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田玉米空秆缺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高凤玲[1](2017)在《浅谈玉米结实异常和畸形穗的形成原因》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结实不良和畸形穗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问题,简述了结实异常和畸形穗的类型,并从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异常三个方面分析了结实异常和畸形穗的形成原因,旨在为进一步揭示近年来该区玉米结实不良和畸形穗问题,也可为制定相应防御对策提供技术指导。
夏磊[2](2014)在《拉肖皂苷C对黄瓜和玉米的作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拉肖皂苷C(LG-C)是从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黑刺菝葜(Smilax.scobinicaulis)根茎中提取的一种甾体皂苷,其结构中含有茶甾酮(teasterone)或粟甾酮(castasterone)型油菜素甾醇类(brassinosteroids,BRS)植物激素的6-羰基活性官能团。大量研究表明,LG-C对油松、沙棘、油菜、小麦、玉米、西瓜等植物具有显着的生理活性。本试验以黄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LG-C对黄瓜和玉米的作用效应。黄瓜为温室大棚试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设置浸种、浸种+苗期、浸种+苗期+花期、苗期+花期四个不同时期处理组,以清水为对照、油菜素内酯为参照(BR)。测定了黄瓜的生理指标、产量及果品指标。结果表明,浸种、浸种+苗期、苗期+花期处理比对照分别增产20.79%、37.16%、21.91%,BR增产17.26%,说明LG-C能够显着增加黄瓜产量,效果优于BR,最佳处理时期为浸种+苗期。统计黄瓜的畸形瓜率,浸种、浸种+苗期、浸种+苗期+花期、苗期+花期、BR、对照分别为:16.30%、8.49%、17.28%、11.24%、20.00%、29.67%。说明LG-C能够显着降低黄瓜畸形瓜的发生,其中浸种+苗期处理组效果最佳,比对照低21.18%。黄瓜的果品品质测定表明,酸度以浸种+苗期+花期最接近中性,维生素C含量浸种处理最高,还原糖含量及总糖以浸种+苗期最高,均显着高于对照和参照BR,说明LG-C还能够改善黄瓜的口味并且增加黄瓜的营养。玉米为大田试验,选用“郑单958”品种进行研究,设置了0.01mg/L、0.05mg/L、0.10 mg/L、0.15 mg/L、0.20 mg/L、0.25 mg/L、0.50 mg/L、0.75 mg/L、1.00 mg/L、1.25 mg/L、1.50 mg/L、2.00 mg/L共12个处理浓度,并设置了浸种、浸种+苗期、浸种+苗期+大喇叭口期、浸种+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共7个处理时期,采用裂区设计,浓度为主区,时期为副区。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时期LG-C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果穗性状的影响。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乳熟中期受到非自然外力作用,LG-C处理组发生严重倒伏灾害,对照未倒伏。农艺性状结果表明,LG-C可显着降低玉米的株高,对茎粗、叶面积有一定降低趋势,对穗位高无明显影响。产量结果表明,LG-C没有显着影响玉米的百粒重,对产量以降低为主,降低幅度平均为-3.67%。果穗性状结果表明,LG-C能增加玉米的穗行数、行粒数、穗粗、凸尖,其中对穗行数、行粒数、穗粗增加趋势明显,行粒数及穗粗增加水平达到显着。LG-C处理组玉米行粒数、穗粗均较对照显着增加,当玉米处在乳熟中期严重倒伏灾害情况下,百粒重基本未降低,说明LG-C能够促进果穗的发育、保障籽粒的养分供给。从而避免了常规条件下,玉米乳熟中期倒伏减产20%-30%的发生。综上所述,LG-C能够协调玉米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优先生殖生长,促进玉米果穗发育。
赵新华,曹立哲,任建菲,孔羽[3](2013)在《吉林省玉米空秆的发生及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空秆俗称"公玉米",即玉米不结果穗或虽有果穗但不结实。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种子内在因素的影响,也有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原因,如栽种过密,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拔节果穗分化期干旱或雨水过多等。在生产上可以采用确保全苗、调节肥水、适时去雄等方法预防玉米空秆的发生,确保玉米产量的提高。
于吉琳[4](2013)在《播期与密度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耐密高产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2011~2012年分别在东北南部代表性区域的沈阳市造化乡、铁岭县蔡牛乡开展了播期密度配置试验,探讨了密植高产玉米群体的水热协调机制,明确了密植高产与水热高效的关键限制因子,并阐述了播期、密度对玉米早衰与倒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量是影响东北南部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花后有效积温是影响秃尖和瘪粒数的关键因子,花后降雨量是影响行粒数和粒深的主要因子。在东北南部的光热资源条件下,玉米合理播期应在4月25日~5月10日,适宜密度应为45000~67500株.hm-2。不同播期与密度条件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年际间表现,2a均以早播中密处理产量最高。播期密度互作对瘪粒数和粒深影响显着,但对行粒数及秃尖影响较小。播期与密度比较,播期是影响产量的更重要因素,适时早播增加了穗数、提高了千粒重,是玉米产量显着增加的主因。2.早播可延缓玉米生育进程、延长生育期,随播期播迟,生育进程加快;晚播生育前期温度相对较高,于播种~出苗、出苗~拔节两个时期生育进程明显缩短。随着播期延迟,晚播群体干物质积累量(DM)最大值出现时间提前,且密度提高也加速了这种提前趋势。生育前期DM、干物质积累速率(DMAR)及群体生长率(CGR)为晚播最高,中播次之,早播最低;生育后期,DM、DMAR为早播(ES)>中播(NS)>晚播(LS)。密度处理间,全生育期群体DM、DMAR、CGR均表现为高密(D3)>中密(D2)>低密(D1)。