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似法在CJ20-63A接触器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鹏[1](2020)在《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动汽车内外饰件生产行业的发展。汽车灯罩是重要的汽车内外饰件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车灯的照明效果。本文针对某公司原有的汽车灯罩生产线,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造。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汽车灯罩制品的材料、尺寸及注塑后处理等的分析,探讨了原有汽车灯罩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造后的自动化生产工艺;根据改善后的生产工艺,明确了生产线的工站组成及其功能,进而分析了生产线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功能,确定了控制网络结构,从而确定了控制方案。(2)进行了生产线的主要工站机械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机器人工站机器人本体的选型、末端执行器地结构设计、末端执行器气动回路设计、浇口剪切工站结构设计、除静电及除尘工站结构设计、浇口输送带工站的设计。(3)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控制设计,包括控制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有进行了控制系统I/O信号点的确定、完成了 PLC等元器件选型、完成了电气原理图的设计;进行了网络通信设计、PLC程序设计、进行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设计、进行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等。(4)使用TIA Portal软件中的PLC程序仿真软件进行了 PLC程序的仿真调试,验证和修正程序的逻辑性后,进行了现场调试。结果表明,本文研究与设计的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能够大大提高了汽车灯罩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满足了客户的使用要求。
宋逸飞[2](2019)在《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结构振动及疲劳寿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轮轴作为动车组走行部件中的至关重要的零部件,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行安全以及舒适性,随着动车组运行速度的提高,人们对其可靠性的关注日益突出。在车辆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会对轮轴的振动情况以及疲劳寿命产生影响,使得轮轴的运行条件恶化,对轮轴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本文主要基于动力学软件SIMPACK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轮轴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以及车轴动应力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主要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建立了轮轴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中完成了子结构分析以及模态分析,得到了轮轴1000Hz以内的固有频率以及模态振型。(2)在动力学软件中建立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整车模型,考虑轮轴的弹性导入其柔性体模型,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几种不同的工况,添加武广线路谱作为外界激扰,并完成了非线性临界速度与脱轨系数的计算,同时分析了柔性轮轴的振动特性。(3)计算得到了不同速度级、不同曲线半径、不同风速、不同阶数多边形以及不同长度扁疤工况下的动力学结果,在时域内和频域内对其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动力学指标随着工况变化的规律,同时对其的安全性指标进行了统计,为相关工况下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4)结合相关标准计算了车轴的危险截面,通过在SIMPACK中的模态叠加法计算得到了几种不同工况下车轴危险截面的动应力结果,对其进行了分析统计;结合S-N曲线以及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计算了不同工况下车轴危险截面的等效应力幅与受到的损伤值,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车轴疲劳可靠性的影响。通过以上计算,完成了对CR400轮轴振动以及疲劳寿命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深入研究动车组结构振动以及疲劳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图83幅,表52个,参考文献50篇。
杨勇[3](2018)在《模块化多电平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电动汽车产销数量高速增长,未来将有大量动力电池退运,而这些退运电池可用于储能系统。但是,电池的一致性问题及可靠性问题是制约储能系统的瓶颈。由多模块电力电子单元组成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具有扩展灵活、可靠性高、输出谐波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基于MMC储能系统的电池SOC(State of Charge,SOC)均衡控制与故障容错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对模块化多电平储能变流器(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BESS)的电池SOC均衡、变流技术等相关技术现状进行简述和分析,然后对MMC-BESS拓扑结构、子模块工作原理、调制技术和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MMC-BESS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三个端口的功率控制方法。针对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模块间SOC与容量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电池不一致性问题以及电池功率独立控制的基础上,采用三级均衡控制策略,包括三相相间均衡、上下桥臂间均衡与桥臂内子模块的均衡,通过引入SOC闭环与基于容量比例的功率调节量修正各级功率指令,最终实现系统所有子模块电池的SOC均衡。针对退运电池故障率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故障容错控制策略,当电池故障后通过重新构造故障桥臂子模块的调制波,使得工频周期内故障子模块电容的功率为零,通过电容电压闭环控制保证子模块电容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承担一定的桥臂输出电压。采用此方法可以减少系统硬件备份,减小系统的硬件成本。