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信蹒跚探路金融控股(论文文献综述)
董博[1](2019)在《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才问题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大问题。选择研究“人才发展治理”问题,主要基于以下时代背景: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全球人才竞争变革。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已经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由于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薪酬、待遇、平台的比拼,而日益成为全方面、系统性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较量。二是治理理论的出现引发对人才发展路径的反思。治理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被应用于各类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与此同时,人才发展格局正在改变,政府不再是推动人才发展的唯一责任主体,市场经常性在人才配置中出现失灵,社会组织蓬勃兴起开始参与人才发展事务,人才也以独立的姿态成为推动人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促使我们必须用治理理念去重新审视人才发展问题。人才发展已经踏入治理时代。三是破解人才发展实践难题需要构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着国际人才竞争力不足、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面向未来的高端人才开发体系不成熟三大挑战,需要用开放包容的制度、运行高效的模式、科学规范的机制解决,这些都是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四是党管人才体制加速人才发展治理进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讲话、批示和指示,体现出丰富的治理思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创新驱动要求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特别是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做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部署,为人才发展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人才发展治理开始在更广范围内受到关注。这些重大变革趋势,凸显了人才发展治理的重要性,为人才发展治理创造了条件。本研究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在理论上,用治理理论思考人才发展问题,梳理人才发展治理形成脉络、概括人才发展治理特征、提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应然框架,丰富和拓展了治理理论的研究范畴。二是在实践上,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系统分析我国人才发展治理案例,概括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尝试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路径,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一是通过查阅文献,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确定研究重点,梳理理论基础。二是对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发展基础的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进行梳理和对比,从中寻找人才发展治理基本规律。三是深入3个省的15个县市的农村、园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等,选择重点人才发展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构建路径。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论共分四章:第一章“人才发展治理概念阐释和理想愿景”。基于对有关概念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的梳理阐述,对本研究涉及的人才、人才发展和人才发展治理三个核心概念进行深入阐释和界定,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整体特征进行初步描述,提出了多中心布局、多层次结构、多关系网络的人才发展治的理想愿景,使研究问题范畴更加精准。第二章“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一是依次剖析对人才发展治理研究有支撑作用的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和治理理论,探讨阐述这些理论对于丰富人才发展治理理论和指导人才发展治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二是梳理、回顾、对比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历程,挖掘国外人才发展过程中的治理思想。三是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等四个维度,归纳国外人才发展治理基本要素特征。最后,对世界主要国家人才发展治理共性经验进行概括,从中寻求对人才发展治理的规律性认识。第三章“人才发展治理的中国探索和理论反思”。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才发展治理孕育发展历程进行概括,对4个人才发展典型案例和东北J省人才发展治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遇到的治理目标不明确、治理体制不顺、治理环境不优等实践困境,以及我国人才发展治理面临的适应人才自由全面发展需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适应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需要等4方面趋势要求。第四章“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建构路径”。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应然构架,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机制构成进行概括。并进一步阐述了构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路径,从夯实运行基础、强化能力建设、完善方式手段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从人才自身、人才资本和人才事业三者共同发展的视角提出“人才发展”的概念。学者们对“人才”概念研究论述得较多,但对于“人才发展”少有探讨。研究中在对人才发展概念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历史上与“人才发展”内涵相似、使用语境相近的有关概念进行比较基础上,跳出基于“人才发展”语义层面的理解,提出人才发展是“包括人才自身发展、人才资本增值、人才事业进步在内的诸多公共事务的总和”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助于准确确定“人才发展治理”的研究范畴。二是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等4方面概括了世界主要国家人才发展治理的特征。通过将人才发展置于治理视角下进行探讨,从人才竞争战略、人才培养开发、人才引进、人才法律法规等4方面,对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概括出治理主体多元与协同、治理方式法制与规范、治理能力现代与科学、治理结构立体与高效等人才发展治理规律性特点。并从操作层面对政府主导的宏观决策机制、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人才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全链条人才开发体系等5方面经验做法进行阐述。此前没有学者对人才发展治理的特点和经验进行概括。三是用治理理论对中国人才发展实践进行剖析,对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孕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通过案例分析概括了当前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主要理念和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产生发展过程概括为“基础积累期”“雏形出现期”“格局加快构建期”和“体系形成期”4个阶段。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人才争夺战降温”“区域间人才平衡发展”“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等4个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单位层面人才发展治理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概括出政府间合作、推动政府角色重塑、公共服务市场化、多中心治理等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从而对我国人才发展实践困境和趋势要求进行了科学判断,对于科学客观判断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状况具有一定意义。四是提出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构建路径。