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杨伟荣[1](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董姗姗[2](2019)在《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研究 ——以松原市农户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倡导发展扶贫项目的情况下,老百姓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生活均有所提高,而消费信贷余额也不断增加,但是,在城乡之间的发展仍然很不均衡。城市中的消费信贷发展相对农村消费信贷发展更快些。发展农村经济和金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发展适合自己的农村金融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的主要目标,农村经济是否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农村消费信贷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一部分,也是金融机构拓展新业务的一个广阔空间,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脱离贫困的重要前提。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同时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结构升级,使农户的消费需求得以满足。通过对农户消费信贷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满足农户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对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解决我国农村边远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金融缺位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松原市的农户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对松原当地农户的消费信贷需求状况进行调查、询问,分析当前松原市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以及农户对消费信贷需求状况,进而了解当前吉林省地区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状况。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农村消费信贷问题的研究的现状,详细地阐述了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相关理论;其次,主要介绍了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的基本现状,对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最后,以松原市农户的消费信贷需求为例对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中劳动力人数、收入的主要来源、消费支出的方式以及年消费支出对消费信贷需求产生显着影响,并针对研究结论从农户层面、农村金融机构层面及政府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理论建议,对助推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刘子源[3](2018)在《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文中提出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与落脚点,在投资与净出口不断萎靡的情况下,有效的消费供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的盛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家,一直实施消费主体培养、消费模式拓展、消费热点引导和消费产业升级等提高消费能力的措施。截止2017年底,全国人均年消费支出已达17111元,是近四十年来的最高点,但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仅为10129元,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市场亟待开发。在刺激农村消费产业发展同时,金融作为货币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应当在农村消费资金融通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消费信贷手段在加快居民有效消费意愿实现,在增加社会实际消费规模上具有显着作用。农村消费金融可以紧密对接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金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农民实现“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依”的生活目标。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走过15个年头,已基本形成符合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有所提高,金融组织网点多,可满足大多数农村居民短期内的生产生活需要。但这种改革本质对农村结构和农民实际需求考虑不足,仅仅是简单照搬城市金融自上而下的发展体系,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此外,消费金融在城市发展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与农村与农民消费。那么,为了解决此类现实问题,不仅需要农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在产品、资金、信用等方面的承接与使用,更需要一个与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相匹配的生态环境,使金融更好地实现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服务。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在农村需要重新布局,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在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指导思想下,坚持金融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强调金融机理上与消费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从生态系统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积极有效的开放利用金融资源,构建一个完整的、契合农村实际的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那么,如何在农村真正做到消费金融体系的构建呢?本文认为,应当认识到以下四点:首先,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建设的逻辑前提。具体地说,统一体现在资本流通,体现在对抗分配关系的社会消费力,也体现在信用的扩张与紧缩之上。农村消费产业与金融生态的发展都是以实现生产为逻辑基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而存在的,即保证生产与消费的辩证与统一。其次,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现实格局。在我国社会中,农村仍然属于薄弱领域;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农业仍然属于薄弱环节;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农民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土壤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基础不可动摇。这就要求在现存体制下寻求农村金融机构、农民与监管机构之间有效合作的契合点,找到农村金融与消费经济互动的平衡点。第三,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演进机制。金融生态体现出一种基于均衡的金融循环体制,既包含静态的货币投入产出的均衡,也包含一定时空内系统结构与功能动态的均衡,各组要素通过调整、转化、补偿、反馈等手段实现一个稳定的动态最优,换句话说是实现金融产业与外部环境因素间协调发展,这是农村发展消费金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第四,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农村消费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本价值的实现,究竟是刺激农民消费欲望还是引导农户消费的合理化?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怎样实现有效的消费引导呢?建立一种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的金融生态关系,是农村发展消费金融的关键切入点。由此,本文以金融学和生态学基本观点为切入点,意在探讨各消费金融主体在整个农村生态系统当中的定位,并结合分析主体间资金与信用关系的实现,进而研究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的具体演化路径。特别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什么是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系统?如何利用生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来解释农村消费抑制和金融抑制的本源性问题?具体涉及到哪些生态学理论?这种生态系统的定义、内涵、特征、结构与运行机理是什么?第二,系统的主体包括哪些?主体自身的演化规律是什么?主体与主体物种间的联系究竟如何?是通过什么因子进行联系的?与其他环境因子间如何协调的。第三,如何评估全国和各区域间消费金融发展的具体态势?怎样提升金融主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第一,提出我国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发展的必然性。结合金融基本理论和消费基本理论基础上与我国农村实际相结合,分析当下农村发展消费金融的外部特征、内部机理、组织结构与市场层次,明确在我国发展消费金融的紧迫性和历史要求,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与现实基础,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逻辑基础与前提条件。第二,结合理论和定量分析,对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中金融主体和环境因子进行系统性的描述。按照生态系统参与者的特性,将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主体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大主体,描述主体的性质、影响要素、发展现状和系统作用等,对农村消费金融产品提供主体的金融组织的生态位测算。