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机关督察制度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宁[1](2021)在《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提升警察形象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聂丹[2](2020)在《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研究 ——以J省为例》文中认为公安民警为履行职责使命,付出了巨大贡献和代价。然而,近几年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事件频发,公安民警在依法履职的过程中,遭受不实投诉、诬告陷害、侮辱辱骂,甚至遭到暴力袭击。这些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事件直接损害了公安民警的权益,削弱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降低了公安执法效果,减弱了法律执行效力,影响了社会安定和谐。所以,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不受侵害。本文从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相关概念入手,概述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法律依据以及必要性。阐述了J省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问题,归纳主要特点;并对J省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开展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工作的成功经验,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现实途径;主要有完善法律保障;强化维权组织保障;建立保障民警执法权益工作机制;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等。
于龙,张金峰,赵晓辉[3](2020)在《警务督察新视野:警务督察结果对公安改革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依法提高执政能力",立足新时代公安工作实际,公安机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关键在于坚持依法公正执法,发挥警务督察结果是促进依法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在警务实战中,警务督察结果可以反映出公安机关在执法勤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可以为探索新时代警务督察结果优化公安改革的新机制,多措并举确保公安机关发挥内部督察职能,为实现公安改革指明前进方向。
文志民[4](2020)在《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公安工作正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公安体制改革顺应时代要求进入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全国公安机关坚持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注重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将公安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警务督察是公安机关内设的一个监督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目标针对性等特点,工作中区别于党的纪检监察部门,能够及早发现、及时制止、迅速纠正公安民警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整个队伍建设中突出事前预防、事中纠正的良好效果。警务督察部门的设立为完善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机制、改善公安工作和队伍正规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职业认同这一分析角度入手,通过对甘肃公安警务督察进行调查研究,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三个维度出发衡量职业认同,并对性别、年龄、学历、婚姻、专业、警龄、级别、岗位和外出培训情况九个变量进行均值比较和显着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警务督察人员男女比例分布、年龄层次差异、学历水平高低、婚姻现实状况、专业知识掌握、从警时间长短、行政级别提升、工作任务分工、学习培训机会在职业情感、职业认知和职业行为三个维度中都测试出了不同的分值,对职业认同也产生着相应的影响。根据问卷分析,甘肃省公安机关警务督察人员的职业认同分值偏低,警务督察岗位变动频次低、职级晋升空间小等是造成甘肃省公安机关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偏低的主要因素。本文最后对如何提升甘肃警务督察人员的职业认同提出发展对策。
黄希[5](2020)在《我国警务督察效能研究 ——以G省警务督察工作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警务督察履行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职能,是行政监督在公安机关内部的一种体现。警务督察部门是公安机关内部的专责监督机关,起着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重要作用,对提升公安工作效能至关重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更好地发挥警务督察的职能作用,加强对警务督察工作的组织管理、提升公安工作效能,成为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警务督察部门的紧迫任务。基于研究者本人的工作经历,本文以G省的警务督察工作为研究样本,围绕警务督察效能提升问题,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调研G省的警务督察工作,在深入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发现G省的警务督察工作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效,如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查纠警风警纪、强化线索核查,有效维护执法权威、重视科技强警,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等,但是同时也存在工作任务过重、监督质量不高、运行机制不完善,以及信息化程度不高、组织管理不科学和自身权力未受制约等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协作机制缺位、督察机构依附从属、督察职能泛化弱化和内部管理低效失序。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警务监督模式上具有监督工作独立化、监督主体治理化、监督功能综合化、监督程序严密化、监督手段科技化和监督目标效能化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完善G省警务督察工作,提升督察效能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强化督察独立、建立协同共治、建设智慧督察、加强组织管理和推动成果转化。
