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伊丽娜[1](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蒙古马精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蒙古马精神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度融合的智慧结晶,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马精神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日益凸显。“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为主要内涵的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马精神作为一种非常宝贵且具有独特性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育人功能。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够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中,首先分析了蒙古马精神的主要内涵,探讨了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对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一中的师生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了该校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并设计了蒙古马精神融入《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的教学方案。
李真真[2](2021)在《红岩精神及其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要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红岩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殊社会环境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红色精神。因受小说《红岩》的影响,很多人将红岩精神仅仅等同于红岩中的烈士精神,但红岩精神除了《红岩》中展现出的烈士精神,还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为了科学理解红岩精神,我们要正确把握红岩精神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在深刻理解和领会红岩精神的基础上,新时代更要传承红岩精神,使红岩精神成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精神动力。本文在梳理和继承当前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对红岩精神形成的条件、主要内容及其价值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探讨研究了新时代如何传承红岩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系统论述了红岩精神及其传承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旨在为论文的进一步写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对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论述,简要介绍了红岩精神的形成;其次通过对红岩精神所蕴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的论述从而深入探讨了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为后文红岩精神的价值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从红岩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两个方面对红岩精神的价值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阐释了红岩精神的巨大魅力,旨在阐明新时代为何要传承红岩精神。第四部分系统阐述了红岩精神的新时代传承路径,即通过加强红岩精神理论研究、拓宽红岩精神传播渠道、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良好氛围、加强传承红岩精神的践行实效、构建传承红岩精神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推进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文章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对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行了总结,并对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论述,以充分挖掘红岩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为研究新时代传承红岩精神的路径奠定坚实基础。
李璐[3](2021)在《延安红色文化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延安十三年革命斗争的历史实践积淀了丰富的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孕育了历久弥新的延安红色文化。深入学习、研究延安时期的历史文化和延安红色文化的价值,对于丰富延安红色文化的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研究延安时期的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研究延安红色文化为传播弘扬红色文化提供重要渠道,对新时期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对延安红色文化功能这一选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文章主要从四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对延安红色文化的概述。首先论述了“延安红色文化”的内涵。其次剖析了延安红色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实践来源。最后指出延安红色文化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第二部分系统论证了延安红色文化的政治功能。延安红色文化的政治功能包括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涵养政治生态、夯实优良作风。加强政治思想引领体现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倡导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和坚持党中央权威的政治引领。涵养政治生态分别从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选人用人导向以及反腐倡廉三方面的功能来论述。夯实优良作风包含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第三部分是延安红色文化的经济功能。这部分内容着重从物质和精神两部分来论述延安红色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首先,延安红色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体现在延安红色文化景观、延安红色文化产品和延安红色文化活动。其次,延安红色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是开拓经济创新的内生动力,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的精神动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最后,延安红色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主要体现在调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第四部分是延安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延安红色文化有利于丰富教育内容,借鉴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体现在理想信念教育、精神品质培养以及劳动观教育三方面。通过延安红色文化的研究,还可以借鉴延安时期教育思想,主要有全面教育思想,学以致用思想和鼓励民办教育。延安红色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体现在实地教学,红色情景课堂和校园文化三个方面。研究延安红色文化功能得出的结论有:第一,能够有效弘扬和传播延安红色文化,学习延安精神,挖掘延安精神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延安红色文化各方面的功能。第二,能更好的了解延安时期党的发展史,有利于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以史为鉴。第三,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的价值遵循。
吕现涛[4](2020)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关乎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关乎国家的兴衰和荣辱。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实现中国梦的光辉使命,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承担重要角色。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传递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孕育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是增强“四个自信”的有力举措,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既是高等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必要环节,也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实现公民性实践转换的过程,如何有效应对全球化潮流对民族意识和归属感的削弱,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化软素质,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较多,但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尚不多见,需要进一步相对全面的进行探究论证。基于以上背景,在借鉴现有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和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本文认为我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显着但也存在一些新问题,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施教主体、影响途径、受教育对象三个维度综合研判,较为全面地总结目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并分析其主要原因,从而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了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主要存在培育的阶段性目标不够明确、培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还需加强、培育的方式方法仍需丰富等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家庭教育未充分发挥补位作用、网络时代的消极作用影响、大学生内化民族精神的主动性不足和民族精神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等。