并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对影响农村消费的经济因子、金融因子、社会文化因子和政策因子进行分析,并以马克思理想社会思想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农户消费指数模型,得出全面性和发展性是未来农户消费需要加强的方面。第三,从货币循环和信用流动的视角,对整个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的内部逻辑和发展情况分别分析。以农村消费金融各主体之间演化力为突破口,讨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和完全信息条件下几种农村消费资金获得的双方效用情况,阐明资金流转的内部逻辑。第四,结合大量的实际数据,建立起对省域视角下农村消费金融主体与环境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的实证分析与原因剖析,为建立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机理支撑与数据支撑。第五,对国内外农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农村的发展程度对消费金融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而我国农村消费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模式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合理吸收西方先进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消费金融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笔者认为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是这样一种在主体间动态优化过程中的均衡系统:生态主体在自身不断发展基础之上,还要与整个消费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保持高度的关联与协调,即以有序金融结构代替均衡金融体系,以系统与结构层面的渐变代替静态的不变。而农村消费有序金融结构主要体现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实现农户的消费价值、中观层面强调生态主体间规模的合理性,宏观层面金融生态持续性三个层面。这种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调节农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环境之间从而对农村消费金融生态机制进行细化,强调与市场需求、业界需求的匹配性与均衡性。特别是应当嵌入与城市消费金融的系统接口设计,既能推动农村自由资金再利用,也能加速城乡间资金合理流通。
蓝震森[4](2017)在《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论文是关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可持续消费是指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一种能够保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等相互协调的新型消费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中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领域;以此同时,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不够科学合理,消费结构亟待改善,消费行为和模式不可持续。农村消费的不可持续将对农村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产生剧烈冲击,从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及内涵,分析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评价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测度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差异,探索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设计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相关政策框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研究的主要内容(1)构建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明确界定了农村消费及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内涵、原则以及核心理念;分析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运行机理;确定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2)分析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现状及潜力评价。统计分析了现阶段农村消费领域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发展缓慢的原因;评价了农村消费经济系统、农村消费社会系统和农村消费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消费潜力,在此基础上,测度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的综合指数。(3)实证研究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差异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运用空间收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收敛性;并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了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4)基于论文实证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消费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善,但依旧存在消费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方式滞后等问题,且农村可持续消费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总额及其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食品、衣着、居住、家庭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之和高达75.5%,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仅为12.81%和9.33%,可见其消费结构不尽合理;而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的滞后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规范缺失的消费环境、日渐侵蚀的消费文化以及尚不健全的消费政策。(2)样本期内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在不断提高,但农村消费经济系统、农村消费社会系统与农村消费环境系统之间的可持续消费潜力差异较大。整体而言,在2003-2014年间,中国各地区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农村消费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消费潜力已经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增长空间相对较小;农村消费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正在逐步提升,农村消费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也在不断提高。(3)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不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具有显着的β收敛性,空间特征是影响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收敛性的重要因素。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以及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Moran指数表明,中国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和异质性;运用空间收敛模型则发现,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存在显着的空间β收敛性,空间特征是影响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收敛性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地区和分时间段来看,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的空间收敛速度略大于中、东部地区,与2008年之前相比,2008年之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的空间收敛速度相对较慢。(4)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对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则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随着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将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资源配置以及农民消费支出结构,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同时也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政策诱导机制、价格调控机制、保障驱动机制和城乡互动机制。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政策诱导机制主要包括收入政策诱导机制、产业政策诱导机制和科技政策诱导机制;价格调控机制主要包括市场定价机制、价格调节机制、价格监督机制和价格导向机制;保障驱动机制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城乡互动机制主要包括城乡资源互动机制、城乡资金互动机制、城乡就业互动机制和城乡创业互动机制。3.研究的主要观点(1)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消费是指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一种能够保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等相互协调的新型消费模式。农村可持续消费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引擎。