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phen)_3~(3+)与6-巯基嘌呤及DNA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邱仁娜[1](2021)在《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骨肉瘤是一种原发的恶性骨肿瘤,其恶性度高,生长迅速,转移早,预后差,是青少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发病原因、生物学行为、辅助治疗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较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是化学治疗的主要不足,迫切需要改进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具有血液循环时间长、肿瘤选择性高、对肿瘤微环境敏感、可控释放等特点,其中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能够在刺激条件(pH、谷胱甘肽、酶等)下发生形貌或性能方面的转变如溶胀或解组装,帮助纳米药物克服体内多重的生物屏障、显着改善纳米药物的靶向输送和释放,从而提高纳米药物的疗效,并减轻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氯喹能够增加溶酶体的pH值并阻止溶酶体与自噬体的融合,理论上可以帮助纳米药物发生溶酶体逃逸,加速纳米药物在细胞内的药物释放。近些年研究发现,细胞内的自噬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氯喹作为一种经典的自噬抑制剂,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噬是作为肿瘤抑制机制促进细胞死亡,还是作为肿瘤存活机制介导耐药性的产生,尚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通过合理设计纳米药物载体,用于克服阿霉素在体内循环、肿瘤富集、肿瘤渗透、细胞内吞和细胞内释放过程中的障碍,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并阐明氯喹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方法1.以mPEG113-NH2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L-Phe NCA和L-Cys NCA开环聚合制备共聚物mPEG113-P(Phe-co-Cys),核磁共振波谱、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tron microscope,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粒径和形貌特征,验证稳定性和还原响应性,MTT法检测体外生物相容性。2.纳米沉淀法制备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简称NGs/Dox),测定载药量和载药效率,DLS、TEM进行粒径和粒子形貌分析,体外阿霉素累积释放曲线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释放行为,MTT法检测体外细胞毒性,并验证还原响应性。3.MTT法检测氯喹联合NGs/Dox的体外抗骨肉瘤效果,并考察两药联合应用后的作用性质。4.流式细胞术观察氯喹对于骨肉瘤细胞摄取NGs/Dox的影响,CLSM观察氯喹对于NGs/Dox发生溶酶体逃逸的影响。TEM观察氯喹处理前后骨肉瘤细胞内自噬体的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C3 Ⅰ、LC3 Ⅱ和P62蛋白的表达。5.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D大鼠血清中阿霉素随时间变化的浓度,经PK solver程序处理数据获得NGs/Dox和阿霉素的清除半衰期、时间曲线下面积、清除率。6.Maestro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阿霉素荧光在骨肉瘤荷瘤小鼠各脏器和肿瘤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7.观察骨肉瘤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与一般情况、体重变化趋势,并在开始治疗的第21天获取血清、肿瘤组织及各主要脏器,进行生化、组织病理学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1.成功制备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TEM结果显示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球形纳米凝胶(简称NGs),半径为30.56±3.21nm。DLS测定纳米凝胶半径为40.2±22.7nm,0、2、6、12和24小时粒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含有10.0mM GSH的PBS中,粒径呈现增大趋势。随着纳米凝胶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两种骨肉瘤细胞的生存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2.TEM显示NGs/Dox仍呈现出规则的球形外貌,半径为41.67±7.17nm,DLS测得的半径为62.4±32.2nm。3.与阿霉素相比,NGs/Dox表现出持续释放的同时,并未出现明显的突释现象。GSH+组测得的阿霉素释放率均高于GSH-组(72小时P<0.001)。CLSM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骨肉瘤细胞对于NGs/Dox的摄取逐渐增加,并且逐渐向细胞核内集中。与GSH-组相比,GSH+组细胞内,尤其是细胞核内观察到更强的阿霉素荧光。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NGs/Dox与两种骨肉瘤细胞分别共培养2/6小时,GSH+组细胞内阿霉素荧光强度和阿霉素荧光阳性细胞比例均较GSH-组明显增加。4.NGs/Dox在浓度0.04~10.00mg/L范围内,对于两种骨肉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相较于NGs/Dox(GSH-)组、Dox组,NGs/Dox(GSH+)组能够更加高效地抑制两种骨肉瘤细胞的体外增殖。与CQ-组相比,CQ+组所有检测浓度(0.04~10.00mg/L)的NGs/Dox、阿霉素对于两种骨肉瘤细胞,均表现出更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阿霉素或NGs/Dox与氯喹联合应用的性质为协同作用。5.CLSM结果显示在没有20.0μM氯喹预处理的条件下,NGs/Dox被细胞摄取4小时发生溶酶体逃逸,在20.0μM氯喹预处理的条件下NGs/Dox被细胞摄取2小时即可发生溶酶体逃逸,继而释放出阿霉素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TEM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大量自噬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CQ-组,CQ+组P62、LC3 Ⅱ表达量均升高。6.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NGs/Dox、阿霉素的清除半衰期分别为16.15±2.86、5.64±0.7小时(P<0.001)。NGs/Dox的时间曲线下面积是阿霉素的11.54倍(P<0.001),而阿霉素的清除效率则为NGs/Dox的7.12倍(P<0.01)。7.离体荧光成像结果显示与阿霉素相比,NGs/Dox在尾静脉给药后的1、6和12小时在肿瘤内均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12小时的荧光强度半定量结果显示,肿瘤中NGs/Dox组的荧光信号强度值较Dox组明显升高(皮下瘤和原位瘤模型分别为P<0.01,P<0.001)。8.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最为迅速,其他治疗组的肿瘤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大小趋势为 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 组<CQ组<对照组。两种荷瘤模型各组间相对肿瘤坏死面积趋势的结果: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 组>CQ 组>对照组。各组间 cleaved caspase-3荧光强度的趋势为NGs/Dox组>Dox组>对照组,Ki-67的荧光强度趋势与 cleaved caspase-3 正相反,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组<CQ组<对照组。9.荷瘤小鼠体重下降最多的为阿霉素组,小鼠同时出现食欲降低、活动减少的情况,体重下降最少的为NGs/Dox(CQ+)组,组织病理学结果示阿霉素组和Dox(CQ+)组的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均呈现出更为严重的损伤,NGs/Dox组和NGs/Dox(CQ+)组接近,较对照组和CQ组更轻。结论1.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球形纳米凝胶,具有合适的粒径大小和形貌特征,能够在生理环境下保持稳定,并具有良好的还原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纳米药物载体进行下一步的抗骨肉瘤实验研究。2.NGs/Dox粒径均一、大小合适,能够延长阿霉素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避免其被过早地清除,增加其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蓄积,并在骨肉瘤细胞内高谷胱甘肽条件下,响应性地释放阿霉素,与小分子阿霉素相比,能够发挥增效、减毒抗骨肉瘤的作用。3.在K7M2细胞构建的骨肉瘤皮下瘤模型和143B细胞构建的骨肉瘤原位瘤模型中,NGs/Dox联合氯喹在抗肿瘤疗效方面优势更为明显,与单独应用NGs/Dox相比,并未观察到更为严重的毒副作用。4.氯喹通过帮助NGs/Dox溶酶体逃逸和抑制自噬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
满君[2](2021)在《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病是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激素治疗停药后极易复发,且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病具有一定优势,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本研究第一部分从循证学证据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确切疗效和对其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第二部分梳理总结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和在肺结节病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第三部分为临床研究观察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疗效和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通化方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方法1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方法,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随访有效率、复发率、肺功能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eru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SACE)。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结合古文献研究及近现代医家对三焦的论述,系统梳理三焦形质、功能及辨证相关内容。