基于对国际和国内人才发展治理实践的分析,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是什么”“怎么办”问题进行阐释,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概括为以“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为目标,由“党委统筹的领导机制”“政策引导的运行机制”“市场配置的动力机制”“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构成的网络化治理,并对建设目标和机制构成进行深入阐述。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生态、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加强监测评估等策略加快构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崔勇涛[2](2018)在《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中的信息失灵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股权众筹合法化后的发展现状并未如人们当初设想的那样乐观,发展十分缓慢并且争议不断。股权众筹反对者认为,股权众筹监管规则根本无法实现融资便利与投资者保护的平衡,因而股权众筹的推行不切实际;股权众筹支持者认为,只要制定了合适的监管规则,股权众筹的价值必将实现。出现上述争议的原因就在于立法者在制定股权众筹法律时顾此失彼,不仅没有达到保护投资者的效果,反而使融资便利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实践证明,有效的投资者保护并不是对投资者进行全面的保护,而是要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因此,股权众筹的投资者保护措施必须以纠正信息失灵为基础。证券市场纠正信息失灵的方法主要有市场自治和法律救济两种方式。但市场自治无法有效的解决股权众筹市场的信息失灵问题。因而需要法律这只“看得见的手”积极介入。纵观各国的股权众筹立法,投资者保护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信息披露制度、股权众筹平台义务规范制度和投资者限制制度。这些制度对于解决股权众筹市场的信息失灵问题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立法者对于股权众筹市场的研究不够深入,使得这些制度并不完全契合股权众筹市场的实际。本文认为应当根据股权众筹市场的实际完善上述法律制度。针对股权众筹市场存在的信息不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准确的现状,应当完善股权众筹重大性信息披露制度和股权众筹平台的义务规范,并构建统一的领头人规则。完善重大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是明确“重大性”的基本标准,并且规定重大性信息的基本内容。完善股权众筹平台的义务规范主要是鼓励股权众筹平台探索多样化的调查手段和完善投资者教育的义务,并且规定平台项目审核方面的法律责任特别是民事责任;针对投资者投资能力的不足,应当构建统一的领投人规则,借助领投人在投资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帮助投资者进行项目选择,并在投后管理中切实维护投资者的权益。
吴忠[3](2017)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境的众筹融资策略研究 ——以Y平台融资项目为例》文中指出众筹融资作为新兴融资媒介,对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从两个层面来研究众筹融资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作用。其一是重点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困境进行阐述分析:一方面重点从融资特点、融资方式、融资现状来阐述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难、商业银行授信难、内源融资受限和外源融资不畅、融资成本过高问题,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为:以信用为基础、“短、小、频、急”以及融资渠道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另一方面重点从信用问题、信息不对称两个角度来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其中,从信用问题角度看,创新型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以及失信成本较低导致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从信息不对称看,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间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也是商业银行不倾向贷款给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原因。其二是在研究分析众筹融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在此层面上,首先从众筹融资特征、运作模式及优势等角度来阐述众筹融资在我国发展现状,然后重点从S-W、交易成本理论方面和实证方面研究众筹融资对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其中,从S-M理论角度论证众筹融资较传统商业银行融资的优越性,这也是众筹融资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所在;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分析众筹融资较传统商业银行融资的优势;进而得出众筹融资在应对企业融资困境时具备可行性。随后,笔者进一步以Y平台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证实尽职调查、沟通反馈的机制设计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众筹项目成功率;设置较低的预期目标融资额有助于提高众筹项目成功率。此外,笔者进一步分析了众筹融资的潜在风险问题。最后,本文从信用建设、有效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等角度阐述了发展众筹融资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建议和相关措施。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角度论证了众筹融资对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作用,其中在实证分析中以Y平台为例进行研究。
朱羿晔[4](2016)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并购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研究 ——以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以来,互联网行业旋即成为并购市场的宠儿。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试图通过并购互联网企业来寻求转型,转变传统的企业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公司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站在风口上后来者能居上的时代,互联网公司已成为时代的焦点。本文分析总结了传统企业的发展困境,根据国内的发展现状,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最佳发展方式是通过收购或并购某个互联网企业,用资本来完成人才结构及思维方式的重构,争取抢占互联网市场的时间,以此作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重生之路。本文根据目前对传统企业互联网并购案例的分析,研究分析了传统企业互联网并购的动因以及并购中出现的整合风险。华谊兄弟成功并购银汉科技为国内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参考,这也增长了其他传统企业转型的信心。依据华谊兄弟的经验,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尽快并购有潜力的互联网企业,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总结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企业互联网并购转型提出建议。
