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泵吸收式制冷机热虹吸管内沸腾点位置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鸣[1](2020)在《活塞式膨胀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试验研究与参数耦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石油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但传统车用内燃机能量转化效率有限,部分能量通过热量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对发动机余热能量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车辆节能减排的目标。本文针对一款商用卡车重型柴油机,对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余热回收与空调制冷复合循环系统,探讨不同循环方式的性能。自主构建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室原型系统,以活塞式膨胀机作为动力输出装置,验证系统可行性并评价不同运行参数下系统工作状态和能量回收效果。为进一步研究系统内部工作过程,本文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讨论工质状态参数对核心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系统参数间的关联性。面向实车应用场景,对系统部件和循环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并探究不同工况尾气能量下的系统表现和节油能力,明确系统关键因素和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以重型商用卡车柴油机高温尾气作为余热回收系统热源,对其万有特性进行测量,分析不同发动机工况时尾气温度、尾气流量和尾气组分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尾气能量占燃料总能量的26.1%到48.1%,最高达到了244.3k W,回收潜力较大,但变化强烈。(2)提出了余热回收与空调制冷复合循环系统,同时实现余热回收与空调制冷功能,可在独立空调制冷模式、独立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模式和复合循环模式间进行切换。利用Aspen Plus软件研究了不同工质的亚临界循环与超临界循环、复合循环系统与独立系统性能。研究表明,蒸发压力的增加可提高输出功率,但超临界循环的蒸发器需要更大换热面积。选取相同工质R134a与R1234yf时,复合系统相较于独立系统可有效减小总换热面积并提升做功能力,但采用R245fa循环工质时系统输出功率更高。(3)自主搭建了尾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室原型系统,由板式蒸发器、翅片式冷凝器、柱塞式工质泵、径向活塞式膨胀机、相关附件与各种测试设备组成,选定R245fa作为系统循环工质。试验中系统运行良好并持续输出功率。利用试验平台对比分析了不同运行参数对系统做功能力的影响,其中工质泵转速是系统性能的关键运行参数之一,适当的泵转速可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当尾气能量增加时,膨胀机最大功率点对应的泵转速随之上升,同时膨胀机做功能力相应提高,最大可达到279W。在测试工况内,适中的工质初始加注量可使系统获得最高膨胀机输出功率。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分析可知,系统输出功率的热效率与?效率最大分别可达到2.02%和10.5%,其中绝大部分能量损失是由蒸发器与冷凝器造成的,膨胀机与工质泵损失能量的品质较高,因此其占系统总?损的比例明显升高。(4)建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各部件GT-SUITE一维仿真模型,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工质状态参数对部件性能的影响特性。对于膨胀机,工质温度对单位工质实际做功能力影响显着,在测试范围内的最高温度点可得到最大值6.03k J/kg,而工质压力的增加致使膨胀机摩擦扭矩从2.44Nm提高到6.38Nm,机械效率随之降低,限制了膨胀机功率输出。换热器中工质压力与换热量和工质量表现出较强关联性,同时换热器内的传热过程又与工质状态相互影响,因此通过迭代计算可更好反映实际换热过程。(5)基于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和参数关联性,进一步面向实车应用开展关键部件优化研究,分析部件尺寸参数和工质状态对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工质流量是调整尾气能量回收率的有效手段,随着工质流量的增加,工质吸热量和系统压力持续升高。增加蒸发器换热面积可提高换热功率,但增速逐渐变慢且不利于系统小型化。在换热面积为6.9m2时,系统可对尾气可用能量中的92.7%进行回收。循环工质量是系统压力的敏感因素,而对工质吸热量影响不大。提出轴向七缸活塞式膨胀机方案,增加膨胀机的排量与膨胀比。膨胀机配气定时对膨胀状态影响显着,进气过晚和进气持续角过大会造成膨胀不完全,无法充分利用工质能量,反之则会出现过膨胀,导致排气负功增加;同时由于工质惯性对排气的影响,需保证一定排气提前角。利用缸内工质膨胀率可评价工质的膨胀效果,该值在80-90%范围时膨胀机性能更佳。工质状态参数中,流量和入口温度的增大均可提升膨胀机做功能力;适当增加入口压力有利于膨胀机提高输出功率,但压力过高会增加摩擦损失。(6)在系统性能优化的基础上,研究发动机ESC循环工况不同尾气能量下余热回收效果,明确系统最优工作参数随尾气能量的变化规律。基本有机朗肯循环可使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下降3.2%。在尾气能量充足的C100工况,最大输出净功达到8.52k W,系统的能量损失主要由冷凝器散热导致,而最大的?损失是由蒸发器内尾气与工质的温差传热造成的。通过回热有机朗肯循环可提高余热回收效果,使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下降幅度增至3.5%,并拓展尾气能量回收范围到B25工况。另外工质在蒸发器与回热器中的吸热量相互补充,可使系统性能对工质流量的敏感性降低。系统最优工作参数与发动机尾气能量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随着尾气能量增加,工质流量应随之提高以保证工质吸热能力,同时由于系统易建立足够蒸发压力,因此循环工质量的需求相应减小。
