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与非洲的边缘化——兼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圣[1](2021)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程睿[2](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骆明婷[3](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陈文祺[4](2021)在《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阿布贾条约》到非洲《2063年议程》,非洲的区域一体化一直都是实现非洲复兴的重要过程,而区域公共产品通过成员国共同提供共同受益的方式,将区域内的成员凝聚起来,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非洲大陆国家众多且分布较为分散,国家发展水平各异,导致区域公共产品数量繁多且功能多有重合,难以进行明确的分类。加之区域公共产品固有的“搭便车”和“公地悲剧”的供给困境,导致供给国的资源浪费和非洲大陆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低下。随着非洲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一体化发展,非洲大陆国家对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意识随之提升,但由于自身供给能力有限,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模式是域外大国供给、域内国家联合供给和区域性组织机构供给的混合供给模式。非洲区域公共产品具有供给机制多样、供给主体多元、经济类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充足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成为促进非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发力点。在非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区域公共产品以次区域组织、经贸协定、会议机制等多样化的形式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促进作用。从非洲一体化的起点发展至今,都离不开区域公共产品的推动,从非洲统一组织到非洲联盟,它们作为非洲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代表,不断推动着非洲的复兴,加强着非洲的内部凝聚力。目前,非洲的区域一体化也着重体现在次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中,西非、中非、东南非和北非的次区域一体化也在次区域公共产品的运转下不断向前迈进。然而,由于非洲大陆国家经济水平的参差不齐、基础设施的薄弱以及族群政治的阻碍,非洲一体化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2019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也为非洲一体化的进程增加了障碍。在“重峦叠嶂”之下,区域公共产品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关键。无论是非洲内部供给的非洲联盟、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还是区域外部大国供给的各类区域公共产品,都为区域间的利益协调、合作交流提供了通道,成为维系并加强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的纽带,间接或直接地推动着非洲区域一体化的进步,带领着非洲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实现一体化的理想目标。
梁冠华[5](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指出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张忠祥,陶陶[6](2020)在《中非合作论坛2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集体对话、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论坛2000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它开创了中非互利共赢的局面,推动中非关系跃上新台阶。在众多国际对非洲的合作平台中,中非合作论坛取得的成效最为显着,其成功经验主要有:领导重视,优化了论坛的顶层设计;平等协商,契合非洲经济转型的需求;合作共赢,惠及双方利益;与时俱进,内容不断调整充实;机制保障,各项举措落实得力;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共谋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非合作既面临着国际格局变动、中非依存度增加和非洲经济转型的机遇,也面临大国在非洲竞争加剧、全球性问题凸显和中非合作存在一些问题等挑战。为了推进中非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再创下一个20年的辉煌,需要我们坚持中非合作已有成功经验,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原有合作举措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王萌[7](2019)在《坦桑尼亚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坦桑尼亚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是坦桑尼亚马赛人围绕“土着人民”的概念和运动组织本民族与国家政府斗争以实现国家对他们资源及权利的承认和保护的社会运动。坦桑尼亚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后经历发展、变革,至今仍方兴未艾。马赛人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地带,他们是当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族群之一,外部世界通常将马赛人(以及南非的祖鲁武士)视作非洲古老民族的典型代表。自殖民时代起,东非的马赛人就遭遇了严重的土地、资源侵占。坦桑尼亚民族国家独立后,马赛人依然处在政治、经济边缘化困境,其传统文化也面临威胁。