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业”不应再提

“民族工业”不应再提

一、“民族工业”不宜再提(论文文献综述)

竟辉[1](2018)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思潮作为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民众心理的显示器和价值观念的调适仪,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个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繁荣产生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对内思想解放程度的跃升、自由舆论平台的拓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机会的增多、融入全球市场的加速,为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和广阔空间。一时间,个体与国家、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兼而有之的社会思潮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擘画了一幅异彩纷呈的景象。然而,社会思潮并不是人们心理动向和思想观点的单纯再现,其鲜明的阶级立场、明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政治诉求、系统的制度安排决定着它必然会向国家政策乃至国家政权渗透抑或侵蚀。在犹如万花筒般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就是衍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并有着强烈意识形态倾向和确定政治制度意向的社会思潮。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程度和思想分化裂度的不断加深,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围绕国内社会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这一激烈论战在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从宏观层面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担心忧虑和认识分歧,也从微观层面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间复杂尖锐的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可以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之争,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关键时刻发生的一次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思想交锋。双方在体制内外、官方民间都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也都试图通过遮蔽、解构甚至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而为中国社会发展寻找出路。但由于二者在方案设计上脱离中国发展实际,在利益关切上疏离广大人民群众,在价值理念上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因而弥漫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毋庸置疑,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较量已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客观事实。通过对中西方自由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学理概述,阐释了中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流变过程,同时分析了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和心理基础,从而展现了中国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中国新左派思潮与西方新左派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发展脉络、存在形式和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嬗变历程、表现样态,能够从中发掘和总结出某些规律性特点。诚然,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演进所凸显的只是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多样化图景的冰山一角。在这个多样化图景中,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并非孤立的个体,二者同其他社会思潮存有密切联系。我们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在基本立场、现实评价、政治主张等方面相对立,但并不排斥它们在意识形态、社会变革、现代建构和问题意识等方面有融通之处。反观20余年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其深刻的论争背景、宏大的论争主题、丰富的论争内容和嬗变的论争过程向人们呈现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纷争乱象。总体来看,无论是在理论的完整性方面,还是在实践的操作性方面,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都包含着太多的价值变量,它们针对的虽是同样的中国问题,却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关怀。囿于各自理论逻辑的依附性、政治逻辑的排他性和思维逻辑的教条性,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既有理论主张上的误区和偏差,也有价值认知上的分野和悬殊。这主要表现在如何看待中国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模式、社会性质、改革开放、自由平等和全球化进程上。显而易见,这种内在的价值裂变向人们揭示了中国自由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新左派思潮非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为此,我们有必要再次审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地位和实然境遇,从比较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各自价值诉求的视角出发,整体上把握二者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离合关系,继而重点剖析和论证它们潜在的意识形态危害。然而问题在于,对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价值评价都要结合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的阶段来进行。众所周知,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正遭受着思想分化、共识瓦解的阵痛。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论战的发生和发展,正好从某个侧面印证了这种阵痛背后所隐藏着的思想资源的短缺、匮乏。所以,面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不仅要善于剥离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糟粕成分,努力规避它们的话语陷阱;而且还要勇于汲取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有益资源,准确把握它们的发展动向,通过不断对其价值整合,使之更好地契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但从根本上说,要跳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窠臼,突破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意识形态藩篱,除了必要的价值批判和资源借鉴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层面予以超越。这就要求我们从原则遵循、方法探求和目标建构三个方面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在高擎改革开放旗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彻底化解自由主义走“改旗易帜邪路”、新左派思潮走“封闭僵化老路”的风险。

于璐[2](2013)在《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法宝之一。张闻天是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核心领导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制定者之一,他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不仅提出了不少极具前瞻性的统战思想,而且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统战实践,为我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张闻天始终从思想上和实践上不断推动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九一八”事变之后,”左”倾冒险主义仍然在党内拥有很大影响,张闻天批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准确把握了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基本形势,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除了思想上的桎梏。在瓦窑堡会议之后,张闻天适时提出“逼蒋抗日”和“民主共和国”口号,并且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在实践上,他积极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张闻天主张批判王明右倾错误,认为抗日民族战争具有持久性。他提出要在保持党的独立性前提下,有区别的地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张闻天是我党较早地关注文化统一战线的领导人之一,他认为文化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动力之一,也是抗战建国的威力巨大的文化武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建立和完善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等,凝聚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团结最多最强的力量。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建国后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条件,梳理了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具体内容,探究了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希望为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寻找一些可借鉴之处。