刘冰冰[2](2017)在《格子Boltzmann方法气泡泵提升管内气泡运动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在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采用气泡泵替代传统的机械泵,不仅能减少对高品位能源的依赖,而且可以避免机械泵受工质的腐蚀性影响,从而提高了整个制冷系统的可靠性。气泡泵提升管内两相流的运动过程,流型间的转换,会对气泡泵的提升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以不同浓度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两级气泡泵吸收式制冷实验台中一级提升管内两相流流型,在浓度为57.5%的溴化锂溶液中发现了气泡流、弹状流、段塞流、搅动流、环状流和弹环状流。在浓度为53%,45%的溴化锂溶液气泡泵实验中,发现了气泡流、段塞流、搅动流和环状流。对不同流型下的液体流速进行测算,搅动流时,液体流速最高,其次为段塞流和弹状流,环状流时,液体上升速度最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同样流型条件下,低浓度溴化锂溶液流速比高浓度溶液流速高。计算求得高压发生器的产气率与提升溶液的质量,发现溴化锂溶液起始浓度越高,系统的产气率越小,提升的溶液量也越多。在不同流型中,弹状流的提升量最大,段塞流其次,环状流最小。验证了弹状流的提升效率最好,但环状流上升后的溶液浓缩程度最高,约达到3%。通过改进分布函数、序参数格式、有限差分格式、压力迭代格式、强制性边界条件等方法,将格子玻尔兹曼大密度比自由能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实验条件和工质物性,对密度比为2778的管内溴化锂溶液中气泡运动行为进行研究。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首先对单气泡上升运动和双气泡融合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中高速摄像机捕捉的气泡运动形态相一致,并分析了其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场,讨论了气泡大小对气泡上升速度的影响。应用改进的格子玻尔兹曼自由能模型,对大密度比的溴化锂溶液中不同初始位置和不同大小的双气泡运动进行模拟,获得其密度场与速度矢量分布及运动规律:大小相同,水平距离一定的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出现先靠近再分离的两个阶段,与初始相对高度无关;大小不同的两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发生融合或分离,主要取决于小气泡靠近大气泡时所在大气泡尾迹区的位置。若大小气泡融合,则融合后的气泡速度减小。研究了并排多气泡的上升过程和聚并行为,给出了溴化锂溶液中水蒸气并排双气泡、3气泡的气泡临界聚并距离,模拟了不同初始设置的4气泡、6气泡和9气泡的运动过程,讨论了气泡数量对临界聚并距离的影响。为了研究两相流动中热量传递机制,基于格子玻尔兹曼热模型及大密度比模型,提出了一个可以描述传热相变的大密度比复合格子玻尔兹曼模型,模拟了单气泡周围的温度场分布及双气泡在碰撞融合中的热量传递过程,发现气泡内部温度最高,气泡下方会产生低温区的层状分布尾迹,速度场、温度场等因素综合影响气泡的形状变化。上下垂直分布的双气泡在在碰撞之前,上方气泡内部温度高于下方,碰撞时,气泡热量由接触界面向中间部位传递,内部温度逐渐平衡。融合完成后,流场内的最高温度降低。并使用红外热像仪捕捉了管内单双气泡上升过程的温度场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温度分布一致。
杨颖[3](2017)在《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来,随着能源结构调整需求的日益明显,减少化石能源利用、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前能源发展改革的重点。在清洁能源连续性、可靠性尚不足以满足能源需求的现状下,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互补利用逐渐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点。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能源互补的大背景下提出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为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互补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参考。首先,本文基于“温度对口、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提出了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在灵活利用余热的原则下对系统夏季白天、夜晚,冬季白天、夜晚工况进行流程设计,并对设计工况进行模拟。其次,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系统设计工况进行分析,然后在变太阳能辐照强度、变电负荷率的情况下研究系统变外界工况下的热力性能变化,在变太阳能份额,变天然气份额输入时研究系统变份额输入时太阳能与天然气的热力互补性能。最后,提出优先满足生活热水负荷的混合跟随运行策略思路,对系统可能出现的负荷-系统热电匹配情景进行分析,研究了变负荷热电比下系统一次能源消耗(PEC)、二氧化碳排放(CDE)、运行费用(OC)、(?)效率(EE)、剩余产品及舒适度可靠率各方面的运行性能变化,同时以某酒店建筑为例,将混合跟随策略与电跟随、热跟随策略进行了对比。
马雪[4](2015)在《基于太阳能制冷系统导热油循环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在制冷与空气调节中使用太阳能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也是当今制冷行业技术研究热点。氨水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可以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运行。将太阳能应用于该系统进行制冷,市场潜力巨大,环保意义深远。本文首先介绍了以导热油作为热介质的太阳能循环管路系统。对太阳能制冷系统导热油循环的两种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验证太阳能导热油循环系统的可行性,并针对不同介质及加热温度情况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与水相比,循环过程中导热油的重度差较大,因此导热油作为循环介质流动速度大于水的流速,为4.82×10-2m/s,水的流速为3.84×10-2m/s,导热油的换热量提高33.3%;通过模拟不同温度下的导热油循环情况,表明加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循环的运行。其次对使用弦月形通道的发生器进行结构设计。构建了导热油管道的循环系统,根据阻力值并考虑太阳能冰箱整体高度的前提下确定了发生器中心安装高度为1550mm,保证导热油有足够的循环动力。计算得出导热油循环系统的热量损失为W56.60。最终确定导热油所能提供给发生器的功率为1204.3W。最后利用小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导热油,驱动一台XCD-30冰箱进行实验研究。当太阳能集热器温度达到170℃时,制冷机组开始产生制冷效果,此时启动时间为54min,制冷温度为8℃;样机的制冷量随加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加热温度为190℃时制冷量最大,此时的制冷量为9.2W;制冷系数COP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加热功率为70W时COP为0.082。通过对该系统运行规律的研究,初步得到了太阳能加热导热油驱动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性能。
