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高校办公室秘书必须具备的几种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1](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展开研究,旨在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对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及任务,剖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第三部分进行了案例研究,以江西H高校为例,阐述了该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分析了该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则是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其发展路径。
郑敏[2](2021)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潘勇涛[3](2018)在《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共识。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高校创业教育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开展创业教育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国内许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借鉴其模式和做法。然而,这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创业是一种实践,既不是一个理论,也不是一个学科,更不是一个专业。创业活动是由创业者的动机、知识能力、各种资源和具体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实践过程,其结果是新价值的创造。所以,创业教育也是针对创业者动机的培养、知识能力的培养、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具体活动的指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宜不加改造地直接进行借鉴。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已深深刻在人们心中,约束和影响着人的行为。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能不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人是文化的人,因此教育研究也需要开辟和践行文化范式,创业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创业教育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因此同样的“模式”借鉴过来也就会结出不同的花、开出不同的果。本文从文化视角,系统地考察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问题。在文化视角下,审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本质,梳理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演变历史,并指出了当代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析出影响创业教育的文化因子,并深入分析之。最后,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为切入点的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一般思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内容。完成了针对高校创业教育,从文化审视到实现路径的系统研究。本文旨在说明,不同文化和国情背景下创业教育应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规律,创业教育应当遵循国情和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注重“做实事”、注重“创业精神”的有利因子,但也存在很多不利于开展商业或开办企业的因子。因此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业教育价值理念,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体而言,我国高校应该开展以“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广义的创业教育,而非急于求成,把目标定位于开展狭义的“创办知名企业”的教育。同时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高等教育育人理念、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在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岗位创业”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融合。同时,应该将全社会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学校内部各部门以及和社会各界的协同问题统一纳入到高校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之中。在高校内部,要建立主导创业教育的独立部门,统一调配学校创业教育的工作和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师资选拔、培训、晋升体系,从根本上将创业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提高执行效率。政府与高校之间,建立正式的大学生创业沟通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创业从校园到社会过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深入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创业政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业的文化因子,通过持续宣传,将这些文化因子的潜在作用充分发挥,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培养社会对创业价值的认同,并最终形成一个从环境到实践的良性循环。
徐娟[4](2015)在《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人是整体性生命存在,反映在道德领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共同构成了人的道德品质,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生成与发展都依赖于与其他部分的相互作用。学校德育唯有基于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并实践知、情、意、行之间的复杂关联,才可能是有效的。特别是作为道德品质核心要素与灵魂的道德情感,它以其强大的激励功能充当着个体全部道德活动的枢纽,提供了道德品行的内在驱动力,理应得到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的真诚关切,并成为提高德育实效重要而有效的着力点。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驱使之下,我国的大学德育纵使秉持着崇高的目标与理想,面对现实的“催逼利诱”,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得不随波逐流,间或在健全人格、完善心灵和充实精神世界的教育正途上出现偏差。学校德育有意无意地滑向了唯理智主义的道路,而其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德情感则大多被弃如敝履。于是,由于道德情感日趋迷失与匮乏导致的大学生道德冷漠事件不断滋长、此起彼伏,成为摆在大学德育面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主观上并不愿意承认教育低效、失效、无效,然而,事实却广为人知,成为德育难以摆脱的魔咒。