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城电站大坝观测资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锦[1](2021)在《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是一座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生态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水利枢纽。三峡水库入库流量的预报对于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寸滩以上的上游来水、武隆以上的乌江来水和三峡区间侧向入流三部分共同组成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其中区间入流部分汇流速度快,洪水形成后直接注入库区,对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优化调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择三峡区间作为研究区域,开展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三峡区间WRF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为了挑选出适用于三峡区间降雨模拟的物理过程,选择四种云微物理方案和三种积云对流方案,组成12种参数化方案组合,对发生在2020年夏季的两次典型降雨事件进行模拟,基于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矩平相关系数、TS评分等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优选出模拟效果最优的参数化方案。(2)建立三峡区间VIC大尺度分布式陆面模型,选择区间内四个典型子流域的流量观测数据用于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并利用2019-2020年三峡入库流量以及寸滩、武隆水文站流量数据验证VIC模型在整个区间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VIC模型在三峡区间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三峡入库洪水预报精度。(3)将三峡区间WRF模式和VIC模型进行单向耦合,开展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分别采用有降雨预报和无降雨预报两种模式对2020年夏季四次典型洪水过程过程进行预报与检验。结果显示,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模型,没有显着延长三峡水库入库洪峰的预见期,但降雨预报使得模型对于入库洪峰流量的预报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周华,王占军,杜威,陈东斌[2](2021)在《软岩坝基筑混凝土重力坝关键问题分析》文中认为针对软岩坝基上修建混凝土重力坝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在已有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坝基软岩岩体试验成果及工程实例资料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软岩岩体强度、变形和坝基承载力等工程力学特性,初步提出了软岩岩体抗剪断强度经验值,分析了软岩坝基承载力低、岩体不均匀变形和坝基抗滑稳定等主要地质问题,提出了软岩坝基上修筑混凝土重力坝应重视的问题:坝基岩体开挖时须预留保护层,高度重视坝基不均匀变形控制和抗滑稳定,坝基宜进行固结灌浆,并通过改变灌浆方式增强坝基帷幕防渗效果,灌浆压力不宜高。
杨开恩,袁曾琼[3](2018)在《青衣江中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预报的影响及对策》文中指出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影响了青衣江河段水文预报的精度,选取流域内代表性较好的多营坪水文站,以电站运行调度分高、中、低三类洪水,对比水库修建前后的洪水过程变化,依据此变化修改青衣江河段的水文预报。
李林桓[4](2018)在《基于SWAT模型的青衣江流域氮磷污染研究》文中提出水体污染是全世界环境十大问题之一。近年来,全球各大流域的水体污染现象日渐加剧,致使水质安全风险加剧,影响人体健康。流域是水环境氮、磷污染研究的最佳自然划分单元。水土评价工具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能够很好的模拟流域径流、泥沙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化学物质等的循环过程。青衣江流域(Qingyi River Watershed,QRW)是成都天府新区及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重要水源地,自然生态水文系统十分脆弱、敏感,其水质安全事关国家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SWAT模型辨识了QRW氮磷污染的影响因素、产生条件及形成机制;探讨氮磷污染及其不同形态污染物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转化规律;分析由降水、气温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复杂变化因子构成的不同情景模式下氮磷污染的演进特性及变化规律;研究不同调控措施对氮磷污染的管控能力。结论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QRW的SWAT模型数据库,并实现流域离散化,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了29个子流域,1384个水文响应单元(Hydrological Response Units,HRUs)。2、利用多个水文站多年逐月的径流、泥沙和水质监测数据对其进行率定验证,径流、泥沙和水质的相关性系数(R2)均大于0.6,纳什效率有效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均大于0.5,证明模拟结果可信度较强。3、利用率定验证好的模型模拟1985-2014年的氮磷污染负荷产生、变化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QRW氮磷污染程度总体上遵循从上游到下游污染逐渐加重的规律,其中雨城区、洪雅县和夹江县的氮磷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污染负荷不同来源多年平均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土壤养分流失>畜禽养殖>农作物种植>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氮磷不同形态污染负荷多年平均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是有机氮>硝态氮>氨氮>亚硝态氮,有机磷>无机磷。4、基于情景分析法探究气候变化对流域氮磷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增加总磷负荷量减小,且减小率随温度的增加逐渐增大;降雨量增大总磷负荷量减小,降雨量减小总磷负荷量增大。温度增加总氮变化规律性不强,仅在降雨量减少时,总氮负荷量随之减小。5、结合情景分析法和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法提出了流域最佳管理措施。结果表明,退耕还林适用于小范围内氮磷污染调控;带田种植适用于大范围氮磷污染调控。