因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培育方面、优化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协调机制、完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和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等对策,解决目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遆志华[5](2020)在《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对民族精神进行了新的凝练总结,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孕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支撑力。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是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伟大民族精神内涵丰富,价值意蕴深厚。在新时代,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当前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案例分析法、大数据分析法等对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品格、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新时代,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课题,明确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是提升培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革故鼎新、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精神品格,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在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遵循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协调的原则、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配合的原则。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和原因。本部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部分高校教师素质能力相对欠缺、大学生精神层面存在一定问题、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环境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为提出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针对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从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优化培育方法,丰富和细化培育内容,优化培育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
戴露[6](2020)在《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论断,随后又围绕这一重要论断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重要观点,这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观点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阐释。这些阐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继承和发展了马恩经典作家育人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思想,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育人思想,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我国在新时代的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用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指导我国新时代的育人工作,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以“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为核心问题,以源头梳理、主要内容、基本特征、路径探析为研究模式,尝试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理论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展开具体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引言,在引言中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思路、方法及重难点和创新之处,从整体上交代清楚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选题的由来。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产生的时代语境和理论渊源。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必然要有历史的继承性、逻辑的畅通性以及特定的时代语境。本部分首先从中国语境与世界语境叙述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产生的特定语境。其次将其视为一个具有逻辑继承关系的理论体系,从马恩经典作家育人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思想三方面内容出发,对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产生的理论渊源进行整体梳理。第三部分主要从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出发把握其内容全貌。本部分首先从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发展理路与科学内涵来展开论述。其次从目标导向上指明了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理论追求。再次解读了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根本内容。最后从方向性、全面性、实践性出发归纳了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基本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实践路径。本部分首先从党委与共青团出发阐述了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方法。其次从高校这一主阵地出发指明了时代新人培养的道路方向。再次从家庭和社会出发论述了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途径。最后从青年自身出发阐述青年自我提升的实现途径。整体上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构成较为完整的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研究体系。
孙丽[7](2020)在《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开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三所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慢慢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需要得到传承与弘扬。怎样才能有效、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呢?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形式,将中华文化与区域活动相融合,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的区域活动,幼儿将会在区域活动中充分感知、体验中华文化。本研究以自编问卷《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现状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选取济南市三所公办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访谈法和观察法比较深入地调查三所幼儿园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绪论:主要是对选题缘由的阐述,通过文献法,对关于中华文化与幼儿园区域活动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及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第一章: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相关问题的概述。主要包括中华文化的含义与作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含义与价值以及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内涵、意义和遵循的原则的概述。第二章:根据调查结果,对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主要是幼儿园对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重视与支持情况,教师参加中华文化学习与培训的情况,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师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各维度情况等。第三章: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不普及;第二,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环境创设不完善;第三,教师缺乏开展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第四,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参与度低。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存在问题的归因:第一,教师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素质不高;第二,幼儿园对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支持度不够;第三,欠缺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外部支持。第四章:针对问题和归因,分别从教师层面、幼儿园层面、社会支持层面提出了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对策。第一,提高教师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素质;第二,健全幼儿园对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支持;第三,形成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教育合力。
