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港澳台等地的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张璟玮[1](2017)在《港澳语言政策热点研究问题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香港和澳门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的有关研究,梳理港澳已经开展的有代表性的语言调查研究,归纳30年来港澳语言热点问题,讨论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并对新形势下港澳语言政策的研究方向提出新的思考。
张国治[2](2016)在《“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对渐趋式微传统产业的关注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做出回应策略,正是当今两岸从事文创产业者的共同任务。两岸际此正进入一个以文化创意带动美学经济的时代,从传统产业转型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注入新视野新思维新态度以活化。衡诸近年来各国家或区域以发展“美学经济”促进经济产值与生活质量均衡为导向,让我们重新思索如何创造一个有价值感的“创意社会”以应运?笔者在此提出“在地文化”“创意生态”营造的问题探讨,恰恰可导入这样的目标推动,此两者皆侧重“文本”精神性的文化情怀和新思维形塑,成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最基本路径,因为只有透过最基础的本土区域文化发展,才能使创意产业概念进入民众,产生对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众,未来才有长远的文化产业永续发展。从“文创产业视野下”探讨福州寿山石“在地文化”“创意生态”营造及其文化产业转型策略,研究方向依循本院“区域文化及民间美术”教学目标而定,其规划论文章节也依此为顺序,从“区域文化”而言,寿山石文化自属福州“在地文化”,以“闽台”作为“区域文化”的连结,毫无疑问的,寿山石雕刻工艺作为首批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间美术,其产品美学特色是两岸人民共同喜爱的文化载体,是深刻文化依归所在。两岸在文创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创合的机遇,具有相辅相成的可能,更多议题足可进行挖掘和深入比较。就选题意义而言,在现阶段具有深刻文化交流融合、文化依归,期盼共创美好未来之深层意涵所在。本文在论述寿山石产品美学从其反映的外部造型及时代文化特征,在其发展规律下,掌握各时期的创新变化,基于对传统的礼敬重新梳理文献,对题材与创新意识探讨,试图结合文创产业特性和美学经济发展概念,提升为一个较大的美术学及产业转型探讨范围,依归于福州“在地文化”背景脉络下,及其由历史行业延续至今产业生态链之现实探讨。近年来本土文化、民间美术元素及其创意构作表现,有日渐与当今热点的文化产业诸多观念、规划管理作跨界结合研究的趋势,以“文创产业视野下”为出发点,探讨区域文化与民间美术结合的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方向,是“与时俱进”理念下的前沿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福州寿山石作为民间美术工艺文化历史悠久,“在地文化”表征特色鲜明,其发展从非遗受到国家确认和保护,由“传统产业”过渡转型为“文创产业”是必然的路径方式,导入“创意生态”概念则可促进寿山石产业重新规划为更活泼多元化的集群效应,在国内普遍以文化园区规划及集群效应为主要探讨的热点上,本文结合台湾过往经验,以港澳台及普遍华人对寿山石的情有独钟,福州若能打造深具绿色环保形象品牌的寿山石创意生态园及创意之都,相信会成为两岸四地共同向往的文化家园。
陈程[3](2016)在《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 ——以浙江为例》文中认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互相依存度大幅提高,对国际移民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移民模式和趋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回流移民开始呈现出新的回归性和循环性等特点。中国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当代中国海外移民始自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但大规模的回流则是在2000年以后。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新兴成长的新一代跨国迁移主体,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参与和推动力量,海外回流移民成为尚未被充分探索的“二次移民”。移民的回流既是个人的行为过程,具有内在的行为动机和机理;同时也是主权国家尤其是祖籍国家的一种筛选、赋权和管理的过程,具有内在的国家行为机理。国家的移民赋权和管理机制只有适应个人移民的行为机理,才能更好地促进移民健康持续的流动。因而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实践的指导层面上探索海外回流移民的行为规律和行动机理,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基于详实的调查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社会统计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新移民主要流出地与回流集聚地的浙江为个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我国大陆新移民在国际迁移中的回流行为模式,探讨其回流意愿、回流动因、回流地点选择和回流方式,分析海外大陆回流移民中基于身份差异而导致的回流行为模式的不同表现。同时,引入空间分析的方法,从海外回流新移民群体的视角,分析其回流后的空间集聚模式及相关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已有的国际移民回流理论,对我国海外移民回流行为的解释力度及适用性进行探讨,同时对我国国内相关移民政策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系统阐述本文研究意义,并对近年来有关国际移民回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脉络进行梳理,主要集中在第一章、第二章。