黄勇[5](2016)在《西南山地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研究 ——以宝兴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梯级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流域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梯级水电开发工程直接或间接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环境影响,如水环境恶化、河流连续性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这些影响使得梯级水电开发颇受争议。与其它地貌单元相比,我国西南山地河流梯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研究,尤其是在中、大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河流生物类群及生态过程对环境改变的响应及其机制也缺乏必要的了解。本文以宝兴河流域梯级电站(硗碛、宝兴、小关子、铜头和雨城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围绕水环境、水生生物、植物枯落物分解和景观格局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研究,侧重从个体到系统层次,在中、大尺度上研究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1)硗碛、宝兴、小关子、铜头等电站所处河段由建设前的河道急流型转变为受人工调控的湖库缓流型,水位变幅较原天然河道显着增加。其中,硗碛水电站库区年内水位变化规律性较强,年内水位最小值与最大值在死水位2060 m至正常蓄水位2140 m间变动,水库多年平均水位年内变化幅度为71.6 m;其他四座水电站运行期各水库年内水位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为1.3 m、0.9 m、2.0 m和1.7 m。(2)各梯级电站运行对下游河段产生减水影响,在大坝至下游厂房间形成了减水河段,减水影响在不同梯级电站存在差异。硗碛电站下游形成了三段减水河段,宝兴电站下游形成两段减水河段,小关子、铜头两座电站均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没有考虑泄放生态流量,电站也没有增设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的可能性,枯水期没有下泄生态流量,丰、平水期则有弃水。雨城电站由于是径流式电站,不存在下游河段减水问题。(3)根据对梯级电站中硗碛、铜头两座高坝大库的水温实测结果,硗碛水库库区水温无明显分层现象,铜头电站水库水温结构为完全混合型,水温无分层现象。硗碛电站尾水口下游河段水温高于天然河道,增温区间为3.6℃-5.2℃,尾水口附近河道比天然河道高3.0℃。(4)梯级电站建库对水质有一定影响,总体看,梯级电站各库区水质总体质量较好,基本满足水质标准要求,水质没有恶化。(5)根据水文学法中的Tennant法、生态水力学法、水力学法中的湿周法对比研究结果,并结合考虑电站所在地理位置、环境状况等,硗碛、宝兴、小关子、铜头电站推荐分别按照2.39 m3/s、3.89 m3/s、8.91 m3/s和9.86 m3/s下泄生态流量。二、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1)梯级水电开发使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的区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均发生了定的改变。其中,浮游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减水河段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减少,群落结构趋于单一化,以硅藻门占绝对优势,蓝藻门、绿藻门也占有一定比例,现存量呈不规律的变化。浮游动物的变化表现在浮游动物在种类数量明显减少,组成成分趋于简单化,以原生动物占优势,现存量呈增加趋势。底栖动物的变化表现在种类数量显着减少,其中硗碛、民治河段的种类数量减少最为显着,以蜉蝣目占优势,现存量呈不规律变化。水体理化性质包括溶解氧、电导率、pH、水深和盐度、水温、海拔和氧化还原电位盐度等对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变化、现存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2)梯级水电开发使鱼类种群组成进一步简单化,不同鱼类种群数量有较大的波动。原分布的裂腹鱼类、劁6类和爬岩鳅类分别在库区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山鳅、副鳅类和高原鳅类逐渐转变成优势物种分布在库区和减水河段。另外,适应能力较强、性成熟周期短的小型鱼类如山鳅、副鳅类和高原鳅类等逐步取代裂腹鱼类和觥类成为流域内的主要经济鱼类。受梯级电站建设影响,各电站坝下河段部分鱼类的产卵场面积缩小或丧失。电站建设对越冬场和索饵场影响相对较小。目前,硗碛水电站库区为最大的鱼类越冬场,其次是宝兴、小关子、铜头和雨城水电站库区。三、水位波动对沿岸带枯落物分解的影响以宝兴河流域沿岸带优势物种桤木(Alnus glutinosa)和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为实验材料,运用分解袋法和原位实验,研究了两种植物枯落物在铜头水库库区不同水深(0m、1m、5m、10m)处的分解动态。研究表明,在库区不同处理的水深处,沿岸带优势植物柳杉和桤木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无显着差异;但是,水深、物种及分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柳杉和桤木N、P元素的释放均有显着影响。其中,柳杉和桤木N元素、桤木P元素均表现为净释放,而柳杉中P元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累。另外,在不同水深处理中,细菌和真菌对分解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分解阶段有所不同。随水深增加(5m、10m)和分解的进行,桤木中真菌和细菌的菌落形成数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柳杉中的真菌生物量在经过分解初期上升随后经历一个降低过程后,在分解后期又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与在相对深水层(5m和10m)处比浅水层(0m和lm)处氧含量较低,缺氧的环境抑制细菌分解作用,但同时也会利于一些特殊真菌类对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有关。显然,细菌和真菌的这种变化趋势除受分解材料的质量特征和分解时间影响外,也与水深的变化有关。分解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不但与待分解资源的质量特征和分解者生物的种类(细菌、真菌和无脊椎动物)有关,也受分解时的理化环境条件调控。电站水库蓄水对河流水文情势的改变将影响分解者生物群落多样性、呼吸和生物量,进而影响河流一些重要生态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目前有关分解对梯级电站水文环境改变的响应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可为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揭示梯级电站的生态影响提供参考。四、梯级水电开发对景观格局的影响1)基于移动窗口的破碎化指数计算方法与空间相关分析相结合能够较好地表达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在以像素为中心的局部尺度上破碎化与各影响因素直接的关系。2)虽然从全局尺度上来看所选因素和CODⅣ (Change of DIVISION)之间相关关系较小,但当前后时间段进行比较时可知,人类水电开发活动导致了破碎度的增加。3)重分类后的相关分析表明坡度(SLP)和CODⅣ直接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R=0.857),而距河流距离(DFR)和CODⅣ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R=-0.837)。高程(ELV)和CODⅣ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低于前两者(R=-0.770)。距硗碛水库距离(DFQ)与COD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王佳玉[6](2016)在《硗碛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清洁低碳能源战略的大力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我国水电站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大型电站不断投产,坝高超过100m的高坝不断兴建。