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政协常委会建议案迅速落实 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轲[1](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张艳青[2](2017)在《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沟通的学术研究尚属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但政治沟通的实践却与政治学本身一样历史悠久。正如1213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在英国命令他的宠臣们把盖有教皇之印的教宗谕令张贴在教堂的门上,告知英国国王约翰已经被逐出教会一样,现代政客们使用所有可以获得的媒体传递信息给公众。约翰国王被驱逐出教会的案例,即使时间久远,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个时代有好几股力量都在竞争获取民众的支持。天主教用最佳的方法在忠诚的信徒间传教布道,告诉当时英国社会大多数民众,他们的国王及王室已经不再被天主教认可:看好国王,国王将会下地狱。这个给英王约翰警告的形式,同样用在了另一个统治者身上,他就是法王菲利普·奥古斯都,因为法王对外侵略,所以对其进行制裁。这种沟通方式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之间是比较普遍的。这种沟通方式的核心是说服。信息接收者应该按照信息发送者要求的方式行事。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沟通实践,与上文提到的教皇与民众进行信息交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为了服务人民,后者是为了控制人民。两者都包含有政治沟通的五个要素:政治沟通的信息源、政治沟通的信息、政治沟通的管道、政治沟通的接收者和正负反馈。因此,研究这个课题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能力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体系,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为关键,甚为重要。除导论和结语之外,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作为理论分析部分,重点阐述政治沟通的理论。包括政治沟通理论的演变、政治沟通的要素和政治沟通的方法论。本部分对于政治沟通理论的演变一改以内容为区分的方法,提出从政治沟通理论的各代表性人物的视角梳理流变。例如,沃尔特·利普曼和《民意》:沟通领域的奠基之作;哈罗德·拉斯韦尔:宣传分析研究的拓荒者;保罗F.拉斯菲尔德:沟通直接效果研究的开创者;新一代沟通学者:媒体间接效果研究;罗伯特·恩特曼:框架理论的一流学者;洛杉矶圣莫妮卡:新社交沟通技术的发源地,等等。其次,本部分详细阐述了政治沟通的要素,包括信息发送者、政治信息、政治通道、信息接收者和正、负反馈。以及政治沟通的方法论。包括调查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方法、视听内容分析法、网络分析方法、试验与模拟法。这些为分析研究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基础。第二章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演变的实践。本部分按照“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初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77-2011)和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实践。文章分别从党内、党权、党政、党际和党群四个层面剖析每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沟通实践,为探究分析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发展的演变特点与基本经验奠定基础。第三章探究分析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发展的演变特点与基本经验。通过研究发现,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政治信息发布与接收者从不平等逐渐走向平等,二是政治信息从官方垄断性逐渐走向半垄断,三是政治信息管道城乡不平衡逐渐加大,四是政治沟通正负反馈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建国67年以来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基本经验总结如下:一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沟通要遵循党内法规、发扬党内民主,二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权沟通要尊重外生事实、发挥监督作用,三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政沟通要遵守各自边界、实现协同治理,四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际沟通要尊重彼此党格、发挥参政功能,五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要尊重利益诉求、提升回应质量。第四章以政治沟通理论为分析途径阐释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发展实践。首先阐释政治沟通理论的分析框架,涉及到的五个关键概念,如信息发送者、政治信息、政治通道、信息接收者和正、负反馈。构建出政治沟通的框架图。接下来以五小节的篇幅,运用政治沟通理论分析途径,以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阐释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真实案例,总结绩效,探究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第五章深入探讨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从党内、党权、党政、党际和党群分析现实中存在的诸问题。例如,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已经实现了程序上的党内民主。那么,实质上的党内民主的路还有很长要走。例如,怎样让普通党员也能真正地有序参与到党内选举、党内决策、党内管理、党内监督中来,使得民主集中制更好地发挥出来。党权政治沟通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在维持人大代表兼职制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议案质量。能不能想出一个优质、高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大多数为立法案。而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决定了其自身法律素养的不足,仅仅依靠恶补式的突击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毕竟隔行如隔山。我们的人大代表面临的时间问题和法律素养问题,可以看作当前党权双向政治沟通中遇到的最重要的课题。党政政治沟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真正的党政分开,实现党组的科学决策功能,实现政府的依法执行功能。具体来说,就是在各级政府与党组的关系处理中,如何真正做到“无形却有影”的领导?目前来说,实现党组在中国共产党党政政治沟通中“无形却有影”的领导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当前党际政治沟通面临新条件、新情况,例如,如何处理“大象”和“蚂蚁”的关系?同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政党?在大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香港那块土地上的政党与大陆地区的各民主党派的异同又为何?有无互相借鉴的地方?他们又是如何与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沟通的呢?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党群政治沟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形”不重“质”。联系群众只是“形”上得到了创新,“质”上并没有得到突破,相关官员依旧只是对国家政策和上级政府的交代,对群众的敷衍,并没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切实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二是服务型政府供给侧改革不到位,“供”、“需”不对称,回应机制未真正建立。