其次重点论述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最后阐述该理论在肺结节病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根据此理论创立“通化方”为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3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采用适用于少见病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病情进展或复发的Ⅱ期肺结节病患者,予以通化方加减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SACE水平将其分为SACE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中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及SACE与上述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疗效评价方面,比较患者治疗和随访前后的综合疗效、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有效率,同时监测通化方的安全性。4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通化方”及肺结节病的作用靶点,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并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靶基因蛋白进行数据挖掘,最后通过对核心靶点基因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通化方作用于肺结节病的疗效机制。与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探讨其有效性。结果1 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8个RCTs,均以英文形式发表。结果显示:治疗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VC、DLCO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SACE在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2理论研究:三焦形质是争论焦点,三焦功能论述主要集中在三焦主气化和主水液方面。三焦辨证在湿热病及其他复杂疾病治疗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姜良铎教授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认识肺结节病,提出三焦为人体器官的被膜、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脏腑间联系的四通管道,三焦郁滞不通则气机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护卫精微,津液和血液运行障碍,形成痰瘀、痰瘀互结形成结节,并以膜性四通管道为途径流窜全身,治疗当疏利三焦。导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通化方作为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3临床研究:3.1一般资料:治疗前共入组3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24例,31例患者平均年龄56.97±1.07岁,平均病程为1.91±0.06年;肺外系统病变包括皮下结节、眼部侵润、双侧腮腺肿大;肺浸润HRCT评分上肺区和中肺区肺浸润HRCT评分高于下肺区(P<0.05)。3.2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完成SACE检测的共26人,其中SACE升高者有12例,正常者有14例,SACE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肺浸润HRCT评分与胸部HRCT总分升高,理化检查中淋巴细胞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ACE水平与肺浸润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5)。3.3临床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分析:通化方加减治疗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6.7%,随访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3.6%,随访期间有效率与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未见明显降低(P>0.05)。②胸部HRCT 比较: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淋巴结肿大有效率高于肺浸润有效率(P<0.05)。③肺浸润类型及程度分级比较:肺浸润类型包括肺结节影、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治疗与随访前后,三种类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与磨玻璃影的HRCT评分降低(P<0.05或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HRCT评分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三者HR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随访前后患者肺浸润HRCT评分均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所占比例在治疗与随访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理化检查比较: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SACE、血沉降低,淋巴细胞升高(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升高(P<0.05);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三个阶段比较,SACE、血沉、淋巴细胞所占异常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共16例完成肺功能检测,肺功能通气类型以弥散伴小气道功能减低所占比例最高,未进行治疗和随访后疗效比较。⑥中医证候比较:全组与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气阴亏虚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比较证候总积分显着降低(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湿热蕴肺组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或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阳气亏虚组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⑦中医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与随访6个月3个阶段比较,中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有效率升高(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有效率未见差异(P>0.05)。⑧中医各症状比较: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脘腹胀闷症状积分降低(P<0.05);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胸闷、皮下结节、乏力、咳痰、口干咽燥、畏寒肢冷、潮热盗汗、大便溏泄症状积分均见降低(P<0.05)。⑨不良反应: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发现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CASP3)、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ligand 2,CCL2)为关键作用靶点蛋白,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化方主要干预Hepatitis B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IL-6、MMP9、CASP3、CCL2 基因,Th17 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相关靶点蛋白与机制,故证实了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有效性。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远期预后及复发未见益处,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肺部浸润、淋巴结肿大和皮下结节、降低疾病活动性与严重性相关理化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通过随访发现对远期预后较好,降低复发率,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同样证实了通化方的有效性。
张梦妍[3](2021)在《抗菌活性成分在不同基质中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菌活性成分可被添加于诸多消毒清洁产品中。但缺乏对消毒清洁类产品的正确使用,可导致抗菌活性成分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动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随着此类产品使用量的逐年递增,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传播期间,已逐渐显现出对环境的消极影响。目前,已有部分抗菌活性成分被视为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由此可见,抗菌活性成分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构成威胁。抗菌活性成分可通过生活污水、医疗废水和工业排污等多种途径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并可进一步通过食物和水等方式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本文建立不同基质中抗菌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可为环境法医学、环境科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消毒清洁类产品的使用方便且易购得,导致使用者常忽视其毒性。鉴于此,本文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4-氯-3-甲基苯酚和苄索氯铵的毒性分别进行了研究,为抗菌活性成分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磁性纳米材料结合HPLC-MS/MS检测不同基质中多种抗菌活性成分目的: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建立地表水中11种不同类型抗菌活性成分和婴幼儿食用果蔬泥中5种季铵类抗菌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不同方法分别合成Fe3O4@PPy磁性纳米颗粒和Fe3O4@Si O2-NH2-G2磁性纳米颗粒。基于优化后的待测物质谱参数和色谱条件,对影响磁性固相萃取过程的相关条件,如吸附和解吸条件等通过单因素评估法进行优化。结果:利用Fe3O4@PPy磁性纳米颗粒对地表水中11种抗菌活性成分的方法回收率为80.21%~105.80%。利用Fe3O4@Si O2-NH2-G2磁性纳米颗粒对婴幼儿食用果蔬泥中季铵类抗菌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中5种待测物的回收率均>80%。两方法均表现出良好线性,具有较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以及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小结:建立了基于磁性固相萃取检测不同基质中多种抗菌活性成分的新方法,两种方法灵敏、可靠且稳定,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并获得满意结果。第二部分基于Plackett Burman和Box Behnken设计优化QuEChERS技术用于检测沉积物中的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目的:基于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案优化QuEChERS技术建立沉积物中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3种抗菌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在确定3种待测物的质谱参数和色谱分离条件后,首先利用单因素评估法选取样品前处理过程的影响因子;然后,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萃取效率的显着因素;最后,通过Box 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显着因素的取值进行优化并确定。