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技术资料题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梁[1](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冯思达[2](2020)在《基于遗传模型的锂离子电池产业论文对专利知识贡献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论文和专利是科学和技术的两大载体。论文通过被专利引用所产生的知识流动对专利产生知识贡献。现有关于论文和专利关系研究中大多忽略了间接引用关系。本研究引入了知识遗传思想,并构建知识遗传模型对通过直接和间接引用关系而产生的论文对专利的知识贡献效应进行统一量化。从知识传递步长、时间、产业链的视角,通过构建模型及相应指标,以锂离子电池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创新点和研究结果如下:(1)为综合地考虑论文和专利之间的直接及间接引用关系,构建了“论文-专利知识遗传模型”。通过网络重构及指标建立研究了不同知识传递步长下论文对专利的知识贡献效应。发现锂离子电池产业中论文对专利的知识贡献效应主要集中在五步之内的知识传递。知识贡献总强度最高的论文在该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且易被传统方法忽略,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2)为从时间角度挖掘论文对专利领域知识贡献效应的时变效应,构建了“论文-专利知识遗传动态模型”。专利领域指的是产业内所有专利。通过构建指标挖掘了论文在专利领域贡献生命周期、被专利领域延迟承认的论文及相应唤醒文献。通过锂离子电池产业实证发现,80%以上的知识贡献强度的时间延迟大于11年。共挖掘出22篇典型的被专利领域延迟承认的论文。并进一步挖掘了其中9篇重要延迟承认论文的唤醒文献,发现这些论文的唤醒文献也均为论文。这9篇重要延迟承认论文可分碳的同素异形体和锂离子在电极中插嵌和脱嵌两大类。(3)为研究产业链中各环节及环节构成元素之间论文和专利的知识贡献效应,构建了“产业链视角下论文-专利主题知识遗传模型”。从总体效应来看,电解质、电极和电池管理三者之间及这三者内部本身论文主题对专利主题的知识交互最为活跃。无论从总体效应还是从近五年的时变效应来看,电极相关的论文研究主题对专利领域的知识贡献效应较突出。本研究从知识传递步长、时间和产业链视角挖掘了论文对专利领域的知识贡献效应,理论方面丰富了论文与专利关系的研究视角。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的实证所得结论可为该产业中论文价值评估、科研人员评价等方面的创新管理提供借鉴。
武华维[3](2020)在《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已经从信息时代逐步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中很大一部分是用自然语言记录的文本数据。而电子公文作为文本数据类型的一种,它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数字形式的文件。历年累积的电子公文归档保存后一般按照内容进行人工主题标引、分类组织或者建立专题数据库以方便检索和开发利用。但人工标引主题方式存在劳动量大、速度慢、标引不一致等弊端,因此需要研究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方法。针对非结构化公文的主题分析和标引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主题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的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方法,与当前存在的主题自动标引方法相比,它将电子公文文档集作为一个整体识别主题,基于主题词表构建外部知识库以实现对识别的主题用规范化的正式主题词和范畴进行统一标引。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主题模型的电子公文主题分析研究。从整体的视角进行电子公文的主题分析,应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其转换成文档语料库,采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与分析,包括融合主题词表语义特征和通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以及综合共词网络特征和层次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层次结构分析。(2)基于知识图谱的主题词表语义自动转换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建立机器可识别的主题知识库,弥补主题模型方法在非结构化文本的主题标引中存在的背景知识不足问题,以增强主题标引的语义性。在主题词表语义化表示及知识图谱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对传统纸质载体的叙词表进行语义化自动转换的方法,为电子公文主题的标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3)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提出综合应用主题模型和主题词表知识图谱进行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的方法。在应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借助主题词表外部知识来进行主题的标引工作,使用正式主题词及范畴进行规范、控制和统一组织。具体包括基于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基于h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本文创新点和贡献主要有:(1)对电子公文主题标引这一传统实践问题,提出了综合应用主题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自动化标引的方法。将应用主题模型进行文本主题分析的数据类型扩展到电子公文灰色文献类型,应用知识图谱技术建立主题词知识库,为正式主题词标引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标引工具和知识服务。(2)提出从纸质版主题词表到网络知识库的语义化转换的方法。设计了面向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的主题词表SKOS数据模型描述方案及其自动转换算法,设计了RDF/N3主题词表关联数据自动转换成知识图谱算法,并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上述算法。(3)完成《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语义转换任务,将其主表和范畴表部分的所有内容从传统纸质媒介形式转换成为图数据库存储的知识图谱形式,为图书、情报和档案学术界和管理实务界贡献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集。本论文包括图40幅,表17个,附录3个