第二部分重点对海外回流新移民群体的人口社会特征及其家庭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海外新移民回流模式,包括回流意愿、回流动机、回流地点和回流方式进行系统阐述,关注个体和家庭因素在回流中的影响力度,全面深入解读回流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西方回流迁移理论对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实用性进行探讨,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三章、四章、五章、六章和第七章。第三部分以长三角为例,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探讨了海外新移民在回流后空间分布的格局及其形成的机制,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分析影响海外新移民空间集聚的机制,从空间的视角,探讨海外移民与祖籍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对海外移民资源整合利用的政策启示。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和探讨,在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西方回流理论对我国的实用性和解释力度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移民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启示。基于以上阐述,本文主要形成以下结论:1、海外回流新移民呈现出典型的个体与家庭特征。对海外回流新移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的分析发现,这一群体整体表现出正向的选择性,但制度和政策的引导强化了迁移回流人口的分层,同时提升了整个群体的人力资本优势:跨国流动拓展了移民家庭空间格局,迁移方向的转变和回流主体的变动造就了不同的跨国家庭类型,纯回流家庭、跨国/回流家庭和纯国外家庭回流概率依次降低,跨国家庭类型有助于预测回流行为。2、海外回流新移民的回流意愿是微观个体、家庭和宏观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影响力度分别占76.8%和23.2%,即微观因素影响更为显着,在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下,回流行为决策的主体依然是个人和家庭。同时,移民网络对回流同时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消融了个体差异在回流中的作用,有助于回流模式的转变和跨国实践模式的重构。3、海外回流新移民的回流动因因时代、职业类型、身份、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时代的差异来看,海外新移民回流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回流动因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投资、创新创业及跨国经营和居住成为新移民回流常态化动因;短暂的探亲和旅游及学习交流成为新移民在回流中观望的探索之举;从身份差异来看,华侨华人新移民回流动因差异相对较小,职业发展(投资和工作)是其主要动因,海外回流的留学新移民,回流动因以定居和职业发展为主,且这两种回流动因在回流的留学新移民中通常是相伴而行的;不同回流动因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工作和投资等职业发展型回流动因受到身份、年龄等个体特征影响较大;学习型回流影响较大的是受教育程度、家人是否同在一个地区等,这一类有很大一部分是跟随父母回国学习的少年;而家庭型回流中,以家庭因素(家人是否同一地区、父亲年龄和国外家人数量等)对回流的影响较为显着。4、海外回流新移民对回流地点的选择是在对个体、家庭、回流动因和回流地特征综合权衡基础上的决策。随着回流决策的递进和迁移行为的推进,家庭的影响被逐步削弱,个体特征的影响依旧强劲;回流动因和回流地特征与个体特征遥相呼应,在回流地选择决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5、空间的位移和目的指向性共同构建了海外新移民不同的回流方式。“跨国双向循环”流动成为新华侨华人主要回流实践模式,“多国环流”模式有待更多实证的考证;“长久返迁”与“一次终结”的单向回归成为新归侨与短期留学新移民的主要选择,从“投资”到“投智”,精英移民柔性回归渐成趋势,而中国并非终点站。6、新移民回流呈现出显着的地域集中性和空间指向性的特点。海外新移民的回流与外迁一样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性的特点,回流的目的地与原籍地并不完全一致,在遵循与原籍地“邻近优先”原则的前提下,跟随国内跨省人口迁移流动向较为发达的城市集聚。不同主体回流亦呈现空间指向性的特点。高新技术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是新移民回流创业发展的主要平台,海外高端科研人才流向高等院校、国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归侨更多的是选择回归原籍地工作和定居;而留学生则主要在留学生创业园区创业。7、侨乡情缘、产业集聚效应和政策引导共同成为海外新移民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包括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海外回流移民资源的主要集聚地,侨乡亲缘吸引了海外新移民的回归,而产业集聚效应和人才政策的引导则推动了移民空间集聚并强化了其迁移活性。以海外华商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角地区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点,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形成的互动促进了移民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及都市产业和针对海外人才政策的相似性,强化了海外回流移民资源的竞争效应,增强了回流移民资源在长三角区域内空间迁移的活性。因而政府在制定促进海外移民优质资源的回流既需考虑到产业的转承启合,同时也要基于海外新移民回流后空间集聚特征和跨区域流动的特性,加强对跨区域侨务合作工作的重视。