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据诈骗及其风险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元跃[1](2020)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法律风险防范 ——以票据诈骗案件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9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DCS)正式上线及《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正式颁布至今已有十年时间。这十年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接入机构及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长期标榜安全性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也不断受到诈骗案件的冲击。在电子商业汇票诈骗案件发生后,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普遍对案件进行冷处理,对案件当事人的民事责任未进行深究,对相关当事人的法律风险防范也无特别具体的建议。但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化,金融机构破产整合的加剧,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接入机构的增加,电子商业汇票当事人民事责任的划分及法律风险防范逐渐成为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就通过对三类电子商业汇票典型诈骗案例中当事人民事责任的分析,进而探讨各方当事人如何在将来业务发展过程中防范上述风险。案件的分析离不开基础理论的研究。《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出台后,电子商业汇票基础理论在这十年间得到充分的发展。首先是电子商业汇票的本质,不单纯是商业汇票的电子化,而是一种商事权利的证券化。其次是电子商业汇票当事人及分类,《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及传统理论对于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的分类不再适应实务需要,因此需重新分为三类:与传统票据权利义务相同的当事人、相比传统票据权利义务有变化的当事人及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新当事人。在此之上,对于不同类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分析,从而为案件的分析及风险防范的建议提供基础。在伪造同业账户诈骗案件中,重点对接入机构、被代理机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及系统运营者的法律风险及民事责任进行分析。由于诈骗人对案件中被代理机构构成表见代理,接入机构已尽到审查义务,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及系统运营者均可举证自身无过错,因此此类案件民事责任应由被代理机构承担。在伪造票据类型诈骗案件中,重点对接入机构、系统运营者及贴现人的法律风险及民事责任进行分析。由于接入机构系统漏洞及审核不严存在过错,而系统运营者及贴现人的审核责任依赖于接入机构并无过错,因此此类案件民事责任应由接入机构承担。在伪造票据当事人诈骗案件中,重点对接入机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法律风险及民事责任进行分析。由于接入机构对于诈骗行为人未尽到审核义务,存在过错,而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可以证明其无过错,因此此类案件民事责任应由接入机构承担。由于电子商业汇票诈骗案件中接入机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及系统运营者这三类当事人的角色较为特殊,承担了较多的法律责任,因此其法律防范就至关重要。接入机构在业务中应重点从完善制度、建立反欺诈模型快速迭代机制、设置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专营机构和人员、与人行等监管机构及同业保持有效沟通等方面防范法律风险。当诈骗案件发生后,重点从快速取证及止损、诉前保全、保持诉讼与沟通同步推进等方式防范风险扩大。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在业务中重点从规范操作流程、有效保管证据、及时跟踪监管机构对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风险防范,在案件发生后做好证据交换、积极举证等工作,避免因举证不足或不及时导致的责任承担。系统运营者在业务中要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及更新内部电子票据系统、加快推进已具备资格的金融机构接入系统、完善电子票据安全制度、制定突发事件情形下的应急预案、完善规章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在诉讼中积极举证接入机构及其他当事人的过错,减弱其责任承担。
王茹[2](2016)在《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票据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货币市场子市场。出于财务成本相对较低、审批和操作相对简单、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易获交易对手认可等原因,在这种形势下银行要获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要提高市场竞争力,选择票据业务作为发展重点是必然的选择。但与此同时,我国近几年暴露的一些银行大案、要案也源自于票据业务。银监会指出,部分金融机构在票据业务管理上的薄弱是造成票据案件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协调控制好票据业务的发展和管理对票据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银行的稳健经营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当前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恒丰银行R分行与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样,也存在着对商业汇票业务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严、票据查询查复制度执行不严等不规范操作。这也反映出恒丰银行R分行商业汇票业务潜在操作风险不断积聚,尤其是商业票据融资业务正在成为高风险业务的趋势。为了保证恒丰银行R分行商业汇票业务的稳健发展,切实控制和防范相关的票据风险,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操作风险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恒丰银行R分行商业汇票业务操作风险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恒丰银行R分行商业汇票业务在承兑业务、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各环节中存在的操作风险,总结出银行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风险防控意识较薄弱、票据相关法律制度滞后、“关系”业务较多、交易真实情况的审查较困难等几项导致操作风险形成的内外部原因。