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板坝周边缝止水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熊泽斌,曹艳辉[1](2020)在《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要技术创新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33.0 m,为当前世界已建最高面板堆石坝。为确保大坝长期稳定运行,通过包括国家"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等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在筑坝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坝体变形控制、防渗系统结构和材料、施工与质量控制、原型观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并成功应用。水布垭工程形成的系统性超高面板坝筑坝技术,改变了面板坝仅靠经验和类比设计的模式。逾13 a的运行监测表明,大坝最大沉降仅2.65 m,最大渗漏量仅66 L/s,大坝结构安全,运行状态良好。
陈彪[2](2020)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及动力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具备取材容易,结构稳定,施工快速经济,对工程地质硬性条件要求不高等优势,成为坝工建设领域的前景坝型。该坝型主要由堆石体及面板构成,其中堆石体主要用来承重并保持结构稳定,面板主要用作防渗体系。我国目前建成和拟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数量庞大,分析其应力应变和稳定性,并对应力变形的影响性进行研究,对准确掌握大坝应力变形特性及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及成果如下:本文以实际工程建设为背景,混凝土面板采用线弹性模型,堆石体在静力及动力分析中分别采用邓肯EB本构模型和Hardin-Drnevich.,V.P模型,采用圆弧法及毕晓普法对坝坡进行稳定性校核,并通过生死单元法模拟坝体施工浇筑过程。通过建立数值模型计算得出坝体在竣工、一起蓄水及二期蓄水三个阶段进行应力变形规律:竣工期最大沉降量在1/2坝高,顺河向上下游最大值在1/4坝高,坝轴向位移最大值对称在中部两侧1/2坝高,坝体底部压应力最大为1.76MPa,坝肩拉应力最大为0.3MPa。一、二期蓄水后应力变形规律同竣工期,但最大值发生位置各有不同。通过超前线性加速法Wilsion-?原理,对大坝在0.2g加速度地震荷载下进行三维非线性动力分析,得出:堆石体绝对加速度由底部向顶部逐渐递增,最大为6.132/sm。坝体在纵向、横河向及顺河向最大位移曲线由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大,横河向和纵向最大位移在坝顶分别为0.026m和0.032m,顺河向最大位移在下游坝坡接近坝顶为0.055m。
颜猛,陈守开,张政男[3](2019)在《高混凝土面堆石坝周边缝止水失效渗流性态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某枢纽工程面板砂砾石坝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计算网格模型、给定计算条件以及设置工况,研究该工程在正常运行以及周边缝止水失效情形的三维渗流性态,分析其水头分布、各部位渗透坡降以及不同区域渗流量等渗流要素及变化情况,指导工程施工。结果表明,正常运行下,设计渗控措施能够有效阻断渗流,确保大坝渗流安全,但周边缝止水失效时坝体渗流量急剧增加,面板后的垫层渗透坡降大幅增大,影响大坝的正常运行,并易导致坝体破坏。
刘思源[4](2019)在《高混凝土面板坝接缝止水结构数值模拟分析及位移变形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以堆石为支撑主体并将设置在上游迎水面的混凝土面板通过周边缝与趾板连接形成防渗结构的一种坝型,由于该坝型具有安全可靠、经济节省和适应性良好的特点,在高地震烈度区、深厚覆盖层、软岩地基和高陡边坡等复杂严酷条件下的坝型方案比对过程中,混凝土面板坝往往脱颖而出成为优选坝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现代碾压施工技术修建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筑坝技术、设计理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成果斐然。目前,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技术难度、工程规模、最大坝高等均位于世界前列,200m级高面板坝建设技术和施工设备已趋成熟,正朝着300m级特高面板坝发起挑战。对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而言,面板是大坝挡水防渗的首道屏障,其中面板接缝的止水结构是大坝挡水防渗的关键设施,保证接缝止水结构的安全可靠,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重要研究内容。考虑高混凝土面坝堆石坝的接缝位移大变形的特点和高水头的荷载作用,对高混凝土面板坝止水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并积极探索高效可靠的新型止水结构型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得结论如下:(1)介绍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阐述了接缝止水技术的研究进展,接缝止水材料的研发应用,以及动态稳定止水新理念的内涵,在分析国内外具体工程案例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考虑高混凝土面坝堆石坝的接缝位移大变形的特点和高水头的压力荷载,积极探索高效可靠的新型止水结构型式;(2)针对以往开展的波形止水带及支撑橡胶棒的承载能力均局限于试验研究的现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对波形橡胶止水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不同工况条件下止水带承受接缝三向位移变形的能力和极限水压承载能力,对于直线段波形橡胶止水带,当支