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解决问题中谋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肖琳婧[1](2021)在《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解决中问题表征水平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问题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亦是国内外数学教育界长久以来的研究热点。而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是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针对问题所构建的一种认知结构,也是对问题中隐含的条件进行系统的表征过程。此外,解析几何的学习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因此,研究高中生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表征水平,不仅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进行展开。在文献研究方面,主要确定了问题表征、问题解决以及表征水平等核心概念,同时确定了本文所要运用的相关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基于文献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测试卷,然后在陕西省HY中学抽取了439名高二、三学生进行调研。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的心理行为状况;(2)从“概念表征、性质表征、方程表征、几何表征和综合表征”等五种表征方式设计测试卷,评价不同学生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表征水平的差异性,分析数学表征的掌握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影响;(3)根据调查显示的结果提出表征视角下的解题教学原则,并结合教学原则以“圆锥曲线综合问题中的最值与范围、定点与定值问题”为例作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以及本研究的不足和后期的展望。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大部分学生都有学好圆锥曲线知识的信心和兴趣,并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解题习惯;(2)高中生的问题表征水平总体层次偏低;(3)学生的概念表征和性质表征水平略高,而在方程表征、几何表征和逻辑表征时水平偏低;(4)男生和女生的表征水平存在显着差异,高二学生和高三学生的表征水平存在显着差异;(5)高中生表征水平的测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莫文阳[2](2021)在《高中生磁场解题思维障碍与解决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是全方面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在未来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高中生磁场解题思维障碍存在情况及其形成成因、高中生磁场解题思维障碍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试图一窥高中生学习磁场相关知识并利用其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形成情况。首先,通过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梳理,归纳出磁场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要求水平,确定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在乔际平和邢红军教授对物理学习思维障碍的分类、SOLO分类理论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编制了《高中磁场解题思维障碍调查问卷一》和《高中磁场解题思维障碍调查问卷二》,发放给被测对象填写后收集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和数学统计分析,了解被测对象磁场解题思维障碍的存在情况。基于SOLO分类理论,从被测对象的问卷填写情况和日常物理练习情况出发,对被测对象磁场解题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调查对象出现磁场解题思维障碍时表现出的相应思维结构层次大部分处于多点结构层次及以下层次,还未达到关联结构层以及抽象拓展结构层次。可以在SOLO分类理论和优化学生思维结构提升其思维结构层次的思想基础之上,针对问卷调查分析以及日常教学分析结果中被测对象磁场解题思维障碍的特点,相应地制定出帮助学生解决磁场解题思维障碍的策略。从磁场解题思维障碍成因分析中,被测对象特定思维障碍的具体形成原因、表现出思维障碍时其思维结构的缺陷出发,基于SOLO分类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各种磁场解题思维障碍的解决策略例如,对于知识的负迁移思维障碍中出现的学生无法根据解题线索准确提取素材,只接触到某一素材就快速收敛导致错误的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绘制知识网络,挖掘素材的相互关系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正确梳理线索、素材以及相互关系,提高思维结构层次。最后,通过提出切实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和优化习题课教学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寻找解决高中磁场解题思维障碍的解决策略。
张兰[3](2020)在《生态语言学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合理性及其相干性解析——鉴于多世界理论的“多”与“一”》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生态语言学研究备受学者青睐,但多种研究范式并存且范式之间关联性不强使得学科统一性不明析。多世界理论在论证微观与宏观的同一性、在叠加态中谋统一的强大解释力使其具备解析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融合点,构建学科统一性的实力和基础。文章从多世界解释角度试析退相干的发生层面和多世界的分裂维度,阐释生态语言学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起因,分析各研究范式间割裂的机理,从而降解其显性退相干表象,揭示其隐性相干实相,期望有助于实现生态语言学学科内部真正的统一。
王永[4](2020)在《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人类逐渐造就了一个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不再是自然的奴隶,而自以为成了自然的主人。然而,还没等到人类从这场人对自然的伟大胜利的喜悦中醒来,自然界便开始了他无情的“报复”。由于大规模的开发与无止境的利用,自然界已超过了自身的负荷,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疾病肆虐等全球性问题开始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在人与自然的较量中,并没有最终的胜利者,人们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问题是人类必须解决的重要议题,构建正确的生态文化观显得紧迫而严峻。生态文化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和旨趣的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全部集合,是评价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考量标准。马克思生态文化观是马克思本人对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全部思维形式,是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一系列关系的整体理解。机器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产生及社会话语权增加以及全球范围内生态问题的日益加剧促进了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产生,实践唯物的生态自然观,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和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构成了其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吸收并继承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德国古典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人类统治自然、征服自然转向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和谐发展出发,把生态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状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将实现人类在更高层次上的对人本身的理性的复归作为最终目的,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观。