伴随着全球化和政治自由化的浪潮,马赛人发起土着权利保护运动。1989年8月3日莫瑞格·欧勒·帕克谱尼在联合国土着事务工作组发表讲话并首次开始讨论非洲某些狩猎采集和牧民群体应得到土着人民的身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资助和支持下,坦桑尼亚的马赛人纷纷创立非政府组织维护其土着权利。由于致力于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坦桑尼亚政府对“土着”敌意强烈,马赛人的土着权利保护运动在国家层面成效有限,所以这些非政府组织在2003年弱化斗争中的“政治色彩”,将其活动内容改为解决牧民群体的生计问题。他们通过参与国家政策起草和审查过程,实现对本民族文化和资源的保护。尽管,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近30年,并推动了非洲土着权利运动的发展,但马赛人的“土着身份”一直没有得到坦桑尼亚民族国家的承认。马赛人在暴力方式的威胁下被驱逐,许多土着权利倡导者、组织和运动面临被骚扰、定罪的境地。以牧民土着非政府组织为首的非政府组织仍为包括马赛人在内的牧民和狩猎采集者群得到可持续的、得到承认的和受到尊重的权利而奋斗。本文以坦桑尼亚马赛人土着权利运动的缘起、发展及现状为主线,从族群、国际、国际社会三方的互动阐述土着政治的局限性,深化对当代坦桑尼亚政治的认识。本文认为马赛人谋求土着身份的主要基于“殖民遭遇”和“边缘群体”身份,而非“土地先占性”。马赛活动家斗争关键是将他们来之不易的作为土着群体的国际承认转化为国家承认,即利用国际组织和国际捐助者的支持,获寻求国家对其土着身份的承认以维护其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及其获得资源的安全途径。但坦桑尼亚至今不承认本国任何民族是土着群体,所以该运动后期不得以放弃“土着话语”转而关注于牧民的生计问题。
何曙荣[8](2018)在《非洲联盟研究(2002-2017)》文中指出非洲联盟是极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不仅在非洲大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非洲联盟成立15周年之际,回顾其发展历史,透视、剖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举措,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非洲联盟是泛非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众所周知,泛非主义是非洲大陆的民族主义,诞生于19世纪后期。泛非主义有两个奋斗目标:在殖民地时期,它号召全世界非洲人团结战斗,推翻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实现非洲大陆的独立;在非洲国家独立后,泛非主义要求非洲大陆实现统一,并且最终建立非洲合众国。1963年,在非洲殖民地走上独立之际,在泛非主义思想引导下,独立的非洲国家成立了非洲统一组织(非洲统一组织)。在非洲统一组织存在的37年中,它为巩固新生的非洲民族国家、实现非洲大陆的整体独立,做了大量工作。1994年新南非的独立,标志非洲大陆已经完成了政治独立任务,泛非主义也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19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浪潮遍及全球,非洲大陆呈现边缘化趋势。非洲统一组织是一个非洲大陆的政治协商组织,因此无力继续率领非洲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泛非主义与时俱进,提出了“非洲复兴”思想,并且决定以非洲联盟代替非洲统一组织。十分明显,非洲联盟不但是泛非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非洲历史的必然产物。由于非洲联盟与非洲统一组织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不同,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也不同,因此,非洲联盟不但是非洲统一组织的继承,而且是非洲统一组织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非洲联盟在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方面,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根据《非洲联盟章程》,非洲联盟是一个统管非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综合性机构,因此,其组织机构与职能更趋完善,在处理内外事务时,被赋予更大的权限,换言之,非洲联盟具有更加大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维护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是非洲联盟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组织保障,成立了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理事会下设机构齐全,包括非洲联盟委员会、贤人智囊团、大陆预警机制、非洲待命部队和一个特别基金。非洲联盟在和平与安全领域,有许多创新和进展,因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当成员国出现特殊情况时,非洲联盟可以进行干预,又如非洲联盟建立了自己的维和部队等。十分明显,非洲联盟的自我维护和平安全的能力大大增强。非洲联盟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积极推进非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进程。1991年非洲统一组织各国在尼日利亚阿布贾签署了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的《阿布贾条约》,依然是非洲联盟工作目标。为了加快发展经济发展,非洲联盟制定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这是新世纪初非洲国家自主制定的第一个全面规划非洲发展目标的宏伟蓝图,旨在解决非洲大陆的贫困加剧、经济落后和被边缘化等问题。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非洲各国之间以及非洲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地区和非洲大陆一体化,提高非洲各国和整个大陆的竞争力。