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PC-W主变冷却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阮佳磊[1](2018)在《苏丹上阿特巴拉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运行程序大纲编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要求日渐提高,优质可靠的供电设施和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构成了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水力发电直接利用水能,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同时,水力发电一般具有防洪抗旱、城乡供水、农业灌溉、水上航运等作用。一份科学、合理的发电机组运行程序大纲,不仅对工程上阿特巴拉水电站本身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国内水电站的机组运行程序大纲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针对苏丹第二大水电站上阿特巴拉水电站首台机组,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的试运行,开展了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前的检查,主要包括引水系统、调速器系统、发电机、励磁系统等设备的检查;机组充水试验;机组启动和空转试验;机组无励磁自动开停机试验;发电机升流试验,定其带负荷能力和过载能力;发电机升压试验及单相接地试验;升流试验;设备升压试验、接地试验;发电机空载下的励磁调整和试验;220kV设备及主变冲击受电试验和线路断路器同期试验;机组同期并网试验;机组负荷试验;机组带负荷72h连续试运行等进行了运行程序大纲编制。编制的苏丹上阿特巴拉水电站运行程序大纲已通过了首台机组的成功并网发电,并投入商业运行。
陈自立[2](2015)在《印度尼西亚ASAHAN水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分析》文中指出ASAHAN NO.1水电站是印度尼西亚ASAHAN河上游河段的一个水电站,本文对ASAHAN No.1水电站的控制、保护和通信等相关设计进行详细阐述,主要着重于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内容。ASAHAN No.1水电站规划装机容量2×90MW,设计年运行小时数6600小时,年发电量11.79亿千瓦时,在印度尼西亚当地的苏门答腊岛电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电网的稳定性提供保证。电站机组段为单元接线,主变高压侧为2回275kV出线,两进两出的接线形式设计为一倍半方式,这相比国内同等规模的电站来说比较少见。文章由6个章节组成。从当时比较复杂的筹建环境中接手电站设计,到处理遗留问题,到与各方配合解决设计问题,到最后的顺利发电投入运行,每个阶段,每个系统在论文中都一一阐述。由于电气二次设计与电气一次的相关性较大,文章也简单介绍了电气一次专业中主接线的相关设计。在实际建设中,也发现国外项目的复杂性,种种原因导致此电站的继电保护相对国内同等规模的电站来说比较复杂。整个电气二次的设计一共有11部分,除详细介绍继电保护的部分外,监控和厂用电控制这些与继电保护相关联的系统也在文章中有所提及。至2015年初,ASAHAN No.1水电站已经成功运行4年多,其中有需要改进的问题也将一并在文章中提出。
邓伟英[3](2015)在《拉拉山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浅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拉山水电站是巴楚河干流规划推荐的首期开发工程,电站已于2014年12月正式投产。电站运行情况良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为巴楚河干流梯级开发带了个好头。实践证明,电站二次系统的方案设计和设备选择是合适的。
王锐涛[4](2014)在《联合循环机组微机保护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气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日益变得重要。燃气发电厂中的发电机和变压器作为发电厂最为重要的电气设备,配置可靠灵敏的微机保护设备,是满足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要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作为一种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具有热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在燃气发电厂得到广泛应用。在具体的现场实施中,国内燃气发电厂使用了多种不同原理的国外微机保护系统。由于热力系统的差异性,会造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变组保护配置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启动过程的特殊性的分析,明晰了燃机运行方式的不同对发变组保护的影响。介绍了各种保护的硬件配置情况和原理:分析了发电机保护的实施思路和保护计算方法、发变组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和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着重分析研究了燃气发电厂中西门子的7UM622燃气机组发变组保护装置和国电南自的DGT801发变组保护装置,通过对发变组保护国产化的研讨,提高了对发变组保护设计理念的认识。最后,结合两种不同厂家发变组保护装置原理,提出了用南自的DGT801系列微机保护装置替代西门子7UM622发变组保护装置的方案和建议。针对西门子燃气发电厂发电机保护国产化设计问题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促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保护全面国产化和优化打下基础,有利于作为清洁能源的燃气发电厂安全稳定生产。