结果:本工作使用单因素评估法、Plackett Burma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河沿岸河漫滩沉积物中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的最佳前处理条件,包括乙腈10.35 m L,30.5℃超声处理13 min,0.1 g Mg SO4和0.3 g PSA,且进行1次萃取即可。方法学验证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较高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以及较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可用于实际沉积物样品中3种抗菌活性成分的同时测定。小结:优化后QuEChERS技术结合HPLC-MS/MS可用于河沿岸河漫滩沉积物中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的成功测定。第三部分基于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抗菌活性成分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目的:应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4-氯-3-甲基苯酚和苄索氯铵分别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4-氯-3-甲基苯酚对成年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确定4-氯-3-甲基苯酚的斑马鱼半致死浓度,选取10%的半数致死浓度进行成年斑马鱼慢性毒性的代谢组学分析。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苄索氯铵对斑马鱼胚胎和成年雄性斑马鱼的半数致畸浓度和半数致死浓度,分别选择高低两个暴露浓度对不同发育时期斑马鱼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代谢组分析均通过、UPLC-QTOF-MS进行测定,所得数据由XCMS、SIMCA14.1、HMDB、mz Cloud和Metabo Analyst 5.0等多种软件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4-氯-3-甲基苯酚和苄索氯铵均可对成年斑马鱼产生毒性效应,并且主要影响斑马鱼体内甘油磷脂的代谢。苄索氯铵还可对斑马鱼胚胎造成明显的毒性效应,主要对氨酰基t RNA的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以及精氨酸的生物合成等7条代谢途径产生干扰。小结:4-氯-3-甲基苯酚和苄索氯铵对斑马鱼均可产生毒性效应。
黄倩倩[4](2021)在《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离子检测和细胞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点,是一类新颖的功能性荧光碳纳米材料,一般粒径小于10 nm,也称为纳米碳点,具有优异的光致发光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针对于碳点的合成普遍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原料不环保等缺点。因此,基于绿色环保的化学理念,尝试以廉价易得可再生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中药材或中药成分为原料,设计合成中药衍生碳点,拟改善中药中的固有特性,如溶解度、粒径分布等问题,并探讨拓展中药衍生碳点的应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本研究以碱溶性茯苓多糖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制备出茯苓多糖衍生型碳点,因其优异的荧光特性、低细胞毒性、良好的成像性特点,试探讨其在离子检测和细胞动力学研究,评估其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重金属检测和生物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以碱溶性茯苓多糖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氮掺杂碳点(Nitrogen-doped carbon dots,N-CDs),并使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和评价;(2)筛选出N-CDs具有金属离子特异性,能被Cr6+选择性猝灭,可作为免标记荧光探针用于快速检测Cr6+,并通过荧光寿命和Stern-Volmer方程探讨其检测机理且成功应用到实际水样中;(3)选用两种不同细胞系,以癌细胞-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和免疫细胞-小鼠RAW264.7细胞为模型,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对N-CDs的摄取动力学情况、摄取机制、细胞分布和外排过程。结果:(1)本试验所制备的N-CDs水溶性好、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61 nm,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N-CDs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荧光量子产率为4.82%,在强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可考虑用于癌细胞内成像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表明氮元素的成功掺杂,表面富含亲水基团,且本实验所制备的N-CDs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较低,可用于后期细胞成像和细胞标记等应用领域。(2)通过对各种金属离子筛选发现N-CDs对Cr6+具有较高的灵敏度,Cr6+浓度在0~100 μM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F0/F=0.01472C+0.9942(R2=0.9922),检测限为0.25 lμM,可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的离子检测,该猝灭机理主要是通过内滤波效应和静态荧光猝灭过程。(3)细胞行为学结果表明,N-CDs摄入胞内具有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对于不同细胞类型摄取途径不同,针对RAW264.7细胞主要通过吞噬作用和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对于4T1细胞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巨胞饮过程,细胞摄入N-CDs后主要分布于溶酶体内,少量分布于线粒体中,几乎不进入细胞核中,且细胞内化的N-CDs可通过胞吐作用或溶酶体降解进而排出。结论:在这项研究中,成功制备了以碱溶性茯苓多糖为原料的N-CDs,具有水溶性好、粒径小、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N-CDs对金属离子Cr6+具有专属性,可作为荧光探针通过内滤波效应及静态淬灭机制实现对Cr6+的检测,并应用于环境实体水样检测;此外因其优异的荧光特性和低细胞毒性可用于细胞内稳定成像,通过对其生物学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发现不同细胞系摄取N-CDs的摄取速率、途径和外排速率各不相同,具有溶酶体靶向性,证明本实验所制备的N-CDs在生物成像和生物标记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杨心萍[5](2020)在《腺苷诱变育种及发酵过程优化控制》文中研究表明腺苷是天然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内源性嘌呤核苷,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腺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RNA降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腺苷,具有生产成本低、产率高、对环境无公害等优点。本研究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腺苷。首先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与5-溴尿嘧啶(5-BU)对B.subtilis B-0进行复合诱变,通过6轮诱变后筛选得到腺苷高产菌株B.subtilis B-6,然后通过对比不同小试反应器,得出挡板摇瓶更适合腺苷的发酵生产,并通过挡板摇瓶对腺苷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挡板摇瓶,建立腺苷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1)腺苷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采用ARTP与5-BU对B.subtilis B-0进行复合诱变,通过磺胺胍(SG)抗性初筛、48孔板定量复筛的培养方法快速选育腺苷高产菌株。结果显示,48孔板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存在边缘孔效应,用2mL无菌水填充可消除边缘孔效应。通过6轮复合诱变和筛选,最终获得一株较出发菌株腺苷产量提升35%的遗传稳定的突变株B.subtilis B-6。ARTP与5-BU复合诱变结合48孔板快速选育,显着提高腺苷高产菌株选育效率与选育的准确率,也为其他核苷类菌株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2)腺苷发酵小试反应器比较及发酵条件的研究。以B.subtilis B-6为发酵出发菌株,确定腺苷发酵最适小试反应器,并考察小试反应器中的转速、接种种龄、接种量以及发酵液的初始pH对B.subtilis B-6发酵生产腺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挡板摇瓶具有更好的溶氧性能,更适合菌株B.subtilis B-6发酵生产腺苷;挡板摇瓶中腺苷发酵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8%、接种种龄12 h以及发酵液的初始pH为7.5、转速为200~240 r/min。在此最适条件下,腺苷产量可达到15.37 g/L,比优化前的提高15.61%,较普通摇瓶发酵产量提高35.65%。(3)枯草芽孢杆菌生产腺苷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运用挡板摇瓶对菌株B.subtilis B-6进行发酵,每个6-8h取样分析,并基于Logistic模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应用1stOpt软件对模型参数求解,建立包括细胞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际发酵过程中的实验值拟合良好,能较准确反映腺苷发酵动力学过程,成功建立的3个发酵动力学的数学模型为: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产物合成动力学模型:P(t)=0.603X(t)+0.294+0.0091n(0.928+0.072e0.157t)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S(t)=86.542-4.779X(t)-0.4751n(0.928+0.072e(0.157t)