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较以往的研究有所拓展。在研究视角上,基于我国海外大陆新移民回流的特点,从纵向历史主义的角度,将国际移民回流理论对中国实证研究的验证分解到决策行为的不同阶段,辩证性地将其适用于回流决策的某一阶段或是某一部分群体,尝试构建本土化的海外新移民回流解释理论。研究内容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在有关回流决策与模式的分析中,按照海外回流移民不同的身份,将其具体操作化为外籍华人、华侨和归国留学人员,分析不同身份差异之下海外移民回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在海外回流移民资源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将研究对象具体操作化为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运用可视化方式表达不同资源空间分布与集聚的模式和特征,深层次探索不同回流移民资源集聚的动因及生成机制。2、探索构建了海外新移民回流模式研究的整体性分析框架。将海外大陆移民回流决策的全过程:意愿、动因、回流地的选择、回流方式纳入回流模式的分析框架,系统解读海外移民回流行为决策过程,将个体与家庭微观因和宏观制度因素在回流决策中的影响逐层分解;将动态个体回流决策过程与静态群体回流分布格局相结合,探索构建了海外移民回流决策行为模式的规范化研究范式。3、在移民回流研究中引入空间分析方法,强化了定量、定性和空间分析方法的结合研究。在分析方法上尝试在新移民回流模式的研究中,采用了分层线性模型和logstic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回流空间特征中则引入空间研究方法,将地理视角的空间定量分析方法与社会学视角的结构主义理论相结合,以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为出发点分析海外移民资源回流的制度和政策因素,有助于更深入地解读海外移民与祖籍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国家吸引和和整合海外移民资源提供更精准的政策切入点,以避免海外移民回流政策的泛化和流于形式。
何筠[4](2010)在《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澳门回归十年,其语言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发展,澳门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普通话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但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在师资、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语言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这种状况相对于澳门特区的语言政策是滞后的。此外,澳门政府当局正积极推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迫切性,使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成为了其中必须和必要的一环。本研究以课程评估理论、课程改革理论、教师教学效能理论以及普通话教学理论为依据,建构出“学校行政”、“课程现状”、“教师教学”、“师资培训”等四个方面的普通话教学评估指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配合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全澳小学普通话教学作一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并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选取4所不同背景的学校为评估对象,配合深度访谈,了解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普通话教学的情况,学校行政对普通话课程的态度和行政措施,以及澳门教青局在政策、资金、资源配套上对普通话学科的支持度。研究结论显示,政府在普通话课程改革上应采取以下的措施:1.尽快为普通话课程作出课程定位。2.修改现行的澳门普通话教学大纲。3.逐步引导学校采用合适的教材。4.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5.加大对普通话课程的经费投入6.加强普通话教学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首次结合课程改革理论,对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现况作全面性、综合性的研究,研究的成果对未来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的推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及应用价值。
杜丹妹[5](2007)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音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公布之日起,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不规范的读音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仍大量存在,给人们学习普通话带来了很大不便。本文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相关读音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层次师范院校即将和正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师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已审定的异读词在校园的推广使用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审音表》中已规范的读音,出现了一些变化,《审音表》急需重新修订。其次,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语文规范意识教育。