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近年农田肥力状况分析与节本施肥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康洁[1](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赵慧渊[2](2021)在《榆林市府谷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提升思路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之一,其数量和质量与粮食产量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逐渐减少,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人增地减的矛盾更加突出,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肥料等的过度投入,农业生产用地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壤污染退化、土壤结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耕地质量保护成了农业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中之重。耕地质量保护不仅是提升粮食产量稳定性的关键,更是保证粮食质量安全的核心之一,粮食需求刚性的不断增加对耕地质量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土壤肥力并针对性的制定施肥方案是目前耕地质量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查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判断土壤肥力水平,达到作物生长需求与土壤可利用资源的有机结合,对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围绕对府谷县15个镇,3个便民服务中心、2个农业园区耕地土壤肥力的调查展开,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区位土壤特点将采样区域划分为北部风沙区、中部梁峁沟壑区的川道地和梯田坝地、东南部沿黄河沿岸川道3个大区,共计3083个采样单元,各采集1个混合样,共采集到有效样2934个。通过比对2013年府谷县地力评价时的调查数据结果与本研究调查结果说明了数年间府谷县耕地肥力变化情况,并基于生产实际指出了府谷县农业生产的现存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调查获得2020年府谷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含量数据:府谷县耕地土壤全氮平均值为0.43 g/kg;耕地土壤有效磷平均值为10.24 mg/kg;耕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值为137.29 mg/kg;耕地土壤缓效钾平均值为796.98 mg/kg。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9.16 g/kg;耕地土壤p H平均值为8.48。通过调查获得2020年府谷县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数据:府谷县耕地土壤有效硼平均值为0.44 g/kg;耕地土壤有效铁平均值为3.62 mg/kg;耕地土壤有效铜平均值为0.39 mg/kg;耕地土壤有效锌平均值为0.45 mg/kg;耕地土壤有效锰平均值为2.14 mg/kg。(2)2020年府谷县耕地肥力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高,通过直接进行比对发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得到了显着提升,相比于2013年,有机质含量分级为10-15 g/kg的耕地面积由总耕地面积的25.33%提高到总耕地面积的30.48%,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6 g/kg的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达到95.83%,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提高至5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提高至100 mg/kg以上。(3)府谷县农业生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然气候恶劣,地理条件复杂,农业基础条件差;耕作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监管与指导;主栽作物选择、肥料施用方案不合理,没有形成因地制宜的配套方案。府谷县农业生产发展对策和建议:合理配置布局耕地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科学养地施肥,提升土壤肥力。
石锐[3](2021)在《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离不开正确处理“三农”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解决农业生产缺乏激励问题后,中国农村经济在四十余年的时期内高速增长,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机械等要素投入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农业环境问题却愈发严重,其中,化肥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化肥施用过量或施用不当是造成化肥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何处理好农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尤其是规范农户种植行为减少对农村环境的破坏,逐步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的阐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亟需我们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建设美丽中国。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文以黑龙江省化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冗余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初步判定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其次,生产效率分解测算化肥施用冗余,将化肥施用过量问题的定性描述转化为化肥施用冗余的定量测度,进一步分析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户施肥行为的调整对解决化肥施用冗余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后,分析农户施肥行为动机,探究解决化肥施用冗余的有效途径。全文按照“研究基础”→“问题界定”→“问题量化”→“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逻辑展开研究,以期对以下问题进行解析:黑龙江省是否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若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程度如何?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通过关键影响因素以有效降低化肥施用冗余?全文在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化肥施用冗余这一核心问题,在对其进行界定与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规范农户施肥行为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研究基础:首先,对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效率、化肥施用冗余和农户施肥行为概念进行界定,详细阐述了经济增长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外部性理论和成本收益理论;其次,梳理了全文的逻辑机理框架,为实证分析提供良好的逻辑基础。再次,在分析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和关联因素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化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解剖,以期充分掌握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的现状及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支撑。第二,问题界定: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初步判定。通过分析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因果-时滞”关系,实现对化肥过量施用的科学界定,以明晰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了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动态影响,分析两者的相互冲击效果和累积贡献程度,在经济意义上证明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的客观事实。第三,问题量化:化肥施用冗余测度。在证明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过量情况进行量化,即对化肥施用冗余程度进行测度。本部分以农业生产效率分解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上测算了农业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度了省级和农户视角下的化肥施用冗余率,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以期从农户的视角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第四,问题分析:农户化肥施用冗余影响因素分析。