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垂直升船机筒柱部分地震位移反应的计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乙良[1](2019)在《大型升船机承船厢离水下吸力变化规律及指标的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水利工程中,为了消除拦河筑坝产生的水位集中落差对通航的影响而修筑的建筑物称为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细分又可以分为船闸和升船机两种形式,本文主要针对升船机承船厢结构离水过程中的下吸力展开研究,对于具有复杂梁格构造的升船机承船厢结构,出水过程产生的附加水动力载荷的变化规律及大小是其发展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清晰的掌握附加水动力荷载的各项特性也是校核卷扬机提升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蜀河500t级升船机承船厢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承船厢结构在离水过程中下吸力的变化规律和各项水动力特性,该工程是典型的下水式升船机结构,通过研究该结构可以很好的探究离水下吸力的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将整体模型简化为单品梁格结构的方式对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照,验证了本文数值计算简化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研究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的问题上可以准确有效的计算出下吸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为今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具有复杂梁格构造的升船机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及各项水动力特性指标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案。(2)基于蜀河500t级升船机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数值计算及水力学试验两种方式,研究了承船厢结构在离水过程中不同因素对厢体结构下吸力的影响,并基于数值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提出了承船厢离水下吸力计算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的厢体提升速度和不同的厢体底部角度对厢体结构离水下吸力基本无影响,仅厢体底部梁格内体积大小会对厢体离水下吸力产生显着影响,梁格体积越大,厢体最大离水下吸力越大,并且厢体最大离水下吸力与梁格体积成线性关系。(3)基于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两种方式对蜀河承船厢模型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中承船厢结构离水过程中最大提升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设计方案中提升机构的最大承受能力,对此提出了在底部梁格主横梁上设置圆形孔洞的方式以降低厢体离水下吸力的大小,并同样采用数值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两种方式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底部梁格主横梁开孔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承船厢结构离水下吸力的大小,但当开孔面积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大开孔面积不会继续显着降低厢体离水下吸力,且当开孔位置固定后,承船厢结构最大离水下吸力与开孔直径也成线性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孔后承船厢结构最大离水下吸力计算指标,为升船机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建勇,胡晓,张艳红,邢义川,胡孝蕊[2](2013)在《某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某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地处地震设防区,结构抗震性能复杂,现行的设计规范中也没有专门针对升船机塔柱结构抗震设计的条文,为确保其运行安全,对其进行1:25的升船机塔柱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并得到了升船机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比以及在多遇、基本、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筒体和顶部梁系的应变,船厢与塔柱之间耦合力等,并考虑了阻尼器的影响,根据模型的试验结果和相似理论,推测出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船厢在上位时,原型纵横向基频分别为1.02 Hz和0.52 Hz,阻尼比为5%,船厢纵横向基频均与塔柱对应的基频接近。顺河向动力放大倍数小于1.76倍,横河向动力放大倍数小于2.80倍,船箱位于上部时,船厢顺河向加速度放大倍数最大为1.56倍。在设计地震下(0.149 g),结构沿纵向的响应远小于横向激励下的响应,结构整体仍处于线弹性状态,2倍设计地震(0.30 g)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200,在超设计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35 g)作用下,塔柱结构虽出现明显的破坏现象,但不至于产生倒塌。表明原型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在设计地震水平下,纵、横导向最大耦合力约4.6 MN和3.5 MN,阻尼器的安装,对耦合力的降低十分有效,纵向总耦合力最大值减少约15%22%。最后对原型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强震监测提出了建议。