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群中异读词的读音做不到规范,那么普通大众口语中的读音则更为混乱。再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迫切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合力,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林建平[6](2007)在《香港普通话教育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香港回归祖国十年。十年前后,香港的语言生活起了变化。本文从香港人普通话水平、普通话师资培训课程、用普通话教中文三方面,谈谈现状与展望。调查显示,港人参加PSC,多考获三级水平,仍有进步的空间。普通话师资培训课程将朝向专业化、正规化与学位化的方向发展。用普通话教中文的趋势将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主流,到2010年,将有一半的中小学校实施用普通话教中文,结束粤方言授课的传统。
王闲[7](2007)在《澳门土生葡人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官方语言的突变是殖民主义结束所带来的典型问题。第二语言教学需要适应这方面的要求。中文普通话在澳门回归中国后成为官方语言之一,它对于一部分澳门人来说是陌生的。然而,由于中文广东方言的流行,普通话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第二语言。将以普通话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第二语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和分析其对各种语言的评价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土生葡人对普通话,粤语,葡语以及英语的态度及其语言使用情况。本文通过在结果数据上的统计和对比,对几种语言在土生葡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使用价值,以及有关的社会因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土生葡人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特定人群具有其特有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状况,而这些现象的成因可以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求得解释。
李宏儒[8](2007)在《浦东公务员和教师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及方法,通过调查,采集到浦东公务员和教师有效问卷2182份,对他们的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三者相关性的研究。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概述社会语言学对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情况,并介绍本论文的题目来源和数据情况。第二章是语言能力的调查研究,包括普通话水平、方言与普通话水平的关系以及普通话能力变化状况。第三章是语言行为的调查研究,包括常用语言调查、普通话使用频度的变化、普通话语域以及工作中使用普通话的情况。第四章是语言态度的调查研究,内容包括对普通话地位功能的评价、不喜欢说普通话的原因、对语言地位的预测以及对方言与普通话关系的看法。第五章是三者相关性研究,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分别以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中的一个为立足点,分析研究与另两个的关系。在分组选定不同样本进行对照分析之外,还对部分选项进行赋值运算。第六章是余论,对数据的可信度、补充调查做以说明,并为今后的研究以及浦东的推普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唐叶[9](2006)在《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研究广州市在校中学生对普通话、英语、粤语的语言态度。问题围绕在校中学生对三语的态度是否有差异、有何差异、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及其日常语言使用情况而展开。 本文的理论框架为社会心理学的念度理论、社会语言学的变异理论及语言政策理论。研究数据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获得:变语配对实验和问卷调查,两者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使分析结果更为有效。 分析结果表明:被试对普通话、英语、粤语的态度差异显着,无论是在语言地位还是在语言感情方面,对普通话的评价都相对较低,对粤语的评价则相对较高,对英语的评价基本上处于两者之间;家庭语言环境、在粤生活时间的长短及所在城区是影响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的有效因素,家庭背景对中学生的语言态度不构成影响,年龄和文化程度在中学生之间差异不大,也不影响其具体的语言态度。 语言的选择受交际需求的影响;将来广州的语言生活将呈现出以普通话、粤语为主,英语学习热持续升温,其他各小语种局部存在的面貌。针对现行的推普工作,提出仍需发挥学校的重要阵地作用,从观念上转变人们对于推普工作的认识。
