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

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

一、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俞应炜,蒋克全,王宝龙[1](2017)在《一种可控气氛热处理碳势快速测量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地研究了可控气氛在热处理中的碳势能,通过对炉气碳势的影响因素、碳势的控制原理与方法的分析与综合,对影响炉气碳势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剖析。同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目前最佳的渗碳工艺方法,即在整个渗碳过程中对碳势进行台阶式控制的方法。

王陆军,王俊青[2](2014)在《氮甲醇气氛碳势控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甲醇气氛是指把特定比例(甲醇、氮气以1L比1.1m3的比例)的氮气和甲醇,直接滴入高温炉内,甲醇在炉内充分裂解并与氮气混合,形成类似于吸热式气氛的稀释保护气氛,同时通入富化气和空气,通过控制富化气(丙酮或丙烷等)和空气的通断调节碳势。氮-甲醇气氛能维持Cp0.4%0.6%的碳势,一般用作中碳钢光亮淬火时的保护气氛或做可控气氛渗碳时的载气。氮-甲醇气氛也叫

肖顺枢[3](2012)在《自攻螺钉控制气氛浅层渗碳及其气氛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攻螺钉渗碳淬火处理的特点是连续化、大批量,要求节能、环保和低成本。此外,自攻螺钉要求浅层渗碳,且硬化层深度要严格控制。鉴于自攻螺钉的表面积与质量之比很大,其渗碳淬火宜选用无马弗网带炉生产线,采用碳传递系数较大的甲醇裂解气作载气,选用碳当量低且价廉的甲苯或丙烷作富化气,采用氧探头检测炉气氛碳势。以生产实例对此做了说明。

景晖[4](2011)在《井式炉渗碳工艺过程控制SE-607系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德国斯坦格电气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SE-607井式炉渗碳工艺过程控制系统在杭州前进齿轮箱厂的项目应用为实例,对该过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渗碳工艺、碳势控制原理、渗碳扩散模拟模块及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成进行介绍。

肖顺枢,钟世雄[5](2009)在《通用机械零件淬火及渗碳用控制气氛》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当前通用机械零件光亮淬火和渗碳对控制气氛的需要及控制气氛的发展状况,综述了钢铁零件最终热处理用的控制气氛的种类及其基本的控制原理,包括发生炉制备的吸热型气氛、甲醇滴注式气氛、氮-甲醇气氛、直生式气氛和快速渗碳气氛,简要介绍了渗碳气氛的碳势控制原理和方法,紧固件、轴承圈、弹簧等通用件的光亮淬火用气氛及其控制技术。

王晨[6](2009)在《滴注式气体渗碳碳势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碳势控制原理,论述了目前国内使用的碳势测量与控制仪原理,结合实际,对我厂目前使用的碳势控制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了总结。

梁海林[7](2007)在《密封箱式多用炉炉气成份分析与碳势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炉气气氛计算,碳势控制理论以及渗层碳浓度场模拟三个方面,并结合炉气气氛跟踪实验、渗碳控制阶段定碳实验、随炉剥层分析实验对密封箱式多用炉渗碳炉气组份和碳势控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数据结果为实际碳势精确控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支持,对渗碳热处理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依据实时渗碳、碳氮共渗炉气气氛跟踪实验数据,借助C-H-O系统平衡气氛迭代计算方法,计算了渗碳各阶段炉气主要组份的平衡分压比和碳活度,以及碳黑的生成。计算结果表明,在升温排气、碳势建立阶段,纯甲醇滴入形成裂解混合气氛条件下,碳活度提高的很快,炉内非常容易生成碳黑。从几十炉渗碳热处理产品的定碳实验结果出发,对密封箱式多用炉600kg炉型、单因素氧探头碳势控制方法的碳势理论计算和实际定碳碳势进行比较,得到了的碳势偏差范围以及碳势修正值。在强渗、扩散阶段,定碳片测定的炉气碳势与通过理论公式计算的碳势比较有偏差,理论计算结果比实测结果稍大,大约在0.1CP范围之内,在进行平移碳势校正之后,误差控制在0.05CP。从定碳片定碳实验结果和多个碳势计算公式计算结果比较来看,并不是先进的仪表能够消除计算碳势和实际碳势的偏差,密封箱式炉的封闭体系差异比井式炉要大,密封箱式炉的实际碳势还需用挂片实验定期的来修正。不同的碳势计算方法所得的碳势不同,并且线性度、分散度、偏差大小都不同。为了验证气氛碳势波动对最终热处理产品的碳浓度场的影响,对多炉次的随炉试样进行了剥层分析。在基于修正碳势基础上,对渗碳浓度场进行了与实际生产试验完全相同条件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升温期时间较短(<90分钟),在这时期碳势偏差0.1CP对最终渗碳浓度场影响较小;强渗和扩散期这两个时期碳势偏差0.1CP对最终碳浓度场影响较小;在降温至淬火阶段,碳势波动对表面渗层碳浓度影响相当大,在