为了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非洲大陆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非洲联盟积极开展共同外交。非洲联盟与联合国、传统西方大国、新兴经济体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建立了各种交流和合作关系,并且取得了许多进展。非洲联盟成立后,为了促进非洲大陆整体发展做了诸多尝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推行非洲互查机制,提升国家治理成效;注重妇女、性别和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卫生医疗保障,防控疾病蔓延。总之,经过15年的发展,非洲联盟在吸取非洲统一组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加快非洲大陆的发展、推进实现泛非主义目标,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然而,由于非洲大陆的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脆弱,因此要实现泛非主义的最终目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非洲联盟还要努力。
宁彧[9](2018)在《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7月,“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发动暴乱,随即遭政府镇压,领导人穆罕默德·优素福被法外处决。次年9月,新任领导人阿布巴卡尔·谢考以“复仇”的名义掀起“圣战”。从此,尼日利亚陷入了严重的安全危机中。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难民问题突出成为“博科圣地”问题之于尼日利亚的真实写照。自2011年起,尼日利亚政府从未停止对“博科圣地”围剿,其中也伴随着数次效果不甚理想的和谈。2015年后随着问题外溢,在非盟主持下,地区合作逐步推动,多国联合部队成立。虽然取得了些许成效,但时至今日,“博科圣地”仍保持一定频次的恐怖袭击,威胁依旧。“博科圣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产物。尼日利亚独立后,西方制度明显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政局动荡不安,频繁的转型使尼日利亚政治异常敏感。第三共和国后,深感权力被分享的北方政治精英积极推行伊斯兰教法撕裂国家。不仅如此,少数族群问题与政治腐败问题更成为“博科圣地”抨击政府的借口。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忽视地区间平衡、漠视民生,贫困与失业问题成为“博科圣地”壮大的土壤。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长期对立、伊斯兰教内部极端化倾向明显、萨拉菲主义兴起且为极端势力所利用,又成为“博科圣地”意识形态的基础。“博科圣地”有着特点鲜明的发展脉络。穆罕默德·优素福是“博科圣地”的开创者与推动者;阿布巴卡尔·谢考进一步将“博科圣地”推向了极端化的深渊,彻底蜕变为恐怖主义组织。在内外力互动作用下,“博科圣地”先后经历了多次大的分裂,穆罕默德·阿里与卡纳马基地、“优素福伊斯兰运动”与“安萨鲁”、穆罕默德·马尔万派、阿布·巴纳维的“伊斯兰国西非省”等都是“博科圣地”分裂与整合的产物,从而凸显了该组织内部意识形态与行动实践的差异。“博科圣地”具有清晰的体系建构特征。萨拉菲主义构成了“博科圣地”意识形态的核心,阿里、优素福、谢考,乃至巴纳维等人的不同阐释,对其既有继承,更有分歧。对文化、族群、现实利益等因素的解读又突出了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随着领导人的不同、斗争策略的转变、外部压力的强弱变化,“博科圣地”呈现出动态的组织结构特征。虽具有明显的“等级制”,但趋于“扁平化”。由于组织的分化或分裂,其外部形态又呈现“网络化”。“博科圣地”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特性,一是本土化成员占据主体,且由于领导人的族群身份,卡努里人组织中占据多数,但“博科圣地”问题并不等于卡努里族群问题。儿童兵与女性圣战者则是“博科圣地”人员组成的新特点。二是资金来源。来自国内的“合法”性收入、捐赠性收入在最初占据主导。但是,随着该组织的恐怖暴力化,其资金的犯罪性收入比例加大,且与外部的资金联系日益加深。尼日利亚国家发展中的南北经济差异、政治隔阂、危机管理问题与“博科圣地”互为影响。大量贫困失业人员、北方伊斯兰化等有利于该组织的发展壮大。尼日利亚政府应对软硬失当则进一步催生了“博科圣地”的极端化。该组织的长期存在对尼日利亚国家造成了严重伤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动荡、国家形象受损。不仅如此,它还挑战了地区安全,乃至国际社会。在地区安全层面,活跃于萨赫勒地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青年党”等极端组织与“博科圣地”的互动恶化了地区安全形势,而“博科圣地”的壮大进一步催生了“动荡弧”的发展演变。对于“博科圣地”问题,非盟、西共体、尼日利亚周边国家均积极应对,推动合作。其中,非盟完善了制度层面的设计,并推动多国联合部队扩充、部署;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有效遏制了“博科圣地”的肆意蔓延;西共体则提供了必要的援助。但是,地区国家的合作也由于各国的历史争端与现实分歧而面临一定挑战。在国际安全层面,“博科圣地”与“基地”组织总部、“伊斯兰国”的联系强化了其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身份;该组织对阿布贾联合国大楼的袭击、对域外国家公民的劫持、对西方国家的言语威胁、在国内制造屠城惨案与大规模人质事件等,无一不引起世界震惊。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法国、美国等世界大国审慎应对,协助萨赫勒地区国家打击“博科圣地”。本文认为,“博科圣地”经过了从“内生”到“外溢”的发展过程,尼日利亚国家生态、政府危机治理、地区局势动荡、反恐合作不力与其产生、发展、壮大有着一定关系,但这并非是简单的直接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互借”的复杂模式。从根本上看,“以暴易暴”并非长久之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政局稳定、平衡地区差异、重视民生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才是彻底解决“博科圣地”,乃至撒哈拉以南非洲极端组织问题的关键所在。