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三个不适应”,即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体系的不适应、执政环境的不适应和与执政对象的不适应。第六章从执政党内部、执政党与政府、执政党与议会、执政党与在野党和执政党与民众的层面详细阐述了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主要是韩国、日本、台湾和新加坡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实践。同时,结合中跟共产党政治沟通实际,梳理了启示与体会。第七章试图提出优化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的原则与途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必须秉承四大原则:一是坚持党的根本领导,二是遵循党规国法轨道,三是服从人民根本利益,四是着眼利益的多样性。在这四大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优化中共政治沟通的途径,包括:党内沟通民主化、党权沟通科学化、党政沟通法制化、党际沟通平等化和党群沟通回应化。以便于服务党的决策,使之程序化、科学化、制度化。概况起来,就是以“五化”优化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途径,服务“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实现。文章认为,通过实现“五化”可以作为推进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质量提升的途径。所谓党内沟通民主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党内既要实现程序上的民主,又要实现实质上的民主。正如上问所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已经实现了程序上的党内民主。但是,党内政治沟通实质民主的路还有很长要走。怎么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改革:一是实现党的最高级别领导人的差额选举。二是抓好党的高级领导这个“关键少数”。三是实现党的中央层级会议地点的多样化。四是实现普通党员权利与义务的真正统一。只有让普通党员真正地有序参与到党内选举、党内决策、党内管理、党内监督中来,使得民主集中制更好地发挥出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的质量和水平就会实现真正地提高。所谓党权政治沟通科学化,是指如何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实现党权政治沟通科学化,关键是科学划分中国共产党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边界。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良性互动、科学互动。要实现党权政治沟通科学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改革:一是抓好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正职领导这个“关键少数”。二是创新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兼职与全职的百分比重。三是克服各级人大代表与党员领导干部身份重合比例太大。四是延长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沟通时间跨度。政治沟通的时间是政治沟通质量的保证因素之一。所谓党政政治沟通法制化是指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依规治党的法治原则,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政治沟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政治沟通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真正实现党政政治沟通的法制化。当前,要实现党政政治沟通科学化,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条例》的科学性、法制性保证了党政政治沟通的科学性、法制性。所谓党际政治沟通平等化是指中国共产党与8个民主党派、港澳地区政党进行政治沟通必须按照依法依规治党的思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设立支部、发展党员、开展活动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实现党际政治沟通科学化,需要从以下几各方面来推进改革:一是加快出台政党政治沟通的文件,为党际沟通平等化提供政策依据。二是鼓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走出去,为党际沟通平等化提供广阔空间。有助于实现境内不同政党的平等交流。我们要有信心,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可以实现这一战略目的。所谓党群沟通回应化是指党代表通过党的各级组织信访部门、或者更为现代化的网络、自媒体的方式,及时、准确、有效地回应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求,提升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已解决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体系的不适应、执政环境的不适应和与执政对象的不适应。要实现党群政治沟通科学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改革:一是鼓励全国各地开展党群政治沟通的实践,开展党群沟通回应化试点综合改革区。总结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上升到一般性,加以推广,提升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回应化。二是用供给侧原理指导党群政治沟通的实践,建立真正的党群沟通回应机制。用供给侧原理,从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出发,改善党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优质公共产品,改善公共产品供需不对称,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真目的,真正建立起回应机制。
郭一宁[3](2017)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政体机构中最具广泛代表性与包容性的协商形式,在人民内部多方面起到了意见沟通、信息传导、协同共振的枢纽作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顺利开展,关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社会实证法等方法展开分析。通过梳理民主的逻辑演变及其在中国的创新应用,科学界定了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内涵与特征,进而提出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与历史沿革的梳理,从国家、政党、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阐释了政协协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以革命性为特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协商民主、以权力性为特征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协商民主、以统战性为特征的统一战线组织的协商民主、以人民性为特征的政体机构中最具广泛代表性与包容性的协商民主。在理论层面,基于对政协协商的原则与内容框架的分析,阐释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功能。在实践层面,以人民政协协商形态为视角,提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两大协商形态之间的互动路径,即对话性协商与利益整合性协商的互动实现了利益诉求的双向传导;议政性协商与咨政建言性协商的互动推动了政治决策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统一;沟通性协商与合作治理性协商的互动优化了国家、政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特色优势,即独特的民主发展时空境遇及其政治认同优势、独特的组织结构及其政治参与优势、独特的协商形式及其实践运行优势、独特的协商使命及其价值诉求优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性的制约因素,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是影响其功能发挥的主要原因。论文以"协商主体、协商制度、协商形式"为分析框架,提出了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对策:协商主体能力方面,提升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协商制度方面,强化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领导机制,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程序,加强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与党委、政府的衔接;协商形式方面,完善现有的协商民主形式,积极推进人民政协介入基层协商民主,拓展网络协商形式。
