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36%苦参·烟碱水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20)在《啶虫脒在南瓜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文中认为现在农作物种植的各个过程中都离不开农药,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农药的科学与安全使用,对于农作物、环境、使用者和消费者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必须要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通过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采收间隔,指导农民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本论文选择了在我国南北方都普遍种植的南瓜作为样品,主要进行了啶虫脒在南瓜中的消解动态与残留试验。一、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了啶虫脒在南瓜上的分析方法。在南瓜空白样品中,采用添加啶虫脒标准溶液的方式来测定回收率,结果显示:啶虫脒在南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102.2%~108.5%,表明方法的准确度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5.3%~6.6%,说明此方法的重现度较高。二、在山东省、浙江省两地,分别利用20%啶虫脒可溶粉剂进行了其在南瓜上的消解动态试验,将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于防治南瓜上的蚜虫,南瓜中降解半衰期为8.2~27.7天,这表明啶虫脒在南瓜上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1/2<30d)。三、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五地进行了残留试验,利用20%啶虫脒可溶粉剂,采用喷雾方式,低剂量施药量为有效浓度36克/公顷,施药2~3次;高剂量施药量有效浓度54克/公顷,施药2~3次;分别在最后一次施药后7、10、14天进行采收。经检测,收获南瓜样品中的啶虫脒残留量<0.01~0.321 mg/kg,故而可将收获南瓜的安全间隔期设为7天。
张丽霞[2](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李飞[3](2019)在《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分布及吸附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维菌素是一种链霉菌的发酵产物,具有杀虫活性好、杀虫谱广和环境中残留低的优势,是目前作物害虫防治中高效的生物源农药之一。本文比较了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和常规电动喷雾器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的沉积特性及其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测定了不同剂型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消解动态,试验了阿维菌素在不同土壤(黑龙江黑土、山东黄棕壤、江西水稻土)中的吸附行为,为阿维菌素科学应用及在环境中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采用常规电动喷雾器和无人机喷雾,比较了5种剂型阿维菌素在水稻群体中的沉积特征及其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的分布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其密度均低于电动喷雾器喷雾;五种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雾滴的沉积密度表现为干悬浮剂(DF)>水分散粒剂(WG)>水乳剂(EW)≈乳油(EC)>悬浮剂(SC),粒径表现为DF<SC<EW<EC<WG,在水稻上的沉积量表现为DF>EC≈EW>WG>SC。在相同施药剂量下,无人机喷雾阿维菌素对早稻和晚稻的保苗效果分别表现为DF>EC>WG>EW>SC和DF>SC>EC>WG>EW,均以DF效果最好,与常规电动喷雾接近。(2)采用改良的QuEChERS-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量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由PSA+C18+GCB附剂净化,以乙腈-水溶液(80∶20,v/v)为流动相,经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245 nm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阿维菌素在稻田水中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1和0.005 mg·L-1,在土壤、糙米、稻壳和稻株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1、0.01和0.005 mg·kg-1,定量限分别为0.02、0.05、0.05和0.02 mg·kg-1。在0.05~50 mg/kg添加水平下,阿维菌素在稻田水、稻田土、稻米、稻株和稻壳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2.20%~109.69%,RSD为2.73%~6.26%。(3)采用HPLC法测定了五种剂型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消解动态。阿维菌素在稻田水中的半衰期为0.99~1.92 d,消解速率表现为SC>EC=EW>DF>WG;在稻株中的半衰期为1.21~4.17 d,消解速率表现为EC=EW>SC>DF>WG;在稻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76~3.17 d,消解速率表现为WG>SC>DF>EC=EW。最终残留检测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稻株和稻壳中的残留分别为0.26~0.72 mg·kg-1和0.02~0.13 mg·kg-1,在稻米和土壤中均未检出。(4)采用震荡平衡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阿维菌素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对阿维菌素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其吸附强弱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正相关,3种土壤的吸附能力表现为黑龙江黑土>山东黄棕壤>江西水稻土。
侯少岩[4](2019)在《烯啶虫胺和虫螨腈在金银花中残留分析和消解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银花是常见大宗类药材,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均有广泛使用,由于其易受病虫害侵袭,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使用农药。而我国暂无针对金银花的农药安全使用登记,且农药不合理使用情况严重,导致金银花中农残超标,严重影响金银花产品质量,更加影响我国金银花进出口贸易,因此研究农药残留在金银花中的残留及动态分析迫在眉睫。本研究选择两种新型农药烯啶虫胺及虫螨腈,建立测定方法,研究残留规律,从而提出在金银花中安全使用规范,结果如下:1.分别建立金银花中烯啶虫胺和虫螨腈残留的测定方法。烯啶虫胺采取乙腈超声提取,中性氧化铝填充柱净化,GC-ECD检测;虫螨腈采取丙酮涡旋提取,中性氧化铝填充柱净化,GC-ECD检测。烯啶虫胺测定方法在0.0050.5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添加0.02、0.1、0.2 mg·kg-1时的回收率在79.1498.37%之间,RSD在3.664.39%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 mg·kg-1,定量限为0.02mg·kg-1;虫螨腈测定方法在0.010.5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添加0.1、0.2、0.5 mg·kg-1时的回收率在83.997.6%之间,RSD在0.69.2%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007 mg·kg-1,定量限为0.02 mg·kg-1。建立的烯啶虫胺和虫螨腈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线性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用于金银花中烯啶虫胺、虫螨腈的测定。2.根据农药残留准则在金银花产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烯啶虫胺和虫螨腈在金银花中的残留动态规律。两种农药的降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规律,半衰期分别为1.4 d和2.4 d。烯啶虫胺的最终残留限量<LOQ,其消解率达94%以上;虫螨腈的最终残留限量为0.3mg·kg-1,消解率达98.9%以上。参照风险评估结果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预计2种农药的安全采收期分别为2 d和3 d。
