沫中也是均匀分布。当吸波材料厚度为2.53 mm,在14.6 GHz最低反射损耗的峰值可达-46.2 dB,其有效吸波频宽也在2.53 mm处达到7 GHz。与上部分所制备出的C@CoFe同样是在600℃下反射损耗及有效频宽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且这种三维结构还具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赵坤[2](2020)在《PPy/BaFe12-xMxO19(M=Al、Ce、Gd)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工业的发展也极其迅速,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逐渐增多,电磁波的污染也就越来越严重。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电脑的使用,电磁波对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出有效的吸波材料来减少电磁波产生的危害。本文主要采用水热法来制备掺杂不同种类和不同比例离子的BaFe12-xMxO19(M=Al、Ce、Gd)样品。并对上述样品进行聚吡咯包覆。通过对样品的XRD、IR、SEM、VSM、VAN的表征及性能测定,分析掺杂不同种类离子、不同掺杂量和聚吡咯包覆对BaFe12-xMxO19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BaFe12-xMxO19(M=Al、Ce、Gd)以及它们的聚吡咯包覆样品,微观形貌均为六边形片状结构。掺杂不同离子和不同比例改变了样品的磁性和吸波性能。BaFe12-xAlxO19系列样品中,BaFe7Al5O19的Ms和Mr最大,分别为18.76 emu/g和7.74 emu/g,BaFe9Al3O19的Hc最大为862.25Oe;BaFe9Al3O19的α值为0.092mm-1,介电损耗为0.211,磁损耗为0.22;包覆后样品磁性变小,吸波性能变大,PPy/BaFe2Al10O19的α值可达到1.235mm-1,介电损耗为1.099,磁损耗为1.191;BaFe12-xCexO19系列样品中,最大Ms和Mr可达到19.02 emu/g和7.43emu/g,BaFe11.6Ce0.4O19的Hc最大,为862.25Oe;包覆后磁性变小,吸波性能有所提高,PPy/BaFe11.2Ce0.8O19的α值可达到1.179mm-1,介电损耗为1.382,磁损耗为1.090;BaFe12-xGdxO19系列样品中,BaFe11.2Gd0.8O19的Ms和Mr最大,可达到32.45emu/g和14.16emu/g,BaFe11.8Gd0.2O19的Hc最大为1043.25Oe;包覆后磁性变小,吸波性能变大,PPy/BaFe11GdO19的α值可达到1.207,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分别为1.121和11.126。通过比较可知,掺杂Al3+、Ce3+的钡铁氧体Ms和Mr下降,但掺杂Gd3+的样品Ms和Mr增大,Hc无规则变化。三种离子的掺杂都使吸波性能变好。聚吡咯包覆后样品磁性降低,但介电损耗、磁损耗和α值比包覆前大,吸波效果变好。
燕佳欣,吴建华,时君友,张贤慧[3](2020)在《雷达吸波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讨论了电磁波的吸波机理,及其性能测量和计算方法,叙述了电阻型损耗、介电损耗、磁损耗型三种损耗机制的涂层材料及其电磁波吸收损耗机理,对不同种类的吸波材料在雷达波隐身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介绍了这一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每种材料的主要特点。重点讨论了铁氧体、碳纳米管、导电高聚物等吸波材料的微观结构、化学性质、电磁特性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对于磁损耗材料来说,良好的磁性能是其不可忽视的优点,但其密度高,稳定性较差,影响了其性能发挥。针对其存在的缺点,通过掺杂改性、共混等方式可提升涂层材料的吸波性能。在碳系材料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吸波性能较好,将磁损耗吸波材料与碳纳米管进行复合、包覆是目前吸波性能提高的主要手段。导电聚合物等新型吸波材料具有质量轻、导电性好的特点,单独使用时,阻抗匹配性差,通过对其掺杂改性或与磁损耗型材料复合,可增强其阻抗匹配性,提升吸波性能。最后,指出了雷达吸波材料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王亚男[4](2020)在《TiO2复合氧化锡锑的可控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多功能化导电二氧化钛制备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在导电、抗静电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复合氧化锡锑(ATO)导电材料,并通过控制导电组分中构晶阴阳离子的缓释,逐步实现对复合导电材料的可控制备。利用SEM、TEM、XRD、EPR、XPS、TG-DTA及FTIR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宏观成分及其组成,微观结构形貌,物相结构及相关理化性能等进行了针对性的表征,重点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条件与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导电性能的内在关联性,同时初步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化学反应过程与机制,构建了TiO2复合氧化锡锑材料的导电机制模型。1)以过硫酸铵盐为引发剂,将锡锑金属氯盐、钛酸丁酯及丙烯酸溶液混合共聚,形成了聚合物前躯体,热解后产物即为结晶度良好的负载型TiO2/ATO复合粉体。复合材料中“交错”的双异质结结构及TiO2两相相界面处的协同作用,均促进了电子的层叠式传递。Ti与Sn摩尔比为5:1且SnO2中掺入8.3%的Sb时,所得TiO2/ATO样品的等效能隙最窄,其值为2.79 eV;其导电性能优良,其电阻率为15.42Ω·cm。2)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核壳型TiO2@ATO复合导电粉体。反应温度为92℃,尿素与金属阳离子摩尔比为10:1的情况下,OH─释放量及释放速率适中。同时,引入硫酸盐作为催化剂,降低金属阳离子成核能垒,且O42与Cl─摩尔比为1:25时,复合粉体的ATO壳层包覆在TiO2表面均匀连续且完整,壳层厚度约为15 nm。当包覆完全时,随着Sb掺杂量增加,复合粉体电阻率降低,Sn与Sb摩尔比达到12:1时,电阻率为3.98Ω·cm,再增加Sb含量,其电阻率变化很小。3)通过配合剂酒石酸络合金属阳离子,辅助均匀沉淀法进一步优化制备了TiO2@ATO复合材料,主要考察了络合剂及沉淀剂配比对复合粉体导电性能的影响。粒径约为12.3nm的氧化锡锑粒子包覆在近球状金红石型TiO2表面,形成完整核壳复合结构,且各组成元素在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酒石酸在本反应体系中作为中间体配体供体,同时尿素协同调节体系pH。在优化的均匀沉淀制备条件下,酒石酸与锑离子摩尔比为1:1,尿素与锡金属离子摩尔比为5:1时,所制复合粉体电阻率为3.25Ω·cm,其导电性能最佳。
