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初政治统治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王学蕊[2](2021)在《汉初散文研究》文中提出
张沁慧[3](2021)在《刘勰西汉文学史建构中的文学阐释与历史真实》文中认为刘勰《文心雕龙》依经立义,预设儒家理想的文学范式,以此为标准对历代文学演进情况进行评判和规约。由于文学阐释受制于儒家文化意识,刘勰在援引具体而微的历史事件或评论具体文学现象时总会依照儒家理想范式进行理论上的重新阐释和建构,其文学阐释便与历史真实产生了龃龉。儒家意识形态在中国文化品格的塑造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刘勰宗经思想的选择与中国古代文学阐释的主流路径是一致的。刘勰在意识形态元叙事的控制下,往往会对历史真实进行重构和歪曲,以此贴合所认同的意识形态。对于文学之“始”,刘勰往往将其溯源于儒家经典,并以儒家文艺标准对文学做出规约。刘勰基于“宗经”立场从而预先设定理想文学范式,使其在对具体文学现象进行评论时难以逃脱这一框架,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理论资源进行重建,形成自己笔下的“文学真实”,而这种建构的文学真实可能与历史真实存在冲突,或者是使儒学立场从内部产生撕裂。本文意在以刘勰《文心雕龙》对西汉文学史的建构为着落点,探讨刘勰关于西汉文学的若干论断与历史真实是如何基于宗经思想而产生碰撞,进而从中国古代政治意识形态观照刘勰的宗经思想。文章分别从文体、文人角度出发,探讨刘勰所作出的西汉文学论断与可查证的历史真实产生了何种出入,刘勰如何消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以及他所采取的阐释策略进而又带来了何种新的问题,关注刘勰基于“辞人不周于用”的文化共识对文人政治身份进行再叙事,在对刘勰西汉文学评论与历史真实的差异中审视政治意识形态对刘勰论文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文心雕龙》对西汉文学史的构建置于更加广阔的历史语境当中加以观照,将对刘勰宗经思想的反思与中国儒家“话语霸权”相联系,对其抱以更加宽容的态度。不足之处在于中国历史长河漫漫,笔者对宏观历史传统把握不足,在阐释中难免出现偏差。本文的切入点在于《文心雕龙》文学论断与历史真实的差异,但如何接近“历史真实”是一个需要辩证地进行论证的问题。由于古今对历史的认识所依托的历史史料不同,认识主体身处的时代和所认同的价值观不同等方面的差异,古今对“历史真实”的界定必定有所出入,且今人视野中的“历史真实”同样带有建构性和想象性,如何平衡古今认识主体对历史真实的认识差异以及两者进行对比的可能性,是本文思考不足之处。
耿君[4](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王越[5](2021)在《汉代城乡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以往的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唐宋明清时期的探讨,具体到两汉时期则更加侧重于城市和乡村的分别研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不仅可以补充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还有助于打通汉代城市研究与乡村研究的关联。同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也有深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解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城乡关系作为研究主体,探究汉代城乡关系的历史实际,梳理两汉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和乡村从宗法血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城乡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动向。受到多国林立、社会动荡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城乡关系还展现出区域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历史特点。短暂的秦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下一统局面下城乡关系的发展。进入汉代以后,城乡关系得以继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汉代城乡关系中存在较多的同一性要素。这是城乡共同体时代的基因遗存和“大一统”王朝政治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同一性要素主要体现在政治治理和居民生活两方面。城市与乡村统一于地缘行政管理体系,拥有着相同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人员设置。各种身份人群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广大城乡平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文教机遇。此外,城乡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具有同一性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城乡居民在主流思想文化上也有着相当多的一致想法与诉求。其二,汉代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有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城乡共同体色彩淡化,城乡分野明晰化的结果。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两方面。