赵淑红[5](2014)在《车载扩散吸收式冰箱的优化设计》文中认为扩散吸收式制冷可以采用燃气、燃油等产生的热量驱动氨-氦工质循环进行制冷,由于不受电网束缚,在电力不稳定区域、军事拉练、自然灾害区域血液等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采用天然工质氨水做制冷剂的扩散吸收系冰箱进行了系统热力模型建模、热力计算,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系统的理论计算和参数优化,设计了基于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车载扩散吸收式冰箱。本文重点分析了汽车尾气余热制冷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数学建模、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提供帮助;建立了扩散吸收系冰箱关键部件的数学模型,对氨—水工质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并对每一部份进行了详尽的热力计算,为扩散吸收式冰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热力计算结果对扩散吸收式制冷冰箱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采用固定其他参数,改变某一参数的实验方法,对单一因素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情况作了分析,从而确定适合本系统的最佳参数。。本文创新点,一是建立了扩散吸收系冰箱关键部件的数学模型,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对氨—水工质配比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优化,针对本系统提出了最佳的方案。
黄斌[6](2014)在《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石油和煤炭等常规矿物燃料枯竭的严重威胁。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25%以上,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占到50%以上,并且建筑物空调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给能源、电力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世界各地都在加紧对新能源和高效空调技术的研究。太阳能技术和吸收式制冷技术已单独使用近半个世纪,随着材料、工质、工艺制造及设计理念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产生了采用太阳能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建筑制冷的技术,既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也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本文采用的太阳能集热器为抛物面聚焦型集热器,热水设计温度为180℃,属于可驱动双效吸收式制冷机高品位热源,制冷机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1.3以上。为提高太阳能空调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必须解决太阳能集热器控制系统存在的跟踪精度、聚光效率、辐射强度变化的问题,以及对其产生高温热水的使用和安全保护机制。本文对太阳能集热器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以太阳能热水为主热源,燃气燃烧机为辅助热源的双热源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和控制方案,在太阳能不足或夜晚时,采用双热源吸收式制冷机,确保制冷机能全天候持续不间断稳定运行。根据对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跟踪运行特性分析,提出了视日运行轨迹对太阳计算粗跟踪与光电检测精确跟踪相结合的自动跟踪方案,有效地解决由太阳能聚焦不准确而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使集热板能快速准确的找到太阳焦点位置,并实时修正,确保跟踪精度。通过对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阐述了控制系统软硬件组成和特点,对控制系统操作界面及相关重要的控制和保护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目前本文研究的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远大集团的太阳能制冷产品,系统达到设计要求,产品已销售到国内多个省市和国外市场。