最后,本文搭建了 3相24模块MMC-BESS实验样机,对样机的硬件系统设计与选型、程序流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在该实验样机上对MMC-BESS功率控制、电池模块三级SOC均衡控制策略和不同电流状态下子模块故障时的容错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均衡控制下电池SOC最终趋于一致,在子模块出现故障情况下,采用本文所提故障容错控制策略系统平稳运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李则臣[4](2017)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机构的特性仿真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E)是提升电路可靠性、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ATSE产品的动作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一种具有新型电磁式操作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设计图纸采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该型号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ANSOFT MAXWELL 3D软件仿真计算了不同气隙和不同电流下对应的磁链和电磁吸力等静态特性数据。结合电压平衡方程以及磁链方程对该虚拟样机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并与实测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进行对比,验证其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分别在额定电压220V、欠压85%以及过压115%三种情况下,分析了产品动态特性。此外,还分析了不同的合闸相角对电磁机构电流、电磁吸力以及动铁心吸合速度等方面的影响。以曲线的形式显示了各连杆间的传动过程以及触头间接触压力和转换时间等。再次,提出了两种反力特性研究方法:分别利用仿真法和解析法两种方法得到不同气隙下操作机构对动铁心的反力特性曲线并相互验证。同时,将反力特性曲线与之前仿真得出的吸力特性曲线配合分析,给出电磁机构动作所需的电流值。最后,利用ADAMS内置的参数化建模功能分别对操作机构拉簧、固定限位销位置、上连杆起始端位置以及触头质量进行参数化优化设计。优化后,提升了操作机构和触头的平均转换速度,实现了在保证机构动作特性前提下,减小自动转换开关转换总时间的目的。
马啸[5](2016)在《基于电压跌落算法的数字化双电源转换开关研究》文中指出在医院、机场等不允许停电的重要场合,通常配备两路电源确保不间断供电。双电源转换开关能够在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另一路电源,保证供电可靠性。传统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基于继电器控制的模拟电路检测电网电压故障,存在故障率高、灵活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近年来,随着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双电源转换开关动作快速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智能化双电源转换开关及相应电压跌落检测算法进行研究,已成为配电自动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研究有效值法、αβ变换法、求导检测法、小波变换法等常用单相电压跌落检测算法,分析各算法的计算方法和优缺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相邻时刻电压采样值进行计算的两点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检测时间快,检测精度高,不受采样频率影响。但是,算法易受谐波影响,仅适用于检测速度要求高、谐波含量低的场合。在此基础上,针对两点法易受谐波干扰的缺点,再次提出一种结合滑窗小波和两点法的电压跌落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精度高,能够消除谐波影响,检测延迟在一个工频周期之内,满足双电源转换开关对电压跌落检测算法的要求。基于上述电压跌落检测算法,根据双电源转换开关设计要求,提出了硬件设计方案,对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数据处理单元、辅助电源单元、信号采集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等硬件单元进行了设计。随后,提出了软件设计方案,对微控制器软件和后台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并研制了原理样机。最后,对原理样机进行样机测试和算法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双电源转换开关原理样机运行稳定可靠,符合设计要求,电压跌落特征量检测结果满足实际工程计算要求。
席志刚[6](2016)在《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低压电器行业的市场容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大幅增加,然而低压电器企业却经历了国有品牌大幅退缩、进口品牌稳步推进、民营品牌迅猛增长的变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二一三电器公司积极地调整营销策略,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但其发展速度和同行业的优秀品牌相比甚慢,市场占有率一直徘徊在1%左右。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经济发展呈现下行的趋势,行业内竞争将更趋激烈,二一三电器公司将面临新的市场挑战与增长压力。由此,在新形式下,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与调整问题摆在了企业面前。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对相关的文献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接着从低压电器行业市场情况、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研究了国内低压电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左右,二一三的产品、价格、渠道、分销策略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通过从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和微观市场营销环境两方面的研究发现:尽管总体营销环境给二一三展示的困难极多,但二一三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机会更多;论文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对产品和目标市场重新做了定位。分别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网络营销策略等方面研究了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营销组合策略,尤其系统地提出了网络营销策略,极大的补全了二一三电器公司营销策略的缺陷;为了保障营销策略得到实施,提出了的具体保障措施和风险管控措施;文章最后的结论与展望凝练了本文主要研究观点,同时也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陈中[7](2015)在《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能系统既可作为发电单元又可作为负荷单元的独特双向调节作用,使其可以有效提高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能力。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渗透率与日俱增,储能作为平滑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有效方法,其接入电网的容量与电压等级也越来越高。级联H桥多电平变换器用作储能系统的功率并网装置,具有优点:可以通过低压器件形成高压输出;电池储能单元采用分布式配置,易于其能量管理系统设计;基于H桥的模块化结构便于储能系统扩容。因此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在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领域有着较大发展潜力。