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居住行为与城市住区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边雨[2](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刘婷婷[3](2021)在《西安老旧小区改造户外适老环境设计研究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居家养老”时代背景下,西安市即将快速步入老龄化的发展阶段,西安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成为当地养老建设的重要环节。退休老年人是老旧小区适老环境的主要使用者,而他们活动的户外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社区为例,以“完整社区”理念、“海绵城市”等国家政策为背景,以“老旧小区改造”相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通过对南院社区的户外适老环境进行现状调研,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相关方法,从使用功能、物理环境、视觉及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等层面分析南院社区适老性现存问题并提出改造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分五个部分,第二章是文章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住区内老年人的行为空间理论、行为空间尺度、老年人在空间中活动的规律性、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特性等相关研究,为后文南院社区内户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通过分析南院社区整体现状和场地使用情况、户外环境构成要素完成实地调研,实现对该社区“不适老”现状问题的诊断;第四章主要对南院社区中老年人的户外行为进行现状调研,通过行为注记法得出他们的行为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通过使用后评价法对他们关于南院社区的场地满意度和环境需求进行调研,得出影响行为的适老环境设计相关要素;第五章阐述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依据改造目标、改造原则,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措施,提炼出改造要素;第六章是南院社区户外适老环境相关节点的适老化提升部分。选取六个代表性的行为偏好空间作为改造重要节点,分别从节点的场地现状、适老化总体设计及功能分析、适老化细部设计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完成对南院社区内部户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提升。本文通过对南院社区老年人的户外行为进行观察及分析,为解决南院社区适老环境户外景观“适老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优化策略,得到以下三个研究结论:(1)通过行为注记,总结出南院社区不同的空间形态与其承载的特定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指导后期的老旧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应根据场地的空间形态,完善相关设施要素。(2)运用适老化改造要素,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改造措施并应用于改造实践。同时,也为同一时期建设的、高校背景下的、单位制老旧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做出了实践参考,完善并补充了适老化改造体系。(3)老年人行为研究中引入了日照分析,结合行为注记,准确判定了老年人行为偏好空间的分布,为今后老旧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区域的选择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孟雪[4](2020)在《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少年儿童群体,其中近1.8亿儿童居住在城市中。关注儿童权益,创造适宜他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2016年,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现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新生人口的生育与抚养。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儿童福利相关基本需求获得不断释放,并对儿童居住生活的物质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城市儿童面临着健康水平下降、伤害事故频发、自然观缺失与心理问题等多重危机。如何调整资源配置与改善环境质量,营建儿童支持性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以承载儿童日常生活的住区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住区空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优化思路与改善对策,以期为城市住区层面的儿童友好环境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从多个层面剖析儿童友好理念与住区空间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解析相关理论基础,明确物质空间为切入点的儿童友好环境研究理论认知原型;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外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经验,明晰实践中的实施要点与物质空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视角进一步限定,从环境行为视角出发探究住区空间与儿童行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住区功能维度与儿童发展需求,提出优化目标。在系统调查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观察、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明确儿童与家长环境感知偏好、儿童活动时空特征以及现存空间环境关键问题,并综合调查结果,建立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集。建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提出优化思路的重要前置条件,有助于明确现存关键问题,并为后续改进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基于前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遵循量表开发流程对儿童友好度评价量表进行开发,以我国4座大型城市为主要调研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运用测量恒等性分析证实其对于跨年龄儿童群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依据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建立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环境儿童友好度对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量化分析环境儿童友好水平的影响效用,有助于明晰如何通过环境改善提升居住满意度,并为优化设计提供适时反馈。研究以生活满意度模型为原型,提出改进后的理论模型,明确环境儿童友好度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调研问卷样本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环境儿童友好度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效果进行检验。围绕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6项核心指标,结合影响检验结果,本文对优化设计要点进行系统凝练,提出符合城市住区共性需求、具有普适性的优化设计对策。具体来说,分别从游憩资源补充、步行环境改善、街区交通组织、服务设施完善、邻里氛围塑造与环境风险防控6个方面提出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城市住区空间环境系统构成,探究其科学评价方式与优化设计思路。