化肥施用冗余的解决需要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及调整,有效推动化肥施用冗余问题的解决。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为下文从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出发探寻化肥施用冗余的解决途径做出了铺垫。第五,问题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决的落实。在对化肥过量施用进行科学界定并对其冗余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施肥行为的改善是解决化肥施用冗余的主要方向,也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根本途径。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多角度探讨农户施肥认知、施肥意愿、施肥行为、政策认知和测土配方施肥需求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路径,从单一关系到混合关系多层面分析这些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农户施肥行为进行综合探讨,深化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动机的理解,以期为提出黑龙江省化肥合理施用对策建议提供依据。
徐北春[4](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孔德杰[5](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王恒[6](2020)在《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对山东设施菜农施肥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认知中介效应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化肥可以高效地补充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化肥迅速地应用于作物生产,保障了农产品的充足供给。然而化肥的过量施用却带来了农业的面源污染问题,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规模化养殖导致的畜禽粪污消纳问题突出。为了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农产品的提质增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应运而生。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推出以来,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为总结试点经验,本研究梳理了当前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中主要的措施并分析其运行机制,多种政策措施可以形成合力,改变菜农对有机肥认知,进而影响菜农施用有机肥行为。然而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措施是否能够改变菜农的施肥观念,激励菜农有机肥施用行为,以及该政策措施如何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激励效果,仍有待进一步地检验和探讨。为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对菜农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以菜农个体特征、家庭生产经营特征和土地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引入“环境认知”和“产品认知”两类认知作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发挥作用的中介变量,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认知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并运用Bootstrap方法检验认知中介作用的稳健性。考虑到有机肥的异质性问题,本文将有机肥施用行为界定为商品有机肥施用行为和堆沤肥施用行为,分别检验菜农认知在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与施肥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对商品有机肥和堆沤肥施用行为均起到了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二,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通过环境认知和产品认知中介对菜农的商品有机肥施用行为产生影响,相对于产品认知而言,环境认知中介效应更为显着;第三,在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通过产品价格认知影响农户堆沤肥施用行为的过程中存在遮掩效应,产品价格认知在5%的显着水平上起到了遮掩作用,导致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对堆沤肥施用行为总效应减弱。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强化政策措施的扶持力度,拓宽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的影响空间。在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资金支持、示范带动和宣传推广等措施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措施的实施;第二,推动商品有机肥节本提质增效,引导形成施用有机肥的长效机制。通过科技手段和市场手段强化农户对有机肥施用效果的认知,并促进认知向有机肥的施用行为转化;第三,健全堆沤肥施用行为的激励机制,减少农户施用堆沤肥的行为约束。促进多种政策措施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措施的激励作用,增强有机肥认知转化为堆沤肥施用行为的力度。
贾聪[7](2020)在《不同水氮调控下酿酒葡萄肥料氮去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不同水氮调控对酿酒葡萄氮去向的调控效应,以及为酿酒葡萄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河北省定州市进行了为期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空白对照、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水肥一体),通过15N标记确定树体吸收以及土壤残留量,并监测N20、NH3气体同时收集淋溶液,探明酿酒葡萄园水氮调控对肥料氮去向、树体养分吸收利用以及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水氮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肥料氮在树体内分配表现为,地上部(叶片+枝条+果实+树干)>地下部(主根+须根);减少水氮投入量可促进氮素从树干向根部转移;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3.38%、19.62%、21.67%、25.46%;翌年膨果前累积利用率分别为:18.70%、34.25%、35.53%、40.33%;减氮控水较传统水氮利用率分别提高46.64%、83.16%,添加DMPP分别提高10.48%、6.68%,移动水肥(水肥一体)调控下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90.28%、115.67%。(2)一个生长季后土壤15N丰度值随土层下移逐渐降低,并在40~60cm 土层略有累积平均丰度值为0.480%;180~200cm 土层15N丰度值为0.408%,与0~20cm15N丰度值0.402%接近,表明当季氮肥迁移深度达200cm;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氮素残留率分别为33.42%、11.07%、23.68%、41.91%,减氮控水较传统水氮氮素残留率减少66.88%,等氮条件下添加DMPP氮素残留率提高113.91%,根际施肥较传统水氮氮素残留率提高25.40%。(3)酿酒葡萄园,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生长季内N2O排放量分别为2.24、1.69、1.74、1.90 kg N/hm2,NH3挥发量分别为8.57、5.64、7.07、6.25 kg N/hm2;传统水氮氮素气态总损失10.80 kg N/hm2,分别是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水肥一体)的1.44、1.23、1.33倍,占氮素投入的3.08%;N2O排放与土壤中NO3--N含量和含水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7*、r=0.404*,NH3挥发与土壤中NH4+-N浓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443*。(4)2018年生长季,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氮淋溶损失分别为 42.02、27.06、26.80、24.17 kg N/hm2,占施氮量的11.97%、15.03%、14.89%、15.70%;减氮控水、氮控水+DMPP和移动水肥与传统水氮相比,氮素淋溶损失量分别降低了 35.60%、36.22%、42.48%。2019年生长季5种水氮管理方式氮淋溶损失分别为39.86、25.23、25.03、22.16 kg N/hm2,占施氮量的11.36%、14.02%、13.91%、14.39%,减氮控水、氮控水+DMPP和移动水肥与传统水氮相比,氮素淋溶损失量分别降低了 36.72%、37.21%、44.42%。(5)2018年生长季,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树体氮肥吸收率分别为13.38%、19.62%、21.67%、25.46%;氮肥土壤残留率分别为 3 3.42%、11.07%、23.68%、41.92%;氮肥损失率分别为 53.20%、69.31%、54.65%、32.62%。