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植牛黄品质的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丽,郑岩,陈随清[1](2021)在《以牛黄为例的生药学课程线上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对生药学中单味中药材进行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通过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内容、教学互动与反馈等环节的内容设计,对牛黄的线上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以中医临床急救药安宫牛黄丸中药制剂为课程导入,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深入进行思政融合教育。
胡青,张志国,肖望重,黄莉,高元峰,戴冰[2](2021)在《牛黄古今来源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牛黄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诸多经典名方中均有应用,但常因药源匮乏难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古人认为牛黄来自不同地区的牛中或牛的肝、胆等不同部位,而现行《中国药典》认为牛黄为黄牛的胆结石,与古代来源比较,牛黄药典来源缩小了牛种纳入标准,从而加剧牛黄资源稀缺,且来源描述中存在牛的中文名与拉丁学名不一致。因此,本文对牛黄古今来源进行探讨,建议修订《中国药典》牛黄来源,增加牛种胆结石纳入标准,以期缓解临床上牛黄短缺局面,促进牛黄临床应用。
胡晓茹,刘晶晶,戴忠,马双成[3](2019)在《含牛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现状》文中认为牛黄是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疗效显着,使用广泛,有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和培植牛黄3种代用品。《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共收载含牛黄及代用品制剂89个品种,笔者对相关品种项下牛黄及代用品的标准情况进行了汇总,旨在为含牛黄中成药中牛黄的标准提高提供建议和参考;并结合近些年含牛黄中成药的质量研究情况,对制剂中牛黄及代用品相关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为有关部门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夏晶,曹帅,沙祎炜,杨新华,季申[4](2017)在《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中不同胆红素含量及比例的初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牛黄中共价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的专属分析方法,深入比较各胆红素在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中的含量和比例,为后续含牛黄类制剂中牛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样品采用二氯甲烷作为基本提取溶剂,辅助加入不同螯合剂来进行各类胆红素的提取,并采用间接计算法得到牛黄中3种胆红素的量。具体采用HPLC法,迪马Diamonsil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95∶5);检测波长为450 nm。结果游离胆红素在天然牛黄中均有检出但含量较低、在体外培育牛黄中除个别样品外均未检出;天然牛黄中总胆红素含量差异较大,而体外培育牛黄中总胆红素含量较为接近;从共价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来看,天然牛黄中共价胆红素比例一般较高,体外培育牛黄则以结合胆红素为主。结论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中不同类型胆红素的含量及比例不同,具较强专属性,为识别含牛黄制剂中牛黄种类及如何评价牛黄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绍亮,刘晗,邓俊花,范燕茹,陆小蒙[5](2017)在《动物源性中药材甄别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动物源性中药材物理性状、指纹图谱鉴定、色谱、光谱分析以及DNA条形码、PCR扩增等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动物源性中药材质量鉴别提供科学依据,保障食品安全。
周杰[6](2017)在《西黄丸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黄丸是由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麝香或人工麝香、醋乳香和醋没药另加黄米配研制成的糊丸;呈黑褐色,气芳香,味微苦。主要用于热毒郁积所致的痈疽疔毒和癌肿等症。目的:本课题拟在药典方法的基础上完善和提高西黄丸质量控制方法,对西黄丸中特征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合指纹图谱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黄丸整体质量进行描述和评价,对西黄丸成分进行质谱鉴定研究,为西黄丸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1特征性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通过展开剂考察和耐用性考察,对西黄丸中猪去氧胆酸进行定性鉴别以及乳香、没药药材的来源和真伪鉴别;采用RP-HPLC-UV对西黄丸中胆红素进行定量;采用GC-FID对西黄丸中麝香酮进行定量;采用RP-HPLC-ELSD对西黄丸中6种乳香酸类成分:11-羰基-β-乳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基-α-乳香酸、3-乙酰基-β-乳香酸进行定量;采用UV对西黄丸中总氨基酸和总糖成分进行定量。1.2指纹图谱研究采用RP-HPLC-ELSD和GC-FID,通过色谱条件、提取条件优化和方法学考察,建立西黄丸的指纹图谱,标定西黄丸指纹图谱共有特征色谱峰,结合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对西黄丸的指纹图谱进行识别和评价。1.3成分质谱鉴定研究采用RP-HPLC-ESI-MS,通过质谱条件优化,建立西黄丸中化学成分库,将其导入至Peak view软件中进行匹配,结合其裂解轨规律鉴定化学成分,解析化学成分共同裂解规律。采用GC-MS,经过质谱检索标准库NIST MS search 2.0与PBM Quick search匹配,结合其裂解规律鉴定挥发性成分。结果:1.1特征性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在定性鉴别薄层图中,供试品在相同Rf值处与猪去氧胆酸对照品没有与之对应的斑点;在乳香和没药药材的薄层色谱图中,供试品与乳香、天然没药对照药材溶液所显斑点在相同Rf值处均有与之对应的斑点。