陈欢[7](2013)在《自然循环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槽式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该技术产生120~200℃的中高温蒸汽可以在工业中广泛应用。槽式技术通过抛物柱面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集热管的外壁上,加热集热管内工质。在系统正常工作时,集热管正对反射镜面部分温度较高,背面温度较低,一直处于管壁局部受热的状态。要提高系统光热转换效率和系统运行稳定性,对局部加热条件下集热系统的流动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并搭建了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模拟实验台,集热管热流密度3.7-7.5kW/m2,排汽压力0.15~0.35MPa。本文根据分离型热管特点重新定义了热管充液率,从集热管加热方式(全管加热,底部加热,顶部加热)、集热管加热温度(500℃,550℃),热管充液率(60%,120%)三个方面对稳定排汽阶段,热管回路的温度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随着排汽压力和加热温度的提高,热管回路整体温度上升;热管充液率增大,冷凝水入口端蒸汽逆流和上升管液体回流作用增强,热管回路温度出现周期性波动。以0.2MPa稳定排汽工况为例,得到以下结论:(1)热管60%充液率,500℃加热温度下:底部加热方式相比全管加热方式集热管平均传热系数(hj)升高了13.20%,系统热阻(Rpipe)下降了11.41%;顶部加热方式相比全管加热方式hj升高了7.98%,Rpipe下降了8.49%。(2)热管60%充液率,随着加热温度由500℃增加到550℃:全管加热方式hj升高了13.53%,Rpipe降低了12.27%;底部加热方式hj升高了15.25%,Rpipe降低了14.37%;顶部加热方式hj升高了18.54%,Rpipe降低了15.42%。(3)500℃加热温度,随着热管充液率由60%增加到120%:全管加热方式hj升高了25.80%,Rpipe降低了17.74%;底部加热方式hj升高了20.40%,Rpipe降低了14.82%;顶部加热方式hj升高了32.64%,Rpipe降低了18.58%。在本文定温加热工况下,蒸发段水平布置的分离型热管,底部加热方式集热管平均传热系数较高,热管热阻较低,系统的自然循环传热特性较好。
马国团[8](2012)在《两级溴化锂溶液气泡泵提升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全球能源紧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国际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两大焦点问题。吸收式制冷因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不仅可以利用太阳能、工业废热等低品位能源,而且对环境无害。为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文提出在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利用两级气泡泵代替溴化锂吸收制冷系统中传统的机械溶液泵,并对两级气泡泵提升管特性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两级气泡泵的理论知识,设计搭建两级气泡泵实验台。(2)针对两级气泡泵不同加热功率、两级浸没高度以及吸收器冷却水流量的变化来研究这些因素对两级气泡泵工作性能的影响。(3)实验采用水和不同浓度溴化锂溶液作为工质,对两级气泡泵的起动时间、泵起时一二两级气液分离器的压差以及两级气泡泵的周期性和稳定性随加热功率、浸没高度和溶液浓度的变化做了实验研究。
许伟明[9](2012)在《基于R22的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具有可利用低品位能源的优点,符合当前国内外吸收式制冷研究方向,但是传统的氨-水制冷系统需较高发生温度,限制了应用范围。本文分析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选用适用范围较广的物性计算方程——PR方程和氨水专用物性方程,分析和计算工质对物性。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力性质,分析制冷原理和各部件工作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台工质对为氨-水-He,制冷量50W的制冷装置。本文从运行特性分析制冷系统预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化学的角度尝试性地分析工质对溶解度的大小和沸腾温度的内在因素。用相似相容性、软硬酸碱和氢键理论解释无机溶质与溶剂的内在关系,用分子极性强度和氢键理论解释有机物溶质与溶剂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寻找更低发生温度的工质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氨系和卤代烃系溶解度与发生温度的分析可得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溶液的浓度越大,沸腾温度越低,如果溶剂与溶质间存在氢键,那么沸腾温度随氢键作用力增大而升高。搭建一台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实验装置,分别对NH3-H2O-H2、NH3-H2O-He和R22-DMF-He的运行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辅助气体为氢气的制冷系统平均蒸发温度比氦气的低5.03℃,前者的预热时间比后者缩短0.15h,但前者的COP比后者下降了25%。2. R22-DMF-He与NH3-H2O-He相比,前者蒸发温度提高到-6.25℃,预热时间缩短了0.24h,发生温度降低到128.45℃,系统压力也降低到1.5MPa,COP无明显变化。3. R22-DMF-He系统预热时间最短,即0.15h,驱动温度最低,即125132℃。4. NH3-H2O-H2系统蒸发温度最低,即-24.91℃。5. NH3-H2O-He系统稳定运行温度波动幅度最大,即±2.13℃。6. NH3-H2O-He系统制冷系数COP最大,即0.196。
孙腾飞[10](2011)在《混合工质扩散吸收制冷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扩散吸收制冷具有无运动部件及可完全利用低品位能源等优点,但传统的扩散吸收制冷系统制冷温度较高,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自行复叠吸收制冷系统可以实现较低的制冷温度,但由于系统循环倍率较大,溶液泵消耗了相对较多的电能。本文提出采用混合工质扩散吸收制冷系统来克服以上两种制冷系统的不足,并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以期实现完全由热驱动并实现较低的制冷温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扩散吸收制冷和自行复叠吸收制冷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提出并改进了混合工质扩散吸收制冷循环,采用改进型PT方程和维里型混合法则,编制了循环工质He/R23/R134a/DMF的气液相平衡以及其它热力学参数计算子程序,对该循环进行了热力计算。3、在热力计算的基础上,对混合工质扩散吸收制冷系统实验装置的各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选型计算,并优化设计了各部件在实验装置的空间位置。4、设计并搭建了以溶液泵代替气泡泵的扩散吸收制冷循环实验装置,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蒸发器温度出现波动的原因,并针对其问题所在对系统进行了改进。5、对系统压力、输入加热量、工质成分等参数对系统极限制冷温度的影响作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现了-30.3℃的最低制冷温度。