肖利建,熊涛[5](2014)在《官地水电站辅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水电站辅助及公用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的提高,"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方式逐渐被推广,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约了电站运行成本,但同时也对电站控制设备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官地水电站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福强[6](2012)在《虹桥变电站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打造“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而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动控制协同控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变电站智能化的关键,实现设备智能监测、状态检修是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方向。虹桥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第二批试点工程,通过智能化改造,将虹桥变电站建设成为智能电网的一个智能节点,提高站内设备自动化程度,延长变电站巡视周期,减少设备维护工作量,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实时掌控设备状态,减少突发性事故,以及为状态检修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设备状态信息,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变电站运行检修模式奠定基础。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实现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关键支撑技术,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虹桥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为背景,结合一次设备智能化状态监测总体要求,研究变压器缺陷和故障原理,分析变压器运行特性,针对运维、检修工作要求,采用色谱法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进行监测,采用改良三比值法、立体图示法、大卫三角形法进行气体分浓度分析处理和故障诊断;采用声—电联合检测法对变压器局部放电特征量进监测,判断放电类型;依据压器顶层油温要求和负荷电流与油温的关系,以及冷却风扇累积运行时间基本均衡的原则,设计冷却器智能控制系统;利用高灵敏度电流传感器,不失真的采集变压器铁芯对地的泄漏电流、环境温湿度、主变高、中压侧油温、主油箱气体压力、变压器轻瓦斯、油压状态等信号,并通过方差分析、增长速率分析及国标法进行分析,实现变压器控制参量在线监测;运用滑动窗中值滤波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理统计方法等技术完善变压器状态诊断策略,对变压器的潜伏性故障、早期故障及突发性故障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为设备科学运行调度以及合理的制定检修策略奠定基础。
乔振宇[7](2010)在《国电霍州发电厂600MW机组电气控制系统ECS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大型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讨论了发电厂自动化中DCS、现场总线以及以太网的发展现状。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保护监控和自动化已成为新的技术热点。本文分析了电气监控系统(ECS)的结构、功能、控制对象、接入模式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电霍州发电厂600MW机组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对电气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
陈刚[8](2010)在《宝钢电厂3号机组厂用电切换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电机组厂用电切换系统是决定机组运行时的稳定和故障时的恢复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厂用电切换系统也日趋复杂。以宝钢电厂3号机组为对象,对厂用电切换系统的逻辑及其深层的设计思想和调试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便于机组用电切换趋于完善,为机组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
陶文伟[9](2009)在《地区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和结构日益复杂,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对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作为主要辅助决策工具的能量管理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新环境对电网安全运行决策的要求,其应用范围和决策的智能化水平都有待提高。因此,对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设计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探讨了其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并指导、应用于工程实践。本文首先提出了多层次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功能框架。从电网运行状态和应用模式两个角度设计了电网安全运行多层次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框架,然后按照电网运行状态变化的演进过程将电网运行状态划为正常运行期、故障发生前的告警征兆期、故障发生后的诊断辨识期和故障恢复期等四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设计了安全预警、智能告警、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等四个决策支持子系统,并按照其应用模式或目标电网不同将决策支持功能分别应用于实时态、研究态、规划态和培训态,实现了电网安全运行多层次的综合智能决策。