孙海娜[10](2006)在《我国国家通用语 ——普通话推广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文中提出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作为社会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促使通用语发生变革的因素不仅没有减少,某些方面还有增强的趋势,比如汉语的内部矛盾——方言差异、转型期社会人们的母语情结。随着社会发展,政策、措施与现实状况的摩擦加剧、全球化信息化对国家通用语言的冲击,使得我国通用语的普及与发展面临很多矛盾和挑战。 本文重点放在国家通用语推广历史与现实的考察方面,分为以下问题,一是推广普通话宏观方针政策的调整,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二是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机构沿革;三是四大领域推广普通话策略的发展进程,从学校、党政机关、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的推普策略及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四是微观推普管理工作措施的演进,考察城市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三大措施的实施;五是港澳台地区的普通话普及进程,对三地历史与现状进行考察与分析。 在系统梳理和局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工作的较为系统的思考,主要结果是,一、国家通用语言观的阐释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丰富和深化。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对实现经济投资效益有着相当的影响,是进入信息时代人机对话的阶段的重要路径,体现着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提出要解决好目前存在的从理论观点到具体实践的脱节问题;二、应处理好外部矛盾与内部矛盾,即国家通用语和国际强势语、民族语、方言的关系;三、国家通用语推广建设应定位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辅助工程。要建立规范发展观。通用语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应用要合力推进事业的发展;四、推普政策制定迫切需要科学的依据,以保证其有效性、前瞻性与可持续性:五、国家通用语推广的两大重心——学校与农村的通用语普及形势严峻,推广工作亟需采取有力的措施;六、国家通用语言的推行与提倡需要刚柔并济,对行政手段的依赖使矛盾逐步显现,宣传提倡和教育亟待加强。七、要努力创造国民对掌握国家通用语的需求,配合主体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二、从港澳台等地的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港澳台等地的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港澳语言政策热点研究问题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港澳语文政策概述 |
1. 香港 |
2. 澳门 |
二港澳语情调查概述 |
三港澳语言政策研究热点分析 |
1. 多语现象概述和语言政策建议 |
2. 语言教育和教育语言 |
3. 普通话使用情况和普通话推广 |
四结语 |
(2)“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动机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现况与文献综述 |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野下两岸研究现况 |
二、关于寿山石文化及其产品美学特色产业转型的研究现况 |
三、关于在地文化及创意生态营造导入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研究 |
四、文献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创意转型、全球化与在地文化内涵、创意生态 |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困难点及方法 |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野 |
第一节 创意产业发展思潮下文化政策与产业战略 |
一、产业发展与文化、艺术之结合 |
二、文化政策与产业战略 |
三、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范畴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现况及症侯 |
一、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与政策环境背景 |
二、营造由内而外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
三、创意人才培育 |
四、市场环境整合 |
五、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症候 |
第三节 寿山石行业沿革与产业形成 |
一、寿山石产业形成及商号的发展兴盛 |
二、二十世纪寿山石雕的发展 |
第四节 寿山石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理由 |
一、寿山石文化资源特色和文创产业连结点 |
第三章 福州寿山石传统工艺文化概述 |
第一节 寿山石开采与雕刻的历史 |
一、寿山石产业资源开采历史 |
二、寿山石雕刻艺术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寿山石文化的美学载体 |
一、印章文化与纽饰篆刻艺术 |
二、圆雕艺术 |
第三节 寿山石工艺与源流 |
一、雕刻工艺 |
二、流派 |
第四章 福州寿山石文化资源及产业化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范围、对象、内容与方法 |
一、讯息收集与访谈 |
二、问题提出及主要深度访谈对象 |
三、核心问题结构说明 |
第二节 寿山石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创产业转变的优势与困境 |
一、寿山石文化产业的优势 |
二、寿山石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第三节 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与品牌形象 |
一、寿山石雕从传统产业到文创产业的现代转型 |
二、福州市寿山石文化产业品牌形象及营销问题 |
第五章 福州寿山石雕从传统产业到文创产业的现代转型策略 |
第一节 “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的营造 |
一、“文化核心要素” |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展现和地方文化的联动 |
三、“在地文化”“体验产业”的应用设计 |
四、“在地文化”营造的起点 |
五、城市“创意生态”(Creative Ecologies)的营造 |
六、“创意城市”( Creative City)之发展渊薮与城市品牌形象 |