向友国,田春刚[4](2015)在《国家治理与人民政协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和架构之一,为建国而产生,为建设而发展,为改革而重生。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彰显国家治理理念,积极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促进实现国家治理目标,推动健全国家治理体系,促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人民政协必须顺应国家治理需要,大力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贯穿现代化理念,健全现代化制度,构建现代化平台,提升现代化素质,努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刘振强[5](201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文中认为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对政治协商问题的研究,努力把握政治协商的发展规律,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需要不断开拓发展的实践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具体方法,试图从大历史的路径,世界的空间走向去了解、研究和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寻求完善与优化中国政治协商的途径,以达逐步把握中国政治协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之目的。本文由绪论和五大章组成,努力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系统、全面且完整。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界定本文研究中的两大基本范畴——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作较为系统的分析,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阐述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并展示研究大纲。第一章主要分析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是中国政治协商的基本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因子也对政治协商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政治协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的过程。清末的谘议局和资政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两党联席会议、国民参政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这些协商尝试都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有一定的历史影响。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之后,中国政治协商经历了初步发展、曲折发展、严重挫折、重新恢复、逐步完善等时期。第二章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台的。这份重要文件颁发后,中国政治协商进入坚持和完善、进一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协商活动逐渐经常化;政治协商主体建设逐步加强;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政治协商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第三章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经历了党的十六大以前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两大发展阶段。在这两大阶段,中共中央坚持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协商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学术界也积极展开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些新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了政治协商的理论宝库,推进了政治协商理论的创新。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政治协商面临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始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规划中国政治协商事业,不断促进了中国政治协商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给中国政治协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的中国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利益的分化与价值观念的变化,为政治协商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使政治协商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政治协商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政治协商法治化不足,政治协商主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政治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欠规范化都影响政治协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影响政治协商作用的发挥和政治协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探讨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协商的对策。本章是文章的结尾,提出完善和发展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为:从方式和制度上看,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从状态上看,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进行创新,认真研究和解决政治协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处理好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巩固发展有利因素,消除变革不利因素;从速度和战略上看,则必须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在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一种时间上渐进、空间上(规模上)可控的路径积极探求在改革和创新中逐步完善起来的途径。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协商的路径为:一是从改善执政党对政治协商的领导,发挥执政党的主导作用;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议政能力;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提高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水平;推进人民政协改革,构建并完善协商式民主的平台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二是从推进政治协商的法律化;明确政治协商的内容和方式;从制度上保证政治协商的程序化等方面逐步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三是从推进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夯实政治协商的思想理论基础;积极发展中国政党文化,提高执政党和参政党成员的政治素养;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提高人们对政治协商的价值认同等方面着手积极培育政治协商的合适的政治文化氛围,逐渐增加促进政治协商发展的深层次养料。