定量研究中,西黄丸中各成分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方法学考察结果,成分含量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1.2指纹图谱研究10批西黄丸不同提取部位指纹图谱方法学均符合要求,标定出其中的25个/22个共有峰,通过模式识别分析,反映出不同批次西黄丸的内在差异,引入“降维”的概念对色谱峰信息进行分析,找出了造成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对样品差异的贡献程度。1.3成分质谱鉴定研究RP-HPLC-ESI-MS法共匹配出188个化合物,其中乳香成分55个,没药成分114个,牛黄成分15个,麝香成分4个。GC-MS共匹配鉴定出22个化合物,其中醇类化合物6种,烃类化合物4种,酮类化合物4种,内酯化合物2种和含氮化合物1种。结论:本研究逐步深入,在西黄丸原有的质量控制方法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提高,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复杂的成分质量控制和评价上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可以较好地反映西黄丸的整体内在质量,质谱LC-MS/MS和GC-MS定性研究共匹配鉴定出210个化学成分,扩展了西黄丸中对化学成分的定性研究,阐明了西黄丸成分基本裂解规律,对检出的成分进行了相对定量,为后续对西黄丸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冯承阳,张程亮,刘东[7](2017)在《牛黄的现代研究(二):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说明牛黄来源于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干燥后的胆结石,是我国传统名贵动物药材,是多种方剂的配方组分之一。由于天然牛黄药源紧缺,价格昂贵,我国科研工作者相继研制出了人工牛黄、培植牛黄以及体外培育牛黄等替代品。牛黄中主要含有胆红素类、胆汁酸类、氨基酸类、胆固醇及无机元素等成分。由于牛黄及其不同替代品的共同存在,且药材本身成分非常复杂,因此对于该类药材的真伪鉴别、物质基础研究乃至质量控制一直都是牛黄药材和复方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对于该类药材的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胆酸和胆红素类成分上,学者们已经陆续对其他胆汁酸以及其余成分开始测试技术的研究,以期解决牛黄及其替代品的质量控制问题。该文就牛黄及其替代品所含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同时针对胆红素、胆汁酸类、氨基酸类等成分测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综述,旨在为牛黄及其替代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郝博,曹帅,夏晶,季申[8](2016)在《大活络丸及其同系列品种中牛黄的质量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大活络丸及其同系列品种中牛黄的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增加其中贵细药材牛黄的监控方法,为完善其质量标准、规范生产及加强监管力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醋酸水溶液(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50 nm,建立大活络丸及其同系列品种中游离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对其中所含牛黄的各成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制定合理限量,有效评价和控制其中牛黄的质量。结果:大活络丸及其同系列品种中部分样品所含的牛黄中的游离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含量有很大的不同,可能存在牛黄投料量不足,以人工牛黄或游离胆红素替代牛黄投料的情况。结论:综合分析不同类型胆红素的含量及比例可较好地评价大活络丸及其同系列品种中投料用牛黄的质量。该方法操作简便,质量可控性高,可为其他含牛黄制剂中牛黄的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苗椿梅,周富荣,张雪梅,李姣[9](2013)在《漫谈牛黄及其代用品》文中提出本文系统阐述了中药牛黄的药用历史和品种发展情况。牛黄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有4种,均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中,但它们各自的内涵和界限有所不同。牛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视为正品。中国药典1963年版至2010年版均以"牛黄"之名收载。人工牛黄、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属法定代用品。人工牛黄及体外培育牛黄是2005年版药典新增品种,培植牛黄首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
康亚兰,裴瑾,刘薇,张祎楠,万德光[10](2013)在《基于《中国药典》探讨动物药研究应用现状》文中认为动物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泛用于临床处方及中成药中。其品种虽不如植物药多,但开发潜力很大。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动物药资源,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品种、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动物药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二、培植牛黄品质的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植牛黄品质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以牛黄为例的生药学课程线上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情分析 |
2 教学目标 |
2.1 知识目标 |
2.2 能力目标 |
2.3 思政目标 |
3 教学方法 |
4 教学内容 |
5 教学互动与反馈 |
(2)牛黄古今来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牛的属、种分类 |
2 牛黄古代来源 |
3 牛黄现代来源 |
3.1 牛黄的国家标准来源 |
3.2 牛黄的地方标准来源 |
3.3 牛黄与牦牛黄药材标准比较 |
4 讨论 |
4.1 牛黄来源之牛种 |
4.2 牛黄来源之入药部位 |
4.3 《中国药典》牛黄来源描述 |
5 小结 |
(3)含牛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含牛黄中成药品种现行质量标准分析 |
1.1《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含牛黄中成药品种 |
1.2 38个含牛黄中成药的临床急重症用药品种 |
2 主要质量问题 |
2.1 牛黄及代用品投料不足 |
2.2 投料与标识不符 |
2.2.1 替代投料 |
