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农业大学学报》总目录第19卷(2002)

《莱阳农业大学学报》总目录第19卷(2002)

一、《莱阳农学院学报》第19卷(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郑瑶[1](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崔婷[2](2016)在《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研究 ——以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政治上动荡不安,尤其是从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时期,各种新思潮应运而生,天津妇女社团蓬勃发展,在天津近代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章。在此期间,天津出现了如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天津女权请愿团、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天津女星社、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和天津各界妇女联合会等进步妇女社团。本文先介绍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产生的背景,包括社会历史背景和民国前期(1912-1918)天津妇女社团的发展情况,为后期妇女社团的繁荣局面做铺垫。接着具体介绍各个妇女社团参加反帝爱国运动,追求妇女解放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并阐述天津妇女社团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妇女社团成员同各界群众一起进行反帝爱国运动。她们组织进步妇女社团,出版报刊,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成长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女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天津妇女怀着爱国、救国的热情,投身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参与国民会议运动和五卅运动。在实际政治斗争中,不断学习,逐步认清自身的使命和妇女运动的正确方向,在斗争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从而成为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股重要力量。天津妇女运动英杰辈出、群星璀璨,曾涌现出刘清扬、郭隆真、邓颖超等一批杰出代表人物。她们在妇女解放运动中成长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为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成为党的妇女干部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些妇女社团同社会各界团结合作,紧密结合当时社会的重要问题,同封建礼教和反动军阀展开了英勇无畏的斗争,为寻求救国救亡道路进行了诸多努力。

张丽琼[3](2016)在《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文中指出轮作与施肥是旱作农业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论文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肥力需要提升这一核心问题,在长期轮作与施肥定位试验基础上,对耕层土壤的物理、养分及生物学性质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构成土壤肥力水平各因素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轮作系统的土壤肥力进行了数值化综合评价,探讨了不同轮作与施肥系统27年后的土壤肥力水平,并分析了土壤肥力水平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作物长期轮作与施肥能改善土壤的紧实度和通气状况。轮作27年后,休闲地的土壤紧实度偏紧(容重为1.29 g·cm-3),苜蓿单施磷肥(容重为0.97 g·cm-3)及施NPM(容重为0.99 g·cm-3)的土壤过松。苜蓿连作条件下单施有机肥、施NPM的土壤孔隙度比休闲地分别增加了11.39%、10.20%;小麦连作条件下单施有机肥的土壤孔隙度比休闲地高9.15%;在NPM配施条件下粮豆轮作的土壤孔隙度比休闲地高8.87%,粮饲轮作的土壤孔隙度比休闲地高7.95%。2.苜蓿连作比其他轮作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不同轮作系统中,NPM配施比其他施肥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苜蓿连作不施肥、单施磷肥及施NPM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9.87 g·kg-1、28.08 g·kg-1、41.04g·kg-1,苜蓿连作施NPM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小麦连作8个施肥处理中,施NM及施NPM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别为20.37 g·kg-1和20.98 g·kg-1。苜蓿连作比其他轮作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积累;不同轮作系统中,均为施NPM比其他施肥方式更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积累。苜蓿连作条件下,不施肥、单施磷肥及施NPM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2.05 g·kg-1、1.86 g·kg-1、2.59g·kg-1,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为129.27 mg·kg-1、114.86 mg·kg-1、163.34 mg·kg-1;小麦连作8个施肥处理中,施NM、NPM的全氮含量分别为1.31 g·kg-1和1.40 g·kg-1,速效氮含量分别为75.13mg·kg-1和73.98 mg·kg-1。施NPM有利于土壤磷的积累;施NPM条件下,试验中不同轮作系统对磷素的累积效应依次是苜蓿连作>粮豆轮作>粮饲轮作>小麦连作>玉米连作。在施NPM条件下,苜蓿连作的土壤全磷含量为1.13 g·kg-1,速效磷含量为68.14 mg·kg-1;小麦连作的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03 g·kg-1和40.64 mg·kg-1;玉米连作的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分别为0.92 g·kg-1和26.76 mg·kg-1;粮豆轮作的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07g·kg-1和47.29 mg·kg-1,粮饲轮作的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03 g·kg-1和42.95 mg·kg-1。施用有机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一级水平;未施用有机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为二级或三级水平;施NPM条件下,苜蓿连作、小麦连作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玉米连作、粮豆轮作及粮饲轮作。苜蓿连作施NPM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为488.34 mg·kg-1,小麦连作施有机肥的处理M、PM、NM、NPM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70.50 mg·kg-1、309.58 mg·kg-1、547.02 mg·kg-1、500.53 mg·kg-1;粮豆轮作及粮饲轮作系统中施NPM的土壤速效钾为301.82 mg·kg-1、427.61 mg·kg-1。3.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及脲酶的酶活性对轮作与施肥措施响应敏感;苜蓿连作有利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提高;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磷酸酶活性的提高。4.土壤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呈极显着线性相关;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及速效钾均呈极显着线性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及速效钾含量显着线性相关。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氮含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4462(P<0.01);土壤磷酸酶活性与速效氮含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7228(P<0.01);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速效氮含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379(P<0.0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氮含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3345(P<0.01)。5.粮草8年轮作8个处理间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差异明显,粮草3年轮作的3个处理间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明显。轮作与施肥系统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普遍高于休闲地,小麦连作单施N的土壤真菌,粮草8年轮作系统中马铃薯茬土壤放线菌数量均略低于休闲地,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6.苜蓿连作或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培肥土壤,苜蓿连作条件下不施肥、单施磷肥及施NPM的土壤肥力IFI分别为71.35、71.20、87.87,小麦连作、玉米连作、粮草8年轮作、粮草3年轮作、粮豆轮作、粮饲轮作的土壤肥力IFI低于70.00。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合施用能更好的发挥肥料培肥土壤的作用。小麦连作施肥8个处理中,施用有机肥(M、PM、NM、NPM)处理的土壤肥力IFI分别为55.15、54.92、60.62、63.13,未施有机肥(CK、N、P、NP)处理的土壤肥力IFI分别为40.02、39.65、46.43、47.46。

张帆[4](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研究说明《<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任羽[5](2013)在《石斛兰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及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文中认为石斛兰(Dendrobium)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花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我国石斛兰产业中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石斛兰新品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斛兰产业发展的瓶颈。而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则是育种工作的基础,遗传图谱构建有助于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目前,石斛兰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和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较少,制约着石斛兰育种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研究对所收集的包括目前国内外主要品种在内的石斛兰资源进行植物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种质创新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为今后的石斛兰资源评价和育种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学评价根据《石斛兰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对39个石斛兰品种的11个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评价,得出参试品种株高、花朵数量、花朵长度、宽度都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花序长度在中等水平:大部分品种的花期长度在25-40天之间,最短18天,最长的64天;根据花瓣的主要颜色把39个品种的石斛兰划分为红花系(16个);绿花系(5个);紫花系(4个);白花系(7个);复色花系(7个)。对39个石斛兰品种的的11个植物学性状基于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22.5时,将石斛兰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包括8个品种,主要是花期较长、植株较高的品种;第Ⅱ类包括31个品种,包括两个亚类,第一个亚类主要是红色、白色花为主的品种,第二个亚类主要是红色花和绿色花为主品种。