撑橡胶棒直径为100mm时,在工况I和工况II下都能承受不小于2.5MPa水压;对于拐角段波形橡胶止水带,为了保证支撑橡胶棒不掉进接缝,其直径临界值为140mm,在工况I和工况II下都能承受不小于2.5MPa水压,并根据面积等效原则,建议采取三根100mm直径橡胶棒绑扎在一起的构造型式;(3)针对传统锚固型止水盖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现场安装固定工艺复杂、严寒地区受冰冻拉拔破坏显着的缺陷,提出一种利用胶粘剂粘接于混凝土表面的新型止水盖板结构,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涂料与新型盖板的粘结性能高于YEC环氧涂料11.8%38.6%,高于SK聚脲涂料34.8%53.4%,剪切位移是新型盖板承受接缝三向位移变形的控制工况;选用改性环氧涂料为胶粘剂且设置接缝剪切位移50mm、沉降位移100mm、张开位移50mm的工况条件,虽有盖板凸起与胶体粘结面松动和撕开,盖板边缘处有轻微变形的现象,但是对盖板止水效果没有影响,整体新型盖板止水结构没有破坏。
徐耀,郝巨涛[5](2018)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止水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文中提出面板接缝止水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发展进程中涉及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评述了国内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止水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开发的表层止水机械一体化施工技术和涂覆型柔性盖板止水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止水技术存在的缺陷问题,显着提高了止水体系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认为面板挤压破坏是高混凝土面板坝面板接缝止水必需应对的新问题,除采用软接缝措施减小面板压应变外,在潜在的挤压破坏区域设置加强防护涂层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根本措施还应从加强堆石体的变形协调以及坝体与面板之间变形同步协调控制、增强面板抗挤压破坏能力等方面着手。
杨超[6](2018)在《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1985年至今,在峡谷地区已经建成了数十座高面板堆石坝,积累了丰富的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筑坝经验,但由于面板堆石坝工程的复杂性,相关的设计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工程实际应用。加强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的设计理论研究、变形特性研究和工程改善应对措施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由于堆石料的岩性、堆石的颗粒级配、堆石的碾压参数和河谷的形状等众多因素同时对坝体的受力变形产生影响,导致峡谷地形对大坝受力变形的影响很难从直接测量的结果中分离出来。有限元法具有分离量化显示河谷形状这一单一因素对大坝受力变形影响的优势,采用有限元法研究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具有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结合相关的面板堆石坝设计与有限元计算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系统介绍了我国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的工程实践进展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河谷宽高比在描述河谷宽窄时存在的不足,从河谷宽度、河谷边坡、河谷的对称性三个影响河谷形态的要素出发,给出了新的河谷形状参数来量化描述河谷的形态。采用河谷宽度系数来量化描述河谷的宽窄,采用河谷边坡陡缓系数来量化描述河谷边坡的陡缓,采用河谷非对称系数来量化描述河谷边坡的非对称性。并从河谷地形中面板堆石坝的受力变形特性出发,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区分河谷宽窄、河谷边坡陡缓、河谷对称与否的判别标准。基于新提出的河谷形状参数量化研究了河谷地形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揭示了峡谷地区堆石坝坝体、面板发生特殊破坏与变形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基于河谷地形影响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分类方法,给出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影响程度的分级标准和河谷形状影响系数G,以量化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程度,为是否采取工程改善措施消除河谷地形的不利影响提供依据。利用河谷形状参数及面板堆石坝工程分类方法对国内外数十座已建成的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工程分类,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研究了狭窄河谷中面板堆石坝坝体底部应力拱效应的形成机理,堆石体与两岸山体间的不均匀沉降和狭窄的河谷地形是狭窄河谷中形成应力拱效应的两个条件,坝体竖向应力与轴向应力在应力拱的作用下发生的应力重分布是坝体底部产生应力拱效应的内在力学机理。提出了一种可以确定坝体底部应力拱的合理拱轴线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研究了河谷宽度与河谷岸坡对应力拱的影响,为采用工程措施减弱拱效应的不利影响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陡峭河谷岸坡是导致面板堆石坝面板轴向拉应力增大的主要原因,采用拱形面板堆石坝来减弱峡谷地区面板受到的轴向拉应力,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效果良好。根据计算结果,拟推荐拱型面板堆石坝在设计时,其曲率值可以在K(28)7.5?10-41?10-3之间选取,坝体向着上游方向上的拱起高度初步定为h?(0.024-0.032)L。研究了倾斜坝基地形下面板堆石坝的静力变形特性与动力反应特性。倾斜坝基地形对面板堆石坝静力的变形特性影响不大,但对面板堆石坝在顺河方向上的最大动位移和最大残余变形的分布规律影响较大。研究了倾斜坝基地形下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破坏模式,大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50g-0.58g。
