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寨沟旅游开发思考及对云南旅游发展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胡潇文,王生鹏,刘蓉蓉[1](2021)在《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热点与进展:价值转向与实践转型》文中指出民族旅游对我国"双循环"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2630篇民族旅游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热点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阶段性与受地缘影响等特点,并在经历了概念界定、多元主体辨析、旅游与地方关系思辨、民族旅游意义建构、新时期民族旅游实践等热点探讨后,呈现出从民族旅游主体间性转向地方人地关系重塑与认同、民族旅游文化融合与认同和增强民族旅游公共性的价值转向与实践转型特征。新研究方法使用、民族地区淡季旅游、民族旅游公共性与公平性等是未来探讨的重点。
高洁[2](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张铎[3](2021)在《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海岛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海岛文化备受旅游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风景独特,环境优美的海岛上进行度假放松。但是在发展海岛旅游的同时疏于对海岛生态的保护,也导致海岛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强调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加快完善海岛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补偿政策偿实施力度,推动海岛旅游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于生态补偿定义以及海岛旅游生态补偿的探讨,研究和总结了国内外各领域的生态补偿实践,并从中总结出一些重要启示和先进经验。本文还分析了长海县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补偿现状,并通过与国内其它海岛县的生态补偿进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适用于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的独特模型,并且重点对生态补偿机制中海洋生态补偿标准部分进行了调查和估算。该调查运用了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海岛生态补偿标准进行评价和估算,并根据条件价值评估法和调查结果以及SPSS软件分析总结出,公众及游客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意识的强度都会对支付意愿产生影响,目前海岛旅游者的海岛生态保护意识仍然很薄弱,非常需要社会媒体和生态保护组织等加强关于海岛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宣传,也需要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于公众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在支付意愿层面,可以看出公众和游客对于海岛旅游生态系统服务费用的收取是愿意配合和支持的。本文还运用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估算出来长海县进行海岛旅游的游客每人每次的生态补偿标准为387.87元;在年度生态补偿金额方面,评估出长海县一年的旅游生态补偿金额大概在52×107元左右,为长海县海岛旅游的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借鉴依据,有利于日后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行和推进以及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文章还通过对国内外各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对完善长海县今后的海岛旅游生态补偿提出了七点想法和建议。分别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体系以及配套制度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的激励作用;促进生态补偿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加强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吴泽宇[4](2021)在《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从不合理的状况,发展到合理促进改革并完善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以文化为旅游开发的灵魂和具有吸引力以及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为硬指标,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产业,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特色旅游小镇是旨在文化与产业的特色相互融合,建设集产业链和服务链于一体,产业、城镇、人口、文化等综合功能有机融合的空间载体和平台。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特色生态旅游小镇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整个环境处于刚刚经历了发展期进入成熟期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云南龙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规划建设的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对其所存在的政策、市场细分、产品规划与建设、产品营销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行之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产品营销策略和建议;这包括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资源,探索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升级的实践研究。目前,云南省各主要旅游线路仍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开发“旅游+健康”模式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尚未真正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健康旅游业态,以特色小镇创建为契机推动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已成为我省推动“旅游+健康”发展模式和传统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围绕禄劝县转龙生态旅游为代表的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问题具体表现及影响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特色旅游小镇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应建议和策略。具体对策包括旅游产品开发目标、产品类型、产品体系设计、产品开发原则和方法、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能够为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以进一步丰富云南文化旅游产品,增加特色旅游小镇旅游产品的“文化”元素。