何林杰[5](2020)在《Fe3+掺杂CuAlO2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达军事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对吸波材料在“薄宽轻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温及中低温领域的吸波材料设计及应用已经较为成熟,高温吸波材料的研究一直相对滞后,寻找更好的高温吸收剂也一直是研究人员努力的方向。抗氧化性比较好的TiB2、MoSi2、Ti3SiC2、CoZr4(PO4)6等高温化合物吸收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CuAlO2是一种三元化合物半导体,不掺杂就呈现p型导电性。由于电导率的限制,使得CuAlO2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固相反应法制备不同Fe3+掺杂含量的CuAl1-xFexO2吸波材料,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吸波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重点探讨了 Fe3+掺杂对CuAlO2材料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对CuAl1-xFexO2材料的吸波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煅烧法成功制备了CuAlO2粉体。干凝胶375℃左右分解为CuO和A12O3,两者反应形成中间相CuAl2O4的反应温度约为750℃,CuAlO2相形成温度约为1020℃,经1100℃煅烧4h开始形成纯相CuAlO2。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CuAlO2粉末的相组成、微观结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有明显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1200℃、煅烧时间为4.0 h时,所制备的CuAlO2粉体吸波性能最佳,此时,测试样品厚度为3.7mm,样品反射率在整个测试频率范围内(8.2-12.4 GHz)小于-7dB,在9.1-10.9 GHz范围内小于-10dB,在9.9 GHz处达到最小值-11.8 dB。(2)对于不同Fe3+掺杂含量的CuAlO2粉体(溶胶凝胶法制备),在掺杂含量较低时,衍射图谱中没有发现其他产物杂相;随着掺杂含量增大,衍射谱中出现CuO相、Al2O3相和FeAl2O4相。Fe3+掺杂对CuAlO2粉末的电磁参数影响较大,吸波性能测试结果发现当Fe3+掺杂量为5%时,CuAlO2粉末的吸波性能最佳,此时,测试样品厚度为3.93 mm,样品反射率在整个测试频率范围内(8.2-12.4 GHz)小于-10dB,在9.86 GHz处达到最小值-20.5 dB。(3)以Cu2O、Al(OH)3、Fe(OH)3为反应原材料,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CuAlO2和不同Fe3+掺杂含量的CuAl1-xFexO2陶瓷材料,研究了烧结条件、Fe3+掺杂量对CuAlO2陶瓷的形成、微观形貌以及吸波性能的影响。预烧温度为1200℃时,CuAlO2相形成较充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CuAlO2的致密度和微观结构有明显影响,烧结温度为1200℃且保温时间为5 h时,CuAlO2陶瓷致密度达到最大值0.87。(4)对于不同含量Fe3+掺杂CuAlO2陶瓷(固相反应法制备),XRD测试发现掺杂比例的提高会使得样品的晶格常数有所增大,晶格发生畸变,衍射峰有向小角度方向偏移的趋势。随Fe3+含量的增加,FeAl2O4的生成会抑制CuAl2O4和CuO进一步反应,样品中CuAl1-xFexO2含量减少。Fe3+掺杂对CulAlO2陶瓷的电磁参数影响较大,吸波性能测试结果发现当Fe3+掺杂量为3%时,CuAlO2粉末的吸波性能最佳,此时,测试样品厚度为3.4 mm,样品反射率在整个测试频率范围内(8.2-12.4GHz)小于-10dB,在10.1GHz处达到最小值-36.4 dB。
徐宝盈[6](2020)在《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 Mg1-xZnxFe2O4(x=0,0.2,0.4,0.6,0.8)和 CuxZn1-xFe2O4(x=0.1,0.3,0.5,0.7,0.9)两大类铁氧体,采用聚合法制备聚吡咯(PPy)和Cu0.5Zn0.5Fe2O4/PPy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红外光谱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讨论了铁氧体、聚吡咯以及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形貌、磁性能、电磁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Mg1-xZnxFe2O4(x=0,0.2,0.4,0.6,0.8)铁氧体的 XRD 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Mg1-xZnxFe2O4为立方尖晶石结构,结晶度较高。S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锌离子的加入,会促使颗粒的长大,当Zn2+离子和Mg2+离子加入的比例相近时粒径较为均匀,分散性良好。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Mg1-xZnxFe2O4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磁损耗。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Mg0.4Zn0.6Fe2O4出现了 M-O特征峰,说明其为尖晶石结构,与XRD结果一致。CuxZn1-xFe2O4(x=0.1,0.3,0.5,0.7,0.9)铁氧体 XRD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摩尔比条件下合成的CuxZn1-xFe2O4铁氧体的衍射峰与标准PDF卡片一致,结晶度完整。SEM分析结果表明,Cu2+离子含量的逐渐增加时,铁氧体粉体颗粒的尺寸慢慢变小,达到200nm左右,颗粒大小呈均匀分布。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x=0.5时,即Cu0.5Zn0.5Fe2O4铁氧体出现了最大值28.53emu/g,矫顽力随着锌离子的逐渐增加,在x=0.9时达到了最大值98.07Oe。电磁性能结果表明,Cu0.5Zn0.5Fe2O4磁损耗能力和介电损耗能力最强。聚吡咯的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物质为聚吡咯(PPy)。SEM的结果表明,在CTAB浓度为0.015mo/L、磷酸浓度为0.07mol/L、温度为0℃是合成PPy微米线的最佳工艺,其直径约为200nm左右,长度可以达到几微米,并且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Cu0.5Zn0.5Fe2O4/PPy复合材料的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同样能形成线性结构,但其形貌不均匀,还存在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聚吡咯和PPy/Cu0.5 Zn0.5Fe2O4复合材料的衍射峰与PDF卡片对比一致,并没有杂峰的出现。电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聚吡咯(PPy)几乎不存在磁损耗现象,但是有较好的介电损耗,而PPy/Cu0.5Zn0.5Fe2O4复合材料则由于铁氧体的加入,不仅具有较好的介电损耗,而且具有良好的磁损耗效应,有较高的磁性能。微波吸收性能分析结果,聚吡咯的在f=13.9GHz时,最小反射率只达到了-7.3dB,PPy/Cu0.5Zn0.5Fe2O4复合材料在频率f=13.1GHz时,最小反射率达到了-11.9dB,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微波吸收性能。
韩秋霞[7](2019)在《软/硬磁铁氧体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不但影响精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吸波材料是有效吸收电磁波和消除电磁污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铁氧体是典型的磁损耗型吸波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电阻率,在微波吸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传统铁氧体材料密度大、吸收强度低、吸收频带窄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聚苯胺(PANI)作为电损耗型吸波材料,具有轻质、强吸收和电损耗特征。论文以软硬磁铁氧体为基体,采用自蔓延法、共沉淀法结合原位聚合法和高温碳化技术制备软硬磁铁氧体/聚苯胺和软硬磁铁氧体/碳复合材料,采用TG-DSC、XRD、FTIR、SEM、Raman和TEM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成分、结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通过VSM和VNA对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和吸波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吸收强,频带宽和质量轻的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rFe12O19复合铁氧体。