黄玉沛[10](2016)在《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研究(1994-2014)》文中提出“黑人经济振兴”(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是1994年新南非政府成立之后为扶持黑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黑人在大型企业持有股权的比重,随后逐步演变成新南非政府全面提高黑人经济地位的宏观经济战略。南非政府实施“黑人经济振兴”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以南非反种族隔离抗争胜利为基础,以南非政府《重建与发展计划》为起点,以扶持“历史上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南非人”经济发展为目的,是长期以来黑人同白人经济斗争的产物,是南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策略方针,更是南非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本文认为,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的定义或解释经历了由“狭义”到“广义”的转变,由单纯的政府政策转变成为集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于一体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因此,本文将南非“黑人经济振兴”划分为两个阶段,以200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案》出台为界,此前为“黑人经济振兴”的初创与形成阶段,此后为“黑人经济振兴”逐步调整与不断完善阶段。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的主要内涵、发展历程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其次,剖析了新南非历届政府涉及“黑人经济振兴”的诸多法律、法规和行政章程。同时,从“黑人经济振兴”的经济杠杆视角出发,探讨了南非实施“黑人经济振兴”的实际效果。以南非葡萄酒行业为个案,分析了“黑人经济振兴”在该行业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对葡萄酒行业未来“黑人经济振兴”予以展望。最后,探讨南非不同族群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对新南非成立二十年“黑人经济振兴”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南非“黑人经济振兴”取得了部分积极效果,“振兴”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不断修改与完善,黑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日趋便利,黑人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但是,随着南非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黑人经济振兴”也经历了复杂的调适与转变,并在南非社会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成为南非颇具争议的经济政策之一。南非一小撮黑人权贵精英与白人经济寡头相结合,以“矿业与能源复合体”的形式,凭借权力和已积累起来的资本介入“黑人经济振兴”,以罕见的速度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广大黑人底层群众却没有从“黑人经济振兴”中获益良多,南非未来实施“黑人经济振兴”任重道远。本文致力于以经济史研究为核心的跨学科论证,南非“黑人经济振兴”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性,要求本文必须努力把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和运用。因此,本文在衡量和探讨“黑人经济振兴”发展维度的过程中,试图超越单纯以史实追述、价值评判为主的研究路径,在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揭示南非黑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与非洲的边缘化——兼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与非洲的边缘化——兼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一、什么是贫困 |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
二、治理和统治 |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贫困的产生 |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
一、研究假设 |
二、基本观点 |
三、章节安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
一、国际机制理论 |
二、全球治理理论 |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
第一节 |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综述 |
1.区域公共产品的定义 |
2.区域公共产品的分类 |
3.非洲地区区域公共产品研究 |
(二) 非洲区域一体化研究 |
(三) 区域公共产品与区域一体化关系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三) 存在不足 |
第一章 区域公共产品的基础理论 |
一、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与破解之道 |
(一) 供给困境 |
1.“搭便车” |
2.“公地悲剧” |
(二) 破解之道 |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征与供给模式 |
(一) 区域公共产品的特征 |
(二) 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
第二章 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需求 |
一、非洲区域性公共产品需求及特征 |
二、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阻碍 |
第三章 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现状 |