二、无泵吸收式制冷机热虹吸管内沸腾点位置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泵吸收式制冷机热虹吸管内沸腾点位置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活塞式膨胀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试验研究与参数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 |
1.3 有机朗肯循环的研究进展 |
1.3.1 循环方式研究 |
1.3.2 循环工质研究 |
1.3.3 系统运行参数研究 |
1.3.4 关键部件研究 |
1.3.5 系统试验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用内燃机尾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方式研究 |
2.1 车用内燃机尾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工作原理 |
2.2 柴油机原机尾气能量分析 |
2.2.1 柴油机基本参数 |
2.2.2 原机性能及尾气能量 |
2.3 余热回收与空调制冷复合循环系统性能分析 |
2.3.1 工作模式介绍 |
2.3.2 工质选取 |
2.3.3 系统模型搭建 |
2.3.4 计算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机朗肯循环原型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 |
3.1 车用内燃机尾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原型系统搭建 |
3.1.1 试验平台介绍 |
3.1.2 试验误差分析 |
3.2 试验准备与调试 |
3.3 系统启停过程 |
3.4 系统关键运行参数试验研究 |
3.4.1 工质泵转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2 膨胀机负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3 发动机尾气能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4 工质加注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5 系统效率与能量损失分析 |
3.5.1 热效率与?效率分析 |
3.5.2 能量损失与?损失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机朗肯循环部件影响因素耦合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 膨胀机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
4.1.1 膨胀机摩擦与泄漏损失 |
4.1.2 膨胀过程的能量衰减 |
4.2 蒸发器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
4.2.1 蒸发器传热模型 |
4.2.2 蒸发压力关键影响因素 |
4.2.3 蒸发器换热过程迭代计算 |
4.3 冷凝器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
4.3.1 冷凝器传热模型 |
4.3.2 冷凝压力关键影响因素 |
4.4 模型验证 |
4.4.1 发动机模型验证 |
4.4.2 ORC系统模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实车应用的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优化 |
5.1 蒸发器参数优化 |
5.1.1 原蒸发器吸热能力探究 |
5.1.2 蒸发器尺寸结构优化 |
5.1.3 蒸发器板间距对发动机排气背压的影响 |
5.2 循环工质量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
5.3 膨胀机参数优化 |
5.3.1 膨胀机结构优化 |
5.3.2 活塞行程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 |
5.3.3 配气定时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 |
5.4 不同工质状态下膨胀机性能分析 |
5.4.1 入口工质状态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 |
5.4.2 出口工质压力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 |
5.4.3 工质流量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有机朗肯循环尾气能量回收系统工况适配策略 |
6.1 低速小负荷工况尾气能量回收效果 |
6.1.1 低速小负荷工况尾气能量回收潜力 |
6.1.2 低速小负荷工况ORC系统状态参数分析 |
6.1.3 低速小负荷工况蒸发器内换热介质温度分析 |
6.1.4 低速小负荷工况ORC系统能量回收效果分析 |
6.1.5 低速小负荷工况ORC系统对整机经济性的影响 |
6.2 高速大负荷工况尾气能量回收效果 |
6.2.1 高速大负荷工况ORC系统状态参数分析 |
6.2.2 高速大负荷工况ORC系统能量回收效果分析 |
6.2.3 高速大负荷工况ORC系统对整机经济性的影响 |
6.2.4 ORC系统能量流动分析 |
6.3 不同工况下有机朗肯循环最优工作参数与控制策略 |
6.3.1 不同工况下ORC系统最优工作参数 |
6.3.2 ORC系统控制策略 |
6.4 回热有机朗肯循环 |
6.4.1 回热有机朗肯循环 |
6.4.2 回热器换热面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6.4.3 不同工况下RORC系统最优工作参数 |
6.4.4 ORC系统与RORC系统性能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格子Boltzmann方法气泡泵提升管内气泡运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气泡泵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气泡泵的发展 |
1.1.2 两相流流型研究 |
1.2 格子Boltzmann方法 |
1.2.1 格子Boltzmann方法在多相流领域的发展 |
1.2.2 格子波尔兹曼方法大密度比模型 |
1.2.3 格子波尔兹曼温度模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泡泵提升管内流型实验研究 |