本文采用级联H桥多电平变换器作为储能系统功率调节装置,研究了以下问题:(1)电池或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具有短时大功率放电能力,在储能系统配合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时如果要利用这种能力,储能PCS功率等级需要设计为储能单元额定功率的数倍;当储能系统工作在额定功率以下,PCS将存在较大剩余容量导致利用率不高。这一问题目前很少被关注。为解决此问题,本文研究了储能系统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与有源滤波的复合控制策略,在储能系统实现平滑波动功能的基础上,利用其PCS的剩余功率容量实现有源滤波功能。(2)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的分布式储能单元结构容易导致直流侧储能单元电压或容量不均衡。基于建立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的功率模型,从能量角度考虑了相间直流链电压均衡问题,研究了相间直流链电压偏差、各相注入均衡功率与均衡时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大零序电压注入法与最大负序电流注入法的相间直流链电压快速均衡控制策略,并推导了最大零序电压与最大负序电流的求解方式。(3)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H桥直流链电流含有大量纹波电流,纹波电流会对储能单元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基于理论推导与仿真分析表明直流链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低频电流分量、高频电流分量;通过H桥纹波电流电路模型研究了三种无源滤波电路抑制直流链纹波电流的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buck/boost型DC-APF的级联H桥储能PCS电路拓扑与基于耦合变压器CTDC-APF的级联H桥储能PCS电路拓扑,并研究了利用有源滤波器滤除H桥直流链纹波电流分量的控制策略。(4)级联H桥多电平变换器通常被用作储能逆变器,研究发现其具有用作直流储能变换器的可行性。本文提出了级联H桥结构的交直流储能变换器电路拓扑;并详细研究了级联H桥变换器作为直流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关键控制策略。(5)研制了5电平级联H桥PCS试验样机,介绍了样机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硬件结构和控制软件架构,实验初步验证了部分控制策略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搭建了配合光伏发电的混合储能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储能系统平滑光伏输出功率波动的效果。
牛雪梅[8](2014)在《新型3-DOF驱动冗余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及其滑模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机器人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农业机器人研究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现代化农业作业要求不断提高,控制任务复杂度不断增加,对农业机器人及其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与构成一般机器人常用的串联机构相比,理论上,并联机构具有承载能力强、定位精度高、末端构件运动惯量小、无累积误差且响应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基于并联机构的农业机器人,可望在需要高速、高精度的农业工程应用场合进一步提高现有农业机器人的操作性能。本文着重对并联机构进行研究,以为进一步实现并联机器人在农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从控制角度,并联机构是一个多变量、多参数耦合的复杂空间多链机构,受机构参数、未建模动力学、负载扰动、机构关节和伺服摩擦及外界干扰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获得预期的控制效果,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控制能够满足并联机构的高性能控制要求,但与串联机构相比,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常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研究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及其控制问题。基于并联机构的农业机器人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由于并联机构的多样性,目前尚未形成公认有效的控制方法。考虑滑模控制不需要精确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对系统外部干扰和参数变化不敏感,且易于实现的特性,本文针对一种新型3-DOF驱动冗余并联机构,研究探索多种滑模控制方法,以寻求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控制方案,从而为该机构在农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新型驱动冗余并联机构,为进行动力学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首先对该机构的机构特性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确定机构自由度;然后根据机构3个位姿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推导机构的速度雅可比矩阵;最后对驱动冗余并联的工作空间和奇异性进行分析。(2)对于并联机构,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控制策略未考虑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和各关节间的强耦合关系,往往控制精度不高,在高速运行情况下甚至难以保证机构控制的稳定性,为此,本文研究采用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控制方法实现对并联机构的控制。由于并联机构的闭链结构以及各支链间的耦合作用,其精确动力学模型往往难以建立且较为复杂,而对于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并联机构控制方法,其控制效果直接取决于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因此对于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控制方法,需要构建尽可能准确的动力学模型。本文首先采用Lagrange方法建立并联机构基于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并借助最小2范数法研究进行机构工作空间的非约束等效广义力到轴向驱动力的优化。为解决所建立动力学模型用于并联机构控制存在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机构各主要构件的驱动力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一种动力学模型的简化方法和基于RBF神经网络进行误差补偿的动力学模型补偿方案,最后通过构建PD仿真控制系统验证所建立具有误差补偿的简化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及简化补偿方法的有效性。(3)考虑到所建立动力学模型耦合项计算负荷较重,对基于动力学模型控制的控制系统快速性和实时性影响较大,此外,考虑到机构冗余支链和非冗余支链的运动及控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首先尝试设计了一种冗余支链采用动力学控制、非冗余支链采用运动学控制的控制方案,以提高所研究并联机构的快速性和实时性。对于非冗余支链,设计了一种反演滑模控制器,并通过自适应预估进一步降低较大的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对滑模控制系统性能的不利影响。