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中互竞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滢波[1](2020)在《数字经济:收益递增与非均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学家应该放弃对于市场的完美幻想。市场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并不完美。市场失灵不仅仅体现在科斯所谓的外部性上,它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总会造成严重的垄断和贫富差距,原因正在于市场是收益递增,而非收益递减的。政府的职能边界也不应仅仅限定在明晰产权上。收益递增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源。垄断和增长是同时出现的,没有垄断就没有超额利润,就没有资本积累,也就没有创新和发展。收益递减从来只是技术中性前提下的一种假设,而非现实。自由竞争从来就不存在,均衡更是水中镜花。传统的均衡经济学研究的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即在技术水平不变和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条件下如何最大化产出,本质上是一种存量和静态经济范式。这两个约束条件才是导致收益递减的前提。但事实上,这两个约束条件都只是假设,并非事实。一方面技术进步在持续加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稀缺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限制越来越低。均衡经济学隐含的一个结论是经济的增长是有天花板的,一定会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将经济理解为信息处理系统,那么其增长可能是没有尽头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甚至我们未来可以再造原子,我们将面临一个没有增长极限的经济体系。这也就意味着均衡经济学的两个约束条件都不再成立。约束条件的变化也意味着收益递减并不成立,收益递增才是真实世界的规律。斯密其实已经观察到了收益递增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只是他没有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斯密指出,技术进步和分工会导致收益递增和垄断,他同时也指出,分工是效率的来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显然,收益递增、垄断和增长是同时出现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帮助斯密厘清其中的逻辑链条:即分工和技术进步导致垄断,垄断产生利润,利润促进创新,创新促进增长。这才是斯密分工理论背后的核心逻辑所在,其背后隐含的逻辑是市场并不完美。然而,对于市场的信仰使得斯密陷入了两难。他自己显然也没有意识到他这两个观点之间的矛盾所在。马歇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有意识地摒弃了斯密理论中和市场有效性相矛盾的分工和收益递增理论,但同时他也放弃了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他完全忽视了技术进步与分工,建立了一套静止的没有增长的均衡理论。在马歇尔收益递减的均衡世界里,没有利润,没有分工,没有技术进步,没有垄断,也就没有创新和增长。自从马歇尔均衡理论建立以来,经济学家唯一的任务就是证明市场的有效性,因为市场能够自行解决一切问题,是最完美的资源配置手段。科斯提出了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但却指出错不在市场,而在于产权的不明晰。只要产权明晰,市场仍然可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凯恩斯事实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他认为市场并不会自发实现均衡,但是他仍然关注的是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避免因为预期变动导致生产的大起大落,而非核心的增长问题。直到杨小凯才重新延续了斯密有关分工的理论脉络,经济增长的问题才重新回到经济学家的视野。然而,遗憾的是,他虽然承认收益递增,但却不敢质疑均衡理论及其背后的自由主义思潮,他只看到了收益递增会导致垄断,却没有意识到分工导致的收益递增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而是建立各种莫须有的约束因素,试图在马歇尔的均衡框架中来解释收益递增问题。市场从来不完美,自由主义也非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然而要承认这一点却需要极大的勇气。经济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经济增长表现为信息处理能力的上升。数字经济和传统经济最大的差别在于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也就是人脑和电脑的差别,或者说是原子和比特的差别,具体而言,可总结为以下三点:发展速度从线性到指数,技术打破了自然资源对于增长的限制;资源从稀缺到冗余,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从分隔走向连接,外部性越来越高,边际收益越来越高。全球经济正在向数字经济迁移,数字经济的占比越来越高。传统经济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传统的GDP统计方式大大低估了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数字技术不仅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驱动力,而且正在成为比肩于劳动力和资本的新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动力,使得经济持续加速增长。收益递减成立的前提是技术外生以及实物资源不可再生所导致的不可再生性。最初的收益递减来自于对于农业的观察,土地的肥力是有限的,随着人力投资的增加,土地的产出一定是边际收益下降的。但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实物资源对于增长的限制,使得收益递减不再成立,具体而言可归为以下三个原因:1.技术打破了自然资源对于产能的限制;2.技术的边际成本趋近零;3.技术具有更强的外部性,边际收益为正。显然,经济中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趋势,一个是不可再生的原子经济所导致的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一个是比特经济所导致的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当技术进步缓慢,收益严重依赖于土地等天然资源时,经济就会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例如传统的农业、建筑业、矿业,这正是马歇尔观察到的现象;相反,当技术进步突破了自然资源的局限,当土地等实物资源在整体收益中占比越来越低时,经济就会呈现出收益递增的趋势,例如数字经济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当下正在发生的现象。未来,如果技术进步发展到能够再造原子的程度,那么不可再生性也将不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的因素就会完全消失,那也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再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增长的空间将被完全打开,收益递增将越来越普遍。收益递增意味着不存在所谓最优的均衡状态,马歇尔均衡不再成立。由于技术不存在不可再生性,边际成本会持续下降,边际收益则会持续上升。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不复存在,最优产量和最优市场份额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均衡也不再存在。收益递增意味着赢者通吃,规模越大,价格越低。通过创新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建立不可逾越的竞争优势,并快速占领市场已经成为厂商唯一的竞争策略。打破这种循环的唯一途径是更高维度的创新。经济更多地呈现出创新-垄断-更高维度的创新-破坏性颠覆的动态迭代过程,而非静态的均衡过程。技术进步加速也大大降低了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收益递增意味着增长带来更多增长,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增长呈现持续加速的态势。随着诸如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经济的周期性正在下降,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大大下降。只有在经济停滞,技术进步缓慢的背景下,经济才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凯恩斯所谓的投资和储蓄的均衡,预期导致消费倾向的下降只适用于没有技术进步的“短期”。凯恩斯对此从不否认,正如其所说,“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的”,但是技术的加速进步已经将其认为的所谓“长期”变为了“短期”,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了对抗经济衰退的最重要工具,传统的货币和财政工具更像是在技术停滞状态下为了避免因预期波动导致经济衰退而打的强心针,虽然短期看似有效,但从来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来都是供给创造需求,而非相反。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收益递增意味着收入差距呈现“马太效应”,而非均衡经济学所谓的“涓流效应”。库兹涅兹所谓的人均收入倒U型曲线只是人类贫富差距扩大浪潮中一个美丽的意外。技术一方面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不平等,而且日甚一日。收益递增也意味着纯粹的自由竞争并不存在,先发优势至关重要。最初微弱的优势很快就会变成严重的路径依赖,后发国家要想完成对先发国家的超越,只能依靠更高维度的创新和产业政策。鉴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强力产业政策和幼稚产业保护可能是后发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日本、韩国和中国的高速发展证明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国家之间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贸易冲突和摩擦会持续加剧。技术进步导致收益递增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是对于收益递增的研究仍处于萌芽期,面临着不少困难,具体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思维惯性。技术的加速发展只是最近几十年的现象,人们在心理上还处于传统思维的惯性作用下,没有充分认识到技术进步正在持续加速,收益递增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是仍然将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外部性因素,很多人对于技术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依然充满怀疑;2.机械物理学范式的束缚和数学方法上的困难。均衡经济学诞生的时期,牛顿物理学大行其道,将经济学发展成为像物理学一样的硬科学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唯一目标,而只有均衡系统才能实现精确性和可预测性,因此收益递减成为均衡经济学大厦最坚实的基础,而收益递增则面临数学方法上的困难。虽然很多经济学家都观察到了收益递增现象,但是收益递增会导致一个不可预测的复杂系统,无法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构造一个类似于收益递减理论的完美体系。收益递增使得经济系统更加类似于自然界的进化选择,具有不可预测性,也使得诸多经济学家望而生畏;3.自由主义信仰的约束。虽然有些经济学家承认收益递增,但却不敢推翻马歇尔的均衡范式,原因在于市场的有效性和被奉为圭臬的自由主义信仰息息相关。收益递增意味着不存在理论上的最优状态,哲学观上要突破自由主义的僵硬框架,追求建立更具弹性的社会和经济机制。绝对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将导致灾难。绝对的平等就是最大的不平等。绝对的自由主义会导致绝对的贫富差距,从而孕育出对于极度平均主义的渴望,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绝对的平均主义会导致绝对的贫困,触发绝对的自由主义,这正是计划经济崩溃的根源。对于完美状态的追求往往会走向反面。接受不完美才能长治久安。可行的目标是追求建立更具弹性的经济体制,使得资源能够根据需要在市场和政府中间更加灵活地进行调配。研究范式上应该突破机械物理论的束缚,打破单一的数学逻辑,寻求生物演化逻辑的支持,以复杂系统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经济。
王鹏[2](2020)在《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动荡,这次危机的爆发再次让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并引发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提问,即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危机的来临?回顾这次危机,我们发现信贷扩张对这次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这次危机使得主流宏观经济学重新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即信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一直将金融因素排除在外,而且由于金融因素的复杂性,很难将金融因素融合进主流的周期理论模型,从而阻碍了对于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的更为深入的研究。随着普遍反思后,主流学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纳入了信贷、货币等金融因素,围绕信贷与经济周期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改进和实践上的总结。总的来说,当前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依然是在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其微观理论模型的基础假设与现实并不相符,由经济周期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所以当前学界依然缺乏具有解释力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发生的机制以及信贷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在对早期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奥地利学派的研究范式和微观理论基础,在人的行动学框架下分析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特征、行为目标和经济功能,并将经济系统视为一种复杂适应性系统,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经济系统正是在行为主体之间以及行为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断互动协调中演化发展的。由此,论文尝试构建一个由繁荣到萧条的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并在微观理论与宏观现象之间建立连接,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应对由信贷扩张导致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就经济周期的研究提出问题,旨在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周期的研究。其次,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作出说明,同时阐述了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构建文章逻辑框架。最后总结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演进发展做了一个概要的介绍。将经济周期的理论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十九世纪早期、二十世纪初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重点。第三章首先对经济周期作出明确的定义,阐述经济周期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并对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三种事实进行介绍。然后,总结并梳理了至今对经济周期类型研究的成果。接着提出了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方式以及衡量经济周期的指标选取。