梁妍[5](2021)在《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大量村庄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来,尤其是大城市周边未经开发且具有特色资源的村庄。北京延庆地区由于地理区位、政策、生态环境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村庄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及文化特色,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延庆地区大量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涉足发展旅游产业繁荣的表象下,实际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因其缺乏对自身特色资源旅游价值的清醒认知,缺少旅游准入机制及产业发展后续的管理机制,导致产业资金投入与产出比不均衡,且产业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村庄文化特色逐渐消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针对当前延庆地区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种对自身旅游发展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从多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现有乡村旅游适宜性相关理论及经典案例,基于ZMET隐喻抽取技术深度提取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内的特色资源并确定其旅游发展特征,对进行评价旅游适宜性的村庄进行初步筛选。将“旅游资源评价要素”与“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基于IPA分析法构建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两种,即旅游适宜型与非旅游适宜型,旅游适宜型又分为优先发展型、选择发展型与有条件发展型三类,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旅游产业的适宜程度的依据。针对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整体空间、公共空间、建筑空间、景观空间、设施空间及管控措施层面产生的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在保护乡村空间文脉肌理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与管理发展建议。从村庄整体空间角度看,关注村庄整体风貌的延续,构建多层级空间序列,提升村庄空间功能复合性;从村庄公共空间角度看,将延续公共空间风貌、线性优化街巷空间与创新文化体验功能植入三方面内容为主营造公共空间特色;针对建筑空间,从空间升级以及功能植入与置换的角度优化传统建筑、民宿建筑与一般民居建筑;从景观空间角度看,将景观空间分为自然景观、田园景观与村庄内部景观,优化景观空间需基于自然规律与乡土特征,构建递进式的景观序列;从村庄服务设施空间角度看,将服务设施分为旅游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类,针对村庄基本生活需求与旅游发展容量进行完善及优化,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以延庆慈母川村为例,通过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的评价结果,验证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与空间优化策略的合理性、实用性与普适性。本文研究的内容可为延庆地区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产业发展决策及旅游空间优化建设方向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王海栋[6](2021)在《旅游管理体制与海岛县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经济成为了新的增长点,发达的海洋经济将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海岛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什么样的旅游管理体制进行地区旅游管理,如何促使海岛旅游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现阶段的热点话题。目前这一领域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旅游管理体制、海岛旅游经济等的单独研究。但是基于体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对海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还很少。综合上述情况,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这一定量研究方法,对长海县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估研究,对长海及其他海岛地区的未来的开发与管理方面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把握旅游管理体制与海岛旅游经济的概念,并分类整理阐述了本论文中需要用到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同时,本文介绍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不同发展历程,梳理了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阐述了长海县旅游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首先从三个角度对长海县海岛旅游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其次介绍了长海县旅游管理体制的现状,最后分析了长海县目前旅游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在我国12个海岛县(区)同时发展旅游经济的这样一个“准自然条件”下,采用国内12个海岛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旅游管理体制与海岛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未受外部因素影响之前,长海县实行的度假区管委会体制模式显着地促进了海岛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和平行趋势检验。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证明了在度假区管委会模式这一旅游管理体制下,长海县的旅游经济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长海县及其他海岛地区的旅游管理体制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
刘彩霞[7](2021)在《理县古尔沟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史鹏飞[8](2021)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山”早已超越了地理环境的范畴,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近年来,山地旅游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这也必将对山地资源丰厚的中国尤其是“九分山和原,一分坝和田”的山地大省——云南,在大众旅游深化发展、全域旅游战略示范、品质旅游创意设计的旅游发展新阶段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山地旅游发展亦受到了足够的实践及学术关照。然而,除少量资源禀赋极高的山地外,山地旅游的发展往往陷入重效益、轻内涵和有理念、缺衔接的窘境,其中原因纷繁,却难以回避供需脱节的现实问题。倘若旅游者只是为了享受精致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那何以选择山地?于旅游者而言,山地的比较优势究竟为何?山地旅游的内在价值何以彰显?本研究的讨论将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希冀为山地旅游研究及实践提供些许参考。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编号:41961021)、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价值认同测度研究”(编号:2020YUFEYC034)为依托。研究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试图从新的视角探究山地旅游比较优势、山地旅游价值彰显等现实问题。在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剖析中,搭建了“逻辑框架梳理-价值内涵解构-体验价值测度—优化路径探析”的分析框架,重点回答了3个研究问题:“什么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其中包含哪些潜在的具体维度?”