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组教学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任香羽[1](2020)在《分层教学在初中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深入,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越来越大。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学科,学生们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的差异性更加明显,而我国现阶段还处在教育需求大而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大范围地采用了班级授课制。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中,对于我国动辄四五十人的班额来说,部分后进生,理解、消化知识所需的时间要更多,但为了统一进度,教师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那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就会慢慢积累,与成绩好的学生的差距越拉越大,最后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觉得教师上课有点啰嗦,进度太慢,这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他们可能产生自负心理,认为自己不怎么用听讲也能轻易学好数学从而丧失学习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授课方式就显得并不那么合理了。由此,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将学生进行分层,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这样产生的教学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本文在决定使用分层教学这种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不等式部分的内容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不等式部分的内容是可以和数学中许多其他知识联系起来的综合性较强,又蕴含多种数学思想的内容。并且,它出现在天问培训学校的教材中,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校也接触过,并不那么陌生,因此,本文选择不等式作为研究的内容。此次教学实验先进行了一次前测,根据结果,认为两个班的学生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再根据显性隐性相结合的原则,将B班学生分为Ⅰ、Ⅱ、Ⅲ个层级,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教学。在学生完成不等式部分的内容的学习后,对他们再一次进行了测试,发放了有关此次分层教学的问卷调查,对三位上课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测试结果和访谈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总结分层教学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此次教学实验的不足,并提出对不等式分层教学的建议。通过对初中不等式的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分析,可更好把握分层教学的方法,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作用,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许凤[2](2020)在《基于STEAM理念的分组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罗山县定远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背景下,需要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基于STEAM理论的分组教学法强调合作促发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并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其宗旨是缓解班级授课制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分析法,以罗山县定远中学八年级(1)班和(2)班为研究对象,对STEAM理论的分组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其中(1)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称为对照班),(2)班采用STEAM理论的分组教学法(称为实验班),且两班授课教师为同一人。在分组教学法原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新的实施原则、分组标准和教学模式,将构建的新的模式应用于地理教学实践中,并通过统计分析两班学生的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来检验STEAM理论的分组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合前期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以及反思整个教学实践过程归纳出不足,并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学生成绩方面。统计实验班与对照班七次考试成绩,对比分析平均分、及格人数与不及格人数。实验班开学考试的平均分低于对照班,采用分组教学法后的其余六次考试,实验班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从不及格和及格人数发展趋势来看,实验班高分层人数逐渐增加,不及格人数明显下降,说明分组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地理成绩的整体提升。(2)学生态度方面。在两班学生男女比例、父母学历等基本情况和地理学习内容一致的基础上,实验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感兴趣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都远高于对照班,说明STEAM理论的分组教学法受到学生的肯定,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借助地图等工具寻找地理问题答案的人数中实验班远超对照班,说明STEAM理论的分组教学法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地理实践力(4)优化方面。学生合作意识缺乏,能胜任队长的人数有限,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加强对队长的指导;分组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掌握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对新的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不够,应该鼓励新的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并为教师提供更高的学习平台和更多的探讨机会。
邓王[3](2019)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药物化学基础》课程作为中职药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带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提高其教学效果,对培养优秀应用型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强目标性和实践性,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二者进行融合优化,构建了适用于中职教育的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并将其在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研究与应用。综合分析了分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通过分析中职药剂专业标准、《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标准,以及实习学校《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论述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制定其实施方案,具体环节为:调查摸底、学生分层分组、目标分层、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动态调整,并详细论述了各环节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昆明市卫生学校2017级药剂专业班进行近一年的实践应用;实验期间,进行了前、中、后三次测试和三次问卷调查及一次期末统考;分析实验班的测考成绩、学习兴趣和态度、合作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总结所取得的效果及研究的不足。结果表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合作意识、个人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减少了学生的两极分化,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符合中职《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目标要求,切合现代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何阿祺[4](2019)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约着学生物理、化学的学习。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就近入学,以使所有学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同时,初中学段不再有重点班、普通班之分,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之间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差异。