高建勇[3](2013)在《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齿轮齿条式升船机过坝速度快、运行安全可靠,已在我国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齿轮齿条式升船机是近年来采用的结构型式,其抗震研究基础薄弱,现行抗震规范中均没有专门针对该结构抗震设计的条文,因此急需进行抗震研究。本文对地震设防烈度达8度的向家坝升船机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破坏试验及静力、动力弹塑性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罕遇地震下抗倒塌性能和地震抗倾覆稳定性等关键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其摘要如下:(1)针对重力失真和应变失真两套相似比尺的优缺点,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更适合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薄壁高耸、强柱弱梁”特点的动力相似比尺,即重力失真相似比尺较好,对筒体结构而言试验结果偏于安全,对顶部联系梁其试验结果更加合理。本文研究将重力失真相似比尺应用于升船机塔柱结构动力模型试验。(2)对向家坝升船机塔柱结构(包括塔柱、船厢以及平衡重系统等),进行1/25缩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并考虑了位于船箱与塔柱之间的纵向导向机构应用阻尼器以减少耦合力的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塔柱顶部联系横梁刚度偏弱,在地震作用下,顶部横梁容易产生裂缝。塔柱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阻尼器的安装,对耦合力的降低十分有效,纵向总耦合力最大值减少约15%-22%;(3)采用静力弹塑性及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的薄弱部位和可能的破坏模式,并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规律一致。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该升船机结构抗震设计合理,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有较好抗超设计地震的能力。(4)基于MATLAB7.0程序,编制了摇摆反应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程序,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利用该程序对大型升船机塔柱简化结构进行了抗倾覆能力研究。研究表明:地震波的特性、高宽比、结构尺寸对结构抗倾覆能力有很大影响。应重点关注升船机塔柱结构底部拉应力集中区,以防止过大拉应力引起底部脱开而摇摆失稳。(5)针对目前振动台模型设计中,地震波根据时间比尺和加速度比尺进行缩放,得到的地震波具有脉冲特点,无法完全模拟地震波时间累积效应,提出了今后模型材料的研制与相似比尺设计考虑时间累积效应的设想,并进行了初步尝试。
邓小山[4](2011)在《高耸升船机结构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交通、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大批高水头、大容量水电站的建成,高坝通航已成为急需解决而又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升船机作为一种仅次于船闸的通航建筑物,具有耗水少、投资省、造价低、过船速度快等优点,研究、发展升船机已在我国水利界达成共识。水利式垂直升船机属于大型而又受力复杂的空间薄壁结构,是一项集船闸输水系统和船厢水力学、垂直升船机机械、结构、运行检测及计算机监控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全新的系统性工程。如何评估和保证升船机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是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尚无切实可行的升船机设计规范,只能借鉴和参考国外有关规范和标准。我国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在地震作用下对升船机进行动力分析,不仅可以保证结构在通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营,也可以保证结构在遭遇地震时,仍然有足够的安全储备,避免形成所谓的“常遇激励、罕遇响应”。本文结合云南某升船机工程建设实际,在收集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平台,首先研究了升船机塔楼在静力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接着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动力分析法对塔楼进行动力分析,并对比了粘弹性边界与固定边界的时程动力法分析结果。最后,对升船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其整体、局部的安全性做出评估。
钮新强,覃利明,于庆奎[5](2011)在《三峡工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设计》文中认为三峡升船机具有提升重量大、升程高、上下游通航水位变幅大、水位变率快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和技术难度最大的升船机。经过方案比选,三峡升船机最终确定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式,其设备构造复杂,制造、安装及土建结构施工精度要求很高,并首次采用中德联合设计方式。概要介绍了三峡工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的总体布置、以及塔柱结构、重要设备的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