研究成果可为住区空间环境量化分析与客观评估提供可靠支撑,为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与既有环境更新提供实践指导,并为相关设计导则研发与规范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推进儿童友好住区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乔雅楠[5](2020)在《时空行为视角下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策略研究 ——以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存量优化的时代背景使提升空间品质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既有居住地段是与人们生活最直接相关的存量资源,西安市历经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留有大量的既有居住地段。快节奏生活使人们越来越注重日常的休闲活动来缓解压力,而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往往建设年代久远,休闲活动空间大都按照传统居住区设计理念进行均质化配置。随着时代发展,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低品质建设现状与居民多元异质化活动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加突显。然而,现有研究对于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各类人群需求及人群活动的多维度研究较为缺少,因此,从时空行为视角来对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的全龄共享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居民时空行为和全龄共享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的梳理,总结目前休闲活动空间与居民时空行为影响关系及空间共享性设计的研究方法,划分五大年龄群体并探索各类群体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类型,以此作为本课题的理论基础研究。在实证分析中,以西安市的“铁路局居住地段”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调研了地段现有的10个休闲活动空间点的基本情况及各空间人群活动情况,并重点解析了五大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时空规律及居民休闲活动内容,从空间使用实态将休闲活动空间划分为地段中心级、街区组团级、单元院落级三个层级。其次通过对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时空特征的叠加及各空间活动承载与共享问题分析,对居住地段内整体休闲活动空间的全龄共享程度及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活动承载品质进行了说明,结合各年龄群体对各休闲活动空间的满意度需求分析,阐述人群休闲活动全龄共享的矛盾,并通过与现行规范标准中各层级空间设施配置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与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的问题。最终明确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目标、构建原则,并提出针对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具有普适性的整体与层级的全龄共享建设策略,继而对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各层级典型休闲活动空间提出相应的全龄共享优化设计作为对所提策略的回应,以期为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侯旭娇[6](2020)在《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居住空间作为城市中最基础与最重要的功能空间,与城市中各项功能空间具有强烈的联动发展关系,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居住空间合理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城市发展急需转向以品质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对居住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居住空间发展包含的丰富内涵与相关基础理论之后,首先,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划定居住空间发展变化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包括居住空间拓展变化、居住空间构成类型变化、居住空间关联要素变化在内的三大类要素演变情况分析,明晰了居住空间在拓展规模、拓展形态、拓展模式等方面表现出的拓展特征、居住空间在各个阶段的构成类型以及组织方式等变化特征、以人群分布结构、相关功能空间、配建设施以及对居住空间控制引导为主的关联要素演变特征,全面解析了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发展变化历程。其次,分析了多年来对于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发展变化起到影响作用的外部调控与引导和内部诱导与制约因素,并探析了居住空间在发展演变历程中表现出的问题。最后,通过剖析新的背景与机遇、新的发展发展动向、新的发展理念以及先发展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经验教训,以三原县居住空间表现出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新动态为导向,提出了包括居住空间的拓展引导、居住与人口发展的匹配、适宜方式下的更新、混合住区下的人口融合、与相关功能空间的协调以及居住空间设施的合理配给在内的居住空间发展策略,以期为三原县未来居住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循环以及建设和谐人居助益。
欧阳松[7](2020)在《基于老年人行为的既有居住地段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地段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在社区层面的美好生活需求愈发受到重视,对社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和空间环境品质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全民健身的兴起,使得参与室外活动的老年人群也不断增加,但既有社区中室外活动场地的供给仍然不足,其室外活动场地的步行可达性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本次研究以步行可达性为落脚点,突破社区行政边界,从地段层面对室外活动场地的可达性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场地空间布局的精确度,促进场地的精细化配置。本文基于老年人视角,以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既有居住地段为例,对室外活动场地的可达性进行研究。首先,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劳动南路地段中室外活动场地的建设现状进行调研,选取典型室外活动场地展开问卷调研与访谈,梳理老年人群的室外活动行为规律与模式。其次,研究基于Arc GIS操作平台,运用“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对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展开分析与评价。整体地段评价结果显示,劳动南路地段室外活动场地整体可达性一般,各类场地覆盖率较低,且可达性空间分布不均衡,各区域可达性差异明显;分类场地评价结果显示,居住区公园可达性一般,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和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可达性较差,各类场地数量较少,居住区公园和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空间分布不均衡。