而大坝是水电站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建筑物,大坝施工不仅投资金额巨大,建设周期长,且其施工和运行期的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对于水电站的大坝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历来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本文作者运用所学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出硗碛砾石土心墙堆石坝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全面论述了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填筑质量控制主要内容,质量管理流程、方法等。并从砾石土试验、监测方面的质量管理及质量评价对堆石坝质量进行论证,旨在提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质量管理水平,并为同类型水电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陈淋册[7](2015)在《四川省雅安市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及其危险性评价研究 ——以芦山县与天全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区域为雅安市芦山县及天全县,幅员面积3746.1km2。内容主要为:(1)通过对雅安市芦山及天全县地质环境相关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其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和发育条件,了解到境内泥石流灾害发育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均,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时间规律与强降雨时间规律一致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泥石流灾害与地形地貌、构造、强降雨等的相互关系,得出了该区泥石流暴发的形成机理。即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条件为泥石流的暴发提供了基本条件,构造及地震作用使得该区的岩体破碎,沟源岩土体崩滑并在沟道源头及沟道内松散堆积,为泥石流的暴发准备了丰富的物源。汇水面积大及沟床纵坡降大为泥石流的暴发提供了动力条件,这样在强降雨作用下沟道内形成的巨大洪水极易产生泥石流灾害。结合着对武安山、干沟头、冉家山3条具体泥石流沟的分析,判断境内泥石流为崩滑物演化—暴雨激发型泥石流。(2)在泥石流灾害暴发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相互耦合,相互作用。本文在上述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泥石流暴发的诸多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取了和泥石流暴发有关的1小时最大雨量、一次冲积物最大方量、松散物平均厚度、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山坡平均坡度、植被覆盖率、24小时最大雨量、流域人口密度10个变量。然后利用因子分析计算提取了水源条件、地形地貌、物源条件、人类活动、阻止泥石流暴发6个主因子即6个评价指标,从而以这6个指标建立起了针对雅安市的泥石流暴发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3)根据上述确立的6个主因子,再利用因子分析确立各主因子的权重比,并计算出各泥石流沟因子综合得分情况。然后,采用聚类分析对其因子综合得分进行危险性分级,从而建立起了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4)根据上述建立的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开展雅安市泥石流沟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内45条泥石流沟中有低度危险类别15条,中度危险类别19条,高度危险类别10条,极度危险类别1条。
姚姿伊,卢正超,裴安荣,黎利兵,姜云辉[8](2014)在《宝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基于大坝安全监测的需要,开发了宝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介绍了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已有监测系统的更新改造方案、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功能需求以及流域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功能结构等主要技术内容。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姚进[9](2014)在《芦山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与余震监测研究》文中提出地震是导致斜坡失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地处世上最活跃两条地震带间,我国地震所致的次生山地灾害频繁。“4.20”芦山强烈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滑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因此通过开展芦山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调查与余震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芦山县次生山地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航拍图的遥感解译和建立地震动响应监测站对余震进行实时监测的手段,系统性研究了芦山县次生地质灾害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地震作用下斜坡变形破坏机制和模式。主要结论与认识如下:(1)研究区内震后边坡地质灾害在区域分布上的显着特征是空间上顺发震断裂及其两侧成群(带)分布,沿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呈线状分布,多发生在龙门—玉溪,玉溪—宝盛、宝盛—太平、仁加—双石(双石峡)、灵关峡谷这五处峡谷段,并且沿峡谷谷坡上部地形转折部位发育,集中于斜坡坡顶、坡折及临空的山嘴处部分。(2)次生山地灾害以中小型崩塌和浅层滑坡为主。现场调查发现,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发育于高程为500~1500m,坡度为20~50°的斜坡中,且主要发育于坡高H/2以上位置,区内崩滑体多发育于对地震波有显着放大效应的部位,如:坡度由缓变陡的地形转折部位等。在斜坡岩性上,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软硬岩结合,砂岩、泥岩互层的地层之中,集中在发震断裂—中央断裂带附近,垂直于发震断裂或中央断裂带方向3km范围内,大于6km地质灾害则迅速减少,在15~19km范围又明显回升,若距离继续增加则逐渐减少。崩滑体大量集中分布在距离水系400m以内的地方,但崩滑体的密度相对不高。而在1.2~1.4km范围内崩滑体数量较少,但密度很大。其分布还具有一定的背坡面效应和方向效应。(3)余震监测综合分析揭示: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响应程度,随着地震作用下斜坡高程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斜坡地震动响应最大的部位,在山的坡折,薄脊和地貌较突出的位置。地形地貌对斜坡地震动响应的控制相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高程因素而言,其放大作用影响更为凸显。