2018、2019年生长季内葡萄园氮素输入均以肥料氮为主,占氮素总输入的69.67%~83.52%,损失以淋溶为主,占氮素总投入的11.04%~17.02%。传统水氮氮素平均盈余量为165.75 kg N/hm2,盈余量分别是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和移动水肥的2.13倍、3.39倍、50.79倍。(6)2018、2019年传统水氮葡萄产量分别为6300.00、7965.63 kg/hm2,减氮控水较传统水氮葡萄产量并未明显下降;移动水肥(水肥一体)糖酸比分别为22.17%、23.05%,较传统水氮显着增加了 21.75%、12.39%;减氮控水+DMPP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分别为16.59、19.60、311.27mg/g,与传统水氮相比显着降低了 33.45%、49.61%、42.97%;2018、2019年移动水肥(水肥一体)节本增效6702、9161元/hm2,节本增效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减少水氮投入量可促进氮素从树干向根部的转移。酿酒葡萄园内氮素输入以肥料氮投入为主,损失主要以淋溶损失为主。采用合理的水氮调控可降低土壤氮素的气态损失、淋溶损失,并且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水氮投入葡萄产量并未明显降低,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葡萄的品质。采用移动水肥(水肥一体)调控不仅使产量有所提高,还改善了葡萄品质,节本增效效果最佳因此为酿酒葡萄园最佳水氮调控措施。
刘莉[8](2020)在《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绿色发展事关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应有的农业道路选择。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生产环节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决策者,也是实施者,其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是考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效果,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的微观基础,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关键。本文在厘清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内外部环境特征基础上,将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与影响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最为直接的内生经济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理论框架。选择以苹果种植户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四个步骤对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展开研究:首先,构建生产函数模型,根据利润最大化实现条件,测算有机肥与化肥的经济最优投入水平,研判当前生产实践中肥料施用偏离经济最优水平的程度,考察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难度。其次,考虑资源禀赋约束以及要素替代条件构建有机肥施用行为模型,识别影响有机肥施用决策的关键因素。第三,构建包含肥料投入方程、产量方程、收入方程、成本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与行为效应的互动关系,揭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逻辑。第四,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典型案例,对比不同肥料投入组合的实施效果与实现条件,从果农探索和政策推动视角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现路径。主要研究结论:果农施肥存在不经济投入行为,化肥施用过量与有机肥施用不足是突出表现。有机肥施用量显着低于经济最优投入水平,有机肥增施空间较大。化肥施用主要表现为相对过量,化肥与有机肥实际投入比高于经济最佳投入比,相对于有机肥的施用水平,化肥过量施用。基于此,化肥施用量趋近经济最优的关键是提高有机肥施用水平。肥料施用过量与施用不足问题并存。相对而言,有机肥施用不足现象最为普遍,制约有机肥施用的主要因素是肥料价格、收入水平、风险偏好、认知水平、资源禀赋。从目标产量的实现情况来看,存在化肥过量施用,但实际产量仍低于目标产量的情形,继续增施化肥既不经济,且对产量目标改进无益,而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改进产量实现水平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划算空间。肥料投入与产出互动效应显着。在当前施肥水平下,增施有机肥对产量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增施化肥则对产量无显着影响;化肥和商品有机肥投入是推高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来源,而施用农家肥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要素价格、产量及成本投入水平是影响肥料投入决策的重要因素。产出表现既是投入决策的结果,也是投入决策的依据。农户根据产出表现,调整肥料投入方案直到投入产出达到满意的均衡状态,是农户肥料投入决策的行为逻辑。实证分析显示,有机肥与化肥呈不完全替代关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实践案例也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肥料投入趋近经济最优,采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化肥”的配施模式比较效益最优。根据理论与实践分析,增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合理性应是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着力点,基于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采取政策引导与市场带动相结合的长效手段是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的关键。从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试点效果来看,灵活性较大的政策成效明显;当前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中存在补贴肥供需不匹配,政策目标未兼顾农户稳产增收需求,对实施效果的评估简单化等问题,亟需总结优化,形成有效推进科学施肥的工作机制。本文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框架,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思路。基于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在苹果种植中,有机肥与化肥表现出不完全替代关系特征,拓展了有机肥与化肥关系内涵;提出对有机肥替代行为的考察应从衡量化肥减量延伸为有机肥增施,且在当前情形下,应更为关注有机肥增施,对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提供了有益思考。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践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施效果与实施条件给出了本文的判断,提出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带动相结合的措施,增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合理性,为有效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了路径探索。
韦礼飞[9](2020)在《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赣北地区是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有大面积的冬闲棉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自然资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周年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稳定棉花生产,本研究以马铃薯主粮化为契机,开展“马铃薯-棉花”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利用冬闲棉田黑膜+稻草覆盖和黑膜覆盖两种方式种植马铃薯,处理A(CK):冬闲+赣棉18,处理B:中薯5号(黑膜覆盖)+赣棉18,处理C:中薯5号(黑膜+稻草覆盖)+赣棉18,处理D:荷兰15(黑膜覆盖)+赣棉18,处理E:荷兰15(黑膜+稻草覆盖)+赣棉18。探明该两种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究马铃薯种植前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明确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薯-棉复种连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筛选综合效益最高的种植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相同覆盖材料下,中薯5号较荷兰15具有更好的生长优势、更快的物质积累和更高的产量。