汪远忠[3](2013)在《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引起了政府、学界和各方人士的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农民工被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并未真正融入城市,存在着社会身份和实际利益的矛盾,农民工受歧视是因为其自身素质问题,归根结底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问题,农民工权益缺失是当前农民工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首先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政治地位,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化中找到一条农民工市民化的合理路径。论文试图从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变迁的视角探寻农民工的出现对我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农民工利益建构行动的逻辑中思考农民工的命运和我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路径的合理模式。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是全文的一般性引介。包括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主要核心概念的界定,总体理论框架的确立,研究方法说明等内容。第二章分析我国农民工利益建构的社会转型背景。文章认为,从元政策的角度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改革开放政策事实上形成了对农民工产生的历史性安排,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既存在着后发优势,又存在着一些突出的不利因素;社会转型复杂性要求必须理性选择社会转型的路向,我国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基于比较优势战略的渐进式发展、效率优先的发展策略;外资引入与产业转移、农村改革的成功、沿海地区城市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政策的调整、经济结构偏差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民工潮的兴起。第三章分析农民工个体利益行动。文章认为,个体建构是农民工从个体利益出发的一种行动,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流动逻辑中反映了农民工个体利益建构的必然性。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可以用“乡—城”人口流动模式、“推—拉”理论、“理性人”理论进行解释;农民工主要流向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流向服务性行业,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开放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常态化、自发性,农民工流动的规模性、农民工的回流本质上都是农民工的生存策略。第四章分析农民工群体利益的建构。文章认为,农民工的阶层化是由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体现出来,在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建构中,形成了反映农民工利益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农民工阶层存在着内部分化,表明农民工既是一个利益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又是一个内部利益差异性较大的群体;随着经济收入差异的增加,农民工阶层分化呈现加剧态势;农民工的代际分化和断裂对农民工阶层利益构建产生深刻影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广泛受损,使得农民工的维权抗争从经济维权到政治抗争,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个体维权到集体维权、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的复杂过程。第五章分析农民工利益行动的社会空间。文章认为,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进城农民工边缘化的趋势,形成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弱势地位: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错综复杂,市民对农民工既认同又排斥;强资本弱劳力下的劳资关系需要协调;农民工存在市民化的困境。农民工对乡村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农民工与土地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农民工与乡土社会经济生活不同的景象。主流传媒对农民工形象的文化建构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正在扭转社会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第六章分析农民工政策的演进逻辑。文章认为,中央农民工政策话语权威性建构了农民工利益,中央农民工政策总体思路是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也有利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但在具体某些阶段,也有一定的忽视农民工正当利益诉求的教训。城市政府对于农民工流入的心情是复杂的,流出地政府大都肯定农民工外出的意义,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帮助农民工。中央新政策更趋向于理性,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民工问题上的政策博弈将有加剧的趋势,由于地方政府拥有信息优势,在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不合作博弈关系中占据优势。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中央政策中存在着地方性表达的利益需要,实现了对政策利益的操纵化。第七章是结论与思考。文章认为,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关键在于需要正确把握农民工问题的本质;农民工是一种社会转型的可能性因素,在社会转型没有完成之前,农民工的利益行动不断改变着社会转型的既有形态,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及其行动路向包含着丰富的社会转型的信息。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各利益主体参与协调,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激励机制,从而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杨天平[4](2013)在《中国教育方针研究百年》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中国的教育方针研究,肇始于清末各类新式学堂的丛立,主要探讨要不要制定全国统一的立学宗旨等内容。民国时期,主要探讨教育方针如何表述、如何服务三民主义等内容。20世纪中叶以后,教育方针的研究揭开了新篇章。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探讨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性质、任务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诸内容。后期主要研究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正误及其存废、教育方针的表述及其诠释等内容。系统梳理教育方针百余年的研究历程及其成败得失,不仅是中国特色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而且也有助于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活动提供宽深的学理支持。