于是,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以实现培优补差的教学目标,并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显得至关重要。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如下四个问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成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的改进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者从M学校初中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共计六个班,29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访谈了该校主管教学的1名领导和5名初中部数学教师。本研究发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主要通过学生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和作业分层这四个方面来实现。学生分层方面,依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主动性和数学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备课分层方面,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堂练习题;上课分层方面,上课过程采取快慢结合、难易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方式,以B层学生为出发点,同时兼顾A、C层学生;作业分层方面,A层学生作业以探索题为主,B层学生作业以提高题为主,C层学生作业以基础题为主。结合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本文依据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现状,提出如下改进对策:学生分层方面,采用隐性动态分层的学生分层策略;备课分层方面,制定并列式三步进行的教学设计策略,每周设置一节考虑学生差异的数学课,不必每节课实施分层教学;上课分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的策略;作业分层方面,采用“滚动分层”布置作业的策略。总体来看,分层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增强了教师教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教学是一种值得借鉴、尝试和探索的教学组织形式。
吴庆[5](2018)在《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职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形成职场英语应用能力,而目前中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未达到大纲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失当。教师常常采用布置写作任务,学生独立写作,教师独立批阅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写作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既忽略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本文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探讨合作学习对中职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研究采用实验法,开展前测和后测,对控制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前后测成绩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研究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督促、指导学生运用合作技能,并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使合作学习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乔良,高洁子,缪昕[6](2018)在《浅谈分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英语教学班规模加大,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减少,大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难以提高,使得很多学生过早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该文通过研究分组教学的优势,总结了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李小红[7](2017)在《分组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运用中的创新与探索——论高职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小组学习法的使用》文中研究指明小组合作学习法与分组教学法愈来愈多地被教师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在组织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常用的小组教学法目标较为单一,有效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探索使用了多种分组方法,总结出了适用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几种小组学习法。本文以综合英语课程词汇学习模块的教学为例对小组学习法在各个能力训练任务中的使用、操作方法及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梁康锦[8](2016)在《分组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认为分组活动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本文阐述英语中的分组教学法和分析分组活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分组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提高分组活动教学效果的建议。
周芳[9](2015)在《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语文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目前,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而是功利主义地予以理解和应用,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近几年中外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小组合作相关理论的研究,并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小组合作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继而探索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合理实施小组合作的策略,以期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水平。本论文共由六个章节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从选题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在当今教育形式下的必要性。第二章是小组合作的相关理论,首先是对小组合作和教学组织形式概念的界定,并且对小组合作与分组教学制进行辨析。其次是对论文所涉及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进行剖析和探讨,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确定本文的理论研究方向。第三章是小组合作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首先阐述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后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做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班级人数超额;对小组合作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等。为建构小组合作有效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第四章是小组合作实施的构成要素探讨,为了教师更好的实施小组合作,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以及小组合作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小组合作实施的八个构成要素,即教师、学生、小组人数、分组类型、合作技巧、教学内容、目标呈现、任务分工。第五章是小组合作的具体运用,本章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现状出发,在小组合作实施的构成要素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探讨。提出阅读教学在开展小组合作时,应该注重教师、学生、小组人数、分组类型等要素的建构;在写作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小组的构成、素材的积累、学生写作、作文评分等环节的建构。第六章是结语,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笔者能够更好的关注小组合作对于教学的影响,更好的了解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互动与交流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赵琼[10](2015)在《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文中指出笔者所属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已有多年,但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其教学效果始终难有大的提高。为此,笔者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这一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入课堂教学