中薯5号较荷兰15的平均土温和田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高0.08℃、4.03%,出苗率高1.4%,发病率低1.2%,青头率低11.94%,平均SPAD值高14.66%,116 d时单株干薯重高46.73%,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值高14.34%;中薯5号单株大薯个数和重量及总薯重量大于荷兰15,且中薯5号具有更高的淀粉浓度,更低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浓度;中薯5号单株块茎干重和总干重的最快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及理论最大值均高于荷兰15;中薯5号最终产量比荷兰15高52.53%。2.相同马铃薯品种下,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黑膜+稻草覆盖控温效果好于单独黑膜覆盖,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0.69℃,降低日较差0.16℃,且田间相对湿度变幅小,平均相对湿度低0.72%;黑膜+稻草覆盖较黑膜覆盖平均提高马铃薯出苗率3.74%,株高增11.13%,单株块茎干重增19.13%,单株大薯重增26.91%、单株总薯重增19.04%,116 d时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值增15.41%,产量增12.14%,此外还降低青头率36.8%,减少发病率43.3%;单株块茎干重和总干重的最快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理论最大值均为黑膜+稻草覆盖高于黑膜覆盖,分别高出32.53%,24.85%,24.98%和22.04%,22.26%,30.23%;黑膜+稻草覆盖前期的块茎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并最终更多地用于淀粉合成。3.覆盖材料与马铃薯互作后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养分,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提高棉花产量。种植马铃薯后p H减小,碱性减弱,且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有效硼、有效锌及交换性锰均表现为种植马铃薯后显着高于不种植马铃薯的冬闲小区;种植马铃薯后可以促进后茬棉花提早出苗、开花和吐絮,且第一果枝节位、茎粗、果枝数及叶绿素SPAD值均显着高于冬闲小区,此外单株大铃数、单株铃数、衣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显着高于冬闲小区。4.产量及净收益均为“马铃薯+棉花”模式高于“冬闲+棉花”模式,黑膜+稻草覆盖高于黑膜覆盖,“中薯5号+棉花”连作优于“荷兰15+棉花”连作。综合效益指数大小依次为处理C(0.9988)、处理B(0.9171)、处理E(0.8219)、处理D(0.7481)、处理A(0.50720),说明中薯5号黑膜+稻草覆盖材料与棉花复种连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最好,是赣北棉区较适宜推广的高效种植模式。
余威震[10](2020)在《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文中指出化肥的过量施用、盲目施用,是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一项“缺什么用什么,缺多少用多少”的科学施肥技术,在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理应成为推进化肥减量替代、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过多年的推广,依然面临着农户知晓比例低、技术采纳率不高的尴尬局面。纵观已有研究,多是将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进行静态分析,忽视了技术采用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将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并为一谈。而在不同阶段,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并不相同,且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若在实际研究中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不进行阶段上的区分,以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必然有偏,对现有农技推广政策的优化无法提供应有的帮助。鉴于此,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代表,比较分析了样本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认知和整体认知,分别探讨了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持续采用行为的关键因素——期望确认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促进稻农绿色生产技术初次采用与持续应用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1)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存在偏差在整体认知方面,仅有26.88%的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在环节认知方面,稻农对测土、供应和配肥环节的了解程度相对最高,知晓比例分别为61.63%、45.25%和33.62%,且对测土、配方、供应等环节已形成较为准确的认知。尽管如此,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在对稻农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约21.65%~40.04%的样本稻农存在认知偏差,且发现认知偏差会降低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水平。(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样本存在显着差异基于2018年湖北、浙江、江西三省822份稻农微观数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为64.60%,相较于以往研究,样本区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情况较好。在考虑技术采用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后,将其进一步细分为持续采用行为、初次采用行为、早期采用但现在未用、从未采用共四类,对应的样本占比分别为39.42%、25.18%、9.73%和25.67%。从样本分布来看,不同阶段的采用行为样本占比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的两类样本存在显着差异。(3)服务供给、技术认知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有显着影响测土结果公布、配方肥获取、施肥建议卡、测土重要性认知、配方设计认知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测土结果公布、配方肥获取、施肥建议卡属于服务供给,测土重要性认知、配方设计认知属于技术认知。进一步计算各变量的平均边际效应发现,排名前三的是施肥建议卡、配方肥获取以及测土结果公布,表明相较于技术认知,服务供给对稻农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更为显着。相关变量的影响情况在以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分组依据的不同样本群组中,结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间接证实了认知偏差会通过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产生影响。(4)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受到期望确认等因素的影响便利条件、持续使用意愿直接影响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具有直接效应;经济维度期望确认、环境维度期望确认、经济维度事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自我效能间接地影响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具有间接效应。在各潜变量影响程度方面,持续使用意愿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最大,经济维度期望确认的间接效应最大。将户主年龄、文化水平、耕地质量以及技术培训分别作为调节变量纳入模型,发现部分路径的系数大小存在显着差异,表明上述变量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存在调节效应。(5)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科学施肥认知对稻农期望确认产生显着影响将期望确认细分为经济维度期望确认和环境维度后,发现经济维度的期望确认主要受到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科学施肥认知的共同影响,具体包括测土结果公布及时性、配方调整、肥料市场规范性、技术咨询便利性、微量元素使用必要性以及肥料区分认知等变量,而环境维度的期望确认仅受到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显着影响,具体包括测土结果公布及时性、肥料市场规范性、技术咨询便利性。可见,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对提升稻农期望确认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形成科学的施肥认知对提升稻农经济维度的期望确认水平具有显着成效。
二、江西近年农田肥力状况分析与节本施肥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近年农田肥力状况分析与节本施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样本情况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稻农 |
2.1.2 产业组织模式 |
2.1.3 绿色生产技术 |