第三,针对劳动南路地段室外活动场地的可达性评价结果,从总体布局、供需关系、出行路径、场地建设等方面对其可达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最后,以可达性影响因素为纲领,以存在的可达性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室外活动行为特征和活动规律对场地可达性的影响,从室外活动场地的总体布局、场地与人口的供需匹配关系、老年人出行路径以及场地的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整体可达性优化策略;针对各类场地的典型活动特征,提出不同类型场地的优化提升重点策略;此外,回到劳动南路地段,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群室外活动行为特征与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的研究,从步行可达的角度探讨了居住地段室外活动场地的精细化配置模式,对既有居住地段中配套设施的评估方法与配置策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同时,研究还突破了社区行政边界,为整体居住地段层面配套设施的共建共享模式与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唐献超[8](2020)在《社区生活圈下住区日常配套设施配置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居住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与配套设施供给之间的供需矛盾,面对“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为了响应居住形态的新发展,我国提出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根据2018年最新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社区生活圈取代了传统的“居住区-小区-组团”规划结构,其建设核心内容为以居民的步行能力为尺度范围,完善配套设施配置,同时鼓励住区根据实际需求提出适应性的优化方案。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日常配套设施关系紧密,因此探讨社区生活圈下日常配套设施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社区生活圈理念,选取南京市三个建设年代相近,但区位差异较大社区生活圈为研究范围,以日常配套设施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社区生活圈下住区日常配套设施配置的适宜性策略,提出运用步行可达的方法评价并优化社区生活圈。首先,本研究通过调研筛选出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4类配套设施。其次,从设施使用频率、设施出行时间衰减规律、设施使用多样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居民对这14类日常配套设施的使用需求特征,并将其作为步行可达计算的因子和权重。接着,进一步通过分析三个社区生活圈下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共性与差异,将所研究配套设施按居民需求分级,以此来构建社区生活圈下14类配套设施的配置标准建议。最后,运用步行可达的计算方法将配置标准建议和所研究社区生活圈进行量化评价,并以标准得分为基础,优化三个社区生活圈下的日常配套设施配置。本论文探究了“自下而上”的日常配套设施配置方法,也提供了一种社区生活圈的量化评价与优化的方法思路。研究结果为优化现有地块的设施配置以及研究社区生活圈评价和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
李红玲[9](2020)在《武汉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时空关联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老年健康生活与体力活动紧密相关,同时,老年体力活动的发生受到住区空间环境的影响。适宜的住区空间环境,一方面对老年群体疾病的恢复和压力的缓解起作用,另一方面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进而提升老年健康,住区空间环境对老年人的健康调适具有显着作用。但住区空间环境对老年体力活动的影响路径、影响方向、影响强度如何,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生态模型、时空行为等相关理论,运用GIS分析和SPSS分析等方法,以武汉八个样本住区为例,对城市住区空间环境特征、老年体力活动及其时空间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在住区空间环境方面,主要采用谷歌地图影像分析、百度数据爬取及现场测绘调研等方法,对住区周边环境、住区空间形态与住区空间设施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在老年体力活动及其时空特征方面,通过现场访谈、观察、问卷调查、定位拍照法、GIS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老年体力活动类型、老年体力活动时间特征、老年体力活动空间分布、老年体力活动时空间分布规律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在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机理方面,通过SPSS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住区空间环境对老年体力活动的影响路径、影响方向及影响强度,进而揭示促进老年体力活动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得知:首先,各样本住区空间环境差异性明显,住区老年人体力活动的时空行为差异主要与住区空间环境的差异性有关。其次,住区空间环境对老年体力活动存在影响,在影响路径方面,住区周边环境中金融、地铁站等,住区空间形态中居住规模、出入口分布等,住区空间设施中构筑物、无障碍设施等对老年体力活动有显着影响;在影响方向方面,住区空间环境各要素对各类老年体力活动强度和频率的正向影响多于负向影响;在影响强度方面,住区无障碍设施对做操活动强度的影响强度最强,住区出入口分布对散步频率影响强度最弱。最后,从住区整体开放性、可达性、协调性、均衡性及多样性等方面对住区空间环境提出规划设计策略。
鱼晓惠[10](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西部居住行为与城市住区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居住行为与城市住区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西安老旧小区改造户外适老环境设计研究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乃至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 |
1.1.2 我国老旧小区改造及适老化发展相关政策 |
1.1.3 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在西安的发展趋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国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3.3 国外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相关实践案例 |
1.3.4 国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相关实践案例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2.相关基础理论 |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 |
2.1.1 老年人 |
2.1.2 老旧小区 |
2.1.3 完整社区 |
2.1.4 适老环境设计 |
2.2 住区老年人行为空间理论 |
2.2.1 人体功效学理论 |
2.2.2 马斯洛心理需要层次理论 |
2.2.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3 住区老年人的行为尺度相关研究 |
2.3.1 老年人的行为空间尺度分析 |
2.3.2 住区老年人的户外活动领域 |
2.4 住区老年人在空间中活动规律性相关研究 |
2.4.1 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 |
2.4.2 老年人户外活动形式 |
2.5 适宜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特性 |
2.5.1 空间的边界性及领域感 |
2.5.2 空间的层次性 |
2.5.3 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
2.6 基础理论在本研究的具体应用 |
3.南院社区场地现状及户外环境使用情况研究 |
3.1 南院社区现状场地特征 |
3.1.1 南院社区概况 |
3.1.2 南院社区的特殊性分析 |
3.1.3 南院社区老年人概况 |
3.1.4 南院社区物质空间现状 |
3.2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构成要素 |
3.2.1 地形 |
3.2.2 交通系统 |
3.2.3 活动场地 |
3.2.4 水体 |
3.2.5 景观小品及辅助设施 |
3.2.6 植物 |
3.3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现状问题 |
3.3.1 使用功能层面 |