七、福州市“创意生态”意象的营造 |
八、扩大整个产业界从业人员的视野 |
九、加强福州居民对在地文化产生自信 |
第二节 台湾地区文创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一、台湾地区文创产业政策中“在地文化”形成之背景 |
二、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发展与具体实践之历程 |
三、台湾地区“在地文化”营造之案例 |
第三节 寿山石文创产业与福州城市品牌战略 |
一、创意城市品牌形象之构建与营销 |
二、寿山石文创产业成为福州市城市品牌与创意城市表征之理由 |
三、构建属于区域性发展特质的品牌体系 |
四、品牌化的道路是长久的 |
结论 |
一、全文内容回顾与总结 |
二、研究成果及价值 |
三、不足之处及延伸研究议题之思考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 ——以浙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选择 |
1.2.1 研究主体的界定:置于国际移民背景下的大陆海外新移民 |
1.2.2 迁移行为的聚焦:跨国迁移中的由外向内的回流研究 |
1.2.3 回流模式研究个案的选择:兼具新老侨乡特征的浙江 |
1.2.4 空间特征研究个案的选择:新移民回流主要集聚地的长三角 |
1.3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国际移民回流的理论回顾与研究进展 |
2.1 国际移民回流理论回顾 |
2.1.1 新古典经济理论 |
2.1.2 新迁移经济理论 |
2.1.3 结构主义理论 |
2.1.4 跨国主义理论 |
2.1.5 社会网络理论 |
2.1.6 国际移民回流理论的比较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总体把握:研究新方向 |
2.2.2 分类梳理:比较性视角 |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现状与特征 |
3.1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现状 |
3.1.1 回流数量的变动 |
3.1.2 回流年代的差异 |
3.1.3 回流主要来源国 |
3.2 海外回流新移民的人口学特征 |
3.2.1 回流新移民性别和年龄结构 |
3.2.2 回流新移民的职业特征 |
3.2.3 回流人口的迁移选择与分层 |
3.3 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家庭分类与特征 |
3.3.1 跨国家庭 |
3.3.2 回流家庭 |
3.3.3 纯国外家庭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4.1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意愿的理论分析 |
4.1.1 回流意愿的宏观影响因素 |
4.1.2 回流意愿的微观影响因素 |
4.2 模型构建与指标解释 |
4.3 研究方法与主要模型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相关模型 |
4.4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 |
4.4.1 微观因素对回流意愿的影响 |
4.4.2 宏观因素对回流意愿的影响 |
4.4.3 宏观变量因素调整个体特征对回流意愿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动因及其群体差异 |
5.1 回流动因的分类设计 |
5.2 不同年代回流动因 |
5.3 不同身份回流动因 |
5.3.1 华人新移民回流动因 |
5.3.2 华侨新移民回流动因 |
5.3.3 留学新移民回流动因 |
5.4 回流动因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地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
6.1 移民回流地点划分 |
6.2 移民回流地点选择的理论分析 |
6.3 海外新移民回流地选择的主要特点 |
6.4 回流地选择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 |
6.4.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4.2 模型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方式 |
7.1 国际移民迁移方式的发展 |
7.2 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方式 |
7.2.1 华侨华人新移民的回流方式 |
7.2.2 新归侨的回流方式 |
7.2.3 短期留学新移民的回流方式 |
7.2.4 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回流方式 |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大陆海外新移民回流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
8.1 海外新移民流出-回流的空间特征 |
8.1.1 新移民流出地空间特征 |
8.1.2 新移民回流地空间特征 |
8.2 海外新移民回流空间集聚模式 |
8.2.1 长三角新移民回流空间分布总体格局 |
8.2.2 长三角新移民回流空间分布内部差异 |
8.3 海外新移民回流空间集聚机制分析 |
8.3.1 文化寻同,侨乡亲缘引致要素回归 |
8.3.2 经济辐射,产业集聚推动分布格局 |
8.3.3 政策引导,竞争效应强化迁移活性 |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思考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海外回流新移民个体与家庭特征 |
9.1.2 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模式 |
9.1.3 海外回流新移民的空间特征 |
9.2 理论思考 |
9.3 政策启示 |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
(4)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二章 本项目研究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教学评价估理论 |
第二节 教师教学效能与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课程改革理论及澳门的课程改革 |