对于冗余支链,考虑到采用位置控制,当并联机构高速运动时,会与非冗余支链间产生较大的内力,致使杆件干涉变形甚至损坏,因此本文对冗余支链研究采用动力学控制方式。(4)基于上述冗余支链采用动力学控制、非冗余支链采用运动学控制的控制方法,由于未考虑非冗余支链各支路间的耦合作用,尽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并联机构的快速性和实时性,但降低了系统控制精度,为进一步提高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精度,本文基于所建立简化动力学模型和滑模控制方法,研究设计一种基于同步耦合误差的动力学滑模控制器,通过提高各支链间的同步协调性以进一步提高并联机构的运动精度,其稳定性通过李亚普诺夫方法进行证明。(5)上述基于同步耦合误差的动力学滑模控制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精度,但其快速性和实时性有所降低。为寻求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控制方案,本文提出一种解耦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即:针对所建立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提取出各支路间的耦合作用力和重力项,将整体系统解耦为三个基于笛卡尔空间的完全独立的线性子系统,并分别进行各子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以提高并联机构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实时性,同时,为保证其控制精度,通过引入RBF神经网络对交叉耦合力和重力项进行在线补偿。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考虑到上述冗余支链采用动力学控制、非冗余支链采用运动学控制的控制方法和同步耦合动力学滑模控制器,其系统状态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零,本文针对各个子系统,研究设计一种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算法,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收敛速度。对比所提出冗余支链采用动力学控制、非冗余支链采用运动学控制的控制方法、同步耦合滑模控制方法、解耦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表明,解耦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6)基于3-DOF驱动冗余并联机构实验平台,以Visual C++软件开发工具对本文所提出的冗余支链采用动力学控制、非冗余支链采用运动学控制的控制方法、基于同步耦合误差的动力学滑模控制器和解耦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表明:与冗余支链采用动力学控制、非冗余支链采用运动学控制的控制方法和基于同步耦合误差的动力学滑模控制器相比,所提出解耦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农业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理论研究及并联机构在农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杨怡君[9](2013)在《迎击式交流接触器动态响应性能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接触器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和动态特性会影响到其所在控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本文以CJ20-25型交流接触器为研究对象,对接触器合闸过程中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和动态特性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CJ20-25型交流接触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包括不同合闸相角、不同线圈电压下的电流特性、位移特性、时间特性、速度特性和吸力与反力特性配合。(2)研究了接触器在合闸过程中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详细分析了同一试品在同一相角下多次测量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同一试品在不同合闸相角下测量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以及不同试品在同一合闸相角下测量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现象。(3)针对动态响应过程中表现的各种动态响应不确定性现象,提出评价单台产品动态响应的不确定性指标:同一相角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f uncert和不同相角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funcerts。(4)在单台产品两个动态响应不确定性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样本抽样和置信区间估计数理统计理论,提出两个动态响应批不确定性指标,分别是同一相角的动态响应批不确定度f lot和不同相角的动态响应批不确定度flots。(5)研究了四种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法、主客观模糊熵权法和客观型模糊熵权法。为选择评价接触器动态特性合理的决策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罗敏[10](2014)在《基于ANSYS的漏电断路器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断路器是防止人身触电的有效措施,当人身触电或电路漏电电流超过整定值时,漏电断路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切断电源。漏电断路器内部热脱扣器是受温度控制的,同时国产漏电断路器大部分是电子式的,电子元件的可靠工作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漏电断路器的热分析,对于漏电断路器安全可靠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漏电断路器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漏电断路器双金属片、导电部分以及断路器整体的热分析模型;采用ANSYS热分析模块,主要考虑漏电断路器内部的传导散热和外壳的对流散热,施加合适的电压电流载荷以及边界条件,分析仿真双金属片在不同电流激励下温度和位移云图;分析研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漏电断路器内部导电部分和断路器整体的温度分布情况;并分析研究断路器部分产生的热量对于漏电模块电子元件的影响。
二、相似法在CJ20-63A接触器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似法在CJ20-63A接触器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1.1 汽车内外饰件成型技术 |
1.1.2 汽车内外饰件生产线的发展 |
1.1.3 工业控制技术发展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 |
2.1 汽车灯罩制品 |
2.2 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
2.2.1 汽车灯罩人工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 |
2.2.2 汽车灯罩人工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
2.3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整体设计 |
2.3.1.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 |