本研究主要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历史生成和主要内涵;其二,马克思的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与当代中国对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就是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系。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以及生态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初步的阐述;第二章是对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来源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该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学理来源及由以产生的理论积淀;第三章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分析找出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形成的逻辑脉络;第四章是对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内涵、外延以及基本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说明;第五章则在前文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第六章主要是站在马克思生态文化观意义上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分析与介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相结合,从而更加全面地凸显选题的时代意蕴。马克思生态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了自然与环境,其最重要的是把人与社会作为生态问题的核心要义。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单向度的需求与被需求,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双向互动。人能够创造环境,但同样环境也能够制约和影响人,人与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社会性是人与自然沟通的中心环节,人应该通过自己的社会性来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社会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社会才能够进入人类的视野,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内容上,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包括了唯物主义的自然生态观、以实践为纽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异化现象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等具体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具有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和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的特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马克思生态文化观视野广阔、内涵丰富,对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以及人类生态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思想中所包含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我们当前解决生态问题的宝贵财富。透过马克思生态文化观,我们可以领悟到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为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所确立的科学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文化批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等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当前化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困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以及实践价值。
于宏利[5](2021)在《求解车间调度问题的混合粒子群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一直是生产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在车间调度问题中,问题复杂度往往非常高,常常会有众多的冲突与约束,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实际情况需要考虑,例如人工成本、设备损耗等。因此,对于车间调度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企业安排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本文针对车间调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对车间调度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研究与分析,确定了车间调度问题尤其是大规模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描述了算法在解决车间调度问题时的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最大完成时间、最大交货时间、加工时间及迟滞时间在内的评价体系。(2)优化了基本粒子群算法惯性系数,利用自适应非线性调整策略,使算法在搜索过程中能更加符合问题的非线性特点,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在算法迭代后期阶段,利用高斯变异算子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同时改进种群的分布性,使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与全局搜索能力得到有效的平衡。(3)针对柔性车间调度问题的高复杂性和动态性,提出了子种群协同进化与混洗策略来来提高算法的整体优化能力,该策略利用各子种群内部局部搜索和混洗交流信息来保证算法的搜索能力;在迭代规则方面,本文提出了汉明距离与解空间局部性原理来提高算法在解决柔性车间调度问题时的高效性;为了保证种群整体向适应度高的方向迭代,轮盘赌竞争选择机制被引入算法中,进一步保证算法的收敛性。
刘坤[6](2020)在《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新工科教育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等,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研究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立体式对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深刻剖析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结构,对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与标准。基于质性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宏中观理论建构、量化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案例考察分析,构建了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地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混合动力模型,提出价值结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等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是结构层面的边界安排,体系是其在功能上的集合和体现,二者最终通过治理模式发挥治理效能。2.明晰了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提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及其理论模型。