2.1.4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种植情况 |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
3.1.3 成本收益情况 |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3.3.1 绿色化 |
3.3.2 精准化 |
3.3.3 组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1.3 研究方法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5 稳健性检验 |
4.1.6 结论与启示 |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
4.2.1 事前控制 |
4.2.2 过程控制 |
4.2.3 结果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1 理论分析框架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1.4 模型构建 |
5.1.5 实证分析 |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
5.2.1 理论分析框架 |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2.4 研究方法 |
5.2.5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6.3 研究方法 |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2 OLS回归模型 |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
7.3.1 案例概况 |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榆林市府谷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提升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
1.2.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内容 |
1.2.2 大量元素对作物的影响 |
1.2.3 微量元素对作物的影响 |
1.2.4 府谷县肥力指标分级方式及2013 年数据来源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1.2 自然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植被类型 |
2.2 样品采集方法和工具 |
2.2.1 土壤样品采集 |
2.2.2 土样处理规范 |
2.2.3 土壤样品采集工具 |
2.2.4 土壤样本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府谷县耕地肥力现状分析 |
3.1 耕地土壤类型及分布 |
3.2 耕地土壤有机质及pH |
3.2.1 有机质 |
3.2.2 pH |
3.3 耕地土壤大量元素 |
3.3.1 全氮 |
3.3.2 有效磷 |
3.3.3 速效钾 |
3.3.4 缓效钾 |
3.4 耕地土壤微量元素 |
3.4.1 有效硼 |
3.4.2 有效铁 |
3.4.3 有效锰 |
3.4.4 有效铜 |
3.4.5 有效锌 |
3.5 小结 |
第四章 府谷县耕地肥力变化情况 |
4.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分级对比 |
4.2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分级对比 |
4.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的分级对比 |
4.4 府谷县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综合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土壤肥力调查下的肥力提升对策与建议 |
5.1 府谷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1 地理条件复杂,耕地质量低下,农业基础条件差 |
5.1.2 耕作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监管与指导 |
5.1.3 主栽作物选择、肥料施用方案不合理,没有形成因地制宜的配套方案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合理配置布局耕地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 |
5.2.2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 |
5.2.3 科学养地施肥,提升土壤肥力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背景 |
6.2 施肥方法 |
6.3 配方施肥指标 |
6.3.1 施肥指标制定原则及方法 |
6.3.1.1 氮肥 |
6.3.1.2 磷钾肥 |
6.3.2 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指标 |
6.3.2.1 玉米推荐施肥指标 |
6.3.2.2 马铃薯推荐施肥指标 |
6.3.2.3 糜子推荐施肥指标 |
6.4 主要农作物在不同区域内的施肥量建议 |
6.4.1 玉米 |
6.4.2 糜子 |
6.4.3 马铃薯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化肥面源污染 |
1.2.2 化肥施用量 |
1.2.3 化肥施用效率 |
1.2.4 农户化肥施用行为 |
1.2.5 化肥施用视角下农业可持续发展 |
1.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逻辑机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面源污染 |
2.1.2 农业生产效率 |
2.1.3 化肥施用冗余 |
2.1.4 农户施肥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成本收益理论 |
2.3 逻辑机理框架 |
2.3.1 化肥施用冗余的逻辑机理 |
2.3.2 农户施肥行为的逻辑机理 |
2.3.3 全文的逻辑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 |
3.1.1 化肥施用量特征 |
3.1.2 化肥施用强度及生产力特征 |
3.2 化肥施用关联因素现状 |
3.2.1 从业人员现状 |
3.2.2 农业机械现状 |
3.2.3 农村用电量现状 |
3.2.4 农药使用现状 |
3.3 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 |
3.3.1 化肥施用过量 |
3.3.2 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 |
3.3.3 化肥施用效率低下 |
3.3.4 化肥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初步判定 |
4.1 相关研究动态 |
4.2 指标选择 |
4.3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EKC检验 |
4.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述 |
4.3.2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的关系 |
4.3.3 化肥施用增长与农业增加值的关系 |
4.4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
4.4.1 分析方法 |
4.4.2 模型检验 |
4.4.3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的脉冲响应分析 |
4.4.4 化肥施用增长与农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及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1 数据包络模型 |
5.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5.2.1 指标选择 |
5.2.2 数据处理 |
5.3 农业生产效率的演变特征 |
5.3.1 省级农业生产效率演变特征 |
5.3.2 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演变特征 |
5.4 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4.1 省级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4.2 农户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问卷设计和调查 |
6.2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 |
6.2.2 测量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农户化肥施用的信度、效度检验 |
6.3.1 农户化肥施用信度检验 |
6.3.2 农户化肥施用效度检验 |
6.4 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方法 |
6.4.2 数据处理 |
6.4.3 实证分析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1.1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 |
7.1.2 模型适配度指标选择 |
7.2 农户施肥认知、施肥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
7.2.1 农户施肥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2.2 农户施肥认知对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2.3 农户施肥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2.4 农户施肥认知、意愿与行为的路径结果 |
7.3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
7.3.1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认知的路径结果 |