本文从理性角度展开理论辨析,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角,并从后工业代时代的特征、社会转型期的需求和大学德育困境这三个实践层面进一步分析了开展道德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为了真实鲜活地展现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及其教育实态,本文选取一所大学(以下简称S大学)进行了现象考察,从而管中窥豹,以佐证上述问题的真伪。实证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及其教育状况不容乐观。面对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这种矛盾造成的尴尬困境,我们必须正面回应这样一些问题:造成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根源何在?大学德育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方面如何作为?教育过程中又该怎样处理好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综观历史与社会时代背景,结合具体的大学教育实践,尤其是摆在大众面前的德育现实,可以得出结论:重理智轻情感的历史文化传统、多元社会现实下道德相对主义的流行,以及唯理智教育的盛行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外部根源。前两者使得人们重理轻情,忽视高尚的道德情感,而唯理智教育在教育观念与方式上的失误又促使人类加速远离道德,使道德在人类内心的地盘越来越小。为了使道德情感教育更有可控性与操作性,选择学校教育这一突破口不乏是一条相对有效的解题路径。在充分借鉴中外相关教育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的外部根源,可以认定:大学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系统影响的外部力量,理应责无旁贷地充当培养提升大学生道德情感的主导。故而,大学德育亟须开启一场“破冰之旅”,扭转以往的唯理智主义倾向,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师资、教育环境等方面多管齐下,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养成和提高提供有利有效的条件与支持,让他们的情感世界在无形中受到陶冶,充分享受情感体验带来的心灵悸动,进而促使他们形成丰富而崇高的道德情感。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情感的养成必须回归到个体自身,如此才能巩固教育成效,彰显人的主体性,使道德由他律变为自律、由强制变为自由。个体在任何时候都是道德情感教育的主体。所以,除了外部的学校教育,学生个体必须加强道德情感方面的自我教育。具体而言,这一自我教育的体系构架可以包括四个逻辑支点,即正确认识道德自我、不断增强道德智慧、养成道德反省习惯、投身并体验道德生活。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上环节进行道德情感方面的反思与修练,让丰富、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充盈自己的内心,并最终使道德情感的培养由被动养成变为主动和自由地追求!当然,强调道德情感并不是要消蚀或是完全抹杀道德理性,亦或是道德意志及道德行为的存在与意义,厚此薄彼不是科学辩证的态度。单就情与理这一对矛盾统一体而言,二者并非势不两立,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也不是截然对立。只有在德育过程中,做到道德认知(道德理性)、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优势互补、相融相通,以积极道德认知的提升为基础,以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为关键,以坚定道德意志的锻炼为重点,以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为旨归,才能满足个体的整体需要,使学生形成更加合理而富有人性的道德理性、积极稳定而持久的道德情感、坚强笃定而自由的道德信念意志,以及优良规范而自觉的道德行为。到那时,大学生方能由“单面人”变为“和谐人”;大学德育也方能走出困境,找到出路,重新焕发它应有的光芒与魅力!
朱伟[5](2014)在《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如何去衡量是否达到了传播和教育的良好效果?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如何讲述好历史、传播好文化的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述和传播,传播的真实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增强传播效果达到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整个社会浮躁、虚荣、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风气有所抬头,如何做好青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民族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②“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③要“发扬光荣传统、当好红色传人”④的号召。因此,如何从中国历史特别是革命历史经验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特别是红色文化传统,就成为我们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帮助我找到了能够将工作、专业、知识基础紧密结合、充分结合的点。红色文化即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延伸至今,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历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形式和精神样态,这是一个连续性、开放式、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将论文题目确定为《当下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红色文化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直以来被认为富有鲜明的、浓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属性。红色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指导和影响下,并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其精神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同时,她所承载的内涵与展示的形态又是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中国印象、中国味道的中国故事,真实可信,流布已久,老百姓喜闻乐见,听起来入耳,看起来入眼,读起来入心,是能够传播好的中国声音,是能够讲好的中国故事。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艰难、伟大进程中浓墨重彩的历史记忆。而“传播成效”是弘扬和宣传红色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瓶颈”性难题。本文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就是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或减损了其教育效果,如何突破上述瓶颈。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公共历史文化资源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对全面提升整个民族历史素质和文化层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研究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相对科学的对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广大国民素质,强化公民民族历史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具有特别重大的实践意义。