马占川[6](2020)在《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在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多种免疫细胞和肠道菌群相互影响共同导致肠炎进展。其中,由于Th17细胞在肠炎中的关键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们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通过分泌 Ⅰ 型精氨酸酶(arginase-1,Arg-1)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进展。但是在炎症性肠炎中,MDSC与Th17细胞的关系仍不明确,阻碍了肠炎治疗的研究。此外,橡黄素在肠炎治疗中的表现出一定功效,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髓系细胞Arg-1敲除(ArgmyeKO)小鼠构建肠炎模型,研究MDSC对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究橡黄素在肠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炎症性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3.5%葡聚糖硫酸钠喂养ArgmyeKO小鼠或野生型小鼠8~12天得到肠炎小鼠。从喂养之日起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对粪便硬度,粪便潜血水平进行评分,直至小鼠死亡,测量结直肠长度。以时间为横坐标评分为纵坐标绘制肠炎小鼠疾病得分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存活率为纵坐标绘制肠炎小鼠生存曲线,对比两组肠炎小鼠结直肠长度,借此评估肠炎状态下Arg-1对小鼠的影响。(2)流式分选纯化肠炎小鼠脾脏MDSC,与带有CFSE标记的CD3、CD28刺激的小鼠T细胞共培养3天,流式检测评估Arg-1敲除对MDSC功能的影响。(3)在肠炎发病前后收集小鼠外周血,脾脏细胞以及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检测MDSC、Th17细胞、Treg细胞以及γδT细胞的比例。取肠炎小鼠结直肠做HE染色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状态和肠粘膜屏障受损情况。(4)流式检测肠炎小鼠MDSC Arg-1的分泌,检测Th17细胞IL-17A、IL-17F以及IL-22的分泌;荧光定量PCR检测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中ACTI、IL-22、IL-23、OCLN、COX-2 的表达。(5)流式分选纯化野生型小鼠脾脏MDSC,转输给ArgmyeKO小鼠,记录小鼠体重,粪便硬度,便血程度,结直肠长度。流式检测转输MDSC后肠炎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IL-17A、IL-17F的表达水平。(6)在第0,3,5,7天给肠炎小鼠腹腔注射橡黄素,橡黄素用量按0.5 μM/g体重计算。记录小鼠体重,粪便硬度,便血程度,结直肠长度。流式检测肠炎小鼠外周血,脾脏以及肠道固有层中MDSC 比例以及Arg-1和pSTAT3的水平,分选脾脏MDSC荧光定量PCR检测ESRI、ESR2的水平,检测小鼠脾脏和外周血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和γδT细胞IL-17A、IL-17F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中ACT1、IL-22、IL-23、OCLN、COX-2 的表达。研究结果:(1)肠炎期间Argmye KO小鼠体重下降明显,便血严重,肠组织中大量免疫细胞浸润,死亡率高于WT组小鼠。(2)肠炎期间ArgmyeKO小鼠结直肠组织IL-17A表达水平低于WT组小鼠;IL-17F表达水平高于WT组小鼠。ArgmyeKO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中Th17细胞IL-17A的分泌量低于WT组小鼠,而IL-17F表达量则高于WT组小鼠。(3)肠炎期间ArgmyeKO小鼠肠组织和外周血中MDSC L比例低于WT组小鼠;其中M-MDSC 比例显着低于WT组,G-MDSC 比例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脾脏MDSC 比例在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此外,ArgmyeKO小鼠MDSC三个抑制分子Arg-1,iNOS,IDO表达水平低于WT组小鼠。ArgmyeKO小鼠结直肠中ACT1和COX-2表达量高于WT组小鼠;IL-22,IL-23,OCLN表达量在ArgmyeKO小鼠结直肠中更低。(4)转输WT来源的MDSC后,ArgmyeKCO小鼠便血减轻,体重流失程度减轻,结直肠比对照组小鼠更长。流式结果显示转输MDSC后,ArgmyeKO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分泌更多的IL-17A;而IL-17F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5)给予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疾病评分降低,体重降低程度减轻,结直肠长度比对照组小鼠更长。流式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肠组织中MDSC 比例明显升高。MDSC表面雌激素受体表达量上升,胞内pSTAT3水平提高,MDSC分泌更多Arg-1。(6)给予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IL-17A、IL-17F表达量升高。流式结果显示派氏集合淋巴结,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和γδ T细胞分泌更多IL-17A;而IL-17F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小鼠。治疗组小鼠结直肠中ACT1,IL-22,IL-23和OCLN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小鼠;COX-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本研究发现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激活MDSC中ESR/STAT3信号通路可以上调MDSC Arg-1的分泌水平。经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体内MDSC 比例显着升高并分泌大量Arg-1。Arg-1提高Th17细胞IL-17A的表达同时抑制IL-17F的水平,促进肠粘膜修复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肠炎。我们的数据强调了 MDSC来源的Arg-1在小鼠肠炎中对Th17细胞IL-17A和IL-17F的调节作用,揭示了橡黄素缓解肠炎发病的机制,并为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晓楠[7](2020)在《耐辐射异常球菌黄嘌呤脱氢酶基因在氧化胁迫反应中的作用》文中指出黄嘌呤脱氢酶是嘌呤分解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具有催化(次)黄嘌呤生成尿酸以及降解醛类化合物的作用,与氮同化、激素代谢、衰老及活性氧产生等过程相关。目前该酶及其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动植物上,而有关微生物黄嘌呤脱氢酶编码基因(xdhABC)的功能,特别是在生物氧化胁迫反应中功能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以耐辐射异常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xdhA突变株构建、转录表达分析和分子互作等工作,研究该菌黄嘌呤脱氢酶编码基因xdhA的功能,探讨黄嘌呤脱氢酶基因在氧化胁迫反应中的作用。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xdhABC基因位于同一操纵子。同源比较表明,XdhA蛋白与天蓝色链霉菌黄嘌呤脱氢酶蛋白铁硫结合亚基具有71%的相似性(58%Identities),xdhA基因与xdhB、xdhC基因共同编码功能性黄嘌呤脱氢酶。共转录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xdhA、xdhB、xdhC为一个共转录单元。2.为确定xdhABC基因产物具有黄嘌呤脱氢酶特性,本研究构建了xdhA缺失突变株((35)xdhA)。发现xdhA缺失并不影响菌株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腺嘌呤或甲醛毒性实验表明xdhA缺失导致菌株对外源性嘌呤和甲醛敏感。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35)xdhA中xdhABC均不表达,且在含完整xdhA基因的回补株中,xdhB、xdhC基因也不能表达;而包含完整xdhABC基因序列的回补株,能完全恢复突变株的表型。上述结果表明,xdhA突变造成黄嘌呤脱氢酶编码基因xdhABC均不表达,其产物丧失功能。3.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xdhABC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发现,xdhA可能是氧化胁迫诱导ncRNA OsiR的靶标基因。osiR缺失导致菌株氧化胁迫耐受能力下降,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降低。MST实验结果证实OsiR与xdhA mRNA间存在相互作用;半衰期测定结果显示,osiR突变明显降低了xdhA mRNA半衰期,表明OsiR通过与xdhA mRNA的配对结合,增强xdhA mRNA的稳定性。4.在H2O2冲击条件下,xdhA表达量最高上调约8倍,说明xdhA的表达受氧化胁迫诱导;xdhA突变株对过氧化氢胁迫的耐受能力降低,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弱,回补菌株cmxdhABC能恢复相关表型。同时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尿酸能恢复xdhA突变株对过氧化氢胁迫的耐受能力。推测耐辐射异常球菌黄嘌呤脱氢酶催化嘌呤分解产生尿酸来参与氧化胁迫反应。综上所述,OsiR增强xdhA mRNA的稳定性及黄嘌呤脱氢酶酶活,进而通过催化嘌呤代谢产生的抗氧化剂—尿酸,提高氧化胁迫抗性。这可能是耐辐射异常球菌中氧化胁迫反应的途径之一。
付芸[8](2020)在《含嘌呤(硫)醚取代查尔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病毒活性》文中认为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病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植物病害,常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球每年因TMV造成的损失高达上亿元。目前,在田间能够绝对控制该病毒的药剂相对匮乏。其中,宁南霉素和病毒唑作为两种常用的抗病毒剂,其自身存在一些缺点,如宁南霉素的田间防治成本高,病毒唑具有药害。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效和低风险的抗病毒药剂。查尔酮和嘌呤作为两类天然源化合物,因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及结构易于衍生等特点,为研究者提供了药物研发的灵感与思路。基于此,为了发现高活性的查尔酮类抗病毒化合物,本工作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嘌呤(硫)醚取代查尔酮类衍生物,并对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进行了测试。同时,通过相关的生物学手段探究了化合物的初步抗病毒作用机制,现将本工作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在基于前期的研究结果,以查尔酮为基本骨架,通过引入嘌呤(硫)醚单元,或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在丙-2-烯-1-酮的双键部分引入丙二酸二乙酯及硝基甲烷等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30个含嘌呤(硫)醚取代的查尔酮类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及高分辨质谱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采用传统的半叶枯斑法对合成化合物的活体抗TMV活性进行了测定,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TMV活性。其中,化合物5d、5f、5h、8a、8b、8c和8f对TMV表现出优异的钝化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89.5%、80.9%、84.0%、81.7%、82.7%、87.4%和83.2%,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69.8%)。进一步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d、8c和8f的EC50值分别为65.8、69.2和64.1μg/mL,活性明显优于病毒唑(154.3μg/mL)。3、为了探究优异抗TMV钝化活性化合物的初步作用机制,我们采用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技术测定了钝化活性较优的化合物5d、8c和8f与TMV外壳蛋白(CP)的结合力,并以钝化活性中等和较差的化合物5g(EC50=190.2μg/mL)和5k(EC50=591.1μg/mL)为参比。