二、分组教学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组教学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分层教学在初中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因材施教”理论 |
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
2.4 多元智能理论 |
2.5 SOLO分类理论 |
3 文献综述 |
3.1 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
3.1.1 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 |
3.1.2 国外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 |
3.2 国内分层教学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
3.2.1 国内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 |
3.2.2 国内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 |
3.3 选择不等式作为教学内容的说明 |
3.3.1 不等式教学蕴涵丰富的数学思想 |
3.3.2 不等式知识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
4 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
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4.2 测试卷1的编制与结果分析 |
4.2.1 测试卷1的编制与实施 |
4.2.2 测试卷1的结果分析 |
4.3 测试卷2的编制与结果分析 |
4.3.1 测试卷2的编制与实施 |
4.3.2 测试卷2的结果分析 |
4.4 对B班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现状调查 |
4.4.1 对学生学习的现状调查 |
4.4.2 对教师进行访谈及分析 |
5 不等式分层教学的设计案例 |
5.1 学生分层 |
5.2 教学目标分层 |
5.3 教学过程分层 |
5.3.1 导入阶段 |
5.3.2 提问阶段 |
5.3.3 讲解阶段 |
5.3.4 布置作业阶段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不等式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
6.2 对于教学方面的建议 |
6.2.1 分层教学的优点 |
6.2.2 分层教学的弊端 |
6.2.3 对教育教学的建议 |
6.3 反思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测试卷1 |
附录 Ⅱ 测试卷2 |
附录 Ⅲ 对B班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现状调查 |
附录 Ⅳ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Ⅴ 课堂实录 |
致谢 |
(2)基于STEAM理念的分组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罗山县定远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素质教育的要求 |
二、核心素养对初中地理提出了新要求 |
三、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
四、STEAM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STEAM理念的研究 |
二、分组教学法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STEAM理念 |
二、分组教学法 |
三、基于STEAM理论的分组教学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认知差异理论 |
二、因材施教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四、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基于STEAM理念的分组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
第一节 情境分析 |
一、教师情况分析 |
二、学生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实施原则 |
一、适中性原则 |
二、实用性原则 |
三、探讨性原则 |
四、互通性原则 |
第三节 教学模式 |
一、确认优化分组 |
二、分配组内任务 |
三、组织课堂教学 |
四、构建评价体系 |
第四节 教学案例设计 |
一、问题思考型课堂——以《气候》为例 |
二、外出实践型课堂——以《农业》为例 |
第四章 基于STEAM理念的分组教学法实验结果分析和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第二节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第三节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二、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 |
三、实验结论 |
第四节 优化建议 |
一、存在问题 |
二、解决措施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观察法 |
1.4.4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的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任务驱动教学法 |
2.1.2 分层教学法 |
2.1.3 班内“隐性”分层教学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成就动机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分析 |
3.1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分析 |
3.1.1 中职药剂专业培养目标 |
3.1.2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的特点 |
3.2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分析 |
3.2.1 课程性质和任务 |
3.2.2 地位与作用 |
3.2.3 课程的目标定位 |
3.3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
3.3.1 教学目标不全面、缺乏职业性 |
3.3.2 教师是课堂中心、学生参与课堂形式单一 |
3.3.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3.4 在《药物化学基础》中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3.4.1 可行性分析 |
3.4.2 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
4.1 实施步骤 |
4.1.1 调查摸底 |
4.1.2 学生分层分组 |
4.1.3 目标分层 |
4.1.4 分层授课 |
4.1.5 分层练习 |
4.1.6 分层辅导 |
4.1.7 分层评价 |
4.1.8 动态调整 |
第5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5.1 调查摸底 |
5.2 学生分层和分组 |
5.3 教学准备 |
5.3.1 教材分析 |
5.3.2 学情分析 |
5.3.3 教学资源 |
5.3.4 教学方法 |
5.4 教学目标分层 |
5.5 分层授课 |
5.6 分层训练 |
5.7 分层辅导 |
5.8 分层评价 |
5.8.1 测试内容分层:施行“一卷多层测试制” |
5.8.2 分层综合评价 |
5.9 动态调整 |
5.10 应用案例 |
5.10.1 应用案例 |
第6章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变量及控制 |
6.2.3 实验设计 |
6.3 实验过程 |
6.3.1 实验假设 |
6.3.2 实验前测 |
6.3.3 对实验班《药物化学基础》课程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 |
6.3.4 实验中测 |
6.3.5 实验后测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知识技能测试数据分析 |
6.4.2 学习态度测试数据分析 |
6.4.3 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数据分析 |
6.5 实验结论 |
6.6 实验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问卷1——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前中后测) |
附录B 问卷2——关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问卷调查(前中后测) |
附录C 《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任务设计实施方案 |
附录D 《药物化学基础》课程任务设计案例(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分层教学 |
2.数学分层教学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
(二)国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
(三)国内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课堂观察法 |
5.教育行动研究法 |
四、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现状 |
(一)现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
1.学生分层 |
2.备课分层 |
3.上课分层 |
4.作业分层 |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成效 |
(三)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显性分层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