研究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红色文化,是保持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传播问题,能够更为有效、合理地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和更足的推动力。通过此次调研和结论分析,我们发现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在认识上静止、僵化地看待红色文化。不注意深入挖掘和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革命”过程中其不断延展的内涵和不断丰富的显现形态;(二)在经济利益至上、娱乐至上思想的误导和驱使下,有些地区、部门和行业企业将红色文化作为获取利益、谋取政绩的工具,歪曲史实,妖魔化红色人物,脱离实际胡编恶搞,将红色文化的传播“庸俗化”;(三)“抽空了具体内涵”,忽视了精神实质和价值意义,红色文化出现世俗化、市侩化、空壳化趋势。(四)泛化、简单化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视为包治百病,众生皆宜,放之四海皆通用的“神奇药水”;(五)欠缺对大众传播规律特别是90后年轻人心理的了解和把握,以单纯注重政治性、理论性的“布道式”说教,单纯强调思想宣传,单纯强调严谨的叙事和逻辑,减弱了传播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甚至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六)表达方式上过分侧重比较狭隘的民族内容,不能以国际通行的标准、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国际惯例和规则,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不能以国际通行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设计传播手段和技巧的做法。(七)红色旅游产业更多地是依靠宏观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缺乏市场机制运作,急功近利,盲目建设,硬件设施趋同。(八)没有将红色文化放在中国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中国革命与建设进程的大历史环境中去看待和考虑谋划,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扬弃,寻找最佳契合点上做的不够。(九)红色文化的外在显现形态上特色性阙失,差异性不明显,雷同度高,模式化、程式化、脸谱化色彩浓,无法达到令人欣然接受的效果。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传播学、历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并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策。
刘俊平[6](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黎宇,蒋伟[7](2014)在《高校办公室秘书之基本素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秘书工作在各级党政机关领导体系和企事业单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秘书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应该学会自我调整心态,经常校正人生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在高校的教学、管理等工作中高校秘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高校办公室秘书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才能从容应对新时期的各种挑战。
陈艳辉[8](2013)在《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文中提出1936年9月15日,《力报》在反日声浪越来越高涨的古城长沙诞生。同时期长沙流行的小报以娱乐为定位,党政机关报以宣传党义为目标,《力报》则以传播、传承文化为宗旨,七七事变后,更以文化抗战为职志。1938年11月,因文夕大火,《力报》被迫停刊。1938年12月15日,长沙《力报》在邵阳复刊,后因与中共有关系而于1940年5月13日被第九战区司令部查封,在此之前,已有一部分人去桂林于1940年3月10日刊行了《力报》。此后,原力报人再一分为二:一部分人于1940年7月1日在衡阳出版《力报》,衡阳失守后曾一度到贵阳发行;另一部分人则于1943年6月10日在沅陵刊行《力报》,1945年11月迁回长沙。《力报》历经磨难,百折不回,但因为初期与复兴社的关系而导致它的价值被遮蔽,现有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1936.9.15至1945.8.15期间的在湖南境内出版的四份《力报》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抗战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归纳分析等方法,力求回到历史情境之中,从报纸的发展变迁、报道、言论、副刊专刊及报人等具体层面切入,系统考察和分析它们是如何为抗战服务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的。本文首先考察、分析四份《力报》的来龙去脉,梳理彼此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它们共同的宗旨——“文化抗战”。辗转流徙中,力报人都不曾放弃“力报”这块招牌并一贯坚持最初的宗旨,这缘于他们对新闻事业有着相似的认识并“以报人为终生职业”,更为重要的是对国家、民族同怀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因而对《力报》都付出了心血,因此,本文接着分析力报同人“以一支秃笔奋战在文化战线上”的精神、思想和践履,并对他们积极参与各救亡团体和身体力行募捐劳军给予肯定。报道和言论是报纸的两大支柱,本文第三和第四部分分析和论述四份《力报》前后相继记录抗战全程,彰显中国军民的协同精神并通过言论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华文化之认同,凝聚民族抗战精神。副刊则是报纸“发扬文化的园地”,本文最后分析各《力报》在纸张供应减少、印刷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开辟园地,让战时教育、抗战文艺、学术研究等得以传播,使这些文化力量发挥抗战作用。总之,四份《力报》是坚守在文化战线上的抗战尖兵,从报纸本身的发展规律看,它们既有进步性,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李强[9](2012)在《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素养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办公室在学校党政部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学校运转的核心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学校办公室的一员,必须具备与这种核心地位相符的工作状态、工作技能、心里素质,才能很好的完成办公室工作。本文从高校办公室书工作人员所需素养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屈博[10](2012)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研究群体分析》文中认为伴随着西方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引进传播,加之特定时代环境的影响,近代中国开始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教育”之路。到了民国时期,知识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更使得乡村教育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从事乡村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也随着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涌现出来,最终汇聚成民国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乡村教育研究群体。