结果表明,化合物5d、8c和8f与TMV CP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Kd(解离常数)分别为13.4、15.6和14.4μM;化合物5g和5k与TMV CP具有中等和较弱的结合作用,Kd值分别为33.2和215.1μM(病毒唑:Kd=119.8μM)。该结果与化合物的钝化活性趋势一致。4、为了进一步探究化合物与T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的结合模式,我们选择了具有优异、中等和较差抗TMV钝化活性的目标化合物5d、8c、8f、5g和5k与TMV CP进行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钝化活性较优的化合物5d、8c和8f与TMV CP的氨基酸残基分别形成了5个氢键(C=O---TYR139,2.38(?);C=OASN---73,2.21(?);C=O---GLN257,3.08(?);NH---TRP217,1.39(?)和NH---ASP219,2.34(?)),1个氢键(NH---ASN73,2.70(?))和3个氢键(C=O---GLY137,2.48(?);C=O---GLN257,2.95(?);C=O---ASN73,2.27(?));钝化活性中等的化合物5g(NH---ARG134,2.58(?);NH---TRP217,1.88(?))和较差的化合物5k(NH---SER147,3.06(?);NH---ARG261,2.46(?))与TMV CP的氨基酸残基形成了2个氢键。对照药剂病毒唑与TMV CP的氨基酸残基形成了三个氢键(GLU222,4.54(?);ASP219,3.93(?);ASP266 5.50(?))。此外,化合物5d、8f、8c、5g、5k及病毒唑均与TMV CP的氨基酸残基LYS253形成了Pi-Alkyl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与TMV CP之间的结合作用可能影响了化合物对TMV的钝化能力,化合物与TMV CP的结合模式取决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5、我们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化合物处理TMV后的病毒粒子形貌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化合物5d能够破坏TMV粒子的完整性,使病毒粒子发生更为严重的断裂和破损,而这种变化可能削弱了病毒的浸染能力。综述所述,本论文合成了30个新型的嘌呤(硫)醚取代的查尔酮类化合物,结构经过了NMR和HRMS的表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d、8c和8f对TMV具有良好的钝化活性,EC50值分别为65.8、69.2和64.1μg/mL,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154.3μg/mL);通过MST、分子对接及电镜观察探究了活性化合物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初步揭示了化合物5d、8c和8f的抗病毒活性可能取决于化合物与TMV CP较强的结合作用。
马昊[9](2020)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光谱作为一种超灵敏的检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其中,生物标志物检测及疾病早期诊断是SERS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建立基于SERS技术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利用SERS高灵敏度,指纹信息丰富的优点,结合生物学方法,成功地建立了几种基于SERS技术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蛋白鉴定和蛋白间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主要成果归纳如下:1.异质体分辨糖蛋白检测方法研究甲胎蛋白(AFP)是一种重要的癌症标志物,也是一种糖蛋白。它的异质体(AFP-L3)的过度表达与肝癌息息相关。因此,许多医院已经将AFP-L3占AFP总量的比值(AFP-L3%)作为一个新的肝癌诊断指标。在这一章,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拉曼位移与强度变化,用于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概念,发展了一种可以读出AFP-L3%的SERS免疫芯片。在第一步中,应用银基底上甲胎蛋白抗原抗体作用诱导的对巯基苯甲酸的谱峰位移定量甲胎蛋白总量。引入5,5’-二硫代双(琥珀酰亚氨基-2-硝基苯甲酸)(DSNB)与AFP-L3抗体结合的抗体金在芯片上进行三明治免疫反应。我们发现了一个DSNB的特征谱带强度与AFP-L3的浓度呈现线性关系。因此,AFP-L3%可以通过AFP和AFP-L3的浓度计算出来。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结合了AFP-L3%和SERS谱峰位移,且表现出了出色的重现性、准确性、而且简化了传统检测AFP-L3%的步骤。应用这种方法检测肝癌病人血清证明了它在肝癌早期诊断的巨大应用潜力。2.血清中免抗体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本章首先对于一个新型拉曼探针分子-苝四甲酸(PTCA)进行系统研究,探究了该分子在不同基底上的SERS谱图。进一步地,我们发现该分子存在明显地激发依赖性,展现出反常的SERS谱图,这种现象归因于该分子与基底不同地电荷转移。令人惊奇地,连接了蛋白的PTCA分子的SERS谱图与蛋白种类直接相关,表现出不同程度地拉曼位移和强度变化,甚至具有相同结构地同源蛋白也可以通过层序分析进行分辨。随后,证明了其作为一种肝癌早期诊断方法的可行性。这些结果表明PTCA分子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SERS探针,有潜力在癌症诊断中用于快速、准确、直接地癌症标志物分辨。3.基于拉曼位移的羰基化蛋白检测方法研究在前两章的工作中,已经展现了基于频率移动的SERS方法在生物分析化学和生物医药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基础的、重要的决定拉曼位移的因素还尚未探索清楚。因此,在本章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溶剂效应、抗原、抗体对基于SERS免疫方法的影响。结合了电荷转移(CT)、斯塔克效应(Stark effec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提出并详细讨论了免疫反应诱导拉曼位移的机理。并以此优化实验条件,成功地首次应用到与多种疾病相关的羰基化蛋白的检测。本章的研究为设计基于SERS谱峰位移免疫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该类方法在临床诊断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4.多聚组氨酸标记蛋白的检测方法研究尽管SERS技术早已在蛋白分辨和定量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是由于蛋白在SERS基底上的随机吸附,使得非标记方法获得一个高重现性的SERS谱图始终是个难题。在本章工作中,我们在保证蛋白的活性和强拉曼信号的同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空间分子。该类分子被广泛地用于捕获通过镍与咪唑的配位作用而富集的多聚组氨酸标记蛋白。这种可控固定使得光谱重现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地,通过探索两种组氨酸标记的蛋白模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线粒体细胞色素c还原酶C末端(Erv1C)和甲胎蛋白,与他们的配体:细胞色素c(Cyt c)和反式维甲酸(ATRA)的相互作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控制蛋白的固定方式,使得SERS光谱探索蛋白功能成为可能。作为一种概念验证研究,这种方法将在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理解蛋白结构、药物设计等领域发挥作用。
李昊[10](2020)在《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一种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癌症。在患有乳腺癌的妇女中,乳腺癌占30%,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增加。在4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中,乳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具有潜在的侵袭性和复杂的生物学特征[1]。在人类癌症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DNA甲基化的异常,其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为最主要的调控DNA甲基化的催化酶[2]。DNMT1的异常表达影响包括基因表达与沉默,细胞周期控制,生长因子或受体信号传导等许多生物学途径[3]。研究表明,DNMT1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在乳腺癌患者中呈现高表达[4]。因此,在乳腺癌的治疗中,靶向DNMT1药物可能是一个有前景的治疗途径。6-TG是一种DNMT1的抑制剂,能够有效治疗白血病,人们还发现它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5],但对乳腺癌的治疗研究甚少,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抗肿瘤机制尚不明确。此外,ce RNA作为一种新的调控机制,通过竞争性抑制mi RNA表达来调控基因表达,在人类癌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由于乳腺癌分型复杂,需要对乳腺癌中ce RNA的调控机制进行更多的研究,为发现更有效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研究以6-TG作为一种抑制DNMT1活性的潜在候选药物处理MCF-7乳腺癌细胞,在细胞水平上探究其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RNA-seq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系统研究了其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抗肿瘤机制。最后,基于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阐明了MCF-7细胞中的ce RNA调控机制,并筛选了相应的潜在生物学靶标。
二、Co(phen)_3~(3+)与6-巯基嘌呤及DNA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phen)_3~(3+)与6-巯基嘌呤及DNA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骨肉瘤概述 |
2.2 骨肉瘤的治疗 |
2.2.1 化疗 |
2.2.2 手术治疗 |
2.2.3 放疗 |
2.2.4 免疫治疗 |
2.2.5 分子靶向治疗 |
2.2.6 其他治疗 |
2.2.7 骨肉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2.3 抗肿瘤纳米药物 |
2.3.1 纳米药物概述 |
2.3.2 用于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常见纳米药物载体 |
2.3.3 纳米药物体内输送所面临的多重关键挑战 |
2.3.4 CAPIR级联 |
2.4 氯喹的抗肿瘤机制研究 |
2.4.1 自噬抑制作用 |
2.4.2 肿瘤血管正常化作用 |
2.4.3 降低纳米药物的肝脏清除作用 |
2.4.4 其他抗肿瘤机制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3.1.2 主要仪器与器材 |
3.2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制备与表征 |
3.2.1 聚乙二醇单甲醚端氨基化 |
3.2.2 NCA的合成与纯化 |
3.2.3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合成 |
3.2.4 基本表征 |
3.2.5 NGs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分析 |
3.3 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3.3.1 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的制备 |
3.3.2 NGs/Dox的基本表征 |
3.4 NGs/Dox的体外释放 |
3.4.1 体外阿霉素累积释放曲线 |
3.4.2 细胞内的释放过程 |
3.5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效果评价 |