2、细胞学评价对6个石斛兰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色火焰(Den.Mangosteen)、粉红2号(Den.Burana Pink No.2)、蓝色星辰(Den. Burana Star Blue)、翱翔(Den.Sunrise Crame)、奥克施美人(Den.Buranan BeautyxD.Toraohash)5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是2n=76,而品种铜王(Den. Copper King)的染色体数目是2n=40。3、分子生物学评价为了摸清石斛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Nei&Li相似系数为基础,按UPGMA法进行聚类,对石斛兰资源进行了研究,为石斛兰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了依据。利用RSAP标记对33个石斛原生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系数在0.081-0.442之间,在相似系数0.181处可将33个石斛原生种分为6类,分类结果与中国植物志的分类基本一致,同时也揭示出石斛原生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RAP标记对42个石斛兰栽培品种亲缘关系进行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系数在0.332-0.936之间,下垂翔兰与翱翔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而白羚羊与羚羊17号之间亲缘关系最远。在相似系数0.667处将42个石斛兰栽培种分为5类,品种聚类与其花形、花色表现出较为密切的关系,与植物学性状的聚类存在差异。4、石斛兰种质资源的创新杂交方法:根据植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的评价结果和育种目标,配组了80个杂交组合,其中29个组合结果,10个组合萌发:根据杂交结果显示:按组合结果率和单个组合结果率排列:品种组内杂交组合>组间杂交组合>原生种之间杂交组合>品种与原生种间杂交组合;正反交杂交组合的结果率存在差异。获得石斛兰新种质5份:已有开花植株的组合两个:RY1024、RY1132;小苗期组合3个:RY4-7、RY7-10 RY6-5.诱变方法:采用不同辐照剂量(10、20、30、4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088、166、168三个石斛兰品种幼苗(1.5寸穴盘苗),结果显示半致死剂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168品种的半致死剂量为35.44 Gy,确定35 Gy作为168品种的最佳辐射剂量;166品种的半致死剂量在30-40 Gy之间,088品种的半致死剂量在40 Gy以上。通过观测辐照对成活率、株高、假鳞茎长、叶片长、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辐照剂量对植株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30 Gy、40 Gy的辐照剂量对株高、假鳞茎长、叶片长抑制作用明显,但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而不同辐照剂量对叶片宽度影响不明显。5、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根据上述资源评价的结果,选择遗传差异较大的Den.0942 (Den. Mangosteen)和Den.32 (Den.Burana Pink No.2)为父母本,杂交F1代的190个个体为作图群体,采用“双假测交”作图策略,利用SSR、SRAP、RSAP和ISSR标记,进行了遗传图谱构建研究。以扩增出的25个SSR位点,346个SRAP位点,31个RSAP位点,51个1SSR位点为基础,利用JoinMap4.0软件作图,构建了石斛兰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括29个连锁群(LGs)(至少有4个标记),14个三联体和6个连锁对,由274个标记构成(1]个SSR标记,213个SRAP标记,23个RSAP标记,27个ISSR标记)。连锁标记覆盖的总图距为142.1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9.56 cM,连锁群的长度分布在8到101 cM之间,每个连锁群所包含的标记数在4到18之间,其中包含标记最多的连锁群是LGl连锁群,共有18个标记,连锁群最长的是LG3连锁群,长度为101cM,平均每个连锁群所包含的标记数为7.45个:连锁群中标记间最大的遗传距离是33 cM,分布在连锁群LG21上;连锁群总长度为1842 cM,框架图覆盖率为71.9%,总图谱覆盖率为93.2%。这为今后的石斛兰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昝金生[6](2011)在《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资金保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的江南农村金融,主要由传统农村金融与现代农村金融组成,二者在矛盾斗争与相互合作中生存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特征。江南农村传统金融包括传统高利贷借贷关系以及典当、钱庄、合会等传统金融组织,江南农村现代金融包括银行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以及银行农贷的中介——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等现代金融组织。高利贷,是农村传统借贷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层次,在民国时期江南农村得到延续与发展。江南农村高利贷主要有货币借贷、实物借贷及二者衍生的其他借贷形式,是江南农村农民最主要的借款来源。高利贷借贷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十分明显,但能够长期存在并继续发展,说明在江南农村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典当、钱庄和合会是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的代表,民国时期在逐步衰落中发展。典当、钱庄和合会,在组织管理、运作经营上,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江南农村借贷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功能。因此,要复兴江南农村经济,不能忽视传统金融组织的作用,应该充分认识和发挥传统金融组织的功能。银行是现代金融组织的典型代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积极规划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筹设现代农村金融网络,以银行的农贷活动为标志的江南农村现代金融逐步建立和发展。银行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缓解了江南农村金融危机,促进了江南农村经济复苏和发展,但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是银行农村放款的中介,是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组织。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与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相比,具有组织机构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业务经营多样等特点,对传统农村金融形成一定的冲击力,对江南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自身的制度设计上和执行上的缺陷,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农村金融,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江南农村的现状。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发展实际上是从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的转型,促使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转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国银行侵入的影响,也有江南农村经济嬗变、现代农村金融理论宣传和政府积极参与等的共同推动。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呈现出二元金融结构、混合发展模式、政府强制主导与农民被动接受等特征。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转型是近代江南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转型是不成功的,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验与启迪。

李新[7](2010)在《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语有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饲料对于牲畜的重要作用正如食物之于人类,不可轻忽。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之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动物营养学正是一门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动物营养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总结其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驯养动物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积累了许多畜禽饲养方面的经验,其中不乏饲料选择与如何喂养的内容,这在古代农书中多有涉及。然而,那只是建筑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并非以科学试验为依据,所以还称不上动物营养科学。回顾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史,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1949年的肇始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折与蓬勃发展阶段。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内忧与外患并存之际,晚清以来的衰颓局面未见好转,频繁的战争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民生凋敝,国家经济几近破产;就是在危机之中,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也由此备受重视。而较之中国传统的基于感性经验的畜牧饲养方式,西方利用科学试验得来的现代技术,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好,动物营养科学恰是近现代科学畜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这门科学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虽然当时此方面的科研教育机构乃至学会组织等还大都蕴含在大畜牧之中,但无疑已作为大畜牧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提及,甚至专门成立这方面的专门系组从事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科学畜养风气的形成颇有助益,同时也为此后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管理经验,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国内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动物营养科学虽走了些弯路,但也有曲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终于迎来它发展的春天,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专业正式设立并发展完善,1980年成立了专业学会,1989年本专业学术刊物创刊发行,至此,一个学科独立的三个标志已经全部具备。30多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遍应用,使得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国人民膳食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下,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经过百年发展,终于取得了现在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它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将会使人们对动物营养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希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组织,从表观到内涵,从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的深入发展。