一、非洲一体化的供给主体现状 |
二、非洲一体化的供给产品类型 |
三、非洲一体化进程的地区分化 |
(一) 西部非洲区域一体化 |
(二) 中部非洲区域一体化 |
(三) 东南部非洲区域一体化 |
(四) 北部非洲区域一体化 |
第四章 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进程分析 |
一、非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
(一)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泛非主义的觉醒 |
(二)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 |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非洲一体化的进步 |
二、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
第五章 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主体 |
一、非洲一体化进程的内部供给主体 |
(一) 非盟与区域一体化 |
(二) 东非共同体与区域一体化 |
(三)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与区域一体化 |
二、非洲一体化进程的外部供给主体 |
(一) 欧盟和美国 |
(二) 中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
2.3 身份研究综述 |
2.3.1 身份认知初探 |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
3.1 引言 |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
3.3 修辞动机 |
3.3.1 动机与行为 |
3.3.2 动机与否定 |
3.3.3 戏剧五位一体 |
3.4 辞屏 |
3.4.1 “辞屏”的概念 |
3.4.2 “辞屏”的特点 |
3.5 同一 |
3.5.1 同一与分离 |
3.5.2 同一与实质 |
3.5.3 同一的方式 |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
4.1 引言 |
4.2 中国声音 |
4.3 中国身份 |
4.3.1 新兴大国 |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4.3.3 负责任大国 |
4.3.4 东方文明大国 |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
5.1 引言 |
5.2 同情同一 |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
5.3 对立同一 |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
5.4 无意识同一 |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
6.1 引言 |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
6.4.1 完整修辞推论 |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
7.1 引言 |
7.2 建筑类隐喻 |
7.2.1 建筑隐喻描述 |
7.2.2 建筑隐喻说明 |
7.3 拟人类隐喻 |
7.3.1 拟人隐喻描述 |
7.3.2 拟人隐喻说明 |
7.4 旅程类隐喻 |
7.4.1 旅程隐喻描述 |
7.4.2 旅程隐喻说明 |
7.5 其他隐喻 |
7.5.1 疾病类隐喻 |
7.5.2 文化类隐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中非合作论坛2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中非合作论坛开创中非互利共赢局面 |
(一)完善中国对非政策体系,推动中非关系跃上新台阶 |
(二)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助力“非洲复兴” |
(三)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提升非洲国际地位 |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经验 |
(一)领导重视,优化论坛顶层设计 |
(二)平等协商,契合非洲发展需求 |
(三)合作共赢,惠及中非双方利益 |
(四)与时俱进,合作内容不断调整充实 |
(五)机制保障,各项举措落实得力 |
(六)深化南南合作,中非谋求共同发展之路 |
新时代如何推动论坛可持续发展 |
(一)新时代对中非关系的新定位 |
(二)中非合作论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三)中非合作论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四)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坦桑尼亚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路径与方法 |
1.硏究路径 |
2.研究方法 |
(五)基本观点、创新与不足 |
1.基本观点 |
2.创新 |
3.不足 |
一、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的兴起背景 |
(一)殖民主义遗毒与马赛人边缘化(1890-1992 年) |
1.殖民统治中的重新安置 |
2.民族聚合政策下的民族歧视(1961-1992 年) |
(二)新自由主义政策与公民社会发展(1992-至今) |
1.经济体制转轨恶化马赛人生存环境 |
2.政治体制变革开辟斗争新空间 |
(三)土着人概念与土着运动的全球化 |
1.马赛人土着身份的自我认同 |
2.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的全球化 |
二、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的发展 |
(一)创建非政府组织 |
1.科龙戈罗致力养护群众联合组织 |
2.马阿牧民发展协会 |
(二)马赛非政府组织的局限性 |
1.群众认可度低 |
2.组织领导结构失衡 |
3.派系摩擦 |
(三)非政府组织联盟的成立 |
1.牧民土着非政府组织的成立 |
2.非政府组织联盟内部的派系摩擦 |
3.坦桑尼亚牧民未来研讨会的召开 |
4.非政府组织联盟面临的外部挑战 |
三、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的变革 |
(一)变革原因 |
(二)新组织的新作为和新成果 |
1.献言经济增长和减贫战略 |
2.献言新国家畜牧政策 |
(三)新组织的新策略与新挑战 |