陈正[7](2018)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性评价与极限抗震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是评价面板坝在地震发生时安全稳定性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近年来,随着水资源不断开发利用与水利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位于西南西北强震区的大坝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坝体稳定和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为例,采用校核地震3条人工地震波共6种组合进行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并采用最不利组合进行极限抗震能力研究,分别从坝坡稳定、面板防渗、地震残余变形与面板应力四个方面对面板堆石坝的抗震安全性与极限抗震能力进行评价。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自行开发的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静、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CFRD.f进行静、动力计算。静力部分,模拟坝体逐级施工与分期蓄水过程,堆石料的本构关系采用邓肯E-B模型,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组求解采用中点增量法。动力部分,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堆石料的动力本构关系采用等效粘弹性模型,考虑库水的动水压力对面板坝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采用沈珠江模型计算坝体地震永久变形,采用圆弧滑动面,并通过网格及自动增量搜索计算每一时刻的瞬时坝坡最小抗滑安全系数。2、建立面板堆石坝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竣工期与正常蓄水位工况堆石体和面板应力变形成果,为正常蓄水位动力计算提供依据。3、进行面板堆石坝正常蓄水位工况下,校核地震3条人工地震波6种组合的三维坝体动力计算,研究坝体和面板的各项动力计算成果,获得坝体、面板及接缝的动力反应及分布规律,同时对坝坡和混凝土面板进行抗震稳定性分析。4、通过输入不同水平基岩峰值加速度,分析并评价下水库大坝的极限抗震能力。5、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校核地震作用下,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大坝应力变形性状较好;坝体变形符合一般规律;除了面板拉应力偏大以外,其余应力分布也符合一般规律,接缝位移在止水结构和材料所能适应范围内,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大坝在校核地震工况下是安全的。0.45g是计算所得到的下水库大坝的极限抗震能力。
陈生水,阎志坤,傅中志,李国英[8](2017)在《特高面板砂砾石坝结构安全性论证》文中指出基于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分析,对新疆大石峡250 m级特高面板砂砾石坝结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压实后的砂砾石料有较高的变形模量、较小的流变和地震残余变形,大坝运行期坝体最大沉降仅为最大坝高的0.64%;设计地震用下坝体最大震陷量仅为最大坝高的0.40%;静、动力荷载作用下,面板周边缝的沉陷和张拉值均未超过国内外已建工程的最大实测值,周边缝的剪切位移虽然比国内外已建工程的最大实测值大,但中国在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结构与材料方面的技术储备已经能够满足其要求。因此,与相同高度的面板堆石坝相比,面板砂砾石坝变形安全控制的难度较小。需要指出的是,250 m级特高砂砾石坝的防渗面板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和顺坡向拉、压应力极值较高,有必要在面板周边缝和压性垂直缝两侧一定范围配置加强钢筋。
王建新[9](2017)在《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文中认为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重力坝和面板堆石坝是常用的两种坝型。混凝土重力坝依靠自身重力维持稳定、可靠性好,但混凝土坝体积大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并且坝踵处容易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从而引起坝体底部的开裂破坏。混凝土面板坝中的防渗面板比较单薄,堆石体的不均匀沉降容易造成防渗面板的开裂,从而造成防渗体的渗漏破坏。对此,在总结混凝土重力坝和面板堆石坝等坝型优缺点的基础上,刘汉龙提出了混凝土-堆石组合坝(concrete rock-fill combination dam—CRCD),混凝土-堆石组合坝作为混凝土坝与堆石坝的结合体,其结构主要由:上游混凝土墙、下游俯斜式堆石体、防渗体系(止水结构和防渗墙)以及上下游压重等组成。CRCD通过止水结构等与坝基非固结连接而不同于混凝土重力坝,CRCD中的混凝土墙不但作为防渗体类似于面板而且作为结构体与下游堆石体共同承受水压力。混凝土墙作为CRCD的防渗结构,相比重力坝减小了坝体断面面积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用量;下游俯斜式堆石体作为CRCD的支撑体,相比面板堆石坝大大缩减了土石体方量。