“如何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不同案例地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是如何表现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各维度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基于这种关系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水平以促进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1这一探索性问题,研究以大数据爬取技术获取马蜂窝、知乎网的山地旅游网络游记为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逐级编码,抽象出55个初始范畴、13个主范畴,逐步“浮现”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辨识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具体维度,并对其内在机理及实质进行了阐释;针对研究问题2这一描述性问题,研究以扎根理论分析成果为依托、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遵循一系列量表开发程序开发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并以云南省典型山地旅游目的地玉龙雪山景区、苍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Mann-Whitney U test的连续过程检验、修正了测度量表,对比分析了玉龙雪山景区和苍山景区的测度水平;针对研究问题3这一涉及因果性的问题,研究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和对称思维,引入cs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所构建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复杂因果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影响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的多个条件组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优化提升路径及策略建议。对3个研究问题的探析主要形成如下结论: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是“人-山对话下的成己之路”,包括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两个向度共计13个维度。其中,“我”的身体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生成的中介;“山”的情境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彰显的载体;“成己”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终极指向。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在中国的实践彰显了个人主义价值,其体验价值的意义中心是自我意识的回归和成就自我的终极指向。2)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包含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编制21个测量项)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编制32个测量项)两个部分,所编制的测量项简约地表征了所测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在不同山地旅游目的地表现出了显着差异,可作为山地旅游目的地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除情感价值外,玉龙雪山景区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整体水平表现上均好于苍山景区,两地在多个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和具体属性方面存在统计上的显着性差异。3)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之间存在复杂因果关系,证实了所构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因果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从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等方面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本研究着眼于“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所进行的探究,是对旅游者与山地“人-山”关系新的诠释,在对3个具体研究问题做出回答后,本研究认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是山地旅游发展的内核,是山地旅游的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山地旅游内在价值彰显的重要途径,将对深化山地旅游研究并指导山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伯铭[9](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旅游者消费方向发生转变,高质量、多样化旅游体验形式不断被开发,山地旅游成为市场热点。我国属于多山国家,山地旅游发展已久,但多数山地景区的发展质量都不高,如何推动山地景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山地景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就应当追本溯源,明晰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机理,只有深刻把握动力源头,才能够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刺激和强化驱动力。根据对现有研究的梳理总结,针对工业旅游、红色旅游、边境旅游等旅游业态的驱动机制研究较多,但缺乏对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构建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尝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及其评价模型,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空白,也有助于量化识别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发展现状。文章首先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展、热点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景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相关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厘清具体内涵与特征。以利益相关者、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范式从147篇相关研究论文以及期刊文章中扎取识别影响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子,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概念框架,分析各驱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架构完整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概念框架分为四层,从第一层到第四层分叉延伸,其中第一层也就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即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第二层包含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力系统;第三层包含14个驱动子系统;第四层包含了51个驱动因子。各层级之间属于隶属关系,层层递进,最终形成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合力。2、吸引力驱动系统通过诱发山地旅游者的山地旅游动机,产生山地旅游需求,促进山地旅游者做出山地旅游决策,开展山地旅游活动;推动力驱动系统包含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大驱动子系统,四大驱动子系统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共同推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硬环境指代基础硬件,起到基础支撑作用,软环境指代管理、服务等辅助环境,起到辅助提升的作用;中介力驱动系统则起到将山地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作用。3、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显示,综合层(一级)当中吸引力(0.3835)权重占比最高,项目层(二级)中硬环境(0.1457)权重占比最高,方案层(三级)中业态与产品的独特性(0.0777)权重占比最高,说明以上三个指标在各自层级当中的重要性最高,是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系统、子系统、因子。