周珉[6](2008)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08年1月24日在政协江苏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文中研究指明各位委员:我受政协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五年工作的回顾和体会政协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任期的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全
陈修茂[7](2007)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厦门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第十届厦门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委员们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第十届政协工作回顾 十届市政协所经历的四年,是厦门加快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
尤光付[8](2006)在《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民主化、市场化,我国社会公共治理中为治理腐败、提高效能,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健全问题突出起来,党和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在此背景下,我国已有不少学者投入监督理论、制度、机制和实践的研究,并已有若干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发表,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无人对县政府行政监督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看,县政府行政监督体系是整个国家权力监督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县政府管理的地位及其功能上的政府治理的基础性价值不言而喻。因此,本项研究可以在政治学、行政学的学术领域里弥补行政监督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进而拓展出县域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的层面;本项研究的成果,也能够对县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权力监督机制的科学配置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防范和纠正县政权中行政权力运作的弊端,督促行政权力运行的公正、廉洁和高效,激励和保障社会各界的民主参与。 在县域,行政监督颇为复杂。首先,监督的内容和方式由监督主体的权能及其指向所决定,监督的性质、权能决定了监督内容的特质和监督方式的选择;与此同时,监督的内容和方式也充分地体现出监督的性质和权责。其次,监督主体与客体基于制度而在监督什么与如何监督等方面的博弈有一定差异。再次,行政生态的变迁会在监督制度运作中促成一些新的监督行动者和造成一些新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会看到制度设计与现实践行间现出的差异及由此而引发的变革动力。基于上述预设,本文将县域行政监督中存在的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法院监督、检察院监督、纪律检查、行政监察、上级监督、干部监督、审计监督、公民监督、社团监督、舆论监督等分别归为三类模块,即分工配合性他律式监督、管理控制性自律式监督和社会维权性参与式监督,并由此入手,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经验分析方法,系统地阐释和探讨我国县政府行政监督的制度、机制和生存状态。 全文包括五章和结束语。 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明论题的缘起及其意义;界定县政府、行政监督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和特质;对相关研究文献予以述评;确定经验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预设范式和写作框架。 第二章探讨古代县政监督。主要是考虑到历史的延续性与借鉴性,选择较成熟的中国古代县政监督凸显出的机理及其启示予以总结概括,旨在历史的回眸中找出其经验教训,为以下各章的阐述做一个历史铺垫。本章简要概括出古代县政监督的机理主要有“灵活性与规范性并举”,“以卑察尊,以小制大”和“多元主体,三层监督”;提出古代县政监督的启示在于:监督功效发挥,权力制约是基础:多元监临态势,官僚政治成障碍;官吏薪俸不济,勤廉监督终难为。 第三章探讨分工配合性他律式监督。县治中对行政权的外部监督,主要有宪政基础和组织
高飞[9](2006)在《安徽民盟15年关注三农》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中国历史,三农始终是贯串其中的最重要、最深刻的主题,安农则安天下,成为历朝历代的政治家们薪火相传的治国之道。《安徽民盟15年关注三农》、焦虑三农、思考三农,为的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热望——天下煌煌,四海齐光,仓廪充实,万众殷康。
刘德铭,杨佩,赵克己[10](2005)在《务实二OO五——各省辖市政协认真履行职能异彩纷呈》文中研究指明
二、省政协常委会建议案迅速落实 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政协常委会建议案迅速落实 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理论意义 |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
1.1.3 实践意义 |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
1.2.1.1 政党制度 |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
1.2.1.3 政党关系 |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
1.2.4 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
5.2.1 领导与合作 |
5.2.2 执政与参政 |
5.2.3 共识与监督 |
5.2.4 共建与共享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
5.3.1 特有形式论 |
5.3.2 主体责任论 |
5.3.3 整合力量论 |
5.3.4 规范建设论 |
5.3.5 民主决策论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
7.1.1 国家法律规范 |
7.1.2 政党政策规范 |
7.1.3 政协规章制度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
8.3.2.1 大政方针 |
8.3.2.2 法律法规 |
8.3.2.3 重要人事 |
8.3.2.4 重要事务 |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9.1.2 发展人民民主 |
9.1.3 实现政治稳定 |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五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分析框架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政治沟通研究途径 |