3.5.1 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 |
3.5.2 氯喹的体外细胞毒性 |
3.5.3 氯喹联合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3.6 氯喹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 |
3.6.1 氯喹对于肿瘤细胞摄取NGs/Dox的作用 |
3.6.2 NGs/Dox的溶酶体逃逸 |
3.6.3 氯喹自噬抑制作用的表征 |
3.7 NGs/Dox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测定 |
3.8 骨肉瘤荷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3.8.1 K7M2 皮下肿瘤模型 |
3.8.2 143B原位瘤模型 |
3.9 NGs/Dox的组织分布 |
3.10 氯喹协同NGs/Dox的抑瘤效果评价及体内生物安全性分析 |
3.10.1 血清学检测 |
3.10.2 组织病理学 |
3.10.3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3.11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表征 |
4.2 NGs的稳定性、还原响应性和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4.3 NGs/Dox的基本表征 |
4.4 NGs/Dox的体外阿霉素释放 |
4.5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4.5.1 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 |
4.5.2 氯喹的体外细胞毒性 |
4.5.3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4.6 氯喹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 |
4.6.1 NGs/Dox的肿瘤细胞摄取 |
4.6.2 NGs/Dox的溶酶体逃逸 |
4.6.3 氯喹的自噬抑制作用 |
4.7 NGs/Dox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测定 |
4.8 NGs/Dox的组织分布 |
4.9 氯喹协同NGs/Dox抗骨肉瘤的效果评价 |
4.10 氯喹协同NGs/Dox的体内生物安全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mPEG_(113)-P(Phe_(10)-co-Cys_5)的制备 |
5.2 mPEG_(113)-P(Phe_(10)-co-Cys_5)的表征 |
5.2.1 NGs的稳定性 |
5.2.2 NGs的还原响应性 |
5.2.3 NGs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
5.3 体外阿霉素的包装、释放与细胞摄取 |
5.3.1 体外阿霉素的包装 |
5.3.2 NGs/Dox的体外阿霉素释放与细胞摄取 |
5.4 NGs/Dox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
5.5 氯喹协同NGs/Dox对骨肉瘤的抑制作用 |
5.6 氯喹协同NGs/Dox抗骨肉瘤的减毒效果和体内安全性 |
5.7 氯喹的抗骨肉瘤机制研究 |
第6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肺结节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探讨 |
2 病因 |
3 病机 |
4 中医药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肺结节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
4 诊断 |
5 治疗 |
6 动物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研究意义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三焦理论演变 |
1 三焦形质的演变 |
2 三焦功能的演变 |
3 三焦辨证 |
4 小结 |
研究二 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 |
1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形质 |
2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生理功能 |
3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病因病机 |
4 治疗原则 |
5 小结 |
研究三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 |
1 从三焦理论认识肺结节病基本病机 |
2 姜良铎教授论治肺结节病 |
3 通化方的由来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肺结节病相关基因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二 通化方有效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三 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及PPI网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四 靶点基因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纳入研究资料提取表 |
病例报告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抗菌活性成分在不同基质中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磁性纳米材料结合HPLC-MS/MS检测不同基质中多种抗菌活性成分 |
第一节 基于聚吡咯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1 种抗菌活性成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三聚氯氰和咪唑修饰的树枝状磁性纳米材料同时测定婴幼儿食用果蔬泥中5 种季铵类抗菌活性成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Plackett Burman和 Box Behnken设计优化Qu ECh ERS技术用于检测沉积物中的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抗菌活性成分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 |
第一节 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4-氯-3-甲基苯酚(PCMC)对成年斑马鱼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苄索氯铵(BEC)对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的毒性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离子检测和细胞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评价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试药 |
1.3 细胞 |
2 方法与结果 |
2.1 N-CDS的制备 |
2.2 N-CDs制备条件的优化 |
2.3 N-CDs的表征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茯苓多糖衍生碳点作为荧光探针用于Cr~(6+)检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N-CDS检测Cr~(6+)实验 |
2.2 N-CDs检测Cr~(6+)的特异性考察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细胞动力学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细胞实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N-CDs细胞内成像 |
2.2 N-CDS的细胞摄取动力学检测 |
2.3 N-CDs的细胞摄取途径 |
2.4 N-CDs的细胞内分布 |
2.5 N-CDs的细胞外排作用 |
3 本章小结 |
全文讨论与总结 |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衍生碳点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腺苷诱变育种及发酵过程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腺苷的简介 |
1.2 腺苷的功能及应用 |
1.3 腺苷的生产方法 |
1.3.1 化学合成法 |
1.3.2 生物合成法 |
1.4 腺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
1.5 腺苷生产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6 腺苷的发酵生产 |
1.6.1 腺苷发酵过程优化 |
1.6.2 腺苷发酵动力学研究进展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腺苷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药品与器材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发酵液中腺苷含量的测定 |
2.3.2 ARTP与5-BU复合诱变处理 |
2.3.3 突变株复筛 |
2.3.4 复筛方法验证 |
2.3.5 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考察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腺苷标准曲线的建立 |
2.4.2 出发菌株的复壮 |
2.4.3 SG抗性平板浓度的确定 |
2.4.4 致死率的测定 |
2.4.5 突变株的复筛 |
2.4.6 突变株的诱变选育 |
2.4.7 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考察 |
2.5 小结 |
第三章 腺苷发酵小试反应器比较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药品与器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腺苷含量的测定 |
3.3.2 生物量的测定 |
3.3.3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3.3.4 氧传递系数的测定 |
3.3.5 培养方法 |
3.3.6 发酵过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
3.4.2 不同摇瓶中腺苷发酵曲线及动力学参数分析 |
3.4.3 不同发酵条件下的kLa测定值 |
3.4.4 不同接种量对腺苷发酵的影响 |
3.4.5 不同接种种龄对腺苷发酵的影响 |
2.4.6 不同初始pH值对腺苷发酵的影响 |
3.4.7 不同kLa值对腺苷发酵过程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枯草芽孢杆菌生产腺苷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培养基 |
4.2.3 实验药品与器材 |
4.3 实验方法 |
4.3.1 腺苷含量的测定 |
4.3.2 生物量的测定 |
4.3.3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
4.3.4 培养方法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腺苷发酵过程代谢变化 |
4.4.2 腺苷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3 模型参数求解与拟合分析 |
4.4.4 模型的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炎症性肠炎 |
1.2.1 炎症性肠炎概述 |
1.2.2 炎症性肠炎的机制 |
1.2 Th17细胞 |
1.2.1 Th17细胞概述 |
1.2.2 Th17细胞的起源和发育 |
1.2.3 Th17细胞的可塑性 |
1.2.4 Th17细胞在IBD中的功能 |
1.3 调节性免疫细胞概述 |
1.3.1 调节性T细胞 |
1.3.2 调节性B细胞 |
1.3.3 调节性红细胞 |
1.3.4 调节性的髓系细胞 |
1.4 MDSC与自身免疫病 |
1.4.1 MDSC的起源 |
1.4.2 MDSC的功能 |
1.4.3 MDSC扩增的调控机制 |
1.4.4 MDSC功能的调控机制 |
1.4.5 MDSC与自身免疫病 |
1.4.6 MDSC在炎症性肠炎中的作用 |
1.5 自身免疫病中MDSC与Th17细胞的关系 |