2.备课分层中忽略了教学难点的分层 |
3.上课分层中忽略了多种数学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 |
4.依据学业水平的作业分层有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
五、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的改进策略 |
(一)隐性动态分层的学生分层策略 |
(二)制定并列式三步进行的教学设计策略 |
(三)多种数学教学模式的合理选取策略 |
(四)“滚动分层”布置作业的策略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现状访谈提纲(教师访谈) |
附录三:课堂观察检测表(学生活动记录) |
致谢 |
(5)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概念界定 |
2.2.1 合作学习 |
2.2.2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
2.2.3 英语写作教学 |
2.2.4 英语写作教学的原则 |
2.2.5 合作学习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关系 |
2.3 理论基础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问题 |
3.2.2 研究对象 |
3.2.3 研究工具 |
3.2.4 研究方案 |
3.3 研究实施 |
3.3.1 控制班研究实施 |
3.3.2 实验班研究实施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讨论 |
4.1 数据收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
4.2.2 前后测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控制班、实验班前测内容 |
附录 B 控制班、实验班后测内容 |
附录 C 控制班前后测成绩表 |
附录 D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表 |
附录 E 英语写作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表 |
附录 F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英语学科期末考试写作部分评分标准 |
附录 G 课堂合作学习技能细则 |
附录 H 英语写作组内互评表 |
附录 I 成绩分阵法计分方法 |
附录 J 英语写作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浅谈分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原因 |
1.1 教学环境的驱使 |
1.2 教学内容的驱使 |
1.3 教学目标的驱使 |
2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
3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可行性 |
4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组教学的优势 |
4.1 提高出勤率和听课率 |
4.2 提高教学质量 |
5 结语 |
(7)分组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运用中的创新与探索——论高职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小组学习法的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组学习法可用于单词拼读任务 |
二、小组学习法可用于单词听写能力训练任务 |
三、小组教学法可用于单词解释与教授能力训练任务 |
(8)分组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组教学法的含义 |
2 分组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 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分组教学的效果 |
3.1 合理分组 |
3.2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教学 |
3.2.1 听力训练 |
3.2.2 表演对话 |
3.2.3 讨论话题 |
3.3 分组教学中学生的任务 |
3.4 分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 |
3.5 分组教学中有效的评价方法 |
(9)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小组合作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小组合作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教学组织形式 |
2.1.2 小组合作 |
2.1.3 分组教学制与小组合作的辨析 |
2.2 小组合作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群体动力理论 |
第3章 小组合作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
3.1 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3.1.1 符合中学语文课堂的特点和基本理念 |
3.1.2 在真实情境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3.1.3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3.1.4 打破课堂上不必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
3.2 调查设计 |
3.2.1 问卷调查 |
3.2.2 访谈调查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 |
3.3.2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 |
3.3.3 班级人数超额 |
3.3.4 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
第4章 小组合作实施的构成要素探讨 |
4.1 小组合作构成要素的来源 |
4.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1.2 群体动力理论 |
4.1.3 小组合作的特征 |
4.2 小组合作实施的构成要素 |
4.2.1 教师 |
4.2.2 学生 |
4.2.3 小组人数 |
4.2.4 分组类型 |
4.2.5 合作技巧 |
4.2.6 教学内容 |
4.2.7 目标呈现 |
4.2.8 任务分工 |
第5章 小组合作的具体运用 |
5.1 小组合作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5.1.1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5.1.2 以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 |
5.2 小组合作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
5.2.1 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5.2.2 小组合作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5.2.3 教学实例 |
第6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
附录B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C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10)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大胆实践,探索新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
1. 案例教学法 。 |
2. 自主探究法 。 |
3. 分层分组教学法 。 |
4. 同步示范法 。 |
5. 任务驱动教学法 。 |
三、营造和谐气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
四、注重评价艺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四、分组教学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层教学在初中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任香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基于STEAM理念的分组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罗山县定远中学为例[D]. 许凤.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3]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D]. 邓王.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 何阿祺.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吴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 [6]浅谈分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 乔良,高洁子,缪昕. 海外英语, 2018(22)
- [7]分组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运用中的创新与探索——论高职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小组学习法的使用[J]. 李小红.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7)
- [8]分组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梁康锦.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02)
- [9]小组合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周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5(08)
- [10]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J]. 赵琼.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