4、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整体评分为7.2287分,属于较高质量等级。总体来看,玉龙雪山景区仍有大部分驱动系统和因子未达到高质量等级,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最后,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现状,针对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系统分别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西萍[10](2021)在《乡村民俗旅游的互动研究 ——基于秀山民族村的“四月八”个案》文中认为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当前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关注重庆市秀山县民族村在参与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于民俗文化的呈现以及其中的人群互动现象,主要基于民俗学学科应用性和村落旅游发展现状的思考。为全面了解民族村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目的,采用田野调研、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民族村民俗文化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首先,从旅游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民族村所处的区位特征,分析民族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背景和开发条件优势,并对村落内丰富的民俗文化事象进行分类阐述,分析村落民俗文化在当下的存续状态。其次,在对村落民俗文化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以民族村参与乡村旅游打造的“四月八苗王节”为重点,分析以节日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在旅游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其中的人群互动现象。在阐明“四月八”节日起源的基础上,对旅游语境下民众的节日实践及其与日常生活的互动进行探讨,分别阐述作为节日举办主体的村委会和作为节日参与主体的村民在节日当天的行为实践,并由此发现旅游语境下的节日变迁与民众认知。最后,对村落选取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打造旅游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基于社会背景原因和对文化的认同与建构。阐述旅游发展对村落造成的影响,如宣传有余建设不足造成的名过其实、民俗文化“貌合神离”的走向以及缺乏沟通的利益分配冲突。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秉承文化精神内核、加强村落社区参与和完善社会制度性支持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传统村落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选择与展现,以及其中的人群互动关系,寻求村落文化与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有利于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保护村落文化、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完善区域社会乡村治理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九寨沟旅游开发思考及对云南旅游发展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寨沟旅游开发思考及对云南旅游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热点与进展:价值转向与实践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 结果及分析 |
3 基于学术共同体的研究热点及进展分析 |
4 民族旅游研究热点与演化 |
4.1 民族旅游的概念界定 |
4.2 民族旅游的主要议题 |
4.3 新时期民族旅游实践 |
5 述评与展望 |
5.1 述评 |
5.2 展望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
1.1.2 海岛旅游热度日渐增高 |
1.1.3 海岛旅游发展对生态保护的疏忽 |
1.1.4 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海岛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
1.1.5 关于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的研究尚不成熟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条件价值评估法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2 研究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生态补偿的概念 |
2.1.1 生态补偿的定义 |
2.1.2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定义 |
2.2 海岛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
2.2.1 生态环境价值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科斯产权理论 |
2.2.6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我国海岛旅游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补偿现状 |
3.1 我国海岛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
3.2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生态现状及影响 |
3.2.1 海岛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 |
3.2.2 海岛旅游开发获得的生态效益 |
3.3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现状 |
3.3.1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现状 |
3.3.2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参考案例 |
4 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长海县旅游发展环境资源条件 |
4.2.1 地理位置优越 |
4.2.2 生态环境优美 |
4.2.3 旅游资源多样 |
4.3 长海县旅游生态补偿现状与问题 |
4.3.1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意义及必要性 |
4.3.2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现状问题 |
4.3.3 长海县与国内其他海岛县生态补偿差距对比 |
4.4 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模型的构建 |
4.4.1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4.4.2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原则与标准 |
4.4.3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方式 |
4.4.4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途径 |
5 长海县海岛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5.1 海岛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5.2 海岛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方法 |
5.3 海岛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
5.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支付意愿调查 |
5.3.2 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 |
5.3.3 生态补偿标准评估结果 |
5.3.4 结论与讨论 |
6 完善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体系以及配套制度措施 |