混凝土-堆石组合坝作为一种新型坝体结构,目前对其动力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而振动台试验是研究土石坝动力特性、破坏机理及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已开展诸多大型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相关研究,振动台试验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对此,针对基岩和覆盖层坝基的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开展了大型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主要研究对比不同坝基CRCD的动力加速度、位移、动土压力、破坏模式等内容,目的在于揭示CRCD的动力响应特性和变形破坏模式,从而为CRCD的抗震设计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还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E-B静力模型和沈珠江等效粘弹性动力模型,分别对基岩和覆盖层坝基的振动台试验展开了数值分析,分析了不同坝基CRCD加速度响应特性和永久变形分布,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由此建立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CRCD的数值模型,分析探究了实际工程中CRCD坝体动力加速度、动应力、动土压力及永久变形的分布规律。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揭示了地震动作用下混凝土-堆石组合坝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坝高约3/5处以上部位加速度放大倍数增长迅速,表现出坝顶明显的“鞭梢效应”,试验结果符合一般土石坝的地震响应规律。(2)蓄水对CRCD的加速度响应有明显的削弱作用;加速度放大倍数基本上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大而呈现降低的趋势;不同地震波引起加速度反应不同的原因在于地震波频谱特性的差异,随着地震波幅值增大,土体的刚度降低、阻尼增强,对地震波高频产生滤波、低频产生放大的作用;覆盖层坝基加速度响应大于同工况的基岩坝基结果,其原因在于基岩坝基刚度大变形小,而覆盖层砂砾石坝基在地震动作用下土体颗粒发生重分布更容易产生形变,从而引起上部结构的剧烈反应。(3)通过不同坝基的对比试验,分析了堆石体永久变形分布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基岩和覆盖层坝基堆石体顶部永久位移都相对较小,其中覆盖层坝基堆石体顶部水平永久位移和竖向永久位移累计值达到3.475mm和-6.709mm,分别占模型坝高的0.35%和0.67%,均大于基岩坝基对应的试验结果。模型坝堆石体的破坏首先从靠近坝顶部位开始,破坏模式表现为堆石体颗粒松动、滚落、逐步出现局部小范围的浅层滑动,在堆石体坝坡顶部1/5倍坝高范围内位移响应最明显,在该区域可采取适当加固措施。(4)混凝土-堆石组合坝与坝基依靠止水结构等形成防渗体系,因此混凝土墙对整个坝体的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基于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监测的墙体位移及墙背动土压力结果,提出了混凝土-堆石组合坝中混凝土墙体的动态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墙体底部的位移稳定性及抗倾覆稳定性指标。(5)基于E-B静力模型和沈珠江等效粘弹性动力模型,建立了混凝土-堆石组合坝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型,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由此,建立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混凝土-堆石组合坝的数值模型,进一步探究了该坝型的动力加速度、动应力、动土压力及永久变形的分布规律,计算表明:混凝土墙与堆石体之间的接触面是抗震设计的关键部位,实际工程可考虑坝体加筋等加固措施。
李建伟,王志宏,洪振国[10](2016)在《高面板坝周边缝新型止水结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面板坝靠薄层混凝土面板作为主要防渗体,其接缝的止水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些接缝发生大量渗漏,将会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产生严重影响。为提高面板坝周边缝的止水性能,分别从结构设计、止水原理及结构和材料不足等方面对面板坝周边缝几种典型止水结构型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面板坝周边缝新型止水结构设计型式,既保留了各自结构的长处,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同时具有创新的特点。
二、面板坝周边缝止水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板坝周边缝止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要技术创新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工程概况 |
3 主要技术创新 |
3.1 坝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
3.2 坝体变形控制技术 |
3.3 大坝防渗系统结构和材料 |
3.4 大坝施工与质量控制技术 |
3.5 大坝原型观测技术 |
4 结语 |
(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及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发展过程 |
1.2 当代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特性概述 |
1.2.1 高度抗震性 |