崔涣洲[5](2015)在《基于宏观审慎框架下的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这些年来,随着金融机构数目、市场交易量的大幅增长,尤其是金融创新产品的日益增多,金融体系不稳定性愈来愈明显。始于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就是源于资产证券化,它通过放大杠杆,放大了金融风险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这场危机给各国都带来了严重的金融和经济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监管当局痛定思痛,在反省危机教训后纷纷调整金融监管策略,巴塞尔委员会意识到仅仅建立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的微观审慎监管存在诸多漏洞,遂提出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新思路逐渐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主要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金融抑制的状态,面对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我国也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金融改革势必迎来破冰之举,当前,无论是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还是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无不说明我国金融业的金融深化正在扎实展开。在金融改革推进过程中,我国势必会遇到很多金融风险,要严防金融危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所以借鉴当前国际先进监管理念少走弯路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导论主要分析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背景,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指出了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后危机时代西方金融监管改革。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得各国都认识到肆意放纵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会遭到严厉的报复,金融业需要严加监管。因此,以金融危机始作俑者的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继提出了金融改革方案,在新的监管方案中各国都提出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第三章,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众望所归,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为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探路,经济形势严峻但前进的脚步却没有停歇。第四章,我国金融业的潜在风险。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推出量化宽松,全球流动性泛滥,我国也出现了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泡沫,影子银行也暗流涌动,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我国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严重威胁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第五章,完善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现阶段,我国处于金融发展初级阶段,金融风险整体可控,所以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首要任务还是鼓励金融创新。基于上述分析,对我国金融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并对改革中可能面临的困难给予预判,对我国今后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性作用。
何先虎[6](2014)在《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资源也越来越多,各国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在加深。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以及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导致各国只依靠自身的资源来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很难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从国际市场上获取资源。我国也是如此。在我国国内资源严重短缺形势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一批资源类企业已经走出了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但是在这种全球争夺资源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通过海外获取资源以及注意对自身资源的保护。比如制定一些政策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获取资源,同时对外国企业并购本国资源类企业进行严格的限制。这种复杂的形势使得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在种情况下,深入研究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对指导我国企业更好的开展海外并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大量的经济数据、图表分析了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然后通过SWOT、PEST模型分析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的过程,最后总结了其收购成功的关键和经验,对中央企业提高海外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董珍珍[7](2013)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引下,新疆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新疆中小企业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仍饱受融资问题的困扰。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新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整体状况并没有很大的改观。本文以新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各种原因,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对新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研究,为新疆中小企业的发展寻找更多的出路。本文以新疆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为研究背景,首先分析了研究新疆中小企业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先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一个法律的界定,介绍新疆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新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来反映出本文研究其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和如何选择融资渠道的必要性,然后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来分析新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之后,从分析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直接和间接融资的重要性方面对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内地一些中小企业相关的融资经验,避免了单独分析一个企业融资情况不足以代表整个新疆中小企业融资的情况;最后,通过总结上述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分析,给出了拓展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给新疆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所遇到的问题给与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柴瑞娟[8](2012)在《村镇银行生存困境与法律制度修正》文中研究指明村镇银行是农民获得信贷和金融服务的增量供给,针对其实际运行"厌农"明显,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其资金短缺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及其衍生的股权结构失衡及村镇银行独立性问题严重,治理结构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等问题,对症求解构建支农制度,有选择性接受政府投资,尝试建立强制储蓄制度,放开民间资本投资比例限制,实现村镇银行的完全民有民营化,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对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从而寻求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修正。