城市与乡村在空间规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发展趋势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与乡村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此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也存在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就汉代城乡关系的结构与发展趋势而言,城乡同一性要素的存在与城乡的差异化发展始终是并存的。其三,汉代城乡差异推动着城乡相互交流。城市和乡村通过政治互动,实现了治理功能的互补,乡村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乡经济也因为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区域差异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思想文化呈现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形态。汉代人口在城市和乡村中自由选择居住,造就了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流民在城市和乡村中祈求生存,造就了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其四,汉代城乡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汉代城乡转化规模十分可观,乡村向城市不断地演进,城市也在向乡村不停地回归。影响城乡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单位城乡形态的变化。城乡转化的实现得益于汉代城乡的特定背景,是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城乡共同发展的“马太效应”推动了大都市和小型乡村的涌现,也为城乡转化提供了发展动力。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两汉城乡关系出现了较多变动,其结果是乡村的成长与城市的停滞,但是没有突破城乡关系的原有结构。这是汉代城乡关系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显着特征。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在于农本,而欧洲古代城乡没有共同的基点,由此造就了中西古代城乡关系的结构差异。同时,官方政府统一主导着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这与西方古代的城乡分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资海琼[6](2021)在《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初黄老政治思想所呈现的风貌,已非道家原创时期的本来面目,而是经过长期吸纳其他学派所融入的性格,为了适应汉初社会的历史时代要求,不得不改变的因应措施。汉初黄老政治思想融合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等多家思想,以老庄“道论”为基础,形成了无为而治、形名相应、德刑并举、因循为用、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完成了先秦以礼法为主到儒法道整合的转化。汉初黄老政治思想兼容并蓄、无为即有为,恢复并重建了汉初经济、政治制度与社会秩序,以及对汉民族文化及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黄老政治思想为西汉初期的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道家经世治国开创了契机,为西汉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因为其自身流弊及社会内外环境的转变,最终被董仲舒大一统儒家政治思想所取代。尽管黄老政治思想从此退出了官方政治舞台,但其“以道为魂”、“以德为体”、“以法为用”的思想精髓,时至今时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田帅[7](2020)在《出土文献视野下战国后期至秦代儒学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出土文献为切入点,结合传世文献,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根据出土文献中所见的诸子及儒家典籍文献情况,对战国后期至秦代的学术概况和儒学流变发展进行研究,本文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战国后期的学术概况。战国后期,百家争鸣进入尾声,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代表的学术中心,诸子宣扬学说的方式由春秋及战国前期的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开始转变为进行集中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开始进行了学术政治化实践的尝试。以儒学、黄老之学、法家及阴阳家为代表的学派内部的整合和学派间互相交流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以韩非、邹衍为代表进行的学术政治实践化,也使得法家、阴阳家思想更具有政治实践性。第二部分,出土文献所见的儒学传播。自孔子殁后,儒家后学开始向各地进行儒学传播,对中原及南方列国产生了极大影响。从出土文献中发现的儒家文献分析,战国后期的儒学已经对三晋地区、吴越地区、秦楚地区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保留了诸多儒家经典文献。战国后期,荀子对诸子学和儒家内部诸学派提出了批判与整合,提出了独特的天人观、礼法观,激发了儒学的实用性,开创了儒法融合之先河。第三部分,秦统一后的学术思想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延续了秦国的重法传统,并辅以阴阳家思想来证明秦统一的合理性与正统性,从出土《秦律》中可以看到秦统一后的法家思想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调整,其中所体现的思想也延续了战国后期法家思想的高度融合状态。