(4)不同坡形斜坡加速度放大系数、速度和水平位移值均随坡高的增加而增大,地震荷载作用下斜坡动力响应程度为凸形>直线形;不同斜坡坡高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速度和水平位移分布基本一致。当斜坡上第四系覆盖层到达一定的厚度时,较一般基岩有着更明显的地震动放大效应。(5)震源附近的场地,垂向峰值加速度有着更为明显的放大,随着远离,放大作用明显降低。是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地震波在斜坡中的传播方向和斜坡坡向有一定的放大效应关系:坡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一致时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程度要大于与之相反的情况。斜坡地震动响应和斜坡自身震动频率间有很大的关系,斜坡对一定频率间的地震波会选择性的放大。(6)在地震波来临时,斜坡会在地震波频率接近其自有频率时发生共振现象,导致其动响应程度剧增。本次监测的芦山地震余震的动响应频率值主要在10Hz以内,地震作用下的斜坡频率变化范围由地震和边坡的各自特征共同影响控制,在0.1~0.3s周期范围产生共振。
王子忠[10](2011)在《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红层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境内的红层主要是分布于西北、西南及华南地区,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为广泛,也最为连续和典型。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工农业等十分发达。然而,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径流时程分布不均,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就水能资源而言,虽然盆地区弱于川西高原地区,但其距离用电负荷中心近、交通发达,开发条件良好。四川盆地红层区已有了众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实践,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和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如黑龙滩水库坝基岩体滑动、高凤山电站坝基石膏溶蚀、回龙宫隧洞膨胀岩等工程地质问题。目前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只完成资源总量的近50%、水利工程灌面建成率仅为11.5%,因而未来四川盆地红层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广阔发展前景。因此,对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特性及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归纳、分析与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有重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实践中有广泛的实际需求,在成果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为此,作者二十年多年100余项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为依托,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的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为在四川盆地红层区实施的“再造一个都江堰”的水利发展战略,合理、有效地开发、保护水能和水利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方法依据。本文在对四川盆地红层建造-改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盆地红层岩性、岩相以及红层岩性组合特征在盆地上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四川盆地红层区岩体物理力学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红层岩石及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同时还从沉积建造、构造与表生改造方面分析论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的结构特征,然后对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在此基础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建坝的红层岩体稳定问题及渗漏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最后研究了与红层岩体类岩溶及膨胀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依托100余项四川盆地红层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实例,论文系统分析总结了红层岩体的物理力学和岩体结构特征,以及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红层坝基岩体变形、抗滑、渗漏问题的基本模式和相应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方法,为系统分析、评价红层岩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对从侏罗纪到第三纪红层沉积相、岩性组合随地质时代的变化及其在盆地空间上的展布特征研究,得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石的建造特征。(3)基于四川盆地红层岩石近800余组试验资料的分类、统计、分析,得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石总体上属于软岩,其中,砂岩类岩石属于较软岩(15~31Mpa),泥质岩类岩石属于软岩(5~15MPa)或极软岩(小于5Mpa);红层岩体总体上质地软弱,结构上为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软弱夹层大多沿砂泥岩界面或在泥质岩类软岩中作顺层分布。虽然四川盆地红层岩石总体上属于软岩范畴,但少数红层砂岩类岩石属于中硬坚硬岩石,泥质岩类岩石则属于较软岩中硬岩;这类强度较高的红层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周边的西北部地区;红层岩石强度在盆地空间上的这种分布特点与其沉积环境的差别有关。(4)根据红层岩石建造及构造改造主控因素,结合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将四川盆地红层岩体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分区,即盆西北区(Ⅰ)、盆中区(Ⅱ)、盆东区(Ⅲ),其中盆西北区(Ⅰ)又分为盆东亚区(Ⅰ-1)及盆北亚区(Ⅰ-2),并分析评价了各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基于红层岩体结构特征,提出了红层坝基岩体变形的9中类别及抗滑稳定的9种模式。论文归纳总结了影响每一类坝基岩体变形及抗滑的主要地质要素,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工程地质评价要点。(6)通过对红层岩体透水带形成的地质过程分析,依据近4000组压水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成果,提出了红层岩体渗透特性能主要受风化、卸荷等表生改造作用控制的观点。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红层地区坝基、坝肩渗漏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红层坝基渗流控制的主要对象是透水的风化带岩体,即防渗帷幕长度穿过风化带进入新鲜岩体适当深度即可。(7)基于铜头电站工程实例分析,得到了砾岩类岩溶发育强度小于常规灰岩岩溶强度的原因是其可溶性组分(CaO/MgO)差异决定的;基于四川盆地白垩系含膏盐红层类岩溶的分析,提出用K=(ABS(Vp类岩溶-Vp新鲜)/Vp新鲜)×100%来作为类岩溶强度评价因子;通过岩体声波Vp与岩体工程力学指标的回归关系,提出用类岩溶岩体声波Vp值来定量评价类岩溶弱化作用对岩体力学指标影响的初步方法。(8)以回龙宫隧洞围岩膨胀导致衬砌变形破坏机制的定性及数值模拟分析为典型实例,提出了膨胀岩隧洞施工、设计要点。