何方[5](2011)在《漫长的过程 沉重的代价——和平与发展时代问题十讲(之二)》文中提出第四讲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和平与发展时代特征的界定正像作为时代特征的战争指世界战争一样,这里说的和平是指世界和平,也就是不打世界大战。世界和平也是指主要大国之间没有打仗。除了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一国的内战或局部战争打得再大再久,也不

张文化[6](2011)在《葡萄牙共产党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今年是葡萄牙共产党(以下简称葡共)建党90周年。当前拥有近11万党员的葡共①,是葡萄牙的第三大党,西欧共产党中仅次于法国共产党(以下简称法共)的第二大党,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90年来,葡共为在葡萄牙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进行了艰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点对葡共的社会主义观和现阶段的“先进民主”纲领进行系统阐述和理论评析。全文除绪论之外,共分为葡共探索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演进、葡共的社会主义观与现阶段的“先进民主”纲领、葡共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葡共理论与实践儿个基本问题的理论评析、葡共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前景展望等五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现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一部分,根据葡共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以理论发展和纲领政策的调整为主线,把葡共90年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反法西斯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1921.3—1974.4);“四月革命”后的民主改革时期(1974.4—1975.11);争取“民主替代”和建立救国民主政府时期(1975.11—1988.12);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时期(1988.12—),详细阐述了葡共探索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演进过程。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葡共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三个主要支柱”、葡共现阶段“先进民主”纲领的立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先进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葡共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为可靠的前景,但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模式,葡萄牙的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独创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十月革命的普遍历史意义以及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就和经验教训、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是这一理论主张的“三个主要支柱”。1974年的“四月革命”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葡萄牙以自由和社会进步为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但由于“四月革命”是一场未尽的革命,因此,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实现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文化民主在内的“先进民主”而斗争。葡共认为,“先进民主”纲领虽然是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但“先进民主”的实现将为葡萄牙走向社会主义创造有利条件。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葡共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和方式实现“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问题。葡共认为,在葡萄牙实现“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不排除非和平的方式,但主要是通过和平民主的方式,把议会斗争与群众斗争结合起来,进行和平过渡。实现和平过渡的先决条件是“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党”,增强葡共在社会、政治和选举中的影响力,并确保其参与政府执政;实现和平过渡的基本政策是构建社会联合体系,建立反帝反垄断的社会阵线。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对葡共与法共等共产党的比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葡共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先进民主”纲领、实现“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策略思想、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几个基本问题在理论上予以评析。认为葡共与苏东剧变后理论政策调整较大的法共等相比,更多地坚持了党的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这是葡共能够经受住风险考验,进行稳健探索的重要保证;葡共在调整变革中提出的诸如主张搞多党制、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特征、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和平民主方式走向社会主义、发展党内民主等理论主张,有些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而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有些还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对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并从中得到理论借鉴和有益启示。第五部分,认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处于低潮、葡萄牙多党议会民主制的现状、葡共自身建设存在的困境等因素,制约着葡共的发展,“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艰巨的任务;而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定程度的复兴为葡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葡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已经走出低谷的发展现状,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为葡共实现“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党”的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昱[7](2010)在《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领域的新课题,本研究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民工融城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我国社会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在融城过程中产生了思想和行为上的诸多困境,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剖析农民工融城时的各种障碍,尤其是心理文化的深层次原因,旨在构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农民工融城所适应的制度性构想,促进城乡和谐、工农和谐、人际和谐,发展先进文化、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转型期特点,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主体,综合运用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采取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实地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笔者从事农民工问题研究多年,在运用文献研究法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民工方面的文献资料,在长沙、株洲、湘潭、常德等地针对相关农民工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问座谈,积累了大量实证资料,尤其关注了新生代农民工、女性农民工这两个特殊群体。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立项主持了三项相关省级课题,即《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城问题研究》、《中国农民工“融城”中的心理障碍及其矫正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本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关于农民工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家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按历史逻辑线索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相关政策的演变情况;对英国、美国等国外农民工的德育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以获得相应的启发和借鉴。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较务实,机制较完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针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等现实困境,着重分析了制约农民工和谐融城的二元化城乡分割制度和农民工自身素质及其他社会因素,并对当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思想形态和现阶段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进行了剖析,从改善农民工融城制度、优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完善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路径构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分别深入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的融城问题。由于社会性别不公平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女性农民工的分工模式存在陈规定型,在城市生存中日益趋向边缘化。解决好女性农民工的融城问题,对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及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农民工的主体,更是我国产业工人的生力军,事关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攸关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社会管理者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