1.牧民组织采取的新策略 |
2.牧民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
四、马赛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的现状 |
(一)马赛人生存现状 |
1.反抗非法土地侵占 |
2.谋求生计多样化 |
3.缺乏基础设施和资源 |
(二)马赛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的现状 |
1.开展的项目及进展 |
2.挑战和经验 |
(三)土着运动遭遇阻碍的主要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非洲联盟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章 非洲联盟的成立 |
一、非洲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泛非主义 |
二、非洲统一的初步尝试:非洲统一组织 |
三、“非洲复兴”思想与非洲联盟的成立 |
第二章 非洲联盟的组织构架与运作机制 |
一、非洲联盟之基:《非洲联盟章程》 |
二、非洲联盟权力及执行机制 |
(一) 非洲联盟大会 |
(二) 执行委员会 |
(三) 常驻代表委员会 |
(四) 特别技术委员会 |
三、非洲联盟常设行政机构 |
(一) 非洲联盟委员会 |
(二) 组织机构 |
(三) 非洲联盟委员会的使命、宗旨和价值观 |
(四) 和平与安全理事会 |
(五) 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 |
四、非洲联盟资金保障 |
(一) 金融机构 |
(二) 会费和预算 |
(三) 基金维护 |
五、非洲联盟法律保障 |
六、特色化的非洲机制探索 |
(一) 泛非议会 |
(二) 安理会机制的延伸机制 |
(三)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
第三章 发展集体安全机制,维护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 |
一、组织保障: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成立与运作 |
(一) 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成立 |
(二) 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组成机构 |
(三) 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目标 |
二、运作特点:维护和平安全的机制与特点 |
三、实践案例:达尔富尔、索马里和布隆迪 |
第四章 推动经济合作,促进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 |
一、非洲经济一体化的价值和体系构建 |
(一) 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沿革 |
(二) 非洲经济共同体所提供的一体化框架 |
(三)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
二、非洲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一) 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
(二) 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联动 |
(三) 互联互通 |
三、非洲联盟《2063议程》 |
(一) 《2063议程》的出台 |
(二) 《2063议程》与非洲经济一体化 |
(三) 《2063议程》的特点 |
(四) 经济一体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
第五章 开展共同外交,提升非洲大陆国际地位 |
一、非洲联盟与联合国 |
(一) 合作开展维和行动 |
(二) 积极参与联合国改革 |
(三) 今后的合作趋势 |
二、非洲联盟和传统伙伴关系 |
(一) 非洲联盟与美国 |
(二) 非洲联盟与欧洲联盟 |
(三) 非洲联盟与日本 |
三、非洲联盟与新兴经济体关系 |
(一) 俄罗斯 |
(二) 印度 |
(三) 巴西 |
(四) 中国 |
四、非洲联盟与其他重要国家、国际组织的关系 |
(一) 传统多边主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二) 非洲联盟与阿拉伯国家联盟 |
(三) 非洲联盟对外关系的特点 |
第六章 促进非洲大陆社会发展 |
一、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
二、推行非洲互查机制,提升国家治理成效 |
(一) 非洲互查机制的建立 |
(二) 非洲互查机制的运作机制 |
(三) 非洲互查机制的成效 |
(四) 非洲互查机制面临的挑战 |
三、促进性别平等,保障公平发展 |
(一) 非洲联盟促进性别平等的演进历程 |
(二) 非洲联盟2063愿景对妇女未来发展的设想 |
(三) 非洲联盟性别平等的政策和机制 |
(四) 非洲联盟促进性别平等的成效及不足 |
四、关注青年红利,着眼未来发展 |
结语: 非洲联盟的成就、不足和改革 |
一、非洲联盟的改革起意由来已久 |
二、成就与不足 |
(一) 成就 |
(二) 困难与不足 |
三、可能采取的改革 |
(一) 重点关注大陆层面的关键优先发展领域 |
(二) 改革非洲联盟的机构 |
(三) 加强政治和操作层面的有效管理 |
(四) 保证非洲联盟发展进行可持续融资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非洲联盟章程 |
附录2 非洲联盟章程修正议定书 |
附录3 非洲联盟历届首脑峰会 |
附录4 非洲联盟重要文件(2002-2017) |
附录5 2063议程 |
附录6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 |
附录7 非洲联盟成员国及加入时间 |
附录8 非洲联盟历任轮值主席及其国别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博科圣地”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政治族群背景 |
一、政治局面动荡不安 |
二、北方伊斯兰教法改革影响消极 |
三、少数族群问题突出 |
四、腐败问题怵目惊心 |
第二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经济背景 |
一、频繁的经济调整 |
二、过分依赖石油资源 |
三、忽视地区均衡发展 |
四、无序的城市发展 |
第三节 “博科圣地”产生的宗教背景 |
一、伊斯兰教传播与丹·福迪奥圣战 |
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对立 |
三、伊斯兰教内部派别的矛盾 |