二、文献资料研究法 |
三、历史研究法 |
四、调查研究法 |
五、案例研究法 |
第七节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政治沟通理论 |
第一节 政治沟通理论的演变 |
一、沃尔特·利普曼和《民意》: 沟通领域的奠基之作 |
二、哈罗德·拉斯韦尔: 宣传分析研究的拓荒者 |
三、保罗 F.拉斯菲尔德: 沟通直接效果研究的开创者 |
四、新一代沟通学者: 媒体间接效果研究 |
五、罗伯特·恩特曼: 框架理论的一流学者 |
六、洛杉矶圣莫妮卡: 新社交沟通技术的发源地 |
第二节 政治沟通的构成要素 |
一、政治沟通的信息源 |
二、政治沟通的信息 |
三、政治沟通的管道 |
四、政治沟通信息接收者 |
五、正反馈与负反馈 |
第三节 政治沟通研究的方法 |
一、调查研究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内容分析方法 |
四、视听内容分析法 |
五、网络分析方法 |
六、试验与模拟法 |
第二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历史考察(上)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949-1956)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权(党际)政治沟通 |
三、党政政治沟通 |
四、党群政治沟通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7-1965)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权政治沟通 |
三、党政政治沟通 |
四、党际政治沟通 |
五、党群政治沟通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权政治沟通 |
三、党政政治沟通 |
四、党际政治沟通 |
五、党群政治沟通 |
第二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历史考察(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77-2011)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政(权)政治沟通 |
三、党际政治沟通 |
四、党群政治沟通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至今(2012--至今)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权政治沟通 |
三、党政政治沟通 |
四、党际政治沟通 |
五、党群政治沟通 |
第三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特点 |
一、政治信息发布与接收者从不平等逐渐走向平等 |
二、政治信息从部分公开逐渐走向公开 |
三、政治信息管道城乡不平衡逐渐加大 |
四、政治沟通正负反馈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基本经验 |
一、遵循党内法规、发扬党内民主 |
二、尊重外生事实、发挥监督作用 |
三、遵守各自边界、实现协同治理 |
四、尊重彼此党格、发挥参政功能 |
五、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要尊重利益诉求、提升回应质量 |
第四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权政治沟通的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政政治沟的通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际政治沟的通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党群政治沟通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中存在的诸问题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党权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三、中国共产党党政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四、中国共产党党际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五、中国共产党党群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第二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体系的不适应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环境的不适应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对象的不适应 |
第六章 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韩国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做法及启示 |
一、韩国执政党党内部的政治沟通 |
二、韩国执政党与政府的政治沟通 |
三、韩国执政党与议会的政治沟通 |
四、韩国执政党与在野(反对)党政治沟通 |
五、韩国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 |
六、启示与体会 |
第二节 日本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做法及启示 |
一、日本执政党党内部的政治沟通 |
二、日本执政党与政府的政治沟通 |
三、日本执政党与议会的政治沟通 |
四、日本执政党与在野党政治沟通 |
五、日本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 |
六、启示与体会 |
第三节 台湾地区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做法及启示 |
一、台湾地区执政党党内部的政治沟通 |
二、台湾地区执政党与政府的政治沟通 |
三、台湾地区执政党与议会的政治沟通 |
四、台湾地区执政党与在野党政治沟通 |
五、台湾地区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 |
六、启示与体会 |
第四节 新加坡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做法及启示 |
一、新加坡执政党党内部的政治沟通 |
二、新加坡执政党与政府的政治沟通 |
三、新加坡执政党与议会的政治沟通 |
四、新加坡执政党与在野党政治沟通 |
五、新加坡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 |
六、启示与体会 |
第七章 优化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的原则与途径 |
第一节 优化中共政治沟通的原则 |
一、坚持党的根本领导 |
二、遵循宪法法律轨道 |
三、服从人民根本利益 |
四、着眼利益的多样性 |
第二节 优化中共政治沟通的途径 |
一、党内沟通民主化 |
二、党权沟通科学化 |
三、党政沟通法制化 |
四、党际沟通平等化 |
五、党群沟通回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与历史沿革 |
2.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主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体现 |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 |
2.1.3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区别与联系 |
2.1.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与定位 |
2.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是其理论基石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是其指导思想 |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民主思想是其文化渊源 |
2.2.4 西方协商民主思想是其理论借鉴 |
2.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史沿革 |
2.3.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
2.3.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初期发展 |
2.3.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从曲折走向健康发展 |