胡莎[9](2012)在《人才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凭借体制灵活、运转高效、适应市场能力强等优势,在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缺乏政策与资金支持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来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故“重视人才,以人为本”成了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引进和管理优秀的文化专业人才成了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管理的关键要素。本文从三个部分来分析我国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困境,并结合现状为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分析:人才引进难,引进渠道狭隘,以推荐制为主;人才管理重情感维系,轻常规管理。第二部分,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自身基础薄弱与管理制度的落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弱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不足;以及“文化交往圈”的影响,这是本文的创新点。第三部分,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出现的应对措施分析:利用“心理契约”来加强企业和人才的情感维系作用;国家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和加强政策扶持;企业采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民营文化企业是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民营文化企业由于覆盖领域广,体制灵活,更容易吸纳和接收全国甚至世界的优秀文化专业人才。但是,在民营文化企业选择人才的同时,优秀的文化专业人才也在选择企业。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和管理的方法,必须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根据文化专业人才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和管理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伍操[10](2011)在《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影响深远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全国性民族战争,在战争中,国民政府依法实施金融统制,集全国金融之力以支持抗战,成为确保战争军需,夯实抗战基础的基本保障。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紧急金融法律制度,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而又灵活方便的国家统制金融体制,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战时金融统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二是战时金融统制的领域性专门法律;三是临时性、执行性的战时金融统制的条令、条例和制度等规定。以上各类立法的相互协调、完整配套,全面而有效的调动了国统区财力和物力支援抗战,同时又因时而动、因地制宜,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了战时金融统制能够持续、稳定、有效的推进。这个相对健全、统一、高效(相对近代中国法制而言是健全、统一、高效的,但较同时期的西方法制却仍显稚嫩)的战时金融法律制度,为金融动员准备与实施提供了基本依据和保证,使战时国民政府能组织实施高效的金融动员和保障,支撑长达八年的抗战,最终夺取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通过影响国统区经济而影响到战争的整个进程和结局。连作为敌人的日本人也坦言:中国抗战能够长期坚持,金融巩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从法律制定和运行的角度来看,抗战时期战时金融法律的制度变迁史同时也为现实中国法治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具教科书意义的历史范本,其成败得失能够为现实中国完善紧急状态立法和推进金融制度现代化提供极具意义的启示。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关于该论题的系统性研究与论述,在我国的法学领域尚属空白。而本文研究的旨趣则在于通过对战时国民政府金融立法的考辩,揭示战时金融法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引经验和教训为鉴,以为当世之借鉴。基于以上目的而进行的本文研究,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史贵言实,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还原战时金融立法实践之原貌。通过对战时金融机构统制、银行业统制和非银行业统制(包括证券业和保险业)等基本制度的深入研究,还原“中日两国虽然远离战场血肉厮杀,但同样充斥刀光剑影的经济领域的斗争”的基本史实。古人云,“治史如断狱”,而法律史学作为法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对法律历史现象的重大断语,应当客观理性,力求有相应的史实和史料依据,故笔者寄望于本文并非简单重复已有的结论或随意褒贬、剪裁历史,然百密或有一疏,如有如史实不符者,仍望诸师友有以教我。立论公允,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客观评价战时金融法律制度之利弊。从立法技术上看,抗战时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管理立法基本完备,涵盖抗战之特殊时期国统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战备之所需,也确实起到支持八年抗战、最终取得战争全面胜利的积极作用。同时,笔者也无意避讳战时金融法律制度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欲借丰富的史料,从法律文本本身、法律价值选择、法律功能发挥三个角度,论述战时金融法律制度的诸多缺陷,揭露制度之弊。经世致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分析抗战时期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供应——需求”及其均衡方式,衡量战时金融法律制度对国统区经济、政治目标反哺的实现情况,总结战争背景下金融法律制度的成因与变迁,从而窥探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规律。通过笔者对战时金融制度史进行理性的梳理,我们不仅可以刺探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金融立法的利弊,而且能总结经验,用被实践证明了的合理规律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这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紧急状态立法与金融立法的改革与完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或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战时金融法律制度这一极具价值的论题,为实现笔者寄以重望的以上目的,本文在广泛收集和整理战时金融制度的史料的基础上,以法学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法(交叉研究法)、功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战时金融制度变迁这一历史课题做一些初涉性的研究。笔者以为,作为法学领域一个极具开创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其一,弥补紧急状态立法研究之不足。人类社会是在平时状态与紧急状态的不断交织更迭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国家虽然可以尽量预防,但绝不可能完全避免紧急状态的发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古人云,“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法律应当也必须为所有可能发生的社会现象提供规范性的解决方案,但实行紧急状态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伤害都会很大,是不得已采取的断然措施。这就需要法学界提前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有效预防、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减少紧急状态的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常态”法律制度研究较多,对“紧急”状态法律制度思考不足。而战争状态作为一种最典型的紧急状态,战争状态下的法律运行规律应该是法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所进行的战时金融立法与实践,正为本文开展这种创新性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其二,弥补近代制度史研究之不足。以前学界对近代法制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宪政、刑民制度的研究,对经济制度史,尤其是金融制度史的研究稍显不足。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战时金融法律制度,是国民政府出于支持持久抗战之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干预经济金融活动的一项重要的立法实践,对于如此重要的研究领域,法学界却鲜有涉及。半个多世纪来,仅有经济史学界出版少量资料汇编性和史实介绍性的书籍,而且其中从法律角度研究这段历史制度的着作尚付阙如。据本人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我国法律史学界对相关制度的专门研究基本是空白。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研究抗战金融法律制度,可以弥补中国近代法史和部门法制史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结构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研究三段论逻辑,首先介绍战时金融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基本演进轨迹与基本特征,继而具体分析具体统制制度的文本与实践效果,最后在对整个制度进行辩证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探求历史存在制度之现实启示。全文总共十二章,基于三段论的研究逻辑,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战时金融法律制度总论,介绍该制度的深刻历史背景和法律继承性特征,简要描述了立法传承与历史动因,并在纵向时间维度简要研究战时各阶段的金融制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其法律关系构成与法律特征。第三至十章为战时金融法律制度分论,从横向业务维度划分为金融组织管理制度和金融业务制度:金融组织管理制度主要对战时金融机构内迁制度、战时金融决策协调机制的完善和中央银行制度完善;金融业务制度涉及货币、贴放、汇兑、储蓄、金银、保险、证券、票据法等几个方面,列举式介绍战时金融法律制度的各项具体规定,必要之处也对相应制度进行简单评价。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为战时金融法律制度评价与启示,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时期金融制度立法与实践活动进行辩证分析,客观评价制度的得失,继而从现实紧急状态立法与金融立法两个维度提出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二、中信蹒跚探路金融控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信蹒跚探路金融控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概念阐释和理想愿景 |