但是这一时期的出土文献如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篇中的儒学因素及《秦律》中的伦理观,结合传世文献中记载秦礼内容和秦始皇陵出土的相关文物中也可以看到秦人对儒学的应用。第四部分,秦代儒学的生存样态及影响。由于秦始皇统治中期采用了严苛的文化政策,限制了民间儒学的发展,导致秦代儒学生存样态被迫发生了变化。除官方的博士官及其保存的儒家典籍外,民间儒生的生存空间遭到了挤压,儒生选择了隐居或入仕秦政府;民间儒家典籍或藏入壁中保存,或因遭焚毁而只能口耳相传;为秦亡之后儒学重新发展和儒家典籍重新流传提供了契机。第五部分,汉初出土文献对秦代儒学传播的印证。由于汉初的文化政策有所放宽,汉惠帝废除了挟书律,文景时期重新设立儒学博士且放宽民间学术限制,同时汉初政府积极向民间征集图书典籍,促进了儒家的重新发展;同时,汉初的儒生多从秦代的严苛法令下生存而来,故汉初儒生的生存样态可以反证秦代儒学的发展;此外,近年来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定州汉简《论语》也可以看到秦代至汉初的儒学虽然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但是向南北方向均有了充足的发展,且儒家典籍文献也得到了保护。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战国后期至秦代的儒学流变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战国后期诸子学开始进入内部整合和相互融合阶段,儒学在这一时期由荀子对儒家思想及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等诸子学术进行了较高程度的整合,提出了独到的礼法观、天道观和天人关系理论。秦统一后,儒学在秦代的严苛文化政策下艰难发展,儒生和儒家典籍得以保存。儒学主动地与诸子学进行融合,不仅丰富了先秦儒学,同时为汉代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颖[8](2020)在《汉代社会与鼓吹乐》文中提出汉代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在汉代社会中,从天子出行到国家典礼,甚至陪葬,都会有鼓吹乐的影子。鼓吹乐作为在这个时代兴起而后又一直延续至今的乐种,备受学界瞩目,不论历代文献资料还是今人研究成果数量颇丰。但就现有研究而言,更多的集中在以音乐学视角下对鼓吹乐音乐形态方面的考察,而从社会角度考察鼓吹乐和汉代社会关系的文章,寥寥无几。鼓吹乐之所以能够从民间进入汉代宫廷音乐系统,实现这种空间转换是跟汉武帝大力推进中央集权制挂钩的,在它频繁参与国家各项重大活动中来看,鼓吹乐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单纯的音乐种类而已,而是承载着相当重要的政治功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汉代社会转型以及秩序的建构,可见鼓吹乐的音乐属性在当时并非是其主要,他所被赋予的社会属性应当更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汉代鼓吹乐”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涉及“汉代社会”和“鼓吹乐”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了 问题提出和文献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涉及先秦和汉代的社会背景情况。本章分别就先秦社会和汉代社会之情形作简要概述,主要从国家制度、社会结构、政治理念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与讨论,从中把握其社会的主要特点;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从音乐学角度考察鼓吹乐在汉代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以及原始文献资料的梳理,讨论涉及鼓吹乐的起源、分类、曲辞内容、以及施用情况等方面的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鼓吹乐在汉代的情况;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论及鼓吹乐同汉代社会运作之间的关联。依据前文所推论出的汉代社会的特性以及需求,通过考察鼓吹乐与相关社会空间、社会阶序、周边文化等方面的互动情况,进一步讨论鼓吹乐和汉代社会的关系,从而能够证明鼓吹乐和社会转型及汉王朝制度建构之间的关联。最后对鼓吹乐进行历时性考察,简要梳理魏晋时期鼓吹之使用情况,以此证明他对于政治所存在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鼓吹乐在汉代社会中的运用,联系汉代的社会性质以及社会的需求,回答为什么鼓吹乐会在汉代兴起,揭示鼓吹乐对汉代社会秩序建构的重要性以及同社会政治形成的互动关系。
张卓[9](2020)在《董仲舒与汉代主流意识形态》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某种制度的辩护或批判,而主流意识形态即统治思想则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建构起来的观念上层建筑。汉代是继秦“二世”而亡之后建立的一个延续400多年、强大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汉王朝的强大和长时间延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董仲舒推动“独尊儒术”并为汉代统治者提供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主流意识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深入研究汉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衍化,揭示董仲舒对汉代主流意识形成的作用,从一个个案的分析获得对主流意识形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吸取经验与教训,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对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汉代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一个从汉初黄老之学到儒学复兴的演变过程。