2.1 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验台 |
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2.1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 |
2.2.2 不同流型对应的液体流速 |
2.2.3 不同浓度流型的转换界限及分析 |
2.2.4 高压发生器的产气率 |
2.2.5 不同流型单位时间内提升溶液量 |
2.2.6 不同流型溶液经过提升管后溶液浓度的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密度比格子Boltzmann自由能方法 |
3.1 多相和多组分流体的格子Boltzmann方法和模型选择 |
3.1.1 Inamuro改进大密度比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
3.1.2 分布函数改进 |
3.1.3 序参数密度格式 |
3.1.4 差分格式改进 |
3.1.5 压力求解格式改进 |
3.2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
3.3 改进大密度比自由能模型程序验证 |
3.4 不同密度比模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泡泵提升管内溴化锂水溶液气泡运动行为研究 |
4.1 溴化锂溶液中单气泡与竖直双气泡运动模拟 |
4.2 并排双气泡运动过程模拟 |
4.2.1 大小相同并排双气泡 |
4.2.2 大小相同高度不同两气泡运动过程 |
4.2.3 气泡中心高度相同大小不同双气泡运动过程 |
4.2.4 气泡中心高度相同大小不同双气泡运动过程 |
4.2.5 初始大气泡中心与小气泡底部高度相同运动过程 |
4.2.6 不同初始设置大气泡运动过程 |
4.3 多气泡运动过程模拟 |
4.3.1 并排三气泡的运动过程 |
4.3.2 对称放置四气泡运动过程 |
4.3.3 六个气泡运动过程 |
4.3.4 九个气泡运动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模型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
5.1 格子Boltzmann复合热模型 |
5.2 格子Boltzmann复合热模型验证 |
5.3 单气泡上升运动行为研究 |
5.4 双气泡上升运动行为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表 |
附录B 物理单位与格子化单位转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模拟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2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冷热电联产中太阳能与天然气能源互补特性研究现状 |
1.2.4 冷热电联产运行策略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
2.1 系统集成思路 |
2.2 系统流程 |
2.3 系统各部件热力学模型建立 |
2.3.1 太阳能真空管式集热器 |
2.3.2 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2.3.3 燃气内燃机 |
2.3.4 换热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1 系统设计运行工况 |
3.1.1 夏季工况 |
3.1.2 冬季工况 |
3.2 系统热力性能评价指标 |
3.3 系统设计工况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4.1 变工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4.2 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策略分析 |
4.1 系统能流分析 |
4.2 混合跟随策略概述 |
4.2.1 系统热电性能曲线 |
4.2.2 混合跟随策略情景分析 |
4.3 系统策略评价指标 |
4.4 混合跟随策略下的变负荷热电比性能分析 |
4.4.1 夏季工况 |
4.4.2 冬季工况 |
4.5 策略对比 |
4.5.1 案例 |
4.5.2 不同策略下系统性能对比 |
4.5.3 经济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4)基于太阳能制冷系统导热油循环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太阳能资源 |
1.1.2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
1.2 我国冰箱的现状以及发展太阳能扩散-吸收式冰箱意义 |
1.2.1 我国冰箱的应用现状 |
1.2.2 太阳能扩散-吸收式冰箱优点及发展意义 |
1.3 太阳能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 |
1.3.1 扩散-吸收式制冷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2 太阳能扩散-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概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原理及循环分析 |
2.1 氨水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 |
2.1.1 制冷原理 |
2.1.2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特点 |
2.2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组各部件简述 |
2.2.1 发生器 |
2.2.2 精馏器 |
2.2.3 冷凝器 |
2.2.4 蒸发器 |
2.2.5 吸收器 |
2.3 扩散-吸收制冷系统循环分析 |
2.3.1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工质循环过程简述 |
2.3.2 扩散-吸收式制冷循环参数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3 太阳能导热油循环管路介绍及其模型的数值模拟 |
3.1 太阳能导热油循环管路设计目标 |
3.2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 |
3.2.1 太阳能集热器简述 |
3.2.2 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个数的确定 |
3.3 太阳能导热油循环管路 |
3.3.1 太阳能制冷系统热源循环管路介质选型 |
3.3.2 循环系统设计原理及注意事项 |
3.3.3 循环系统结构介绍 |
3.4 导热油循环系统结构的数值模拟 |
3.4.1 导热油循环系统的几何简化模型 |
3.4.2 导热油单管循环系统的数学模型 |