徐传舰[4](2020)在《基于LDA的国内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及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领域纷繁复杂,知识门类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不断趋向综合,只研究单一学科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面向多学科的研究逐步发展起来。本文利用LDA主题模型研究国内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现状及演化态势,主要分为以下5步:(1)下载CSSCI数据库图书情报学10种核心期刊近十五年共35472篇文献的题录信息,利用自编程序提取这些文献的参考文献对应的期刊名,并归类到相应学科。(2)形成学科交叉三级指标,确定管理学、法学、医学3个学科为图书情报学的三个交叉学科,利用python程序爬取近十五年这3个学科论文的摘要86075篇。(3)使用jieba分词软件对获取的摘要进行分词,利用Notepad++进行数据清洗。(4)基于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运用困惑度确定模型主题数目,通过LDA提取3个学科近十五年的研究主题,根据主题-词项概率分布文件进行主题标识,根据文档-主题概率分布文件计算各个主题的主题强度,对与国内图书情报学交叉的学科主题进行具体分析。(5)引入时间因素,厘清图书情报学与三个学科的交叉文献隐含的知识信息,依据主题强度分布情况对主题演化态势进行分析,为相关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科研选题提供依据。研究发现:管理科学、经济社会、网络安全、政府职能、专利技术、人力资本和电子政务等主题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与管理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主题,两个学科未来的交叉研究热点如下:(1)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构建智慧城市和智慧乡村安全保障体系,为城乡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提供理论参照。(2)基于互联网+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模式进行优化,继续疏导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与公共领域不协调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和高科技手段科学合理地管理公共领域的资源。小康社会、知识产权、社会学、改革开放、智库和人工智能等主题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与法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主题,两个学科未来的交叉研究热点如下:(1)完善图书馆立法,加强图书馆法制环境建设,更合理地促进图书馆的服务转型,使国内图书馆尽快与国际接轨,保证图书馆与读者的双重权益。(2)在人工智能时代,充分利用智库为政府立法决策提供参考;立足于国内法律,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构建运行更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步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糖尿病、抑郁症、艾滋病、临床医学、亚健康和高血压等主题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与医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主题;两个学科未来的交叉研究热点如下:(1)利用图书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更深入地分析医学领域的文献,及时发现我国在医学领域研究的短板,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不同区域人员的合作,提升医学研究的效率。(2)大力发展智慧医学,重视对各类疾病的预防,收集患者信息并进行系统地管理,使医疗设备、医务人员与患者实现更有效地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医学治疗水平。
卢超[5](2020)在《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是民族进步之魂。科研创新作为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建设、科研成果的经济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识别科研创新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科研创新不是凭空产生,而有其足迹可寻。浩如烟海的学术研究里蕴藏着科研的创新,可通过追踪学术文献中的新兴话题来实现科研创新的追寻;这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知识管理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对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即围绕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展开。在知识管理领域,传统的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本质是利用引文网络识别研究话题,并在研究话题中筛选出处于新兴阶段的研究话题。这种研究思路具有一定合理性和优越性,但也使得学术文献的主题表达(全文本内容)和文献之间引用关系的表达(引文内容)被完全抽象,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随着学术文献全文数据日益丰富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还原被抽象内容特征、构建内容加权的引文网络并发现新兴研究话题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本文首先探索哪些内容特征可用于发现研究话题,并应用这些特征发现并验证新兴研究话题。沿着识别内容特征、构建引文网络、识别研究话题、筛选新兴研究话题和验证研究结果的基本路径,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探究学术文献的引文内容特征与引用之间的表里关系,识别可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引文内容特征。为了更好地展示引文内容和引用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研究选择以H指数发表论文的施引文献及其文内的引文内容。通过对引文内容特征与被引文献学术影响力的时间变化关系的考察,研究发现,学术文献的引文内容确实对其学术影响力有很好的刻画作用,特别是在引文被提及次数、共被提及次数以及引用位置分布这三个特征上显示出极佳的效果。因此,该部分选取的相关引文内容特征可用作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研究。(2)探究学术影响力视角下全文本内容特征与学术文献之间区分性的关系,识别可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全文本内容特征。本文选取PLo S上生物科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学术论文,分析其全文本内容特征与其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研究通过CFA框架提取了12个描述学术论文全文本的特征;通过设计零模型,将它们与标准化被引频次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在现有的全文本内容特征描述框架下利用全文本内容特征进行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会存在较大的干扰,无法使用这一类的内容特征进行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本部分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两种内容特征中,引文内容特征更适用于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3)探索不同内容权重策略构建的文献耦合网络的结构形态差异。本文比较了多个全文数据提供者的全文数据的优劣势,选取PLo S中生物医学领域作为数据对象进行分析;通过联合PLo S全文数据和Wo S数据,构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文献耦合网络,并制定了11种策略(包括不加权)对网络的边进行加权。通过比对这11个耦合网络,研究发现使用引文内容等相关特征时,构建的文献耦合网络的结构形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节点的权重分布、度分布以及节点中心度等指标均有显着的变化。(4)结合内容特征的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实证研究。