石梅梅[8](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文中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国人的文化自信状态关乎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创新者,肩负着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重要的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既是课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事关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一方面,文化自信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了思政课文化底蕴、革命文化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素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思政课时代感,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开展的精神底蕴。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课程,发挥着政治引领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认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情感认同、启迪大学生文化自觉,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承担起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不断加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效果有所提升、教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有所深入、教材中文化育人方面的内容更加全面。但在世界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也遇到问题和挑战,通过调研发现学生主体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教师主导性作用有待加强、教材之间的文化自信内容衔接还不够紧密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进一步探讨提出了学生主体增强学习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意识、教师加强教材研究、完善课程教学、以增强以文化人的效果等路径。总之,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不仅仅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发挥作用,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全方位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以文化人的实效。
董文学[9](2019)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精神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中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后备军,面对当前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的盛行与中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存在诸多问题的严峻形式,必须强化培养中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当前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的层面,而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切实与历史教科书结合起来,因此,需要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相关研究。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着学校评价方式单一、家庭教育忽视、教师重视不足与方法单一、中学生传统美德缺失等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科书内容,探索有效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与优化策略。在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在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要积极开展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实践活动;要以活动课的各种方式深化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抓住传统节日与重要纪念日的契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中华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历史兴趣小组。在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优化策略中,要选取教科书典型内容讲深讲透;合理引入地方史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合理运用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阅读历史经典,观看正能量影视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避免脱离课堂教学内容、生搬硬套;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要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符合新课程改革与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体现,有利于加深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是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陈方芳[10](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法宝”和“利器”。而近年来,传统的“十八般武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难以发挥其应有“功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越发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用尽浑身解数,但教育效果却总是难如人意。对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项“时代难题”,激起学界各路“大军”竞相去探索。随着“生态化”理念从生态学中发掘出并成功运用于指导许多学科的发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也开始将其“嫁接”过来,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哲学高度的系统性、整体性理念对于破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是”论域上的解读。具言之,认真辨析了“生态”与“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解读了何为“生态化理念”和“生态化”;阐明了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三大要素(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界说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内涵,突显了其整体性、人本性、动态性、竞争性、开放性、生活性、平衡性等表征,还论证了其“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内在逻辑。反思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为何能”论域上的思考。首先,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层面的适切性来讲清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其次,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对于“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外生态”——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价值意蕴;再次,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需要坚持的六大规律,即“立德树人律”“主体需求律”“叠加增值律”“资源配置律”“环境育人律”“顺应超越律”等;最后,从理论、应然、现实三个维度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支撑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有何理”论域上的阐析。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理论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是理论指导。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理论溯源。最后,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是理论镜鉴。现实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以困”论域上的审视。首先从整体上审视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态势,然后通过实证调研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与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主体的主体性亟需彰显、客体的自觉性有待提升、目标的统摄性尚且不够、内容的营养性需要充实、方法的艺术性尚需着力、情境的涵润性仍要拓展等几个方面。最后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与渊薮进行了阐析,主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的经济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的政治生态、多元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生态这几个方面。实践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如何做”论域上的探赜。