二、雨城电站大坝观测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雨城电站大坝观测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数值天气预报研究进展 |
1.2.2 洪水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御临河 |
2.2 龙溪河 |
2.3 小江 |
2.4 磨刀溪 |
2.5 大宁河 |
2.6 香溪河 |
3 三峡区间定量降雨预报 |
3.1 WRF模式简介 |
3.1.1 WRF模式基本结构 |
3.1.2 WRF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 |
3.2 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对比试验 |
3.2.1 个例介绍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3 评价指标选取 |
3.4 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的降雨模拟结果评价 |
3.4.1 不同方案组合模拟降水分布对比 |
3.4.2 不同方案模拟24h累计降雨量检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VIC 模型在三峡区间的应用 |
4.1 VIC模型原理 |
4.1.1 能量平衡计算 |
4.1.2 蒸散发计算 |
4.1.3 产流计算 |
4.1.4 汇流计算 |
4.2 模型构建 |
4.2.1 产流模型构建 |
4.2.2 汇流模型构建 |
4.3 参数率定和检验 |
4.3.1 参数率定方案 |
4.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VIC模型在三峡区间的应用 |
4.5 VIC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4.5.1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5.2 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 |
5.1 WRF模式与VIC模型的耦合 |
5.2 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效果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软岩坝基筑混凝土重力坝关键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软岩坝基混凝土重力坝的发展 |
2 软岩岩体强度特性 |
3 软岩岩体变形特性 |
4 软岩坝基承载力 |
5 软岩坝基岩体剪切破坏特征 |
6 软岩坝基处理与加固 |
7 结论 |
(3)青衣江中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预报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1.1 流域概况 |
1.2 青衣江暴雨及洪水特性 |
1.3 水利水电工程概况 |
2 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情报预报影响分析 |
2.1 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
2.2 对不同级别洪水的影响分析 |
2.2.1 3000m3/s以下的一般洪水特点 |
2.2.3 5000m3/s以上的大洪水特点 |
3 水利水电工程对洪水影响的水文预报分析及对策 |
3.1 合成流量预报法原理 |
3.2 水利水电工程对洪水影响的水文预报对策 |
4 结语与建议 |
(4)基于SWAT模型的青衣江流域氮磷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面源污染模型研究 |
1.2.2 SWAT模型研究 |
1.2.3 最佳管理措施(BMPs)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特色与创新 |
1.4.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2 研究特色 |
1.4.3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及水文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环境概况 |
3 SWAT模型的基本原理 |
3.1 水文模拟过程 |
3.2 产沙计算 |
3.3 污染负荷模型 |
3.4 SWAT模型校准与检验 |
4 SWAT模型的构建 |
4.1 识别主要目标污染物 |
4.1.1 生活污染排放 |
4.1.2 工业污染排放 |
4.1.3 畜禽养殖污染排放 |
4.1.4 农作物种植污染排放 |
4.2 数据库的构建 |
4.2.1 DEM数据库 |
4.2.2 土地利用数据库 |
4.2.3 土壤数据库 |
4.2.4 气象数据库 |
4.3 空间属性离散化 |
4.4 点源和面源污染输入 |
4.4.1 点源输入 |
4.4.2 面源输入 |
4.5 敏感性分析及参数率定 |
4.6 模型率定与验证 |
5 模拟结果讨论 |
5.1 径流、泥沙特征分析 |
5.2 氮磷污染负荷特征分析及时空分布 |
5.3 不同来源氮磷污染负荷贡献率 |
5.4 不同形态氮磷污染负荷贡献率 |
6 气候变化对流域氮磷污染的影响 |
6.1 气候因子(T、P)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6.2 气候因子(T、P)与径流、泥沙和氮磷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
6.3 气候变化对氮磷污染负荷量的影响 |
7 最佳管理措施 |
7.1 土地利用管理措施 |
7.2 耕作模式管理措施 |
7.3 BMPs筛选 |
7.3.1 筛选依据 |
7.3.2 投入成本估算 |
7.3.3 BMPs筛选结果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西南山地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研究 ——以宝兴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全球与中国水电发展 |
1.1.2 我国水电发展面临的问题 |
1.1.3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1.4 水电开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政策分析 |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
2.1 宝兴河流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1.5 水资源状况 |
2.1.6 水生生物资源 |
2.1.7 社会经济状况 |
2.2 宝兴梯级水电开发现状 |
2.2.1 宝兴河干流水电开发现状 |
2.2.2 宝兴河支流水电开发现状 |
2.3 研究方案 |
2.3.1 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2.3.2 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 |
2.3.3 水位波动对沿岸带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 |
2.3.4 水电开发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
2.4 技术路线 |
3 水电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对水文的影响 |
3.1.2 对水温的影响 |
3.1.3 对水质的影响 |
3.1.4 最小生态流量 |
3.2 讨论 |
3.3 小结 |