他们还依据自身的学习背景、所处环境等因素,明确不同的研究旨趣,凭借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乡村教育展开深入、细致、透彻的研究,最终将所取得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当中,借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所以,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研究群体无论在教育发展史上,还是在学术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贡献。因此,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就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近代乡村教育的话语体系形成的分析以及对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发展演进的评述,以宏观的视角来揭示伴随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研究群体的时代特征;第二部分是通过地域构成、学历结构和内在关系等群体基本要素的分析,以揭示乡村教育研究群体的基本来源和构成情况;第三部分是再现这一群体从事研究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隐性空间——学校团体和显性空间——公共传媒;第四部分是论述乡村教育研究群体的学术旨趣,以展现这一群体所从事的乡村教育研究的内容和特点;第五部分是乡村教育研究群体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的论述,包括文献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并指出这些方法在乡村教育研究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研究群体与当时社会各方面之间的联系,形成对这一群体比较完整的认知,突出这一群体在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特殊位置。既尝试揭示这一群体的一般情况,如地域构成、学历结构、活动空间等基本信息,也尝试揭示他们在乡村教育研究中所关注的问题,所倾向的旨趣,所形成的理论,所运用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努力所产生的影响和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二、论高校办公室秘书必须具备的几种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校办公室秘书必须具备的几种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概述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2.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2.2.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
2.2.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
2.2.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
2.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
2.3.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和重要载体 |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江西H高校为例 |
3.1 江西H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
3.1.1 江西H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况 |
3.1.2 江西H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 |
3.1.3 江西H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绩 |
3.2 江西H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
3.2.1 贪图享乐,价值观念功利化现象明显 |
3.2.2 定位过高,好高骛远现象较严重 |
3.2.3 意志薄弱,创业积极性不高现象突出 |
3.3 江西H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
3.3.2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还需完善 |
3.3.3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还应健全 |
4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
4.1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 |
4.1.1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 |
4.1.2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 |
4.1.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
4.2 强化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
4.2.1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引导者 |
4.2.2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陪伴者 |
4.2.3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培育者 |
4.3 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4.3.1 共性指导和个性化培育相结合 |
4.3.2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
4.3.3 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 |
4.4 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育人环境 |
4.4.1 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
4.4.2 完善家庭环境的感染作用 |
4.4.3 改善社会环境的引领作用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
(3)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
2.1 主要内容及研究难点 |
2.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1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2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3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特点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文化与创业的关系研究 |
2.1 国外的研究 |
2.2 国内的研究 |
第二章 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1.1 文化与高等教育 |
1.2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 |
1.3 创业教育与创业管理 |
1.4 创业教育体系与创业教育模式 |
第二节 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
2.1 文化传承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能 |
2.2 思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
2.3 文化创新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 |