齐娟[5](2018)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缓释凝胶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迟眼蕈蚊幼虫(俗称韭蛆)是一种严重危害韭菜生长的地下害虫,传统的化学防治造成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为顺应绿色农业发展要求,本课题选取植物源农药苦参碱为目标药物,以韭蛆为目标害虫,利用缓释技术将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制备成一种能够在土壤中随灌溉次数缓慢释放的凝胶复合缓释制剂。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苦参碱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处方工艺研究及原料药和制剂结构表征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苦参碱的β-环糊精制剂及β-环糊精制剂与凝胶的复合制剂的最佳工艺处方,并采用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差示热分析法、红外法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苦参碱:β-环糊精为1:10.58,加热温度61℃,搅拌时间18 min,卡波姆941浓度(4.855.21)%,卡波姆941:β-环糊精制剂为2.50:1,该制剂缓释效果良好,苦参碱与各辅料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物理形态,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第二部分为苦参碱缓释制剂的释放动力学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大田灌溉的静态过程与动态过程,利用Origin对释放曲线进行释药模型拟合,初步探讨其释放机理。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制剂符合一级动力学释放规律,呈扩散释放,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释放符合Higuchi释放规律,呈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释放。第三部分为苦参碱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针对凝胶复合缓释制剂进行性状、粒度、酸碱度、粘度、装量差异等方面的检查,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含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关于凝胶制剂的要求,两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良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UV法操作方便,HPLC法灵敏更高。第四部分为苦参碱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稳定性实验研究。在高温、高湿、强光照等影响因素试验中考察包装材料及防腐剂对苦参碱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试验中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外观、粘度、粒度、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PVC软管为最佳包装材料且加入防腐剂能有效的提高制剂稳定性,在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试验中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优先考虑低温(4±2℃)保存。第五部分为土壤对苦参碱及其制剂中苦参碱降解的影响及大田杀虫效果初探。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壤中,凝胶复合缓释制剂中的苦参碱降解半衰期为比苦参碱单体降解半衰期延长近20天,大田试验表明该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使用周期可覆盖一个韭菜生长周期且杀虫效果显着。本课题顺应绿色农业发展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观,首次研制出一种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在土壤中缓释且释放可覆盖一个韭菜生长周期的生态型、环保型凝胶复合制剂,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释放规律化,是一种将医学制剂运用到农学的新方法,为植物源农药缓释制剂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李春燕[6](2016)在《烤烟种植专用植物复配剂金银花、藿香、连翘等组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复配剂金银花、藿香、连翘等组合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测定、HPLC分析、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对复配剂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定性、定量、HPLC分析,以及对不同极性部位处理的烟草鲜叶进行GC-MS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复配剂中主要有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木质素类成分,它们的含量分别为255.3 mg/g、17.5 mg/g、211.2 mg/g、177.0 mg/g。2、复配剂中有机酸类成分绿原酸和咖啡酸大部分来源于金银花药材,少部分来源于其它药材;生物碱类成分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均来源于苦参药材;木质素类成分连翘苷来源于连翘药材;其它类成分连翘酯苷A来源于连翘药材。3、复配剂水煎剂中主要挥发性成分有14种,分别为1,8-桉叶素、反式桧烯水合物、1-庚基-2-甲基环丙烷、反式-1-甲基-4-(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醇、(-)-樟脑、冰片L、4-松油醇、(-)-ɑ-松油醇、L-香芹醇、丁香酚、(+)-斯巴醇、10,10-二甲基-2,6-氮杂环丙烷[7.2.0]十一醛-5-β-醇、百秋李醇和未定成分,占总含量的91.63%,每个单味药材对复配剂水煎剂中挥发性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但单味药油、复配剂油对复配剂水煎剂中14个主要挥发性成分贡献度无单味药、复配剂提取挥发油后所剩部分大。4、复配剂四个极性部位中都有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木质素类;正丁醇层和水层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4.5 mg/g和21.0 mg/g,石油醚层最低为0.1 mg/g;水层总木质素含量最高为10.4 mg/g,石油醚层最低为0.1 mg/g;正丁醇层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3.4 mg/g,石油醚层最低为0.02 mg/g。正丁醇层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0.3 mg/g,乙酸乙酯层中咖啡酸含量最高为0.5 mg/g;乙酸乙酯层中连翘苷含量最高为0.4 mg/g;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连翘酯苷A含量最高分别为0.09 mg/g和0.09 mg/g;正丁醇层中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含量最高分别为0.9 mg/g、0.5 mg/g、0.4 mg/g、0.4 mg/g、0.3mg/g。复配剂总液处理的烟草鲜叶主要挥发性成分有12种,分别为二乙基呋喃、三甲基丁醇、甲苯、正己醛、反-己烯醛、间二甲苯、苯乙烯、4-甲基己醇、6-甲基-2庚酮、茄尼酮、新植二烯、异瑟模环烯醇,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6.3%;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空白对照5个处理组中12个主要挥发性成分占各自总挥发性成分的94.0%、79.8%、91.2%、78.9%、71.4%。