4 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 |
4.1 结果 |
4.1.1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 |
4.1.2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 |
4.1.3 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 |
4.1.4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5 水电梯级开发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梯级电站建设对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 |
4.2.2 水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
4.3 小结 |
5 水位波动对沿岸带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 |
5.1 结果 |
5.1.1 桤木和的柳杉初始质量特征 |
5.1.2 桤木和柳杉的干重动态变化 |
5.1.3 桤木和柳杉的N、P动态变化 |
5.1.4 微生物呼吸速率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5.1.5 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形成数(CFU)的动态变化 |
5.2 讨论 |
5.2.1 水位波动对沿岸带凋落物干重损失及氮、磷动态的影响 |
5.2.2 细菌和真菌对凋落物分解的相对贡献 |
5.3 小结 |
6 水电开发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
6.1 结果与讨论 |
6.1.1 宝兴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6.1.2 东河流域引水式水电开发景观破碎度时空分析 |
6.2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宝兴河流域各河段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附录2:宝兴河流域各河段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附录3:宝兴河流域各河段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硗碛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土石坝施工现状 |
1.3 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存在的质量管理难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项目管理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2.1.1 项目管理概念和内容 |
2.1.2 项目管理的发展 |
2.2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
2.2.1 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2 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
2.2.3 工程项目管理参建方项目管理目标 |
2.3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
2.3.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
2.3.2 全面质量管理(TQC)理论 |
2.3.3 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硗碛水电站砾石土心墙项目介绍 |
3.1 工程概况 |
3.2 项目干系人介绍 |
3.2.1 华能宝兴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3.2.2 四川二滩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3.2.3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 |
3.3 项目组织机构 |
3.4 本工程项目WBS |
3.5 本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
3.5.1 本工程项目合同主要控制性进度计划 |
3.5.2 施工期进度计划安排 |
3.5.3 施工期进度计划安排与合同控制计划的比较和分析 |
3.5.3.1 施工期进度计划安排与合同控制计划比较 |
3.5.3.2 主要施工期进度计划安排具体说明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硗碛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
4.1 硗碛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质量计划 |
4.1.1 质量计划的编制依据 |
4.1.2 质量计划的内容 |
4.1.2.1 质量目标 |
4.1.2.2 质量控制流程 |
4.1.2.3 质量控制流程中各职能部门职责 |
4.1.2.4 建立的质量控制性文件和执行部门 |
4.1.2.5 为达到质量目标所采取技术类措施 |
4.2 质量保证措施 |
4.2.1 质量控制目的 |
4.2.2 质量控制依据 |
4.2.3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和职责划分 |
4.2.4 施工质量措施内容 |
4.3 项目五大因素质量控制 |
4.3.1 人的因素控制 |
4.3.1.1 技术管理人员的控制 |
4.3.1.2 施工作业层人员的控制 |
4.3.2 机械设备的因素控制 |
4.3.3 材料的因素控制 |
4.3.3.1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控制程序 |
4.3.3.2 坝体填筑料的质量控制程序 |
4.3.3.3 坝体填筑料的质量控制内容 |
4.3.4 施工方法控制 |
4.3.4.1 技术管理人员的控制三检制和跟班检查制 |
4.3.4.2 技术交底制和工艺现场核查制度 |
4.3.4.3 质量会议制度 |
4.3.4.4 建立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审查制度 |
4.3.4.5 样板施工制度 |
4.3.5 环境的控制 |
4.3.5.1 冬季施工措施 |
4.3.5.2 雨季施工措施防洪度汛措施 |
4.4 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
4.4.1 施工前的控制 |
4.4.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4.4.3 检查和验收控制 |
4.5 质量管理工具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
4.5.1 统计表和控制图法在大坝填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4.5.2 鱼骨法在大坝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4.5.3 三类质量管理工具运用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硗碛堆石坝工艺质量过程控制 |
5.1 硗碛大坝施工质量控制流程 |
5.1.1 硗碛大坝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图 |
5.1.2 硗碛大坝施工质量控制流程的实施过程 |
5.1.2.1 高塑性粘土料填筑主要质量控制环节简介 |
5.1.2.2 砾石土料填筑主要质量控制环节简介 |
5.1.2.3 反滤料填筑主要质量控制环节简介 |
5.1.2.4 过渡层填筑填筑主要质量控制环节简介 |
5.1.3 坝体堆石料填筑主要质量控制环节简介 |
5.2 硗碛大坝施工的碾压试验设计 |
5.2.1 硗碛大坝施工碾压试验设计依据 |
5.2.2 硗碛大坝施工碾压试验设计方法 |
5.2.3 硗碛大坝施工碾压试验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