然后,结合恒丰银行R分行实际业务情况分析,提出了完善票据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细化票据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健全操作风险防控体系,重点把控业务风险点,充分发挥总行票据业务风险预警作用等防范措施,以促进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王毅[3](2013)在《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票据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融资功能,票据融资业务也就应运而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票据融资利率较低,操作灵活,融资方便,为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对商业银行提高资金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做出了贡献。但是当前票据市场正在崭新的发展期,相对来讲具有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有关法制法规不完善,未形成良好社会信用体系,非理性竞争行为屡禁不止,商业银行很难获取企业真实实力和融资款项实际用途等重要信息。于是,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业务的风险问题接踵而至,给银行造成风险和损失。因此高度防范风险,控制票据业务风险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票据融资业务风险将长期存在于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发展票据业务的同时行之有效地防范风险是本文阐述的主题。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票据融资现状、票据融资方法的介绍,依据风险管理相关规制,对有代表性的票据融资业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列举市场上存在的票据融资风险案例,提出防范票据融资风险的管理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利于银企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既缓解了企业融资问题,又能发挥商业银行业务优势,提高业务收入,发展长期客户。因而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王晓东[4](2013)在《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风险防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银企双方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逐,推动了票据融资业务的迅速发展,自从2009年银行间交易协会推出集合票据融资方式以来,众多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短期融资难的问题,但金融机构自身的资金压力十分明显。在商业银行利润来源中,中间业务是紧随资本业务、负债业务之后的
吴越[5](2013)在《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文中指出银行承兑汇票,将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资金安全性,日益成为企业和银行间主要的融资手段。但是,随着该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资金的比例逐步增大,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风险源。本文从研究银行承兑汇票的表现形式入手,深入分析形成欺诈的原因,进而提出防范欺诈风险的对策,对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管理,维护银行信誉和资金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王璐[6](2012)在《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近几年来,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票据融资市场逐步成为我国货币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新星,票据融资业务已成为国内企业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在票据融资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各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日益凸现,信用泡沫时有显现,犯罪分子与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从事票据诈骗活动,各种诈骗案件屡禁不止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造成严重的损失,如何防范与控制票据融资业务风险是各商业银行当前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发展票据融资业务,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本文主要运用实证及比较研究方法,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一是,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技术路线及预期价值;二是,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概况并通过实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现状;三是,着重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五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四是,以信用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道德风险管理五方面为重点对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提出管理对策;五是,以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为对象,对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发展提出六点建议。
童伟华,武良军[7](2011)在《金融诈骗犯罪与企业防范——以票据诈骗为例》文中提出当前,金融诈骗犯罪具备以下特点:案发数量居高不下,涉案金额大,其诈骗手段日趋多样化和智能化,并呈现出跨地域性增强、呈国际化趋势,团伙作案、内外勾结作案突出和犯罪形式复杂化、隐蔽性强等。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应着力从完善内部安全控制机制、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加大金融机构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力度三个方面做好对金融诈骗犯罪的防范。