提出新工科教育是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内容比名字和时间更重要,解答理论困惑。明确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是一个意义系统,是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元问题,其价值内核是“与未来合作”。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3.划定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构建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为破解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实践难题,明确了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企业)等在内的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构成,明确了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4.提出了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标准,明确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独特的治理特征和国际地位。以全球内涵意义上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为背景,提出价值理念、培养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等划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四维度标准。基于此,系统界定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界定为世界新工科教育治理四大体系之一。5.提取了新工科教育“教”与“学”两侧的关键治理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建构了信息增益IG、对称不确定性SU、信息增益比GR、卡方独立性检验、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系列模型,提取到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要素和以道德伦理立基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并呈现为“三五四二”框架。以上研究,从理论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为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基本向度和理论框架;从实践上为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找到了基本支撑点和实施路径。
洪陈超[7](2020)在《提高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的探究》文中指出教师进行物理教学活动期间着重将精力放在物理知识的应用上,忽视了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这是传统物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表征物理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高一年级学生物理问题表征习惯的现状,通过认知作业法研究高一学生物理问题的表征特点和规律。探讨有用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为以后的物理教学工作提供一定方向和参考。本文从以下5个部分开展了研究工作:第一部分: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出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通过文献阅读,本文总结了关于问题与物理问题、问题表征与物理问题表征相关概念和整理了与物理问题表征相关的理论成果。第三部分:⑴通过问卷调查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的习惯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高一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问题表征习惯。(2)学生的知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问题表征策略都是影响学生良好问题表征习惯形成的因素。⑵运用认知作业法分析学生问题物理表征特点,得到以下结论:(1)“文字表征”、“朴素表征”、“物理表征”、“数学表征”和“图像表征”都会影响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能力。(2)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的各个维度的表征能力强弱不一样。(3)成绩水平不同的学生各个维度表征能力的相关性程度不一样。(4)高一学生的图像表征能力都相对薄弱。第四部分:从教师及学生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⑴教师层面:(1)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2)根据学生物理问题表征中各个维度的水平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表征策略,提高学生各个维度的表征能力。⑵学生层面:(1)学生自己要形成良好的问题表征习惯;(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重视纠错的环节,有自己的“错题本”。第五部分:总结本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展望更深入的研究工作。针对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的研究论文很少,研究对象以大学生或高三学生为主。而高一年级作为中学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重视这阶段的学生物理问题表征情况的研究,对物理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
安志鹏[8](2020)在《高一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文中指出化学计算类问题的本质是对化学问题的数学处理过程,即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量化过程。进行有效化的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是实现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条件,若能准确地诊断出不同类别学生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中存在障碍的原因,便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准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化学计算类习题。而开发出诊断不同类别的学生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出现的障碍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化学计算类问题诊断系统,则能够快速地诊断出不同类别学生之间存在的障碍差异性。本研究以解决在解答化学计算类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类型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为主题,主要阐述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已有的对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研究,确定了影响高中生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的障碍主要有:审题性障碍、思维性障碍、知识性障碍、计算性障碍和心理性障碍。第二,通过编制诊断卷、解析卷和调查表,采用统计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105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时出现的障碍,并从三种分类标准(不同班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水平)的角度采用S PSS26.0软件分析比较了化学计算类问题出现障碍类型的差异。第三,根据调查数据及其实证研究,提出了化学计算类问题出现障碍的解决办法,为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的学提供帮助。第四,对开展本研究对我们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尉舰[9](2020)在《《三国演义》的谋士文化形象及其海外传播研究 ——以罗慕士的英译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形象特点鲜明,足智多谋,是《三国演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三国演义》中谋士形象的研究论着颇丰,然而多数论着关注的是从文学层面探讨某个谋士、谋士的分类等,关于谋士在整体上的文化形象及其海外传播的文章鲜有。