2.3.2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工站组成 |
2.3.3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工站机械部分的设计 |
3.1 机器人工站 |
3.1.1 机器人本体选型 |
3.1.2 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
3.2 浇口剪切工站 |
3.2.1 浇口剪切工站结构设计 |
3.3 除静电及除尘工站 |
3.3.1 除静电及除尘工站结构设计 |
3.4 浇口传送带工站 |
3.4.1 传送带机械设计 |
3.4.2 传送带电机的选择 |
3.5 自动化生产线整体布局 |
3.6 本章小结 |
4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
4.2 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硬件设计 |
4.2.1 控制系统的I/O信号统计 |
4.2.2 控制系统的元器件选型 |
4.2.3 电气原理图设计 |
4.3 控制系统电气控制软件设计 |
4.3.1 网络通信设计 |
4.3.2 PLC程序设计 |
4.3.3 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
4.3.4 触摸屏HMI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调试 |
5.1 系统仿真调试 |
5.1.1 PLCSIM介绍 |
5.1.2 系统仿真 |
5.2 系统现场调试 |
5.2.1 系统设备安装 |
5.2.2 系统网络通信调试 |
5.2.3 系统设备单体调试 |
5.2.4 系统全线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结构振动及疲劳寿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车轴疲劳强度研究现状 |
1.3 刚柔耦合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 |
2 轮轴有限元分析 |
2.1 轮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2.1.2 轮轴有限元模型 |
2.2 子结构分析 |
2.2.1 子结构分析法的理论介绍 |
2.2.2 主自由度的选取 |
2.3 模态分析 |
2.3.1 模态分析理论的简单介绍 |
2.3.2 轮轴模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1 多体动力学软件介绍 |
3.1.1 SIMPACK Rail介绍 |
3.1.2 SIMPACK中的弹性体处理 |
3.2 动车组整车建模 |
3.2.1 动车组模型化原则 |
3.2.2 建立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动力学模型 |
3.3 轮轨接触与轨道不平顺模型 |
3.3.1 轮轨接触模型 |
3.3.2 轨道不平顺模型 |
3.4 车辆模型的验证 |
3.4.1 非线性临界速度的验证 |
3.4.2 脱轨系数的验证 |
3.5 柔性轮轴的振动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因素对轮轴振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
4.1 工况设置 |
4.2 不同工况下的轮轴动力学结果 |
4.2.1 不同速度级下轮轴动力学结果 |
4.2.2 不同阶数车轮多边形磨耗下轮轴动力学结果 |
4.2.3 不同曲线半径下轮轴动力学结果 |
4.2.4 不同风速下轮轴动力学结果 |
4.2.5 不同长度车轮扁疤下轮轴动力学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因素对车轴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
5.1 动应力计算方法 |
5.2 应力关注点位置计算 |
5.3 不同工况下的车轴动应力结果 |
5.3.1 不同速度级下车轴动应力数值结果 |
5.3.2 不同阶数车轮多边形磨耗下车轴动应力数值结果 |
5.3.3 不同曲线半径下车轴动应力数值结果 |
5.3.4 不同风速下车轴动应力数值结果 |
5.3.5 不同长度车轮扁疤下车轴动应力数值结果 |
5.4 不同工况下车轴疲劳寿命分析 |
5.4.1 不同速度级下车轴等效应力幅值 |
5.4.2 不同阶数车轮多边形磨耗下车轴等效应力幅值 |
5.4.3 不同曲线半径下车轴等效应力幅值 |
5.4.4 不同风速下车轴等效应力幅值 |
5.4.5 不同长度车轮扁疤下车轴等效应力幅值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模块化多电平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概述 |
1.3 电池储能系统相关技术 |
1.3.1 电池SOC估算及均衡技术 |
1.3.2 储能变流器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模块化多电平电池储能系统(MMC-BESS) |
2.1 MMC-BESS基本工作原理 |
2.1.1 MMC-BESS基本拓扑 |
2.1.2 子模块模态分析 |
2.1.3 调制方法 |
2.2 MMC-BESS数学模型 |
2.3 MMC-BESS三端口功率控制策略 |
2.3.1 直流端口功率控制 |
2.3.2 交流端口功率控制 |
2.3.3 电池端口功率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3 MMC-BESS电池SOC均衡控制策略 |
3.1 储能系统电池不一致性分析 |
3.1.1 电池模块不一致原因 |
3.1.2 不一致性对电池组能量利用率的影响 |
3.1.3 容量不一致对电池SOC的影响 |
3.2 电池模块三级功率独立控制 |
3.3 电池模块SOC均衡控制策略 |
3.3.1 三相相间SOC均衡 |
3.3.2 上下桥臂SOC均衡 |
3.3.3 桥臂内子模块SOC均衡 |
3.4 仿真验证 |
3.4.1 传统SOC均衡仿真结果 |
3.4.2 电池容量不一致下三级SOC均衡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MMC-BESS故障容错控制策略 |
4.1 MMC-BESS子模块故障概述 |
4.2 基于调制波重构的故障容错控制策略 |
4.3 故障子模块电容电压闭环控制 |
4.4 仿真分析 |
4.4.1 同一桥臂子模块故障仿真 |
4.4.2 不同桥臂子模块故障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硬件平台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硬件平台设计 |
5.1.1 主电路设计 |
5.1.2 控制系统设计 |
5.2 软件程序设计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MMC-BESS功率控制实验分析 |
5.3.2 电池模块SOC均衡实验分析 |
5.3.3 子模块故障容错控制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机构的特性仿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低压电器发展概况 |
1.3 自动转换开关发展概况 |
1.3.1 自动转换开关简介 |
1.3.2 自动转换开关国内外发展概况 |
1.4 机械系统虚拟样机与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 |
1.5 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在低压电器领域的应用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2.1 概述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工作原理 |
2.2 Pro/E软件建立自动转换开关机构模型 |
2.2.1 Pro/E软件简介 |
2.2.2 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机构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DAMS软件实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机构的动力学仿真 |
3.1 ADAMS软件简介 |
3.2 ADAMS理论分析概述 |
3.3 基于ADAMS完善虚拟样机模型 |