6.2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的激励作用 |
6.3 促进生态补偿与扶贫攻坚相结合 |
6.4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
6.5 加强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 |
6.6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监督和评估机制 |
6.7 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旅游营销理论研究 |
二、旅游特色小镇理论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技术线路及创新 |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二、技术线路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旅游小镇概述 |
一、特色小镇建设 |
二、旅游小镇概念及分类 |
第二节 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 |
一、市场营销理论 |
二、7P营销组合策略 |
三、SWOT和PEST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营销环境分析 |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概况 |
一、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的项目建设现状 |
二、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建设历程 |
第二节 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发展的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
一、政策分析 |
二、经济结构分析 |
三、文化产业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三节 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的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面临的机遇 |
四、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产品营销现状 |
一、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产品经营状况 |
二、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客源市场状况 |
三、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产品开发状况 |
四、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销售渠道状况 |
第二节 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
一、客源市场定位的不准确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影响 |
二、产品定价策略中没有突出服务产品定价的特殊性 |
三、产品销售渠道匮乏 |
四、促销宣传推广手段单一 |
五、人员要素资源的匮乏与配置不合理 |
六、有形展示中产品标志性设计与实体环境特色不突出 |
七、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制度与服务运行程序不健全 |
第五章 转龙道·旅游小镇营销策略与对策 |
第一节 产品策略 |
一、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客源市场定位与产品开发思路 |
二、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产品策略 |
第二节 价格策略 |
一、产品差异定价策略 |
二、捆绑产品定价策略 |
三、服务定价策略 |
第三节 渠道策略 |
一、直接与间接渠道策略 |
二、网络营销渠道策略 |
第四节 促销策略 |
一、广告促销策略 |
二、节庆促销策略 |
第五节 人员要素策略 |
一、人员要素分析 |
二、策略措施 |
第六节 有形展示策略 |
一、有形展示分析 |
二、策略措施 |
第七节 服务过程策略 |
一、服务过程分析 |
二、策略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旅游区位论 |
2.1.3 AVC三元论 |
2.1.4 旅游环境容量理论 |
2.2 相关案例分析 |
2.2.1 感受自然野趣意境:日本美星町 |
2.2.2 感受历史文化沉淀:玉皇庙村 |
2.2.3 体验田园新生活:明月村 |
2.2.4 体验民俗文化魅力:霹破石村 |
2.2.5 归纳与借鉴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发展特征识别 |
3.1 村庄基本概况 |
3.1.1 地域分布情况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2 村庄特色资源要素梳理 |
3.2.1 历史文化资源 |
3.2.2 生态文化资源 |
3.3 旅游发展背景下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解读 |
3.3.1 乡村旅游内涵解读 |
3.3.2 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内涵特征 |
3.4 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特色资源识别 |
3.4.1 研究样本选取 |
3.4.2 引导式访谈设计 |
3.4.3 引导式访谈资料分析 |
3.4.4 构念提取及分类整理 |
3.4.5 绘制特色资源共识地图 |
3.5 村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特征识别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
4.1 旅游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
4.1.1 旅游产业驱动力分析 |
4.1.2 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
4.1.3 旅游发展现状概况 |
4.1.4 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
4.2 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
4.2.1 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 |
4.2.2 基础数据收集整理 |
4.2.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4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3 旅游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3.1 评价要素选择 |
4.3.2 旅游资源评价要素 |
4.3.3 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 |
4.3.4 评价指标赋分规则 |
4.4 指标权重设置 |
4.4.1 指标权重确认方法 |
4.4.2 指标重要性专家评分结果分析 |
4.4.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5 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
4.5.1 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4.5.2 基于IPA分析构建R-E模型 |
4.5.3 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导向下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优化策略 |
5.1 旅游发展需求下的村庄空间问题分析 |
5.1.1 村庄新旧风貌融合界限突兀 |
5.1.2 村庄公共空间设计现代化 |
5.1.3 村庄街巷空间历史肌理消退 |
5.1.4 传统院落空间及建筑空间改造过度 |
5.1.5 村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空间不足 |
5.2 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
5.2.1 保护和发展并存原则 |
5.2.2 空间规划整体性原则 |
5.2.3 空间尺度适宜性原则 |
5.2.4 空间建设经济性原则 |
5.3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地域特色维育 |
5.3.1 延续空间文脉肌理 |
5.3.2 维护生态空间乡土意境 |
5.4 优化村庄整体空间 |
5.4.1 提升村庄空间功能复合性 |
5.4.2 增强村庄空间结构序列性 |
5.5 营造特色公共空间 |
5.5.1 公共空间风貌延续与功能更新 |
5.5.2 街巷空间线性优化与多功能植入 |
5.5.3 创新文化体验空间构建 |
5.6 融合新旧建筑空间 |
5.6.1 传统建筑分级优化改造 |