高海鸣[7](2016)在《红枣、核桃主要害虫(螨)生物农药防治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作为中国传统的天然保健食品,枣和核桃有着广泛的种植区域,新疆是中国枣与核桃的最大产区之一。为了保证这些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传统的化学农药虽然杀虫能力强大,但其毒性大、残留量高、易造成环境污染。作为其替代产品,生物农药因为其环境相容性好、低毒、低残留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选取四种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苏云金杆菌)在枣与核桃种植过程中使用,同时使用化学农药,并就防治效果、安全性评价、农药残留及果品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核桃黑斑蚜是新疆核桃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我们选择了2种生物药剂及生产实践中常用的3种化学药剂用于防治核桃黑斑蚜。结果显示0.5%苦参碱水剂的防治杀虫效果达到了98.91%,与两种化学药剂相差不大(均为100%)。在枣树种植的害虫主要有枣红蜘蛛、枣大球蚧、枣瘿蚊。用不同的生物药剂分别验证对三种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防治红蜘蛛效果较好的生物药剂是0.5%苦参碱水剂和3.2%阿维菌素乳油,且对枣树安全,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对枣大球蚧防治效果较好的是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其防治效果迅速且安全。对枣瘿蚊防治效果较好的是印楝素,不仅防效很好,而且减少了害虫抗药性,降低了农药残留。采用摄入法、接触法分别测定四种药剂对意大利工蜂Apis mellifera L.成峰的毒性。结果显示四种生物农药对蜜蜂摄入毒性为高毒,接触毒性为低毒。在室内进行了4种生物农药对异色瓢虫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为吡虫啉毒力最高,其次为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居中,苦参碱和印楝素最低。最后对生物农药的残留量与果品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枣种植过程中使用的生物农药,其残留量远低于国家或国际标准。在核桃种植过程中使用的两种生物农药(苦参碱、印楝素)的残留量几乎可忽略不计。经具体的分析发现喷洒生物农药后的枣和核桃均可安全食用。在果品品质方面,喷洒了生物农药的枣和核桃在营养参数上没有变化,但在物理参数上,施用生物农药后果实体积增大。
郝佳[8](2016)在《苦参碱及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文中认为苦豆子总碱是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槐定碱(Sophoridine)、苦参碱(Matrine)、槐果碱(Sophocarpine)和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等多种单碱,具有良好的杀虫抑菌作用,其中苦参碱的农药活性最高。目前,国内已登记近几百种苦参碱制剂,然而,关于其在作物中的残留动态研究较少。明确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的残留特性,可以为其在作物上安全合理使用和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残留分析方法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分别建立了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高效液相色谱(HPLC)残留分析方法。苦参碱在0.112.5 mg/L,苦豆子总碱在0.525.0 mg/L范围内,基质标准工作浓度与响应峰面积线性相关,两种药剂的最低检出限(LOD)分别为0.05 mg/L和0.15 mg/L;在小白菜和土壤中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5%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均小于15%。检测方法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2.建立了苦参碱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ELISA)。在最佳工作条件下,苦参碱在0.0457100 mg/L范围内,抑制率和浓度对数线性关系良好,抑制中浓度IC50=3.87mg/L,检测范围(IC20IC80)为0.2075.41 mg/L,检测限为IC10=0.074 mg/L;多克隆抗体对槐果碱、槐定碱和总碱的交叉反应率均大于50%;在小白菜及土壤中苦参碱及其类似物的添加回收率均在60%130%之间。方法可用于多种单碱及苦豆子总碱的检测。3.消解动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IC-ELISA)检测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消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HPLC检测苦参碱的消解半衰期为2.49 d(小白菜)和1.63 d(土壤);苦豆子总碱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79 d(小白菜)和5.13 d(土壤);IC-ELISA结果显示:苦参碱的消解半衰期为2.91 d(小白菜)和2.01 d(土壤);苦豆子总碱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00 d(小白菜)和4.59 d(土壤)。4.最终残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IC-ELISA)进行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最终残留检测,距最后1次施药7 d后,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的残留量均消解到原始沉积量的一半以上。苦参碱的最终残留量较低,在土壤中最终残留量明显低于小白菜。综上所述,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和土壤环境残留量较低,属于易消解农药。建立的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间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一致,相关性较好,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的痕量检测。
郑伟[9](2014)在《苦参碱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苦参碱具有较好的杀虫抑菌活性,是我国植物源农药新产品开发的热点之一。为全面了解苦参碱的环境行为,以评价其环境安全性,本文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准则》对苦参碱的在土壤和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振荡平衡法试验表明:苦参碱在土壤-水体系中达到平衡后,主要被土相所吸附;在江西红土、河南二合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吸附均能很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R2>0.96)描述,吸附等温线均为L型(1/n<1);根据化合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吸附强弱划分标准,苦参碱在三种土壤中分别属于较易吸附(东北黑土)、中等吸附(河南二合土)和较难吸附(江西红土);苦参碱在土壤中的吸附为自发过程(吸附自由能均为负值),且为物理吸附(吸附热小于40 KJ/mol);苦参碱在土壤中吸附能力与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均显着相关,且有机质含量对其影响最大。2.柱淋溶试验表明:苦参碱在供试的东北黑土、江西红土和河南二合土中均难淋溶,大部分被0~10cm的浅层土壤吸附;根据“准则”中对淋溶性的划分标准,均属于难淋溶。3.苦参碱土壤降解试验表明:有氧条件下,苦参碱在小麦田土壤、白菜地土壤和苹果园土壤中,降解较快,半衰期为3~4 d;无氧条件时,降解相对较慢,但半衰期也仅为5~6d;根据“准则”,苦参碱属易降解。4.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试验表明:苦参碱对小麦田和白菜地土壤中微生物无实际危害,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不同浓度苦参碱对氨化细菌的影响有差异,在50 μg/g时对氨化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硝化细菌无明显影响;对固氮菌表现出刺激作用,且随浓度增加刺激作用不断增强;对真菌和放线菌均表现出刺激作用,且随浓度增加逐渐减弱;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无明显影响,为无实际危害级农药。5、水解试验表明,苦参碱在灭菌的缓冲液中的降解相对较慢,而在池塘水和河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17和3.00 d,均属易降解。综上所述,苦参碱在土壤中易降解,难淋溶,不易移动,对土壤微生物安全,在自然水体中易降解,因此,对土壤和自然水体环境安全。