本文以《三国演义》中的谋士为重点,从谋士的定义、谋士形象的文化功用、谋士的文化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充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海外传播。笔者于第一章引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第二章通过使用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谋士的定义与文化功用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三国演义》中谋士的定义可以归纳为:谋士是以智慧见长,通过为领导者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或计策等手段为各个政治军事集团提供智力服务,进而影响集团的发展和战争的胜负,从而体现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的知识分子。谋士形象的文化功用主要包括:为宏观决策提供建议、提出军事计谋与策略、对势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建议等。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谋士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内涵。谋士的文化形象是足智多谋的文人,他们学识丰富,文质彬彬,既是创造谋略的智者,也是辅助领导者的文人,是在乱世中以智慧发挥着重大作用的人物群体。谋士文化形象中最主要的文化内涵是谋士的智慧,如:见微知着的智慧、了解对方,准确预料的智慧、深谋远虑的智慧、审时度势的智慧等。谋士形象的其它文化内涵包括谋士的身份地位等,谋士的身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文人,社会阶层是官员,社会地位是封建统治者的下属。第四章以Moss Roberts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为例分析了谋士文化形象的海外传播。本文以比较研究法对比了《三国演义》的原文与译文,研究结果表明这个优秀的译本很好地保留了谋士形象的基本内容,也体现了谋士形象中的智慧,总体上看谋士文化形象的海外传播效果较好。不过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和翻译策略的运用等因素的影响,此译本中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如:谋士文化形象所表现的智慧有所降低、没有突出谋士的附属地位、领导者对谋士的尊重态度体现较少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完善与原文不相符的译文、适当进一步增加相关注释、增加单独的说明文本和人物传记等。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在解决问题中谋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解决问题中谋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解决中问题表征水平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圆锥曲线的地位和作用 |
1.1.2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
1.1.3 问题表征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
1.1.4 数学表征有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表征 |
1.2.2 问题表征 |
1.2.3 问题解决 |
1.2.4 表征水平 |
1.3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3.1 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
2.2 有关圆锥曲线内容的研究 |
2.3 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
2.3.1 数学问题解决模式的研究 |
2.3.2 数学问题解决思维的研究 |
2.4 有关问题表征的过程研究 |
2.5 有关数学问题表征的研究 |
2.5.1 数学表征的分类 |
2.5.2 学生数学问题表征的现状 |
2.6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3.1.1 概述发展 |
3.1.2 具体内容 |
3.1.3 SOLO分类理论是质性评价数学表征情况的理论依据 |
3.2 解题理论 |
3.2.1 罗增儒解题理论 |
3.2.2 波利亚解题理论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测试法 |
4.3 调查对象与时间 |
4.4 调查工具 |
4.4.1 工具的说明 |
4.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4.3 测试卷的构成与设计 |
4.5 测试卷调查过程 |
4.5.1 预测试 |
4.5.2 正式测试 |
4.5.3 信度分析 |
4.5.4 效度分析 |
4.5.5 水平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表征的调查分析 |
5.1 高中生圆锥曲线学情的问卷调查结果 |
5.1.1 “直观感知”分析 |
5.1.2 “知识困难”分析 |
5.1.3 “解题方法”分析 |
5.1.4 “错误态度”分析 |
5.1.5 “错题整理”分析 |
5.1.6 “总结习惯”分析 |
5.2 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表征的测试结果分析 |
5.2.1 测试总体分析 |
5.2.2 高中生解决圆锥曲线问题表征水平与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分析 |
5.2.3 不同年级高中生在数学问题解决时表征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5.2.4 高中生表征水平的测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表征的解题教学设计 |
6.1 基于表征学习引导的解题教学设计原则 |
6.1.1 宏观层面的设计原则 |
6.1.2 中观层面的设计原则 |
6.1.3 微观层面的设计原则 |
6.2 表征视角下“圆锥曲线”的解题教学设计 |
6.2.1 教学设计一(解析几何中的最值和取值范围问题) |
6.2.2 教学设计二(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
6.3 教学建议 |
6.3.1 优化教师提问方式 |
6.3.2 注重贯彻问题意识 |
6.3.3 积极反思客观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的展望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生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中生圆锥曲线表征水平测试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高中生磁场解题思维障碍与解决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1.4.1 研究的过程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1.2 SOLO分类理论 |
2.1.3 维纳归因理论 |
2.1.4 信息加工理论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物理练习 |
2.2.2 物理思维 |
2.2.3 物理思维障碍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高中磁场课程标准梳理与分析 |
3.1 关于高中磁场章节知识点的梳理与分析 |
3.2 关于高中磁场章节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梳理与分析 |
第4章 高中生磁场解思维题障碍存在情况调查 |
4.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2.1 信度分析 |
4.2.2 效度分析 |
4.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3.1 学生自身角度 |
4.3.2 问题本身的角度 |
4.3.3 教师教学原因 |
第5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思维障碍成因分析 |
5.1 学生自身的原因 |
5.1.1 知识的负迁移 |
5.1.2 思维的片面化 |
5.1.3 思维定势 |
5.1.4 物理公式数学化 |
5.1.5 前概念的干扰 |
5.1.6 情绪型思维障碍 |
5.2 物理问题本身的原因 |
5.2.1 题目中多余条件的干扰 |
5.2.2 题目中隐藏条件的干扰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磁场解题思维障碍解决策略 |
6.1 知识负迁移的解决策略 |
6.1.1 绘制知识网络,挖掘素材的相互关系 |
6.1.2 多角度多层次促进正迁移,深入理解解题素材 |
6.2 思维片面的解决策略 |
6.2.1 习题变式训练,多角度挖掘解题线索与素材 |
6.2.2 完善知识结构,拓展解题素材库 |
6.3 思维定势的解决策略 |