3.4.3 导热油单管循环系统FLUENT模拟分析 |
3.4.4 导热油单管循环系统模拟结果 |
3.4.4.1 不同介质对单管循环系统运行的影响 |
3.4.4.2 不同温度对单管循环系统运行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扩散-吸收制冷机组发生器及太阳能导热油循环管路设计计算 |
4.1 发生器结构设计 |
4.2 太阳能导热油循环管路设计计算 |
4.2.1 循环管路结构设计 |
4.2.2 循环系统阻力计算及校核 |
4.2.3 循环系统散热损失计算及校核 |
4.3 本章小节 |
5 太阳能扩散-吸收式制冷实验 |
5.1 扩散-吸收式制冷实验平台 |
5.1.1 样机基本结构 |
5.1.2 测量系统 |
5.1.3 灌装系统 |
5.2 实验过程与步骤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车载扩散吸收式冰箱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建模与热力计算 |
2.1 扩散吸收式余热制冷工作原理 |
2.2 系统参数化模型的构建 |
2.2.1 基本参数假设 |
2.2.2 参数化模型建立 |
2.3 系统热力计算 |
2.4 热力计算 |
2.4.1 系统软件编制意义及实现功能 |
2.4.2 应用软件程序构架 |
2.4.3 主要函数模块编制 |
2.4.4 计算软件的校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关键部件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
3.1 系统关键部件优化设计 |
3.1.1 冷凝器结构设计 |
3.1.2 蒸发器结构设计 |
3.1.3 吸收器优化设计 |
3.1.4 整机装配 |
3.2 实验研究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系统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蒸发器优化设计 |
3.3.2 工质浓度优化 |
3.3.3 充灌压力优化分析 |
3.3.4 优化后系统实验分析与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太阳能空调系统 |
1.3 国内外概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系统分析 |
2.1 太阳能控制系统情况 |
2.2 设备参数 |
2.3 太阳能集热器系统 |
2.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2.5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跟踪原理 |
2.6 本章总结 |
第3章 控制系统设计 |
3.1 系统构成及控制原理 |
3.2 控制部件及控制方式 |
3.3 控制组控制部分 |
3.4 太阳跟踪驱动控制 |
3.5 系统保护部分 |
3.6 热源利用控制 |
3.7 本章总结 |
第4章 控制系统实现 |
4.1 系统硬件配置 |
4.2 电气设计图纸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4 控制界面设计 |
4.5 故障处理 |
4.6 控制结果分析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1 |
致谢 |
(7)自然循环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自然循环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模拟实验台设计及搭建 |
2.1 实验台总体设计 |
2.2 热管回路布局及流动阻力分析 |
2.3 实验台主要设备介绍 |
2.4 系统传热过程及热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测量系统及调试 |
3.1 温度测量系统 |
3.2 压力测量系统及气密性检验 |
3.3 蒸汽输出控制及测量系统 |
3.4 热管充液率 |
3.5 数据采集及记录系统 |
3.6 系统运行功率调试 |
3.7 本章小结 |
4 实验数据分析 |
4.1 分离型回路热管自然循环特性 |
4.2 加热方式对系统传热特性影响 |
4.3 加热温度对系统传热特性影响 |
4.4 充液率对系统传热特性影响 |
4.5 系统热阻及传热特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两级溴化锂溶液气泡泵提升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工业余热利用现状 |
1.1.2 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利用现状 |
1.1.3 研究两级气泡泵的意义 |
1.2 气泡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运行状态时气泡泵压力模型 |
1.3.1 静止状态下气泡泵的压力模型 |
1.3.2 工作状态下气泡泵的压力模型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两级气泡泵实验台的设计和搭建 |
2.1 基于两相流理论的垂直上升加热管中的流动型式 |
2.2 沸腾传热和汽化核心的形成 |
2.3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和浓度、密度、温度之间的拟合公式 |
2.4 本实验中气液两相流的分离与混合的利用 |
2.5 实验装置各部分的介绍 |
2.5.1 实验台各部分的构成 |
2.5.2 实验数据的测量和采集 |
2.5.3 实验前期准备 |
第3章 两级气泡泵实验的进行与数据处理 |
3.1 实验进行的步骤与计划 |
3.2 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
3.3 实验末期对数据的处理 |
第4章 实验条件对两级气泡泵工作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
4.1 加热功率对两级气泡泵工作性能的影响 |
4.2 浸没高度对气泡泵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 工质浓度对气泡泵工作性能的影响 |
4.4 冷却水流量变化对气泡泵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5章 两级气泡泵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5.1 两级气泡泵的泵起时间及影响因素 |
5.2 两级气泡泵泵起现象的影响因素 |
5.3 两级气泡泵运行的间歇性与稳定性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于R22的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吸收式制冷系统工质对的分析 |
1.2.1 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工质对的要求 |