结果显示,随着硬磁相SrFe12O19的增加,软磁相Ni0.5Zn0.5Fe2O4的平均晶粒尺寸从32 nm减小到18 nm,硬磁相SrFe12O19的平均晶粒尺寸从28 nm增大到42 nm。磁滞回线逐渐由“蜂腰型”转变为单相磁滞回线,饱和磁化强度(Ms)值从67.2单调下降到50.0 emu/g,矫顽力(Hc)值从750.0 Oe逐渐上升到4056.25 Oe。Ni0.5Zn0.5Fe2O4和SrFe12O19质量比达到1:3时,交换耦合作用最好。随着硬磁相的增加,同厚度的样品反射率先增加后减小。软硬磁质量比达到1:3时,在4 mm厚度处最大反射率RLmax值和带宽(RL<-10 dB)达到最大值(-38.4 dB和6.4 GHz)。2.采用共沉淀法结合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了Ni0.5Zn0.5Fe2O4/BaFe12O19和Ni0.5Zn0.5Fe2O4/BaFe12O19@PANI复合材料。Ni0.5Zn0.5Fe2O4/BaFe12O19@PANI复合材料呈现短棒状。当硬磁相(BaFe12O19)的含量为75 wt.%时,复合材料的交换耦合作用最好。随着硬磁相含量的增加,其饱和磁化强度逐渐从65.9 emu/g下降到35.1emu/g,矫顽力从108.5 Oe增加到6107.2 Oe。另外,当硬磁相含量增加时,同厚度下的反射率先增加后减小,在硬磁相含量为75 wt.%时,复合材料在3.5 mm厚度下的反射损耗最大值(RLmax)达到-25.6 dB,有效吸收带宽为7.24 GHz,并且此时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最好。3.采用共沉淀结合原位聚合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BaFe12O19@PANI复合材料并在550℃碳化2.5 h后制备Ni0.5Zn0.5Fe2O4/BaFe12O19@C复合材料。结果显示,碳化后的复合材料表面有略微的收缩,并出现交联的碳球。随着铁氧体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加,矫顽力也逐渐增加。最大反射率先增加后减小。当铁氧体的质量比为20 wt.%时,2.5 mm厚度下复合材料的反射损耗最大值(RLmax)达到-61.91 dB,有效吸收带宽为9.83 GHz,并且此时Ni0.5Zn0.5Fe2O4/BaFe12O19@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
黄晨宇[8](2019)在《钡铁氧体@空心微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吸波材料作为一类能够吸收电磁波的功能型材料,一直都是各国研究的重点军事材料,由于传统吸波材料使用功能单一,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故为了满足军事以及人们日常需求,各国正在抓紧研发吸收能力强、重量轻、吸波频段宽、涂层厚度薄等特点的新型吸波材料。铁氧体作为一种常见的传统型吸波材料,具有密度大、吸波频段窄的缺点;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广泛的二维纳米材料,是一种性能比较优异的吸波材料。本文结合钡铁氧体对微波的磁损耗性能,碳纳米管对微波介电损耗性能以及空心微球的轻质特性,并考虑吸波机制的优势互补特性,制备了一种钡铁氧体/碳纳米管的二元复合粉体材料,然后再将该二元材料与陶瓷空心微球进一步复合,得到钡铁氧体@空心微球/碳纳米管三元复合粉体材料。分别采用XRD、SEM、XPS、VNA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粉体的物相、结构、形貌以及电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并探索了复合组分配比、工艺以及锶元素对复合物的吸波性能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首先,制备了一系列BaFe12O19/CNTs复合粉体,研究钡铁氧体类型、碳纳米管含量、复合方式等影响因素对复合粉体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添加表面改性剂的复合方式所得到的BaFe12O19/5wt%CNTs的复合粉体具备最优异的吸波性能,当涂层厚度为2 mm时,在9.4 GHz处有最大反射率-36.6 dB,小于-10 dB的频段为8.4 GHz到10.3GHz,带宽为1.9 GHz;在掺杂锶元素后得到的Ba0.5Sr0.5Fe12O19/CNTs复合材料相比掺杂前的复合粉体具有更大的吸波带宽,且在不同厚度下具有的不同吸波频段。其次,制备了一系列BaFe12O19@空心微球(HM)/CNTs三元复合材料,研究探索了空心微球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微球可以提高复合粉体的吸波反射率,而含量过多或者过少的微球都不利于提高吸波反射率,并且BaFe12O19@20wt%HM/5wt%CNTs复合粉体具有最优异的吸波性能,当涂层厚度为2 mm时,在8.7GHz处有最大的吸波反射率,其值为-26.9 dB,小于-10 dB的频段为7.7 GHz到9.7 GHz,带宽为2.0 GHz。最后,通过掺杂锶元素得到Ba0.5Sr0.5Fe12O19@20wt%HM/5wt%CNTs复合粉体,模拟涂层厚度的影响后发现,该复合粉体相比掺杂前具备更加优异的吸波性能,并且在多个涂层厚度下都有较大的吸波反射峰,当厚度为0.6 mm时,该复合粉体的吸波性能最优,在-13.2 GHz处有最大的吸波峰,其值为-41.9 dB,小于-10 dB的频段为12.8 GHz到15.3 GHz,带宽为2.5 GHz。
宋转转[9](2018)在《W型锶铁氧体及改性吸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重点讲述了 W型铁氧体和改性吸波剂的研究进展和合成路线。通过对目前研究进展的了解,我们发现改进制备方法、表面改性及吸波材料复合对改善吸波性能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溶胶凝胶自蔓延法的基本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达到分子水平程度的混合且自燃反应避免了高温预烧,降低了硬团聚的机率。因而在合成超微铁氧体的方面好过其他路线。通过检索文献可知,并没有用柠檬酸(C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做复合螯合剂,乙二醇(EG)做分散剂制备W型六角晶系的文献。在本文的工作中,先采取改进的溶胶凝胶自燃烧方法来合成W型锶锰铁氧体;同时对430L合金粉末进行表面氧化处理。然后,通过共混合法将改性羰基铁粉(MZ)分别与磁性W型铁氧体和导电聚苯胺(PANI)复合。随后采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目标样品的相组成、表面形貌和电磁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并按照电磁数据模拟了制备样品在2~18 GHz范围内反射损耗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图。从而合成出阻抗匹配性好、吸波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吸波材料。具体探究内容及结论概括如下:(1)用CA-EDTA作为复合络合剂,EG作为分散剂,采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合成单相SrMn2Fe16027(SrMn2-W)吸波剂。优化工艺条件,着重探究了铁含量,复合络合剂EDTA与CA配比,初始pH值,分散剂含量,煅烧温度及煅烧时间对合成纯相SrMn2-W铁氧体的影响。把铁含量为15.6,络合剂配比为1:1.1,溶液pH值约为中性,加入一定量的乙二醇,450℃保温3h,1050 ℃保温5 h确定为最佳工艺。对合成的铁氧体进行初步吸波测试,结果表明,将测试厚度固定为5 mm,在16.64 GHz的匹配频率下,最大的反射损耗等于29.41 dB。在4.24到6.08 GHz和15.76到17.6 GHz的频率范畴内均大于10 dB,频宽为3.68 GHz。(2)对磁性合金微粉进行表面氧化改性,通过XRD表征和氧化增重结果确定430L合金粉末高温氧化处理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0 ℃,3 h。表征改性前后的电磁性能,分析氧化处理对其参数的影响,进而模拟其吸波性能。从实验结果可知,氧化处理后,合金的介电常数实部值下降十分明显,同时磁性能也发生了变化。可改性后的阻抗匹配却更好。当测试厚度为2 mm时,氧化改性后的合金粉末大于10 dB的频率范围为9.6~14.56 GHz,在11.8 GHz处的最大反射损耗值为22.58 dB,吸收带宽为4.96 GHz。(3)借助机械共混法把改性羰基铁粉和W型铁氧体复配合成复合吸波剂,通过XRD和红外测试数据证实复合材料中既有W型铁氧体,又有羰基铁粉。根据微波吸波测试表明,将测试厚度固定为1.5 mm,复合材料在14.16 GHz处有反射损耗峰值等于-27.30 dB且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频宽为7.44 GHz。整体来说,复合样品的微波吸波性能较单一的W型铁氧体或羰基铁粉而言,吸收频带变宽,吸波性能增强。(4)将不同含量的PANI/MZ复配制备电磁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包覆方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反射损耗测试结果表明,溶液包覆法制备的PANI质量百分比为10%的复合物有较佳的吸波性能。将测试厚度固定为1.5 mm,复合产物在14.24 GHz处的反射损耗峰值等于29.62 dB,频宽为7.10 GHz。