6.3.1 一题多解,增加解题素材收敛方式 |
6.3.2 设置“陷阱”暴露思维定势,迫使学生优化自身思维收敛方式 |
6.4 前概念干扰的解决策略 |
6.5 物理公式数学化的解决策略 |
6.6 隐藏条件产生干扰的解决策略 |
6.6.1 总结常见的隐藏线索,分辨素材的物理本质 |
6.6.2 物理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挖掘隐藏的解题素材 |
6.7 情绪性思维障碍和题目中多余条件产生干扰的解决策略 |
6.7.1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6.7.2 增加校园生活的物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7章 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品质 |
7.1 培养思维灵活性 |
7.1.1 培养学生思维收敛起点的灵活性 |
7.1.2 培养学生思维收敛过程的灵活性 |
7.2 培养思维深刻性 |
7.2.1 深入挖掘解题线索和素材背后的物理本质 |
7.2.2 讲解与实践并举,培养深刻性思维 |
7.3 培养思维批判性 |
7.3.1 熟悉课本与批判性地使用参考书 |
7.3.2 培养学生批判的胆量 |
7.3.3 组织学生进行批判性的讨论会 |
7.4 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
7.4.1 加强自主探究教学 |
7.4.2 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收敛过程中的独创性“直觉” |
第8章 建构良好的习题教学模式 |
8.1 《安培力中的三力共点问题》习题课教学案例 |
8.2 《用安培力制作一个小电动机》习题课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磁场问题解决障碍调查问卷一 |
附录B 高中磁场问题解决障碍调查问卷二 |
附录C |
致谢 |
(3)生态语言学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合理性及其相干性解析——鉴于多世界理论的“多”与“一”(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 生态语言学兴起的理论动因及发展历程 |
(一) “语言生态学”术语的提出(20世纪50—70年代) |
(二) 主要研究范式的确立(20世纪70-90年代) |
(三) 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及统一性(21世纪- ) |
二、 微观与宏观同一性的多世界解释 |
(一) 退相干的发生层面 |
(二) 多世界的分裂维度 |
三、 生态语言学与多世界理论的交互 |
(一) 共同的理论动因 |
(二) 多范式并存与多世界图景 |
(三) 范式间显性割裂与退相干理论 |
(四) “多”中存“一”的相干性解析:追求统一、探索复杂 |
四、 小 结 |
(4)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
(一)文化 |
(二)生态文化 |
(三)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
(二)政治条件: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
(三)自然环境: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学理来源 |
(一)伊壁鸠鲁唯物主义自然观 |
(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 |
(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由以产生的理论积淀 |
(一)唯物史观的系统生态自然观 |
(二)和谐统一的整体生态社会观 |
(三)回归自身的有机生态人学观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逻辑演进与相关问题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历史脉络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产生时期(1841-1844)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形成时期(1845-1847)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完善时期(1848-1867)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初步构想 |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理论 |
(二)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生态批判思想 |
(三)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相关问题探讨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与“人类中心主义”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与传统生态学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建构与特征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理念架构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思维起点——实践活动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逻辑展开——双层构架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价值诉求——全面发展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原则 |
(一)自然对人的制约性 |
(二)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
(三)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价值指向 |
(一)可持续发展性的生态经济观 |
(二)鲜明阶级属性的生态政治观 |
(三)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社会观 |
四、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
(一)批判性 |
(二)统一性 |
(三)实践性 |
注释 |
第五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意蕴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理论价值 |
(一)从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进行科学反思批判 |
(二)从生态文化的立场进行资本主义文化批判 |
(三)从文化发展的视野审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实践价值 |
(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指导 |
(二)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
(三)为世界生态文化的建设赋予了价值内涵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时代价值 |
(一)化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 |
(二)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行动指南 |
(三)培养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思想指引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一、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必要性 |
(一)发达国家转型过程中的前车之鉴 |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 |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致思理路 |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自然观 |
(二)良好生态是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 |
(三)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
(四)严格制度是生态保障的法治意识 |
(五)生态红线是生态防线的底线思维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深厚的理论根基 |
(二)坚定的民生立场 |
(三)发展的科学理念 |
(四)求真的实践精神 |
(五)宽广的全球视野 |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 |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核心思想 |
(二)丰富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内容 |