3.株高、穗位高、茎基部第二节节长及穗高系数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而茎粗及茎粗系数降低,且播期间差异显着。密度处理间,株高、穗位高、茎基部第二节节长及穗高系数均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依次增大,茎粗及茎粗系数则与之相反。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叶重比(LWR)呈单峰曲线变化,于拔节期达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至生育后期变化基本平稳。播期间LWR、叶面积比(LAR)、比叶面积(SLA)均随播期推迟依次降低;密度间LWR表现为高密(D3)>中密(D2)>低密(D1),但处理间差异并不明显。LAR、SLA与之相反,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处理间差异则较明显。4.播期明显影响玉米吐丝后LAI变化,随播期的推迟,叶面积指数(LAI)下降速度加快,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间(TLAImax)、叶面积指数最大增长速率出现时间(TVmax)及LAI>4的持续时间(TLAI>4)均为ES>NS>LS,而LAI最大增长速率(Vmax)则随播期推迟依次呈增加的趋势;早播全生育期总LAD、吐丝后LAD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播及晚播;密度对群体LAI影响较为明显,群体LAI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D3生育后期下降迅速,LAImax、Vmax、TVmax及TLAI>4持续时间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TLAImax则与之相反,高密不利十吐丝后LAD的累积。5.ES植株净光合速率(Pn)及其光响应曲线、蒸腾速率(Tr)及其响应曲线、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光合指标均高于中播和晚播,但其水分利用效率(WUE)较低。中、低密度处理植株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光响应、蒸腾速率光响应、光能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均高于高密。合理的播期密度配置冠层结构合理、叶片功能期延长、叶片的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强。6.早播、低密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玉米早衰趋势。播期提前可使灌浆期玉米叶片的Fo升高,降低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效率,ES处理Fv/Fm明显低于中播和晚播;密度过高引起PSⅡ反应中心的破坏,使Fo升高,加速叶片衰老。叶绿素含量在吐丝后呈单峰曲线变化,穗位叶的Chl(a+b)含量吐丝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后降趋势,峰值出现在吐丝后10d左右。ES处理Chl(a+b)含量下降速度快于NS和LS;随着密度的增加,Chl(a+b)含量下降较快。花后叶片SOD活性随时间推迟而降低,ES较NS和LS下降剧烈;密度处理间SOD活性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早播及高密处理叶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变化趋势与SOD酶活性相反。7.平均灌浆速率是影响粒重的主因,灌浆高峰期持续时间是影响穗上部粒重的次因,线性增长期持续时间则为影响中、下部粒重的次因。早播可延长籽粒灌浆的持续增长期,利于籽粒干物质的有效积累,使得最终籽粒干重较大;中播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大,灌浆高峰期持续时间有所延长,使得平均灌浆速率有所提升;晚播籽粒灌浆持续时间、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灌浆高峰期持续时间均降低,导致最终籽粒干重最低。密度间,虽然随密度增加,籽粒增长持续期有所延长,但其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灌浆高值持续期均明显降低,致使最终籽粒干重呈随着密度提高而降低的趋势。8.晚播不利于籽粒蛋白质及脂肪的积累,适当早播可增加籽粒油分含量,适宜的播期配合较低的种植密度能够提高籽粒的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晚播低密对脂肪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密度越高越不利于籽粒中脂肪的积累。9.密度对根系垂直分布影响大于播期。LS处理0~45cm土层内根系干重所占比例大,占整个土层剖面根系干重的87.00%,NS和ES分别为81.45%和73.83%,若遇强降雨及大风天气晚播极易发生倒伏;D3处理根系在横向距根系中心较远处及0-30cm土层根系分布较少,60cm以下根系分布相对较高,密度过高上层根量减少,但高密处理总根量相对较少,根系支撑减弱,易增加倒伏风险。伤流强度早播处理高于中播及晚播,早播根系活力大,对地上部的支持能力强;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伤流强度逐渐变弱,群体密度过高不利于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减弱。10.土壤含水量随播期推迟、密度的减小呈增加趋势。各土层的含水量在不同密度之间的差异不同,速变层内(10-20cm)土壤水分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缓变层(20-70cm)和相对稳定层(70-100cm以下)土壤体积含水量处理间与速变层呈相反趋势变化,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陈立军[5](2011)在《玉米生长期异常生理现象的成因与预防措施》文中指出通过对玉米各个时期异常生理现象的描述,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与危害,提出防止异常生理现象发生的方法与措施,对于玉米生产、玉米科研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杨虎[6](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黄超[7](2010)在《玉米空秆原因及防止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引起玉米空秆的原因,主要包括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合理、水分供应不足、授粉不均和病虫危害等,并从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止措施,以期为防止玉米空秆提供参考。