崔雪英[10](2015)在《La1-xSrxFeO3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探究稀土功能材料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并利用其开发有价值的器件,直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La1-xSrxFeO3薄膜具有负温度系数热敏性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调节掺Sr量能得到不同的R与B值组合,具备开发为有实用价值热敏电阻元件的条件。本文综述了稀土功能薄膜制备方法、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评述了其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热性质和微波吸收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在La1-xSrxFeO3薄膜制备工艺方面已有许多研究,但未见有关La1-xSrxFeO3薄膜批量化制备技术的研究,也没有将其开发为实用元件的报道。本文拟将La1-xSrxFeO3薄膜开发成功率密度可调的精确控温元件,为此进行了相关理论和技术探索,通过优化丝网印刷关键工艺参数,探索适合不同掺Sr量La1-xSrxFeO3薄膜的制备技术;研究Sr掺杂对La1-xSrxFeO3结构、热敏、电热等性能的影响;针对La1-xSrxFeO3薄膜抗冲刷力差的问题,研究了功能膜表面覆盖保护膜的技术,目的是提高功能膜的耐气流冲刷和抗环境侵蚀能力。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薄膜微观组织、探讨了高温加热时膜中晶粒的长大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成分分布均匀的La1-xSrxFeO3粉体。粉体合成过程中金属离子与网络中的柠檬酸羧基以单齿配位方式结合形成稳定的溶胶-凝胶网络。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凝胶晶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600℃以上温度加热,凝胶晶化为铁酸锶镧相,随温度升高晶粒明显长大且Fe-O键有加强的趋势。在系统研究丝网印刷关键工艺参数对La1-xSrxFeO3薄膜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含60%松油醇和2~3% EC的La0.6Sr0.4FeO3浆料丝网印刷性能最好。(2)研究了掺Sr量对La1-xSrxFeO3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x=0.3时La1-xSrxFeO3发生Pbnm→R3C相变,该相变是由Sr取代La引起晶格中Fe-O八面体扭转导致的。La0.8Sr0.2FeO3薄膜在1300℃加热16 h后析出四方La2SrFe2O 7目,La2SrFe2O7相与母相存在(100)La0.8Sr0.2FeO3//(101)La2SrFe2O7相位关系。1400℃加热16h后La0.6Sr0.4FeO3薄膜中生成了六方SrAl2O4目,这是基底中的Al2O3与膜中La0.6Sr0.4FeO3反应形成的。3)研究了1200℃、1300℃加热时La0.6Sr0.4FeO3的晶粒生长动力学,表明晶粒生长符合晶粒生长指数分别为2.2和2.3,生长激活能为454±10kJ/mol。1400°C加热时晶粒长大偏离了动力学唯象理论,晶粒合并长大符合“颈部尺寸控制”机制。烧结时晶粒长大机制为:小晶粒中原子通过晶界到达大晶粒内;晶界存在空洞时,晶界迁移受空洞表面曲率影响,原子可由小晶粒流向空洞再由空洞流向大晶粒。晶粒表面积减少产生的总界面自由能降低是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晶粒以台阶长大方式生长。(4)用浸渍提拉法在La1-xSrxFe03功能膜表面成功制备了玻璃相增强膜,该增强膜提高了原功能膜抗侵蚀和冲刷能力。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玻璃粉的配比为SiO2:Na2B4O7·10H2O:A12O3:CaO=1:1:0.26:0.08;浆料组成为70%松油醇+2%乙基纤维素+28%增强材料(功能相:玻璃粉=1:2.5)和83%甘油+17%增强材料(La1-xSrxFeO3:玻璃粉=1:6)。研究了烧结工艺对增强膜形貌与相组成的影响,800℃烧结的增强膜中存在Si02粉体堆积,未形成连续膜,增强材料中少量B元素进入La0.8Sr0.2FeO3膜生成少量LaB03; 900℃烧结后已经形成了连续玻璃相、La0.8Sr0.2FeO3膜及氧化铝基底的三层膜结构,LaB03含量有所增加、Si02堆积明显减少;1000℃烧结后增强膜连续性更好,玻璃光泽更明显,但是La1-xSrxFeO3膜中渗入了较多的玻璃相;1100℃烧结时玻璃相与La1-xSrxFeO3反应剧烈,已经不存在三层膜结构。900℃分别烧结5、15、30和60 min,玻璃相、La1-xSrxFeO3膜及氧化铝基底的三层膜结构相似,经过多因素优化最终确定了增强膜的烧结工艺为900℃保温15~30 min。增强膜对La1-xSrxFeO3膜的作用主要有两种:(1)玻璃相润湿La1-xSrxFeO3在La1-xSrxFeO3颗粒间形成分割和阻碍薄层:(2)玻璃相、La1-xSrxFeO3膜及氧化铝基底形成三层膜结构。增强膜摩擦系数为0.22,具有良好的抗摩性;298 K~500 K的电阻随温度指数衰减规律与La1-xSrxFeO3膜相似,热敏常数B从3885 K降为2009 K,但仍能满足制备热敏电阻的性能要求。(5)研究了掺Sr量对La1-xSrxFeO3薄膜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发现在0.5-18GHz波段,掺Sr量x=0.3和0.5的复介电常数虚部ε”明显增加,二者的峰值主要源于电偶极子极化引起的介电弛豫。La1-xSrxFeO3复介电常数明显高于其复磁导率,表明其主要为介电损耗。La0,8Sr0,2FeO3在4 dB以上反射率峰宽7.41GHz~10.48 GHz,呈现较好的吸波性能。(6)掺Sr量显着影响La1-xSrxFeO3薄膜的电阻率,随掺Sr量增加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加,x=0.4时出现极小值313.92Ω·cm。La1-xSrxFeO3薄膜呈现明显的NTC热敏性能,薄膜热敏常数B值随掺Sr量先增大后减小,在x=0.4出现最大值3885 K。x=0.3、0.4、0.5的膜具有高B低R,可开发成抑制浪涌电流的NTC热敏电阻器;x= 0.2、0.1的膜具有低B高R,可拓宽热敏元件的使用温区。(7)La1-xSrxFeO3 (x= 0.1~0.6)在450~873 K温区更符合非绝热小极化子导电模型。载流子在F e3+-O-Fe4+小链中跃迁实现极化子导电。随掺Sr量增加载流子浓度提高,激活能下降,当掺Sr量超过0.3后,氧空位阻断部分Fe3+-O-Fe4+小极化子并对电子产生散射,造成激活能增大。La1-xSrxFeO3在低温下更符合VRH导电机制,载流子由近邻跃迁转变为不同距离跃迁,另外电荷有序化的存在也导致了VRH导电。(8)用丝网印刷法制备了用于中低温区精确加热和控温的条状La1-xSrxFeO3膜,用浸渍提拉法在电热膜表面成功覆盖了耐摩擦性能好的增强膜,进而开发出有使用价值的电热膜元件。通过不同加载电压La1-xSrxFeO3膜工作温度和功率密度随掺Sr量(0.3、0.4、0.5)变化规律的研究,获得了不同功率密度电热膜的技术参数,另外根据不同掺Sr量膜发生断路的加载电压数据,成功开发了电压过载保护用La1-xSrxFeO3膜元件。