(三)阐释和概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求解车间调度问题的混合粒子群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车间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总结及问题分析 |
1.2.3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3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调度问题及其描述 |
2.1.1 调度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车间调度问题分类 |
2.1.3 车间调度问题的评价指标 |
2.2 计算复杂性 |
2.2.1 复杂性理论基本概念 |
2.2.2 P,NP和 NP-C问题 |
2.3 最优化理论 |
2.3.1 最优化理论基本概念 |
2.3.2 最优化算法分类 |
2.3.3 函数优化问题和组合优化问题 |
2.4 群体智能优化算法 |
2.4.1 算法的思想起源 |
2.4.2 常见的群智能优化算法 |
2.5 粒子群算法概述 |
第三章 混合非线性系数与高斯变异策略的PSO算法求解JSSP |
3.1 引言 |
3.2 JSSP问题概述 |
3.3 NGPSO算法 |
3.3.1 非线性惯性系数改进算法局部搜索能力(PSO-NIW) |
3.3.2 高斯变异操作改进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PSO-GM) |
3.4 混合NGPSO算法主要流程 |
3.5 NGPSO算法在JSSP问题中的具体实现过程 |
3.6 数值实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子种群协同进化与竞争选择机制的PSO对FJSSP的求解 |
4.1 引言 |
4.2 FJSSP问题的描述极其形式化表达 |
4.3 PCPSO算法 |
4.3.1 基于汉明(Hamming)距离的度量准则 |
4.3.2 组合优化问解空间中的局部性原理 |
4.3.3 子种群协同进化与混洗搜索策略 |
4.3.4 竞争选择策略 |
4.3.5 PCPSO主要流程 |
4.4 PCPSO 在FJJSP中的具体实现过程 |
4.4.1 PCPSO算法初始阶段 |
4.4.2 子种群局部搜索阶段 |
4.4.3 全局搜索与轮盘赌竞争选择阶段 |
4.5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大变局中的全球工程教育新态势与新挑战 |
1.1.2 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新工科教育发展坐标 |
1.1.3 新工科教育治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 |
2.1.2 新工科教育概念的再厘定 |
2.1.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概念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 |
2.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2.2.4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2 国内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理论框架建构 |
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理论框架建构的方法与样本 |
3.1.1 样本选取 |
3.1.2 资料收集 |
3.1.3 资料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1 新工科教育治理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
3.2.2 新工科教育治理轴心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副范畴 |
3.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核心类属的确定与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4 信效度检验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基本框架建构 |
3.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3.3.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3.3.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类型特征 |
3.3.4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4.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
4.1.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内涵 |
4.1.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
4.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要素解析 |
4.2.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
4.2.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
4.2.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4.2.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
4.2.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
4.3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模型与互动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5.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策逻辑 |
5.1.1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主导地位 |
5.1.2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知识逻辑 |
5.2.1 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基本主体地位 |
5.2.2 高校的类型层次划分及其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
5.3.1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
5.3.2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4 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的基本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案例分析的整体设计 |
6.1.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6.1.2 实证案例的选取 |
6.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
6.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构建 |
6.2.1 信息增益IG特征选择模型 |
6.2.2 对称不确定性SU特征选择模型 |
6.2.3 信息增益比GR特征选择模型 |
6.2.4 卡方独立性检验特征选择模型 |
6.2.5 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模型 |
6.3 问卷实施过程与信效度检验 |
6.3.1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
6.4 问卷数据分析讨论与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特征选择 |
6.4.1 样本数据基本信息分析 |
6.4.2 新工科教育治理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
6.4.3 新工科教育治理宏观成效分析 |
6.4.4 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4.5 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
7.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全球坐标与中国情境 |
7.1.1 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类型特征划分的维度与标准 |
7.1.2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 |
7.1.3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场域情境 |
7.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框架性建构 |
7.2.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优化维度 |
7.2.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制度架构 |
