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岩心表面和剖面图像采集仪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苏阳[1](2019)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运聚过程及主控因素》文中指出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其中致密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资源丰富,为典型陆相致密油发育区,频繁变化的沉积环境和物源供给导致岩性复杂多变、单层厚度小,储集层物性差且孔隙结构复杂,为典型致密储层。目前针对致密油运移和聚集过程研究较少,运聚机理和主控因素不明。以芦草沟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地球化学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烃源岩、储集层与源储配置等地质条件特征,明确了致密油运移机理,揭示了致密油聚集过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致密油运移和聚集模式。芦草沟组烃源岩广覆式发育,有机质丰度高(TOC均值为2.92%),有机质类型以I和II型为主,已达到成熟阶段,多数属于好—优质烃源岩。储层主要分布在芦草沟组上下甜点体内部,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白云岩,粉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多优于白云岩储层,其中凝灰质粉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最好。源储配置组合划分为源夹储型、源储互层型和储夹源型,油源对比表明致密油源自致密储层紧邻的烃源岩,在烃源岩有效排烃范围内,源储互层型和储夹源型组合含油性较好,致密油分布具有“源储共控”的特点。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和微米CT流体充注原位表征实验,开展不同充注压力条件下致密油运移过程的可视化研究,阐明了致密油运移机理。低充注压力下石油在孔隙间的运移呈“跳跃式”,单个跳跃性事件表现为石油突破喉道、充填孔隙和发生卡断,跳跃式事件多次重复发生使油水界面不断向前推移。在运移方向上无统一油水界面,其推进速度存在差异,石油优先选择充填连通大孔隙,发育优势运移路径,石油主要呈孤立状且分布分散,储层含油饱和度较低。高充注压力下优势运移路径发生分叉与合并,石油主要呈多孔状、网络状和大片连通状分布。石油跳跃式运移主要受局部毛细管力控制,充注压力为跳跃式运移提供必要的动力,决定了最小充注孔喉半径大小。通过聚集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分析了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过程,揭示了致密油聚集过程及主控因素。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增长模式主要受充注压力和孔隙结构耦合控制,充注压力是含油饱和度增长的必要条件,孔隙结构是导致含油饱和度增长模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孔喉半径和配位数对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模式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不同岩性致密储层的孔隙类型组合方式及结构特征明显受溶蚀作用影响,白云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和剩余原生孔,发育少量溶蚀孔,孔喉半径小,其中喉道以纳米级喉道为主,配位数低,连通性差,含油饱和度增长缓慢,最终含油饱和度低;粉砂岩储层孔隙类型组合方式和结构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储层含油饱和度高低不一,其中凝灰质粉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和剩余原生孔,孔喉半径大,微纳米喉道共存,连通性好,含油饱和度快速增长,最终含油饱和度较高。芦草沟组发生两期石油充注,储层在侏罗纪晚期石油大规模充注时已致密化,自早侏罗世末期烃源岩再次开始生烃后,源储剩余压差不断增大,为致密油运移持续提供动力。石油在源储剩余压差驱使下克服毛细管阻力,沿储层孔隙网络发生垂向运移,局部发育的微裂缝和缝合线是石油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致密油聚集受源储配置控制明显,源夹储型致密油主要聚集在物性较好的储层中,源储互层型和储夹源型致密油主要聚集在紧邻优质烃源岩且物性较好的储层中,且距源储界面越远,储层含油饱和度越低。
陈耀文[2](2019)在《基于岩芯高光谱数据的蚀变矿物精细分类与丰度反演研究 ——以木吉村铜钼矿岩心扫描数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岩芯成像扫描仪示范应用与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为项目依托,开展了基于岩心高光谱数据的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研究,利用蚀变矿物中的羟基、氢氧根、碳酸根和变价金属离子等在可见光到近红外区间良好光谱反应,通过岩芯光谱扫描仪获取的高分辨率数据,进行蚀变矿物的精细识别和丰度反演方法研究。设计了适用于岩心高光谱数据的信息提取算法,并使用IDL语言编程实现。之后结合地质资料,相关的物化探数据,对比验证本信息提取算法的可靠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数据预处理方面,总结了岩心高光谱数据预处理流程,编写了一个适用于岩心盘的求取反射率程序。(2)在矿物识别方面,设计的识别方法经过XRD结果的对比研究,证明该识别方法准确率非常高,是一种高精准性、高检出率的岩心矿物识别方法,并且该方法用IDL语言实现时,加入了批处理模块和影像分块模块,能够一次处理多幅影像,操作简单,具有实用性。(3)丰度反演方面,设计的丰度提取方法,总体效果较好,但由于采用的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分解模型,对于光谱混合后光谱曲线发生变异的矿物识别效果较差,例如明矾石在和地开石混合后1428nm处的吸收峰会被覆盖,且2164nm处的吸收峰位置会向长波方向偏移,导致明矾石丰度反演效果较差。(4)总结了常见蚀变矿物识别方法,并建立了光谱特征相似矿物、类质同像矿物区别的识别方法模型。总结常见蚀变矿物离子替换,结构改变引起的光谱差异,以及区分方法。(5)综合上述研究成果,采样先验知识的端元选取,然后对木吉村铜钼矿的矿区钻孔岩心高光谱图像进行矿物填图,并通过蚀变矿物的钻孔分布情况以及蚀变矿物中离子的替换情况,推断矿床形成中热液蚀变环境和矿床蚀变分带。然后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和物化探资料,验证出填图效果较为准确。
李明[3](2018)在《青海省沱沱河地区楚多曲铅锌矿岩心高光谱特征及蚀变分带研究》文中认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在蚀变矿物提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短波红外区间的谱段观测含水或含O-H的矿物及高温、低温的硫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的光谱曲线,可以高效准确地确定蚀变矿物类型划分蚀变分带,现广泛应用于钻孔岩心数字化编录。本文通过钻孔岩心可见光-短波红外高光谱扫描,对楚多曲3201钻孔开展蚀变矿物的分析提取和组合研究,划分蚀变分带,总结蚀变分带中的矿物分布组合特征,结合特征矿物光谱参数、全钻孔磁化率对单一钻孔进行详细研究。钻孔蚀变矿物光谱解译确定出该钻孔中主要蚀变矿物(相对百分含量大于5%)有:云母类(白云母为主、少量钠云母与多硅白云母)、高岭石、方解石、铁白云石;次要矿物(相对百分含量小于5%)有:地开石、石膏、白云石,极少量蒙脱石。同时结合前人对该矿床成矿期次的划分对其形成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楚多曲铅锌矿蚀变发生顺序为硅化-高级泥化-碳酸盐化-硫酸盐化。结合其多个矿层都产于主控矿构造蚀变破碎带内,受构造控矿非常明显,成矿深度浅,热液多期次侵入等特征,判断该矿床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硫化物矿床。通过研究XRF(X Ray Fluorescence)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扫描出的金属元素数据与蚀变矿物的关系,确定与成矿有关的指示矿物,将铁白云石+高岭石+方解石作为该钻孔的“指示矿物”组合。通过对同一地层中靠近矿体与远离矿体的白云母更加深入的光谱参数研究,得出其2205nm处的吸收峰位置与Cu矿体具有负相关关系,靠近Cu矿体其吸收峰偏小,远离时则较大;同时发现以白云母结晶度(峰强比)平均值1.2为界限,其结晶度(峰强比)与Zn矿体呈明显的负相关,靠近Zn矿体其结晶度偏小,远离时则较大。全钻孔磁化率扫描分析显示,对于该类型矿床,赋矿层位并不含任何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矿物,磁化率的峰值仅能证明该区段顺磁性矿物比如黄铁矿含量较高,并不具备指示矿化以及岩性划分的意义,但是在针对白云母光谱参数与反射率的研究中发现磁化率值越高则其反射率越低。本次研究为该矿区进一步认识矿床成因类型、成矿地质环境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对隐伏矿体探测及预测提供有效指标。