第三节 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
3.1 创业教育拓展了素质教育 |
3.2 创业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创业教育的启蒙阶段(19 世纪末-1949) |
1.1 近代高等教育 |
1.2 商科与实用主义 |
1.3 创业教育与民国资本主义发展 |
第二节 国家创业阶段(1949-1978) |
2.1 计划经济 |
2.2 人才配给制与专科教育 |
第三节 创业教育的探索阶段(1978-1998) |
3.1 恢复高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2 双轨制与国企改革 |
3.3 教育定位的转变 |
第四节 科教兴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阶段(1998-至今) |
4.1 科教兴国与创业教育的提出 |
4.2 创业教育的具体化(2002 年-2009 年) |
4.3 创业带动就业与创新型国家建设(2010-至今)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一节 创业文化与创业环境的缺失 |
1.1 缺乏良好的社会创业文化 |
1.2 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 |
第二节 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脱节 |
2.1 创业教育如火如荼 |
2.2 自主创业寥若晨星 |
2.3 理论实践难以交融 |
第三节 主体认知与国家目标的偏离 |
3.1 狭义创业教育与广义创业教育混淆 |
3.2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错乱 |
第四节 高等学校与政府部门的失调 |
4.1 政府与高校的着力点不同 |
4.2 高校与政府对创业教育客体的态度不同 |
第五节 创业教育研究与评估的缺位 |
5.1 创业教育研究阵地缺失 |
5.2 创业教育评估主体缺位 |
第五章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创业因子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利于创业的因子 |
1.1 中华文化之源:早期神话中的创业因子 |
1.2 《周易》中的“自强精神”与“变革思想” |
1.3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及历代“功利主义” |
1.4 历代形成的优秀商帮和创业文化 |
第二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利于创业的因子 |
2.1 我国历代商人地位不高 |
2.2 儒家伦理及义利观 |
2.3 科举制度不利于“创业技术”的传播 |
2.4 其他文化因子:高语境文化、面子文化等 |
第三节 不利文化因子对创业教育主体的影响机理 |
3.1“官本位”思想导致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弱 |
3.2 异化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弱 |
3.3“成王败寇”文化导致缺乏对创业失败者的宽容机制 |
第六章 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文化审视 |
1.1 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 |
1.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文化融入 |
第二节 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2.1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2 融入高等教育育人理念 |
2.3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节 体系构建的核心原则 |
3.1 系统性原则 |
3.2 协同性原则 |
3.3 持续性原则 |
3.4 分层次原则 |
第四节 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
4.2 创业教育与岗位创业融合 |
4.3 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融合 |
4.4 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建设融合 |
第五节 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
5.1 创业课程的设计系统 |
5.2 创业项目的孵化系统 |
5.3 创业师资的培训系统 |
5.4 创业体系的保障系统 |
5.5 创业教育的评估与研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本质辨析: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论域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体框架与方法运用 |
第一章 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人的主体性”理论 |
二、“人的需要”理论 |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二节 道德情感教育的实践基础 |
一、后工业化时代呼唤情感救赎 |
二、中国社会转型期对道德情感的迫切需求 |
三、走出大学德育困境亟需道德情感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实证研究——以S大学为例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调查工具与样本特征 |
三、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 |
四、实证研究的实施程序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研究结果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归因 |
第一节 情感与理智的较量: 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的维度 |
一、西方的道德理性主义倾向 |
二、中国基于自然亲情之上的传统道德观 |
第二节 道德相对主义的流行: 基于社会现实的维度 |
一、道德相对主义在我国的滋生蔓延 |
二、道德相对主义的理论局限 |
三、学校德育正当性的消解: 道德相对主义导致的两难困境 |
第三节 唯理智教育的盛行: 基于学校教育的维度 |
一、唯理智教育的成因 |
二、唯理智教育的特点及其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视域下的道德情感教育思想及理论 |
第一节 中西视域下的道德情感教育思想 |
一、中国传统道德情感教育思想 |
二、西方道德情感教育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道德情感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道德情感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情感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探微 |
第一节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学校德育路径 |
一、德育理念: 以“以人为本”为根本 |
二、德育方法: 以实践性体验为依托 |
三、德育师资: 以教师高尚的情感为关键 |
四、德育环境: 以良好的校园氛围为载体 |
第二节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自我教育路径 |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 |
二、自我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关系考量 |
三、大学生道德情感自我教育的体系构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深度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2 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3 部分访谈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本课题过往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研究思路 |