第二章 “博科圣地”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优素福与“博科圣地”初创(2002—2005) |
一、阿布巴卡尔·拉万引退与穆罕默德·优素福继任 |
二、谢里夫与优素福的“盟友关系” |
三、穆罕默德·阿里出走与卡纳马基地建立 |
四、国内小规模冲突爆发 |
第二节 优素福与“博科圣地”爆发(2005—2009) |
一、优素福回国与伊本·泰米叶清真寺建立 |
二、优素福与宗教界关系恶化 |
三、优素福与政府关系破裂 |
四、迈杜古里暴乱前兆 |
五、迈杜古里暴乱 |
六、政府执法问题出现 |
第三节 谢考继任与“博科圣地”“复仇”(2010—2015) |
一、谢考掌权与“复仇”旗号 |
二、政府首次和谈与组织分裂 |
三、“安萨鲁”成立 |
四、政治协商失败与冲突再度升级 |
第四节 谢考与“博科圣地”效忠“伊斯兰国”(2015年以后) |
一、巴加屠杀 |
二、地区合作与谢考效忠“伊斯兰国” |
三、军事压力与组织再次分裂 |
四、“博科圣地”的现状:蛰伏与偷袭交替 |
第三章 “博科圣地”的体系建构 |
第一节 “博科圣地”的意识形态 |
一、阿布巴卡尔·拉万与穆罕默德·阿里的教团型萨拉菲 |
二、穆罕默德·优素福的政治型萨拉菲 |
三、阿布巴卡尔·谢考与反政府武装型萨拉菲 |
四、“安萨鲁”与萨拉菲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向 |
第二节 “博科圣地”的组织结构 |
一、“博科圣地”领导人及更替 |
二、“博科圣地”组织结构演变 |
三、“博科圣地”当前的组织形态 |
第三节 “博科圣地”的人员构成 |
一、“博科圣地”中的本土人员 |
二、“博科圣地”中的外籍人员 |
三、“博科圣地”中的儿童兵与女性“圣战者” |
第四节 “博科圣地”的资金活动 |
一、“合法”性收入 |
二、犯罪性收入 |
三、捐赠性收入 |
四、“博科圣地”资金的国际联系 |
第四章 国家发展视野中的“博科圣地”问题 |
第一节 尼日利亚国内经济政治困境与“博科圣地” |
一、南北经济差异问题 |
二、南北政治隔阂问题 |
第二节 尼日利亚政府危机治理困境与“博科圣地” |
一、制度政策及效力局限性 |
二、军事应对及效果问题 |
三、政治手段及协调性问题 |
第三节 “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人员伤亡、人口劫掠及难民问题 |
二、国内经济损失 |
三、尼日利亚的割裂状态 |
四、尼日利亚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 |
五、“博科圣地”的地区乃至国际影响 |
第五章 地区安全视角下的“博科圣地”问题 |
第一节 萨赫勒“动荡弧”的背景及效应 |
一、萨赫勒“动荡弧”的背景 |
二、萨赫勒“动荡弧”的效应 |
第二节 萨赫勒“动荡弧”的单元互动 |
一、“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与“博科圣地”的关系 |
二、“青年党”与“博科圣地”的关系 |
三、“博科圣地”对萨赫勒“动荡弧”的支撑 |
第三节 地区层面的合作应对 |
一、非洲联盟在制度层面的完善 |
二、“新版”多国联合部队的形成、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
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反应 |
第六章 国际安全视域中的“博科圣地”问题 |
第一节 “博科圣地”的国际恐怖主义特征 |
一、“博科圣地”与“基地”组织总部的关系 |
二、“博科圣地”与“伊斯兰国”的关系 |
第二节 “博科圣地”的“国际圣战”实践 |
一、暴力的表达 |
二、言语的威胁 |
第三节 国际社会的反恐应对 |
一、联合国的反应 |
二、欧盟的行动 |
三、法国、美国的部署及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附录 |
一、“博科圣地”大事记 |
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研究(199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四、本文的资料来源 |
第一章 南非“黑人经济振兴”概述 |
第一节 “黑人经济振兴”的主要内涵 |
一、“黑人经济振兴”的概念界定 |
二、“黑人经济振兴”的语义变迁 |
第二节 “黑人经济振兴”的发展历程 |
一、学术界的观点 |
二、本文的观点 |
第三节 “黑人经济振兴”出台的多因素透视 |
一、“黑人经济振兴”出台的政治保障 |
二、“黑人经济振兴”出台的经济因素 |
三、“黑人经济振兴”出台的国际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黑人经济振兴”的初创与形成(1994-2003) |
第一节 “黑人经济振兴”的政策基础 |
一、《重建与发展计划》与“黑人经济振兴” |
二、《增长、就业和再分配》与“黑人经济振兴” |
第二节 “黑人经济振兴”的法律依据 |
一、1996年《南非宪法》与“黑人经济振兴” |
二、1998年《就业平等法》与“黑人经济振兴” |
三、1998年《技能开发法》与“黑人经济振兴” |
第三节 曼德拉政府时期“黑人经济振兴”的基本特征 |
一、实行“优先采购” |
二、制定“商业许可证与配额” |
三、推动国有企业重组和私有化 |
四、建立“公私伙伴关系” |
第四节 转变的前奏:2001年《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 |
一、2001年《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出台背景 |
二、2001年《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主要内容 |
三、2001年《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效果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黑人经济振兴”的转变与调整(2003-2014) |
第一节 转变之一:200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 |
一、“黑人经济振兴”的顶层设计 |
二、“黑人经济振兴”的组织架构 |
三、“黑人经济振兴”的法律创新 |
第二节 转变之二:2007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良好行为规范》 |
一、2007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良好行为规范》主要内容 |
二、2007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良好行为规范》实施途径 |
第三节 转变之三:南非各行业《转型章程》 |
一、石油和液体燃料行业《转型章程》 |
二、矿业《转型章程》 |
三、金融业《转型章程》 |
四、其他行业《转型章程》 |