在生态化理念指引下,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链条的最优化建设与完善,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需要从建设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的主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的客体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目标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的内容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的方法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的情境生态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需要从建好经济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建好政治生态,营造出山清水秀的政府执政氛围;建好文化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等几个方面着力,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生态。保障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进行了“何能续”论域上的建构。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着眼于从“有方向”“有力量”“有底蕴”“有保障”这“四有”来巩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二、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蒙古马精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原因与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和困难 |
(五)研究创新点 |
1、蒙古马精神的内涵和蒙古马精神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
(一)蒙古马精神的内涵 |
(二)蒙古马精神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
2、蒙古马精神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
(一)大板第一中学概况与“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
(二)对蒙古马精神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的调查 |
(三)蒙古马精神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
3、蒙古马精神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具体结合的方法 |
(一)把蒙古马精神结合到思想政治课教案中 |
(二)把蒙古马精神运用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 |
(三)把蒙古马精神与思想政治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红岩精神及其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红岩精神概述 |
2.1 红岩精神的形成 |
2.1.1 红岩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2.1.2 红岩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3 红岩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
2.1.4 红岩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
2.2 红岩精神的主要内容 |
2.2.1 崇高的思想境界 |
2.2.2 坚定的理想信念 |
2.2.3 巨大的人格力量 |
2.2.4 浩然的革命正气 |
3 红岩精神的价值 |
3.1 红岩精神的历史价值 |
3.1.1 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
3.1.2 为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提供了有益经验 |
3.1.3 为建立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提供了学习借鉴 |
3.2 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 |
3.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 |
3.2.2 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
3.2.3 为实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涵养了政治生态 |
3.2.4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精神食粮 |
4 红岩精神的传承 |
4.1 加强红岩精神理论研究 |
4.1.1 建立红岩精神研究队伍 |
4.1.2 挖掘红岩精神文化资源 |
4.1.3 加强红岩精神时代内涵研究 |
4.2 拓宽红岩精神传播渠道 |
4.2.1 利用网络新媒体推动红岩精神创新性传播 |
4.2.2 研发红岩文化产品促进红岩精神内涵式传播 |
4.2.3 实施“三进”工程推进红岩精神普及性传播 |
4.3 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良好氛围 |
4.3.1 坚持舆论宣传导向,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社会氛围 |
4.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学校氛围 |
4.3.3 依托家庭榜样示范,营造传承红岩精神的家庭氛围 |
4.4 强化传承红岩精神的践行实效 |
4.4.1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4.4.2 利用红岩精神教育基地,实现教育常态化 |
4.4.3 发展红色旅游,扩大教育受众面 |
4.5 构建传承红岩精神的长效机制 |
4.5.1 建立领导机制 |
4.5.2 制定保障机制 |
4.5.3 创建激励机制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延安红色文化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对延安红色文化相关研究的简单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延安红色文化的概述 |
2.1 延安红色文化的内涵 |
2.1.1 文化和红色文化 |
2.1.2 延安红色文化 |
2.2 延安红色文化的形成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础 |
2.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渊源 |
2.2.3 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的历史实践是现实来源 |
2.3 延安红色文化的多种功能 |
3 延安红色文化的政治功能 |
3.1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
3.1.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引领 |
3.1.2 坚持党中央权威的政治引领 |
3.1.3 倡导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
3.2 涵养政治生态 |
3.2.1 增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 |
3.2.2 匡正选人用人导向 |
3.2.3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
3.3 夯实优良作风 |
3.3.1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3.3.2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
3.3.3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
4 延安红色文化的经济功能 |
4.1 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
4.1.1 延安红色文化景观是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
4.1.2 延安红色文化产品和红色文化活动是形成文化产业链的重要资源 |
4.2 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
4.2.1 开拓经济创新的内生动力 |
4.2.2 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的精神动力 |
4.2.3 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 |
4.3 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
4.3.1 调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 |
4.3.2 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
5 延安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
5.1 丰富教育内容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精神品质培养 |
5.1.3 劳动观教育 |
5.2 借鉴教育思想 |
5.2.1 全面教育思想 |
5.2.2 学以致用思想 |
5.2.3 鼓励民办教育 |
5.3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
5.3.1 实地教学获直观感受 |
5.3.2 创新红色情景课堂 |
5.3.3 融合校园文化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与论文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民族精神的内涵 |
2.1.1 民族精神的概念 |
2.1.2 民族精神的特征 |
2.1.3 民族精神的功能 |
2.2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观点 |
2.2.2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 |
2.2.3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阐释 |
2.3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
2.3.1 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
2.3.2 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2.3.3 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 |
2.3.4 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
第三章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 |
3.1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
3.1.1 民族精神培育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明显体现 |
3.1.2 民族精神培育受到重视 |
3.1.3 大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提升 |
3.2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3.2.1 民族精神培育的阶段性目标不够明确 |