7.3.2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3.3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3.4 农户政策认知、施肥认知与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3.5 农户政策认知、施肥认知、意愿与行为的路径结果 |
7.4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的认知、意愿与行为路径分析 |
7.5 农户化肥施用问题多维关系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化肥合理施用的对策建议 |
8.1 针对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8.1.1 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8.1.2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8.1.3 调整农业财政补贴方式 |
8.2 针对技术层面的对策建议 |
8.2.1 增加设立配肥服务网点 |
8.2.2 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推广 |
8.2.3 构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体系 |
8.3 针对农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
8.3.1 提升农户生态环境认知 |
8.3.2 提高农户科学文化素质 |
8.3.3 加强农户施肥技术培训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技术措施指导意见 |
附录2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3 问卷基本信息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
1.3.5 相关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清洁生产 |
2.1.2 农业清洁生产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户异质性 |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
2.2.1 研究范围 |
2.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理论 |
2.3.2 技术扩散理论 |
2.3.3 信息扩散理论 |
2.3.4 社会网络理论 |
2.3.5 系统工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4.1.1 研究假说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样本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5.1.1 研究假说 |
5.1.2 模型设定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材料 |
2.4 测试方法 |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
3.1.1 土壤全氮含量 |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
4.6.1 土壤碳氮比 |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
4.7 小结 |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
8.1 讨论 |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
8.2 结论 |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
8.3 创新性 |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
8.4.1 研究不足 |
8.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对山东设施菜农施肥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认知中介效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关于化肥减量措施的研究 |
1.2.2 关于化肥减量行为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 |
2.1.2 农户施肥行为 |
2.1.3 有机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认知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及其运行机制 |
3.1 实施背景 |
3.1.1 化肥施用“高量低效”迫切要求向“减量增效”转变 |
3.1.2 畜禽粪污“增排低效”亟待向高效资源化利用突破 |
3.1.3 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以技术为支撑的施肥结构调整 |
3.2 主要目标 |
3.2.1 减少化肥施用量 |
3.2.2 提升耕地质量 |
3.2.3 提升农产品质量 |
3.2.4 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
3.3 运行机制 |
3.3.1 主要措施 |
3.3.2 运行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描述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研究区域选择 |
4.1.2 调研县域蔬菜生产情况 |
4.1.3 试点县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实施情况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来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影响菜农施肥行为的实证分析 |
5.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5.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
5.2.1 模型选择 |
5.2.2 变量特征与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 |
5.3.1 总效应分析 |
5.3.2 中介效应分析 |
5.3.3 稳健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不同水氮调控下酿酒葡萄肥料氮去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葡萄生产现状 |
1.2.2 果园水氮投入现状 |
1.2.3 果园氮素去向研究 |
1.2.4 果园氮素的调控措施 |
1.2.5 氮素平衡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括 |
2.2 试验设计与布置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1 气体样品的采集 |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3 土壤溶液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4 淋溶损失的估算 |
2.3.5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6 大气沉降氮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2.4.1 数据计算 |
2.4.2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氮调控对树体氮素吸收的影响 |
3.1.1 水氮调控对树体当季~(15)N吸收的影响 |
3.1.2 翌年膨果前树体对肥料氮吸收利用 |
3.2 不同水氮调控下的土壤氮素残留与分布 |
3.2.1 土壤不同层次的~(15)N丰度 |
3.2.2 ~(15)N土壤残留量 |
3.2.3 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特征 |
3.2.4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累积 |
3.3 不同水氮调控下施氮土壤气态损失 |
3.3.1 土壤N_2O排放特征 |
3.3.2 土壤NH_3挥发特征 |
3.3.3 不同水氮调控下土壤气体损失累积量与排放系数 |
3.3.4 不同水氮调控下气体增温潜势 |
3.4 不同水氮调控下土壤淋溶损失 |
3.4.1 不同时期土壤溶液NO_3~--N变化特征 |
3.4.2 不同时期土壤溶液NH_4~+-N变化特征 |
3.4.3 土壤淋溶损失 |
3.5 不同水氮调控下肥料氮去向与氮素收支平衡 |
3.5.1 肥料氮去向 |
3.5.2 氮素收支平衡 |
3.6 不同水氮调控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6.1 产量 |
3.6.2 品质及芳香类物质 |
3.6.3 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葡萄树体氮素吸收、分配 |
4.2 土壤氮素残留 |
4.3 氮素气态损失 |
4.4 氮素淋溶损失 |
4.5 葡萄产量及品质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研究 |
1.2.2 有机肥替代化肥可行性研究 |
1.2.3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研究 |
1.2.4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效应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农户技术选择理论 |
2.1.3 农户决策理论模型 |
2.2 研究框架 |
2.2.1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内涵 |
2.2.2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逻辑 |
2.2.3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经济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宏观环境:演变趋势及特征 |