最后,对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周期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第四章首先确定论文研究的方法论视角,即个人视角和主观视角,并将经济理论的分析建立在以人类行为学为特征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然后,论文对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本理论前提进行分析和解释,包含知识、时间、竞争和自发秩序四个方面。接着,论文引入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并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思想应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强调了经济系统中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以及行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协调性,分析行为主体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从而在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现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五章首先阐述了推导经济周期理论的微观经济理论,包括时间偏好原理、货币—价格的形成机制、企业家理论以及资本及生产结构。然后,论文对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分析,并提出理论推导的关键假设,将经济行为主体分为金融部门、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并对三个部门的要素组成、行为目标与经济功能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前两部分的理论基础和假设,构建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第六章首先总结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的研究结论,并从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框架中推导出针对不同经济周期发展阶段所适应的启示与政策建议。最后,并对未来的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周嫣然[3](2019)在《历史时间与经济学:从马歇尔、凯恩斯到琼·罗宾逊》文中提出经济学分析不能不处理时间因素对经济决策的影响这一重大问题。然而,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在这一问题上的进展就十分缓慢。现代主流经济学以自然时间或逻辑时间来定义“经济时间”,使用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无差异度量方法,并据此建构越来越精致的分析模型。然而,经济学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并未相应提高。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内容主要是由马歇尔和凯恩斯两位英国剑桥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构成的。因此,本文从思想史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考察,重点研究英国剑桥学派三位代表性经济学家马歇尔、凯恩斯以及琼·罗宾逊的经济思想,尤其是继承了前两位剑桥经济学大家思想的20世纪杰出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关于历史的“经济时间”理论,试图挖掘其中长期被学术界冷落的重要思想资源。首先,通过对《经济学原理》的重新梳理,本文认为马歇尔提出了经济学处理时间的困难。出于经济学科学化的考虑,马歇尔一直力图在科学的标准下考察时间因素对经济分析的影响,调和时间与科学化的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马歇尔的时间处理可以从作为描述的时间、作为度量的时间、长期和短期以及悬而未决四个维度进行理解。整体而言,马歇尔的尝试大多作为一种特殊情况的预案,或者虚置为一种关于“常识”“正常状态”的讨论,而在事实上被隔离于正式的经济分析外。直到晚年,马歇尔仍对自己未能妥善处理经济分析中的时间因素而耿耿于怀。其次,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作为马歇尔最伟大的学生,凯恩斯将他关于时间问题的思索具体呈现在了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的周期性失业和经济萧条状况的经济理论中。凯恩斯指出,短期内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它受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的影响。而这三个基本因素都与时间有关。因此,凯恩斯对时间有着清醒的自觉,并试图在其经济分析中进行有效处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而写的,对时间问题的基础性分析并非重点。因此,凯恩斯并没有特意在其理论中突出地处理时间因素。第三,本文以罗宾逊晚期的代表作品《现代经济学导论》为主要文本材料,借助比较思想史研究方法,将罗宾逊关于“经济时间”的理论放置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以来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予以考察,并将其与同时代以萨缪尔逊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分析范式加以比较,力图准确把握其核心内涵和特征,阐明其对经济学发展的意义。本文认为罗宾逊的历史时间方法内涵包含以下三方面:不可改变的过去,单向时间以及不可预测的未来。接着本文将《现代经济学导论》中基于历史时间的具体分析同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九版)中关于类似问题的相关表述进行对比,讨论两种分析结构的不同之处。此外,本文将罗宾逊提出的关于技术进步差异化和不稳定性的部分在现代经济分析模型上做一个尝试,试图使模型更加接近现实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罗宾逊更加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历史分析与抽象理论相结合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剑桥学派师徒三代人都非常重视经济分析中的时间问题。但由于每一位所处的时代特征不同,面对的经济发展道路不同,乃至经济学学科本身的进展也不一样,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取舍。马歇尔提出了经济学处理时间问题的困难和重要性,但并没有非常好的调和与经济学科学化之间的关系。凯恩斯面对经济现实的变化以及对于当时学科多维度的探讨,在理论中更加凸显未知的将来对于经济的影响,并主要通过人的心理特征将其引入。当进展到了罗宾逊处时,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学对长期以及动态分析范式的诉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学科发展的走向,罗宾逊深刻地意识到经济学急需重视时间因素,并将其思想最终表达为历史时间。她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受到马歇尔,凯恩斯以及马克思(包括卡莱斯基)的影响。通过这一方法,她试图将经济学拉到更加贴近现实并可靠的道路上。经济学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社会科学的一个子领域。本文认为理解历史时间,并基于此重新审视当前经济学的发展道路,对于学科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学科现实感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本文基础上,沿着这一线索,将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乃至更广阔时空的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纳入进来,可以进一步深入和详尽地挖掘和理解英国剑桥学派的相关经济思想。
管晓薇[4](2019)在《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新电改将全面放开售电业务,力求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竞争性市场,形成多元的买卖双方健全的电力市场格局。由此可知,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主要是如何在这一售电侧开放的政策背景下,以电力用户选择权的保障为导向,通过对售电双方市场交易行为、政府管制行为的法律制度构建以期实现售电市场有序、平稳竞争态势。全文的目标在于以制度设计促进国家政策落地,找寻售电市场化改革的现实可能性与政策实施最佳路径。本文从电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出发进行研究,兼顾电力商品特性,法律构建设计思路框定于以电力法为核心的电力法律调整体系范围内。电力法从属性上界于公法与私法之间1,属于经济法的产业法子部门。竞争力量的凸显,使得自然垄断行业以市场规律为导向,跳脱了单一的管制配给模式,遍布售电环节的利益驱动是售电市场引入竞争的最佳“产品”。售电市场竞争的规制方式在整个行业发展缓慢的状态下会稍显“疲软”。关键是市场竞争机制赖以存在的市场环境尚不成熟。售电侧市场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售电侧的体制改革,打破单一销售和单一购买的垄断格局,赋予用户以更多的选择权。售电市场化进程就是售电环节实现竞争的过程。竞争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基础,应当以电力行业的特点及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考量,进行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构建考察。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电力商品在可竞争环节的市场调节规制研究,换言之,它是售电环节的电力市场发育与法律体系构建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由此推之,电力销售过程中的法律关系调整与一般商品销售环节的法律关系调整有差异亦有本质联系。从宏观上看,电力市场法律规制问题的核心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竞争与规制这两对关系。售电侧放开后,售电市场的核心因变量是电力的价格、供求、风险机制。因此,对应法律关系的调整就要涉及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产业法、反垄断法等多部门法规范,统合电力市场的特性,将其纳入法律规制设计的法律渊源。具象化1研究内容可知,本论题涉及售电市场化改革中售电方多元资本的引入及其过程中售电主体竞争行为规制、售电企业的公司治理、售电合同等相关法律问题探析等。可见,本文虽选择电力行业及其市场为研究对象,但由于电力市场规制问题囊括于产业法相关内容中,该论题与经济法(部门法)的关联性极强,这使本文区别于一般的对电力行业进行经济学解读的经济学专业论文,本文的法学学科属性清晰可辨。选取用户选权为本文进行研究的贯穿视角,主要是因为用户在电力产业链中是处于末端的,用户体量较小,分散度比较大,数量巨大。电力商品的最终使用者和价值实现的终端环节就是用户。售电侧是直接为用户服务的最为直接的环节。售电侧改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所有的可能性以实现用户的自由选择权。在售电环节市场竞争的开展使价格信号在需求侧如同在生产侧一样,能够顺畅地传导,厘清市场机制在售电环节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方向。在这一过程当中,售电上游和下游的价格之间就能够实现联动,整个社会的集约化生产以及能源商品消费量的总体就可以实现控制。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用户并不仅仅指大用户,而使要扩展到尽可能多的小商业用户、居民用户乃至全体用户。当售电环节与垄断环节“解绑”,竞争和选择就是电力产业需要面对的两大新课题,而法律制度的构建就对竞争行为与选择行为进行了解读和制度框定,并为以后的执法环节打下基础,实现市场参与者各方利益与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及社会整体效应。用户选择权的放开需要有可选择的市场销售主体,销售主体的孕育和多样性取决于市场竞争的强度与竞争环境的良善化。售电市场化不单单包括市场竞争优势使用户获得多样的选择权,还包含了市场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为用户购买电力商品的选择、使用环节提供尽可能多的专门购买服务,通过制度设计和监管创新培育售电公司和购售电双边竞争主体,是政府在售电侧市场化改革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售电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以及对售电市场竞争规制问题的探讨必须回归到售电作为电力产业的一个环节,其本身的竞争现状图景、市场建立的指导原则以及下一步即将突破的重大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成功的售电市场竞争至少应当实现两个目标:其一,短期内,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充分的市场多元主体竞争,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场竞争绩效的实现。具体而言,售电公司专业从事竞争性业务,售电与电网业务分离便于用户根据便利性原则更换是售电公司,用户能够从竞争性售电市场中获取多样化的售电企业的服务,为选择权的实现“加分”。市场竞争法律机制保障售电竞争的平等地位,多家售电公司的存在,能够使中小用户在不同的售电公司之间进行选择,实现自己的满意度导向下的买电对象选择;其二,合理化电价,保障售电市场供需双方的市场需求,同时实现政府规制转型过程中的良性市场秩序,以便形成长期稳定的售电市场运行和投资环境,培育竞争性的零售市场。具体而言,我国目前分类的用户电价规定,电力企业相同电能产品对不同用户性质的用户实行不同的电价,大量的交叉补贴存在,补贴又与普遍服务相混合,使得售电电价如同“戴着脚镣却想跳舞”的人,影响了售电侧改革的时效性与法规可应用型。本文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至今的积弊1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售电市场建设的环节个性化特点,从市场运行设计和政府规制优化两个方面,对售电市场进入规制、电价形成规制和售电交易过程中纠纷解决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构建方案以及法律以外的制度可行性设计配套研究,终极目标是实现我国售电市场化改革的高绩效成果,规范的市场格局和稳定电价,保障用户选择权利益的实现,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和运营效率。本文的总体逻辑线索如下:我国售电市场化中的竞争力“焕发”受制于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理论进展以及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售电市场构建性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干扰,而自然垄断理论及其发展以及电力经济学相关理论支持(基本理论)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研究的“始发站”。因此,构建精确的且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电力市场竞争规制制度是本文探讨论题的出发点。这一规范性构建从多个方面塑造了我国售电市场改革制度的生成、变化以及实践进程中的制度绩效。每一章的结构及构成如下分布:第一章介绍与售电侧竞争体系的制度构建有紧密关联的几组概念(涵盖售电市场基本概念和电力商品的经济特征),目的是为了下文的理论和经验提相关的背景铺垫,穿插于各章的理论研究之中。同时,提出全文的核心理论基础。在之前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观点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统摄全篇的产业组织学、电力经济学、管制经济学、市场竞争理论相关模型(自然垄断与竞争——资本结构——产权形式——规制方式)。其中资本结构理论决定整个售电市场竞争的源动力和主要方式,是结构的基础;自然垄断与竞争模型对资本结构理论的引出具有引导意义,因而是结构前提;产权形式是具体售电市场竞争开展以及绩效评估的核心原理并与后文的政府管制方式和法律规制体系构建有因果关联,因此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理论内核;规制方式是最终的理论研究外在表述形式,也是整个理论实现的操作性关键环节。四个理论结构要素构建彼此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与耦合。在此过程中,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应证了对于社会科学理论、产业发展分析、产业法律规制的问题研究离不开政治经济学动、法律与社会学互动。在此结构理论基础上,又引出了实现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规制基本内容:售电市场元竞争理论规制、售电公司治理、政府售电市场规制变迁与优化。