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的应用及其缺憾——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何蓉[1](2022)在《韦伯来到中国(1920—2020):百年学术历程中的当代知识人重建》文中提出自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韦伯研究领域始终热度不减,韦伯作品的翻译、研究文献的译介和专门研究领域的兴起,代表着中文韦伯学术的持续发展。实际上,中国学者在近百年前即对韦伯有所了解,而"韦伯热"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有其社会历史背景与资料局限等因素,也有基于学术自觉的抉择因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的韦伯研究者表现出基于学术素养、问题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如果将韦伯来到中国的时间推至20世纪20年代,那么可以将其划分为初来、离散和复苏三个阶段。中文学界的韦伯研究之真正开启与热潮在第三个阶段出现,呼应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既是当代中国学术重建、自主学术话语建设的典型,也构成了以韦伯作品为平台的世界学术的一部分。
李放春[2](2021)在《韦伯、谱系学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史》文中指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文化史研究名着隐含了一种重要的"历史方法":韦伯从尼采那里传承、转化而来的"谱系学"。这一人文科学方法的基本任务是关于"历史个体"文化"亲缘"的识别和鉴定。正是韦伯关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基督教禁欲主义"出身"的出色"谱系学"勾勒,奠定了这部作品的世纪经典地位。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蔡青辰[4](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郑飞[5](2021)在《韦伯对儒学的反思及其影响》文中提出百年来,韦伯学说业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在西方学术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韦伯不仅对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的动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对儒学展开了系统性反思。通过对世界各大文明的比较,韦伯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孕育资本主义的文化土壤,他用家产制政体、俸禄官僚、赋役制、氏族和巫术的"世界图像"等自成体系的话语系统,取代了治乱兴衰、王朝更替等传统的历史叙述逻辑,为我们开启一扇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门户。
苏国勋[6](2021)在《韦伯思想在中国》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斯·韦伯很早就被引入中国,但其影响力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显现。韦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同中国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学崛起的进程相一致。中国的社会学一方面需要从韦伯的论述中汲取其弥合行动与结构、唯物与唯心二元对立的成果,彰显其多元因果分析的论述路径;另一方面则要基于中国的文化语境对其《儒教与道教》所阐发的若干基本观点,如儒教与清教的可比性、理想类型运用之得失以及普遍历史与历史个体之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唯其如此,才能借助韦伯之论述推进我们自己的"文化自觉"。
李文钢[7](2020)在《当代中国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悖论逻辑》文中研究指明自马克思·韦伯讨论了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后,从文化的视角理解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分析框架。受到韦伯研究的影响,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民族文化既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在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悖论。对这种悖论展开分析后发现,国内学者是在不同层次上讨论了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中那些显性的文化要素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那些隐性的文化要素又在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国的"市场社会"转型导致了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悖论性存在,本应以整体性存在的民族文化变得碎片化,也由此提出了如何理解民族文化的问题。