第四节 普通话教学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架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四节 数据分析方法 |
第四章 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现况 |
第一节 澳门普通话教学实施概况 |
第二节 澳门与香港在普通话课程上的比较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问卷封闭式部分 |
第二节 问卷开放式部分 |
第三节 深度访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函 |
附录二 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深度访谈访谈纪录 |
附录四 表5-42 您在普通话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及困境 |
附录五 表5-43 您对政府在普通话师资培训方面的建议 |
(5)《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情况说明 |
第2章 异读词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
2.1 什么是异读词 |
2.2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制定与发布 |
2.3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内容 |
第3章 汉语规范化与语文教学 |
3.1 学校与推普 |
3.2 教师与语文规范化 |
3.3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异读词 |
第4章 《审音表》统读字调查分析 |
4.1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 统读词讨论 |
第5章 《审音表》非统读字调查分析 |
5.1 文白异读 |
5.2 辨义多音字 |
第6章 从调查看《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推广 |
6.1 语言规范意识薄弱影响了《审音表》的推广 |
6.2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自身的局限性 |
6.3 学校语文教学的引导不够 |
6.4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应大力宣传,形成社会合力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澳门土生葡人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设计 |
1.5 问卷设计 |
1.6 被试情况 |
2 土生葡人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情况 |
2.1 土生葡人的语言能力概况 |
2.2 土生葡人的语言选用偏好 |
3 土生葡人的语言情感和地位价值评价 |
3.1 土生葡人语言态度的总体倾向 |
3.2 社会特征与土生葡人语言态度的关系 |
3.3 语言态度与认同感 |
3.4 土生葡人的语言学习意愿 |
3.5 普通话在土生葡人圈中的发展前景 |
4 从土生葡人的语言态度看澳门的语言价值预测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余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问卷稠查 Questiuncula |
后记 |
(8)浦东公务员和教师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的研究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概述 |
第二章 公务员、教师语言能力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及达标率调查统计 |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与方言的关系 |
第三节 普通话能力的变化 |
第四节 语言能力的研究结论 |
第三章 公务员、教师语言行为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语言行为的惯常使用语 |
第二节 普通话在使用频度上的变化 |
第三节 普通话行为语域 |
第四节 工作中的普通话行为 |
第五节 语言行为的研究结论 |
第四章 公务员、教师语言态度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对普通话地位价值的态度 |
第二节 部分人不喜欢说普通话的原因 |
第三节 对普通话现状的评价及未来各语言地位的预测 |
第四节 对普通话和方言关系的态度 |
第五节 语言态度的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的相关性 |
第一节 能力与行为、态度的相关性 |
第二节 行为与能力、态度的相关性 |
第三节 态度与能力、行为的相关性 |
第四节 相关性的研究总结 |
第六章 余论 |
(一) 已有的成绩和基础 |
(二) 有待提高的方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9)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态度与语言态度 |
1.1.2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1.2 目前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 |
1.2.2 国内的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 |
1.3.1 研究对象、范围 |
1.3.2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 |
1.3.3 研究方法与抽样 |
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假设 |
2.1.2 操作步骤 |
2.2 结果分析 |
2.2.1 总的评价差异 |
2.2.2 性别差异 |
2.2.3 家庭语言环境差异 |
2.2.4 在粤生活时间差异 |
2.2.5 城区差异 |
2.2.6 其他因素 |
2.3 检验假设 |
2.4 实验小结 |
2.4.1 总的评价差异 |