(2)可持续消费仅仅要求人们限制自己过度膨胀的物质欲望,从人与自然共生和谐、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奢侈性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贫富悬殊的不公平消费转向均衡性消费。深入挖掘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是抑制城乡差距扩大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3)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农村可持续消费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是促进农村消费可持续增长及增长潜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家庭资产合法的条件下,农村家庭资产价值开发规模越大,农村消费增长越快。4.研究的政策建议(1)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农村消费融资多元化。要持续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措施吸引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入驻农村,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的零售金融服务,完善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激发农村消费的增长潜能。减轻农村企业税收负担,促进农村经济与消费市场发展;平衡城乡财政支出,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财政支农力度;发挥财政投资导向作用,培育产业集群助力农村城镇化。(3)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不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消费产品流通体系,释放农村内部消费需求,加快农户家庭资产合法化的法律确认,加快优化农村消费的市场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着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强化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配套保障力度;切实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监管工作。(5)建立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培育农村劳动密集型小微型企业,为农村留守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强化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大力支持农村居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村居民就业;着力搭建农村地区就业服务平台。
秦晓娟[5](2017)在《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尽管消费问题从人类社会诞生起便已存在,但这并不意味关于这一命题的理论已经成熟,恰恰相反,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正在理解和研究各类消费问题。在中国,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消费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消费指标为重要表征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依然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发展目标。且农村居民消费关联经济增长、关联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供需相匹配目标实现,因此对其消费,尤其是消费潜能的测度和评价就成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命题。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总数占中国城乡居民总规模的13.85%,其消费支出额仅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6.09%,且西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高,所以西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具有迫切性。鉴于此,本项研究以消费潜能为研究视角,构建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理论框架,并结合相关数据测度和评价西部农村居民蕴藏的消费潜能,研究其消费潜能变动规律,设计消费潜能开发对策,以促使消费潜能向消费需求转化,实现西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以消费拉动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研究遵循“消费潜能内涵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与评价—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西方主流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石,在科学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绝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1991-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相关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测度1991-2025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及1993-2025年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结构等情况;结合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相关消费数据,测算出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潜能指数,比较了西部省域之间及西部省域与中、东部省域消费潜能指数差异。据此,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为蕴藏在农村居民身上尚未释放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已沉淀消费需求,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消费需求。依据参照对象不同,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依据时间发生与否可分为已沉淀消费潜能和未来消费潜能。第二,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方面。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在1991-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表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政策发挥实质效应;在2018-2025年呈逐年扩大趋势,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约束下的城镇居民。第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方面。西部农村居民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潜能水平在1993-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在2018-2025年均呈逐年扩大趋势。从绝对消费潜能结构上判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1993-2015年实现由生存型向享受型优化,发展型消费意愿受“抑制”;2018-2025年消费结构优化难点仍在发展型消费。第四,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消费能力、消费需要及消费条件三个子系统。消费潜能指数及聚类结果表明,西部区域内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高;广西、重庆、四川等六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居中;贵州、云南、甘肃等三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低。与中、东部省域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受限因素主要是消费需要和消费条件。第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目标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不应是消费需要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单一过程,而应是包括消费潜能培育的可持续过程。因此,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应包括已沉淀消费潜能的释放、未来消费潜能的释放及培育等三个目标。而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培育是消费潜能开发目标的重点。第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方面。需要从提升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需求和改善消费条件等方面,具有省域差异性地思考开发对策。同时协调消费潜能培育和消费潜能释放的适度比例,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本项研究贡献了消费潜能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对消费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结构的测度及综合评价,有助于摸清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弥合城乡消费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科学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发挥正向消费关联效应,拉动西部经济的新常态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聂振邦,元利兴[6](2016)在《加快启动农村市场政策建议》文中提出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启动中供需、市场体制、社会保障、文化和政府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建议坚持城乡统筹、内源发展的总体思路,有针对性地启动农村消费、农村要素和农产品"三大市场",以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市场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任务,激活农村市场启动的"六大动力",加快农村市场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实现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陈爱雪,孔繁利[7](2015)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路径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指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内蒙古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路径。