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在上海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唐祖林[1](2013)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进小学课堂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信息化时代,尤其是最近的十几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智能时代的重要标志。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了电子、造型、传感器、机械、软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体现了当今信息技术多项领域的先进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卫生、教育等众多领域。
范海明[2](2012)在《浅谈国内机器人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经历了半个世纪,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普及。现如今,机器人这一智能电子产品已走进了课堂,走向了大众化教育。但机器人教学仍属于新鲜事物,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朱恩亮[3](2011)在《基于ARM的灭火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文中提出机器人综合应用了多门学科的最新成就,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近年来,各级各类机器人大赛在全国各个地区广泛开展,该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大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为创新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机器人竞赛活动过程中的设计、制作、编程、调试等训练过程涉及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讯技术、传感器应用、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随着比赛要求的不断提高,只有在分辨率、速度、智能等方面随之提高才能在比赛中获胜,这就能够相应地促进传感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微处理器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这也正是开展机器人竞赛、研究机器人制作技术的深远意义。在灭火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主控制器的选择,故需要一个好的定位方案。主控制器需要给传感器留有足够的输入接口,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输出接口用于控制外设。而速度对灭火机器人至关重要,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需要CPU具有比较强的浮点数运算能力。近年来,比赛中使用的灭火机器人大部分是通过单片机来进行控制的,由于单片机的运算速度慢,接口资源有限,这使得机器人的性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提高机器人的处理能力,采用ARM体系结构的32位微处理器或者AVR单片机来作为机器人的主控制器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尝试使用基于ARM体系结构的32位微处理器LPC2148作为灭火机器人的主控制器。灭火机器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控制主板、传感器、运动执行装置、灭火装置。本文结合了灭火机器人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首先进行机器人控制主板的硬件电路设计,同时对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以及器人运动组件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部分,重点进行了系统总体模块、灭火主模块、沿墙走子模块、趋光走子模块以及底层驱动程序、系统主程序、沿墙走程序、灭火程序的设计,介绍了按键菜单显示和阈值参数的存取方法,最后介绍了PID运动控制算法和软件滤波算法的程序设计和实现。
左晓明,许兆美,郑晓虎,周仁和[4](2010)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以培养"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针对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创新实验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创新实验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及思路,创建了创新实验区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经过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侯宗凯[5](2010)在《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一个高中校长的教育随想》文中研究表明"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句话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教育的真谛,每当记起,都会使我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动,它像出现在我眼前的一抹阳光,引我前行。
吴苡婷[6](2009)在《智能机器人沪上打擂台》文中指出本报讯 机器入精准地把足球踢进球门,或快速进入指定区域进行灭火,或在擂台上进行散打比赛……日前,第十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在上海举行。本次大赛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350多支代表队,1200名中小学生、大学生、专业研究人员和?
刘彦友,钟彬杉,朱建军[7](2009)在《在共和国的怀抱里成长》文中研究说明孕育了两位共和国主席和两百多名开国将帅的黄冈革命老区,是一块众所周知的红色土地,也是一块举世公认的教育热土。1949年8月,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庆气氛中,原黄冈专区财经干部学校在黄州东坡赤壁宣告成立,她就是今天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 六十年艰苦创业,
陈万米,黄慎之[8](2009)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的探索》文中指出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中心是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建立的,具有机电学科交叉的大学生课内外互动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新特色,初步形成了具有学生自我管理的、规范的教学管理新机制,以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学风,使学生得到了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取得了创新型学生培养的初步成效。
何静[9](2009)在《加强教学基层单位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分为校、院、系3个层次来进行,作为高校最基层的教学单位,系级建设是学校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对自动化系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践进行剖析,探讨了加强教学基层单位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及措施。
马志诚,陈敏[10](2008)在《教育机器人在创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构建一个好的实践教学平台能充分锻炼大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目的,在高职高专实训环节中实施以教育机器人为平台的创新实践课程解决方案。
