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机结构制造中质管质量的定量评估与监控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宇涵[1](2020)在《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通用航空飞速发展的同时,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行安全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事故频发。我国目前采用与公共航空运输相同的监管方式对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行安全进行监管,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现行的通用航空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存在很多不适应。因此,如何在放宽政策、降低标准的情况下,预防和减少事故,既有效监管又不抑制发展成为了民航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将通过分析通用航空安全监管现状,探究当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提出基于风险的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明确民航监管部门需对通用航空公司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监管,建立基于隐患数量和危害程度的分级监管的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机制,对危害程度高的隐患进行重点监管。提出基于风险的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原则和实施细则,包括监管内容、监管频次、监管强度、监管方式以及民航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流程,建立基于隐患数量的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分级监管标准,指出民航政府监管部门需对不同级别的通用航空公司分别进行不同周期的监管,周期内由通用航空公司自律,对隐患多的公司进行高强度监管,对隐患少的公司减少监管频率和监管力度,公司自律期间使用信用手段实施管理。提出通用航空公司实际存在的隐患的风险程度可能和按分级监管标准实施的监管强度不匹配,存在“合理”、“不合理”、“可接受”、“不可接受”四种状态,提出对不匹配的情况调整监管措施,按照风险等级进行监管,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隐患都实施合理可接受的监管强度。提出基于风险建设通用航空法规体系,完善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等提升对通用航空运行安全监管的对策。
魏小军[2](2019)在《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安全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来,在国家的战略部署下,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浪潮,桥梁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座座桥梁建成于大江大海中,像一条条巨龙横卧在江海之中,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促进了我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但是,在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大型桥梁施工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损失,给企业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从架桥机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等全过程出发,研究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企业关于架桥机安全施工管理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叙述了国内外关于安全管理及架桥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并对架桥机的分类和施工特点进行了相关阐述,为本文对架桥机研究的范围和目标进行了明确。同时阐述了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利用WBS-RBS风险识别方法对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施工的风险进行识别,建立了架桥机施工风险清单,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安拆、运行、环境、维修和管理七个风险种类。通过调查问卷形式,邀请专家对调查内容进行打分来采集数据,然后运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和Borda序值法对架桥机施工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各类风险等级。然后,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专家问卷等方式,对架桥机施工中的各类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建议,同时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流程建设和思想建设四个方面提出综合的管理措施,为桥梁建设施工企业关于架桥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最后,通过理论结合到实际项目,以嘉绍跨江大桥项目架桥机架梁施工为研究案例,对该项目的架桥机施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针对各类风险提出具体的管理建议。
陈慧茹[3](2019)在《镉在水稻亚种间的吸收转运和积累差异及其低积累突变种质的创建》文中指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将稻米作为主食,但它同时也是重金属镉(Cd)的主要暴露源。中国水稻镉污染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华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其中,南方稻区种植籼稻为主,长三角和东北稻区种植粳稻为主。本论文研究籼粳亚种在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Cd胁迫浓度下对重金属Cd的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差异,并通过重离子辐照创建Cd低积累的水稻突变遗传种质,对发掘利用重金属Cd低积累的遗传资源、提出降低籽粒Cd积累的农艺措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结论如下:一.水稻亚种间重金属镉的吸收、转运和积累差异。1.籼、粳水稻植株地上部对Cd的吸收总量差异显着,在Cd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土壤中,籼稻吸收的Cd总量分别是粳稻的3.65,2.78和2.67倍。籼稻对Cd的吸收特征主要表现在生殖生长期的高吸收速率。在Cd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土壤中,抽穗期至成熟期受试籼稻品种的地上部分Cd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0.142 μgd-1、0.231μg d-1和0.257μg d-1;受试粳稻品种的地上部分Cd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0.023μg d-1、0.051μg d-1和0.066μg d-1,籼稻相较粳稻平均吸收速率高6.17、4.52和3.89倍。2.对籼、粳水稻中Cd的转运研究发现,籼稻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吸收积累的Cd对籽粒Cd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3.8%和66.2%,而粳稻对籽粒Cd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4.9%和55.1%。通径分析显示,籼稻中的Cd主要由根系吸收并通过茎向籽粒转运,粳稻则是由叶片(鞘)和根系转运为主。3.籼、粳水稻中Cd的积累差异研究发现,随着土壤Cd含量增加,籼、粳水稻茎、叶和籽粒Cd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相同浓度的Cd条件下,粳稻品种茎、叶和籽粒的Cd含量低于籼稻品种。在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Cd污染胁迫下,粳稻的糙米Cd平均含量分别为0.105 mg kg-1,0.132 mg kg-1,0.226 mg kg-1和0.484 mg kg-1,而籼稻品种的糙米Cd平均含量分别为0.194 mg kg-1,0.475 mg kg-1,0.936 mg kg-1和0.938 mg kg-1,受试籼稻品种的籽粒Cd含量分别为粳稻品种的 1.84,3.59,4.14 和 1.94 倍。4.研究水稻籽粒中的Cd含量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籼、粳水稻籽粒中Cd积累与茎鞘内NSC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23和-0.746,提示Cd从茎鞘到籽粒的转运可能伴随着养分的转运。