杨磊[4](2017)在《气体水合物相变过程微观结构演变及对宏观物性影响》文中认为Natural gas hydrate(also called flammable ice)is becoming an alternative form of energy with huge potential,due to its enormous reserves,cleaness,as well as high energy density.Secure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gas hydrate resource is of crucial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remission of energy crisis,optimization of energy structure,and energy security.In the nature,the exploitation of gas hydrate is a complex process in porous media,which couples multi-fields and multi-factors like heat transfer and permeation of gas and water.To illuminate the pore scale occurrence of gas hydrate,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s during phase transition,as well as effects of microstructure on macro property,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fficient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as hydrate resources.Therefore,in this work,the first time-resolved evolutions of gas hydrate microstructures during in-situ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are reported at a hundreds-nanometer-scale,based on microfocus X-ray CT and synchrotron CT,as well as a "stop-and-go" method.The full process of hydrate reaction at the phase interface is captured and followed,indicating the diffusion-limiting mechanism of hydrate phase transition in pore spaces.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gas hydrate is found to occur at the gas-water interface,with the following growth proceeding toward water phase.There exists a water layer between hydrates and solid matrices,which could be as thin as around 1 μm.Moreover,the in-situ hydrate decomposition is initiated at the gas-hydrate interface,with the hydrates close to the sand surface largely unchanged.Free water from decomposition gradually accumulates at the decomposing hydrate surface,isolating the hydrates from the gas phase.The very low solubility and diffusivity of gas molecules in water strongly limit the out-diffusion of released gas into the gas phase,resulting in a declining decomposition rate as the water layer thickens.A gradient of gas concentration in this water layer is directly observed,indicating a metastable enrichment of gas in water.The results illustrate a diffusion-limiting mechanism of in-situ gas hydrate decomposition.Moreover,the effects of micro structures on the macro property involving thermal property,permeability,and mechanical property are studied by use of microscale observation,pore network model as well as point-heat-source therm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different component ratio,constituent,as well as its thermal property on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investigated.A hybrid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ethane hydrate-bearing porous media is proposed,with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ference data.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ies of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during in-situ decomposition are obtain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hydrate microstructures.The wedge-shaped hydrate patches persisting throughout hydrate decomposition are considered to constrain the rolling and shear motion of the porous matrices.The work above 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to the micro-mechanism of natural gas hydrate phase transition at pore scale as well as its effect on the macro physical property,guiding the future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its efficient utilization.