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然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中国自不能例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物营养科学还是要根据国情,在继承传统,重视当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论文正是以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之后分别从组织机构、相关书刊、人才队伍以及科研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动物营养学在20世纪前、后50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梦琳[8](2010)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稀缺性资源,土地资源能否实现优化配置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作用在诸多理论研究中已经得到肯定,我国政府部门也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并越来越多地将其作为调节集体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可依赖的路径选择。事实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即是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流转行为本身客观具有资源配置效应。但以直接入市为主要特征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系统工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无相应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如何安排将造成资源配置效果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究竟对资源配置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建立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解决需要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作系统深入地理论研究。本研究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资源配置的关系置于系统整体中加以考察,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框架,为后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提供必要的逻辑结构。具体而言,论文采用系统分析、法和经济学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全面系统地阐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前后资源配置状况及流转资源配置效应的机理,并引入典型案例实证分析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以及对目前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措施进行评价,据此为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提供依据,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通过上述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是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为中心,由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子系统和流转管理子系统构成并受外部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结构和相应功能的开放系统。这决定集体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各部分及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和制约,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变化来影响权利主体的目标和行为,进而影响土地资源在不同部门及不同主体间的配置。合理的集体建设用地配置目标既要保证其经济价值在市场上得到充分显化,又要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优化是指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资源配置公平提高的所有指数。(2)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前也即土地征收制度下,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行政垄断带来土地价格扭曲、土地供求矛盾突出以及土地收益格局不合理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能够打破政府独家供地的垄断局面、避免征地程序及其产生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闲置土地得到重新配置利用及农民拥有持续获取土地流转收益的能力等。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助于修正流转前的资源低效配置状态。但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各部分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诸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竞争程度及能否形成有效竞争;能否在交易费用尽可能少的情况下实现交易;集体建设用地价格、集体建设用地供求效应能否实现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新的供求矛盾;农民集体权益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等,其发展方向都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总的来说,相对于流转前的资源低效配置,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却不一定更有效或将带来资源配置负效应。(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外部环境、内部要素及其结构功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①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否得到国家基本法律层面上的支持,对流转系统的建设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作用;其他环境因素和环境超系统对集体建设用地配置主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或选择、地区综合竞争力及土地流转市场发育起着重要影响。②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影响土地市场交易费用的大小,对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激励效应并导致不同的行为选择,进而影响交易能否顺利进行和资源配置效果。具体而言,土地产权界定清晰能够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并影响土地收益分配规范化;集体土地产权权能完全性和安全性影响城乡土地市场竞争程度及法律赋予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合理的土地产权结构有利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发育完善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土地市场价格及土地供求信息。其中,农民定价权及农民的文化素质影响其获取土地市场信息和谈判竞争能力;中介机构和有形市场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供有效的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但市场功能性缺陷对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存在失效,如市场主体间的过度竞争造成资源配置价格扭曲、趋利性及盲目性导致土地供求数量失衡、合成谬误引致供求结构失衡、土地外部性导致耕地大量损失、市场可能导致土地收益分配的“马太效应”。④政府管制如土地交易最低价格管制、土地供给数量管制、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市场准入管制等能够弥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失效,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但以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为表征的政府失灵又会破坏市场有序竞争,带来资源低效配置。要避免或消减政府失灵的诺斯难题,必须在政府和农民之间形成可信的承诺与信念。(4)论文对安徽芜湖、广东南海与江苏昆山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的实践分析,以及对我国目前调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效果的整体考察表明,国家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禁止,没有消除现实中的大量流转;相对于无流转和隐形流转,地方政府规范流转资源配置效应较优,但因缺少国家法律支持及其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得地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造成地方政府规范流转与隐形流转运行过程中都出现诸多问题,造成资源配置效果并不理想。总的来说,国家法律禁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目前流转资源配置效应低下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其无效防堵,不如进行管理规范。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优化配置,首要任务是进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建立规范的、符合资源优化配置需求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5)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应将私权保护和公法干预作为切入点,也即是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权利,并对农民土地权利行使进行必要的国家干预和公法限制。调控实现策略需要综合运用市场工具和政府工具,主要包括市场调控、产权管理、土地供应计划、地价管制、收益分配等的配合实施。具体而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建设需要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培育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制与干预等方面展开;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培育、保障政府行为规范化以及推进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等配套措施的调整与改革。基于论文研究结果,本文为改善和优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及其运行环境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提供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制度,使流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深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及其产权权能,完善土地产权治理结构;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培育与政府管制制度的系统建设和改革,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耦合。具体措施有:充分保障农民定价权,合理引入政府价格管制,以构建合理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机制;培育土地有形市场和中介机构,促进土地市场发育;严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准入管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控流转规模与节奏;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多方面保障政府行为规范化等。