二、溶胶-凝胶法制备BaPbO_3导电微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胶-凝胶法制备BaPbO_3导电微粉(论文提纲范文)
(1)炭/铁钴磁性金属复合吸波剂的构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纳米材料的吸波机制 |
1.3 吸波性能的测试原理 |
1.4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 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碳/磁复合材料在吸波领域中的应用 |
1.6.1 纳米碳基复合吸波材料 |
1.6.2 高分子碳基复合吸波剂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所用材料、仪器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表征方法 |
2.3.1 实验表征设备 |
2.3.2 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表征 |
第3章 CoFe磁性纳米线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流程 |
3.3 炭/CoFe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4 炭/CoFe的形貌表征 |
3.5 交联坯体的热分析 |
3.6 炭/CoFe的电磁参数及反射损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C@CoFe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C@CoFe的制备流程 |
4.3 C@CoFe的形貌 |
4.4 C@CoFe的电磁参数与吸波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复合泡沫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三维复合吸波剂的制备流程 |
5.3 X射线衍射分析 |
5.4 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 |
5.5 力学、热学性能的表征 |
5.6 材料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的表征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PPy/BaFe12-xMxO19(M=Al、Ce、Gd)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吸波材料简介 |
1.1.1 吸波材料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1.1.2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1.3 吸波材料的原理及应用 |
1.2 铁氧体简介 |
1.2.1 铁氧体研究现状 |
1.2.2 铁氧体的种类 |
1.2.3 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1.3 M型钡铁氧体的研究进展 |
1.3.1 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 |
1.3.2 高聚物/铁氧体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水热法制备BaFe_(12-x)Al_xO_(19) |
2.3.2 水热法制备BaFe_(12-x)Ce_xO_(19) |
2.3.3 水热法制备BaFe_(12-x)Gd_xO_(19) |
2.3.4 PPy/BaFe_(12-x)M_xO_(19)(M=Al、Ce、Gd)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表征仪器及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 |
2.4.2 红外光谱分析仪(IR)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4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2.4.5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 |
第三章 BaFe_(12-x)Al_xO_(19)、PPy/BaFe_(12-x)Al_xO_(19)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3.1 实验部分 |
3.1.1 BaFe_(12-x)Al_xO_(19)的制备过程 |
3.1.2 PPy/BaFe_(12-x)Al_xO_(19)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Al~(3+)的掺杂量对样品的影响 |
3.2.2 聚吡咯包覆对BaFe_(12-x)Al_xO_(19)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aFe_(12-x)Ce_xO_(19)、PPy/BaFe_(12-x)Ce_xO_(19)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4.1 实验部分 |
4.1.1 BaFe_(12-x)Ce_xO_(19)的制备过程 |
4.1.2 PPy/BaFe_(12-x)Ce_xO_(19)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Ce~(3+)的掺杂量对样品的影响 |
4.2.2 聚吡咯包覆对BaFe_(12-x)Ce_xO_(19)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aFe_(12-x)Gd_xO_(19)、PPy/BaFe_(12-x)Gd_xO_(19)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5.1 实验部分 |
5.1.1 BaFe_(12-x)Gd_xO_(19)的制备过程 |
5.1.2 PPy/BaFe_(12-x)Gd_xO_(19)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Gd~(3+)的掺杂量对样品的影响 |
5.2.2 聚吡咯包覆对BaFe_(12-x)Gd_xO_(19)的影响 |
5.3 磁性与吸波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3)雷达吸波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吸波机理 |
2 测量与计算方法 |
2.1 同轴圆环法测量吸波特性 |
2.2 雷达涂层吸波特性 |
3 吸波材料在涂层中的典型应用 |
3.1 无机吸波材料 |
3.1.1 铁氧体吸波材料 |
3.1.2 金属微粉吸波材料 |
3.1.3 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 |
3.2 碳基吸波材料 |
3.2.1 石墨系吸波材料 |
3.2.2 石墨烯吸波材料 |
3.2.3 碳纳米管吸波材料 |
3.2.4 碳纤维吸波材料 |
3.2.5 碳化硅吸波材料 |
3.3 导电聚合物吸波材料 |
3.4 其他新型吸波材料 |
4 结语 |
(4)TiO2复合氧化锡锑的可控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导电材料 |
1.2.1 导电高分子材料 |
1.2.2 金属类导电材料 |
1.2.3 炭系导电材料 |
1.2.4 金属氧化物类导电材料 |
1.2.5 复合导电材料 |
1.3 纳米氧化锡锑(ATO)导电材料 |
1.3.1 ATO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
1.3.2 ATO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 |
1.4 导电二氧化钛研究进展 |
1.4.1 TiO_2 的结构及性质 |
1.4.2 导电钛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特色及意义 |
2 聚合物热解法制备TiO_2/ATO复合材料及其电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制备方法与步骤 |
2.2.4 材料表征与电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iO_2/ATO的制备与反应机制分析 |
2.3.2 TiO_2/ATO的物相结构分析 |