二.重离子辐照低镉水稻突变种质的创建。1.12C6+离子束辐照中籼9311,M2籽粒中Cd积累的变异率为3.97%(P<0.05),并获得一个籽粒低镉积累突变体(T2-1)。与野生型9311相比,T2-1突变体籽粒中Cd降低幅度为28.6%,同时Pb和Cu在籽粒中的积累分别降低24.0%和27.4%,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2.分析T2-1和野生型9311中水稻Cd吸收和转运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负责Cd根系吸收的OsNramp5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T2-1植株根系中OsHMA3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导致更多的Cd被隔离在根细胞液泡中,对T2-1根和地上部的Cd吸收动力学研究表明,大部分Cd在T2-1根中被滞留,导致Cd从根到地上部的转运减少。另外参与Cd从叶片向籽粒中转运的OsLCT1表达水平显着下调,OsHMA2的表达水平略有增加。3.在多个Cd污染田块种植结果显示,T2-1突变体在土壤低Cd污染水平下籽粒中的Cd含量低于国家对于谷物中Cd的限值标准(0.2 mg kg-1),重度Cd污染水平下T2-1籽粒的Cd含量相较9311降低14.6%-62.2%,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
刘建党[4](2019)在《治理质量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伴随深刻的制度变迁,经济增长取得了伟大成就。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都从战略层面肯定了良好治理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治理议题从一般性的学术研究上升为中央重大政策决策研究。围绕治理议题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1)治理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现有文献以跨国分析为主,关注中国省域的研究大多忽视了治理质量的多维视角,忽视了良好治理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数据期限也比较陈旧。(2)治理质量的实际测度,注重跨国、跨地区的比较分析,有关中国省域治理的研究比较少,多维治理视角忽略了市场化改革,指标筛选忽视了定量方法,权重确定忽视了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法。因此,本文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治理质量如何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基于此,本研究以“诺斯悖论”为逻辑起点,通过界定“中国省域治理”概念和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计算中国省域治理质量综合指数,实证分析治理质量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中国省域治理质量的评估体系与实证研究,即,提出中国省域治理评估的主要内容,确定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实证分析中国省域治理质量综合指数(2001-2016)。(2)权力悖论视角下治理质量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研究,即,从缓解“权力悖论”的视角入手,实证检验治理质量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内生性等多个方面开展稳健性分析。(3)时间跨度视角下治理质量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研究,即,纳入时间跨度的影响,分别研究治理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长期效应,从多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4)空间效应视角下治理质量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研究,即,检验治理质量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计算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比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对上述内容进行系统剖析,深化和丰富了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创新点包括三个方面:(1)把空间溢出因素纳入治理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构建了治理质量、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的新理论框架,提出了周边地区治理质量影响本地区经济增长的三种主要路径,以及本地区治理质量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反馈效应,剖析了空间溢出视角下治理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2)首次实证检验了治理质量、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获得了周边地区治理质量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存在“U型曲线”关系,且空间溢出效应受到区域异质性、时期异质性显着影响的新发现。量化了治理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到了空间溢出已成为治理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的新结果。量化了空间溢出效应在邻近地区的梯次分布情况,提出了治理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距离扩大而逐步变小的新观点。(3)采用了新的中国省域治理质量综合指数,实证分析提出了良好治理具有显着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效应的新观点;获得了良好治理的高速度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倒U曲线”变化趋势的新发现;得到了良好治理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效应、高速度经济增长效应均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异质性显着影响的新结论。基于如上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理论意义,一方面,本文构建了治理质量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为理解治理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理论描述,为开展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本文界定了“中国省域治理”概念,提出了中国省域治理质量的评估框架,为开展有关中国省域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新支撑。(2)实践意义,一方面,本文证实了良好治理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这些可以作为中国大力提升省域治理质量、培育治理质量高值集聚中心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省域治理质量的演进特征,这可以成为识别中国省域治理质量的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重要参考。
严岩[5](2017)在《海洋环境对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关键设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FLNG)将陆基天然气液化工厂转移至海上平台运行,形成一种全新的海洋天然气开采模式,可大幅缩减海洋边际气田的开发流程和前期投资,是未来海洋天然气资源开采的发展方向。但是陆基工厂采用的生产、储存设备在向海洋浮式平台转移时,由海洋环境引起的浮式平台晃动、倾斜会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干扰,需要针对海洋环境进行设备的适应性分析和优化。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晃动环境下的FLNG储存关键设备-储罐,以及倾斜环境下的生产关键设备—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储罐、换热器中工作流体受到海洋环境干扰时的运动、传热情况,研究了储罐底部结构、摆动-起伏耦合激励对液体晃荡特性和内腔压力分布的影响,以及蒸发气换热器对流量工况、倾斜环境的传热响应规律。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在液体晃荡行为的理论研究方面:提出参数峰值平均法对储罐内液体运动的剧烈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进而指导储罐晃荡固有频率的计算以及不同晃荡工况下的液体运动特性对比研究。参数峰值定义为液面高度、位移量、壁面压力等参数的时域局部极大值,对各波动周期内的参数峰值取算数平均数,可得到整个晃荡过程的唯一标量,即参数峰值平均数,该值代表了液体运动的剧烈程度,相同监测位置时,参数峰值平均数越大,表示当前工况下的液体运动越剧烈,激励频率越接近固有频率。