张勇[8](2006)在《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安全是一国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于国际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异常的货物、技术、服务进出口等外部因素导致的一国产业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一部总编性、综合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安全法》,做为维护中国经济主权和产业安全的一项制度性保障和安排,对于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运用和创造性应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在既定时间维度下的不同产业、不同空间、不同法律诱因构成的“三维等分”分析法,为产业安全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实用的研究范式。并据此,回顾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产业安全理论、法律制度及其演进历程,并对明清以来的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及实践进行了总结。本文首次将产业安全定义为一种财产权,具有普通法意义上所有属性。这样将复杂的产业安全问题转化为讨论:产业安全的权益主体、权益存在、权益损害和权益救济、以及监督成本。从这一点出发,建立了与制度经济学的联系,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在产业安全法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性提出了产业安全具有外部性,产业损害的预防成本是可计量的,且存在最优保护制度,并由最优交易原则所确定的一般性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和法的经济学分析,对传统产业安全理论及法律制度进行了扬弃,独创性的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产业安全观和产业安全法律的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历时四个月,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社会学调查活动。以期更好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安全法律,并保障其充分实施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基于中国目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以及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经验,从实证的角度佐证、厘清了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立法目标、调整对象和内容、基本原则以及立法的总体框架、体例等理论问题。同时科学的回答了立法模式、立法途径、执法机构等现实问题。为政府机关、立法工作者和其他学者,以及关心产业安全的人士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的资料。这次问卷调查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第一次就某一立法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所做的法律社会学调查。

刘立均,鞠志萍[9](2002)在《国企改革攻坚致胜关键解析》文中提出一、坚信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主张,是打好最后关头国企改革攻坚战的理论基础与精神支柱