3.3.2 物理环境层面 |
3.3.3 视觉及文化景观层面 |
3.3.4 生态可持续层面 |
3.4 本章小结 |
4.南院社区老年人户外行为相关研究 |
4.1 南院社区老年人群特征及类型 |
4.1.1 南院社区老年人群特征 |
4.1.2 南院社区老年人群类型 |
4.2 南院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的行为注记 |
4.2.1 南院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类型 |
4.2.2 南院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形态 |
4.2.3 行为注记调研的意义与方法 |
4.2.4 冬季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注记调研 |
4.2.5 夏季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注记调研 |
4.2.6 冬夏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注记结果 |
4.3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日照分析及行为关系研究 |
4.3.1 户外环境日照分析的意义 |
4.3.2 冬夏分时段日照分析法 |
4.3.3 南院社区冬夏分时段日照分析 |
4.3.4 南院社区日照分析与行为偏好空间的关系 |
4.4 南院社区现状场地使用后评价 |
4.4.1 使用后评价含义 |
4.4.2 使用后评价内容 |
4.4.3 使用后评价结果 |
4.5 影响行为的适老环境设计相关要素 |
4.5.1 影响户外环境适老化的直接因素 |
4.5.2 影响户外环境适老化的间接因素 |
4.5.3 人为可控制的适老环境设计要素 |
4.5.4 非人为可控制的适老环境设计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 |
5.1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目标 |
5.1.1 符合学校行政办公环境的形象定位 |
5.1.2 为老人及孩童营造舒适便捷、优美宜居的住区环境 |
5.1.3 营造实用且有特色的户外适老化景观 |
5.1.4 符合国内先进的设计理念 |
5.2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原则 |
5.2.1 以老年人为本 |
5.2.2 健康需求导向 |
5.2.3 邻里持续交往 |
5.2.4 生态可持续性 |
5.3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措施 |
5.3.1 完善设施要素,丰富场地功能 |
5.3.2 结合园艺种植,提升绿化景观 |
5.3.3 设置老幼结合空间,融合代际共享 |
5.3.4 融入文化内涵,体现文化特色 |
5.4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要素 |
5.4.1 适老化的无障碍设施 |
5.4.2 适老化的铺地 |
5.4.3 适老化的休息设施 |
5.4.4 适老化的植物 |
5.4.5 适老化的照明设施 |
5.4.6 适老化的健身设施 |
5.5 本章小结 |
6.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重要节点适老化改造提升 |
6.1 “后乐园”节点适老化改造 |
6.1.1 场地现状分析 |
6.1.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
6.1.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
6.2 “平凹馆”节点适老化改造 |
6.2.1 场地现状分析 |
6.2.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
6.2.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
6.3 “社区中心”节点适老化改造 |
6.3.1 场地现状分析 |
6.3.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
6.3.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
6.4 “悦心园”节点适老化改造 |
6.4.1 场地现状分析 |
6.4.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
6.4.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
6.5 “知心园”节点适老化改造 |
6.5.1 场地现状分析 |
6.5.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
6.5.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
6.6 “羽毛球场”节点适老化改造 |
6.6.1 场地现状分析 |
6.6.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
6.6.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Ⅱ图片索引 |
附录 -Ⅲ表格索引 |
(4)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儿童成长现状 |
1.1.2 国际社会对儿童权利与友好环境的关注 |
1.1.3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对儿童的忽视现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本研究与基础解析 |
2.1 儿童友好环境的理论基础 |
2.1.1 儿童权利观念变革 |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导向 |
2.1.3 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支撑 |
2.2 儿童友好环境的实践探索 |
2.2.1 儿童友好环境典型行动回顾 |
2.2.2 儿童友好环境实践经验总结 |
2.3 环境行为视角下的儿童特征深层解析 |
2.3.1 儿童行为与环境研究的理论支持 |
2.3.2 儿童行为活动的影响因素与特征分析 |
2.4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目标 |
2.4.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发展 |
2.4.2 增进儿童环境探索与认知 |
2.4.3 提升儿童社会交往与参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的调研与筛查 |
3.1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3 调研过程 |
3.2 调研结果分析 |
3.2.1 儿童及其照护者的环境感知与偏好分析 |
3.2.2 儿童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
3.2.3 儿童相关空间环境问题汇总 |
3.3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确定 |
3.3.1 要素筛选 |
3.3.2 要素归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1 研究思路与基本逻辑 |
4.1.2 评价体系建立流程 |
4.2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量表初步设计 |
4.2.1 量表基础研究 |
4.2.2 量表项目设计 |
4.2.3 量表预测试与信度效度检验 |
4.3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初始模型构建 |
4.3.1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
4.3.2 评价体系的初始模型构建 |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4.4.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模型建立 |
4.4.2 模型的识别、拟合与修正 |
4.4.3 模型的测量恒等性检验 |
4.4.4 指标权重计算与评价体系建立 |
4.5 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4.5.1 实例选取与评价结果分析 |
4.5.2 优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基本思路 |
5.1.1 理论模型选取 |
5.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2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
5.2.1 数据类型与来源 |
5.2.2 数据预处理与变量解释 |
5.2.3 多重中介模型基本设定 |
5.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1 基于个体差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结果初步分析 |