2.3.3 TiO_2/ATO的形貌分析 |
2.3.4 TiO_2/ATO的价态分析 |
2.3.5 TiO_2/ATO的光学性能分析 |
2.3.6 TiO_2/ATO的电学性能分析 |
2.4 负载型TiO_2/ATO复合材料导电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3 均匀沉淀法制备TiO_2@ATO复合材料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制备方法与步骤 |
3.2.4 材料表征与导电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iO_2@ATO的物相结构分析 |
3.3.2 TiO_2@ATO的形貌与成分 |
3.3.3 TiO_2@ATO的元素化学态 |
3.3.4 TiO_2@ATO前驱体的热失重分析 |
3.3.5 不同制备条件与产品导电性能的关联性 |
3.3.6 均匀沉淀法制备TiO_2@ATO的包覆与反应机制 |
3.4 包覆型TiO_2@ATO复合材料导电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配合-均匀沉淀法制备TiO_2@ATO复合材料及导电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制备方法与步骤 |
4.2.4 材料表征与导电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O_2@ATO的表面形貌分析 |
4.3.2 TiO_2@ATO的物相结构分析 |
4.3.3 TiO_2@ATO的元素及价态分析 |
4.3.4 TiO_2@ATO前驱体热重分析 |
4.3.5 TiO_2@ATO的制备条件优化 |
4.4 TiO_2@ATO的包覆反应与导电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Fe3+掺杂CuAlO2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及分类 |
1.2.1 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 |
1.2.2 吸波材料分类 |
1.3 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
1.3.1 铁氧体吸波材料 |
1.3.2 电介质陶瓷吸波材料 |
1.3.3 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 |
1.3.4 纳米吸波材料 |
1.4 CuAlO_2材料基本性质 |
1.5 CuAlO_2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掺杂 |
1.5.1 CuAlO_2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2 CuAlO_2材料的掺杂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6.2 论文研究意义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
2.2 溶胶凝胶法制备CuAlO_2粉末 |
2.3 固相反应法制备CuAlO_2陶瓷 |
2.4 测试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仪(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3 TGA-DSC分析 |
2.4.4 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分析 |
3 溶胶凝胶法制备CuAlO_2粉末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煅烧温度对CuAlO2相形成及吸波性能的影响 |
3.3.2 煅烧时间对CuAlO_2相形成及吸波性能的影响 |
3.3.3 Fe~(3+)掺杂对CuAlO_2相形成及吸波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固相法制备CuAlO_2陶瓷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预烧结温度对CuAlO_2粉末相形成的影响 |
4.3.2 烧结温度对CuAlO_2陶瓷的影响 |
4.3.3 烧结时间对CuAlO_2陶瓷的影响 |
4.3.4 Fe~(3+)掺杂量对CuAlO_2陶瓷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孝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 |
(6)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铁氧体 |
1.2.1 铁氧体的磁性参数 |
1.2.2 铁氧体磁性材料分类 |
1.2.3 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4 铁氧体发展现状 |
1.3 导电高分子聚吡咯(PPy)材料 |
1.3.1 聚吡咯(PPy)的结构 |
1.3.2 聚吡咯(PPy)的合成方法 |
1.4 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 |
1.5 吸波材料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药品和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器材 |
2.2 实验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2.2.4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 |
2.2.5 傅立叶红外光谱(IR) |
第3章 镁锌铁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镁锌铁氧体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XRD分析 |
3.2.2 SEM分析 |
3.2.3 磁性能分析 |
3.2.4 红外光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锌铁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铜锌铁氧体的制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XRD分析 |
4.2.2 SEM分析 |
4.2.3 磁性能分析 |
4.2.4 电磁性能分析 |
4.2.5 红外光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聚吡咯的制备 |
5.2 聚吡咯(PPy)微米线结果与讨论 |
5.2.1 XRD分析 |
5.2.2 SEM分析 |
5.3 铜锌铁氧体/聚吡咯(PPy)复合材料的制备 |
5.4 铜锌铁氧体/聚吡咯(PPy)复合材料结果与讨论 |
5.4.1 SEM分析 |
5.4.2 XRD分析 |
5.4.3 电磁性能分析 |
5.4.4 反射率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软/硬磁铁氧体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吸收材料 |
1.1.1 吸波材料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吸波材料的电磁损耗机理 |
1.1.3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2 铁氧体基吸波材料及其研究现状 |
1.2.1 铁氧体磁性吸波材料 |
1.2.2 铁氧体基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
1.3 吸波材料的制备 |
1.3.1 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2 不同电磁功能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选择 |
1.4.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手段 |
2.1 实验试剂与制备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制备仪器 |
2.2 表征手段 |
2.2.1 XRD(X射线衍射仪) |
2.2.2 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2.2.3 TG-DSC(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 |