第二章研究国外售电市场的经验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借鉴述评。本章不是简单地对国外售电市场情况的文献综述,而是通过分析国外售电市场改革的经验,提出借鉴方向的探讨,为找出我国售电市场改革相关问题提供搜寻“路径”(为第三章售电市场化改革问题提出作铺垫)。古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数西方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较为成功的国家,他们既与我国面临类似的改革挑战,又客观上需要在改革进程中关照各迥异国情下的制度体系个性。虽说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售电市场化改革方案,但改革的基本宗旨仍趋于一致,即始终秉承对售电环节竞争强度的持续促进的创新型制度设计。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管理机制的优化与政府监管改革的动力以吸引在竞争开放端的多元投资成为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罢,本质上,技术进步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绩效达成提供客观可能性。电力改革较为成功的西方国家在售电环节的经验极具启发性的。一些国家认为,售电市场无法形成真正的选择权市场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可供选择的零售商只有少数几家。西方国家政府更为注重为那些从管制性公用事业公司转换出来的用户提供选择权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用户是市场价格的直接承担者,售电价格成为首要的利益权衡。相关国家对售电量上下限利润市场设计考虑,对不重新选用捆绑服务的部分用户保持封闭;根据一些国家经验,零售商、用户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通常成立一些联盟,帮助处理售电市场初期的问题。各国都较为注重避免售电市场设计中的结构性缺陷。所列举的相关国家都致力于在电力市场重组后取得售电竞争制度推进的可能性。各国的特色迥异,可借鉴角度也多元。以美国为例,多元的售电模式,最重要的市场设计要素是保底服务采购机制等经验。在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经验引入可以增加国内市场适当地、可能的对售电市场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方法和路径。制度变迁中所反映的理性经验归纳,将为后文的具体问题解析、法律规制构建性常识提供充分的研究基础。本章总体上是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实现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检验理性选择理论的一般结论。第三章研究归纳出我国售电侧竞争性市场格局建构过程中,所亟待法律制度进行解决的问题,并具象化到几类难题。本章是全文提出问题的部分,界定全文理论研究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构建市场法律规制谱系的核心范围。越是不健全的市场参与动力机制,市场主体的竞争参与率和竞争实力就越低,削弱了整体市场化进程,尤其对于售电这类产业转型阶段的“试验期”市场形成,更是如此。改革的过程是迂回曲折的,一些问题会逐步在售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暴露”出来,亟待政府、市场两个方面的协力互动与完善。售电侧改革仍任重而道远----分离于原公用事业公司的电力零售商仍占领大部分的零售市场;大用户直购电、竞价上网等探索没有能够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的优势尚未在电力市场中予以体现;辅助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对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控制的调价功能尚处于“价值化”的尝试阶段;根据第一章的范围框定,本文旨在对直接影响售电市场竞争的例如资本多元化乏力、国有企业市场垄断、电力用户选择权未展开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制约售电市场化改革的瓶颈:售电市场资本结构单一、国有售电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资源禀赋不均衡导致的地位差异、政府对电力市场管制缺陷问题(局部管制过度、局部管制失序);同时,提出售电市场化机制不成熟问题最终引发的电价市场合理化难题。最终统一于对电价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规制改革问题的研究。阻碍售电市场发展的政策限制主要是电价上线没有依据市场为导向或者零售电力的上线比例固定。电价制定和电价监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根本权益,这其中既有知情权维度的保障缺失、又有选择权方面的缺陷。目前我国的电力价格形成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了电力消费者对电力商品选择权的行使缺乏必要且完善的市场信号支持。贯穿全文的视角是用户选择权的保障,这一视角与目前我国需求侧市场建立的规划有密切关联。芝加哥学派认为,反垄断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利益。美国反托拉斯政策已将政策目标调整为增进用户的福利,其他目标也必须与用户福利最大化一致。(martin,2005:57)反垄断法正朝着纯粹用户权益措施的方向演变。相对于保护用用户选择权益的终级目的,维护开放竞争的政策目的更是工具性。目前就售电环节而言,用户选择权依然处于“苗苗”状态,其“发育”程度与售电市场竞争发展进度相去甚远。售电市场是复杂的,对其竞争的观测常常不那么容易。例如,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电网容量约束以及相关的企业数据的保密性等因素,使对电力市场力评估、竞争规模的衡量等问题都增加了难度。电力零售侧竞争放开能够带来的最为重要的益处就是竞争性的零售商能够根据电力用户的个性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关于电力用户和消费者的权利,现行《电力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电力法》中唯一与电力用户选择权具有相关性的内容是“普遍服务原则”。本章在深入分析目前售电市场法律构建不足的基础上,为后文提出售电市场化竞争和法律规制可能的发展路径框定规制范围和方向。只有找出问题,才有可能在后文对论题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可行性法律解决方案。问题解决意识可能是本文特色之一,实现理论研究的应用性落地。第四章提出构建售电竞争性市场可以顺利开展的法律规制体系。本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传统的电力市场竞争理论认为,电力市场的自然垄断属性决定了其无法在可竞争环节大有作为,更由于政府规制理论的单一、利益集团的角力等原因,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必然是轻微、缓慢和无法深入竞争本质的,上述观点关注的是电力产品的本质特征局限、公用事业的管制局限。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制定的规则,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构建零售竞争型的市场模式。零售竞争型市场模式需要有宏观性有不失重点的制度设计,尤其突显售电市场化的竞争性市场构建特质。售电市场的竞争性法律规制设计是一系列前提条件下的动态规划。售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建立与科学、明晰的规制框架、公正且独立的规制机构、完善中的被规制者这三方面成正相关关联。电力市场主体需要法律或者具有相应规则(这种规则表现为强加在人们头上的风俗习惯等)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经济运行活动。经济运行与法律规制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正如法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社会生产方式不仅包括土地、机器,还包括法律。因为,如果不运行,土地和机器就毫无价值。法律是市场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秩序调拨下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就无法生产机器,使用者无法从生产者手中获得该机器产品,使用权无从谈起,使用价值就得不到实现。法律秩序在此种情形下,本质上已经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1售电市场规制制度的必要性,需求理论以及规制激励理论,结合整个规制制度过程中的风险负担理论。售电侧竞争是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必经之路。本文将以电力市场竞争资本多元化触发为视角,以自然垄断理论最新进展为元理论依据,对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政策优势、售电竞争性市场缺陷的克服、政府新一轮市场管制优化的方向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定制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售电市场竞争法律规制体系,并辅之以法律规制以外的制度规制参考构想,以期对售电市场的制度健全和规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路径,并尽早地实现我国本土制度环境意义上的售电侧改革目标。本章的逻辑脉络以“纵横交织”为特点。涉及到市场微观主体规制、政府对市场的管制;横向市场主体之间以及纵向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界定并以此为基本法律制度设计构建。重点研究了市场竞争主体引入法律保障机制、售电市场用户选择权保障、以电价规制为核心的政府售电市场法律管制转型及制度对接等问题。售电市场的的发达需要助推动力,各种综合因素将融为一体,遵循市场机制向前发展并在过程中深化、完善。这些助推动力主要来源于:用户层面的市场活力激发机制——赋予用户独立的市场用电选择权,实现电能完全的使用价值;激发企业自主经营的活力,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引导投资质量和效益;以电价改革为驱动,放开电量、电价的管制,引导市场化交易数量、价格、方式等方面的消费者、生产者双向选择机制。通过市场运行性制度与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制度体系的设计,阐明整体售电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解决法律方案,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第五章阐明本文的结论与余论。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章内安排,旨在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的结论只是作者主观所选取的研究视角导引下的一种制度研究可能性“产品”,作为社会科学论题的研究成果,必然有其不周延、其可扩展或可修正的空间。本文结论部分指出:第一,售电市场的法律体系构建应当明确规制理念。售电市场竞争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实现。售电市场化竞争是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垂直一体化经营必然带来低效率、社会福利损失并制约电力产业的发展。售电侧改革赋予了电力市场化改革以全新的意义,具有“领头羊”效应成为电力市场化机制构建的必然选择。第二,售电市场竞争环境的构建应当强调立法先行。售电市场化竞争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机制保障,且售电市场要素的法律构建是实现竞争性售电市场的必由之路。其中包括售电市场进入保障、需求侧选择权保障、政府规制优化保障。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保障机制需要对竞争机制各个要素环节进行调整,既有市场微观主体塑造、市场主体行为塑造,又包含政府公权力对市场影响范围等规制性构建。只有竞争机制在法律框定的组织机制中合理运行,才能最终实现售电市场化改革后的竞争性市场稳健运行,市场中的电价稳定问题、电力商品供需和谐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售电市场法律设计的最终目标还落在对市场主体行为的控制、响应惩处机制的作用发挥以及完善的售电市场竞争过渡机制。第三,政府应当在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机制构建过程中,实现监管转型,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并考虑多元利益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解制的浪潮,有助于竞争性市场格局的构建,然而,为实现电力安全保障的行业底线,对新型售电体系的政府监管依然不能放松,监管方式的创新不代表核心环节的放松或者不予管制。适当的幅度的监管足以排除售电侧竞争的阻力,并实现电力产业的稳健发展。监管不足会造成电力市场秩序混乱。多元竞争主体和不同的市场角色实施不同的法律控制。法律制度设计的可行性体现于多元主体适用。售电方、需求方、政府方在售电竞争性规制法律体系中“各得其所”,各有所制,各有所为才是售电市场法律规制的最终目的。为此,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市场主体,根据其行为模式、激励动力不同进行分层次的法律制度涉及,从立法、执法多个层面加以解析。竞争性主体,需要从价格和信息方面进行控制,对政府价格管制需要从电力安全、市场开放程度进行制度设计衡量。由于市场改革并不容易,尤其是如同电力这类技术含量高、传统上被视为自然垄断的产业改革。售电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市场规制者应当思考从这些使大众一知半解、客观上复杂多样,有时相互影响“碰撞”的电力法律规制理论中,辨别哪些是公众所认可与期望的,而从中又能引申出何种新兴的政策和规则。售电市场化竞争过程中,法律制度体系的设计,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优良规则和制度体系的筛选与选择,再造与演绎。售电供给侧改革是电力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制度体系尝试,必然会遵循制度革新,制度归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壁垒或屏障制度的有效性依赖其运行的准确性。制度并不从初始状态时期就假设当然有效。余论部分将以客观视角审视本文结论,从社会学、制度演化进程、电力市场改革周期等角度对结论进行可行性预判,以非正式制度视角补充阐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简化性制度建议。本章最后一部分将以能源革命为背景,售电市场改革还应当考虑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新兴电力市场领域的步伐。展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进程,以售电环节为范围,探讨未来新能源发电情况下售电市场竞争的规制问题。诸如可再生能源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市场建设的法律体系构建要“与时俱进”,因为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新能源进入市场的选择之一。这样的做法为今后用户选择权的行使提供了信息服务与硬件设备更新上的可能性,也使前文结论增添一些开放性的空间,为售电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探讨的可能性。