由于其对参数的选择并无特殊要求,可兼容实验和仿真两种研究手段,实现液体运动剧烈程度的精确量化。(2)在FLNG储存设备性能研究方面:建立FLNG储罐内流体运动数值模拟模型,引入摆动-起伏耦合激励模型,对不同频率成分的耦合激励作用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针对不同储罐结构、液体填充率、激励参数作用下的液体晃荡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获得不同工况下的储罐动态压力载荷。通过流体体积法和独立网格控制方法建立了薄膜式储罐内的液体晃荡模型,以正弦激励为对象,研究了储罐底部结构引起的固有频率漂移和晃荡特性改变规律。液体填充率较低时:随着斜坡尺寸的增大,晃荡固有频率逐渐减小,高压区域的影响范围以及峰值压力逐渐降低;填充率较高时:固有频率保持稳定,斜坡结构的优化作用小于填充率较低时的工况。此外,在研究摆动-起伏耦合激励时,对不同频率成分的耦合激励作用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两种激励成分以频率比作为相互制约的参数,起伏频率较小时,液体运动由摆动激励主导,反之液体运动由起伏激励主导。起伏激励频率为摆动频率2倍时,液体运动达到晃荡特征的极限状态,此时起伏激励对晃荡运动的增益效果达到最大。(3)在FLNG生产设备性能响应方面:在水平蒸发气换热器的流量工况响应研究基础上,增加倾斜环境的设置,研究了蒸发气换热器在不同倾斜环境下的传热性能响应规律。通过建立蒸发气换热器的数值模拟模型,分析换热器流场、温度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对水平环境下的流量工况响应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蒸发气换热器各出口温度随壳程流量的改变呈单向响应变化,响应灵敏度在低流速时较大、高流速较小;高壳程质量流工况时,换热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为合理的流场、温度场分布,而当壳程质量流低于一定阀值时,两个流域出现温度交叉现象,低温流体的出口温度高于高温流体,出现不必要的反向传热,流场结构与当前工况的匹配性较差。倾斜环境下的换热器响应研究发现:轴向倾向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大于径向倾斜,且壳程质量流较低时的换热器比高质量流时更易受到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4)在实验验证及工程应用方面:通过相近工况下的FLNG储罐及换热器实验研究,对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得的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并将其应用于橇装式小型船用蒸发气再液化工厂的工程研制中。针对海洋环境的设备性能仿真研究,可在设计阶段对设备进行适应性分析、载荷校核、工况预测,进而对陆基天然气液化设备和技术进行校验和改造,实现陆地工厂设备向海洋平台的转移,缩短海洋平台的研制周期。
朴伟怡[6](2017)在《C航空公司飞行训练体系质量与过程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近期我国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国内各大航空企业大量引进C919机型并确定了订单数量,各航空公司对于C919飞行人员的培养压力骤增,现有的培训机制已不能完全满足培训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下仍然需要保障培训质量而不得有任何疏漏。培训的运营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培训质量的过程控制分析就尤为重要。C航空公司当前飞行训练体系的质量和培训效率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训练的管理方式较为传统,尤其是训练质量的管理理念较为守旧,停留在21世纪初期水平。训练的组织形式也较为刻板,导致实施效率不能满足需求。做此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C公司当前的飞行训练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改进的方案,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只有提高飞行训练的质量,才能保障飞行安全;只有提高飞行训练的效率,才能使公司适应当前紧张的飞行员培养形势,满足公司大量的飞行人员培训需求。此研究应用质量管理中的SPC技术作为工具来分析C公司现有飞行训练机制的缺陷,为分析的结果提出训练质量的改进方法,并将为C公司的飞行训练体系引入目前较为先进的质量管理DMAIC模型,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这些新的改进工作在C公司飞行训练中心的试点中收到了显着的效果,基本能够达到新形势下对飞行训练的要求。随着中国民航业的飞速发展,对于飞行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扩大。飞行员的培训除了训练的初期需要依赖民航院校和国内外的专业飞行训练机构以外,更关键是依赖于在职业生涯中的持续训练。先进的飞行训练质量管理体系在C公司的成功试点在整个民航业中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新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推广到整个行业的其他航空公司或飞行训练机构。在推广的过程中,各航空公司或训练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性质来灵活应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出适合于本公司需求的训练体制和管理方案。
杨传明[7](2016)在《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超量碳排放已对自然系统及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负面效应。为此,国际社会正通过不断增强环境管制等方式极力减少碳排放量,随之而来空前的节能减排压力,客观要求企业必须高度关注产品供应链碳足迹优化问题。在此研究背景下,全面采集国内外碳足迹研究文献,改进共词聚类法,结合聚类算法挖掘预处理数据,提炼研究主题,借助h-b指数法系统梳理研究冷热点。进而依照研究主题进行文献归类述评,确定全文研究思路及内容。依照研究思路,基于中观及微观研究视角,从供应链责任主体、全生命功能周期及多粒度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分析模型。继而利用鱼刺图法和结构方程法描述供应链全生命功能周期碳足迹。通过绘制碳足迹结构元拆卸混合图,设计驱动式递归聚类搜索算法和渐进模块化法划分复杂产品多粒度层次。重点采用模糊集法消除全生命功能周期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创建HQMC算法、改进Spearman系数法评估控制数据质量,动态解析碳足迹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分析模型,选取液晶显示器进行实证分析。再通过拓展样本集,解析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绘制复杂产品样本集供应链碳足迹影响因素热度图,寻找影响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的关键环节。依照关键环节分析,结合实证展开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低碳设计研究。按照创建的QFDC法,利用三角模糊数法、改进距离贴近度法等方法转换分析复杂产品供应链各责任主体低碳需求,计算碳足迹设计绩效,确定设计目标层次及生命功能周期。再结合TRIZ法,描述低碳设计技术措施映射关系,消除低碳设计技术冲突,提出低碳设计建议。供应商评价与选择对优化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综述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粗糙集及主成分因子法改进扎根理论法挖掘资料,借助因子分析法辨析初始及核心范畴,明确评价选择指标,再通过基于模糊理论的混合多维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及数据包络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以提升低碳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动态拓展性及客观易达性。继而利用分布决策法和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将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分析模型拓展为多周期多参数多产品,结合该模型多约束非线性混合规划等特性,设计一种改良模拟退火遗传混合算法,并利用基准测试函数比较算法性能。进而设计模型算例进行仿真计算,实现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整体优化。最后在归纳总结全文工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局限,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期望从理论上能为碳足迹研究创立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框架;从应用上为企业优化产品供应链碳足迹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帮助降低社会整体碳排放量。