5.2.4 硗碛大坝施工碾压试验设计的成果 |
5.3 硗碛大坝施工质量的提高 |
5.3.1 硗碛大坝施工前期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
5.3.2 所采取的整改处理措施 |
5.3.3 硗碛大坝施工质量提高的体现 |
5.3.3.1 项目质量管理团队对质量管理评价考核 |
5.3.3.2 项目质量提高的具体表现 |
5.4 硗碛大坝施工质量信息管理 |
5.4.1 公文管理 |
5.4.1.1 本工程公文种类 |
5.4.1.2 本工程公文收发程序 |
5.4.1.3 本工程公文管理制度 |
5.4.2 图片、影像资料的管理办法 |
5.4.3 竣工资料和验评资料的管理办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四川省雅安市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及其危险性评价研究 ——以芦山县与天全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历程 |
1.2.2 国内研究发展历程 |
1.2.3 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总体研究思路 |
1.4.2 具体技术路线 |
1.4.3 本文进度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内自然地理与环境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气象与水文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3.1 地质构造 |
2.3.2 地震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4.1 松散堆积物类孔隙水 |
2.4.2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
2.4.3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
2.4.4 基岩裂隙水 |
2.4.5 区域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5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作用 |
2.5.1 农业耕种 |
2.5.2 水利工程 |
2.5.3 矿产开发 |
2.5.4 道路工程建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雅安市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分析 |
3.1 研究区泥石流沟分布概况 |
3.1.1 “4.20芦山地震”前泥石流沟分布概况 |
3.1.2 “4.20芦山地震”后泥石流沟分布概况 |
3.1.3 2013年“7.9 强降雨”后泥石流沟分布概况 |
3.2 泥石流灾害时空分布特点 |
3.3 区域内典型泥石流沟 |
3.3.1 天全县武安山泥石流 |
3.3.2 天全县干沟头泥石流 |
3.3.3 芦山县冉家山泥石流 |
3.4 研究区泥石流暴发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理分析 |
3.4.1 泥石流沟的地形地貌特征 |
3.4.2 泥石流沟的构造发育特征 |
3.4.3 泥石流沟的强降雨特征 |
3.4.4 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及崩滑物演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雅安市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4.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
4.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 |
4.4 雅安市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 |
4.4.1 泥石流沟危险变量因子提取 |
4.4.2 泥石流沟危险性评价指标提取 |
4.4.3 主因子解释与综合得分 |
4.4.4 雅安市泥石流沟危险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概况 |
(8)宝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设计目标 |
3 系统总体结构 |
4 已有安全监测系统更新改造 |
4.1 渗流监测 |
4.2 大坝外部变形监测 |
5 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设计 |
6 流域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设计 |
6.1 层次结构 |
6.2 信息流程 |
6.3 功能设计 |
6.4 运行环境 |
(9)芦山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与余震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特征 |
2.1.4 地层岩性 |
2.1.4.1 前第四系 |
2.1.4.2 第四系 |
2.1.5 地质构造 |
2.1.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监测点斜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3章 次生山地灾害发育特征 |
3.1 次生山地灾害发育特征 |
3.1.1 空间上顺发震断裂及其两侧成群(带)分布 |
3.1.1.1 龙门—玉溪峡谷 |
3.1.1.2 玉溪—宝盛峡谷 |
3.1.1.3 宝盛—太平峡谷 |
3.1.1.4 仁加—双石峡谷(双石峡) |
3.1.2 沿峡谷谷坡上部地形转折部位发育 |
3.2 次生山地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
3.2.1 地形地貌与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关系 |
3.2.2 地质构造与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关系 |
3.2.3 地层岩性与次生山地灾害分布关系 |
3.2.4 水系与次生山地灾害分布 |
3.3 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分析 |
3.3.1 地震滑坡形成机理 |
3.3.2 地震崩塌形成机理 |
3.4 典型次生山地灾害分析 |
3.4.1 流水沟滑坡 |
3.4.2 太平镇拦水大坝崩塌 |
3.4.3 龙门-宝盛 1#崩塌 |
3.4.4 双石镇流水沟崩塌 |
3.5 小结 |
第4章 芦山余震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 |
4.1 监测剖面的选择和监测仪器简介 |
4.1.1 监测剖面选择 |
4.1.2 监测仪器简介 |
4.1.3 监测数据常规处理要求 |
4.2 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 |
4.2.1 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数据概况 |
4.2.2 斜坡地震动振幅响应特征 |
4.2.3 斜坡地震动频谱响应和持时特征 |
4.2.4 斜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 |
4.2.5 斜坡地震动响应水平/竖直谱比(HVSR)特征 |
4.2.6 斜坡地震动响应阿里亚斯强度特征 |
4.3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控制因素分析 |
4.3.1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坡高关系 |
4.3.2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地形地貌关系 |
4.3.3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地层岩性关系 |
4.3.4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震中距关系 |