杨珂[5](2019)在《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加快,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及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再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人们也开始认真地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不仅引起了自然科学家的关注,也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虽然首先将自然环境与经济问题相联系的并非新古典经济学,但作为经济学的主流,它们通过利用其庞大的知识网络及易于量化的分析方法,很快在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西方各国的环境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新古典范式中,自然资源及环境物品都被当作了经济过程中可以随时取用的一种要素投入,而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则被归结为系统之外的因素。这种观点无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以及与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性,也没有关注生物圈中自我组织、调节、演化的原理和规律,仅仅用经济价值来代替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因此建立在此种基础上的环境经济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来解释经济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受到了许多学派特别是非正统经济学的批评。作为非正统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制度主义的整体主义思想和演化的发展观,使其充分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等生态要素之间普遍共生的关系;从嵌入的视角来看待经济过程,关注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及其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特征;以开放的方式对社会制度及其结构变迁进行广义的理解和阐释,并将生态约束视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因此,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理论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环境经济问题有着天然的优势,由此提出的环境控制政策也更具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展开的,全文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环境经济思想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方法。第二章为理论研究的第一部分,阐述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制度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出发,分析了制度主义的主要理论要素,强调了作为一门历史的、演化的、强调过程范式的经济学的总体特征。第三章讨论了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研究凡勃伦、J.M.克拉克等早期制度主义者的环境经济思想及其影响;而后来凯普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成本问题的深入剖析,则成为许多学派对环境问题研究的起点,也奠定了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的基础。第四章对制度主义的生态发展观进行探讨。制度主义的价值原则、生态发展观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协同演化的可持续性原则,将制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扩展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应用之中。而斯瓦尼所提出的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模型,则进一步在制度调整的分析中加入了对生态约束的考虑,丰富了制度变迁理论的内涵。在第五章中,基于凯普等制度主义者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包括对环境问题的内涵、经济过程与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认识,制度视角下的环境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及基于制度安排的环境控制措施与环境政策等,从问题的本质、关系、特征、方法等方面来构建理论框架。第六章对制度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两个学派在环境经济的理论思想与政策主张上进行全面比较,并得出,相比于新古典环境经济学,无论是在理论基础、评估方法还是目标、工具的选择设定上,制度主义都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和更具实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七章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和评价。在对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和环境经济理论要点进行总结的同时,客观的评价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讨论了其作为新古典环境经济学替代理论的可行性。其中第五章及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经济思想的梳理、理论框架的构建和横向比较,最终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即纳入了社会、生态协同演化视角的制度主义思想,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环境经济分析框架,它强调特定制度安排下社会系统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结果的决定性影响,并认为制度调整才是解决社会—生态系统失衡,从而环境经济问题的关键。
王頔[6](2019)在《对经济人假设的扬弃 ——基于行为动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所有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中,经济人假设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借助经济人假设,研究者们得以将现实世界中不同职业、不同地位、不同民族的人抽象成具有共性的“自利人”,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规律。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经济人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但是,由于该假设关于人的认识过于片面,且部分内容的表述并不清楚,所以,自经济人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承受着来自各界的批判和质疑。而经济人假设的争议根源在于,它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人类行为和动机模式的多样性。为了重新建立起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中人的联系,本文将以马克思价值理论中明确的主客体关系为基础,站在行为动机的角度,重新对现实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新的结论,作为对经济人内容的补充,同时,对经济人假设的作用、意义和影响进行批判。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梳理出经济人假设的发展脉络以及争议;第二章则根据对早期经济人应用范围的分析和界定,确定经济人假设的相对合理性,指出经济人假设的适用范围,同时,找出经济人假设的理论硬核。为分析经济人假设存在的问题做准备;在第三章通过与早期经济人假设对比,指出经济人假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应用泛化、利益物化、行为与动机混淆这些问题的分析,指出缺乏明确价值观给经济学发展带来的局限,引出对经济人进行修正的方向;在第四章中,为了重建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首先将经济人中己经物化的利益概念,复归到它的初始状态——幸福,在摆脱了物化利益观的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价值观的引入,将抽象的幸福分解为现实中人、物、时间这些相互联系的要素,借助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对现实中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进行抽象,利用抽象分析,对人的行为与动机进行剥离,进而指出人“利他”的本质属性。将分析结果用于对经济人假设内容的修正;第五章从意义、作用两个层面对原经济人假设进行批判,指出经济人假设对剥削的掩盖,以及建立于私有制之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经济人假设背后发挥的作用,同时,揭示集体主义价值观相对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优越性,探讨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经济活动以及经济理论中的应用。
唐琳[7](2016)在《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10%的高速增长已经超过了30年。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正逐渐减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约束日益增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低于8%,我国经济正处于从10%的高速增长阶段向7%的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增长阶段转换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关键阶段,我国金融体系面临新的调整,市场需要在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中发挥作用,建立一个高效开放的金融制度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转换阶段的关键。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资本账户开放、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一系列改革。根据“三元悖论”理论,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经济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宏观经济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作为有着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其“三元悖论”宏观政策目标组合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冲击的机制及理论是怎样的?我国的汇率制度安排是否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汇改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开放环境下,国内外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对中国进出口以及产出、消费、物价的冲击及响应机制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本论文要系统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开放经济“三元悖论”理论、开放经济下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及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结构计量经济模型(具体包括: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参数估计、脉冲分析等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经济转轨的要求,提出货币政策、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经济结构优化的建议。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了中国的“三元悖论”政策组合及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在“三元悖论”的框架下,通过构建MS-VAR模型,研究了我国“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开放”三个政策目标的组合,并研究了政策目标组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三元悖论”的政策目标体系中,汇率稳定仍然是首要目标。汇改后,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有所增强,三元悖论目标对经济增长开始产生显着影响,这说明灵活的汇率机制是有助于各项目标传导的。现阶段资本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的,因而,文章提出金融改革应该有序逐步推进,特别要注意开放资本市场的步骤和速度,在汇率弹性和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后,再实行资本开放更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二、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央行在面对股市、房市波动、国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国内金融体系变迁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以及对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以及汇率稳定目标的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并没有减弱;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本国的经济状况、利率、汇率、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都将影响到国际资本的流动;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三、研究了经济结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开放经济DSGE模型及含汇率偏好的Taylor规则,运用贝叶斯估计模型的参数,考察了中国在汇率改革前后的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经济开放度及产出、消费和价格的冲击反应。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结构在汇率改革后更加开放;(2)货币政策在汇改后从稳定汇率为首要目标过渡到稳定产出和物价;(3)灵活的浮动汇率制能吸收部分冲击;(4)汇率传导机制要发挥稳定器的作用离不开中国开放经济环境的支持;(5)放开人民币浮动区间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
袁文华[8](2014)在《循环经济的品牌授权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带来的规模效益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通过资源、环境、劳动、外资和汇率的综合作用,也即要素投入型发展方式,基本实现了从农业到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也即经济总量的工业化。然而,由此带来的要素成本的增加和环境资源的限制,已经难以支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性社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目前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制约着循环经济的进一步推广。现有文献强调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生态学、市场经济学、技术创新、产业链、金融支持以及政府干预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些解决方案基本都从宏观角度出发来提出的,对微观企业的研究则侧重于技术创新。对于如何让技术上已获得成功的循环模式能够在市场中顺利实现运转的问题,现有研究没有给出解决途径。通过对循环经济实际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将技术上实现的资源循环,转变为经济上的循环。因此,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循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如何使技术上已获得成功的循环模式得到市场的认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在选择成本分析范式的框架下,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找出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循环企业的成本高于非循环企业,而其产品在物质功能上基本具有同质性。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循环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则其市场需求量将减少;如果保持价格与非循环企业的价格一致,则循环企业又会因为较高的成本,导致价值循环不能顺利实现,这是限制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原因。因此,如何以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赢得消费者的选票,实现从企业生产到市场交换的价值循环,是决定循环体系能否持续下去的经济因素。企业的任务是如何获得循环经济所生产出的产品定价权,也即如何在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条件下提高产品销售量。