吕明龙[8](2014)在《基于PDM的制造企业信息管理集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制造业进入转型创新的新阶段,在新的改革时期,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企业面临着成本控制、创新产品、加工柔性、市场反应迅速的重大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障碍,才能够取得竞争优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是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企业只有从信息管理出发,才能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目标。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集成模式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制造企业信息管理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对信息管理及集成模式进行了相关总结和分析,梳理了PDM基本功能和框架结构以及实施的关键。在PDM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了信息集成理论,对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现状、模式、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下实施的典型软件管理框架体系,循序渐进的阐述了以产品数据为中心的企业信息管理集成模式,最后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模式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预见性评价,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科学性、完整性。信息管理集成模式是制造企业避免“信息孤岛”问题出现的有效管理模式,本文的研究为制造企业基于PDM信息管理集成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姜兴宇[9](2008)在《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网络化制造是在经济全球化、制造企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化制造也正朝着开放的、智能的、分布的、协同的方向发展,以其敏捷性的全新制造组织模式,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质量管理系统是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质量是企业占领市场最有力的战略武器,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制造业研究的热点。在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质量的内涵已经由最终产品的质量扩展到贯穿于产品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直到最后报废回收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由静态质量扩展到由时间决定的动态质量;面对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质量的新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因此,研究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与质量控制技术对于发展我国的网络化制造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相关项目基金的资助下,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质量管理模式特点,从总体设计、结构功能、核心算法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Java语言、JSP技术与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出适于实际应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原型系统。本论文具有创新性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传统质量管理系统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动态的、协同的、分布式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框架,确定了系统功能与体系结构。(2)为了满足网络化制造企业间的协同质量管理,将CSCW技术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构建了质量管理的协同环境,解决了网络化环境下产品异地质量设计问题,实现了质量信息的集成与质量知识的共享。(3)应用相似工序、Elman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理论,构建集预防——分析——诊断——调整于一体的动态工序质量控制模型,实现了网络化制造企业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模式下工序质量的实时动态分析、诊断与调整,确保工序质量长期保持在稳定状态。(4)提出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模型中,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精确,并以定量化的数值表示评价结果。解决了模糊数学和经典数学应用在质量评价过程中难以克服的一些缺点,改善了权重的客观性,进而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性。(5)在Windows环境下,综合运用JSP、Servlet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原型系统,并以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为例,验证了前面提出的理论模型与算法,从而证明本系统能够满足企业实施网络化制造的实际需求。
王琼,王俊扬[10](2001)在《飞机结构制造中质管质量的定量评估与监控技术探讨》文中提出在论述飞机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的质量对飞机结构耐久性影响与制约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紧固孔原始疲劳质量来描述质量管理的质量,形成了可供工程应用的评估与监控要求和方法。解决了如何定量评估和监控质量管理的质量难题,为确保交付服役的飞机结构拥有足够的耐久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飞机结构制造中质管质量的定量评估与监控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机结构制造中质管质量的定量评估与监控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通用航空安全监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通用航空安全监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监管对象界定 |
2.1.1 通用航空的定义 |
2.1.2 我国通用航空分类 |
2.2 通用航空运行特点 |
2.3 目前国内通航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2.3.1 通航安全监管法规不健全 |
2.3.2 目前监管模式不适应通航发展需求 |
2.4 国内通航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我国民航行政管理失衡 |
2.4.2 监管内容和重点缺乏针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机制研究 |
3.1 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机制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研究思路的确定 |
3.1.1 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机制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机制研究思路的确定 |
3.2 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机制 |
3.2.1 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风险评估 |
3.2.2 基于风险分级的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对策 |
4.1 基于风险的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 |
4.2 基于风险的通用航空安全监管法规建设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安全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和架桥机主要风险识别评价 |
2.1 架桥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
2.1.1 架桥机的定义 |
2.1.2 架桥机的分类 |
2.1.3 架桥机的施工特点 |
2.2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定义 |
2.2.2 风险管理的流程与方法 |
2.3 架桥机的主要风险 |