高鹤[8](2011)在《现代银行票据诈骗分析与防范》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利用银行票据进行诈骗的案件呈高发态势,且形式多样、技术复杂,因此,本文从历年票据案件入手,通过分析案件趋势、成因和薄弱点,关注票据业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地防范应对之策,改进票据操作和管理中的工作方法,净化票据市场环境,以达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目标。
田登[9](2011)在《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金融核心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付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其能否合规、合法、顺畅的进行操作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誉和生存,进而影响金融稳定。本文首先在对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概念界定、特征、类型以及风险计量方法的调研等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票据、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体系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支付结算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此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映射出支付结算风险的危害性;其次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是通过仔细分析了国外支付结算风险的管理实践,从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的现实问题,为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简要叙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相撞、本文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支付结算风险的概述,在这部分主要对支付结算风险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支付结算风险的计量方法做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支付结算风险对经济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我国支付结算工具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分别介绍了票据业务、银行卡业务、新型电子支付结算工具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支付结算风险进行相应分析;第四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进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对国外支付结算风险的管理实践进行说明,分别介绍了美国和欧盟支付结算体系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实践,进而借鉴国外支付结算风险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是对策建议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在支付结算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吴凯阳[10](2011)在《浅谈银行票据诈骗的形成因素及防范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票据业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票据进行不法骗财行为。票据诈骗的防范问题已成为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简要分析了票据诈骗的类型、形成因素与犯罪手段,探讨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票据诈骗及其风险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票据诈骗及其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法律风险防范 ——以票据诈骗案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电子商业汇票本质、业务当事人及其分类 |
一、电子商业汇票本质 |
(一) 电子商业汇票本质溯源 |
(二) “真实交易关系”原则辨析 |
(三) 电子商业汇票本质理解的发展 |
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 |
三、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的新分类 |
第二章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之权利义务 |
一、与传统票据权利义务相同的当事人 |
二、相比传统票据权利义务有变化的当事人 |
(一) 承兑人与付款人 |
(二) 质权人、出质人与保证人 |
(三) 委托人与受托人 |
三、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新当事人 |
(一) 接入机构与被代理机构 |
(二) 系统运营者 |
(三)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 |
第三章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的法律风险 |
一、伪造同业账户诈骗案件 |
(一) 案件简述 |
(二) 当事人法律风险分析 |
(三) 当事人民事责任认定 |
二、伪造票据类型诈骗案件 |
(一) 案件简述 |
(二) 当事人法律风险分析 |
(三) 当事人民事责任认定 |
三、伪造出票当事人诈骗案件 |
(一) 案件简述 |
(二) 当事人法律风险分析 |
(三) 当事人民事责任认定 |
第四章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
一、接入机构 |
(一) 建立完整的制度规范 |
(二) 建立反欺诈模型快速迭代机制 |
(三) 设置专营机构及人员 |
(四) 与监管机构及同业保持沟通 |
(五) 快速取证及止损 |
(六) 积极采取诉前保全 |
(七) 保持诉讼与沟通同步推进 |
二、电子认证服务机构 |
(一) 规范操作流程 |
(二) 有效保管证据 |
(三) 及时跟踪监管机构要求 |
(四) 做好证据交换 |
(五) 积极进行举证 |
三、系统运营者 |
(一) 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及更新内部系统 |
(二) 推进更多金融机构接入系统 |
(三) 完善电子票据安全规则 |
(四) 制定突发事件情形下的应急预案 |
(五)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
(六) 积极举证其他当事人过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及风险管理概述 |
2.1 票据及业务 |
2.1.1 票据种类 |
2.1.2 票据涉及的基本概念 |
2.1.3 票据的功能 |
2.1.4 票据业务 |
2.2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类型 |
2.2.1 政策风险 |