杨明生[9](2009)在《武汉市南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底栖动物(Macrozoobenthos)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可以加速水底有机碎屑的分解和利用,调节泥--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促进水体自净;同时本身也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而且部分大型底栖动物(螺、蚌)具有直接利用的经济价值。水生昆虫中的摇蚊幼虫在富营养湖泊中的密度大,能摄食消化大量的沉积有机碎屑,成虫羽化后离开水体飞往陆地。可作为湖泊沉积物中N、P的有效利用者和清除者,可为湖底沉积的大量营养物的清除开辟一条新途径;另一方面,通过食物链,大型底栖动物为鱼所摄食后转化为鱼产品,通过捕获从水体中取出,是清除湖泊中N、P的又一途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剧增,加上不合理的渔业行为,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湖泊环境发生了显着改变。湖泊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富营养化后对大型底栖动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又会采取哪些生态响应,缺乏系统研究。为此,以武汉市南湖为例,对浅水富营养湖泊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时空分布、主要优势类群的N和P的含量及对N、P的释放和清除效率、繁殖和与鱼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南湖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4种,其中寡毛类7种,软体动物4科12种,水生昆虫12种,其它动物3种。湖心区定量采样中只发现寡毛类和水生昆虫幼虫,没有采到活体的软体动物。寡毛类目前主要由耐污种类组成,其年平均密度为3802ind/m2,最高达16576 ind./m2。水生昆虫中摇蚊幼虫的优势种为刺铗长足摇蚊Tanypus punctipennis (Fabricius),年均密度为730 ind./m2,其次为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 (Tokunaga),年均密度为50 ind./m2。从季节分布看,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erede以春季的5月份密度最大,夏季的8月份密度最低;刺铗长足摇蚊T.punctipennis和红裸须摇蚊P. akamusi的幼虫密度均以秋季的11月份最大。2、南湖大型底栖动物在湖底沉积物中的最大分布深度为25 cm,主要集中在0-15cm深度范围内。0-20 cm深度范围内,寡毛类占到了30 cm柱样中同类总量的99.28%,摇蚊幼虫占同类总量的99.31%,20 cm深度的样品,大型底栖动物的采集量可达到99%以上;实验室模拟,也证实其垂直迁移幅度不会超过20 cm深度。梨形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 24 h运动的水平距离是不一样的,梨形环棱螺B. purificata最远达7m,平均为3.4 m;而铜锈环棱螺B.aeruginosa的最远距离为3.6 m,平均为2.4 m。3、南湖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较低,优势种主要为寡毛类和摇蚊幼虫,其总生物量分别为176759.35 kg和46810.30 kg,其次为螺类,生物量为899.34kg,它们能够转移或清除的TN、TP量分别为3463.61kg和350.92 kg,大型底栖动物对南湖中N和P的清除是一条重要途径。但大型底栖动物的TN量只占到水体TN量的2.49%,因此,南湖在完全实现截污前,大型底栖动物从湖泊中清除N和P的量是有限的。颤蚓和摇蚊幼虫可以促进湖泊底泥中氮和磷的释放,其密度与释放量紧密相关;颤蚓在湖泊沉积物中氮和磷的循环与转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4、铜锈环棱螺B. aeruginosa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63.97个,其中最大怀胚数为169个,最小怀胚数为4个,相对繁殖力为26.85个/克。而梨形环棱螺B. purificata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38.57个,其中最大怀胚数为115个,最小怀胚数为3个,相对繁殖力为23.28个/克。铜锈环棱螺B. aeruginosa 3月开始产仔螺,而梨形环棱螺B.purificata要到4月才开始产仔螺。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 3月上旬开始产卵(水温8-12℃),繁殖高峰期在3、4月份,5月份以后产卵量和产卵次数均下降。产卵最适水温为16~24℃,在繁殖高峰期,可多次产卵。两次产卵的间隔期在1-10d之间,一般为1-3d。性成熟的个体一生可产4-5个卵囊,而每个卵囊中的怀卵量可达几十个到几百个。耳萝卜螺R. auricularia卵的受精率一般为95%-100%。平均孵化率为95.28%,最高可达100%,最低为85.7%。孵化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5、摇蚊幼虫集中羽化的时间有两次,主要为春末夏初的4-5月和秋末冬初的11-12月。两种摇蚊的个体繁殖力和卵囊结构均有所不同,刺铗长足摇蚊T. punctipennis的个体绝对繁殖力平均为665.7粒,红裸须摇蚊P. akamusil的个体绝对繁殖力超过1000粒。6、南湖0~10 cm深度范围内,水生植物残体量与水栖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的分布密度之间紧密相关,随着水生植物残体量的减少,水栖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的分布密度也会降低。TN与沉积深度相关不显着。在垂直分布上,水生植物残体的TP与沉积深度呈紧密负相关,即沉积年代越早,TP含量越低,沉积年代越晚,TP含量越高,较好地反映了南湖中营养盐类的变化情况。研究认为,水生植物残体可作为一种研究湖泊沉积学新的证据材料。7、鱼类对饵料生物(包括底栖动物)会产生下行效应(top-down)。在南湖中由于水草完全消失,发现鲤和鲫的繁殖行为被迫进行改变,由草上产卵变为在岸边的岩石上产卵。湖边及水中的岩石既是软体动物中螺类的栖息地和产仔地,也是摇蚊和鲤、鲫的产卵场所,同时也是摇蚊幼虫和鲤、鲫鱼苗的孵化场所,于是在栖息生境上出现了重叠,在同一岩石上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群落。环棱螺成为了群落中的顶级消费者,由于捕食作用,会严重影响到鱼卵和摇蚊幼虫的孵化率,进而影响到产粘性卵的底层鱼类和水生昆虫新个体的产生和种群数量的增加。因此,螺类对产粘性卵的鱼类的繁殖和资源增殖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王爱卫[10](2009)在《朱希祖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希祖是民国时期的着名史学家。其史学研究范围很广,成果也非常丰富,在许多领域居有开创之功。然而,由于朱希祖的着述大多未刊,相关研究极为少见,所以,其史学成就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存在着被淡化的趋向,一直未能占据本应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以朱希祖史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罗史料的基础上,考察朱希祖史学研究的社会背景、学术氛围、主要成果及特点等问题,揭示朱希祖史学对中国史学独立化、科学化所作的贡献,客观评价其地位和影响。朱希祖既拥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又接受了西方先进的史学理论。作为章门弟子,他继承、发扬了章太炎的治学风格,注重考据训诂,以严谨见称。在蔡元培的举荐下,他主持北京大学史学系,倡导“新史学”、实施课程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学学科的独立和中国史学的转型。在史学史研究方面,朱希祖最早开设了“史学史”课程。其讲稿即后来出版的《中国史学通论》,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史学史讲义。他运用西方“新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史学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在实际上开创了中国“史学史”学科。朱希祖两次参与史馆修史,在清史馆和国史馆都为史书的编纂拟定了体例,并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发凡起例的作用。在历史文献研究方面,朱希祖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南明史料,力图撰写一部南明史,但未成功。对明清档案的发掘与利用,也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保存和整理明清档案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考证和辑补了《伪齐录》和《伪楚录》,揭露日寇侵华、汉奸卖国的罪行,使史学研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他的方志研究起步较早,见解精辟。尤其在参与编纂《广东通志》期间,提出了新的方志体例及撰写细则,阐发了其方志学思想。对边疆史地的研究视野开阔,涉及内容广泛,既反映了其史学研究考证求实的功力,又凸显了经世致用的精神。在全面探讨朱希祖史学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又从宏观的角度,理清了其历史观发展、演变的脉络。由于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中西史学交融,许多史家受到西学冲击而接受进化史观。朱希祖也曾一再追问历史是什没么,但最终没有对历史与史学做出严格的区分。1919年,他从退化史观转变为进化史观,接着,又接受综合史观,强调“群众心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抗战时期,受时局影响,他的历史观又与文化形态史观接近。朱希祖的史学思想内涵丰富。他倡导建立“科学的史学”,认为客观的治史态度、严格的治史规范、求真的治史宗旨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时,又强调史学研究之目的在于“指挥人事”,要关注现实,面向未来,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他还萌生了加强学术合作、保持学术独立的思想。朱希祖的史学方法也颇具特色。他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也接受了西方实证主义的史学理论。考察他对各种治史方法的认识和运用,吸取其精华,以促进我们今后的史学研究。朱希祖对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其史学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民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史学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朱希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二、《莱阳农学院学报》第19卷(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莱阳农学院学报》第19卷(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一)路数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一)晚清时期
        (二)民国时期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一)充实图书资料
        (二)添置仪器设备
        (三)扩充实验场所
        (四)壮大发展院系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一)科研准备
        (二)科研活动
        (三)科研成果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研究 ——以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五四时期天津妇女社团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五四时期天津妇女社团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民国前期(1912-1918)天津妇女社团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 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 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一) 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成立
        (二) 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活动情况
    第二节 女权请愿团和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的成立及其活动
        (一) 女权请愿团和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的成立
        (二) 女权请愿团和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的活动情况
    第三节 天津女星社的成立及其活动
        (一) 天津女星社的成立
        (二) 天津女星社的活动情况
    第四节 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一) 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成立
        (二) 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活动情况
    第五节 天津各界妇女联合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一) 天津各界妇女联合会的成立
        (二) 天津各界妇女联合会的活动情况
第三章 天津妇女社团的特点及意义
    第一节 天津妇女社团的特点
        (一) 宣传手段多种多样
        (二) 重视女子教育
        (三) 从单枪匹马到团结联合
    第二节 天津妇女社团的意义
        (一) 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
        (二) 培养了妇女干部
        (三) 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四) 促进了天津的现代化进程
结语
附: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时期天津主要妇女社团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3)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外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概况
1.3 我国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概况
1.4 国内外长期肥料试验研究进展
1.5 长武肥料试验土壤肥力方面研究成果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试验设计