然后研究了安全预警、集控报警智能分析、故障诊断与辨识、故障恢复等子系统和电网规划分析决策支撑平台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课题对其中部分功能进行了开发和工程实践。安全预警方面,针对地区电网的实际需求,结合实际研究课题,在地区电网中实现了在线安全预警功能,并投入实际应用,提高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故障诊断方面,首先提出了分布式的电网调度集控报警事件智能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框架,然后分别针对SCADA数据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将信息理论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新方法,针对同时拥有SCADA和保信系统故障信息的多数据源的情况提出基于完整证据链和保护信息模型驱动的双数据源故障诊断新方法,并通过电网运行的实际算例验证各算法的有效性。故障恢复方面,提出了适合于地区电网输电网特点的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恢复处理方法,结合地区电网的特点,将故障恢复抽象为局部负荷丢失后的恢复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辐射状电网的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故障恢复新算法。通过电网运行的实际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电网安全运行多层次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规划态支撑平台和应用功能的架构设计和实现方案,结合实际课题开发、实现了基于EMS的规划平台及应用扩展,并在地区电网中投入实际应用,为电网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坚强网架结构的建设,进而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是对现有的调度控制中心功能的重大扩展,是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在互联大电网中,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地区电网新一代多层次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施经验。
陈致远[10](2008)在《提高大型发变组保护装置安全性措施的研究》文中指出大型发变组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后,为防止其误动,本文从提高其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保护CPU加启动CPU的大型发变组保护装置方案。该方案以MPC555作为硬件平台的中央处理单元,以Nucleus PLUS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极大的方便了软件的升级和维护。根据启动CPU插件的启动录波功能,对其硬件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对软件中的各个子程序模块做了详细的说明,给出了录波过程的程序流程图。介绍了启动过程中用到的算法,并深入研究了各种保护的启动判据。最后通过动模试验和静模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装置的可靠性。
二、TCPC-W主变冷却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CPC-W主变冷却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苏丹上阿特巴拉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运行程序大纲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概况及大纲编制总则和依据 |
2.1 工程概况 |
2.2 土建工程 |
2.3 启动试运行必须投入的相关设备系统 |
2.4 大纲编制总则 |
2.5 大纲主要编制依据 |
3 水轮机试验 |
3.1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前检查 |
3.2 机组充水试验 |
3.3 机组启动和空转试验 |
3.4 机组无励磁自动开停机试验 |
4 发电机试验 |
4.1 发电机短路升流试验 |
4.2 发电机升压试验及单相接地试验 |
4.3 发电机带出现设备等升流试验 |
4.4 发电机空载下的励磁调整和试验 |
5 220KV设备及主变试验 |
5.1 设备升压试验、接地试验 |
5.2 设备及主变冲击受电试验和线路断路器同期试验 |
5.3 4#主变冲击试验和厂用变压器SST2冲击试验 |
5.4 机组同期并网试验 |
6 机组负荷试验 |
6.1 机组负荷试验 |
6.2 机组带负荷72H连续试运行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2)印度尼西亚ASAHAN水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世界水力发电现状 |
1.2.2 我国水力发电现状 |
1.2.3 印度尼西亚水电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ASAHAN No.1水电站的筹建环境 |
2.1 电站概况 |
2.2 电站条件 |
第3章 ASAHAN No.1水电站的电气一次设计 |
3.1 历史遗留问题 |
3.2 几个重要的方案形成 |
3.2.1 主接线方案 |
3.2.2 开关站方案 |
3.2.3 厂用电方案 |
3.3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
3.3.1 发电机组 |
3.3.2 主变压器 |
3.3.3 275kV敞开式开关设备 |
3.3.4 发电机回路电压设备 |
第4章 电气二次设计 |
4.1 水电站监控系统 |
4.1.1 基本设计原则 |
4.1.2 系统结构与功能 |
4.1.3 系统安全措施 |
4.2 机组辅助设备及公用设备控制 |