2.3.1 设计风险 |
2.3.2 制造风险 |
2.3.3 安拆风险 |
2.3.4 环境风险 |
2.3.5 维修风险 |
2.3.6 使用风险 |
2.3.7 管理风险 |
2.4 架桥机的风险评价 |
2.4.1 风险矩阵分析法的操作流程 |
2.4.2 运用风险矩阵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 |
第三章 架桥机风险的应对建议 |
3.1 各类风险具体的应对建议 |
3.1.1 设计风险的应对建议 |
3.1.2 制造风险的应对建议 |
3.1.3 安拆风险的应对建议 |
3.1.4 运行风险的应对建议 |
3.1.5 环境风险的应对建议 |
3.1.6 维修风险的应对建议 |
3.1.7 管理风险的应对建议 |
3.2 项目风险综合的应对建议 |
3.2.1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
3.2.2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组织建设 |
3.2.3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建设 |
3.2.4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思想建设 |
第四章 嘉绍跨江大桥项目架桥机案例分析 |
4.1 项目背景简介 |
4.2 架桥机风险识别 |
4.3 架桥机风险评价与分析 |
4.3.1 对架桥机风险进行评价 |
4.3.2 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 |
4.4 架桥机风险的应对建议 |
4.4.1 各类风险具体的应对建议 |
4.4.2 各类风险综合的应对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3)镉在水稻亚种间的吸收转运和积累差异及其低积累突变种质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1.1.1 土壤镉污染现状和来源 |
1.1.2 镉对植物的生物毒性 |
1.1.3 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1.4 稻米镉污染现状 |
1.2 影响土壤中重金属镉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
1.2.1 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 |
1.2.2 土壤pH值 |
1.2.3 土壤有机质含量 |
1.2.4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
1.2.5 土壤共存离子 |
1.3 土壤重金属评价方法 |
1.3.1 污染指数法 |
1.3.2 富集因子法 |
1.3.3 地积累指数法 |
1.3.4 关联分析法 |
1.3.5 多元统计和GIS相结合法 |
1.4 水稻中的镉 |
1.4.1 水稻中镉的吸收和转运途径 |
1.4.2 水稻中镉的积累和分布 |
1.4.3 水稻中镉吸收积累的机制 |
1.4.4 镉在水稻品种间的积累差异 |
1.5 稻米镉污染治理方法 |
1.5.1 农艺修复技术 |
1.5.2 生物修复技术 |
1.5.3 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的选育 |
1.5.4 稻米降镉加工技术 |
1.6 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 |
1.6.1 重离子束辐照育种的优点 |
1.6.2 重离子束辐照的作用机理 |
1.6.3 重离子束辐照的生物效应 |
1.6.4 重离子束辐照育种的应用 |
1.7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水稻亚种间重金属镉的吸收、转运和积累差异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 供试品种和实验地点选择 |
2.3.2 水稻种植 |
2.3.3 土壤Cd污染水平评价方法 |
2.3.4 实验设计 |
2.3.5 样品制备 |
2.3.6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水稻籽粒Cd含量 |
2.4.2 水稻地上部对Cd的吸收率和各部分Cd含量 |
2.4.3 水稻根、茎、叶的Cd含量与籽粒Cd含量的通径分析 |
2.4.4 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稻籽粒Cd积累的贡献率 |
2.4.5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亚种间灌浆期Cd积累与养分转运的关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试剂的配方 |
3.2.3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1 样品采集和制备 |
3.3.2 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提取 |
3.3.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4 显色测定 |
3.3.5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籼、粳水稻灌浆期地上部分NS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3.4.2 籼、粳水稻灌浆期地上部分淀粉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3.4.3 籼、粳水稻灌浆期地上部分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3.4.4 籼、粳水稻稻米镉含量与地上部分糖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5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重离子辐照低镉水稻突变种质的创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1 供试品种和实验地点选择 |
4.3.2 重离子束辐照条件 |
4.3.3 水培试验条件 |
4.3.4 伤流液的采集 |
4.3.5 农艺形状的评价 |
4.3.6 Cd和其他重金属(Pb,Cu)的测定 |
4.3.7 R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qRT-PCR) |
4.3.8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水稻Cd低积累突变体的筛选 |
4.4.2 T2-1突变体根和地上部分对Cd的吸收动力学 |
4.4.3 T2-1突变体韧皮部伤流液中的重金属含量 |
4.4.4 参与Cd吸收和转运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
4.4.5 T2-1突变体各部分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 |
4.4.6 T2-1突变体的农艺性状 |
4.4.7 T2-1田间实验结果 |
4.4.8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2 存在问题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与项目 |
附录 |
附A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附B 不同Cd浓度土壤中籼稻和粳稻的糙米Cd含量 |
致谢 |
(4)治理质量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伟大成就 |
1.1.2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挑战 |
1.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地位 |
1.1.4 提出治理质量影响经济增长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治理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1.3.2 治理质量的测度视角与实证 |
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1 主要贡献 |
1.4.2 主要不足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治理质量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中国省域治理”的概念界定:基于地方治理视角 |
2.1.1 从“诺斯悖论”到“权力悖论” |
2.1.2 “权力悖论”的“中国省域治理”解 |
2.1.3 “中国省域治理”的概念界定 |
2.2 治理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基于权力悖论视角 |
2.2.1 制度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模型 |
2.2.2 治理质量对经济增长的本地效应 |
2.3 治理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基于时间跨度视角 |
2.3.1 制度变迁、时间跨度与绩效传导 |
2.3.2 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益先增后减现象 |
2.3.3 治理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效应 |
2.4 治理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基于空间溢出视角 |
2.4.1 制度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
2.4.2 治理质量、地理位置与空间依赖 |