2.4.2 影响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的有效因素 |
2.4.3 影响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的无效因素 |
3 问卷调查、观察与访谈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观察与访谈 |
3.2 统计分析 |
3.3 分析讨论 |
3.3.1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 |
3.3.2 语境与语言选择 |
3.3.3 未来广州语言生活预测 |
4 思考与建议 |
4.1 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 |
4.1.1 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有一定影响 |
4.1.2 语言行为受交际需求的影响 |
4.2 关于推普 |
4.2.1 转变推普观念 |
4.2.2 强化学校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实验录音文本 |
附录2:实验与问卷设计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我国国家通用语 ——普通话推广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概念界定 |
二 本题研究意义 |
三 本题研究文献综述 |
四 本题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结果 |
第一章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形态及普通话的确立 |
第一节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形态:从雅言、通语到官话 |
一 春秋战国时期—雅言 |
二 从汉至元—通语 |
三 元明清时期—官话 |
第二节 普通话的确立:从国语到普通话 |
一 民国时期称国语 |
二 1955年确定为普通话 |
三 推广普通话—历史的继与承 |
第二章 普通话推广的历程 |
第一节 普通话推广宏观方针政策的调整 |
一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
二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
第二节 国家普通话推广工作机构沿革 |
第三节 四大领域普通话推广策略的发展进程 |
一 以学校为基础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
二 以党政机关为龙头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
三 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
四 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
五 其他 |
第四节 普通话推广微观管理工作措施的演进 |
一 对城市进行目标管理与量化评估 |
二 对目标人群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 |
三 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
第五节 港澳台地区的普通话普及进程 |
一 香港地区 |
二 澳门地区 |
三 台湾地区 |
第三章 思考与启示:普通话推广现实与未来的若干问题 |
一 国家通用语言观的发展与强化 |
(一) 国家通用语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
(二) 对国家通用语推广的经济学阐释 |
(三) 对国家通用语推广的信息化阐释 |
(四) 回到语言与人本身 |
二 国家通用语和国际强势语言、民族语言、方言的关系 |
(一) 国家通用语与国际强势语言 |
(二) 国家通用语与民族语言、方言 |
三 国家通用语推广建设的基础环节 |
(一) 国家通用语推广工作的定位 |
(二) 国家通用语推广工作的规范发展观 |
(三) 国家通用语推广工作队伍的建设 |
四 国家通用语推广政策制定对科学依据的渴求 |
(一) 政策制定迫切需要调查研究 |
(二) 政策制定需要前瞻性与可持续性 |
五 对国家通用语推广工作两大重心的追问 |
(一) 学校是重中之重 |
(二) 下一个重点是农村 |
六 国家通用语的推行与提倡需要刚柔并济 |
七 创造国民对掌握国家通用语的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文件资料 |
致谢 |
勘误 |
四、从港澳台等地的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港澳语言政策热点研究问题综述[J]. 张璟玮. 中国语言战略, 2017(01)
- [2]“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D]. 张国治.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3]大陆海外新移民的回流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 ——以浙江为例[D]. 陈程.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4]澳门小学普通话教学的调查与研究[D]. 何筠. 暨南大学, 2010(11)
- [5]《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音考察[D]. 杜丹妹. 河北大学, 2007(S1)
- [6]香港普通话教育的现状与展望[A]. 林建平. 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7]澳门土生葡人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状况调查[D]. 王闲. 暨南大学, 2007(01)
- [8]浦东公务员和教师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及其相关性研究[D]. 李宏儒.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研究[D]. 唐叶. 暨南大学, 2006(06)
- [10]我国国家通用语 ——普通话推广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D]. 孙海娜.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