李颖[10](2012)在《苦豆子生物碱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ELISA)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碱是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的主要活性成分。随着以生物碱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苦豆子制品在农业生产及医药上的开发及应用,其检测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建立一种能够检测多种生物碱的快速、灵敏、高效ELISA方法可以为苦豆子生物碱制品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一种便捷的手段。本研究以苦参碱为研究对象,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建立了适用于苦豆子生物碱IC-ELISA方法并初步对其方法进行了应用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成功设计合成了苦参碱的人工抗原。通过对槐果碱不饱和双键进行亲核加成、叠氮化、催化氢化合成苦参碱半抗原13-氨基苦参碱(ST),并经MS、NMR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采用戊二醛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苦参碱的人工抗原(ST-BSA和ST-OVA),并经紫外光谱扫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红外光谱扫描法对人工抗原进行了鉴定;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测定了ST-BSA、ST-OVA偶联比分别为9:1和4:1。2.获得1种抗苦参碱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28000。3.建立了苦参碱的IC-ELISA分析方法。包被原及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5μg/mL和1:32000,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3000,最适缓冲液为含5%乙醇的PBS(pH7.4)。在0100μg/mL范围内,苦参碱的标准抑制曲线为y=13.431x+37.718(r=0.9887),抑制中浓度IC50为8.212ug/mL,检出限IC10为0.086ug/mL。在自来水中苦参碱的添加回收试验显示在050ug/mL添加量时回收率为76.9396.59%。对几种苦豆子生物碱的检测能力显示,抗体对槐果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该方法可用于苦豆子多种生物碱的检测。4.建立苦参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0.255μg/mL之间,峰面积积分与进样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75。自来水样中苦参碱HPLC分析与IC-ELISA分析结果比较显示,两种分析方法的相关性较好(r=0.9982)。5.应用HPLC法及与IC-ELISA法分析了0.5%苦参碱水剂中苦参碱含量,HPLC检测结果为0.51%,ELISA检测结果为0.49%,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
二、1.36%苦参·烟碱水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6%苦参·烟碱水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啶虫脒在南瓜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概况 |
1.1.1 农药基本情况 |
1.1.2 农药的种类 |
1.1.3 农药的使用 |
1.2 农药的环境影响 |
1.2.1 农药对土壤影响 |
1.2.2 农药对水环境影响 |
1.2.3 农药对大气影响 |
1.2.4 农药对生态系统影响 |
1.3 农药残留 |
1.3.1 农药残留的分类 |
1.3.2 农药残留的控制 |
1.4 农残检测预处理技术 |
1.4.1 固相萃取技术(SPE) |
1.4.2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
1.4.3 索氏提取法 |
1.4.4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
1.4.5 匀浆法 |
1.4.6 超声波提取法 |
1.4.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CFE) |
1.5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1.5.1 气相色谱法(GC) |
1.5.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5.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
1.5.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
1.5.5 农药残留速测技术 |
1.6 农药残留分析发展趋势 |
1.7 啶虫脒概况 |
1.7.1 啶虫脒的理化性质 |
1.7.2 啶虫脒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1.7.3 啶虫脒的残留检测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田间试验设计及样品的制备 |
3.1 田间试验设计 |
3.1.1 实验地点 |
3.1.2 试验农药 |
3.1.3 试验作物品种 |
3.1.4 气候条件及土壤类型 |
3.1.5 田间试验设计试验方法 |
3.2 样品的采集 |
3.2.1 消解动态研究的样品采集 |
3.2.2 最终残留测定的样品采集 |
3.3 样品的制备与运输 |
3.3.1 实验室样品制备与保存 |
3.3.2 外地试验点样品的运输 |
第四章 啶虫脒在南瓜上的残留检测分析及研究 |
4.1 检测方法 |
4.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2 样品的前处理 |
4.1.3 仪器的分析条件 |
4.1.4 标准曲线 |
4.1.5 添加回收率、精密度与最低检测浓度 |
4.2 试验结果 |
4.2.1 消解动态结果 |
4.2.2 最终残留测定结果 |
4.3 结果分析 |
4.3.1 试验影响因子与残留量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试验结论及合理使用建议 |
5.1.1 啶虫脒在南瓜中的消解速率评价 |
5.1.2 啶虫脒在南瓜上最终残留结果 |
5.1.3 啶虫脒在南瓜上合理使用建议 |
5.2 本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分布及吸附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农药剂型的研究进展 |
1.1.1 我国农药剂型的现状和问题 |
1.1.2 我国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 |
1.1.3 农药混配的现状和问题 |
1.2 农药吸附行为及消解动态研究进展 |
1.2.1 农药的吸附行为概述 |
1.2.2 影响农药吸附行为的因素 |
1.2.3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3.1 样品前处理 |
1.2.3.2 样品净化 |
1.2.3.3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
1.2.4 农药的消解动态概述 |
1.2.5 阿维菌素的消解动态研究进展 |
1.3 阿维菌素概述 |
1.3.1 阿维菌素的简介 |
1.3.2 阿维菌素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4 二化螟的危害与化学防治 |
1.4.1 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 |
1.4.2 二化螟的田间化学防治 |
1.5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概述 |
1.5.1 植保无人机的简介 |
1.5.2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
1.5.3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进展 |
1.5.3.1 国外飞防技术的发展与研究近况 |
1.5.3.2 国内飞防技术的发展与研究近况 |
1.6 农药雾滴沉积分布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无人机喷施不同剂型阿维菌素的喷雾效果及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药剂和机械 |
2.1.2 试验设计 |
2.1.2.1 小区设计 |
2.1.2.2 无人机参数 |
2.1.2.3 试验方法 |
2.1.2.4 雾滴粒径测定 |
2.1.2.5 水稻冠层雾滴沉积分布密度分布测定 |
2.1.2.6 农药在水稻冠层的沉积量测定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喷雾雾滴粒径对比 |
2.2.2 电动喷雾和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密度分布对比 |
2.2.3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雾滴粒径的对比 |
2.2.4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密度分布的对比 |
2.2.5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量的对比 |