2.5 分析方法
2.6 数据处理及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方法
    2.6.1 数据处理
    2.6.2 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方法
2.7 相关性分析方法
2.8 土壤肥力演变研究方法 第三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物理性质
3.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1 苜蓿连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2 小麦连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5 粮豆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6 粮饲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7 不施肥条件下作物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8 单施磷肥条件下作物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9 施氮、磷肥条件下作物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10 施氮、磷、有机肥条件下作物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容重的效应讨论
3.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1 苜蓿连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2 小麦连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5 粮豆轮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6 粮饲轮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7 不施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8 单施磷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9 施氮、磷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2.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孔隙度的效应讨论
3.3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效应小结 第四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养分含量
4.1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4.1.1 苜蓿连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2 小麦连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5 粮豆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6 粮饲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7 不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8 单施磷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9 施氮、磷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效应讨论
    4.1.12 苜蓿连作及小麦连作土壤有机质的演变规律
4.2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氮素含量
    4.2.1 苜蓿连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2 小麦连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5 粮豆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6 粮饲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7 不施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8 单施磷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9 施氮、磷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2.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氮素的效应讨论
    4.2.12 苜蓿连作及小麦连作土壤氮素的演变规律
4.3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磷含量
    4.3.1 苜蓿连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2 小麦连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5 粮豆轮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6 粮饲轮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7 不施肥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8 单施磷肥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9 施氮、磷肥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3.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磷的效应讨论
    4.3.12 苜蓿连作及小麦连作土壤速效磷的演变规律
4.4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
    4.4.1 苜蓿连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2 小麦连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5 粮豆轮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6 粮饲轮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7 不施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8 单施磷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9 施氮、磷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4.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钾的效应讨论
    4.4.12 苜蓿连作及小麦连作土壤速效钾的演变规律
4.5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效应小结
    4.5.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及氮含量的效应
    4.5.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磷含量的效应
    4.5.3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效应 第五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酶活性
5.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1 苜蓿连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2 小麦连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5 粮豆轮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6 粮饲轮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7 不施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8 单施磷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9 施氮、磷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1.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效应讨论
5.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1 苜蓿连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2 小麦连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5 粮豆轮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6 粮饲轮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7 不施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8 单施磷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9 施氮、磷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2.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效应讨论
5.3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1 苜蓿连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2 小麦连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5 粮豆轮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6 粮饲轮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7 不施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8 单施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9 施氮、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3.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效应讨论
5.4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1 苜蓿连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2 小麦连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3 粮草 8 年轮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5 粮豆轮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6 粮饲轮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7 不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8 单施磷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9 施氮、磷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4.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效应讨论
5.5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5.6 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轮作系统土壤酶活性小结
    5.6.1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酶活性
    5.6.2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相关性 第六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6.1.1 苜蓿连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2 小麦连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3 粮草8年轮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4 粮草3年轮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5 粮豆轮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6 粮饲轮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7 不施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8 单施磷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9 施氮、磷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1.10 施氮、磷、有机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6.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小结 第七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
7.1 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计算
    7.1.1 肥力指标选择