同时,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发展迅速,基本各个行业都存在着众多大大小小的行业协会,但是真正能够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却很少。相反,我国的行业协会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对于目前我国行业协会本身而言,导致我国行业协会不承担责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更进一步的,又该如何促使我国行业协会的功能得以发挥呢?本文紧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论述,整体上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包括导论和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同时介绍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文献梳理,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以品牌授权为核心的三循环模式对现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对文中所涉及的概念和分析假设进行界定。本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现有理论综述。第二部分是解释性模型的构建,包括对品牌授权的作用机制分析模型和三循环模型。该部分主要从理论上推导出品牌授权成功的条件以及三循环对于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本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三部分是理论的实际应用,为第七章内容。该部分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对现实中各类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新的方向和思路。主要包括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品牌授权研究、流域生态补偿持续发展的品牌授权研究以及大型公共设施循环利用的品牌授权研究等方面。同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文章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最后,论文第八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本文聚焦于循环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了解决循环经济的有效性问题,本文将品牌授权模式引入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创新性的提出了关于循环经济的“三循环模式”,指出一个循环系统要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从物质循环、价值循环以及品牌循环三方面实现全面的循环。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论文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消费者自主选择假设、物质利益相同条件下的情感偏好假设的条件下,分别对三循环模型的物质循环、价值循环和品牌循环进行了分析。物质循环是循环经济实现的技术条件,价值循环是循环经济实现的效益保障,品牌循环是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溢价保证。物质循环要求企业从技术和工艺上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属于技术范畴,因此本文重点对价值循环和品牌循环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指出,实现价值循环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正确的品牌建设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从而获得较高的品牌溢价。事实上,规模经济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与人们对生态文明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在国内外各行业都存在大量的竞争者的情况下,从要素投入型发展方式转到品牌溢价型发展方式,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路径。产品溢价能力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的大小,通过对企业品牌信用度的正确评估和建设,能够获得较高的品牌溢价,从而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实现品牌循环的关键是品牌授权,本文分别对授权方和被授权方的行为进行了经济分析,提出了成功进行品牌授权的条件和方法。其次,论文分析了循环经济行业协会品牌授权的作用机制。行业协会作为社会自治组织的一种形式,其运行规则受到自治组织运行规则的制约。因此,本文首先对自治组织有效性的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证,并提出了保证自治组织内部监督机制发挥作用的提出机制。同时,本文从品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制约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协会的经费收入来源问题。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经费收入主要是会员缴纳的会费。协会以该种营利模式运行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为会员的会费和参加协会的企业数目成正比,若协会想要获取更高的收入,就需要发展更多的会员。而在协会组织中,会员数目过于庞大将导致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最后,在对循环经济的三循环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流域生态补偿持续发展以及大型公共设施循环利用的现实研究。在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品牌授权研究中,文章以山东省泉林嘉有为例,对秸秆制造成有机肥这一循环模式进行分析。作物秸秆循环利用要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必须实现三循环,即物质循环、价值循环和品牌循环。在流域生态补偿持续发展的品牌授权研究中,其核心思想是将生态保护区良好的环境商品化,并注册成为一个合法的商标;然后在受益区的协助和监督下,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建设手段,将该商标转化为某种快乐品类的代言;最后在集体商标二次转换后,通过品牌授权获得相应的溢价,给生态保护区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在大型公共设施循环利用的品牌授权研究中,从理论上证明如果城市大型公共设施采取免费开放与增值服务收费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将给运营商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本文针对这三个领域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思路。
赵雷[9](2013)在《回归凯恩斯 ——基于思想史视角的凯恩斯经济学再解读》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得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泥潭,至今前景不明。面对这一现实,主流经济学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大多数经济学家选择了沉默。同时,凯恩斯的名字则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媒体中。“回归凯恩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然而,经济学中存在多个与凯恩斯经济学相关的学术流派,至少包括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后凯恩斯经济学和货币流通学派。因此,不同经济学家倡导的“回归”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异。本文认为,“回归凯恩斯”应该重读凯恩斯的经典着作。凯恩斯在写作《通论》的过程中指出,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对象是实物经济,然而现实经济却是货币经济,货币的使用改变了经济生产的性质,生产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获得货币利润。他将研究货币经济的理论命名为“生产的货币理论”。《通论》是一部高度争论性的着作,凯恩斯是在强烈批判新古典实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货币分析的理论主张。本文认为,这才是凯恩斯革命的本来含义。凯恩斯《通论》出版后不久,希克斯、哈罗德、米德等经济学家使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语言将其解读、简化为IS-LM模型。新古典综合派以IS-LM模型为核心,综合莫迪利安尼的消费函数、索罗增长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推论出一套相机抉择的政策组合,是谓“凯恩斯共识”。新古典综合派的本质仍是新古典的实物分析,只是使用了《通论》中的总量概念。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解读遭到了琼·罗宾逊等剑桥经济学家的强烈批判,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剑桥资本争论”。这场争论以萨缪尔森承认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中存在无法克服的逻辑缺陷告终。罗宾逊强调历史时间和非均衡方法,和她的剑桥同事们构建了包含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增长理论的理论体系,拓展了凯恩斯经济学,但却忽视了货币经济的概念。另一方面,上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遭到货币主义的攻击,弗里德曼复活了货币数量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拓展至宏观领域。新古典综合派吸收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部分假设,将凯恩斯经济学重新表述为利用名义刚性解释失业均衡的理论,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又回到了新古典实物分析,凯恩斯革命被完全逆转了。本文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指出,实物分析和货币分析是两种对立的分析范式,它们之间的争论贯穿了整个经济学的历史。两种方法的基础是对货币的本质和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的不同理解。本文试图论证实物分析建立在商品货币理论上,存在明显的逻辑缺陷,而货币分析的货币理论更符合经济史实。凯恩斯的革命性贡献在于指出经济的典型特征是存在根本的不确定性,而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计帐单位,其重要性在于它是现在和未来的联接。凯恩斯将这种经济成为“生产的货币经济”,他在《通论》中论述的有效需求原理是分析生产的货币经济的基本框架。显然,凯恩斯反对实物分析并改革了货币分析。凯恩斯之后,坚持货币分析的经济学家(包括部分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和货币流通学派的学者)融合了《货币论》中的货币理论和《通论》中的有效需求原理。他们深化了生产的货币经济的概念,表明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于货币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货币供给机制是需求创造供给,贷款创造存款。他们发展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建立了一系列的宏观分析模型。因此,本文认为,“回归凯恩斯”应该回归凯恩斯对现实经济的理解(即凯恩斯的生产的货币经济的概念),并发展凯恩斯的货币分析的基本框架——有效需求原理。基于这一认识,后凯恩斯经济学和货币流通学派的相关研究无疑是进一步研究的合适起点。
王立延[10](2013)在《基于契约控制权的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实的财务决策,如项目选择、融资渠道选择、股利政策制定、薪酬结构设计、资产定价,以及兼并和收购等,都与资本结构决策有着密切关系。财务学理论和经验表明,如何理解成本和收益对财务决策和公司治理安排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的资本结构理论对成本和收益的解释很不一致。众所周知,现有的财务学理论主要是由行之有效的经验性决策方法构成的,而且,它是以欧美发育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值得思考的是,从成本和收益的涵义及构成来看,财务学理论推荐的最优资本结构选择方法,与新古典经济分析思想推崇的最优决策分析方法很不一致。建立一个资本结构理论必须回答两个关键的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资本具有不同的资本成本?第二,为什么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具有不同的权力和利益要求(以下如无特别说明,本文将使用“权利”指代“权力和利益”)?本文认为,现实的市场环境是财务决策的基础。在过去建立资本结构理论的过程中,把市场、企业和融资契约等构成市场环境的理论要素做为外生给定的研究前提是不合理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研究市场环境的决定或影响因素,提出一个对财务决策行为更有解释力和预测力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的工作分为五部分,分别在七章中完成。第一部分主要完成选题介绍和文献研究工作,该部分工作分别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承担。第一章介绍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核心概念界定的经验可靠性,以及主要观点和结论的介绍。第二章着重进行文献研究。本章内容包括文献的宏观评价和微观评析两部分。文献的微观评析是按现有假说的核心概念及提出假说的相应历史时期为标志进行分类评析的。本文第二部分由独立的第三章构成。第三章是本文提出的研究资本结构决策行为的基本分析框架。本章在澄清成本和收益的理论涵义及成本与收益的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以自利假设为基本前提,利用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起一个具有理论完整性、以新的成本及其性质的形式化界定为基础的资本结构分析框架。本章既研究了债权与股权的起源和演进问题,以及资本结构决策的机制问题,还重点讨论了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本文第三部分为第四章。第四章专题研究资本结构决策的现实基础——资本成本的决定问题,讨论不同来源和类型的资本对资本结构决策行为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两章内容,这两章分别对本文提出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理论实证检验和经验实证检验。本文第五部分即第七章,总结全文并讨论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观点、结论和理论创新如下:1.本文比较全面广泛地分析和总结了各种现有资本结构理论的经济分析思想,提出了新古典供求分析框架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不适合做为资本结构研究的方法论的观点。本文发现,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造成现实的资本结构决策行为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释:第一,现实企业的决策原则为什么不是给定成本目标下的企业收益最大化,相反,企业收益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财务目标,而成本最小化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约束条件;第二,为什么预期资本成本的确定在名义上与“过去的融资成本”无关,但在财务现实中,确定预期成本的资产定价方法在实际上只是给“过去的融资成本”加了一个预期的风险溢价?换言之,为什么与新项目决策无关的“过去的融资成本”可以比较可靠的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现有理论解释的无效及理论发展的停滞表明,很可能是已有理论使用的经济分析方法论存在缺陷。根据对融资经验的观察,本文认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企业、外部投资者和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三方博弈的均衡。