4.3.5 斜坡地震动响应放大效应与震中方位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综合分析 |
5.1 斜坡地震动响应总规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中国红层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
1.1.2 四川盆地红层与水利与水电建设工程 |
1.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形成的地质环境 |
1.2.2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 |
1.2.3 红层岩体工程特征 |
1.2.4 红层坝基岩体稳定 |
1.2.5 红层坝基岩体渗漏 |
1.2.6 红层岩体的特殊地质问题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四川盆地红层岩体建造-改造特征研究 |
2.1 概述 |
2.2 四川盆地红层成岩期岩相古地理演化史 |
2.2.1 陆内坳陷盆地沉积期(J_1~J_2) |
2.2.2 山前坳陷盆地沉积期(J_2~K_1) |
2.2.3 陆内盆地萎缩期(K_1~E) |
2.3 四川盆地红层沉积环境、沉积相与岩性组合模式 |
2.3.1 红层岩石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
2.3.2 四川盆地的红层岩石的岩性组合 |
2.4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 |
2.4.1 物质组成 |
2.4.2 结构与构造 |
2.5 构造及表生改造作用 |
2.5.1 构造改造作用 |
2.5.2 表生改造作用 |
2.6 小结 |
第3章 红层岩体物理力学特征 |
3.1 与红层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相关的几个问题 |
3.1.1 与红层岩石及岩体相关的概念及红层岩体分类 |
3.1.2 红层岩石(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分类 |
3.2 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
3.2.1 不同时代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分析 |
3.2.2 各类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特征 |
3.2.3 岩石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关系分析 |
3.3 岩体力学特征 |
3.3.1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概述 |
3.3.2 力学参数及其取值概述 |
3.3.3 红层岩体现场试验成果及相关规律 |
3.3.4 红层岩体软弱夹层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四川盆地红层工程地质分区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
4.1 四川盆地红层工程地质分区 |
4.1.1 工程地质分区的形成及分区要素 |
4.1.2 工程地质分区 |
4.2 红层地区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问题 |
4.2.1 红层坝基岩体总体特征及其建坝适宜性的初步评价 |
4.2.2 大坝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特点及总体评价 |
4.2.3 坝型选择及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坝型统计分析 |
4.3 红层岩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
4.3.1 红层建坝岩体稳定问题 |
4.3.2 红层岩体渗漏 |
4.3.3 红层岩体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
4.4 小结 |
第5章 红层坝基岩体稳定分析 |
5.1 红层坝基岩体变形 |
5.1.1 概述 |
5.1.2 与坝基岩体变形相关的红层坝基岩体分类 |
5.1.3 各类岩体主要变形特点及其变形问题分析 |
5.1.4 不同变形类别的红层坝基岩体工程实例 |
5.1.5 小结 |
5.2 红层坝基岩体抗滑稳定 |
5.2.1 概述 |
5.2.2 红层岩体抗剪强度特点 |
5.2.3 红层岩体坝基抗滑稳定类型 |
5.2.4 红层岩体坝基抗滑稳定工程实例分析 |
5.2.5 小结 |
第6章 红层渗漏问题研究 |
6.1 红层透水带的形成与分布 |
6.1.1 透水带的形成 |
6.1.2 红层河谷岩体透水带分布特点 |
6.2 红层岩体透水带特点 |
6.2.1 与渗透特性相关红层岩体分类 |
6.2.2 不同类别红层岩体渗透特点 |
6.3 坝址区渗漏与防渗设计要点 |
6.3.1 概述 |
6.3.2 河床坝基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3 绕坝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4 红层岩体坝址区渗漏评价 |
6.4 坝址区防渗设计原则及要点探讨 |
第7章 红层岩体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
7.1 红层类岩溶 |
7.1.1 砾岩类岩溶 |
7.1.2 含膏盐的泥质岩类岩溶 |
7.2 类岩溶小结 |
7.3 红层膨胀岩 |
7.3.1 概述 |
7.3.2 膨胀岩与引水隧洞围岩的变形破坏实例分析 |
7.3.3 膨胀围岩隧洞衬砌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7.3.4 膨胀岩隧洞设计施工要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1. 参与的科研项目 |
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雨城电站大坝观测资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D]. 王锦.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软岩坝基筑混凝土重力坝关键问题分析[J]. 周华,王占军,杜威,陈东斌.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03)
- [3]青衣江中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预报的影响及对策[J]. 杨开恩,袁曾琼. 四川水利, 2018(03)
- [4]基于SWAT模型的青衣江流域氮磷污染研究[D]. 李林桓.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5]西南山地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研究 ——以宝兴河为例[D]. 黄勇.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6]硗碛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 王佳玉.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7]四川省雅安市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及其危险性评价研究 ——以芦山县与天全县为例[D]. 陈淋册.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5(03)
- [8]宝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J]. 姚姿伊,卢正超,裴安荣,黎利兵,姜云辉. 水利水电技术, 2014(08)
- [9]芦山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与余震监测研究[D]. 姚进.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10]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D]. 王子忠.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