一、人才发展治理核心概念阐释 |
(一)人才 |
(二)人才发展 |
(三)人才发展治理 |
二、人才发展治理的理想愿景 |
(一)多中心布局 |
(二)多层次结构 |
(三)多关系网络 |
第二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 |
一、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创新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二、国外人才发展实践历程 |
(一)北美及大洋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
(二)欧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
(三)亚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
(四)金砖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
三、国外人才发展的治理要素特征 |
(一)治理主体:多元与协同 |
(二)治理方式:法治与规范 |
(三)治理能力:现代与科学 |
(四)治理结构:立体与高效 |
四、国外人才发展的治理经验 |
(一)政府主导的宏观决策机制 |
(二)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
(三)人才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 |
(四)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 |
(五)全链条人才开发体系 |
第三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中国探索与理论反思 |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孕育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年):基础积累期 |
(二)改革开放后(1978—2000 年):雏形出现期 |
(三)进入21 世纪后(2000—2012 年):格局加快构建期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现在):体系形成期 |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人才争夺战降温案例:政府间合作 |
(二)区域人才平衡发展案例:政府角色重塑 |
(三)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公共服务市场化 |
(四)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案例:多中心治理 |
三、人才发展治理的地方实践:以中国东北J省为例 |
(一)J省人才发展治理背景及基础 |
(二)J省人才发展治理实践历程 |
(三)J省人才发展治理成效 |
(四)J省人才发展治理遇到的挑战 |
(五)J省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思考 |
四、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与趋势要求 |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 |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趋势要求 |
第四章 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建构路径 |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设目标 |
(一)科学规范 |
(二)开放包容 |
(三)运行高效 |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机制构成 |
(一)党委统筹的领导机制 |
(二)政策引导的运行机制 |
(三)市场配置的动力机制 |
(四)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 |
三、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构路径 |
(一)夯实中国人才发展治理运行基础 |
(二)强化中国人才发展治理能力建设 |
(三)完善中国人才发展治理方式手段 |
结论 |
一、主要观点 |
二、主要创新 |
三、未尽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致谢 |
(2)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中的信息失灵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难点和不足 |
第一章 股权众筹及股权众筹注册豁免 |
第一节 股权众筹概述 |
一、众筹 |
二、股权众筹 |
三、股权众筹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二节 股权众筹注册豁免 |
一、股权众筹注册豁免的原因-由两则案例谈起 |
二、股权众筹注册豁免的立法进路 |
三、股权众筹注册豁免的立法模式及其条件 |
四、国际组织对于股权众筹豁免的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的关键-规制信息失灵 |
第一节 股权众筹立法后的发展现状及争议 |
一、股权众筹注册豁免后的发展现状:步履蹒跚 |
二、股权众筹发展的争议 |
三、股权众筹否定论与支持论的根本分歧 |
第二节 信息失灵规制对于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的意义 |
一、信息失灵概述 |
二、股权众筹投资风险源于信息失灵 |
第三节 股权众筹信息失灵的法律规制 |
一、股权众筹市场信息失灵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二、股权众筹市场信息失灵法律规制的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股权众筹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完善 |
第一节 股权众筹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
一、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意义 |
二、国际组织对于股权众筹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规定 |
三、各国股权众筹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各国股权众筹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总结 |
第二节 股权众筹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效果 |
一、融资便利难以体现 |
二、投资者保护无法确定 |
第三节 构建股权众筹重大性信息披露制度 |
一、股权众筹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
二、股权众筹重大性信息披露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辩护 |
三、构建股权众筹重大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股权众筹平台义务规范制度及其完善 |
第一节 股权众筹平台义务规范制度概述 |
一、国际组织关于股权众筹平台义务规范的规定 |
二、各国股权众筹平台义务规范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三、各国股权众筹平台义务规范制度的总结 |
第二节 股权众筹平台义务规范制度的法律效果 |
一、项目审核机制不健全 |
二、投资者的理智决策水平未能显着提高 |
第三节 股权众筹平台义务规范制度的完善 |
一、股权众筹平台是否应该提供投资建议? |
二、创新尽职调查手段 |
三、补充投资者教育材料内容 |
四、加强投资者投资限额监管 |
五、构建股权众筹平台项目审核的责任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股权众筹投资者限制制度及其完善 |
第一节 股权众筹投资者限制制度概述 |
一、国际组织对于股权众筹投资者投资限制的规定 |
二、各国股权众筹投资者限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三、各国股权众筹投资者限制制度的总结 |
第二节 投资者限制制度的法律效果 |
一、合格投资者风险加大 |
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限制存在不足 |
第三节 构建统一的领投人规则 |
一、构建领投人制度的重要意义 |
二、领投人的资格要件 |
三、领投人的投资者保护义务 |
四、领投人的监督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规制信息失灵是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的关键 |