汉初统治者适应时代的需要,选择了黄老思想为其统治思想,实行“无为而治”的政治策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的建议,推动了儒学的复兴,使儒学替代黄老之学成为新的统治思想。汉代儒学的复兴有其历史的原因,包括儒学自身的生命力、汉代儒学与其他学派的相互作用、汉代儒生们的传承与发展、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推动等等。其次,董仲舒主要从“天”论、“天人感应”论、“君权神授”论等方面对汉代政治制度合法性进行了论证,从“三统三正”、“天不变道亦不变”、“德主刑辅”等方面对汉代政治秩序进行了设计,从“三纲五常”、“正谊不谋利”、“承天意善中民之性”等方面对汉代伦常秩序和价值体系进行了建构,并由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系。第三,以董仲舒思想体系为核心的汉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不仅对汉代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为汉代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前提、为社会秩序的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价值和信仰体系。
郭爽[10](2020)在《西汉诏书与官方校书 ——以《汉书·艺文志》所含诏书为中心》文中认为在中国封建等级社会中,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诏书是帝王颁发的政令,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经颁布会对本朝甚至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汉代诏书数量庞大,内容涉及到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本文以《汉书·艺文志》总序中涉及的诏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关注西汉诸位帝王关于收书、藏书、校书方面的诏书。西汉诸位帝王下诏搜集整理图书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西汉初期,以惠帝下诏“除挟书律”为标志,这是西汉的图书解禁期;第二阶段在西汉中期,以武帝元朔五年(前124)下诏藏书为起点,武帝明确了一系列的藏书校书政策,使相关的藏书与校书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为西汉后期,以成帝时期河平三年(前26)下诏校书为标志,西汉官方校书制度在刘向等人的校书实践中得到完善。本文以专题的形式,着重分析惠帝、武帝、成帝时期诏书的颁布背景,具体实施过程以及这些诏书对西汉校书制度的影响。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诏书在汉代官方文书中的地位,西汉帝王诏书的颁布、传递、管理情况,以及《汉书·艺文志》总序涉及的诏书内容。第二章西汉初期是书籍的解禁期,此章主要介绍汉初几位帝王下诏搜集整理图书的情况。首先还原高祖时期下诏整理藏书的情况,继而分析惠帝“除挟书律”的诏书原文,以及惠帝四年(前191)“除挟书律”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西汉中期,武帝颁布一系列具体的藏书政策后,西汉的官方藏书校书制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本章以武帝元朔五年(前124)颁布的诏书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劝学诏》与藏书政策的关系,阐释西汉官方图书收藏整理制度的确立背景,以及武帝时期具体的图书搜集整理情况,最后分析武帝下诏藏书的影响。第四章西汉后期,自成帝下诏命刘向校书开始,西汉官方校书制度在刘向等人的校书实践中得到完善,形成系统的校书流程。本章主要阐释成帝下诏命刘向等人校书的原因、此次校书活动的特点,以及成帝下诏校书对汉朝学术的影响。第五章结合前文传世文献中西汉帝王下诏校书的相关记载,总结西汉校书制度确立的原因、方式,以及西汉帝王下诏对西汉官方图书搜集整理活动产生的影响。
二、汉初政治统治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初政治统治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刘勰西汉文学史建构中的文学阐释与历史真实(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从文体论角度看刘勰的西汉文学阐释与历史真实 |
第一节 《乐府》——“雅”标准背后的历史真实 |
一、汉乐府:“雅”与“非雅” |
二、文化传统语境下对汉乐府“雅”的规约 |
三、刘勰阐释路径与“刘德献乐”的政治复杂性 |
第二节 《史传》——“吕后危汉”背后的历史真实 |
一、《史记》为吕后立纪 |
二、经学规范下的“求实” |
三、“合经”想象性与“求实”客观性的矛盾 |
第三节 《诸子》——西汉诸子“类多依采”背后的历史真实 |
一、“子源于经”的学术等级划分 |
二、经学:西汉的利禄工具 |
三、西汉诸子“类多依采”与“述而不作”的言说传统 |
第二章 《文心雕龙》文人政治身份再叙事与历史事实 |
第一节 《时序》——汉初“辞人勿用”刍议 |
一、辞人之用 |
(一) 贾谊与辞人之用 |
(二) 藩王与辞人之用 |
二、“辞人勿用”与刘勰论史逻辑 |
(一) “贾谊抑”与刘勰以儒论史 |
(二) 汉初文学的楚风特色与以儒论史 |
三、“藩王之用”与刘勰论史逻辑 |
(一) 以帝王论文学兴衰 |
(二) 汉初文人的游士之风与以帝王论文学 |
第二节 《知音》——“汉武轻马”刍议 |
一、“汉武轻马”与“相如涤器而被绣”的矛盾 |
二、从“汉武轻马”看汉初文人的政治处境 |
三、刘勰的实用主义文学观念 |
第三节 《程器》——扬雄“终乎下位”论 |
一、扬雄仕途经历 |
二、扬雄“有文无质”与“终乎下位” |
三、帝王与文人的交互关系 |
第三章 从文学、政治、儒学的交织看刘勰的文学阐释与历史真实 |
第一节 以儒论文:主流的诗学阐释路径 |
一、中国古代政治与儒学 |
二、中国古代儒学与文学 |
三、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 |