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决策行为的形式化描述,必须是能够同时刻划要素供给行为、要素需求行为、产品消费行为和产品供给行为的一般均衡模型,而绝非是在天造地设相互对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大基本经济部门之间,不断重复要素消费行为与产品消费行为的博弈。古典经济分析思想的超边际经济学是目前唯一具有形式化的企业制度模型的理论,而且该模型从基础模型起始终是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基于上述讨论,如果超边际经济分析模型可被挖掘出财务下学涵义的话,则超边际分析框架就有可能成为突破资本结构理论建立难题、破解“资本结构之谜”的新希望。2.本文对超边际经济分析思想进行了财务学阐释,在其基本分析框架内,通过对成本概念及其性质进行具有数学严格性的形式化讨论,以新的成本概念及成本与收益的理论辩证关系为理论基点提出了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并得出一个明确结论——产权制度是一个经济的成本水平高低的唯一的决定因素,也是资本结构的唯一的根本影响因素。分工与专业化是构成一切现实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基础。因此,经济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如何突破有限的个人劳动时间约束与如何满足无限的个人消费欲望之间矛盾冲突的问题。由于产品的生产决策必须在消费决策之前进行,因此,资本结构决策的本质是生产的组织结构选择问题,即产品选择决策是资源配置决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超出所需资源的总成本支付能力的产品不可能被选择,只有总成本最小化的产品才有可能成为决策的对象,只有成为决策对象的产品才有在边际上进行资源配置决策的必要。分工与专业化意味着融资是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天然地拥有选择专业化生产组织形式的权利——契约控制权。产出的事后性特征决定了不确定性是一切决策的根本特征,因此,理性的决策前提必然是在决策之前就确定资源物的财产权利归属和价值量,而且,理性的融资契约在本质上都是债务契约,即融资者必须在事前作出可置信的偿付承诺。可置信的偿付承诺只有两种形式:抵押决策时点上融资者拥有的私人财产(包括不做生产要素使用的财产和生产组织过程形成的净资产两部分),或质押预期剩余收入的产权,即企业契约控制权。在事前明确资源的归属关系和转移数量,是融资双方定量地控制事前(ex ante)成本和事后(ex post)收益的唯一方式。产权和货币就是量化控制事后成本和收益的基本财务工具。产权是保证融资契约的支付及清偿条款可信的权利前提。产权制度的出现是交易双方必需相互信任和尊重对方产权的必然产物,它是被社会一致接受的、为一个人建立可信产权的产权建立规则。因此,产权制度是资本成本的根本影响因素,也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现实社会所选择的产权制度,既有可能是以保护财产所有者的既得利益为目标的,也有可能是以保护资源需求者的财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不同的制度目标决定着经济的成本水平。前一类制度通常导致融资者用企业契约控制权清偿债务的承诺不可信,造成企业家只能选择标准的债务契约,不得不承受非效率破产的威胁。由于举债能力受到实有财产数量的限制,债务融资的理论财务杠杆效应和实际效应都是很有限的。与之相反,企业产出的不确定性特征意味着企业契约控制权的融资能力在理论上是无限的,在融资者的企业契约控制权可信(即融资者拥有了企业契约控制权资源的产权)的条件下,股权融资的理论财务杠杆效应是无限的。由于企业的事后实际产出数量是有限且确定的,出于自利的考虑,在确保不失去企业契约控制权的前提下,融资者将参照债务的市场利率来决策股权融资的实际数量规模和股权结构。股权融资和公司制企业的出现是与普通法传统的产权制度的建立相同步的。在第三章中,本文还研究了融资期限、资产定价、税盾价值、最优杠杆率等标准的财务学问题,还讨论了自利动机与利他行为、不对称信息、决策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特征、(剩余)控制权、委托-代理关系、激励与监督、公司治理等标准的经济学问题。本文研究认为,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因素是唯一的:产权制度。3.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融资来源分类方法,研究了这两类资本的资本成本(即收益率)的决定,以及两类资本的经济性质和特征。本文根据不同生产力涵义的资本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特征,把融资来源分为集中型债务资本和分散型债务资本。通过研究这两类资本的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机制,本文发现,第一,集中型资本的资本成本通常低于分散型资本;第二,集中型资本与分散型资本具有相反的资本成本变化趋势,前者呈持续下降状态,后者呈持续上升状态;第三,集中型资本内在的保守性特征,决定了此类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能会造成经济衰退,而分散型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常是积极的。4.本文实从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两个方面对本文提出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论证实本文提出的资本结构理论为有效理论。本文第三章提出债务性是一切融资契约的基本特征的观点。直觉上,这个观点的财务学涵义是,在假定每个人事前完全相同的理论环境中,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收益率应该是相等的。换言之,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机地选择职业的话,则不同产品生产者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不同的,或者说是随机的,即一个特定企业的资本结构仅与该企业的企业价值高度相关,与其他企业的企业价值无关。这个直觉上的推论,与MM定理的核心结论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且,本文第五章用超边际分析方法证明该推论是正确的。但是,该推论与MM定理的根本区别是,证明MM定理的套利均衡分析对项目选择、资产定价、融资决策、股利分配和最优资本结构选择几乎没有任何的解释力和指导力。而本文所用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几乎可以解释财务学中所有的基本概念、管理方法和重要的理论观点第六章对第三章提出的理论思想进行了经验实证检验。检验结论证实了本文理论思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经验实证而言,毋庸讳言,其实,从本文的第一章绪论至第五章内容,包含了大量现实的经验实证内容(包括资本结构研究工作中的行为和现象)。无论经济学家和财务学家的研究分析是从任何一个历史时点上展开的,都必需从人类财务管理行为的历史起点——分工与专业化上寻找理论的经验基础和经验证据。人类的理论探索经验清晰地表明,合理有效的经济学理论思想不仅要能够总结和概括现实的财务经验,更需要能够预测和指导现实的财务行为。“资本结构之谜”的答案全部隐藏在人类最基本、最浅显、最直观以至于最难刻划的财务决策经验当中——要得到,就必须付出代价;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在代价承受限度内尽一切可能地降低代价。分工与专业化是一个经济赖以存在和运行的根本基础,它的现实表现形式就是资本结构。总之,资本结构是如何有效组织经济的结构选择问题;资本结构理论不仅是一部微观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事务理论,更是一部有着坚实的经济分析思想基础和财务经验基础、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全部经济管理知识的管理学理论。
二、市场经济中互竞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中互竞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收益递增与非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三、主要观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拓展研究方向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三、今后拓展研究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收益递减理论综述 |
第二节 收益递增理论综述 |
第三节 数字经济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从原子到比特–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差别 |
第一节 数字经济的定义和范围 |
一、经济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
二、数字经济是基于比特的信息处理系统 |
第二节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别 |
一、从线性到指数–技术进步持续加速 |
二、从不可复制走向无限复制-边际成本趋向零 |
三、从分隔走向连接-外部性导致的边际收益越来越高 |
第三节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主流的经济形态 |
一、全球经济正在向数字经济迁移 |
二、传统的GDP统计方法大大低估了数字经济的贡献度 |
三、企业大力投资于数字经济 |
四、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比肩于劳动力和资本的新生产资料 |
第四章 收益递减还是收益递增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数字经济中收益递增成为普遍现象 |
第三节 技术进步是收益递增的原因 |
一、技术打破了自然资源对于产能的限制 |
二、边际成本趋近零,边际收益递增 |
第四节 收益递增始于何时 |
第五节 收益递增是增长的源泉 |
第五章 均衡还是非均衡? |
第一节 收益递增意味着以马歇尔范式为代表的微观均衡不再成立 |
一、技术进步加速使得马歇尔均衡不再成立 |
二、收益递增导致数字经济呈现显着的非均衡性 -- “赢者通吃” |
三、更高维度的创新成为打破原有收益递增循环的唯一手段 |
第二节 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停滞理论可能不再成立 |
一、收益递增意味着增长持续加速 |
二、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 |
第三节 收益递增意味着强烈的马太效应而非涓流效应 |
第四节 收益递增意味着完全的自由竞争从来不存在 |
一、路径依赖意味着必须不遗余力创新,占领科技制高点,取得先发优势 |
二、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只有依靠高维创新和改变规则才能打破既定的路径依赖 |
第六章 建立新的经济学范式已经刻不容缓 |
第一节 当前收益递增理论研究面对的难题 |
一、思维惯性 |
二、机械物理学范式的束缚和数学上的困难 |
三、自由主义哲学传统的束缚 |
第二节 哲学观上要突破自由主义的僵硬框架,建立更具弹性的机制 |
第三节 研究范式上要突破机械物理论的范式 |
第四节 研究目标要从静态最优化转向动态非均衡增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2)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的演进概述 |
第一节 19世纪早期 |
第二节 20世纪初叶 |
一、消费不足论 |
二、纯货币理论 |
三、投资过度论 |
四、心理理论 |
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末 |
第四节 20世纪70年代至今 |
一、货币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
二、新凯恩斯主义时期 |
第三章 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与事实性描述 |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概念 |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
二、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三种事实 |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类型 |
一、存货周期 |
二、固定投资周期 |
三、建筑周期 |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阶段 |
一、经济周期阶段划分 |
二、经济周期定量划分方法 |
第四节 经济周期指标 |
一、经济周期指标的分类 |
二、经济周期指标的选取标准 |
第五节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实 |
第四章 方法论与理论前提基础 |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 |
一、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演进回顾 |
二、主观视角的研究范式 |
三、个人视角的分析模式 |
四、以人类行为学为特征的方法论 |
第二节 奥地利学派基本理论前提 |
一、知识 |
二、时间 |
三、竞争 |
四、自发秩序 |
第三节 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中的经济过程 |
一、系统科学 |
二、复杂适应性系统 |
三、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下的经济过程 |
第五章 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微观理论基础 |
一、时间偏好原理 |
二、货币—价格形成机制 |
三、企业家理论 |
四、资本及生产的结构 |
第二节 经济系统主体分析与关键假设 |
一、金融部门 |
二、生产部门 |
三、消费部门 |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 |
一、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功能耦合分析 |
二、信贷扩张的初始过程 |
三、信贷扩张的经济效应 |
四、信贷扩张的强化循环机制 |
五、信贷扩张的自逆转性 |
六、经济行为主体的跨期协调失衡 |
七、经济危机的发生与传导 |
第六章 启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启示 |
一、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
二、经济周期中的货币政策 |
三、市场自我调整机制的失灵 |
四、经济周期中的财政政策 |
五、国际贸易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3)历史时间与经济学:从马歇尔、凯恩斯到琼·罗宾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与对象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2.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
2.1 关于历史时间的内涵的研究 |
2.2 关于马歇尔对经济学中时间的研究 |
2.2.1 经济学科建设 |
2.2.2 演化思想 |
2.3 关于凯恩斯对经济学中时间的研究 |
2.3.1 关于时间 |
2.3.2 经济周期 |
2.4 关于罗宾逊对经济学中时间的研究 |
2.4.1 罗宾逊研究的最新进展 |
2.4.2 关于《现代经济学导论》的研究 |
2.4.3 关于罗宾逊的历史时间的研究 |
2.5 小结 |
3 源起——马歇尔对时间问题的思考 |
3.1 时代背景 |
3.2 学术浪潮 |
3.3 具体内容 |
3.3.1 作为描述的时间 |
3.3.2 作为度量的时间 |
3.3.3 长期与短期 |
3.3.4 悬而未决 |
3.4 小结 |
4 发展——凯恩斯对时间问题的思考 |
4.1 时代背景 |
4.2 学术浪潮 |
4.3 具体内容 |
4.3.1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4.3.2 消费倾向 |
4.3.3 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 |
4.3.4 流动性偏好 |
4.4 小结 |
5 回答——罗宾逊对时间问题的思考 |
5.1 时代背景 |
5.2 学术浪潮 |
5.3 具体内容 |
5.3.1 历史时间的内涵 |
5.3.2 具体的例子 |
5.4 小结 |
6 剑桥学派关于时间问题的思考 |
6.1 从马歇尔到凯恩斯 |
6.1.1 长期与短期的延续 |
6.1.2 静态与动态 |
6.1.3 总结 |
6.2 从凯恩斯到罗宾逊 |
6.2.1 马歇尔与罗宾逊 |
6.2.2 凯恩斯与罗宾逊 |
6.3 小结 |
7 一个现代经济学的尝试 |
7.1 基于历史时间的技术转移问题 |
7.1.1 初期 |
7.1.2 中期 |
7.1.3 后期 |
7.2 基本模型 |
7.2.1 技术转移 |
7.2.2 基本假设 |
7.2.3 最终结论 |
7.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马歇尔的思索 |
8.1.2 凯恩斯的思索 |
8.1.3 罗宾逊的思索 |
8.1.4 剑桥学派三代人的传承与发展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
四、文献综述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七、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电力市场售电侧竞争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电力商品与售电市场化建设 |