朱虹,林新志[6](2009)在《三峡升船机塔柱抗震设计》文中认为三峡升船机塔柱结构复杂,为保证船厢垂直升降正常、安全运行,对变形有严格要求;船厢结构、设备和厢内水体总重约15 500 t,由相同重量的平衡重完全平衡,船厢与塔柱的耦合作用是计算的难点。研究了动水质量、船厢纵横导向机构与塔柱之间的缝隙,导向机构的刚度和塔柱的结构特点,并对升船机结构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了塔柱结构在生成人工地震波下的应力、变形情况。
管桦[7](2009)在《某大型升船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某大型升船机结构为背景,介绍了该门式连体塔柱结构1:25缩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情况。基于该结构模型的实测动力响应,分析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另外,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该模型进行弹性时程计算。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此升船机塔柱结构对称性强,塔柱结构的响应以单向的响应为主,双向或三向同时激励下塔柱结构的响应可由单向激励下的响应组合而成;沿塔柱高度其纵横向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包络图呈S形分布,在10层附近塔柱的加速度响应较小,此特征不受模拟地震输入方式与输入地震波不同的影响;随着激励水平的提高与模型损伤的积累,塔柱水平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沿高度趋于均匀;船厢处于不同工作位置对塔柱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很小,但对船厢和塔柱结构间耦合力的影响显着,船厢处于最高位时耦合力最大。基于试验结果,得出现有设计结果可以保证该升船机塔柱结构在设计地震下的安全并有足够的安全储备。针对该升船机塔柱纵立面开洞少、沿高度塔拄筒体内楼板少,摆放附加配重的困难,提出了局部增加楼板或减少楼板以及外纵墙临时开洞口的解决方法,并利用SAP2000软件对简化试验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外纵墙预留洞口必须修补,才能更好模拟原型的动力特性。最后,本文对我国目前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的相似关系进行探讨。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和MARC,预测了按照一致相似律设计的一座六层框架欠人工质量模型在不同配筋率下不同配重因素的影响。发现配筋率较小时配重不足的影响明显,配筋率较大时影响不明显。对模型钢筋采用与原型钢筋接近而模型混凝土弹模相似比采用0.3、按照一致相似律设计且不同配重的一座六层框架欠人工质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按照等面积配筋率设计的模型将高估原型结构的抗震能力,按照构件承载力相似原则设计的模型能较好反映原型结构的地震响应。
褚存龙[8](2009)在《复杂地基参数对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动力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坝是一个包括坝体和坝基的复杂系统,坝基岩体的强度与稳定是保证上部混凝土结构等水工建筑物安全的前提,许多水工建筑物失事是由坝基丧失承载能力引起的。地震荷载通过基岩传给坝体,坝基又与坝体相互作用,因此,问题越来越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将以某水利枢纽工程升船机上闸首坝段为例,主要研究混凝土重力坝基岩弹性模量对坝体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及坝基深层抗滑稳定问题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改变基岩弹性模量对计算坝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途径有:当确定上层坝基的弹性模量改变下层坝基的弹性模量时,当确定下层坝基的弹性模量改变上层坝基的弹性模量时,当上层坝基和下层坝基的弹性模量同时改变时,分别计算坝体关键部位的动位移及动应力,并分析计算结果。(2)分析当坝基含有软弱夹层时,基岩的深层抗滑稳定问题,并研究在改变坝基材料参数的情况下基岩的深层抗滑稳定问题。
程载斌,刘玉标,梁乃刚[9](2009)在《地震作用下大型升船机结构的时变动力可靠度》文中指出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三峡升船机塔柱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及随机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塔柱结构柔度较大,其顶部节点随机地震位移响应为中宽带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首次超越破坏机制,以塔柱结构顶部典型位置的位移限值为可靠度界限,对设计地震烈度下升船机塔柱结构的时变动力可靠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塔柱结构设计基准期内的时变动力可靠度,并讨论了可靠度界限值的随机性对结构抗震时变可靠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建议升船机结构抗震可靠度计算模型采用Markov过程假定。该文可为升船机结构设计及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参考。
