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价格上涨吞噬了种粮收益

农资价格上涨吞噬了种粮收益

一、农资涨价吞噬种粮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钟钰,普蓂喆,刘明月,牛坤玉,张琳[1](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及稳定产量的建议》文中认为稳定粮食安全根基是应对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充足的粮食供给再次发挥了安天下、稳民心的作用。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疫情对粮食生产经营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有限的,疫情持续也带来农资价格上涨、物资到位迟缓等问题。但种粮效益低、农业气象偏差、传统病虫害与输入性虫害叠加、国际经贸形势日趋复杂等挑战交织,是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供应稳定的主要挑战。要高度重视抗疫战线拉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疏通农资供应渠道、有序组织返田返工,更要稳住政策支持,完善设施装备配套,强化技术支撑,做好防灾减灾。

高昕[2](2017)在《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认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增效益的艰巨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内在要求。农户作为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其生产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成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以此为视角探讨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以演化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发展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在对已有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农户需求是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内在动因,农户生产行为变异引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农业生产经营变革促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理论假设。以此为起点构建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指数和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依托文献数据和实证调查分别对中国农业发展转变历程和当代中国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探寻了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特征和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内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对所提的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性验证。基于此,论文进一步以农户需求以起点,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探索了农户生产行为视角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户生产行为变异是农业发展转变的微观动力基础。农户生产行为是农户基于满足自身需要的具体投入产出活动,农业发展方式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农业发展形态选择,二者分属微观基础和宏观呈现。实践经验和理论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诸多微观主体的生产行为变异。农户组织结构特性与农业生产活动的高度契合,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发展方式之间的博弈均衡构成了农户生产行为变异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基础。第二,以农户生产行为特征为依据,新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可以划分为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初期、工业反哺农业时期以及经济新常态时期五个不同的阶段。这一演进历程是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发展方式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以农户为主体的制度诱致型转变,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取向型转变,以粮食为核心的资源约束型转变,以问题为导向的渐进探索型转变,以工业为先导的多维差异型转变。当代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农业生产力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农业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融合,具有目标取向多维、动力构成综合、参与主体多元等特征。第三,不同因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互有差异。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户主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业发展认知特征和转变绩效认知特征都对农户生产行为具有正向显着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395、0.412、0.586和0.643,且四者之间也相互影响,其中户主个体特征对其发展认知特征和绩效认知特征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488和0.713,农户家庭特征对二者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是0.543和0.598。第四,农户生产行为视角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机制应以农户生产行为变异为起点,围绕农户的自身需求,发挥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双重作用,建立集激励与约束于一体的调适机制。其中,农户生产行为变异是调适机制的核心主体,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向是调适机制的基本方向,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共同作用是调适机制的依赖路径,多元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调适的作用方式,农户自身需求与农业发展取向的博弈均衡是调适机制的逻辑基础。第五,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取向的农户生产行为调适机制需以乡镇城市化为重点,缩小城乡生活差距,增强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诱导力;以农民职业化为核心,提高农民素质,激活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原动力;以发展体制市场化为取向,优化市场环境,重构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驱动力;以农村产业一体化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牵引力;以农业治理法治化为遵循,调整管理方式,规范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约束力。第六,结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基于2.3亿农户在中国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特殊地位,论文提出:未来中国农业政策调整重心和方向应逐步转向农户,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度,凸显政策的实际效应,并不断协调政策与立法的关系,建立农业发展支持的长效机制。

姬超[3](2016)在《农业新常态下粮价下跌与粮食安全的两难出路——基于河南省25个村庄1169个农户的入户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和粮食安全过于依赖粮食产量的增加,却忽略了通过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本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粮食保护价政策进一步导致国内农民忽略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结果是国内外粮价倒挂和国外农产品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价下跌和粮食安全的两难困境日益突出。文章基于农业大省河南25个村庄1169个农户的田野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转型的着力点可能在于:在发展战略上,从粮食产量导向转为成本节约导向,着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根本上应对粮价波动风险;在具体路径上,坚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的分类流转;在主体培育上,政府牵头培养孵化职业化农民,形成专业化的粮食种植局面和市场为主的粮价形成机制;在政策保障上,精确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和补贴效率,科学规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增强种地的抗涝抗旱能力。