刘茂燕[6](2020)在《情报主导下的警务投诉处理研究 ——以G城公安机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警务投诉是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执勤行为是否满意的直接反馈,是公安机关提高执法执勤水平的重要参考,更是优化警民关系的重要推手。为鼓励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执法执勤行为进行监督,及时表达自己的诉求,公安机关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陆续开放了12389投诉热线、9600110、警方服务在线、局长公开热线电话等多种投诉平台。近年来,人民群众举报投诉数量增加趋势明显,这种趋势的出现,虽然能够促使公安机关转变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公安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但也对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与优化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而目前我国公安机关还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警务投诉处理机制,因此,探索切实可行的警务投诉处理机制是摆在当前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警务投诉的处理是一个广泛收集信息,系统分析研判情报,综合运用研判成果,依托情报合理制定决策进行处置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警务投诉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报是关乎整个警务投诉事件能否妥善解决的关键之处。本文将G城公安机关2014年至2019年6年间警务投诉数据作为研究的对象,对警务投诉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对警务投诉的内容进行热点分析,深入剖析诱发警务投诉的根本原因,综合运用分析研判成果,以警务投诉中折射出的问题为着眼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情报为主导,最终从四个方面提出警务投诉处理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推行情报主导的工作机制,提升警务投诉处理工作的精准性;二是对警务投诉发生前的预警防范体系进行构建,积极避免警务投诉的发生;三是对警务投诉发生后的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妥善处置警务投诉,防止因处理不当引起再次投诉;四是转变社会宣传交流的方式,加强宣传,优化宣传效果,提升公安工作的影响力,争取公众对公安机关的理解与支持,减少警务投诉的发生。
徐璐瑶[7](2020)在《我国地方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研究 ——以F市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务院体制改革方案的决定,正式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序幕。根据中共十九大和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国务院机构改革再次启动,基本完成了各部门间的职能调整和优化配置,由此进入了以深化机构改革为目标的后大部制时期,各地方政府及机关随之跟进。地方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其机构设置与运行状况对于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政府整体理论和扁平化组织结构为理论基础,以F市公安机关为研究对象,对F市公安机关大部制改革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F市公安机关大部制改革后,实现了部门信息,人力资源和专业的整合;提升了民警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战斗力。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出现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加大了公民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偶发出现管理重叠或盲区等。为此,本文尝试给出建议,首先倡导完善警务督察制度,在实现权力关在笼子里的效果,从而减少腐败、侵害公民信息安全等现象;其次,科学规划考核机制,打通基层民警晋升通道,从而实现管理流畅、高效。通过研究发现,大部门体制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趋势,特别适合机构设置众多、管理对象繁杂的公安机关,对公安机关的机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大部门体制在公安机关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应当更注重结合我国国情、各地、各机关自身特点等实际情况,才能更好的发挥大部制的制度优势,确保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张立刚[8](2020)在《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构的产生、发展与改革》文中认为建国以来,公安监督工作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以法制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政工、纪检、督察、审计、信访等职能部门分享不同监督职能的多元主体并立的内部执法监督体制。不过,由于存在监督"碎片化"问题,目前的监督体制并没有充分发挥监督效用。因此,在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实施、公安改革全面深化的当下,应当综合考虑党性逻辑、控权逻辑和治理逻辑三种理论进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督察"条款为核心,理性构建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构。