七、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研究前导:调查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红色历史知识的认知状况 |
一、重大事件(节点):红色历史的过程及其时代意义 |
二、革命先辈:引领红色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 |
三、红星照耀中国:二万五千里的人类壮举 |
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大团结 |
五、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
第三章 红色精神的认知状况 |
一、内涵丰富的红色精神 |
二、红色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命运 |
三、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
四、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 |
第四章 红色文化的传播媒介、传播者和传播方式 |
一、红色文化认知的主要媒介 |
二、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承担者 |
三、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 |
四、传播方式的度与效:从“抗日神剧”说起 |
第五章 史学教育:红色文化传播的最优路径 |
一、历史学教育的地位与使命 |
二、困境与机遇:红色历史教育的地位 |
三、历史课堂上的收获与反思 |
四、历史学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最优途径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症结和出路 |
一、调研整体印象 |
二、红色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的误区 |
三、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成效的建议与对策 |
附表一:以“红色文化”为关键词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列表 |
附表二:100首爱国歌曲名单 |
附表三:全国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 |
附表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
附表五: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
附表六:双百人物名单 |
附表七:第一批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附录八: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含有历史元素的课文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
二、空军战备训练 |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
四、空军实力扩充 |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
一、整合地方空军 |
二、增编作战飞机 |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
三、实施防空演习 |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
一、航校的成立 |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高校办公室秘书之基本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 |
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 |
1. 实事求是, 忠于职守 |
2. 埋头苦干, 任劳任怨 |
3. 谦虚谨慎, 平等待人 |
4. 保守秘密, 顾全大局 |
三、业务素质要求 |
四、结语 |
(8)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文化抗战”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力报》在抗战烽火中始终坚守文化战线 |
2.1 长沙《力报》的创办、发展、中断 |
2.2 邵阳《力报》薪火相继 |
2.3 衡阳“再造力报” |
2.4 沅陵《力报》驰誉湘西 |
2.5 小结 |
3 《力报》同人:以文化抗战为职志 |
3.1 “以一支秃笔奋战在文化战线上” |
3.2 积极参与各文化救亡团体 |
3.3 踊跃参加各项抗战社会工作 |
3.4 小结 |
4 报道:全程、全面记录抗战彰显中国军民的协同精神 |
4.1 多视角记录抗战由必然到应然突出民众支持抗战的坚强决心 |
4.2 记录六次会战凸显我军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 |
4.3 小结 |
5 言论:不遗余力宣传文化认同凝聚民族精神 |
5.1 什么是文化认同 |
5.2 《力报》对文化认同的宣传 |
5.3 小结 |
6 服务于其他文化抗战形式 |
6.1 致力于战时社会教育的宣传 |
6.2 为抗战文艺提供传播平台 |
6.3 用心于介绍战时学术研究 |
6.4 小结 |
7 余论:《力报》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
(9)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素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素养是做好高校办公室工作的前提 |
二、工作技能的素养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础 |
三、人际关系的素养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保障 |
(10)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研究群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乡村教育的话语与思潮 |
一、乡村教育话语的形成 |
二、乡村教育思潮的演进 |
第二章 乡村教育研究群体之来源构成 |
一、广大的地域构成 |
二、多元的学历结构 |
三、多重的内在关系 |
第三章 乡村教育研究群体之活动空间 |
一、显性空间——学校团体 |
二、隐性空间——公共传媒 |
第四章 乡村教育研究群体之学术旨趣 |
一、学术旨趣的转向 |
二、学术旨趣的类别 |
第五章 乡村教育研究群体之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论高校办公室秘书必须具备的几种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D]. 刘森.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2]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D]. 郑敏. 济南大学, 2021
- [3]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 潘勇涛. 东南大学, 2018(01)
- [4]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研究[D]. 徐娟. 云南大学, 2015(01)
- [5]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D]. 朱伟. 山东大学, 2014(04)
- [6]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7]高校办公室秘书之基本素质[J]. 张黎宇,蒋伟. 中外企业家, 2014(24)
- [8]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D]. 陈艳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9]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素养探析[J]. 李强. 科技风, 2012(21)
- [10]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研究群体分析[D]. 屈博.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