5.3.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 |
6.1 游憩资源补充增进儿童活动机会 |
6.1.1 游憩目的地增补构建系统性网络 |
6.1.2 游憩要素完善迎合儿童环境探索需求 |
6.1.3 辅助设施配置增进游憩舒适性与保障性 |
6.2 步行环境改善强化儿童出行体验 |
6.2.1 步行基础设施完善契合儿童行为模式 |
6.2.2 街道环境吸引力提升激发儿童出行兴趣 |
6.3 街区交通组织提升儿童出行几率 |
6.3.1 细密路网控制引导儿童主动出行 |
6.3.2 步行网络营建保障儿童出行连续 |
6.3.3 交通流速限制降低儿童出行风险 |
6.4 服务设施完善满足儿童生活需求 |
6.4.1 儿童服务设施社区支持体系构建 |
6.4.2 儿童服务设施供给优化与品质提升 |
6.5 邻里氛围塑造促进儿童社会交往 |
6.5.1 设施功能整合实现代际共享 |
6.5.2 邻里空间营造促发居民交往 |
6.5.3 邻里活动引入增进代际互动 |
6.6 环境风险防控增强儿童安全保障 |
6.6.1 犯罪安全控制提升感知水平 |
6.6.2 交通安全措施强化出行防护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住区实地观察结果 |
附录2 正式调研问卷 |
附录3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 |
附录4 测量恒等性检验模型适配度 |
附录5 中介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时空行为视角下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策略研究 ——以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涵发展诉求:存量语境下追求人居环境的高品质建设与和谐发展 |
1.1.2 现实人居环境: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生活需求 |
1.1.3 社会发展需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的建设发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
1.1.4 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宜居环境建设,关注各年龄群体的交流共享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1.3.1 居民时空行为研究动态 |
1.3.2 住区休闲活动空间研究动态 |
1.3.3 全龄共享社区研究动态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时空行为 |
1.4.2 既有居住地段 |
1.4.3 休闲活动空间 |
1.4.4 全龄共享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居民时空行为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2 全龄共享理论与研究方法 |
2.2 居民日常时空行为与休闲活动空间的内在联系 |
2.2.1 居民日常休闲活动时空行为的规律性与制约因素 |
2.2.2 休闲活动空间对居民日常时空行为的影响因素 |
2.2.3 活动空间共享性设计方法的借鉴 |
2.3 人群划分与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的内在机制 |
2.3.1 年龄分层理论 |
2.3.2 不同年龄群体的划分 |
2.3.3 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的内在机制 |
2.4 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指向 |
2.4.1 老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
2.4.2 中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
2.4.3 青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
2.4.4 少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
2.4.5 幼儿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
2.4.6 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需求的空间特征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调研与居民时空行为特征分析 |
3.1 典型案例选取 |
3.1.1 铁路局居住地段的代表性 |
3.1.2 铁路局居住地段的成熟度 |
3.1.3 铁路局居住地段人群活动的丰富性 |
3.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3.2.1 数据来源方式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居住地段建设概况与休闲活动空间现状 |
3.3.1 居住地段基本情况 |
3.3.2 居住地段物质空间环境 |
3.3.3 居住地段内休闲活动空间现状情况 |
3.4 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分析 |
3.4.1 老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
3.4.2 中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
3.4.3 青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
3.4.4 少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
3.4.5 幼儿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
3.5 居民日常休闲活动内容与活动空间层级划分 |
3.5.1 居民日常休闲活动内容特点总结 |
3.5.2 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空间类型与层级划分 |
3.5.3 地段内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的功能更迭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时空行为特征的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实态研究 |
4.1 整体休闲活动空间的全龄共享程度 |
4.1.1 各年龄群体休闲活动时间集聚特征的叠加分析 |
4.1.2 各年龄群体休闲活动空间集聚特征的叠加分析 |
4.1.3 各年龄群体休闲活动时空间集聚特征的叠加分析 |
4.1.4 基于时空行为特征的休闲活动空间共享程度评价 |
4.2 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的活动承载品质 |
4.2.1 地段中心级休闲活动空间的活动承载品质与共享问题分析 |
4.2.2 街区组团级休闲活动空间的活动承载品质与共享问题分析 |
4.2.3 单元院落级休闲活动空间的活动承载品质与共享问题分析 |
4.2.4 休闲活动空间属性的自主发展与人群活动需求之间的错位 |
4.3 各年龄群体对休闲活动空间的满意度及需求 |
4.3.1 受访者年龄群体与职业构成 |
4.3.2 各年龄群体对各休闲活动空间的满意度分析 |
4.3.3 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空间的需求及意愿 |
4.3.4 各年龄群体休闲活动需求与空间现状矛盾总结 |
4.4 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与现行相关规划标准条例对比 |
4.4.1 现行规划标准中休闲活动空间的配置内容要求 |
4.4.2 地段内不同层级休闲活动空间的配置现状情况 |
4.4.3 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与现行规划标准对比总结 |
4.5 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全龄共享现状问题 |
4.5.1 时间利用不完全,未实现错时共享,全龄错峰活动不满足 |
4.5.2 空间层级不明确,布点规模不均衡,全龄活动空间不平均 |
4.5.3 空间功能不齐全,设施配置不完善,全龄共享效率较低下 |
4.5.4 空间活动承载弱,场地类型较单一,全龄共享条件不充足 |
4.5.5 空间环境体验差,人本设计不完全,全龄共享意愿待加强 |
4.6 居住地段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现状问题 |
4.6.1 地段中心级—功能相似,场地缺乏,设施不足,时空共享不完全 |
4.6.2 街区组团级—分布不均,规模较小,设施单一,时空共享不均衡 |
4.6.3 单元院落级—规模不足,设施较差,环境欠佳,空间共享待提高 |
4.7 本章小结 |
5 时空行为视角下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
5.1 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目标 |