2.4.3 治理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省域治理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
3.1 评估体系构建 |
3.1.1 基本原则 |
3.1.2 评估内容 |
3.1.3 指标体系 |
3.1.4 指标筛选 |
3.2 数据与方法 |
3.2.1 样本数据 |
3.2.2 评估方法 |
3.3 时序全局因子分析 |
3.3.1 构建分析模型 |
3.3.2 检验前提条件 |
3.3.3 确定指标权重 |
3.4 治理质量评估结果 |
3.4.1 指数有效性 |
3.4.2 省域排名 |
3.4.3 改善幅度 |
3.4.4 变异水平 |
3.4.5 聚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治理质量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权力悖论视角 |
4.1 理论假说 |
4.1.1 良好治理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着正向影响 |
4.1.2 良好治理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边际递减 |
4.2 模型与方法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择 |
4.2.3 研究方法 |
4.3 实证分析结果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模型假设检验 |
4.3.3 初步计量结果 |
4.3.4 地区差异性 |
4.3.5 时期差异性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内生性问题 |
4.4.2 样本类型选择 |
4.4.3 模型形式选择 |
4.4.4 变量形式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治理质量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时间跨度视角 |
5.1 理论假说 |
5.1.1 治理质量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倒U曲线”关系 |
5.1.2 良好治理具有显着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效应 |
5.1.3 治理质量对人均GDP增长率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
5.2 模型与变量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 |
5.3 长期效应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模型假设检验 |
5.3.3 初步分析结果 |
5.3.4 地区差异性 |
5.3.5 稳健性检验 |
5.4 短期效应分析 |
5.4.1 初步计量结果 |
5.4.2 经济发展水平 |
5.4.3 地区差异性 |
5.4.4 时期差异性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治理质量影响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溢出视角 |
6.1 理论假说 |
6.1.1 治理质量对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
6.1.2 空间溢出效应随着距离扩大而逐步衰减 |
6.2 模型与变量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选择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6.3.1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
6.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6.4 空间计量分析 |
6.4.1 初步计量结果 |
6.4.2 地区差异性 |
6.4.3 时期差异性 |
6.4.4 稳健性检验 |
6.4.5 进一步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海洋环境对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关键设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发展与应用 |
1.2.1 FLNG简介 |
1.2.2 FLNG的发展与应用 |
1.3 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生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FLNG液化工艺研究进展 |
1.3.2 FLNG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
1.3.3 FLNG关键设备性能研究进展 |
1.4 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储存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1 FLNG储罐传热研究进展 |
1.4.2 FLNG储罐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
1.5 课题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立题依据 |
1.5.2 课题的经费来源 |
1.5.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FLNG关键设备内的流体运动数值模拟模型 |
2.1 引言 |
2.2 基于流体体积法描述储罐内液体的自由液面运动 |
2.2.1 流体体积法 |
2.2.2 储罐内流体晃动的边界条件 |
2.3 基于流体基本控制方程组描述换热器的传热性能 |
2.3.1 流体基本控制方程组 |
2.3.2 换热器边界条件 |
2.3.3 气体模型建模 |
2.4 湍流模型选型策略 |
2.4.1 标准k-ε湍流模型 |
2.4.2 k-ω湍流剪应力输运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晃荡激励下FLNG储罐底部结构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FLNG储罐晃荡数值模型 |
3.2.1 几何模型参数 |
3.2.2 网格模型及其无关性分析 |
3.3 晃荡数值模型验证 |
3.3.1 线性自由液面运动模拟的实验验证 |
3.3.2 非线性自由液面运动模拟的实验验证 |
3.4 基于参数峰值平均法的固有频率获取方法 |
3.4.1 常用的晃荡固有频率获取方法 |
3.4.2 参数峰值平均法 |
3.5 底部结构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 |
3.5.1 固有频率预测误差的影响分析 |
3.5.2 斜坡尺寸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3.6 底部结构对流体运动的影响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耦合激励下FLNG储罐内液体晃荡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耦合激励仿真模型 |
4.3 耦合激励频率比对液体行为的影响 |
4.3.1 液体运动形态分析 |
4.3.2 压力时域分析 |
4.3.3 压力频谱分析 |
4.4 储罐填充率对液体行为的影响 |
4.4.1 压力频谱分析 |
4.4.2 液体运动形态分析 |
4.4.3 压力时域分析 |
4.5 全尺寸模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蒸发气换热器的流量工况传热性能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管式换热器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1 几何模型参数 |
5.2.2 网格模型及其无关性分析 |
5.2.3 模型验证 |
5.3 壳程传热研究 |
5.3.1 壳程流场分析 |
5.3.2 壳程温度场分析 |
5.4 管程传热研究 |
5.5 工况响应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蒸发气换热器的倾斜环境传热性能响应研究 |
6.1 引言 |
6.2 轴向倾斜对换热器的影响研究 |
6.2.1 壳程流场分析 |
6.2.2 壳程温度场分析 |
6.2.3 管程流域分析 |
6.3 径向倾斜对换热器的影响研究 |
6.3.1 壳程流域分析 |
6.3.2 管程流域研究 |
6.4 换热器倾斜响应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值模拟研究结论的实验验证及其工程应用 |
7.1 储罐底部结构影响研究的实验验证 |
7.2 耦合激励作用下液体晃荡特性的实验验证 |
7.3 管式换热器流量工况响应的实验验证 |
7.4 本文研究工作的工程应用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C航空公司飞行训练体系质量与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介绍 |
2.1 质量管理 |
2.2 DMAIC模型 |
2.3 统计过程控制(SPC) |
2.3.1 统计过程控制(SPC)的概念和基本思想 |
2.3.2 SPC统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
2.3.3 SPC统计控制图的分析 |
第3章 C航空公司飞行训练体系 |
3.1 C公司飞行训练管理体系 |
3.2 训练的类别、方法 |
3.2.1 新雇员训练 |
3.2.2 初始训练 |
3.2.3 转机型训练 |
3.2.4 副驾驶升级机长训练 |
3.2.5 重新获得资格训练 |
3.2.6 定期复训 |
3.3 训练的评价 |
第4章 C航空公司飞行训练质量管理现状 |
4.1 基于SPC技术的训练质量定量分析 |