3.3.1 ADAMS工作界面设置 |
3.3.2 模型数据传输 |
3.3.3 添加约束 |
3.3.4 添加载荷 |
3.4 电磁力仿真计算 |
3.4.1 ANSOFTMAXWELL简介 |
3.4.2 静态电磁参数仿真计算 |
3.4.3 电磁机构动态特性分析 |
3.4.4 电磁机构仿真特性与实测曲线的比较 |
3.5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3.5.1 额定电压220V时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
3.5.2 欠压85%时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
3.5.3 过压115%时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
3.5.4 额定电压下不同合闸相角θ对铁心吸合的影响 |
3.5.5 四连杆传动机构动作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反力特性研究分析 |
4.1 低压电器电磁机构反力特性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4.2 机构反力特性的动力学仿真分析法 |
4.3 机构反力特性的解析分析法 |
4.3.1 常用侧反力归算值计算 |
4.3.2 备用侧电磁铁反力计算 |
4.3.3 仿真计算数据与解析法计算数据对比 |
4.4 电磁机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配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机构参数化设计 |
5.1 ADAMS参数化设计简述 |
5.2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机构参数化设计分析 |
5.2.1 机构拉簧的刚度系数对铁心吸合速度的影响 |
5.2.2 固定限位销的质点坐标对铁心吸合速度的影响 |
5.2.3 上连杆起始端旋转点坐标对传动机构的影响 |
5.2.4 动触头质量对其分断(转换)速度的影响 |
5.3 对操作机构整体转换速度进行优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电压跌落算法的数字化双电源转换开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电源转换开关研究现状 |
1.2.2 电压跌落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电压跌落及其检测算法 |
2.1 电压跌落基本概念 |
2.1.1 电压跌落定义 |
2.1.2 电压跌落起因 |
2.1.3 电压跌落危害 |
2.2 常用电压跌落检测算法 |
2.2.1 有效值法 |
2.2.2 αβ变换法 |
2.2.3 求导检测法 |
2.2.4 小波变换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滑窗小波和两点法的电压跌落检测算法 |
3.1 两点法 |
3.1.1 两点法原理 |
3.1.2 两点法仿真分析 |
3.2 小波变换原理 |
3.2.1 小波函数 |
3.2.2 连续小波变换 |
3.2.3 离散小波变换 |
3.2.4 多分辨率分析和Mallat算法 |
3.2.5 小波基和分解层数选取 |
3.2.6 滑窗小波提取基波信号仿真分析 |
3.3 结合滑窗小波和两点法的电压跌落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4 双电源转换开关硬件设计 |
4.1 双电源转换开关设计要求 |
4.2 双电源转换开关硬件设计方案 |
4.2.1 数据处理单元 |
4.2.2 辅助电源单元 |
4.2.3 信号采集单元 |
4.2.4 控制单元 |
4.2.5 通信单元 |
4.3 PCB设计 |
4.3.1 PCB设计的一般原则 |
4.3.2 抗干扰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双电源转换开关软件设计 |
5.1 微控制器软件设计方案 |
5.1.1 主程序模块 |
5.1.2 采样模块 |
5.1.3 控制模块 |
5.1.4 通信模块 |
5.2 后台上位机软件设计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6 测试结果与验证 |
6.1 测试环境 |
6.2 样机测试 |
6.2.1 电压采样信号精度测试 |
6.2.2 双电源转换开关过流保护测试 |
6.2.3 双电源转换开关检测时间测试 |
6.2.4 双电源转换开关转换时间测试 |
6.2.5 电压跌落检测算法抗干扰性测试 |
6.2.6 电压跌落检测精度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A.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A.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学研究情况 |
A.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
附录B |
B.1 双电源转换开关原理图 |
B.2 双电源转换开关主控板PCB图 |
(6)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三) 相关理论综述 |
二、国内低压电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一) 低压电器行业市场情况 |
(二) 低压电器市场竞争格局 |
(三) 低压电器市场发展趋势 |
三、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市场营销现状与问题 |
(一) 二一三电器公司简介 |
(二) 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营销现状 |
(三) 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营销诊断与问题 |
四、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一) 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
(二) 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
五、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营销组合策略制定 |
(一)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
(二) 产品策略 |
(三) 价格策略 |
(四) 渠道策略 |
(五) 促销策略 |
(六) 其它策略 |
六、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 组织结构与优化 |
(二) 管理机制设计 |
(三) 其他保障措施 |
(四) 风险管控措施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7)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储能技术研究背景 |
1.2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 |
1.3 储能技术发展概况 |
1.4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PCS拓扑 |
1.4.1 现有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 |
1.4.2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PCS拓扑研究 |
1.5 本文研究目标与工作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建模及控制 |
2.1 引言 |
2.2 级联H桥储能功率调节系统 |
2.3 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的建模 |
2.3.1 abc坐标系下的开关周期平均模型 |
2.3.2 dq坐标系下的开关周期平均模型 |
2.4 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的功率控制 |
2.5 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的PWM调制方式 |
2.6 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的复合控制策略 |