本文根据已构建的11个耦合网络,进行研究话题划分,构建新兴研究话题发现指标,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指标有利于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引用位置特征对发现新兴研究话题效果有明显提升;被提及次数特征在研究话题的解释中有重要价值;在本文数据集中,新兴研究话题的未来学术影响力较非新兴研究话题有一定的优势。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对新兴研究话题相关研究和理论的梳理,分析了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利用文献内容特征帮助引文网络构建新兴研究话题的研究设想。本文通过两个方面、四个子研究实现了新兴研究话题内容特征的识别,运用内容特征构建文献耦合网络并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对传统方法和本文所提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验证二者的差异性。本文从四个方面阐明了研究的启示:(1)内容特征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可提高发现的效果;(2)结合内容特征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内容特征应用思想可运用于其他计量学研究问题;(4)运用内容特征时需要注意其有效性的问题,引入不合适的内容特征也有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
霍凤娇[6](2019)在《社会资本视角下企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争夺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一种新形式。现有关于技术标准的文献主要围绕事实标准和正式标准展开研究。其中,关于事实标准形成的文献主要关注导致事实标准形成的驱动因素。关于正式标准的文献则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探讨企业加入标准化委员会的动机以及企业如何影响技术标准制定。从已有文献来看,首先,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的文献大多侧重于分析企业所嵌入的网络位置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极少涉及到企业所嵌入网络的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如何影响技术标准形成。其次,已有关于正式标准制定的文献多数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缺乏以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如中国)为背景探讨正式标准的制定。最后,囿于数据所限,涉及技术标准竞争的文献多数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其研究结论有待采用大样本的实证方法进行进一步检验。本研究将企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定义为“在正式标准确立的过程中,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标准的制定或者影响标准的制定”。以网络嵌入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本研究基于CNKI《标准数据总库》中2000年-2017年中国通信行业的技术标准文献,通过构建参与标准制定的行动者之间的合作网络,分析了企业在标准合作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特征与其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本研究首先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参与技术标准制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网络,从标准合作网络整体演化、核心节点演化两个视角,分析了标准合作网络演化的结构特征、内部关系特征以及网络内节点的地位变化。其次,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探究了社会资本与企业对标准制定的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适当度中心性的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影响力,而占据结构洞位置越多的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影响力更大。(2)具有适当关系强度的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影响力。(3)具有较高认知资本的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对企业提高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1)企业应积极展开研发并进行专利布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基础。(2)企业应积极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扩大直接合作者的规模。(3)企业应适度发展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不论是合作伙伴的数量还是合作强度均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网络嵌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4)企业应密切关注政府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信息,尽早参与到政府的各种标准孵化工程中。
杨冬敏[7](2019)在《基于关联关系的技术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准确把握其发展现状和趋势是在复杂环境中抢占先机的关键。近年来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技术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加剧。对特定技术领域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梳理其发展脉络,客观把握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能够为科研人员识别技术发展前沿和解决技术发展难点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在辅助国家技术战略部署、企业技术方案选择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定技术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同技术之间以各种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技术分工的细化与产业链的延伸使得技术关联程度不断加深,技术之间的关联形式也更加多样,技术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得技术体系或技术领域的形成和演变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性,也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特定的技术领域,各项技术之间具体有哪些类型的关联关系,以及不同关联关系的技术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本文从技术关联关系的角度切入,进行特定技术领域的演化分析。首先从多个维度对技术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细粒度的划分,构建了技术关联关系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技术演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关联形式,以图像识别技术领域为例,对该领域的各项技术进行关联关系的标注,进而实现细粒度的技术演化分析。