贾保华[10](2001)在《重新定义和理解“民族工业”》文中研究说明 中国入世的前景除了给人们带来喜悦,还带来了思考:关于"民族工业"或"民族产业"的议论就是一例。针对入世后"洋货"大举进入的前景,不少人士都公开或婉转地表明了一种忧虑,即民族工业究竟能"抵抗"多久?对此,有些着名专家学者指出:"民族工业这个说法已经过时,不宜再提。"其理由是:"民族工业的说法在建国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是合适的,但现在虽然内涵与过去比有了变化,但相比较于世贸组织的精神,显然是不合适的。为此,他们建议改用"境内产业"一词。因为它"不仅包括国有企业,还包括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等一切在中国境内存在的、为中国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产业。对待它们应当一视同仁,这是世贸组织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个建议给我们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二、“民族工业”不宜再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工业”不宜再提(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根本内容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拟有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西语境下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新左派思潮
    2.1 西方自由主义的源流与意蕴
        2.1.1 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2.1.2 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演进
        2.1.3 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硬核
    2.2 中国自由主义的流变与命运
        2.2.1 中国自由主义的百年流变
        2.2.2 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实质
        2.2.3 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命运
    2.3 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考察
        2.3.1 新左派思潮由来与概念
        2.3.2 新左派思潮的理论依据
        2.3.3 新左派思潮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3.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缘起发展
        3.1.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生成环境
        3.1.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3.1.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四重面貌
    3.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缘起发展
        3.2.1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
        3.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嬗变历程
        3.2.3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表现样态
    3.3 两大社会思潮呈现的规律性特点
        3.3.1 理论根基的依附性
        3.3.2 实践取向的政治性
        3.3.3 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3.3.4 价值理念的排他性
        3.3.5 认知方法的教条性
第四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现实定位
    4.1 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一般图景
        4.1.1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萌生及其特征
        4.1.2 自由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相互关系
        4.1.3 新左派思潮与其他社会思潮之关联
    4.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融通
        4.2.1 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属性
        4.2.2 社会变革: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论域
        4.2.3 现代建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主旨
        4.2.4 问题意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共同心理
    4.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
        4.3.1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背景
        4.3.2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主题
        4.3.3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内容
        4.3.4 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论争过程
第五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裂变
    5.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误区
        5.1.1 经济领域推崇“三化政策”
        5.1.2 政治领域宣扬“宪政民主”
        5.1.3 文化领域存有“崇洋心态”
        5.1.4 意识形态领域主张多元化
        5.1.5 民生领域倡导“福利个人化”
        5.1.6 价值观领域标榜“普世价值”
    5.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偏差
        5.2.1 追求绝对平等
        5.2.2 拒斥市场经济
        5.2.3 钟爱全面民主
        5.2.4 鼓吹历史虚无观
        5.2.5 反对全球化进程
        5.2.6 鼓吹新改革开放观
    5.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价值分野
        5.3.1 崇拜市场与反对市场的力量博弈
        5.3.2 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不同偏爱
        5.3.3 文明趋同论和距离论的口舌之辩
        5.3.4 自由优先或平等至上的情感纠结
        5.3.5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间的内在张力
        5.3.6 社会性质上姓社姓资的定性分歧
第六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
    6.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心任务和多重困境
        6.1.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
        6.1.2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任务
        6.1.3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困境
        6.1.4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要求
    6.2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同主流意识形态关系辨析
        6.2.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
        6.2.2 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
    6.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意识形态危害的主要表现
        6.3.1 抽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6.3.2 恶化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6.3.3 消解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6.3.4 弱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6.3.5 争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网络阵地
第七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应然启示
    7.1 竭力规避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话语陷阱
        7.1.1 促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7.1.2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7.1.3 深化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的互动
        7.1.4 健全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7.1.5 拓展公民合理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7.1.6 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扞卫国家主权
    7.2 合理借鉴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理论资源