在以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对内蒙古农村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环境及消费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消费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整顿农村消费市场秩序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丁媛媛[8](2011)在《浅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但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仍然占到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因此,扩大农民消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扩大内需、缓解通胀压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制约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董玉华[9](2011)在《如何发挥金融杠杆效应 撬动农村消费市场》文中研究说明扩大内需是保持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撬动农村的消费市场,需要从贷款、保险、证券三个方面入手,明确支持农村消费市场的目标和切入点,加强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杠杆化",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和提升农村消费市场中的作用。
耿新,张匡,王振[10](2011)在《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特点及启动策略研究——一项来自济宁市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济宁市农村居民消费的消费结构、消费地点选择、商品流通渠道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潜力巨大,特别是电动车和汽车的消费增长将成为济宁市农村消费市场新亮点。然而,农民收入低、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消费信贷金融支持体系几近空白等因素制约了济宁市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释放。立足济宁市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以及继续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等方面提出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启动策略。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研究 ——以松原市农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的主要特征 |
1.2.2 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 |
1.2.3 农户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消费信贷需求 |
1.2.4 促进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的对策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的理论基础 |
2.1 预期收入理论 |
2.2 利息理论 |
2.3 行为金融理论 |
2.4 消费信贷约束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 |
3.1.1 增长速度快且规模不断扩张 |
3.1.2 市场潜力巨大 |
3.1.3 消费信贷规模差距大 |
3.1.4 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占据绝对比例 |
3.1.5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
3.2 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基本特征分析 |
3.2.1 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具有明显的抑制性 |
3.2.2 农村消费信贷需求逐步形成互联网融资特征 |
3.2.3 农户普遍存在“惧贷”现象 |
第4章 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户方面的影响因素 |
4.1.1 农户的收支特征影响消费信贷需求 |
4.1.2 农户的年龄结构影响农村消费信贷需求 |
4.1.3 农户的文化程度影响农村消费信贷需求 |
4.2 农村金融机构方面的影响因素 |
4.2.1 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品种单一 |
4.2.2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 |
4.2.3 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消费信贷程序复杂 |
4.3 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
4.3.1 农村消费信贷法律法规不健全 |
4.3.2 农村消费基础设施薄弱 |
第5章 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 |
5.1.1 调查问卷说明 |
5.1.2 样本数据收集 |
5.1.3 样本数据特征 |
5.2 实证分析的具体方法 |
5.2.1 变量选择 |
5.2.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5.3.1 变量的初始分析 |
5.3.2 多轮迭代后的输出结果 |
5.3.3 实证分析的综合结论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的对策建议 |
6.1 农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
6.1.1 转变农户的消费观念 |
6.1.2 加快农户收入的增加幅度 |
6.2 农村金融机构层面的对策建议 |
6.2.1 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
6.2.2 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发展 |
6.2.3 加快农村消费信贷产品创新 |
6.3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6.3.1 完善与农村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 |
6.3.2 建立农村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
6.3.3 创造良好的消费信贷环境 |
6.3.4 完善农户征信体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附录 |
(3)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理论 |
第一节 金融生态理论 |
第二节 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消费金融理论 |
第四节 农村金融理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构建与理论设想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逻辑前提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组成结构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协同交换 |
第四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的理论设想 |
第四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体系演进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消费金融体系演进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现状与特点 |
第五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要素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主体特性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主体生态定位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环境因子分析 |
第四节 基于中国农户消费价值下的中国农村消费生态模型 |
第六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体系生态演化力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资金生态循环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正式制度下的农户消费借贷 |
第三节 中国农村非正式制度下的农户民间借贷 |
第四节 农户消费信用体系的实践意义 |
第七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协调度研究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第二节 实证过程与结果 |
第三节 强主体强环境向主体环境协调发展 |
第八章 国际农村消费金融体系演进与比较 |
第一节 西方国家发展进程与模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与模式 |
第三节 国外先进经验总结与模式比较 |
第九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优化核心框架和具体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环境生态的宏观持续指导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结构规模的中观供给改造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农户消费价值的微观需求升级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的资料及来源 |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
2 基础理论、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借鉴 |
2.1 基础理论 |
2.1.1 消费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现代消费理论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可持续消费的文献综述 |