张兆锋[8](2018)在《基于知识图谱的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创新是企业间竞争的重要砝码,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了解所在领域的技术竞争态势和专利布局,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技术创新思路,研发核心技术,进行有效的专利组合布局,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专利是企业技术竞争情报获取的重要来源,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挖掘,可以了解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态势,以支撑正确的决策等。专利分析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拟定量分析,专利地图是专利分析的可视化展示工具。专利技术功效图是专利地图的一种,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是一种拟定量分析方法。它以横轴表示技术类别、纵轴表示功效类别(纵横轴可交换)、交叉点表示相应专利数量,通过矩阵方式展示领域专利的内容和布局,可用于对专利进行技术层面深度分析。目前技术功效图的研制还是以人工为主,包括技术和功效词的标引、技术功效列分类、制图等,此方式的人力成本高,制作周期长。已有自动或半自动化构建的探索,但多是局部过程的优化,分析粒度较粗,鲜有系统化的研究,缺乏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和产品。因此需要对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全过程进行研究,实现最大程度的自动构建,从而提高构建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是通过调研技术功效图构建、知识抽取和知识图谱构建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的理论技术基础,分析现有技术功效图构建方法的不足,提出自动构建的需求;根据技术功效图的要素分析和所需知识点在专利文献中的分布特征及句法特征,提出技术主题、应用领域、功效等知识的抽取策略;设计面向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的专利知识图谱语义模型,结合抽取的知识和汉语科技词系统中的知识进行专利知识图谱构建;设计基于知识图谱进行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模型和流程,并开发原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基于自动构建效率高的特征,拓展了跨领域技术借鉴和相似专利检测两种应用模式。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设计了面向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的知识抽取策略。在系统研究技术功效图构成要素、构成原理、构建模式、专利知识点分布特征和句法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各类知识相应的抽取策略。综合运用文本规则和依存句法分析的方法实现了知识点的精准抽取,改进了通过机器聚类或基于分类法形成的技术功效图技术分类粒度较粗的问题。根据专利中功效描述只讲优点不谈缺点的特点,采取最简关键词匹配策略,实现了功效抽取的更大覆盖。该部分工作一方面丰富了技术功效图构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利用抽取的知识对专利进行标注,极大改善了靠人工标注效率低下的现状。(2)设计了面向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的专利知识图谱语义模型。该模型使专利中隐含的知识点实现了关联化、立体化展现。其中包括技术词、功效词、领域词等概念词及其词间关系以及与专利权人、发明人等各类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把抽取的知识和汉语科技词系统知识进行融合,构建专利知识图谱,基于该知识图谱扩展了技术功效图矩阵结构生成的模式类型,有效支撑了技术功效图的自动构建。(3)提出了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自动构建模型和数据流程设计,覆盖技术功效图制作全周期,能针对某领域主题,按照一定机制、流程和技术层次控制实现专利技术功效图的自动构建;同时,设计了工程应用时自进化机制,使得技术功效列分类不断优化。该方案提高了构建的速度和灵活性,功能更加丰富,提升了专利情报分析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4)拓展了技术功效图两种新的应用模式。传统的技术功效图受制于人工标注的低效率,制作周期长,因此应用模式比较有限。本文实现了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可实时生成图形并满足人机交互需求,随时修改参数,查看改后效果。因此,基于快速构建的优势可实现技术功效图的应用模式扩展,本文提出了其在跨领域技术借鉴和相似专利监测中的应用模式。
黄颖[9](2018)在《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发展变革的步伐日益加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连续过程,涵盖从科学研究到产品市场的各个环节。技术创新中技术竞争力的提升并不取决于所有技术的发展进程,而是依靠那些具有巨大潜力、可能影响未来技术走向的少数关键技术。如何有效地识别并追溯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脉络已经成为技术管理领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关注的重要命题。本论文围绕技术管理领域中对于技术演化路径识别这一核心问题,以专利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文本内容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技术演化理论架构→技术演化中的生命周期识别→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领域与主题的变迁→技术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主路径分析”为研究主线,提出了一套系统可行的技术演化路径分析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梳理技术演化的动因与理论依据。在明晰技术演化和技术演化路径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演化的四个理论基础(技术范式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技术组合理论和技术进化理论),探究了基于“需求拉动”和基于“技术推动”不同动因下技术演化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技术演化路径内涵的剖析以及相关概念(如技术路线图等)的辨析,为后续构建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方法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提出基于引文网络演化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方法。技术演化在不同的周期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技术内容和演化特征,分析技术生命周期是刻画技术演化路径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动态视角构建基于专利直接引用的引文演化网络,将引文网络中节点与引用关系的增长过程模拟成城市化形态发展进程,通过绘制历年累积专利引文网络结构演化,对比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特征和拟合曲线得到技术生命周期的时间范围。从动态的引文网络演化视角描述生命周期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技术演化进程与特征,并且只关注那些存在专利引用的节点和连接弧,可以有效地减少由噪声数据和冗余数据引起的误判。