2.2.2 信用风险 |
2.2.3 操作风险 |
2.2.4 利率风险 |
2.3 票据业务风险的管理 |
2.3.1 票据政策性风险的控制管理 |
2.3.2 票据信用风险的控制管理 |
2.3.3 票据操作风险的控制管理 |
2.3.4 票据利率风险的控制管理 |
第3章 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恒丰银行R分行简介 |
3.2 票据业务操作现状 |
3.2.1 操作概况 |
3.2.2 操作流程 |
3.3 票据业务操作存在的风险 |
3.3.1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的操作风险 |
3.3.2 商业汇票贴现业务的操作风险 |
3.3.3 商业汇票转贴现业务的操作风险 |
3.4 票据业务操作风险存在的原因 |
3.4.1 内部的原因 |
3.4.2 外部原因 |
第4章 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控策略与实施措施 |
4.1 操作风险管控的原则 |
4.2 操作风险管控策略 |
4.2.1 完善票据业务管理制度,细化票据业务操作流程 |
4.2.2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把控业务风险点 |
4.2.3 紧盯票据市场利率,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
4.2.4 把票据业务风险防范纳入全行案防工作体系 |
4.2.5 充分发挥总行票据业务风险预警作用 |
4.3 管控策略的实施措施 |
4.3.1 真正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 |
4.3.2 强化员工道德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
4.3.3 强化检查督导,确保票据业务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
4.3.4 严密业务程序操作,防止各类操作风险 |
4.3.5 加大票据业务的检查力度,强化执行力 |
第5章 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控预期效果及发展建议 |
5.1 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控预期效果 |
5.1.1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操作风险管控预期效果 |
5.1.2 商业汇票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管控预期效果 |
5.1.3 商业汇票转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管控预期效果 |
5.2 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发展建议 |
5.2.1 积极探索电子商业汇票,优化票据市场发展的技术支撑 |
5.2.2 加快票据业务产品创新为票据市场发展创造更好外部环境 |
5.2.3 加强票据市场的分析与预测 |
5.2.4 建立良好的票据市场的信用环境 |
5.2.5 实现票据贴现利率市场化 |
5.2.6 加强研发,加快票据理财产品创新 |
5.2.7 紧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思路 |
第6章 总结与研究不足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相关规制与研究综述 |
2.1 票据融资业务概述 |
2.1.1 2012年全年票据融资业务情况 |
2.1.2 票据融资业务分类 |
2.1.3 票据融资方式与流程 |
2.1.4 票据融资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 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相关规制 |
2.3 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业务风险及成因分析 |
3.1 票据融资业务市场风险 |
3.1.1 票据融资定价介绍 |
3.1.2 Shibor利率与票据利率的关联性 |
3.1.3 票据融资利率风险分析 |
3.2 票据融资业务操作风险 |
3.2.1 内部操作风险 |
3.2.2 外部操作风险 |
3.3 票据融资业务合规性风险 |
3.4 票据融资业务信用风险 |
3.4.1 银行的信用风险 |
3.4.2 企业的信用风险 |
3.5 票据融资业务声誉风险 |
3.6 产生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的外部因素 |
3.6.1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
3.6.2 资金供求矛盾与信贷管制 |
3.6.3 趋利原因 |
3.6.4 融资性票据的缺失 |
3.7 产生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的内部因素 |
3.7.1 某些商业银行风险意识薄弱 |
3.7.2 商业银行间的过度竞争 |
3.7.3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加强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
4.1 合理科学定价,避免市场风险 |
4.1.1 提升利率走势预见性 |
4.1.2 利率定价的系统和人力建设 |
4.1.3 合理配置票据资产 |
4.1.4 合理匹配同业存款 |
4.1.5 扩大金融同业票据流转渠道 |
4.1.6 差别定价 |
4.1.7 及时报价 |
4.2 规范票据操作,减低操作风险 |
4.2.1 强化操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0 |
4.2.2 规范票据融资业务操作流程 |
4.2.3 加强票据甄别能力 |
4.2.4 融合科技反假措施 |
4.2.5 票据犯罪风险识别与控制 |
4.3 加强合规性审查,杜绝合规性风险 |
4.3.1 贴现业务合规性审查 |
4.3.2 转贴现业务合规性审查 |
4.4 形成风险联防网络,实现信用共建 |
4.4.1 巩固社会征信体系 |
4.4.2 银行同业信用共建 |
4.4.3 社会联动巩固信用建设 |
4.5 强化声誉风险防范机制 |
4.6 提高票据融资业务的信息化水平 |
4.6.1 加强票据业务系统建设 |
4.6.2 构建票据信息平台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票据融资的现状与种类 |
(一) 票据贴现 |
(二) 票据质押融资 |
(三) 知识产权证券化票据融资 |
二、票据融资的风险 |
(一) 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产生的诈骗风险 |
(二) 洗钱等行为的融资性风险 |
(三) 民间票据融资的不规范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
(四) 信用评级机构不发达 |
三、票据融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
(一) 加强内部管理 |
(二) 推广使用电子票据 |
(三) 完善民间票据融资的规范性 |
(四) 加快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 |
(5)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现状 |
二、银行承兑汇票欺诈风险及其表现 |
(一) 无真实的商品贸易背景 |
(二) 制作“克隆”银行承兑汇票 |
(三) 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 |
三、银行承兑汇票欺诈原因分析 |
(一) 从外部看, 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社会大众对票据防伪, 防欺诈重视程度不够 |