3.2.2 民族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有待加强 |
3.2.3 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仍需丰富 |
3.3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 |
3.3.2 家庭教育未充分发挥补位作用 |
3.3.3 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
3.3.4 大学生内化民族精神的主动性不足 |
3.3.5 民族精神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 |
第四章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对策 |
4.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培育方面 |
4.1.1 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
4.1.2 加强大学生正确的民族精神观教育 |
4.1.3 鼓励大学生参与民族精神传承的社会实践 |
4.2 优化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协调机制 |
4.2.1 完善校园教育体系,提高育人队伍素质 |
4.2.2 改善社会教育环境,调动多方力量参与 |
4.2.3 引导家庭教育参与,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
4.3 完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 |
4.3.1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
4.3.2 积极开展浸入式教育 |
4.3.3 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
4.3.4 运用好民族传统资源 |
4.4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水平 |
4.4.1 提升大学生教育素质 |
4.4.2 培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
一、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
二、伟大民族精神的价值意蕴 |
第二节 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
一、伟大创造精神 |
二、伟大奋斗精神 |
三、伟大团结精神 |
四、伟大梦想精神 |
第三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
二、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
一、革故鼎新、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
二、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
三、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精神品格 |
四、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理想信念 |
第二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协调 |
四、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配合 |
第四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 |
一、部分高校教师的素质能力相对欠缺 |
二、大学生面临诸多现实压力 |
三、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 |
四、环境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
第二节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培训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善 |
二、培育方法未能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三、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难题 |
四、培育环境中各要素未形成合力 |
第五章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
第一节 高度重视培训和评价以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 |
一、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
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
第二节 着力优化培育方法以满足大学生精神成长需要 |
一、疏导教育法 |
二、典型教育法 |
三、社会实践法 |
第三节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以丰富和细化培育内容 |
一、有效利用网络课堂以延伸培育时间 |
二、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社团组织作用以拓展培育空间 |
三、适时抓住学术活动契机以拓宽培育途径 |
四、整合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产业园区等优势资源,扩展校外学习基地 |
第四节 大力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校风和家风以优化培育环境 |
一、社会环境:营造伟大民族精神宣传氛围 |
二、校园环境:增强伟大民族精神文化建设 |
三、家庭环境:打造伟大民族精神传承的家教家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1. 研究的重点 |
2. 研究的难点 |
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产生的时代语境与理论渊源 |
(一)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产生的时代语境 |
1. “中国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 “世界语境”:世界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
(二)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产生的理论渊源 |
1. 理论根基:马恩经典作家的育人思想 |
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的育人思想 |
3. 文化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思想 |
二、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一)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提出历程 |
1.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发展理路 |
2.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科学内涵 |
(二)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育人目标 |
1. 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2. 具体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
(三)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根本内容 |
1.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主义属性 |
2.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
(四)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基本特征 |
1. 方向性: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 |
2. 全面性: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3. 实践性:坚持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
三、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的实践路径 |
(一) 党委、共青团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
1. 党委:做青年的引路人 |
2. 共青团:做青年的知心友 |
(二) 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发挥培养时代新人主阵地作用 |
1.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 |
2. 坚持立德树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
3. 教师:甘为人梯,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
(三) 家庭与社会要齐心协力,实现全员育人 |
1. 家庭:重视家教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
2. 社会:为青年搭建社会实践的舞台,为青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
(四) 青年要主动承担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争做时代榜样 |
1. 要树理想,走好路 |
2. 要勤学习,谋创新 |
3. 要修德行,立榜样 |
4. 要敢担当,成大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开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三所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
(二)幼儿民族精神培养的需要 |
(三)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需要 |
(四)创设民族特色教育环境的需要 |
(五)区域活动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 |
二、文献综述 |
(一)中华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 |
(二)幼儿园中华文化教育的研究 |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 |
(四)中华文化与区域活动相融合的研究 |
(五)简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工具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华文化与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 |
一、中华文化概述 |
(一)中华文化的含义 |
(二)中华文化的作用 |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 |
(一)区域活动的概念 |
(二)区域活动的价值 |
三、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概述 |
(一)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内涵 |
(二)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意义 |
(三)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原则 |