3.1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政策环境 |
3.1.1 化肥管理政策从增量增产转向减量增效 |
3.1.2 有机肥增施成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
3.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产业环境 |
3.2.1 从供给不足到产能过剩,化肥产业面临去产能调结构 |
3.2.2 从停滞不前到恢复发展,有机肥产业供给能力亟待提升 |
3.3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社会环境 |
3.3.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凸显 |
3.3.2 农村居民收入提高,非农收入推升农业用工成本 |
3.3.3 居民消费稳步增长,鲜食水果消费需求旺盛 |
3.4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用环境 |
3.4.1 化肥施用量呈现下降趋势,施用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
3.4.2 有机肥施用处于低水平状态,耕地有机质严重缺乏 |
3.4.3 果蔬类作物耗肥量大,单位面积施肥强度高 |
3.4.4 增产导向的偏施化肥模式向提质导向的养分平衡施肥模式转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微观环境:现实基础及特征 |
4.1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者环境 |
4.1.1 小农户依然是苹果种植的主力军 |
4.1.2 收入水平较高,种植苹果是果农主要收入来源 |
4.1.3 务农劳动力匮乏,用工成本攀升 |
4.1.4 认知水平提高,有机肥替代化肥具备认知基础 |
4.1.5 苹果经营呈现高风险特征,果农风险偏好度较高 |
4.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投入产出环境 |
4.2.1 资本投入水平较高,肥料费用是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 |
4.2.2 肥料价格跨度较大,高端肥料价格不菲 |
4.2.3 单位面积施肥强度高,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正在普及 |
4.2.4 有机肥与化肥配比差异显着,存在一定替代空间 |
4.2.5 单产水平较高,优果率有待提升 |
4.2.6 苹果价格等级差异显着,优质优价特征初步显现 |
4.3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供给环境 |
4.3.1 农家肥肥源减少,可得性与可得量受限 |
4.3.2 商品肥料品牌众多,农资经销渠道是肥料供给的主要途径 |
4.3.3 农资商与农技部门是施肥技术的推广主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与化肥偏施状况实证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假说 |
5.3 实证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模型估计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
6.1 研究思路 |
6.2 研究假说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模型估计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效应实证分析 |
7.1 研究思路 |
7.2 研究假说 |
7.3 实证分析 |
7.3.1 模型设定 |
7.3.2 模型识别 |
7.3.3 模型估计 |
7.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八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实践路径探索 |
8.1 果农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践模式 |
8.1.1 模式一:成本经济型施肥模式 |
8.1.2 模式二:传统农家肥主导型施肥模式 |
8.1.3 模式三:广义种养结合型施肥模式 |
8.1.4 模式四:高产示范园型施肥模式 |
8.1.5 模式五:资本偏向型施肥模式 |
8.1.6 经验启示 |
8.2 政策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施模式 |
8.2.1 “配肥方案+肥料产品”模式 |
8.2.2 “供肥企业+配额管理”模式 |
8.2.3 经验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主要结论 |
9.1.2 适用性讨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B 生产函数形式的扩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马铃薯和棉花发展现状 |
1.1 马铃薯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
1.2 棉花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
2 作物覆盖材料研究进展 |
2.1 覆盖材料概述 |
2.2 秸秆覆盖的运用前景 |
2.3 塑料薄膜覆盖运用前景 |
2.4 薄膜与秸秆覆盖综合利用 |
3 马铃薯覆盖材料及其效果研究进展 |
3.1 马铃薯覆盖材料研究 |
3.2 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3.4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4 种植马铃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5 种植前茬作物后对棉花的影响 |
6 薯-棉种植模式的研究 |
6.1 薯-棉种植模式的类型研究 |
6.2 薯-棉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研究 |
6.3 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思路 |
7.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7.2 本研究的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 试验材料调查与取样 |
2.1 土壤取样 |
2.2 马铃薯调查与取样 |
2.3 棉花调查与取样 |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 土壤养分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马铃薯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1 生理生化指标 |
3.2.2 农艺性状及发病率调查 |
3.2.3 叶绿素SPAD值测定 |
3.2.4 小区田间温湿度测定及土壤温度测定 |
3.2.5 马铃薯田间测产 |
3.3 棉花测定项目 |
3.3.1 生育性状及植物学性状 |
3.3.2 产量性状 |
3.3.3 纤维品质指标 |
4 生产用工及物力投入及综合效益分析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生长期内土壤温度及田间温湿度的影响 |
1.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土壤耕作层温度的影响 |
1.1.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土壤耕作层温度变化分析 |
1.1.2 不同覆盖材料对总平均温度的影响规律 |
1.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温湿度的影响 |
1.2.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温度的影响 |
1.2.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田间相对湿度的影响 |
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碳水化合的影响 |
2.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出苗期、出苗率、发病率及SPAD值的影响 |
2.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
2.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单株鲜/干薯重的影响 |
2.4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比值 |
2.5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单株干物质重和干薯重的S型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
2.6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商品性状的影响 |
2.6.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
2.6.2 不同覆盖材料对单株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 |
2.6.3 不同覆盖材料对单株大、中、小薯鲜重的影响 |
2.7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2.7.1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淀粉-蔗糖浓度的影响 |
2.7.2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果糖-葡萄糖浓度的影响 |
2.7.3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量的影响 |
3 种植马铃薯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
4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
4.1 马铃薯不同品种及覆盖材料种植后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1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