(二) 银行内部管理混乱, 缺乏严密的内部制约制度 |
(三) 票据防伪技术有限等客观条件限制, 为票据欺诈提供可乘之机 |
(四) 银行内部从业人员主观因素影响, 出现道德风险 |
四、防范银行承兑汇票欺诈风险的对策 |
(一) 提高社会防范意识, 构建社会防堵体系 |
(二) 加强银行主体内部控制管理 |
(三) 改善票据防伪、防骗等技术手段 |
(四) 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6)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 技术路线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2.3 基本思路和方法 |
1.2.4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1.3 论文的预期价值 |
2 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及风险管理现状 |
2.1 票据融资业务概述 |
2.1.1 票据融资业务相关概念及功能 |
2.1.2 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分类及业务流程 |
2.2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
2.2.1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
2.2.2 发展票据融资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性 |
2.3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状况及相关案例 |
2.3.1 票据贴现业务主要风险及相关案例 |
2.3.2 转贴现业务主要风险及相关案例 |
2.3.3 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状况定量分析 |
3 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成因分析 |
3.1 票据融资业务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
3.1.1 票据融资业务信用风险的概念 |
3.1.2 票据融资业务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
3.2 票据融资业务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
3.2.1 票据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的概念 |
3.2.2 票据融资业务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 |
3.3 票据融资业务利率风险成因分析 |
3.3.1 票据融资业务利率风险的概念 |
3.3.2 票据融资业务利率风险产生的原因 |
3.4 票据融资业务政策风险成因分析 |
3.4.1 票据融资业务政策风险的概念 |
3.4.2 票据融资业务政策风险产生的原因 |
3.5 票据融资业务道德风险成因分析 |
3.5.1 票据融资业务道德风险的概念 |
3.5.2 票据融资业务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
4 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
4.1 票据融资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
4.1.1 树立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
4.1.2 多手段制约银行信用膨胀 |
4.1.3 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客户信用分级机制 |
4.1.4 加强与社会各界联动,建立健全票据融资业务风险信用体系 |
4.1.5 加强与监管机构沟通,力促完善法律法规 |
4.2 票据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
4.2.1 严格审查制度,从源头杜绝操作风险 |
4.2.2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
4.2.3 完善内控建设、健全风险监管机制 |
4.2.4 运用科技手段减少票据融资业务风险 |
4.3 票据融资业务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
4.3.1 加强利率走势的预测分析 |
4.3.2 提高利率定价水平 |
4.3.3 通过调整信贷规模,合理配置票据资产 |
4.3.4 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内控机制 |
4.4 票据融资业务政策风险管理对策 |
4.4.1 加强票据融资业务认知度,防范政策风险 |
4.4.2 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变化 |
4.4.3 加强贴现监管力度 |
4.5 票据融资业务道德风险管理对策 |
4.5.1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 |
4.5.2 严格票据买卖内控机制 |
5 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发展建议 |
5.1 调整票据融资业务运作模式 |
5.2 建立健全票据风险管理体系 |
5.3 依托科技手段,完善管理技术体系 |
5.4 调整绩效考核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成效 |
5.5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 |
5.6 创新求发展,推进票据融资业务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金融诈骗犯罪与企业防范——以票据诈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金融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 |
(一) 案发数量居高不下, 涉案金额大 |
(二) 诈骗手段日趋多样化和智能化 |
(三) 跨地域性增强, 呈国际化趋势 |
(四) 团伙作案、内外勾结作案突出 |
(五) 犯罪形式复杂化、隐蔽性强 |
二、金融诈骗犯罪的企业防范对策 |
(一) 完善内部安全控制机制 |
1. 健全业务运营机制 |
2. 提高技术防范水平 |
3. 强化内控机制 |
(二) 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
1. 提高人员业务操作水平 |
2. 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
3. 加强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 |
(三) 加大金融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力度 |
1. 完善金融机构之间的查询、查复机制 |
2. 建立金融机构之间定期防骗经验交流制度 |
3. 强化与客户企业、警方的合作 |
(8)现代银行票据诈骗分析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银行票据诈骗的特点和趋势 |
(一) 票据诈骗屡有发生且金额巨大 |
(二) 诈骗活动职业化、团伙化、规模化 |
(三) 作案手段多样化和智能化 |
(四) 涉案票据的种类呈多元化 |
(五) 跨区域案件增多且逐步向县域延伸 |
(六) 内外勾结的票据诈骗案件突出 |
二、银行票据诈骗的常见作案手法 |
(一) 伪造票据 |
(二) 变造票据 |
(三) “克隆”票据 |
(四) 打“时间差” |
(五) “调包”行骗 |