5.1.1 休闲活动空间系统满足全龄共享 |
5.1.2 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满足全龄共享 |
5.2 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构建原则 |
5.2.1 分时共享原则 |
5.2.2 空间均衡原则 |
5.2.3 功能复合原则 |
5.2.4 代际互动原则 |
5.2.5 动态利用原则 |
5.2.6 全龄适宜原则 |
5.3 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
5.3.1 探索时间共享性机制,建立休闲活动微空间系统 |
5.3.2 调整空间层级与模式,构建全龄共享空间体系 |
5.3.3 完善空间多样化功能,增进全龄活动承载品质 |
5.3.4 营造空间多元与共享,促进全龄日常互动交往 |
5.3.5 加强设施人性化设计,提高全龄使用安全便捷 |
5.3.6 提高环境与绿化品质,加强全龄共享空间意愿 |
5.4 既有居住地段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
5.4.1 地段中心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
5.4.2 街区组团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
5.4.3 单元院落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
5.5 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优化设计示例 |
5.5.1 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全龄共享优化设计 |
5.5.2 各层级典型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优化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铁路局居住地段各休闲活动空间不同年龄群体活动状况调研 |
附录二 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各年龄群体使用状况问卷调查 |
致谢 |
(6)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空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
1.1.2 城市发展面临转型 |
1.1.3 三原县自身特点面临侵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辨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居住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1.3 小结 |
2.2 城市形态演变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 |
2.2.1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 |
2.2.2 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理论 |
2.3 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特征 |
3.1 城市发展历程 |
3.1.1 古代及近代三原 |
3.1.2 建国后-1970 |
3.1.3 1970-2002 |
3.1.4 2002-2019 |
3.2 居住空间拓展演变及特征 |
3.2.1 居住空间扩展数量变化 |
3.2.2 居住空间扩展形态变化 |
3.2.3 居住空间拓展模式变化 |
3.2.4 小结 |
3.3 居住空间构成类型演变及特征 |
3.3.1 居住空间构成类型划分 |
3.3.2 建国以前 |
3.3.3 建国后-1970年 |
3.3.4 1970-2002 |
3.3.5 2000-2010 |
3.3.6 2010-2019 |
3.3.7 小结 |
3.4 居住空间关联要素演变及特征 |
3.4.1 居住人群分布结构演变特征 |
3.4.2 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关联性演变特征 |
3.4.3 居住空间配建设施演变特征 |
3.4.4 居住空间增长的引导控制演变特征 |
3.4.5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导向 |
4.1 居住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4.1.1 外部调控与引导因素 |
4.1.2 内部诱导与制约因素 |
4.2 居住空间演变的问题 |
4.2.1 居住空间人地发展不匹配 |
4.2.2 居住空间发展忽视更新 |
4.2.3 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显现 |
4.2.4 居住空间整体品质不佳 |
4.2.5 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不协调 |
4.2.6 居住空间配建设施不匹配 |
4.3 居住空间未来发展导向 |
4.3.1 新的发展背景与机遇:居住空间发展注入新活力 |
4.3.2 新的城市发展动向:居住空间发展面临新协调 |
4.3.3 新的发展理念:居住空间发展急需新突破 |
4.4 未来发展需吸取的经验教训 |
4.4.1 居住空间发展的一般历程 |
4.4.2 居住空间演变出现的共性问题及对三原发展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5.1 进行新形势下居住空间拓展引导 |
5.1.1 拓展方向的引导 |
5.1.2 拓展模式的转变 |
5.2 构建和谐的人地匹配关系 |
5.2.1 客观确定城市人口规模 |
5.2.2 居住用地有序供给下的人地匹配 |
5.2.3 加强居住空间建设实施的监管 |
5.3 进行适宜方式下的更新发展 |
5.3.1 更新的模式与目标 |
5.3.2 差异化更新方式引导 |
5.3.3 更新时序的安排 |
5.4 发展小街区、密路网下的混合住区 |
5.4.1 多样化人口的混合 |
5.4.2 多样化设施的配置 |
5.4.3 多样化住房的供给 |
5.5 增强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的协调性 |
5.5.1 与工业空间:现状问题解决与未来发展融合 |
5.5.2 与历史文化空间:控制建筑高度、协调建筑风貌 |
5.5.3 与交通空间:梳理道路网,增大道路网密度 |
5.6 满足居住空间设施的合理配给 |
5.6.1 设施的均衡配置与提质升级 |
5.6.2 绿化空间织补 |
5.6.3 道路供给完善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2002-2010三原县新建居住空间发展信息表 |
附录二 2010-2019三原县新建居住空间发展信息表 |
致谢 |
(7)基于老年人行为的既有居住地段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与建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
1.1.2 社会背景: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加,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 |
1.1.3 行业背景:配套设施关注重点由服务半径转向步行可达性 |
1.1.4 现实需求:全民健身的兴起加大了对室外活动场地的需求 |
1.1.5 地方政策:西安市将加快构建15分钟健身圈和休闲圈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可达性 |
1.3.2 室外活动 |
1.3.3 室外活动场地 |
1.3.4 既有居住地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社区体育设施及场地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可达性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老年人行为特征及可达性理论研究 |
2.1 老年人室外活动行为特征研究 |
2.1.1 老年人身心特征的变化 |
2.1.2 老年人活动领域特征 |
2.1.3 老年人活动类型特征 |
2.1.4 老年人活动时段特征 |
2.1.5 老年人活动时空特征 |
2.2 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影响因素 |
2.2.1 室外活动场地空间布局 |
2.2.2 室外活动场地类型与建设水平 |
2.2.3 老年人口居住分布 |
2.2.4 社区步行交通网络连接形式 |
2.3 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评价方法 |
2.3.1 可达性应用领域 |
2.3.2 可达性评价方法 |
2.3.3 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劳动南路地段室外活动场地及老年人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
3.1 室外活动场地及老年人使用现状调研设计 |
3.1.1 选取典型地段 |
3.1.2 拟定调研计划 |