    7.1.2 计算隶属度值
    7.1.3 计算单项肥力权重系数
    7.1.4 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简写为IFI) 计算
7.2 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7.2.1 苜蓿连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7.2.2 小麦连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7.2.3 粮草8年轮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7.2.4 粮草3年轮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7.2.5 粮豆轮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7.2.6 粮饲轮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7.2.7 不施肥的土壤肥力水平
    7.2.8 单施磷肥的土壤肥力水平
    7.2.9 施氮、磷肥的土壤肥力水平
    7.2.10 施氮、磷、有机肥的土壤肥力水平
7.3 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7.3.1 苜蓿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7.3.2 小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7.3.3 小麦+糜子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7.4 作物连作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
    7.4.1 苜蓿连作的苜蓿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
    7.4.2 小麦连作的苜蓿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
    7.4.3 玉米连作的苜蓿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
7.5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小结
    7.5.1 轮作的培肥效应
    7.5.2 有机肥的培肥效应
    7.5.3 施肥的培肥效应
    7.5.4 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的相关性
    7.5.5 作物连作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小结
    7.5.6 存在问题 第八章 结论
8.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效应
8.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效应
8.3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生物学特性
    8.3.1 土壤酶活性
    8.3.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8.3.3 土壤微生物区系
8.4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8.4.1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培肥效应
    8.4.2 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的相关性
    8.4.3 连作施肥的作物产量演变
8.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的发表论文情况 博士期间论文获奖情况

(4)《<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石斛兰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及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石斛兰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1.1 石斛属植物的植物学分类研究
        1.1.2 石斛兰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
    1.2 石斛兰的园艺分类
    1.3 种质资源评价
        1.3.1 种质资源植物学评价
        1.3.2 种质资源细胞学评价
        1.3.3 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评价
    1.4 DNA分子标记
        1.4.1 SSR标记
        1.4.2 SRAP标记
        1.4.3 ISSR标记
        1.4.4 RSAP标记
    1.5 植物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1.5.1 构建遗传图谱的理论依据
        1.5.2 图谱构建的步骤
        1.5.3 构建遗传图谱的分子标记
        1.5.4 遗传图谱作图群体的构建
        1.5.5 作图群体的大小
        1.5.6 花卉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1.5.7 石斛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1.6 种质创新研究
        1.6.1 石斛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1.6.2 诱变育种
        1.6.3 基因工程
    1.7 研究目的意义
    1.8 研究技术路线
2 石斛兰植物学性状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石斛兰植物学性状分析
        2.2.2 石斛兰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
    2.3 讨论
3 石斛兰细胞学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染色体数目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4 石斛兰分子生物学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试剂和设备
        4.1.2 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提取样本的检测
        4.2.2 石斛兰RSAP反应体系的建立
        4.2.3 石斛兰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4.2.4 聚类分析
    4.3 讨论
        4.3.1 RSAP分子标记分析石斛兰原生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4.3.2 SRAP分子标记分析石斛兰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5 石斛兰种质资源的创新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交方法
        5.2.2 诱变方法
    5.3 讨论
        5.3.1 杂交方法
        5.3.2 诱变方法
6 石斛兰遗传图谱构建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作图群体
        6.1.2 引物来源
        6.1.3 石斛兰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6.1.4 反应体系
        6.1.5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6.1.6 引物筛选
        6.1.7 标记命名与数据统计
        6.1.8 遗传图谱的构建
        6.1.9 遗传图谱的参数计算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引物筛选
        6.2.2 作图群体的检测
        6.2.3 四种标记的分离分析
        6.2.4 遗传图谱的构建
        6.2.5 基因组长度和图谱覆盖率
    6.3 讨论
        6.3.1 作图群体的亲本的选择
        6.3.2 分子标记的选择
        6.3.3 标记的偏分离分析
        6.3.4 遗传图谱的构建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学术史综述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五、基本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江南农村金融(1911—1926)
        一、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的逐步萌发
        二、江南农村传统金融在衰落中继续发展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江南农村金融(1927—1936)
        一、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的迅速发展
        二、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的衰落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江南农村金融(1937—1949)
        一、抗日战争期间江南农村金融的错综复杂
        二、抗战胜利后江南农村金融的崩溃与新生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的高利贷
    第一节 江南农村高利贷的形态分析
        一、高利贷的界定与分类
        二、高利贷的主要形式
        三、高利贷盛行的原因
    第二节 江南农村高利贷的运作形式
        一、放贷主体分析
        二、借债主体分析
        三、高利贷利率分析
        四、借贷期限与信用方式
    第三节 江南农村高利贷的社会经济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因素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
    第一节 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典当
        一、江南农村典当概述
        二、典当的组织管理
        三、典当的业务经营
        四、典当的社会经济功能
    第二节 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钱庄
        一、钱庄的组织管理
        二、钱庄的资本情况
        三、钱庄的主要业务
        四、钱庄在江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江南农村传统互助金融组织:合会
        一、合会的概念与数量分析
        二、合会的组织
        三、合会的类型
        四、合会的功能与不足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银行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
    第一节 江南地区农民银行的建立与运作
        一、筹建成立
        二、组织机构
        三、资本来源
        四、业务经营
    第二节 商业银行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
        一、商资归农的动因
        二、农贷的发展阶段
        三、主要商业银行的农贷业务
    第三节 银行农贷活动的效用与不足
        一、银行农贷的效用
        二、银行农贷的不足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的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
    第一节 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组织:信用合作社
        一、兴起背景
        二、发展阶段
        三、组织与运作
        四、作用与不足
    第二节 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组织:农业仓库
        一、农仓兴起原因
        二、主要农仓概况
        三、组织与经营
        四、作用与缺陷
    小结
第六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论析
    第一节 江南农村金融转型的动力
        一、近代外国银行的侵入及影响
        二、江南农村经济的嬗变和衰败
        三、现代农村金融理论的介绍与宣传
        四、政府积极参与制度的筹建与管理
    第二节 江南农村金融的特征
        一、江南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二、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的混合发展模式
        三、政府的强制主导与农民的被动接受
    第三节 农村金融对江南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传统农村金融在江南农村经济中的惯性作用
        二、现代农村金融在江南农村经济中的撬动作用
    小结
余论
    一、地位与不足: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总体评价
    二、启迪与借鉴: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对当今农村金融现代化的启示
参考文献