        7.2.1 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7.2.2 以人民民主为目标统摄政治实践
        7.2.3 以思想争鸣为遵循推动文化繁荣
        7.2.4 以共享共富为导向引领社会改革
        7.2.5 以反腐倡廉为抓手维护党的形象
        7.2.6 以问题回应为契机增进话语认同
    7.3 准确把握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发展动向
        7.3.1 场所分布的多域化
        7.3.2 表现形式的学术化
        7.3.3 政治诉求的公开化
        7.3.4 传播路径的网络化
        7.3.5 受众对象的低龄化
第八章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的实然超越
    8.1 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始终高擎改革旗帜
        8.1.1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8.1.2 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方法
        8.1.3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目标
        8.1.4 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
        8.1.5 优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外环境
    8.2 多元社会思潮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8.2.1 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
        8.2.2 创新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民主形式
        8.2.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8.2.4 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
        8.2.5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8.2.6 改善和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模式
    8.3 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8.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8.3.2 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8.3.3 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8.3.4 强化理论学习宣传教育
        8.3.5 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
        8.3.6 坚决与错误思潮作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力量与中国社会阶级状况
        四、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国情
    第二节 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战争和同盟的思想
第二章 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张闻天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一、反思和批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二、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系统阐述
    第二节 瓦窑堡会议后张闻天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
        二、调整政策,提出“逼蒋抗日”和“民主共和国”口号
        三、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
        四、积极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三节 卢沟桥事变后张闻天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
        一、反思和批判王明右倾错误
        二、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
        三、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
        四、关于全民族抗战和抗战的持久性
第三章 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地位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二、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统一战线是党增强凝聚力的保证
        二、协调政党关系是统战工作的关键
        三、重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现象研究
        (二)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研究
        (三) 关于农民工与社会转型的研究
        (四) 关于农民工与社会发展的研究
        (五) 简要评述
    三、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 分析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三) 资料搜集
第二章 社会转型:农民工利益建构的背景
    一、改革开放与后发现代化
        (一) 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元政策
        (二) 后发现代化
    二、社会转型的路向选择
        (一) 社会转型的复杂性
        (二) 中国社会转型路向的理性选择
    三、民工潮的兴起
        (一) 外资引入与产业转移
        (二) 民工潮的兴起
第三章 农民工的个体利益行动
    一、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
        (一)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农民身份底层化
        (二)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利益状况分析
        (三) 农民的生存问题
    二、动机:农民工利益行动的理论阐释
        (一) 乡—城人口流动(rural-urban migration)模式
        (二)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
        (三) 理性人理论(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
    三、农民工个体利益行动的状态分析
        (一) 农民工流向选择分析
        (二) 农民工的流动状态分析
        (三) 农民工的回流
第四章 农民工群体利益的建构
    一、农民工的阶层化
        (一)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
        (二) 农民工阶层的内部分化
    二、农民工的代际更替
        (一) 农民工的代际差异
        (二) 农民工代际更替的影响
    三、农民工的维权抗争
        (一) 农民工的经济维权
        (二) 农民工权益问题的政治化
        (三) 农民工的政治抗争
第五章 农民工利益行动的社会空间
    一、城市社会与农民工
        (一) 进城农民工的被边缘化
        (二) 农民工与市民的对视
        (三) 企业(雇主)与农民工的矛盾
        (四)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
    二、农民工与乡村社会
        (一) 农民工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 农民工与土地的利益关系
    三、农民工形象的文化建构
        (一) 农民工典型形象的媒体建构
        (二) 从缺失到凸显:主流传媒与农民工形象构建
第六章 农民工政策的演进逻辑
    一、中央政权的农民工政策和策略
        (一) 国家农民工政策的演进
        (二) 中央农民工政策的策略分析
    二、地方政府的农民工政策和策略
        (一) 流入地政府与农民工
        (二) 流出地政府与农民工
    三、政策博弈与农民工利益的操纵化
        (一)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
        (二) 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策博弈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一、农民工利益建构的基本结论
        (一) 农民工现象与问题本质上是利益行动的结果
        (二) 农民工利益建构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三) 农民工利益建构取决于农民工与农民、城市居民等阶层的利益比较
        (四) 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制度性规定与市场规则的共同作用
    二、农民工利益建构分析的思考
        (一) 农民工现象的必然性
        (二) 农民工问题的本质
        (三) 农民工利益行动与中国社会转型
    三、农民工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一) 我国社会转型的的目标
        (二) 社会转型的层次和状态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国教育方针研究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晚清时期的教育宗旨研究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宗旨研究
三、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研究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方针研究
    (一) 关于教育方针正误及其存废的研究
        1.教育方针正误的辩论。
        2.教育方针存废的争议。
    (二) 关于教育方针内容及其表述的研究