1.2.2 吸收式制冷系统工质对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
1.3.2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汽液相平衡计算 |
2.1 溶液热力学理论 |
2.1.1 引言 |
2.1.2 拉乌尔定律 |
2.1.3 亨利定律 |
2.1.4 康诺瓦罗夫第一定律 |
2.1.5 吉布斯定律 |
2.2 多组分多相体系平衡条件及判据 |
2.2.1 多组分多相体系的平衡条件 |
2.2.2 相平衡判据 |
2.3 逸度与逸度系数、活度与活度系数 |
2.3.1 逸度与逸度系数 |
2.3.2 活度与活度系数 |
2.4 汽液相平衡(VLE)的计算 |
2.4.1 汽液相平衡关系式 |
2.4.2 汽液相平衡的计算方法 |
2.4.3 汽液相平衡的计算类型 |
2.5 状态方程法 |
2.5.1 状态方程法概述 |
2.5.2 Peng-Robinson(PR)状态方程 |
2.6 混合法则 |
2.7 工质的热力性质计算 |
2.7.1 余函数方程 |
2.7.2 制冷工质热力性质的计算 |
2.8 氨水物性方程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热力学分析 |
3.1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概述 |
3.2 制冷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
3.2.1 发生器及热虹吸管 |
3.2.2 精馏器 |
3.2.3 冷凝器 |
3.2.4 蒸发器 |
3.2.5 吸收器 |
3.2.6 溶液热交换器和气液热交换器 |
3.3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3.3.1 系统简化的物理模型 |
3.3.2 系统的数学模型 |
3.4 设计条件和循环热力计算 |
3.4.1 循环参数的确定 |
3.4.2 热力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 |
4.1 预热时间 |
4.2 驱动温度 |
4.2.1 溶液热力性质对驱动温度的影响 |
4.2.2 系统构造对驱动温度的影响 |
4.3 蒸发温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
5.1 实验装置设计 |
5.1.1 实验装置设计要求 |
5.1.2 实验装置技术参数 |
5.2 参数测量及采集系统 |
5.2.1 温度测量 |
5.2.2 压力测量 |
5.2.3 功率测量 |
5.2.4 充灌量测量 |
5.3 实验准备 |
5.3.1 制冷设备安装 |
5.3.2 检漏及保压 |
5.3.3 保温设计 |
5.3.4 抽真空 |
5.3.5 充注工质 |
5.3.6 加热量及制冷量测量系统 |
5.3.7 环境温度 |
5.4 实验操作 |
5.4.1 工质充灌操作 |
5.4.2 制冷系统运行参数与耗电量的测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氨+水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1 NH_3-H_2O-He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2 NH_3-H_2O-H_2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 R22-DMF 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实验结果比较与讨论 |
6.3.1 辅助气体 |
6.3.2 工质对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混合工质扩散吸收制冷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扩散吸收制冷循环研究进展 |
1.2.1 工作原理 |
1.2.2 研究进展 |
1.3 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系统热力计算与设计选型 |
2.1 系统热力计算 |
2.1.1 状态方程及混合法则 |
2.1.2 循环流程设计 |
2.1.3 循环热力计算 |
2.1.4 热力计算结果 |
2.2 部件设计选型 |
2.2.1 冷凝器 |
2.2.2 回热器 |
2.2.3 溶液换热器 |
2.2.4 溶液冷却器 |
2.2.5 蒸发器 |
2.2.6 气体换热器 |
2.2.7 吸收器 |
2.2.8 精馏器 |
2.2.9 发生器 |
2.2.10 储液器 |
2.2.11 溶液泵 |
2.3 关键部件的阻力校核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介绍 |
3.2 系统部件 |
3.3 测量控制系统 |
3.4 实验准备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无泵吸收式制冷机热虹吸管内沸腾点位置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塞式膨胀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试验研究与参数耦合分析[D]. 张一鸣. 吉林大学, 2020(08)
- [2]格子Boltzmann方法气泡泵提升管内气泡运动行为研究[D]. 刘冰冰.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2)
- [3]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D]. 杨颖.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4]基于太阳能制冷系统导热油循环设计与实验研究[D]. 马雪. 安徽工业大学, 2015(03)
- [5]车载扩散吸收式冰箱的优化设计[D]. 赵淑红. 齐鲁工业大学, 2014(08)
- [6]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设计[D]. 黄斌. 湖南大学, 2014(09)
- [7]自然循环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 陈欢. 浙江大学, 2013(08)
- [8]两级溴化锂溶液气泡泵提升特性实验研究[D]. 马国团.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9]基于R22的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D]. 许伟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01)
- [10]混合工质扩散吸收制冷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D]. 孙腾飞. 浙江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