1.2.2 经济适用性以及高效施工性 |
1.2.3 坝体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堆石料力学特性及特殊结构模拟探究 |
1.3.2 堆石体本构模型及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
1.3.3 堆石体稳定性情况及坝体及坝体动力变形探究 |
1.3.4 面板堆石坝变形监测探究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面板堆石坝理论研究 |
2.1 面板堆石坝计算原理探究 |
2.1.1 堆石体非线性本构模型Duncan-E-B |
2.1.2 堆石料弹塑性模型 |
2.1.3 堆石料非线性模型KG模型 |
2.1.4 面板材料本构模型 |
2.1.5 面板开裂理论 |
2.2 面板堆石坝动力特性理论 |
2.2.1 质点振动原理方程 |
2.2.2 动力方程原理 |
2.3 面板堆石坝堆料动力本构模型 |
2.3.1 堆石料动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关系 |
2.3.2 等价线性模型原理 |
2.3.3 面板动本构模型 |
2.4 上游面板动水压力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性分析 |
3.1 坝坡失稳时滑裂面形态概述 |
3.1.1 圆弧滑裂面及复式滑裂面简述 |
3.1.2 折线滑裂面介绍 |
3.2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介绍 |
3.2.1 瑞典圆弧法简述 |
3.2.2 毕晓普简化算法概述 |
3.3 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性核算 |
3.3.1 堆石料基本性能 |
3.3.2 堆石体力学参数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板堆石坝仿真分析 |
4.1 ADINA系统介绍 |
4.2 当代面板堆石坝一般原理 |
4.2.1 竣工期间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 |
4.2.2 面板堆石坝在蓄水期的应力变形特性 |
4.3 工程概况 |
4.4 面板堆石坝数值分析计算参数 |
4.4.1 坝体各分区堆石体邓肯张模型参数 |
4.4.2 面板布置及材料参数 |
4.5 面板堆石坝二维计算分析 |
4.5.1 二维计算模型简介 |
4.5.2 坝体二维仿真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
4.5.3 坝体二维仿真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6 面板堆石坝三维仿真分析 |
4.6.1 三维计算模型简介 |
4.6.2 坝体三维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4.6.3 面板三维数值分析 |
4.7 面板垂直缝和周边缝的变形 |
4.7.1 周边缝位移 |
4.7.2 垂直缝位移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板堆石坝地震响应分析 |
5.1 地震作用下输入和计算地震波 |
5.2 地震响应计算结果 |
5.3 坝体及面板峰值位移分析 |
5.4 面板坝动应力及特殊结构变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混凝土面堆石坝周边缝止水失效渗流性态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仿真计算理论 |
1.1 渗流场计算模型 |
1.2 节点虚流量法的改进 |
1.3 无厚度缝单元 |
2 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与分析 |
2.1 有限元建模 |
2.2 计算条件 |
2.3 计算结果分析 |
2.3.1 基本运行情况 |
2.3.2 止水失效影响分析 |
3 结 语 |
(4)高混凝土面板坝接缝止水结构数值模拟分析及位移变形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混凝土面板坝发展概述 |
1.2.2 面板坝接缝止水研究概述 |
1.2.3 面板坝止水材料研究概述 |
1.2.4 动态稳定止水新理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波形橡胶止水带数值模拟分析 |
2.1 概述 |
2.2 ABAQUS软件介绍 |
2.3 波形止水带建模与计算结果 |
2.3.1 波形止水带模型建立 |
2.3.2 直线段波形止水带计算结果 |
2.3.3 拐角段波形止水带计算结果 |
2.3.4 波形止水带极限承载水压计算结果 |
2.4 结论 |
3 新型止水盖板三向位移变形试验 |
3.1 概述 |
3.2 新型盖板小试样三向粘结强度试验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2.3 试验设计及步骤 |
3.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5 结论 |
3.3 新型盖板大试件三向位移变形试验 |
3.3.1 试验目的 |
3.3.2 试验材料 |
3.3.3 试验设计及步骤 |
3.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5 结论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止水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200 m级高混凝土面板坝的接缝止水技术 |
2.1 接缝止水结构 |
2.2 塑性填料 |
2.3 铜止水和止水带 |
3 近十年接缝止水技术的新进展 |
3.1 表层止水机械一体化施工技术 |
3.2 涂覆型柔性盖板止水技术 |
4 接缝止水新问题 |
5 结论与展望 |
(6)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实践进展及筑坝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实践进展 |
1.2.2 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研究现状 |