2.2.6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电动喷雾器喷雾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量的对比 |
2.2.7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喷雾对早稻二化螟的防效 |
2.2.8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无人机喷雾和电动喷雾器喷雾对晚稻二化螟的防效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在稻田中的分布与残留动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3.1 消解动态试验 |
3.1.3.2 最终残留试验 |
3.2 分析方法 |
3.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2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
3.2.2.1 稻田水 |
3.2.2.2 稻田土 |
3.2.2.3 植株、稻米和稻壳 |
3.2.3 色谱条件 |
3.2.3.1 吸收波长的选择 |
3.2.3.2 液相色谱条件 |
3.2.4 计算公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最低检测浓度、准确度与精密度的确定 |
3.3.1.1 标准曲线和线性关系 |
3.3.1.2 定性定量方法 |
3.3.1.3 最低检测浓度 |
3.3.1.4 精密度与准确度 |
3.3.2 5种剂型阿维菌素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 |
3.3.2.1 在稻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
3.3.2.2 在植株中的消解动态 |
3.3.2.3 在稻田土中的消解动态 |
3.3.3 五种剂型阿维菌素的最终残留试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2 供试土壤 |
4.2 试验方法 |
4.2.1 吸附动力学试验 |
4.2.2 解析动力学试验 |
4.2.3 吸附等温试验 |
4.2.4 解吸等温试验 |
4.3 HPLC分析条件 |
4.4 计算方法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水土比的优化选择 |
4.5.2 吸附动力学 |
4.5.3 解吸动力学 |
4.5.4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等温线 |
4.5.5 阿维菌素吸附系数与土壤参数的关系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烯啶虫胺和虫螨腈在金银花中残留分析和消解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药材中农药安全使用研究进展 |
1.1.1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
1.1.2 中药材中农药安全使用的研究进展 |
1.1.3 金银花中农药安全使用研究进展 |
1.2 金银花中农药残留现状 |
1.2.1 金银花常见病虫害 |
1.2.2 金银花病虫害防治方法 |
1.2.3 金银花中农药残留现状 |
1.3 烯啶虫胺和虫螨腈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试验用农药的确定 |
1.3.2 农药烯啶虫胺的特点及最大残留限量 |
1.3.3 农药虫螨腈的特点及最大残留限量 |
1.3.4 烯啶虫胺和虫螨腈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烯啶虫胺和虫螨腈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农药烯啶虫胺和虫螨腈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2 农药烯啶虫胺和虫螨腈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 农药烯啶虫胺和虫螨腈残留动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金银花中烯啶虫胺和虫螨腈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
引言 |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2.2 金银花中残留烯啶虫胺的测定方法研究 |
2.2.1 色谱方法的优化 |
2.2.2 提取方法的建立 |
2.2.3 净化方法的建立 |
2.2.4 烯啶虫胺在金银花中残留测定方法学考察 |
2.3 虫螨腈在金银花中测定方法的研究 |
2.3.1 色谱方法的优化 |
2.3.2 提取方法的建立 |
2.3.3 净化方法的建立 |
2.3.4 洗脱体积的考察 |
2.3.5 农药虫螨腈在金银花中残留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三章 农药烯啶虫胺和虫螨腈在金银花中消解动态研究 |
3.1 田间试验和样品采集 |
3.1.1 田间布置 |
3.1.2 农药配制及喷施 |
3.2 农药烯啶虫胺在金银花中消解动态研究 |
3.2.1 施药后不同采样时间烯啶虫胺在金银花中的残留量和消解率 |
3.2.2 农药烯啶虫胺在金银花中的消解规律和半衰期 |
3.2.3 农药烯啶虫胺在金银花中使用安全间隔期的确定 |
3.3 农药虫螨腈在金银花中消解动态研究 |
3.3.1 施药后不同采样时间虫螨腈在金银花中的残留量和消解率 |
3.3.2 农药虫螨腈在金银花中的消解规律及半衰期 |
3.3.3 农药虫螨腈在金银花中使用安全间隔期的确定 |
第四章 金银花中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建议 |
4.1 烯啶虫胺安全使用建议 |
4.2 虫螨腈安全使用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
发表论文 |
致谢 |
(5)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缓释凝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韭蛆研究进展 |
1.1.1 韭蛆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
1.1.2 韭蛆的危害 |
1.1.3 韭蛆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
1.1.3.1 化学防治 |
1.1.3.2 物理防治 |
1.1.3.3 生物防治 |
1.1.3.4 其他 |
1.2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农药的来源 |
1.2.2 植物源农药的特点 |
1.2.3 植物源农药的分类 |
1.2.3.1 植物源除草剂 |
1.2.3.2 植物源除菌剂 |
1.2.3.3 植物源抗病毒剂 |
1.2.3.4 植物源杀虫剂 |
1.2.4 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 |
1.3 苦参碱研究进展 |
1.3.1 苦参碱简介 |
1.3.2 苦参碱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3.3 苦参碱田间药效研究进展 |
1.3.4 苦参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5 苦参碱降解行为研究进展 |
1.3.6 苦参碱相关农用制剂研究进展 |
1.3.6.1 非缓释型农用剂型研究进展 |
1.3.6.2 缓释型农用剂型研究进展 |
1.4 立题依据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苦参碱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研制 |
2.1 概述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实验内容 |
2.3.1 苦参碱β-环糊精制剂的研制 |
2.3.1.1 β-环糊精制剂评价指标的建立 |
2.3.1.2 β-环糊精制剂制备过程 |
2.3.1.3 β-环糊精制剂单因素试验 |
2.3.1.4 β-环糊精制剂响应面试验 |
2.3.1.5 β-环糊精制剂验证试验 |
2.3.2 苦参碱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研制 |
2.3.2.1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
2.3.2.2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制备过程 |
2.3.2.3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单因素试验 |
2.3.2.4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响应面试验 |
2.3.2.5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验证试验 |
2.3.3 β-环糊精制剂以及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结构表征 |
2.3.3.1 显微镜观察 |
2.3.3.2 电镜扫描 |
2.3.3.3 差示热分析法 |
2.3.3.4 傅里叶红外变化图谱扫描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苦参碱β-环糊精制剂的研制 |