7.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治理规范 |
7.2.4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差异化梯度式推进 |
7.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中的多重关系调适机制 |
7.3.1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互信互律”关系调适机制 |
7.3.2 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共治”关系调适机制 |
7.3.3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互通双赢”关系调适机制 |
7.4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
7.4.1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
7.4.2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7)提高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现状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意义 |
6.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学科问题与物理问题 |
2.1.1 学科问题与物理问题的概念 |
2.1.2 物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
2.2 问题表征与物理问题表征 |
2.2.1 问题表征和物理问题表征的概念 |
2.2.2 物理问题表征水平高低 |
2.3 关于物理问题表征的研究成果 |
2.3.1 关于物理问题表征国外研究成果 |
2.3.2 关于物理问题表征国内研究成果 |
3 研究设计 |
3.1 关于学生问题表征习惯的问卷调查 |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3.1.2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1.3 问卷数据的分析 |
3.1.4 问卷结论小结 |
3.2 探究高一学生问题表征状态和层次特点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设计 |
3.2.4 研究数据分析 |
3.2.5 研究结论 |
4 提高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策略 |
4.1 教师层面的策略 |
4.2 学生层面的策略 |
5 研究结论与改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关于问题表征习惯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认知作业 |
(8)高一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研究的现状分析 |
1.2.2 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现状分析 |
1.2.3 教学诊断研究的现状分析 |
1.2.4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对问题及问题解决的界定 |
2.1.2 对化学计算类问题及化学学习障碍的界定 |
2.1.3 对诊断和诊断性测试的界定 |
2.2 理论依据 |
2.2.1 试误学习理论 |
2.2.2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2.2.3 顿悟思维 |
3.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
3.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2 研究程序 |
3.2.1 测评工具的编制 |
3.2.2 《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卷》的编制 |
3.2.3 《化学计算类问题学习情况调查表》的编制 |
4.高中生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障碍诊断的实证研究 |
4.1 高中生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障碍诊断的总体情况与障碍表现 |
4.1.1 总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4.1.2 障碍表现的归纳与测查 |
4.2 不同班级学生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中的比较 |
4.2.1 不同班级学生在整体上的比较 |
4.2.2 不同班级学生在题型一中的比较 |
4.3 不同性别学生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中的比较 |
4.3.1 不同性别学生在整体上的比较 |
4.3.2 不同性别学生在题型二和题型四中的比较 |
4.4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中的比较 |
4.4.1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在整体上的比较 |
4.4.2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在题型三和题型五中的比较 |
5.研究总结 |
5.1 结论 |
5.1.1 本研究的结论 |
5.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2 启示 |
5.2.1 对设计化学计算类问题专题卷的启示 |
5.2.2 对中学化学计算教学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成绩统计表 |
附录二 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卷 |
附录三 化学计算类问题学习情况调查表 |
附录四 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解析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三国演义》的谋士文化形象及其海外传播研究 ——以罗慕士的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海外传播的基础——谋士形象的基本内容 |
2.1 谋士的定义 |
2.2 谋士的文化功用 |
2.2.1 对宏观决策提供建议 |
2.2.2 提出军事计谋与策略 |
2.2.3 为势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建议 |
2.3 谋士形象基本内容的总结 |
第3章 海外传播的重点——谋士的文化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3.1 谋士的文化形象 |
3.2 谋士的文化内涵 |
3.2.1 谋士的智慧 |
3.2.2 谋士形象的身份地位 |
3.3 海外传播重点的总结 |
第4章 《三国演义》中谋士文化形象的海外传播研究 |
4.1 《三国演义》谋士文化形象海外传播的成就及产生的问题 |
4.1.1 谋士文化形象在海外传播中的成就 |
4.1.2 谋士形象在海外传播中产生的问题及成因 |
4.2 解决问题的建议 |
4.2.1 完善与原文不相符的译文 |
4.2.2 适当进一步增加相关注释 |
4.2.3 增加单独的说明文本和人物传记 |
4.3 海外传播研究的总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在解决问题中谋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解决中问题表征水平的调查研究[D]. 肖琳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高中生磁场解题思维障碍与解决策略[D]. 莫文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生态语言学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合理性及其相干性解析——鉴于多世界理论的“多”与“一”[J]. 张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4]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永.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5]求解车间调度问题的混合粒子群算法研究[D]. 于宏利.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6]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D]. 刘坤. 天津大学, 2020(01)
- [7]提高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的探究[D]. 洪陈超. 广州大学, 2020(02)
- [8]高一学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障碍的诊断[D]. 安志鹏. 天水师范学院, 2020(12)
- [9]《三国演义》的谋士文化形象及其海外传播研究 ——以罗慕士的英译本为例[D]. 尉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1)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