安永军[4](2016)在《家庭农场的发生与小农经营体制的转型 ——基于山东张村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自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家庭农场的发展开始加速。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鲁西北平原的一个农业型村庄从小农向家庭农场的农业转型过程进行研究,以求更加深入地理解农业转型背后的深层机制。研究发现,建立在经济效益基础之上的家庭农场其自发发生是可能的。家庭农场的效益是通过高资本投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高租金流转大面积土地,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亩均劳动投入增加总收益。资本化水平的提升也使得家庭农场的生产完全面向市场,内部管理也进一步企业化,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其经营逻辑与小农以满足家庭消费为导向的逻辑已然不同。而家庭农场的发生之所以可能,在于劳动力的转移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同时家庭农场所能承受的高租金也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使得土地资源的集中经营得以可能。研究发现,小农经营会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构成制约。家庭农场在土地资源上与小农存在竞争,与小农的关系是对立性的,具有排挤小农的倾向。由于小农的家庭生计在整体上仍然对农业收入存在依赖,而自己经营能够获得比流转租金更高的收入,在务农劳动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即使面对高租金的激励,大部分小农也不愿意流转土地或只愿部分流转土地,这构成了对家庭农场扩张倾向的制约。最后,家庭农场的发生表明小农经营体制开始朝“去小农化”的方向转型。通过高租金对低租金的竞争优势,家庭农场使得建立在人情关系基础上的低价流转无法持续,破坏了种植大户的生存基础,进而打断了小农经济内部自发地向规模经营转型的进程,并且进一步地推动小农从土地上的退出,因而是一种“去小农化”的农业转型过程。

闫岳峰[5](2012)在《河南三县市农民种粮的成本收益明细账》文中指出为了解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国家增加243亿元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情况,河南省农业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组织有关专家赴漯河市和洛阳市的舞阳县、伊川县、偃师市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走访了农户(包括种粮大户)和农资门市部,并分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相关农业部门的人员进行了专题座谈。一、舞阳县的种粮成本收益账舞阳县耕地面积4.93万hm2,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粮食总产由2005年的45.9万t增至2011年的62.27万t,实现粮食总产"七连增",并在2008-2010年连续3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8.9万hm2,总产比上年增长13%,小麦单产达到503.1kg。(一)农口部门的种粮成本收益账小麦:2009年小麦的平均成本为

赵莎莎[6](2011)在《惠农政策成效的梳理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三农"问题一度成为"显学"之时,国家对"三农"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惠农政策强强出台,这些政策也曾起到应有之义。本文对其惠农政策的成效进行了翔实的梳理。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再上新台阶,国家的惠农政策如何优化、持续、转型,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

曾靖[7](2010)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甚至还有一些国家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工业化仍然是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也是如此。自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我国主要依靠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从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工业化建设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从提供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现代化要素投入和“工业反哺农业”等方面,增强了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但是也从占用水、土资源(特别是占用耕地资源)、提高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增加粮食生产成本、使粮农收入相对降低、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从预测的情况来看,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仍然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种情况促使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研究的基本宗旨是在现实的国际国内背景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正负两方面影响的历史与现状,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未来一个时期的客观需要,提出如何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效地规避其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的作用,使二者融为一体、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既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根据研究目标,本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内容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主要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本文所要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确保粮食安全,实现二者共同发展的问题。接着对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论述,为全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运用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情况作了经济学分析。从理论分析中得到以下启示: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产业内部的问题,更是农业部门的问题,也是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问题。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化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研究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粮食供给能力和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会促使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以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对把握我国国民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的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到第六章组成,这四章构成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是从总体上、粮食消费、粮食供给、区域粮食安全等四个方面就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从主体上甚至从根本上把握和处理好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其中第三章主要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存在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负面影响,发挥正面影响的作用,确保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第四章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综合和个别等多角度分析研究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即在工业化进程中大幅度增加了粮食的消费量,对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构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和威胁,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削弱和消除这种压力和威胁。第五章主要是从多方面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了工业化对粮食生产和粮食供给的影响,认为工业化从总体上来说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建设,为提高粮食供给水平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分析了粮食产量“高、低、高”马鞍形变化轨迹以后,以及其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的状况,发现工业化对粮食生产与供给也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这是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处理二者的关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第六章主要是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研究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首先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和余粮区与缺粮区,然后具体分析各区域在工业化影响下粮食生产与消费演变的情况,据此提出区域性粮食安全是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的基础,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是由区域性粮食安全构成的,处理好区域性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是确保工业化进程中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措施。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是针对新型工业化发展将大幅度增加粮食消费需求、对粮食供给造成缺口、构成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威胁等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工农关系,很少有学者关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本文从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和粮食供求平衡是工业化平稳发展的保证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对粮食消费、供给、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二者关系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在视角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2)本文设计的研究目标与研究主体内容具有一定的特色。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力图在总结和吸取过去与现在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探寻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般规律。为此,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我国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粮食供给、区域粮食安全三大领域的影响,认为工业化对粮食发展具有先促进、后制约、再促进的作用,但再次促进的关键是工业反哺农业,通过政策和宏观调控对粮食进行保护和支持。(3)在方法上,突出运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多角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逐层深入分析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显示出详实性特色。同时,用广东省的典型实证研究,来检验本文要研究的命题。