4.2 基于SPC技术的训练质量定性评价 |
4.3 C航空公司飞行训练管理的问题分析 |
第5章 C航空公司飞行训练质量管理的改进 |
5.1 飞行训练DMAIC模型的建立 |
5.2 提高飞行训练质量和运营效率的解决对策 |
5.3 改进后基于SPC技术的综合评价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分析和使用控制图的步骤 |
附录B 飞行理论教员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C 模拟机教员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D 模拟机检查评分标准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碳足迹研究述评 |
1.2.1 文献筛选与统计测度 |
1.2.2 文献述评 |
1.2.3 碳足迹研究展望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分析模型 |
2.1 构建总体分析模型 |
2.2 全生命功能周期碳足迹分析 |
2.3 复杂产品碳足迹多粒度分析层次解析 |
2.3.1 复杂产品碳足迹节点单元规划 |
2.3.2 复杂产品碳足迹节点单元渐进式模块化方法 |
2.3.3 复杂产品碳足迹多粒度分析层次碳足迹计算 |
2.4 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不确定性动态分析 |
2.4.1 全生命功能周期影响因素分析 |
2.4.2 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数据质量评估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实证及碳热图分析 |
3.1 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实例分析 |
3.1.1 实例供应链碳足迹动态量化公式设计 |
3.1.2 实例碳足迹多粒度分析层次解析 |
3.1.3 实例供应链碳足迹数据质量评估控制 |
3.1.4 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实例供应链碳足迹计算 |
3.2 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影响因素热度图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低碳设计 |
4.1 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低碳设计基本思路 |
4.1.1 低碳设计研究概述 |
4.1.2 基本思路 |
4.2 责任主体低碳需求决策 |
4.2.1 主体基本需求信息采集 |
4.2.2 主体基本需求信息转换分解 |
4.3 低碳设计绩效分析 |
4.4 低碳技术措施决策 |
4.5 低碳技术冲突策略 |
4.6 应用实例研究 |
4.6.1 实例责任主体低碳需求决策 |
4.6.2 实例多粒度层次低碳设计绩效分析 |
4.6.3 实例低碳技术措施决策设置 |
4.6.4 实例低碳技术冲突策略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碳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 |
5.1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综述 |
5.2 构建低碳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指标体系 |
5.2.1 拣选范畴指标 |
5.2.2 样本数据分析 |
5.2.3 指标体系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周期多参数多产品供应链碳足迹优化 |
6.1 构建多周期多参数多产品供应链碳足迹分析模型 |
6.1.1 模型问题描述 |
6.1.2 建立模型 |
6.2 设计改良模拟退火遗传混合算法 |
6.2.1 遗传算法概述 |
6.2.2 模拟退火算法概述 |
6.2.3 设计改良模拟退火遗传混合算法 |
6.3 多周期多参数多产品供应链碳足迹算例仿真计算及分析 |
6.3.1 算例结构设计 |
6.3.2 算例初始设置 |
6.3.3 算例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复杂产品实例节点单元域矩阵 |
附录2 TRIZ工程参数 |
附录3 TRIZ矛盾矩阵 |
附录4 TRIZ发明原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PDM的制造企业信息管理集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2章 PDM 相关理论研究 |
2.1 PDM(产品数据管理) |
2.1.1 PDM 的定义 |
2.1.2 PDM 的基本功能 |
2.2 PDM 基础框架模型 |
2.3 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思路 |
2.3.1 产品数据对象/结构模型 |
2.3.2 过程管理模型 |
2.3.3 PDM 实施成功的关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分析 |
3.1 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趋势 |
3.1.1 制造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发展特点 |
3.1.2 制造企业信息管理上的差异性 |
3.2 制造企业 PDM 信息化的结构模型 |
3.2.1 国内外典型信息管理软件分析 |
3.2.2 企业实施的必要性 |
3.3 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 |
3.3.1 企业全局信息管理 |
3.3.2 企业信息管理实施条件 |
3.3.3 企业信息管理的组织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 PDM 为核心的信息管理集成模式研究 |
4.1 产品数据的分类 |
4.2 产品数据的信息集成 |
4.2.1 产品数据信息集成的内涵 |
4.2.2 PDM 实施的方法概念 |
4.2.3 解决方案 |
4.3 PDM 与 ERP 系统的集成研究 |
4.3.1 PDM 与 ERP 系统的对比分析 |
4.3.2 PDM 与 ERP 的系统集成 |
4.4 PDM 与 CAD/CAPP/CAM 系统的集成研究 |
4.4.1 CAX 的概念 |
4.4.2 PDM 与 CAX 系统的集成 |
4.5 PDM 信息管理集成模式 |
4.6 PDM 集成模式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PDM 信息管理模式实施评价 |
5.1 PDM 信息管理模式实施评价的概念界定 |
5.2 PDM 信息管理模式评价的主客体建立 |
5.2.1 评价主体 |
5.2.2 评价客体 |
5.3 实施评估的指标体系 |
5.3.1 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基本原则 |
5.3.2 评价指标体系 |
5.4 评价系统的方法 |
5.4.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5.4.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5.4.3 模糊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的具体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6.2 信息管理模式对比 |
6.3 DX 企业信息管理模式权重评价计算 |
6.3.1 调查问卷设计 |
6.3.2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 |
6.3.3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网络化制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化制造的内涵与特征 |
1.2.2 网络化制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产品全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PLC) |
1.3.1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内涵与特征 |
1.3.2 产品全生命周期与质量管理 |
1.4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主要研究内容、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1.4.2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
1.4.4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5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
1.5 课题的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来源 |
1.5.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
2.1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
2.1.1 产品生命周期 |
2.1.2 产品生命周期的意义 |
2.1.3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
2.1.4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
2.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PLCQMS) |
2.2.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质量信息的特点与分类 |