朱雯琤[8](2018)在《现代性下的自我治理 ——论韦伯与福柯在伦理实践的相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将马克斯·韦伯和米歇尔·福柯共同置于伦理实践领域进行比较的一项尝试。它试图从伦理角度出发,考察两人思想中就现代个体的自我治理问题上所产生的交织。韦伯和福柯都是现代欧陆思想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们分别研究过现代性下的权力机构、宗教团体和个人实践等问题。对这两人的比较可以从多种角度展开:他们对支配类型的研究,对规训技术的关注,韦伯意义上成为桎梏的理性和福柯的知识性治理,以及他们在方法论上继承于尼采的路径等等。但这诸多显而易见的交汇点之下还隐藏着另一条较为隐蔽的脉络:人的自我治理或自我塑造。从这条脉络出发,不仅能发现韦伯与福柯在伦理实践中存在着诸多交汇,而且能发现他们面对这个时代而进行的相似回应。本项研究就沿着个人的自我治理脉络,对韦伯和福柯的思想进行主题性探索,来窥探韦伯与福柯富有时代性的伦理实践思想。本项研究将目光围绕在理性、治理等宏观命题之外,而转用伦理实践形式及其拓展领域来考察韦伯和福柯的思想。两人同样接受了尼采对现代性下“上帝死了”的诊断,而如何面对这样的现代性命运成了韦伯和福柯共同的问题。为了新形式伦理的出现而创立新的思想,韦伯认为现代世界已因独有的理性化而遭受“除魅”的命运,而福柯论述现代机构对人的治理也能用韦伯的理性化角度加以解释。时代失去了旧的信仰,而他们都认为需要一种新的伦理秩序来指导人的生活。韦伯通过将新教徒的伦理实践上升为“理想类型”,而对现代人提出了可参考的伦理实践样式;福柯则追溯到古希腊和早期基督教时期,关注被现代认识论所掩盖起来的“关心自己”律令,来找到与现代不同的另一种自我伦理的治理形式。韦伯和福柯提出的伦理实践作用于两个方面,自我与他人。一方面个人通过自我实践不断完善自我或让自我变形,另一方面它也会实践于他人乃至于改变时代,给社会注入理性之外的新动力。韦伯的现代“卡里斯玛”和福柯的现代“直言”形式就是实践于他人的实际运用。韦伯和福柯的伦理实践最终塑造了一种富有个性的自我生活样式,韦伯称之为“志业”,在福柯这里则是美学上的个体存在。我们可以看到,韦伯和福柯不仅关切个人的自我伦理化形式,同样也关心自我对他人的伦理化。在现代性的特殊时代下,研究韦伯和福柯的自我治理道路不仅是对两人的思想进行各自的厘清,同时或许也能为现代性下的个人思考当下问题与个体存在提供另一种可能的伦理选择。
董珊珊[9](2018)在《浙商的伦理禀赋及其当代建构 ——基于“韦伯命题”的分析维度》文中研究说明浙商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地快速崛起的代表性商帮,造就了“浙江奇迹”的出现。从中国伦理文化与浙商兴起的关联分析,浙商的崛起及浙江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源起于浙江的地域性伦理文化。抛开“韦伯命题”的正确与否,韦伯在书中却表达出了一个关于经济发展与伦理文化的一般性命题: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内蕴了某种伦理文化的支撑。倘若没有这种伦理文化作为支撑,任何形态的社会经济发展或许都难以解释。这不禁使我们考虑,使得当代浙江经济取得重大成就的伦理文化支撑因素,以及作为浙商主体的精神源泉。因此,探究浙商的伦理禀赋,以及在社会转型的现实境遇下,对浙商伦理进行当代建构,这对新时代浙商的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总结了新教伦理的“韦伯命题”要旨,阐述了新教伦理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的主要原因,进而将“韦伯命题”的伦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维度指向浙商。本着并非机械式地套用韦伯在新教伦理中的逻辑进路,而先是分析了浙商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条件与基本情况,包括浙商的地缘环境,地狭人稠状况下浙商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历史中浙商的演变,浙商的群体特征等,为追溯浙商发展的伦理文化本源做好铺垫。其次,着重挖掘了浙商崛起的地方性伦理基础——浙东学派的伦理思想。主要通过探究浙东学派与理学家的伦理思想比较中,从哲学根源到人性论,再到实践论,层层剖析,体现出浙东学派独具特色的地方性伦理文化特质。重要的是,人性中追求财富等的合理性欲望得到道德上的认同,这同韦伯强调的新教伦理的要义如出一辙,进而揭示出浙东学派的伦理文化蕴含的浙商精神,对涵养浙商崛起发挥了主要作用。本章自始至终贯穿着浙东学派的伦理思想这一主线作为行文基础,具体思路为:第一步,追溯到浙商发展的哲学基础。“道不离器”是浙商事功思想的哲学根源,而浙商作为“人”,也是世间万物的一员,由此,“性情中和”是浙商发展的人性论根基。第二步,探究浙商的实践思想。浙商在哲学根基的保障下,在实践中,一方面,秉持经验世界里圣人之道的最终目的——进德修业;另一方面,坚守着实践生活的经商之道——义利并存。第三步,总结了浙东学派的思想家所营造的社会氛围,将“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和“工商皆本”的从政思想有效结合,进一步激发了浙商经商致富的活力。再次,分析了社会转型期浙商伦理的现实境遇,提出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路径对浙商伦理进行当代建构,以契合新时代发展的浙商伦理所涵养的浙商精神,指引浙商更好地发展。从中分析了日本“伦理法人会”的思想和实践活动,这对浙商伦理进行当代建构具有可借鉴性。进而,结合我国社会转型下浙商伦理的现实境遇,提出了当代浙商伦理建构的现实路径。最后,对“韦伯命题”进行回应。通过对浙商伦理的考察可看出,以浙东学派为主的儒家伦理为浙商发展提供了伦理文化的支撑,是浙商引领的浙江经济迅猛崛起的主要因素,这与“韦伯命题”强调的伦理文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关联观点如出一辙。