蒋凯[10](2007)在《向家坝升船机塔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向家坝垂直升船机提升重量为5700t,在国内仅次于三峡;提升高度114.2m,居世界之首。升船机的承载主体结构为塔柱结构,是升船机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结构。单个塔柱长54.0m,宽14.35m,壁厚1.00m,高150.0m。 该塔柱结构高度大,地震危害大,建筑物的抗震分析是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国内对大型塔柱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简化模型进行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粗略估算升船机塔柱的动力响应。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标准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对该塔柱的静力特性、动力响应和抗震特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比较后我们可得到以下的结论: (1)在水平风荷载或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在横河方向的位移要大于顺河方向,因为结构的横河向刚度小于顺河向,变形以横河向为主。 (2)将塔柱简化为两种“糖葫芦”串类型的有限自由度刚架体系计算,标准谱分析最大位移为14.2cm;最大位移差为1.62cm;最大压应力为15.14Mpa;最大拉应力为2.05Mpa;时程分析最大位移为14.75cm;最大位移差为2.23cm;最大压应力为13.35Mpa;最大拉应力为2.99Mpa;此方法可粗略估算结构的动力响应,方法简单、可行。所得结果可作为有限元计算的参考。 (3)有限元静力分析结论:塔柱顶部位移最大,为12.4cm;塔柱间最大位移差为4cm。但塔柱的危险部位在高程292.5m截面刚度突变处以及塔柱根部与底板相接处。 (4)有限元标准谱分析结论:各种振型周期相差较大,可以不考虑各振型间的扭转耦合。基本振型为横河向振型,两塔柱运动基本同步。静动叠加最大位移为28.7cm;最大位移差为6cm;最大压应力为13.2Mpa;最大拉应力2.47Mpa。 (5)对塔柱进行时程分析以补充反应谱计算的不足是十分有必要的,实测地震波的响应比标准谱作用的响应要大。最大位移为51cm;最大位移差为7cm;最大压应力为18Mpa;最大拉应力为3.24Mpa。 (6)该结构的有限元标准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结果相近。简化结构分析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近,可作为前期研究的估算。结构的应力及位移满足规范要求。
二、垂直升船机筒柱部分地震位移反应的计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垂直升船机筒柱部分地震位移反应的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升船机承船厢离水下吸力变化规律及指标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升船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升船机的工作原理 |
1.2.2 升船机的类型 |
1.2.3 下水式升船机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承船厢离水下吸力研究方法 |
2.1 蜀河水电站工程500t级升船机工程背景 |
2.2 蜀河升船机承船箱离水下吸力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2.3 蜀河升船机承船箱水力学模型布置及试验装置布置 |
2.3.1 模拟范围及模型 |
2.3.2 离水下吸力测试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承船厢离水下吸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下水式升船机离水下吸力数值模拟分析 |
3.1.1 厢体提升速度对厢体离水下吸力的影响 |
3.1.2 厢体底部角度对厢体离水下吸力的影响 |
3.1.3 底部梁格的存在对厢体离水下吸力的影响 |
3.2 下水式升船机离水下吸力模型试验研究 |
3.2.1 厢体提升速度对厢体离水下吸力的影响 |
3.2.2 厢体底部角度对厢体离水下吸力的影响 |
3.2.3 底部梁格的存在对厢体离水下吸力的影响 |
3.3 结构强度及稳定性验证 |
3.3.1 承船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3.3.2 承船厢静力分析 |
3.4 承船厢离水下吸力指标探究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升船机承船厢结构优化方案研究 |
4.1 基于数值模拟的底部梁格开孔对承船厢离水下吸力的影响研究 |
4.1.1 计算模型 |
4.1.2 试验工况及计算结果 |
4.2 基于模型试验的底部梁格开孔对承船厢离水下吸力的影响研究 |
4.3 改进后方案结构强度及稳定性验证 |
4.4 底部梁格开孔后的承船厢离水下吸力指标探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某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模型设计及制作 |
1.1 相似关系 |
1.2 模型制作 |
1.2.1 塔柱模型制作 |
1.2.2 船厢及纵、横导向梁制作 |
1.2.3 阻尼器设计及定制 |
2 试验概况 |
2.1 测点布置 |
2.2 试验方案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模型结构的振型 |
3.2 模型结构的自振频率 |
3.3 试验现象 |
3.4 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响应 |
3.5 模型结构的位移响应 |
3.6 塔柱结构的应变和破坏情况 |
3.7 船厢与塔柱的耦合力 |
4 结论 |
(3)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升船机动力模型试验及分析 |
1.2.2 动力相似理论 |
1.2.3 静力弹塑性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动力相似比尺选择研究 |
1.3.2 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
1.3.3 大震不倒塌研究 |
1.4 拟得到的创新性成果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力相似比尺选择研究 |
2.1 引言 |
2.1.1 重力失真动力模型 |
2.1.2 应变失真动力模型 |
2.2 简化模型 |
2.2.1 简化思路 |
2.2.2 试验内容 |
2.3 模型设计与制作 |