一、电力产业的总体特征及电力商品的经济属性 |
二、市场化改革中的售电竞争内涵 |
三、售电市场建设与用户选择权保障 |
第二节 售电市场竞争规制的元理论 |
一、自然垄断理论及其进展分析 |
二、售电环节的可竞争理论 |
三、电力市场资本结构理论 |
四、政府规制理论 |
第二章 售电市场规制域外经验及借鉴述评 |
第一节 售电侧竞争规制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 |
二、英国 |
三、俄罗斯 |
四、澳大利亚 |
五、新加坡 |
第二节 总结与借鉴述评 |
一、各国经验总结 |
二、借鉴述评 |
第三章 售电市场化进程中的难题 |
第一节 售电环节充分竞争尚未展开 |
一、电力市场相关环节的资本结构单一 |
二、国企在售电环节的垄断现状及诱因 |
三、售电侧竞争多元资本引入的制度壁垒 |
第二节 售电环节的用户选择权实践困境 |
一、非居民用户选择权问题 |
二、居民用户的选择权问题 |
第三节 售电价格机制的缺陷 |
一、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 |
二、政府对售电价格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售电竞争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
第一节 售电市场治理理念及基本原则 |
一、售电市场法律规制理念 |
二、售电市场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运行性市场规则体系 |
一、售电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制度保障 |
二、售电企业的公司治理调整 |
三、售电公司的用户服务与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售电市场监管的制度优化 |
一、售电市场监管的价值目标和机构建设 |
二、优化售电市场监管的主要制度内容 |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余论 |
第一节 总结 |
一、国际售电市场制度建构总结 |
二、本文提出的售电市场法律建构总结 |
第二节 售电市场法律建构体系的可行性预判与补缺 |
一、售电市场法律规制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 |
二、售电市场规制体系缺陷的补救 |
第三节 新电力市场发展前景下的售电市场规制展望 |
一、新能源发电对售电市场的意义 |
二、新环境下的售电市场化改革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
二、新古典环境经济学存在缺陷 |
三、制度主义方法的优越性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经济学在不同时期对环境问题的不同认识 |
二、对生态环境问题根源的探讨 |
三、国内研究综述 |
四、文献研究小结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制度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概述 |
一、制度主义的起源 |
二、代表人物 |
三、制度主义的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制度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
一、哲学基础 |
二、方法论 |
第三节 制度主义的主要理论要素 |
一、凡勃伦“二分法” |
二、艾尔斯的工具价值论 |
三、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理 |
四、社会价值理论 |
五、制度调整原则 |
六、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理论 |
第四节 小结:制度主义的理论内涵和总体特征 |
一、制度主义的理论内涵:历史的、演化的经济学 |
二、制度主义的特征 |
第三章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形成——从凡勃伦到凯普 |
第一节 早期制度主义者的环境经济思想 |
一、凡勃伦的环境经济思想 |
二、J.M.克拉克的间接成本概念 |
三、卡尔·波兰尼的社会成本思想 |
第二节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奠基者:威廉·凯普 |
一、凯普生平及学术简介 |
二、凯普及其着作对学术界的影响 |
第三节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核心:社会成本理论 |
一、什么是社会成本 |
二、社会成本的类型和来源 |
三、社会成本的特征 |
四、社会成本与外部性 |
第四节 小结:作为环境问题根源的社会成本 |
第四章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与生态发展观的结合 |
第一节 制度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
一、制度主义的生态观 |
二、制度主义的价值原则 |
三、制度调整原则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适用性 |
第二节 协同演化的可持续性原则 |
一、“环境兼容”标准 |
二、协同演化的概念和特征 |
三、协同演化的可持续性原则 |
第三节 制度主义的发展观 |
一、发展的实质 |
二、发展的原则 |
三、作为阻碍因素的制度 |
四、技术、资源和人的作用 |
第四节 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 |
一、社会系统的演化 |
二、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模型 |
第五节 小结:制度分析方法向生态环境问题的扩展 |
第五章 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对环境问题及其根源的再认识 |
一、环境的涵义 |
二、环境问题及其根源 |
三、环境破坏的累积因果过程 |
四、环境问题的性质 |
第二节 经济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一、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交换关系 |
二、嵌入的经济过程与生态环境的交换 |
三、从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看待环境破坏 |
第三节 多维的环境评估指标和方法 |
一、环境评估指标及其制定 |
二、环境的最大容忍度和社会最低标准 |
三、环境的多维评估方法——“位置分析”法 |
第四节 制度性的环境控制措施 |
一、间接控制措施 |
二、直接控制措施 |
三、事前预防与事后弥补 |
第五节 实质性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政策 |
一、环境目标 |
二、市场与“命令—控制”相结合的环境政策 |
三、环境控制的制度安排 |
第六节 小结: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框架的特征 |
第六章 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制度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 |
第一节 新古典环境经济学概述 |
一、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对自然环境与经济系统关系的理解 |
四、主要理论思想及研究方法 |
五、环境政策及政策工具 |
第二节 制度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环境经济理论思想的比较 |
一、哲学基础和世界观的比较 |
二、“经济人”与“政治经济人” |
三、环境问题的根源:“市场失灵”还是“市场体系的失败” |
四、对自然环境与经济系统关系的不同认识 |
第三节 制度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环境政策的比较 |
一、政策目标的区别 |
二、环境评估指标的比较 |
三、环境评估方法的比较 |
四、环境政策的比较 |
五、可持续发展观的差异 |
第四节 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局限性 |
一、还原的、机械的和静止的世界观 |
二、理论假设不切实际 |
三、忽略了社会的生态价值 |
四、倒置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
五、市场逻辑评估方法的局限 |
六、环境目标与政策之间的脱节 |
七、短视的环境政策 |
第五节 小结:制度主义方法的优越性 |
一、新古典范式存在固有缺陷 |
二、制度主义的替代性方法 |
第七章 总结和评价 |
第一节 总结: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及理论要点 |
一、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 |
二、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 |
三、环境政策及其制度理论基础 |
第二节 评价: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替代 |
—、对经济科学的主题的讨论 |
二、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的不足之处 |
三、制度主义能完成替代吗 |
第三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对经济人假设的扬弃 ——基于行为动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 |
1.4.1 国外相关理论 |
1.4.2 国内相关理论 |
2 经济人的适用范围及硬核 |
2.1 经济人假设的适用范围 |
2.1.1 理论边界 |
2.1.2 协同有效性 |
2.1.3 历史局限性 |
2.2 “自利”带来“利他”——经济人假设的“硬核” |
2.3 本章小结 |
3 经济人假设存在的问题 |
3.1 经济人假设应用的泛化 |
3.2 经济人利益概念的物化 |
3.3 经济人动机与行为的混淆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马克思价值观对经济人的修正 |
4.1 经济人修正的基本思路 |
4.2 经济人利益概念的复归 |
4.2.1 幸福利益观 |
4.2.2 幸福的解构 |
4.3 马克思价值观的引入 |
4.3.1 物的价值 |
4.3.2 人的价值 |
4.3.3 时间的价值 |
4.3.4 价值概念梳理 |
4.4 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与动机辨析 |
4.4.1 物质需要的满足过程 |
4.4.2 社会需要的满足过程 |
4.4.3 时间需要的满足过程 |
4.5 经济人内容的修正 |
4.5.1 利他是人的本质属性 |
4.5.2 最大化应对应自由时间 |
4.5.3 理性即是“自觉”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及应用 |
5.1 研究结论 |
5.1.1 经济人假设掩盖自私根源 |
5.1.2 经济人思想抑制个人自由 |
5.1.3 经济人理论限制经济学的发展 |
5.2 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
5.2.1 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
5.2.2 正确看待政府与市场关系 |
5.2.3 建立合理的合作竞争机制 |
5.2.4 制定良性经济发展目标 |
5.3 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经济理论中的应用 |
5.3.1 认清经济发展的本质 |
5.3.2 恢复人的主体地位 |
5.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速换挡期的宏观经济环境 |
1.1.2 我国金融体系变迁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资本流动和汇率政策理论综述 |
2.1 “三元悖论”理论渊源 |
2.1.1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冲突——米德冲突 |
2.1.2 浮动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斯旺模型 |
2.1.3 蒙代尔有效市场分配法则 |
2.1.4 蒙代尔-弗莱明(Mundell-Fleming)模型 |
2.1.5 多恩布什汇率超调模型 |
2.1.6 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三元悖论” |
2.2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综述 |
2.2.1 经常项目影响因素理论 |
2.2.2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理论 |
2.2.3 汇率制度、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 |
2.3 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理论综述 |
2.3.1 OR模型 |
2.3.2 OR模型的扩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综述 |
3.1 联立方程模型 |
3.1.1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
3.1.2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
3.2 MSVAR模型 |
3.2.1 VAR模型及其扩展 |
3.2.2 MSVAR模型的基本形式及估计 |
3.3 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 |
3.3.1 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微观主体 |
3.3.2 模型线性化 |
3.3.3 模型求解 |
3.3.4 数据预处理 |
3.3.5 参数估计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悖论”约束及对经济影响——基于MSVAR模型的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体系的变迁 |
4.2.1 中国汇率自由化的衍变 |
4.2.2 中国资本开放的进程 |
4.2.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 |
4.3 中国“三元悖论”政策指标体系 |
4.4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计量模型构建 |
4.5 实证分析和结果 |
4.5.1 中国“三元悖论”指标的组合策略 |
4.5.2 “三元悖论”与经济增长 |
4.5.3 分区制脉冲响应分析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修正BGT模型的分析 |
5.1 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
5.1.1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研究框架 |
5.1.2 国际资本控制、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 |
5.2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及货币政策现状 |
5.2.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现状 |
5.2.2 中国的利率、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改革 |
5.2.3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反映 |
5.3 修正的BGT实证模型 |
5.4 数据来源和变量构造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资本流动方程的估计结果 |
5.5.2 货币政策反应方程的估计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经济结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选择-基于DSGE模型的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6.2 开放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
6.2.1 总需求函数 |
6.2.2 总供给函数 |
6.2.3 开放经济四部门宏观经济均衡 |
6.3 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
6.3.1 家庭 |
6.3.2 物价指数、消费、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 |
6.3.3 厂商 |
6.3.4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
6.3.5 劳动市场均衡(NKPC曲线) |
6.3.6 货币政策当局 |
6.4 基本参数的校准及贝叶斯估计数据描述 |
6.5 参数的贝叶斯估计结果 |
6.5.1 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 |
6.5.2 中国货币政策特征 |
6.6 动态分析 |
6.6.1 外国技术冲击 |
6.6.2 本国技术冲击的效果 |
6.6.3 外国利率冲击的效果 |
6.6.4 本国利率冲击的效果 |
6.6.5 贸易条件冲击的效果 |
6.7 本章结论及建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货币政策的选择——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培育市场基准利率 |