表格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7)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概况与家畜饲养管理经验
        一、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喂方面的主要技术
        三、中国古代家畜饲喂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
        一、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影响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二、国外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被引介到中国
        三、中国传统饲养方式的延续与面临的危机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现代畜牧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三、动物营养学日益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一、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
        二、相关教育机构的建立
        三、相关学会组织的建立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相关学术着作与刊物
        一、相关刊物的刊行
        二、相关书籍的出版
    第三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一、陈宰均先生—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
        二、王栋先生—通研植物动物生产的畜牧大家
        三、许振英先生—为祖国工作六十年的动物营养科学先驱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内容和成果
        一、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
        二、科学饲养方式与传统习惯饲养方式效果比较研究
        三、国内各种常见廉价饲料的畜禽肥育效果研究
        四、不同饲料饲用效能比较及替代试验研究
        五、中外不同品种家畜比较饲养试验研究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一、1978年以前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会组织
        二、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学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的独立设置
        三、畜牧教育资源的调整重组和动物营养专业的设置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重要书刊的出版和刊行
        一、动物营养学重要书籍的出版
        二、动物营养学相关刊物的刊行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人才队伍
        一、成名于此时的几位主要动物营养学大家
        二、几支重要的动物营养学研究队伍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一、1949~1978年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第四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分析及社会影响
    第一节 中国落后的畜牧业亟待改进
        一、中国畜牧业落后情形日显
        二、国外先进动物营养科技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二、科技投入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发展空间拓展
        一、粮食有余和畜牧业的大发展
        二、饲料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急需动物营养学的跟进
    第四节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影响
        一、动物营养科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
        二、动物营养科学直接影响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第五节 动物营养科学在改善人民膳食的同时影响着农业结构
        一、动物营养科学为提高人民的膳食水平做出了贡献
        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第六节 动物营养科学与畜牧业污染
        一、现代化畜牧业的污染问题
        二、动物营养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上的作用
第五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
        一、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二、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动物营养相关问题及需求
        一、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需要动物营养学发挥作用
        二、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动物营养学方法加以调控
        三、改善畜产品品质依赖动物营养新技术新产品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营养研究改变传统观念
    第三节 未来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趋势
        一、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扩展与目标思路的调整转变
        二、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三、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与实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农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研究
        2.1.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研究
        2.1.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与制度建设
        2.1.4 相关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2 法和经济学理论
第3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资源配置变化:整体架构
    3.1 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
    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剖析
        3.2.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要素构成
        3.2.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
        3.2.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的输出——资源配置效应
    3.3 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3.3.1 集体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和公平
        3.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优化
    3.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调控的框架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的评析
    4.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前(土地征收)的资源配置状况
        4.1.1 土地市场结构特征
        4.1.2 土地资源市场价格扭曲
        4.1.3 土地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4.1.4 土地收益分配公平缺失
    4.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善资源配置状况
        4.2.1 集体建设用地配置机会公平性提高,土地市场竞争程度增加
        4.2.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交易费用减少,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4.2.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能够修正资源行政定价,缓解土地供求矛盾
        4.2.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增加农民土地收益
    4.3 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的理性反思
        4.3.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能否形成充分有效竞争,减少供求交易成本
        4.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能否形成正确土地价格,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价
        4.3.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能否实现供求效应最优化,避免供求失衡
        4.3.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能否保障农民土地收益,避免收益分配不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的机理
    5.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
        5.1.1 各环境因素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的作用分析
        5.1.2 环境合力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的作用分析
    5.2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
        5.2.1 土地产权界定
        5.2.2 土地产权完整性和安全性
        5.2.3 土地产权结构
    5.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
        5.3.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发育与资源配置
        5.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失效与资源配置
    5.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管制与资源配置
        5.4.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管制影响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
        5.4.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失灵与资源配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实践个案与整体考察
    6.1 安徽省芜湖市个案分析
        6.1.1 芜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背景与改革措施
        6.1.2 芜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
    6.2 广东省南海区个案分析
        6.2.1 南海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背景与改革措施
        6.2.2 南海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
    6.3 江苏省昆山市个案分析
        6.3.1 昆山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背景及改革措施
        6.3.2 昆山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
    6.4 三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的结论与启示
        6.4.1 三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的结论
        6.4.2 三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的经验启示
    6.5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整体考察及相关制度评价
        6.5.1 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资源配置状况总结