华和春,郭丛阳,俞海,张兴智,王玉梅[8](2009)在《粮饲兼用玉米西星糯玉1号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粮饲兼用玉米西星糯玉1号Zea mayscv. Xixingnuoyu No.1自2002年引种成功后,在武威市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而且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草料,减轻了天然草地压力,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种养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重点从精细整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配方施肥、覆膜栽培、隔离种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轮作倒茬等方面总结了栽培技术,并对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白永新,张润生,陈保国,卢桂花,栗利元[9](2005)在《玉米生长发育期异常生理现象、成因与预防途径》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玉米各个时期异常生理现象的描述,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与危害,提出了防止异常生理现象发生的方法与措施,此项研究对于玉米生产、科研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唐松壮,唐永辉,蒲建林,卢俊玲[10](2002)在《大田玉米空秆缺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文中认为 1 原因近几年大田玉米空秆缺粒问题发生较为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经研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1 种子因素不同品种由于在遗传特性上对栽培条件适应能力不同,造成空秆率有较大差异。同一品种在相同的栽培条
二、大田玉米空秆缺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田玉米空秆缺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玉米结实异常和畸形穗的形成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结实异常和畸形穗的田间表现症状 |
2 玉米结实异常和畸形穗的形成原因 |
2.1 温度异常 |
2.2 湿度异常 |
2.3 土壤水分异常 |
3 结语 |
(2)拉肖皂苷C对黄瓜和玉米的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拉肖皂苷C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1 拉肖皂苷C简介 |
1.1.2 拉肖皂苷C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1.2.1 黄瓜各个生育期特性及生产要点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黄瓜上的运用 |
1.3 植物激素在玉米生产上的运用研究 |
1.3.1 玉米的生长特性及生产中面临的难题 |
1.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上的运用研究 |
第二章 拉肖皂苷C对黄瓜的作用效应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生理指标 |
2.2.2 产量 |
2.2.3 果品品质 |
2.3 讨论分析 |
第三章 拉肖皂苷C对玉米的作用效应研究 |
3.1 研究内容 |
3.2 试验技术路线及方法 |
3.2.1 技术路线 |
3.2.2 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产量的影响 |
3.3.3 果穗性状 |
3.4 分析讨论 |
3.4.1 环境因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3.4.2 分析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吉林省玉米空秆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原因 |
1.1 雄穗对雌穗的抑制 |
1.2 植株之间生长不平衡 |
1.3 土壤营养不足,施肥不合理,水分供应缺乏 |
1.4 气候条件的影响 |
1.5 密度过大 |
2 防治方法 |
2.1 确保全苗 |
2.2 合理密植 |
2.3 科学施肥,及时灌溉排水 |
2.4 适时去雄 |
(4)播期与密度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产玉米群体质量建立基础 |
1.2.2 玉米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
1.2.3 环境变量与玉米生长发育 |
1.2.4 播期对气候生态因子的调控效应 |
1.2.5 密度对产量的调控作用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播期密度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播期密度及环境变量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2.2 播期密度及环境变量与穗部性状 |
2.2.3 播期密度与产量关系 |
2.2.4 播期密度优化配置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播期密度与玉米生长发育及物质生产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米生育进程变化 |
3.2.2 播期密度与玉米物质生产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播期密度与玉米形态特征及群体结构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植株形态特征 |
4.2.2 叶面积指数(LAI) |
4.2.3 光合势(LAD) |
4.2.4 叶面积比(LAR) |
4.2.5 比叶面积(SLA) |