2.2.3 关于农村消费的文献综述 |
2.2.4 相关研究述评 |
2.3 国际经验借鉴 |
2.3.1 美国经验 |
2.3.2 德国经验 |
2.3.3 日本经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理论框架 |
3.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概念界定 |
3.1.1 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概念 |
3.1.2 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内涵 |
3.1.3 农村可持续消费的原则 |
3.1.4 农村可持续消费的核心理念 |
3.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运行机理 |
3.2.1 经济因素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关系原理 |
3.2.2 社会因素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关系原理 |
3.2.3 资源环境因素与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关系原理 |
3.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评价指标与方法 |
3.3.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评价原则 |
3.3.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评价指标 |
3.3.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现状及潜力评价 |
4.1 现阶段农村消费领域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1 现阶段农村消费领域的现状分析 |
4.1.2 现阶段农村消费领域的问题分析 |
4.1.3 农村可持续消费发展缓慢的原因 |
4.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评价 |
4.2.1 数据说明与权重确定 |
4.2.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分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4.2.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潜力综合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差异分析 |
5.1 引言 |
5.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地区差异 |
5.2.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地区差异的测度指标 |
5.2.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地区差异的测算结果 |
5.2.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聚类分析 |
5.3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收敛性 |
5.3.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
5.3.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空间β收敛分析 |
5.3.3 进一步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
6.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 |
6.1.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分析 |
6.1.2 实证研究设计:模型、方法与数据 |
6.1.3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
6.1.4 稳健性检验 |
6.2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 |
6.2.1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6.2.2 实证研究设计:模型、方法与数据 |
6.2.3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7 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机制设计 |
7.1 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政策诱导机制 |
7.1.1 收入政策诱导机制 |
7.1.2 产业政策诱导机制 |
7.1.3 科技政策诱导机制 |
7.2 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价格调控机制 |
7.2.1 市场定价机制 |
7.2.2 价格调节机制 |
7.2.3 价格监督机制 |
7.2.4 价格导向机制 |
7.3 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保障驱动机制 |
7.3.1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7.3.2 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7.4 促进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的城乡互动机制 |
7.4.1 城乡资源互动机制 |
7.4.2 城乡资金互动机制 |
7.4.3 城乡就业互动机制 |
7.4.4 城乡创业互动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农村消费融资多元化 |
8.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激发农村消费的增长潜能 |
8.2.3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 |
8.2.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
8.2.5 建立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
(5)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理论假设及分析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理论假设 |
1.3.3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消费理论研究动态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2 西方主流消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3 发展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4 制度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5 经济心理学的消费理论 |
2.1.6 经济社会学的消费理论 |
2.2 国内消费潜能研究动态 |
2.2.1 消费潜能的开发主体 |
2.2.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测算与评价 |
2.2.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路径 |
2.3 研究评价及本项研究切入点 |
2.3.1 研究评价 |
2.3.2 本项研究的切入点 |
第3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 |
3.1 消费潜能内涵及分类 |
3.1.1 消费潜能内涵 |
3.1.2 消费潜能分类 |
3.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前提 |
3.2.1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以人均水平为衡量尺度 |
3.2.2 农村居民消费受消费能力的硬性约束 |
3.2.3 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研究以城镇居民消费为参照 |
3.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界定 |
3.3.1 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 |
3.3.2 已沉淀消费潜能与未来消费潜能 |
第4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测度及分析 |
4.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
4.1.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1.3 相对消费潜能测度 |
4.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
4.2.1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
4.2.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度 |
4.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分析 |
4.3.1 已沉淀消费潜能正负波动原因 |
4.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方向判断 |
4.3.3 对“消费市场的潜能在农村”观点的修正 |
第5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测度及分析 |
5.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
5.1.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模型构建 |
5.1.2 数据处理及说明 |
5.1.3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
5.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
5.2.1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
5.2.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
5.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分析 |
5.3.1 已沉淀消费潜能结构优化空间及原因 |
5.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的结构特征判断 |
第6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6.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6.1.1 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 |
6.1.3 指标设计及筛选方法 |
6.2 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综合评价目标及方法 |
6.3.1 综合评价目标 |
6.3.2 综合评价方法 |
6.3.3 消费指数计算 |
6.4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 |