2.4.1.1 β-环糊精制剂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2 β-环糊精制剂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3 β-环糊精制剂验证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2 苦参碱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研制 |
2.4.2.1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2.2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响应面结果与分析 |
2.4.2.3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验证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3 β-环糊精制剂以及凝胶复合系统的结构表征 |
2.4.3.1 显微镜观察结果与分析 |
2.4.3.2 电镜扫描结果与分析 |
2.4.3.3 差示热扫描结果与分析 |
2.4.3.4 傅里叶红外变化图谱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苦参碱缓释制剂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
3.1 概述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实验内容 |
3.3.1 β-环糊精制剂和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制备 |
3.3.2 实验方案设计 |
3.3.2.1 静态释放模拟 |
3.3.2.2 动态释放模拟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静态过程释放结果与分析 |
3.4.1.1 静态过程释放曲线的绘制 |
3.4.1.2 静态过程释放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 |
3.4.1.3 静态过程中释放机理探讨 |
3.4.2 动态过程释放结果与分析 |
3.4.2.1 动态过程释放曲线的绘制 |
3.4.2.2 动态过程释放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 |
3.4.2.3 动态过程中释放机理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苦参碱凝胶复合缓释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 |
4.1 概述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3 实验内容 |
4.3.1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外观 |
4.3.2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结构鉴别 |
4.3.3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各项指标的检查 |
4.3.3.1 酸碱度检查 |
4.3.3.2 粘度检查 |
4.3.3.3 粒度检查 |
4.3.3.4 离心稳定性检查 |
4.3.3.5 高温稳定性检查 |
4.3.3.6 低温稳定性检查 |
4.3.3.7 装量差异 |
4.3.4 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4.3.4.1 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
4.3.4.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外观检查结果与分析 |
4.4.2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结构鉴别结果与分析 |
4.4.3 凝胶复合缓释制剂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与分析 |
4.4.3.1 酸碱度检查结果 |
4.4.3.2 粘度检查结果 |
4.4.3.3 粒度检查结果 |
4.4.3.4 离心稳定性检查结果 |
4.4.3.5 高温稳定性检查结果 |
4.4.3.6 低温稳定性检查结果 |
4.4.3.7 装量差异检查结果 |
4.4.4 分析方法的建立结果与分析 |
4.4.4.1 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
4.4.4.2 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苦参碱凝胶复合缓释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
5.1 概述 |
5.2 仪器与试剂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3 实验内容 |
5.3.1 包装材料的选择 |
5.3.1.1 高温试验 |
5.3.1.2 高湿度试验 |
5.3.1.3 强光照射实验 |
5.3.2 防腐剂的选择 |
5.3.2.1 高温试验 |
5.3.2.2 高湿度试验 |
5.3.2.3 强光照射实验 |
5.3.3 加速试验 |
5.3.4 长期实验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包装材料的选择 |
5.4.1.1 高温试验 |
5.4.1.2 高湿度试验 |
5.4.1.3 强光照射实验 |
5.4.2 防腐剂的选择 |
5.4.2.1 高温试验 |
5.4.2.2 高湿度试验 |
5.4.2.3 强光照射实验 |
5.4.3 加速试验 |
5.4.4 长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降解实验及大田实验初探 |
6.1 概述 |
6.2 仪器与试剂 |
6.2.1 仪器 |
6.2.2 试剂 |
6.3 实验内容 |
6.3.1 苦参碱及其制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实验 |
6.3.1.1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
6.3.1.2 土壤样品的净化 |
6.3.1.3 苦参碱降解速率的定性考察-薄层层析 |
6.3.1.4 苦参碱降解速率的定量考察-HPLC法 |
6.3.2 大田试验 |
6.3.2.1 试验地址及时间 |
6.3.2.2 试验田施药设计 |
6.3.2.3 处方设计 |
6.3.2.4 数据收集及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苦参碱及其制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实验 |
6.4.1.1 薄层层析结果与分析 |
6.4.1.2 HPLC结果与分析 |
6.4.2 大田实验结果 |
6.4.2.1 苦参碱单体及其制剂对植株生长率影响结果与分析 |
6.4.2.2 苦参碱单体及其制剂对虫口减退率影响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烤烟种植专用植物复配剂金银花、藿香、连翘等组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源药剂研究现状 |
1.2 烤烟专用植物复配剂研究现状 |
1.2.1 烤烟专用植物源杀虫剂 |
1.2.2 烤烟专用植物源抗病毒剂 |
1.2.3 烤烟专用植物源杀菌剂 |
1.2.4 烤烟专用植物源生长调节剂 |
1.3 复配剂中部分药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1.4 植物复配剂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复配剂定性鉴别 |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配剂主要成分的定量测定 |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3.2.2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
3.2.3 总木质素含量测定方法 |
3.2.4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2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3 总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3.3.4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配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生物碱类HPLC方法 |
4.2.2 有机酸类HPLC方法 |
4.2.3 木质素类HPLC方法 |
4.2.4 其他类HPLC方法 |
4.2.5 复配剂缺一味药HPLC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物碱类HPLC结果与分析 |
4.3.2 有机酸类HPLC结果与分析 |
4.3.3 木质素类HPLC结果与分析 |
4.3.4 其他类HPLC结果与分析 |
4.3.5 复配剂缺一味药HPLC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配剂挥发性成分分析 |
5.1 材料和仪器 |
5.1.1 材料 |
5.1.2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
5.2.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5.2.3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复配剂水煎剂与复配剂药材、各单味药材挥发性成分分析 |