5.6.2 民宿建筑空间功能满足多元主体需求 |
5.6.3 一般民居空间优化设计融合乡土要素 |
5.7 构建多层级景观空间 |
5.7.1 自然景观空间营造尊重山水格局 |
5.7.2 田园景观空间设计体现地域特色 |
5.7.3 村庄内部景观营造延续乡土文化特色 |
5.8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空间 |
5.8.1 增加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
5.8.2 完善交通设施布局 |
5.8.3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布局 |
5.9 建立长效管控机制 |
5.9.1 搭建长效管控平台 |
5.9.2 强化旅游服务保障机制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策略 |
6.1 慈母川村基本概况 |
6.1.1 区位交通 |
6.1.2 自然环境 |
6.1.3 土地利用现状 |
6.1.4 现状人口规模 |
6.1.5 现状产业结构 |
6.1.6 村庄现状风貌特征 |
6.2 慈母川村旅游发展优势 |
6.2.1 村庄特色资源优势 |
6.2.2 村庄周边旅游资源优势 |
6.2.3 旅游市场潜力优势 |
6.3 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评价 |
6.3.1 旅游资源评价要素选择及赋分 |
6.3.2 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选择及赋分 |
6.3.3 旅游适宜性评价赋分结果 |
6.3.4 R-E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6.4 慈母川村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6.4.1 村庄旅游空间布局混乱 |
6.4.2 街巷空间历史肌理消退 |
6.4.3 公共空间设计文化特色不足 |
6.4.4 院落空间及建筑空间改造过度 |
6.5 慈母川村空间优化策略 |
6.5.1 村庄主体空间功能布局优化 |
6.5.2 街巷空间格局与道路等级优化 |
6.5.3 节点空间与景观空间乡土化设计 |
6.5.4 建筑形式与院落空间功能性改造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延庆村落特色文化资源调查问卷及访谈邀请 |
附录2-旅游适宜性指标重要性专家问卷调查 |
(6)旅游管理体制与海岛县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之处 |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管理体制 |
2.1.2 海岛旅游经济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现状与问题 |
3.1 国家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和现状 |
3.1.1 中央旅游管理体制的模式和特征 |
3.1.2 地方旅游管理体制的模式和特征 |
3.2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
4 长海县旅游管理体制现状与问题 |
4.1 长海县海岛旅游经济发展状况 |
4.1.1 长海县概况 |
4.1.2 长海县旅游资源情况 |
4.1.3 长海县旅游经济发展情况 |
4.2 长海县旅游管理体制现状 |
4.2.1 管委会旅游管理体制模式 |
4.2.2 吉美模式 |
4.3 长海县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5 长海县旅游管理体制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
5.1.1 双重差分模型的选取与构建 |
5.1.2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
5.2 基准回归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被解释变量替换检验 |
5.3.2 平行趋势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旅游者需求和目的地选择的新特点 |
二、目的地开发及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
三、山地旅游深度体验性特质挖掘的新机遇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山地旅游 |
二、非功用性旅游体验 |
三、体验价值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情境理论 |
二、情感认知评价理论 |
三、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
第三节 山地的功用性与非功用性分析 |
一、山地功用性:生存与生产的物质空间 |
二、山地非功用性:浪漫与理想的精神王国 |
三、山地旅游:亟待回归的非功用性实现路径 |
第三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析 |
第一节 分析方法阐述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资料分析方法:扎根理论 |
三、数据来源 |
四、分析工具 |
第二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构过程 |
一、扎根理论的分析准备 |
二、开放式编码 |
三、主轴式编码 |
四、选择式编码 |
五、理论饱和与研究的科学性 |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逻辑机理 |
一、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 |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实质 |
第四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测度 |
第一节 测度准备与步骤阐述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案例地选择 |
三、测度步骤阐述 |
第二节 量表开发与问卷设计 |
一、从扎根理论到概念化、操作化的理论探讨 |
二、量表开发过程概述 |
三、研究变量与测量项选择 |
四、问卷内容与形式 |
五、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量表检验 |
一、数据收集与筛选 |
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样本概况 |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
四、量表生成 |
第四节 案例地测度结果对比评价 |
一、测度结果总体评价 |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对比分析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组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研究假设 |
三、体验价值“投入-收益”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投入-收益”模型定性比较分析 |
一、研究方法选择 |
二、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
三、定性比较组态阐释 |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的优化提升 |
一、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 |
二、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 |
三、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 |
四、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 |
五、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 |
六、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山地旅游网络游记文本目录 |
附录B 云南玉龙雪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
附录C 云南苍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9)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宏观经济开始转向,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
二、高质量旅游体验需求增长迅速,山地旅游逐渐成为热点 |
三、高质量发展是进入优质旅游新阶段的核心内容 |
四、厘清和优化驱动机制是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
五、山地旅游典型代表性的玉龙雪山景区高质量发展有待优化 |
第二节 山地旅游发展现状与山地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山地旅游发展现状 |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阐释、研究动态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释 |