齐翊如[5](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低渗透砂岩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M井区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是陕北地区勘探开发主战场之一。本文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敏感性分析、润湿性分析、油水相渗及三轴应力等实验开展了储层基础地质及岩石物理属性方面的研究;并且开展空气-泡沫与岩石作用机理研究,从起泡剂性能、稳泡能力、泡沫液粘度、泡沫液腐蚀性及配伍性等方面评价空气-泡沫性能,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岩石作用机理;同时,利用细管驱替实验、静态及动态低温氧化实验分析空气-原油混相特征,计算出最小混相压力,研究了空气-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机理、运移特点及渗流特征;基于真实砂岩微观驱替实验开展的空气-泡沫驱油效率研究,厘清了水驱油、泡沫-气驱油的驱替方式及残余油赋存的特征,计算了安全氧含量;达到了从水驱-气驱,水驱-气驱-泡沫驱及水驱-泡沫驱-气驱三个实验角度分别阐述说明了空气-泡沫驱油效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长石砂岩,平均孔隙度为10.57%,平均渗透率为0.81×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是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B期。(2)孔隙度演化结果表明,长6储层未固结砂岩初始孔隙度平均值为38.15%,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13.01%,胶结作用损失7.45%,溶蚀作用增加7.86%,次生溶蚀作用是改善研究区储层物性的重要成岩作用。(3)粒间孔、浊沸石溶孔及长石溶孔是M区主要孔隙类型,片状-弯片状喉道为研究区主要喉道类型;高压压汞实验从孔隙和喉道发育程度的角度将储层由好到差分为四类,各类储层开发效果均不同。(4)核磁共振、储层渗流特征研究,依据参数特征及形态学分析将储层划分为四种流动能力不同的流体类型;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储层属于弱速敏、碱敏、水敏、中等偏弱-中等偏强酸敏及强应力敏感性;储层裂缝主要发育方向为东西向;(5)外来流体进入储层导致了黏土矿物吸水膨胀,甚至孔隙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低初始围压不会因压缩而被消耗,高围压下岩石受压会消耗并释放围压。通过启动压力梯度测试分析发现低渗透储层泡沫流体很难达到拟线性渗流;(6)泡沫产生机理囊括液膜滞后、缩颈分离和薄膜分断三种形式;储层泡沫-气驱后绕流残余油为主要油的赋存形式,再进行水驱则效果不佳;低温氧化实验证实安全含氧量为11.42%,在储层与原油作用超过1400h可以下降到安全含氧量;(7)空气-泡沫调驱包括前沿、中部及后沿三个区域,气液比介于1:1和2:1时泡沫封堵性达到最理想状态;水驱达到0.4PV后效果变差,而水驱后开展气驱则容易气窜;空气-泡沫驱对采收率提高有显着效果,通常在11%-20%之间。
程文硕[6](2017)在《冻结法凿井冻结孔泥浆置换段抗渗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西部地区煤矿立井的开凿过程中,广泛使用全深冻结技术穿过软弱的孔隙、裂隙含水岩层。在全深冻结凿井过程中,穿过马头门等井筒附属硐室的冻结孔在解冻后极易形成竖向导水通道,进而威胁整个矿井的安全。泥浆置换充填技术通过在环空中形成水泥结石体环套达到封堵竖向导水通道的目的,但仍有部分冻结孔在开展置换充填后,出现了渗漏水状况,除了可能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之外,尚不能排除受冻结冷缩影响,导致的水泥浆结石体充填段的封水性能劣化现象。因而,本文综合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模型试验三种研究手段,开展了膨胀型缓凝水泥浆材料,以及泥浆置换充填段的冻融后抗渗性能研究,以便为冻结孔泥浆置换充填材料的选择与优化,乃至泥浆置换充填高度的设计提供依据。首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外掺UEA、HEA、AEA三种膨胀剂对缓凝水泥浆液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自由膨胀率试验分别得到了三种膨胀剂在不同掺量下水泥砂浆试块的自由膨胀率,验证了膨胀剂的有效性;通过膨胀应力试验得到了原配方中复合外加剂与三种不同掺量的膨胀剂复合使用时试件的膨胀应力随养护龄期的发展规律;通过结石率试验得到了外掺三种不同掺量的膨胀剂对原配方缓凝水泥浆液材料结石率的影响;最后通过缓凝时间试验得到了外掺膨胀剂后缓凝水泥浆液的初凝时间。其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浆结石体、冻结管界面、围岩界面的抗渗性能,分别得到了膨胀型缓凝水泥浆与非膨胀性缓凝水泥浆液在冻融前后的结石体渗透系数,单位长度的“结石体-围岩界面”、“结石体-冻结管壁界面”的渗透系数,并对采用不同浆液材料时的抗渗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然后,通过理论分析的手段,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以室内试验结论为基础推导出了泥浆置换段的整体渗透系数以及渗透压、渗流量等水力参数在两界面的分布规律。最后,以室内试验结论和对泥浆置换段抗渗能力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对比两种不同的浆液材料,进行了三组相似物理模拟试验,分别得到并比较了冻融工况下,非稳定渗流阶段泥浆置换段上部水头变化对围岩界面渗透压分布规律的影响,稳定渗流阶段围岩界面中的渗流路径上的压力梯度、渗流速度;推导出了稳定渗流阶段围岩界面渗流路径上渗透压与置换段上部水头的关系式;并对原配方缓凝水泥浆液泥浆置换段冻结管界面的抗渗能力进行了定性分析。
张永浩[7](2016)在《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储层物性差,一般都需要通过压裂改造等措施才能获得经济产能,因此,该类储层的可压裂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是进行勘探开发目标区块层段的优选和压裂设计的前提。目前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大都基于脆性指数,总结分析脆性指数定义及评价方法,指出现有脆性指数实验室分析方法、矿物法和泊-杨法均存在的明显缺陷。本文从岩心压后裂缝复杂程度出发,研制出了一套实验及分析方法对岩心的可压裂性进行评价。首先对岩心进行恒速应变法三轴压裂实验,以达到残余强度为标准控制压裂程度,使压后岩心裂而不散,同时得到岩心的三轴力学参数。对压后岩样进行裂缝信息采集。用光学扫描获取岩心外表面的二维裂缝图像,用研制的人工描缝法对裂缝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每条裂缝的信息,计算裂缝的面缝率及裂缝倾角离散度。同时,基于X-CT扫描获取岩心内部裂缝的三维图像,建立起压后岩样二值化三维数字岩心,用球状因子、等效球半径和最小外接球半径的比值、最小外接长方体最长边与最短边的比值筛选裂缝,进而得到裂缝孔隙度和裂缝倾角。将计算出的面缝率、裂缝孔隙度及裂缝倾角离散度归一化后求平均,得到岩心压后裂缝复杂度。压后裂缝复杂度越高、抗压强度越低,则岩心越容易压裂。在此基础上,用消除尺寸效应的岩样三轴抗压强度对压后裂缝复杂度进行校正,得到岩心可压裂性指数。