2.3.1 模型材料的选择 |
2.3.2 相似关系的确定 |
2.3.3 模型设计与制作 |
2.3.4 模型配重方案 |
2.3.5 模型吊装方案 |
2.4 试验方案的确定 |
2.4.1 振动台设备 |
2.4.2 模型的安装 |
2.4.3 传感器的布置 |
2.4.4 试验加载方案 |
2.5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5.1 试验现象 |
2.5.2 模型的动力特性 |
2.5.3 加速度响应 |
2.5.4 动应变响应 |
2.5.5 动位移响应 |
2.5.6 剪力分布 |
2.6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2.6.1 动力特性 |
2.6.2 加速度响应 |
2.6.3 动应变响应 |
2.6.4 动位移响应 |
2.6.5 底部剪力~顶层位移关系 |
2.7 数值计算对比分析 |
2.7.1 模态分析 |
2.7.2 弹性阶段的相似性 |
2.7.3 弹塑性阶段的相似性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2.1 模型材料及其配比选取 |
3.2.2 动力相似关系的确定 |
3.2.3 船厢、导向及阻尼设计 |
3.2.4 模型的配重方案 |
3.2.5 模型制作与吊装 |
3.2.6 模型制作过程 |
3.3 试验方案 |
3.3.1 传感器的布置 |
3.3.2 试验加载方案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振型 |
3.4.2 自振频率 |
3.4.3 试验现象 |
3.4.4 加速度响应 |
3.4.5 位移响应 |
3.4.6 应变及破坏情况 |
3.4.7 船厢与塔柱的耦合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升船机塔柱简化结构大震不倒研究 |
4.1 引言 |
4.2 升船机原型结构 |
4.3 基于SAP2000的有限元模型 |
4.3.1 分层壳单元 |
4.3.2 塑性铰定义 |
4.4 模态分析 |
4.5 静力弹塑性分析 |
4.6 动力弹塑性分析 |
4.7 抗倾覆分析 |
4.7.1 摇摆谱 |
4.7.2 地震波的影响 |
4.7.3 高宽比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2.1 对动力相似比尺的思考 |
5.2.2 对时间比尺的思考 |
5.2.3 对振动台建设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耸升船机结构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升船机概况 |
1.2.1 我国升船机建设情况 |
1.2.2 国外升船机建设情况 |
1.2.3 垂直升船机类型及原理 |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结构动力分析及人工边界概述 |
2.1 引言 |
2.2 数值模拟中动力分析相关理论 |
2.2.1 基本动力方程 |
2.2.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概述 |
2.2.3 时程分析法概述 |
2.3 人工边界概述 |
2.3.1 全局人工边界条件 |
2.3.2 局部人工边界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升船机结构介绍 |
3.1 升船机概况 |
3.1.1 J-H水电站概况 |
3.1.2 升船机塔楼主体布置 |
3.1.3 主要设计参数 |
3.2 升船机有限元模型 |
3.2.1 使用的软件 |
3.2.2 塔楼有限元模型 |
3.3 材料参数及荷载取值 |
3.3.1 材料参数 |
3.3.2 主要荷载取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
4.1 引言 |
4.2 弹性静力分析 |
4.2.1 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
4.2.2 结构应力响应分析 |
4.3 模态分析 |
4.3.1 模态分析原理 |
4.3.2 模态分析结果 |
4.4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
4.4.1 振型组合规则 |
4.4.2 设计反应谱 |
4.4.3 动力结果分析 |
4.4.4 动力、静力叠加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程动力法分析 |
5.1 地震波的选取 |
5.2 阻尼取值 |
5.3 计算模型及其他荷载参数取值 |
5.4 集中粘弹性边界的施加 |
5.4.1 Combin14单元介绍 |
5.4.2 集中粘弹性边界的参数计算 |
5.5 时程动力法分析 |
5.5.1 位移响应分析 |
5.5.2 应力响应分析 |
5.5.3 加速度响应分析 |
5.5.4 集中粘弹性边界与固定边界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第四章附图 |
附录C 第五章附图 |
(5)三峡工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升船机总体布置设计 |
3 塔柱结构设计 |
3.1 结构布置 |
3.2 结构计算 |
4 船厢及其机械设备设计 |
4.1 设备布置 |
4.2 船厢结构 |
4.3 船厢驱动系统 |
4.4 事故安全机构 |
4.5 对接锁定机构 |
4.6 船厢横导向机构 |
4.7 船厢纵向导向与顶紧机构 |
5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设计 |
6 结语 |
(6)三峡升船机塔柱抗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地震设防目标的确定 |
3 设计反应谱 |
4 重点研究的问题 |
(1) 动水质量。 |
(2) 船厢导向机构与塔柱之间的间隙。 |
(3) 导向机构的刚度。 |
(4) 塔柱结构特点。 |
5 动力计算成果和抗震设计 |
6 结 语 |
(7)某大型升船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升船机特点及研究现状 |
1.2.1 升船机的定义及特点 |
1.2.2 升船机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对升船机抗震性能的已有研究 |
1.3 模型试验及其分类 |
1.4 相似理论的研究进展 |
1.4.1 基于量纲分析的相似理论 |
1.4.2 基于方程式分析法的相似理论 |
1.4.3 弹塑性阶段的相似理论 |