第二节 学术与政治缠绕下文人的身份焦虑 |
一、以道自任的士人 |
二、不周于用的文人 |
三、刘勰的文人身份焦虑与士人使命 |
第三节 刘勰论文:借助儒家话语权实现“文”的突围 |
一、儒家“文化霸权” |
二、借助五经,提高文的地位 |
三、文人是士大夫的补充身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解读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
一、辽阔的疆域 |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
一、儒家思想独尊 |
二、道教思想盛行 |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
三、太乐及其职能 |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
一、以舞相属 |
二、即兴舞蹈 |
三、自娱舞蹈 |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
一、宫廷乐舞 |
二、代表人物 |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
一、美的造型 |
二、圆形轨迹 |
三、以腰为轴 |
四、形神统一 |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
一、袖的分类 |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
一、盘鼓舞其名目 |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
一、郊祀乐舞 |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
一、美丑兼备 |
二、本俗求雅 |
三、阴柔飞动 |
四、以悲为美 |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
一、继往开来 |
二、审美走向自觉 |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汉代城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政治关系 |
一、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特征 |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经济关系 |
一、城乡赋役关系的变化 |
二、城乡多向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文化关系 |
一、乡村文化的形成 |
二、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 |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居民关系 |
一、城乡居民的流动 |
二、城乡居民关系的开放 |
第二章 汉代城乡的同一性要素 |
第一节 城乡政治治理的同一性要素 |
一、地缘行政体系下的城市与乡村 |
二、城乡基层组织设置的同一性表现 |
第二节 城乡产业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
一、农业的城乡分布 |
二、工商业的城乡分布 |
第三节 城乡居民生活的同一性要素 |
一、城乡居民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
二、城乡居民政治地位的同一性表现 |
三、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同一性表现 |
第四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
一、城乡思想的同一性表现 |
二、城乡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
第三章 汉代城乡的差异化发展 |
第一节 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差异 |
一、城乡空间规模的差异 |
二、城乡空间形态的差异 |
三、城乡空间的不同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 |
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 |
二、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
三、城乡市场结构的差异 |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差异 |
一、城市文化的繁华与乡村文化的质朴 |
二、城市文化的官方性与乡村文化的民间化色彩 |
三、城市文化的兼容性与乡村文化的封闭性 |
第四章 汉代城乡的交流与交融 |
第一节 城乡治理功能的互补 |
一、乡里体系对郡县功能的补位 |
二、乡村民间自组织的功能补位 |
三、城市治理功能对乡村治理体系的补位 |
第二节 城乡经济的交融 |
一、社会再生产中的城乡经济交融 |
二、区域交流中的城乡物产交换 |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 |
一、城乡文化的交相互动 |
二、思想文化互动的影响 |
第四节 城乡人口的流动 |
一、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 |
二、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 |
第五章 汉代城乡的转化 |
第一节 汉代乡村向城市的演进 |
一、军事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二、政治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三、文化祭祀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四、经济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第二节 汉代城市向乡村的回归 |
一、“城—乡”回归的复杂性 |
二、上古邑国的衰落 |
三、“城—乡”回归的因素导向 |
第三节 城乡转化的历史逻辑 |
一、城乡关系的特定背景 |