李小龙[9](2019)在《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机制研究 ——以NC市公安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显着特征之一。信息化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自2003年9月公安部“金盾”工程建设的正式启动以来,信息化警务战略在全国公安机关全面铺开,当前,信息化已经融入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网上服务、网上执法、网上研判等网上公安业务的开展已经成为新常态。在信息化主导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不断深化过程中,公安部于2013年部署开展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系统建设,网上督察系统则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依托公安网络,通过在省、市、县(区)局及基层所队窗口部门,各业务单位窗口部门建设视频、音频输入、输出、采集、存储设备,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实时交互式视频、语音传输,并构建一套智能化在线网上督察系统平台,实现对执法程序、监控图像、监控电话、GPS定位目标及警务督察日常管理工作等信息的管理、分析、调用,从而达到不分地域和时限地实时督察、监督,最大化地发挥督察、监督效能。同时,督察民警则可以以最直观的方式来进行督察活动,提高了督察部门的督察精度和信息的灵敏性、纠察的准确性、预警的严密性。本文依靠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工作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浙江省、北京市、河南省、江苏省、广东省、重庆市等省、市网上警务督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特点,然后以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工作实施情况为案例,对基层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剖析,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省市网上警务督察机制建设实践运用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完善网上警务督察机制的几项措施,为类似于NC市公安局的基层地市进一步做好网上警务督察工作提供参考。
夏斌[10](2019)在《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履行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维护海洋环境清洁的国家机构,其海上行政执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法权的行使对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助力海运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权力的规范行使对于其监管、服务对象,乃至国家总体战略部署,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等政策的提出,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再次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国家积极倡导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尤其诉讼制度改革,行政诉讼法修改以后,社会公众维权意识增强,海事管理机构所需要面对的执法责任和执法风险逐年加大,对执法行为规范性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规范有效的执法监督活动,能够为执法规范性提供重要的保障。监督有很多种分类方式,为保证海事执法规范有效的海事行政执法监督也不例外。相对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外部监督形式,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贴近海事专业性强、发现问题处理及时、易于执法人员接受等方面存在突出优势,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活动开始时间不长,因此还存在很多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重业务轻监督、重结果轻程序等固有思想导致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工作受重视程度不足,监督主体素质有待提高,海事系统内部奖惩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几年来,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对于规范执法行为确实取得了—定效果,但在实际开展监督工作时,仍存在很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将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分析了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笔者通过从几年来从事的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相关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归纳问题,查找不足,分析研究,从监督制度尚不完善、监督人员专业性不强、监督标准不够明确、监督结果应用不当等方面找出了其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归纳和剖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辖区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有效改善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现状为目的,借鉴国内外其他国家、部门的成功经验,尤其是通过分析美国以“三权分立”理论为基础的行政权监督模式,以及我国公安系统长期以来在警务督察方面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绩,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从推进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二、公安机关督察制度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安机关督察制度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2)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研究 ——以J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及其维护的必要性 |