2.3.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深化发展 |
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
3.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原则 |
3.1.1 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根本原则 |
3.1.2 大团结大联合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目标性原则 |
3.1.3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础性原则 |
3.1.4 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保障性原则 |
3.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 |
3.2.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体与客体 |
3.2.2 人民政协的履职任务与形式 |
3.2.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保障 |
3.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功能 |
3.3.1 推动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咨询功能 |
3.3.2 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统战功能 |
3.3.3 提升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导向功能 |
3.3.4 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功能 |
4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运行及其特色优势 |
4.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形态 |
4.1.1 人民政协内部运行所形成的协商形态 |
4.1.2 人民政协参与政治过程形成的协商形态 |
4.1.3 人民政协两大协商形态之间的互动 |
4.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 |
4.2.1 政协委员的产生是协商民主的起始环节 |
4.2.2 议题的形成是协商民主的基础阶段 |
4.2.3 知情明政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步骤 |
4.2.4 协商活动的组织是协商民主的基本过程 |
4.2.5 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和反馈是协商民主的保障环节 |
4.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特色优势 |
4.3.1 独特的民主发展时空境遇及其政治认同优势 |
4.3.2 独特的组织结构及其政治参与优势 |
4.3.3 独特的协商形式及其实践运行优势 |
4.3.4 独特的协商使命及其价值诉求优势 |
5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分析 |
5.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
5.1.1 协商主体的协商意识与能力参差不齐 |
5.1.2 政协协商的制度规则和运作程序需进一步完善 |
5.1.3 政协协商的公民参与度和关注度尚待提高 |
5.2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1 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与实现其协商实效性的现实差距 |
5.2.2 人民政协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 |
5.2.3 社会复杂性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的挑战 |
6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完善对策 |
6.1 优化政协委员的协商能力 |
6.1.1 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 |
6.1.2 优化政协委员的调查研究能力 |
6.1.3 提高政协委员的联系群众能力 |
6.1.4 提升政协委员的合作共事能力 |
6.2 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
6.2.1 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领导机制建设 |
6.2.2 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具体运作和督促保障机制建设 |
6.2.3 完善政协协商与党政工作的衔接机制建设 |
6.3 拓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形式 |
6.3.1 规范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既有形式 |
6.3.2 推进人民政协介入基层协商 |
6.3.3 探索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形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调查问卷 |
附录B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访谈大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国家治理与人民政协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政协是根据我国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 |
二、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 一) 有力彰显国家治理理念 |
( 二) 积极参与国家治理过程 |
( 三) 促进实现国家治理目标 |
2. 促进权力运行和制约。政协作为四大班子之一, 参与党委的决策、人大的表决、政府的执行, “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 实现了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机结合”, [22]形成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决策前, 按照协商于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的要求, 政协积极争取党委重视, 主动赢得政府支持, 切实搞好事前协商。执行中, 通过政协监督, 了解各有关部门执行党委、政府的决策情况, 确保决策落实。执行后, 通过对决策执行过程分析,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准原因, 为进一步完善有关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
( 四) 推动健全国家治理体系 |
( 五) 促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
三、顺应国家治理需要, 大力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
( 一) 以现代化理念为价值引领 |
( 二) 以现代化制度为长远保障 |
( 三) 以现代化平台为重要依托 |
1. 注重平台的多样性。要改进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 使规范性协商平台更好发挥作用。要探索和完善双周协商、每月协商、双月协商等新的协商平台。要探索界别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的融合, 并更加灵活经常地开展。 |
( 四) 以现代化素质为基础条件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范畴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六、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因子 |
第二节 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过程 |
一、近代中国协商政治的早期试验 |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制度创建和初步发展 |