4.2.6 冠层结构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播期密度与玉米根系形态及土壤水分分布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根系分布 |
5.2.2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
5.2.3 根系伤流量 |
5.2.4 倒伏指标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播期密度与玉米光合特性及生理响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光合参数 |
6.2.2 光合速率日变化 |
6.2.3 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光响应 |
6.2.4 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的光响应 |
6.2.5 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光的响应 |
6.2.6 衰老指标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播期密度与玉米籽粒形成与品质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播期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影响 |
7.2.2 播期密度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7.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讨论与展望 |
8.1 综合结论与讨论 |
8.1.1 东北南部影响春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 |
8.1.2 东北南部春玉米适宜的播期与密度 |
8.1.3 播期密度配置对玉米生长发育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
8.1.4 播期密度配置对玉米光合特性及早衰的影响 |
8.1.5 播期密度配置对玉米根系土壤水分分布及倒伏的影响 |
8.1.6 播期密度配置对玉米籽粒灌浆及品质的影响 |
8.2 东北南部玉米高产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5)玉米生长期异常生理现象的成因与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异常生理现象表现 |
1.1 苗期 |
1.2 拔节期 |
1.3 开花散粉期 |
1.4 灌浆成熟期 |
1.4.1 空秆 |
1.4.2 秃尖、缺粒和空穗 |
2 原因综述 |
2.1 气候反常, 环境多变 |
2.2 遗传因素 |
2.3 栽培条件 |
2.3.1 播种时间过早 |
2.3.2 整地质量差 |
2.3.3 留苗密度不合理 |
2.3.4 水肥条件差 |
3 预防措施 |
3.1 适时播种 |
3.2 品种选择 |
3.3 加强肥水管理 |
3.4 合理密植 |
3.5 大力倡导精耕细作 |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玉米空秆原因及防止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发生空秆的原因 |
1.1 种植密度过大 |
1.2 施肥不合理 |
1.3 水分供应不足 |
1.4 授粉不均 |
1.5 病虫危害 |
2 防止玉米空秆的措施 |
2.1 因地制宜, 选用优良品种 |
2.2 实行合理密植 |
2.3 科学运筹肥水 |
2.4 加强田间管理 |
(8)粮饲兼用玉米西星糯玉1号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征特性 |
2 栽培技术 |
2.1 播前准备 |
2.1.1 轮作倒茬 |
2.1.2 精细整地 |
2.1.3 配方施肥 |
2.1.4 种子处理 |
2.2 播种 |
2.2.1 适期播种 |
2.2.2 精量播种 |
2.2.3 覆膜栽培 |
2.2.4 隔离种植 |
2.3 田间管理 |
2.3.1 及时放苗 |
2.3.2 及时去除分蘖 |
2.3.3 灌水 |
2.3.4 合理追肥 |
2.3.5 及时防治病虫害 |
2.3.6 适时收获 |
3 效益分析 |
3.1 经济效益 |
3.1.1 作优质粮食用 |
3.1.2 作优质饲料用 |
3.1.3 作加工产品用 |
3.2 社会效益 |
3.2.1 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
3.2.2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
3.2.3 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 |
3.2.4 丰富了居民消费内容 |
3.3 生态效益 |
4 小结 |
四、大田玉米空秆缺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玉米结实异常和畸形穗的形成原因[J]. 高凤玲. 南方农业, 2017(14)
- [2]拉肖皂苷C对黄瓜和玉米的作用效应研究[D]. 夏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4)
- [3]吉林省玉米空秆的发生及防治[J]. 赵新华,曹立哲,任建菲,孔羽. 中国农业信息, 2013(15)
- [4]播期与密度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D]. 于吉琳.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1)
- [5]玉米生长期异常生理现象的成因与预防措施[J]. 陈立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9)
-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7]玉米空秆原因及防止措施[J]. 黄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1)
- [8]粮饲兼用玉米西星糯玉1号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 华和春,郭丛阳,俞海,张兴智,王玉梅. 草业科学, 2009(03)
- [9]玉米生长发育期异常生理现象、成因与预防途径[J]. 白永新,张润生,陈保国,卢桂花,栗利元. 玉米科学, 2005(S1)
- [10]大田玉米空秆缺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 唐松壮,唐永辉,蒲建林,卢俊玲. 种子世界,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