2.1 公安民警执法权益 |
2.1.1 公安民警 |
2.1.2 执法 |
2.1.3 民警执法权益 |
2.2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法律依据 |
2.3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必要性 |
2.3.1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是维护国家权威及法律尊严的需要 |
2.3.2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
2.3.3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是保障履行职责的需要 |
2.3.4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是促进规范执法的需要 |
2.3.5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是改变执法环境的需要 |
第3章 J省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现状及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问题 |
3.1 J省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现状 |
3.1.1 落实组织保障措施 |
3.1.2 制定出台制度规范 |
3.1.3 依法严厉惩处侵权行为 |
3.1.4 开展慰问救济 |
3.1.5 加强教育培训 |
3.1.6 开展维权工作舆论引导 |
3.2 J省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问题 |
第4章 J省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原因分析 |
4.1 外部原因 |
4.1.1 执法对象因素 |
4.1.2 法律保障因素 |
4.1.3 社会舆论因素 |
4.2 内部原因 |
4.2.1 民警自身因素 |
4.2.2 公安管理机制因素 |
第5章 国内其他省市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经验借鉴 |
5.1 北京市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经验 |
5.2 上海市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经验 |
5.3 江苏省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经验 |
5.4 广东省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经验 |
第6章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途径探索 |
6.1 完善法律保障 |
6.2 强化维权组织保障 |
6.3 建立保障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工作机制 |
6.3.1 做实“事前防护” |
6.3.2 做强“事中保护” |
6.3.3 做好“事后维护” |
6.4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
6.4.1 加强正面宣传 |
6.4.2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 |
6.4.3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
6.4.4 深化社会舆论引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警务督察新视野:警务督察结果对公安改革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务督察结果助推公安改革实现优化的重要价值 |
(一)警务督察结果可以完善公安改革创新化 |
(二)警务督察结果可以促进公安改革专业化 |
(三)警务督察结果可以实现公安改革正规化 |
二、警务督察结果的特征表现 |
(一)警务督察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
(二)警务督察结果的预警防范性 |
(三)警务督察结果的法定权威性 |
(四)警务督察结果的广泛性 |
三、应用督察结果实现警务机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
(一)警务督察结果作用于公安改革的机制不完善 |
(二)警务督察结果作用于公安改革的途径不清晰 |
(三)警务督察结果作用于公安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
四、以警务督察结果为手段实现公安改革优化的充要性分析 |
(一)警务督察结果融入公安改革的必要路径 |
(二)警务督察结果是优化公安改革的实效举措 |
(三)警务督察结果是提升民警胜任力的创新方式 |
五、探索警务督察结果对公安改革优化研究的新视野 |
(一)让警务督察结果在公安改革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二)依据警务督察结果设定复核评价指标 |
(三)以警务督察结果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
(四)警务督察结果在公安改革优化中的拓展应用 |
1. 注重警务督察结果在公安改革机制层面的应用 |
2. 注重警务督察结果在“互联网+”背景中的应用 |
3. 注重警务督察结果在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层面的应用 |
4. 将警务督察结果用作新警培训和警衔晋升培训的案例 |
六、结语 |
(4)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 |
1.2.2 对警察职业认同研究 |
1.2.3 对警务督察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介绍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民警察 |
2.1.2 警务 |
2.1.3 警务督察 |
2.1.4 认同 |
2.1.5 职业认同 |
2.2 基础理论 |
2.2.1 职业发展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权力制约理论 |
第三章 甘肃省警务督察机构概述和职业认同调查分析 |
3.1 甘肃省警务督察机构设置分析 |
3.1.1 甘肃警务督察机构设置历程 |
3.1.2 甘肃警务督察人员整体情况 |
3.1.3 甘肃警务督察的特点 |
3.2 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调查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目的 |
3.2.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2.3 调查问卷基本资料数据分析 |
3.2.4 职业认同状况调查分析 |
3.3 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访谈分析 |