2.6.1 平滑波动与有源滤波的复合控制结构 |
2.6.2 复合控制电流指令合成 |
2.6.3 仿真研究 |
2.7 结语 |
第三章 级联H桥储能PCS相间直流链电压快速均衡 |
3.1 引言 |
3.2 级联H桥储能PCS直流链电压均衡策略 |
3.3 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的功率模型分析 |
3.3.1 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的功率模型表达式 |
3.3.2 零序电压注入分析 |
3.3.3 负序电压注入分析 |
3.4 级联H桥储能PCS相间直流链电压快速均衡 |
3.4.1 最大零序电压注入法的相间直流链电压均衡控制 |
3.4.2 最大负序电流注入法的相间直流链电压均衡控制 |
3.5 结语 |
第四章 级联H桥储能PCS直流链纹波电流的抑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级联H桥储能PCS直流链纹波电流的抑制策略 |
4.3 直流链纹波电流分析 |
4.3.1 基于功率守恒分析直流链低频纹波电流 |
4.3.2 基于开关函数求解直流链纹波电流 |
4.3.3 基于仿真验证直流链纹波电流 |
4.4 直流链纹波电流的无源滤波抑制策略 |
4.4.1 电容滤波抑制直流链纹波电流 |
4.4.2 LC滤波电路抑制直流链纹波电流 |
4.4.3 串联LC谐振电路抑制直流链纹波电流 |
4.5 有源滤波电路抑制直流链纹波电流控制策略 |
4.5.1 基于buck/boost DC-APF的级联H桥PCS电路 |
4.5.2 buck/boost DC-APF抑制纹波电流的控制策略 |
4.5.3 buck/boost型DC-APF抑制纹波电流仿真研究 |
4.5.4 基于CTDC-APF的级联H桥PCS电路 |
4.5.5 CTDC-APF抑制纹波电流的控制策略 |
4.5.6 CTDC-APF抑制纹波电流仿真研究 |
4.6 结语 |
第五章 级联H桥结构的交直流储能变换器 |
5.1 引言 |
5.2 级联H桥结构的交直流储能变换器电路拓扑 |
5.2.1 交直流储能变换器问题的提出 |
5.2.2 级联H结构的交直流储能变换器电路拓扑 |
5.3 级联H结构的交直流储能变换器工作原理 |
5.3.1 级联H结构直流储能变换器工作原理 |
5.3.2 级联H桥直流储能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5.4 级联H桥交直流储能系统应用于微网仿真研究 |
5.5 结语 |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级联H桥储能PCS样机研制 |
6.2.1 硬件电路结构 |
6.2.2 软件结构 |
6.2.3 实验研究 |
6.3 混合储能实验平台搭建 |
6.3.1 混合储能实验平台简介 |
6.3.2 系统监控软件 |
6.3.3 储能系统配合光伏单元并网协调运行 |
6.4 结语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新型3-DOF驱动冗余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及其滑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农业机器人研究概况 |
1.3 并联机构发展概述 |
1.3.1 并联机构的发展 |
1.3.2 并联机构的应用 |
1.4 并联机构研究现状 |
1.4.1 运动学研究 |
1.4.2 动力学研究 |
1.4.3 控制方法研究 |
1.5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研究现状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系统及运动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描述 |
2.2.1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组成 |
2.2.2 并联机构自由度分析 |
2.3 运动学位置反解分析 |
2.3.1 坐标系建立 |
2.3.2 姿态角定义及坐标变换矩阵 |
2.3.3 运动学反解 |
2.4 运动学位置正解分析 |
2.5 速度雅克比矩阵 |
2.6 工作空间分析 |
2.7 奇异位形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 |
3.2.1 非保守系统拉格朗日方程 |
3.2.2 系统动能 |
3.2.3 系统势能 |
3.2.4 动力学建模及驱动力优化 |
3.3 动力学模型简化与分析 |
3.3.1 模型简化方案 |
3.3.2 简化模型误差补偿 |
3.4 动力学建模案例分析 |
3.4.1 冗余与非冗余情况下驱动力比较 |
3.4.2 β变化情况下的驱动力 |
3.4.3 机构主要构件引入的驱动力 |
3.4.4 简化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
4.2.1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4.2.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4.3 电路逻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滑模控制器设计 |
5.1 引言 |
5.2 滑模控制基本理论 |
5.2.1 滑模控制的概念 |
5.2.2 滑模控制的性质 |
5.2.3 抖振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
5.3 反演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
5.3.1 交流伺服电机建模 |
5.3.2 反演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
5.3.3 生物启发模型构建 |
5.3.4 仿真与分析 |
5.4 基于同步耦合误差的动力学滑模控制器设计 |
5.4.1 同步误差定义 |
5.4.2 同步耦合滑模控制器设计 |
5.4.3 仿真与分析 |
5.5 解耦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
5.5.1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
5.5.2 耦合力和重力项补偿方案 |
5.5.3 仿真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驱动冗余并联机构实验平台 |
6.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3.1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6.3.2 IPC与UMAC通讯的建立 |
6.3.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6.3.4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6.4 系统实验研究 |
6.4.1 实验方案 |
6.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9)迎击式交流接触器动态响应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接触器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2.1 虚拟样机技术在接触器中的应用 |
1.2.2 动态测试装置研制 |
1.2.3 减少触头弹跳的措施 |
1.2.4 结构、性能优化 |
1.2.5 动态响应性能评价 |
1.2.6 其他研究领域 |
1.3 评价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层次分析法 |
1.3.2 熵权法 |
1.3.3 模糊综合评判法 |
1.4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J20-25 型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 |
2.1 研究对象 |
2.2 工作原理 |
2.3 接触器吸合过程数学模型 |
2.4 接触器动态过程仿真模型 |
2.5 CJ20-25 型交流接触器操动机构的动力学仿真 |
2.5.1 电流特性 |
2.5.2 时间特性 |
2.5.3 速度特性 |
2.5.4 动态吸力特性与速度特性 |
2.5.5 位移特性 |
第三章 多种评价理论分析 |
3.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概念及实现步骤 |
3.1.1 模糊综合评判法 |