1.4.4 钢筋的相似理论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2章 升船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 |
2.1 工程概况 |
2.2 模型的设计制作 |
2.2.1 模型材料选取 |
2.2.2 相似关系确定 |
2.2.3 塔柱模型的制作 |
2.2.4 船厢及纵、横导向梁模型的设计制作 |
2.2.5 模型的底板设计及吊装方案 |
2.3 试验设备和测试方案 |
2.3.1 试验设备 |
2.3.2 试验量测方案 |
2.3.3 试验进度与工况 |
2.4 小结 第3章 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
3.1 模型的动力特性 |
3.2 试验现象 |
3.3 结构模型的加速度反应 |
3.4 结构模型的位移反应 |
3.5 塔柱结构应变和破坏情况 |
3.6 纵横导向梁的反应 |
3.7 小结 第4章 某大型升船机模型有限元分析 |
4.1 试验模型与原型结构的比较 |
4.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4.2.1 模型自振特性 |
4.2.2 弹性时程分析 |
4.2.3 结构的耦合力反应 |
4.2.4 结构的加速度反应 |
4.2.5 结构的位移反应 |
4.3 小结 第5章 相似问题的讨论 |
5.1 对基于方程式相似理论的探讨 |
5.2 一致相似律的探讨 |
5.2.1 欠人工质量模型弹性阶段 |
5.2.2 欠人工质量模型弹塑性阶段 |
5.3 配重不足的影响 |
5.3.1 FM8 不同配重模型 |
5.3.2 改变配筋率的不同配重模型 |
5.4 按照不同原则进行配筋设计 |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复杂地基参数对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动力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 |
2.1 重力坝的特点 |
2.2 计算内容及计算方法 |
3 弹性地基下的地震反应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计算条件与计算参数 |
3.3 地震动力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4 基岩弹性模量对坝体自振频率及地震动力反应的影响 |
4.1 基岩弹性模量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4.2 基岩弹性模量对坝体动力反应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时程分析法分析地震动力反应 |
5.1 下层基岩弹性模量取2GPa 时的地震动力反应 |
5.2 下层基岩弹性模量取5GPa 时的地震动力反应 |
5.3 下层基岩弹性模量取10GPa 时的地震动力反应 |
5.4 下层基岩弹性模量取20GPa 时的地震动力反应 |
5.5 本章小结 |
6 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向家坝升船机塔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
1.3 地震动力研究动态 |
1.4 向家坝工程概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塔柱简化模型的动力分析 |
2.1 计算参数的判定 |
2.2 塔柱的简化模型 |
2.3 简化结构的动力谱响应 |
2.4 简化结构的瞬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柱三维有限元静力模拟 |
3.1 有限元分析 |
3.2 本论文建模特点 |
3.3 静力作用位移结果分析 |
3.4 静力作用应力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元动力谱响应模拟 |
4.1 模态分析 |
4.2 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限元瞬态动力模拟分析 |
5.1 时程分析法基本理论 |
5.2 Ansys的瞬态动力分析方法 |
5.3 地震波的选择 |
5.4 时程分析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垂直升船机筒柱部分地震位移反应的计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升船机承船厢离水下吸力变化规律及指标的特性研究[D]. 郭乙良. 天津大学, 2019(01)
- [2]某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 高建勇,胡晓,张艳红,邢义川,胡孝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5)
- [3]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D]. 高建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
- [4]高耸升船机结构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D]. 邓小山.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5]三峡工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设计[J]. 钮新强,覃利明,于庆奎. 中国工程科学, 2011(07)
- [6]三峡升船机塔柱抗震设计[J]. 朱虹,林新志. 人民长江, 2009(23)
- [7]某大型升船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 管桦. 清华大学, 2009(S2)
- [8]复杂地基参数对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动力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D]. 褚存龙. 长江科学院, 2009(S2)
- [9]地震作用下大型升船机结构的时变动力可靠度[J]. 程载斌,刘玉标,梁乃刚. 工程力学, 2009(04)
- [10]向家坝升船机塔柱抗震性能研究[D]. 蒋凯. 河海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