何见,陈照先[8](2009)在《粮食生产状况、问题及对策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诸多因素已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当地基层目前粮食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对促进粮食生产有重大意义。

邢亚静,申潞玲,王石宝,马宏斌,雷锦霞,任红燕[9](2008)在《山西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朔州市建设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文中提出阐述了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其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目前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山西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本报记者 陈清浩余映涛 通讯员 陈惠永 黄小涧[10](2008)在《粮价涨了 钱却没有流进粮农荷包》文中提出粮价!粮价!最近,随着国际、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粮食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广东,每年的粮食产量约1400万吨、消费量3700多万吨,稳定这1400万吨的产量对保障广东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要稳定粮食生产就必须解决种粮的效益问题。那么,在粮价高涨的情况下,种粮是?

二、农资涨价吞噬种粮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资涨价吞噬种粮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及稳定产量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疫情对粮食生产经营的影响
    (一)从粮食品种看,疫情影响主要集中在早稻
    (二)从生产区域看,疫情影响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局部
    (三)从经营环节看,疫情影响主要集中在粮食销售农资配送
    (四)从复工程度看,疫情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小粮油企业
二、疫情后保障粮食供给面临的问题
    (一)种粮效益持续下降,重挫种粮积极性
    (二)要素价格上涨吃紧,挤压粮食生产效率
    (三)病害虫害防控压力大,特别要紧盯草地贪夜蛾泛滥
    (四)灾害的风险不断增大,给粮食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五)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弥补产需缺口的风险凸显
三、确保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目标的建议
    (一)对症施策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坚定稳住粮食面积与产量
    (二)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释放强烈的政策信号
    (三)加强设施装备建设,夯实粮食生产的地基
    (四)促进粮食集成技术推广,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五)密切跟踪病害虫害监测,推进科学减灾防灾保产量