3.1.2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
3.1.3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
3.2 层次分析法及实现步骤 |
3.2.1 层次结构模型 |
3.2.2 AHP 判断矩阵 |
3.2.3 AHP 一致性检验 |
3.2.4 标度的选择 |
3.2.5 AHP 的优点和缺点 |
3.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3.3.1 模糊层次模型的创建原则、定义和定理 |
3.3.2 模糊层次分析的主要步骤 |
3.3.3 具有两级准则层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
3.4 熵权法 |
3.5 模糊熵权评判法 |
3.5.1 主客观模糊熵权法 |
3.5.2 客观型模糊熵权法 |
第四章 动态响应过程的不确定性分析与评价 |
4.1 动态测试 |
4.2 动态响应的不确定性 |
4.3 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
4.4 动态响应的模糊综合评判 |
4.4.1 动态响应特性参数的选择 |
4.4.2 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动态响应评价的实现步骤 |
4.5 动态响应不确定性评价指标的构建 |
4.6 单台接触器动态响应不确定性评价 |
4.6.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6.2 同一相角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评价 |
4.6.3 不同相角的动态响应不确定性评价 |
4.6.4 单台接触器两个动态响应不确定度的比较分析 |
4.7 整体动态响应批不确定性评价 |
4.7.1 整体动态响应批不确定性评价步骤 |
4.7.2 实例计算 |
第五章 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评价 |
5.1 动态特性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
5.1.1 数据预处理 |
5.1.2 模糊层次分析法实施步骤 |
5.1.3 隶属函数为区间型的模糊层次分析 |
5.1.4 评判结果分析 |
5.2 单台接触器动态特性分析的 FAHP 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法 |
5.2.1 基于三角形隶属函数的 FAHP 与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法 |
5.2.2 基于区间型隶属函数的 FAHP 与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法 |
5.3 单台接触器动态特性分析的熵权法 |
5.3.1 基于三角形隶属函数的接触器动态性能熵权法评价 |
5.3.2 基于区间型隶属函数的接触器动态性能熵权法评价 |
5.4 四种方法评价结果的比较 |
5.4.1 评价结果比较 |
5.4.2 评价结论 |
5.5 采用正态分布概率统计法进行整体动态特性评价 |
5.5.1 基于三角形隶属函数的整体动态特性评价 |
5.5.2 基于区间型隶属函数的整体动态特性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及成果 |
6.3 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ANSYS的漏电断路器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漏电断路器的结构和原理简介 |
1.2.1 低压断路器的结构 |
1.2.2 漏电断路器漏电模块的结构 |
1.2.3 漏电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
1.3 有限元法及有限元软件简介 |
1.3.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1.3.2 有限元软件ANSYS发展现状 |
1.4 低压电器产品的热分析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限元热分析技术 |
2.1 热分析的基本知识 |
2.1.1 热分析简介 |
2.1.2 热分析的三类边界条件 |
2.2 有限元的数学求解理论 |
2.3 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
2.3.1 热分析的有限元法 |
2.3.2 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方法 |
2.3.3 ANSYS的结构热耦合场分析 |
第三章 热脱扣器的仿真分析 |
3.1 双金属元件的加热方式 |
3.2 双金属元件的弯曲的计算公式 |
3.3 双金属片的热分析 |
3.3.1 双金属片有限元数学模型 |
3.3.2 双金属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漏电断路器的有限元分析 |
4.1 基于 Pro/E 漏电断路器模型 |
4.1.1 Pro/E软件的介绍 |
4.1.2 漏电断路器实体零件的建模 |
4.1.3 Pro/E与ANSYS之间模型数据的传输 |
4.2 漏电断路器的热分析过程 |
4.2.1 建立断路器的有限元模型 |
4.2.1.1 单元选择 |
4.2.1.2 定义材料属性 |
4.2.1.3 实体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4.2.2 边界条件及其载荷的施加 |
4.2.2.1 发热分析 |
4.2.2.2 散热分析 |
4.2.3 查看分析结果 |
4.2.3.1 加 16A电流载荷,无外壳时导电部分的温度云图 |
4.2.3.2 加 16A电流载荷,有外壳时整体的温度云图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漏电模块的热分析研究 |
5.1 漏电断路器漏电模块的简介 |
5.2 电子组件分析研究 |
5.2.1 20℃下电子组件的温度场分析 |
5.2.1.1 电子组件加载生热率,不考虑断路器温度的影响分析 |
5.2.1.2 电子组件加载生热率,考虑断路器温度的影响分析 |
5.2.2 40℃下电子组件的温度场分析 |
5.2.2.1 电子组件加载生热率,不考虑断路器温度的影响分析 |
5.2.2.2 电子组件加载生热率,考虑断路器温度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相似法在CJ20-63A接触器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李佳鹏.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结构振动及疲劳寿命影响因素研究[D]. 宋逸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模块化多电平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杨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4]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机构的特性仿真与优化[D]. 李则臣.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5]基于电压跌落算法的数字化双电源转换开关研究[D]. 马啸.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6]二一三电器公司低压电器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席志刚. 兰州大学, 2016(08)
- [7]级联H桥储能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陈中.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2)
- [8]新型3-DOF驱动冗余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及其滑模控制研究[D]. 牛雪梅. 江苏大学, 2014(05)
- [9]迎击式交流接触器动态响应性能评价研究[D]. 杨怡君.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10]基于ANSYS的漏电断路器热分析[D]. 罗敏.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