张宝爱[8](2005)在《可控气氛热处理中碳势的测量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地研究了可控气氛在热处理中的碳势,通过对炉气碳势的影响因素、碳势的测量方法、碳势的控制原理与方法的分析与综合,对影响炉气碳势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剖析。同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目前最佳的渗碳工艺方法,即在整个渗碳过程中对碳势进行台阶式控制的方法。

胡昌桂,仲生新[9](2005)在《渗碳过程中的碳势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碳势的基本知识1.1碳势的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纯铁与该气氛相平衡时的碳含量即为该气氛在该温度下的碳势。碳势是表征气氛在一定温度下改变钢件表面含碳量的能力的参数。同一气氛对碳钢和合金钢,其平衡的碳含量是不同的。我们所讲的碳势Cp都是相对纯碳钢而言。

李勇[10](2001)在《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文中研究说明主要介绍炉气碳势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并将碳势控制的各种主要方法作以比较 ,并指出只有精确控制炉内气氛碳势才是提高渗碳工件质量的关键。

二、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可控气氛热处理碳势快速测量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炉气碳势的定义
2 炉气体碳势能的测量
3 影响炉气碳势的因素
4 炉气碳势的控制
    4.1碳势控制的原理
        4.1.1平衡碳势理论
        4.1.2非平衡碳势理论
5 结论

(2)氮甲醇气氛碳势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碳势Cp定义
2. 碳势间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3. 红外线 (CO2) 分析仪
4. 露点仪 (H2O)
5. 氧探头
6. 四种控制模式
7. 碳控仪
8. 定碳片
9. 零件表面碳含量
1 0. 工业现场系统控制综述实例

(5)通用机械零件淬火及渗碳用控制气氛(论文提纲范文)

1 最终热处理常用控制气氛
    1.1 发生炉制备的吸热型气氛
        (1) 以天然气为原料气的化学反应式:
        (2) 以丙烷气为原料气的化学反应式:
        (3) 以丁烷为原料气的化学反应式:
    1.2 甲醇滴注式气氛
    1.3 氮-甲醇气氛
    1.4 直生式气氛 (超级渗碳气氛)
    1.5 新型快速渗碳控制气氛 (载气) 的研发
2 渗碳剂 (富化剂) 的选用
    2.1 渗碳剂分类
    2.2 渗碳剂的选用
3 渗碳炉气的碳势控制
    3.1 渗碳气氛控制的化学反应式及其气氛碳势控制原理
        (1) 控制气氛渗碳层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式:
        (2) CO-CO2气氛增碳-脱碳反应及其气氛控制
        (3) CO-H2-H2O气氛增碳-脱碳反应及其气氛碳势控制
    3.2 关于碳活度ac、碳势CP、碳饱和度及碳势失控
    3.3 关于渗碳速率
    3.4 气氛的均匀及稳定性
        (1) 炉温的控制精度和均匀性
        (2) 气氛循环搅拌风机的功能
        (3) 炉气换气及换气次数
    3.5 碳势控制方法
        (1) 露点法
        (2) 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3) 氧势控制法
        (4) 双参数碳势控制法
        (5) 多参数法
        (6) 热丝法 (又称电阻法)
        (7) 炉气碳势的校核
4 紧固件淬火加热用气氛
5 轴承套圈淬火用气氛
6 弹簧、弹簧垫圈淬火加热用气氛
7 结束语

(6)滴注式气体渗碳碳势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碳势的控制原理
3 碳势的测量与控制方法
    3.1 热丝电阻法
    3.2 露点法
    3.3 红外线分析法
4 氧势控制
5 工艺应用
    5.1 滴注剂的选择
    5.2 碳势控制
6 结论