对矿物法和泊-杨法脆性指数相近但压后裂缝复杂度明显不一样岩样,用岩心可压裂性指数可很好地区分。岩心可压裂性指数与取心井的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对比可知,岩心可压裂性指数与地层可压裂性密切相关,岩心可压裂性指数越高的层位监测到的微地震数量越多,显示地层的可压裂性也越强。按照页岩气开发中总结出的储层可压裂性与矿物的关系,将岩心可压裂性指数与矿物及元素含量交会分析,所得关系与已有经验符合较好,展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赵山山[8](2016)在《高分辨率线阵CCD岩芯扫描成像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芯是研究地层信息最具价值的实物材料,目前岩芯已可以通过岩芯扫描仪实现数字化的采集与保存。但是现有岩芯扫描仪普遍存在着图像分辨率不高,价格比较昂贵等问题,本文针对实际应用中提高分辨率、降低成本的需求,开展了基于线阵CCD的高分辨率岩芯扫描成像系统的研究工作,文章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镜头是扫描系统采集图像的必要部件,但由于镜头的固有光学特性,使采集的图像存在一定程度的畸变,针对此问题,本文对黑白棋盘格坐标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把它应用到了图像的畸变校正方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对枕形畸变进行校正;线阵CCD获取二维图像必须借助电机的运动,但电机运动速度与CCD扫描行频的不匹配也会使图像产生畸变。依据“正方形原则”,即垂直分辨率与水平分辨率在相等情况下图像不会产生畸变,校正电机运行速度,使之与CCD行频相互匹配,从而校正了电机运动造成的图像畸变。2、岩芯图像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线阵CCD的模拟前端,针对现有CCD模拟前端模块的时序驱动电路和数据缓存电路存在抗干扰能力弱、输出数据得不到有效缓冲等问题,本文改进了时序驱动电路和数据缓冲电路的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电路有效提高了输入信号抗干扰的能力,同时使输出数据得到了有效的缓冲和阻抗匹配。3、由于线阵CCD输出图像存在灰度不均匀、噪点较多等问题,必然影响图像的采集质量,本文采用两点法对岩芯图像进行灰度不均匀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两点法校正了岩芯图像的灰度不均匀性;另外针对图像的椒盐噪声,本文在传统中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使算法查找中值的计算次数减少到了18次,并在FPGA上实现了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有效的抑制了椒盐噪声。从岩芯成像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线阵CCD岩芯扫描成像系统初步实现了岩芯图像的采集,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4718DPI,而且系统的投入成本较低。
黄陈[9](2014)在《岩心数字化网络发布平台及应用系统》文中提出地质岩心是进行地下矿藏资源研究的最珍贵资料之一,是科技人员了解地下信息最直接的重要依据。岩心信息的获取、分析和管理则是矿产资源探测和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性工作[1]。目前国内外对岩心的岩性、结构、地质构造等特征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来记载描述实现的。肉眼观察,虽然具有清楚、直观、真实的优点,但是一方面在对岩心进行多次采样的过程中,会产生摩擦与碰撞,这都会造成岩心信息的损失;另一方面,裸露在空气中的岩心会因风化作用而产生信息损失[2]。因此,由于上述等原因,岩心取心超过5年以上的都已无法对其进行重新描述工作,不利于后续对地质资料的研究工作。如果再取心,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由于岩心信息获取靠人工进行,人的主观因素差异也会影响人们对岩心地质结构、构造特征的客观评价,从而降低了岩心资料的准确性。由于岩心破坏和岩心信息的损失成为困扰其信息获得和管理方面的一大技术难题,如何更好地保存、管理和利用岩心信息,实现岩心信息共享一直是科技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岩心资料的采集和存储,推动了地质科研和地质找矿、油气勘探的进步[3],解决了实体岩心存储和后期各种原因导致信息失真等问题,例如国内最早的岩心扫描仪由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研制的YXCJ型岩心图像高分辨率采集仪和YXCJB便携式岩心图像高分辨率采集仪,实现了岩心图像的扫描、管理和分析[4]。现有的各种仪器采集到的岩心都是二维的,并且是不连续的,导致它缺乏实体岩心所具有的三维特性和连续的地质特征,比如裂缝、粒度孔洞等。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利用第三方的软件或者自己开发的软件进行人工拼接,面对海量的岩心图像,这些人工拼接的方法在人力、时间上的投入会大大增加,并且人工拼接难免会产生差异性,因此人工拼接的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会有岩心地质特征缺失的情况发生。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三方面工作:岩心图像自动无缝拼接。直接获取的岩心图像和实体岩心相比往往是不连续的,从而无法很好的还原实体岩心所包含的地质特征,因此实现岩心展开图像无缝拼接,使其具有实体岩心的连续特性具有实际意。由于岩心图像的特殊性,在采集过程中会产生重叠区和非重叠区两种类型的岩心图象,相邻的图像有明显的特征,但是不同时间采集到的岩心图像的光照强度不同、角度的微弱差异,这些因素都给岩心图像的自动无缝拼接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此本文基于改进的S IFT(S caleInvariantFeatureTransform)算法对重叠区的岩心图像进行提取特征,实现了重叠区情况下岩心图像自动无缝拼接,并提出主方向自动搜索算法完成了非重叠情况下的岩心拼接,最后通过实践证明该算法具有实用性。完成了三维岩心手势操控浏览算法研究。在实现岩心图像自动无缝拼接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建模将二维岩心展开图像三维化处理,并利用深度传感器Kinect获取的深度图像信息进行手势识别,并且基于改进后的Kalman滤波算法对手势进行实时跟踪,实现了无接触式、多自由度、多人同时操作浏览三维岩心,真实的模拟了物理实体岩心的浏览方式,还原实体岩心立体感,为地质工作者提供真实的地质体验。实现了地质资料的远程共享技术研究。提出分时复用思想,利用fpga开发板、投影仪和工业相机实现复杂背景下地质资料物理实体和影像分离,利用该技术并结合互联网的数据传输,实现远程实时共享地质资料,在第一时间获取地质信息,完成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上述研究工作在立足于石油地质的前提下,结合多学科知识开发一套能够对岩心图像自动无缝拼接、无接触式浏览并且对其信息进行有效获取、永久性保存和管理的商业智能化软件,使其既能有效获取岩心完整、直观的图象信息,又能永久性保存和管理岩心的图象信息,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岩心库房管理的不足,还能够为岩心的观察、描述、分析和处理、远程共享地质资料等提供条件,这些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董菲[10](2014)在《一维视觉岩心图像扫描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心,是通过钻井获得的反映地质信息的原始资料,通过对岩心的分析与研究,能够获得油田重要的地下地质信息,是油田勘探开发各阶段制定技术方案的基础。