(2)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1.1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
        1.1.1.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
        1.1.1.3 中国农业发展地位愈加突出
        1.1.2 研究意义
        1.1.2.1 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现实需要
        1.1.2.2 适应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1.1.2.3 丰富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1.1 研究视角的独特性
        1.4.1.2 研究观点的时代性
        1.4.1.3 研究方法的多维性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农户生产行为
        2.1.2 经济发展方式
        2.1.3 农业发展方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演化经济学思想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农业发展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2.3.2 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
3. 农户生产行为变异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逻辑
    3.1 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特征与变异规律
        3.1.1 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特征
        3.1.2 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内在规律
    3.2 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逻辑
        3.2.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框架
        3.2.2 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
        3.2.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构成
    3.3 农户生产行为变异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3.3.1 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发展方式的逻辑——历史启迪
        3.3.2 农户组织结构与农业生产特性的契合——现实考量
        3.3.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复杂性的微观成因——理论视角
        3.3.4 发展方式转变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要求——时代命题
        3.3.5 农户个人利益诉求与国家的战略取向——博弈均衡
4.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与规律
    4.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历程的划分依据
    4.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基础
    4.3 新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
        4.3.1 建国初期的农业发展方式(1949~1978年)
        4.3.2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发展方式(1978~1992年)
        4.3.3 市场经济确立初期的农业发展方式(1992~2004年)
        4.3.4 工业反哺农业时期的农业发展方式(2004~2012年)
        4.3.5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方式(2012年至今)
    4.4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与规律
        4.4.1 以农户为主体的制度诱致型转变
        4.4.2 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取向型转变
        4.4.3 以粮食为核心的资源约束型转变
        4.4.4 以问题为导向的渐进探索型转变
        4.4.5 以工业为先导的多维差异型转变
5.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
    5.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量评价依据与原则
        5.1.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指标构成与权重
        5.1.2.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指标构成
        5.1.2.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指标赋权
        5.1.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方法选择
    5.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实证分析
        5.2.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测算结果
        5.2.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指数的多维解析
6.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与趋势
    6.1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条件
        6.1.1 农业生产能力显着增强
        6.1.2 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
        6.1.3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6.1.4 内部发展机制更加完善
        6.1.5 外部环境条件更为宽松
    6.2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挑战
        6.2.1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6.2.2 农业效益持续下降
        6.2.3 农业结构矛盾突出
        6.2.4 创新驱动动力不足
        6.2.5 农业发展任务艰巨
    6.3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目标
        6.3.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6.3.2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经营的现代化
        6.3.3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利用的现代化
        6.3.4 转变农业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管理的现代化
    6.4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特征
        6.4.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取向的多维性
        6.4.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6.4.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动力构成的综合性
7.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农户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7.1 农户生产行为调查的基本状况
    7.2 农户生产行为的描述性特征
        7.2.1 受访农户家庭特征
        7.2.2 受访农户户主特征
        7.2.3 农户农业发展认知特征
        7.2.4 农户生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7.3 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7.3.1 基本分析框架与理论假设
        7.3.2 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与构建
        7.3.3 调查样本信度与效度检验
        7.3.4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及评估
        7.3.5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及分析
8.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创新与策略选择
    8.1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8.1.1 农户生产行为多元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假设
        8.1.2 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思路
    8.2 农户生产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
        8.2.1 乡镇城市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诱导机制
        8.2.2 农民职业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动力机制
        8.2.3 农业市场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运行机制
        8.2.4 产业一体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牵引机制
        8.2.5 路径法治化——农户生产行为变异的约束机制
    8.3 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的策略选择
        8.3.1 确立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的重心
        8.3.2 明确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取向
        8.3.3 加强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的执行
        8.3.4 协同农业发展政策与立法关系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农户生产行为调查问卷

(3)农业新常态下粮价下跌与粮食安全的两难出路——基于河南省25个村庄1169个农户的入户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南省粮食种植的现状归纳
    (一)普通农户种地积极性总体偏低,种地“老龄化”问题突出
    (二)靠天吃饭的种地思维依然普遍,种地农户“兼业化”现象突出
    (三)种地规模较小,农村土地流转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四)国内外粮价倒挂现象严重,粮食质量不断下降
二、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的原因探索
    (一)种地的比较收益低
    (二)种地收入不再构成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小规模种植致使农业生产成为“鸡肋”
三、制约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因素
    (一)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缺失
    (二)惠农政策无法惠及土地流转
    (三)低社会保障程度阻碍了土地流转
    (四)农地纠纷缺乏法律保障
四、我国粮食安全困境的集中表现
    (一)种地“兼业化”问题突出,影响粮食竞争力的提高
    (二)物质性生产要素的改进不足,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1. 耕地质量不升反降
        2. 生产条件不断恶化
        3. 农业机械普及困难
        4. 科技力量介入困难
    (三)组合性生产要素配置不当,科学种田格局无法形成
五、促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分类流转
    (二)加快培育市场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控制市场失灵风险
    (三)精确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和补贴效率
    (四)严格规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种粮抗灾能力
    (五)培养培育职业化农民,促进粮食种植“专业化”
    (六)科学衔接粮食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完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4)家庭农场的发生与小农经营体制的转型 ——基于山东张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家庭农场的文献回顾
        1.2.2 农业转型文献回顾
        1.2.3 文献述评
    1.3 核心概念
    1.4 研究方法
2 田野概况
    2.1 村庄概况
    2.2 农户概况
    2.3 土地流转概况
        2.3.1 东、中、西张组的土地流转状况
        2.3.2 两种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
3 小农为主的农业经营结构
    3.1 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小农经营
        3.1.1 技术进步与小农经营效率的提升
        3.1.2 劳动力转移与半工半耕生计模式的形成
    3.2 小农经营的内生发展
        3.2.1 投资“新农业”
        3.2.2 自发流转土地扩大规模
    3.3 小农的经营特征
    3.4 小农与村庄
    3.5 小结:市场化背景下小农经营的发展
4 家庭农场的发生:机制分析
    4.1 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
    4.2 家庭农场的生成与土地流转
        4.2.1 家庭农场的生成过程
        4.2.2 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
        4.2.3 社会关系动员与土地流转
    4.3 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
    4.4 家庭农场与小农的关系
        4.4.1 家庭农场与小农的对立性
        4.4.2 小农经营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
    4.5 家庭农场与村庄
    4.6 小结: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与家庭农场的发生
5 去小农化: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小农经营体制的转型
    5.1 “去过密化”与小农经济的内生发展
    5.2 去小农化:家庭农场的发生与小农内生发展的中断
        5.2.1 家庭农场的理论定位
        5.2.2 家庭农场的发生与去小农化
    5.3 去小农化与“三化同步”
    5.4 小结: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小农经营体制的转型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致谢