二、当前各国股权众筹信息失灵法律规制的效果不甚理想 |
三、股权众筹市场信息失灵的法律规则需要继续完善 |
四、股权众筹法律规制的未来展望 |
五、对中国股权众筹监管立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3)创新型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境的众筹融资策略研究 ——以Y平台融资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众筹融资内涵界定及其主体结构的已有研究 |
2.1.1 众筹融资的内涵界定 |
2.1.2 众筹融资主体结构 |
2.2 创新型中小企业内涵界定及其特点的已有研究 |
2.2.1 创新型中小企业界定 |
2.2.2 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 |
2.3 关于众筹融资相关理论的已有研究 |
2.3.1 S-W理论 |
2.3.2 交易成本理论 |
2.4 综合述评 |
3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困境 |
3.1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方式及现状 |
3.2 基于信用角度和信息不对称角度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分析 |
3.3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总结 |
4 众筹融资对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作用分析 |
4.1 众筹融资的特征与优势 |
4.1.1 众筹融资特征 |
4.1.2 众筹融资的运作模式 |
4.1.3 众筹融资的优势 |
4.2 理论分析 |
4.2.1 从S-W理论角度阐述众筹融资的现实作用 |
4.2.2 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阐述众筹融资的现实作用 |
4.3 众筹融资在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可能存在问题分析 |
4.3.1 众筹融资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
4.3.2 知识产权保护风险 |
4.3.3 创新型中小企业存在信用作假现象 |
4.4 众筹融资作用综合分析 |
5 众筹融资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经验分析 |
5.1 Y平台基本情况 |
5.2 实证分析 |
5.2.1 研究假设 |
5.2.2 研究设计 |
5.2.3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2.4 模型建立及回归结果 |
5.3 案例分析 |
5.3.1 M公司众筹融资项目运作情况综述 |
5.3.2 K公司众筹融资项目运作情况综述 |
5.3.3 M公司智能手环项目和K公司健康活氧机项目众筹情况分析 |
5.3.4 智能手环和健康活氧机项目融资对比分析 |
5.3.5 上述项目融资总结与启示 |
5.4 小结 |
6 对发展众筹融资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建议 |
6.1 创新型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
6.2 创新型中小企业应通过建立众筹协会促进新型融资方式的发展 |
6.3 创新型中小企业应互相监督,共同完善众筹融资平台运作机制 |
6.4 创新型中小企业应树立与投资者共生共荣理念,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
6.5 创新型中小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共同推动众筹融资相关立法 |
7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并购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研究 ——以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1.3 理论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2.0 国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综述小结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企业的界定 |
2.2 传统企业的界定 |
2.3 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 |
2.3.1 并购的相关定义 |
2.3.2 规模经济理论 |
2.3.3 并购的协同效应 |
2.3.4 交易费用理论 |
2.3.5 市场力量理论 |
第3章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分析 |
3.1 传统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3.1.1 战略系统问题 |
3.1.2 组织系统问题 |
3.1.3 商业模式问题 |
3.2 传统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2.1 传统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2 传统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3.3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路径选择 |
3.3.1 自身发展 |
3.3.2 战术性联盟 |
3.3.3 并购与入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企业互联网并购的动因及整合风险分析 |
4.1 传统企业互联网并购的动因分析 |
4.1.1“互联网+”战略的驱使 |
4.1.2 改善销售渠道 |
4.1.3 优化产业协同 |
4.1.4 多元化发展 |
4.2 传统企业互联网并购的整合风险分析 |
4.2.1 战略整合风险 |
4.2.2 文化整合风险 |
4.2.3 人力资源整合风险 |
4.2.4 线上线下业务整合风险 |
4.2.5 财务风险 |
第5章 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的案例分析 |
5.1 公司概况 |
5.1.1 华谊兄弟概况 |
5.1.2 银汉科技概况 |
5.2 并购过程 |
5.3 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的动因分析 |
5.3.1 华谊兄弟的战略性选择 |
5.3.2 银汉手游市场前景广阔 |
5.3.3 双赢的产业融合 |
5.4 华谊兄弟与银汉科技的整合效应 |
5.4.1 品牌战略合作 |
5.4.2 跨文化版权资源共享 |
5.4.3 人力资源的助力 |
5.4.4 协同效应 |
第6章 传统企业“互联网+”的并购转型策略 |
6.1 以消费者和市场为导向决定企业转型方向 |
6.2 根据企业战略以及产业发展规律选择并购对象 |
6.3 人尽其才整合好双方资源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宏观审慎框架下的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后危机时代西方金融监管改革 |
2.1 《多德佛兰克法案》和“沃尔克规则” |
2.2 欧洲监管改革 |
2.3 《巴塞尔协议Ⅲ》与宏观审慎思想 |
第3章 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分析 |
3.1 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背景 |
3.2 金融要素市场化定价与人民币国际化 |
3.2.1 利率、汇率市场化 |
3.2.2 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3.3 混业经营趋势 |
3.4 金融业态多样化 |
第4章 我国金融业的潜在风险 |
4.1 资产泡沫化 |
4.1.1 资产泡沫化形成的原因 |
4.1.2 资产泡沫化的危害 |
4.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
4.2.1 外部风险 |
4.2.2 内部风险 |
4.3 影子银行 |
4.3.1 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 |
4.3.2 影子银行的风险 |
4.3.3 影子银行的未来 |
4.4 互联网金融 |
第5章 完善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 |
5.1 创新监管方式与手段 |
5.2 加强逆周期金融监管 |
5.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5.4 未来宏观审慎监管的难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 OZ 矿业过程简介 |
2.1 收购过程 |
2.2 收购后的整合 |
3 本次收购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对外直接投资 |
3.1.2 对外直接投资者 |
3.1.3 资源类企业 |
3.2 主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本次收购的适用情况 |
3.2.1 垄断优势理论对本次收购的适用情况 |
3.2.2 产品周期理论的对本次收购的适用情况 |
3.2.3 内部化理论对本次收购的适用情况 |
3.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本次收购的适用情况 |
3.2.5 边际产业扩张论对本次收购的适用情况 |
4 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 OZ 矿业的背景介绍 |
4.1 中国整体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4.1.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各时间段情况 |
4.1.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4.2 我国资源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4.2.1 增长速度快,波动幅度大 |