4.3 继电保护系统 |
4.3.1 发电机保护 |
4.3.2 主变压器保护 |
4.3.3 短电缆保护 |
4.3.4 母线保护 |
4.3.5 短引线保护 |
4.3.6 断路器保护 |
4.3.7 线路保护 |
4.3.8 厂用变保护 |
4.4 励磁系统 |
4.5 故障录波系统 |
4.5.1 发变组故障录波 |
4.5.2 275kV系统故障录波 |
4.6 电能计费系统 |
4.7 275kV操作机构的控制 |
4.7.1 自身安全保障 |
4.7.2 外部安全保障 |
4.8 厂用电控制系统 |
4.8.1 厂用电接线形式 |
4.8.2 行方式 |
4.8.3 备自投逻辑 |
4.8.4 闭锁逻辑 |
4.9 直流系统 |
4.10 通信系统 |
4.10.1 系统通信 |
4.10.2 厂内通信 |
4.10.3 对外通信 |
4.10.4 通信电源 |
4.11 火灾报警系统 |
第5章 设计的优化与总结 |
5.1 设计的优化 |
5.1.1 监控部分 |
5.1.2 直流部分 |
5.1.3 保护部分 |
5.1.4 厂用电部分 |
5.1.5 通信部分 |
5.1.6 二次设备及接线部分 |
5.1.7 设计图纸部分 |
5.2 设计总结 |
5.2.1 招标过程 |
5.2.2 技施阶段报审 |
5.2.3 设计代表时期生活方面 |
5.2.4 建成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拉拉山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浅释(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电气二次设计 |
2.1 计算机监控系统 |
2.1.1 设计原则 |
2.1.2 系统结构及特点 |
2.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2.2.1 发电机保护配置 |
2.2.2 220 k V主变压器保护配置 (见表1) |
2.2.3 220 k V母线保护配置 |
2.2.4 220 k V线路保护 (见表2) |
2.2.5 开关站220 k V故障录波装置 |
2.2.6 10.5 k V厂用变微机保护装置 |
2.2.7 35 k V微机保护装置 |
2.3 厂变备自投 |
2.4 励磁系统 |
2.4.1 励磁系统结构 |
2.4.2 励磁调节器运行方式 |
2.4.3 起励控制方式 |
2.4.4 灭磁功能 |
2.4.5 励磁系统控制 |
2.5 调速器系统 |
2.6 直流系统 |
2.7 机组辅助设备及公用设备控制系统 |
2.7.1 机组辅助设备及公用设备包括: |
2.7.2 控制要求 |
3 结论 |
(4)联合循环机组微机保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特性 |
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系统简介 |
2.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电气系统情况 |
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特殊性 |
3 微机型保护装置的发展和发变组保护的基本原理 |
3.1 微机型保护装置的发展 |
3.2 发变组保护的基本原理 |
4 某燃气电站微机型发变组保护装置的配置 |
4.1 某燃气电站发变组保护布置方式 |
4.2 发电机保护装置情况 |
4.3 变压器保护装置情况 |
5 西门子发电机保护装置实现原理与保护计算 |
5.1 发电机差动保护 |
5.2 低压过流保护 |
5.3 阻抗保护 |
5.4 定子过负荷保护 |
5.5 发电机不平衡负荷保护 |
5.6 失磁保护 |
5.7 逆功率保护 |
5.8 低电压保护 |
5.9 过压保护 |
5.10 频率保护 |
5.11 过激磁保护 |
5.12 90%定子接地保护 |
5.13 注入20HZ频率电压的100%定子接地保护 |
5.14 灵敏转子接地电流保护 |
5.15 断路器失灵保护 |
5.16 发电机误上电保护 |
5.17 转子接地保护 |
5.18 失步保护 |
5.19 直流电流或SFC接地保护 |
6 发变组保护装置调试方法和生产过程中使用情况 |
6.1 发变组保护的调试方法 |
6.2 调试过程中的变更和缺陷介绍 |
6.3 正常运行中的几个典型事件 |
7 国产保护的替代方案研究 |
7.1 整体改造方案改造思路 |
7.2 保护分屏 |
7.3 每套保护装置配置主要特点 |
7.4 主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官地水电站辅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辅机控制系统设备的布置 |
2 辅机控制系统的操作方式 |
3 辅机控制系统屏柜内部设备的组成 |
4 辅机控制系统的上送信号及通信回路 |
5 结语 |
(6)虹桥变电站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状态检修体制的发展 |
1.2.2 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 |
1.2.3 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虹桥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220KV虹桥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简介 |
2.2 220KV虹桥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2.3 220KV虹桥变电站JPOWER2000系统总体结构 |
2.4 220KV虹桥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软件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设计 |
3.1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设计 |
3.2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3.3 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应用设计 |
3.4 变压器控制参量监测系统应用设计 |
3.5 变压器主IED功能 |
3.6 变压器智能组件柜布置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压器诊断策略研究 |
4.1 在线监测数据处理算法 |
4.2 变压器在线监测诊断算法 |
4.3 变压器状态和分值的计算 |
4.4 变压器剩余寿命的计算 |