第三,提出基于专利分类与专利文本的技术领域与技术主题演化分析方法。为避免由单一信息源无法准确发掘专利文献之间不同维度关联的缺陷,本论文基于技术专利分类号的共现关系构建共类分析网络,通过社区发现算法来识别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技术子领域分布,追溯不同技术领域的兴起、发展与更迭情况;同时基于专利标题文本提取技术主题词,运用隐含狄利克雷分配模型构建专利文档与技术主题的对应关系,从主题相似性角度追溯技术主题的新生、衍生、融合和消亡情况,最终实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技术领域的演化情况进行全方面的剖析。第四,提出基于专利家族关键主路径的技术演化主路径识别方法。专利引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专利技术之间的演进关系,本论文针对主路径分析的构建要素,提出基于专利家族而非单个专利的专利引文网络构建方法,提高了引文网络的规模和密度,从而发掘出更多潜在引用关系;通过区分专利审查员和发明人的引用权重,提高了重要专利被囊括在关键主路径上的可能性;构建全局视角下提取关键主路径的方法体系,从而更加准确地描绘出技术演化的发展脉络,避免因过度选择性遗漏重要技术发展分支。
童寿传[10](2018)在《中国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的模式及其演化规律 ——以SSCI论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来看,引用反映了知识的传承与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知识扩散。基于学术引文数据库,传统文献计量学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学科、机构、期刊间的知识扩散特征,网络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不同时间点的学科和期刊的网络结构演化规律。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8-2016年中国大陆图书情报学国际论文为例,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期刊、学科、机构三个维度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的特征,借助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学科”知识扩散路径网络。研究结果显示:(1)1998-2016年,中国图书情报学学者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在数量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中国图书情报学国际化之路依旧漫长,目前中国图书情报学国际论文仅占图书情报学国际论文总量的3%;(2)中国图书情报学近来出呈现出知识来源越来越广泛、涉及学科越来越多的趋势,但主要知识仍来源于学科自身,占比保持在20%以上,其次,是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3)我国图书情报学国际论文扩散过程中,学科交叉趋势越来越明显;(4)我国图书情报学知识正在以越来越广的范围、越来越大的强度、越来越快的速度向不同的学科、期刊、机构扩散,这是我国图书情报学在国际学术圈范围内快速发展的标识,不过,值得注意地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知识主要扩散到华人文化圈,而较少扩散到在图书情报学领域领先的欧美国家的机构。基于研究结果,文章结尾处讨论了我国图书情报学未来的发展趋势:(1)科学化是国际化的前提;(2)图书情报学应该从学科交叉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另外,研究的局限性也被指出。
二、专利技术资料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利技术资料题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2)基于遗传模型的锂离子电池产业论文对专利知识贡献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理论支撑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撑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论文和专利关系研究对象综述 |
2.2 论文和专利关系研究方法综述 |
2.3 论文和专利关系研究中的时间因素综述 |
2.4 论文和专利关系中的内容分析研究综述 |
2.5 产业链视角下的专利分析研究综述 |
2.6 文献评述 |
第3章 遗传视角下基于多步长知识传递的论文对专利知识贡献效应 |
3.1 锂离子电池产业论文与专利研究系统边界及术语定义 |
3.2 实证数据 |
3.2.1 专利数据 |
3.2.2 被专利引用的论文数据 |
3.3 论文-专利知识遗传模型构建及分析方法 |
3.3.1 论文-专利引用无权双层网络构建 |
3.3.2 论文-专利知识遗传模型构建过程 |
3.3.3 论文-专利知识遗传模型分析方法 |
3.4 遗传视角下多步长知识传递的锂离子电池论文对专利知识贡献效应 |
3.4.1 锂离子电池论文-专利引用无权双层网络分析 |
3.4.2 锂离子电池论文-专利知识遗传模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态遗传视角下论文对专利的知识贡献时变效应 |
4.1 论文-专利知识遗传动态模型构建及分析方法 |
4.1.1 论文-专利知识遗传时滞模型构建方法 |
4.1.2 论文-专利知识遗传生长模型构建方法 |
4.1.3 论文-专利知识遗传动态模型分析方法 |
4.2 动态遗传视角下锂离子电池论文对专利的知识贡献时变效应 |
4.2.1 锂离子电池论文-专利知识遗传时滞模型分析 |
4.2.2 锂离子电池论文-专利知识遗传生长模型分析 |
4.2.3 锂离子电池知识遗传时滞和遗传生长模型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链视角下论文主题对专利主题的知识贡献效应 |
5.1 产业链视角下论文-专利主题知识遗传模型构建及分析方法 |
5.1.1 LDA-Gibbs主题挖掘模型 |
5.1.2 产业链视角下主题分类 |
5.1.3 论文主题对专利主题的知识贡献总强度分析方法 |
5.1.4 论文主题对专利主题的知识贡献时变强度分析方法 |
5.1.5 产业链视角下论文主题对专利主题知识贡献网络构建 |
5.2 产业链视角下锂离子电池论文主题对专利主题的知识贡献效应 |
5.2.1 基于LDA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研究主题挖掘及总结 |
5.2.2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论文主题对专利主题知识贡献总体效应 |
5.2.3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论文主题对专利主题知识贡献时变效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博士期间个人成果 |
附录 |
(3)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和工具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结构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现状 |
2.1 主题标引的相关研究 |
2.1.1 主题标引的基本概念 |
2.1.2 主题标引的演进历史 |
2.1.3 主题标引的技术方法 |
2.2 主题模型的相关研究 |
2.2.1 主题模型概述 |
2.2.2 主题模型应用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研究框架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整体框架 |
3.2.1 自由文本数据和词典数据的预处理 |
3.2.2 电子公文文档集主题识别和分析 |
3.2.3 主题词表语义转换 |
3.2.4 电子公文主题的自动标引 |
3.3 数据集的构建与清洗 |
3.3.1 实证数据 |
3.3.2 验证数据 |
第4章 基于主题模型的电子公文主题分析研究 |
4.1 融合主题词表语言特征和通用主题模型LDA的主题分析 |
4.1.1 研究方法及流程 |