国内外各油气田都十分重视钻井取心和岩心分析工作。由于岩心保存条件差,钻取样品过程中损坏严重,这使得珍贵的原始岩心资料受到损失。此外,岩心体积大,重量沉,搬运和储存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的科研和生产。目前的岩心图像扫描系统,在硬件方面,都采用了单线阵相机进行平移采集,然后对多幅图像进行拼接,这样虽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但增加了系统由于机械运动而带来的误差;在软件方面,有的设备还不能自动地进行图像拼接,且需要人工选取拼接位置,人为因素带来这些参数设置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岩心图像拼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本文根据目前已存在的岩心图像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改进,设计了一台适用于宽视野检测的多线阵相机同步工作的一维视觉岩心图像扫描系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单线阵相机分段扫描的情况,进行了双线阵相机同步扫描的改进,提高了扫描效率,节省了扫描时间。2.设计了岩心图像扫描系统的硬件及驱动控制模块,系统基于线阵CCD工作原理,结合扫描岩心的旋转运动,实现了岩心表面图像的采集。3.按照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Visual C++6.0开发了扫描系统的图像处理软件。4.针对线阵CCD光学成像系统的能量分布特点,进行了图像灰度分布不均校正方法的研究;根据线阵CCD的成像原理,进行了线阵相机图像畸变校正方法的研究。5.根据扫描系统的要求,本文基于相位相关算法,针对图像拼接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传统的相位相关算法的优劣,并对扩展后的相位相关算法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6.完成硬件和软件功能模块的集成,经实验验证,能基本满足扫描系统的要求。
二、一种岩心表面和剖面图像采集仪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岩心表面和剖面图像采集仪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运聚过程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 |
1.2.2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研究现状 |
1.2.3 致密油气运聚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2.4 致密油运聚机理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结构组成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概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研究区致密油特征 |
2.4.1 流体性质 |
2.4.2 温压条件 |
2.4.3 含油饱和度特征 |
2.4.4 致密油分布特征 |
第三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形成条件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烃源岩分布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有机质类型 |
3.1.4 有机质成熟度 |
3.2 储集层特征 |
3.2.1 储集层分布特征 |
3.2.2 岩石学特征 |
3.2.3 物性特征 |
3.2.4 孔隙结构特征 |
3.3 源储配置关系 |
3.3.1 油源对比 |
3.3.2 源储组合特征 |
第四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运移过程 |
4.1 物理模拟实验条件与方法 |
4.1.1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
4.1.2 微米CT流体充注原位表征实验 |
4.2 致密储层石油运移特征分析 |
4.2.1 致密储层二维孔隙中的运移特征 |
4.2.2 致密储层三维孔隙中的运移特征 |
4.3 致密储层中石油运移机理 |
4.3.1 石油运移过程 |
4.3.2 石油运移影响因素 |
第五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聚集特征 |
5.1 聚集物理模拟实验条件与方法 |
5.2 致密储层石油聚集特征分析 |
5.2.1 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特征 |
5.2.2 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影响因素 |
5.3 数值模拟实验 |
5.3.1 孔隙网络模型构建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5.3.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运聚模式及主控因素 |
6.1 储层致密史与烃类充注期次 |
6.1.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
6.1.2 致密油赋存特征 |
6.1.3 储层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 |
6.1.4 充注期次 |
6.2 致密油运移动力学特征 |
6.2.1 致密油运移动力 |
6.2.2 致密油运移阻力 |
6.2.3 浮力 |
6.3 致密油运移通道 |
6.3.1 孔隙网络 |
6.3.2 裂缝 |
6.3.3 缝合线 |
6.4 典型井解剖 |
6.5 致密油运聚主控因素 |
6.5.1 烃源岩特征是控制致密油运聚的决定性条件 |
6.5.2 储集层特征决定石油的运聚方式 |
6.5.3 源储配置特征影响储层的含油性 |
6.6 致密油运聚模式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岩芯高光谱数据的蚀变矿物精细分类与丰度反演研究 ——以木吉村铜钼矿岩心扫描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心扫描仪现状 |
1.2.2 蚀变信息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岩心高光谱数据及矿物光谱特性 |
2.1 岩心扫描仪介绍 |
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2.2.1 数据获取 |
2.2.2 预处理 |
2.3 矿物光谱特性总结 |
2.3.1 相似矿物的光谱特征 |
2.3.2 同质多像矿物的光谱特征 |
2.3.3 长吸区间矿物的光谱特征 |
2.3.4 成分变化引起的光谱特征 |
2.4 常见蚀变矿物区分方法总结 |
第3章 精细分类与丰度反演方法介绍 |
3.1 精细分类方法介绍 |
3.1.1 端元选择 |
3.1.2 分段识别与二次验证识别 |
3.1.3 基于光谱曲线形态匹配 |
3.1.4 基于光谱特征参量识别 |
3.1.5 专家知识的阈值设定 |
3.2 丰度反演方法介绍 |
3.2.1 参数设置 |