三、银行票据诈骗高危时段和易发地点 |
(一) 临近下班或节假日前夕是票据诈骗的高危时段 |
(二) 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银行网点易发票据诈骗案 |
(三) 人员、环境熟悉的机构也是票据诈骗的主要场所 |
四、银行票据诈骗的防范与对策 |
(一) 重视思想教育, 构筑防范票据诈骗的思想防线 |
(二) 完善内部控制, 及时堵塞工作中的风险漏洞 |
(三) 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识别真伪票据的业务技能 |
(四) 构建技术防线, 提高防范票据诈骗的技术手段 |
(五) 广泛开展宣传, 赢造防范票据诈骗的良好环境 |
(六) 加强部门协作, 发挥防范票据诈骗风险的合力 |
(9)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文章的结构 |
(四) 本文创新与不足 |
一、支付结算风险的概述 |
(一) 支付结算风险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支付结算风险的特征及类型 |
1. 支付结算风险的特征 |
2. 支付结算风险的类型 |
(三) 支付结算风险的计量 |
1. 基本指标法 |
2. 标准法 |
3. 高级计量法 |
(四) 支付结算风险的监测 |
1. 对风险原因的监测 |
2. 对风险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
3. 风险报告 |
(五) 支付结算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
1. 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
2. 商业银行的形象和信誉遭受破坏 |
3.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受到严重干扰 |
4. 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遭受影响 |
二、支付结算工具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分析 |
(一) 票据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分析 |
1. 票据业务的发展现状 |
2. 票据业务的风险分析 |
(二) 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
1. 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 |
2. 银行卡业务的风险分析 |
三、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的问题 |
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
2. 管理不到位 |
3. 科技技术落后 |
4. 考核激励政策不合理 |
5. 信息披露严重不足 |
6. 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 |
(二) 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成因分析 |
1. 主观方面的原因 |
2. 客观方面的原因 |
四、国外支付结算风险管理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
(一) 美国和欧盟在防范支付结算风险方面的管理实践 |
1. 具有完备的支付体系法律框架 |
2. 具备完善的灾难备份系统[27] |
3. 建立多样化的非现金支付体系 |
4. 加强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 |
(二) 国外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1. 国际清算银行对支付结算风险的管理 |
2. 美国支付清算系统的管理实践 |
3. 花旗集团对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管理实践 |
五、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对策建议 |
(一) 健全我国支付结算方面的法律体系 |
1. 尽快完善支付结算业务的法律、法规配套建设 |
2. 制定支付结算组织的管理办法 |
3. 制定相关的新型电子支付工具法律 |
(二)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
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消除潜在风险 |
2. 疏通信息交流渠道,规范内控制度 |
(三)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
(四) 构筑社会防范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浅谈银行票据诈骗的形成因素及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票据诈骗的类型与常用犯罪手段分析 |
1. 伪造票据。 |
2. 变造票据。 |
3. 犯罪分子在非法取得他人票据后, 对根据正常商品交易签发出 |
4. 冒充身份非法提款。 |
二、票据诈骗的形成因素 |
1. 金融业对票据的相关法制体系尚未完善。 |
2. 社会对银行票据诈骗的防范意识较差。 |
3. 银行机构账户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章不循, 违规操作; |
4. 银行的相关技术手段落后, 票据辨别防伪水平不高, 且票据查询程序不规范。 |
三、票据犯罪的相关防范措施 |
1. 建立健全相关的票据管理法制法规。 |
2. 在全社会进行银行票据诈骗的防范意识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防骗防范意识与认知水平。 |
3. 完善银行内控机制, 强化银行内部管理, 严格管理程序与操作流程。 |
4. 加强票据防伪技术的研究, 充分利用信息核心技术手段规范相关业务程序。 |
四、票据诈骗及其风险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当事人法律风险防范 ——以票据诈骗案件为视角[D]. 元跃. 山东大学, 2020(02)
- [2]恒丰银行R分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 王茹. 大连海事大学, 2016(10)
- [3]商业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王毅. 内蒙古大学, 2013(01)
- [4]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风险防范[J]. 王晓东. 对外经贸实务, 2013(10)
- [5]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J]. 吴越.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08)
- [6]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王璐. 云南大学, 2012(05)
- [7]金融诈骗犯罪与企业防范——以票据诈骗为例[J]. 童伟华,武良军.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1(04)
- [8]现代银行票据诈骗分析与防范[J]. 高鹤. 现代商业, 2011(15)
- [9]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与对策研究[D]. 田登. 吉林财经大学, 2011(05)
- [10]浅谈银行票据诈骗的形成因素及防范措施[J]. 吴凯阳. 现代经济信息,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