3.3.1 访谈的目的 |
3.3.2 访谈设计 |
3.3.3 访谈结果分析 |
3.4 在职业认同方面取得的成效 |
3.4.1 机构改革培养了良好的职业情感 |
3.4.2 内在需求提升了职业认知 |
3.4.3 业务技能带动职业行为发展 |
第四章 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 |
4.1.1 职业认同构成要件中的自我认可度低 |
4.1.2 职业认同缺乏必要的稳定性,职业意志不坚定 |
4.1.3 在职业认同的培养方面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
4.2 甘肃省警务督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4.2.1 社会因素 |
4.2.2 组织因素 |
4.2.3 家庭因素 |
4.2.4 机构因素 |
第五章 提升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的建议 |
5.1 管理制度层面的建议 |
5.1.1 按照机构设置要求落实督察队建制 |
5.1.2 完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及流程 |
5.1.3 畅通督察人员选拔渠道 |
5.1.4 健全激励机制提升职级薪酬待遇 |
5.2 具体工作层面的建议 |
5.2.1 强化重视警务督察工作的意识 |
5.2.2 保障督察人员的休息权利 |
5.2.3 提供合理的培训学习机会 |
5.2.4 在职学历教育进修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
5.2.5 加快网上督察信息平台建设 |
5.3 自身建设层面的建议 |
5.3.1 了解自身特质和职业岗位选择 |
5.3.2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
5.3.3 拓展自我减压途径 |
5.3.4 形成自我职业认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调查问卷 |
附录B: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我国警务督察效能研究 ——以G省警务督察工作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的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参与式观察法 |
1.4.3 个案访谈法 |
1.4.4 规范分析法 |
第二章 警务督察效能的理论依托 |
2.1 警务督察的本质属性 |
2.1.1 警务督察的概念界定 |
2.1.2 警务督察的基本特征 |
2.2 提升警务督察效能的机理 |
2.2.1 行政监督与效能 |
2.2.2 效能提升路径 |
第三章 G省警务督察工作现状考察 |
3.1 G省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机构设置及职责规定 |
3.2 G省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近年来工作情况 |
3.2.1 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地纠正警风维护形象 |
3.2.2 加强线索核查,维护公平正义和执法权威 |
3.2.3 重视科技强警,全面推进督察信息化建设 |
第四章 G省警务督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G省警务督察存在的问题 |
4.1.1 工作任务繁重 |
4.1.2 工作质量不高 |
4.1.3 机制建设不足 |
4.1.4 信息化建设应用发展不平衡 |
4.1.5 内部组织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
4.1.6 督察权力运用未受规范制约 |
4.2 G省警务督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4.2.1 督察机构的依附从属 |
4.2.2 督察职能的泛化弱化 |
4.2.3 内部管理的低效失序 |
4.2.4 协作机制的缺乏缺位 |
第五章 境外警察监督的管理模式和主要特点 |
5.1 部分国家和地区警务监督工作概述 |
5.1.1 英国 |
5.1.2 美国 |
5.1.3 法国 |
5.1.4 俄罗斯 |
5.1.5 日本 |
5.1.6 中国香港 |
5.2 部分国家和地区警务监督工作主要特点 |
5.2.1 监督工作独立化 |
5.2.2 监督主体治理化 |
5.2.3 监督功能综合化 |
5.2.4 监督程序严密化 |
5.2.5 监督手段科技化 |
5.2.6 监督目标效能化 |
第六章 提升警务督察工作效能的实现路径 |
6.1 加强法治建设,规范督察工作 |
6.1.1 提高依法监督能力 |
6.1.2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
6.2 强化督察独立,树立监督权威 |
6.2.1 强化组织独立性 |
6.2.2 增强业务独立性 |
6.3 建立协同共治,提升监督合力 |
6.3.1 强化内部协同 |
6.3.2 加强外部共治 |
6.4 建设“智慧督察”,创新监督方法 |
6.4.1 以网上督察为引擎,提升智能督察水平 |
6.4.2 健全信息研判机制,加强督察预警防范 |
6.5 聚焦督察主业,加强组织管理 |
6.5.1 加强队伍建设 |
6.5.2 健全管理机制 |
6.6 推动成果转化,确保督察效能 |
6.6.1 做好督察“后半篇文章” |
6.6.2 科学开展警务评议 |
6.6.3 完善警察退出制度 |
6.6.4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
6.6.5 确保督察建议落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情报主导下的警务投诉处理研究 ——以G城公安机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数据的收集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警务投诉 |
2.1.2 警务投诉与警务督察辨析 |
2.1.3 警务投诉与警务监督辨析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内警务投诉相关研究 |
2.2.2 国外警务投诉相关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情报主导警务 |
2.3.2 期望差异理论 |
2.3.3 群众主观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G城公安机关警务投诉的结构分析 |
3.1 警务投诉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1.1 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2 警务投诉的主体分析 |
3.3 警务投诉的对象分析 |
3.4 警务投诉的渠道分析 |
3.5 警务投诉的反馈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G城公安机关警务投诉的热点分析 |
4.1 警务投诉内容的类型分析 |
4.2 警务投诉的事由分析 |
4.3 警务投诉的焦点分析 |
4.3.1 对执法过程的不理解 |
4.3.2 对执法方式的不满意 |
4.3.3 对执法结果的不认可 |