3.2.2 基于最小二乘线性分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方法可靠性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精细分类准确率 |
4.2.1 实物验证 |
4.2.2 光谱验证 |
4.2.3 误识原因分析 |
4.2.4 对比验证 |
4.3 丰度反演准确率 |
4.3.1 实物验证 |
4.3.2 原因分析 |
第5章 方法实验区应用 |
5.1 矿区简介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成矿地质背景 |
5.1.3 钻孔简介 |
5.2 数据处理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蚀变信息提取 |
5.2.3 丰度信息提取 |
5.3 蚀变矿物分布及地质意义 |
5.3.1 蚀变矿物分布 |
5.3.2 蚀变分带与铜钼矿成矿关系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精细分类程序部分源代码 |
附录二 :丰度反演程序部分源代码 |
附录三 :岩心数据求反射率程序部分源代码 |
(3)青海省沱沱河地区楚多曲铅锌矿岩心高光谱特征及蚀变分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工作区研究现状 |
1.2.2 岩心扫描仪研究现状 |
1.2.3 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磁化率在地质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4 楚多曲矿区短波红外矿物分析 |
4.1 短波红外技术原理及矿物识别特征 |
4.1.1 技术原理 |
4.1.2 典型蚀变矿物识别特征 |
4.1.3 蚀变矿物填图 |
4.2 岩心扫描仪及XRF简介 |
4.2.1 岩心扫描仪 |
4.2.2 XRF |
4.2.3 数据采集与解译 |
4.3 样品采集与蚀变矿物识别 |
4.3.1 样品采集 |
4.3.2 白云母亚族矿物 |
4.3.3 蒙脱石亚族矿物 |
4.3.4 高岭石亚族矿物 |
4.3.5 碳酸盐矿物 |
4.3.6 硫酸盐矿物 |
4.3.7 蚀变矿物分析 |
4.4 热液蚀变带划分 |
4.5 钻孔矿化及指示矿物分析研究 |
4.5.1 钻孔矿化元素分析 |
4.5.2 钻孔指示矿物分析 |
4.6 光谱参数研究 |
4.6.1 光谱特征参数简介 |
4.6.2 白云母光谱参数研究 |
4.7 小结 |
5 钻孔磁化率分析研究 |
5.1 磁化率简介 |
5.2 磁化率仪器 |
5.3 钻孔磁化率分析 |
5.4 白云母反射率与磁化率分析研究 |
5.5 白云母磁化率与光谱特征参数分析研究 |
6 主要认识及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气体水合物相变过程微观结构演变及对宏观物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解 |
1.1.1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
1.1.2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 |
1.1.3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 |
1.2 可视化技术在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1 场地尺度 |
1.2.2 中试尺度 |
1.2.3 岩心尺度 |
1.2.4 孔隙尺度 |
1.3 水合物微观结构对宏观物性影响 |
1.3.1 导热特性 |
1.3.2 渗透特性 |
1.3.3 力学特性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实验系统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辅助实验设备 |
2.4 主要实验设备及系统 |
2.4.1 基于微焦点X射线CT的三维结构可视化系统 |
2.4.2 基于同步加速器辐射CT的原位可视化系统 |
2.4.3 基于MRI核磁共振成像的原位可视化系统 |
2.4.4 基于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微观结构定量测量系统 |
2.4.5 高压、低温导热系数原位测量系统 |
2.5 主要实验方法 |
2.5.1 基于CT断层图像的微观结构可视化方法 |
2.5.2 基于热敏电阻的点热源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
2.5.3 基于拉曼谱线的拉曼定量因子校正方法 |
2.6 本章小节 |
3 孔隙尺度气体水合物赋存规律及生长特性 |
3.1 引言 |
3.2 孔隙尺度气体水合物三维微观结构及赋存规律 |
3.2.1 实验流程 |
3.2.2 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三维微观结构 |
3.2.3 孔隙尺寸的影响 |
3.2.4 材料亲水性的影响 |
3.2.5 气体水合物成核理论 |
3.3 基于MRI的孔隙尺度气体水合物生长特性时变规律 |
3.3.1 实验流程 |
3.3.2 二氧化碳水合物原位生长时变特性 |
3.3.3 甲烷水合物原位生长时变特性 |
3.4 基于同步加速器辐射CT的气体水合物生长特性时变规律 |
3.4.1 实验流程 |
3.4.2 氙气与甲烷气及对应水合物比较 |
3.4.3 百纳米尺度气体水合物原位生成时变特性 |
3.4.4 水合物与多孔基质间界面特性 |
3.4.5 气体在水中的亚稳态富集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孔隙尺度气体水合物原位分解微观结构时变规律 |
4.1 引言 |
4.2 气体水合物原位分解微观结构时变规律 |
4.2.1 实验流程 |
4.2.2 分解前水合物微观结构形态 |
4.2.3 水合物原位分解微观结构时变特性 |
4.2.4 水合物原位分解速率时变规律 |
4.2.5 分解过程水的产出及运移 |
4.2.6 自由水层气体浓度梯度 |
4.2.7 分解过程水合物二次生成 |
4.2.8 扩散传质控制水合物分解机理 |
4.3 拉曼定量因子校正 |
4.3.1 实验流程 |
4.3.2 H_2S水合物拉曼定量因子校正 |
4.4 二氧化碳置换甲烷水合物微观动力学 |
4.4.1 实验流程 |
4.4.2 置换进程水合物笼子占有率时变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成分解过程水合物微观结构对宏观物性影响 |
5.1 引言 |
5.2 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对导热特性影响 |
5.2.1 实验流程 |
5.2.2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物性参数获取 |
5.2.3 有效介质模型 |
5.2.4 含THF水合物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 |
5.2.5 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 |
5.2.6 混合模型建立和评估 |
5.3 水合物微观结构对渗透特性影响 |
5.3.1 孔隙网络模型 |
5.3.2 孔隙参数获取 |
5.3.3 绝对渗透率变化 |
5.3.4 相对渗透率变化 |
5.4 水合物微观结构对力学及其他特性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低渗透砂岩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
1.2.2 注泡沫液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