(5)河南三县市农民种粮的成本收益明细账(论文提纲范文)

一、舞阳县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一) 农口部门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二) 孟寨镇耀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莲花镇闫湾村农民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二、伊川县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一) 农口部门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二) 鸦岭乡南姚沟村农民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三、偃师市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一) 农口部门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二) 农民小麦育种专家徐才智的种粮成本收益账

(6)惠农政策成效的梳理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惠农政策的成效
    (一) 有助“三农”问题的解决
        1. 农民受益
        2. 农村发展
        3. 农业发展
    (二)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团结与安定
        1.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 密切干群关系
        3. 促进社会稳定
    (三) 扩大消费市场
二、惠农政策的不足
    (一) 基层政府的问题
        1. 基层乱收费
        2. 基层农技推广不完善
        3. 基层财政难、人力不足
        4. 基层截留、挤占和挪用直补资金
        5. 基层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工作进展不顺利
        6. 基层传播信息会失真
    (二) 农民自身问题
        1. 无知情权
        2. 素质不高
        3. 义务观念淡薄
        4. 守法成本过高
    (三) 消费市场不规范
        1. 农资价格上涨
        2. 农产品价格下降
    (四) 惠农政策的不足及其落实出问题
        1. 政策自身的不足
        2. 惠农政策难落实
三、反思与讨论