(5)漫长的过程 沉重的代价——和平与发展时代问题十讲(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四讲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
    和平与发展时代特征的界定
    两个时代的交替
    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特征的根据
第五讲:我们在时代判断上的沉痛教训
    对时代误判是国际共运的普遍现象
    中国对时代的判断
    错误的时代判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第六讲对时代特征判断的拨乱反正
    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有个过程
    邓小平对时代特征的探索和认定
    对时代特征认识的不足影响到拨乱反正的不彻底

(6)葡萄牙共产党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目的
    (二) 研究现状
    (三)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一、葡共探索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演进
    (一) 反法西斯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1921.3—1974.4)
    (二) "四月革命"后的民主改革时期(1974.4—1975.11)
    (三) 争取"民主替代"和建立救国民主政府时期(1975.11月—1988.12)
    (四) 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时期(1988.12—)
二、葡共的社会主义观与现阶段的"先进民主"纲领
    (一) 葡共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1.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般界定
        2. 葡萄牙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 葡共社会主义观的"三个主要支柱"
        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2.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3. 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三) 葡共现阶段"先进民主"纲领的立论基础
        1. "四月革命"对葡萄牙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 "四月革命"后葡萄牙基本国情的重大变化
    (四) 葡共现阶段"先进民主"纲领的主要内容
        1. "先进民主"纲领的政治民主
        2. "先进民主"纲领的经济民主
        3. "先进民主"纲领的社会民主
        4. "先进民主"纲领的文化民主
        5. "先进民主"纲领的对外政策
    (五) "先进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1. "先进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区别
        2. "先进民主"与社会主义的联系
三、葡共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与基本政策
    (一) "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党",确保参与政府执政
        1. 坚持基本特征,保持党的独立性
        2.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
        3. 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凝聚力
        4. 加强群众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力
    (二) 构建社会联合体系,建立反帝反垄断社会阵线
        1. 构建社会联合体系,建立反帝反垄断社会阵线的现实依据
        2. 构建社会联合体系,建立反帝反垄断社会阵线的基本主张
四、对葡共理论与实践儿个基本问题的理论评析
    (一) 对葡共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评析
        1. 葡共思考和设计未来社会蓝图的基本特点
        2. 葡共社会主义观的民主"价值追求"评析
        3. 葡共社会主义观的"制度特征"评析
    (二) 对葡共"先进民主"纲领的理论评析
        1. "先进民主"纲领的基本特点
        2. "先进民主"实现形态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评析
    (三) 对葡共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策略思想的理论评析
        1. 对葡共主要通过和平民主方式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评析
        2. 构建社会联合体系,建立反帝反垄断社会阵线的基本特点
    (四) 对葡共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理论评析
        1. 坚持党的基本特征,保持党的独立性是葡共的立身之本
        2. 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是葡共的活力之源
        3.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葡共的兴党之策
五、葡共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前景展望
    (一) 葡共发展面临的困境
        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处于低潮
        2. 葡萄牙"不完全的两党制"基本稳定
        3. 葡共自身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葡共发展的前景展望
        1. 葡共发展的历史契机与有利环境
        2. 葡共发展的坚实基础与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价值
    0.2 相关研究现状
        0.2.1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的和谐问题研究
        0.2.2 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有关农民工的政策
    1.1 农民工和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1.1.1 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1.1.2 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
        1.1.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1.2 我国农民工相关政策的演变情况
        1.2.1 限制阶段:1949~1977年
        1.2.2 调整阶段:1978~1989年
        1.2.3 引导阶段:1990~2001年
        1.2.4 和谐阶段:2002年至今
    1.3 国外农民工道德教育的借鉴
        1.3.1 英国
        1.3.2 美国
        1.3.3 古巴
        1.3.4 巴西
        1.3.5 南非
第二章 农民工融入城市与构建和谐社会
    2.1 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问题的关系
        2.1.1 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2.1.2 农民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2.1.3 农民工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
    2.2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实困境分析
        2.2.1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经济层面问题
        2.2.2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层面问题
        2.2.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心理文化层面问题
    2.3 二元化城乡分割制度是农民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
        2.3.1 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制度安排失当
        2.3.2 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
        2.3.3 农民工相关制度政策发展滞后
    2.4 农民工群体自身因素是阻碍其融入城市的直接原因
        2.4.1 自身素质的局限
        2.4.2 组织群体的无序
        2.4.3 思想政治意识后进和法制观念淡薄
    2.5 其他社会因素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约因素
        2.5.1 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认知冲突
        2.5.2 城市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的局限性
        2.5.3 公共管理的缺失、舆论氛围的偏差
第三章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消解路径
    3.1 当前农民工融入城市中的思想形态及分析
        3.1.1 农民工融城中思想认识的积极方面
        3.1.2 农民工融城中思想认识的消极方面
    3.2 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3.2.1 教育者系统化程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整合
        3.2.2 受教育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
        3.2.3 教育介体有待改进和完善
        3.2.4 教育环体应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并重
    3.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路径
        3.3.1 实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路径
        3.3.2 优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3.3.3 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3.3.4 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
        3.3.5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问题及思想政治教育
    4.1 新生代农民工概述
        4.1.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4.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
        4.1.3 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背景
    4.2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
        4.2.1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义
        4.2.2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所面临的问题
    4.3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问题的对策
        4.3.1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
        4.3.2 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4.3.3 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4.3.4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
        4.3.5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章 女性农民工融城的现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
    5.1 女性农民工融城中的群体特征
        5.1.1 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本情况