李化斗[10](2017)在《重解韦伯命题的内在逻辑——兼论本土方法学和韦伯的思想关联》文中研究表明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所提出的"韦伯命题",学界长期以来实际并没有一种一致的解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韦伯研究中出现的新变化更使得重回韦伯文本成为必要。通过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在韦伯推理的关键部分存在以预定论为中心和以实践为中心两种逻辑的张力,同时也可能是韦伯的写作意图与实际论述之间的张力,这正是造成此书歧义的重要根源。这一张力特别是实践问题的浮现提供了反思韦伯世界宗教研究的新视角,也使得韦伯思想与本土方法学之间的确存在勾连的可能性。
二、“理解”的应用及其缺憾——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解”的应用及其缺憾——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韦伯来到中国(1920—2020):百年学术历程中的当代知识人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韦伯“来而未到”(1920—1950年):基于学术自主性的选择 |
二、离散时期(1951—1979年)的遥远呼应:通过韦伯回望中国 |
三、中国的“韦伯热”(1980—2020年):中文韦伯研究的启封与行进 |
四、结语:基于韦伯研究的世界学术的可能性 |
(2)韦伯、谱系学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教》中的尼采幽灵 |
二、谱系学:尼采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与改造 |
三、谱系学:尼采对韦伯的方法启示 |
四、韦伯的谱系学:对尼采的改造与化用 |
结 语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韦伯对儒学的反思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全面的观点解读韦伯命题 |
二、文明比较研究的广阔视野 |
三、李约瑟难题对韦伯命题的延续 |
(6)韦伯思想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韦伯思想东渐概况 |
(一)韦伯着述的引入史 |
(二)中国学者的韦伯研究史 |
韦伯思想的教益和启迪 |
(一)弥合行动与结构冲突的尝试 |
(二)多元因果性分析 |
(三)超越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
就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与韦伯对话 |
(一)关于儒学与清教的可比性 |
(二)理想类型的得失 |
(三)关于“普遍历史”与“历史个体” |
(7)当代中国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悖论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到“韦伯命题”理解文化与经济发展 |
二、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遭遇 |
三、从文化构成理解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四、社会转型与民族文化的悖论性存在 |
五、结论 |
(8)现代性下的自我治理 ——论韦伯与福柯在伦理实践的相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着作名缩略表 |
1 导论:韦伯与福柯的伦理实践 |
1.1 问题缘起 |
1.2 韦伯与福柯的数次“相遇” |
1.3 韦伯与福柯:比较研究的基础 |
1.3.1 相似的研究道路 |
1.3.2 对“现代性”的思考 |
1.4 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伦理实践 |
1.4.3 支配与治理 |
1.5 比较方法 |
1.6 本书篇章安排 |
2 旧时代的宗教支配 |
2.1 韦伯:基督教的救赎精神与技术 |
2.1.1 支配者的宗教精神 |
2.1.2 邻人伦理与复仇心态 |
2.1.3 基督教精神的拒世与支配 |
2.2 福柯:牧领权统治与基督教自制技术 |
2.2.1 “治理术”的意义 |
2.2.2 治理的宗教化:“牧领权”治理 |
2.2.3 救赎性的牧领权 |
2.3 韦伯与福柯的宗教性支配比较 |
2.4 宗教性导向的消退 |
3 理性化下的自我伦理 |
3.1 韦伯:“祛魅”后的官僚制 |
3.2 福柯:现代社会的“知识-真理”治理形式 |
3.2.1 知识的真理化 |
3.2.2 “真理”的统治 |
3.3 自我伦理的产生 |
3.3.1 韦伯:理性化下的个人非理性实践 |
3.3.2 福柯:主体伦理的诞生 |
3.3.3 什么是“自我的禁欲主义实践”? |
4 指向自身的伦理实践 |
4.1 韦伯:自我的禁欲主义实践 |
4.1.1 新教伦理与个人精神 |
4.1.2 现代的自我伦理 |
4.1.3 .人格的自我塑造 |