3.1.3 确定调研方法 |
3.2 劳动南路地段基本概况 |
3.2.1 社区构成概况 |
3.2.2 人口构成概况 |
3.3 劳动南路地段步行交通网络建设现状 |
3.3.1 步行交通网络整体概况 |
3.3.2 步行交通网络密度 |
3.3.3 步行空间阻力 |
3.3.4 步行交通网络连接形式 |
3.3.5 步行交通网络现状总结 |
3.4 劳动南路地段室外活动场地建设及使用现状 |
3.4.1 室外活动场地整体概况 |
3.4.2 居住区公园建设现状 |
3.4.3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建设现状 |
3.4.4 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现状 |
3.4.5 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建设现状 |
3.4.6 室外活动场地使用现状总结 |
3.5 典型室外活动场地老年人群行为模式调研 |
3.5.1 典型室外活动场地的选取 |
3.5.2 环城西苑人群行为调研 |
3.5.3 旭景名园活动中心人群行为调研 |
3.5.4 草阳村与萃园小区运动场地人群行为调研 |
3.5.5 羽源欣居活动场地人群行为调研 |
3.6 老年人群室外活动行为规律与模式总结 |
3.6.1 典型室外活动场地老年人群行为活动规律 |
3.6.2 不同类型活动场地,老人的出行时长差异较大 |
3.6.3 不同类型活动场地,老人的活动类型特征各异 |
3.6.4 不同活动类型,其活动频率差异较大 |
3.6.5 不同活动类型,对活动场地需求不同 |
3.6.6 不同活动时段,其出行时长存在差别 |
3.6.7 不同活动时段,其活动类型分异明显 |
3.7 本章小结 |
4 劳动南路地段室外活动场地老年人可达性评价及问题研究 |
4.1 构建室外活动场地网络分析平台及评价标准 |
4.1.1 构建GIS数据库 |
4.1.2 设定阻抗 |
4.1.3 计算可达性 |
4.1.4 可达性评价标准 |
4.2 居住区公园可达性特征分析与评价 |
4.2.1 最优出行路径叠加 |
4.2.2 可达性分布现状 |
4.2.3 可达性时空分布特征 |
4.2.4 可达性分析评价——居住区公园可达性一般 |
4.3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可达性特征分析与评价 |
4.3.1 最优出行路径叠加 |
4.3.2 可达性分布现状 |
4.3.3 可达性时空分布特征 |
4.3.4 可达性分析评价——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可达性较差 |
4.4 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可达性特征分析与评价 |
4.4.1 最优出行路径叠加 |
4.4.2 可达性分布现状 |
4.4.3 可达性时空分布特征 |
4.4.4 可达性分析评价——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可达性较差 |
4.5 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可达性特征分析与评价 |
4.5.1 最优出行路径叠加 |
4.5.2 可达性分布现状 |
4.5.3 可达性时空分布特征 |
4.5.4 可达性分析评价——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可达性较差 |
4.6 整体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分析与评价 |
4.6.1 各类场地服务范围叠加 |
4.6.2 各类场地可达性模糊叠加 |
4.6.3 最近设施可达性分析 |
4.6.4 整体场地可达性分布特征 |
4.6.5 整体场地可达性评价——可达性一般 |
4.7 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问题分析与总结 |
4.7.1 室外活动场地整体数量较少,覆盖率较低 |
4.7.2 室外活动场地空间布局失衡,地区差异较大 |
4.7.3 老年人口的分布与室外活动场地的供给呈现倒挂 |
4.7.4 老年人出行路径不畅,交通行进成本较高 |
4.7.5 室外活动场地开放程度不高,通行障碍较大 |
4.7.6 室外活动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老年人行为的既有居住地段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优化策略研究 |
5.1 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优化思路 |
5.2 室外活动场地总体布局优化策略 |
5.2.1 增加室外活动场地配建数量 |
5.2.2 均衡室外活动场地空间分布 |
5.3 基于老年人口分布的室外活动场地供给策略 |
5.4 老年人出行路径优化策略 |
5.4.1 完善地段交通网络 |
5.4.2 提升社区步行环境 |
5.4.3 加强室外活动场地开放共享 |
5.5 室外活动场地服务水平提升策略 |
5.5.1 提升室外活动场地环境品质 |
5.5.2 完善室外活动场地配套设施 |
5.5.3 提高室外活动场地的适老性 |
5.6 不同类型场地优化提升重点策略 |
5.6.1 居住区公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能力 |
5.6.2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预留小型广场,突出场地公共性 |
5.6.3 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扩大服务范围,增强场地公共性 |
5.6.4 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增加场地数量,提升环境品质 |
5.7 劳动南路地段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优化策略 |
5.7.1 室外活动场地布局模式整合 |
5.7.2 促进场地与人口的供需平衡 |
5.7.3 构建便捷舒适的步行网络 |
5.7.4 提升室外活动场地服务水平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西关街道劳动南路地段老年人室外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社区调研统计表 |
致谢 |
(8)社区生活圈下住区日常配套设施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
1.1.2 社区生活圈写入新标准 |
1.1.3 社区生活圈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设施配置方法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社区生活圈 |
1.2.2 住区与社区 |
1.2.3 日常配套设施 |
1.3 研究目的、意义、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2.相关基础研究 |
2.1 住区配套设施理论发展 |
2.1.1 理论的萌芽 |
2.1.2 理论的发展 |
2.1.3 理论的新发展 |
2.2 国内住区配套设施理论及指标体系发展 |
2.2.1 学习借鉴国外理论 |
2.2.2 分级配置理念 |
2.2.3 千人指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建立 |
2.2.4 千人指标向生活圈模式转变 |
2.3 住区配套设施配置方法相关研究 |
2.3.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配置方式 |
2.3.2 基于可达性的研究方法 |
2.3.3 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生活圈模式研究方法 |
2.3.4 社区生活圈下配套设施配置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住区日常配套设施概况及特征分析 |
3.1 研究体系的构建 |
3.1.1 研究住区的选取 |
3.1.2 日常配套设施的选取 |
3.1.3 研究数据的获取 |
3.2 春江新城社区 |
3.2.1 住区概况 |
3.2.2 配套设施分布概况 |
3.2.3 居民行为需求特征分析 |
3.3 江岸水城社区 |
3.3.1 住区概况 |
3.3.2 配套设施分布概况 |
3.3.3 居民行为需求特征分析 |
3.4 西堤国际社区 |
3.4.1 住区概况 |
3.4.2 配套设施分布概况 |
3.4.3 居民行为需求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社区生活圈下日常配套设施配置分析 |
4.1 居民行为需求特征分析 |
4.1.1 不同社区居民行为需求特征分析 |
4.1.2 不同年龄段居民行为需求特征分析 |
4.2 社区生活圈下日常配套设施配置建议 |
4.2.1 社区生活圈设施分级配置建议 |
4.2.2 社区生活圈下日常配套设施配置量化评价标准 |
4.3 社区生活圈评价并优化 |
4.3.1 春江新城社区 |
4.3.2 江岸水城社区 |
4.3.3 西堤国际社区 |
4.4 本章小结 |
5.社区生活圈下日常配套设施配置策略 |
5.1 适应居民行为需求 |
5.1.1 日常配套设施配置 |
5.1.2 差异化配套设施配置 |
5.2 提高配套设施步行可达 |
5.2.1 优化步行网络 |
5.2.2 提倡设施复合共享配置 |
5.2.3 提倡设施集中与分散结合配置 |