4.1.2 实证研究 |
4.2 融合共词网络特征和层次主题模型hLDA的主题分析 |
4.2.1 层次主题模型及共词网络概述 |
4.2.2 研究方法及流程 |
4.2.3 实证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主题词表语义自动转换研究 |
5.1 主题词表及语义转化的理论研究 |
5.2 研究方法及流程 |
5.2.1 分析主题词表构成及其语义关系类型 |
5.2.2 构建基于SKOS数据模型的语义转换映射方案 |
5.2.3 主题词表的SKOS语义自动转换 |
5.2.4 SKOS语义化主题词表自动转换知识图谱 |
5.3 实证研究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分析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综合应用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1 基于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1.1 方案及流程 |
6.1.2 实证研究 |
6.1.3 有效性分析 |
6.2 基于h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2.1 方法及流程 |
6.2.2 实证研究 |
6.2.3 有效性分析 |
6.3 有效性验证 |
6.4 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证数据 |
附录2 验证数据 |
附录3 主题词表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LDA的国内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LDA主题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学科交叉 |
1.4.2 学科交叉强度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及结构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LDA主题模型 |
2.1.1 LDA主题模型的表示 |
2.1.2 参数估计 |
2.1.3 新样本的推断 |
2.1.4 基于LDA的主题抽取原理 |
2.1.5 主题强度度量 |
2.2 学科交叉 |
2.2.1 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
2.2.2 学科交叉的研究对象 |
2.2.3 学科交叉的演化特征 |
2.3 引文分析法 |
第3章 图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强度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库的选取 |
3.1.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 数据分析 |
3.2.1 2005-2009年学科交叉分析 |
3.2.2 2010-2014年学科交叉分析 |
3.2.3 2015-2019年学科交叉分析 |
3.2.4 2005-2019年总体学科交叉分析 |
第4章 基于LDA的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主题发现 |
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2 图书情报学与管理学学科知识交叉主题发现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模型训练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图书情报学与法学学科知识交叉主题发现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模型训练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图书情报学与医学学科知识交叉主题发现 |
4.4.1 数据预处理 |
4.4.2 模型训练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基于LDA的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主题演化分析 |
5.1 主题强度分布 |
5.1.1 图书情报学与管理学交叉主题强度分布 |
5.1.2 图书情报学与法学交叉主题强度分布 |
5.1.3 图书情报学与医学交叉主题强度分布 |
5.2 主题演化 |
5.2.1 图书情报学与管理学交叉主题演化 |
5.2.2 图书情报学与法学交叉主题演化 |
5.2.3 图书情报学与医学交叉主题演化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附录A 将参考文献归类到相应学科的程序 |
附录B 爬取三个学科论文摘要的程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理论与实践 |
1.1.2 全文计量分析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综述 |
1.4.1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 |
1.4.2 学术文献全文计量分析研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总体研究框架 |
1.5.1 研究问题的解构 |
1.5.2 研究脉络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话题的属性、内容特征及周期性 |
2.1.1 研究话题的基本属性 |
2.1.2 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 |
2.1.3 研究话题周期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科学变革理论 |
2.1.4 研究话题发展的周期性 |
2.2 新兴研究话题及其相关概念 |
2.2.1 新兴研究话题 |
2.2.2 研究前沿 |
2.2.3 热门研究话题 |
2.2.4 概念辨析 |
2.3 复杂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2.3.1 复杂网络的网络属性 |
2.3.2 复杂网络的基本模型 |
2.3.3 引文网络模型 |
2.3.4 社区发现 |
2.4 本章小结 |
3 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引文内容特征识别研究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实验数据 |
3.1.2 实验数据采集 |
3.1.3 引文内容特征 |
3.1.4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引用频次和引文被提及次数 |
3.2.2 引用位置 |
3.2.3 引文共被提及 |
3.2.4 引文话题相似度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全文本内容特征识别研究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实验流程 |
4.1.2 实验数据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4.3.1 语言复杂度特征与学术影响力 |
4.3.2 统计显着性与实际显着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引文内容加权的文献耦合网络构建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实验数据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流程 |
5.1.4 实验分析指标 |
5.2 实验结果 |
5.2.1 网络大小 |
5.2.2 网络节点度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实证研究 |
6.1 数据与方法 |
6.1.1 实验数据 |
6.1.2 实验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2.1 预实验 |
6.2.2 结果分析 |
6.2.3 实验结果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梳理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学术文献全文本内容特征及其学术影响力回归模型结果 |