4.1.4 自我与世界 |
4.2 福柯:自由实践与自我转换 |
4.2.1 伦理主体与伦理实践 |
4.2.2 回到古代之旅——“异端哲人”的生活方式 |
4.2.3 苦行意志:基督教的忏悔技术 |
4.2.4 现代自我:“关心自己”作为精神气质 |
4.2.5 生活技艺 |
4.3 禁欲主义实践与自由伦理实践 |
4.3.1 个人主义 |
4.3.2 伦理自由 |
4.3.3 志业与伦理实践 |
5 指向他人的伦理实践 |
5.1 韦伯:卡理斯玛型支配与政治 |
5.1.1 现代卡里斯玛的定义 |
5.1.2 卡理斯玛对他人的影响 |
5.1.3 卡理斯玛的政治领域运用 |
5.1.4 领袖与学者的责任伦理 |
5.2 福柯:“直言”(Parrhesia)与治理他人 |
5.2.1 “直言”的发生 |
5.2.2 “直言”与关怀自我 |
5.2.3 “直言”对他人的运用 |
5.2.4 直言的政治作用 |
5.2.5 现代“直言”与知识分子 |
5.3 韦伯与福柯:面向他人的伦理实践 |
5.3.1 “卡里斯玛”领袖与“直言”者 |
5.3.2 教派与团体的纪律生活 |
5.3.3 超越日常生活 |
5.3.4 知识分子的启蒙伦理 |
5.3.5 韦伯与福柯的时代关怀 |
5.3.6 关心他人:对青年学生的塑造 |
6 现代条件下的自我治理 |
6.1 尼采、韦伯与福柯 |
6.1.1 韦伯与尼采:英雄式实践 |
6.1.2 福柯与尼采:美学与存在风格 |
6.2 韦伯与福柯 |
6.2.1 塑造自我的生活样式 |
6.2.2 时代与个人风格 |
7 结尾:从伦理到政治的实践 |
参考文献 |
(9)浙商的伦理禀赋及其当代建构 ——基于“韦伯命题”的分析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第一节 |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
研究综述 第三节 |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
浙商的形成与主要特征 第一节 |
浙商的地缘环境 第二节 |
历史中浙商的演进 第三节 |
浙商群体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
浙商崛起的地方性伦理基础 第一节 |
哲学基础:从“道不离器”到“性情中和” 第二节 |
实践思想:从“进德修业”到“义利并存” 第三节 |
社会氛围:“经世致用”与“工商皆本”的结合 第四章 |
转型期浙商伦理的当代建构 第一节 |
转型期浙商伦理的现实境遇 第二节 |
浙商伦理当代建构的必要与可能 第三节 |
浙商伦理当代建构的现实路径 余论 |
对“韦伯命题”的回应 第一节“韦伯命题”的要旨 第二节 |
浙商伦理考察对“韦伯命题”的回应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10)重解韦伯命题的内在逻辑——兼论本土方法学和韦伯的思想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一、韦伯命题研究中的老问题与新变化 |
(一)老问题:教义中心论与莫衷一是的内在解读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变化 |
1. 对韦伯命题的外在批评 |
2. 本土方法学的本体论解读及其挑战性 |
二、重解韦伯命题的内在逻辑 |
(一)选择预定论:韦伯的审慎与理由 |
(二)预定论的逻辑后果与现实的反差:核心问题的设定 |
(三)预定论教义的实践修改:自我矛盾或自圆其说? |
(四)善工得救论的确立:一笔带过的复杂逻辑 |
三、初步结论 |
(一)预定论能否算韦伯讨论的中心?答案并不能直接给出 |
(二)在由预定论向入世禁欲主义的推导中,韦伯是否或明或暗的加入了其他的中间因素? |
(三)最终,韦伯命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教义中心论吗?如同第一个问题一样,答案也有两种可能 |
四、韦伯命题中的“实践”问题——兼与本土方法学进行比较 |
(一)本土方法学的“实践”观 |
(二)韦伯命题中的“实践”观及其与本土方法学的比较 |
五、总结与讨论 |
四、“理解”的应用及其缺憾——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韦伯来到中国(1920—2020):百年学术历程中的当代知识人重建[J]. 何蓉. 学习与探索, 2022(02)
- [2]韦伯、谱系学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史[J]. 李放春. 史学理论研究, 2021(03)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02)
- [5]韦伯对儒学的反思及其影响[J]. 郑飞. 天津社会科学, 2021(02)
- [6]韦伯思想在中国[J]. 苏国勋. 学海, 2021(01)
- [7]当代中国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悖论逻辑[J]. 李文钢.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8]现代性下的自我治理 ——论韦伯与福柯在伦理实践的相遇[D]. 朱雯琤. 浙江大学, 2018(01)
- [9]浙商的伦理禀赋及其当代建构 ——基于“韦伯命题”的分析维度[D]. 董珊珊. 浙江财经大学, 2018(05)
- [10]重解韦伯命题的内在逻辑——兼论本土方法学和韦伯的思想关联[J]. 李化斗. 社会学评论, 2017(01)
标签:韦伯论文; 现代性论文; 科学教育论文;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论文; 理性选择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