4.5 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经济效果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国电霍州发电厂600MW机组电气控制系统ECS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发电厂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
1.2.1 分散控制系统(DCS)的发展现状 |
1.2.2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发展现状 |
1.2.3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ECS) |
2.1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结构、功能和控制设备 |
2.1.1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结构 |
2.1.2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功能 |
2.1.3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控制设备 |
2.2 电气监控系统(ECS)纳入DCS 的控制水平及技术要求 |
2.2.1 机组自启停控制的要求 |
2.2.2 厂用电源系统控制的要求 |
2.3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实现模式 |
2.3.1 电气监控系统(ECS)接入DCS 的模式 |
2.3.2 电气监控系统(ECS)接线方式的优化比选 |
2.3.2.1 “硬接线+通讯”方式接入DCS 系统 |
2.3.2.2 “保留关键硬接线+通讯”方式接入DCS 系统 |
2.3.2.3 “完全采用通信方式”方式接入DCS 系统 |
2.4 电气监控系统(ECS)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电霍州电厂工程概述 |
3.1 工程概述 |
3.2 电气系统简介 |
3.2.1 500KV 系统接线及起备电源引接 |
3.2.2 发电机-主变压器系统接线 |
3.2.3 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
3.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3.1 主变压器 |
3.3.2 500kV 设备 |
3.3.3 220kV 设备 |
3.3.4 10kV 厂用电系统 |
3.3.4.1 厂用电系统及负荷分类 |
3.3.4.2 厂用电电压等级 |
3.3.4.3 厂用电接线形式 |
3.3.5 事故保安电源 |
3.3.6 交流不停电电源 |
第四章 国电霍州电厂电气监控系统(ECS)的设计 |
4.1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设计思想 |
4.2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设计原则 |
4.3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结构 |
4.3.1 间隔层 |
4.3.2 通讯管理层 |
4.3.3 站控层 |
4.4 国电霍州电厂ECS 纳入DCS 的控制范围 |
4.4.1 单元机组电气部分 |
4.4.2 公用电气部分 |
4.5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主要控制逻辑 |
4.5.1 高压厂用启动/备用变压器控制逻辑 |
4.5.2 10kV 高压厂用电源控制逻辑 |
4.5.3 380V 低压厂用电源控制逻辑 |
4.6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实现模式 |
4.7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控制、信号 |
4.8 国电霍州发电厂 ECS 保护及自动装置 |
4.9 国电霍州电厂GPS 对时系统 |
4.10 国电霍州电厂 ECS 与生产实时系统/MIS/SIS 之间的联接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地区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的新需求 |
1.1.2 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故障诊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故障恢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地区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框架设计 |
2.1 引言 |
2.2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
2.3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层次分解 |
2.3.1 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安全预警子系统 |
2.3.2 调度集控报警事件智能分析子系统 |
2.3.3 电网故障诊断和辨识子系统 |
2.3.4 故障智能恢复决策子系统 |
2.4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模式 |
2.5 系统实现模式 |
2.5.1 独立开发模式 |
2.5.2 嵌入式开发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区电网安全预警研究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安全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3.2.1 静态安全预警 |
3.2.2 电压稳定安全预警 |
3.2.3 综合预警 |
3.3 在线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及其深圳电网应用 |
3.3.1 软件架构 |
3.3.2 程序运行流程 |
3.3.3 系统特色 |
3.3.4 应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区电网故障诊断和辨识研究 |
4.1 引言 |
4.2 故障信息数据源及其特点 |
4.3 报警事件智能分析 |
4.3.1 报警事件智能分析系统设计 |
4.3.2 伪报警信息的初步辨识 |