2.2.4 Raman(拉曼光谱) |
2.2.5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6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7 EDS(能量散射光谱) |
2.2.8 VSM(振动样品磁强计) |
2.2.9 VNA(矢量网络分析仪) |
第三章 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铁氧体的自蔓延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自蔓延法制备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铁氧体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铁氧体的结构分析 |
3.2.2 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铁氧体的形貌分析 |
3.2.3 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铁氧体的磁性能分析 |
3.2.4 Ni_(0.5)Zn_(0.5)Fe_2O_4/SrFe_(12)O_(19)铁氧体的吸波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棒状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棒状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PANI铁氧体的制备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PANI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4.2.2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PANI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4.2.3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PANI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分析 |
4.2.4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PANI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C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C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5.2.2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C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5.2.3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C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分析 |
5.2.4 Ni_(0.5)Zn_(0.5)Fe_2O_4/BaFe_(12)O_(19)@C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钡铁氧体@空心微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 |
1.2.1 吸波材料的阻抗匹配机制 |
1.2.2 吸波材料的损耗机制 |
1.3 吸波材料的类型 |
1.3.1 铁氧体吸波材料 |
1.3.2 碳系材料 |
1.3.3 导电高聚物 |
1.3.4 金属微粉吸波材料 |
1.4 新型吸波材料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表征及方法 |
第三章 钡铁氧体/碳纳米管复合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
3.1 实验过程 |
3.1.1 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 |
3.1.2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钡铁氧体 |
3.1.3 柠檬酸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 |
3.1.4 钡铁氧体/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钡铁氧体的表征分析 |
3.2.1.1 溶胶-凝胶自燃烧制备BaFe12O19的XRD分析 |
3.2.1.2 前驱体的热分析 |
3.2.1.3 溶胶-凝胶自燃烧制备BaFe12O19 钡铁氧体形貌分析 |
3.2.1.4 高分子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XRD分析 |
3.2.1.5 高分子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形貌分析 |
3.2.2 碳纳米管的表征分析 |
3.2.3.1 碳纳米管的XRD分析 |
3.2.3.2 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分析 |
3.2.3.3 碳纳米管的形貌分析 |
3.2.3 钡铁氧体/碳纳米管复合粉体的表征分析 |
3.2.3.1 XRD分析 |
3.2.3.2 自燃烧法制备钡铁氧体粉末复合碳纳米管的形貌分析 |
3.2.3.3 高分子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复合碳纳米管的形貌分析 |
3.2.4 电磁性能及吸波性能分析 |
3.2.4.1 碳纳米管电磁性能分析 |
3.4.2.2 纳米级钡铁氧体与碳纳米管复合所得粉体吸波性能分析 |
3.2.4.3 微米级钡铁氧体与碳纳米管复合所得粉体的吸波性能分析 |
3.2.5 复合方式对粉体吸波性能的影响 |
3.2.6 锶钡铁氧体与碳纳米管复合的吸波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钡铁氧体@空心微球/CNTs复合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
4.1 实验过程 |
4.1.1 空心微球的处理 |
4.1.2 钡铁氧体@空心微球/碳纳米管复合粉体的制备 |
4.2 钡铁氧体@空心微球复合粉体的表征 |
4.2.1 XRD分析 |
4.2.2 SEM分析 |
4.2.3 EDS分析 |
4.2.4 XPS分析 |
4.2.5 密度分析 |
4.2.6 吸波性能分析 |
4.3 钡铁氧体@空心微球/碳纳米管复合粉体的表征 |
4.3.1 SEM分析 |
4.3.2 磁性能分析 |
4.3.3 吸波性能分析 |
4.3.4 涂层厚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
4.3.5 涂层厚度对Ba_(0.5)Sr_(0.5)Fe_(12)O_(19)/HM/CNTs复合粉体吸波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W型锶铁氧体及改性吸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吸波材料 |
1.2 吸收波段的划分 |
1.3 吸波材料的物理机制 |
1.3.1 评价吸波效能的电磁参数 |
1.3.2 吸波机理 |
1.3.3 电磁损耗的微观机制 |
1.4 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与改进趋势 |
1.4.1 W型铁氧体吸波材料 |
1.4.2 金属微粉吸波材料 |
1.4.3 导电聚苯胺 |
1.4.4 吸波材料的改性研究 |
1.5 吸波材料的制备 |
1.5.1 W型六方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合成方法 |
1.5.2 不同电磁功能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
1.6 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原理 |
1.7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W型锶锰铁氧体及合金氧化处理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W型铁氧体的制备 |