1.3 空气-泡沫驱油矿场分析 |
1.3.1 试验区域及井组 |
1.3.2 试验简要过程 |
1.3.3 试验井动态分析 |
1.3.4 矿场试验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1.6.1 主要认识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物源方向 |
2.3 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 |
2.3.1 地层概况 |
2.3.2 小层划分与对比 |
2.3.3 地层沉积背景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碎屑成分特征 |
3.1.2 填隙物特征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3.2.1 物性分布发育特征 |
3.2.2 孔隙度及渗透率相关性分析 |
3.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 |
3.3.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3.3.2 成岩阶段与成岩序列 |
3.4 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 |
3.4.1 孔隙度定量计算 |
3.4.2 其他孔隙度定量表征参数 |
3.4.3 孔隙发育定量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
4.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孔隙组合类型 |
4.1.3 喉道特征 |
4.1.4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
4.2 储层微观流体赋存特征 |
4.2.1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2.2 储层物性对可动流体参数的影响 |
4.3 润湿性特征 |
4.4 储层流体性质 |
4.4.1 地层水及注入水性质 |
4.4.2 原油及天然气性质 |
4.4.3 油藏温压系统 |
4.5 储层岩石敏感性特征 |
4.5.1 潜在敏感性分析 |
4.5.2 储层敏感性评价 |
4.6 裂缝发育及方向 |
4.6.1 三轴岩石力学试验 |
4.6.2 裂缝发育方向与注水开发的关系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空气-泡沫与储层岩石作用机理 |
5.1 空气-泡沫性能研究 |
5.1.1 配伍性研究 |
5.1.2 腐蚀性评价 |
5.2 静态作用机理研究 |
5.2.1 研究思路 |
5.2.2 静态模拟实验研究 |
5.3 储层膨胀力研究 |
5.3.1 研究思路及过程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孔喉特征研究 |
5.4.1 研究思路与过程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动态实验研究 |
5.5.1 储层启动压力梯度 |
5.5.2 动态机理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 |
6.1 空气-原油混相特征 |
6.1.1 概述 |
6.1.2 空气基本性质 |
6.1.3 细管实验法最小混相压力研究 |
6.2 注空气低温氧化实验 |
6.2.1 原油与空气静态氧化实验 |
6.2.2 原油与空气动态氧化实验 |
6.3 空气-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 |
6.3.1 空气-泡沫于多孔介质中的生成机理 |
6.3.2 多孔介质中泡沫的运移 |
6.3.3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破灭 |
6.3.4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 |
6.4 空气-泡沫微观驱油实验 |
6.4.1 模型的制作和实验装置 |
6.4.2 实验条件 |
6.4.3 实验特征 |
6.5 空气-泡沫驱安全性分析 |
6.5.1 气体爆炸极限理论计算 |
6.5.2 临界氧含量和安全氧含量 |
6.6 小结 |
第七章 空气-泡沫驱油效果实验研究 |
7.1 泡沫封堵能力实验 |
7.1.1 实验准备及实验条件 |
7.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7.2 空气-泡沫驱油效果评价 |
7.2.1 水驱-气驱评价研究 |
7.2.2 水驱-气驱-泡沫驱评价研究 |
7.2.3 水驱-泡沫驱-气驱评价研究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冻结法凿井冻结孔泥浆置换段抗渗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膨胀型缓凝水泥浆液研制 |
2.1 概述 |
2.2 自由膨胀率试验 |
2.3 膨胀应力试验 |
2.4 结石率试验 |
2.5 凝结时间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3 缓凝水泥浆结石体及界面的渗透性及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3.1 概述 |
3.2 结石体渗透试验 |
3.3 界面抗渗性能研究 |
3.4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冻结孔泥浆置换充填段的抗渗理论分析 |
4.1 概述 |
4.2 基本特征 |
4.3 渗流基本定律 |
4.4 渗流微分方程 |
4.5 定解条件 |
4.6 理论解 |
4.7 本章小结 |
5 冻结孔泥浆置换充填段抗渗能力物理模拟试验 |
5.1 概述 |
5.2 准则推导及参数确定 |
5.3 试验系统介绍 |
5.4 第一组物理模拟试验 |
5.5 第二组物理模拟试验 |
5.6 第三组物理模拟试验 |
5.7 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分析比较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脆性指数实验室分析方法 |
1.2.2 矿物法脆性指数 |
1.2.3 泊-杨法脆性指数 |
1.2.4 脆性指数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心压后裂缝定量分析 |
2.1 方法概述 |
2.2 可控压裂程度三轴抗压实验方法 |
2.3 岩心压后裂缝信息采集 |
2.3.1 光学滚动扫描 |
2.3.2 三维X-CT扫描 |
2.4 岩心压后裂缝复杂度定量分析 |
2.4.1 二维裂缝图像分析 |
2.4.2 三维CT图像分析 |
2.4.3 岩心压后裂缝复杂度计算 |
第三章 岩心可压裂性实验分析 |
3.1 方法概述 |
3.2 岩石标准抗压强度 |
3.3 岩心可压裂性指数 |
3.4 岩心可压裂性指数验证 |
第四章 地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 |
4.1 岩心直接指示地层可压裂性 |
4.2 测井评价地层可压裂性方法探索 |
第五章 总结 |
5.1 成果与认识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及下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高分辨率线阵CCD岩芯扫描成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芯扫描设备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线阵CCD扫描成像系统总体设计 |