4.1.2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性状及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4.2 种植马铃薯后棉花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
4.3 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5 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
5.1 不同覆盖材料薯棉连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
5.2 不同覆盖材料薯棉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1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度及马铃薯群体温湿度的影响差异 |
2 不同覆盖材料下马铃薯生育进程、株高及SPAD值的差异 |
3 不同覆盖材料下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差异 |
4 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块茎增长期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的影响 |
5 不同覆盖材料种植马铃薯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
6 不同覆盖材料种植马铃薯后对棉花农艺、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
7 马铃薯-棉花连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发展绿色转型要求生产方式绿色化 |
1.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典型的绿色技术,但采用率不高 |
1.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生产技术 |
2.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2.1.3 技术采用行为 |
2.1.4 期望确认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成本收益理论 |
2.2.3 风险规避理论 |
2.2.4 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 |
2.2.5 持续使用模型 |
2.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2.3.1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 |
2.3.2 关于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
2.3.3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 |
2.3.4 文献评述 |
2.4 分析框架 |
2.4.1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的认知分析 |
2.4.2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和持续采用行为细分 |
2.4.3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分析 |
第3章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认知分析 |
3.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构成与联系 |
3.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构成 |
3.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环节的联系 |
3.2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的认知现状分析 |
3.2.1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整体认知分析 |
3.2.2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认知分析 |
3.2.3 稻农技术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
3.3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知偏差分析 |
3.3.1 稻农技术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的对比分析 |
3.3.2 技术认知组合下不同稻农类型划分 |
3.3.3 稻农技术认知偏差程度测算及原因分析 |
3.3.4 认知偏差对稻农技术感知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现状及行为细分 |
4.1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现状分析 |
4.2 稻农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的关系辨析 |
4.2.1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细分 |
4.2.2 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
4.3 初次采用和持续采用行为的样本特征对比分析 |
4.3.1 基于个体特征的行为对比分析 |
4.3.2 基于生产经营特征的行为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1.1 服务供给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 |
5.1.2 技术认知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 |
5.2 数据说明、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2.1 数据说明 |
5.2.2 模型构建 |
5.2.3 变量选取 |
5.3 实证分析与讨论 |
5.3.1 服务供给、技术认知与稻农技术采用的相关性分析 |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3 基本回归分析 |
5.3.4 各变量影响效应的比较分析 |
5.3.5 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期望确认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影响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1.2 量表设计与数据说明 |
6.1.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2 期望确认与稻农持续采用行为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6.2.1 稻农技术期望确认描述分析 |
6.2.2 期望确认与稻农持续采用行为的相关性检验 |
6.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模型适配度检验 |
6.3.3 假说验证与讨论 |
6.4 不同群组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1 样本分组与模型适配性检验 |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期望确认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对稻农期望确认的影响 |
7.1.2 科学施肥认知对稻农期望确认的影响 |
7.2 数据说明、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1 数据说明 |
7.2.2 模型构建 |
7.2.3 变量选取 |
7.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7.3.2 模型估计结果 |
7.3.3 实证结果分析 |
7.3.4 内生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区分技术采用阶段与农户特质,提高技术推广针对性 |
8.2.2 改善技术采用的外部环境,提升技术应用效果 |
8.2.3 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农户认知能力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江西近年农田肥力状况分析与节本施肥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榆林市府谷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提升思路与对策[D]. 赵慧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D]. 石锐.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5]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对山东设施菜农施肥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认知中介效应的视角[D]. 王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不同水氮调控下酿酒葡萄肥料氮去向研究[D]. 贾聪.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8]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D]. 刘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赣北棉区薯棉连作模式中覆盖材料对马铃薯的影响及薯棉连作的效应分析[D]. 韦礼飞.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10]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D]. 余威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