4.2.2 投资区域分布广,主要集中在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 |
4.2.3 我国资源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非尽如人意 |
5 中国五矿收购澳矿企 oz 公司的 PEST、SWOT 分析 |
5.1 两家企业的基本情况 |
5.1.1 中国五矿集团简介 |
5.1.2 OZ 公司简介 |
5.2 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 OZ 公司的 PEST 分析 |
5.2.1 政治环境(Political Factors) |
5.2.2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
5.2.3 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 |
5.2.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
5.3 基于 SWOT 的五矿收购 OZ 矿业分析 |
5.3.1 优势 |
5.3.2 机遇 |
5.3.3 劣势 |
5.3.4 威胁 |
6 中国五矿集团收购 oz 公司的关键和启示 |
6.1 中国五矿成功收购 OZ 公司的关键 |
6.1.1 在战略指引下持续跟踪 |
6.1.2 审时度势和灵活应变 |
6.1.3 全方位沟通与交流 |
6.1.4 公共关系策略到位 |
6.1.5 整合管理措施到位 |
6.2 中国五矿在并购重组方面的基本纲领和做法 |
6.2.1 中国五矿在并购重组方面的基本纲领 |
6.2.2 中国五矿在并购重组方面的做法 |
6.3 中国五矿成功收购 OZ 矿业在企业跨国经营方面的启示 |
6.3.1 跨国经营要符合企业自身战略 |
6.3.2 要具备“走出去”的实力 |
6.3.3 制定合适的跨国经营方式 |
6.3.4 要运用恰当的投资战术 |
6.3.5 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当前经济环境下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当前经济环境下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2.1 中小企业界定和其融资理论概述 |
2.1.1 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界定 |
2.1.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 |
2.2 新疆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
2.2.1 新疆中小企业演变历程 |
2.2.2 新疆中小企业在新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 |
3 新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
3.1 新疆中小企业面临的直接融资困境 |
3.2 新疆中小企业面临的间接融资困境 |
4 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
4.1 新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分析 |
4.1.1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功能优势分析 |
4.1.2 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性 |
4.2 新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分析 |
4.2.1 中小企业间接债务融资的功能优势分析 |
4.2.2 新疆中小企业发展间接融资的重要性 |
5 拓展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对策研究 |
5.1 拓展新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对策 |
5.2 拓展新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对策 |
6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村镇银行生存困境与法律制度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金融空洞化与村镇银行的推出 |
(一) 农村金融空洞化的现实 |
(二) 金融服务的增量供给:村镇银行的推出与补位 |
二、燎原之势: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
(一) 村镇银行发展的总体概况 |
(二) 村镇银行发展凸显的特征 |
三、问题丛生:村镇银行发展的难题与困境 |
(一) 村镇银行“嫌贫爱富”、“厌农”明显 |
(二) 资金短缺严重:村镇银行生存的致命瓶颈 |
(三) 主发起银行制度致其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 |
(四) 治理结构简化随意致风险潜伏 |
(五) 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 |
四、对症求解: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修正 |
(一) 构建制度寻求支农与逐利之平衡 |
(二) 多方筹资求解资金短缺 |
1、 政府有节制的投资入股村镇银行 |
2、强制贷款者储蓄投资 |
(三) 放开民间资本投资比例, 构建完全民有民营银行 |
(四) 完善治理结构 |
(五) 先行构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 |
五、结语:普惠金融与金融公平不只是一种理想 |
(9)人才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0.1 课题来源 |
0.2 研究目的 |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0.3.1 文化产业理论的起源与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关于我国文化企业的理论研究 |
0.3.3 人才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0.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及人才现状 |
1.1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 |
1.1.1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界定 |
1.1.2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与制约因素 |
1.1.3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成果 |
1.1.4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自身缺陷 |
1.2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现状 |
1.2.2 人才管理的界定和理论发展 |
1.2.3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管理现状 |
第二章 人才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 |
2.1 人才的界定和起源 |
2.1.1 我国对人才的界定 |
2.1.2 我国人才思想的起源 |
2.1.3 人才的分类 |
2.2 改善人才现状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 |
2.2.1 弥补企业实力的欠缺,增强企业竞争力 |
2.2.2 支持企业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
2.2.3 形成并传承企业文化 |
2.2.4 保护民族特色,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 |
2.3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作用的最优化 |
2.3.1 创造适宜人才的工作氛围 |
2.3.2 完善人才的日常管理机制 |
2.3.3 提供人才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
第三章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 |
3.1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引进问题 |
3.1.1 人才引进的界定 |
3.1.2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主要人才引进方法 |
3.1.3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引进的缺陷 |
3.2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管理问题 |
3.2.1 人才管理的界定 |
3.2.2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管理的缺陷 |
3.3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出现的原因 |
3.3.1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自身的缺陷 |
3.3.2 宏观环境的制约 |
第四章 文化交往圈与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 |
4.1 文化交往圈 |
4.1.1 文化与文化交往圈的定义 |
4.1.2 文化交往圈的形成与发展 |
4.2 文化交往圈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引进的作用形式 |
4.2.1 文化产业人才交际圈内推荐 |
4.2.2 高校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引荐 |
4.3 文化交往圈对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影响 |
4.3.1 文化交往圈对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积极影响 |