5.3.2 复配剂水煎剂中主要挥发性成分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配剂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分析 |
6.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6.1.1 材料 |
6.1.2 试剂 |
6.1.3 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
6.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
6.2.3 不同极性部位定性鉴别 |
6.2.4 不同极性部位定量测定 |
6.2.5 不同极性部位HPLC分析 |
6.2.6 不同极性部位浸膏处理的烟草鲜叶GC-MS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极性部位定性鉴别结果与分析 |
6.3.2 不同极性部位定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6.3.3 不同极性部位HPLC结果与分析 |
6.3.4 不同极性部位浸膏处理的烟草鲜叶GC-MS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红枣、核桃主要害虫(螨)生物农药防治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枣树常见虫害(螨)及防治 |
1.3 核桃树常见虫害及防治 |
1.4 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
1.5 生物农药安全性及农药残留 |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农药对红枣、核桃主要害虫(螨)的田间药效评价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农药对蜜蜂和异色瓢虫安全性测定 |
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3.2 供试生物 |
3.3 试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药残留测定和果品品质测定 |
4.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2 实验地点及田间管理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苦参碱及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源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固相萃取技术 |
1.2.2 固相微萃取技术 |
1.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2.4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 |
1.2.5 分子印迹技术 |
1.2.6 免疫亲和层析技术 |
1.3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色谱检测技术 |
1.3.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3.3 毛细管电泳技术 |
1.3.4 酶抑制法 |
1.3.5 免疫分析技术 |
1.3.6 生物传感器技术 |
1.3.7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
1.4 苦豆子生物碱及其活性概况 |
1.4.1 苦豆子生物碱的种类及结构 |
1.4.2 苦豆子生物碱的杀虫杀螨活性研究 |
1.4.3 苦豆子生物碱抑菌活性研究 |
1.4.4 苦豆子生物碱其他农用活性研究 |
1.4.5 苦豆子生物碱医用活性研究 |
1.4.6 苦豆子生物碱的应用 |
1.5 苦豆子生物碱残留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提出及设计思路 |
1.7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残留与消解动态 |
2.1 供试材料 |
2.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1.2 供试材料及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色谱条件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 |
2.2.2 消解动态试验 |
2.2.3 最终残留试验 |
2.2.4 样品提取 |
2.2.5 样品净化 |
2.2.6 添加回收试验 |
2.2.7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2.2.8 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苦参碱高效液相色谱(HPLC)残留检测 |
2.3.2 苦豆子总碱高效液相色谱(HPLC)残留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2.4.1 苦参碱与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均易消解 |
2.4.2 苦豆子总碱最终残留量高于苦参碱 |
第三章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
3.1 供试材料 |
3.1.1 供试药剂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剂配制及材料处理 |
3.2 试验方法 |
3.2.1 苦参碱半抗原合成及纯化 |
3.2.2 包被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3.2.3 包被抗原和抗苦参碱多克隆抗血清工作浓度的测定 |
3.2.4 苦参碱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ELISA) |
3.2.5 苦参碱IC-ELISA标准抑制曲线及灵敏度测定 |
3.2.6 苦参碱多克隆抗体交叉反应率测定 |
3.2.7 添加回收试验方法 |
3.2.8 IC-ELISA检测田间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残留样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苦参碱半抗原分子结果鉴定 |
3.3.2 苦参碱包被抗原的鉴定 |
3.3.3 苦参碱包被抗原浓度计算 |
3.3.4 包被抗原和抗血清工作浓度的测定 |
3.3.5 苦参碱IC-ELISA标准抑制曲线及灵敏度 |
3.3.6 苦参碱多克隆抗体交叉反应率测定 |
3.3.7 小白菜及土壤中苦参碱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添加回收试验 |
3.3.8 IC-ELISA检测小白菜及土壤中苦参碱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 |
3.3.9 IC-ELISA检测小白菜及土壤中苦豆子总碱消解动态、最终残留 |
3.3.10 IC-ELISA和HPLC消解动态结果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3.4.1 苦参碱IC-ELISA分析方法灵敏度较低 |
3.4.2 苦参碱多克隆抗体检测范围广 |
3.4.3 苦参碱IC-ELISA可用于田间残留样品检测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易消解 |
4.2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可用于田间样品中多种苦豆子生物碱的残留检测 |
4.3 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残留特性较为一致 |
4.4 应尽快建立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的残留检测标准 |
4.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苦参碱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苦参碱研究进展 |
1.1.1 苦参碱的理化性质 |
1.1.2 苦参碱的医用活性 |
1.1.3 苦参碱的农用活性 |
1.1.4 苦参碱的检测方法研究 |
1.1.5 苦参碱农用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
1.2 植物源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 |
1.2.1 环境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
1.2.2 我国对新农药登记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要求 |
1.2.3 国外对新农药登记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要求 |
1.2.4 我国植物源农药环境安全评价现状 |
1.2.5 国外植物源农药环境安全评价现状 |
1.3 本研究的提出及设计思路 |
第二章 苦参碱土壤环境行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及色谱工作条件 |
2.1.3 供试土壤 |
2.1.4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标准曲线 |