1.3 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静、动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1 静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动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合理描述河谷形状的参数研究 |
2.1 引言 |
2.2 河谷形状参数的提出 |
2.3 河谷形状参数的定义 |
2.3.1 河谷宽度系数的定义 |
2.3.2 描述河谷边坡陡缓的参数研究 |
2.3.3 描述河谷非对称的参数研究 |
2.4 河谷形状参数的工程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 河谷形状的判别标准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案与计算模型 |
3.2.1 研究方案 |
3.2.2 有限元计算模型与参数 |
3.3 河谷宽窄的判别标准研究 |
3.4 河谷边坡陡缓的判别标准研究 |
3.5 河谷对称与否的判别标准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河谷宽度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3.1 河谷宽度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 |
4.3.2 河谷宽度对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 |
4.4 河谷边坡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4.1 河谷边坡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 |
4.4.2 河谷边坡对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 |
4.5 河谷非对称对面板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5.1 河谷非对称对坝体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5.2 河谷非对称对面板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4.6 基于河谷地形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分类方法及评价标准 |
4.6.1 河谷形状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4.6.2 基于河谷形状参数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分类研究 |
4.6.3 基于河谷地形参数的面板堆石坝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狭窄河谷中面板堆石坝应力拱效应形成机理及影响研究 |
5.1 岩土工程中应力拱效应的研究现状 |
5.2 峡谷地区面板坝坝体内部应力拱效应形成机理研究 |
5.2.1 应力拱效应形成条件 |
5.2.2 应力拱效应的形成机理研究 |
5.2.3 应力拱效应合理拱轴线的确定方法 |
5.3 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拱效应的影响研究 |
5.3.1 河谷宽度对应力拱效应的影响 |
5.3.2 河谷边坡对应力拱效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改善峡谷地区面板堆石坝坝肩处拉应力的设计措施研究 |
6.1 拱形面板堆石坝的提出 |
6.2 拱形面板堆石坝的施工可行性 |
6.3 拱型面板堆石坝与直线型面板堆石坝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
6.3.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6.3.2 计算模型参数 |
6.3.3 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6.4 面板堆石坝拱起高度的初步推荐 |
6.5 本章小结 |
7 特殊倾斜坝基地形下面板堆石坝的静、动力变形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工程概况 |
7.2.1 工程概况及大坝布置 |
7.2.2 坝基地形地质条件 |
7.3 倾斜坝基地形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
7.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7.3.2 结果分析 |
7.4 倾斜坝基地形对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的影响 |
7.4.1 动力本构模型及参数 |
7.4.2 倾斜坝基下坝体的动力反应特性 |
7.4.3 倾斜坝基对大坝的地震破环模式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性评价与极限抗震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堆石坝静力分析现状 |
1.2.2 堆石坝动力分析现状 |
1.2.3 坝坡稳定性问题分析 |
1.2.4 极限抗震能力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静力分析基本原理 |
2.1 堆石体静力本构模型 |
2.1.1 邓肯E-μ模型 |
2.1.2 邓肯E-B模型 |
2.2 离散单元数学模型 |
2.2.1 堆石料单元数学模型 |
2.2.2 接触面单元数学模型 |
2.2.3 连接单元数学模型 |
2.2.4 局部坐标和整体坐标转换 |
2.3 整体平衡方程及解法 |
2.3.1 整体平衡方程 |
2.3.2 中点增量法 |
2.4 实体单元初始应力 |
2.5 静力程序流程简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力计算模型与原理 |
3.1 堆石体动力模型 |
3.2 接触面动力模型 |
3.3 连接单元与混凝土动本构模型 |
3.4 动水压力计算 |
3.5 地震残余变形计算方法 |
3.5.1 沈珠江残余应变模型 |
3.5.2 残余应变模型计算方法 |
3.6 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
3.6.1 动力方程 |
3.6.2 Wilson-θ法 |
3.7 永久变形计算步骤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震稳定性与抗震安全评价 |