二、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马太效应”下的城乡转化趋势 |
第六章 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 |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
一、城乡关系的变动 |
二、变动后的城乡关系 |
三、乡村地位的上升 |
第二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 |
一、农本与汉代城乡关系 |
二、城乡关系发展基点的特色 |
第三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 |
一、官方对民间力量的引导 |
二、城乡关系的主导力量差异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考古与简牍资料 |
三、今人着作 |
四、学术论文 |
五、海外研究资料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形成 |
一、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形成年代 |
二、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地域起源 |
三、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产生原由 |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发展演变 |
一、黄老政治思想代表着作梳理 |
二、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发展与兴盛 |
三、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势微与衰落 |
第二章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哲学继承 |
一、汉初黄老思想的道论 |
二、汉初黄老思想中的辩证法 |
三、“道生法”命题 |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无为而治 |
二、形名相应 |
三、德刑并举 |
四、因循为用 |
五、以法治国 |
第三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特点 |
一、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兼容并蓄性 |
二、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积极有为性 |
第三章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
一、恢复了汉初社会生产 |
二、重建了汉初社会秩序 |
第二节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对后世思想与性格形成的促进 |
一、促进了董仲舒新儒学的形成 |
二、促进了汉民族性格的形成 |
第四章 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一节 国家治理应当彰显“以道为魂” |
第二节 国家治理应当坚守“以德为体” |
第三节 国家治理应当实施“以法为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出土文献视野下战国后期至秦代儒学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的基本资料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述 |
第一章 战国后期的学术概况 |
一、稷下学宫与战国后期的学术交流 |
(一)稷下学宫的兴衰及作用 |
(二)稷下学宫的学术交流 |
(三)稷下学宫对战国诸子学的意义 |
二、黄老之学的兴起——以上博简《恒先》与《三德》为例 |
(一)黄老之学的产生 |
(二)从出土文献看黄老之学 |
(三)黄老之学对诸子学的融合及影响 |
三、韩非对法家的整合与贡献 |
(一)韩非以前法家发展概况 |
(二)韩非对法家的总结与贡献 |
四、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的战国后期儒学的传播 |
一、儒学传播的中心——邹鲁地区 |
二、儒学的南传 |
(一)子张对孔子之学的传播 |
(二)子游、子贡向吴越传播儒学 |
(三)楚地战国简帛所见楚国的儒学传播 |
三、儒学的北进 |
(一)邹鲁儒学向齐国传播 |
(二)子夏西河设学与魏国的儒学流传 |
(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与儒学向赵国传播 |
(四)中山王墓“平山三器”所见中山国儒学的流传 |
四、儒学的西传——秦国儒学的艰难发展 |
五、荀子对先秦学术的总结及对儒学的贡献 |
(一)荀子对诸子学的批判与整合 |
(二)荀子礼法思想与战国儒法融合的趋势 |
(三)出土文献所见的儒家经典与荀子传经 |
第三章 秦统一后的学术思想与制度 |
一、从出土秦简看秦代学术思想 |
(一)从出土《秦律》简牍中看秦代法家思想的应用 |
(二)秦代《日书》与阴阳家思想 |
二、秦代的礼制 |
(一)皇帝制度与封禅制度的制定 |
(二)秦代考古材料所见的秦代礼制 |
三、出土秦简中所见的儒学因素 |
(一)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与秦吏的培养 |
(二)出土秦律中所见的儒家伦理观 |
第四章 秦代儒学的生存样态及影响 |
一、秦代重法思想下儒家的生存样态 |
(一)秦代统治层与儒学的关系 |
(二)秦代的博士制度 |
(三)焚书坑儒后儒学的存在形式 |
二、秦代儒家经典的流传状况 |
第五章 汉初出土文献对秦代儒学传播的印证 |
一、汉初儒生与博士反映的儒学传承 |
(一)汉初的儒生 |
(二)汉初的博士 |
(三)汉初的经典传授 |
二、马王堆帛书《周易》、《五行》等篇与儒家的南传 |
三、定州汉简《论语》、《儒家者言》等篇与北方儒学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汉代社会与鼓吹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先秦、汉代社会述略 |
第一节 先秦社会简况 |
一、周代国家制度 |
二、周代社会等级结构 |
三、周代政治理念 |