1.6 炎症性肠病中MDSC和Th17细胞的展望 |
第2章 肠炎小鼠中MDSC影响Th17细胞IL-17A和IL-17F的表达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2.3.2 炎症性肠炎小鼠模型的构建 |
2.3.3 肠炎分级评分标准 |
2.3.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2.3.5 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2.3.6 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7 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8 结直肠固有层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9 体外刺激PBMC实验 |
2.3.10 细胞表面染色 |
2.3.11 细胞内染色 |
2.3.12 抑制实验 |
2.3.13 抑制实验检测 |
2.3.14 荧光定量PCR |
2.3.15 转输实验 |
2.3.16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肠炎条件下Arg~(myeKO)小鼠Th17细胞IL-17A表达降低,IL-17F表达升高 |
2.4.2 肠炎条件下Arg~(myKO)小鼠MDSC比例下降 |
2.4.3 肠炎条件下Arg~(myeKO)小鼠肠组织中保护性因子表达下调 |
2.4.4 转输WT小鼠来源的MDSC缓解Arg~(myeKO)小鼠肠炎 |
2.5 实验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橡黄素通过ESR/STAT3通路促进MDSC存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数据库 |
3.2.2 软件 |
3.2.3 仪器设备 |
3.2.4 试剂耗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3.3.2 体外实验橡黄素处理髓系细胞 |
3.3.3 橡黄素治疗肠炎小鼠 |
3.3.4 肠炎分级评分标准 |
3.3.5 橡黄素互作基因的预测 |
3.3.6 基因富集和通路分析 |
3.3.7 小鼠骨髓细胞的分离 |
3.3.8 荷瘤小鼠脾脏细胞的分离 |
3.3.9 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3.3.10 细胞表面染色 |
3.3.11 细胞内染色 |
3.3.12 荧光定量PCR |
3.3.13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MDSC雌激素受体的激活通过STAT3通路上调Arg-1的分泌 |
3.4.2 扩增的MDSC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炎 |
3.5 实验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在肠炎小鼠中橡黄素通过MDSC产生的Arg-1调节Th17细胞因子分泌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4.3.2 橡黄素治疗实验 |
4.3.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4.3.4 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4.3.5 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6 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7 结直肠固有层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8 体外刺激PBMC实验 |
4.3.9 细胞表面染色 |
4.3.10 细胞内染色 |
4.3.11 荧光定量PCR |
4.3.12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橡黄素通过上调ESR/pSTAT3促进MDSC促进Arg-1分泌 |
4.4.2 MDSC分泌的Arg-1促进Th17细胞IL-17A的表达,抑制IL-17F的水平 |
4.4.3 MDSC来源的Arg-1促进小鼠肠组织中保护性因子表达下调 |
4.5 实验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耐辐射异常球菌黄嘌呤脱氢酶基因在氧化胁迫反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钼酶基本概述 |
1.1.1 钼辅因子 |
1.1.2 钼酶的分类 |
1.1.3 黄嘌呤脱氢酶的基本概述 |
1.1.4 黄嘌呤脱氢酶序列分析与结构特征 |
1.1.5 黄嘌呤脱氢酶催化反应机制 |
1.1.6 黄嘌呤脱氢酶的生理功能 |
1.1.7 黄嘌呤脱氢酶的应用 |
1.2 细菌非编码RNA的基本概述 |
1.2.1 细菌ncRNAs的结构特征 |
1.2.2 ncRNAs的筛选和鉴定 |
1.2.3 ncRNAs的靶标基因预测 |
1.2.4 ncRNAs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 |
1.2.5 ncRNAs的功能 |
1.3 耐辐射异常球菌氧化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
1.3.1 耐辐射微生物研究进展 |
1.3.2 耐辐射异常球菌极端抗性研究 |
1.4 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1.4.1 立题依据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耐辐射异常球菌黄嘌呤脱氢酶基因功能鉴定 |
2.1 材料 |
2.1.1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
2.1.2 试剂 |
2.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融合PCR |
2.2.2 目的片段回收及纯化 |
2.2.3 酶切及连接反应 |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2.2.5 细菌质粒提取 |
2.2.6 耐辐射异常球菌感受态制备及DNA片段线性转化 |
2.2.7 黄嘌呤脱氢酶蛋白表达纯化及酶活检测 |
2.2.8 腺嘌呤及甲醛毒性检测 |
2.3 结果及分析 |
2.3.1 xdhA与 xdhB、xdhC组成一个操纵子 |
2.3.2 xdhA缺失突变株构建 |
2.3.3 xdhABC回补株、过表达株的构建 |
2.3.4 腺嘌呤及甲醛对xdhA基因缺失突变株生长的影响 |
2.3.5 黄嘌呤脱氢酶蛋白表达纯化及酶活检测 |
2.4 讨论 |
第三章 OsiR在氧化胁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与靶标基因的互作 |
3.1 材料 |
3.1.1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
3.1.2 试剂 |
3.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3.2 方法 |
3.2.1 非编码RNA二级结构及靶标基因预测 |
3.2.2 过氧化氢冲击实验 |
3.2.3 细菌总RNA提取 |
3.2.4 cDNA的合成 |
3.2.5 荧光实时定量PCR |
3.2.6 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 |
3.2.7 微量热泳动实验 |
3.2.8 半衰期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OsiR参与氧化胁迫抗性调控的靶标基因预测 |
3.3.2 OsiR对氧化胁迫信号的响应 |
3.3.3 H_2O_2 胁迫对osiR突变株生长的影响 |
3.3.4 osiR突变对菌株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5 OsiR与 xdhA mRNA作用位点分析 |
3.3.6 OsiR上 xdhA mRNA结合位点突变的osiR回补株构建 |
3.3.7 H_2O_2 胁迫对cmmut3 生存能力的影响 |
3.3.8 氧化胁迫条件下osiR缺失对osiR和 xdhA表达的影响 |
3.3.9 OsiR与 xdhA mRNA的互作 |
3.3.10 osiR缺失对xdhA mRNA稳定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xdhA在耐辐射异常球菌氧化胁迫调控中的作用 |
4.1 材料 |
4.1.1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
4.1.2 试剂 |
4.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4.2 方法 |
4.2.1 过氧化氢冲击实验(培养基中添加尿酸)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氧化胁迫条件下xdhA基因的表达情况 |
4.3.2 H_2O_2 胁迫对xdhA基因缺失菌株生长的影响 |
4.3.3 xdhA基因缺失对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4 xdhA基因缺失对氧化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5 H_2O_2 胁迫对培养基中添加尿酸的ΔxdhA菌株生长的影响 |
4.3.6 培养基中添加尿酸对ΔxdhA中氧化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含嘌呤(硫)醚取代查尔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病毒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查尔酮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1 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查尔酮衍生物 |
1.1.2 具有抑菌活性的查尔酮衍生物 |
1.1.3 具有杀虫活性的查尔酮衍生物 |
1.2 嘌呤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嘌呤类衍生物 |
1.2.2 具有其他农用活性的嘌呤类衍生物 |
1.3 文献小结 |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及研究内容 |
2.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2 设计思想 |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4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合成实验部分 |
3.1 仪器及试剂 |
3.2 中间体4-取代查尔酮类衍生物1的合成 |
3.3 中间体4-取代的(E)-1-(4-(2-溴乙氧基)苯基)-3-苯基丙-2-烯-1-酮2的合成 |
3.4 中间体6-巯基-9H-嘌呤3的合成 |
3.5 目标化合物4a-4f的合成 |
3.6 目标化合物5a-5l的合成 |
3.7 中间体9-取代-6-氯-9H-嘌呤6的合成 |
3.8 目标化合物7a-7f的合成 |
3.9 目标化合物8a-8f的合成 |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
4.1 目标化合物的活体抗TMV活性测试 |
4.2 试验材料 |
4.3 病毒的提取与纯化 |
4.4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
4.5 目标化合物的抗TMV治疗活性测试 |
4.6 目标化合物的抗TMV保护活性测试 |
4.7 目标化合物的抗TMV钝化活性测试 |
4.8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目标化合物抗TMV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 |
5.1 目标化合物与TMV CP相互作用的研究(MST) |
5.1.1 仪器与材料 |
5.1.2 常用溶液的配制 |
5.1.3 TMV CP的表达 |
5.1.4 TMV CP的纯化 |
5.1.5 TMV CP的鉴定 |
5.1.6 采用MST技术探究化合物5d、5g、5k、8c和8f与TMV CP的相互作用 |
5.1.7 小分子溶液的制备与解离常数(Kd)的测定 |
5.1.8 结果与分析 |
5.2 化合物与TMV CP结合模式的探究 |
5.2.1 实验步骤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化合物处理TMV后的病毒粒子形态 |
5.3.1 实验步骤 |
5.3.2 结果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果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9)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研究简介 |
1.1.1 生物标志物简介 |
1.1.2 蛋白质生物标记物 |