第四节 祖马政府第一任期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调整 |
一、201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修订案》 |
二、201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良好行为规范修订案》 |
小结 |
第四章 “黑人经济振兴”的经济杠杆:“BEE交易” |
第一节 南非“BEE交易”的发展历程 |
一、蓬勃发展时期(1993-1998年) |
二、低速增长时期(1998-2014年) |
第二节 “BEE交易”的金融工具:“特殊目的载体” |
一、“特殊目的载体”的内涵与模式 |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缺陷与不足 |
三、“特殊目的载体”的调整与规范 |
第三节 “BEE交易”的实施效果 |
一、“BEE交易”的积极影响 |
二、“BEE交易”局限与不足 |
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南非葡萄酒行业的“黑人经济振兴” |
第一节 南非葡萄酒行业发展历程 |
一、殖民征服与统治阶段(1948年之前) |
二、种族隔离时期葡萄酒行业演变(1948-1994) |
三、新南非成立后葡萄酒行业进展(1994-2014) |
第二节 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实施途径 |
一、南非葡萄酒行业的转型与重组 |
二、南非葡萄酒行业的“BEE交易” |
三、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转型章程》 |
第三节 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的效果评析 |
一、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的成就 |
二、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的问题 |
三、南非葡萄酒行业“黑人经济振兴”的出路 |
小结 |
第六章 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综合评价 |
第一节 南非不同族群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 |
一、南非白人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 |
二、南非黑人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 |
三、南非其它少数族群对“黑人经济振兴”的认知 |
第二节 南非实施“黑人经济振兴”的积极成果 |
一、“振兴”法律和法规不断修改与完善 |
二、黑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日趋便利 |
三、南非黑人中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 |
第三节 南非实施“黑人经济振兴”的局限与不足 |
一、“黑人经济振兴”与南非政治转型 |
二、“黑人经济振兴”与南非政府职能 |
小结 |
结语 南非“黑人经济振兴”二十年 |
一、理论层次:走出“路径依赖”被“锁定”的尝试 |
二、政策层次:黑人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的科学论证 |
三、实践层次:“黑人经济振兴”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文献 |
(一)南非政府发布的“黑人经济振兴”相关法案和文件 |
(二)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档案文献 |
(三)南非“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报告 |
(四)南非储备银行“黑人经济振兴”报告 |
(五)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关于“黑人经济振兴”的工作报告 |
(六)牛津大学等机构关于“黑人经济振兴”的报告 |
二、英文研究文献 |
(一)英文专着 |
(二)英文期刊文章 |
(三)英文学位论文 |
(四)英文主要参考网站 |
(五)南非商业财经类报纸 |
三、中文研究文献 |
(一)中文专着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期刊文献 |
(四)中文学位论文 |
(五)中文主要参考网站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缩略语中外文对应表 |
附录二 :南非“黑人经济振兴”大事年表 |
附录三 :南非葡萄酒行业实施“黑人经济振兴”大事记 |
附录四 :南非“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委员会”名单 |
附录五 :200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案》中文 |
附录六 :2013年《广义基础的黑人经济振兴法修订案》中文 |
后记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四、经济全球化与非洲的边缘化——兼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国际化研究[D]. 陈志圣.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3]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进程研究[D]. 陈文祺.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5]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中非合作论坛20年:回顾与展望[J]. 张忠祥,陶陶. 西亚非洲, 2020(06)
- [7]坦桑尼亚马赛人土着权利保护运动研究[D]. 王萌.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8]非洲联盟研究(2002-2017)[D]. 何曙荣.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9]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问题研究[D]. 宁彧.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南非“黑人经济振兴”研究(1994-2014)[D]. 黄玉沛.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