2.1 线阵CCD扫描成像系统工作原理 |
2.2 线阵CCD扫描成像系统总体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线阵CCD特性分析及相关畸变校正方法研究 |
3.1 线阵CCD参数及特性分析 |
3.1.1 图像传感器参数 |
3.1.2 图像传感器噪声分析 |
3.1.3 镜头及CCD感光靶面 |
3.2 相关畸变校正方法研究 |
3.2.1 镜头畸变及校正方法研究 |
3.2.2 电机引入畸变及校正方法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线阵CCD的模拟前端设计 |
4.1 线阵CCD模拟前端结构设计 |
4.2 改进的线阵CCD时序驱动设计 |
4.2.1 线阵CCD时序驱动电路 |
4.2.2 线阵CCD时序驱动仿真 |
4.3 改进的线阵CCD数据预处理设计 |
4.3.1 数据缓冲电路 |
4.3.2 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
4.4 相关双采样电路设计 |
4.4.1 相关双采样原理 |
4.4.2 ADC采样电路 |
4.4.3 ADC时序仿真 |
4.5 电源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5 岩芯图像质量提升算法及实现 |
5.1 图像灰度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
5.2 降低图像噪声方法 |
5.2.1 中值滤波算法 |
5.2.2 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 |
5.3 基于FPGA的中值滤波算法实现 |
5.3.1 3×3滑动窗口模块 |
5.3.2 图像数据控制模块 |
5.3.3 中值滤波处理模块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岩心数字化网络发布平台及应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和研究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分辨率岩心图像无缝拼接算法研究与实现 |
2.1 基于重叠区的岩心图像无缝拼接 |
2.2 基于非重叠区的岩心图像无缝拼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岩心的高自由度手势操控浏览 |
3.1 手势相关工作 |
3.2 自适应的KALMAN滤波方法 |
3.3 多模型协同手势识别方法 |
3.4 实验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虚拟空间的远程地质资料共享技术研究 |
4.1 相关工作 |
4.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3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
4.4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其他相关工作内容 |
5.1 岩心图像处理模块 |
5.2 岩心图文浏览、测量子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一维视觉岩心图像扫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测量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
2 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 测量对象 |
2.2 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测量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2.4 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 |
2.4.1 线阵CCD扫描测量原理 |
2.4.2 图像灰度分布不均的校正方法 |
2.4.3 图像畸变的校正方法 |
2.4.4 图像拼接方法 |
2.4.5 图像融合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系统整体设计 |
3.2 轴的设计 |
3.3 轴与滚筒连接端盖的设计 |
3.3.1 轴的特殊设计 |
3.3.2 连接端盖的设计 |
3.3.3 轴与滚筒的连接 |
3.4 轴承与轴承座的选型 |
3.5 电动机的选型 |
3.6 相机与镜头的选型 |
3.6.1 相机的选型 |
3.6.2 镜头的选型 |
3.7 电路驱动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系统总体规划 |
4.2 图像处理模块功能 |
4.2.1 图像采集界面及其功能 |
4.2.2 图像处理界面及其功能 |
4.3 图像处理相关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及误差分析 |
5.1 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1 图像灰度分布不均的校正实验 |
5.1.2 图像畸变的校正实验 |
5.1.3 基于相位相关算法的图像拼接实验 |
5.1.4 图像融合的实验 |
5.2 采集卡虚拟串口与相机通讯 |
5.2.1 超级终端的介绍 |
5.2.2 采集卡虚拟串口方法 |
5.2.3 相机指令 |
5.3 图像拼接效果评价 |
5.3.1 图像质量的评价准则 |
5.3.2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图像拼接效果评价 |
5.3.3 图像拼接效果评价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四、一种岩心表面和剖面图像采集仪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运聚过程及主控因素[D]. 苏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2]基于岩芯高光谱数据的蚀变矿物精细分类与丰度反演研究 ——以木吉村铜钼矿岩心扫描数据为例[D]. 陈耀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青海省沱沱河地区楚多曲铅锌矿岩心高光谱特征及蚀变分带研究[D]. 李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9)
- [4]气体水合物相变过程微观结构演变及对宏观物性影响[D]. 杨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7)
- [5]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低渗透砂岩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D]. 齐翊如. 西北大学, 2017(03)
- [6]冻结法凿井冻结孔泥浆置换段抗渗性能研究[D]. 程文硕.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7]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实验研究[D]. 张永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8]高分辨率线阵CCD岩芯扫描成像系统研究[D]. 赵山山. 重庆理工大学, 2016(05)
- [9]岩心数字化网络发布平台及应用系统[D]. 黄陈. 长江大学, 2014(02)
- [10]一维视觉岩心图像扫描系统的研究[D]. 董菲.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