一、山地旅游 |
二、山地旅游景区 |
三、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 |
四、旅游驱动机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
三、旅游驱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二、系统动力学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 |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
二、开放式编码 |
三、主轴编码 |
四、选择性编码 |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分析 |
一、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吸引力驱动系统分析 |
二、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力驱动系统分析 |
三、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分析 |
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力驱动系统分析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模型 |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 |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应用概述 |
一、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
二、构造判断矩阵 |
三、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一致性检验 |
四、层次总排序 |
第二节 评价因子模型的框架构建 |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专家问卷的发放 |
二、数据处理 |
三、一致性检验 |
四、权重计算 |
五、权重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的应用 |
一、指标测度方法 |
二、指标赋分标准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1984—1992 年) |
二、基础夯实阶段(1992—1999 年) |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7 年) |
四、提质增效阶段(2007 年至今) |
第三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 |
一、吸引力驱动系统现状 |
二、推动力驱动系统现状 |
三、支持力驱动系统现状 |
四、中介力驱动系统现状 |
第四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评价 |
一、评级数据采集与分析 |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
第五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二、业态产品相对传统单一 |
三、与周边景区联动效果有待加强 |
四、旅游收入来源单一 |
五、人才队伍多样化水平不足 |
第六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吸引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
一、充分挖掘景区资源 |
二、丰富产品业态体系 |
三、调节要素价格水平 |
第二节 推动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
一、加强相关政策推动 |
二、分析预测市场需求 |
第三节 支持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
一、完善旅游设施建设 |
二、加强智慧旅游建设 |
三、强化景区联动水平 |
四、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 |
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中介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
一、丰富宣传营销渠道 |
二、加强与旅游中介机构合作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权重咨询问卷 |
附录B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专家打分问卷 |
附录C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游客打分问卷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10)乡村民俗旅游的互动研究 ——基于秀山民族村的“四月八”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
1.2.2 人群互动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调研点的选择及田野经历 |
1.4.1 调研点的选择 |
1.4.2 田野经历 |
第2章 民族村概况 |
2.1 民族村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生态环境 |
2.2 民族村人文环境 |
2.2.1 历史沿革 |
2.2.2 人口与民族分布 |
2.2.3 区域与民族文化 |
第3章 民族村民俗文化与民俗资源 |
3.1 民族村民俗文化 |
3.1.1 外显于形:物质民俗 |
3.1.2 内化于心:精神民俗 |
3.1.3 集体表象:社会民俗 |
3.1.4 身份表达:语言民俗 |
3.2 从民俗文化到民俗资源:“文化资源化” |
第4章 个案解析:鲜活的“四月八” |
4.1 “四月八”起源 |
4.1.1 纪念英雄人物 |
4.1.2 祭祀牛王 |
4.1.3 集会与择偶 |
4.2 “四月八”民俗主体及其活动 |
4.2.1 村委会的筹备与组织 |
4.2.2 村民的演出、经营与游览 |
4.3 旅游语境下的节日变迁与民众认知 |
4.3.1 节日名称:从四月八到苗王节 |
4.3.2 举办主体:从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导 |
4.3.3 节日形式:从民间叙事到文化展演 |
4.3.4 节日内容:从单一活动到多元复合 |
第5章 乡村旅游视域下村落民俗传衍阻隔及时代路径 |
5.1 发展四月八的原因分析 |
5.1.1 社会背景原因 |
5.1.2 文化的认同与建构 |
5.2 发展旅游对村落的影响分析 |
5.2.1 宣传有余建设不足造成的名过其实 |
5.2.2 民俗文化“貌合神离”的走向 |
5.2.3 缺乏沟通的利益分配冲突 |
5.3 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
5.3.1 秉承文化精神内核 |
5.3.2 加强村落社区参与 |
5.3.3 完善社会制度性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四、九寨沟旅游开发思考及对云南旅游发展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热点与进展:价值转向与实践转型[J]. 胡潇文,王生鹏,刘蓉蓉.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3]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D]. 张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转龙道·生态旅游小镇营销策略研究[D]. 吴泽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D]. 梁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旅游管理体制与海岛县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D]. 王海栋.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理县古尔沟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开发研究[D]. 刘彩霞.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8]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D]. 史鹏飞.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9]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郑伯铭.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乡村民俗旅游的互动研究 ——基于秀山民族村的“四月八”个案[D]. 西萍.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