(7)密封箱式多用炉炉气成份分析与碳势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密封箱式炉可控气氛热处理发展简介
        1.2.1 可控气氛热处理发展状况
        1.2.2 可控气氛热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3 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简介
        1.3.1 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
        1.3.2 密封箱式多用炉结构与设计
        1.3.3 密封箱式炉可控气氛系统
        1.3.4 控制系统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密封箱式多用炉炉气成分分析
    2.1 实验方法
    2.2 炉气成分跟踪实验设备
        2.2.1 炉气成分跟踪设备
        2.2.2 滴注气氛系统
    2.3 纯渗碳气氛时成分
        2.3.1 气氛跟踪
        2.3.2 不同装炉情况对气氛的影响
        2.3.3 不同装炉量对气氛的影响
        2.3.4 炉气重现性跟踪实验
    2.4 炉气平衡成份迭代计算
        2.4.1 几种求平衡时炉气组分的理论迭代方法介绍
        2.4.2 滴注式密封箱式炉渗碳气氛炉气平衡迭代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密封箱式多用炉碳势控制
    3.1 密封箱式炉碳势分析
        3.1.1 渗碳基本原理
        3.1.2 碳势计算原理
    3.2 单因素氧探头碳势控制法
    3.3 碳势测定实验方法与理论计算
        3.3.1 挂片定碳实验的操作简介
        3.3.2 实验结果汇总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定碳碳势与不同计算公式计算碳势结果比较
        3.4.2 定碳碳势与设定不同的一氧化碳值计算的碳势比较
        3.4.3 气氛碳势偏差与各成分关系
        3.4.4 不同的平衡方程计算的碳势的比较
    3.5 产生碳势偏差的原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氛碳势的偏差对浓度分布曲线的影响
    4.1 剥层分析与实验方法
    4.2 渗碳过程中各阶段变化对最终工件碳浓度场的影响
        4.2.1 一维模拟数学描述数学描述
        4.2.2 一维模拟差分格式
        4.2.3 升温排气时期气氛碳势对工件含碳量影响
        4.2.4 强渗及扩散时期气氛碳势对工件浓度场的影响
        4.2.5 碳氮共渗时,模拟曲线和实际剥层曲线的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迭代法的计算源程序
附录二一维渗碳模拟源程序
附录三 碳势偏差与成分关系数据记录
附录四 升温阶段碳浓度场数据
附录五 碳势波动对碳浓度场影响数据
附录六 碳氮共渗碳浓度场剥层数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可控气氛热处理中碳势的测量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炉气碳势的定义
2 影响炉气碳势的因素
3 炉气碳势的测量方法
4 炉气碳势的控制
    4.1 碳势控制的原理
        4.1.1 平衡碳势理论
        4.1.2 非平衡碳势理论
        4.1.3 讨论
        4.1.4 结论
    4.2 碳势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3 碳势控制的方法
5 结语

四、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可控气氛热处理碳势快速测量与控制研究[J]. 俞应炜,蒋克全,王宝龙. 江西化工, 2017(03)
  • [2]氮甲醇气氛碳势控制技术[J]. 王陆军,王俊青.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4(07)
  • [3]自攻螺钉控制气氛浅层渗碳及其气氛选择[J]. 肖顺枢. 热处理, 2012(02)
  • [4]井式炉渗碳工艺过程控制SE-607系统的应用[J]. 景晖. 金属热处理, 2011(10)
  • [5]通用机械零件淬火及渗碳用控制气氛[J]. 肖顺枢,钟世雄. 热处理, 2009(02)
  • [6]滴注式气体渗碳碳势控制[J]. 王晨.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09(01)
  • [7]密封箱式多用炉炉气成份分析与碳势控制[D]. 梁海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8]可控气氛热处理中碳势的测量与控制研究[J]. 张宝爱.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09)
  • [9]渗碳过程中的碳势控制[A]. 胡昌桂,仲生新. 2005年(西安)齿轮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技术发展研讨会齿轮热处理论文集, 2005
  • [10]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J]. 李勇. 工业加热, 2001(06)

标签:;  ;  ;  ;  ;  

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