1.1.3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研究 |
1.1.3.1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分离 |
1.1.3.2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
1.1.4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功能研究 |
1.1.4.1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 |
1.1.4.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1.1.4.3 蛋白质芯片(protein microarray) |
1.1.4.4 分子动力学 (MD) |
1.1.5 待解决的问题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2.1 拉曼和共振拉曼散射 |
1.2.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2.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增强机理 |
1.2.3.1 电磁场增强机理 |
1.2.3.2 化学增强机理 |
1.2.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
1.2.4.1 监控催化反应 |
1.2.4.2 离子检测 |
1.2.4.3 原位检测 |
1.2.4.4 生物分析检测 |
1.3 基于SERS的蛋白质标志物检测研究现状 |
1.3.1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定量检测 |
1.3.2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功能研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异质体分辨糖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样品制备 |
2.2.2.1 免疫芯片的制备 |
2.2.2.2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 |
2.2.2.3 免疫分析过程 |
2.2.3 主要实验仪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免疫胶体金和蛋白芯片的制备与表征 |
2.3.2 AFP的定量检测 |
2.3.2.1 SERS定量检测 |
2.3.2.2 位移机理初探 |
2.3.3 AFP-L3 的定量检测 |
2.3.4 临床样本检测 |
2.4 结论 |
第3章 血清中免抗体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样品制备 |
3.2.2.1 Ag、Au溶胶的制备 |
3.2.2.2 自组装芯片的制备 |
3.2.2.3 Au/PTCA和Ag/PTCA/TiO_2的制备 |
3.2.2.4 PTCA活化 |
3.2.2.5 连接不同蛋白 |
3.2.2.6 血清样本测试 |
3.2.3 主要实验仪器 |
3.3 理论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TCA分子的振动分析 |
3.4.2 不同组装体的PTCA光谱分析 |
3.4.3 连接不同蛋白后的SERS光谱 |
3.4.4 谱峰变化机理研究 |
3.4.5 定性分析与诊断准确性评估 |
3.5 结论 |
第4章 基于拉曼位移的羰基化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
4.1 简介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过程 |
4.2.2.1 自组装芯片的制备 |
4.2.2.2 抗体捕捉芯片的制备 |
4.2.2.3 羰基化蛋白的制备 |
4.2.2.4 免疫过程 |
4.2.3 计算细节 |
4.2.4 实验仪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剂效应 |
4.3.2 斯塔克效应与电荷转移 |
4.3.3 抗原与抗体的影响 |
4.3.4 羰基化蛋白的检测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多聚组氨酸标记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
5.1 简介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过程 |
5.2.2.1 自组装基底的制备 |
5.2.2.2 Erv1C蛋白的提纯 |
5.2.2.3 空间分子的制备 |
5.2.2.4 肽链与蛋白的吸附 |
5.2.2.5 细胞色素C的催化 |
5.2.3 主要实验仪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空间分子的优化 |
5.3.2 组氨酸标签蛋白的吸附 |
5.3.3 DFT计算与峰归属 |
5.3.4 蛋白间电荷转移研究 |
5.3.5 蛋白与药物作用研究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DNMT1 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
1.1 DNA甲基化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1.2 DNMT1 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1.3 DNA甲基化相关药物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
1.4 DNMT1 抑制剂,6-硫鸟嘌呤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CERNA调控机制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 |
2.1 非编码RNA及 CERNA的调控机制 |
2.2 CERNA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 |
第2篇 实验研究 |
第1章 6-TG对 MCF-7 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1 材料试剂 |
1.1.1 细胞系 |
1.1.2 仪器 |
1.1.3 耗材 |
1.1.4 试剂 |
1.1.5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细胞培养 |
1.2.2细胞增殖实验 |
1.2.3克隆形成实验 |
1.2.4细胞凋亡实验 |
1.2.5 细胞周期检测 |
1.2.6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6 -TG对 MCF-7 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6 -TG对 MCF-7 乳腺癌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
1.3.36 -TG对 MCF-7 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3.46 -TG对 MCF-7 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6-TG抑制MCF-7 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 材料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耗材 |
2.1.3 试剂 |
2.1.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总RNA提取 |
2.2.3 RNA反转录成cDNA |
2.2.4 荧光定量PCR |
2.2.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6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2.7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
2.2.8 数据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2 6-TG处理后MCF-7乳腺癌细胞上调基因表达分析 |
2.3.3 6-TG处理后MCF-7乳腺癌细胞下调基因表达分析 |
2.3.4 6-TG在细胞凋亡通路中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
2.3.5 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外源性凋亡途径的影响 |
2.3.6 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DNMT1 表达的影响 |
2.3.7 6-TG处理后DNMT1和凋亡相关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的分析 |
2.3.8 6-TG处理后DNMT1和周期相关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的分析 |
2.3.9 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诱导凋亡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10 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周期关键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 |
2.3.11 细胞周期关键基因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6-TG的作用构建MCF-7 乳腺癌细胞LNCRNA相关的CERNA网络及分析 |
3.1 材料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耗材 |
3.1.3 试剂 |
3.1.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细胞增殖实验 |
3.2.3 总RNA提取 |
3.2.4 RNA反转录成cDNA |
3.2.4 荧光定量PCR |
3.2.5 miRNA反转呈miRNA cDNA |
3.2.6 miRNA cDNA的定量PCR |
3.2.7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8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
3.2.9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3.3.2 LncRNA表达差异分析 |
3.3.3 差异表达mRNA信号通路分析 |
3.3.4 LncRNA- miRNA与 mRNA-miRNA靶向关系预测 |
3.3.5 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构建 |
3.3.6 荧光定量PCR验证 |
3.3.7 生存曲线评估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Co(phen)_3~(3+)与6-巯基嘌呤及DNA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邱仁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满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抗菌活性成分在不同基质中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毒性研究[D]. 张梦妍. 河北医科大学, 2021
- [4]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离子检测和细胞动力学研究[D]. 黄倩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5]腺苷诱变育种及发酵过程优化控制[D]. 杨心萍.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6]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D]. 马占川. 吉林大学, 2020(08)
- [7]耐辐射异常球菌黄嘌呤脱氢酶基因在氧化胁迫反应中的作用[D]. 陈晓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8]含嘌呤(硫)醚取代查尔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病毒活性[D]. 付芸. 贵州大学, 2020(04)
- [9]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D]. 马昊. 吉林大学, 2020(08)
- [10]6-TG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昊.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