4.3.4 对规章政策的不赞同 |
4.4 本章小结 |
5 G城公安机关警务投诉的根因分析 |
5.1 社会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 |
5.1.1 社会矛盾的集中出现 |
5.1.2 执法要求的变化 |
5.1.3 媒体的炒作 |
5.2 公安机关的管理有待优化 |
5.2.1 警力资源配置不佳 |
5.2.2 非警务活动过多 |
5.2.3 政策制定缺乏实践性 |
5.3 民警个体的素质存在短板 |
5.3.1 服务意识淡薄 |
5.3.2 业务能力欠缺 |
5.3.3 工作方式粗放 |
5.4 公众的认知变化与期望差异 |
5.4.1 维权意识的增强 |
5.4.2 对公安机关的期望过高 |
5.4.3 监督权运用失当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警务投诉处理的对策和建议 |
6.1 建立问题驱动的处理模式 |
6.2 推行情报主导的工作机制 |
6.2.1 强化情报主导的理念 |
6.2.2 扩展情报收集的范围 |
6.2.3 延伸情报研判的内容 |
6.2.4 提升情报运用的质效 |
6.3 构建预警防范体系 |
6.3.1 提前预警 |
6.3.2 制定预案 |
6.3.3 加强防范 |
6.4 优化警务投诉的处理流程 |
6.4.1 规范受理 |
6.4.2 准确核查 |
6.4.3 公正处理 |
6.4.4 及时反馈 |
6.4.5 强化考核 |
6.5 转变宣传交流的方式 |
6.5.1 警务公开 |
6.5.2 亲民宣传 |
6.5.3 正面宣传 |
6.5.4 柔性引导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警务投诉数据收集平台汇总 |
致谢 |
(7)我国地方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研究 ——以F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地方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概述 |
2.1 大部门体制的概念与特征 |
2.1.1 大部门体制的概念 |
2.1.2 大部门体制的特征 |
2.2 地方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意义 |
2.2.1 有助于公安机关工作效率的提升 |
2.2.2 有助于促进责任公安机关建设 |
2.2.3 有助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2.2.4 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
2.3 地方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2.3.1 扁平化组织理论 |
2.3.2 整体性政府理论 |
第3章 F市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分析 |
3.1 F市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 |
3.2 F市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动因 |
3.2.1 F市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背景 |
3.2.2 F市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动因 |
3.3 F市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实践 |
3.3.1 减少内设机关,做强一线 |
3.3.2 优化人员,下沉基层 |
3.3.3 改进机制,畅通指挥 |
3.3.4 借力科技,重组系统 |
3.4 F市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3.4.1 职权划分不清晰现象仍然存在 |
3.4.2 权力高度集中导致权力滥用的风险 |
3.4.3 顶层设计不清晰导致整体协调不畅 |
3.4.4 岗位设置不足导致警员积极性不足 |
第4章 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优化路径 |
4.1 重新划分公安大部门体制权责 |
4.2 强化大部门体制监管体系 |
4.3 科学规划大部门考核机制 |
4.4 打通一线民警交流晋升通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构的产生、发展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构基本构成 |
三、1949—1994年:政工、监察、纪检监督产生、发展时期(4) |
(一)公安执法监督思想的产生 |
(二)公安政工监督的产生及发展 |
(三)公安信访监督的产生 |
(四)公安监察纪检监督的产生及变革 |
(五)政工监察纪检监督内含的制度逻辑 |
四、1995—1998年:警务督察产生、发展时期 |
(一)警务督察的产生 |
(二)警务督察内含的制度逻辑 |
(三)警务督察的发展及制度缺陷 |
五、1999年迄今:法制部门作为内部监督主管部门时期 |
(一)法制部门的产生及其变革 |
(二)法制监督内含的制度逻辑 |
(三)法制部门的合法性问题 |
六、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模式争论 |
(一)监督“碎片化”(8)问题 |
1. 在监督立法方面 |
2. 在监督机构管理体制方面 |
3. 在监督方式方面 |
(二)四种内部监督机构构建模式 |
1. 大法制型 |
2. 大督察型 |
3. 统一执法监督机构型 |
4. 综合执法监督平台型 |
七、展望 |
(9)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机制研究 ——以NC市公安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公共选择理论 |
1.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3.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公安机关警务督察的内涵 |
1.4.2 建立公安机关警务督察制度的意义 |
1.4.3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的内涵 |
1.4.4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的特点 |
1.4.5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机制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机制及其发展 |
2.1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的发展历程 |
2.2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系统的构成要素 |
2.2.1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系统的七大子系统 |
2.2.2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系统结构 |
2.2.3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建设模式 |