附录 B:PLo S期刊文献全文数据抽取样例 |
附录 C:新兴研究话题抽取结果数据 |
附录 D:攻读博士期间相关研究和成果 |
(6)社会资本视角下企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标准的产生机制 |
1.2.2 基于市场的技术标准产生机制 |
1.2.3 基于标准化委员会的技术标准产生机制 |
1.2.4 已有文献的研究局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2.1 理论基础 |
2.1.1 网络嵌入理论 |
2.1.2 社会资本理论 |
2.2 研究假设 |
2.2.1 结构资本与企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 |
2.2.2 关系资本与企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 |
2.2.3 认知资本与企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
3.1 数据来源与收集 |
3.1.1 行业选择 |
3.1.2 样本和数据来源 |
3.1.3 数据预处理 |
3.2 变量测量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解释变量 |
3.2.3 控制变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行业标准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分析 |
4.1 通信行业标准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 |
4.1.1 中心性分析 |
4.1.2 结构洞分析 |
4.2 通信行业标准合作网络演化分析 |
4.2.1 标准合作网络整体演化特征分析 |
4.2.2 标准合作网络核心节点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准合作网络、社会资本与企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 |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2 实证分析 |
5.3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2.1 理论贡献 |
6.2.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基于关联关系的技术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技术演化相关研究 |
1.2.2 技术关联关系相关研究 |
1.2.3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技术演化理论及内涵 |
2.1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2.2 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理论 |
2.3 技术路径依赖理论 |
2.4 技术演化内涵 |
2.5 本章小结 |
3.技术关联关系分类框架设计 |
3.1 技术关联关系内涵 |
3.2 技术关联关系分类框架 |
3.2.1 基于技术沿革的关联关系分类框架 |
3.2.2 基于技术应用的关联关系分类框架 |
3.2.3 基于技术体系结构的关联关系分类框架 |
3.2.4 基于技术知识单元的关联关系分类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4.应用实例-以图像识别技术领域为例 |
4.1 技术演化分析的关联关系分类选取 |
4.2 数据集构建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文献层面分析 |
4.3.2 词汇层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知识图谱的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术语界定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专利地图概述 |
2.2 专利挖掘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内研究进展 |
2.2.2 国外研究进展 |
2.3 专利知识抽取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内研究进展 |
2.3.2 国外研究进展 |
2.4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
2.4.1 知识图谱的历史 |
2.4.2 知识图谱构建过程 |
2.4.3 知识图谱数据来源 |
2.4.4 知识图谱国内外研究进展 |
2.5 专利技术功效图构建方法 |
2.5.1 定义 |
2.5.2 功能与应用 |
2.5.3 构建步骤 |
2.5.4 技术功效图国内外研究进展 |
2.6 技术功效图信息可视化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技术功效图构建的专利知识抽取 |
3.1 知识抽取需求分析 |
3.1.1 专利文献组成要素分析 |
3.1.2 “技术”的界定与分布特征 |
3.1.3 “功效”的界定与分布特征 |
3.1.4 “应用领域”的界定与分布特征 |
3.2 专利知识抽取方法 |
3.2.1 人工抽取专利知识 |
3.2.2 基于规则的知识抽取 |
3.2.3 基于统计模型的知识抽取 |
3.2.4 基于文本挖掘的知识抽取 |
3.3 面向技术功效图构建的知识抽取模型 |
3.3.1 依存句法分析 |
3.3.2 专利知识模型分析 |
3.3.3 技术主题抽取 |
3.3.4 应用领域抽取 |
3.3.5 功效抽取 |
3.3.6 专利类型抽取 |
3.3.7 语义关系抽取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数据 |
3.4.2 评测方法 |
3.4.3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抽取知识和词系统的专利知识图谱构建 |
4.1 领域汉语科技词系统 |
4.1.1 汉语科技词系统概述 |
4.1.2 汉语科技词系统协同构建平台 |
4.1.3 汉语科技词系统数据模型 |
4.1.4 新能源汽车领域词系统 |
4.2 专利知识图谱构建 |
4.2.1 专利知识图谱构建需求分析 |
4.2.2 专利知识图谱语义模型 |
4.2.3 专利知识图谱存储结构设计 |
4.2.4 专利知识图谱数据存储流程 |
4.3 专利知识图谱构建效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专利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 |
5.1 自动构建研究概述 |
5.1.1 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研究进展 |
5.1.2 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模式 |
5.2 基于知识图谱的自动构建方法 |
5.2.1 自动构建模型 |
5.2.2 数据流程图 |
5.3 实验与分析 |
5.3.1 实验设置 |
5.3.2 实验结果 |
5.3.3 分析讨论及与其他构建方法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功效图应用模式扩展 |
6.1 传统应用模式 |
6.1.1 专利布局分析 |
6.1.2 技术创新路径分析 |
6.1.3 技术机会发现 |
6.1.4 辅助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
6.2 应用模式拓展研究 |
6.2.1 跨领域技术借鉴 |
6.2.2 相似专利检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工作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前研究与存在问题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演化路径的概念与相关理论综述 |
2.1 技术与技术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1 技术的概念 |
2.1.2 技术演化的概念 |