6.4.1 消费能力评价 |
6.4.2 消费需要评价 |
6.4.3 消费条件评价 |
6.4.4 消费潜能评价 |
6.5 西部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比较分析 |
6.5.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及消费指数计算 |
6.5.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与东中部省域差异剖析 |
第7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
7.1 消费潜能开发方向 |
7.1.1 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 |
7.1.2 消费潜能释放及培育的辩证关系 |
7.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省域目标 |
7.2.1 已沉淀消费潜能释放 |
7.2.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 |
7.2.3 未来消费潜能培育 |
7.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
7.3.1 提升消费能力的对策 |
7.3.2 扩展消费需要的对策 |
7.3.3 满足消费条件的对策 |
7.3.4 协调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的比例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路径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消费升级相关研究 |
二、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
(一)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增长缓慢,城乡消费总量差距呈递增趋势 |
(二)内蒙古农村居民正处于消费结构优化的初始阶段 |
(三)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自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
(四)内蒙古农村消费主体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
三、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过低导致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
(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断层,阻碍农民消费结构升级 |
(三)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和形式过于单一,工资性收入比重过低 |
(四)第三产业与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导致农民消费渠道过于单一 |
四、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路径分析 |
(一)优化经济结构,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例 |
(二)扩大收入来源,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消费信心 |
(四)整顿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建立和规范农村消费信贷体系 |
(8)浅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 |
1.1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需要 |
1.2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于缓解通胀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
1.3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2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 |
2.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 |
2.3 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但启动较难 |
3 制约我国农村有效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
3.1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
3.2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消费环境差 |
一方面,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水电、交通、通信等方面的落后限制了一些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 |
另一方面, 农村的消费环境差。 |
3.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影响农民的消费意愿 |
其一, 教育负担重。 |
其二, 农村家庭医疗费用支出居高不下。 |
其三, 家庭养老仍是农民养老的基本形式。 |
3.4 消费观念相对保守落后, 束缚了农民的消费 |
首先是农民消费观念保守。 |
再者是部分消费方式不科学。 |
4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
4.1 发展农村经济, 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
4.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
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
第一, 完善各种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保障制度。 |
第二,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三, 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4.4 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 |
(9)如何发挥金融杠杆效应 撬动农村消费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分析 |
二、金融支持农村消费水平提升的手段与意义 |
三、加快农村产品和服务方式的金融创新步伐, 持续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提升农村消费市场的质量和数量 |
(10)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特点及启动策略研究——一项来自济宁市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田野调查的方法及过程 |
(一) 调查地点的选取 |
(二) 调查方式的选择 |
三、当前济宁市农村居民消费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传统消费观念正逐步淡化 |
(二) 日用品等商品流通渠道的改善便利了农民消费, 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仍难有保证 |
(三) 主要耐用商品消费潜力较大, “家电下乡”政策有待做出针对性调整 |
(四) 电动车、汽车消费增长将成为济宁市农村消费市场新亮点 |
四、当前制约济宁市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一) 农民收入偏低且增收困难 |
(二) 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导致农民谨慎消费 |
(三) 济宁市部分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四) 济宁市农村消费信贷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
五、济宁市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策略分析 |
(一) 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根本 |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 |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整顿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前提 |
(四) 做好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普及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手段 |
(五)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有力支持 |
四、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2]吉林省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研究 ——以松原市农户为例[D]. 董姗姗.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4)
- [3]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D]. 刘子源.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农村可持续消费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D]. 蓝震森. 重庆大学, 2017(12)
- [5]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D]. 秦晓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加快启动农村市场政策建议[A].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聂振邦,元利兴. 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 2016
- [7]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路径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陈爱雪,孔繁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8]浅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及对策[J]. 丁媛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12)
- [9]如何发挥金融杠杆效应 撬动农村消费市场[J]. 董玉华.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1(04)
- [10]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特点及启动策略研究——一项来自济宁市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J]. 耿新,张匡,王振. 山东经济,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