第二章 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 |
(二)教师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情况 |
二、幼儿园的重视与支持情况 |
(一)幼儿园的重视情况 |
(二)幼儿园的支持情况 |
三、教师参加中华文化学习与培训的情况 |
(一)教师入职前参加中华文化学习与培训情况 |
(二)教师入职后参加中华文化学习与培训情况 |
四、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
(一)教师对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认识情况 |
(二)教师是否开展活动及未开展的原因调查情况 |
五、教师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各维度情况 |
(一)区域设置与环境创设 |
(二)内容选择与目标制定 |
(三)区域材料与开展频率 |
(四)教师指导与家庭、社区资源利用 |
第三章 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
一、问题分析 |
(一)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不普及 |
(二)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环境创设不完善 |
(三)教师缺乏开展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 |
(四)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参与度低 |
二、归因分析 |
(一)教师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素质不高 |
(二)幼儿园对开展中华文化区域活动支持性不够 |
(三)欠缺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外部支持 |
第四章 中华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对策 |
一、提高教师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素质 |
(一)提高认识,激发教师开展中华文化区域活动的动力 |
(二)提升能力,加强教师对中华文化思想内涵表征认知 |
(三)完善体系,提升教师创设区域活动的能力 |
(四)立足实际,提高教师指导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
二、健全幼儿园对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支持 |
(一)创设条件,满足开展中华文化区域活动的需要 |
(二)制度保障,建立区域活动指导、评价与监督机制 |
(三)开发课程,丰富中华文化区域活动的园本课程体系 |
三、形成开展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的教育合力 |
(一)利用家长资源,增强家园教育合力 |
(二)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多种体验途径 |
(三)倡导支持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开展的社会风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概述 |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2.1.1 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事关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
2.1.2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关系 |
2.2.1 文化自信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开展提供丰厚的精神底蕴 |
2.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课程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取得的成效 |
3.1.1 大学生对思政课培育文化自信给予肯定 |
3.1.2 思政课教师关注和研究文化自信的培育更加深入 |
3.1.3 教材中文化育人方面的内容更加全面 |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
3.2.1 学生主体关于文化自信存在认识偏差 |
3.2.2 教师主导性作用有待加强 |
3.2.3 教材之间文化自信部分衔接不够紧密 |
3.2.4 课程教学方面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
第四章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 |
4.1 学生主体增强学习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意识 |
4.1.1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
4.1.2 提高文化鉴别力 |
4.1.3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
4.2 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增强以文化人效果 |
4.2.1 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
4.2.2 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4.2.3 创新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
4.3 加强对教材整体性的研究,把握每门课程培育文化自信的重点 |
4.3.1 “基础课”培育大学生道德素养与爱国情怀 |
4.3.2 “纲要课”讲好近代历史文化侵略与民族精神 |
4.3.3 “原理课”深化理论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 |
4.3.4 “概论课”突显文化时代性和现代性的内容 |
4.3.5 “形策课”补充文化政策时效性 |
4.4 加强改革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实效性 |
4.4.1 运用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
4.4.2 多渠道开辟第二课堂 |
4.4.3 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B 云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访谈提纲 |
(9)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民族精神的研究 |
(二)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 |
(三)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 |
一、民族精神的概念 |
二、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内涵 |
(一)中华民族 |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
三、强化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意义 |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问卷调查与中学历史教科书分析 |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问卷调查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分析 |
二、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校评价方式单一 |
(二)家庭教育忽视中华民族精神培养 |
(三)教师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重视不足 |
(四)教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
(五)中学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缺失 |
(六)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不够 |
三、中学历史教科书分析---以部编版初中《中国历史》为例 |
(一)中国古代史教科书中华民族精神内容分析 |
(二)中国近代史教科书中华民族精神内容分析 |
(三)中国现代史教科书中华民族精神内容分析 |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途径 |
一、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 |
(一)爱国主义教育 |
(二)团结统一教育 |
(三)爱好和平教育 |
(四)勤劳勇敢教育 |
(五)自强不息教育 |
(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二、通过实地参观拓展对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 |
(一)参观各类博物馆、历史遗迹 |
(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 |
(三)参加节假日、假期的实践活动 |
三、通过活动课多方式深化对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 |
(一)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 |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
(三)开展中华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
(四)参加历史兴趣小组 |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优化策略 |
(一)依据课程标准,明确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教学目标 |
(二)选取教科书典型内容,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 |
(三)引入地方史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
(四)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五)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
(六)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
(七)阅读历史经典书籍,丰富学生历史知识 |
(八)观看正能量影视作品,从情感深处引起共鸣 |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的建议 |
(一)避免脱离课堂教学内容、生搬硬套 |
(二)将中华民族精神培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
(三)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生态”和“环境”内涵辨析 |
2.1.1 概念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内涵 |
2.1.2 关系维度——“环境”和“生态”的关系 |
2.1.3 价值维度——“环境”到“生态”的意义 |
2.1.4 学科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环境”和“生态”的审视 |
2.2 生态化相关概念解读 |
2.2.1 何为“生态化理念” |
2.2.2 何为“生态化” |
2.3 社会生态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
2.3.1 社会生态的内涵分析 |
2.3.2 社会生态的逻辑构成 |