三、中国政治协商的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 |
四、中国政治协商的重新恢复和逐步完善 |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出台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历程 |
一、中国政治协商的坚持和完善(1990-2002) |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进一步发展(2002-2010)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成就 |
一、中国政治协商活动逐渐经常化 |
二、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逐步加强 |
三、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 |
四、中国政治协商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 |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
一、党的十六大以前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创新 |
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 |
二、对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创新 |
三、对人民政协理论的创新 |
第四章 中国政治协商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世界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
一、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
二、协商民主的兴起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
三、信息化的发展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社会转型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二、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三、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四、中国社会利益的重组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五、中国价值观念的变化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第三节 中国政治协商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一、中国政治协商法治化不足 |
二、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存在问题 |
三、中国政治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欠规范 |
第五章 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协商的对策探讨 |
第一节 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 |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二、以改革的精神不断进行创新 |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 |
第二节 加强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 |
一、改善执政党对政治协商的领导 |
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 |
三、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 |
四、推进人民政协的改革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
一、逐步推进中国政治协商的法律化 |
二、明确中国政治协商的内容和方式 |
三、不断规范中国政治协商的程序 |
第四节 积极培育中国政治协商的文化氛围 |
一、推进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
二、积极发展中国政党文化 |
三、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三、文献综述、方法约定和框架设计 |
第二章 古代县政监督 |
一、古代县政监督的机制 |
二、古代县政监督的启示 |
第三章 分工配合性他律式监督 |
一、县人大的权力监督 |
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 |
三、县法院和检察院的司法监督 |
第四章 管理控制性自律式监督 |
一、县上级机关的监督 |
二、县组织部门的监督 |
三、县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
四、县审计部门的监督 |
第五章 社会维权性参与式监督 |
一、县域公民监督 |
二、县域社团组织监督 |
结语 |
一、县政府行政监督体系由三个模块的监督所构架 |
二、县政府行政监督运作机制尚存四个缺陷 |
三、县政府行政监督完善的对策建言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安徽民盟15年关注三农(论文提纲范文)
三农问题是贯串中华上下五千年最重要、最深刻的主题———天下三农 |
农村改革的方向要坚持,改革的力度要加大,改革的途径要拓宽———关注农村 |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和稳定的、有保障的支持系统———关注农业 |
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权益,切切实实地增加农民收入———关注农民 |
不是尾声 |
(10)务实二OO五——各省辖市政协认真履行职能异彩纷呈(论文提纲范文)
郑州市政协大力维护群众利益 |
开封市政协为古都复兴建言 |
洛阳市政协民主监督凸显成效 |
平顶山市政协专题调研成效显着 |
新乡市政协提案办理市领导逐件阅批 |
焦作市政协重头戏唱出满堂彩 |
安阳市政协献务实之策立发展之论 |
鹤壁市政协循环经济重点调研起点高影响大 |
濮阳市政协用战略眼光谋划长远发展 |
三门峡市政协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
许昌市政协调研成果进决策 |
漯河市政协系列调研富有成效 |
南阳市政协常委会议出新求实 |
商丘市政协在高质量的会议中参政议政 |
信阳市政协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驻马店市政协参政参到关键处 |
周口市政协力促“三农”发展 |
济源市政协加大调研力度 |
四、省政协常委会建议案迅速落实 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 [2]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研究[D]. 张艳青.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D]. 郭一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 [4]国家治理与人民政协工作研究[J]. 向友国,田春刚.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4)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 刘振强. 武汉大学, 2010(05)
-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08年1月24日在政协江苏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J]. 周珉. 江苏政协, 2008(02)
-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厦门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N]. 陈修茂. 厦门日报, 2007
- [8]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D]. 尤光付.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9]安徽民盟15年关注三农[J]. 高飞. 江淮文史, 2006(01)
- [10]务实二OO五——各省辖市政协认真履行职能异彩纷呈[J]. 刘德铭,杨佩,赵克己. 协商论坛, 2005(12)
标签:政治论文; 政治协商论文; 全国政协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