2.2.2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应用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产生的问题 |
2.2.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 |
2.2.4 NMPLCQMS系统与传统PLCQMS系统的比较 |
2.3 NMPLCQMS系统的结构设计 |
2.3.1 NMPLCQMS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型 |
2.3.2 NMPLCQMS系统模型的设计 |
2.3.3 NMPLCQMS系统功能模型的设计 |
2.3.4 NMPLCQMS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2.4 NMPLCQMS系统的集成 |
2.4.1 组织与技术的集成 |
2.4.2 管理过程的集成 |
2.4.3 质量信息的集成 |
2.5 NMPLCQMS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2.5.1 NMPLCQMS系统基本需求 |
2.5.2 NMPLCQMS系统的体系结构 |
2.5.3 NMPLCQMS系统结构层次分析 |
2.5.4 NMPLCQMS系统结构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技术(CSCW)的协同质量设计 |
3.1 产品的质量设计 |
3.1.1 质量设计与设计质量 |
3.1.2 质量设计的产生 |
3.1.3 面向用户的质量设计 |
3.1.4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协同质量设计 |
3.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CSCW) |
3.2.1 CSCW的概念 |
3.2.2 CSCW协作理论 |
3.2.3 CSCW系统的体系结构 |
3.2.4 CSCW的关键技术 |
3.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协同质量设计的工具 |
3.3.1 顾客需求(VOC)获取与分析 |
3.3.2 质量功能展开(QFD) |
3.3.3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
3.3.4 QFD与FMEA综合分析 |
3.4 基于CSCW的协同质量设计平台 |
3.4.1 基于CSCW的协同质量设计平台框架结构 |
3.4.2 基于CSCW的协同质量设计平台功能 |
3.4.3 基于CSCW协同质量设计的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动态工序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4.1 质量控制方法 |
4.2 工序质量控制 |
4.2.1 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
4.2.2 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
4.2.3 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
4.3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动态工序质量控制 |
4.3.1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动态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 |
4.3.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动态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 |
4.3.3 动态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框架 |
4.3.4 工序质量预防 |
4.3.5 工序质量分析 |
4.3.6 工序质量诊断 |
4.3.7 工序质量调整专家系统 |
4.4 实例计算与分析 |
4.4.1 实例仿真计算 |
4.4.2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5.1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建立的基本思想 |
5.1.1 产品质量评价概述 |
5.1.2 产品质量评价的意义 |
5.1.3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产品质量评价所面临的挑战 |
5.1.4 产品质量评价的基本思想 |
5.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研究 |
5.2.1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评价过程模型 |
5.2.2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评价组织模型 |
5.2.3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模型 |
5.3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方法 |
5.3.1 常用的评价方法 |
5.3.2 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5.3.3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
5.4 应用实例与分析 |
5.4.1 实例计算 |
5.4.2 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原型系统开发 |
6.1 系统应用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
6.1.1 企业对系统需求的分析 |
6.1.2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
6.2 系统设计 |
6.2.1 系统的总体目标 |
6.2.2 系统的主要任务 |
6.2.3 系统设计方法 |
6.2.4 系统结构设计 |
6.3 系统功能设计 |
6.3.1 系统的功能模块的构成 |
6.3.2 系统的功能模块的设计 |
6.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6.3.4 系统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 |
6.4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与应用 |
6.4.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应用对象 |
6.4.2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市场需求调查 |
6.4.3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协同质量设计 |
6.4.4 双进双出磨煤机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6.4.5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售后服务与维护质量管理 |
6.4.6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质量信息发布 |
6.4.7 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质量评价 |
6.5 系统应用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附录1.部分编程代码 |
附录2.计量值控制图系数表 |
四、飞机结构制造中质管质量的定量评估与监控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通用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管及对策研究[D]. 孙宇涵.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2]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安全管控研究[D]. 魏小军. 南昌大学, 2019(02)
- [3]镉在水稻亚种间的吸收转运和积累差异及其低积累突变种质的创建[D]. 陈慧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4]治理质量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刘建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海洋环境对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关键设备的影响研究[D]. 严岩. 东南大学, 2017(12)
- [6]C航空公司飞行训练体系质量与过程控制研究[D]. 朴伟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05)
- [7]面向不确定性的多粒度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优化研究[D]. 杨传明. 苏州大学, 2016(08)
- [8]基于PDM的制造企业信息管理集成模式研究[D]. 吕明龙. 黑龙江大学, 2014(10)
- [9]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研究[D]. 姜兴宇. 东北大学, 2008(06)
- [10]飞机结构制造中质管质量的定量评估与监控技术探讨[J]. 王琼,王俊扬. 洪都科技,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