2.2.2 按检验标准投料 |
3 有关建议 |
3.1 提高和统一标准 |
3.2 加强牛黄药材的质量控制 |
(4)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中不同胆红素含量及比例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检测原理解析 |
2.1.1 天然牛黄中胆红素的类型 |
2.1.2 不同胆红素特点与检测原理 |
2.1.3 检测难点与解决方案 |
2.2 色谱条件 |
2.3 溶液的制备 |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方法学考察 |
2.4.1 线性关系考察 |
2.4.2 精密度试验 |
2.4.3 稳定性试验 |
2.4.4 检测限与定量限 |
2.4.5 重复性试验 |
2.4.6 准确度试验 |
2.5 样品测定 |
3 讨论 |
3.1 牛黄中3种胆红素存在的作用力探讨 |
3.2 螯合剂在分析中具重要意义 |
3.3 羧酸类螯合剂的选定 |
3.4 结果准确性的保证 |
3.5 结果分析 |
(5)动物源性中药材甄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动物源性中药材甄别技术 |
2.1 物理性状鉴定 |
2.1.1 感官性状鉴定 |
2.1.2 显微鉴别 |
2.2 中药指纹图谱鉴定 |
2.2.1 色谱法 |
2.2.1. 1 TLC |
2.2.1. 2 HPLC |
2.2.1. 3 GC |
2.2.1. 4 HPCE |
2.2.2 光谱法 |
2.2.2. 1 NIR |
2.2.2. 2 UVS |
2.2.2. 3 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 |
2.3 现代生物鉴定技术 |
2.3.1 DNA条形码技术 |
2.3.2 PCR扩增 |
3 展望 |
(6)西黄丸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药理研究 |
1.2 药对研究 |
1.3 质量控制研究 |
1.4 指纹图谱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 |
第二章 西黄丸薄层鉴别方法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牛黄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
2.3 乳香和没药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
第三章 西黄丸的定量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西黄丸中总胆红素的含量测定 |
3.3 麝香酮的含量测定 |
3.4 西黄丸中6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3.5 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
3.6 总糖的含量测定 |
3.7 小结 |
第四章 西黄丸的指纹图谱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非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 |
4.3 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 |
第五章 西黄丸成分的质谱定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LC-MS/MS定性研究 |
5.3 GC-MS定性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牛黄的现代研究(二):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牛黄及其代用品的物质基础 |
1.1 天然牛黄 |
1.2 人工牛黄 |
1.3 培植牛黄 |
1.4 体外培育牛黄 |
2 牛黄及其代用品相关成分的质量控制 |
2.1 胆红素类 |
2.2 胆汁酸类 |
2.3 氨基酸 |
2.4其他 |
3 牛黄及其替代品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
4 结束语 |
(8)大活络丸及其同系列品种中牛黄的质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研究方法 |
2.1 方法原理 |
2.2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1 总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中供试品溶液 |
2.2.2 游离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供试品溶液 |
2.2.3 对照品溶液 |
2.3 色谱条件 |
2.4 方法学考察 |
2.4.1 专属性试验 |
2.4.2 线性范围考察 |
2.4.3重复性试验 |
2.4.4 准确度试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样品测定结果 |
3.2 总胆红素含量结果分析 |
3.3 游离胆红素含量结果分析 |
4 结论 |
(9)漫谈牛黄及其代用品(论文提纲范文)
1 牛黄 |
2 人工牛黄 |
3 培植牛黄 |
4 体外培育牛黄 |
5 小结 |
5.1 药品属性 |
5.2 质量标准 |
5.3 功能与主治 |
5.4 代用范围 |
(10)基于《中国药典》探讨动物药研究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 |
2 鉴别 |
2.1 显微鉴别 |
2.2 薄层色谱法鉴别 |
2.3 气相色谱法鉴别 |
2.4 新的鉴别方法 |
3 检查 |
4 含量测定 |
5 小结 |
四、培植牛黄品质的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牛黄为例的生药学课程线上教学设计研究[J]. 王利丽,郑岩,陈随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8)
- [2]牛黄古今来源探讨[J]. 胡青,张志国,肖望重,黄莉,高元峰,戴冰. 宜春学院学报, 2021(09)
- [3]含牛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现状[J]. 胡晓茹,刘晶晶,戴忠,马双成. 中国药学杂志, 2019(17)
- [4]天然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中不同胆红素含量及比例的初步探究[J]. 夏晶,曹帅,沙祎炜,杨新华,季申. 中国药学杂志, 2017(11)
- [5]动物源性中药材甄别技术研究进展[J]. 吴绍亮,刘晗,邓俊花,范燕茹,陆小蒙. 检验检疫学刊, 2017(02)
- [6]西黄丸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周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7]牛黄的现代研究(二):质量控制[J]. 冯承阳,张程亮,刘东. 医药导报, 2017(02)
- [8]大活络丸及其同系列品种中牛黄的质量分析研究[J]. 郝博,曹帅,夏晶,季申. 药物分析杂志, 2016(08)
- [9]漫谈牛黄及其代用品[J]. 苗椿梅,周富荣,张雪梅,李姣. 中国现代中药, 2013(12)
- [10]基于《中国药典》探讨动物药研究应用现状[J]. 康亚兰,裴瑾,刘薇,张祎楠,万德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