        6.5.2 目前我国影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的制度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优化调控
    7.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机制分析
        7.1.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调控的主体和目标
        7.1.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的模式和切入点
        7.1.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的原则
        7.1.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的手段和传导机制
    7.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的制度建设
        7.2.1 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建设,为流转提供法律支持
        7.2.2 培育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市场发育
        7.2.3 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制与干预,弥补市场失效
        7.2.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优化调控制度的配套措施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主要的政策建议
    8.3 论文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发表学术论文

(9)武汉市南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南湖概况
    1 水栖大型底栖动物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2 环境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2.1 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2.2 生物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3 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的生态功能
    4 大型底栖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1 指示种法
        4.2 常见的指数法
        4.3 综合指数法
        4.4 水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 武汉市南湖的变迁与渔业问题
        5.1 武汉市南湖的变迁
        5.2 南湖富营养化对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影响
        5.3 南湖的渔业
        5.4 湖泊中放养鱼类的生态作用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处理和分析
        1.3 运动方式和迁移观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
        2.2 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分布
        2.3 垂直分布
        2.4 围隔区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
        2.5 腹足类的运动方式和迁移
        2.6 水栖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的垂直迁移实验
    3 讨论与分析
        3.1 南湖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
        3.2 环境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影响
        3.3 大型底栖动物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对分布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大型底栖动物的氮磷含量及输出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
        2.2 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生产量和干湿重比
        2.3 TN、TP含量
        2.4 南湖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N、P总量
    3 讨论与分析
        3.1 南湖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和生物量计算
        3.2 大型底栖动物在湖泊N、P循环中的作用和评估
    4 小结
第四章 主要大型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
        2.2 霍甫水丝蚓对氮磷的释放量
        2.3 摇蚊幼虫对氮磷的释放量
    3 讨论与分析
    4 小结
第五章 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繁殖生态学
    1 铜锈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2 南湖耳萝卜螺繁殖力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3 南湖摇蚊繁殖力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沉积物中的水生植物残体及其湖沼学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生植物残体
        2.2 植物残体的垂向分布
        2.3 植物残体与底栖动物的关系
        2.4 植物残体的氮磷分析
    3 讨论与分析
        3.1 水生植物残体的分布
        3.2 植物残体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3.3 水生植物残体的氮磷特征
        3.4 水生植物残体的湖沼学意义
    4 小结
第七章 底层鱼类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湖主要底层鱼类组成
        2.2 底层鱼类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2.3 穴居鱼类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2.4 大型底栖动物对底层鱼类的影响
    3 讨论
        3.1 底层鱼类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3.2 大型底栖动物对底层鱼类的影响
        3.3 关于南湖生态学治理的几点建议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朱希祖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宗旨及意义
    二 研究状况回顾
    三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四 论文结构及其说明
第一章 生平与交游
    第一节 朱希祖生平
        一 家世童年
        二 求学求职
        三 进入北大
        四 南下广州
        五 北上南京
        六 西迁重庆
    第二节 朱希祖生平事略考
        一 生年与留学时间
        二 任职北大的时间
        三 两次离开北大的时间
    第三节 朱希祖与章太炎
        一 受业章门
        二 承继史学
        三 不拘师说
    第四节 朱希祖与蔡元培
        一 主张"兼容并包"
        二 提倡"新文化"
        三 引进"新史学"
        四 整理"大内档案"
        五 其他交往
第二章 中国史学史研究
    第一节 最早的中国史学史讲义
    第二节 基本内容与编写出版过程
    第三节 影响较大的创见
        一 关于"史"字之释义
        二 "有文字而后有记载之史"
        三 "书记官"与"历史官"
        四 "名"与"实"
        五 关于史籍分类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史馆修史
    第一节 参与编修《清史稿》
        一 担任清史馆协修
        二 提议"先修志表而后纪传"
    第二节 主持审查《清史稿》
        一 审查事件的前因后果
        二 审查过程
    第三节 负责筹备国史馆
        一 担任总干事始末
        二 规划史馆制度
        三 举荐人才
        四 议定国史体例
    第四节 评价
第四章 历史文献研究
    第一节 "平生心事南明史"
        一 对南明史籍的考订
        二 对南明历史的重建
        三 评价
    第二节 发掘和整理档案史料
        一 抢救保护明清档案
        二 指导整理明清档案
        三 利用明清档案进行史学研究
        四 阐发档案学思想
        五 小结
    第三节 《伪齐录校补》和《伪楚录辑补》
        一 《伪齐录校补》的内容简介
        二 《伪齐录校补》的编纂特点
        三 《伪楚录辑补》的内容与编纂特点
        四 编纂的缘起和经过
        五 评价
第五章 方志与边疆史地研究
    第一节 纂修方志的理论与实践
        一 搜集和保存方志书籍
        二 纂修《广东通志》的实践
        三 阐发方志学思想
        四 评价
    第二节 发起和参与边疆史地研究
        一 东南海疆的边防
        二 满族崛起和东北地理考
        三 西北的文化遗存
        四 西南少数民族
        五 研究特点及意义
第六章 历史观
    第一节 对"史"、"历史"、"史学"含义的探讨
        一 "历史"是什么?
        二 模糊的"历史"与"史学"
    第二节 "进化史观"
        一 《中国文学史》中的退化论
        二 "世界是时时进化的"
    第三节 "综合史观"
        一 "群众心理"推动历史前进
        二 "把全世界的史做综合研究"
    第四节 "文化形态史观"
        一 "今日之世界亦一大战国也"
        二 "超人"哲学
        三 "文化形态史观"的来源
第七章 史学思想
    第一节 "现代之史学,已为科学的史学"
        一 客观的治史态度
        二 严格的治史规范
        三 求真的治史宗旨
    第二节 治史以"指挥人事为归宿"
        一 "上抒家国忧,下谋人伦洽"
        二 "认识现代社会以创造将来"
    第三节 倡导学术合作
        一 "要打破孤独讲学的旧习"
        二 "今之史学,已成为独立之科学"
第八章 治史方法
    第一节 实证方法
        一 对实证方法的认识
        二 对实证方法的倡导
        三 对实证方法的应用
    第二节 比较研究方法
        一 "物物而辩,事事而较"
        二 重视中外比较
        三 强调纵向比较
    第三节 实地考察方法
        一 征访南明史料
        二 调查六朝陵墓
    第四节 其他方法
        一 以诗文证史方法
        二 统计学方法
结语
    一 研究领域十分宽广
    二 课程改革影响深远
    三 爱国主义贯穿始终
    四 创新精神启发后学
参考文献
    一 论着
    二 论文
    三 史料汇编与未刊硕士、博士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莱阳农学院学报》第19卷(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研究 ——以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为考察对象[D]. 崔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16(10)
  • [3]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D]. 张丽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4]《<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石斛兰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及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D]. 任羽. 海南大学, 2013(09)
  • [6]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D]. 昝金生. 苏州大学, 2011(06)
  • [7]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D]. 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8]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D]. 张梦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9]武汉市南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研究[D]. 杨明生.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4)
  • [10]朱希祖史学研究[D]. 王爱卫. 南开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莱阳农业大学学报》总目录第19卷(200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