2.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界说与特征 |
2.4.1 内涵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具体界说 |
2.4.2 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表征论析 |
2.4.3 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性省思 |
3.1 有“桥”相通:生态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 |
3.1.1 理论适切性 |
3.1.2 实践适切性 |
3.1.3 方法适切性 |
3.2 有“值”内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意义 |
3.2.1 内生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3.2.2 外生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好氛围 |
3.3 有“道”可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规律遵循 |
3.3.1 规律一:“立德树人律” |
3.3.2 规律二:“主体需求律” |
3.3.3 规律三:“叠加增值律” |
3.3.4 规律四:“资源配置律” |
3.3.5 规律五:“环境育人律” |
3.3.6 规律六:“顺应超越律” |
3.4 有“机”可乘: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可行性 |
3.4.1 理论可行性 |
3.4.2 应然可行性 |
3.4.3 现实可行性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理论支撑 |
4.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 |
4.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学思想 |
4.2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 |
4.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的论述 |
4.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哲学思想 |
4.3 理论溯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4.3.1 儒家之“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人文化成” |
4.3.2 道家之“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知足知止” |
4.3.3 佛家之“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圆融无碍” |
4.4 理论镜鉴:西方关于生态学的哲学思考 |
4.4.1 阿伦·奈斯关于深层生态学思想 |
4.4.2 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现实审视 |
5.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态势 |
5.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的有序运转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的平稳发展 |
5.2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不协调的表征及其归因 |
5.2.1 主体生态:主体性亟需彰显 |
5.2.2 客体生态:自觉性有待提升 |
5.2.3 目标生态:统摄性尚且不够 |
5.2.4 内容生态:营养性需要充实 |
5.2.5 方法生态:艺术性尚需着力 |
5.2.6 情境生态:涵润性仍要拓展 |
5.3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不平衡的表现及其渊薮 |
5.3.1 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下仍显复杂严峻 |
5.3.2 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中仍有“污染” |
5.3.3 文化生态:多元文化交融中仍会有乱象 |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建设 |
6.1 主体生态:主体性与主导性有机统一 |
6.1.1 前提——明确主体性意识,筑牢“思想战线” |
6.1.2 根本——强化主体性素质,练好“打铁硬功” |
6.1.3 抓手——发挥主导性功用,做到“行为世范” |
6.2 客体生态:需求性与自觉性有机统一 |
6.2.1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差异性需求 |
6.2.2 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的主体性 |
6.2.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文化免疫力 |
6.3 目标生态:统摄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 |
6.3.1 确立统摄性的目标 |
6.3.2 确立实践性的目标 |
6.4 内容生态:科学性与契合性有机统一 |
6.4.1 内容供给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
6.4.2 内容供给需要把握的总体思路 |
6.4.3 内容供给需要着力的具体实践 |
6.5 方法生态:适宜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 |
6.5.1 吸收中国传统教化与修身之良“术” |
6.5.2 借鉴西方国家公民道德教育之“技” |
6.5.3 创新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法” |
6.6 情境生态:可控性与涵容性有机统一 |
6.6.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态建构的原则 |
6.6.2 探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开发的具体路径 |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建设 |
7.1 建好经济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富足祥和的物质生活氛围 |
7.1.1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抑制贫富差距两极分化 |
7.1.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致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
7.1.3 不断改善民生利益机制,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7.1.4 融入先进思想道德元素,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7.2 建好政治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府执政氛围 |
7.2.1 根本要求:继续扩大党内民主 |
7.2.2 关键之举:加大党内监督力度 |
7.2.3 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反腐倡廉 |
7.2.4 活力基因:加强党员干部管理 |
7.2.5 必要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7.3 建好文化生态,为“内生态”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氛围 |
7.3.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 |
7.3.2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
7.3.3 吸收和借鉴域外有益文化,实现洋为中用 |
7.3.4 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 |
7.3.5 加强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净化传媒氛围 |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长效机制建构 |
8.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成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 |
8.1.1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分析 |
8.1.2 一元主导的价值引领机制的运行 |
8.2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力,形成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 |
8.2.1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分析 |
8.2.2 传承创新的动力推进机制的运行 |
8.3 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 |
8.3.1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分析 |
8.3.2 崇德向善的道德伦理机制的运行 |
8.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规,形成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 |
8.4.1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分析 |
8.4.2 显隐互补的制度保障机制的运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状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蒙古马精神的研究[D]. 伊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红岩精神及其传承研究[D]. 李真真.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3]延安红色文化的功能研究[D]. 李璐.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4]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吕现涛. 长春工业大学, 2020(10)
- [5]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遆志华.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6]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论断研究[D]. 戴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中华文化视域下区域活动开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三所幼儿园为例[D]. 孙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D]. 石梅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中学历史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D]. 董文学. 天水师范学院, 2019(08)
- [10]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研究[D]. 陈方芳.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