4.3.2 文化交往圈对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消极影响 |
第五章 改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对策 |
5.1 心理契约与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改善 |
5.1.1 心理契约的界定 |
5.1.2 心理契约与民营文化企业人才的关系 |
5.1.3 从心理契约基础上改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 |
5.2 改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其他措施 |
5.2.1 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
5.2.2 国家政策扶持和人事制度完善 |
5.2.3 企业用人观念的创新 |
5.2.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 |
5.2.5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优秀人才的吸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历史背景及选题来源 |
二、研究成果及选题意义 |
三、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中国金融法制之肇始 |
一、清末修律进程中的金融立法 |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立法 |
第二节 战前国民政府金融法制发展 |
一、战前国民政府主要金融立法 |
二、战前国民政府金融立法特征 |
第三节 战时金融制度形成的历史动因 |
一、客观需求——适应持久战争外围环境 |
二、内在驱动——强化国家垄断金融体系 |
三、现实需要——粉碎日本对华经济侵略 |
小结 |
第二章 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立法轨迹与基本性质 |
第一节 战时统制金融立法的发展轨迹 |
一、前期:紧急应对,快速搭建制度框架 |
二、中期:金融对抗,全面构建法制体系 |
三、后期:实力抗衡,巩固完善立法成果 |
第二节 战时金融法律关系 |
一、战时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 |
二、战时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 |
三、战时金融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三节 战时金融法律制度基本特征 |
一、立法时机选择上的强制性与适时性 |
二、代表阶级利益上的垄断性与特权性 |
三、具体措施选择上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
四、立法形式上的多样性与零散性 |
五、立法程序上的随意性与无序性 |
小结 |
第三章 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机构管理制度 |
第一节 金融机构迁移整合与现银货币内迁 |
一、白银与货币的紧急转运 |
二、引导金融机构战时内迁 |
三、建构国统区地方金融网 |
第二节 战时统制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 |
一、四联总处最高权威的确立 |
二、四联总处权力体系的变迁 |
三、推进“四行”职能专业化 |
第三节 金融中央集权化体系的形成 |
一、强化央行职能为抗战环境必须 |
二、促进央行转型为“政府的银行” |
三、赋予中央银行一定金融监管权 |
小结 |
第四章 战时国民政府货币管理法律制度 |
第一节 统一货币发行 |
一、管制货币发行的现实要求 |
二、统一货币发行的实施情况 |
三、统一货币发行之利弊得失 |
第二节 调整辅币发行 |
一、战争初期:授权并鼓励地方发行辅币 |
二、战争中期:加强战时辅币发行的监管 |
三、战争后期:限制地方银行辅币的发行 |
第三节 干预货币流通 |
一、严禁日伪钞票流通 |
二、打击偷运法币资敌 |
小结 |
第五章 战时国民政府存储管理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健全储蓄机构 |
一、节储运动机构的建立 |
二、国统区储蓄网的完善 |
第二节 节约建国储蓄运动 |
一、节约建国储蓄相关法令 |
二、节约建国储蓄实施效果 |
第三节 强化存款保证金制度 |
一、战争初期:存款准备金范围和标准的确立 |
二、战争中后期:存款准备金收存机构的统一 |
小结 |
第六章 战时国民政府信贷管理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明确信贷重点 |
一、成立信贷管制之机构 |
二、明确信贷发放之重点 |
三、加强贷款利率之调控 |
第二节 促进工矿贷款 |
一、积极发放工矿贷款制度概述 |
二、工矿贷款对后方经济之推动 |
第三节 鼓励农业贷款 |
一、扩大发放农业贷款制度概述 |
二、农业贷款对后方经济之推动 |
小结 |
第七章 战时国民政府金银管理法律制度 |
第一节 统一金银经营权力 |
一、中央金融机构垄断收兑 |
二、设立专门机构管制金银 |
第二节 前期统制金银收储 |
一、管制金银开采与冶炼 |
二、禁止携带金银出边境 |
第三节 后期放松金银管制 |
一、恢复黄金自由买卖 |
二、开办两类黄金存款 |
小结 |
第八章 战时国民政府汇兑管理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外汇管制 |
一、加强战时外汇管制必要性分析 |
二、战时外汇管制制度措施及特征 |
三、战时外汇管制制度的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内汇管理 |
一、太平洋战争之前:鼓励物资内运、控制汇出汇款 |
二、太平洋战争之后:放松流通管制,购取沦陷区物资 |
第三节 侨汇吸收 |
一、增设国外分支机构 |
二、奖励侨资回国投资 |
三、限制侨汇汇往敌占区 |
小结 |
第九章 战时国民政府保险管理法律制度 |
第一节 保险机构管理制度 |
一、《战时保险业管理办法》等制度概况 |
二、《战时保险业管理办法》等制度特征 |
三、制度实施对各类保险机构的影响 |
第二节 战时兵险制度 |
一、战时环境的兵险需求 |
二、战时兵险制度的特征 |
第三节 简易人寿保险制度 |
一、简易寿险制度的运行 |
二、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十章 战时国民政府有价证券管理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公债发行制度 |
一、公债发行十分频繁 |
二、公债募集举步维艰 |
三、经营权力高度垄断 |
第二节 股票交易制度 |
一、战争爆发:股票市场被暂时停止 |
二、战争中期:“孤岛”股票市场的发展 |
三、战争后期:股票市场复市之论争 |
第三节 票据交换制度 |
一、抗战前期:强化中央银行管控权力 |
二、抗战中期:设置票据交换业务规则 |
三、抗战后期:巩固央行结算中心地位 |
小结 |
第十一章 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立法评述 |
第一节 战时金融法律制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 |
一、推进金融制度的现代化进程 |
二、支持长期抗战所取得的成就 |
三、粉碎敌伪金融经济侵略图谋 |
第二节 战时金融法律制度之弊失分析 |
一、文本缺陷:制度因袭外国成例,非银行业立法发展缓慢 |
二、价值缺陷:法律价值体系混乱,国民权利未得有效保障 |
三、功能缺陷:立法目的未能落实,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
小结 |
第十二章 战时金融法律制度对现代法治建构的启示 |
第一节 对现实中国紧急状态立法的启示 |
一、紧急状态立法,须珍视法治的一些基本价值 |
二、确保立法成效,应保障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 |
三、危机因素消除,必终止紧急状态立法的适用 |
第二节 对完善现实中国金融法制的启示 |
一、金融立法应尊重社会文化传统 |
二、金融立法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三、金融立法应以金融安全为核心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中信蹒跚探路金融控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D]. 董博. 吉林大学, 2019(10)
- [2]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中的信息失灵法律规制研究[D]. 崔勇涛. 厦门大学, 2018(07)
- [3]创新型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境的众筹融资策略研究 ——以Y平台融资项目为例[D]. 吴忠.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1)
- [4]“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并购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研究 ——以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为例[D]. 朱羿晔. 南昌大学, 2016(03)
- [5]基于宏观审慎框架下的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 崔涣洲. 吉林大学, 2015(08)
- [6]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的思考[D]. 何先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9)
- [7]当前经济环境下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D]. 董珍珍. 新疆大学, 2013(S2)
- [8]村镇银行生存困境与法律制度修正[J]. 柴瑞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9]人才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研究[D]. 胡莎. 中南大学, 2012(01)
- [10]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研究(1937-1945)[D]. 伍操.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