4.3.3 告警信息处理 |
4.3.4 故障信息预处理 |
4.4 计及信息不确定性的专家系统与信息理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信息传递理论和数学模型 |
4.4.3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信息模型 |
4.4.4 专家系统与信息理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 |
4.4.5 算例分析 |
4.4.6 算法小结 |
4.5 基于证据链和保护信息模型驱动的双数据源故障诊断 |
4.5.1 重点解决的问题 |
4.5.2 保护信息模型设计 |
4.5.3 因果时序表设计 |
4.5.4 完整证据链驱动的诊断模式 |
4.5.5 基于双数据源的故障诊断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4.5.6 算例分析 |
4.5.7 算法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区电网故障智能恢复决策研究 |
5.1 引言 |
5.2 地区电网故障恢复决策设计 |
5.3 基于调度规程规则的电网故障恢复 |
5.3.1 地区高压输电网故障恢复策略 |
5.3.2 电网故障恢复知识规则总结 |
5.3.3 故障恢复知识表示和推理过程 |
5.4 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启发式电网故障恢复决策 |
5.4.1 地区配电网故障恢复步骤 |
5.4.2 供电恢复算法的主要思想 |
5.4.3 供电恢复模型 |
5.4.4 供电恢复决策的实现 |
5.4.5 算例分析 |
5.4.6 算法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规划态电网决策支持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电网规划态分析决策软件构架 |
6.3 规划态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6.3.1 基于CIM/SVG的图模一体化系统 |
6.3.2 基于多视图的电网规划分析支撑系统 |
6.3.3 面向规划的模板管理功能 |
6.3.4 模型断面管理 |
6.3.5 全网潮流图的半自动生成 |
6.4 规划态决策系统应用功能设计与实现 |
6.4.1 潮流分析与规划电网校核 |
6.4.2 故障分析与短路容量扫描 |
6.4.3 安全分析功能 |
6.5 规划分析决策系统的实现及其深圳电网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平安站相关SOE |
附录B 算例推导过程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提高大型发变组保护装置安全性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微机保护装置可靠性设计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型发变组保护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装置的应用范围 |
2.2 装置的技术要求 |
2.3 装置的硬件设计 |
2.3.1 结构 |
2.3.2 平台概述 |
2.3.3 功能插件说明 |
2.4 装置的软件平台 |
2.4.1 Nucleus PLUS 介绍 |
2.4.2 软件平台程序流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启动录波CPU 插件的硬件设计 |
3.1 概述 |
3.2 嵌入式处理器 |
3.3 数据采集 |
3.3.1 隔离变换部分 |
3.3.2 模拟信号采样 |
3.4 数据通讯 |
3.5 数据存储 |
3.6 开入开出回路 |
3.6.1 开入回路 |
3.6.2 开出回路 |
3.7 复位及监控电路 |
3.8 小结 |
第四章 启动录波CPU 插件的软件设计及启动判据 |
4.1 概述 |
4.2 系统初始化 |
4.3 AD 中断 |
4.4 故障录波 |
4.4.1 故障录波的要求 |
4.4.2 数据记录过程 |
4.5 各个保护的启动判据 |
4.5.1 启动判据中的一些通用算法 |
4.5.2 各保护的启动判据 |
第五章 大型发变组保护装置的动模试验 |
5.1 动模试验模型参数 |
5.2 动模试验数据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TCPC-W主变冷却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苏丹上阿特巴拉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运行程序大纲编制[D]. 阮佳磊. 西华大学, 2018(01)
- [2]印度尼西亚ASAHAN水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分析[D]. 陈自立.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2)
- [3]拉拉山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浅释[J]. 邓伟英. 四川水力发电, 2015(02)
- [4]联合循环机组微机保护应用研究[D]. 王锐涛. 郑州大学, 2014(03)
- [5]官地水电站辅机控制系统设计[J]. 肖利建,熊涛. 四川水力发电, 2014(S1)
- [6]虹桥变电站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研究[D]. 刘福强.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1)
- [7]国电霍州发电厂600MW机组电气控制系统ECS设计与研究[D]. 乔振宇.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10(05)
- [8]宝钢电厂3号机组厂用电切换系统研究[J]. 陈刚. 宝钢技术, 2010(01)
- [9]地区电网安全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实现[D]. 陶文伟. 武汉大学, 2009(05)
- [10]提高大型发变组保护装置安全性措施的研究[D]. 陈致远.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11)
标签:ecs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新能源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能源论文;