        5.1.2 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性别分工模式
    5.2 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实问题分析
        5.2.1 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生存障碍解析
        5.2.2 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心理障碍解析
    5.3 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5.3.1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5.3.2 以制度为保障,维护女性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5.3.3 加强培训,提高女性农民工综合素质
        5.3.4 发挥妇联组织、工会组织及社区的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框架、路径和方法
    三、贡献与创新
第一章 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引言: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
        一、西方经济安全研究综述
        二、国内经济安全研究的进展情况
        三、产业安全研究范式的提出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安全理论
        一、传统产业安全的概念
        二、经济全球化与传统产业安全理论的扬弃
    第三节 新产业安全理论与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一、产业安全的新概念
        二、新产业安全观的内涵
        三、新产业安全观的外延
        四、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概念
    第四节 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政治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二、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三、法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四、关于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理论基础的一般性结论
第二章 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及其演进
        一、一战之前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二、一战到二战之间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三、二战后到80 年代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四、80 年代至今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第二节 典型美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分述
        一、反倾销制度
        二、保障措施制度
        三、行政“快车道”(fast-track)
        四、对外谈判制度
    第三节 美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特点
        一、美国钢铁产业保护历程引起的思考
        二、产业界的角色
        三、执法机构分工协调
        四、美国三权角色:制衡与促进
    第四节 欧盟和日、韩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综述
        一、欧盟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二、日本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三、韩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第三章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社会学调查
    第一节 晚近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及实践综述
        一、经济主权逐渐衰落的明清阶段
        二、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逐渐兴起的民国阶段
        三、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封闭的28 年
        四、产业安全法律逐步受到重视的改革开放阶段
    第二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状况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三节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二、被调查者反映产业安全法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被调查者有关产业安全立法的建议
    第四节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总体建议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总体性建议
第四章 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安全法》的设想
    第一节 中国产业安全总体状况分析
        一、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现状
        二、中国重点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三、中国服务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分类
        五、中国产业安全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可行性
    第三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总体构想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模式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主体及调整对象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的调整内容
        五、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主体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种类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归责原则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后果
        五、中国产业安全法的诉讼时效
    第五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框架、体例及立法方式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框架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体例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方式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相关保障体系
第五章 中国产业安全法重点问题研究
    第一节 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法律制度
        一、美加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法律制度演进历程
        二、美加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三、中国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的立法建议
    第二节 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一、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服务贸易:高开放水平与弱竞争力的矛盾
        三、中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的现状
        四、构建中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的设想
    第三节 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一、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概念
        二、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际借鉴
        三、中国边境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建议
        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几个热点问题
    第四节 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的概念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国际借鉴
        三、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设计
        四、构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关键
        五、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法律制度的展望
    第五节 国家产业损害预警制度
        一、国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概念
        二、国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国际借鉴
        三、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法律渊源:情势变更原则
        四、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在贸易救济法律中的作用和效力
        五、中国产业损害预警制度展望
第六章 结论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律理论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建议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立法框架(建议稿)
第七章 附录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立法框架(建议稿)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状况调查问卷
    三、主要参考文献

四、“民族工业”不宜再提(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D]. 竟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12)
  • [2]张闻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于璐. 吉首大学, 2013(03)
  • [3]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D]. 汪远忠.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中国教育方针研究百年[J]. 杨天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5]漫长的过程 沉重的代价——和平与发展时代问题十讲(之二)[J]. 何方. 社会科学论坛, 2011(10)
  • [6]葡萄牙共产党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文化.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7]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 李昱. 中南大学, 2010(01)
  • [8]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D]. 张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9)
  • [9]国企改革攻坚致胜关键解析[J]. 刘立均,鞠志萍. 环渤海经济了望, 2002(06)
  • [10]重新定义和理解“民族工业”[J]. 贾保华. 科学新闻, 2001(30)

标签:;  ;  ;  ;  ;  

“民族工业”不应再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