2.3 各省公安机关网上督察机制的特色和亮点 |
2.3.1 浙江省公安机关网上督察机制 |
2.3.2 北京市公安机关网上督察机制 |
2.3.3 河南省公安机关网上督察机制 |
2.3.4 江苏省公安机关网上督察机制 |
2.3.5 广东省公安机关网上督察机制 |
2.3.6 重庆市公安机关网上督察机制 |
2.4 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综述 |
第3章 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机制 |
3.1.1 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系统建设情况 |
3.1.2 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系统运行情况 |
3.1.3 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机制运行成效 |
3.2 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机制存在的问题 |
3.2.1 网上警务督察主客体方面的问题 |
3.2.2 网上警务督察保障的问题 |
3.2.3 网上警务督察层次方面的问题 |
3.2.4 网上警务督察智能化的问题 |
3.3 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机制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顶层设计滞后 |
3.3.2 “经济人”思维导致执法意识不强 |
3.3.3 督察民警的能力不足 |
3.3.4 内部监督和内部激励不健全 |
3.3.5 网上警务督察的各项保障不足 |
3.3.6 大数据共享不足 |
第4章 完善NC市公安局网上警务督察机制的对策 |
4.1 优化网上警务督察保障 |
4.1.1 健全网上警务督察机构设置 |
4.1.2 优化网上警务督察系统建设 |
4.1.3 强化网上警务督察教育培训 |
4.1.4 落实网上警务督察制度保障 |
4.2 建立健全网上警务督察配套机制 |
4.2.1 建立网上警务督察同步互联互通的配套机制 |
4.2.2 健全网上警务督察跨部门结果流转机制 |
4.2.3 健立网上警务督察智能研判分析机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事行政执法 |
2.1.2 内部监督 |
2.1.3 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权力制约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的现状分析 |
3.1 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的举措 |
3.1.1 设立专门督察部门 |
3.1.2 开展多种形式执法督察 |
3.1.3 进行执法案卷评查 |
3.1.4 加强职能监督指导 |
3.2 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的主要问题 |
3.2.1 内部监督制度尚不完善 |
3.2.2 监督人员专业性不够 |
3.2.3 监督标准不够明确 |
3.2.4 监督结果应用不当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传统思想影响较深 |
3.3.2 监督主体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
3.3.3 奖惩机制有待完善 |
3.3.4 执法依据及其配套制度尚不健全 |
4 国外及国内其它地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经验借鉴 |
4.1 国外及国内其它部门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发展的概况 |
4.1.1 国外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发展概况 |
4.1.2 国内其它部门政执法内部监督发展概况 |
4.2 国外及国内其它地区政执法内部监督发展的经验启示 |
4.2.1 建立健全执法内部监督体系 |
4.2.2 加强法制建设 |
4.2.3 确保监督权的独立性 |
4.2.4 执法监督队伍专业化建设 |
5 完善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的对策 |
5.1 推进执法监督制度体系建立完善 |
5.1.1 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 |
5.1.2 开展执法监督效果评估 |
5.2 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
5.2.1 科学筹建执法监督队伍 |
5.2.2 系统培养执法监督队伍 |
5.3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
5.3.1 建立合理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
5.3.2 建立科学完备的奖励激励制度 |
5.4 加强海事制度规范体系建设 |
5.4.1 规范文件编制做好顶层设计 |
5.4.2 畅通上下联动保证规范履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公安机关督察制度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提升警察形象的对策研究[D]. 于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2]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研究 ——以J省为例[D]. 聂丹. 南昌大学, 2020(03)
- [3]警务督察新视野:警务督察结果对公安改革的优化研究[J]. 于龙,张金峰,赵晓辉.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5)
- [4]甘肃省警务督察人员职业认同研究[D]. 文志民. 兰州大学, 2020(01)
- [5]我国警务督察效能研究 ——以G省警务督察工作为视角[D]. 黄希.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情报主导下的警务投诉处理研究 ——以G城公安机关为例[D]. 刘茂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7]我国地方公安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研究 ——以F市为例[D]. 徐璐瑶. 南昌大学, 2020(01)
- [8]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构的产生、发展与改革[J]. 张立刚.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9]公安机关网上警务督察机制研究 ——以NC市公安局为例[D]. 李小龙. 南昌航空大学, 2019(08)
- [10]沧州海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研究[D]. 夏斌.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