2.2 技术演化的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范式理论 |
2.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3 技术组合理论 |
2.2.4 技术进化理论 |
2.3 技术演化的动因分析 |
2.3.1 基于“需求拉动”的技术演化 |
2.3.2 基于“技术推动”的技术演化 |
2.4 技术演化路径的概念界定 |
2.4.1 技术演化路径的定义与内涵 |
2.4.2 技术演化路径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3章 基于引文网络演化模型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 |
3.1 引言 |
3.2 技术生命周期的内涵与辨析 |
3.2.1 技术生命周期的内涵 |
3.2.2 技术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辨析 |
3.3 技术生命周期的划分 |
3.3.1 基于宏观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 |
3.3.2 基于S曲线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 |
3.3.3 基于Hype曲线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 |
3.3.4 其他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划分 |
3.4 技术生命周期的识别方法 |
3.4.1 基于成长曲线法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 |
3.4.2 基于专利指标法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 |
3.4.3 基于综合指标法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 |
3.4.4 其他识别技术生命周期的方法 |
3.4.5 先前技术生命周期识别方法的特点与不足 |
3.5 专利引文网络视角下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 |
3.5.1 专利检索策略制定与数据获取 |
3.5.2 专利信息提取与专利引文网络构建 |
3.5.3 专利引文网络中社区与连接弧指标计算与绘制 |
3.5.4 专利引文网络指标拟合曲线选取与拟合 |
3.6 案例分析:增材制造技术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 |
3.6.1 增材制造技术的专利检索策略制定 |
3.6.2 基于引文网络的增材制造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3.6.3 与传统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专利技术领域与技术主题的识别与演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专利分类的技术子领域识别与演化研究 |
4.2.1 不同专利分类体系的特征分析 |
4.2.2 基于DWPI手工代码的共类分析网络构建 |
4.2.3 基于改进Girvan-Newman社区发现算法的技术子领域识别 |
4.2.4 基于专利分类的技术领域演化分析 |
4.3 基于文本内容分析的技术主题识别与演化研究 |
4.3.1 文本信息内容的提取与预处理 |
4.3.2 基于层次术语集的LDA主题聚类识别 |
4.3.3 主题演化关系的类型分析与判别 |
4.4 案例分析:增材制造技术的领域与主题识别与演化分析 |
4.4.1 不同阶段下增材制造技术子领域识别与演化分析 |
4.4.2 不同阶段下增材制造技术主题识别与演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专利家族关键主路径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路径分析的要素识别与分析 |
5.2.1 主路径分析的要素识别 |
5.2.2 传统主路径分析的不足与改进思路 |
5.3 基于专利家族的专利引文网络构建 |
5.3.1 不同专利引文网络的构建要素 |
5.3.2 专利家族视角下的专利引文网络构建 |
5.4 基于引证相关度加权调节的主路径研究 |
5.4.1 节点连接弧权重的确定 |
5.4.2 主路径搜寻方法与方向的确定 |
5.5 案例分析:增材制造技术的技术演化主路径识别与分析 |
5.5.1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关键主路径的识别与分析 |
5.5.2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关键主路径的识别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知识产权机构专利文献类型识别代码 |
附录2 增材制造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曲线) |
附录3 增材制造技术细分领域主要DWPI手工代码信息 |
附录4 增材制造技术各阶段技术主题的TFIDF数值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的模式及其演化规律 ——以SSCI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和工具 |
1.5.1 方法 |
1.5.2 工具 |
1.6 创新点 2 综述研究 |
2.1 知识扩散 |
2.1.1 知识扩散研究对象 |
2.1.2 知识扩散模型 |
2.1.3 知识扩散指标 |
2.2 网络结构 |
2.2.1 网络结构的类型 |
2.2.2 网络结构的演化 |
2.2.3 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
2.3 中国图书情报学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3 中国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的模式及其演化 |
3.1 图书情报学国际论文研究的产量与影响 |
3.2 知识来源 |
3.2.1 学科来源 |
3.2.2 机构来源 |
3.2.3 期刊来源 |
3.3 知识扩散的模式及其演化 |
3.3.1 期刊中的知识扩散 |
3.3.2 学科中的知识扩散 |
3.3.3 机构中的知识扩散 |
3.3.4 知识扩散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 4 结论与不足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不足 参考文献 |
四、专利技术资料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基于遗传模型的锂离子电池产业论文对专利知识贡献效应研究[D]. 冯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D]. 武华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4]基于LDA的国内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及演化研究[D]. 徐传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D]. 卢超.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9)
- [6]社会资本视角下企业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研究[D]. 霍凤娇. 山西大学, 2019(01)
- [7]基于关联关系的技术演化研究[D]. 杨冬敏. 武汉大学, 2019(06)
- [8]基于知识图谱的技术功效图自动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张兆锋. 南京大学, 2018(04)
- [9]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D]. 黄颖.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10]中国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的模式及其演化规律 ——以SSCI论文为例[D]. 童寿传. 浙江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