(7)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诠释
        1.2.1 粮食安全的界定
        1.2.2 工业化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与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回顾
        1.3.2 文献综合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有关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与农业及粮食关系的重要论述
        2.1.1 粮食是工业部门以及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1.2 资本主义把工业和农业分割开来,但二者必将在新的基础上结合
        2.1.3 工农、城乡分割和对立阻碍经济发展,应逐步消除
    2.2 张培刚关于工业化与粮食关系的理论
    2.3 速水佑次郎关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食物与农业问题的分析
    2.4 粮食属性的相关理论
    2.5 粮食供求平衡理论
    2.6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7 区域经济理论
    2.8 理论启示和运用
        2.8.1 理论启示
        2.8.2 理论运用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总体影响
    3.1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历史回顾
        3.1.1 工业化起步阶段:"以农哺工"掠夺了大量粮食剩余
        3.1.2 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互补"提高了粮食安全水平
        3.1.3 工业化中期:"以工哺农"从多方面促进粮食安全
    3.2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现状分析
        3.2.1 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3.2.2 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现状分析
        3.2.3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未来形势判断
        3.3.1 对我国未来10—30年工业化发展状况的预测
        3.3.2 对我国未来10—30年粮食需求的预测和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的影响
    4.1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影响的总体情况分析
    4.2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影响的具体分析
        4.2.1 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对粮食消费的影响
        4.2.2 城镇居民数量增加和膳食结构改善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4.2.3 工业用粮是粮食消费新的增长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供给的影响
    5.1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历史回顾
    5.2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主要表现
        5.2.1 粮食播种面积因占用耕地而受到限制
        5.2.2 化肥投入使得粮食产量和生产成本同时增加
        5.2.3 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但使用条件不成熟
        5.2.4 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粮食生产劳动力素质低下
    5.3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指标选择
        5.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整理
        5.3.3 运算与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对区域粮食安全影响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多角度粮食区域划分及粮食安全形势判断
        6.2.1 多角度粮食区域划分
        6.2.2 不同区域工业化水平与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6.3 工业化对不同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6.3.1 工业化发展占用资源并阻碍粮食生产
        6.3.2 粮食主产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阻碍了粮食生产发展
        6.3.3 "地区利益剪刀差"阻碍了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
    6.4 工业化对典型地区—广东省粮食安全的影响
        6.4.1 广东省工业化发展的概况
        6.4.2 广东省工业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情况分析
        6.4.3 在工业化进程中广东省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建议
    7.1 政策建议
        7.1.1 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7.1.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粮食转化率
        7.1.3 加强节粮建设,倡导适度消费
        7.1.4 多渠道发展生物质能源
        7.1.5 科学规划,缓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紧张的矛盾
        7.1.6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7.1.7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7.1.8 加快提升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程度
        7.1.9 建立健全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
        7.1.10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7.2 研究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7.2.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山西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朔州市建设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 要素投入趋向集约化。
    第二, 资源配置更市场化。
    第三, 生产手段更趋科技化。
    第四, 产业经营更趋向一体化。
    第五, 农业功能更趋多元化。
2 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3 朔州市建设现代农业的自然条件
    3.1 地广人稀, 土地资源丰富
    3.2 “一旱二寒”, 农业生产条件差
    3.3 牧草资源、林地资源较为丰富, 适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3.4 生态环境脆弱
4 朔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与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4.1 以“煤”哺农、财政惠农建设现代农业
    4.2 筑巢引凤, 助推现代农业建设
    4.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现代农业
    4.4 资源循环理念推动现代农业
5 山西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5.1 种植业效益下降问题
    5.2 小规模农户经营方式与大市场发展对接的问题
    5.3 农业产业化中农户仍是最弱小的一环
    5.4 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5.5 科学技术驱动力不足, 农民综合素质低的问题
    5.6 生态建设工程与经济收入低的问题
    5.7 煤矿区资源破坏与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6 山西现代农业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6.1 政策补贴、价格干预应对农业生产资料涨价
    6.2 提倡发展专业化、小规模、大范围的“农户型”高效现代农业
    6.3 关注产业链条中的利益平衡, 实现农户与企业双赢
    6.4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5 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6.5.1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6.5.2 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
        6.5.3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吸收农民返乡创业
    6.6 结合小城镇建设, 解决生态脆弱区农业问题
    6.7 加大资源补偿比例, 开征煤炭开采地下水补偿费

四、农资涨价吞噬种粮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及稳定产量的建议[J]. 钟钰,普蓂喆,刘明月,牛坤玉,张琳. 农业经济问题, 2020(04)
  • [2]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高昕.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7)
  • [3]农业新常态下粮价下跌与粮食安全的两难出路——基于河南省25个村庄1169个农户的入户调查与研究[J]. 姬超. 当代经济管理, 2016(10)
  • [4]家庭农场的发生与小农经营体制的转型 ——基于山东张村的个案研究[D]. 安永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 [5]河南三县市农民种粮的成本收益明细账[J]. 闫岳峰. 河南农业, 2012(15)
  • [6]惠农政策成效的梳理与反思[J]. 赵莎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7]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曾靖.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8]粮食生产状况、问题及对策初探[A]. 何见,陈照先. 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 2009
  • [9]山西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朔州市建设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J]. 邢亚静,申潞玲,王石宝,马宏斌,雷锦霞,任红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08(11)
  • [10]粮价涨了 钱却没有流进粮农荷包[N]. 本报记者 陈清浩余映涛 通讯员 陈惠永 黄小涧. 南方日报, 2008

标签:;  ;  ;  ;  ;  

农资价格上涨吞噬了种粮收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