2.2.2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测定 |
2.2.3 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 |
2.2.4 苦参碱在土壤中的降解 |
2.2.5 苦参碱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性能 |
2.2.6 苦参碱在不同土壤中的淋溶性 |
2.3 小结 |
2.3.1 苦参碱在土壤中不易移动 |
2.3.2 苦参碱在土壤中易降解 |
第三章 苦参碱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1.3 供试土壤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苦参碱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3.2.2 苦参碱对硝化和氨化作用的影响 |
3.2.3 苦参碱对固氮菌的影响 |
3.2.4 苦参碱对真菌和放线菌的影响 |
3.3 小结 |
3.3.1 苦参碱对土壤微生物无危害 |
3.3.2 苦参碱能够提高土壤肥力 |
第四章 苦参碱在水体中的降解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试剂 |
4.1.2 仪器设备及色谱工作条件 |
4.1.3 供试水样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添加回收 |
4.2.2 试验用水的基本数据 |
4.2.3 苦参碱的水解特性 |
4.2.4 苦参碱在不同水体中的降解 |
4.3 小结 |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 |
5.1 苦参碱在自然水体中降解较快 |
5.2 苦参碱对土壤环境较为安全 |
5.3 有必要完善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苦豆子生物碱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ELISA)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苦豆子生物碱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
1.1.1 苦豆子生物碱资源 |
1.1.2 苦豆子生物碱种类及结构 |
1.1.3 苦豆子生物碱杀虫活性研究概况 |
1.1.4 苦豆子生物碱抑菌活性研究概况 |
1.1.5 苦豆子生物碱其它农用活性研究 |
1.1.6 苦豆子生物碱医用活性研究概况 |
1.1.7 苦豆子生物碱的应用 |
1.1.8 苦豆子生物碱的检测方法 |
1.1.9 苦豆子生物碱衍生合成 |
1.2 农药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农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1 免疫分析技术的类型 |
1.2.2 农药免疫分析技术的程序及影响因素 |
1.2.3 农药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学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提出及设计思路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苦参碱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剂和试材 |
2.1.2 主要试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苦参碱半抗原偶联物浓度及结合比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苦参碱半抗原分子结构的鉴定 |
2.2.2 苦参碱人工抗原的鉴定 |
2.2.3 苦参碱半抗原偶联物浓度计算 |
2.2.4 苦参碱半抗原与载体的结合比测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苦参碱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试剂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剂配制 |
3.1.4 免疫原乳化 |
3.1.5 免疫动物 |
3.1.6 血液采集及抗血清的分离 |
3.1.7 抗血清效价监测 |
3.1.8 抗血清及包被原工作浓度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血清效价的监测结果 |
3.2.2 抗血清及包被原工作浓度确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苦豆子生物碱 IC-ELISA 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试剂 |
4.1.2 试验仪器 |
4.1.3 IC-ELISA 方法的建立 |
4.1.4 IC-ELISA 分析条件的优化 |
4.1.5 IC-ELISA 方法灵敏度检测 |
4.1.6 多种苦豆子生物碱 ELISA 方法检测对象范围的确定 |
4.1.7 自来水中苦参碱及结构类似物的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酶标二抗最适工作浓度的确定 |
4.2.2 有机溶剂对 IC-ELISA 的影响 |
4.2.3 pH 值对 IC-ELISA 的影响 |
4.2.4 苦参碱的标准抑制曲线 |
4.2.5 抗体对多种苦豆子生物碱的检测结果 |
4.2.6 自来水中苦参碱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添加回收试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苦参碱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试剂 |
5.1.2 仪器及色谱工作条件 |
5.1.3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5.1.4 精密度试验 |
5.1.5 回收率试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5.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3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测定结果 |
5.2.4 分析方法的添加回收测定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苦豆子生物碱 IC-ELISA 方法初步应用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试剂 |
6.1.2 仪器及色谱工作条件 |
6.1.3 自来水样品中苦参碱的 HPLC 和 ELISA 分析 |
6.1.4 0.5%苦参碱水剂中苦参碱含量的 HPLC 和 ELISA 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自来水样中苦参碱 HPLC 分析与 IC-ELISA 分析结果比较 |
6.2.2 0.5%苦参碱水剂中苦参碱含量的 HPLC 和 ELISA 测定结果 |
6.3 小结 |
第七章 问题与讨论 |
7.1 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理设计是获得高效价抗体的前提 |
7.2 针对苦参碱设计的半抗原制备出的抗体可以检测多种苦豆子生物碱 |
7.3 苦豆子生物碱 ELISA 具有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7.4 免疫试验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1.36%苦参·烟碱水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啶虫脒在南瓜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D]. 李静. 山东大学, 2020(12)
-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3]阿维菌素在水稻环境中的分布及吸附行为[D]. 李飞.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4]烯啶虫胺和虫螨腈在金银花中残留分析和消解动态研究[D]. 侯少岩. 南华大学, 2019(01)
- [5]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缓释凝胶的研制[D]. 齐娟. 青岛科技大学, 2018(09)
- [6]烤烟种植专用植物复配剂金银花、藿香、连翘等组合的研究[D]. 李春燕. 贵州大学, 2016(05)
- [7]红枣、核桃主要害虫(螨)生物农药防治及安全性评价[D]. 高海鸣.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8]苦参碱及苦豆子总碱在小白菜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D]. 郝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9]苦参碱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4)
- [10]苦豆子生物碱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ELISA)初步研究[D]. 李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