7.2.2 汇率制度的选择——保持汇率相对稳定,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7.2.3 资本开放政策的选择——资本部分管制,有序资本开放 |
7.2.4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8)循环经济的品牌授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研究和框架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4 本文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1.3 基本假设与概念界定 |
1.3.1 基本假设 |
1.3.2 概念界定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循环经济理论的相关评述 |
2.1.1 生态学派理论及其评述 |
2.1.2 市场经济学派理论及其评述 |
2.1.3 技术创新派理论及其评述 |
2.1.4 产业链学派理论及其评述 |
2.1.5 金融支持派理论及其评述 |
2.1.6 政府干预派理论及其评述 |
2.1.7 循环经济理论评述小结 |
2.2 品牌理论的相关评述 |
2.2.1 品牌授权理论及其评述 |
2.2.2 品牌延伸理论及其评述 |
2.2.3 品牌理论评述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品牌授权方行为的经济分析 |
3.1 品牌授权模式的现状分析 |
3.2 授权准备阶段 |
3.2.1 产品的情感利益与物质利益 |
3.2.2 构建快乐情感品牌 |
3.3 品牌授权阶段 |
3.3.1 基本假设 |
3.3.2 授权方的品牌信用度影响因素研究 |
3.4 影响授权方成功的要素分析及现实解释 |
3.4.1 模型中各指标的解释及现实意义 |
3.4.2 品牌授权的路径及策略分析 |
3.4.3 授权方的策略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品牌被授权方行为的经济分析 |
4.1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阶段分析 |
4.1.1 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2 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分析 |
4.2 被授权方的粘合机制分析 |
4.2.1 粘合机制分析 |
4.2.2 企业各阶段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 |
4.2.3 被授权厂商的利润分析 |
4.3 被授权方的策略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循环经济的三循环模型分析 |
5.1 物质循环 |
5.1.1 物质循环的概念 |
5.1.2 循环产品的生产标准研究 |
5.2 价值循环 |
5.2.1 价值循环的概念 |
5.2.2 实现价值循环的路径研究 |
5.3 品牌循环 |
5.3.1 品牌循环的概念 |
5.3.2 品牌循环中“品牌疲劳”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5.3.3 授权方和被授权方的博弈分析 |
5.4 三循环之间的关系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循环经济行业协会品牌授权机制分析 |
6.1 自治组织有效运行的机制分析 |
6.1.1 自治组织有效运行的实例研究 |
6.1.2 自治组织中的剔出机制分析 |
6.1.3 自治组织的规模边界分析 |
6.1.4 资源量增加与自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 |
6.2 行业协会有效运行的品牌经济学分析 |
6.2.1 我国行业协会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2 我国行业协会失效的原因分析 |
6.2.3 行业协会的品牌机制分析 |
6.2.4 行业协会品牌授权管理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品牌授权的循环经济案例研究 |
7.1 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品牌授权研究 |
7.1.1 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三循环模型 |
7.1.2 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物质循环 |
7.1.3 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价值循环 |
7.1.4 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品牌循环 |
7.1.5 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政策建议 |
7.2 流域生态补偿持续发展的品牌授权研究 |
7.2.1 现有流域补偿方式的缺陷分析 |
7.2.2 基于品牌授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
7.2.3 流域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
7.3 大型公共设施循环利用的品牌授权研究 |
7.3.1 我国大型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 |
7.3.2 免费模式下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市场需求分析 |
7.3.3 免费模式下城市大型公共设施的利润分析 |
7.3.4 品牌授权对大型公共设施可持续利用的作用分析 |
7.3.5 城市大型公共设施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回归凯恩斯 ——基于思想史视角的凯恩斯经济学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1.1 金融危机与宏观经济学 |
1.1.2 回归凯恩斯的思潮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1.2.1 《通论》的出版 |
1.2.2 IS-LM模型与新古典综合派 |
1.2.3 剑桥资本争论与后凯恩斯经济学 |
1.2.4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新古典综合 |
1.2.5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切入点:实物分析与货币分析 |
1.3.2 方法与思路 |
第四节 本文观点与主要内容 |
1.4.1 本文观点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物分析与货币分析争论的起源 |
第一节 货币理论的起源 |
2.1.1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
2.1.2 货币本质之争 |
第二节 商品货币理论 |
2.2.1 货币起源于个体之间的物物交换 |
2.2.2 货币的本质是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特殊商品 |
2.2.3 货币的职能 |
2.2.4 商品货币理论是不符合实际的假说 |
第三节 名目货币说 |
2.3.1 名目货币说的历史地位 |
2.3.2 货币的历史根源与逻辑根源 |
2.3.3 名目货币说的基本观点 |
第四节 商品货币理论与经济分析 |
2.4.1 货币数量论 |
2.4.2 萨伊定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流宏观经济学:实物分析的现代版本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3.1.1 边际主义经济学作为理论支点 |
3.1.2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
3.1.3 新古典经济学货币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新古典综合派 |
3.2.1 新古典综合派概述 |
3.2.2 IS-LM模型中的货币 |
3.2.3 IS-LM模型的货币理论基础 |
3.2.4 小结 |
第三节 货币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
3.3.1 宏观经济分析的货币数量论方法 |
3.3.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凯恩斯革命:反对实物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凯恩斯革命的产生 |
4.2.1 凯恩斯革命的对象 |
4.2.2 凯恩斯的反对意见 |
4.2.3 凯恩斯的建议 |
4.2.4 小结 |
第三节 有效需求原理 |
4.3.1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
4.3.2 单位的选择与国民收入账户(NIPA) |
4.3.3 有效需求原理的革命性意义 |
第四节 货币理论 |
4.4.1 《货币论》与《通论》的关系 |
4.4.2 《货币论》中的货币 |
4.4.3 《通论》中的货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产的货币经济:货币分析视角的现实经济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信用货币与国家货币理论 |
5.2.1 伊尼斯的信用货币理论 |
5.2.2 纳普的国家货币理论 |
第三节 货币起源的考证 |
5.3.1 货币起源于计帐单位 |
5.3.2 货币价值决定于社会结构关系 |
5.3.3 货币起源于计量债务的需要 |
5.3.4 小结 |
第四节 现代经济的本质特征 |
5.4.1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
5.4.2 生产的货币经济概念的发展 |
5.4.3 小结 |
第五节 货币化生产 |
5.5.1 市场经济的货币化生产 |
5.5.2 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区别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分析的方法 |
第一节 引言 |
6.1.1 经济分析的内容 |
6.1.2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凯恩斯分配理论 |
6.2.1 卡尔多的《另外几种分配理论》 |
6.2.2 帕西内蒂定理 |
第三节 货币与有效需求分析(一) |
6.3.1 货币分析的方法 |
6.3.2 投资作为有效需求增长的动力 |
6.3.3 投资融资与乘数 |
6.3.4 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
6.3.5 小结 |
第四节 货币与有效需求分析(二) |
6.4.1 一个简单的货币循环过程 |
6.4.2 相关理论问题 |
6.4.3 货币流通理论的有效需求分析模型 |
6.4.4 小结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一种新的收入-支出模型 |
第一节 经济分析的基础 |
7.1.1 实际变量还是名义变量? |
7.1.2 技术关系还是社会关系? |
第二节 另一种收入支出模型 |
7.2.1 基本模型 |
7.2.2 收入分配与消费倾向 |
7.2.3 有效需求 |
7.2.4 经济衰退与复苏 |
第三节 我国经济增长中需求结构失衡探源:收入-支出模型的应用 |
7.3.1 引言 |
7.3.2 模型分析 |
7.3.3 经济增长与存量-流量结构 |
7.3.4 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 |
7.3.5 需求结构中的消费需求 |
7.3.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一) 个人简历 |
(二) 主要学术成果 |
(10)基于契约控制权的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契约控制权概念的经验基础 |
1.3 本文的工作目标及研究方法 |
1.3.1 Brennan的感叹与本文的工作目标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及主要观点和结论 |
第2章 文献评述 现有理论的外生特征及其后果 |
2.1 现有资本结构决策理论研究的总体评价——外生假设导致一个最具争议的“未完成的事业” |
2.1.1 多个理论假说相互竞争 |
2.1.2 现有理论均程度不等的与现实经验不符 |
2.1.3 经验实证研究远多于理论实证研究 |
2.2 过去七十余年外生假设前提下的理论竞争 |
2.2.1 理论研究工作鸟瞰 |
2.2.2 ~-1958——前MM阶段 |
2.2.3 1958—1976——围绕市场条件给出外生假设前提的阶段 |
2.2.4 1976—1986——围绕信息分布结构给出外生假设前提的阶段 |
2.2.5 1986—~——围绕理性程度给出外生假设前提的阶段 |
2.2.6 外生前提下的经验实证研究和检验的迷失 |
2.3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评述的总结 |
第3章 契约控制权与内生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
3.1 关于人性的行为假设与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性质及其证明 |
3.2 市场、利他和合作 |
3.3 契约控制权和企业 理论涵义及其证明 |
3.4 债务融资的内生性质与组织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 |
3.5 产权及货币的定义及其量化价值的财务功能 |
3.6 资本结构决策的内生演进 债务融资的局限性与股权融资产生的条件 |
3.7 资本结构决策的本质与层次 |
3.8 税收的利益和成本 |
3.9 讨论的扩展 理论与历史、制度与发展 |
3.9.1 能够解释历史演进过程的内生理论才是有效的 |
3.9.2 产权、制度及其经济效率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本成本的内生决定及其与内生资本结构决策的关系研究 |
4.1 资本成本的涵义及性质 |
4.2 资本成本的内生决定及资本的产权属性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 |
4.2.1 基础模型 |
4.2.2 分散型债务的资本成本 |
4.2.3 集中型债务的资本成本 |
4.3 资本成本决定的内生(非理性)行为特征 |
4.4 借贷行为及利率内生于现实经济的条件 |
4.5 分散型债务的收益率及债权与股权的等价性 |
4.6 资本成本、信贷配给与资本结构的两层次决策 |
4.7 人力资本成本的会计性与期限特征 |
4.8 讨论的扩展 博弈分析方法与经济分析及决策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理论实证检验 |
5.1 一个有待验证的新的企业价值无关论命题 |
5.2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模型 |
5.2.1 基础模型 |
5.2.2 传统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 |
5.2.3 现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 |
5.3 模型的分析和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经验实证检验——以管理短视为例 |
6.1 管理短视文献回顾与评述 |
6.2 理论分析和模型描述 |
6.2.1 理论 |
6.2.2 模型 |
6.3 最优资本结构决策路径分析 |
6.4 数值模拟实验 |
6.4.1 θ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6.4.2 θ对期望投资者数量的影响 |
6.4.3 θ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其主要观点 |
7.3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四、市场经济中互竞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收益递增与非均衡[D]. 王滢波.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11)
- [2]信贷视角下经济周期研究 ——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D]. 王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历史时间与经济学:从马歇尔、凯恩斯到琼·罗宾逊[D]. 周嫣然. 浙江大学, 2019(01)
- [4]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D]. 管晓薇.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5]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思想研究[D]. 杨珂. 云南大学, 2019(09)
- [6]对经济人假设的扬弃 ——基于行为动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D]. 王頔.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7]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D]. 唐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循环经济的品牌授权机制研究[D]. 袁文华. 山东大学, 2014(10)
- [9]回归凯恩斯 ——基于思想史视角的凯恩斯经济学再解读[D]. 赵雷. 南开大学, 2013(07)
- [10]基于契约控制权的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D]. 王立延. 东华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