4.1 抗震稳定性分析方法 |
4.1.1 坝坡稳定性 |
4.1.2 坝体单元稳定性 |
4.1.3 面板稳定性 |
4.2 抗震稳定性评价指标 |
4.3 抗震能力评价标准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基本资料 |
5.2 静力基本参数选择 |
5.3 下库主坝有限元静力计算 |
5.3.1 物理参数正负号确定 |
5.3.2 坝体应力变形 |
5.3.3 面板应力变形 |
5.3.4 水压力作用下的接缝变形 |
5.3.5 计算总结 |
5.4 动力计算模型及参数 |
5.4.1 参数的选取 |
5.4.2 人工地震波 |
5.4.3 地震动输入 |
5.5 下库主坝有限元动力计算 |
5.5.1 系统基频 |
5.5.2 坝体动力响应 |
5.5.3 面板动力响应 |
5.5.4 面板接缝变形 |
5.5.5 坝坡与面板稳定性分析 |
5.5.6 震后面板应力变形 |
5.5.7 计算小结与抗震安全性评价 |
5.6 大坝极限抗震能力研究 |
5.6.1 坝坡稳定性 |
5.6.2 地震永久变形 |
5.6.3 面板应力 |
5.6.4 接缝变形 |
5.6.5 极限抗震能力综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动力特性物理模拟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备及内容 |
2.3 模型设计及传感器布置 |
2.4 相似关系及试验材料 |
2.5 传感器及采集系统 |
2.6 输入地震动及加载工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坝基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加速度响应规律 |
3.1 引言 |
3.2 基岩坝基加速度响应 |
3.3 加速度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
3.4 覆盖层坝基加速度分布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的墙体动态稳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岩坝基结果分析 |
4.3 覆盖层坝基结果对比 |
4.4 动态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凝土-堆石组合的堆石体永久变形及破坏模式 |
5.1 引言 |
5.2 位移监测点布置 |
5.3 基岩坝基堆石体顶部永久位移 |
5.4 基岩坝基坝坡向永久位移 |
5.5 基岩坝基堆石体破坏模式和机理分析 |
5.6 覆盖层坝基结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混凝土-堆石组合坝振动台试验的数值分析 |
6.1 引言 |
6.2 计算原理与方法 |
6.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4 模型试验数值验证与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工程算例分析 |
7.1 引言 |
7.2 工程背景 |
7.3 数值的模型的建立 |
7.4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动力特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高面板坝周边缝新型止水结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止水结构分析 |
2.1 面板坝周边缝典型止水结构型式A分析 |
2.1.1 结构型式A设计 |
2.1.2 止水原理分析 |
2.1.3 结构和材料不足分析 |
2.2 面板坝周边缝典型止水结构型式B分析 |
2.2.1 结构型式B设计 |
2.2.2 止水原理分析 |
2.2.3 结构和材料不足分析 |
2.3 面板坝周边缝典型止水结构型式C分析 |
2.3.1 结构型式C设计 |
2.3.2 止水原理分析 |
2.3.3 结构和材料不足分析 |
3 结构对比和改进方向 |
4 新型止水结构设计方案 |
5 结语 |
四、面板坝周边缝止水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要技术创新及应用[J]. 熊泽斌,曹艳辉. 水利水电快报, 2020(02)
- [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及动力响应研究[D]. 陈彪. 青海大学, 2020(02)
- [3]高混凝土面堆石坝周边缝止水失效渗流性态仿真分析[J]. 颜猛,陈守开,张政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2)
- [4]高混凝土面板坝接缝止水结构数值模拟分析及位移变形试验研究[D]. 刘思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止水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徐耀,郝巨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8(05)
- [6]河谷形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影响的量化方法研究[D]. 杨超.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7]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性评价与极限抗震能力研究[D]. 陈正. 福州大学, 2018(03)
- [8]特高面板砂砾石坝结构安全性论证[J]. 陈生水,阎志坤,傅中志,李国英. 岩土工程学报, 2017(11)
- [9]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 王建新.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10]高面板坝周边缝新型止水结构探索[J]. 李建伟,王志宏,洪振国.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12)
标签: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论文; 应力状态论文; 抗震论文; 应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