2.3.2 不锈钢合金430L表面氧化处理 |
2.4 主要表征手段 |
2.4.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4.2 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 |
2.4.3 傅里叶红外谱图(FI-IR)测试 |
2.4.4 电磁参数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制备W型铁氧体条件的表征结果分析 |
2.5.2 合金430L氧化处理的制备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电磁复合吸波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W型和羰基铁粉(MZ)复合物的制备 |
3.3.2 聚苯胺/羰基铁粉(MZ)复合物的制备 |
3.4 主要表征手段 |
3.4.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3.4.2 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 |
3.4.3 傅里叶红外谱图(FI-IR)测试 |
3.4.4 电磁参数测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W型/MZ复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
3.5.2 不同含量的PANI/MZ复合物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La1-xSrxFeO3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钙钛矿结构材料的结构特征 |
1.2 钙钛矿结构薄膜研究现状 |
1.2.1 电热膜研究现状 |
1.2.2 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
1.2.3 钙钛矿结构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3 钙钛矿结构薄膜的制备技术 |
1.3.1 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结构粉体及其薄膜 |
1.3.2 丝网印刷法制备钙钛矿结构薄膜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La_(1-x)Sr_xFeO_3薄膜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 La_(1-x)Sr_xFeO_3薄膜的制备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1.3 薄膜制备方法 |
2.2 表征方法 |
第3章 La_(1-x)Sr_xFeO_3粉体与薄膜的制备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溶胶-凝胶法制备La_(1-x)Sr_xFeO_3粉体 |
3.2.1 粉体合成过程相变 |
3.2.2 煅烧温度对粉体结构和尺寸的影响 |
3.3 丝网印刷法制备La_(1-x)Sr_xFeO_3薄膜的工艺优化 |
3.3.1 有机载体对薄膜组织和形貌的影响 |
3.3.2 有机载体对浆料粘度的影响 |
3.3.3 有机载体对浆料触变性能的影响 |
3.3.4 有机载体对薄膜方块电阻和附着力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La_(1-x)Sr_xFeO_3薄膜中晶体形态及晶粒生长机制 |
4.1 引言 |
4.2 掺Sr量对La_(1-x)Sr_xFeO_3薄膜结构的影响 |
4.3 烧结对La_(0.6)Sr_(0.4)FeO_3晶粒生长和晶体形貌的影响 |
4.3.1 La_(0.6)Sr_(0.4)FeO_3晶粒生长动力学 |
4.3.2 晶粒长大机制讨论 |
4.4 高温烧结后La_(1-x)Sr_xFeO_3薄膜中的异质相和位错 |
4.5 小结 |
第5章 La_(1-x)Sr_xFeO_3膜的表面增强膜制备 |
5.1 引言 |
5.2 增强膜中组分优化 |
5.2.1 玻璃相组分优化 |
5.2.2 有机溶剂对增强膜和功能膜形貌和组织的影响 |
5.3 涂覆工艺优化 |
5.4 烧结工艺优化 |
5.4.1 烧结温度对增强膜组织的影响 |
5.4.2 烧结时间对增强膜形貌的影响 |
5.5 增强膜对功能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5.1 增强膜对功能膜组织和导电性的影响 |
5.5.2 增强膜对功能膜耐磨性能的影响 |
5.5.3 增强膜对功能膜热敏性能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La_(1-x)Sr_xFeO_3薄膜的吸波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吸波的基本原理 |
6.3 掺Sr量对La_(1-x)Sr_xFeO_3薄膜介质损耗的影响 |
6.3.1 掺Sr量对La_(1-x)Sr_xFeO_3薄膜复介电常数的影响 |
6.3.2 掺Sr量对La_(1-x)Sr_xFeO_3薄膜复磁导率的影响 |
6.3.3 掺Sr量对La_(1-x)Sr_xFeO_3薄膜损耗角正切的影响 |
6.4 掺Sr量对La_(1-x)Sr_xFeO_3薄膜反射率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La_(1-x)Sr_xFeO_3薄膜电性能及电热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掺Sr量对薄膜电性能的影响 |
7.2.1 掺Sr量对薄膜电阻率的影响 |
7.2.2 掺Sr量对薄膜NTC性能的影响 |
7.3 高温导电机制 |
7.3.1 有关小极化子导电模型的探讨 |
7.3.2 掺Sr量对电导激活能的影响 |
7.4 低温导电机制 |
7.5 La_(1-x)Sr_xFeO_3膜电热元件制备及其通电发热性能 |
7.5.1 发热元件制备及其通电发热性能 |
7.5.2 La_(1-x)Sr_xFeO_3电热膜元件的失效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奖励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溶胶-凝胶法制备BaPbO_3导电微粉(论文参考文献)
- [1]炭/铁钴磁性金属复合吸波剂的构筑[D]. 焦鹏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PPy/BaFe12-xMxO19(M=Al、Ce、Gd)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赵坤.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3]雷达吸波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J]. 燕佳欣,吴建华,时君友,张贤慧. 表面技术, 2020(05)
- [4]TiO2复合氧化锡锑的可控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D]. 王亚男. 渤海大学, 2020(12)
- [5]Fe3+掺杂CuAlO2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D]. 何林杰.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6]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徐宝盈.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7]软/硬磁铁氧体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韩秋霞. 江苏大学, 2019(02)
- [8]钡铁氧体@空心微球/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D]. 黄晨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W型锶铁氧体及改性吸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宋转转. 山东大学, 2018(12)
- [10]La1-xSrxFeO3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 崔雪英. 山东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