第二节 汉代社会发展情况 |
一、汉代国家制度 |
二、汉代社会等级结构 |
三、汉代政治理念 |
小结 |
第二章 汉代鼓吹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鼓吹乐的起源 |
第二节 鼓吹乐的类别 |
一、鼓吹 |
二、黄门鼓吹 |
三、骑吹 |
四、短箫铙歌 |
五、横吹 |
第三节 鼓吹曲辞的内容 |
第四节 鼓吹乐的施用情况 |
一、用于典礼仪式 |
二、用于仪仗卤簿 |
三、用于给赐 |
四、用于宴享 |
五、用于军队 |
小结 |
第三章 鼓吹乐与汉代社会的运作 |
第一节 鼓吹乐与相关社会空间 |
一、边地 |
二、宫殿 |
三、郊、陵寝 |
四、道路 |
第二节 鼓吹乐与社会阶序 |
一、鼓吹乐对王权的彰显 |
二、鼓吹乐对臣子的约束 |
三、鼓吹乐对臣民的控制 |
第三节 鼓吹乐与周边文化互动 |
第四节 鼓吹乐对后世的价值与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董仲舒与汉代主流意识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黄老之学到儒学的复兴 |
第一节 汉初的黄老之学 |
一、“无为而治”及其实践成效 |
二、“无为而治”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武帝时期儒学的复兴 |
一、儒学自身的生命力 |
二、儒学与其他学派的相互作用 |
三、儒生们对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
四、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推动 |
第二章 董仲舒对汉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 |
第一节 对政治制度合法性论证 |
一、“天”论 |
二、“天人感应”论 |
三、“君权神授”论 |
第二节 对政治秩序的设计 |
一、“三统循环”论 |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论 |
三、“德主刑辅”论 |
第三节 对伦常秩序的建构 |
一、“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
二、“正谊不谋利”的价值观 |
三、“王承天意善中民之性”的王道教化论 |
第三章 汉代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的意义 |
第一节 维护君主统治地位,稳定国家统治根基 |
第二节 引领教化约束之法,实现社会有序发展 |
第三节 整合社会价值观念,发展民族精神信仰 |
结语:汉代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对后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西汉诏书与官方校书 ——以《汉书·艺文志》所含诏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西汉诏书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诏书在汉代公文中的地位 |
第二节 西汉诏书的起草、下达及管理情况 |
一、西代诏书的起草及下达流程 |
二、西汉诏书的管理情况 |
第三节 《汉书·艺文志》中的诏书及相关文本 |
一、西汉初期帝王收集整理图书的相关诏书 |
二、武帝下诏藏书、写书及相关文本 |
三、成帝、哀帝的诏书内容 |
第二章 汉初图书收藏整理研究 |
第一节 高祖时期藏书考 |
第二节 惠帝四年“除挟书律”诏书文本考索 |
一、何为“挟书律” |
二、惠帝“除挟书律”的原因 |
第三节 “除挟书律”的影响 |
一、图书自由流传 |
二、民间藏书合法化 |
三、私学解禁 |
第三章 武帝下诏藏书与官方校书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武帝下诏藏书考索 |
第二节 武帝藏书政策的颁布背景 |
一、“书积如山”与“书缺简脱” |
二、为构建适应改革需要的统治思想 |
三、受诸侯王藏书影响 |
第三节 “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
一、藏书之策的具体化 |
二、“置写书之官” |
第四节 武帝下诏藏书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第四章 成、哀之诏与汉代校书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河平三年诏书颁布背景 |
一、“书积如山”与“书颇散亡” |
二、成帝“闵学残文缺” |
三、具备适合校书的人才 |
四、河平三年前后灾异现象频发 |
第二节 成、哀诏书对西汉校书工作的影响 |
一、校书工作体系完善 |
二、校书活动的创举意义 |
第五章 西汉官方藏书校书制度形成的原因、方式及影响 |
第一节 西汉帝王下诏藏书、校书的原因 |
第二节 西汉藏书校书制度的确立方式 |
第三节 藏书校书制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汉初政治统治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初散文研究[D]. 王学蕊. 鲁东大学, 2021
- [3]刘勰西汉文学史建构中的文学阐释与历史真实[D]. 张沁慧. 山东大学, 2021
- [4]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汉代城乡关系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21(11)
- [6]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研究[D]. 资海琼.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7]出土文献视野下战国后期至秦代儒学流变研究[D]. 田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汉代社会与鼓吹乐[D]. 王颖. 西南大学, 2020(02)
- [9]董仲舒与汉代主流意识形态[D]. 张卓.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西汉诏书与官方校书 ——以《汉书·艺文志》所含诏书为中心[D]. 郭爽.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