5.3 线上与线下社区生活圈互构 |
5.4 特殊时期下的思考 |
5.5 应用拓展于其他社区 |
5.6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致谢 |
(9)武汉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时空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1.1.2 人文背景:老年健康与住区健康养老问题 |
1.1.3 理论背景:老年体力活动对老年健康意义重大 |
1.1.4 研究背景:住区空间环境可有效促进老年体力活动 |
1.1.5 现实背景: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健康关联紧密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内涵解析 |
1.4 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1.4.1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老化相关研究 |
1.4.2 老年体力活动与老年健康相关研究 |
1.4.3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关联研究 |
1.4.4 研究现状小结 |
1.5 研究对象、研究层次及研究范围 |
1.6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思路 |
1.6.4 研究框架 |
2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住区空间环境相关研究理论及其量化指标体系 |
2.1.1 住区空间环境相关研究理论 |
2.1.2 住区空间环境量化指标的选取、构建 |
2.2 时空行为相关研究理论及老年体力活动量化指标体系 |
2.2.1 时空行为相关研究理论 |
2.2.2 时空行为视角下老年体力活动的研究 |
2.2.3 老年体力活动特征及其量化指标的选取、构建 |
2.3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关联研究及其分析方法 |
2.3.1 空间环境与活动行为关联的相关研究理论 |
2.3.2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关联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武汉住区空间环境及其特征研究 |
3.1 武汉住区空间环境文化、历史及布局特征 |
3.1.1 武汉住区空间环境自然文化背景、历史及布局特征 |
3.1.2 样本住区的选取及其空间环境文化、历史及布局特征 |
3.2 住区周边环境特征 |
3.2.1 周边业态布局特征 |
3.2.2 周边交通布局特征 |
3.2.3 周边服务布局特征 |
3.2.4 周边绿地布局特征 |
3.3 住区空间形态特征 |
3.3.1 规模及形状特征 |
3.3.2 出入口分布形态特征 |
3.3.3 交通空间形态特征 |
3.3.4 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特征 |
3.3.5 建筑布局形态特征 |
3.3.6 景观形态特征 |
3.4 住区空间设施布局特征 |
3.4.1 公共设施布局特征 |
3.4.2 无障碍设施布局特征 |
3.4.3 娱乐健身设施布局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老年体力活动及其特征研究 |
4.1 住区老年体力活动时空特征调查方法 |
4.2 武汉住区老年人口及活动特征 |
4.2.1 武汉市老年人口特征 |
4.2.2 样本住区老年人口特征及日常活动特点 |
4.3 住区老年体力活动类型 |
4.3.1 休闲娱乐体力活动 |
4.3.2 文化演艺体力活动 |
4.3.3 日常伴生体力活动 |
4.3.4 康体健身体力活动 |
4.4 老年体力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4.4.1 老年体力活动空间分布 |
4.4.2 老年体力活动时间特征 |
4.4.3 老年体力活动时空分布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关联研究 |
5.1 住区空间环境要素与老年体力活动类型的关联模型 |
5.1.1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变量的分类及取值 |
5.1.2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关联模型构建 |
5.1.3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相关性检验 |
5.2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2.1 回归分析变量筛选 |
5.2.2 休闲娱乐活动与住区空间环境的多元回归分析 |
5.2.3 文化演艺活动与住区空间环境的多元回归分析 |
5.2.4 日常伴生活动与住区空间环境的多元回归分析 |
5.2.5 康体健身活动与住区空间环境的多元回归分析 |
5.3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关联机理 |
5.3.1 住区空间环境与休闲娱乐活动的关联机理 |
5.3.2 住区空间环境与文化演艺活动的关联机理 |
5.3.3 住区空间环境与日常伴生活动的关联机理 |
5.3.4 住区空间环境与康体健身活动的关联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促进老年健康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6.1 促进老年体力活动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6.1.1 促进老年体力活动的住区周边环境设计策略 |
6.1.2 促进老年体力活动的住区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
6.1.3 促进老年体力活动的住区空间设施设计策略 |
6.2 样本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6.2.1 现代高层小区类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6.2.2 历史文化街区类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6.2.3 邻里单元类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6.2.4 无序城中村类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References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城市社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相关性分析数据 |
附录4 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多元回归分析数据 |
(10)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
2.1.1 系统论基础 |
2.1.2 生态学基础 |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1 基本概念解析 |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3.4.3 论文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四、西部居住行为与城市住区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3]西安老旧小区改造户外适老环境设计研究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社区为例[D]. 刘婷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D]. 孟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时空行为视角下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策略研究 ——以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D]. 乔雅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侯旭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老年人行为的既有居住地段室外活动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地段为例[D]. 欧阳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社区生活圈下住区日常配套设施配置研究[D]. 唐献超. 东南大学, 2020(01)
- [9]武汉住区空间环境与老年体力活动的时空关联研究[D]. 李红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10]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