二、第四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在上海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在上海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机器人进小学课堂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工智能机器人 |
二、机器人教学的教学现状 |
三、存在的问题 |
(一) 教学方面 |
(二) 教育资源方面。 |
四、改进措施 |
(一) 资源环境建设方面。 |
(二) 学科教学方面。 |
(2)浅谈国内机器人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机器人教学的教学意义 |
1.1 通过动手实践学知识, 培养了开放性思维 |
1.2 各个方面能力得以均衡发展 |
1.3 培养了师生的科学素质 |
1.4 有利于课程的整合创新 |
2 国内机器人教学的教学现状 (以竞赛为主) |
3 国外机器人教学实例与应用 |
3.1 美国 |
3.2 日本 |
3.3 新加坡 |
4 国内机器人教学的发展趋势 |
4.1 机器人教学的广泛普及 |
4.2 机器人教育向个性化、社区化、课堂化发展 |
4.3 机器人主持教学 |
(3)基于ARM的灭火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发展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组成和硬件设计 |
2.1 系统组成和控制主板设计 |
2.2 ARM 处理器 |
2.3 电源模块 |
2.4 A/D 采样模块 |
2.5 声音检测电路 |
2.6 电机控制电路 |
2.7 PCB 的绘制 |
2.8 机器人组装 |
第三章 传感器及其它组件设计 |
3.1 火焰传感器 |
3.2 红外测距传感器 |
3.3 灰度传感器 |
3.4 运动执行装置 |
3.5 灭火装置 |
第四章 系统程序设计 |
4.1 系统总体模块设计 |
4.2 灭火主模块设计 |
4.3 沿墙走子模块设计 |
4.4 趋光走子模块设计 |
4.5 ARM 开发环境简介 |
4.6 底层驱动程序 |
4.6.1 启动代码 |
4.6.2 引脚配置 |
4.6.3 脉宽调制器 |
4.6.4 舵机控制 |
4.6.5 A/D 转换器 |
4.6.6 定时器 |
4.6.7 格式化输出 |
4.7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8 沿墙走程序设计 |
4.9 灭火主程序设计 |
4.10 按键输入与菜单显示设计 |
4.10.1 按键处理 |
4.10.2 LCD 显示 |
4.10.3 多级菜单显示 |
4.10.4 数据存取 |
4.11 C 语言特殊关键字的应用 |
4.12 部分函数和功能说明 |
第五章 PID 运动控制算法分析与实现 |
5.1 PID 算法分析 |
5.2 PID 算法的实现 |
5.3 PID 算法程序设计 |
5.4 PID 算法的参数选择 |
第六章 软件滤波算法分析与实现 |
6.1 软件滤波算法分析 |
6.2 软件滤波算法程序设计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部分主要程序 |
附录2 控制主板原理图 |
附录3 控制主板PCB 图 |
(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1.1 理论教学体系创建 |
1.2 构建“1条主线、3个层次、5个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
1.3 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体系创建 |
2 创新实验区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 |
(5)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一个高中校长的教育随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民主的校园 |
1.民主理校畅谈会:一中的“下午茶会” |
2.让学生担任校园文化设计师 |
3.让学生制定审议学生管理制度 |
4.成立学生法治委员会 |
二、搭建成功的立交桥 |
1.走向多元文化的艺术节 |
2.给我们一缕阳光, 我们还你一个太阳 |
3.构建校本课程“超市” |
4.班级轮值周:变管理行为为教育行为 |
三、理想学校要有自己的高度 |
1.43年前, 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生命 |
2.张铁龙和他的机器人团队连续两届夺取全国中学生机器人大赛金牌 |
3.《中学摄影教程》填补了全国中学教材的一个空白 |
4.“莫言文学馆”启迪高密学子不忘根本, 志存高远 |
(8)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建立 |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中心的规范运作, 形成优良学风 |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中心运作的初步成效 |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中心的未来展望 |
(9)加强教学基层单位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动化系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践 |
1.1 合理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
1.2 教风与学风建设长抓不懈 |
1.3 科学实行教学管理 |
1.4 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
2 自动化系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 |
2.1 提出自动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思路 |
2.2 自动化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实施 |
2.2.1 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 |
2.2.2 实践与教学紧密结合 |
2.3 自动化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果 |
3 自动化系的发展思路 |
(10)教育机器人在创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建设教育机器人实验室的必要性 |
3 课程性质 |
4 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
5 课程任务 |
(1) 知识学习任务: |
(2) 能力培养任务: |
(3) 兴趣激发任务: |
6 教育机器人创新实践平台的环境设计核心: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课程的口号:又学习, 又快乐! |
7 与教育机器人创新实践课程相关的机器人竞赛 |
8 方案与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关系 |
9 结束语 |
四、第四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在上海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机器人进小学课堂的实验研究[J]. 唐祖林.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01)
- [2]浅谈国内机器人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J]. 范海明.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06)
- [3]基于ARM的灭火机器人设计与制作[D]. 朱恩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J]. 左晓明,许兆美,郑晓虎,周仁和.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0(23)
- [5]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一个高中校长的教育随想[J]. 侯宗凯. 山东教育, 2010(Z2)
- [6]智能机器人沪上打擂台[N]. 吴苡婷. 上海科技报, 2009
- [7]在共和国的怀抱里成长[N]. 刘彦友,钟彬杉,朱建军. 黄冈日报, 2009
- [8]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的探索[J]. 陈万米,黄慎之.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4)
- [9]加强教学基层单位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 何静.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9(02)
- [10]教育机器人在创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马志诚,陈敏.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